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8920A - 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8920A
CN102468920A CN2011101586327A CN201110158632A CN102468920A CN 102468920 A CN102468920 A CN 102468920A CN 2011101586327 A CN2011101586327 A CN 2011101586327A CN 201110158632 A CN201110158632 A CN 201110158632A CN 102468920 A CN102468920 A CN 102468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band
mcs
data
aggregate bandwidth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586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68920B (zh
Inventor
杨讯
李斌
李靖
伍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mf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5863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6892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81638 priority patent/WO201205904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468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8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68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89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组合带宽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在不同的子带采用不同的自适应编码和调制参数以降低不同子带的接收差异带来的性能影响,提高链路通信的可靠性。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由接收端发送的组合带宽中子带的调制编码参数MCS反馈信息,所述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对应子带的MCS;根据所述子带的MCS确定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所述编码调制参数包括调制阶数及编码码率;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编码调制参数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及调制并通过所述组合带宽向所述接收端发送。同时还提供了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及系统的实施例。

Description

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带宽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自适应编码调制,是指接收端根据接收信号的相关信息判断当前的编码和调制参数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就会选择该链路更为合适的编码参数和调制参数并反馈给发送端。通常用于判断的接收信号相关信息包括:该链路之前一定时间内的误码率或误符号率或误数据块率或误帧率或误包率,链路的接收SNR/等效SNR等。
在现有的系统中,编码和调制采用卷积码和相位调制(BPSK和QPSK)以及正交幅相调制(QAM)。其自适应编码和调制所修改的编码参数为编码的码率,调制参数为调制的阶数。
在多个空间流传输的场景中,提供了预编码和BLAST两种传输模式。在预编码模式下,不同空间流的条件好坏被区分;而在BLAST模式下,由于发送端不具有信道信息,不能对发送信号提前作出处理。每个空间流定义了独立的自适应编码调制以增强抗干扰的能力,提升链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对于单个用户数据流,在整个带宽内都保持为单一值。在未来的系统中将最大支持160MHz,并经由两个子带组合而成(即两个80MHz的子带)。不同的子带会由于信道条件和干扰的原因导致接收SNR出现很大的差异。系统性能由此受到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在不同的子带采用不同的自适应编码和调制参数以降低不同子带的接收差异带来的性能影响,提高链路通信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组合带宽中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在发送端包括:
接收由接收端发送的组合带宽中子带的调制编码参数MCS反馈信息,所述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对应子带的MCS;
根据所述子带的MCS确定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所述编码调制参数包括调制阶数及编码码率;
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编码调制参数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及调制并通过所述组合带宽向所述接收端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带宽中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在接收端,包括:
根据所述组合带宽中的子带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该子带的MCS;
向发送端发送所确定的该子带的MCS反馈信息,所述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对应子带的MCS。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发射机及接收机。
发射机包括:
自适应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由接收端发送的所述组合带宽中的子带的MCS反馈信息,所述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对应子带的MCS;根据所述子带的MCS确定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所述编码调制参数包括调制阶数及编码码率;
编码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编码码率对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
调制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调制阶数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调制;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完成编码及调制的所述数据。
接收机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组合带宽中的子带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该子带的MCS;
发送单元,用于向发送端发送所确定的该子带的MCS反馈信息,所述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对应子带的MCS。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用于实现上述的方法。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有组合带宽。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对组合带宽中自带MCS信息的反馈,针对不同的子带进行自适应编码调制,在不同的子带采用不同的自适应编码和调制参数以降低不同子带的接收差异带来的性能影响,提高链路通信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组合带宽中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流程图(发送端)。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组合带宽中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流程图(接收端)。
图3为单用户单流通信时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示意图。
图4为单用户数据的两个子带组成组合带宽时的实施示意图。
图5为MCS反馈信息的帧格式。
图6为单用户数据的两个子带组成组合带宽时的另一种实施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发射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仿真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子带的基带相关模块相互独立的特征,提出在不同的子带采用不同的自适应编码和调制参数以降低不同子带的接收差异带来的性能影响,改善链路通信的可靠性。例如,160MHz的带宽是由两个80MHz组合而成,而80MHz是不能再分割的整体。在实施例中160MHz为组合带宽,80MHz为组合带宽的子带。
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带宽中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从发送端一侧的处理,包括:
S103,接收由接收端发送的组合带宽中子带的调制编码参数(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反馈信息,所述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对应子带的MCS;
S105,根据所述子带的MCS确定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所述编码调制参数包括调制阶数及编码码率;
S107,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编码调制参数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及调制并通过所述组合带宽向所述接收端发送。
在实施过程中有可能需要对数据进行频率分流,分流可以在编码之前也可以在编码之后。
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带宽中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从接收端一侧的处理,包括:
S203,根据所述组合带宽中的子带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该子带的MCS;
S205,向发送端发送所确定的该子带的MCS反馈信息,所述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对应子带的MCS。
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组合带宽中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对组合带宽中各子带进行MCS的反馈,结合各子带的MCS针对各子带进行编码调制参数的调整,通过组合带宽下对各子带的的调制管理减小子带由于信道条件和干扰的原因导致接收质量出现的差异,提高链路通信的可靠性。
子带自适应编码调制的反馈流程中,没有请求的时候也可以自适应的反馈单个子带的MCS的情况。系统默认为子带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机制,接收端直接反馈MCS反馈信息。如果在非默认的子带自适应编码调制系统,进一步的实施例在发送端还可能包括:
S101,通过组合带宽向接收端发送调制编码参数MCS请求。
那么在接收端,可能还包括:
S201,通过组合带宽接收发送端发送的MCS请求。
在实施中MCS的发送可以通过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存取控制)层的数据包头携带。MCS请求中包括模式指示信息,所述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标识该MCS请求对应的子带或进行子带MCS反馈的方式。所以通过MCS请求可以要求接收端指定的子带进行MCS的单独反馈或者反馈指定子带的MCS或者反馈分别反馈所有子带的MCS。由于在MCS请求中包括模式指示信息,便可以要求接收端反馈指示出的子带的MCS。
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参阅图3单用户单流通信时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示意图。在一个包括发射机与接收机的系统中,例如一个WiFi系统,发射机和接收机为通信的对端,可以是WiFi设备(Station,STA)。接收端根据接收信号的信息判断当前的编码和调制参数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就会选择该链路更为合适的编码参数和调制参数并反馈给发送端。发送端对MCS进行优化后再对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向接收端发送。
参阅图4给出了单用户数据的两个子带构成的160MHz通信时,编码模块和调制模块与子带相对应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结构:图4(a)对应于两个80MHz子带,编码过程和调制过程都相互独立;图4(b)则是对应于图4(a)的接收端的处理,并且给出了接收机根据不同子带的等效信噪比SNR选择调制编码参数的示意过程。收发两端的结构决定了针对不同的子带,自适应编码和调制可以分别调整的参数。即发送端可以随接收端不同子带的接收信号相关信息分别改变编码和调制的参数。
S301,发送端发送各子带(每个80MHz)的MCS请求。该请求在系统的MAC层通过相应的信令格式发送。MCS请求中包括模式指示信息,所述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标识该MCS请求对应的子带或进行子带MCS反馈的方式。
该信令格式包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进行整个带宽反馈或进行子带反馈(比如用1个比特位指示需要反馈整个带宽的MCS,或是各个子带或指定子带对应的MCS)。该信令格式还可以包含需要反馈的子带指示(比如160MHz中用2个比特指示需要的是第几个80MHz还是两个80MHz都需要反馈)。即指示信息设置信息位,用于接收端确定进行组合带宽MCS反馈或是进行各子带MCS反馈;或指示信息设置信息位,用于接收端以确定进行MCS反馈的子带。
S302,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的MCS请求后,按各子带分别确定各自的等效信噪比(或其他相应指标)后,确定各自带对应的MCS。在实施中根据组合带宽中的子带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该子带的MCS。确定MCS根据等效SNR或者与SNR相关的表征信道质量的信息。信噪比或信干噪比(SNR/SINR)以及等效的SNR/SINR,可以是接收端根据均衡后的信号获得各子载波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以及干扰的功率。可以将各子载波的SNR/SINR取平均,也可以通过别的计算方式获得等效SNR/SINR。
如果在默认子带自适应编码调制的系统中或者设置为默认子带自适应编码调制的系统及缺省的认为发送端发送各子带(每个80MHz)的MCS请求的情况下,可以没有上述的请求与反馈的过程。
S303,接收端将与子带相对应的MCS值经由整个带宽反馈给发送端。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确定的该子带的MCS反馈信息,所述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对应子带的MCS。
在WiFi系统中,MCS放在媒体接入层(MAC)的控制信令格式反馈。接收端用整个带宽(即所有的物理层信道)将MCS反馈信息发送给发送端。并且在反馈方式上,可以是针对不同的子带(80MHz)用同一种格式多次反馈(如图5(a),n=1,2),即每次反馈一个子带指示信息及该子带的MCS;也可以是将所有需要反馈的子带的MCS值放到同一个控制信令格式中一起反馈(如图5(b))即每次反馈多个子带指示信息及该子带的MCS。对于前一种情况,即每次对单个子带,根据需要将该子带的MCS值和子带标识通过该信令格式反馈。对于后一种情况,则只需要反馈一次。具体的说,可以在链路自适应子域(link adaption control subfield)增加子带的标识比特例如160MHz通信,每个子带80MHz,可以将标识比特置为0表示该子域中的MCS值是针对第一个80MHz子带,将该标识比特置为1表示该子域中的MCS值针对第二个80MHz;反之也可以用1指示第一个80MHz,0指示第二个80MHz。
S304,发送端在接收到接收端反馈的MCS值后,读出子带的指示位,确定该反馈对应的子带。发送端将该子带所对应的MCS值作为参考,结合发送端已知的信息(比如信道信息,业务类型信息,业务需求等)选择最佳的MCS并将其转换成编码码率和调制阶数。
实施中确定优化的编码调制参数的操作可以包括:
将发送端反馈的子带的MCS直接作为所述优化的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或者,根据子带的MCS及子带的信道信息确定优化的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或者,根据子带的MCS及业务信息确定优化的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或者根据子带的MCS、子带的信道信息及业务信息确定优化的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
S305发送端根据优化的编码码率和调制阶数对应的调整编码调制参数,并且在发送数据之前在各子带指示告知接收端各子带上所对应的新MCS值。
编码调制参数包括调制阶数及编码码率。根据优化后的编码码率在子带上进行编码,根据所述优化的调制阶数在所述子带上进行调制映射。
此外,各子带的MCS值不同会使得单用户的数据流单位时间上分配给各子带的比特量不同,进行频率分流使得分流后各路信号在完成编码及调制后的各子带上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同步,其中所述频率分流过程中数据分流的输入输出关系根据所述优化后的编码码率及调制阶数、所述组合带宽中的子带个数确定。当各子带上载波的个数不同时还需要结合每个子带的载波个数确定。
如果卷积编码器进行编码,频率分流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应当考虑到其输出在补零(包括必要的信令、编码器的尾比特和调制符号的补零)后OFDM符号的同步。
以两个子带为例,其频率分流器应当满足以下的约束关系:
NCBPSB(i):子带i内每OFDM符号的编码比特数;
NP:某个数据包的比特长度
分给子带1的数据包比特数
Figure BDA0000068092980000082
分给子带2的数据包比特数
Figure BDA0000068092980000083
子带1的补零比特数
子带2的补零比特数
这样,得到输入输出间的约束关系:
( N sub 1 + N pad 1 ) / N CBPSB ( 1 ) = ( N sub 2 + N pad 2 ) / N CBPSB ( 2 ) = ρ , ρ为整数
N sub 1 + N sub 2 ≥ N P
对于补零结束后的数据比特,以下是2个80MHz子带组成的160MHz组合带宽在基于图4结构下的一种可行关系:
定义频率分流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为(输入为yi,输出为
Figure BDA0000068092980000088
),并定义如下参数:
NBPSCB(i):子带i内每个子载波的编码比特数;
NSB(i):子带i包含的子载波数;
NF:组合带宽内的子带个数;
iF:子带指示,即第iF个子带;
R(iF):第个iF子带的编码码率;
GCD:最大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
g=GCD{R(1)·NBPSCB(1)·NSB(1)…R(iF)·NBPSCB(iF)·NSB(iF)…}
子带iF分配的最小比特数s(iF)=max{1,R(iF)·NBPSCB(iF)·NSB(iF)/g}
频率合流器的功能与实现方式完全与频率分流器相反。
如果获得的数据为已经按子带进行了分流,那么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不进行频率的分流。
作为一个新的实施例。图6给出了两个子带构成的160MHz通信时的另一种收发端结构。图6(a)为发送端,其与前一实施例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对不同子带,仅调制过程相互独立而编码过程则为各子带共用。图6(b)为对应图6(a)的接收端结构,仅解调模块相互独立,而译码模块则为各子带共用。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各子带自适应编码调制的过程中,各子带的MCS值对应的编码码率应当相同,仅调制阶数存在差异。即图6(a)中,发射端随接收端不同子带的接收信号相关信息只能分别改变调制的参数,编码的参数则必须从整个带宽统一考虑。
由于各子带共用一个编码模块,频率分流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仅是子带个数和各子带调制阶数的函数,不受编码码率的影响。与前实施例一相似,在满足OFDM符号同步的前提下,经过相关补零处理后,频率分流器的基于图5的一种可行的输入输出关系
Figure BDA0000068092980000092
s(iF)=max{1,NBPSCB(iF)/2}
Figure BDA0000068092980000093
再一个实施例对以120MHz的组合带宽的应用进行介绍。120MHz可以分为多个子带,包括:80MHz与40MHz或60MHz与60MHz或三个40MHz等。前两种为两个子带的组合,第三种为三个子带的组合。因此,对于前两种接收机需要反馈两个子带分别对应的MCS值,第三种的接收机则需要请求和反馈三个子带分别对应的MCS值。
80MHz与40MHz是非对称的,有两种情况即40MHz在低频率部分和40MHz在高频部分。与图2和图5对应,两路数据分别对应80MHz和40MHz。在请求和反馈MCS时,其比特指示的含义相对于其他对称子带的情况会不同:即虽然仍用1个比特指示,但用0指示40MHz,1指示80MHz即可;反之也可以用1指示40MHz,0指示80MHz。发送端结合当前使用的带宽(120MHz),读取对应比特位的指示。
不同于前面两种情况的是,两个子带组合的频率分流器的输入输出不仅与子带个数、各子带调制阶数和编码码率相关,而且还与各子带内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关。在满足OFDM符号同步的前提下,经过相关补零处理后,频率分流器的一种可行的输入输出关系
Figure BDA0000068092980000101
g=GCD{R(1)·NBPSCB(1)·NSB(1)…R(iF)·NBPSCB(iF)·NSB(iF)…}
s(iF)=max{1,R(iF)·NBPSCB(iF)·NSB(iF)/g}
Figure BDA0000068092980000102
对于三个40MHz组成的120MHz,其反馈的格式参考图5(a)(n=1,2,3)和图5(b)(包含MCS1,MCS2和MCS3)。发送端在请求反馈时需要用于指示的可能状态更多(7种):如果值需要一个40MHz子带反馈,需要用两个比特指示;如果考虑所有状态,则需要3个比特。
接收端反馈时也需要更多的比特用于指示MCS所对应的子带,与请求反馈的子带类似,接收端在反馈MCS时需要至少两个比特用于指示对应的子带。
三个子带的频率分流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和约束关系与两个子带的类似,可以直接扩展。
本发明实施例也适用于子带组合而成100MHz的带宽传输,该100MHz可以分为两个子带:80MHz与20MHz。这种非对称的子带分为两种情况:20MHz在低频率部分和20MHz在高频部分。与两路数据分别对应80MHz和20MHz。相比较与实施例三,将反馈和请求反馈的信令中的40MHz指示替换为20MHz即可。
在实际的应用中,组合带宽及子带的具体带宽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灵活变动,保证在发送MCS请求及MCS反馈时表明与具体子带的标示及与之对应的信息即可。
以上实施例中,接收端在收到请求后计算的各子带相关的指标,如等效信噪比可以是自带内各子载波的平均信噪比,加权平均信噪比;或者其他与信噪比相关的参数,比如该子带对应的一定时间段内的误符号率等。
接收端选择编码和调制方案的准则可以是满足一定可靠性前提下最大化传输速率,或者满足一定传输速率前提下最好的可靠性等。
在实际的应用中,组合带宽及子带的具体带宽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灵活变动,保证在发送MCS请求及MCS反馈时表明与具体子带的标示及与之对应的信息即可。
以上实施例中的MCS反馈格式中,反馈的子带指示信息和对应的MCS值可以放在一起,也可以相隔一定数量的比特;子带指示信息可以放在对应的MCS值前面,也可以放在对应的MCS值后面。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及装置,例如WiFi系统中的设备Station,STA,即发射机与接收机。发射机和接收机可以是WiFi系统中的2个通信对端。或者可以是承载在具体的设备上比如接入点,终端设备,也同是独立的一个发射接收装置,然后与其它设备配合。
参阅图7,图7包括a,b两个实施例,发射端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发射机70包括:
自适应处理单元702,用于接收由接收端发送的组合带宽中的子带的MCS反馈信息,所述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对应子带的MCS;用于根据所述发送端反馈的所述子带的MCS确定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所述编码调制参数包括调制阶数及编码码率;
编码单元704,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编码码率对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
调制单元706,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调制阶数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调制;
数据发送单元710,用于向接收端发送完成编码及调制的所述数据。
进一步还包括自适应处理单元702还用于通过组合带宽发送调制编码参数MCS请求。再一个实施例还可以包括频率分流单元708,用于对待发送数据进行频率分流使得所述子带获得发送数据。按数据流的走向作为连接关系,频率分流单元708可以在编码单元704与调制单元706之间如图7a,也可以为频率分流单元708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分流后输入所述编码单元704,编码单元完成编码后输入所述调制单元706如图7b。
发射机70用于完成方法实施例中发送端的方法流程,在方法中的具体细节上的描述可用应用在发射机70相应的单元模块中。发射机中编码单元704和调制单元705的数量与子带的数量对应。
请求发送单元701发送的述MCS请求中包括模式指示信息,所述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标识该MCS请求对应的子带及进行子带MCS反馈的方式。
以上实施例中的编码单元可以是一个编码器实现,也可以是多个编码器共同实现。
参阅图8,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接收机80包括:
确定单元802,用于对所述组合带宽中的子带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该子带的MCS;
发送单元803,用于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确定的该子带的MCS反馈信息,所述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对应子带的MCS。
进一步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801,用于通过组合带宽接收发送端发送的MCS请求。
确定单元802所用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该子带对应信道的SNR或者SINR;或该子带对应信道的等效SNR或者等效SINR;或与该子带对应信道的SNR或者SINR相关的表征信道质量的参数。
如前描述,发射机与接收机可以是承载在具体的设备上比如接入点,终端设备,也同是独立的一个发射接收装置,然后与其它设备配合。作为完成自适应编码调制过程中MCS反馈的过程来讲上述的模块已经可以完成,作为通信过程中必然需要的比如译码单元,解调单元等没有再图中示出,接收机在通信过程中的解调与译码需要正常的处理。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对方案进行了仿真运行。基于AWGN信道,其中一个子带的SNR比另一个子带低6dB,以较小的SNR作为横坐标;接收端以10%的PER作为调整MCS的依据,比较两种方案的频谱效率(纵坐标)。参阅仿真结果图,图9(a)给出了分别调整子带MCS和整个带宽调整MCS两种方案对应的频谱效率。从图中可见,本发明的方案相比较原有方案有最大50%的频谱效率增益。图9(b)为两个子带的SNR相差3dB时的频谱效率对比图。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Claims (21)

1.一种组合带宽中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接收端发送调制编码参数MCS反馈信息,所述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所述子带指示位用于对一子带进行标识,所述MCS反馈信息包括中还包括该子带指示位所标识的所述子带的MCS;
根据所述子带的MCS确定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所述编码调制参数包括调制阶数及编码码率;
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编码调制参数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及调制并通过组合带宽向所述接收端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组合带宽发送MCS请求;所述MCS请求中包括模式指示信息,所述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标识该MCS请求对应的子带或进行子带MCS反馈的方式使得所述接收端确定所述MCS反馈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设置信息位,用于接收端确定进行组合带宽MCS反馈或是进行各子带MCS反馈;或
所述指示信息设置信息位,用于接收端以确定进行MCS反馈的所述子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对数据进行编码及调制并通过组合带宽向所述接收端发送包括:
对待发送的所述数据进行频率分流以获得所述子带上的所述待发送数据,根据所述优化后的编码码率对所述子带上的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然后根据所述优化的调制阶数在所述子带上对所述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映射;通过所述组合带宽向所述接收端发送调制映射后的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编码调制参数对数据进行编码及调制并通过组合带宽向所述接收端发送包括:
对待发送的数据在组合带宽上进行编码,所述子带的编码速率为所述组合带宽的编码速率;
对所述数据进行频率分流以获得所述子带上的所述待发送数据;
根据所述优化的调制阶数在所述子带上对以获得所述子带上的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调制映射;
通过所述组合带宽向所述接收端发送调制映射后的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带宽为160MHz,所述子带宽为80MHz。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带宽为120MHz,所述子带宽为80MHz或40MHz或60MHz或20MHz。
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频率分流使得分流后各路信号在完成编码及调制后的各子带上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同步,其中所述频率分流过程中数据分流的输入输出关系根据所述优化后的编码码率及调制阶数、所述组合带宽中的子带个数确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子带的MCS确定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包括:
将所述发送端反馈的所述子带的MCS直接作为所述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或
根据所述子带的MCS及所述子带的信道信息确定所述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或
根据所述子带的MCS及业务信息确定所述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或
根据所述子带的MCS、所述子带的信道信息及业务信息确定所述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
10.一种组合带宽中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组合带宽中的一子带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所述子带的MCS;
向发送端发送所确定的该子带的MCS反馈信息,所述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对应子带的MCS。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组合带宽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MCS请求,所述MCS请求中包括模式指示信息,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子带。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带宽中的子带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
该子带对应信道的SNR或者SINR;或
该子带对应信道的等效SNR或者等效SINR;或
与该子带对应信道的SNR或者SINR相关的表征信道质量信息的参数。
13.一种基于自适应编码调制的发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包括:
自适应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由接收端发送调制编码参数MCS反馈信息,所述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所述子带指示位用于对一子带进行标识,所述MCS反馈信息包括中还包括该子带指示位所标识的所述子带的MCS,并根据所述子带的MCS确定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所述编码调制参数包括调制阶数及编码码率;
编码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编码码率对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
调制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调制阶数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获得发送数据;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完成编码及调制的所述发送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射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自适应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组合带宽向接收端发送调制编码参数MCS请求;所述请求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MCS请求中包括模式指示信息,所述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标识该MCS请求对应的子带或进行子带MCS反馈的方式使得所述接收端确定所述MCS反馈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处理单元发送的所述MCS请求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设置信息位,用于所述接收端确定进行组合带宽MCS反馈或是进行各子带MCS反馈;或
所述指示信息设置信息位,用于所述接收端以确定进行MCS反馈的所述子带。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还包括:
频率分流单元,用于对待发送数据进行频率分流使得所述子带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分流单元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分流后输入所述编码单元,编码单元完成编码后输入所述调制单元。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数据在所述编码单元完成编码后输入所述频率分流单元,所述频率分流单元的输出作为所述调制单元的输入对所述数据进行调制映射。
19.一种基于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组合带宽中的子带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该子带的MCS;
发送单元,用于向发送端发送所确定的该子带的MCS反馈信息,所述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对应子带的MCS。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所用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
该子带对应信道的SNR或者SINR;或
该子带对应信道的等效SNR或者等效SINR;或
与该子带对应信道的SNR或者SINR相关的表征信道质量信息的参数。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组合带宽接收发送端发送的MCS请求;
2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发射机与接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机用于接收由接收端发送调制编码参数MCS反馈信息,所述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所述子带指示位用于对一子带进行标识,所述MCS反馈信息包括中还包括该子带指示位所标识的所述子带的MCS;根据所述子带的MCS确定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所述编码调制参数包括调制阶数及编码码率;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编码调制参数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及调制并通过组合带宽向所述接收端发送;
所述接收机用于根据组合带宽中的一子带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所述子带的MCS;向发送端发送所确定的该子带的MCS反馈信息,所述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对应子带的MCS。
CN201110158632.7A 2010-11-01 2011-06-14 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8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8632.7A CN102468920B (zh) 2010-11-01 2011-06-14 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11/081638 WO2012059040A1 (zh) 2010-11-01 2011-11-01 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32372 2010-11-01
CN201010532372.0 2010-11-01
CN201110158632.7A CN102468920B (zh) 2010-11-01 2011-06-14 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8920A true CN102468920A (zh) 2012-05-23
CN102468920B CN102468920B (zh) 2014-11-05

Family

ID=46024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863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8920B (zh) 2010-11-01 2011-06-14 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68920B (zh)
WO (1) WO2012059040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2569A (zh) * 2013-03-12 2014-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mcs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99600A (zh) * 2014-04-18 2015-11-25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集群业务中mcs动态选阶方法、基站及监听终端
WO2017004814A1 (zh) * 2015-07-08 2017-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及网络侧设备、确定对数据包的处理模式的方法
CN107147475A (zh) * 2017-06-28 2017-09-0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调制编码方式的调整方法及基站
CN108464046A (zh) * 2016-01-08 2018-08-28 苹果公司 用于自适应下行链路调度和链路适配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WO2019007255A1 (zh) * 2017-07-03 2019-0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9309546A (zh) * 2017-07-27 2019-02-0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控制信道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89499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5134047A (zh) * 2021-03-29 2022-09-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53006A1 (zh) * 2021-06-04 2022-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6760507A (zh) * 2023-08-17 2023-09-15 上海朗力半导体有限公司 基于帧内索引调制的编码调制参数确定方法及路由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1244B (zh) * 2014-04-16 2019-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可变的调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0278A (zh) * 2004-11-19 2006-05-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子载波通信系统中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方法和设备
CN101180817A (zh) * 2005-05-03 2008-05-14 摩托罗拉公司 信道质量以及执行调制/编码
WO2009113007A2 (en) * 2008-03-10 2009-09-1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n efficient multi-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103810A1 (en) * 2008-10-23 2010-04-29 Motorola, Inc.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73294A (zh) * 2010-06-08 2010-10-27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中获取子信道调制编码的方法及数据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9402B (zh) * 2005-08-05 2011-06-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在空间相关mimo系统中使用的自适应传输方法和设备
KR20080057759A (ko) * 2006-12-20 2008-06-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입출력 시스템에서의 피드백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0278A (zh) * 2004-11-19 2006-05-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子载波通信系统中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方法和设备
CN101180817A (zh) * 2005-05-03 2008-05-14 摩托罗拉公司 信道质量以及执行调制/编码
WO2009113007A2 (en) * 2008-03-10 2009-09-1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n efficient multi-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103810A1 (en) * 2008-10-23 2010-04-29 Motorola, Inc.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73294A (zh) * 2010-06-08 2010-10-27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中获取子信道调制编码的方法及数据传输方法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39307A1 (zh) * 2013-03-12 2014-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mcs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52569B (zh) * 2013-03-12 2020-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mcs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52569A (zh) * 2013-03-12 2014-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mcs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99600A (zh) * 2014-04-18 2015-11-25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集群业务中mcs动态选阶方法、基站及监听终端
CN105099600B (zh) * 2014-04-18 2018-10-02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集群业务中mcs动态选阶方法、基站及监听终端
WO2017004814A1 (zh) * 2015-07-08 2017-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及网络侧设备、确定对数据包的处理模式的方法
CN108464046A (zh) * 2016-01-08 2018-08-28 苹果公司 用于自适应下行链路调度和链路适配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7147475B (zh) * 2017-06-28 2020-04-1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调制编码方式的调整方法及基站
CN107147475A (zh) * 2017-06-28 2017-09-0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调制编码方式的调整方法及基站
CN109219066A (zh) * 2017-07-03 2019-0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WO2019007255A1 (zh) * 2017-07-03 2019-0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11233600B2 (en) 2017-07-03 2022-01-25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evolved NodeB and user equipment
CN109309546A (zh) * 2017-07-27 2019-02-0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控制信道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89499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5134047A (zh) * 2021-03-29 2022-09-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53006A1 (zh) * 2021-06-04 2022-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6760507A (zh) * 2023-08-17 2023-09-15 上海朗力半导体有限公司 基于帧内索引调制的编码调制参数确定方法及路由设备
CN116760507B (zh) * 2023-08-17 2023-11-03 上海朗力半导体有限公司 基于帧内索引调制的编码调制参数确定方法及路由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59040A1 (zh) 2012-05-10
CN102468920B (zh)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8920B (zh) 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171778B (zh) 发送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US2020002141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eeding back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and schedu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444132C2 (ru)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а
CN101507341B (zh) 基站、通信终端、发送方法以及接收方法
US818472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te control in a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273098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KR101002247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를 통해 데이터 및 제어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1395879B (zh) 用于在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中传送/接收上行链路信令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KR100967774B1 (ko) 제어 채널 송신 및 수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A2582336C (en) A method for the selection of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ec)/ constellation pairings for digital transmitted segments based on learning radio link adaptation (rla)
US2009031680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transmit diversity and spatial multiplexing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based on feedback information
EP1603266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in an O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152091B (zh) 信号发送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357155A (zh) 收发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JP5424886B2 (ja) 種々の周波数再利用係数を用いたデータパケット伝送方法
CN101601203B (zh) 用于在通信网络上发射帧的方法和装置
JP2003309538A (ja) 複数の搬送波を用いる無線通信方式のため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並びに通信方法
JP2010508692A5 (zh)
CN101944973A (zh) 通过相位调制复用来利用多用户分集
EP20747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cheduling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3048373A (ja) 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適応制御回路および適応制御方法
CN101651516B (zh) 编码调制方法和系统
RU2395909C2 (ru) Способ и модуль передачи для адаптивного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модуляции и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слов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AU2011250710B2 (en) A pre-coder selection based on resource block group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Wei Jie Street No. 11 building, 518057 Shenzhen Road, Guangdo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306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OMF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