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1442A - 连接器组装体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1442A
CN102481442A CN2010800396988A CN201080039698A CN102481442A CN 102481442 A CN102481442 A CN 102481442A CN 2010800396988 A CN2010800396988 A CN 2010800396988A CN 201080039698 A CN201080039698 A CN 201080039698A CN 102481442 A CN102481442 A CN 102481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er
connector body
urceolus
restriction
seal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96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81442B (zh
Inventor
竹本昌史
岛崎贵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um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rum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umo Corp filed Critical Terum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81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1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81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14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62Needle sets, i.e. connections by puncture between reservoir and tube ; Connections between reservoir and tub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2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fluids, e.g. from vial to syrin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10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10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 A61M39/1011Locking means for securing connection; Additional tamper safet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62Needle sets, i.e. connections by puncture between reservoir and tube ; Connections between reservoir and tube
    • A61M5/1626Needle protector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05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toring or administering blood, plasma or medical fluids ; Infusion or perfusion containers
    • A61J1/10Bag-type contai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2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fluids, e.g. from vial to syringe
    • A61J1/2003Accessorie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means for transfer or mixing of fluids, e.g. for activating fluid flow, separating fluids, filtering fluid or venting
    • A61J1/2048Connecting means
    • A61J1/2051Connecting means having tap means, e.g. tap means activated by sli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2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fluids, e.g. from vial to syringe
    • A61J1/2003Accessorie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means for transfer or mixing of fluids, e.g. for activating fluid flow, separating fluids, filtering fluid or venting
    • A61J1/2048Connecting means
    • A61J1/2055Connecting means having gripp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2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fluids, e.g. from vial to syringe
    • A61J1/2003Accessorie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means for transfer or mixing of fluids, e.g. for activating fluid flow, separating fluids, filtering fluid or venting
    • A61J1/2048Connecting means
    • A61J1/2065Connecting means having aligning and guid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2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fluids, e.g. from vial to syringe
    • A61J1/2089Containers or vials which are to be joined to each other in order to mix their cont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02Access sites
    • A61M39/06Haemostasis valves, i.e. gaskets sealing around a needle, catheter or the like, closing on removal thereof
    • A61M2039/0633Haemostasis valves, i.e. gaskets sealing around a needle, catheter or the like, closing on removal thereof the seal being a passive seal made of a resilient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an opening
    • A61M2039/066Septum-like el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10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 A61M2039/1066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having protection means, e.g. sliding sleeve to protect connector itself, shrouds to protect a needle present in the connector, protective housing, isolating shea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10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 A61M2039/1072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with a septum present in the connec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22Valves or arrangement of valves
    • A61M39/221Frangible or pierceable closures within tub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装体,其具有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操作限制机构,第一连接器具有筒状的第一连接器主体、支承在第一连接器主体的内侧的中空针和能够被中空针刺穿的第一密封部件,第二连接器具有筒状的第二连接器主体和设在第二连接器主体上的第二密封部件,该第二密封部件在被插入到第一连接器主体中时与第一刺穿部紧密接触,并在该状态下与第一刺穿部一同被中空针刺穿,操作限制机构能够在第二连接器插入到第一连接器中时在途中暂时限制该插入操作,当将该限制解除时插入操作能够再次开始,并且操作限制机构能够在从第一连接器拔出第二连接器时在途中暂时限制该拔出操作,当将该限制解除时拔出操作能够再次开始。

Description

连接器组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组装体。
背景技术
通常,抗癌剂、免疫抑制剂等一旦医务工作者不慎接触就很危险的药剂以粉末的状态被收纳在用橡胶塞将口部密封了的药瓶容器内。
在从这样的药瓶容器中取出药剂时,进行以下操作。
首先,将药瓶容器的口部与分取了溶解用液的注射器的口部通过连接器(参照专利文献1)连接。接下来,在该连接状态下,从注射器向药瓶容器内注入溶解用液。然后,通过进行抽吸(pumping)操作或振荡药瓶容器等而使药剂均匀地溶解在溶解用液中。接下来,将溶解有药剂的溶解用液(以下称为“液剂”)吸引到注射器内而取出。
在这样的操作中所使用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连接器具有:在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的中空针、支承中空针的接口、和覆盖针尖的罩部件。罩部件能够沿着中空针的长度方向移动,并能够在覆盖针尖的第一位置和使该针尖露出的第二位置之间位移。而且,该连接器具有止动部件,该止动部件用于阻止罩部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不经意的移动。这样的结构的连接器例如能够在以下的状态下使用:将接口连接在注射器上,操作止动部件而使罩部件处于第二位置,并用中空针刺穿药瓶容器的橡胶塞(以下,将该状态称为“使用状态”)。在该使用状态下,注射器内与药瓶容器内通过连接器(中空针)连通。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连接器中,若在使用状态下有将中空针从药瓶容器的橡胶塞上拔除那样的力作用,则能够将中空针容易地从药瓶容器的橡胶塞上拔去。该情况下,液剂会从露出的针尖飞散而附着于医务工作者等,或者导致医务工作者被针尖不慎刺破,从而存在无法通过该连接器安全且可靠地移送液剂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5-5222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液体从第一连接器侧向第二连接器侧或向其相反方向安全且可靠地移送的连接器组装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连接器组装体,其具有第一连接器和用于插入到该第一连接器中的第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连接器主体,该第一连接器主体呈筒状,并在前端具有供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入的开口,在基端具有供第一医疗器具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中空针,该中空针以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通的方式设在该第一连接器主体的内腔部,并在前端部具有开口的开口部;第一密封部件,该第一密封部件具有通过该中空针能够刺穿的第一刺穿部,并且由将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的内腔部密封的弹性材料构成;和弹压部件,该弹压部件将所述第一刺穿部向前端方向弹压,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连接器主体,该第二连接器主体呈筒状,并在前端具有供第二医疗器具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密封部件,该第二密封部件设在该第二连接器主体的基端,具有在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中时与所述第一刺穿部紧密接触的第二刺穿部,且由将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的内腔部密封的弹性材料构成,
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设有操作限制机构,该操作限制机构能够在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中时在途中暂时限制该插入操作,当将该限制解除时所述插入操作能够再次开始;并且该操作限制机构能够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中拔出所述第二连接器时在途中暂时限制该拔出操作,当将该限制解除时所述拔出操作能够再次开始,
所述连接器组装体构成为,
在所述第二连接器被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中的过程中,当所述第一刺穿部与所述第二刺穿部成为所述紧密接触状态时,所述插入操作被所述操作限制机构暂时限制,当将该限制解除而再次开始所述插入操作时,所述紧密接触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刺穿部与所述第二刺穿部被所述中空针刺穿,且该中空针的所述开口部比所述第二刺穿部更位于前端侧而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的内腔部中露出,
在所述第二连接器被从所述第一连接器中拔出的过程中,当所述中空针的所述开口部比所述紧密接触状态的所述第一刺穿部更位于基端侧时,所述拔出操作被所述操作限制机构暂时限制,当将该限制解除而再次开始所述拔出操作时,所述第一刺穿部与所述第二刺穿部分离。
此外,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组装体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将所述第一刺穿部向前端方向弹压的弹压部件。
此外,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组装体中,优选具有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与将所述插入操作的限制解除的解除操作连动,并将所述第一刺穿部与所述第二刺穿部的紧密接触状态固定。
此外,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组装体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具有外筒和以能够位移的方式配置在该外筒内的内筒,
所述锁定机构被构成为包括:多个卡合片,该卡合片以围绕所述内筒的轴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内筒上,并具有弹性;推压部,该推压部设在所述外筒上,并分别抵抗各所述卡合片的弹性力而对所述各卡合片进行推压;和卡合部,该卡合部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上,并在各所述卡合片被所述推压部推压时与各该卡合片卡合。
此外,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组装体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具有外筒和以能够位移的方式配置在该外筒内的内筒,
所述操作限制机构被构成为包括:槽部,该槽部在所述外筒及所述内筒中的一方的壁部上具有沿其圆周方向形成的横槽和与该横槽连通且沿轴方向形成的纵槽;和突部,该突部突出于另一方的壁部并插入到所述槽部中,且随着所述内筒的位移而在所述槽部内移动,所述操作限制机构根据所述突部在所述槽部中的位置而能够进行所述插入操作的限制及该限制的解除、和所述拔出操作的限制及该限制的解除。
此外,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组装体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上具有止动部件,该止动部件与所述插入操作连动,对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向前端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组装体中,优选的是,所述止动部件被构成为包括:设在所述外筒上的第一卡合部;将该第一卡合部向所述外筒的内侧弹压的弹性部;以及多个第二卡合部,该多个第二卡合部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上,并根据该第二连接器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插入深度而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
此外,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组装体中,优选的是,所述插入操作的限制的解除和所述拔出操作的限制的解除是通过使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绕其轴相对地旋转操作而进行的,此时,所述第一刺穿部和所述第二刺穿部被构成为向同一方向旋转。
此外,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组装体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医疗器具具有注射器外筒,
所述第一连接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在所述注射器外筒的口部上。
此外,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组装体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医疗器具具有能够收纳液体的液体收纳容器,
所述第二连接器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液体收纳容器的口部上。
此外,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组装体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刺穿部及所述第二刺穿部分别呈板状,并且被配置成其厚度方向与轴方向一致。
此外,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组装体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刺穿部及所述第二刺穿部中的至少一方在其端面形成有鼓起部,该鼓起部在所述紧密接触状态下被挤压。
此外,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组装体中,优选的是,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中将所述第二连接器拔出时,所述中空针与所述第一刺穿部的滑动阻力比所述弹压部件的弹压力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组装体的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直到使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装体中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成为组装状态的过程的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直到使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装体中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成为组装状态的过程的纵剖视图。
图4是表示直到使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装体中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成为组装状态的过程的纵剖视图。
图5是表示直到使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装体中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成为组装状态的过程的纵剖视图。
图6是表示直到使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装体中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成为组装状态的过程的立体图(与图2相对应的图)。
图7是表示直到使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装体中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成为组装状态的过程的立体图(与图3相对应的图)。
图8是表示直到使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装体中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成为组装状态的过程的立体图(与图4相对应的图)。
图9是表示直到使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装体中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成为组装状态的过程的立体图(与图5相对应的图)。
图10是图3中的A-A线剖视图。
图11是图4中的B-B线剖视图。
图12是表示与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装体的第一连接器连接的注射器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13是与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装体的第二连接器连接的袋子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连接器组装体。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组装体的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图2~图5分别是表示直到使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装体中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成为组装状态的过程的纵剖视图,图6~图9分别是表示直到使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装体中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成为组装状态的过程的立体图(分别与图2~图5相对应的图),图10是图3中的A-A线剖视图,图11是图4中的B-B线剖视图,图12是表示与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装体的第一连接器连接的注射器的局部纵剖视图,图13是与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装体的第二连接器连接的袋子的纵剖视图。此外,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将图1~图13中的上侧称为“前端”、“上”或者“上方”,将下侧称为“基端”、“下”或者“下方”。
如图1~图9所示,连接器组装体1具有第一连接器(凹连接器)2和第二连接器(凸连接器)3。如图12所示,第一连接器2安装在注射器(第一医疗器具)20上。如图13所示,第二连接器3安装在袋子(第二医疗器具)50上。该连接器组装体1用于在将第二连接器3从第一连接器2的前端侧插入到第一连接器2中而使这些连接器彼此组装的组装状态(图5、图9所示的状态)下,从第一连接器2侧向第二连接器3侧或者向其相反方向移送液体。
袋子50用于收纳粉末状的药剂Q。在该袋子50的基端部设有由硬质管构成的口部503。经由该口部503能够使液体出入。
另外,在口部503安装有用于将该口部503密封的橡胶塞505。橡胶塞505能够被第二连接器3的瓶针部103刺穿。在该刺穿状态下,第二连接器3与袋子50连通。
作为收纳在袋子50内的药剂Q,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举出抗癌剂、免疫抑制剂等一旦医务人员误接触就很危险的药剂、或抗生素、止血剂等使用时需要溶解的药剂、小儿用药剂等需要稀释的药剂、疫苗、肝素、小儿用药剂等多次分取的药剂等。另外,该药剂Q并不限于粉末状,例如也可以是液体状。
接下来,对连接器组装体1进行说明。如上所述,连接器组装体1具有第一连接器2和第二连接器3。
如图2~图5所示,第一连接器2具有:呈圆筒状的、由外筒4及内筒7构成的第一连接器主体;被支承在外筒4内的中空针5;被支承在内筒7内的第一密封部件6;将第一密封部件6向前端方向弹压的作为弹压部件的螺旋弹簧8;和设置在外筒4上的夹压部件9。
如图1、图2所示,外筒4呈有底筒状。第二连接器3从该外筒4的前端开口被插入。
另外,在外筒4的底部41的中心部,以与外筒4同心的方式形成有呈管状的接口部42。该接口部42能够在其前端部对中空针5的基端部进行支承。由此,接口部42与中空针4连通。另外,在接口部42的基端部(第一连接部)中能够插入(连接)注射器20的口部202(参照图12)。由此,能够在注射器20上安装第一连接器2,并在该安装状态下使用第一连接器2。另外,在安装状态下,注射器20的空间200和中空针5的内腔(第一流路52)经由接口部42连通。由此,能够从注射器20向中空针5内供给溶解用液P。
如图6~图9所示,在外筒4的壁部的途中形成有贯穿该壁部的槽部48。该槽部48从侧面看呈“L”字形,由横槽481和纵槽482构成,该横槽481沿着外筒4的壁部的圆周方向形成,该纵槽482从横槽481的一端沿着外筒4的轴方向朝向基端方向形成。在槽部48中插入有内筒7的突部76。而且,内筒7的突部76能够在槽部48内移动。
如图2~图5所示,在外筒4的壁部的前端部形成有隔着其中心轴相对地形成的一对槽部43。呈环状的两个夹压部件9以重叠的状态插入在该槽部43中。夹压部件9作为止动部件17的一部分发挥作用,该止动部件17对在外筒4中第二连接器3(第二连接器主体10)向前端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作为该止动部件17的结构,可以使用公知的结构(例如,在日本特开平8-126630号公报中记载的“接口装拆机构”的结构)。
在该情况下,各夹压部件9分别在其外周部的一部分上具有对该夹压部件9进行推压操作的操作部92。通过对该操作部92进行推压而使夹压部件9沿垂直于外筒4的轴的方向移动。
另外,各夹压部件9分别在操作部92相反侧的部分上具有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突部(第一卡合部)91。而且,一方的夹压部件9的突部91与另一方的夹压部件9的突部91隔着外筒4的中心轴相对地配置。
另外,各夹压部件9分别在与突部91的相同侧具有从外周部突出的一对弹性片93。一方的夹压部件9的各弹性片93与另一方的夹压部件9的操作部92的内侧抵接,与此相同地,另一方的夹压部件9的各弹性片93与一方的夹压部件9的操作部92的内侧抵接。
在对各夹压部件9进行推压操作时,抵抗着弹性片93的弹压力(弹性力)而进行该推压操作。通过该操作使一方的夹压部件9的突部91与另一方的夹压部件9的突部91成为相互离开的状态。而且,一旦解除对各夹压部件9的推压力,则在弹性片93的弹压力的作用下,一方的夹压部件9的突部91与另一方的夹压部件9的突部91成为接近的状态。
在一方的夹压部件9的突部91与另一方的夹压部件9的突部91接近的状态下,各突部91一并地卡合于第二连接器3的卡合部(第二卡合部)105a或者105b(参照图3~图5)。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第二连接器3从外筒4意外地脱离。
另外,在一方的夹压部件9的突部91与另一方的夹压部件9的突部91相互离开的状态下,各夹压部件9与第二连接器3的卡合被解除。
如图1所示,第二连接器3的卡合部105a及105b分别形成在第二连接器主体10的外周部上,由外径扩大了的凸缘部构成。卡合部105a及105b分别以沿着第二连接器10的轴方向离开的方式配置。而且,如图3、图5所示,根据第二连接器3相对于第一连接器的插入深度,卡合部105a及105b中的一方如前述那样地与各突部91卡合。
可以说在连接器组装体1中,夹压部件9与第二连接器3的卡合部105a及105b构成将外筒4与第二连接器3锁定的“止动部件17”。
如图2、图6所示,在外筒4的壁部上,在其内周部47的槽部48与槽部43之间的部分上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向内侧突出的层差部49。如图2所示,通过使内筒7抵接在各层差部49上,能够限制该内筒7向前端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内筒7从外筒4脱离。
如图2(对于图3~图5也同样)所示,在外筒4的内侧配置(支承)有内筒7。该内筒7能够相对于外筒4位移,即能够绕外筒4的轴旋转,并且能够沿着外筒4的轴方向移动。
内筒7具有用于设置第一密封部件6的密封部件设置部73。密封部件设置部73设在内筒7的内侧,并由从上下方向对第一密封部件6进行夹持的圆环状的一对板状部731、732构成。
另外,内筒7具有在该内筒7位移时在中空针5上滑动的滑动部件74和将滑动部件74固定的固定部75。滑动部件74呈筒状,是具有内径缩小了的缩径部741的由弹性材料构成的部件。作为滑动部件74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列举出天然橡胶、丁基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硅橡胶这样的各种橡胶材料,聚氨酯类、聚酯类、聚酰胺类、烯烃类、苯乙烯类等各种热可塑性弹性体、或它们的混合物等的弹性材料。在内筒7位移时,缩径部741抵接着中空针5的外周部54而滑动。固定部75是从板状部732一体地向下方突出形成的呈筒状的部分。
如图6(对于图7~图9也同样)所示,在内筒7的壁部的外周部突出形成有突部76。该突部76插入到外筒4的槽部48中,并随着内筒7的位移而在槽部48内移动。由此,第一连接器2能够得到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该第一状态是突部76位于横槽481中的状态(图6、图7所示的状态),该第二状态是通过从第一状态对内筒7进行相对于外筒4的旋转操作而使突部76位于横槽481与纵槽482的交叉部483处的状态(图8所示),第三状态是通过从第二状态对内筒7进行相对于外筒4的推入操作而使突部76位于纵槽482中的状态(图9所示的状态)。
当将第二连接器3插入到图6(图2)所示的第一状态的第一连接器2中时(以下将该操作称为“插入操作”),第二连接器3的第二密封部件11与第一连接器2的第一密封部件6抵接,并将该第一密封部件6向基端方向推压,想要使内筒7也移动,但是,由于内筒7的突部76位于外筒4的横槽481中,所以内筒7向基端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参照图3、图7)。
当从图7所示的状态把手指例如搭在内筒7的突部76上,并如图8所示地将内筒7向箭头方向旋转操作时,第一连接器2成为图8所示的第二状态。由此,内筒7向基端方向的移动的限制被解除,从而能够移动,因此能够再次开始插入操作。此外,如图4所示,在第二状态下也能够维持第一密封部件6与第二密封部件11的紧密接触状态。另外,在第二状态下,内筒7与第二连接器3(第二连接器主体10)通过锁定机构19而被锁定(连结)。由此,第一密封部件6的第一刺穿部61与第二密封部件11的第二刺穿部111的紧密接触状态被固定。后述说明该锁定机构19。
当从图8所示的状态将第二连接器3抵抗着螺旋弹簧8的弹压力而向基端方向推入时,插入操作再次开始,第一连接器2成为图9所示的第三状态。此外,如图5所示,在第三状态下也能够维持第一密封部件6与第二密封部件11的紧密接触状态。
当在图9所示的状态(组装状态)下从第一连接器2中将第二连接器3拔出(以下将该操作称为“拔出操作”)时,与上述相反地,随着螺旋弹簧8的弹压力而使内筒7与第二连接器3一同向前端方向移动,从而第一连接器2成为图8所示的第二状态。在该第二状态下,内筒7的突部76继续向前端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由此,能够在途中暂时限制拔出操作。
而且,当从第二状态将内筒7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旋转操作时,第一连接器2成为图7所示的第一状态。由此,通过锁定机构19实现的、内筒7与第二连接器3的锁定状态被解除,能够进行只有第二连接器3向前端方向的移动,因此能够再次开始拔出操作。当再次开始该拔出操作时,第一连接器2与第二连接器3再次成为图6所示的分解状态。
这样,在连接器组装体1中,根据内筒7的突部76在外筒4的槽部48中的位置来进行插入操作的限制、插入操作的限制的解除、拔出操作的限制和拔出操作的限制的解除。因此,可以说内筒7的突部76与外筒4的槽部48构成限制这些操作的“操作限制机构18”。
如图2所示,在内筒7的前端部,向前端方向突出形成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片)卡合片(弹性片)77。各卡合片77分别在其前端部具有爪771,该爪771能够与第二连接器3的凹部(卡合部)101a卡合。
此外,凹部101a是在第二连接器主体10的外周部101的前端部,沿着其圆周方向以环状形成的部分。
各卡合片77在第二连接器3尚未插入到第一连接器2中的状态下,向外方倾斜。由此,在将第二连接器3插入到了第一连接器2中的状态下,各卡合片77分别能够得到从第二连接器3的凹部101a离开的状态(图3、图10所示的状态)、和被外筒4的推压部471推压着而与凹部101a接近并卡合的状态(图4、图5、图11所示的状态)。而且,通过该卡合能够可靠地锁定内筒7与第二连接器3。
此外,推压部471由在外筒4的内周部47上沿着其轴方向形成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肋构成。
另外,这些推压部471沿着外筒4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配置。在图10所示的状态下,一片卡合片77位于相邻的推压部471彼此之间,并且推压部471对卡合片77的推压尚未进行。此时,第一连接器2为上述第一状态。
各卡合片77绕内筒7的轴等间隔地配置。通过从图10所示的状态如上述那样地对内筒7进行旋转操作,卡合片77分别登上推压部471的倾斜面472上,其结果是,一个推压部471抵抗一片卡合片77的弹性力地推压该一片卡合片77。由此,四片卡合片77沿着第二连接器3的周向均匀地卡合,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锁定内筒7和第二连接器3。此时,第一连接器2为上述第二状态。该推压部471推压卡合片77的状态在第一连接器2成为上述第三状态时也能够被维持。
这样,可以说在连接器组装体1中,内筒7的卡合片77、外筒4的推压部471、第二连接器3的凹部101a构成将内筒7与第二连接器3可靠地锁定的“锁定机构19”。而且,该锁定机构19在第一连接器2从第一状态成为第二状态时动作,即与将插入操作的限制解除的解除操作连动地动作。另外,与其相反地,锁定机构19在第一连接器2从第二状态成为第一状态时也动作,即也与将拔出操作的限制解除的解除操作连动地动作。由此,在第一连接器2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相互位移期间,即在中空针5将第一密封部件6及第二密封部件11刺穿前后,能够可靠地保持第一密封部件6与第二密封部件11的紧密接触(液密性),且能够防止在拔出时仅第二连接器3被意外地拔出(脱落)。
此外,作为外筒4、内筒7、夹压部件9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列举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环状聚烯烃、聚苯乙烯、聚-(4-甲基-1-戊烯)、聚碳酸酯、丙烯酸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酰胺(例如,尼龙6、尼龙6·6、尼龙6·10、尼龙12)这样的各种树脂,但在其中,从成形容易且水蒸气透过性低的方面考虑,优选聚丙烯、环状聚烯烃、聚酯这样的树脂。
如图2所示,在外筒4的轴上配置有由金属材料构成的中空针5。如上述那样,该中空针5的基端部被外筒4的接口部42支承。
中空针5呈管状,其内腔作为能够供溶解用液P(液体)通过的第一流路52而发挥作用。另外,中空针5的前端封闭,在壁部的前端部形成有开口的侧孔(开口部)53。侧孔53与第一流路53连通。
在中空针5的前端形成有锐利的针尖51。如图5所示,通过该针尖51能够刺穿第一连接器2的第一密封部件6和后述的第二连接器3的第二密封部件11。如图5所示,在组装状态下,中空针5从针尖51到形成有侧孔53的部位在第二连接器3的内腔中露出(突出)。由此,经由中空针5的侧孔53使中空针5的内腔与第二连接器3的内腔连通,即,使第一连接器2的第一流路52与后述的第二连接器3的第二流路102连通。
如图2所示,在内筒7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件6。该第一密封部件6用于密封内筒7的内腔部,该第一密封部件6呈圆板状,并被配置成其厚度方向与内筒7的轴方向一致。由此,第一密封部件6在沿着中空针5的轴方向朝着基端侧移动时,能够被中空针5的针尖51容易且可靠地刺穿。
另外,第一密封部件6是其中心部的厚度比缘部的厚度厚的弹性体。该中心部为被中空针5刺穿的第一刺穿部61。另外,如上述那样,第一密封部件6的缘部被内筒7的一对板状部731、732夹持。由此,第一密封部件6能够相对于内筒7可靠地固定,并能够与内筒7一同移动。
另外,在连接器组装体1中,第一密封部件6(第一刺穿部61)与第二密封部件11(第二刺穿部111)的被中空针5刺穿的部分与接触该部分的中空针5的外周部54的滑动阻力,以及滑动部件74的缩径部741与接触该部分的中空针5的外周部54的滑动阻力的总和被设定为比螺旋弹簧8的弹压力小。由此,在将使第一连接器2处于图5所示的第三状态的止动部件17解除时,第一连接器2能够通过螺旋弹簧8的弹压力而退回到图4所示的第二状态。此外,作为这些力彼此的大小关系的设定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列举如下的方法:进行第一密封部件6、第二密封部件11和滑动部件74的构成材料的选择,进行第一刺穿部61和第二刺穿部111的厚度的调整,进行螺旋弹簧8的构成材料的选择、线径、圈数的调整,进行中空针5的外径的调整等。
如图2所示,在未施加外力的自然状态下,第一刺穿部61的前端面612鼓起。而且,如图3所示,在第一密封部件6与第二密封部件11紧密接触的紧密接触状态下,鼓起的前端部612被挤压。由此,紧密接触状态变得更加可靠,因此,能够确保第一密封部件6与第二密封部件11的边界部的液密性。由此,能够在组装状态下安全且可靠地进行液体的移送。
此外,作为第一密封部件6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与作为上述滑动部件74的构成材料而列举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如图2所示,在外筒4内设置有由不锈钢等的这样的金属材料构成的螺旋弹簧8。螺旋弹簧8在压缩状态下,其前端与内筒7的板状部732抵接,基端与外筒4的底部41抵接。由此,通过内筒7能够将第一密封部件6向前端方向可靠地弹压。另外,作为弹压机构,除螺旋弹簧8以外,还可以由蛇腹状的板簧、圆筒状或蛇腹状的橡胶构成。
如图1、图2所示,第二连接器3具有筒状的第二连接器主体10和设在第二连接器主体10上的第二密封部件11。
第二连接器主体10为呈圆筒状的部件。该第二连接器主体10的内腔作为能够供液体通过的第二流路102而发挥作用。如图13所示,第二连接器主体10为基端部(第二连接部)呈尖细形状的瓶针部103,并能够将袋子50的橡胶塞505刺穿。另外,在瓶针部103上形成有侧孔(未图示)。当将瓶针部103刺穿到袋子50的橡胶塞505中,并使该侧孔在袋子50内露出时,袋子50内和第二流路102连通。由此,能够将通过了第二流路102的液体供给到袋子50内。
另外,如上述那样,在第二连接器主体10的途中形成有用于与第一连接器3的第一卡合部91卡合的卡合部105a、105b。
另外,在第二连接器主体10的外周部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根)肋104。这些肋104沿着第二连接器主体10的外周部的周向等间隔地配置。由此,能够对第二连接器主体10进行加强。
第二连接器主体10在其前端部具有用于设置第二密封部件6的密封部件设置部106。密封部件设置部106由从上下方向对第二密封部件11进行夹持的圆环状的一对板状部106a、106b构成。
此外,作为第二连接器主体10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例如对第一连接器2的外筒4、内筒7、夹压部件9进行说明时所列举的材料。
如图2所示,第二密封部件11将第二连接器主体10的内腔部密封,该第二密封部件11呈圆板状,并且被配置成其厚度方向与第二连接器主体10的轴方向一致。由此,第二密封部件11能够与紧密接触的第一密封部件6一同容易且可靠地被中空针5的针尖51刺穿。
另外,第二密封部件11为其中心部的厚度比缘部的厚度厚的弹性体。该中心部为被中空针5刺穿的第二刺穿部111。另外,如上述那样,第二密封部件11的缘部被第二连接器主体10的一对板状部106a、106b夹持。由此,第二密封部件11能够相对于第二连接器主体10可靠地固定。
如图2所示,在未施加外力的自然状态下,第二刺穿部11的基端面112鼓起。而且,如图3所示,在第一密封部件6与第二密封部件11紧密接触的紧密接触状态下,鼓起的基端部112与第一密封部件6的前端部612同样地被挤压。由此,紧密接触状态变得更加可靠,因此,能够确保第一密封部件6与第二密封部件11的边界部的液密性。
此外,作为第二密封部件11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与作为上述滑动部件74的构成材料而列举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接下来,对使用连接器组装体1时的动作状态进行说明。
(1)从分解状态成为组装状态的过程(以图2(图6)→图3(图7)→图4(图8)→图5(图9)的顺序参照附图)
将第一连接器2安装到注射器20上。将第二连接器3安装到袋子50上。
如图2所示,使分解状态的第二连接器3从其基端侧向第一连接器2的前端部接近。在分解状态下,第一连接器2为第一状态(内筒7的突部76位于外筒4的槽部48的横槽481中的状态)(参照图6)。另外,第一密封部件6比中空针5位于前端侧。
如图3、图7所示,当将第二连接器3插入到第一连接器2内时,首先,第一连接器2的第一密封部件6的前端面612与第二连接器3的第二密封部件11的基端面112抵接,且弹性变形而紧密接触。此时,如上述那样,由于第一连接器2为第一状态(参照图7),所以第二连接器3相对于第一连接器2的插入操作被暂时限制。
另外,如图3所示,止动部件17动作(第一连接器2的夹压部件9与第二连接器3的卡合部105a卡合),从而能够防止第二连接器3再次向前端方向倒回而从第一连接器2脱离。
接下来,如图8所示,当将第一连接器2的内筒7向图中的箭头方向旋转操作时,第一连接器2成为第二状态(内筒7的突部76位于外筒4的槽部48的交叉部483)。由此,如上述那样,插入操作的限制被解除,从而能够再次开始该插入操作。
另外,通过止动部件17、锁定机构19能够维持第一连接器2与第二连接器3的组装状态。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将第二连接器3从第一连接器2中拔出,即,能够可靠地防止组装状态的连接器组装体1意外地分解。由此,能够经由连接器组装体1安全地移动溶解用液P。
另外,在组装状态下,第一连接器2的第一密封部件6与第二连接器3的第二密封部件11的紧密接触被维持(参照图5)。由此,能够可靠地维持第一流路52及第二流路102的、特别是接合部附近的液密性(气密性),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通过这些流路的溶解用液P从组装状态的连接器组装体1中漏出。
另外,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内筒7的基端78与从外筒4的底部41竖立设置的壁部411的前端412抵接。由此,限制了第二连接器3的插入界限。
(2)从组装状态成为再次分解状态的过程(以图5(图9)→图4(图8)→图3(图7)→图2(图6)的顺序参照附图)
从图5、图9所示的状态对夹压部件9进行操作,从而将第一连接器2与第二连接器的锁定状态解除。由此,能够开始进行从第一连接器2中将第二连接器拔出的拔出操作。
如图4、图8所示,当开始进行拔出操作时,与上述相反地,第二连接器3向前端方向移动。此时,由于来自螺旋弹簧8的弹压力经由内筒7作用在第一密封部件6上,所以第一密封部件6能够追随于第二连接器3的移动。由此,即使在进行拔出操作时,也能够维持第一密封部件6与第二密封部件11的紧密接触状态。
而且,在第一连接器2成为第二状态时,如上述那样,拔出操作被暂时限制(参照图8)。此时,如图4所示,中空针5的侧孔53比第二密封部件11(在附图的结构中比第二密封部件11更位于基端侧的第一密封部件6)更位于基端侧。此外,在第一密封部件6及第二密封部件11中,被中空针5刺穿了的部分分别通过自我闭塞性而关闭。
接下来,当将内筒7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旋转操作时,第一连接器2成为图7所示的第一状态。此时,如图3所示,通过锁定机构19实现的、内筒7与第二连接器3的锁定状态被解除,只有第二连接器3能够向前端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再次开始第二连接器3的拔出操作。
如图2、图6所示,当再次开始拔出操作时,能够使处于紧密接触状态的第一刺穿部61与第二刺穿部111分离,并能够使处于组装状态下的连接器组装体1再次成为分解状态。然后,将第一连接器2从注射器20上取下,从而能够从该注射器20投入液剂。
这样,在连接器组装体1中,在从第一连接器2中拔出第二连接器3时,能够防止在中空针5还没有完全从第二密封部件11中拔出期间第一密封部件6与第二密封部件11离开的情况。由此,即使在组装状态的连接器组装体1的分解过程中,也能够保持第一流路52及第二流路102的液密性,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这些流路中的液剂(液体)从连接器组装体1中漏出。由此,能够使用连接器组装体1安全地进行液剂的移送。
以上,关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连接器组装体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构成连接器组装体的各部分能够置换成可发挥相同作用的任意结构。另外,还可以附加任意的构成物。
另外,操作限制机构由形成在外筒的壁部上的槽部、和突出形成在内筒的壁部上的插入到槽部中的突部构成,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由形成在内筒的壁部上的槽部、和突出形成在外筒的壁部上的、插入到槽部中的突部构成。
另外,第一刺穿部及第二刺穿部的端面分别鼓起,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仅使这些刺穿部中的一方的端面鼓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连接器组装体具有第一连接器和用于插入到该第一连接器中的第二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连接器主体,该第一连接器主体呈筒状,并在前端具有供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入的开口,在基端具有供第一医疗器具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中空针,该中空针以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通的方式设在该第一连接器主体的内腔部,并在前端部具有开口的开口部;第一密封部件,该第一密封部件具有通过该中空针能够刺穿的第一刺穿部,并且由将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的内腔部密封的弹性材料构成;和弹压部件,该弹压部件将所述第一刺穿部向前端方向弹压,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连接器主体,该第二连接器主体呈筒状,并在前端具有供第二医疗器具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密封部件,该第二密封部件设在该第二连接器主体的基端,具有在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中时与所述第一刺穿部紧密接触的第二刺穿部,且由将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的内腔部密封的弹性材料构成,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设有操作限制机构,该操作限制机构能够在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中时在途中暂时限制该插入操作,当将该限制解除时所述插入操作能够再次开始;并且该操作限制机构能够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中拔出所述第二连接器时在途中暂时限制该拔出操作,当将该限制解除时所述拔出操作能够再次开始,所述连接器组装体构成为,在所述第二连接器被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中的过程中,当所述第一刺穿部与所述第二刺穿部成为所述紧密接触状态时,所述插入操作被所述操作限制机构暂时限制,当将该限制解除而再次开始所述插入操作时,所述紧密接触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刺穿部与所述第二刺穿部被所述中空针刺穿,且该中空针的所述开口部比所述第二刺穿部更位于前端侧并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的内腔部中露出,在所述第二连接器被从所述第一连接器中拔出的过程中,当所述中空针的所述开口部比所述紧密接触状态的所述第一刺穿部更位于基端侧时,所述拔出操作被所述操作限制机构暂时限制,当将该限制解除而再次开始所述拔出操作时,所述第一刺穿部与所述第二刺穿部分离。
由此,在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组装状态下,第一连接器的中空针的内腔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主体的内腔连通。经由该相互连通的中空针的内腔与第二连接器主体的内腔,能够从第一连接器侧向第二连接器侧,或者从第二连接器侧向第一连接器侧可靠地移送液体。另外,在组装状态下,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密封部件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密封部件的紧密接触被维持。由此,能够可靠地维持中空针的内腔与第二连接器主体的内腔的液密性(气密性),能够可靠地防止从这些内腔通过的液体从组装状态的连接器组装体中漏出。特别是,在连接器组装体中,当从第一连接器中将第二连接器拔出时,暂时限制该拔出操作,并且直到被限制期间,通过锁定机构能够使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密封部件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密封部件保持紧密接触状态。由此,即使在从第一连接器中将第二连接器拔出的过程中,也能够保持中空针的内腔与第二连接器主体的内腔的液密性,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这些内腔内的液体从连接器组装体中意外地漏出。由此,能够安全地进行液体的移送及移送后的拔出。
由此,本发明的连接器组装体具有工业实用性。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组装体,其具有第一连接器和用于插入到该第一连接器中的第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连接器主体,该第一连接器主体呈筒状,并在前端具有供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入的开口,在基端具有供第一医疗器具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中空针,该中空针以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通的方式设在该第一连接器主体的内腔部,并在前端部具有开口的开口部;第一密封部件,该第一密封部件具有通过该中空针能够刺穿的第一刺穿部,并且由将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的内腔部密封的弹性材料构成;和弹压部件,该弹压部件将所述第一刺穿部向前端方向弹压,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连接器主体,该第二连接器主体呈筒状,并在前端具有供第二医疗器具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密封部件,该第二密封部件设在该第二连接器主体的基端,具有在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中时与所述第一刺穿部紧密接触的第二刺穿部,且由将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的内腔部密封的弹性材料构成,
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设有操作限制机构,该操作限制机构能够在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中时在途中暂时限制该插入操作,当将该限制解除时所述插入操作能够再次开始;并且该操作限制机构能够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中拔出所述第二连接器时在途中暂时限制该拔出操作,当将该限制解除时所述拔出操作能够再次开始,
所述连接器组装体构成为,
在所述第二连接器被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中的过程中,当所述第一刺穿部与所述第二刺穿部成为所述紧密接触状态时,所述插入操作被所述操作限制机构暂时限制,当将该限制解除而再次开始所述插入操作时,所述紧密接触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刺穿部与所述第二刺穿部被所述中空针刺穿,且该中空针的所述开口部比所述第二刺穿部更位于前端侧而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的内腔部中露出,
在所述第二连接器被从所述第一连接器中拔出的过程中,当所述中空针的所述开口部比所述紧密接触状态的所述第一刺穿部更位于基端侧时,所述拔出操作被所述操作限制机构暂时限制,当将该限制解除而再次开始所述拔出操作时,所述第一刺穿部与所述第二刺穿部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将所述第一刺穿部向前端方向弹压的弹压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具有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与将所述插入操作的限制解除的解除操作连动,并将所述第一刺穿部与所述第二刺穿部的紧密接触状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具有外筒和以能够位移的方式配置在该外筒内的内筒,
所述锁定机构被构成为包括:多个卡合片,该卡合片以围绕所述内筒的轴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内筒上,并具有弹性;推压部,该推压部设在所述外筒上,并分别抵抗各所述卡合片的弹性力而对各所述卡合片进行推压;和卡合部,该卡合部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上,并在所述各卡合片被所述推压部推压时与各该卡合片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具有外筒和以能够位移的方式配置在该外筒内的内筒,
所述操作限制机构被构成为包括:槽部,该槽部在所述外筒及所述内筒中的一方的壁部上具有沿其圆周方向形成的横槽和与该横槽连通且沿轴方向形成的纵槽;和突部,该突部突出于另一方的壁部并插入到所述槽部中,且随着所述内筒的位移而在所述槽部内移动,所述操作限制机构根据所述突部在所述槽部中的位置而能够进行所述插入操作的限制及该限制的解除、和所述拔出操作的限制及该限制的解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上具有止动部件,该止动部件与所述插入操作连动,对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向前端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部件被构成为包括:设在所述外筒上的第一卡合部;将该第一卡合部向所述外筒的内侧弹压的弹性部;以及多个第二卡合部,该多个第二卡合部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上,并根据该第二连接器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插入深度而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操作的限制的解除和所述拔出操作的限制的解除是通过使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绕其轴相对地旋转操作而进行的,此时,所述第一刺穿部和所述第二刺穿部被构成为向同一方向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医疗器具具有注射器外筒,
所述第一连接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在所述注射器外筒的口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医疗器具具有能够收纳液体的液体收纳容器,
所述第二连接器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液体收纳容器的口部上。
CN201080039698.8A 2009-10-28 2010-10-21 连接器组装体 Active CN1024814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47329 2009-10-28
JP2009-247329 2009-10-28
PCT/JP2010/068628 WO2011052481A1 (ja) 2009-10-28 2010-10-21 コネクタ組立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1442A true CN102481442A (zh) 2012-05-30
CN102481442B CN102481442B (zh) 2014-08-06

Family

ID=43921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9698.8A Active CN102481442B (zh) 2009-10-28 2010-10-21 连接器组装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21614B2 (zh)
EP (1) EP2495010A4 (zh)
JP (1) JP5693461B2 (zh)
CN (1) CN102481442B (zh)
WO (1) WO201105248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3799A (zh) * 2013-11-06 2017-02-15 贝克顿·迪金森有限公司 带锁定机构的液体封闭转移系统
CN108024906A (zh) * 2015-06-16 2018-05-11 勃林格殷格翰维特梅迪卡有限公司 连接及容器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98134B2 (en) 2007-05-16 2011-08-16 Icu Medical, Inc. Medical connector
US7547300B2 (en) 2006-04-12 2009-06-16 Icu Medical, Inc. Vial adaptor for regulating pressure
EP2298407A1 (en) * 2008-05-02 2011-03-23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Connector assembly
US8414554B2 (en) 2008-05-14 2013-04-09 J & J Solu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afe medicament transport
WO2010022095A1 (en) 2008-08-20 2010-02-25 Icu Medical, Inc. Anti-reflux vial adaptors
US9168366B2 (en) 2008-12-19 2015-10-27 Icu Medical, Inc. Medical connector with closeable luer connector
AU2010276522B2 (en) 2009-07-29 2016-03-10 Icu Medical, Inc. Fluid transfer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e
JP5875974B2 (ja) * 2010-03-30 2016-03-02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EP2959877B2 (en) * 2010-05-27 2020-11-25 J&J Solutions, Inc. Closed fluid transfer system
EP2744469B1 (en) 2011-08-18 2022-10-19 ICU Medical, Inc. Pressure-regulating vial adaptors
CN108295373B (zh) 2011-09-09 2021-04-27 Icu医学有限公司 具有阻流配合界面的医用连接器
EP2793978B1 (en) 2011-12-22 2023-03-08 ICU Medical, Inc. Fluid transfer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e
CN104168948B (zh) 2012-01-13 2017-03-01 Icu医学有限公司 控压型管形瓶接头和方法
WO2013142618A1 (en) 2012-03-22 2013-09-26 Icu Medical, Inc. Pressure-regulating vial adaptors
ES2726809T3 (es) * 2012-05-21 2019-10-09 Carmel Pharma Ab Disposición en un dispositivo conector médico
AU2014209594B2 (en) 2013-01-23 2018-09-13 Icu Medical, Inc. Pressure-regulating vial adaptors
US9089475B2 (en) 2013-01-23 2015-07-28 Icu Medical, Inc. Pressure-regulating vial adaptors
CN110638645B (zh) 2013-07-19 2022-10-18 伊库医学有限公司 压力调节流体输送系统和方法
US9642775B2 (en) * 2013-11-06 2017-05-09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Limited System for closed transfer of fluids having connector
ES2805051T3 (es) 2013-11-25 2021-02-10 Icu Medical Inc Procedimientos y sistema para llenar bolsas I.V. con líquido terapéutico
EP3157491B1 (en) 2014-06-20 2022-06-22 ICU Medical, Inc. Pressure-regulating vial adaptors
CA3233913A1 (en) 2015-12-04 2017-06-08 Icu Medical,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onents for transferring medical fluids
EP4043001A1 (en) 2016-01-29 2022-08-17 ICU Medical, Inc. Pressure-regulating vial adaptors
USD851745S1 (en) 2016-07-19 2019-06-18 Icu Medical, Inc. Medical fluid transfer system
AU2017302557B2 (en) 2016-07-25 2022-10-13 Icu Medical,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onents for trapping air bubbles in medical fluid transfer modules and systems
JP7063891B2 (ja) 2016-09-30 2022-05-09 アイシーユー・メディカル・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バイアルアダプタ
WO2019187839A1 (ja) * 2018-03-27 2019-10-03 テルモ株式会社 医療器具
GB201918663D0 (en) * 2019-12-17 2020-01-29 Oribiotech Ltd A connector
US11590057B2 (en) 2020-04-03 2023-02-28 Icu Medical,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onents for transferring medical fluids
AU2021330834A1 (en) * 2020-08-25 2023-04-27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Membrane for closed system transfer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7892A (zh) * 1996-09-25 1999-12-08 比奥多公司 尤其位于带可穿孔塞子的容器和注射器之间的连接装置
US20030199847A1 (en) * 2002-04-17 2003-10-23 Roger Akerlu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fluid transfer in an infusion system
US20060276770A1 (en) * 2005-05-13 2006-12-07 Bob Rogers Medical substance transfer system
US20090069783A1 (en) * 2007-09-11 2009-03-12 Anna Ellstrom Piercing member protec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173370B (it) * 1984-02-24 1987-06-24 Erba Farmitalia Dispositivo di sicurezza per collegare una siringa alla imboccatura di un flacone contenente un farmaco o di un tubicino per l'erogazione del farmaco della siringa
US4895570A (en) * 1987-06-05 1990-01-23 Abbott Laboratories Locking port shroud for peritoneal dialysis tubing connector
IT1231892B (it) * 1987-10-14 1992-01-15 Farmitalia Carlo Erba S P A Mi Apparecchio con organi di bloccaggio di sicurezza per il collegamento di una siringa ad un flacone contenente un farmaco
JPH0642675Y2 (ja) * 1990-11-01 1994-11-09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医療用袋
US5279597A (en) * 1992-01-13 1994-01-18 Arrow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Corp. Catheter compression clamp
DE4300037C1 (de) * 1993-01-02 1994-04-21 Raymond A & Cie Lösbare Steckverbindung
US5647845A (en) * 1995-02-01 1997-07-15 Habley Medic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Generic intravenous infusion system
US6113583A (en) 1998-09-15 2000-09-05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Vial connecting device for a sliding reconstitution device for a diluent container
GB2428278B (en) * 2005-07-09 2010-03-17 Ford Global Tech Llc A fluid connector assembly
US8267911B2 (en) * 2007-06-08 2012-09-18 Smiths Medical Asd, Inc. Flow-through fluid reservoir
US9039047B2 (en) 2008-05-02 2015-05-26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Connector assembly
EP2298407A1 (en) * 2008-05-02 2011-03-23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Connecto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7892A (zh) * 1996-09-25 1999-12-08 比奥多公司 尤其位于带可穿孔塞子的容器和注射器之间的连接装置
US20030199847A1 (en) * 2002-04-17 2003-10-23 Roger Akerlu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fluid transfer in an infusion system
US20060276770A1 (en) * 2005-05-13 2006-12-07 Bob Rogers Medical substance transfer system
US20090069783A1 (en) * 2007-09-11 2009-03-12 Anna Ellstrom Piercing member protection devi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3799A (zh) * 2013-11-06 2017-02-15 贝克顿·迪金森有限公司 带锁定机构的液体封闭转移系统
CN108024906A (zh) * 2015-06-16 2018-05-11 勃林格殷格翰维特梅迪卡有限公司 连接及容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79128A1 (en) 2012-07-12
JP5693461B2 (ja) 2015-04-01
EP2495010A1 (en) 2012-09-05
US8721614B2 (en) 2014-05-13
JPWO2011052481A1 (ja) 2013-03-21
CN102481442B (zh) 2014-08-06
EP2495010A4 (en) 2017-11-22
WO2011052481A1 (ja) 2011-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1442B (zh) 连接器组装体
CN102970960A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装体
CN102958558A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装体
CN102821735B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装体
US9724270B2 (en) Needle free connector with a collapsible resilient membrane fitting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CN103167857B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装体
JP5656846B2 (ja) 混合器具及び両頭針の刺通方法
US10470974B2 (en) System for closed transfer of fluids with a locking member
CN101189466B (zh) 带阀门的流体连接器
JP6069936B2 (ja) 輸液セット
US20150366758A1 (en) Vial shield
WO2013161979A1 (ja) 医療用コネクタ
WO2012117648A1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04185487A (zh) 与具有加宽的远侧注射器端头的注射器一起使用的药水瓶转接器
CN102015015A (zh) 连接器组装体
JP2014000220A (ja) 薬剤調製器具
CN106456443A (zh) 医药品容器用连接器以及阳部件用罩
JP6128121B2 (ja) 医療用容器
US20210069063A1 (en) Binary Connector for Drug Reconstitution
EP4082597A1 (en) Connector
JP6268877B2 (ja) 医療用接続具
JP5434084B2 (ja) コネクタ
CN102971025A (zh) 输液管及输液管组
JP2010046190A (ja) 接続ノズル、スパウトおよび薬剤容器
CN101087629A (zh) 连接器、管件组装体、输液管组件以及医疗用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