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4030B - 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4030B
CN103504030B CN201310436635.1A CN201310436635A CN103504030B CN 103504030 B CN103504030 B CN 103504030B CN 201310436635 A CN201310436635 A CN 201310436635A CN 103504030 B CN103504030 B CN 1035040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rotating shaft
full
oolong tea
screen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366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4030A (zh
Inventor
漆海霞
黄亚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anglaida Bio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4366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040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04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4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4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4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包括筛盘、电机、至少1个第一凸轮、和与第一凸轮数量相等的第一顶杆机构,所述筛盘与第一顶杆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杆机构的下端与第一凸轮连接,所述第一凸轮与电机连接。本发明通过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通过电机驱动筛盘上下振动,从而自动实现摇青和晾青,降低了劳动强度,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保证了做青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的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背景技术
茶是人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乌龙茶是我国生产的非常有特色的一种茶。做青是制造乌龙茶的特有工序之一。做青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乌龙茶的品质。做青工艺主要由晾青和摇青两个步骤组成。通过摇青与晾青的交替进行,促使青叶“走水”,产生“还阳”与“退青”的现象,从而使青叶梗与叶脉中的水分及可溶性内含物向叶片转移,水分通过气孔逐步散发,可溶物则与叶内含物结合、转化,形成更高级的香味物质。
做青这一道工序一般需要消耗12至14小时。传统的乌龙茶加工均采用手工作业,手工做青一般用吊筛进行摇青,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做青质量参差不齐。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乌龙茶的做青工序步入半机械化作业。目前,做青工序中的摇青通过一个圆形长筒的“旋转式”摇青机来完成,即通过旋转“旋转式”摇青机中的筒体,令茶叶在筒体内做摩擦及碰撞运动,达到摇青的目的;而摇青结束后,再通过手工将茶叶自摇青机内取出放至竹筛上,然后用手工将茶叶摊散或端起竹筛摇动将茶叶分散,达到晾青的目的。由于做青时,需要将摇青和晾青交替进行,且长达12至14小时。因此,这种半机械化的做青也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强度,且工作效率也得不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做青的质量也参差不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该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可自动实现摇青和晾青这两个步骤,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包括筛盘、电机、至少1个第一凸轮、和与第一凸轮数量相等的第一顶杆机构,所述筛盘与第一顶杆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杆机构的下端与第一凸轮连接,所述第一凸轮与电机连接。为方便控制,本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设有控制装置,此控制装置主要由微计算机控制器构成,利用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启动运行实现筛盘上下振动的控制,即摇青;利用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停止可实现控制筛盘停止振动,即晾青。控制装置可采用市场现有的产品,以降低生产本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的时间,也节约生产成本。
为提高筛盘上下振动时的稳定性,所述的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还包括传动机构、至少2个第二凸轮和与第二凸轮数量相等的第二顶杆机构,所述第二凸轮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一凸轮连接,所述第二顶杆机构的上端与筛盘固定连接,下端与第二凸轮连接。
所述第一顶杆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滑块、第一顶杆和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块安装于第一顶杆,且与第一导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安装于第一顶杆下端,所述第一顶杆的上端与筛盘固定连接,下端通过第一滑轮与第一凸轮连接;
所述第二顶杆机构包括第二导轨、第二滑块、第二顶杆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块安装于第二顶杆,且与第二导轨连接,所述第二滑轮安装于第二顶杆下端,所述第二顶杆的上端与筛盘固定连接,下端通过第二滑轮与第二凸轮连接。为使筛盘与水平面平行,所述第一顶杆机构和第二顶杆机构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机构,即第一顶杆机构和第二顶杆机构的大小、高度及各个部件等都是一样的。而当第一顶杆机构和第二顶杆机构的高度稍有差别时,本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同样可以实现做青。
所述的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还包括底座、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凸台及用于固定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安装板,所述电机与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凸轮安装于第一转轴,所述第二凸轮安装于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转轴连接,同时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平行设置。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送带和两个直径相同的皮带轮,所述两个皮带轮分别安装于第一轴转和第二转轴,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皮带轮。
所述第一凸轮的数量为1个,所述第二凸轮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在底座上呈品字分布。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呈品字分布,令第一顶杆和2根第二顶杆对筛盘的支撑点呈品字形分布,即三个支撑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从而保证筛盘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凸轮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二凸轮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呈矩形分布于底座上。同上述,为保证筛盘振动的稳定性,将2第一顶杆和2根第二顶杆对筛盘的支撑点呈品字形分布,从而保证筛盘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分别为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所述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均设有至少一个偏心孔。同时,第一偏心轮中的4个偏心孔具有不同的编心距,而第二偏心轮中的4个偏心孔也具有不同的编心距。利用偏心距不相等偏心孔可调整筛盘上下振动的幅度。
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下侧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位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上方,所述挡板呈T形。挡板设置可防止滑块从导轨的上端脱离;同时在挡板的下侧设置缓冲件,可避免各个滑块与挡板直接相撞,从而起到保护的效果。为提高安装板的强度,所述安装板的下端设有肋板。
所述筛盘的上端设有盘盖。当筛盘盖上盘盖时,筛盘为封闭的结构,从而防止茶叶从筛盘中掉落。同时,当筛盘上下振动时,茶叶在振动的过程中反复与筛盘的底部和盘盖发生碰撞,从而提高摇青的效率。具体的,所述筛盘由多根铁丝以网状结构的形式构成。这有利于茶叶中水分的流走。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通过控制系统定时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当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启动时,电机驱动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转动;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分别随着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的转动而上下运动,则使与顶杆固定连接的筛盘上下振动,故置于筛盘上的茶叶随着筛盘的上下振动而上下跳动,从而实现摇青的效果;摇青一段时间后,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停止,筛盘不振动,茶叶平摊于筛盘上,自动实现晾青;晾青一段时间后,再次启动电机进行摇青,如此反复多次,从而自动实现做青,降低劳动强度。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利用控制电机反复启动或停止,通过电机带动第一凸轮转动,从而令筛盘上下振动或静止,实现自动摇青和晾青,故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本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在做青的过程不需要人工参与,自动化控制,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故做青质量稳定;本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可准确控制电机启动或停止,且不会受到人的体能的影响,故可以严格控制摇青和晾青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在做青的过程中,摇青和晾青这两个步骤可不间断的反复进行,因此做青工序连续性高,将大大节省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包括筛盘1、电机、至少1个第一凸轮2、和与第一凸轮2数量相等的第一顶杆机构3,所述筛盘1与第一顶杆机构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杆机构3的下端与第一凸轮2连接,所述第一凸轮2与电机连接。为方便控制,本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设有控制装置,此控制装置主要由微计算机控制器构成,利用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启动运行,使筛盘1上下振动,即摇青;利用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停止,则可控制筛盘1停止,即晾青,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控制装置可采用市场现有的产品,以降低生产本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的时间,也节约生产成本。
为提高筛盘1上下振动时的稳定性,所述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还包括传动机构7、至少2个第二凸轮5和与第二凸轮5数量相等的第二顶杆机构4,所述第二凸轮5通过传动机构7与第一凸轮2连接,所述第二顶杆机构4的上端与筛盘1固定连接,下端与第二凸轮5连接。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筛盘的稳定性,所述第一顶杆机构3与2个第二顶杆机构4支撑于筛盘1的支撑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则三个支撑点呈三角形分布。本实施例中,三个支撑点呈品字形分布,即以等腰三角形分布。具体的,所述第一凸轮2的数量为1个,所述第二凸轮5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一凸轮2和第二凸轮5在底座6上呈品字分布。第一凸轮2和第二凸轮5呈品字分布,令第一顶杆31和2根第二顶杆42的排列不在同一直线上,从而保证筛盘1振动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顶杆机构3包括第一导轨32、第一滑块33、第一顶杆31和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块33安装于第一顶杆31,且与第一导轨32连接,所述第一滑轮安装于第一顶杆31下端,所述第一顶杆31的上端与筛盘1固定连接,下端通过第一滑轮与第一凸轮2连接;
所述第二顶杆机构4包括第二导轨43、第二滑块44、第二顶杆42和第二滑轮41,所述第二滑块44安装于第二顶杆42,且与第二导轨43连接,所述第二滑轮41安装于第二顶杆42下端,所述第二顶杆42的上端与筛盘1固定连接,下端通过第二滑轮41与第二凸轮5连接。为使筛盘1与水平面平行,所述第一顶杆机构3和第二顶杆机构4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机构,即第一顶杆机构3和第二顶杆机构4的大小、高度及各个部件等都是一样的。
所述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还包括底座6、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3,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3的凸台8及用于固定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43的安装板9,所述电机与第一转轴12连接,所述第一凸轮2安装于第一转轴12,所述第二凸轮5安装于第二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2通过传动机构7与第二转轴13连接,同时所述第一转轴12与第二转轴13平行设置。同时,为提高底座6的强度,在底座6的下侧设置有筋条61,而为提高安装板9的强度,在安装板9的下端设置有肋板81。所述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3均通过轴承座安装于凸台8的上端。
所述传动机构7包括传送带72和两个直径相同的皮带轮71,所述两个皮带轮71分别安装于第一轴转12和第二转轴13,所述传送带7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皮带轮72。
所述第一凸轮2和第二凸轮5分别为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所述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均设有4个偏心孔14。同时,第一偏心轮中的4个偏心孔14具有不同的编心距,而第二偏心轮中的4个偏心孔14也具有不同的编心距。利用偏心距不相等偏心孔14可调整筛盘1上下振动的幅度。
所述安装板9的上端设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下侧设有缓冲件11,所述缓冲件11位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43的上方,所述挡板10呈T形。挡板10设置可防止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44分别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43的上端脱离;同时在挡板10的下侧设置缓冲件11,可避免各个滑块与挡板10直接相撞,从而起到保护的效果。此处的缓冲件11可以为具有弹性性质的部件,如橡胶、弹簧和塑料等,本实施例优选橡胶。
所述筛盘1的上端设有盘盖15。当筛盘1盖上盘盖15时,筛盘1为封闭的结构,从而防止茶叶从筛盘1中掉落。同时,当筛盘1上下振动时,茶叶在振动的过程中反复与筛盘1的底部和盘盖15发生碰撞,从而提高摇青的效率。所述筛盘1由多根铁丝以网状结构的形式构成,如同矩形的鸟笼状。这有利于茶叶中水分的流走。
实施例2
本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除以下技术特征外同实施例1:所述第一凸轮2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二凸轮5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一凸轮2和第二凸轮5呈矩形分布于底座6上。为保证筛盘1振动的稳定性,将2第一顶杆2和2根第二顶杆5支撑于筛盘的支撑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本实施例中,4个支撑点呈现矩形分布。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筛盘、电机、至少1个第一凸轮、和与第一凸轮数量相等的第一顶杆机构,所述筛盘与第一顶杆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杆机构的下端与第一凸轮连接,所述第一凸轮与电机连接;
还包括传动机构、至少2个第二凸轮和与第二凸轮数量相等的第二顶杆机构,所述第二凸轮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一凸轮连接,所述第二顶杆机构的上端与筛盘固定连接,下端与第二凸轮连接;
所述第一顶杆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滑块、第一顶杆和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块安装于第一顶杆,且与第一导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安装于第一顶杆下端,所述第一顶杆的上端与筛盘固定连接,下端通过第一滑轮与第一凸轮连接;
所述第二顶杆机构包括第二导轨、第二滑块、第二顶杆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块安装于第二顶杆,且与第二导轨连接,所述第二滑轮安装于第二顶杆下端,所述第二顶杆的上端与筛盘固定连接,下端通过第二滑轮与第二凸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凸台及用于固定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安装板,所述电机与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凸轮安装于第一转轴,所述第二凸轮安装于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转轴连接,同时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送带和两个直径相同的皮带轮,所述两个皮带轮分别安装于第一轴转和第二转轴,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皮带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的数量为1个,所述第二凸轮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在底座上呈品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二凸轮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呈矩形分布于底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分别为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所述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均设有至少一个偏心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下侧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位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上方,所述挡板呈T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盘的上端设有盘盖。
CN201310436635.1A 2013-09-23 2013-09-23 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Active CN103504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6635.1A CN103504030B (zh) 2013-09-23 2013-09-23 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6635.1A CN103504030B (zh) 2013-09-23 2013-09-23 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4030A CN103504030A (zh) 2014-01-15
CN103504030B true CN103504030B (zh) 2015-04-29

Family

ID=49887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6635.1A Active CN103504030B (zh) 2013-09-23 2013-09-23 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040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1930B (zh) * 2014-04-02 2015-07-15 文福平 茶叶浪青机
CN104814175A (zh) * 2015-04-25 2015-08-05 周捷明 一种摆动式茶叶杀青理条机
CN107094916B (zh) * 2017-04-21 2020-05-22 温文溪 一种自动做青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33104A (zh) * 2019-11-28 2020-02-25 凤冈县黔北佳木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加工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9644A (zh) * 2005-11-25 2007-05-30 福建农业大学 一种振动式乌龙茶做青机及乌龙茶做青方法
CN201127259Y (zh) * 2007-07-31 2008-10-08 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手筛式运动的茶叶摇青机
CN102177986A (zh) * 2011-04-19 2011-09-14 卓晓斌 一种摇凉一体做青机
CN102461680A (zh) * 2010-11-12 2012-05-23 福建省安溪佳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9644A (zh) * 2005-11-25 2007-05-30 福建农业大学 一种振动式乌龙茶做青机及乌龙茶做青方法
CN201127259Y (zh) * 2007-07-31 2008-10-08 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手筛式运动的茶叶摇青机
CN102461680A (zh) * 2010-11-12 2012-05-23 福建省安溪佳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乌龙茶自动生产系统
CN102177986A (zh) * 2011-04-19 2011-09-14 卓晓斌 一种摇凉一体做青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4030A (zh) 2014-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4030B (zh) 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CN206377941U (zh) 振动式茶叶烘干装置
CN205825624U (zh) 一种振动网式花茶烘干装置
CN203855108U (zh) 振动冷却茉莉花茶叶输送机
CN108816734A (zh) 一种茶叶筛选装置
CN107624895A (zh) 一种高效率茶叶烘干装置
CN205628580U (zh) 一种振动筛机
CN207476873U (zh) 用于杀青机的底部振动筛选机构
CN106601474A (zh) 一种散热型电容器放置装置
CN207592231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粗沙筛选装置
CN108554779A (zh) 一种凸轮驱动式毛尖茶叶双工位多维度筛选装置
CN209597260U (zh) 一种可全自动中药捣碎装置
CN106982946A (zh) 茶叶翻炒装置
CN204583660U (zh) 一种复合运动茶叶抖筛机
CN108451394A (zh) 一种曲柄滑块控制倾斜式高效率咖啡豆研磨装置
CN202079031U (zh) 茶叶机采鲜叶分级处理机
CN208960351U (zh) 一种机制砂生产用水洗除粉装置
CN204247508U (zh) 一种可同时震动转动筛网的过筛机
CN207692884U (zh) 一种茶叶炒茶装置
CN106798399B (zh) 一种家用智能茶几
CN203072818U (zh) 新型炒茶机
CN206729165U (zh) 咖啡豆筛选装置
CN108934374A (zh) 一种农业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设备
CN203855106U (zh) 电磁振动冷却茉莉花茶叶输送机
CN206778896U (zh) 一种新型西药学药剂筛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8

Address after: 510663 Room 202, building 2, No.232 Kezhu Road, Science City,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kanglaida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42 No. five, 483 mountain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Tianhe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