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4353A - 用于能够实现链路状态传播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能够实现链路状态传播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4353A
CN102474353A CN2010800299598A CN201080029959A CN102474353A CN 102474353 A CN102474353 A CN 102474353A CN 2010800299598 A CN2010800299598 A CN 2010800299598A CN 201080029959 A CN201080029959 A CN 201080029959A CN 102474353 A CN102474353 A CN 102474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converter system
medium converter
state
conve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99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卫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2474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43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 H04L12/40176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 H04L12/40182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by using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 lines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穿过在电信和/或数据通信网络中实现的媒体转换器系统传播链路状态的过程的实现的系统和方法。更具体地,系统包括XAUI和PMA/PMD接口,它们分别支持铜缆和不同类型的SFP+/SFP光纤可插模块两者,以用于访问主机系统和远程链路伙伴。使用该方法,监视媒体转换器系统的铜和光纤两者的链路侧处的链路状态,使得通过动态地启用或禁用媒体转换器系统的物理层设备(PHY)的对侧处的各自的XAUI或PMD传送机,媒体转换器系统的一侧处的链路状态的改变将自动地穿过媒体转换器系统传播到另一侧。

Description

用于能够实现链路状态传播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性地涉及能够实现包括互连到基于IP的主机系统的IP传输网络的网络配置中的链路状态传播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其已获证实的低实现成本、可靠性以及安装和维护的相对简易,以太网的普及已经发展到因特网上几乎所有的数据业务用以太网连接来发起或终止的程度。随着数据速率的增加的要求,现在,通常被称为10GbE的10吉比特以太网成为电信和数据通信网络两者中的自然演进和广泛采用的技术。
随着IEEE802.3成立的研究组规定用于10GbE的标准。一个最感兴趣的10GbE标准指的是10G BASE-CX4(IEEE802.3ak),其规定物理层设备(PHY),从而在与已知的InfiniBandTM和DensiShieldTM技术中使用的对应的种类相类似的4-通道铜缆上提供10Gb/s,该4-通道铜缆即所谓的CX4电缆。主要由于低每端口成本、低功耗和低延迟的优点,使得10G BASE-CX4的引入取得了其在数据通信网络中的使用的普及。
图1是例示常规网络配置的简化的示意概观,其包括经由两个分开的线路而与IP传输网络102互连的基于IP的主机系统100,其中,所述两个分开的线路即包括第一链路路径对105a/105b的工作线路以及包括第二链路路径对105a’/105b’的保护线路,其中保护线路具有在网络配置中提供冗余的主要目的。
为了提供线路和设备保护,经由各自的路由器103a、103b(通常是10GbE路由器)将属于主机系统的两个交换机101a、101b(通常是10GbE交换机)连接到其远程链路伙伴,即IP传输网络102,以用于链路路径冗余。这里,分别地,一个交换机和路由器对用于工作线路105a/105b并且另一对用于保护线路105a’/105b’。如果工作线路中发生了链路故障,基于IP的主机系统100和IP传输网络102中任一所使用的冗余保护系统会将业务从有故障的工作线路切换到保护线路,或者,如果有故障的工作线路恢复,则反过来。
作为支持例如经由CX4电缆的互连的典型协议,10G BASE-CX4协议规定了限制到仅仅15m的最大工作距离。这样有限的工作距离使得难以涵盖电信网中的基本要求,该电信网通常从用于互连应用的200m工作距离到用于长途应用的几十千米的工作距离。为了达到期望的工作距离,基于10G BASE-CX4的主机系统需要媒体转换器系统或更具体地10GbE媒体转换器系统以连接远程链路伙伴。
为了满足更长的操作距离的要求,将需要以上参考图1描述的系统的新方案。图2为例示了可选的网络配置的另一简化的示意概观,其中,在该可选的网络配置中,已经在交换机101a、101b和路由器103a、103b之间的链路路径中部署了例如是10GbE媒体转换器系统的两个媒体转换器系统,主要目的是增加操作链路距离。在媒体转换器系统的帮助下,能够达到40000m的链路距离。
通常,媒体转换器系统将基于铜的格式化信号(即10GBASE-CX4)转换成基于光纤的格式化信号,例如由IEEE802.3ae规定的10GBASE-SR/-IR/-ER,或者由IEEE802.3aq规定的10GBase-IRM。由于媒体转换器系统仅工作在物理网络层,这使得整个转换过程对于例如是以太网交换机的更高层网络设备是透明的,这暗示了其将不会对网络中的更高层功能引入任何干扰。
例如,媒体转换器可用于支持专门的应用,其中将例如是1GbE交换机的远程链路伙伴的系统设计成以基于光纤的1000Base-X协议来运行低数据速率。在SFP1000Base-ZX收发机模块和单模光纤(SMF)的帮助下,10GbE媒体转换器系统甚至可能支持80000米传送距离上的数据业务。
对于现代的10GbE媒体转换器系统,将其设计成支持基于光纤的可插的收发机模块。众所周知的用于10GbE应用的基于光纤的可插的收发机包括各种已知的类型,例如,XENPAK、XPAK、X2、XFP和SFP+。在这些模块的帮助下,通过更换使用由主机系统和其远程链路伙伴两者规定的特定协议来操作的可插收发机,同样的10GbE媒体转换器系统能够支持多个协议,例如10GBASE-SR/-IR/-ER/-IRM。
由于机械构造的类似性,设计用于SFP+可插收发机模块的同样的10GbE媒体转换器系统还可用于支持基于光纤和/或基于铜缆的SFP可插收发机模块,所述SFP可插收发机模块以更低的数据速率协议运行格式化的信号,所述协议例如是分别由IEEE802.3z规定的1000Base-SX/-IX/-ZX或由IEEE802.3ab规定的1000base-T。对于10GbE媒体转换器系统,支持SFP可插收发机模块的操作模式通常指所谓的1GbE旁路模式。
通常将10GbE媒体转换器设计成具有包括一对端口的至少一个信道,分别地,一个端口用于连接CX4铜缆以建立与主机系统的链路并且将另一个设计成支持要连接到远程链路伙伴的基于光纤的可插收发机模块。通过精心地选择可插收发机模块和不同类型的光纤,例如,多模光纤(MMF)、或单模光纤(SMF),能够达到从几十米到40000米的链路距离。
众所周知的实践是使用冗余系统来复制网络中的关键链路(例如图1中描述的链路),从而确保网络连接性和可靠性。在实践中,通过使用至少两个链路线路来完成链路保护,即有效线路或工作线路、以及备用线路或保护线路。如果工作线路支持的链路出故障,通常链路路径的两端处的两个链路伙伴的冗余系统将会同时通知链路状态的改变,从而,两个链路伙伴的冗余系统通常将在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之内同时把数据业务切换到保护线路。按照这样的方式,能够在网络配置内维持和保护网络连接性。
但是,在网络(例如图2中所描述的网络)的链路路径中引入媒体转换器系统之后,可能不再保证网络的连接性。这是因为媒体转换器系统在链路路径内部创建了互连节点,意味着,如果在媒体转换器系统的一侧(例如在光纤链路路径侧)发生链路故障,仍然可以适当地建立媒体转换器系统的相对的链路,即铜链路路径侧。因此,将不会触发两个链路伙伴的冗余系统同时把数据业务切换到保护线路上,这很可能将导致网络中的数据业务完全损耗。因此,有理由致力于解决由引入互连节点而造成的网络连接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文献的目的是致力于解决以上简述的问题。具体地,本文献的目的是提供以下解决方案:在不要求任何用户交互的情况下,使得链路状态能够在包括互连到基于IP的主机系统的IP传输网络的网络配置中传播。
可通过使用按照所附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方法和装置来获得这些目的和其它目的。
按照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持包括互连基于IP的主机系统和IP传输网络的媒体转换器系统的网络配置中的链路状态传播的方法。该方法可在网络配置中执行,在该网络配置中,基于IP的主机系统经由第一链路路径对连接到媒体转换器系统并且基于IP的传输网络经由第二链路路径对连接到媒体转换器系统。按照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通过在对应的传送机被禁用的情况下启用该对应的传送机(PMD-TX;XAUI-TX),或者在对应的传送机被启用的情况下禁用该对应的传送机(PMD-TX;XAUI-TX),将链路路径之一处的链路状态改变自动地穿过媒体转换器系统而传播到相对的链路路径。
由此,应用建议方法的优点是在不要求任何人工交互的情况下链路状态改变将穿过媒体转换器系统传播。
更具体地,建议的方法可包括监视第一和第二链路路径对的各自的链路状态,以便寄存链路状态改变;在监视期间识别出到链路路径的链路损耗(LOL)状态的链路状态改变的情况下并且在对应的传送机被启用的情况下,禁用该对应的传送机(PMD-TX,XAUI-TX);以及在监视期间识别出从链路路径之一的LOL状态的链路状态改变的情况下并且在对应的传送机被禁用的情况下,启用该对应的传送机(XAUI-TX;PMD-TX)。
通常,监视步骤可包括监视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的物理层设备(PHY)的传送机链路状态寄存器。此外,启用/禁用步骤可包括按照监视的链路状态改变来更新警报信号列表的另外步骤,使得能够在任何需要的时候访问关于执行的启用/禁用步骤的更新的警报信息。更具体地,在提到的传送机中的至少一个已经被禁用的情况下,可以将指示到LOL状态的监视的链路状态改变的警报信号发送到媒体转换器系统的本地和远程管理接口311。
将执行建议的方法的网络配置通常包括两个并行线路,从而给网络提供冗余,其中每个线路包括第一链路路径对和第二链路路径对。在这一情形中,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另外步骤:响应于识别出指示到LOL状态的链路状态改变的警报信号,从线路之一的第一链路路径对和对应的第二链路路径对切换到另一线路的第一链路路径对和第二链路路径对。
通常,媒体转换器系统支持多个信道,N个信道,并且其中,按照预定义的设置,对于N个信道中的每个,以上提到的方法步骤可在每信道基础上执行。通常,这样的过程至少在每次启动或重启媒体转换器系统时可执行。
按照另一方面,还提供了媒体转换器系统中提供的装置,其中,该装置配置用于执行以上描述的方法。该装置提供有过程控制功能,其配置成:通过命令启用/禁用功能在对应的传送机被禁用的情况下启用该对应的传送机(PMD-TX;XAUI-TX)、或在对应的传送机被启用的情况下禁用该对应的传送机(PMD-TX;XAUI-TX),使得发生在链路路径之一处的链路状态改变能够自动地穿过媒体转换器系统而传播到相对的链路路径,以响应于识别出已发生所述链路状态改变。
通常,该装置还包括配置成监视第一和第二链路路径对的各自的链路状态的监视功能,使得能够识别出链路状态改变,其中,启用/禁用功能配置成:响应于由监视功能通知到链路损耗(LOL)状态的链路状态改变,在对应的传送机被启用的情况下禁用该对应的传送机(PMD-TX;XAUI-TX),并且响应于由监视功能通知从LOL状态的链路状态改变,在对应的传送机被禁用的情况下启用该对应的传送机(PMD-TX;XAUI-TX)。通常,监视功能配置成实时地执行监视。
通常,该装置还提供有接收机链路状态寄存器,其中,监视功能配置成通过监视媒体转换器系统的PHY的各自的接收机(PMD-RX;XAUI-RX)链路状态寄存器来执行监视步骤。
该装置还可以提供有警报生成功能,其配置成按照由监视功能识别出的监视的链路状态改变来更新警报信号列表。更具体地,警报生成功能可配置成:将指示到LOL状态的监视的链路状态改变的警报信号转发到媒体转换器系统的本地和远程管理接口,以响应于由监视功能通知此类链路状态改变。
通常,处理控制功能适用于配置N个信道并按照预定义的设置,对N个信道中的每个,在每信道基础上来管理以上描述的功能步骤的执行。按照一个实施例,设置预定义的设置使得处理控制功能至少在媒体转换器系统的启动或重启时管理以上描述的功能步骤的执行。
通常,还将以上建议的装置配置为冗余系统,其中网络配置提供有两个并行线路,其中每个线路包括第一链路路径对和第二链路路径对,并且其中,过程控制功能还配置成:响应于识别出指示到LOL状态的链路状态改变的警报信号,从线路之一的第一链路路径对和对应的第二链路路径对切换到另一线路的第一和第二链路路径对。
按照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过程控制功能适用于管理已配置为10GbE媒体转换器系统的媒体转换器系统。如果使用这样的媒体转换器系统,用于第二链路路径对的传输媒体还可以提供有由光SPF+可插模块经由PMD接口所支持的光纤。
按照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过程控制功能转而适用于管理配置为1GbE媒体转换器系统的媒体转换器系统。如果使用这样的媒体转换器系统,用于第二链路路径对的传输媒体可转而提供有由光SPF可插模块和/或光SPF+可插模块经由PMD接口所支持的光纤。在由光SPF+可插模块支持光纤的情况下,10GbE媒体转换器系统可配置成在任何以下模式操作:支持一个或更多个SFP+10Gbase-SR/IR/ER类型的可插模块的限制模式,以及支持一个或更多个SFP+10Gbased-IRM类型的可插模块的线性模式。
按照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过程控制功能可适用于管理配置为1GbE媒体转换器系统的媒体转换器系统。在后一情况下,用于第二链路路径对的传输媒体可提供有由光SPF可插模块经由PMD接口所支持的光纤。更具体地,用于第二链路路径对的传输媒体可提供有由1000Base-T可插模块经由PMD接口所支持的CAT5或CAT6铜缆。1GbE媒体转换器系统可配置成在任何以下模式操作:支持一个或更多个SFP 1000Gbase-SX/IX10/IX40/ZX类型的可插模块的强制1GbE旁路模式,以及支持1000Base-T可插模块的自动协商1GbE旁路模式。
以上描述的任意实施例中用于第一链路路径对的传输媒体可包括由XAUI接口支持的CX4铜缆。
能够从以下的详细描述来理解以上所建议的方法和设备的另外的特征及其益处。
附图说明
现在将通过示例性的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按照现有技术的包括与IP传输网络互连的基于IP的主机系统的网络配置的示意概观。
-图2是包括用于能够实现更长的操作距离的目的的媒体转换器系统的另一网络配置的示意概观。
-图3是示出可配置成执行链路状态传播过程的媒体转换器系统的简化的框图。
-图4是示出按照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用于在图2和3的媒体转换器系统处执行预过程的方法的流程图,以使得能够成功地调用互连IP传输网络和基于IP的主机系统的线路的N个信道的链路状态传播过程。
-图5是按照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流程图,示出能够实现状态传播过程的执行的方法。
-图6是在例如图3中所描述的媒体转换器系统的媒体转换器系统中实现的装置的简化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献还涉及用于在提供有媒体转换器系统的网络配置中能够实现链路状态传播的方法,以及配置成执行建议的方法的装置。
现在将参考图3更详细地描述典型的媒体转换器系统,例如10GbE媒体转换器系统。
媒体转换器系统所使用的关键组件是物理层设备319(在下文中称作PHY),其通常是具有遵从IEEE802.3规定的设计要求的多子层结构的单芯片设备。为了支持通过光纤链路路径的数据业务,需要多个多子层。这些子层主要由具有传送机PMD-TX和接收机PMD-RX对的物理媒体相关子层、物理媒介附着(PMA)子层、以及64B/66B物理编码子层(PCS)304组成。另一方面,所需要的用于支持通过CX4铜链路路径的数据业务的子层主要包括8B/10B PCS、10吉比特媒体无关接口(XGMII)、可选的XGMII扩展器子层(XGXS)、具有4个传送机XAUI-TX和接收机XAUI-RX对的10吉比特附着单元接口(XAUI)。作为硬件设计的示例,媒体转换器系统提供了XAUI接口300和PMD接口308两者,其中能够将后者连接到CX4铜缆和SFP+/SFP光纤可插收发机模块107。
XAUI TX和XAUI RX子层提供了用于4信道串行数据的传送和接收的电功能性,通常,运行在3.125Gbps的速率。这些子层包括各种功能组件,例如,时钟乘法、数据串行化/反串行化、时钟数据恢复、信号放大和差分信号驱动。
通常,PMD TX和PMD RX子层也提供用于运行在10.3125Gbps速率的10吉比特串行数据的传送和接收的电功能性。这些子层也包括各种功能组件,例如,时钟乘法、数据串行化/反串行化、时钟数据恢复、信号放大和差分信号驱动。PMD RX子层处的接收机均衡还可以具有内置的电色散补偿(EDC)功能307,其使得PHY,319有可能不仅用例如10G Base-SR/-IR/-ER协议来优化限制模式,还支持运行在例如10G Base-IRM协议的线性模式。
XGXS PCS子层303负责编码和解码将在XAUI TX和XAUI RX上传送和接收的数据。通常,这一功能性包括8B/10B编码或解码、随机化和通道对齐。同时,PMD/PMA PCS子层304负责编码和解码将在PMD侧传送和接收的数据。该功能性包括数据加扰/解扰、64B/66B编码或解码、数据转换、同步、复用和相位检测,而内置时钟乘法单元(CIM)(未示出)能够用于达到XUAI TX和PMD TX的重定时。附加的先入先出(FIFO)设备(未示出)还用于4通道对齐和容纳不同的功能单元的频率差,所述功能单元例如是XAUI时钟数据恢复、PMD时钟乘法器单元和外部参考时钟。
为了支持片上设备配置和控制,PHY设备319使用两种典型的通信接口,即,管理数据输入/输出(MDIO)和两线串行接口(I2C),其在图3中由MDIO I2C管理接口309表示并连接到微处理器310。I2C接口能够实现存储在SFP+/SFP可插模块107的内置EEPROM(未示出)上的身份信息的提取。此外,I2C接口还提供微处理器316对板上的存储设备,对EEPROM 318以及对I/O扩展器317的访问。MDIO接口主要用于微处理器310和PHY 319之间的通信。EEPROM318主要用于存储库存数据,例如,制造信息和设备配置。
微处理器310可访问的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312用于所要求固件的安装。尽管图中没有示出,但是本地&远程接口311附着到微处理器310以支持各种任务,例如,警报处理和固件升级。媒体转换系统104还包括常规电源(未示出)。
可按如下来概括能够横穿媒体转换器系统的双向传送的数据流。在传送路径之一处,XAUI RX经由CX4电缆的通道来收集XAUI接口300处的4通道3.125Gbps数据并且重新形成用于PMD子层处的10.3125Gbps串行传送的数据。另一方面,PMD RX从SFP+/SFP接口308接受10.3125Gbps串行PMD数据,并且经由SFP+/SFP接受PDM接口处的串行10.3125Gbps CML数据,并且重新形成用于3.215Gbps 4-通道XAUI TX上的传送的数据。
EDC 307的引入是为了克服10Gbase-SR协议的使用中的强光纤依赖,所谓的差分模式延迟(DMD)。由于不理想的光纤折射率分布造成的不同光纤模式的有效速率的不同而造成DMD。因为DMD,所以严重限制了遗留多模光纤(MMF)上的常规10Gbps串行传送。例如,分别地,基于10Gbase-SR的光模块仅支持26米,对于具有160/500Mhz.km的模带宽的MMF,即所谓的FDDI-级类型,33米,对于具有200/500Mhz.km的模带宽的MMF,即,所谓的OM1类型,82米,对于具有500/500Mhz.km的模带宽的MMF,即,所谓的OM2类型,以及300米,对于具有1500/500的模带宽的MMF,即,所谓的OM3类型。因为由于光纤移动、温度变化以及改变跨模式组光功率分布的其他影响而DMD还能够随着时间变化,所以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IEEE802.3第45条规定的MDIO管理接口309提供了PHY 319和外部微处理器310之间的简单串行管理接口。在MDIO的帮助下,微处理器310能够访问、监视和控制内置在PHY 319的不同子层中的所有MDIO可管理设备(MMD)的状态。例如,在第45条中,对于PMD、PCS和XAUI子层,分别明确规定了MMD设备地址1、3和4。对于每个设备,能够定义用于不同目的的多个16比特寄存器,主要用于读取片上设备的设备状态和执行片上设备的控制和/或测试功能。对于寄存器的每个比特,可以指派特定的功能。将理解到,为了得到特定的状态和/或为设备执行特定的功能,可以同时使用来自一个或更多个设备的多个比特的组合。
为了支持链路状态传播的过程,最感兴趣的寄存器会是定义操作模式的状态寄存器(所述操作模式例如是限制、线性、强制1G旁路、自动协商1G旁路模式),用于XAUI-RX和PDM-RX接收机两者的链路状态寄存器,以及用于XAUI-TX和PDM-TX传送机两者的控制寄存器。
现在将参考图4和5更加详细地描述还在包括例如是10GbE媒体转换系统的媒体转换器系统的网络中用于能够实现链路状态传播的过程。可以将建议的链路状态传播过程分成两个过程,即,初步的预过程和主过程。
用图4的流程图示出按照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预过程。预过程主要用于启用或禁用单独信道Pi的链路状态传播的新过程,其中i=1到N,并且其中N为媒体转换器系统支持的信道的总数量。预过程还用于调用主过程,其适用于为链路状态传播而准备,以在任意要求的时候支持PHY的操作。
在如步骤401中所指示地开动或重启媒体转换器系统后,将片上设备的默认配置和寄存器的默认值下载到PHY(如下一步骤402中所指示的),在步骤402之后,执行多个明确定义的普通过程(如在另一步骤403中所指示的),包括设备初始化和设备自检。紧接着这些初步的步骤,媒体转换器系统准备好为该媒体转换器系统所支持的两个链路路径建立链路,即CX4铜链路路径和光纤链路路径。
如步骤408、409、404和405所指示的,对于每个信道i,预过程确定是否需要按照预定义的设置来调用和运行链路状态传播主过程(如步骤406所指示的),或者,是否将禁用过程(如另一可选的步骤407所指示的)。对于所有N个信道,重复这个过程,此后终止预过程,如最后步骤410所指示的。因为同样的媒体转换器系统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类型的PHY,预过程还检查由每个特定的信道Pi使用的PHY。
图5示出按照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执行穿过媒体转换器系统的链路状态传播的过程的主过程。
如步骤501所指示的,通过确定运营商预定义的信道Pi的操作模式来发起主过程,其中j=1,2,…,M-1,M,并且其中,M是模式的数量。通常,可通过查询操作模式寄存器来访问模式(如下一步骤502所指示的)。由此,对于N个信道中的每个,可重复执行主过程。
作为示例,对于10GbE配置,可以预定义四种不同类型的操作模式,即10GbE限制模式、10GbE线性模式、强制1GbE旁路模式以及自动协商1GbE旁路模式。
将理解到,对于特定的操作模式,PHY的供应商通常定义状态和控制寄存器的特定集合。由此,必须调用操作模式相关的寄存器,以控制所有关键设备,例如,XAUI-RXi(j)、PMD-RXi(j)XAUI-TXi(j)和PMD-TXi(j)。
为了建立两个链路,必须开启PHY的传送机,即XAUI-TXi(j)和PMD-TXi(j),使得能够执行内置的链路测试功能。这用另一步骤503来指示。在这个步骤中,测试媒体转换器系统和主机系统之间的链路路径(其通常为CX4铜链路路径),以及媒体转换器系统的对侧的光纤链路路径,并且如果在链路路径中未发现故障,则在它们之间建立链路。
在描述的实施例中,通常配置为实时监视过程的监视过程用于监视两个链路路径的链路状态。紧接着图5的流程图,对于每个信道Pi,该过程首先通过读取XAUI-RXi(j)链路状态寄存器来确定CX4铜链路路径的状态(如步骤504所指示的)。
如果发生链路损耗(LOL),例如CX4电缆故障或主机系统的传送机故障,则过程将关闭媒体转换器系统中的信道Pi的PHY的PMD-TXi(j)(如果它是开启的),如步骤505所指示的。按照这样的方式,穿过媒体转换器系统向远程伙伴传播链路状态,并且如步骤506中所指示的,还将警报信号发送到本地/远程管理接口并对应地还更新警报信号列表。在EEPROM中存储警报信号的信息,使得在任何需要它的时候能够取出警报信息。然而,另一方面,如果转而寄存在CX铜链路路径中的LOL问题,通过实时监视过程将发现XAUI-RXi(j)接收机的状态改变。由此,如另一步骤507所指示的,如果发现PMD-TXi(j)是关闭的,则将自动把其开启,并且如后续步骤508所指示的,还将对应地更新警报信号列表。
类似的过程也将应用到光纤链路路径,使得将通过读取PMD-RXi(j)的状态寄存器而实时监视链路状态的改变,如另一步骤509所指示的。按照确定的链路状态,按照步骤511或510,还会采取分别开启或关闭PHY的相互侧上的XAUI-TXi(j)的对应的操作。在启用XAUI-TXi(j)之后,更新警报信号列表(如步骤512所指示的),而如果XAUI-TXi(j)相反是禁用的,则除了更新警报信号列表之外,还发送警报,如另一步骤513中所指示的。为了加速过程,通常,在采取动作以操作XAUI-TXi(j)或PMD-TXi(j)设备之前,将一直检查XAUI-RXi(j)和PMD-RXi(j)的状态寄存器。通常,将用为每个迭代周期所设置的时间(大约几毫秒)连续地进行整个过程。
众所周知的是,开启/关闭与媒体转换器系统兼容的一些可插收发机模块的时间可能显著更长。例如,对于SFP 1000Base-T可插收发机模块,操作时间可能例如会长达几百毫秒。由此,为了过程的稳定性和模块操作时间的匹配,如各自的步骤514和515所指示的,可以引入操作模式相关的时延参数,即延迟T(j),以用于自动调整描述的迭代周期中的时间。
可以按照图6的简化的框图来配置按照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处执行链路状态传播过程的装置,其中,例如通过修改图3的微处理器310或布置在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上的任何其它处理功能性,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提供有装置600。按照图6,装置600提供有控制所建议过程的功能,其在这里称为过程控制功能401。过程控制功能配置成通过与功能性交互来控制链路状态传播过程,这里实现为启用/禁用功能602,该启用/禁用功能602配置成在任何要求的时候启用或禁用各自的XAUI-TX或PMD-TX传送机。通常,响应于来自监视功能603的结果,过程控制功能601控制启用/禁用功能602,该监视功能603配置成通过监视相关的链路状态寄存器604来监视XAUI-RX和PMD-RX接收机的状态,所述链路状态寄存器604可由监视功能603访问。建议的过程控制功能601还配置成激活警报生成功能605,使得能够发送警报,并且使得能够相应地更新警报信号列表606,以响应于识别出需要启用或禁用XAUI-TX或PMD-TX传送机。
虽然已经参考特定的示意性的实施例(例如,10GbE配置)描述了发明,但是该描述一般性地仅意图阐明发明概念并且不应被理解成对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定义。将理解到功能单元的命名和组合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且将理解到可以使用提供落入本文献的发明范围内的对应功能性的功能单元的其它可选的组合来替代给出的示例中所使用的那些。
缩略语
EDC    电色散补偿
EEPROM 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FIFO   先入先出
GbE    吉字节以太网
I2C    两线串行接口
IP     因特网协议
LOL    链路损耗
PHY    物理层设备
SMF    单模光纤
MDIO   管理数据输入/输出
MMD    MDIO可管理设备
MMF    多模光纤
PCS    物理编码子层
PMA    物理媒介附着
PMD    物理媒体相关
XGXS   XGMII扩展器子层

Claims (25)

1.一种支持包括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的网络配置中的链路状态传播的方法,所述媒体转换器系统将基于IP的主机系统(100)与基于IP的传输网络(102)互连,其中,所述基于IP的主机系统(100)经由第一链路路径对(105a/106b;105a’/106b’)连接到所述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并且所述基于IP的传输网络(102)经由第二链路路径对(106a/06b;106a’/106b’)连接到所述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
特征在于:
通过在对应的传送机被禁用的情况下启用(507,510)所述对应的传送机(PMD-TX;XAUI-TX)或者通过在对应的传送机被启用的情况下禁用(505,511)所述对应的传送机(PMD-TX,XAUI-TX),将所述链路路径之一(105a;105a’;106b;106b’)处的链路状态改变自动地穿过所述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传播到相对的链路路径(105a;105a’;106b;016b’)。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监视(504;509)所述第一链路路径对和所述第二链路路径对的各自的链路状态,以便寄存链路状态改变;
-在所述监视期间识别出到所述链路路径的链路损耗(LOL)状态的链路状态改变的情况下并且在所述对应的传送机被启用的情况下,禁用(505,511)所述对应的传送机(PMD-TX;XAUI-TX),以及;
-在所述监视期间识别出从所述链路路径之一的LOL状态的链路状态改变的情况下并且在所述对应的传送机被禁用的情况下,启用(507;510)所述对应的传送机(PMD-TX;XAUI-TX)。
3.按照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监视步骤(603)包括监视所述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的物理层设备(PHY)的传送机链路状态寄存器(604)。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的方法,其中所述启用/禁用步骤(505;511)包括按照监视的链路状态改变来更新(506;508;512;513)警报信号列表的另外步骤。
5.按照权利要求4的方法,包括在所述传送机中的至少一个已被禁用的情况下将指示到LOL状态的监视的链路状态改变的警报信号发送到所述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的本地和远程管理接口(311)的另外步骤。
6.按照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配置包括两个并行线路,每个线路包括第一链路路径对(105a/105b;105a’/105b’)以及第二链路路径对(106a/106b;106a’/106b’),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识别出指示到所述LOL状态的链路状态改变的警报信号而从所述线路中的一个线路的第一链路路径对和对应的第二链路路径对切换到另一线路的第一链路路径对和第二链路路径对的另外步骤。
7.按照之前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支持N个信道,并且其中对于所述N个信道中的每个,所述方法步骤可按照预定义的设置在每信道基础上来执行(406)。
8.按照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对于所述N个信道中的每个,所述方法步骤可按照预定义的设置在启动或重启(401)所述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时在每信道基础上来执行(406)。
9.一种在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中能够支持包括基于IP的主机系统(100)和基于IP的传输系统(102)的网络配置中的链路状态传播的装置(600),其中,所述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布置成使得其正在将所述基于IP的主机系统(100)与所述基于IP的远程链路伙伴(102)互连,其中,所述基于IP的主机系统(100)经由第一链路路径对(105a/105b;105a’/105b’)连接到所述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并且所述基于IP的主机系统(100)经由第二链路路径对(106a/106b;106a’/106b’)连接到所述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
特征在于:
-过程控制功能(601),配置成:通过命令启用/禁用功能(602)在对应的传送机被禁用的情况下启用所述对应的传送机(PMD-TX;XAUI-TX)或在对应的传送机被启用的情况下禁用所述对应的传送机(PMD-TX;XAUI-TX),使得在所述链路路径之一(105a;105a’;106b;106b’)发生的链路状态改变能够自动地穿过所述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而传播到相对的链路路径(105a;105a’;106b;106b’),以响应于识别出已经发生所述链路状态改变。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装置(600),还包括:
-监视功能(603),配置成监视所述第一链路路径对和所述第二链路路径对(105a;105a’;106b;106b’)的各自的链路状态,使得能够识别出链路状态改变,其中,所述启用/禁用功能(602)配置成:
-响应于由所述监视功能(603)通知到链路损耗(LOL)状态的链路状态改变,在所述对应的传送机被启用的情况下禁用所述对应的传送机(PMD-TX;XAUI-TX),以及
-响应于由所述监视功能(603)通知从LOL状态的链路状态改变,在所述对应的传送机被禁用的情况下启用所述对应的传送机(PMD-TX;XAUI-TX)。
11.按照权利要求10的装置(600),其中所述监视功能(603)配置成实时执行所述监视。
12.按照权利要求10或11的装置(600),还包括接收机链路状态寄存器(604),其中所述监视功能(603)配置成通过监视所述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的物理层设备(PHY;319)的各自的接收机(PDM-RX;XAUI-RX)链路状态寄存器(604)来执行所述监视步骤。
13.按照权利要求10、11或12的装置(600),还包括配置成按照由所述监视功能(603)识别出的监视的链路状态改变来更新警报信号列表(606)的警报生成功能(605)。
14.按照权利要求13的装置(600),其中所述警报生成功能(605)还配置成:将指示到LOL状态的监视的链路状态改变的警报信号转发到所述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的本地和远程管理接口(311)以响应于所述监视功能(603)通知此类链路状态改变。
15.按照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的装置(600),其中所述过程控制功能(601)适用于配置N个信道以及适用于管理针对所述N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按照预定义的设置在每信道基础上的所述功能步骤的执行。
16.按照权利要求15的装置(600),其中所述过程控制功能(601)配置成管理在所述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的启动或重启时的所述功能步骤的执行。
17.按照权利要求9-16中任一项的装置(600),其中所述网络配置包括两个并行线路,每个线路包括第一链路路径对(105a/105b;105a’/105b’)和第二链路路径对(106a/106b;106a’/106b’),并且其中所述过程控制功能(601)还配置成:响应于识别出指示到所述LOL状态的链路状态改变的警报信号,从所述线路中的一个线路的第一链路路径对和对应的第二链路路径对切换到另一线路的第一链路路径对和第二链路路径对。
18.按照权利要求9-17中任一项的装置(600),其中所述过程控制功能(601)适用于管理配置为10GbE媒体转换器系统的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
19.按照权利要求18的装置(600),其中用于所述第二链路路径对(106a/106b;106a’/106b’)的传输媒体包括由光SPF+可插模块经由PMD接口(308)所支持的光纤。
20.按照权利要求19的装置(600),其中所述10GbE媒体转换器系统配置成在任何以下模式操作:支持一个或更多个SFP+10Gbase-SR/IR/ER类型的可插模块的限制模式,以及支持一个或更多个SFP+10Gbased-IRM类型的可插模块的线性模式。
21.按照权利要求9-17中任一项的装置(600),其中所述过程控制功能(601)适用于管理配置为1GbE媒体转换器系统的媒体转换器系统(104;104’)。
22.按照权利要求21的装置(600),其中用于所述第二链路路径对(106a/106b;106a’/106b’)的传输媒体包括由光SFP可插模块经由PMD接口(308)所支持的光纤。
23.按照权利要求21的装置(600),其中用于所述第二链路路径对(106a/106b;106a’/106b’)的传输媒体包括由1000Base-T可插模块经由PMD接口(308)所支持的CAT5或CAT6铜缆中的任一者。
24.按照权利要求21-23中任一项的装置(600),其中所述1GbE媒体转换器系统配置成在任何以下模式操作:支持一个或更多个SFP1000Gbase-SX/IX10/IX40/ZX类型的可插模块的强制1GbE旁路模式,以及支持1000Based-T可插模块的自动协商1GbE旁路模式。
25.按照权利要求18-24中任一项的装置(600),其中用于所述第一链路路径对(105a/105b;105a’/105b’)的传输媒体包括由XAUI接口(300)支持的CX4铜缆。
CN2010800299598A 2009-06-30 2010-06-17 用于能够实现链路状态传播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24743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2178109P 2009-06-30 2009-06-30
US61/221781 2009-06-30
US23024909P 2009-07-31 2009-07-31
US61/230249 2009-07-31
PCT/SE2010/050681 WO2011002398A1 (en) 2009-06-30 2010-06-17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enabling link status propag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4353A true CN102474353A (zh) 2012-05-23

Family

ID=43411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99598A Pending CN102474353A (zh) 2009-06-30 2010-06-17 用于能够实现链路状态传播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824280B2 (zh)
EP (2) EP2449698A4 (zh)
CN (1) CN102474353A (zh)
WO (2) WO201100239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4650A (zh) * 2013-11-08 2018-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层电路
CN109117111A (zh) * 2018-07-27 2019-0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链路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37949B1 (en) 2010-06-30 2013-09-17 Netlogic Microsystems, Inc. Systems,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filtering signals to compensate for channel effects
US8494377B1 (en) * 2010-06-30 2013-07-23 Netlogic Microsystems, Inc. Systems,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conditioning signals for transmission on a physical medium
US8769173B2 (en) * 2010-10-14 2014-07-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supporte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SFP) devices
US9363208B1 (en) * 2011-03-29 2016-06-0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Logical switches
US9106484B2 (en) * 2012-07-02 2015-08-11 Cisco Technology, Inc. Low latency NX10G form factor module to an enhance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uplink extender to maximize host port density
US8862702B2 (en) 2012-07-18 2014-10-14 Accedian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installing and operating devices without explicit network addresses
US8830869B2 (en) 2012-07-18 2014-09-09 Accedian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detecting and assigning IP addresses to devices with ARP requests
US20140071855A1 (en) * 2012-09-10 2014-03-13 Accedian Networks Inc. Transparent auto-negotiation of ethernet
US8873659B2 (en) * 2012-10-19 2014-10-28 Broadcom Corporation Reduced pair Ethernet transmission system
US9549234B1 (en) 2012-12-28 2017-01-17 Enginuity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implementing a layer 3 internet protocol (IP) echo response function on a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SFP) transceiver and providing a universal interface between an SFP transceiver and network equipment
US9106985B2 (en) 2013-01-20 2015-08-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etworking device port multiplexing
CN104038380A (zh) * 2013-03-07 2014-09-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器主板检测系统及方法
US9781438B2 (en) * 2014-09-09 2017-10-03 Embrionix Design Inc. Standardized hot-pluggable transceiving unit with signal encoding or decoding capabilities
CN105260335B (zh) * 2015-09-22 2019-06-2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扩展光接口的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EP3148121B1 (de) * 2015-09-24 2017-11-08 Sick Ag Verfahren zum hinzufügen oder zum entfernen einer steuerung in ein/aus einem netzwerk und vorrichtung zum durchführen der verfahren
US10073751B2 (en) * 2015-11-20 2018-09-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cable connections in a multi-cable link
US9985876B2 (en) 2015-11-20 2018-05-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cable connections in a multi-cable link
US20170155574A1 (en) * 2015-12-01 2017-06-01 Transition Networks, Inc. Connection qualified link pass through
US10164706B2 (en) 2017-02-23 2018-12-25 Cisco Technology, Inc. Multi-identity optics modules
US10419323B2 (en) * 2017-04-24 2019-09-17 Cisco Technology, Inc. Modulation analyzer module
CN107257444B (zh) * 2017-05-08 2018-10-09 广州美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机接口自适应方法及装置
CN108390877B (zh) * 2018-02-26 2020-08-28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规约转换方法和通信规约转换器
US11362965B2 (en) * 2019-06-21 2022-06-14 Arista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nfigurable network device
US11336378B2 (en) * 2020-04-17 2022-05-17 Cisco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equalization to signals received over multimode fiber links
TWI803925B (zh) * 2021-08-03 2023-06-01 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低待機耗電量的會議系統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63166A2 (en) * 2001-05-28 2002-12-04 Allied Telesis Kabushiki Kaisha Media converter and failure detection technique
EP1282265A2 (en) * 2001-07-26 2003-02-05 Allied Telesis Kabushiki Kaisha Media converter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20050060394A1 (en) * 2003-09-11 2005-03-17 Metrobility Optical Systems, Inc. Programmable delay, transparent switching multi-port interface line card
US7468944B2 (en) * 2002-01-23 2008-12-23 Nec Corporation Path fault recovery method, switching-back method after recovery from fault, and node u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910957D0 (en) 1989-05-12 1989-06-28 Plessey Telecomm Optic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WO1999005802A1 (en) * 1997-07-23 1999-02-04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Multiple-line proctection fo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U2001275402A1 (en) * 2000-06-06 2001-12-17 Marconi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elements using softkeys
JP4554101B2 (ja) * 2001-02-28 2010-09-2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ローカル情報伝送機能内蔵メディアコンバータおよび障害警報信号伝送方式
US7010233B2 (en) 2001-12-07 2006-03-07 Transmode Systems Ab Interface device for a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s of using such a device
KR100450926B1 (ko) * 2002-09-18 2004-10-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통신용 매체 변환기의 전력 공급장치
CN1684467B (zh) 2004-04-16 201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口板可插拔端口的控制方法及接口板可插拔端口装置
WO2006002104A2 (en) 2004-06-21 2006-01-05 Mangrove Systems, Inc. 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 module providing passive optical signal processing of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d signals
US7295750B2 (en) 2004-12-30 2007-11-13 Finisar Corporation Access key enabled update of an optical transceiver
JP4573663B2 (ja) * 2005-02-16 2010-11-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ータ中継装置、データ中継方法、データ送受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KR100785296B1 (ko) * 2005-07-21 2007-1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Voip 게이트웨이에 있어서 데이터 전송 제어 장치 및그 방법
JP4624898B2 (ja) * 2005-09-28 2011-02-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伝送装置
US7793206B2 (en) * 2005-11-02 2010-09-07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System for downloading digital content published in a media channel
US7853150B2 (en) 2007-01-05 2010-12-14 Emcore Corpor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 of optoelectronic modules by host system
JP2008294957A (ja) * 2007-05-28 2008-12-04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メディア変換システム、メディア変換方法、メディア変換プログラム、呼制御装置及びメディア変換装置
US20090022176A1 (en) * 2007-07-21 2009-01-22 Nguyen James T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and protocols
US20100023613A1 (en) 2007-11-12 2010-01-28 Fujitsu Network Communications, Inc. Managing Pluggable Modules Of A Network Element
US8374078B2 (en) 2007-12-21 2013-02-12 Cisco Technology, Inc. Active fault management for metro Ethernet service over MPLS network
US7969866B2 (en) 2008-03-31 2011-06-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Hierarchical 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 hub connectivity failure recovery
JP4600511B2 (ja) * 2008-04-23 2010-12-15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コーデック変換装置、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コーデック変換方法
US8064338B2 (en) 2008-12-31 2011-11-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HVPLS hub connectivity failure recovery with dynamic spoke pseudowires
US8989083B2 (en) * 2011-03-01 2015-03-24 Broadcom Corporation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 for satellite outdoor uni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63166A2 (en) * 2001-05-28 2002-12-04 Allied Telesis Kabushiki Kaisha Media converter and failure detection technique
EP1282265A2 (en) * 2001-07-26 2003-02-05 Allied Telesis Kabushiki Kaisha Media converter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7468944B2 (en) * 2002-01-23 2008-12-23 Nec Corporation Path fault recovery method, switching-back method after recovery from fault, and node using the same
US20050060394A1 (en) * 2003-09-11 2005-03-17 Metrobility Optical Systems, Inc. Programmable delay, transparent switching multi-port interface line card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4650A (zh) * 2013-11-08 2018-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层电路
CN108134650B (zh) * 2013-11-08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层电路
US11770327B2 (en) 2013-11-08 2023-09-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distribution method, data aggreg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es
CN109117111A (zh) * 2018-07-27 2019-0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链路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117111B (zh) * 2018-07-27 2021-06-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链路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788722B2 (en) 2014-07-22
WO2011002397A1 (en) 2011-01-06
US8824280B2 (en) 2014-09-02
WO2011002398A1 (en) 2011-01-06
US20120102239A1 (en) 2012-04-26
EP2449698A4 (en) 2015-01-28
EP2449417B1 (en) 2018-10-17
US20120099427A1 (en) 2012-04-26
EP2449698A1 (en) 2012-05-09
EP2449417A4 (en) 2015-02-18
EP2449417A1 (en) 2012-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4353A (zh) 用于能够实现链路状态传播的方法和装置
US9756404B2 (en) Data center path switch with improved path interconnection architecture
US7372804B2 (en) Multi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0031880B2 (en) Network device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0399778C (zh) 物理层自适应不同网络传输链路介质的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1615952A (zh) 可插入式光网络单元以及光网络中的通信和监视方法
US9465417B2 (en) Cluster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expanding cluster system
EP2355379A1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car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20084476A1 (en) 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s computing architecture exchange system, 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s computing architecture exchange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4904046B2 (ja) リングトポロジネットワークの駆動方法、リングトポロジネットワークの駆動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
CN102907061B (zh) 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WO2006071409A2 (en) Multiple rate optical transponder
CN101222405B (zh) 可用于快速恢复环网冗余的模块及其使用方法
CN106533771A (zh) 一种网络设备以及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CN101822019A (zh) 光数据通信
JP2009088785A (ja) 光アクセス網システム
JP4580031B1 (ja) マルチレイヤモジュールの加入者宅側光回線終端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伝送システム
US20130318271A1 (en) Cable harness switches
CN101207491B (zh) 用于以太网系统的带宽自适应切换装置和方法
CN100377510C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环网中的远端设备及其切换子系统的方法
KR100613907B1 (ko) 다중 매체를 지원하는 이더넷 포트 장치 및 그의 매체관리 방법과 그를 이용한 스위칭 시스템
CN114039691B (zh)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37372B (zh) 一种时间触发无源光总线及其实现方法
CN101207489A (zh) 以太网交换系统
JP5891648B2 (ja) 子局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