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6955B - 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6955B
CN102456955B CN201010564429.5A CN201010564429A CN102456955B CN 102456955 B CN102456955 B CN 102456955B CN 201010564429 A CN201010564429 A CN 201010564429A CN 102456955 B CN102456955 B CN 1024569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terminal
bridging structure
conductor
terminal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644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6955A (zh
Inventor
吴智远
许标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witchlab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witchlab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witchlab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witchlab Shangha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56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6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6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6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是导线端子与网桥的组合,所述网桥包括一个接触件和一个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具有一第一边、一第二边、以及一连接第一、二边的弯曲边,所述接触件为一个断面类似多边形的柱状体结构,接触件和配置在导线端子内的导体形成面接触,所述端子界定有一个槽室和一个通孔,用于容纳网桥,并且弹性部的第二边始终将接触件压向配置在端子内的导体,使至少两个端子互相电性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网桥散热性较差、温升现象明显的问题,改变了传统结构中点或线的接触形态,显著提高了导电性能。

Description

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电性导线插入连接的导线端子装置,特别属于一种使至少两个导线端子互相电性连接,并和导线端子装置组合使用的桥接结构。
背景技术
利用包覆在绝缘壳体(通常由塑料材料制成)内的弹簧片、导体(或金属件)来压制进入连接端子的导线,形成电性连接的导线端子或压线端子,这种结构已成为公知技术。例如,美国US6689955B2“CONNECTING DEVICEWITH A CONNECTION SPRING OPERATED BY A CAM”专利案就供了一个典型的实施例。
为了降低布线的复杂性或消耗,同时,避免当安全引线(PE接线)经印刷电路板的线路及焊接位置引导到其他接线端子并有大电流通过时,上述线路或焊接位置阻断无法实现保护功能的情况,已知技术揭示了一种通过网桥(俗称短路片)或触针插接在上述排列的接线端子之间,使每一接线端子形成电性连接的方法。如图1所示,德国DE202005014510U1专利案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实施例。
德国DE202005014510U1专利案中的导线端子10插置在电路板(如PC电路板)上,其包括一个绝缘的壳体13,壳体13具有多个入口14,该入口14供那些从机器设备接来的导线插入壳体13内部。壳体13界定有一个腔室15,该腔室15中配装弹簧片20和导体(或金属件)25,并且和上述插入壳体13内的导线形成接触或电性连接。弹簧片20和导体(或金属件)25包括有头端20a、25a,在导线插入壳体13后,头端20a、25a会咬住导线,使导线不会轻易脱离与弹簧片20、导体(或金属件)25接触的状态。当操作人员推压一个押板30将弹簧片头端20a下压时,才能解除导线和弹簧片20、导体(或金属件)25的接触状态。导体(或金属件)25具有一个形成较细或窄小的脚26,以便插置在电路板的pin针上,或与另一导线端子上的pin针相互对插。
为了使每个排列的带线端子10相互电性连接产生加倍的接电部位,上述专利案提供了一个触针35插接在上述排列的接线端子10之间。考虑到触针35插接在端子10的位置的稳定、不会晃动的因素,触针35和弹簧片20、导体(或金属件)25之间必须提供一个安全的接触位置,因此,上述专利案的具体实施例中触针35被包围限制在弹簧片20的一个边21和导体(或金属件)25的二个边25b、25c之间,其中边25b和边25c形成的角度小于90°。在这种接线端子10和触针35组合的结构形态中,触针35同时被包围限制在上述三个边21、25b、25c之间,存在散热性较差的问题,并且在电流通过时,会产生明显的温升现象,特别是在较大电流通过的时候。
公知的,在上述结构中,触针35与边21、25b、25c之间形成点或线的接触形式,因此其接触面积小,通电的电阻值较大,导电性也不理想,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上述参考技术显示了有关导线端子的绝缘壳体和弹簧片、导体(或金属件)、网桥等相关组配结构的设计技术,与此同时,组配或桥接结构在提供装配人员简便地与接线端子组装的情况下,很难同时具有理想的导电性和组配稳定性,以及通过较大电流值时温升明显的问题也随之暴露。
因此,在设计端子和网桥的组合结构时,在保证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需要改变网桥或触针与端子、弹簧片、导体(或金属件)的接触组合位置以解决桥接器散热性差和温升现象明显的问题,同时,网桥或触针的结构需要重新设计,改变其与弹簧片、导体(或金属件)的接触形式,以避免导电性不理想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改变网桥的结构,以及其与端子、弹簧片、导体的组合形式,在满足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情况下,解决导电性不理想、散热性差和温升明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是一个导线端子与网桥的组合,所述网桥包括一个接触件和一个弹性部,弹性部具有一第一边、一第二边、以及一连接第一、二边的弯曲边,所述端子界定有一个槽室和一个通孔,用于容纳网桥,并且弹性部的第二边始终将接触件压向配置在端子内的导体,使至少两个端子互相电性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所述弹性部的第二边包含一个连接弯曲边的连接端和一个相对连接端的自由端,且连接端和自由端分别向第一边的方向形成倾斜角度,使得接触件可选择性地从连接端或自由端的方向进入端子的槽室。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所述接触件优选一个断面类似多边形的结构,接触件和配置在导线端子内的导体形成面接触的形态。
本发明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在保证其整体的安全性和电性连接能力的前提下,网桥与端子槽室、导体的接触组合形式不同于以往组合形式,解决了网桥散热性较差、温升现象明显的问题。
再者,具有接触件和弹性部的网桥结构不同于以往结构,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点或面的接触形态,使得网桥和导体的接触面积显著增加,同时改善了导电性比较差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德国DE202005014510U1专利案中接线端子与弹簧片、导体、触针组合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导线端子与网桥的实施例示意图,包括壳体、导体和弹簧片等的关系位置;
图4是本发明导线端子与网桥组合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网桥组合在导线端子槽室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端子10    壳体13
入口14    腔室15
槽室16    上槽室16a
下槽室16b        壁16c
通孔17           穴18
弹簧片20         头端20a、25a
边21、25b、25c   导体25
脚26             长形孔27
押板30           触针35
网桥40           接触件41
端41a            弹性部42
第一边43         趾部43a
第二边44         连接端44a
自由端44b        弯曲边45
导线x            角度α、β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本发明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是一导线(或接线)端子10与网桥40的组合。网桥40可弹性地插入接线端子10里面,使至少两个接线端子10互相电性连接。图3、图4特别描绘了两个排列在一起的端子10,端子10选择由塑料材料制成绝缘壳体13的形态。壳体13具有多个入口14,供那些从机器设备接来的导线x插入壳体13内部。端子10或壳体13界定有一个腔室15,该腔室15内配装弹簧片20和导体(或金属件)25,并且和上述插入壳体13内的导线x形成接触或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片20和导体(或金属件)25采用已知结构,包括有头端20a、25a和形成在导体25上的长形孔27,当导线x插入壳体13后,头端20a、25a咬住导线x,使导线x不会轻易脱离与弹簧片20、导体(或金属件)25接触的状态。当操作人员推压一押板30将弹簧片20的头端20a下压时,才能解除导线x和弹簧片20、导体(或金属件)25接触的状态。导体(或金属件)25也具有一较细或窄小的脚26,以便插置在电路板的pin针上,或与另一导线端子10上的pin针互相对插。
请参考图2、3,网桥40包括一个接触件41和一个弹性部42。所述弹性部42具有一第一边43、一第二边44,以及一连接第一边43和第二边44的弯曲边45,弹性部42采用近似U型的结构。在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边43包含有一个凸出的趾部43a,并且第一边43的宽度大于该第二边44的宽度,第二边44包括一个连接弯曲边45的连接端44a和一个相对连接端44a的自由端44b,并且连接端44a和自由端44b分别向第一边43的方向倾斜一角度α、β,如图5所示,以容许接触件41可选择性地从连接端44a或自由端44b的方向进入端子10内。
如图2、3所示,与网桥40相对应,端子10或壳体13界定有一个槽室16和一个通孔17,用于容纳网桥40的弹性部42和接触件41。具体的,槽室16包含(或定义)有一个上槽室16a和一个下槽室16b,并且下槽室16b的断面宽度大于上槽室16a的断面宽度。因此,下槽室16b用来收容限制弹性部42具有相对较大宽度的第一边43,而让第二边44和弯曲边45位于上槽室16a的空间内,如图4、5所示的情形。
请参阅图2、3或4,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在下槽室16b的一个壁16c(图中,壁16c位于下槽室16b底部的位置)上,形成有一个穴18,当弹性部42装入槽室16时,弹性部42的第一边43的趾部43a被穴18约束限制,使得弹性部42稳定地位于槽室16里面,而不会前后移动或左右移动。
请参考图5,当操作接触件41穿过相互排列的端子通孔17后,弹性部42以第一边43和下槽室16b的壁16c为支点,使第二边44恒常地将接触件41压向配置在端子10内的导体25的一个边25b,进而使至少两个接线端子10电性连接。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接触件41优先选择形成类似多边形或方形断面的柱状体结构,接触件41和端子内的导体形成面接触的形态,使其导电性尽可能提高,改变了常规结构中点或线的接触形态,改善了导电性较不理想的情况。
为了使接触件41易于穿过通孔17组合在端子10或壳体13上,接触件41的两端41a为锥状或推拔的形状。
请再参考图5,弹性部第二边44的连接端44a和自由端44b分别具有倾斜角度α、β,使得接触件41可以从相互排列的端子10的任一边进入槽室16或通孔17,不会发生与第二边44碰撞或撑开第二边44的情况。基本上,该角度α、β均小于60°。当接触件41从相互排列的端子10的任一边进入槽室16或通孔17时,接触件两端41a的锥状或推拔形状配合弹性部连接端44a和自由端44b的倾斜角度α、β,使得使用者的操作更为平顺。
综上所述,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在保证其整体的安全性和电性连接能力的前提下,网桥40与端子槽室16、导体25的接触组合形式完全不同于触针35分别被三个边21、25b、25c夹持的组合形态,解决了网桥40或触针散热性较差、温升现象明显的问题。
再者,具有接触件41和弹性部42的网桥40结构不同于以往结构,该结构使得网桥40和导体25的接触面积被尽可能增加,相应的也使网桥40的导电性能被尽可能地提高,从而改变了公知技术中点或线的接触形态,改善了导电性比较差的情况。
此外,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特别考虑了弹性部42的第一边43、第二边44和端子10的上、下槽室16a、16b的组合结构,第二边44的连接端44a和自由端44b分别具有倾斜角度α、β,以使它们的组合操作更加理想。
上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任何熟知以上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内,凡是依照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属于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由一个导线端子与一个网桥组成,使至少两个导线端子互相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桥包括一个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具有:
一第一边;
一第二边;以及
一连接第一边和第二边的弯曲边;
所述网桥还包括一个接触件,该接触件和弹性部形成接触形态;所述导线端子配置有一个导体,所述弹性部的第二边恒常地使接触件压向导体的一个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端子有一个槽室和一个通孔,用于容纳所述网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呈U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包含有一个凸出的趾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的宽度大于第二边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包含一个连接弯曲边的连接端和一个相对连接端的自由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包含一个连接弯曲边的连接端和一个相对连接端的自由端,且连接端和自由端分别向第一边的方向形成一倾斜角度。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室包含有一个上槽室和一个下槽室,且下槽室的断面宽度大于上槽室的断面宽度。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室包含有一个上槽室和一个下槽室,下槽室的一壁上形成有一个穴。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室包含有一个上槽室和一个下槽室,所述弹性部的第一边装设在下槽室里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为一个断面呈多边形的柱状体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和配置在导线端子内的一个导体形成面接触形态。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的两端形成锥状形态。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槽室的壁位于下槽室底部的位置上。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包含有一个凸出的趾部,所述趾部位于下槽室的穴里面。
1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角度小于60度。
CN201010564429.5A 2010-10-26 2010-11-29 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 Active CN1024569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36610A TW201218560A (en) 2010-10-26 2010-10-26 combines a wire terminal and a bridging device, wherein the bridging device comprises a contact article and a flexible component while the terminal is defined with a trough room and a through hole for accepting the bridging device
TW099136610 2010-10-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6955A CN102456955A (zh) 2012-05-16
CN102456955B true CN102456955B (zh) 2015-06-10

Family

ID=46039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64429.5A Active CN102456955B (zh) 2010-10-26 2010-11-29 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56955B (zh)
TW (1) TW20121856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6007A (zh) * 2012-10-31 2013-02-27 江门市江海区汇聪电器厂 一种组合式接线端子组件
CN105789931B (zh) * 2016-04-29 2018-06-29 上海合璧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多兼容直插式快速连接器组件
CN110635289B (zh) * 2018-06-22 2021-11-26 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组合跨接器的接线端子装置及跨接器
CN113028309A (zh) * 2019-12-24 2021-06-25 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 灯模块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6058A (en) * 1991-10-01 1993-11-30 Mitsubishi Denki K.K. Terminal connecting device
CN1808771A (zh) * 2004-12-27 2006-07-26 西门子公司 接线端子
CN101609934A (zh) * 2008-06-17 2009-12-23 勒格朗法国公司 具有改进的短路等级的端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51799B (en) * 2006-04-25 2011-11-01 Wago Verwaltungs Gmbh Elektr. verbinder
DE102007024690B4 (de) * 2007-05-25 2009-06-04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Anschluß- oder Verbindungsklem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6058A (en) * 1991-10-01 1993-11-30 Mitsubishi Denki K.K. Terminal connecting device
CN1808771A (zh) * 2004-12-27 2006-07-26 西门子公司 接线端子
CN101609934A (zh) * 2008-06-17 2009-12-23 勒格朗法国公司 具有改进的短路等级的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6955A (zh) 2012-05-16
TW201218560A (en) 2012-05-01
TWI450459B (zh) 2014-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52551U (zh) 小间距高速正交连接器
CN108349447A (zh) 用于将电气部件与电源相连的设备
CN102456955B (zh) 用于导线端子的桥接结构
WO2008137106A3 (e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rimp connector
US8864528B2 (en) USB 3.0 two-way socket jack connector structure
CN102447182A (zh) 免螺丝接线端子
US9640924B2 (en) Communication plug
US20170271830A1 (en) Connecting adapter for a connecting terminal assembly
CN201222540Y (zh) 电连接插头
JP6457651B2 (ja) 端子台
JP3179678U (ja) プラグ端子の抜け止め可能なソケット
US9325127B2 (en) Patch panel structure
US748497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ocket structure
CN201282235Y (zh) 层叠式插座电连接器
CN202019075U (zh) 一种转换器插座
CN201355690Y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接线端子
KR102102588B1 (ko) 플러그 장치 및 배전 시스템
CN209561667U (zh) 一体式插套结构及插座
CN201117887Y (zh) 插接换向式插座
CN204495881U (zh) 一种电表接插端子
EP2523268B1 (de) Stecker und System aus Stecker und Buchse
CN208422212U (zh) 高频电路拼插实验板
CN101888037A (zh) 电流连接器
KR200468978Y1 (ko) 콘센트모듈에 일괄로 체결하는 멀티콘센트
CN206742506U (zh) 鞍型端子带插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