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6958B - 绝缘体上碳硅-锗硅异质结1t-dram结构及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绝缘体上碳硅-锗硅异质结1t-dram结构及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6958B
CN102446958B CN201110349892.2A CN201110349892A CN102446958B CN 102446958 B CN102446958 B CN 102446958B CN 201110349892 A CN201110349892 A CN 201110349892A CN 102446958 B CN102446958 B CN 1024469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ram
silicon
opening
type sili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498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6958A (zh
Inventor
黄晓橹
陈玉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li Micr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li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li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li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3498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46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46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6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6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6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体上碳硅-锗硅异质结1T-DRAM结构,包括:一半导体基板、一埋氧层,所述埋氧层覆盖在半导体基板上;一P型硅层,所述P型硅层覆盖在埋氧层上,所述P型硅层上设有由STI分隔开的NMOS器件,其中所述NMOS器件中的沟道为P型锗硅。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形成基于P-SiGe体区+N+-SiCS/D的1T-DRAM单元可以有效降低工作电压,同时又增大了读“0”和读“1”之间输出电流差额,即可增大了信号裕度。

Description

绝缘体上碳硅-锗硅异质结1T-DRAM结构及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体上碳硅-锗硅异质结1T-DRAM结构以及其形成该结构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传统1T/1C嵌入式DRAM单元为了获得足够的存储电容量(一般要求30fF/cell),其电容制备工艺(堆叠电容或者深沟槽式电容)将越来越复杂,并且与逻辑器件工艺兼容性越来越差。因此,与逻辑器件兼容性良好的无电容式DRAM(Capacitorless DRAM)将在VLSI中高性能嵌入式DRAM领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其中1T-DRAM(One Transistor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因其单元尺寸只有4F2而成为目前无电容式DRAM的研究热点。
1T-DRAM一般为一个SOI浮体(floating body)晶体管,当对其体区充电,即体区孔穴的积累来完成写“1”,这时由于体区孔穴积累而造成衬底效应,导致晶体管的阈值电压降低。当对其体区放电,即通过体漏PN结正偏将其体区积累的孔穴放掉来完成写“0”,这时衬底效应消失,阈值电压恢复正常。开启电流增大。而读操作是读取该晶体管开启状态时的源漏电流,由于“1”和“0”状态的阈值电压不同,两者源漏电流也不一样,当较大时即表示读出的是“1”,而较小时即表示读出的是“0”。
1T-DRAM的工作特性在以下论文中有详细描述:Ohsawa, T.; et al. Memory design using a one-transistor gain cell on SOI, Solid-State Circuits, IEEE Journal, Nov 2002, Volume: 37 Issue:11 , page: 1510 – 1522。
根据写“1”操作方法的不同,1T-DRAM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采用晶体管工作于饱和区时通过碰撞电离(impact-ionization)在体区积累孔穴,一类采用GIDL效应使体区积累孔穴。采用碰撞电离效应的1T-DRAM是目前1T-DRAM的研究热点。
目前,研究得最多的1T-DRAM是基于SOI(Silicon-on-Insulator)的结构,由于埋氧层的存在,可以有效实现体区孔穴积累,增大了读“0”和读“1”之间输出电流差额,即增大了信号裕度(margin)。但基于SOI结构的1T-DRAM存在的主要问题:体区电势受体区与源和漏的孔穴势垒限制,由于常规硅半导体禁带宽度有限,体电势的变化受到限制,阈值电压的变化较小(一般只有0.3V左右),这使得读出的信号电流较小。
中国专利CN 101615616A中披露了一种无电容式动态随机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包括源区、漏区、源漏之间的沟道和沟道上的栅区,其特征在于,源区和漏区是宽禁带的能带工程材料,其导带和硅相同,但价带低于硅,两者的价带差>0eV且≤0.5eV,比如0.3eV。所述宽禁带的能带工程材料优选为碳硅。
在上面披露的专利中采用碳硅作为1T-DRAM的源区和漏区,以提高体源、体漏的孔穴势垒,提高信号电流和保持时间。但其孔穴势垒提高有限,信号电流和保持时间提高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VLSI技术中高性能嵌入式DRAM领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无电容式1T-DRAM单元结构,提出一种基于P-SiGe体区+ N+-SiC S/D的1T-DRAM单元工艺制备方法以及形成的1T-DRAM单元。可以更有效地增大体源、体源PN结的孔穴势垒,以及更有效抑制“1”状态时体区孔穴通过源体PN结流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体上碳硅-锗硅异质结1T-DRAM结构,包括:
一半导体基板、一埋氧层,所述埋氧层覆盖在半导体基板上;
一P型硅层,所述P型硅层覆盖在埋氧层上,所述P型硅层上设有由STI分隔开的NMOS器件,其中所述NMOS器件中的沟道为P型锗硅。
在上述提供的1T-DRAM结构中,所述NMOS器件的源漏区材质为N+型碳硅。
在上述提供的1T-DRAM结构中,所述NMOS器件中的栅极和侧墙之间设有侧墙阻挡层。
在上述提供的1T-DRAM结构中,所述NMOS器件为SOI上的部分耗尽(Partial Depletion,PD)NMOS(PDNMOS)器件。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形成上述绝缘体上碳硅-锗硅异质结1T-DRAM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顺序步骤:
步骤1:在SOI晶片上淀积一层硬掩膜层,对所述硬掩膜层进行光刻和刻蚀,在硬掩膜层上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中暴露出P型硅层;
步骤2:对第一开口中暴露出的P型硅层进行刻蚀,刻蚀至埋氧层上仅存一薄层P性硅层为止;
步骤3:对第一开口内进行SiGe选择性外延生长,使第一开口内生长满Si1-xGex层,其中X为介于1和0之间且不包括1、0的数字;
步骤4:刻蚀去除硬掩膜层,对整个晶片表面进行全局化的氧化处理,待Si1-xGex层中锗含量达到设定摩尔比后停止氧化;
步骤5:刻蚀除去由于氧化在P型硅板上形成的SiO2层,优选地,在露出P型硅片和P-SiGe层的表面外延一层Si薄膜层;
步骤6:在晶片上制备浅槽隔离和NMOS器件,在晶片上覆盖一层光刻胶层,对光刻胶层进行光刻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中暴露出NMOS       器件;对第二开口中进行源漏离子植入和碳离子注入;
步骤7:去除晶片上多余光刻胶,进行退火工艺激活注入离子,形成N+-Si1-xCx源漏区。
上述提供的形成1T-DRAM结构的方法中,所述硬掩膜层为氮化硅。
上述提供的形成1T-DRAM结构的方法中,所述步骤4中刻蚀为湿法刻蚀。
上述提供的形成1T-DRAM结构的方法中,所述步骤5中刻蚀为湿法刻蚀。
上述提供的形成1T-DRAM结构的方法中,所述步骤4中X为0.001~1之间的数字。
上述提供的形成1T-DRAM结构的方法中,所述步骤7中X为0.001~0.1之间的数字。
上述提供的形成1T-DRAM结构的方法中,所述NMOS器件为PDNMOS器件。
对于P-SiGe体区,由于SiGe的禁带宽度比Si来得窄,使得1T-DRAM的碰撞电离效应增大,从而载流子产生速率增大,电流增益增大。
而由于体源、体漏的PN结为P-SiGe/N+-SiC异质结,SiC的价带与SiGe的价带之间的差值比Si的价带与SiGe的价带之间的差值更大,从而更有效地增大了体源、体漏PN结的孔穴势垒,它可以更有效抑制“1”状态时体区孔穴通过源体PN结流失。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形成基于P-SiGe体区+ N+-SiC S/D的1T-DRAM单元可以有效降低工作电压,同时又增大了读“0”和读“1”之间输出电流差额,即可增大了信号裕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在硬掩膜层上形成第一开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在第一开口内生长满Si1-xGex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除去硬掩膜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完成氧化处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外延一层Si薄膜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进行源漏离子植入和碳离子注入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绝缘体上碳硅-锗硅异质结1T-DRAM结构示意图。
图8是由本发明提供的1T-DRAM结构形成1T-DRAM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体上碳硅-锗硅异质结1T-DRAM结构,包括:一半导体基板、一埋氧层,所述埋氧层覆盖在半导体基板上;一P型硅层,所述P型硅层覆盖在埋氧层上,所述P型硅层上设有由STI分隔开的NMOS器件,其中NMOS器件中的沟道为P型SiGe。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便更好理解本发明创造的内容,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绝缘体上碳硅-锗硅异质结1T-DRAM结构通过下面的方法形成。
在形成的SOI晶片上淀积一层硬掩膜层,硬掩膜层一般为氮化硅材料。对硬掩膜层进行光刻和刻蚀,在硬掩膜层上形成第一开口,在第一开口中暴露出P型硅层,即形成1T-DRAM单元栅极区域窗口的硬掩膜,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对第一开口中暴露出的顶层P型硅层进行刻蚀,刻蚀至埋氧层上仅存一薄层P性硅层为止。使得埋氧层上方留下一薄层硅层,作为后续SiGe外延的籽晶。
对第一开口内进行SiGe选择性外延生长(Selective Epitaxial Growth,SEG),使第一开口内生长满Si1-xGex层,其中X为介于1和0之间且不包括0的数字,生长满Si1-xGex层后的结构如图2所示。如图3所示,采用湿法刻蚀除去除硬掩膜层,并对整个晶片表面进行全局化的氧化处理。这时,Si1-xGex层进行锗氧化浓缩,锗不断往下浓缩,同时表面形成SiO2。如图4所示,直到Si1-xGex层锗含量达到所需的摩尔比后,停止氧化。其中的X为0.01~1之间的数字,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形成如Si0.7Ge0.3、Si0.5Ge0.5、Si0.23Ge0.77、Si0.8Ge0.2、Si0.1Ge0.9等不同含量的SiGe层。采用湿法刻蚀去除由于氧化处理而在P型硅板表面上形成的SiO2层。由于Si层和SiGe层表面同时在进行氧化,去除表面SiO2层后Si层和Ge层表面也基本在同一平面。。如图5所示,由于SiGe层的性质不稳定性,还需要在表面外延一层Si外延膜层。
如图6所示,在晶片上制备浅槽隔离和后续的PDNMOS器件,在晶片上覆盖一层光刻胶层,对光刻胶层进行光刻形成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中暴露出NMOS器件;对第二开口中进行源漏离子植入和碳离子注入。在去除晶片上多余光刻胶后,对晶片进行退火工艺激活注入离子,形成N+-Si1-xCx源漏区。其中,X为0.001~0.1之间的数字。根据离子激活的程度,可以形成Si0.92C0.08、Si0.95C0.05、Si0.992C0.008、Si0.995C0.005、Si0.998C0.002等不同含量的SiC层。即形成本发明提供的绝缘体上碳硅-锗硅异质结1T-DRAM结构,如图7所示。
将上面所形成的结构中的源极接地、漏极接位线、栅极接字线即可,形成1T-DRAM单元,具体结构如图8所示。
本发明中对于P-SiGe体区,由于SiGe的禁带宽度比Si来得窄,使得1T-DRAM的碰撞电离效应增大,从而载流子产生速率增大,电流增益增大。而由于体源、体漏的PN结为P-SiGe/N+-SiC异质结,SiC的价带与SiGe的价带之间的差值比Si的价带与SiGe的价带之间的差值更大,从而更有效地增大了体源、体漏PN结的孔穴势垒,它可以更有效抑制“1”状态时体区孔穴通过源体PN结流失,从而有效增大1T-DRAM的保持时间(retention time)。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绝缘体上碳硅-锗硅异质结1T-DRAM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半导体基板、一埋氧层,所述埋氧层覆盖在半导体基板上;
一P型硅层,所述P型硅层覆盖在埋氧层上,所述P型硅层上设有由STI分隔开的NMOS器件,其中所述NMOS器件中的沟道为P型锗硅,且所述NMOS器件的源漏区材质为N+型碳硅;
所述沟道与所述源漏区之间形成有P型锗硅-N+型碳硅异质结,以增大体源、体漏PN结的孔穴势垒,并增大1T-DRAM的保持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T-DRAM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MOS器件中的栅极和侧墙之间设有侧墙阻挡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T-DRAM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MOS器件为PDNMOS器件。
4.一种形成权利要求1所述1T-DRAM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顺序步骤:
步骤1:在SOI晶片上淀积一层硬掩膜层,对所述硬掩膜层进行光刻和刻蚀,在硬掩膜层上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中暴露出P型硅层;
步骤2:对第一开口中暴露出的P型硅层进行刻蚀,刻蚀至埋氧层上仅存一薄层P型硅层为止;
步骤3:对第一开口内进行SiGe选择性外延生长,使第一开口内生长满Si1-xGex层,其中X为介于1和0之间且不包括1、0的数字;
步骤4:刻蚀去除硬掩膜层,对整个晶片表面进行全局化的氧化处理,待Si1-xGex层中锗含量达到设定摩尔比后停止氧化;
步骤5:刻蚀除去由于氧化在P型硅板上形成的SiO2层,在露出P型硅片和P-SiGe层的表面外延一层Si薄膜层;
步骤6:在晶片上制备浅槽隔离和NMOS器件,在晶片上覆盖一层光刻胶层,对光刻胶层进行光刻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中暴露出NMOS器件;对第二开口中进行源漏离子植入和碳离子注入;
步骤7:去除晶片上多余光刻胶,进行退火工艺激活注入离子,形成N+-Si1-xCx源漏区;
所述源漏区与沟道之间形成有N+-Si1-xCx-P-SiGe的PN异质结,以增大体源、体漏PN结的孔穴势垒,并增大1T-DRAM的保持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掩膜层为氮化硅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刻蚀为湿法刻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刻蚀为湿法刻蚀。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X为0.01~1之间的数字。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X为0.001~0.1之间的数字。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MOS器件为PDNMOS器件。
CN201110349892.2A 2011-11-08 2011-11-08 绝缘体上碳硅-锗硅异质结1t-dram结构及形成方法 Active CN102446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9892.2A CN102446958B (zh) 2011-11-08 2011-11-08 绝缘体上碳硅-锗硅异质结1t-dram结构及形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9892.2A CN102446958B (zh) 2011-11-08 2011-11-08 绝缘体上碳硅-锗硅异质结1t-dram结构及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6958A CN102446958A (zh) 2012-05-09
CN102446958B true CN102446958B (zh) 2014-11-05

Family

ID=46009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49892.2A Active CN102446958B (zh) 2011-11-08 2011-11-08 绝缘体上碳硅-锗硅异质结1t-dram结构及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469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63512B2 (en) 2013-06-24 2016-02-16 Globalfoundries Inc. Memory cell with integrated III-V device
CN111584637B (zh) * 2020-05-28 2023-11-14 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dsoi的pin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5742A (zh) * 2004-12-15 2006-08-09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单元和形成一存储单元的方法
CN101150054A (zh) * 2007-11-06 2008-03-26 清华大学 一种使用缩颈外延获得低位错密度外延薄膜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08137B2 (en) * 2006-03-15 2011-08-30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1T-DRAM on bulk silicon
JP2009016760A (ja) * 2007-07-09 2009-01-22 Toshiba Corp 半導体記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5742A (zh) * 2004-12-15 2006-08-09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单元和形成一存储单元的方法
CN101150054A (zh) * 2007-11-06 2008-03-26 清华大学 一种使用缩颈外延获得低位错密度外延薄膜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9-16760A 2009.01.2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6958A (zh) 2012-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39568B2 (en) Vertical body-contacted SOI transistor
WO2015131527A1 (zh) 一种半浮栅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68303A (zh) 半导体存储单元、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US7750368B2 (en) Memory device
CN102446958B (zh) 绝缘体上碳硅-锗硅异质结1t-dram结构及形成方法
KR20170055031A (ko) 터널링 전계효과 트랜지스터를 이용한 1t 디램 셀 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메모리 어레이
CN102543882B (zh) 形成绝缘体上碳硅-锗硅异质结1t--dram结构的方法及形成结构
US8525248B2 (en) Memory cell comprising a floating body, a channel region, and a diode
CN102637730B (zh) 基于埋层n型阱的异质结1t-dram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2856357B (zh) 基于埋层n型阱的异质结1t-dram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46959B (zh) 基于埋层n型阱的异质结1t-dram的制备方法
CN102446927B (zh) 提高写入速度的浮体动态随机存储器单元及其制作方法
CN102437127A (zh) 基于硅-锗硅异质结的单晶体管dram单元及其制备方法
KR100713914B1 (ko)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방법
CN103972174A (zh) SiGe体区纵向1T-DRAM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37126A (zh) 基于源体异质结的单晶体管dram单元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7687B (zh) 基于埋层n型阱的异质结1t-dram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69091B (zh) 一种后栅极单晶体管动态随机存储器的制备方法
CN102446960A (zh) 1t-dram单元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KR101120174B1 (ko)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CN102543881A (zh) 提高浮体效应存储单元写入速度的方法
CN102543879B (zh) 一种后栅极单晶体管动态随机存储器的制作方法
CN102412204A (zh) 单晶体管dram及其制备方法
KR20120039388A (ko)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CN102412253A (zh) 浮体效应存储器件用soi硅片及制造方法、存储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