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8160B - 图像处理装置、显示装置、重放装置、记录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显示装置、重放装置、记录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8160B
CN102438160B CN201110238949.1A CN201110238949A CN102438160B CN 102438160 B CN102438160 B CN 102438160B CN 201110238949 A CN201110238949 A CN 201110238949A CN 102438160 B CN102438160 B CN 1024381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region
anaglyph
pixel value
pix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389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38160A (zh
Inventor
岩田升
田岛秀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38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8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38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81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28Adjusting depth or dispa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22Improving the 3D impression of stereoscopic images by modifying image signal contents, e.g. by filtering or adding monoscopic depth c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对用于3维显示的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具有:图像区域特定部,用于特定第1图像区域和第2图像区域中的至少一方;像素值变更部,用于将图像区域特定部所特定的第1图像区域或第2图像区域的像素值变更为表示指定形式的像素值。在此,第1图像区域为包含只存在与左眼用图像中而不存在于右眼用图像中的像的区域,所述第1图像区域为以左眼用图像的左边为基准规定的连通上边和下边的图像区域。第2图像区域为包含只存在与右眼用图像中而不存在于左眼用图像中的像的区域,所述第2图像区域为以右眼用图像的右边为基准规定的连通上边和下边的图像区域。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显示装置、重放装置、记录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3维(3D)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等。 
背景技术
近年,除2维(2D)图像以外,关于3D图像的视听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关于该视听方法,目前已知的有利用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视差显示3D视频的3D显示装置等。 
在该种3D显示装置中,由于在显示屏的左右端会产生只存在于右眼用图像或只存在于左眼用图像的区域(非对应区域),因而会引起视野上的冲突,从而导致产生立体感降低的问题。在专利文件1中公开了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两眼立体观看装置。该装置具体为,首先调查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像素间的相关性,然后从各个图像中消除左右对应的像素区域以外的区域,并提交给输出方。由此,能够抑制或消除视野冲突,提高立体感。 
此外,就3D影像的观看方法而言,还可举出一种将2D图像模拟成3D图像进行显示的3D图像变换方法。举例来说,该方法为,首先根据图像的动作使2D图像延迟,然后将原有的2D影像信号和延迟信号分别用作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从而得到具有视差的3D图像。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上述方法获得良好的进深效果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3D图像显示方法为,使显示屏所具有的长宽比(aspect ratio)比3D视频信号的长宽比在水平方向上更长。根据该方法,通过使上述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水平偏移,进而消除偏移部分的欠缺,因此在3D图像转换方法中能够获得良好的进深效果。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平5-316541号公报”;1993年11月26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平8-205203号公报”;1996年8月9日公开。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由于是对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的每个像素进行相关性调查,因此,若从各个图像中消除像素值不同的像素部分,则会产生以下弊端。下面根据图10对该弊端进行说明。图10表示了现有技术中图像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a)表示专利文献1中的两眼立体观看装置进行处理前的原图像,(b)表示该两眼立体观看装置对原图像进行处理后的图像,(c)为表示对(b)所示的图像进行3维显示时的图像。 
图10中(a)所示的图像分别为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的原图像,而图10中(b)所示的图像为,分别从原图像中消除像素值不同的像素部分并提交给输出方的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处理后的图像)。 
此时,如图10中(c)所示,当观看在输出终端(如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的用户向近景聚焦时,则在图10中(b)所示的左眼用图像的像A和右眼用图像的像A’(像A和像A’为表示同一飞机的像)上聚焦。然而,在此情况下,导致从左眼用图像中消除的区域P显示成没有图像的不自然区域。 
另外,当用户向远景聚焦时,则在图10中(b)所示的左眼用图像的像B和右眼用图像的像B’(像B和像B’为表示同一山脉的像)上聚焦。然而,在此情况下,导致从右眼用图像中消除的区域Q显示成没有图像的不自然区域。 
也就是说,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处理后的图像的左右端附近,会出现图像在背景中间突然中断、或显示出没有背景的区域等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出现的不自然的影像。与向远景聚焦时的像相比,向近景聚焦时的像在视听者一方被强调显示,因而上述问题就更加明显。 
专利文献2中的技术只有在为了调整进深效果而使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水平偏移时才适用。换言之,对于不能适用用于调整上述进深效果的水平偏移技术的3维图像来说,专利文献2中的技术并不适用。 
在专利文献2中,被调整进深效果的图像为通过单镜头照相机拍摄的用于2维显示的图像。而用于3维显示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是由双镜头照相机所拍摄,因此,会出现各个图像所独有的拍摄区域。因此,即使对用于3维显示的图像采用专利文献2中的技术,也仍旧无法解决出现如专利文献1的图像 处理中的不自然的图像的问题。 
因此,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无法解决因只出现于利用视差进行3维显示的右眼用图像或左眼用图像中的像(像的一部分)所导致的立体感下降(难以识别进深效果)(看起来模糊)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利用视差进行3维显示时立体感下降的图像处理装置、显示装置、重放装置、记录装置、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信息记录介质、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为对用于3维显示的第1视差图像和第2视差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视差图像和所述第2视差图像各自中含有第1端部、第2端部、第3端部、第4端部,所述第1端部和第2端部在所述第1视差图像和所述第2视差图像的第1轴上相互对向,所述第3端部和第4端部在与所述第1轴垂直的第2轴方向上相互对向;具有:图像区域特定单元,用于特定下述第1图像区域和下述第2图像区域的其中至少一方;像素值变更单元,用于将所述图像区域特定单元所至少特定的所述第1图像区域或所述第2图像区域的像素值变更为表示指定形式的像素值;其中,所述第1图像区域为包含只存在于所述第1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所述第2视差图像中的像的区域,且为以所述第1视差图像的所述第1端部为基准来规定的、连通所述第3端部和所述第4端部的图像区域;所述第2图像区域为包含只存在于所述第2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所述第1视差图像中的像的区域,且为以所述第2视差图像的所述第2端部为基准来规定的、连通所述第3端部和所述第4端部的图像区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为对用于3维显示的第1视差图像和第2视差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视差图像和所述第2视差图像各自中含有第1端部、第2端部、第3端部、第4端部,所述第1端部和第2端部在所述第1视差图像和所述第2视差图像的第1轴上相互对向,所述第3端部和第4端部在与所述第1轴垂直的第2轴方向上相互对向;包括:图像区域特定步骤,用于特定下述第1图像区域和下述第2图像区域的其中至少一方;像素值变更步骤,用于将在所述图像区域特定步骤中至少特定的所述第1图像区域或所述第2图像区域的像素值变更为表示指定形式的像素值;其中,所述第1图像区域为包含只存在于 所述第1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所述第2视差图像中的像的区域,且为以所述第1视差图像的所述第1端部为基准来规定的、连通所述第3端部和所述第4端部的图像区域;所述第2图像区域为包含只存在于所述第2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所述第1视差图像中的像的区域,且为以所述第2视差图像的所述第2端部为基准来规定的、连通所述第3端部和所述第4端部的图像区域。 
根据上述结构,图像区域特定单元特定包含只存在于一方的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另一方的视差图像中的像的区域,即第1图像区域或第2图像区域。当第1视差图像的第1端部和第2视差图像的第2端部都具有只存在于一方的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另一方的视差图像中的像时,图像区域特定单元对第1图像区域和第2图像区域双方进行特定。然后,像素值变更单元将特定后的第1图像区域或第2图像区域的像素值变更为表示指定形式的像素值。 
在此,指定形式是指,使第1图像区域和第2图像区域中的像不显示的样式和色彩等的表现形式。例如,可以列举黑色、类似于黑色的颜色、细条纹样式以及点等这些形式。像素值是指,某1个像素的以数值表示的亮度和色彩的值。 
就“垂直”而言,并不意味着第1轴和第2轴精确地呈90度交差。即,即使第1轴与第2轴不呈90度交差,在第1视差图像和第2视差图像中,如果在第1轴与第2轴交差后能够独立规定出第1端部~第4端部,则该交差就包含于“垂直”的概念之中。 
根据以上结构,本发明不是如图10中(b)所示那样仅将第1视差图像和第2视差图像之间不一致的像从各视差图像中删除,而是能够将存在于包含该像的区域中的像素值变更为表示指定形式的像素值。因此,在进行3维显示时,能够防止出现如图10中(c)所示的没有图像的不自然的区域,从而抑制立体感的下降。 
特别是在进行3维显示时,若在第1视差图像的第1端部侧和第2视差图像的第2端部侧出现近景,则本发明对上述立体感下降进行的抑制是有效的。其理由如下所示。 
通常,在进行3维显示时,会将该图像上的近景像以看似朝视听者侧飞出的形式显示。即,对视听者强调显示近景像,因此,视听者容易注意近景像,与远景的情况相比,视听者较难辨别近景像的进深,由此会导致图像看起来较模糊。即,越靠近近景侧,在第1视差图像和第2视差图像中存在的不一致的像所导致的影响(立体感下降的问题)就越显著。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在存在近景像的第1视差图像的第1端部侧和第2视差图像的第2端部侧,分别特定第1图像区域和第2图像区域,并将该区域的像素值变更为指定形式。即,对于近景,不是仅使只存在于一方的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另一方的视差图像中的像不显示,而是使包含该像的连通第3端部和第4端部的区域内的所有像都不显示。 
因此,在进行3维显示时,对于较易给立体感带来影响的近景来说,能够防止出现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出现的没有图像的不自然区域(如图10中(c)所示的区域P)。即,能够提高3维显示的图像的显示质量。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防止水平偏移时导致的立体感下降,需要预先准备具有在水平方向上比图像的长宽比更长的长宽比的显示屏。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由于不进行水平偏移方式的图像处理,因而能够在不改变长宽比的前提下防止立体感下降。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够分别对第1图像区域和第2图像区域进行个别特定,且将各个区域的像素值变更为表示指定形式的像素值。然而,对于专利文献2来说,在通过对一对图像进行水平偏移来进行3维显示时,因为要防止图像端部的显示欠缺,所以不能将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各自的端部以分别不同的宽度删除(将第1图像区域和第2图像区域设定为分别具有不同的宽度)。 
例如,当第1视差图像为左眼用图像,第2视差图像为右眼用图像时,则第1视差图像的第1端部即左眼用图像的左侧、以及第2视差图像的第2端部即右眼用图像的右侧用于表示进行3维显示时的图像上的近景。此外,第1视差图像的第2端部(如左眼用图像的右侧)、第2视差图像的第1端部(如右眼用图像的左侧)用于表示进行3维显示时的图像上的远景。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在所述第1视差图像和所述第2视差图像中分别含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以及第3端部和第4端部,所述第1端部和第2端部在所述第1视差图像和所述第2视差图像的第1轴上相互对向,而所述第3端部和第4端部在与所述第1轴垂直的第2轴方向上相互对向;具有:图像区域特定单元,用于特定下述第1图像区域和下述第2图像区域中的至少一方;像素值变更单元,用于将所述图像区域特定单元所特定的所述第1图像区域或所述第2图像区域的像素值变更为表示指定形式的像素值;其中,第1图像区域为包含只存在于所述第1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所述第2视差图像中 的像的区域,所述第1图像区域为以所述第1视差图像的所述第1端部为基准来规定的、连通所述第3端部和所述第4端部的图像区域;第2图像区域为包含只存在于所述第2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所述第1视差图像中的像的区域,所述第2图像区域为以所述第2视差图像的所述第2端部为基准来规定的、连通所述第3端部和所述第4端部的图像区域。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在所述第1视差图像和所述第2视差图像中分别含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以及第3端部和第4端部,所述第1端部和第2端部在所述第1视差图像和所述第2视差图像的第1轴上相互对向,而所述第3端部和第4端部在与所述第1轴垂直的第2轴方向上相互对向;包括:图像区域特定步骤,用于特定下述第1图像区域和下述第2图像区域中的至少一方;像素值变更步骤,用于将在所述图像区域特定步骤中特定的所述第1图像区域或所述第2图像区域的像素值变更为表示指定形式的像素值;其中,第1图像区域为包含只存在于所述第1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所述第2视差图像中的像的区域,所述第1图像区域为以所述第1视差图像的所述第1端部为基准来规定的、连通所述第3端部和所述第4端部的图像区域;第2图像区域为包含只存在于所述第2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所述第1视差图像中的像的区域,所述第2图像区域为以所述第2视差图像的所述第2端部为基准来规定的、连通所述第3端部和所述第4端部的图像区域。 
因此,通过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进行3维显示时能够防止出现没有图像的不自然区域,从而能够抑制立体感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主要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2为用于说明近景图像和远景图像的图,(a)表示以近景图像显示时的样子,(b)表示以远景图像显示时的样子。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过程的一例的图,(a)为该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前的原图像的图,(b)为该图像处理装置对原图像进行处理后的图像的图,(c)为对(b)所示的图像进行3维显示时的图像 的图。 
图6为具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主要结构的记录重放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7为记录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图像处理后的图像的光盘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主要结构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为现有技术中的图像处理的图,(a)为专利文献1中的两眼立体观看装置进行处理前的原图像的图,(b)为该两眼立体观看装置对原图像进行处理后的图像的图,(c)为对(b)所示的图像进行3维显示时的图像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图像处理装置 
10    记录重放装置(重放装置、记录装置) 
14    图像区域特定部(图像区域特定单元) 
15    像素值变更部(像素值变更单元) 
16    亮度值变更部(亮度变更单元) 
40    显示装置 
100   光盘(信息记录介质) 
132   一致像素值判定部(一致像素值判定单元) 
134   距离比较部(最大距离特定单元) 
181   黑色显示宽度信息(最大距离) 
351   重放控制部(重放控制单元) 
352   记录控制部(记录控制单元) 
1021  图像记录区域 
I1    左边(第1端部) 
I2    右边(第2端部) 
I3    上边(第3端部) 
I4    下边(第4端部) 
T1    第1图像区域 
T2         第2图像区域 
102        RE层(可记录区域) 
104        ROM层(重放专用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10对本发明的实施的一个方式进行如下说明。为了便于说明,对与图示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的标记,并省略相关说明。 
(图像处理装置1的结构) 
首先,根据图1,对图像处理装置1的主要结构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图像处理装置1的主要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像处理装置1为对利用视差进行3维显示的左眼用图像(第1视差图像)和右眼用图像(第2视差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的装置,主要具有图像处理控制部11和存储部18。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对该用于3维显示的图像为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的情况进行说明,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利用视差进行3维显示的2个图像,任何形态的图像均可。 
图像处理控制部11主要具有图像取得部12、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图像区域特定部14(图像区域特定单元,图像区域特定步骤)、像素值变更部15(像素值变更单元、像素值变更步骤)、亮度值变更部16(亮度变更单元)、图像输出部17。图像处理控制部11例如通过实行控制程序来控制图像处理装置1所具有的各部件。图像处理装置11通过将存储部18中存储的程序读入例如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的临时存储部(无图示)中,来对取得的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等各种处理。 
图像取得部12用来取得图像群,该图像群用于构成下述显示装置40或记录重放装置10(记录装置、重放装置)等外部装置所具有的内容(或这些装置从外部取得的内容)或在存储部18中存储的内容。图像取得部12例如以接收顺序为序,将上述图像群所包含的图像分别发送给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在此,各个图像包括能够利用视差进行3维显示的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 
当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从图像取得部12中接收到图像时,对视差最大宽度进行检测,该视差最大宽度为图像区域特定部14将要特定的第1图像区域T1和第2图像区域T2(均参照图5中(b))所具有的宽度。因此,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具有对象像素选定部131、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一致像素值判定 单元)、距离计算部133、距离比较部134(最大距离特定单元)。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分别对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进行视差最大宽度的检测处理。 
而且,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根据亮度值变更部16的指示,从包含左眼用图像和/或右眼用图像的图像群中检测出要改变亮度值的像素,并将该检测出的像素作为亮度值变更图像信息182保存在存储部18中。 
在此,如图5中(b)所示,第1图像区域T1为包含只存在于左眼用图像中而不存在于右眼用图像中的像的区域,该区域为以左眼用图像的左边I1(第1端部)为基准的连通上边I3(第3端部)和下边I4(第4端部)的图像区域。同样,如同图所示,第2图像区域T2为包含只存在于右眼用图像中而不存在于左眼用图像中的像的区域,该区域为以右眼用图像的右边I2(第2端部)为基准的连通上边I3和下边I4的图像区域。 
在进行3维显示时,使右眼用图像的像相对于左眼用图像的像向视听者的左侧偏移配置,由此,视听者的焦点汇聚到显示屏的前方,从而制成看似朝视听者的面前飞出的近景像。由于近景一侧的像会被强调显示,因此,当近景一侧所成的像只存在于显示屏左端或右端的视差图像中(具体为,左眼用图像的左边I1侧及右眼用图像的右边I2侧)时,视听者较易明显感到立体感下降并感到图像模糊。 
另一方面,使右眼用图像的像相对于左眼用图像的像向视听者的右侧偏移配置,由此,视听者的焦点汇聚到显示屏的后方,从而制成看似拉入后方的远景像。对于远景来说,并不对视听者强调显示,因此,即使存在只存在于视差图像中的一方(具体为,左眼用图像的右边I2侧及右眼用图像的左边I1侧)的像,也不易产生看起来模糊的问题。因此,对于左眼用像的右边I2侧及右眼用图像的左边I1侧来说,即使像只存在于视差图像中的一方,也并不一定需要将包含该像的特定区域的像素值变更为表示指定样式的像素值。 
也就是说,只要构成以下结构即可。即,首先,下述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检测出用于再现近景的左眼用图像的左边I1侧及右眼用图像的右边I2侧的区域所具有的宽度,然后,图像区域特定部14特定出具有上述宽度的区域。当然,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和图像区域特定部14也可以采用与近景一侧时的情况相同的处理方式,来检测出用于再现远景的左眼用图像的右边I2侧及右眼用图像的左边I1侧的区域的宽度,并对该区域进行特定。 
如图5中(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左边I1和右边I2分别为在左眼用 图像和右眼用图像各自的长轴方向(第1轴方向)上相对的第1端部以及第2端部。而上边I3和下边I4分别为在分别与长轴垂直相交的短轴方向(第2轴方向)上相对的第3端部以及第4端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端部~第4端部不是任意的一点,而是包含整个边。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适用于现有的显示屏形状,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呈矩形,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与显示屏形状吻合的图像形状即可,例如可以是与椭圆跑道形状(第1端部和第2端部为曲线)的显示屏、或显示面为曲面的显示屏吻合的形状,还可以是与柔性显示器(flexible display)吻合的形状。 
对象像素选定部131用于选定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的判定对象,具体为,若对左眼用图像进行视差最大宽度的检测处理,则从左眼用图像中选定,若对右眼用图像进行视差最大宽度的检测处理,则从右眼用图像中选定。对象像素选定部131在从图像取得部12所取得的图像群中取得最初的图像后,选定被设定为默认值的像素(例如,左眼用图像的最左上位置的像素(离左边I1和上边I3的交点最近的像素)以及右眼用图像的最右上位置的像素(离右边I2及上边I3的交点最近的像素))。对象像素选定部131选定对象像素后,将该像素位置通知给一致像素判定部132。 
另外,当对象像素选定部131从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中接收到像素值不一致的判定结果后,或者,当对象像素选定131从距离比较部134中接收到处理结束的通知后,再次进行对象像素的选定,并将该像素位置通知给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关于像素的选定顺序的决定方法,将在图4中加以说明。 
当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的检测处理结束后,对象像素选定部131将上述处理结束的信息通知给图像领域特定部14。 
当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接收到对象像素选定部131所选定的对象像素的像素位置的通知后,判定该对象像素的像素值、与在包含该对象像素的图像的对应图像(例如,当从左眼用图像中选定对象像素时,该对应图像为右眼用图像)中与该对象像素对应的像素的像素值是否一致。该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的处理例如可以与专利文献1所示的对应点检测部的处理相同。具体为,可以设定用于判定像素值一致的阈值,根据是否超过该阈值来判断像素值是否一致。 
换言之,在针对左眼用图像进行视差最大宽度的检测处理时,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判定左眼用图像的对象像素的像素值、与右眼用图像中的与该对象像 素对应的位置上的对应像素的像素值是否一致。同样,在针对右眼用图像进行视差最大宽度检测处理时,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判定右眼用图像的对象像素的像素值、与左眼用图像中的与该对象像素对应的位置上的对应像素的像素值是否一致。 
在此,“与对象像素对应的位置上的对应像素”并不是指对象像素的像素位置和对应像素的像素位置是在左眼用图像或右眼用图像中的完全相同的坐标位置(x,y),而是指在进行3维显示时在两个图像间相互对应的像素。这是因为,在进行3维显示时,由于存在视差,在两个图像间相互对应的像素(像素值一致的像素)的像素位置会产生左右错位。例如,在左眼用图像中选定对象像素时,若设该对象像素的像素位置为(x,y),则该对象像素的对应像素的像素位置为(x+d,y)。 
当对象像素选定部131从亮度值变更部16中接收到指示后,从除第1图像区域T1和第2图像区域T2以外的图像区域的像素群中选定作为用于该处理的默认值而设定的像素。例如,将左眼用图像的最右上的像素(离右边I2及上边I3的交点最近的像素)和右眼用图像的最左上的像素(离左边I1及上边I3的交点最近的像素)设定为默认值。对象像素选定部131选定对象像素后,将该对象像素的像素位置通知给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 
当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接收到对象像素选定部131所选定的对象像素的像素位置的通知后,判定该对象像素的像素值、与在含有该对象像素的图像的对应图像中的与该对象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像素值是否一致。 
若上述2个像素值不一致,则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判定出在视差图像中的一方中的对象像素的对应像素不存在于另一方的视差图像中,并将该对象像素的像素位置作为亮度值变更像素信息182存储在存储部18中。然后,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进行处理结束的通知,以使对象像素选定部131选定下一个像素。 
对象像素选定部131接收到上述通知后,选定下一个对象像素(例如针对左眼用图像选定时,选定与最右上位置上的像素在短轴方向上邻接的像素)。对象像素选定部131每次从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接收到通知后,都选定下一个对象像素。对象像素选定部131在将除第1图像区域T1和第2图像区域T2以外的图像区域的全部像素群都选定为对象像素后,当从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接收到处理结束的通知时,将该处理结束的信息发送给亮度值变更部16。此后,亮度值变更部16就可以进行亮度值变更处理了。 
若上述2个像素值一致,则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将表示一致的判定结果通知给距离计算部133。若上述2个像素值不一致,则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将表示不一致的判定结果通知给对象像素选定部13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是通过判断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的“像素”的像素值是否一致,来判定两个图像中是否存在相同的像。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也可以不通过单个“像素”进行判断,而通过将“多个像素的集合体”作为1个单位来判断像素值是否一致,由此判定是否存在相同的像。 
距离计算部133从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中接收到像素值一致的判定结果后,在对左眼用图像进行处理时,计算出左边I1与对象像素之间的距离,在对右眼用图像进行处理时,计算出右边I2与对象像素之间的距离。距离计算部133将该计算结果发送给距离比较部134。 
距离比较部134对从距离计算部133中接收的计算结果、与存储部18中存储的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所示的值(初始值为0)进行比较,如果判定计算结果大,则用该计算结果替换原有的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另一方面,如果判定计算结果在存储部18中记录的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所示的值以下,则不进行上述替换处理。换言之,距离比较部134特定从左眼用图像的左边I1或右眼用图像的右边I2,到具有被一致像素判定部132判定为一致的像素值的像素位置为止的最大距离。 
在此,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是指,在上述比较之前已替换的、任意对象像素与左边I1间的距离或任意对象像素与右边I2间的距离之中的、进行上述比较时的表示最大距离的信息。在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完成检测处理后(图像区域特定部14为了对第1图像区域T1和第2图像区域T2进行特定处理而从存储部18中读取时),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分别是:表示第1图像区域T1所具有的宽度(视差最大宽度)的值,和表示第2图像区域T2所具有的宽度(视差最大宽度)的值。以后,有时会将左眼用图像的视差最大宽度称为左侧最大宽度,将右眼用图像的视差最大宽度称为右侧最大宽度。 
距离比较部134在计算出的结果更大时,用计算结果替换存储部18中的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然后,将该距离比较部134的处理结束的信息通知给对象像素选定部131。或者,当计算结果在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所示的值以下时,在进行了上述判定后,将该距离比较部134的处理结束的信息通知给对象像素 选定部131。 
如上所述,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进行视差最大宽度的检测处理,由此,图像区域特定部14能够特定出第1图像区域T1或第2图像区域T2。上述第1图像区域T1或上述第2图像区域T2为,以左边I1或右边I2为基准规定的、连通上边I3和下边I4的图像区域。 
当图像区域特定部14从对象像素选定部131中接收到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的检测处理已结束的通知后,从存储部18中读取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特定出如图5中(b)所示的第1图像区域T1和/或第2图像区域T2。 
当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所示的左侧最大宽度大于0时,图像区域特定部14将自左眼用图像的左边I1起具有左侧最大宽度的、连通上边I3和下边I4的区域特定为第1图像区域T1。同样,当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所示的右侧最大宽度大于0时,图像区域特定部14将自右眼用图像的右边I2起具有右侧最大宽度的、连通上边I3和下边I4的区域特定为第2区域T2。 
此外,当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所示的左侧最大宽度或右侧最大宽度为0时,图像区域特定部14不对第1图像区域T1或第2图像区域T2进行特定。即,图像区域特定部14至少对第1图像区域T1或第2图像区域T2进行特定。 
换言之,图像区域特定部14用于将距离比较部134所特定的最大距离决定为自第1图像区域T1的左边I1起的宽度、以及自第2图像区域T2的右边I2起的宽度。 
内容是由多个图像构成的。其中,例如,有时会存在不包含近景的图像,或者其中一部分图像虽然包含近景,但该图像的左右两边附近不存在近景。对于这样的图像,图像区域特定部14可以既不特定第1图像区域T1也不特定第2图像区域T2(可以将左侧最大宽度和右侧最大宽度都设为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图像区域T1和上述第2图像区域T2呈矩形,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对于呈椭圆跑道形状的图像,第1图像区域T1和第2图像区域T2可以为自左眼用图像的第1端部或右眼用图像的第2端部起具有一定宽度的区域,也可以为由第1端部或第2端部、与平行于短轴的线段围成的区域。另外,即使是本发明中的矩形图像,形成第1图像区域T1和第2图像区域T2的线段(除左边I1、右边I2、上边I3以及下边I4以外的线段)可以不与短轴平行,而且,形成第1图像区域T1和第2图像区域T2的也可以不是线段而是曲线。此外,除椭圆跑道形状的图像以外,例如还可列举显示面呈曲面 形状的图像,或柔性显示器所显示的图像等。 
然而,若第1图像区域T1和第2图像区域T2呈矩形,由于具有这些区域的第1视差图像和第2视差图像呈矩形,因此,如果对这些图像进行3维显示的显示装置(如显示装置40)的显示屏也为矩形,则显示效率较高。此时,在制造该显示屏的过程中,能够从显示屏基板(显示板)的制造原料玻璃基板中获得矩形的显示屏基板。即,能够高效地从玻璃基板中获得该基板,因此,能够提高该基板、乃至显示屏及显示装置的批量生产性。 
图像区域特定部14特定了第1图像区域T1和/或第2图像区域T2后,将特定结束的信息通知给像素值变更部15和亮度值变更部16。 
像素值变更部15接收到图像区域特定部14发送的通知后,将图像区域特定部14所特定的第1图像区域T1或第2图像区域T2的像素值变更成表示指定形式的像素值。像素值变更部15变更了像素值后,将表示变更后的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的像素值的图像信息发送给图像输出部17。 
在此,指定形式用于表示为了使第1图像区域T1和第2图像区域T2的像不显示而采用的样式和色彩等,例如,可以列举黑色、类似于黑色的颜色、细条纹样式以及点等形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着实抑制3维显示的图像的立体感下降,指定形式优选为单一的暗色,特别优选黑色。若指定形式为单一的暗色(特别是黑色),则能够着实抑制立体感下降。 
将像素值变更成表示指定形式的像素值的该处理也可以为对图像输出部17进行通知的处理,该通知用于促使图像输出部17对第1图像区域T1或第2图像区域T2进行删除处理,并用于促使图像输出部17的输出目的方(如显示装置40)不对上述第1图像区域T1或第2图像区域T2进行显示处理。 
亮度值变更部16用于生成亮度变更指示,所述亮度变更指示用于在除图像区域特定单元14所特定的第1图像区域T1和第2图像区域T2以外的图像区域中,至少将存在于一方的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另一方的视差图像中的像的像素的亮度值提高。具体为,亮度值变更部16接收到图像区域特定部14发送的通知后,指示对象像素选定部131开始进行处理,使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生成亮度值变更像素信息182。亮度值变更部16接收到对象像素选定部131发送的处理结束的通知后,读取存储在存储部18中的亮度值变更像素信息182,用亮度值变更像素信息182所示的像素和用于变更的亮度值生成亮度值变更指示。 
在此,对于只存在于一方的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另一方的视差图像中的像 来说,即使进行3维显示,该像也不会重叠。而对于既存在于右眼用图像中又存在于左眼用图像中的像来说,在进行3维显示时,该像会重叠。即,在进行3维显示时,只存在于一方的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另一方的视差图像中的像与存在于两方的视差图像中的像相比,表示该像的像素的亮度值最多会降低一半左右(1~2倍左右)。 
对此,为了防止上述亮度值下降导致的画质下降,亮度值变更部16生成至少用于提高该像的亮度值(存在于左眼用图像的右侧区域和右眼用图像的左侧区域的像素的亮度值)的亮度变更指示,并发送给图像输出部17。 
由于表示只存在于一方的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另一方的视差图像中的像的像素的亮度值最多为通常时的一半左右,因此,优选将亮度值变更像素信息182所示的亮度值设定为该像的亮度值的2倍左右(1~2倍左右)。此外,对于亮度值变更部16要提高亮度值的像素来说,并不限于亮度值变更像素信息182,还可以包含亮度值变更像素信息182周边的像素。并且,还可以通过在提高亮度的像素与未提高亮度的像素的分界处进行色调渐变处理,以缓和提高了亮度的地方给视听者造成的不适感。 
图像输出部17从像素值变更部15中接收表示变更后的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的像素值的图像信息,并从亮度值变更部16中接收亮度变更指示,然后,根据该图像信息生成用于输出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并将这些图像与亮度变更指示一起发送给具有显示屏的显示装置(如显示装置40)。由此,在该显示装置中,不仅能够在显示屏上显示图像处理装置1进行图像处理后的图像,而且还能够根据亮度变更指示,对该显示装置所具有的背景灯所发出的光进行调整,能够至少提高表示只存在于一方的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另一方的视差图像中的像的像素的亮度值。 
图像输出部17也可以不生成作为最终显示图像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而是直接输出像素值变更部15发送的、上述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被生成之前的图像的图像信息。而且,不是一定要通过亮度值变更部16进行亮度值变更处理,在不通过上述亮度值变更部16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图像处理装置1的构成部件中也可以不包括亮度值变更部16。 
存储部18用于记录图像处理控制部11所执行的(1)各部的控制程序、(2)OS程序、(3)应用程序、以及(4)执行上述程序时读取的各种数据。图像处理控制部11例如是由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等非挥发 性存储装置构成的。此外,上述临时存储部是由RAM等挥发性存储装置构成的,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时也将存储部18作为兼具临时存储部功能的部件进行说明。存储部18例如存储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亮度值变更像素信息182等信息。 
像素值变更部15进行处理后,相对于具有与第1图像区域T1所具有的宽度或第2图像区域T2所具有的宽度相应的视差的近景,配置在后面的像或者像的一部分会被过度删除。然而,上述被过度删除的像一直为远景,并不会强调地显示给视听者,因此,给视听者造成的不适感的影响较小。 
根据图2对上述“过度删除”进行说明。图2为用于说明近景图像和远景图像的图,(a)表示以近景图像显示时的情景,(b)表示以远景图像显示时的情景。 
如图2所示,在3维图像中,使右眼用图像相对于左眼用图像向“左”偏移来显示近景(看似飞到面前来的图像)。即,视听者双眼的视线聚焦在显示屏前方的位置,由此使视听者产生图像飞到面前来的错觉。另一方面,使右眼用图像相对于左眼用图像向“右”偏移来显示远景(看似拉入后面去的图像)。即,视听者双眼的视线聚焦在显示屏后方的位置,由此使视听者产生图像被拉入后面去的错觉。在实际的图像中,通常既存在近景像又存在远景像(在一副图像中,既存在被向右偏移的像,又存在被向左偏移的像)。 
例如,在图5的(a)中,飞机(像A和像A’)和气球(像C和像C’)为近景,而山(像B和B’)为远景。为了使飞机和气球看似飞到面前来,需要使右眼用图像相对于左眼用图像向“左”偏移。此时,如果近景的像位于图像的中心附近,则不会产生只存在于一方图像中的近景像导致的立体感下降。然而,如图5中(a)所示的飞机,当该飞机位于左眼用图像的左边I1侧时,向“左”偏移了的右眼用图像会超出显示屏的外框。同样,当气球位于右眼用图像的右边I2侧时,由于左眼用图像相对于右眼用图像向与上述相反的“右”侧偏移,因此,同样左眼用图像会超出显示屏的外框。 
在本发明中,为了解决专利文献1中的问题(如图10中(c)所示,出现没有图像的不自然的区域),特定连通上边I3和下边I4的第1图像区域T1和第2图像区域T2,并将该区域的像素值变更为表示指定形式的像素值(例如用黑色显示)。此时,显而易见地,位于删除宽度范围内的背景中的山(远景)也被删除(用黑色显示)。 
在此,如图2中(b)所示,远景中的山被朝与近景相反的方向偏移(右眼用图像相对于左眼用图像向“右”偏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近景重点进行处理,以使左右的像重叠的方式将第1图像区域T1和第2图像区域T2的像素值变更为用于表示指定形式的像素值。因此,对于远景来说,导致不需要删除侧的像的像素值反倒被改变。 
也就是说,就近景而言进行的使左右的像重叠的处理对于远景来说,反而导致不能重叠的区域扩大。即,像素值变更部15所进行的处理导致配置在近景后面的像或像的一部分被“过度删除”。然而,如上所述,这种过度删除的像为远景,并不会强调地显示给视听者,因此,给视听者造成的不适感的影响较小。因此,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对近景进行重点处理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是有利的。 
(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 
下面,根据图3~图5,对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的一例和表示该处理过程的图像的一例进行说明。而关于具体处理的说明,已在上面进行了描述,在此将省略该说明。 
首先,根据图3,对图像处理装置1的处理的整个流程的一例进行说明。图3为图像处理装置1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像取得部12取得作为内容的图像群后,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分别从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中检测出视差最大宽度(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S1)。 
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中的对象像素选定部131在上述检测处理结束后,将处理结束的通知发送给图像区域特定部14。图像区域特定部14在接收到该通知后,从存储部18中读取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对具有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所示的左侧最大宽度的第1图像区域T1、和具有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所示的右侧最大宽度的第2图像区域T2进行特定(S2)。在此,虽然是对第1图像区域T1和第2图像区域T2进行特定,然而,当左侧最大值为0时则不对第1图像区域T1进行特定,而当右侧最大值为0时则不对第2图像区域T2进行特定。 
图像区域特定部14特定了第1图像区域T1和第2图像区域T2后,将该信息通知给像素值变更部15和亮度值变更部16。像素值变更部15将第1图像区域T1的像素值和第2图像区域T2的像素值变更为表示指定形式的像素值(如表示黑显示的像素值)(S3)。然后,像素值变更部15将表示变更后的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的像素值的图像信息发送给图像输出部17。 
亮度值变更部16通过指示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生成亮度值变更像素信息 182,使其检测出要变更亮度值的像素(生成亮度值变更像素信息182)(S4)。亮度值变更部16接收到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发送的处理结束的通知后,生成用于对亮度值变更像素信息182所表示的像素的亮度值进行提高的亮度变更指示,并将该亮度变更指示发送给图像输出部17。 
图像输出部17接收到像素值变更部15发送的图像信息和亮度值变更部16发送的亮度变更指示后,生成用于输出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并将这些图像与亮度变更指示一起输出给例如显示装置40(S5)。由此,完成图像处理装置1的处理。 
下面,根据图4,对图3所示的S1的处理(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图4为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此,根据图4,对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处理左眼用图像的流程进行说明。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对右眼用图像也进行与此相同的处理。即,只要将图4中的“左”全部替换成“右”,图4即为表示右眼用图像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对象像素选定部131在左眼用图像的左端(左边I1)选定对象像素(S11)。在该处理开始时,例如,选定作为默认值的最左上位置的像素。对象像素选定部131将选定的像素位置通知给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 
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在相应的右眼用图像的一横列中判定是否存在与左眼用图像的对象像素相对应的像素(S12)。在此,对于在相应的右眼用图像的一横列中是否存在与左眼用图像的对象像素相对应的像素进行判定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在本发明中,要处理的对象为近景,所以要使近景看似显示在自显示屏靠向视听者的前方,因此,若以左眼用图像为基准,则在右眼用图像中,其对应像素被向左偏移配置,而若以右眼用图像为基准,则在左眼用图像中,其对应像素被向右偏移配置。因此,在右眼用图像中,从在左眼用图像中设定的对象像素的坐标位置起向左依次检索对应像素,由此,就可以判定是否存在与近景对应的像素。另一方面,在左眼用图像中,从在右眼用图像中设定的对象像素的坐标位置起向右依次检索对应像素,由此,就可以判定是否存在与近景对应的像素。 
若存在对应像素(在S12中为“是”),则将表示像素值一致的判定结果通知给距离计算部133。若不存在对应像素(在S12中为“否”),则将表示像素值不一致的判定结果通知给对象像素选定部131。 
当在S12中为“否”时,对象像素选定部131将左眼用图像中紧邻现在的 对象像素右侧的像素选定为新的对象像素,并再次将该像素位置通知给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S13),然后返回S12的处理。 
在S13的处理中,就内容而言,有时会存在该内容的制作者有意使左眼用图像的左边一半以上的像素值、或者右眼用图像的右边一半以上的像素值不一致(像不同)的情况。在上述情况下,若进行S12~S16的处理,则会使得几乎所有的区域都被用黑色表示,因此可能会生成视听者不易识别的图像。而且,就左眼用图像来说,考虑到与左边I1接近的像为近景且越是近景就越容易导致立体感下降明显,于是就没有必要直到右边I2侧的像素为止都进行S12~S16的处理。因此,例如,作为优选,可以将至图像一半位置处的像素位置(长轴方向)为止的范围划定为用来对对象像素进行变更的范围。或者,并不限于图像一半位置处,还优选为,可以将至预先决定的位置(长轴方向)为止的范围设定为用来对像素进行变更的范围。 
另一方面,当在S12中为“是”时,距离计算部133计算出对象像素到左边I1的距离,并将计算结果发送给距离比较部134(S14)。距离比较部134比较该计算结果是否比存储部18中保存(存储)的左侧最大宽度(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大(S15)。 
当计算结果比存储部18中的左侧最大宽度大(在S15中为“是”)时,距离比较部134将在S14中取得的计算结果作为新的左侧最大宽度保存在存储部18中(S16),并将处理结束的信息通知给对象像素选定部131。另一方面,当计算结果在存储部18中的左侧最大宽度以下(在S15中为“否”)时,则距离比较部134不进行特别的处理,只是将处理结束的信息通知给对象像素选定部131。 
对象像素选定部131接收上述通知后,判定是否对左端的全部像素均进行了处理(S12~S16的处理是否被全部执行)(S17)。例如选定作为默认值的最左上位置的像素,则在由此开始一行一行地向下依次判定是否存在对应像素时,S17中的判定动作是用于判定到最下行为止是否已经完成了对应像素的判定。基于与S13中的处理相同的理由,优选对象像素选定部131将至图像一半位置处的像素(长轴方向)为止的范围设定为用来进行对象像素的检测的范围。或者,不限于图像一半位置处,还优选将至预先决定的位置(长轴方向)为止的范围设定为用来对像素进行变更的范围。 
通过图4所示的处理,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能够将图像区域特定部14 所要读取的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视差最大宽度)存储在存储部18中。 
下面,根据图5,对图像处理装置1的图像处理(图3及图4的处理)过程的一例进行说明。图5为表示图像处理装置1的图像处理过程的一例的图,(a)表示图像处理装置1进行处理前的原图像,(b)表示图像处理装置1对原图像进行处理后的图像,(c)表示对(b)所示的图像进行3维显示时的图像。 
首先,图像取得部12所取得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原图像分别如图5中(a)所示的图像时,通过图3所示的S1和S2的处理,图像区域特定部14分别将原图像中的像素值不同的像素部分特定为第1图像区域T1和第2图像区域T2。在图5的(a)所示的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中,包含了只存在于一方的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另一方的视差图像中的像。 
然后,通过执行S3的处理(像素值变更部15的处理),图像输出部17所要输出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经S3的处理后的图像)分别成为图5中(b)所示的图像。 
此时,如图5中(c)所示,用户在观看在输出目的方(如显示装置40)中显示的图像时,若在近景上聚焦,则在图5中(b)所示的右眼用图像的像A’和左眼用图像的像A(像A和像A’为表示同一飞机的像)上聚焦。在图像处理装置1中,图像区域特定部14将具有一定宽度(视差最大宽度)、且连通上边I3和下边I4的区域分别特定为第1图像区域T1和第2图像区域T2。因此,当像素值变更部15将该区域的像素值变更为表示指定形式的像素值后,如图5中(b)所示,能够将一竖列的区域显示成黑色。 
总之,在通过图像处理装置1进行处理时,如图5中(c)所示,无论是在近景上聚焦,还是在远景上聚焦,都不会产生不自然的图像,也不会出现近景与显示屏外框重叠的现象。如图10中(b)所示,专利文献1是只删除左眼用图像与右眼用图像中的像不同的部分,因此,就会出现没有图像的不自然的区域P和Q,导致立体感下降。如图5中(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会出现上述不自然的区域,因此能够防止立体感下降,从而给视听者提供良好画质的内容。 
综上所述,图像处理装置1(及其控制方法)具有:图像区域特定部14(图像区域特定步骤),用于特定第1图像区域T1和第2图像区域T2中的至少一方;像素值变更部15(像素值变更步骤),用于将图像区域特定部14所特定的第1图像区域T1或第2图像区域T2中的至少一方的像素值变更为表示指定形式的 像素值。在此,第1图像区域T1为包含只存在于左眼用图像中而不存在于右眼用图像中的像的区域,为以左眼用图像的左边I1为基准规定的、连通上边I3和下边I4的图像区域。且第2图像区域T2为包含只存在与右眼用图像中而不存在于左眼用图像中的像的区域,为以右眼用图像的右边I2为基准规定的、连通上边I3和下边I4的图像区域。 
根据该结构,本发明不是如图10中(b)所示的那样仅将左眼用图像与右眼用图像之间不一致的像分别从各个图像中删除,而是能够将存在于包含该像的区域中的像素值变更为表示指定形式的像素值。因此,在进行3维显示时,能够防止出现图10中(c)所示的没有图像的不自然区域,从而抑制立体感的下降。 
(图像处理装置1的应用例) 
下面,根据图6,对图像处理装置1的应用例进行说明。图6表示具有图像处理装置1的主要结构的记录重放装置10以及显示装置40的概略结构的一例。在以下说明中,记录重放装置10和显示装置40具有图像处理装置1的功能,然而,上述两个装置的任何一方具有上述功能也可,甚至上述两个装置都不具有上述功能,而是具有与图像处理装置1连接的结构亦可。 
在图6中,记录重放装置10与显示装置40相连接,然而,也可以是上述两个装置相互独立的结构。若上述两个装置相互独立,则记录重放装置10与显示装置40分别具有图像处理装置1的功能,或者上述两个装置分别与图像处理装置1连接。 
如图6所示,记录再生装置10具有重放装置和/或记录装置的功能,上述重放装置的功能是指,对记录有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的光盘100(信息记录介质)进行重放控制的功能,而上述记录装置的功能是指,对记录有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的光盘100进行记录控制的功能。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记录重放装置10也可以是对记录有尚未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像素值的图像的光盘(一般性的现有光盘)进行重放控制的重放装置。记录重放装置10还可以是对能够记录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的光盘(如未记录信息的光盘(空白光盘))进行记录控制的记录装置。若光盘100记录有尚未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像素值的图像,或光盘100为空白光盘,则上述光盘可以为光盘100。 
记录重放装置10在作为重放装置进行动作时,并不需要一定具有下述记录 控制部352(记录控制单元)。并且,记录重放装置10在作为记录装置进行动作时,也并不需要一定具有下述重放控制部351(重放控制单元)。而且,能够由记录重放装置10进行记录控制或重放控制的光盘也不限于下述光盘100,可以为一般性的光盘(DVD格式或者蓝光(Blu-ray;注册商标)格式的光盘)。在此主要以光盘100为例进行说明。对于光盘100的概略结构,将在后面加以说明。 
记录重放装置10主要具有记录重放电路群31、盘装填识别部32、旋转轴(spindle)33、激光头(optical pick-up)34、记录重放控制部35以及记录重放存储部36。 
旋转轴33用于固定光盘100,并使光盘100旋转。 
盘装填识别部32用于检测是否装填了光盘100。例如,可以用各种传感器来实现该盘装填识别部32,只要是能够检测是否装填了光盘100的传感器即可。盘装填识别部32将检测出的结果以检测信号的形式输出给记录重放控制部35。 
记录重放存储部36用于存储记录重放控制部35执行的(1)各部的控制程序、(2)OS程序、(3)应用程序、以及(4)在执行这些程序时所读取的各种数据。记录重放存储部36例如可由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等非挥发性存储装置构成。记录重放存储部36存储有包含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的内容、从光盘中读取的内容(当该光盘为光盘100时,该内容为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的内容)等。记录重放装置10具有图像处理装置1的功能,因此,记录重放存储部36还存储有在存储部18中存储的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亮度值变更像素信息182等。 
记录重放电路群31用于驱动旋转轴33或激光头34。该记录重放电路群31主要由激光头驱动电路311、激光驱动电路312、检测电路313以及旋转轴电路314构成。 
激光头驱动电路311用于将整个激光头34移动到在光盘100中的希望的记录/重放部位。激光头驱动电路311还用于使激光头34内的执行器(无图示)动作,以对该记录/重放部位进行焦点控制和寻轨控制。 
激光驱动电路312用于使激光头34内的激光元件(无图示)动作,以将照射到光盘100的光的强度调整成适应记录/重放等的强度。 
检测电路313用于检测光盘100反射的光。主要用于生成伺服信号和RF信号。所述伺服信号用于向激光头驱动电路311进行反馈,以进行聚焦和寻轨。 所述RF信号包含光盘100的信息。而且,为了使激光头34射出的光的强度保持一定,检测电路313检测激光头34的一部分反射的光,并生成向激光驱动电路312反馈的伺服信号。 
旋转轴电路314用于在接到从记录重放控制部35发出的驱动指示时,使旋转轴33、亦即光盘100以最适合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具体为,记录重放控制部35在接收到盘装填识别部32发送的检测信号时,或收到通过下述操作部30进行的输入指示(重放指示)时,向旋转轴电路314发出驱动指示。 
激光头34为将从激光元件中射出的光向光盘100聚光、并使光盘100射出的反射光分岔且将其导入检测电路313中的光学系统。 
记录重放控制部35主要具备图像处理装置1的图像处理控制部11(无图示)、重放控制部351以及记录控制部352。该记录重放控制部35例如通过执行控制程序,来控制构成记录重放装置10的部件。记录重放控制部35是将记录重放存储部36中所存储的程序读入例如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的临时存储部(无图示)中,由此对取得的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对光盘100进行重放控制或记录控制等各种处理。关于图像处理控制部11的处理已在之前进行了说明,因此在此省略该说明。 
重放控制部351用于对装填的光盘进行重放控制。例如,重放控制部351用于对记录有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的光盘100进行重放控制。由此,能够将包含经图像处理装置1处理的图像的内容显示在显示装置40上。 
重放控制部351也可用于重放尚未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像素值的图像。此时,即使在光盘中记录的图像为尚未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像素值的图像(即,以往的一般性的用于3维显示的图像),重放控制部351重放该图像,并对该图像依次进行图像处理装置1的处理(例如,与重放同时进行图像实时处理),由此,也能够为视听者提供不会出现图10中(c)所示的不自然区域的图像。 
换言之,重放控制部351用于对光盘100所记录的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以及一般性光盘所保存的尚未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像素值的图像的其中至少一方进行重放。 
记录控制部352用于对装填的光盘进行记录控制。例如,记录控制部352对记录有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的光盘100进行记录控制。由此,就能够在光盘100中记录包含有经图像处理装置1或记录重放装置10的图像处理控制部11处理后的图像的内容。 
记录控制部352还可用于将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记录在光盘(例如空白光盘)中。此时,能够在该光盘中保存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因此,即使显示装置40和/或记录重放装置10中不具有图像处理装置1,只需读取该图像,就能够为视听者提供不会出现图10中(c)所示的不自然区域的3维图像。 
记录重放控制部35具有图像处理控制部11,由此,则无需与图像处理装置1连接,就能够与图像处理装置1一样,生成包含有立体感下降得到抑制的图像的内容。而且,还能够先读取光盘中记录的内容,然后对该内容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控制部11的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内容存储在该光盘或其他光盘中。 
以上对记录重放装置10进行了说明。在此,一般来说,对于记录重放装置10,附设有存储器20、操作部30、显示装置40等。此时,记录重放装置10中的记录重放控制部35不仅对装置内部,还对与存储器20、操作部30等外部器件间的处理进行全面控制。下面对此进行说明。对于存储器20、操作部30、显示装置40等,也可以通过记录重放装置10内部的结构来实现。 
存储器20作为例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或HDD等外部装载(能够拆卸)的辅助存储装置来发生作用。存储器20能够存储记录重放存储部36中所保存的各种程序和数据的一部分。然而,存储器20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由RAM构成,临时存储从光盘100的ROM层、RE层或R层中读取的信息以及从外部获取的信息等。 
操作部30为用户用来输入用于使记录重放装置10动作的指示信号的部件。例如,操作部30由对记录重放装置10进行远距离操作的遥控器、在记录重放装置本身上设置的操作按键、或与记录重放装置10相连接的鼠标或键盘等构成。用户通过操作部30输入的指示信号经由无图示的输入输出控制部,被传送到上述功能模块的各部中。由此,用户能够操作记录重放装置10。 
显示装置40为能够进行3维显示的装置。例如,显示装置40可以为LCD(液晶显示器)、PDP(等离子显示器)、或CRT(cathode-ray 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等。此外,显示装置40为了进行3维显示,主要具有显示控制部41和显示存储部42。 
显示控制部41主要具有图像处理控制部11(无图示)。例如,显示控制部41例如通过执行控制程序来控制构成显示装置40的部件。显示控制部41通过将存储在存储部18中的程序读入例如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构 成的临时存储部(无图示)中并执行,能够对取得的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以及对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处理等各种处理。 
由于显示控制部41具有图像处理控制部11,因此,显示装置40的显示屏能够显示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 
显示存储部42用于记录显示控制部41所执行的(1)各部的控制程序、(2)OS程序、(3)应用程序、以及(4)执行这些程序时读取的各种数据。显示存储部42例如可由ROM(Read Only Memory)、闪存等非挥发性存储装置构成。在显示存储部42中存储有包含了经图像处理装置1或显示装置40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的内容。显示装置40具有图像处理装置1的功能,因此,显示存储部42中也存储有存储部18中所存储的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亮度值变更像素信息182等。 
根据以上结构,显示装置40无需特别与图像处理装置1连接,就能够与图像处理装置1一样,生成包含立体感下降得到抑制的图像的内容。 
(在记录重放装置10中使用的光盘100的结构) 
下面,根据图7,对光盘100的各记录层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图7表示光盘100中各记录层的概略结构的一例。在以下说明中,在光盘100所具有的层中,将重放专用记录层称为ROM(Read Only Memory)层,将可改写的记录层称为RE(RE-writable)层,将可追加记录的记录层称为R(Recordable)层。 
如图7所示,光盘100是以基板101、RE层102、由透明树脂构成的中间层103、ROM层104、保护层105为序层叠而成。通常,重放光从保护层105侧入射。 
在RE层102中,设有BCA区域(管理区域)102a、导入(lead-in)区域102b、用户数据区域102c、以及导出(lead-out)区域102d。同样,在ROM层104中,设有BCA区域(管理区域)104a、导入区域104b、用户数据区域104c、以及导出区域104d。 
在该图中,是对具有1层RE层102和1层ROM层104的光盘100进行说明。然而,光盘100也可以具有多层RE层102和ROM层104。换言之,光盘100至少具有:只能用于读取数据的ROM层104;可以追加记录信息或可以改写信息的R层或RE层102。RE层102和ROM层104层叠的顺序也不限于该图所记载的顺序,可以任意决定。 
而且,在该图中,BCA区域既存在于RE层102又存在于ROM层104。然 而,BCA区域也可以只存在于其中一方的层中。 
BCA区域102a、104a位于光盘100的最内圈,所述BCA区域102a、104a为不需要寻轨控制的区域,或者为仅凭焦点控制就能访问的条码(bar code)状记录区域。BCA区域102a、104a与保存内容等信息的一般性记录标志相比,具有很大的标志形状,因此通常的记录重放装置是无法对其改写信息的。因此,BCA区域102a、104a为只能在制造时写入信息的区域(即不可改写的区域)。BCA区域102a、104a中的各识别信息的记录顺序(或配置方法)由通常标准来决定。记录重放装置10被设计成,在插入光盘100后,首先对BCA区域102a、104a的信息进行读取。 
在上述BCA区域102a、104a中,记录有多个光盘100共通的介质共通信息。介质共通信息的具体例为,光盘100的记录层的类型(重放专用型、追加记录型、可改写型)、光盘100的尺寸、光盘100的规格版本。并且,在BCA区域102a、104a中,还记录有作为各个光盘100所固有的信息的介质固有信息。 
导入区域102b、104b在光盘100中位于BCA区域102a、104a的外圈侧,所述导入区域102b、104b为分别设置在每个记录层的区域。在导入区域102b、104b中,不仅设置有只能在制造时写入信息的区域(即不可改写的区域),在导入区域为追加记录型或可改写型的情况下,还设置有在将光盘100插入记录重放装置10后能够追加记录信息或改写信息的区域。在导入区域102b、104b中,例如,可以记录关于光盘100的记录/重放的标准条件、表示许可或不许可记录重放装置10对各层进行访问(访问限制)的信息、制造时的缺陷和使用中出现的缺陷的位置表示信息等。 
用户数据区域102c、104c为记录(或能够记录)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等基本软件、应用程序、内容、以及附加于所述基本软件、应用程序、内容的用户数据(个人信息)等各种信息。此外,还记录有这些信息的记录位置/地址、多个信息间的相互关系(文件、文件夹路径)等管理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ROM层104中的用户数据区域104c中,记录有由供应厂商提供的应用程序、内容等。该内容也可以是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了像素值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此时,视听者只需购买并重放光盘100,就能够视听具有立体感下降得到抑制的图像的内容。在ROM层104中的用户数据区域104c中,也可以记录尚未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像素值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此外,也可以是什么都没有记录的空白盘。 
在用户数据区域104c中,还可以记录用于实现图像处理控制部11的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程序(图像处理装置1的控制程序)。此时,记录重放装置10即使不具有图像处理装置1的功能,只需读取该图像处理程序,便也能实现该功能。 
另一方面,在RE层102的用户数据区域102c中,还具有图像记录区域1021,该图像记录区域1021用于记录经图像处理装置1(或具有图像处理装置1的功能的记录重放装置10)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以及尚未经该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像素值的图像中的至少一方。 
因此,在光盘100中,能够将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区域1021中。而且,在对光盘100进行重放控制时,能够重放上述图像,因而能够为视听者提供包含立体感下降得到抑制的图像的内容。 
在图像记录区域1021中,还能够记录尚未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像素值的图像。因此,例如能够由记录重放装置10读取该图像,然后由图像处理装置1(或者,具有图像处理装置1的功能的记录重放装置10或显示装置40)对该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因此,即使在上述情况下,仍然能够为视听者提供立体感下降得到抑制的图像。 
而且,例如记录重放装置10是对光盘100中记录的被预先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进行重放,因此,不需要每次重放时都进行像素值变更的处理。 
导出区域102d、104d通常设置在光盘100的各层的最外圈侧,用于表示记录层的结束位置。 
如上所述,光盘100至少具有R层或RE层102(可记录区域)、ROM层104(重放专用区域)。在该R层或RE层102中具有图像记录区域1021,该图像记录区域1021用于记录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处理后的图像)、以及尚未经图像处理装置1变更像素值的图像(处理前的图像)中的至少一方。此外,在ROM层104中记录有图像处理程序。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图像处理程序和该图像处理程序的处理对象、即处理前的图像一体化(在1个信息记录介质中)保存。因此,例如,即使重放装置不具有该图像处理程序,当光盘100插入时,能够从光盘100中读取该图像处理程序与处理前的图像,于是就能够对该处理前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装置1的图像处理。因此,通过利用光盘100就能够防止3维显示时的立体感下降。 
也能够将图像处理程序和处理后的图像一体化(在1个信息记录介质中)保 存。例如,当记录有该图像处理程序的光盘不具有图像记录区域1021,且重放装置不具有图像处理程序时,用户(视听者)需要在该光盘内的图像处理程序被读出后,先将该光盘取出,再插入具有能够记录处理后的图像的可记录区域的其他光盘,以向该光盘中记录处理后的图像。如果是光盘100的话,由于图像处理程序与处理后的图像能够一体化保存,因此,即使将上述光盘插入不具有图像处理程序的重放装置中,也能够在不交换光盘的前提下,既能够使用光盘100中记录的图像处理程序,又能够在该光盘100中记录处理后的图像。因此,能够减轻用户的负担,并提高光盘的便利性。 
以上对光盘100进行了说明。在此,光盘100例如可以为DVD格式或Blu-ray(注册商标)格式的光盘,可以将DVD格式的记录性光盘(DVD-R、DVD-RW、DVD-RAM、DVD-R DL)的CPRM(Content protection for recordable media)对应盘以及DVD-ROM盘、Blu-ray格式的记录性光盘(BD-RE、BD-R)或BD-ROM盘用于上述光盘100。此外,在上面对光盘100具有RE层10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光盘100也可以只具有ROM层104。 
光盘100的结构为,具有R层或RE层102、以及ROM层104,即,光盘100以层为单位来分别实现重放专用区域和可记录区域各自的功能。然而,光盘100的结构也可以为在1个层中具有重放专用区域和可记录区域。 
(图像处理装置1的变形例) 
下面,根据图8和图9,对图像处理装置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8为表示变形例中的图像处理装置1的主要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图9为表示变形例中的图像处理装置1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在上述图像处理装置1中,根据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通过进行如图4所示的处理后所得到的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由图像区域特定部14特定出第1图像区域T1和/或第2图像区域T2。而在本变形例中,图像区域特定部14根据预先设定的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特定第1图像区域T1和/或第2图像区域T2。此时,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可以依存于内容并由内容提供者预先设定,也可以由图像处理装置1预先设定。当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已被内容提供者设定好时,例如,可以取得作为内容附属信息的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并保存在存储部18中。 
在图像处理控制部11的功能模块中,除了不具有距离计算部133和距离比较部134以外,其他均与上述图像处理装置1相同。这是因为,距离计算部133 和距离比较部134为只用于生成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的功能模块,在已预先设定了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的变形例中是不需要的。存储部18中所存储的信息也与上述图像处理装置1相同。 
在变形例中,图像取得部12接收到包含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内容后,将该内容发送给图像区域特定部14。图像区域特定部14从存储部18中读取预先存储的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特定第1图像区域T1和第2图像区域T2。即,图像区域特定部14特定具有预先设定的左侧最大宽度的第1图像区域T1、和具有预先设定的右侧最大宽度的第2图像区域T2(S21)。当左侧最大值为0时,则不对第1图像区域T1进行特定,而当右侧最大值为0时,则不对第2图像区域T2进行特定。即,在变形例中,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不生成黑色显示宽度信息181,而只生成亮度值变更像素信息182。 
之后的S22~S24的处理均与图3所示的S3~S5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该说明。 
如上所述,在变形例中,第1图像区域T1所具有的自左边I1起的宽度、以及第2图像区域T2所具有的自右边I2起的宽度分别是预先设定的,因此,不需要针对每幅图像来决定上述宽度(特定第1图像区域T1或第2图像区域T2)。因此,能够简化图像区域特定部14的处理,从而提高整个装置的处理速度。 
当通过图像处理装置1对由多个图像的集合组成的内容进行处理时,且该内容是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发送的时,需要配合该发送实时地进行图像处理(图像区域特定部14和像素值变更部15的处理)。此时,当该处理发生延迟时,有可能会在3维显示的图像中出现闪烁。 
然而,通过预先设定上述宽度,能够防止产生上述处理延迟,因此,本变形例特别适用于对现场直播的内容进行图像处理的情况。 
(本发明的其他表述) 
对本发明还可以作以下表述。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具有:一致像素值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所述第1视差图像中的对象像素的像素值与所述第2视差图像中的处在与所述对象像素对应的位置上的对应像素的像素值是否一致,还用于判定所述第2视差图像中的对象像素的像素值与所述第1视差图像中的处在与所述对象像素对应的位置上的对应像素的像素值是否一致;以及最大距离特定单元,用于特定从所述第1视差图像的所述第1端部或所述第2视差图像的所述第2端部起,至 具有经所述一致像素值判定单元判定为一致的像素值的像素的位置为止的最大距离;所述图像区域特定单元将所述最大距离特定单元所特定的最大距离决定为所述第1图像区域所具有的自所述第1端部起的宽度、和所述第2图像区域所具有的自所述第2端部起的宽度。 
根据上述结构,一致像素值判定单元判定第1视差图像或第2视差图像的对象像素的像素值、和与该对象图像相对应的第2视差图像或第1视差图像中的对应像素的像素值是否一致。当该判定结果为像素值一致时,最大距离特定单元特定从具有该像素值的像素的位置到第1图像区域所具有的第1端部的最大距离,或特定从具有该像素值的像素的位置到第2图像区域所具有的第2端部的最大距离。 
由此,图像区域特定单元能够特定以第1端部或第2端部为基准来规定的、连通第3端部和第4端部的第1图像区域或第2图像区域。 
在此,如上所述,当在第1视差图像的第1端部侧的区域和第2视差图像的第2端部侧的区域中出现近景时,且所述各区域的像相互间不一致时,与远景侧相比,该不一致的影响(立体感下降的问题)较为显著。因此,为了防止近景侧的像不一致所导致的立体感下降,特别优选一致像素值判定单元判定存在于第1视差图像中的第1端部侧的区域(或第2视差图像中的第2端部侧的区域)中的像素的像素值、与在第2视差图像(或第1视差图像)中的对应位置处的对象像素的像素值是否一致。即,在上述情况下,作为优选,对象像素为第1视差图像的第1端部侧的区域中(靠近第1端部侧)的像素,或为第2视差图像的第2端部侧的区域中(靠近第2端部侧)的像素。 
作为优选,对于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自所述图像区域特定单元所特定的所述第1图像区域所具有的第1端部起的宽度、以及自所述图像区域特定单元所特定的第2图像区域所具有的第2端部起的宽度分别被预先设定。 
根据上述结构,自第1图像区域所具有的第1端部起的宽度、以及自第2图像区域所具有的第2端部起的宽度分别被预先设定,因此,就不需要针对每幅图像来决定该宽度(特定第1图像区域或第2图像区域)。因此,能够简化图像区域特定单元的处理,从而提高整个装置的处理速度。 
当通过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对由多个图像的集合组成的内容进行处理时,且该内容是通过直播方式发送的时,需要配合该发送实时地进行图像处理(图像区域特定单元和像素值变更单元的处理)。此时,当该处理产生延迟时,有可 能会在3维显示的图像中出现闪烁。 
然而,通过预先设定上述宽度,能够防止产生上述处理延迟,因此,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对直播的内容进行图像处理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指定形式为单一暗色。根据上述结构,能够着实地抑制立体感的下降。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具有亮度变更单元,该亮度变更单元用于生成亮度变更指示,所述亮度变更指示用于在除所述图像区域特定单元所特定的所述第1图像区域和所述第2图像区域以外的图像区域中,至少将存在于一方的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另一方的视差图像中的像的像素的亮度值提高。 
根据上述结构,在没有被像素值变更单元变更成表示指定形式的像素值的图像区域中,只存在于一方的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另一方的视差图像中的像在3维显示时不会发生重叠。而另一方面,既存在于第1视差图像中又存在于第2视差图像中的像在3维显示时会发生重叠。也就是说,在3维显示时,与同时存在于双方图像中的像相比,对于只存在于一方的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另一方的视差图像中的像来说,该像的像素的亮度值最多会低一半左右(1~2倍左右)。 
因此,通过由亮度变更单元生成至少用于提高该像的亮度值的亮度变更指示,能够在实现3维显示的装置(如显示装置)中提高该像的亮度值。因此,能够减少进行3维显示时的图像的亮度不均,从而能够提供不会给视听者带来不适感的图像(自然的图像)。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所述第1图像区域和所述第2图像区域为矩形。 
根据上述结构,当第1图像区域和第2图像区域为矩形时,由于具有这些区域的第1视差图像和第2视差图像为矩形,因此,如果对这些图像进行3维显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屏也为矩形则显示效率较高。此时,在制造该显示屏时,就可以从显示屏基板(显示板)的制造原料玻璃基板中获得矩形的显示屏基板。 
另一方面,当第1图像区域和第2图像区域不为矩形(为复杂形状)时,若考虑显示效率,则显示屏的形状也不为矩形而应是具有复杂的形状,于是,就应从玻璃基板中取得具有复杂形状的该显示屏基板。而因此,可能导致无法有效地从玻璃基板中获得所需基板的形状。 
因此,考虑到显示的效率问题,通常用于3维显示的显示屏的基板为矩形, 因此,当第1图像区域和第2图像区域为矩形时,与所述区域不为矩形而为复杂形状(即,显示屏的基板为复杂形状)时的情况相比,能够从玻璃基板中有效地获得所述基板。因此,通过将第1图像区域和第2图像区域定为矩形,能够提高显示屏的基板、乃至显示屏和显示装置的批量生产性。 
另外,由于可以沿一列来形成用以点亮像素的电路,因此当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具有该电路时,能够使其设计变得容易。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用于显示经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的显示屏。 
根据上述结构,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因此,与该图像处理装置同样,在进行3维显示时,能够防止出现如图10中(c)所示的没有图像的不自然区域,从而抑制立体感的下降。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重放装置具有上述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对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经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和尚未经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变更像素值的图像的其中至少一方进行重放的重放控制单元。 
根据上述结构,重放装置具有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因此,(即使显示装置不具有图像处理装置)与该图像处理装置同样,在进行3维显示时,也能够防止出现如图10中(c)所示的没有图像的不自然区域,从而抑制立体感的下降。 
当信息记录介质中记录有经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时,重放单元仅需重放该图像,就能够为视听者提供不会出现上述不自然区域的3维图像。 
此外,即使信息记录介质中记录的是尚未经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变更像素值的图像(即,以往的一般性用于3维显示的图像),也能够通过由重放单元重放该图像,并由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对该图像依次进行图像处理(即使是例如与重放同时进行实时图像处理),来与上述同样地为视听者提供不会出现上述不自然区域的3维图像。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具有上述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将经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记录控制单元。 
根据上述结构,记录装置具有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因此,(即使显示装置不具有图像处理装置)与该图像处理装置同样,在进行3维显示时,也能够防止出现如图10中(c)所示的没有图像的不自然区域,从而抑制立体感的下 降。 
在信息记录介质中能够保存经图像处理装置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因此,即使显示装置和/或重放装置不具有图像处理装置,只需读取该图像,就能够为视听者提供不会出现上述不自然区域的3维图像。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具有图像记录区域,该图像记录区域用于记录经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和尚未经该图像处理装置变更像素值的图像的其中至少一方。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记录经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因此,当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重放控制时,能够重放上述图像,从而为视听者提供立体感下降得到抑制的图像。 
此外,在图像记录区域中还能够记录尚未经图像处理装置变更像素值的图像。因此,例如经重放装置读取了该图像后,图像处理装置(或者,具有图像处理装置的功能的重放装置或显示装置)能够对该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因此,即使在上述情况下,也能为视听者提供立体感下降得到抑制的图像。 
例如,重放装置对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中所记录的被预先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进行重放,因此,不需要在每次进行重放时都对像素值进行变更处理。 
用以使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工作并使计算机作为所述各单元发生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以及记录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内。 
通过利用上述控制程序在计算机上实现所述单元,能够在计算机上实现图像处理装置。且利用上述记录介质,能够在通用计算机上执行从记录介质中读取的控制程序。 
作为优选,至少具有可记录区域和重放专用区域;所述可记录区域具有图像记录区域,所述图像记录区域用于记录经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和尚未经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变更像素值的图像的其中至少一方;所述重放专用区域中记录有用以使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工作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该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使计算机发挥所述各单元的功能。 
根据上述结构,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具有重放专用区域和具有图像记录区域的可记录区域,因此能够将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和作为该控制程序处理对象的像素值未被变更前的图像(处理前的图像)一体化保存(保存在同一信息记录介质中)。因此,例如,即使是不具有该控制程序的重放装置(如PC 等),通过插入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并从该信息记录介质中读取上述控制程序和处理前的图像,就能够通过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对该处理前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因此,通过利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能够防止3维显示时的立体感下降。 
而且,根据上述结构,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具有重放专用区域和具有图像记录区域的可记录区域,因此,能够将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和经该图像处理装置(或其控制程序)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处理后的图像)一体化保存。 
例如,当记录有该控制程序的信息记录介质不具备具有图像记录区域的可记录区域时,且重放装置不具有控制程序时,在从信息记录介质中读取控制程序后,用户(视听者)需要先将该信息记录介质取出,再将具有能够记录处理后图像的可记录区域的信息记录介质插入,以在该信息记录介质中记录处理后的图像。 
若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由于能够一体化保存控制程序和处理后的图像,因此,即使将其被插入不具有控制程序的重放装置中,也不需要像上述那样交换信息记录介质,就既能利用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控制程序,又能在该信息记录介质中记录处理后的图像。因此,能够减轻用户的负担,从而提高信息记录介质的便利性。 
此外,对本发明还可以作以下表述。 
即,本发明的三维图像显示方法为:在显示装置上显示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且通过在水平方向上对所述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赋予视差,能够使用户视认出三维图像的三维图像显示方法。对于该三维图像显示方法,至少使自所述右眼图像的右端起具有指定宽度的第1区域或使自所述左眼图像的左端起具有指定宽度的第2区域、与所述左眼图像的对应区域或与所述右眼图像的对应区域不具有相关性。 
作为优选,在本发明的三维图像显示方法中,所述指定的第1宽度和所述指定的第2宽度在一系列图像内容的范围内被保持一定。 
作为优选,在本发明的三维图像显示方法中,所述指定的第1宽度为:在所述左眼图像的左半边的图像信息中,自仅包含于所述左眼图像的图像信息的最右侧的像素起,到所述左眼图像的左端的距离;所述指定的第2宽度为:在所述右眼图像的右半边的图像信息中,自仅包含于所述右眼图像的图像信息的最左侧的像素起,到所述右眼图像的右端的距离。 
作为优选,在本发明的三维图像显示方法中,在所述图像中连通上下的删除边界为直线。 
本发明的三维图像显示方法为上述三维图像显示方法。作为优选,在本发明的三维图像显示方法中,进行了所述删除后,在所述左眼图像的右端附近以及右眼图像的左端附近,将仅存在于某一方的图像中的图像信息的亮度提高后进行显示。 
(补充说明) 
最后,图像处理装置1中的各模块,特别是图像取得部12、视差最大宽度检测部13(对象像素选定部131、一致像素值判定部132、距离计算部133以及距离比较部134)、图像区域特定部14、像素值变更部15、亮度值变更部16以及图像输出部17,既可以由硬件逻辑构成,也可以利用以下所述的CPU通过软件来实现。 
即,图像处理装置1具有:执行用于实现各功能的控制程序的命令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存储所述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展开所述程序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所述程序及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存储装置(记录介质)等。另外,向所述图像处理装置1提供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可由计算机读取且记录有图像处理装置1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所述控制程序是用于实现以上所述功能的软件,通过由图像处理装置1的计算机(或CPU、MPU)来读出并执行记录介质中所记录的程序代码,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关于所述记录介质,例如可以是磁带、盒式带等的带类;也可以是包括软盘(注册商标)、硬盘等磁盘以及CD-ROM、MO、MD、DVD、CD-R等光盘的盘类;也可以是IC卡(包括存储卡)、光卡等卡类;或是掩模型ROM、EPROM、EEPROM、闪存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类。 
另外,图像处理装置1也能够连接通信网络,所述程序代码也能够借助于通信网络来提供。关于所述通信网络,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利用互联网(internet)、内联网(intranet)、外联网(extranet)、LAN、ISDN、VAN、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电话回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等。另外,关于用以构成通信网络的传输介质,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利用IEEE1394、USB、电力线、电缆电视回线、电话线、ADSL 回线等有线通信,也可以利用诸如IrDA或遥控器等的红外线、Bluetooth(注册商标)、802.11无线通信、HDR、便携式电话网络、卫星回线、地面数字广播网络等无线通信。另外,即使是通过电子传输而实现了所述程序代码的嵌入载波的计算机数字信号,也可以实现本发明。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进行各种变更。即,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组合适当变更的技术手段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在利用视差进行3维显示时能够抑制立体感的下降,因此,可以适用于并排(side-by-side)方式、帧连续(frame sequential)方式、视差障碍(parallax barrier)方式、双凸(lenticular)方式、透镜阵列(lens array)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方式。在使用眼镜来视听3维显示的内容时,有源快门(active shutter)方式、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方式、直线偏振光(linear polarization)方式、圆偏振光(circular polarization)方式中的任何方式都能适用于眼镜的方式。 

Claims (8)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对用于3维显示的第1视差图像和第2视差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视差图像和所述第2视差图像各自中含有第1端部、第2端部、第3端部、第4端部,所述第1端部和第2端部在所述第1视差图像和所述第2视差图像的第1轴上相互对向,所述第3端部和第4端部在与所述第1轴垂直的第2轴方向上相互对向;
具有
图像区域特定单元,用于特定下述第1图像区域和下述第2图像区域的其中至少一方;
像素值变更单元,用于将所述图像区域特定单元所至少特定的所述第1图像区域或所述第2图像区域的像素值变更为表示指定形式的像素值,其中所述指定形式表现使所述第1图像区域和所述第2图像区域中的像不显示的样式和色彩;
其中,所述第1图像区域为包含只存在于所述第1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所述第2视差图像中的像的区域,且为以所述第1视差图像的所述第1端部为基准来规定的、连通所述第3端部和所述第4端部的图像区域;
所述第2图像区域为包含只存在于所述第2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所述第1视差图像中的像的区域,且为以所述第2视差图像的所述第2端部为基准来规定的、连通所述第3端部和所述第4端部的图像区域,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具有
一致像素值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所述第1视差图像中的对象像素的像素值与所述第2视差图像中的处在与所述对象像素对应的位置上的对应像素的像素值是否一致,还用于判定所述第2视差图像中的对象像素的像素值与所述第1视差图像中的处在与所述对象像素对应的位置上的对应像素的像素值是否一致;以及
最大距离特定单元,用于特定从所述第1视差图像的所述第1端部或所述第2视差图像的所述第2端部起,至具有经所述一致像素值判定单元判定为一致的像素值的像素的位置为止的最大距离;
所述图像区域特定单元将所述最大距离特定单元所特定的最大距离决定为所述第1图像区域所具有的自所述第1端部起的宽度、和所述第2图像区域所具有的自所述第2端部起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定形式为单一暗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亮度变更单元,该亮度变更单元用于生成亮度变更指示,所述亮度变更指示用于在除所述图像区域特定单元所特定的所述第1图像区域和所述第2图像区域以外的图像区域中,至少将存在于一方的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另一方的视差图像中的像的像素的亮度值提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图像区域和所述第2图像区域为矩形。
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用于显示经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的显示屏。
6.一种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对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经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和尚未经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变更像素值的图像的其中至少一方进行重放的重放控制单元。
7.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将经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变更了像素值的图像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记录控制单元。
8.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为对用于3维显示的第1视差图像和第2视差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视差图像和所述第2视差图像各自中含有第1端部、第2端部、第3端部、第4端部,所述第1端部和第2端部在所述第1视差图像和所述第2视差图像的第1轴上相互对向,所述第3端部和第4端部在与所述第1轴垂直的第2轴方向上相互对向;
包括:
图像区域特定步骤,用于特定下述第1图像区域和下述第2图像区域的其中至少一方;
像素值变更步骤,用于将在所述图像区域特定步骤中至少特定的所述第1图像区域或所述第2图像区域的像素值变更为表示指定形式的像素值,其中所述指定形式表现使所述第1图像区域和所述第2图像区域中的像不显示的样式和色彩;
其中,所述第1图像区域为包含只存在于所述第1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所述第2视差图像中的像的区域,且为以所述第1视差图像的所述第1端部为基准来规定的、连通所述第3端部和所述第4端部的图像区域;
所述第2图像区域为包含只存在于所述第2视差图像中而不存在于所述第1视差图像中的像的区域,且为以所述第2视差图像的所述第2端部为基准来规定的、连通所述第3端部和所述第4端部的图像区域,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具有
一致像素值判定步骤,用于判定所述第1视差图像中的对象像素的像素值与所述第2视差图像中的处在与所述对象像素对应的位置上的对应像素的像素值是否一致,还用于判定所述第2视差图像中的对象像素的像素值与所述第1视差图像中的处在与所述对象像素对应的位置上的对应像素的像素值是否一致;以及
最大距离特定步骤,用于特定从所述第1视差图像的所述第1端部或所述第2视差图像的所述第2端部起,至具有经所述一致像素值判定步骤判定为一致的像素值的像素的位置为止的最大距离;
所述图像区域特定步骤将所述最大距离特定步骤所特定的最大距离决定为所述第1图像区域所具有的自所述第1端部起的宽度、和所述第2图像区域所具有的自所述第2端部起的宽度。
CN201110238949.1A 2010-08-30 2011-08-18 图像处理装置、显示装置、重放装置、记录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381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2828A JP5255028B2 (ja) 2010-08-30 2010-08-30 画像処理装置、表示装置、再生装置、記録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記録媒体、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10-192828 2010-08-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8160A CN102438160A (zh) 2012-05-02
CN102438160B true CN102438160B (zh) 2014-08-13

Family

ID=45696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3894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38160B (zh) 2010-08-30 2011-08-18 图像处理装置、显示装置、重放装置、记录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50272A1 (zh)
JP (1) JP5255028B2 (zh)
CN (1) CN1024381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92163A1 (en) * 2011-10-11 2014-07-10 Kenji Shimizu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integrated circuit therefor, image pickup method, image pickup program, and image pickup system
CN102780903A (zh) * 2012-05-31 2012-11-14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左右眼图像滤光显示来调节3d图像效果的方法
CN102780907A (zh) * 2012-05-31 2012-11-14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3d视频视差的方法
JP2014053655A (ja) * 2012-09-05 2014-03-20 Panasonic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US8994614B2 (en) * 2012-10-11 2015-03-31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Europe Limited Head mountable display
JP2015194709A (ja) * 2014-03-28 2015-11-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CN106782279B (zh) * 2017-02-17 2020-07-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
IL264032B (en) 2018-12-30 2020-06-30 Elbit Systems Lt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removing artifacts in binocular displays
KR20210079612A (ko) * 2019-12-20 2021-06-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JP2024040528A (ja) * 2021-01-19 2024-03-26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13851A (ja) * 2004-06-25 2006-01-12 Sharp Corp 撮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撮像表示方法
CN101494799A (zh) * 2009-02-13 2009-07-29 清华大学 存储、恢复立体视频的方法和装置及恢复立体视频的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69657B2 (ja) * 1992-05-07 2002-03-2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両眼立体視装置
JPH0865715A (ja) * 1994-08-22 1996-03-08 Toshiba Corp 立体映像表示方法及び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JPH10221775A (ja) * 1997-02-07 1998-08-21 Canon Inc 立体視撮像表示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媒体及び複眼画像入出力装置
US6747610B1 (en) * 1997-07-22 2004-06-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apable of selectively displaying desired stereoscopic image
CN101841728B (zh) * 2003-04-17 2012-08-08 夏普株式会社 三维图像处理装置
US7386186B2 (en) * 2004-08-27 2008-06-10 Micron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images
JP2007017768A (ja) * 2005-07-08 2007-01-25 Hitachi Displays Ltd 表示装置
JP4625517B2 (ja) * 2008-10-27 2011-02-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3次元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396877B2 (ja) * 2009-01-21 2014-01-22 株式会社ニコン 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記録方法
JP2010169777A (ja) * 2009-01-21 2010-08-05 Sony Corp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13851A (ja) * 2004-06-25 2006-01-12 Sharp Corp 撮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撮像表示方法
CN101494799A (zh) * 2009-02-13 2009-07-29 清华大学 存储、恢复立体视频的方法和装置及恢复立体视频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8160A (zh) 2012-05-02
JP5255028B2 (ja) 2013-08-07
US20120050272A1 (en) 2012-03-01
JP2012050032A (ja) 201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8160B (zh) 图像处理装置、显示装置、重放装置、记录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JP6886253B2 (ja) 複数のユーザのためのレンダリ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CN102783164B (zh) 立体感视频显示装置、及立体感视频显示装置的动作方法
CN102150433B (zh) 立体视觉影像再现装置及立体视觉影像显示装置
EP2753086A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method thereof
CN102067591A (zh) 记录介质、再现装置、记录装置、再现方法、记录方法、程序
CN102334338A (zh) 显示装置和方法、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接收装置和方法
US9035943B1 (en) Multi-view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ulti-view image display method thereof
CN102150434A (zh) 立体视觉再现影像内容的再现装置、再现方法及再现程序
JP6115561B2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428706A (zh) 用于3d特技播放的入口点
US2014031336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relating to image content
CN104702928A (zh) 修正图像交叠区的方法、记录介质以及执行装置
CN103716612A (zh) 基于显示器的朝向执行图像渲染的图像处理设备和方法
US8279163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12253471A (ja)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立体映像表示方法
EP2876545A1 (en) Image generation method
CN105453560A (zh) 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CN102550033B (zh)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具备显示控制装置的记录重放装置、音频输出装置、具备音频输出装置的记录重放装置
US7660432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reation of stereoscopic image
KR102572432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과 기록매체
CN106231373A (zh) 播放视频广告的方法及系统
CN106162251A (zh) 关闭视频广告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US10616566B2 (en) 3D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JP5593415B2 (ja) 3次元画像の表示方法、および3次元画像の配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