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8634A - 一种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68634A CN102468634A CN2010105377222A CN201010537722A CN102468634A CN 102468634 A CN102468634 A CN 102468634A CN 2010105377222 A CN2010105377222 A CN 2010105377222A CN 201010537722 A CN201010537722 A CN 201010537722A CN 102468634 A CN102468634 A CN 1024686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n
- conductor spacer
- transmission line
- silvalin
- line condu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采用包括树脂和添加剂的混合料、纤维纱和/纤维纱制品一体固化成型,大大增加了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的机械强度,因此与相同技术指标的产品相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及耐腐蚀,并且产品一体成型,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用间隔棒,特别涉及一种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的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的多分裂高压输电线路中,需要安装使用间隔棒,常用的有二分裂、三分裂、四分裂、六分裂和八分裂等不同规格,一般间隔棒包括框架和线夹,框架和线夹均为金属铸造加工而成,并进行镀铬等防锈处理,此类产品重量大、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以及由于是金属材料,在输电线路的电磁场以及空气中水分和腐蚀性成分的作用下,会慢慢锈蚀,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和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另外,重量较大加剧了线路的机械负荷,在高湿、高海拔和高寒地区,因为线路覆冰的情况严重,线路的机械负荷更加严峻,甚至会出现断线、倒塔的严重事故,造成重大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损失。另外,其框架由对称的两个片状面板连接组装而成,零配件较多,组装工序较多,导致成本进一步增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强度高、重量轻的并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的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所述间隔棒框架包括本体框架和线夹支臂;所述间隔棒框架包含增强纤维和树脂混合物;所述增强纤维包含纤维纱和/或纤维纱制品;所述树脂混合料包括树脂和添加剂;所述增强纤维和树脂混合物一体固化成型。
优选的,所述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中纤维总重量占间隔棒重量的35%~75%之间,所述纤维总重量包括纤维纱和纤维纱制品的重量。
优选的,所述间隔棒产品中纤维纱制品总重量占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重量的20%~65%之间。
优选的,所述纤维纱制品包含纤维毡和/或纤维布和/或布毡混合制品。
优选的,所述添加剂包括填料、稀释剂、固化剂、促进剂、阻燃剂、颜料糊、紫外线吸收剂中的一种或数种混合而成,其中树脂和添加剂各组分占混合料重量百分比为,树脂:25%-99.7%,填料:0-70%,稀释剂:0-40%,固化剂:0.3%-40%,促进剂:0-10%,阻燃剂:0-70%,颜料糊:0-20%,紫外线吸收剂:0-10%。
优选的,所述的树脂是间苯树脂、邻苯树脂、乙烯基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和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间苯树脂、邻苯树脂、乙烯基树脂数种树脂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的纤维纱是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硼纤维、液晶纤维、高性能聚乙烯纤维中的一种或数种组合。
优选的,当树脂是间苯树脂或邻苯树脂或乙烯基树脂或其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时,所述的促进剂为钴液;当树脂是酚醛树脂时,所述的促进剂为六亚甲基四胺;当树脂是环氧树脂时,所述的促进剂为2-乙基-4-甲基咪唑。
优选的,当树脂是酚醛树脂时,还添加有固化剂无机酸或有机酸溶液,当树脂是间苯树脂或邻苯树脂或乙烯基树脂或其混合物时,添加有固化剂过氧化二苯甲酰或过氧化甲乙酮,当树脂为环氧树脂时,固化剂为乙二胺或四氢邻苯二甲酸酐。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包括树脂和添加剂的混合料、纤维纱和/纤维纱制品一体固化成型,大大增加了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的机械强度,因此与相同技术指标的产品相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及耐腐蚀,并且产品一体成型,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间隔棒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间隔棒实施例1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间隔棒实施例1横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间隔棒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间隔棒实施例2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间隔棒实施例2横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本体框架11.树脂混合物2.线夹支臂3.纤维纱束31.纤维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包括二分裂、三分裂、四分裂、六分裂、八分裂间隔棒等,以四分裂间隔棒为例,包括本体框架1和与本体框架1一体成型的线夹支臂2,由以下组分一体成型而成,混合料65%、纤维纱35%,其中,混合料由间苯聚脂树脂30份、氢氧化铝10份、碳酸钙10份、滑石粉10份、高龄土10份、硅微粉10份、玻璃粉10份、稀释剂丙酮5份、颜料糊2份、固化剂过氧化甲乙酮1份、促进剂钴液1份、紫外线吸收剂1份混合而成。
以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为例,包括本体框架1和线夹支臂2,本体框架1和线夹支臂2为一体成型,包括树脂混合物11和置于树脂11内部的纤维纱束3,纤维纱束3由多股纤维纱31组成,纤维纱束3沿着所述本体框架1和线夹支臂2的结构路径走向缠绕。上述组分可以使用根据产品形状制备的模具进行定形固化制备。
实施例2,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由以下组分一体成型而成,混合料50%、纤维纱50%,其中,混合料由邻苯树脂25份、稀释剂苯乙烯35份、固化剂过氧化甲乙酮2份、促进剂钴液1份、阻燃剂氢氧化铝37份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的纤维纱在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中具体分别方式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纤维纱束3沿着本体框架1和线夹支臂2的结构路径走向连续的、往复缠绕。一部分纤维纱束3的缠绕方向为沿本体框架1和线夹支臂2的外形走向循环缠绕,另一部分纤维纱束3沿位置相对应的线夹支臂之间往复交叉缠绕,还有一部分纤维纱束3在本体框架1中回字形缠绕。另有一部分纤维纱束3在本体框架1中横向和纵向分别Z形缠绕。在横截面上,相邻的纤维纱束3错位分布,可进一步改善机械性能,图6是横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实施例3,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由以下组分一体成型而成,混合料25%、纤维纱75%,其中,混合料由乙烯基树脂99.7份、固化剂过氧化二苯甲酰0.3份组成。
其中,纤维纱是连续的并沿着所述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骨架的路径连续的、绷紧的、均匀的分布于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中。
实施例4,
其余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由以下组分一体成型而成,混合料55%、纤维纱45%,其中混合料由环氧树脂40份、填料碳酸钙7份、阻燃剂氢氧化铝10份,固化剂乙二胺40份、颜料糊2.5份、紫外线吸收剂0.5份组成。
实施例5,
其余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由以下组分一体成型而成,混合料45%、纤维纱35%、纤维纱制品20%,其中,混合料由酚醛树脂50份、稀释剂甲醛或丙酮4份、固化剂无机酸或苯磺酸6份、促进剂六亚甲基四胺10份、颜料糊20份、紫外线吸收剂10份组成。
其中,纤维纱是连续的垂直于间隔棒产品截面方向排列。纤维纱制品包含纤维毡、纤维布和布毡混合制品,它们交替排布于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中。
实施例6,
其余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由以下组分一体成型而成,混合料20%、纤维纱15%、纤维纱制品65%,其中混合料,由酚醛树脂94份,固化剂无机酸或苯磺酸6份组成。
其中,纤维纱是连续的垂直于间隔棒产品截面方向排列。纤维纱制品包含纤维毡和纤维布,它们交替排布于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中。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中纤维总重量占间隔棒重量的35%~75%之间,所述纤维总重量包括纤维纱和纤维纱制品的重量。
所述间隔棒产品中纤维纱制品总重量占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重量的20%~65%之间。
所述纤维纱制品包含纤维毡和/或纤维布和/或布毡混合制品。
所述添加剂包括填料、稀释剂、固化剂、促进剂、阻燃剂、颜料糊、紫外线吸收剂中的一种或数种混合而成,其中树脂和添加剂各组分占混合料重量百分比为,树脂:25%-99.7%,填料:0-70%,稀释剂:0-40%,固化剂:0.3%-40%,促进剂:0-10%,阻燃剂:0-70%,颜料糊:0-20%,紫外线吸收剂:0-10%。
所述的树脂是间苯树脂、邻苯树脂、乙烯基树脂、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间苯树脂、邻苯树脂、乙烯基树脂数种树脂的组合。
所述的纤维纱是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硼纤维、液晶纤维、高性能聚乙烯纤维中的一种或数种组合。
当树脂是间苯树脂或邻苯树脂或乙烯基树脂或其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时,所述的促进剂为钴液;当树脂是酚醛树脂时,所述的促进剂为六亚甲基四胺;当树脂是环氧树脂时,所述的促进剂为2-乙基-4-甲基咪唑。
当树脂是酚醛树脂时,还添加有固化剂无机酸或有机酸溶液,当树脂是间苯树脂或邻苯树脂或乙烯基树脂或其混合物时,添加有固化剂过氧化二苯甲酰或过氧化甲乙酮。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包括树脂和添加剂的混合料、纤维纱和/纤维纱制品一体固化成型,大大增加了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的机械强度,因此与相同技术指标的产品相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及耐腐蚀,并且产品一体成型,生产效率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棒框架包括本体框架和线夹支臂,所述间隔棒框架包含增强纤维和树脂混合物;所述增强纤维包含纤维纱和/或纤维纱制品;所述树脂混合料包括树脂和添加剂;所述增强纤维和树脂混合物一体固化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中纤维总重量占间隔棒重量的35%~75%之间,所述纤维总重量包括纤维纱和纤维纱制品的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棒框架产品中纤维纱制品总重量占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重量的20%~6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纱制品包含纤维毡和/或纤维布和/或布毡混合制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填料、稀释剂、固化剂、促进剂、阻燃剂、颜料糊、紫外线吸收剂中的一种或数种混合而成,其中树脂和添加剂各组分占混合料重量百分比为,树脂:25%-99.7%,填料:0-70%,稀释剂:0-40%,固化剂:0.3%-40%,促进剂:0-10%,阻燃剂:0-70%,颜料糊:0-20%,紫外线吸收剂:0-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脂是间苯树脂、邻苯树脂、乙烯基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和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间苯树脂、邻苯树脂、乙烯基树脂数种树脂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纱是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硼纤维、液晶纤维、高性能聚乙烯纤维中的一种或数种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其特征在于,当树脂是间苯树脂或邻苯树脂或乙烯基树脂或其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时,所述的促进剂为钴液;当树脂是酚醛树脂时,所述的促进剂为六亚甲基四胺;当树脂是环氧树脂时,所述的促进剂为2-乙基-4-甲基咪唑。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其特征在于,当树脂是酚醛树脂时,还添加有固化剂无机酸或有机酸溶液,当树脂是间苯树脂或邻苯树脂或乙烯基树脂或其混合物时,添加有固化剂过氧化二苯甲酰或过氧化甲乙酮,当树脂为环氧树脂时,固化剂为乙二胺或四氢邻苯二甲酸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37722.2A CN102468634B (zh) | 2010-11-10 | 2010-11-10 | 一种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37722.2A CN102468634B (zh) | 2010-11-10 | 2010-11-10 | 一种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68634A true CN102468634A (zh) | 2012-05-23 |
CN102468634B CN102468634B (zh) | 2015-02-04 |
Family
ID=46071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37722.2A Active CN102468634B (zh) | 2010-11-10 | 2010-11-10 | 一种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468634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40050A (zh) * | 2014-01-03 | 2014-04-23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空调底盘及空调底盘的制备方法 |
CN106117518A (zh) * | 2016-06-22 | 2016-11-16 | 柳州市强威锻造厂 | 一种咪唑类环氧树脂固化配方 |
CN108365586A (zh) * | 2018-04-09 | 2018-08-03 | 张曦元 |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导线阻尼间隔棒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383994A (zh) * | 2018-04-09 | 2018-08-10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导线阻尼间隔棒及其制造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12074B2 (ja) * | 1997-07-15 | 2006-08-23 | チッソ株式会社 | 長繊維ガラス強化プロピレン樹脂製アウタードアハンドル成型品 |
CN101447657A (zh) * | 2008-09-16 | 2009-06-03 | 江苏宇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高分子合金缓冲式轻质间隔棒 |
CN101735551A (zh) * | 2008-11-24 | 2010-06-16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八三厂 | 一种具有高温力学性能的隔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859618A (zh) * | 2010-05-24 | 2010-10-13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高压输电线路用复合材料柔性绝缘装置 |
CN201937223U (zh) * | 2010-11-10 | 2011-08-17 | 江苏源盛复合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纤维间隔棒 |
-
2010
- 2010-11-10 CN CN201010537722.2A patent/CN1024686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12074B2 (ja) * | 1997-07-15 | 2006-08-23 | チッソ株式会社 | 長繊維ガラス強化プロピレン樹脂製アウタードアハンドル成型品 |
CN101447657A (zh) * | 2008-09-16 | 2009-06-03 | 江苏宇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高分子合金缓冲式轻质间隔棒 |
CN101735551A (zh) * | 2008-11-24 | 2010-06-16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八三厂 | 一种具有高温力学性能的隔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859618A (zh) * | 2010-05-24 | 2010-10-13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高压输电线路用复合材料柔性绝缘装置 |
CN201937223U (zh) * | 2010-11-10 | 2011-08-17 | 江苏源盛复合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纤维间隔棒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40050A (zh) * | 2014-01-03 | 2014-04-23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空调底盘及空调底盘的制备方法 |
CN103740050B (zh) * | 2014-01-03 | 2016-03-09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空调底盘及空调底盘的制备方法 |
CN106117518A (zh) * | 2016-06-22 | 2016-11-16 | 柳州市强威锻造厂 | 一种咪唑类环氧树脂固化配方 |
CN108365586A (zh) * | 2018-04-09 | 2018-08-03 | 张曦元 |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导线阻尼间隔棒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383994A (zh) * | 2018-04-09 | 2018-08-10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导线阻尼间隔棒及其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68634B (zh) | 2015-0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77574B (zh) | 玻璃钢固化剂组合物、其制成的玻璃钢复合材料及电缆槽 | |
CN102468634A (zh) | 一种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 | |
CN105482399A (zh) | 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纤维增强片状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139462A (zh) | 一种碳纤维增强无卤阻燃尼龙66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457015A (zh) | 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组合物 | |
CN201937223U (zh) | 一种纤维间隔棒 | |
CN102463679B (zh) | 一种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的制备方法 | |
CN101929262A (zh) | 一种复合材料电力线路杆塔 | |
CN102635003A (zh) | 一种电梯专用碳纤维双层裹塑钢绳 | |
CN102683850B (zh) | 玻璃钢天线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468635B (zh) | 输电线路用间隔棒制备工艺 | |
CN102637762B (zh) | 太阳能电池边框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86957A (zh) | 玻璃钢的制备方法、玻璃钢天线罩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1950869U (zh) | 玻璃钢船体的结构层 | |
Chen | Glass fiber‐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s for power equipment | |
CN102463680B (zh) | 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的制备方法 | |
CN105061969A (zh) | 一种新型铁路电缆槽用smc复合材料 | |
CN102582088A (zh) | 一种用于风机叶片的纤维强化竹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5034490A (zh) | 一种新型高阻燃耐腐蚀玻璃纤维布 | |
CN103509160A (zh) | 填充了无机纳米粒子的复合团状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52014A (zh) | 树脂基复合材料硫化机、修补机专用机架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2694259B (zh) | 玻璃钢天线罩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2480462U (zh) | 具有高抗屈曲能力的纤维织物 | |
CN104020539A (zh) | 一种自承式8字型光缆 | |
CN103183906A (zh) | 阻燃的酚醛玻璃钢复合材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31 Address after: 313000 -8, 2 Tong De road, old town, Nanxun District, Hu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Yi Lo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 733 Ting Ting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Top Composite Technology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