CN102483363B - 压力检测单元以及压力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力检测单元以及压力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3363B
CN102483363B CN201080037847.7A CN201080037847A CN102483363B CN 102483363 B CN102483363 B CN 102483363B CN 201080037847 A CN201080037847 A CN 201080037847A CN 102483363 B CN102483363 B CN 102483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pressure
sensitive ink
pair
electr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78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83363A (zh
Inventor
铃木贵博
甲斐义宏
清水润
今井阳子
平井圣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ha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ha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ha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ha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83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3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83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3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0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 G01L1/2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of solid materials or of electrically-conductive fluids; by making use of electrokinetic cells, i.e. liquid-containing cells wherein an electrical potential is produced or varied upon the application of stre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检测单元以及压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单元(20)具备:相向配置而承受来自外部的负荷的第1基板(21)以及第2基板(22);分配给第1基板(21)以及第2基板(22),相互相向配置成线状的一对电极(21a、22a);以覆盖这一对电极(21a、22a)的至少一方的状态配置在一对电极间,电特性根据负荷而变化的导电性感压油墨(23a、23b);粘接第1基板(21)与第2基板(22),以使一对电极(21a、22a)与感压油墨(23a、23b)形成接触的状态的粘接部件(30)。

Description

压力检测单元以及压力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通过用户在面板部件上执行按压操作来进行信息输入的信息输入装置等中所使用的压力检测单元以及压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感压传感器作为具有检测按压力的按压检测功能的元件(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感压传感器是使依次层叠了电极、感压油墨层的塑料薄膜彼此按照相互的感压油墨层相向的方式,经由表里面具有粘接层的绝缘层粘接的元件。
另外,本申请人对在需要可视性的触摸面板中采用专利文献1的感压传感器时,为抑制显示部的可视性下降而提出的构成提出了申请(参照日本特愿2008-330288号、WO2010/074116号)。日本特愿2008-330288号(WO2010/074116号)中记载的触摸面板的感压传感器在上下方向上层叠的部分的构成与专利文献1相同,此外,如图11所示,一对电极21a、22a沿着塑料薄膜21A、22A的边缘部被配置成框状,2层感压油墨23a、23b沿着塑料薄膜21A、22A的边缘部散布地构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48658号公报
在图11所示的感压传感器中,在一对电极21a、22a中仅散布的传感器部被感压油墨23a、23b覆盖。因此,位于传感器部以外的电极21a、21b未被感压油墨23a、23b覆盖。因此,存在位于传感器部以外的电极21a与电极22a直接接触而通电,或者电极21a与电极22a经由配置于塑料薄膜21A与塑料薄膜22A之间的粘接层30而通电的可能。于是,如图12所示,例如在粘接层30的中间配置绝缘材料30A,以使位于传感器部以外的电极21a与电极22a不通电。
但是,当在粘接层30的中间配置有绝缘材料30A时,粘接层30成为通过粘着材料30B夹着绝缘材料30A的3层构造,因此感压传感器会易于变厚。当粘接层30变厚时,对传感器部的按压操作会由于粘接层30本身被阻碍,传感器部的灵敏度降低。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按压操作引起的传感器部的灵敏度良好的压力检测单元以及压力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压力检测单元的第1特征构成是具备下述各部分这方面:相向配置并承受来自外部的负荷的第1基板以及第2基板;分配给所述第1基板以及所述第2基板,相互相向配置成线状的一对电极;以覆盖所述一对电极的至少一方的状态配置在这一对电极间,并且电特性根据所述负荷而变化的导电性感压油墨;和粘接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以使所述一对电极与所述感压油墨形成接触状态的粘接部件。
根据该构成,在分配给第1基板以及第2基板而相互相向配置成线状的一对电极间,以覆盖一对电极的至少一方的状态而存在导电性感压油墨。其结果,配置了线状的电极以及感压油墨的整个区域成为线状的压力检测部,能够确保较广的压力检测区域。另外,具备粘接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以使一对电极与感压油墨成为接触的状态的粘接部件,因此电极与感压油墨总是处于接触的状态,由按压操作引起的压力检测部的检测灵敏度提高。
另外,以覆盖一对电极的至少一方的状态而存在导电性的感压油墨,因此一对电极彼此不会直接接触而通电,或者不会经由粘接部件而通电。因此,不需要在粘接部件上设置绝缘层,能够仅由粘接层构成粘接部件。此外,通过较薄地设定粘接部件的厚度,能够使压力检测单元自身的厚度变薄。
本发明的压力检测单元的第2特征构成是将所述一对电极配置成框状这方面。
根据该构成,将一对电极配置成框状,并且将感压油墨也配置成框状,因此一对电极与感压油墨的定位会较容易。
本发明的压力检测单元的第3特征构成是将所述第1基板以及所述第2基板形成为框状这方面。
根据该构成,压力检测单元自身构成为框状。由此,在由框状的基板包围的内侧部分例如配置了显示部,压力检测单元也不会对该显示部的可视性造成任何影响。
本发明的压力检测单元的第4特征构成在于所述粘接部件拉近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来对所述感压油墨赋予初始负荷这方面。
这样,第1基板与第2基板通过粘接部件被拉近,预先对感压油墨赋予负荷,因此可自动地排除初始的不稳定的检测值,当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出轻负荷的按压力时,也可以提高按压力的检测精度。另外,这也可以使对负荷的检测值(电阻值)的误差范围变得极小,作为结果能够使按压力的测量精度提高。
本发明的压力检测单元的第5特征构成在于所述第1基板的外表面以及所述第2基板的外表面之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具备使负荷集中地传递到所述感压油墨的负荷传递部件这方面。
根据该构成,当来自外部的负荷施加到压力检测单元时,负荷传递部件支承具有电极与感压油墨的压力检测部,不使该负荷分散而集中地被接受,可以可靠地向感压油墨传递该负荷。这样,感压油墨被可靠地按压,能够使压力检测单元的按压力的测量精度提高。
本发明的压力检测单元的第6特征构成在于所述负荷传递部件形成为距所述第1基板或者所述第2基板的外表面越远则使该负荷传递部件的截面积越小这方面。
根据该构成,例如即使在对面板部件进行按压操作时而面板部件的周边部向上方翘起的情况下,负荷传递部件与外部部件(例如面板部件等)的接触面积的变化(减少)被抑制。也就是说,负荷传递部件会在某程度上容许具有电极与感压油墨的压力检测部和按压压力检测部的外部部件的姿势变化。因此,当压力检测部与外部部件的姿势变化小时,可以通过负荷传递部件抑制来自外部的负荷向压力检测部以外的分散。
本发明的压力检测装置的特征构成在于下述方面:具备外形为矩形形状的面板部件、和检测针对所述面板部件的按压操作力的压力检测部的压力检测装置的所述压力检测部具有相向配置成线状的一对电极;和以覆盖所述一对电极的至少一方的状态配置于这一对电极间,并且电特性根据所述按压操作力而变化的导电性感压油墨,所述压力检测部配置于沿着所述面板部件的长度方向的边缘部的至少一部分。
如同本构成,当所述压力检测部具有相向配置成线状的一对电极;和以覆盖这一对电极的至少一方的状态配置于所述一对电极间,电特性根据所述按压操作力而变化的导电性感压油墨时,配置了线状的电极以及感压油墨的整个区域成为线状的压力检测部,能够较广地确保压力检测区域。另外,接受了按压力的面板部件通常易沿着长度方向弯曲,因此当压力检测部配置于沿着面板部件的长度方向的边缘部时,会容易检测一对电极彼此的变位,压力检测部的检测灵敏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配置了本发明的压力检测单元的信息输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II-II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压力检测单元的信息输入装置中的配置的图。
图4是图2的压力检测单元附近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压力检测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具备凸块的压力检测单元的图。
图7是表示具备凸块的压力检测单元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压力检测单元的电极与感压油墨的配置的图。
图9是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压力检测单元的电极与感压油墨的配置的图。
图10是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压力检测单元的电极与感压油墨的配置的图。
图11是表示压力检测单元的以往例的图。
图12是图11的XII-XII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压力检测单元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首先,基于图1至图4对安装本发明的压力检测单元20的信息输入装置1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信息输入装置1具备:在前面形成了开口部2A等的壳体2;具备接触式的信息输入功能的面板部件4;和包含用于检测对该面板部件4的按压操作力的压力检测单元20的压力检测机构。
如图4所示,压力检测机构由横跨面板部件4与壳体2的支承部2b而设置的压力检测单元20、以及处理来自该压力检测单元20的输出信号的未图示的信号处理电路等构成。若采用具备例如基于利用者对面板部件4的触摸操作来检测成为该操作位置的X-Y坐标的所谓触摸输入功能的面板部件来作为面板部件4,则能够仅通过压力检测单元进行压力的检测与X-Y坐标的检测,装置的利便性提高。对于具备触摸输入功能的面板部件,能够从电阻膜方式、静电电容方式、以及电磁感应方式等中选择。
接下来,对压力检测单元2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压力检测单元的信息输入装置中的配置的图,图4是图2的压力检测单元附近的放大图,图5是压力检测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3~图5所示,用于信息输入装置1的压力检测单元20具备相向配置,接受来自外部的负荷的框状的第1基板21以及第2基板22。框状的第1基板21以及第2基板22的内径与开口部2A的尺寸匹配,外径与另外具备的XY坐标检测装置(未图示)匹配。在第1基板21的与第2基板22的相向面上,线状的上部电极21a被配置为框状。在第2基板22的与第1基板21的相向面上,线状的下部电极22a是与上部电极21a相向的线状并被配置为框状。也就是说,一对电极21a、22a被分配给第1基板21以及第2基板22,相互相向配置成线状。
在第1基板21上,按照覆盖上部电极21a的方式配置有框状的上部感压油墨23a。第2基板22的情况也同样,在第2基板22上,按照覆盖下部电极22a,并且与上部感压油墨23a相向的方式配置有框状的下部感压油墨23b。该感压油墨23a、23b也可以仅设置任意一方,被配置成覆盖一对电极21a、22a中的至少一方的状态即可。感压油墨23a、23b相向于第1基板21或者第2基板22的设置面积在一对电极21a、22a的一方的设置面积以上。电极部分设计成比感压油墨的印刷尺寸小一些。但是,若考虑一个电极不与配置在相向的基板上的另一个电极直接接触,则电极部分与感压油墨的尺寸大小也可以相同。
也就是说,压力检测部23具有:形成在第1基板21之上的上部电极21a;与上部电极21a相向地形成在第2基板22之上的下部电极22a;覆盖上部电极21a的上部感压油墨23a;和与上部感压油墨23a相向地覆盖下部电极22a的下部感压油墨23b。
在第1基板21与第2基板22的相向区域的压力检测部23的周边部配置有粘接部件30。优选粘接部件30构成为以被第1基板21与第2基板22夹着的状态被设置,拉近第1基板21与第2基板22来向感压油墨23a、23b侧施力而赋予初始负荷。粘接部件30例如是厚度比压力检测部23薄的非弹性的衬片(包含与基板21、22的粘接层,也可以是粘接剂单体),在第1基板21或者第2基板22的变形被容许的情况下,通过第1基板21或者第2基板22,进一步压缩被赋予了初始负荷的感压油墨23a、23b来检测按压力。粘接部件30也可以是具有弹性的粘着性粘接剂、双面粘着材料,也可以是设置成发挥拉力的状态的橡胶、拉伸螺旋弹簧、板簧等各种弹性部件(包含与基板21、22的粘接层)。此外,在图4中,压力检测部23与粘接部件30是分离的,但压力检测部23与粘接部件30也可以一部分接触。另外,粘接部件30不一定要设置在电极21a、21b以及感压油墨23a、23b的两侧部,设置在电极21a、21b以及感压油墨23a、23b的至少一侧部即可。
这里,优选粘接部件30构成为在自由状态下其厚度比压力检测部23的厚度薄。如果这样构成,则在所配置的粘接部件30中欲保持当初的厚度的力发挥作用,该力向使第1基板21与第2基板22相互接近的方向作用。这样会使第1基板21与第2基板22之间的距离变窄,减小压力检测部23的未加压状态下的厚度,从而作为结果向感压油墨23a、23b赋予了初始负荷。
下面,对安装在信息输入装置1中的压力检测单元2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信息输入装置1的内部,上部电极21a以及下部电极22a与连接器(未图示)连接,连接器与内置在信息输入装置中的负荷检测部(未图示)连接。
检测面板部件4被按压操作时施加到压力检测单元20的压力检测部23的上部感压油墨23a以及下部感压油墨23b的电阻的变化。通过该电阻的变化的检测,能够检测加在感压油墨23a、23b上的外力,能够检测针对面板部件4的负荷。
这时,压力检测单元20中具备拉近第1基板21与第2基板22的粘接部件30,因此在面板部件4被按压操作前,会对感压油墨23a、23b赋予初始负荷。由此,可以消除检测值(电阻值)的偏差大、从无负荷到稳定检测出负荷的负荷范围,因此,之后当面板部件4被按压操作时能够将压力检测部23检测到的值直接用于信息输入的控制。
第1基板21以及第2基板22例如是薄膜等,作为材质能够举出可以用作柔软的基板的材质,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乙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ABS树脂、AS树脂、丙烯酸系树脂、AN树脂等通用树脂。另外,也可以使用聚苯乙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甲醛系树脂、聚碳酸酯改性聚苯醚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等通用工程树脂、聚砜树脂、聚苯硫醚系树脂、聚苯醚系树脂、聚芳酯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液晶聚酯树脂、聚烯丙醇系耐热树脂等超级工程树脂。
作为上部电极21a以及下部电极22a的材料,可以使用金、银、铜或者镍等金属,或者碳等具有导电性的膏。作为它们的形成方法,可以举出丝网印刷、胶版印刷、凹版印刷或者柔性版印刷等印刷法,光刻胶法等。另外,上部电极21a以及下部电极22a也可以通过贴付铜、金等金属箔来形成。此外,上部电极21a以及下部电极22a也可以通过在镀了铜等金属的FPC上用抗蚀剂形成电极图案,对未用抗蚀剂保护的部分的金属箔进行蚀刻处理来形成。电极也可以通过组合在此举出的形成方法、材料,或层叠来形成。
构成压力检测部23的上部感压油墨23a以及下部感压油墨23b的组成物由电阻值等电气特性根据外力变化的材料构成。作为组成物,例如可以使用英国的Peratech公司制的量子隧穿现象复合材料(商品名“QTC”)。上部感压油墨23a以及下部感压油墨23b可以通过涂敷配置在第1基板21以及第2基板22上。作为上部感压油墨23a以及下部感压油墨23b的涂敷方法,可以使用丝网印刷、胶版印刷、凹版印刷或者柔性版印刷等印刷法。感压油墨也可以仅涂敷在第1基板21或者第2基板22的任意一个面上。
压力检测单元20按照通过例如糊等粘接剂、双面粘着带等粘着层被粘着于信息输入装置1的面板部件4的下表面,隐蔽于面板部件4的边缘部4A的装饰部的方式被配置成框状。因此,构成压力检测单元20的各部件不限于由透明的材质构成的部件,也可以由有色的材质构成。另外,也可以使用所述粘着层将压力检测单元20粘着在支承部2b上而配置于开口部2A。
〔实施方式2〕
如图5以及图6所示,也可以在第2基板22的外表面配置凸块24a作为负荷传递部件24。凸块24a的设置面积形成为与压力检测部23的第2基板22的接触面积以下。当在压力检测部23上施加了来自外部的负荷时,凸块24a从下方支承下部感压油墨23b,集中该负荷并向下部感压油墨23b传递(图7)。作为凸块24a的构成,存在通过印刷、涂敷等配置热硬化性树脂、紫外线硬化性树脂并使其硬化之物;配合尺寸裁剪并贴合在压力检测部上的薄膜或树脂板;PE泡沫、聚氨酯泡沫等发泡体等。凸块24a也可以设置在第1基板21的外表面,也可以设置在第1基板21以及第2基板22双方的外表面。这里,凸块24a的高度尺寸例如为50μm~200μm(包含用于粘接在第2基板22上的粘接层的厚度)。优选凸块24a被配置在配置了感压油墨23a、23b的位置的背面侧(正下)。这样,能够相互可靠地按压上部感压油墨23a与下部感压油墨23b,能够使压力检测单元20的压力的测量精度提高。
〔实施方式3〕
如图6以及图7所示,优选凸块24a形成为距被设置的第2基板22的外表面越远截面积越小。这样,在某程度上容许感压油墨23a、23b与按压感压油墨23a、23b的外部部件(例如面板部件等)的姿势变化。因此,当感压油墨23a、23b与外部部件的姿势变化小时,可以通过凸块24a抑制来自外部的负荷的向感压油墨23a、23b以外的分散。此外,凸块24a可以是非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任意一种。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压力检测单元20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在面板部件4上配置压力检测部23来构成为压力检测装置。在该情况下,压力检测部23的一对电极21a、22a不一定被限定为框状。例如,也可以如图8所示,将线状的电极21a、22a配置于面板部件4的边缘部中的与长度方向对应的部分,也可以如图9所示,将线状的电极21a、22a按照包含面板部件4的对角线上的角部的方式配置成“L”字状。
这样,当一对电极21a、21b配置在面板部件4的长度方向的相向的部分中时,覆盖电极21a、21b的感压油墨23a、23b也被配置在面板部件4的长度方向的相向的部分中。面板部件通常易沿长度方向弯曲,因此,这样,压力检测部23配置在面板部件4的长度方向的相向的部分,从而能够相对面板部件4较广地确保压力检测部23的设置区域。
另外,当压力检测部23在俯视时配置在面板部件4的对称位置时,会易于使面板部件4的按压区域与通过压力检测部23围起的压力检测区域一致。因此,不在面板部件4的所有边缘部配置压力检测部23,也可以检测面板部件4的几乎整个区域的按压力。
(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在第1基板21与第2基板22之间配置了一对电极21a、22a和在该一对电极间配置了感压油墨23a、23b的压力检测部23进行了说明,如图10所示,压力检测部23也可以具有在第1基板21或者第2基板22的任意一方配置的一对电极和在所述第1基板21或者所述第2基板22的另一方按照覆盖该一对电极的方式配置感压油墨23a、23b的构成。这样,电极层为1层,因此压力检测部23的厚度会进一步变薄,作为结果可以实现压力检测单元20的薄壁化。在该情况下,将一对电极形成为梳齿状、漩涡状等来控制与感压油墨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得到希望的检测范围的信号。
(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由2层上部感压油墨23a以及下部感压油墨23b构成之物作为感压油墨来进行说明,但感压油墨的构成只要是能够检测按压力的构成就没有特别的限定,也可以将感压油墨形成为1层。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压力检测单元以及压力检测装置可有效利用于移动电话、智能手机、PDA、汽车导航装置、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游戏机以及输入板等电子设备,能够用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多功能化以及操作性的提高。

Claims (6)

1.一种压力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基板以及第2基板,所述第1基板以及第2基板相向配置并承受来自外部的负荷;
一对电极,所述一对电极分配给所述第1基板以及所述第2基板,相互相向配置成框状;
导电性感压油墨,其以覆盖所述一对电极的至少一方的状态配置在这一对电极间,并且电特性根据所述负荷而变化;和
一对框状的粘接部件,它们设置于框状的所述一对电极的内侧和外侧,并粘接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以使所述一对电极与所述感压油墨形成接触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1基板以及所述第2基板形成为框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部件通过拉近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来对所述感压油墨赋予初始负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基板的外表面以及所述第2基板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具备使负荷集中地传递到所述感压油墨的负荷传递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荷传递部件形成为距所述第1基板或者所述第2基板的外表面越远则使该负荷传递部件的截面积越小。
6.一种压力检测装置,其具备外形为矩形形状的面板部件;和检测针对所述面板部件的按压操作力的压力检测部,该压力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检测单元来作为所述压力检测部,并且该压力检测部配置于沿着所述面板部件的长度方向的边缘部的至少一部分。
CN201080037847.7A 2009-08-28 2010-08-26 压力检测单元以及压力检测装置 Active CN1024833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8704 2009-08-28
JP2009-198704 2009-08-28
PCT/JP2010/064497 WO2011024902A1 (ja) 2009-08-28 2010-08-26 圧力検出ユニット及び圧力検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3363A CN102483363A (zh) 2012-05-30
CN102483363B true CN102483363B (zh) 2014-05-07

Family

ID=43628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7847.7A Active CN102483363B (zh) 2009-08-28 2010-08-26 压力检测单元以及压力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35919B2 (zh)
JP (2) JP5700838B2 (zh)
CN (1) CN102483363B (zh)
TW (1) TWI491860B (zh)
WO (1) WO20110249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25563B1 (ko) * 2009-03-31 2017-04-10 니혼샤신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정보입력장치 및 정보입력장치에 이용되는 압력검출 유니트
JP2011047893A (ja) * 2009-08-28 2011-03-10 Nissha Printing Co Ltd 圧力検出ユニット
KR20120044501A (ko) * 2010-10-28 2012-05-08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을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647695B2 (ja) * 2011-01-12 2015-01-07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押圧式入力装置
TWI586946B (zh) * 2013-02-04 2017-06-11 Fujikura Ltd Sensing detectors
TWI629459B (zh) * 2013-02-06 2018-07-11 藤倉股份有限公司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ressure detecting device, pressure detecting device, pressure detec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161814B2 (en) * 2015-05-27 2018-12-25 Apple Inc. Self-sealing sensor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019085B2 (en) 2015-09-30 2018-07-10 Apple Inc. Sensor layer having a patterned compliant layer
CN206848977U (zh) 2016-02-19 2018-01-05 苹果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以及用于电子设备的电容式力传感器
WO2017146417A1 (ko) * 2016-02-25 2017-08-3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윈도우 및 터치 디바이스
US10054507B2 (en) 2016-04-06 2018-08-21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lectric device for detecting pressure
JPWO2020195460A1 (zh) * 2019-03-25 2020-10-01
US20230008926A1 (en) 2019-12-13 2023-01-12 Innovationlab Gmbh Sensor
CN112007339A (zh) * 2020-08-10 2020-12-01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一种具有握力测量功能的球杆
LU102398B1 (en) 2021-01-11 2022-07-11 Innovationlab Gmbh Sensor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4366A (en) * 1985-11-15 1988-12-27 Toshiba Silicone Co., Ltd. Key-touch sens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H0629802B2 (ja) * 1985-11-15 1994-04-20 東芝シリコ−ン株式会社 打鍵力センサ−の製造法
JP2646387B2 (ja) * 1989-01-10 1997-08-2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曲面用分布型触覚センサ
US5431064A (en) * 1992-09-18 1995-07-11 Home Row, Inc. Transducer array
GB2335310B (en) * 1998-03-11 2001-09-19 Draftex Ind Ltd Force-responsive detectors and systems
JP3345591B2 (ja) * 1999-06-18 2002-11-18 コナミ株式会社 ゲーム機の入力装置
JP3664622B2 (ja) * 1999-12-06 2005-06-29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感圧装置
JP2002048658A (ja) 2000-08-07 2002-02-15 Polymatech Co Ltd 圧力分布検出装置
JP2002364251A (ja) * 2001-06-11 2002-12-18 Fujikura Ltd パワーウィンドウ開閉装置
EP1492136A1 (de) * 2003-06-23 2004-12-29 I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 Engineering S.A.R.L. Drucksensor in Folienbauweise
JP2006170829A (ja) * 2004-12-16 2006-06-29 Nitta Ind Corp 感圧センサ
JP2006266812A (ja) * 2005-03-23 2006-10-05 Fujikura Ltd 感圧センサ装置
CA2641810A1 (en) * 2006-02-09 2007-08-16 Nissha Printing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protective panel
JP2008046817A (ja) * 2006-08-14 2008-02-28 Alps Electric Co Ltd 表示入力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WO2008042903A2 (en) * 2006-10-03 2008-04-10 Kla-Tencor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ystems for sensing pressure/shear force
CN100582875C (zh) * 2007-04-13 2010-01-20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摸屏显示装置
ATE484785T1 (de) * 2007-08-13 2010-10-15 Research In Motion Ltd Taktiler touchscreen für ein elektronisches gerät
JP2009134473A (ja) * 2007-11-29 2009-06-18 Sony Corp 押圧検知センサ、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10074116A1 (ja) 2008-12-25 2010-07-01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押圧検出機能を有するタッチパネル及び当該タッチパネル用感圧セン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0014A (en) 2011-11-16
JP2015099165A (ja) 2015-05-28
JPWO2011024902A1 (ja) 2013-01-31
CN102483363A (zh) 2012-05-30
JP5885865B2 (ja) 2016-03-16
US8635919B2 (en) 2014-01-28
US20120222499A1 (en) 2012-09-06
WO2011024902A1 (ja) 2011-03-03
TWI491860B (zh) 2015-07-11
JP5700838B2 (ja) 2015-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3363B (zh) 压力检测单元以及压力检测装置
TWI482055B (zh) 資訊輸入裝置及使用於資訊輸入裝置之壓力檢測單元
EP2557485A1 (en) Pressure detection unit and information input device provided with pressure detection unit
KR101065575B1 (ko) 압압검출기능을 가진 터치 패널 및 당해 터치 패널용 감압센서
US9007338B2 (en) Pressure detection unit and information input device having the pressure detection unit
CN109844705B (zh) 柔性传感器
CN102483362A (zh) 压力检测单元
JP5546327B2 (ja) 情報入力装置
US7564506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display device
JP5350861B2 (ja) 圧力検出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