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1680A - 一种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1680A
CN102461680A CN2010105412917A CN201010541291A CN102461680A CN 102461680 A CN102461680 A CN 102461680A CN 2010105412917 A CN2010105412917 A CN 2010105412917A CN 201010541291 A CN201010541291 A CN 201010541291A CN 102461680 A CN102461680 A CN 1024616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belt
drum
production system
oolong tea
trim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412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61680B (zh
Inventor
陈加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ANXI JIAYOU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ANXI JIAYO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ANXI JIAYOU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ANXI JIAYO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412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616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61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16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616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16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滚筒式茶叶杀青机、冷却带、第一提升带、第一储存筒、整形机、第三提升带、滚筒式松包筛末机,在滚筒式松包筛末机与第三提升带之间依次设置有正反转传输带、第二提升带和第二储存筒,第二提升带的始端位于正反转传输带的末端的下方,正反转传输带的始端的旁侧设置有烘干机。本发明的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具有生产效率高、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控制精度好、操作维护简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生产机械,具体涉及一种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机械的作用不可小觑。茶叶机械的广泛应用,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茶叶品质。近年来,乌龙茶的各种机械化生产工序已经较为普遍,特别是晾青、炒青、做青、包揉、烘焙、捡梗等,但是这些设备大多还是单机进行使用。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乌龙茶的生产过程都是由多个单机逐个进行的,每款设备必须配置一到两人,工序繁琐,而且操作条件差,对环保及生产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再者,现有的乌龙茶生产设备的结构设计还不够合理。杀青机不能连续进行杀青,而且经杀青后的茶叶冷却不到位就不能直接进行下道工序。成型过程更是繁琐,速包机危险系数高,劳动力大,成型效率低,一般情况下,要经过多次的速包,包揉,茶叶才可成型。松包筛末也是需要进行单独生产。单机生产,不仅工作量大,产量低,而且也达不到卫生要求。对于茶叶的批量生产,上述生产过程的效率是远远不够的。
现有技术中期待一种全自动化的乌龙茶生产系统的诞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该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的生产效率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滚筒式茶叶杀青机、冷却带、第一提升带、第一储存筒、整形机、第三提升带、滚筒式松包筛末机、正反转传输带,第二提升带、第二储存筒、烘干机,所述冷却带的始端位于所述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出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一提升带的始端位于所述冷却带的末端的下方,所述第一储存筒位于所述第一提升带的末端的下方,所述整形机位于所述第一储存筒的下方,所述第三提升带的始端位于所述整形机的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滚筒式松包筛末机的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三提升带的末端的下方,所述正反转传输带位于所述滚筒式松包筛末机的出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二提升带的末端位于所述正反转传输带末端的下方,所述整形机位于所述第二储存筒的下方,所述第三提升带位于所述整形机的出料口的下方,所述烘干机位于所述正反转传输带始端的下方。
所述冷却带的旁侧设置有冷却风机。
所述冷却风机设置有至少4个。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具有生产效率高、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控制精度好、操作维护简便的优点。再者,第一提升带、第二提升带、第三提升带和正反转传输带使用了不锈钢材料制成,这样既提高和稳定了乌龙茶产品的品质、卫生质量,改善了劳动条件,又提高了乌龙茶加工技术水平和茶叶加工的机械装备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滚筒式茶叶杀青机1;冷却带2;第一提升带3;第一储存筒4;整形机5;第三提升带6;滚筒式松包筛末机7;正反转传输带8;第二提升带9;第二储存筒10;烘干机11;操作台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滚筒式茶叶杀青机1、冷却带2、第一提升带3、第一储存筒4、整形机5、第三提升带6、滚筒式松包筛末机7、正反转传输带8,第二提升带9、第二储存筒10、烘干机11,冷却带2的始端位于滚筒式茶叶杀青机1的出料口的下方,第一提升带3的始端位于冷却带2的末端的下方,第一储存筒4位于第一提升带3的末端的下方,整形机5位于第一储存筒4的下方,第三提升带6的始端位于整形机5的出料口的下方,滚筒式松包筛末机7的进料口位于第三提升带6的末端的下方,正反转传输带8位于滚筒式松包筛末机7的出料口的下方,第二提升带9的末端位于正反转传输带8末端的下方,整形机5位于第二储存筒10的下方,第三提升带6位于第二整形机5的出料口的下方,烘干机11位于正反转传输带8始端的下方。
滚筒式茶叶杀青机1是通过螺旋式旋转对茶叶进行杀青。茶叶从滚筒式茶叶杀青机1的前端进入,从后端排出。杀青机采用清洁的液化气做为燃料,通过对杀青温度的控制,将茶叶不停的翻转,杀青均匀。滚筒式茶叶杀青机1具有自动恒温系统和自动点火装置,滚筒式茶叶杀青机1还具有保温隔热的效果,从而达到升温迅速,节省燃气的目的,滚筒式茶叶杀青机1的滚筒采用无级调速,出茶快、干净,调速操作灵活方便,运转平稳,适用于各类茶的炒制,用不锈钢气排,火势均匀,制优率高。
冷却带2由不锈钢筛网做成,经过调速电机的带动传输茶叶,在冷却带2的旁侧设置4个以上的冷却风机,把刚刚杀青出来的高温茶叶通过冷风把温度降低。
整形机5在pLc的控制下自动动作,在液压的作用下,茶叶成型,整形成块状后翻动并松散茶叶改变叶张的受力方向,再重复整形茶叶,因为成型时间短,茶叶不会存在湿热作用,成品色泽鲜润一致,大大提高了乌龙茶造型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无布包揉,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有利于提升乌龙茶加工自动化水。
滚筒式松包筛末机7是采用螺旋方式旋转将整形好的块状茶叶通过滚筒搅拌,使茶叶松散,同时,把粉末筛掉。滚筒式松包筛末机7的内桶可以加大、加长,传动部分用皮带变速,万向轴承支撑,减少噪音,不易损坏。该滚筒式松包筛末机7具有结构紧奏、设计合理、安全高效,使用轻便的优点。
烘干机11由输送装置、干燥室、调速置装、加热装置、送风装置组成。
其中,输送装置是链板式的,由电机带动链条转动,从而带动网带,茶叶由最高层逐层递减方式,从上到下烘干,最后由出料口把烘干好的茶叶送出。输送装置和干燥室最上层烘板连成一个循环,热风通过干燥室进入输送装置。干燥室内,各组链板的运行速度从上至下渐次减慢,以符合物料的干燥规律,干燥室后端连接送风装置,风分层送入,烘毕的物料由前端下部卸出。
变速装置为无级变速器,根可据不同物料的烘干要求和初终含水率在一定范围进行无级调速,还可根据用户要求改变调速范围。加热装置主要由电热丝组成,通过送风装置把温度输送到干燥室,再送到输送装置上起到加热烘干的作用。
上述滚筒式茶叶杀青机1、整形机5、滚筒式松包筛末机7、烘干机11均为现有的装置,在此就不做过多阐述。本发明还可以设置用于操作控制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的操作台12。
工作时,打开电源,启动系统,预热滚筒式茶叶杀青机1,待温度达到设定要求后,开始投放鲜茶叶,鲜茶叶在经过高温杀青后,冷却带2进行降温,后茶叶由第一提升带3传送到第一储存桶4内,待储存茶叶超100斤时,自动打开第一储存桶4底部的出料口的阀门,茶叶落到整型机5的行腔里面,整型机5由液压系统控制,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电磁阀,从而使各个位置的油缸动作,在此过程中,整型机5先自动盖上盖子,主缸前推,当行程带位后,就停止前推,侧缸移动,压缩空间,从而使茶叶收到各各方向力的作用,当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就会自动回程,打开盖子,翻料缸工作,把整型的茶叶翻出,后茶叶经过第三提升带6传送到滚筒式松包筛末机7,整型茶叶经过打散筛末后,在经过正反转传输带8正转传送到第二提升带9上,由第二提升带9传送到第二储存料桶10内,待茶叶全部进入第二储存料桶10内,自动打开出料阀门,茶叶经过整形机5的第二次整型,在经过上述的5到6次循环整形后,茶叶形状达到要求,经过打散的茶叶由正反转传输带8自动反转输送到烘干机11上,进行茶叶烘干。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该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3)

1.一种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滚筒式茶叶杀青机(1)、冷却带(2)、第一提升带(3)、第一储存筒(4)、整形机(5)、第三提升带(6)、滚筒式松包筛末机(7)、正反转传输带(8),第二提升带(9)、第二储存筒(10)、烘干机(11),所述冷却带(2)的始端位于所述滚筒式茶叶杀青机(1)的出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一提升带(3)的始端位于所述冷却带(2)的末端的下方,所述第一储存筒(4)位于所述第一提升带(3)的末端的下方,所述整形机(5)位于所述第一储存筒(4)的下方,所述第三提升带(6)的始端位于所述整形机(5)的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滚筒式松包筛末机(7)的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三提升带(6)的末端的下方,所述正反转传输带(8)位于所述滚筒式松包筛末机(7)的出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二提升带(9)的末端位于所述正反转传输带(8)末端的下方,所述整形机(5)位于所述第二储存筒(10)的下方,所述第三提升带(6)位于所述整形机(5)的出料口的下方,所述烘干机(11)位于所述正反转传输带(8)始端的下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带(2)的旁侧设置有冷却风机。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机设置有至少4个。
CN201010541291.7A 2010-11-12 2010-11-12 一种乌龙茶自动生产线 Active CN1024616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1291.7A CN102461680B (zh) 2010-11-12 2010-11-12 一种乌龙茶自动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1291.7A CN102461680B (zh) 2010-11-12 2010-11-12 一种乌龙茶自动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1680A true CN102461680A (zh) 2012-05-23
CN102461680B CN102461680B (zh) 2014-03-26

Family

ID=46066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41291.7A Active CN102461680B (zh) 2010-11-12 2010-11-12 一种乌龙茶自动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6168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5621A (zh) * 2013-03-21 2013-06-05 广东宏伟集团有限公司 条索状凤凰乌龙茶自动化加工设备及其自动化加工方法
CN103504030A (zh) * 2013-09-23 2014-01-15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CN105724629A (zh) * 2016-04-20 2016-07-06 福建佳友茶叶机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乌龙茶燃油杀青机及其控制电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5461Y (zh) * 2005-06-08 2006-12-13 四川茗山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生产线
CN201888208U (zh) * 2010-11-12 2011-07-06 福建省安溪佳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5461Y (zh) * 2005-06-08 2006-12-13 四川茗山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生产线
CN201888208U (zh) * 2010-11-12 2011-07-06 福建省安溪佳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广东茶业》 20021231 陈加友等 乌龙茶专业机械__茶友机械在制茶工艺中的应用 21-22,12 1-3 , 第06期 *
张方舟等: "闽南乌龙茶的制法", 《中国茶叶》, no. 02, 31 December 2003 (2003-12-31), pages 21 - 22 *
金心怡 等: "《茶叶加工工程》", 31 December 2003, 中国农业出版社, article "乌龙茶初加工", pages: 52,97 *
陈加友等: "乌龙茶专业机械――茶友机械在制茶工艺中的应用", 《广东茶业》, no. 06, 31 December 2002 (2002-12-31)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5621A (zh) * 2013-03-21 2013-06-05 广东宏伟集团有限公司 条索状凤凰乌龙茶自动化加工设备及其自动化加工方法
CN103125621B (zh) * 2013-03-21 2014-03-12 广东宏伟集团有限公司 条索状凤凰乌龙茶自动化加工设备及其自动化加工方法
CN103504030A (zh) * 2013-09-23 2014-01-15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CN103504030B (zh) * 2013-09-23 2015-04-29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CN105724629A (zh) * 2016-04-20 2016-07-06 福建佳友茶叶机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乌龙茶燃油杀青机及其控制电路
CN105724629B (zh) * 2016-04-20 2023-04-14 福建佳友茶叶机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乌龙茶燃油杀青机及其控制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1680B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40586U (zh) 茶叶生产系统
CN104814170A (zh) 基于加工红茶、绿茶、黄茶、白茶的连续化生产线及方法
CN102144802A (zh) 一种新型食用菌快速烘干装置及其银耳快速烘干工艺
CN201163971Y (zh) 茶叶做青机
CN203969163U (zh) 一种咖啡豆干燥设备
CN104904889A (zh) 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及制兰花形绿茶的方法
CN103125621A (zh) 条索状凤凰乌龙茶自动化加工设备及其自动化加工方法
CN203762179U (zh) 一种安吉白茶自动化加工成套设备
CN102461680B (zh) 一种乌龙茶自动生产线
CN203040585U (zh) 茶叶自动生产系统
CN102669317B (zh) 一种全自动乌龙茶生产设备
CN202999208U (zh) 一种茶叶自动摊青机
CN201888208U (zh) 一种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
CN106106869A (zh) 一种花香型功夫红茶自动化生产工艺
CN202050875U (zh) 新型食用菌快速烘干装置
CN103976041A (zh) 安吉白茶自动化加工成套设备及茶叶加工方法
CN109077135A (zh) 一种小罐红茶自动化加工生产线
CN206729102U (zh) 一种滚筒卧式炒茶机
CN109077136A (zh) 一种小罐红茶的加工系统
CN104814169A (zh) 多功能茶叶鲜叶加工机
CN209234854U (zh) 一种小罐红茶的加工系统
CN204707911U (zh) 一种智能化乌龙茶加工生产线
CN215736693U (zh) 优质鲜叶制作恩施玉露的机械化与连续化生产线
CN208631581U (zh) 一种茶叶杀青投料装置
CN107114498A (zh) 茶叶加工流水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62400, Anxi County, Fujian Tak yuan industry and Trade Park (Chengxiang light Tak Village)

Applicant after: FUJIAN JIAYOU TEA MACHINER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62400, Fujian County, Chengxiang Province, Anxi Town, Macao highway station store

Applicant before: Fujian Anxi Jiayou Machiner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FUJIAN ANXI JIAYOU MACHINERY CO., LTD. TO: FUJIAN JIAYOU TEA LEAF MACHINER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