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4688A - 振动装置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 Google Patents

振动装置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4688A
CN102474688A CN2010800350560A CN201080035056A CN102474688A CN 102474688 A CN102474688 A CN 102474688A CN 2010800350560 A CN2010800350560 A CN 2010800350560A CN 201080035056 A CN201080035056 A CN 201080035056A CN 102474688 A CN102474688 A CN 1024746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oscillating plate
plate parts
vibrating device
g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50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船木政人
加藤宙轨
小须田和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Nidec Seimits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Seimit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Seimit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74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46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16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 H04R7/18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at the periph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抑制粘接剂从框架与振动板部件之间溢出的振动装置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本发明的振动装置具有:框架(11);以可振动的方式粘接在振动板(11)上的振动板部件(12);用于将框架(11)和振动板部件(12)粘接的粘接剂(21)。在由粘接剂(21)将框架(11)和振动板部件(12)粘接的粘接部(20)中的、框架(11)和振动板部件(12)的相互相对的面之间形成有用于积存粘接剂(21)的间隙(22)。

Description

振动装置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装置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特别是,涉及具有粘接部中的框架和可振动地粘接在该框架上的振动板部件的振动装置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固定在框架上的振动板部件的振动装置之一例,可例举扬声器单元及多功能设备(MFD)等。另外,扬声器单元包含所谓的扬声器和接收器。MFD具有扬声器单元功能和振动功能。
这样的振动装置被用于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游戏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等。
以往,振动装置的框架和振动板部件利用粘接剂固定。例如,在特开平9-32228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粘接剂位于扬声器框架(框架)的台阶部与振动板(振动板部件)的支承部之间而将振动板支承固定在扬声器框架上的扬声器单元。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22289号公报
在振动装置中,由于振动板部件振动,故而要求将振动板部件牢固地固定在框架上。为了牢固地固定而在框架与振动板部件之间涂敷粘接剂。
但是,在上述公报的扬声器单元中,框架和振动板部件的各粘接部具有平坦形状。因此,在将振动板部件安装在框架上时,被夹在框架和振动板部件之间的粘接剂从振动板部件的外周端溢出,流到振动板部件的上表面。
振动板部件通过利用夹具从振动板部件的上表面按压粘接部而被粘接。因此,流到振动板部件上表面的粘接剂附着在夹具上,导致夹具和振动板部件固着,具有操作性差的问题。
另外,利用流到振动板部件上表面的粘接剂将框架罩等部件安装在振动部件的上表面时,具有产生晃动的问题。另外,具有将框架罩等部件安装在振动板部件上表面的各扬声器单元的高度方向的尺寸产生偏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装置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能够抑制粘接剂从框架与振动板部件之间溢出。
本发明的振动装置包括:框架;振动板部件,其以可振动的方式粘接在框架上;粘接剂,其用于将框架和振动板部件粘接,在由粘接剂将框架和振动板部件粘接的粘接部中的、框架和振动板部件的相互相对的面之间,形成有用于积存粘接剂的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振动装置,在粘接部中的框架和振动板部件相互相对的面之间形成有用于积存粘接剂的间隙,故而粘接剂积存在间隙中,能够抑制粘接剂从框架与振动板部件之间溢出。
在上述振动装置中,理想的是,还包括:音圈,其固定于振动板部件;磁铁,其与音圈隔开间隔配置。由于在振动板部件固定有音圈,故而通过音圈的振动可使振动板部件振动。
在上述振动装置中,理想的是,间隙配置在所述粘接部的径向中央的外周侧。由于间隙配置在粘接部的径向中央的外周侧,故而能够更加直接地抑制粘接剂向外周上方的漏出。
在上述振动装置中,理想的是,间隙配置在粘接部的径向中央。由于间隙配置在粘接部的径向中央,故而在间隙的两侧,下面部与框架的支承部粘接,故而能够将振动板部件更加稳定地粘接在框架上。
在上述振动装置中,理想的是,间隙配置在粘接部的径向中央的内周侧。由于间隙配置在粘接部的径向中央的内周侧,故而能够以通过框架罩将间隙覆盖的方式构成,故而可通过利用框架罩覆盖来保护间隙。
在上述振动装置中,理想的是,间隙在粘接部通过在振动板部件形成凸形而形成。由于间隙在粘接部通过在振动板部件形成凸形而形成,故而仅通过加工振动板部件即可形成间隙,故而能够提高生产率。
在上述振动装置中,理想的是,间隙在粘接部通过在框架形成凹形而形成。由于间隙在粘接部通过在框架形成凹形而形成,故而仅通过加工框架即可形成间隙,能够提高生产率。
在上述振动装置中,理想的是,振动板部件通过在外周端与框架相接而相对于框架定位。由于振动板部件通过在外周端与框架相接而相对于框架定位,故而无需另外设置用于定位的构造,故而能够提高生产率。
在上述振动装置中,理想的是,振动板部件通过在所述动板部件的比粘接部更靠内周侧的位置与框架相接而相对于框架定位。由于振动板部件在振动板部件的比粘接部更靠内周侧的位置与框架相接而相对于框架定位,故而抑制振动板部件向外周侧偏移,因此能够使振动板部件更加可靠地定位在框架上。
在上述振动装置中,理想的是,间隙的高度为0.1mm以上、0.3mm以下,并且宽度为0.1mm以上、0.2mm以下。由于间隙的高度为0.1mm以上、0.3mm以下,并且宽度为0.1mm以上、0.2mm以下,故而能够将粘接剂可靠地积存在间隙中。
本发明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振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信息终端,由于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振动装置,故而能够抑制由于流到振动板部件上表面的粘接剂将框架罩等部件安装在振动板部件的上表面时晃动的产生。能够抑制在将框架罩等部件安装在振动板部件的上表面后的各振动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偏差的产生。由此,能够以更高的精度将振动装置搭载在便携式终端中。另外,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如以上的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振动装置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能够抑制粘接剂从框架与振动板部件之间溢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扬声器单元的剖面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扬声器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扬声器单元的振动板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1的P部的放大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将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扬声器单元的振动板部件安装在框架上的状况的剖面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将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扬声器单元的振动板部件粘接在框架上的状况的剖面图;
图7(a)是示意地表示将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扬声器单元的间隙配置在粘接部的径向中央的状况的剖面图,图7(b)是示意地表示间隙配置在粘接部的径向中央的内周侧的状况的剖面图;
图8(a)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扬声器单元的间隙在粘接部在振动板部件形成凸形的基础上,通过在框架形成凹形而形成的状况的剖面图,图8(b)是示意地表示间隙在粘接部通过在框架形成凹形而形成的状况的剖面图;
图9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外磁型的扬声器单元的剖面图;
图10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水平型的扬声器单元的剖面图;
图1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MFD的剖面图;
图12是示意地表示以往的扬声器单元的将振动板部件安装在框架上的状况的剖面图;
图13是示意地表示以往的扬声器单元的振动板部件粘接在框架上且安装有框架罩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4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扬声器单元的振动板部件粘接在框架上且安装有框架罩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5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扬声器单元的将振动板部件安装在框架上的状况的剖面图;
图16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便携式信息终端的立体图;
图17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便携式终端折叠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扬声器单元
11:框架
11a:支承部
11a1:槽
11b:内周部
11c:上端部
12:振动板部件
12a:中央部
12b:平坦部
12c:周边部
12d:外周部
12d1:下面部
12d2:立起部
12d3:上面部
12e:外周端
13:框架罩
14:音圈
15:磁铁
16:板
17:磁轭
20:粘接部
21:粘接剂
22:间隙
31:夹具
31a:突起部
50:MFD
51:壳体
52:弹性部件
53:连接部件
54:固定部件
100:便携式信息终端
101:上部框体
102:显示部
103:播音孔
104:铰链部
105:下部框体
106:操作按钮
107:数字按钮
111:显示部
112:播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首先,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振动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振动装置之一例主要对扬声器单元进行说明。
参照图1及图2,扬声器单元10主要具有框架11、振动板部件12、框架罩13、音圈14、磁铁15、板16、磁轭17。另外,在图2中为了便于看清楚,未对框架罩13进行图示。
框架11主要具有支承部11a、内周部11b及上端部11c。框架11通过在支承部11的上表面粘接振动板部件12的外周部12d,可振动地粘接振动板部件12。在支承部11a与内周部11b之间也可设有台阶。另外,框架11在内周部11b支承磁轭17而构成。上端部11c与支承部11a的外周侧连续而形成。框架11例如俯视时形成为圆形。框架11例如可以由树脂形成,也可以由金属形成。
振动板部件12以在上下方向(图1中箭头A方向)可振动的方式通过薄板构成。振动板部件12具有中央部12a、形成在中央部12a的外周侧的平坦部12b、形成在平坦部12b的外周侧的周边部12c、形成在周边部12c的外周侧的外周部12d。振动板部件12例如形成为俯视时为圆形。中央部12a以及周边部12c在图1的剖视时形成为圆弧状。平坦部12b在图1的剖视时平坦地形成。在振动板部件12的周边部12c的上表面涡旋状地形成有多个槽12c1。振动板部件12例如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I(聚醚酰亚胺)等形成。
框架罩13将振动板部件12覆盖而形成。框架罩13也可以将振动板部件12的中央部12a、平坦部12b以及周边部12c覆盖而形成。框架罩13经由振动板部件12被框架11的支承部12a支承。在框架罩13形成有孔13a。框架罩13例如形成为俯视时为圆形。
通过将音圈14的上表面与振动板部件12的平坦部12b的下表面粘接,将音圈14固定在振动板部件12上。音圈14例如形成为圆环状。磁铁15与音圈14的内周面隔开间隔而配置在音圈14的内周侧(内磁型)。磁轭17具有与音圈14的外周面隔开间隔而配置在音圈14的外周侧的部分(外周侧部分)、和配置在音圈14以及磁铁15下侧的部分(下侧部分)。
磁轭17通过在外周侧部分的外周面与框架11的内周边11b嵌合而被固定。磁轭17的下侧部分与音圈14的下表面隔开间隔而配置。在磁轭17下侧部分的中央部配置有磁铁15。在磁轭15的上表面配置有板16。通过磁铁15、板16以及磁轭17构成磁路。
参照图3及图4,振动板部件12的外周部12d具有下面部12d1、立起部12d2以及上面部12d3。下面部12d1以与框架11的支承部11a相对配置的方式构成。立起部12d2以与框架11的上端部11c的内周面隔开距离而从下面部12d1立起的方式构成。立起部12d2例如以0.1mm以上、0.3mm以下的高度形成。上面部12d3以与框架11的支承部11a的上表面隔开距离而向上端部11c的内周面延伸的方式构成。上面部12d3例如以0.1mm以上且0.2mm以下的宽度形成。振动板部件12的外周端12e以与框架11的上端部11c的内周面相接的方式配置。
立起部12d2和上面部12d3从立起部12d2向上面部12d3弯折,利用外周端12e与框架11的上端部11c的内周面相接而构成。在立起部12d2与框架11的上端部11c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22。
下面部12d1、立起部1d2、上面部12d3可以设置在外周部12d的周向的一部分,但为了可靠地抑制粘接剂21的溢出而设置在整个周向上为好。
框架11和振动板部件12通过粘接剂21而粘接。粘接部20是利用粘接剂21将框架11和振动板部件12粘接的部分,是在框架11的支承部11a上涂敷有粘接剂21的部分。在下面部12d1与支承部11a之间涂敷有例如15微米以上且50微米以下厚度的粘接剂21。
间隙22是用于积存粘接剂21的结构。间隙22形成在粘接部20中的框架11和振动板部件12的相互相对的面之间。间隙22在粘接部20中通过在振动板部件12形成凸形状而形成。间隙22通过被振动板部件12的立起部12d2的外周面以及上面部12d3的下面、以及框架11的支承部11a的上表面以及上端部11c的内周面包围的空间构成。
间隙22配置在粘接部20的径向中央的外周侧。该粘接部20的径向中央是指,粘接部20的径向上的内周与外周的中间位置。图4中假想的线CL是表示粘接部20的径向中央的线。在该间隙22中存积有从框架11与振动板部件12之间溢出的粘接剂21。间隙22配置在粘接部20的径向中央的外周侧,故而能够更加直接地抑制粘接剂向外周上方的漏出。另外,与将间隙22配置在外周侧的内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框架罩13的尺寸。
间隙22也可以仅形成在振动板部件12侧。在间隙22仅形成在振动板部件12侧时,通过仅加工振动板部件12而能够形成间隙22。由此,可提高生产率。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单元的动作进行说明。
通过上述构成,从磁铁15产生的磁通由板16以及磁轭17被引导,汇聚在配置音圈14的空隙中而产生磁场。若在音圈14上流动交变电流,则通过在音圈14流动的交变电流和由磁铁5产生的磁场,基于弗莱明左手法则,音圈14上下振动。因此,安装在音圈14的振动板部件12振动。由此,电信号(交变电流)变换成声音(振动)。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单元中的振动板部件向框架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参照图5,以振动板部件12的外周端12e与框架11的上端部11c的内周面相接的方式将振动板部件12安装在框架11上。振动板部件12通过在外周端12e与框架11相接而相对于框架11定位。由于在外周端12e定位,故而无需另外设置用于定位的构造,故而可提高生产率。
参照图6,通过夹具31将振动板部件12按压在框架11上。理想的是,通过夹具31的突起部31a按压振动板部件12的下面部12d1的上表面。另外,可以在夹具31设置凹部,使凹部的内周面的一方与框架11的上端部11c的外周面接触,由此将夹具31定位。由此,突起部31a能够可靠地按压下面部12d1的上表面。另外,将突起部31a的高度加上振动板部件12的下面部12d1的厚度和粘接剂21的厚度后的高度与框架11的上端部11c的高度一致,能够抑制突起部31a过度地按压振动板部件12。
夹具31例如由透明的丙烯酸树脂形成。粘接剂21例如由紫外线固化性树脂构成。在振动板部件21被夹具31按压的状态下,通过紫外线照射装置32照射紫外线33。通过该紫外线33使涂敷在框架11与振动板部件12之间的粘接剂21以及积存在间隙22中的粘接剂21固化。由此,框架11和振动板部件12通过粘接剂21粘接。
另外,粘接剂21也可以是可见光固化性树脂等光固化性树脂,此时,使用照射使该光固化性树脂固化的波长的光的照射装置。
另外,粘接剂21也可适用热固化性树脂以及溶剂类的粘接剂。
以上,对将间隙22配置在粘接部20的径向中央的外周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如图7(a)所示地将间隙22配置在粘接部20的径向中央。间隙22通过被振动板部件12的上面部12d3的下表面及上面部12d3的两侧的立起部12d2的相互相对的面、以及框架11的支承部11a的上表面包围的空间构成。
通过将间隙22配置在粘接部20的径向中央,在间隙22的两侧,下面部12d1与框架11的支承部11a粘接,故而能够将振动板部件12更加稳定地粘接在框架11上。
另外,如图7(b)所示地,间隙22也可以配置在粘接部20的径向中央的内周侧。通过将间隙22配置在粘接部20的径向中央的内周侧,能够通过框架罩13将间隙22覆盖而构成。通过由框架罩13覆盖而可保护间隙22。
以上,对仅在振动板部件12侧形成有间隙2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如图8(a)所示地不仅在振动板部件12侧,在框架11侧也形成有间隙22。间隙22在粘接部20中,不仅在振动板部件12形成凸形,而且在框架11形成凹形而形成。间隙22通过被振动板部件12的立起部12d2的外周面以及上面部12d3的下表面、以及框架11的上端部11c的内周面以及形成于支承部11a的槽11a1包围的空间构成。
通过不仅在振动板部件12侧、在框架11侧也形成有间隙22,可在振动板部件12侧和框架11侧这两侧形成间隙22,故而能够容易地调整间隙22的体积。
另外,也可以如图8(b)所示仅在框架11侧形成间隙22。间隙22在粘接部20通过在框架11形成凹形状而形成。间隙22通过被形成于框架11的槽11a1和振动板部件12的下面部12d1的下表面包围的空间构成。通过仅在框架11侧形成有间隙22,仅加工框架11即可形成间隙22。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对扬声器单元在俯视时构成为圆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俯视时构成为矩形。
在上述说明中,对内磁型的扬声器单元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也可适用于外磁型的扬声器单元。以下,对外磁型的扬声器单元的构成之一例进行说明。该构成不作特别提及则与上述的内磁型的扬声器单元相同,故而对同一构成要素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参照图9,磁铁15与音圈14的外周面隔开间隔而配置在音圈14的外周侧(外磁型)。磁轭17具有与音圈14的内周面隔开间隔而配置在音圈14的内周侧的部分(内周侧部分)、配置在音圈14以及磁铁15的下侧的部分(下侧部分)。磁轭17的下侧部分与音圈14的下表面隔开间隔而配置。在磁轭17的下侧部分载置有磁铁15。另外,在磁轭15的上表面配置有板16。
另外,本实施方式也可适用于水平型的扬声器单元。以下,对水平型的扬声器单元的构成之一例进行说明。该构成不作特别提及则与上述的水平型的扬声器单元相同,故而对同一构成要素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参照图10,音圈14形成为宽度方向上的层积数比厚度方向上的多的形状(水平型)。音圈14在磁铁15的上表面上隔开间隔配置。音圈14以由磁铁15产生的磁通将音圈14横切的方式配置。
磁铁15在厚度方向上被磁化。磁铁15具有一对长方体形的外磁铁15a、长方体形的内磁铁15b。一对外磁铁15a和内磁铁15b被反向地磁化。即,例如一对外磁铁15a的下表面成为N极而被磁化,内磁铁15b的上表面成为N极而被磁化。另外,一对外磁铁15a和内磁铁15b只要反向地被磁化即可。
磁铁15通过将外磁铁15a的外周面与框架11的内周面嵌合而固定。磁轭17配置在磁铁15的下侧。磁轭17通过将磁轭17的侧面与框架11的内周面嵌合而固定。框架11在内周面支承磁铁15以及磁轭17。
在以上说明中,作为振动装置的一例,对扬声器单元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也可适用于MFD。以下,对MFD的构成之一例进行说明。该构成不作特别提及则与上述内磁型的扬声器单元相同,故而对同一构成要素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参照图11,MFD50在上述扬声器单元的构成的基础上,主要具有壳体51、弹性部件52、连接部件53以及固定部件54。在支承框架11的壳体51的内侧,由磁铁15、板16以及磁轭17构成的磁路从框架11由弹性部件52吊起而构成。弹性部件52可振动地支承磁路而构成。弹性部件52的一端通过连接部件53与框架11连接。弹性部件52的另一端被磁轭17的突起部17a和固定部件54夹持,与磁轭17连接。磁轭17的外周面17b与固定部件54的内周面接触而构成。在壳体51形成有孔51a。
接着,对MFD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MFD中,与扬声器单元同样地,通过由磁铁15产生的磁场和在音圈14流动的交变电流使安装在音圈14的振动板部件12振动。在MFD中,由于磁路被弹性部件52吊起,故而磁路也振动。由于磁路比振动板部件12重,故而通过磁路的振动而产生强振动。由此,起到振动功能。
接着,与现有的扬声器单元比较而对本实施方式的振动装置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参照图12及图13,在现有的扬声器单元10中,在粘接部20中的框架11和振动板部件12的相互相对的面之间不设置用于积存粘接剂的间隙22。
振动板部件12的外周端12e以沿框架11的上端部11c的内周面的方式将振动板部件12安装在框架11上。此时,涂敷在支承部11a上的粘接剂21被外周部12d按压。由此,粘接剂21从支承部11a与外周部12d之间通过外周端12e和上端部11c的内周面而溢出,流到外周部12d的上表面。结果,粘接剂21存在于框架罩13与外周部12d之间。
对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振动装置,由于在粘接部20中的框架11和振动板部件12的相互相对的面之间形成有用于积存粘接剂21的间隙22,故而粘接剂21积存在间隙22中,故而能够抑制粘接剂从框架11与振动板部件12之间溢出。
由此,能够抑制粘接剂21流到振动板部件12的上表面。因此,能够抑制粘接剂21附着在从振动板部件12的上表面按压粘接部20的夹具31上。由此,能够抑制由于夹具31和振动板部件12固着而引起的操作性的下降。
另外,能够抑制通过流到振动板部件12上表面的粘接剂21将框架罩13等部件安装在振动板部件12的上表面时晃动的产生。能够抑制将框架罩13等部件安装在振动板部件12的上表面后的各振动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偏差的产生。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振动装置,由于将音圈14固定在振动板部件12上,故而能够由音圈14的振动使振动板部件12振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振动装置,由于间隙22配置在粘接部20的径向中央的外周侧,故而能够更加直接地抑制粘接剂21向外周上方的漏出。就立起部12d2和上面部12d3而言,从立起部12d2向上面部12d3弯折,在外周端12e与框架11的上端部11c的内周面相接而构成,故而从框架11与振动板部件12之间向外周上方漏出的粘接剂21能够更加直接的存积。另外,与间隙22配置在外周侧的内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框架罩13的尺寸。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振动装置,由于间隙22配置在粘接剂20的径向中央,故而在间隙22的两侧,下面部12d1与框架11的支承部11a粘接,故而能够更加稳定地将振动板部件12粘接在框架11上。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振动装置,由于间隙22配置在粘接剂20的径向中央的内周侧,故而间隙22可被框架罩13覆盖而构成,因此,能够通过由框架罩13覆盖来保护间隙22。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振动装置,由于间隙22在粘接部20中通过在振动板部件12形成凸形而形成,故而仅加工振动板部件12即可形成间隙22,能够提高生产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振动装置,由于间隙22在粘接部20通过在框架11形成凹形而形成,故而仅加工框架11即可形成间隙22,能够提高生产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振动装置,振动板部件12在外周端12e与框架11相接,由此能够相对于框架11定位,故而无需另外设置用于定位的构造,能够提高生产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振动装置,间隙22的高度为0.1mm以上、0.3mm以下,并且宽度为0.1mm以上、0.2mm以下,故而能够可靠地将粘接剂21存积在间隙22中。
(实施方式2)
首先,对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振动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振动装置的一例,主要对扬声器单元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相比,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在振动板的周边部12c具有垂下部12c。
参照图14,振动板部件12通过在振动板部件12的比粘接部20更靠内周侧的位置与框架11相接而相对于框架11定位。在振动板部件12的周边部12c形成有垂下部12c1。垂下部12c1将振动板部件12定位在框架11上而构成。垂下部12c以与从框架11的支承部11a垂下的面接触的方式构成。垂下部12c1在上部与下面部12d1相连而构成。
垂下部12c1也可以在下部与周边部12c的剖视中的圆弧形状相连而构成。另外,振动板部件12的上面部12d3也可以与框架11的上端部11c的上表面接触而构成。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除此之外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故而对同一构成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单元中的振动板部件向框架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参照图15,振动板部件12通过在振动板部件12的比粘接部20更靠内周侧的位置与框架11相接而相对于框架11定位。振动板部件12的垂下部12c的外周面以与从框架11的支承部11a垂下的面接触的方式定位。由此,能够将振动板部件12更加可靠地定位在框架11上。
另外,振动板部件12的上面部12d3也可以以与框架11的上端部11c的上表面接触的方式而定位。由此,由垂下部12c1和上面部12d3二者定位在框架11上,故而能够更加可靠地定位。另外,由于以上面部12d3载置于上端部11c的上表面的方式进行定位,故而容易把握振动板部件12,能够容易地进行定位操作。
在以上说明中,以内磁型的扬声器单元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可适用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外磁型的扬声器单元、水平型的扬声器单元以及MFD。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振动装置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振动板部件12由于通过在振动板部件12的比粘接部20更靠内周侧的位置与框架11相接而相对于框架11定位,故而抑制振动板部件12向外周侧偏移,能够将振动板部件12更加可靠地定位在框架上。
(实施方式3)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信息终端的构成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具有实施方式1或2的振动装置的便携式信息终端进行说明。
参照图16及图17,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信息终端100为手机,主要具有上部框体101、显示部105、播音孔103、铰链部104、下部框体105、操作按钮106、数字按钮107、显示部111、播音孔112以及未图示的实施方式1或2的振动装置。
参照图16,在上部框体101的表面设有显示部102。在上部框体101表面的一端部侧形成有播音孔103。在上部框体101的另一端部侧形成有铰链部104。在下部框体105的一端部侧形成有铰链部104。通过铰链部104可开闭地连接上部框体101和下部框体105。在下部框体105表面的铰链部104侧形成有操作按钮106。从操作按钮106朝向铰链部104的相反侧形成有数字按钮107。
参照图17,在上部框体101的背面设有显示部111。在显示部111的旁边形成有播音孔112。
未图示的实施方式1或2记载的振动装置设置在上部框体101的内侧。主要通过播音孔103以及112将声音从作为其振动装置的一例的扬声器单元或MFD向便携式信息终端100外放出。另外,通过MFD产生振动。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信息终端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信息终端100由于具有上述实施方式1或2记载的振动装置,故而具有与实施方式1或2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能够抑制由于流到振动板部件12上表面的粘接剂21将框架罩13等部件安装在振动板部件12上表面时晃动的产生。能够抑制将框架罩13等部件安装在振动板部件12上表面的各振动装置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偏差的产生。由此,能够以更高的精度将振动装置搭载在便携式信息终端100中。另外,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便携式信息终端以手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游戏机、PDA等。
另外,本发明的振动装置也可以为适当组合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各构成的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记载项只不过为示例,不作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不限定在上述说明,而是由发明记载的范围表示,在与发明记载的范围同等的意思以及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特别有效地适用于具有粘接部中的框架和可振动地与框架粘接的振动板部件的振动装置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Claims (11)

1.一种振动装置,包括:
框架;
振动板部件,其以可振动的方式粘接在所述框架上;
粘接剂,其用于将所述框架和所述振动板部件粘接,
在由所述粘接剂将所述框架和所述振动板部件粘接的粘接部中的、所述框架和所述振动板部件的相互相对的面之间,形成有用于积存所述粘接剂的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其中,还包括:
音圈,其固定于所述振动板部件;
磁铁,其与所述音圈隔开间隔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装置,其中,所述间隙配置在所述粘接部的径向中央的外周侧。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装置,其中,所述间隙配置在所述粘接部的径向中央。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装置,其中,所述间隙配置在所述粘接部的径向中央的内周侧。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装置,其中,所述间隙在所述粘接部通过在所述振动板部件形成凸形而形成。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装置,其中,所述间隙在所述粘接部通过在所述框架形成凹形而形成。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装置,其中,所述振动板部件通过在外周端与所述框架相接而相对于所述框架定位。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装置,其中,所述振动板部件通过在所述振动板部件的比所述粘接部更靠内周侧的位置与所述框架相接而相对于所述框架定位。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装置,其中,所述间隙的高度为0.1mm以上、0.3mm以下,并且宽度为0.1mm以上、0.2mm以下。
11.一种便携式信息终端,其具有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装置。
CN2010800350560A 2009-08-07 2010-06-16 振动装置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Pending CN1024746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4688 2009-08-07
JP2009184688 2009-08-07
PCT/JP2010/060214 WO2011016291A1 (ja) 2009-08-07 2010-06-16 振動装置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4688A true CN102474688A (zh) 2012-05-23

Family

ID=43544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50560A Pending CN102474688A (zh) 2009-08-07 2010-06-16 振动装置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35513B2 (zh)
JP (1) JP5615279B2 (zh)
CN (1) CN102474688A (zh)
WO (1) WO201101629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8424A (zh) * 2012-11-13 2013-10-02 厦门东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扬声器
WO2017016151A1 (zh) * 2015-07-30 2017-02-02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109862483A (zh) * 2018-12-29 2019-06-0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
CN111566376A (zh) * 2018-03-07 2020-08-21 中央发条株式会社 弹簧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34718A (ja) * 2010-12-21 2012-07-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スピーカ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
US9763012B2 (en) 2011-03-30 2017-09-12 Bose Corporation Monofilament fabric acoustic suspension elements
US10194248B2 (en) 2016-02-19 2019-01-29 Apple Inc. Speaker with flex circuit acoustic radiator
US10321235B2 (en) 2016-09-23 2019-06-11 Apple Inc. Transducer having a conductive suspension member
US10149078B2 (en) 2017-01-04 2018-12-04 Apple Inc. Capacitive sensing of a moving-coil structure with an inset plate
JP6664519B2 (ja) 2017-01-13 2020-03-13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発音装置
AT520363A3 (de) * 2017-10-06 2020-03-15 Sound Solutions Int Co Ltd Schallwandler mit Kragen
KR102601236B1 (ko) * 2018-11-30 2023-11-13 주식회사 씨케이머티리얼즈랩 광대역 액추에이터
CN209201335U (zh) * 2018-12-12 2019-08-0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54200U (ja) * 1981-10-09 1983-04-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圧電型スピ−カ
JPS63287198A (ja) * 1987-05-19 1988-11-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スピ−カの製造方法
JP2006340185A (ja) * 2005-06-03 2006-12-14 Alpine Electronics Inc スピー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78709A (en) * 1923-03-17 1923-12-25 Radio Ind Corp Tuned telephone receiver
US4376233A (en) * 1980-12-18 1983-03-08 Sony Corporation Securing of lead wires to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s
JPS5854200A (ja) 1981-09-28 1983-03-31 日本基礎技術株式会社 覆工材推進埋設用掘削装置
JPS6160594A (ja) 1984-08-29 1986-03-28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クレ−ンの制振装置
JPS6160594U (zh) * 1984-09-26 1986-04-23
US4820952A (en) * 1986-09-16 1989-04-11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Film speaker using a piezo-electric element
JP3342205B2 (ja) * 1994-11-30 2002-11-05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の接着構造
JP3334842B2 (ja) * 1996-05-28 2002-10-15 東北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119795A (ja) * 1999-08-10 2001-04-27 Murata Mfg Co Ltd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JP2002199496A (ja) * 2000-12-25 2002-07-12 Kenwood Corp スピーカおよびスピーカ製造方法
JP2002218597A (ja) * 2001-01-24 2002-08-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音響変換器の製造方法
JP2005252925A (ja) * 2004-03-08 2005-09-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ーカ
JP4137869B2 (ja) * 2004-10-25 2008-08-2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ー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131002B2 (en) * 2005-11-11 2012-03-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Electric-acoustic transduc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54200U (ja) * 1981-10-09 1983-04-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圧電型スピ−カ
JPS63287198A (ja) * 1987-05-19 1988-11-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スピ−カの製造方法
JP2006340185A (ja) * 2005-06-03 2006-12-14 Alpine Electronics Inc スピーカ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8424A (zh) * 2012-11-13 2013-10-02 厦门东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扬声器
WO2017016151A1 (zh) * 2015-07-30 2017-02-02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
US10321224B2 (en) 2015-07-30 2019-06-11 Goertek Inc. Loudspeaker
CN111566376A (zh) * 2018-03-07 2020-08-21 中央发条株式会社 弹簧
CN111566376B (zh) * 2018-03-07 2022-03-29 中央发条株式会社 弹簧
US11752821B2 (en) 2018-03-07 2023-09-12 Chuo Hatsujo Kabushiki Kaisha Spring
CN109862483A (zh) * 2018-12-29 2019-06-0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15279B2 (ja) 2014-10-29
WO2011016291A1 (ja) 2011-02-10
US9035513B2 (en) 2015-05-19
JPWO2011016291A1 (ja) 2013-01-10
US20120139367A1 (en) 201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4688A (zh) 振动装置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KR102043899B1 (ko) 인셋 플레이트를 갖는 가동 코일 구조물의 용량성 감지
JP6783393B2 (ja) モバイル端末、モバイル端末用のレシーバ、モバイル端末用のレシーバおよびカメラアセンブリ
US8660292B2 (en) Multifunctional vibrator
JP3680562B2 (ja) 電気−機械−音響変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法
US20140056465A1 (en) Speaker
US20140056464A1 (en) Micro-Speaker
US20170245057A1 (en) Speaker with flex circuit acoustic radiator
US20140241566A1 (en) Inner Ring Magnet Type Microspeaker
CN202818588U (zh) 扬声器
US9386375B2 (en) Miniature speaker
US8643236B2 (en) Multifunctional 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US20140140543A1 (en) Micro-electroacoustic Device
US9820051B2 (en) Electromagnetic speaker
CN203851289U (zh) 扬声器
US20140056446A1 (en) Micro-Speaker
US20120177247A1 (en) 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US20140056445A1 (en) Micro-electroacoustic Device
EP2146520A1 (en) Speak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US20130279737A1 (en) Micro-speaker
US20120170793A1 (en) Micro-speaker
CN102273226A (zh)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JP2005260537A (ja) スピー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モジュール、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EP2157816A1 (en) Assembling method of speak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employing that speaker
WO2015147189A1 (ja) 携帯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