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1307A - 图像记录系统及图像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记录系统及图像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1307A
CN102431307A CN2011102417078A CN201110241707A CN102431307A CN 102431307 A CN102431307 A CN 102431307A CN 2011102417078 A CN2011102417078 A CN 2011102417078A CN 201110241707 A CN201110241707 A CN 201110241707A CN 102431307 A CN102431307 A CN 102431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aterials
signal
pixel
overlapping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417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31307B (zh
Inventor
岛田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31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1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31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1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58Reduction of colour to a range of reproducible colours, e.g. to ink- reproducible colour gam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9/00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14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with means for effecting line or character spacing in either direction
    • B41J19/142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with means for effecting line or character spacing in either direction with a reciprocating print head printing in both directions across the paper width
    • B41J19/147Colour shift preven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k Jet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Color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lor, Gradation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记录系统及图像记录方法。扩展色域,由此实现高彩和高灰度。该图像记录系统包括:转换单元,用于将构成输入图像的输入颜色信号转换为构成记录材料交叠结构组的信号,所述记录材料交叠结构组包括至少两种或更多种记录材料被交叠来形成像素的记录材料交叠结构;以及记录单元,用于根据转换后的信号将所述记录材料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Description

图像记录系统及图像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记录系统及图像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扩展打印机的色域(color gamut)来实现高彩(high color)的技术,有以下技术。第一传统技术是,除了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的基本颜色之外,还利用诸如红色、绿色和蓝色墨的特殊颜色墨的技术(日本特开平06-233126(1994)号公报)。例如,通过添加红色墨,以再现具有比通过交叠品红色墨和黄色墨再现的红色更高色度(chroma)的红色,能够扩展红色区域的色域。第二传统技术是,根据输入的彩色信号设置最合适的色材记录顺序的技术(日本特开2004-155181号公报)。例如,当通过交叠黄色墨的点和青色墨的点来进行记录时,通过交叠黄色和青色的这一顺序而进行的记录与通过交叠青色和黄色的这一顺序而进行的记录,在颜色上彼此不同。仅能够在以黄色和青色这一顺序交叠时再现的颜色,被按照黄色和青色的顺序记录,而仅能够在以青色和黄色这一顺序交叠时再现的颜色,被按照青色和黄色的顺序记录,由此,与以任一记录顺序进行记录的情况相比,能够扩展色域。
然而,上述传统技术具有以下问题。在第一传统技术中,需要使用高色度墨。此外,随着墨的数量的增加,打印机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结果导致打印机的尺寸增大。在第二传统技术中,在记录顺序被改变的颜色附近,观察到灰度(gradation)阶差。而且,色域的形状复杂,并且色域压缩处理导致了灰度的反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不添加新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扩展色域、并实现高彩和高灰度的图像记录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记录系统包括:转换单元,用于将构成输入图像的输入颜色信号转换为构成记录材料交叠结构组的信号,所述记录材料交叠结构组包括至少两种或更多种记录材料被交叠来形成像素的记录材料交叠结构;以及记录单元,用于根据所转换后的信号将所述记录材料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根据本发明,能够进行高彩和高灰度的图像记录。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图像记录装置的示意性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例示图像记录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各实施例中的图像记录过程的流程图;
图4A至图4D是例示通过各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记录的记录项的色域与通过传统的图像记录系统记录的记录项的色域之间的差别的示意图;
图5是例示双路(two-pass)记录操作的示意图;
图6是例示像素颜色转换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例示图像记录系统的示意性结构的框图;
图8是示出像素颜色转换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9是例示误差信号向周围像素扩散的示意图;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路掩模(pass mask)的设置示例的示意图;
图11A至图11E是例示生成各墨交叠结构的二值图像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2A至图12E是示出当在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中记录绿色区域中的颜色时的像素布置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13A和图13B是例示头墨盒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记录头的排出口面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记录头的排出口面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16A和图16B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路掩模的设置示例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另一实施例中的像素布置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18是例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像素颜色转换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9A和图19B是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路掩模的设置示例的示意图;
图20是示出第四实施例中的半色调处理部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第四实施例中的抖动矩阵的示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22是例示第四实施例中的获取抖动矩阵的值的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
(图像记录系统的示意性结构)
图7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的示意性结构的框图。在该图中,用作信息处理装置的主机700为例如个人计算机;主机700包括CPU 701、存储器702、诸如键盘的输入部703、外部存储设备704、与图像记录装置800的通信接口(下文中称为“打印机I/F”)705、以及与监视器900的通信接口(下文中称为“视频I/F”)706。CPU 701根据存储在存储器702中的程序进行各种类型的处理;尤其是,CPU 701进行与本实施例相关的图像处理,例如颜色匹配、像素颜色转换、半色调处理以及路分离等。这些程序或者存储在外部存储设备704中,或者从未示出的外部连接的设备来供给。而且,主机700通过视频I/F 706将各种类型的信息输出至监视器900,并通过输入部703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此外,主机700通过打印机I/F 705连接至图像记录装置800,将经过图像处理的记录数据发送至图像记录装置800以对记录数据进行记录,并从图像记录装置800接收各种类型的信息。
(图像记录装置的示意性结构)
图1是例示图像记录装置800的示意性结构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装置800是使用墨进行图像记录的喷墨打印机。头墨盒101包括由多个排出口构成的记录头、以及用于向记录头供墨的墨池,并且,头墨盒101具有用于接收驱动记录头的排出口的信号等的连接器。头墨盒101定位于并可置换地安装在滑架102上;滑架102具有用于通过连接器将驱动信号等发送至头墨盒101的连接器保持件。附图标记103表示导轴。滑架102能够沿导轴103往复移动。具体地,当使用主扫描电机104作为驱动源时,通过诸如电机皮带轮105、从动皮带轮106以及正时带107等的驱动机构来驱动滑架102;对其位置和移动进行控制。请注意,将滑架沿导轴103的移动称为“主扫描”,并将该移动的方向称为“主扫描方向”。诸如打印纸的记录介质108装载在自动进纸器(下文中称为“ASF”)110中,并且在记录图像时,进纸电机111通过齿轮进行驱动以旋转拾纸辊112,并将记录介质108从ASF 110逐一分离并给送。此外,通过传送辊109的旋转将记录介质108传送至面向滑架102上的头墨盒101的排出口面的记录开始位置。当使用补强馈电导线(LF,line feeder)电机113作为驱动源时,通过齿轮驱动传送辊109。关于是否给送记录介质108的确定、以及进纸时的头位置的决定,在纸张末端传感器114通过记录介质108时进行。安装在滑架102中的头墨盒101以使得排出口面从滑架102向下方伸出、并与记录介质108平行的方式来保持。
(图像记录操作)
如下进行图像记录操作。首先,当将记录介质108传送至预定的记录开始位置时,滑架102沿导轴103在记录介质108上移动,并且在滑架102移动的同时、通过记录头的排出口排出墨。然后,当滑架102移动到导轴103的一端时,传送辊109将记录介质108沿与滑架102的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仅传送预定量。将记录介质108的这利传送称作“进纸”或“副扫描”,并将传送的方向称作“进纸方向”或“副扫描方向”。在完成将记录介质108传送预定量之后,滑架102再次沿导轴103移动。如上所述,反复进行通过滑架102进行的记录头的扫描和进纸,由此在整个记录介质108上形成图像。
图5是例示记录头对记录介质108的同一行进行两次扫描并由此记录图像的双路记录操作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双路记录中,例如,通过利用滑架102的主扫描,仅仅进行记录头的宽度L的图像记录,并且,每当完成一行的记录时,将记录介质108在副扫描方向上传送L/2的距离。在本图的示例中,通过由记录头进行的第m回主扫描以及第(m+1)回主扫描,来记录区域A,并通过由记录头进行的第(m+1)回主扫描以及第(m+2)回主扫描,来记录区域B。同样地,当进行n路记录时,例如,每当完成一行的记录时,将记录介质108在副扫描方向上传送L/n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记录头对记录介质的同一行进行n次扫描并由此形成图像。通常,当路数n变大时,由通过各排出口的墨排出量以及排出方向的变化而导致的影响被抑制,因此,浓度不均性不会很明显,但是,这将花费较长的时间来进行记录。如下文中描述,由于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装置通过多路来形成预定的墨交叠结构,因此,路数n需要为2或更大,例如,需要进行4路记录。
(记录头)
图13A和图13B是例示头墨盒101的结构的图。如图13A所示,头墨盒101由存储墨的墨池1301以及根据排出信号排出从墨池1301供给的墨的记录头1302构成。头墨盒101针对各颜色(例如,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分别具有墨池1301,并且,如图13B所示,各墨池1301从记录头1302可移除。墨的排出口位于记录头1302的下部。图14是示出记录头1302的排出口面的示例的示意图。在该示例中,在主扫描方向上共排列四个记录头,每个记录头对应一种颜色,即K、Y、M和C。在各记录头中,在主扫描方向上针对一种颜色设置有两个排出口行,使得两个排出口行在副扫描方向上相互偏移,其中,每个排出口行布置有128个排出口1401。
(图像处理)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图像记录系统使用图像输入部201、分辨率转换部202、颜色匹配部203、像素颜色转换部204、半色调处理部205、路分离部206以及图像记录部207,由此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请注意,通过主机700来实现图像输入部201、分辨率转换部202、颜色匹配部203、像素颜色转换部204、半色调处理部205以及路分离部206。通过图像记录装置800来实现图像记录部207。
图像输入部201输入要记录的图像数据,并输出针对图像数据的输入颜色信号(R、G和B)。
分辨率转换部202将输入图像的分辨率转换为图像记录装置800的打印分辨率,并输出转换后的颜色信号(R’、G’和B’)。例如,将打印分辨率定义为这样一种分辨率,其中一个像素的大小是记录介质上记录的点的直径的0.8倍。此外,作为转换分辨率的方法,例如,使用已知的双三次(bi-cubic)方法。
颜色匹配部203由颜色信号(R’、G’和B’)来计算颜色信号(R”、G”和B”)并将其输出,所述颜色信号(R”、G”和B”)依赖于用于记录适合于所设置的条件的颜色再现的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通过参照存储在颜色表存储部208中的颜色表、使用例如已知的三维查找表(3DLUT)方法,来计算颜色信号(R”、G”和B”)。根据颜色再现的目的以及记录介质的类型准备多个颜色表,并通过根据所设置的条件来切换这些颜色表来使用所述多个颜色表。这里描述的颜色再现的目的是指,例如“与监视器上显示的颜色一致”、“与标准打印机打印的颜色一致”以及“记忆色(例如肤色、天空的蓝色以及草的绿色)的适宜的再现”等。
像素颜色转换部204通过参照存储在像素颜色转换表存储部209中的像素颜色转换表、由颜色信号(R”、G”和B”),来计算像素颜色信号,并输出像素颜色信号。像素颜色信号是具有多值颜色信号作为其分量的颜色信号,所述多值颜色信号与能够被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各像素中的墨交叠结构组中的各个墨交叠结构相关。墨交叠结构组由例如如下所述的11种结构组成。该11种结构包括以下5种结构,即甚至不记录墨点的纸基结构(paper-based structure)、仅记录K墨点的结构、以及同样地单独记录Y、M和C点的结构。此外,该11种结构包括:通过在C点上交叠Y点进行记录的结构、以及同样地在Y点上记录C点的结构、在M点上记录C点的结构、在C点上记录M点的结构、在Y点上记录M点的结构、以及在M点上记录Y点的结构。换句话说,墨交叠结构组除了包括通常的C、M、Y和K之外,还包括不记录墨点的结构以及通过交叠墨来进行记录的结构。利用包括纸基结构的墨交叠结构组中的任意结构,来记录记录介质上的各像素。与墨交叠结构组中的各个墨交叠结构相关的多值颜色信号(W,K,Y,M,C,Y/C,C/Y,C/M,M/C,M/Y,Y/M)表示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各结构的像素数量的比率。例如,当像素颜色信号为(W,K,Y,M,C,Y/C,C/Y,C/M,M/C,M/Y,Y/M)=(0,0,1,0,0,0,0,0,0,0,0)时,仅通过Y墨记录与像素颜色信号相对应的区域中的所有像素。例如,当像素颜色信号为(0,0,0.5,0,0,0.5,0,0,0,0,0)时,其表示如下记录状态,即按照在与像素颜色信号相对应的区域中仅记录Y的结构的像素数量,等于按照在C上记录Y的结构的像素数量。像素颜色信号的分量的总和恒定为1。“W”表示按照纸基结构的信号。“Y/C”表示在C上记录Y的信号。
图6是例示存储在像素颜色转换表存储部209中的像素颜色转换表的结构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包括从三种记录材料(即,黄色、青色和品红色)中选择两种记录材料、并具有三种组合的不同记录顺序的记录材料交叠结构的表。如图6所示,例如,当针对100×100个像素的颜色信号(R”、G”和B”)为(0,255,0)时,对于100×100个像素,将像素颜色信号转换为表示在像素数量上Y/C与C/Y所占比率各半的信号。如图6所示,在像素颜色转换表中,描述了与离散颜色信号(R”、G”和B”)相对应的像素颜色信号(W,K,Y,M,C,Y/C,C/Y,C/M,M/C,M/Y,Y/M)。使用像素颜色转换表、通过已知的3DLUT方法,来计算任意颜色信号(R”、G”和B”)的像素颜色信号(W,K,Y,M,C,Y/C,C/Y,C/M,M/C,M/Y,Y/M)。因此,通过适当地设置像素颜色转换表,能够控制按照具有相同的墨组合的多个墨交叠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的比率。例如,在通过在C墨点上交叠Y墨点来进行记录的结构、以及通过在Y墨点上交叠C墨点来进行记录的结构中,交叠顺序是相反的,墨的组合在Y墨与C墨之间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尽管交叠墨点以进行记录的顺序不同,但是Y墨与C墨在墨点数量(像素数量的比率)上相同。通过使用像素颜色转换表,能够控制按照根据颜色信号(R”、G”和B”)通过在C墨点上交叠Y墨点来进行记录的各结构、以及按照通过在Y墨点上交叠C墨点来进行记录的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的比率。
图8是示出像素颜色转换的示例的示意图。图8示出了颜色信号(R”、G”和B”)=(255,255,0)与(R”、G”和B”)=(0,255,255)之间的颜色信号(R”、G”和B”)、与像素颜色信号的各分量(Y、Y/C、C/Y以及C)之间的关系。请注意,在图8的区间中,其他分量的值为0。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通过适当地设置像素颜色转换表,如图8所示,能够以使得各墨交叠结构的像素数量的比率根据颜色信号(R”、G”和B”)的连续变化而被连续改变的方式来进行记录。另一方面,在根据颜色信号(R”、G”和B”)切换记录顺序的传统技术中,在切换记录顺序时切换所有像素的记录顺序。例如,当记录相同颜色信号(R”、G”和B”)的横向100个像素、纵向100个像素的色标(patch)图像时,在传统技术中,由于在切换记录顺序时,切换所有10000个像素的记录顺序,因此在切换记录顺序时,观察到灰度阶差。在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中,通过使用像素颜色转换表来控制按照墨交叠结构组的各墨交叠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的比率,消除了由切换记录顺序而引起的灰度阶差的出现,从而能够进行高灰度特性的图像记录。
而且,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能够记录Y/C接近1的记录状态(第一结构)、C/Y接近1的记录状态(第二结构)、以及Y/C和C/Y接近0.5的记录状态(第三结构)。换句话说,在(R”、G”和B”)颜色信号空间中的某一部分空间内(第一部分空间内)的颜色信号中,在Y/C接近1的记录状态中进行记录。此外,在另一部分空间内(第二部分空间内)的颜色信号中,在C/Y接近1的记录状态中进行记录,并且,在又一部分空间内(第三部分空间内)的颜色信号中,在Y/C和C/Y接近0.5的记录状态中进行记录。结果,能够再现具有通过在C上交叠Y来进行记录的结构的像素占主导的颜色、具有通过在Y上交叠C来进行记录的结构的像素占主导的颜色、以及具有以上两种结构的像素占主导并在数量上彼此大致相等的颜色。以此方式,与不控制墨交叠结构的图像记录系统、以及针对墨的每种组合仅再现一种墨交叠结构的图像记录系统相比,能够进行扩展色域和高彩的图像记录。优选记录Y/C接近1的结构中的颜色,使得按照通过在C上交叠Y来进行记录的结构的像素数量,是按照其他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的四倍或更多。请注意,这可以通过在像素颜色转换表中设置、像素颜色信号的Y/C分量的值等于或大于0.8的至少一个颜色信号(R”、G”和B”)来实现。同样地,优选记录C/Y接近1的结构中的颜色,使得按照通过在Y上交叠C来进行记录的结构的像素数量,是按照其他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的四倍或更多。这可以通过在像素颜色转换表中设置、像素颜色信号的C/Y分量的值等于或大于0.8的至少一个颜色信号(R”、G”和B”)来实现。在Y/C和C/Y接近0.5的结构中的颜色中,按照通过在C上交叠Y来进行记录的结构的像素数量大致等于按照通过在Y上交叠C来进行记录的结构的像素数量,并且,优选进行记录,使得这些像素数量是按照其他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的四倍或更多。这可以通过在像素颜色转换表中设置、像素颜色信号的Y/C分量和C/Y分量的值等于或大于4/9的至少一个颜色信号(R”、G”和B”)来实现。如上所述,对于像素颜色信号的墨的分量,即使期望的分量与其他结构中的颜色分量部分地混合,也能够进行上述高彩的图像记录。同时,更优选地,如图8所示,设置像素颜色转换表,使得再现Y/C为1的结构中的颜色、C/Y为1的结构中的颜色、以及Y/C和C/Y为0.5的结构中的颜色。
半色调处理部205利用误差扩散方法,来设置记录介质上的各像素的墨交叠结构的类型,并输出与该类型相对应的颜色信号。具体地说,来自周围像素的误差信号的总和被添加到关注像素的像素颜色信号(第一信号),之后,作为关注像素的墨交叠结构,设置与分量中的具有最高值的一个分量相对应的墨交叠结构。例如,当关注像素的像素颜色信号为(0,0,0.5,0,0,0.5,0,0,0,0,0)、并且从周围像素扩散的误差信号的总和为(0,0,1,0,0,0,0,0,0,0,0)时,进行以下处理。首先,作为二者之和的确定信号为(W,K,Y,M,C,Y/C,C/Y,C/M,M/C,M/Y,Y/M)=(0,0,1.5,0,0,0.5,0,0,0,0,0)。在这种情况下,将关注像素的墨交叠结构设置为作为与最高值的Y分量相对应的墨交叠结构的“仅记录Y墨点的结构”。然后,对于关注像素,输出与墨交叠结构相对应的颜色信号Y。此外,误差信号是通过从确定信号中减去与设置的墨交叠结构相对应的像素颜色信号而获得的值。在上述示例中,与设置的墨交叠结构相对应的像素颜色信号为(W,K,Y,M,C,Y/C,C/Y,C/M,M/C,M/Y,Y/M)=(0,0,1,0,0,0,0,0,0,0,0)。在这种情况下,误差信号为(W,K,Y,M,C,Y/C,C/Y,C/M,M/C,M/Y,Y/M)=(0,0,0.5,0,0,0.5,0,0,0,0,0)。图9是例示误差信号向周围像素扩散的示意图。P0表示关注像素,阴影部分是其墨交叠结构已被确定的像素。关注像素P0的误差以预定比率扩散到围绕在P0周围的、墨交叠结构未被确定的周围像素P1、P2、P3和P4。例如,P0的误差7/16、3/16、5/16和1/16分别扩散到像素P1、P2、P3和P4。在半色调处理中,经常对墨信号的各分量进行二值化处理,但是,利用对墨信号的各分量进行二值化处理的方法,无法控制墨交叠结构。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能够通过将像素颜色信号转换为与墨交叠结构的类型相对应的颜色信号,来控制墨交叠结构,从而能够进行高彩和高灰度的图像记录。
路分离部206根据半色调处理部205的输出信号生成各墨交叠结构的二值图像,对二值图像应用路掩模,并由此生成与各墨和各路的排出信号相对应的二值图像。各墨交叠结构的二值图像是这样一种图像,其中通过半色调处理部205设置墨交叠结构的像素被设置为1、而其他像素被设置为0。图11A至图11E是例示生成二值图像的方法的示意图。图11A示出了基于半色调处理部205设置的各像素的墨交叠结构的3像素×3像素的图像的示例。在该示例中,如图11B所示,生成“不记录任何墨点的纸基结构”W的二值图像。同样地,如图11C所示,生成“仅记录Y墨点的结构”Y的二值图像;如图11D所示,生成“通过在C墨点上交叠Y墨点进行记录的结构”Y/C的二值图像;并且,如图11E所示,生成其他结构的二值图像。图10A和图10B是示出路掩模的设置示例的示意图。图10A示出了墨交叠结构的类型、色材的类型、以及与路编号相对应的路掩模编号。图10B示出了与各路掩模编号相对应的路掩模的示例。根据图10A和图10B,通过将对Y/C的二值图像应用M2-1的掩模而获得的结果、对C的二值图像应用M4-1的掩模而获得的结果、以及对M/C的二值图像应用M2-1的掩模而获得的结果进行“或”运算(OR-operation),来生成与第一路中的C墨的排出信号相对应的二值图像。
图像记录部207基于路分离部206的输出信号排出各墨,并将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图像记录过程)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的图像记录过程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301中,输入要记录的图像数据。然后,在步骤S302中,进行分辨率转换。通过分辨率转换部202来进行分辨率转换,并将步骤S301中输入的图像的分辨率转换为图像记录装置800的打印分辨率。然后,在步骤S303中,进行颜色匹配。颜色匹配是颜色匹配部203进行的处理,并计算依赖于用于记录适合于所设置的条件的颜色再现的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的颜色信号。然后,在步骤S304中,进行像素颜色转换。像素颜色转换是像素颜色转换部204进行的处理,并计算按照各墨交叠结构记录的像素数量的比率的像素颜色信号。墨交叠结构是能够在记录介质上的各像素中记录的交叠结构,并且包括墨组合相同的多个墨交叠结构。然后,在步骤S305中,进行半色调处理。半色调处理是半色调处理部205进行的处理,并且,作为半色调处理的结果,设置在记录介质上的各像素中记录的墨交叠结构的类型。然后,在步骤S306中,进行路分离。路分离是路分离部206进行的处理,并生成各墨和各路的排出信号。最后,在步骤S307中,基于步骤S306中生成的墨排出信号进行各墨的排出,并将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记录项的色域)
图4A至图4D是例示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中记录的记录项的预定区域的色域、与其他图像记录系统中记录的记录项的预定区域的色域之间的差别的图。图4A至图4D示出了CIEL*a*b*颜色空间中的a*、b*平面的绿色区域,其中,a*表示横轴,b*表示纵轴。图4A示出了不控制记录顺序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色域。在这种情况下,按照通过在C墨点上交叠Y墨点进行记录的结构A的像素、与按照通过在Y墨点上交叠C墨点进行记录的结构B的像素被混合。结果,表示当按照结构A来记录几乎所有像素时的颜色的Y/C、以及表示当按照结构B来记录几乎所有像素时的颜色的C/Y在色域之外,因此无法被再现。图4B示出了仅能够选择一种墨交叠结构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色域,这对应于总是以相同的记录顺序记录不同的墨的情况。在该示例中,当在C墨点上交叠Y墨点时,总是通过在C墨点上交叠Y墨点进行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能够再现Y/C,但是,C/Y以及表示当大约一半的像素按照结构A来记录、剩下一半的像素按照结构B来记录时的颜色的G在色域之外,并且无法再现。图4C示出了根据要记录的颜色改变记录顺序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色域。换句话说,这是应用前面描述的日本特开2004-155181号公报公开的技术的情况的示例。在该示例中,当交叠C墨点和Y墨点时,总是通过在C墨点上交叠Y墨点来记录区域Ra中的颜色,而总是通过在Y墨点上交叠C墨点来记录区域Rb中的颜色。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能够再现Y/C和C/Y,但是,G落在色域之外,并且无法再现。此外,由于色域的形状复杂从而包括不均性,因此很不利,色域压缩处理存在容易引起灰度的反转的问题。图4D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色域。在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由于控制按照墨交叠结构组的各墨交叠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的比率,使得比率连续变化,因此能够再现所有的Y/C、C/Y以及G。防止色域的形状具有不均性。
图12A至图12E是示出当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记录绿色区域中的颜色时的像素布置的示例的示意图。图12A示出了与图4A至图4D中所示相同的CIEL*a*b*颜色空间中的a*、b*平面的绿色区域,并且图12B至图12E分别示出了与图12A中的P0至P3的颜色相对应的像素布置的示例。在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中,如图12B及图12E所示,通过控制记录顺序(交叠顺序),能够再现通过在C上交叠Y进行记录而获得的Y/C、以及通过在Y上交叠C进行记录而获得的C/Y。如图12C和图12D所示,通过控制按照在C上交叠Y进行记录的结构Y/C来记录的像素、与按照在Y上交叠C进行记录的结构C/Y来记录的像素之间的比率,能够再现其他图像记录系统无法再现的颜色。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能够进行高彩和高灰度的图像记录。
<第二实施例>
尽管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了通过进行多次主扫描来记录墨交叠结构的示例,但是,在第二实施例中,将描述如下示例,即通过布置将相同的墨排入记录头的多个喷嘴行,以通过进行一次主扫描来执行记录。除了记录头和路分离部的结构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记录头)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记录头的排出口面的示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记录头除了包括K墨的记录头和M墨的记录头之外,还包括Y墨和C墨的各两个记录头。总共六个记录头按照Y、C、M、K、C和Y的顺序并排布置在主扫描方向上。通过使用上述记录头,能够通过在记录头从记录介质的右手侧向左手侧移动的返回路径、以及记录头从记录介质的左手侧向右手侧移动的前向路径二者中进行一次主扫描,来记录具有不同记录顺序的墨交叠结构。例如,当将头定义为Y1、C1、M、K、C2和Y2时,优选地,按照通过在C墨点上交叠Y墨点进行记录的结构,在前向路径中使用C1和Y1进行记录,而在返回路径中使用C2和Y2进行记录。此外,优选地,按照通过在Y墨点上交叠C墨点进行记录的结构,在前向路径中使用C2和Y2进行记录,而在返回路径中使用C1和Y1进行记录。
(路分离部)
图16A和图16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路掩模的设置示例的示意图。图16A示出了与墨交叠结构的类型、色材的类型、以及记录头的扫描方向(前向路径和返回路径)相对应的路掩模编号,图16B是与各路掩模编号相对应的路掩模的示例。使用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方法,能够生成与排出信号相对应的二值图像。在本实施例中,例如,预先生成前向路径的排出信号和返回路径的排出信号二者,并且根据记录头在记录时的扫描方向选择要采用的排出信号。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能够通过进行一次主扫描记录墨交叠结构,由此减少了记录所需的时间。
<第三实施例>
尽管在以上实施例中描述了记录具有不同记录顺序的墨交叠结构的示例,但是,在第三实施例中,将描述不考虑记录顺序的示例。同时,由于除了像素颜色转换部、半色调处理部以及路分离部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像素颜色转换部)
本实施例的像素颜色转换部204通过参照存储在像素颜色转换表存储部209中的像素颜色转换表、根据颜色信号(R”、G”和B”),来计算像素颜色信号,并输出像素颜色信号。像素颜色信号是具有多值颜色信号作为其分量的颜色信号,所述多值颜色信号与能够被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各像素中的墨交叠结构组中的各个墨交叠结构相关。
本实施例的墨交叠结构组由例如如下所述的8种结构组成。该8种结构首先包括:不记录墨点的纸基结构、仅记录K墨点的结构、以及同样地单独记录Y、M和C点的结构。此外,该8种结构包括:通过交叠C点和Y点进行记录的结构、通过交叠M点和C点进行记录的结构、以及通过交叠Y点和M点进行记录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没有区分通过在C点上交叠Y点进行记录的结构与通过在Y点上交叠C点进行记录的结构。同样地,没有区分通过在M点上交叠C点进行记录的结构与通过在C点上交叠M点进行记录的结构,并且,没有区分通过在Y点上交叠M点进行记录的结构与通过在M点上交叠Y点进行记录的结构。通过包括纸基结构的墨交叠结构组中的任意结构,来记录记录介质上的各像素。与第一实施例一样,与墨交叠结构组中的各个墨交叠结构相关的多值颜色信号(W,K,Y,M,C,Y/C,C/M,M/Y)表示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各结构的像素数量的比率。请注意,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Y/C不仅表示通过在C点上交叠Y点进行记录的结构,还表示通过交叠C点和Y点进行记录的结构。同样地,C/M表示通过交叠M点和C点进行记录的结构,并且M/Y表示通过交叠Y点和M点进行记录的结构。此外,与第一实施例一样,W表示纸基结构。例如,当像素颜色信号(W,K,Y,M,C,Y/C,C/M,M/Y)=(0,0,0.5,0,0,0.5,0,0)时,其表示如下记录状态,即按照仅记录Y点的结构的像素数量、与按照通过交叠C点和Y点进行记录的结构的像素数量,各为总像素数量的50%。当横向100个像素、纵向100个像素的所有像素颜色信号为(0,0,0.5,0,0,0.5,0,0)时,在总像素的半数(即5000个像素)中,仅记录Y点,而在剩余的5000个像素中,通过交叠C点和Y点进行记录。像素颜色信号的分量的总和恒定为1。
图18是例示存储在本实施例的像素颜色转换表存储部209中的像素颜色转换表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8示出了包括从三种记录材料(即,黄色、青色和品红色)中交叠两种记录材料的记录材料交叠结构的表。如图18所示,在像素颜色转换表中,描述了与离散的颜色信号(R”、G”和B”)相对应的像素颜色信号(W,K,Y,M,C,Y/C,C/M,M/Y)。使用像素颜色转换表、通过已知的3DLUT方法,来计算任意颜色信号(R”、G”和B”)的像素颜色信号(W,K,Y,M,C,Y/C,C/M,M/Y)。
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通过适当地设置像素颜色转换表,能够精确地控制墨交叠结构。例如,将通过交叠记录材料记录的Y/C、C/M和M/Y的分量为0的像素颜色信号与对应于亮色的颜色信号(R”、G”和B”)相关联,由此能够抑制记录材料的重叠并记录具有良好粒度品质的图像。例如,使用像素颜色转换表,能够将像素颜色信号(0,0,0.5,0,0.5,0,0,0)和像素颜色信号(0.5,0,0,0,0,0.5,0,0)与不同的颜色信号(R”、G”和B”)相关联。前者为一半像素仅通过Y点记录、而剩余一半像素仅通过C点记录的结构,后者为一半像素通过交叠C点和Y点记录、而剩余一半像素具有纸基结构的结构。在各结构中,C点的数量等于Y点的数量。
在颜色信号(R”、G”和B”)与记录材料的量相关联的传统技术中,无法记录记录材料的量相等的多个不同的记录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当具有不同的记录材料叠加的两种记录状态的颜色与其他记录状态的颜色不同时、能够记录这两种状态,与仅能够记录一种状态的系统、以及仅能够记录混合两种的状态的系统相比,能够扩展色域。
此外,由于能够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各像素中的墨交叠结构的数量有限,因此,在颜色信号(R”、G”和B”)与特定的墨交叠结构相关联的系统中,无法根据颜色信号(R”、G”和B”)精确地控制记录状态。
另一方面,与墨交叠结构的像素数量的比率相关的像素颜色信号能够大致表达任意记录状态。在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中,与输入的颜色信号相关的颜色信号(R”、G”和B”)与上述像素颜色信号相关联,因此,能够根据颜色信号(R”、G”和B”)精确地控制记录状态。此外,在颜色信号(R”、G”和B”)与多个墨交叠结构相关联的系统中,由于输入信号的一个像素与多个像素相关联,因此降低了分辨率。在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由于输入信号的一个像素与像素颜色信号的一个像素相关联,因此能够抑制分辨率的降低。
(半色调处理部)
本实施例的半色调处理部除了像素颜色信号的分量以外、与第一实施例的半色调处理部205相同,并且,利用误差扩散方法设置记录介质上的各像素的墨交叠结构的类型,并输出与该类型相对应的颜色信号。具体地说,来自周围像素的误差信号的总和被添加到关注像素的像素颜色信号,之后,作为关注像素的墨交叠结构,设置与分量中的具有最高值的一个分量相对应的墨交叠结构。例如,当关注像素的像素颜色信号为(0,0,0.5,0,0,0.5,0,0)、并且从周围像素扩散的误差信号的总和为(0,0,1,0,0,0,0,0)时,进行以下处理。
首先,作为二者之和的确定信号为(W,K,Y,M,C,Y/C,C/M,M/Y)=(0,0,1.5,0,0,0.5,0,0)。在这种情况下,将关注像素的墨交叠结构设置为作为与最高值的Y分量相对应的墨交叠结构的“仅记录Y墨点的结构”。然后,对于关注像素,输出与墨交叠结构相对应的颜色信号Y。此外,误差信号是通过从确定信号中减去与所设置的墨交叠结构相对应的像素颜色信号而获得的值。在上述示例中,与所设置的墨交叠结构相对应的像素颜色信号为(W,K,Y,M,C,Y/C,C/M,M/Y)=(0,0,1,0,0,0,0,0)。在这种情况下,误差信号为(W,K,Y,M,C,Y/C,C/M,M/Y)=(0,0,0.5,0,0,0.5,0,0)。
(路分离部)
图19A和图19B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路掩模的设置示例的示意图。图19A示出了与墨交叠结构的类型以及色材的类型相对应的路掩模编号,图19B示出了与各路掩模编号相对应的路掩模的示例。能够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法生成与各记录材料的排出信号相对应的二值图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能够精确地控制记录材料的叠加。从而,能够进行高粒度品质和高彩的图像记录。
<第四实施例>
在以上实施例中,描述了在半色调处理中利用误差扩散方法的示例。由于在误差扩散方法中,为了基于来自先前已经处理的像素的误差信号来确定随后处理的像素的信号,因此,无法同时处理多个像素,从而不利地导致处理耗时。在第四实施例中,描述了利用随机数生成器、从而能够同时处理各像素的示例。同时,由于除了半色调处理部以外的结构与第三实施例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半色调处理部)
本实施例的半色调处理部利用随机数生成器,并且,由此设置记录介质上的各像素的墨交叠结构的类型并输出与该类型相对应的颜色信号。
图20是示出第四实施例中的半色调处理部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根据本实施例,如下确定关注像素的墨交叠结构的类型。首先,在步骤S2001中,根据关注像素的像素颜色信号计算累积像素颜色信号。与像素颜色信号一样,累积像素颜色信号具有与能够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各像素中的墨交叠结构相对应的分量,并且累积像素颜色信号的第n分量的值是通过累加从像素颜色信号的第一分量的值到第n分量的值而得出的信号。例如,当像素颜色信号为(0.2,0.2,0.2,0.2,0.2,0,0,0)时,累积像素颜色信号(W’,K’,Y’,M’,C’,Y/C’,C/M’,M/Y’)为(0.2,0.4,0.6,0.8,1,1,1,1)。此外,当像素颜色信号为(0.5,0.5,0,0,0,0,0,0)时,累积像素颜色信号为(0.5,1,1,1,1,1,1,1)。
接下来,在步骤S2002中,根据累积像素颜色信号计算阈值信号(第二信号)。阈值信号是通过将累积像素颜色信号的各分量的值与因数A相乘而获得的信号。这里,常数A为例如256。在这种情况下,当累积像素颜色信号为(0.5,1,1,1,1,1,1,1)时,阈值信号(W”,K”,Y”,M”,C”,Y/C”,C/M”,M/Y”)为(128,256,256,256,256,256,256,256)。
然后,在步骤S2003中,通过利用随机数生成器,该生成器生成从1到常数A的任意一个整数值,并将其设置给变量V1。利用以相同概率生成任意值的随机数生成器,作为上述随机数生成器。
接下来,在步骤S2004中,将表示与阈值信号的第一分量相对应的墨交叠结构的类型的颜色信号值W设置给变量C,并将该分量的值设置给变量V2。例如,当阈值信号(W”,K”,Y”,M”,C”,Y/C”,C/M”,M/Y”)为(128,256,256,256,256,256,256,256)时,将128设置给V2。
然后,在步骤S2005中,比较V1的值和V2的值,并由此检查哪个值较大。如果V1的值等于或小于V2的值,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2006。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2007。
在步骤S2006中,输出变量C作为表示关注像素的墨交叠结构的类型的颜色信号,并完成关注像素的半色调处理。
在步骤S2007中,更新变量C和变量V2的值,并且处理进行到步骤S2005。具体地说,将表示与阈值信号的后续分量相对应的墨交叠结构的类型的颜色信号设置给变量C,并将阈值信号的当前分量的值设置给变量V2。例如,如果在步骤S2007中的处理之前的变量C的值为W,则处理之后的变量C的值为K。此外,如果处理之前的变量C的值为Y/C,则处理之后的变量C的值为C/M。
通过进行上述处理,能够独立确定关注像素的墨交叠结构,而不考虑其他像素的处理。因此,同时进行多个像素的处理,从而能够提高处理速度。而且,根据由像素颜色信号表示的预定比率,大致确定各像素的墨交叠结构。也就是说,当横向100个像素、纵向100个像素的所有像素颜色信号为(0,0,0.5,0,0,0.5,0,0)时,大约5000个像素按照仅记录Y点的结构来记录,并且,剩余大约5000个像素按照通过交叠C点和Y点进行记录的结构来记录。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系统,能够对各像素同时进行半色调处理,并提高处理速度。请注意,尽管基于不考虑记录顺序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描述了本实施例的结构,但是,可以将本实施例的结构应用于考虑具有不同记录顺序的墨交叠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结构。
<第四实施例的变型例>
尽管在第四实施例中描述了在半色调处理部中利用随机数生成器的示例,但在本变型例中,将描述利用抖动矩阵的示例。由于除了半色调处理部以外的结构与第四实施例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半色调处理部)
本实施例的半色调处理部利用抖动矩阵,并由此设置记录介质上的各像素的墨交叠结构的类型,并输出与该类型相对应的颜色信号。具体地说,替代随机数生成器生成的值,将抖动矩阵的相应值设置为图20的步骤S2003中设置的变量V1的值。此外,利用抖动矩阵的元胞(cell)总数,作为用于在步骤S2002中计算阈值信号的常数A。例如,当抖动矩阵的大小为总共131072个元胞(纵向256个元胞、横向512个元胞)时,将131072设置为常数A。其他处理过程与第四实施例中相同。
图21示出了本变型例的半色调处理部利用的抖动矩阵的示例。该抖动矩阵由总共256个元胞(纵向16个元胞、横向16个元胞)构成,并且,在各元胞中,存储从1至256的任意整数值,使得整数值不相互重复。抖动矩阵的大小不限于此,而是可以使用各种尺寸。当使用纵向Dy个元胞、横向Dx个元胞的抖动矩阵时,在各元胞中存储从1至Dy×Dx的任意整数值,使得整数值不相互重叠。例如,当使用纵向256个元胞、横向512个元胞的抖动矩阵时,存储从1至131072的任意整数值,使得整数值不相互重叠。优选地,通过以Bayer抖动矩阵为代表的点分散有序抖动方法,来设置抖动矩阵的各元胞中存储的值。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分散并设置相同墨交叠结构的像素,因此,与第四实施例相比,能够获得在粒度品质方面具有良好品质的记录图像。
图22是例示获取与关注像素相对应的抖动矩阵的值的方法的示意图。在由具有纵向Iy个像素、横向Ix个像素的像素的像素颜色信号构成的图像I中,设置针对具有纵向Dy个像素、横向Dx个像素(即,抖动矩阵D的大小)的像素的各块。在图中,通过以虚线进行划分,来示出各块。抖动矩阵D交叠在关注像素Q所在的块上。与关注像素Q相对应的抖动矩阵的值为与关注像素Q的位置相一致的抖动矩阵的元胞的值。将图像I的左上角的像素的位置、以及抖动矩阵D的左上角的元胞的位置设置为O(0,0)。当关注像素在图像I中的位置被设置为Q(Qx,Qy),将Qx除以Dx得到的余数为Mx,将Qy除以Dy得到的余数为My时,与关注像素相对应的抖动矩阵的值为抖动矩阵D的位置(Mx,My)处的元胞的值。
如上所述,根据本变型例的图像记录系统,能够进行高速处理,而无需使用随机数生成器。
<其他实施例>
(记录材料的类型)
尽管在以上各实施例中,将四种颜色墨(C、M、Y和K)的结构描述为一组墨,但是,可以将各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应用于具有特殊颜色的墨(例如低浓度的浅色墨和红色墨)、透明无色的墨等的记录设备。还可以将各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应用于能够通过使用相同类型的墨进行具有不同排出量的多种类型的记录的记录设备。在各种情况下,在墨交叠结构组中,优选设置由可控记录元素(例如,红色墨、无色墨、小排出量的黑色墨、以及大排出量的黑色墨)构成的墨交叠结构。
(记录材料交叠结构)
尽管在各实施例中,描述了交叠两种墨的情况,但是,可以交叠三种或更多种墨。例如,还可以应用于能够记录在C墨点上交叠Y墨点、并在交叠的C墨点及Y墨点上进一步交叠C墨点的墨交叠结构的图像记录装置。
(图像处理)
分辨率转换方法不限于双三次方法。另外,优选进行向与记录介质上的点的布置相对应的分辨率的转换。此外,优选地,在使得记录介质上的不同像素的点之间没有任何空间的同时,尽可能少地对这些点进行交叠。图17是示出适合于本发明的像素布置的示例的示意图;记录介质上的像素被更紧密地布置。图中的附图标记1701表示一个像素。当利用这种像素布置时,分辨率转换部优选根据输入图像的数据、对各像素位置的颜色信号进行插值计算。作为半色调处理,可以利用以集中的方式记录预定粒度大小的、具有相同类型的墨交叠结构的像素的点集中型处理。例如,可以通过向各像素的像素颜色信号的分量分配权值、然后对这些分量进行误差扩散来实现这种处理。利用这种类型的处理,能够改善点的位置精度低的图像记录装置的颜色稳定性以及粒度品质。路掩模的设置以及路掩模不限于上述各实施例的结构。与在半色调处理中一样,通过使用点集中型路掩模,能够改善点的位置精度低的图像记录装置的粒度品质。
(图像记录装置的结构)
尽管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了4路记录的结构,但是,主扫描的次数不限于4。可以通过进行两次或八次主扫描来执行记录。此外,本发明还能够有效地适用于不进行主扫描的全线型(full line type)喷墨打印机。而且,本发明还适用于使用诸如电子照相式打印机或升华打印机的其他记录系统的图像记录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利用调色剂、墨带等替代墨作为记录材料。尽管在以上各实施例中描述了与主计算机相结合的图像记录系统的示例,作为本发明的方面,但是,本发明的方面可以是用作诸如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图像输出终端的图像记录装置的方面。另外,仅包括执行通过主计算机进行的各种类型的处理的功能的图像记录装置,可以构成本发明的图像记录系统。此外,本发明的方面可以是与读取器等相组合的复印设备的方面、具有接收和发送功能的传真设备的方面等。
(程序和记录介质)
本发明的各方面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诸如CPU或MPU的设备)来实现,以及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来执行各步骤的方法来实现。鉴于此,例如经由网络或者从用作存储设备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提供程序。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1)

1.一种图像记录系统,所述图像记录系统包括:
转换单元,用于将构成输入图像的输入颜色信号转换为构成记录材料交叠结构组的信号,所述记录材料交叠结构组包括至少两种或更多种记录材料被交叠来形成像素的记录材料交叠结构;以及
记录单元,用于根据所转换后的信号将所述记录材料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系统,
其中,所述转换单元将所述输入颜色信号转换为构成所述记录材料交叠结构组的信号,所述记录材料交叠结构组包括记录顺序反转的记录材料交叠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系统,
其中,所述转换单元将所述输入颜色信号转换为构成所述记录材料交叠结构组的信号,所述记录材料交叠结构组包括对于从黄色、青色和品红色三种记录材料中选择两种记录材料而获得的三种组合中的至少一种、记录顺序不同的多个记录材料交叠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系统,
其中,所述转换单元将所述输入颜色信号转换为构成所述记录材料交叠结构组的信号,所述记录材料交叠结构组包括在黄色的记录材料上交叠青色的记录材料的结构、以及在青色的记录材料上交叠黄色的记录材料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系统,
其中,所述转换单元将所述输入颜色信号转换为构成所述记录材料交叠结构组的信号,所述记录材料交叠结构组包括表示不记录墨的纸张的颜色的纸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系统,
其中,所述记录单元包括设置单元,该设置单元根据所述转换单元转换后的所述信号,设置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各像素中的所述记录材料交叠结构,并且
所述设置单元基于所述转换单元转换后的第一信号以及来自周围像素的误差信号,来设置所述记录材料交叠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记录系统,
其中,所述设置单元根据所述转换单元转换后的所述第一信号以及随机数生成器生成的第二信号,在构成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记录材料交叠结构组中设置与所述第二信号相对应的所述记录材料交叠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记录系统,
其中,所述设置单元根据所述转换单元转换后的所述第一信号以及从抖动矩阵获取的第二信号,在构成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记录材料交叠结构组中设置与所述第二信号相对应的所述记录材料交叠结构。
9.一种图像记录系统,所述图像记录系统包括:
记录单元,能够在记录介质上的各像素上,记录记录材料的类型的组合相等的多个记录材料交叠结构,
其中,当将所述多个记录材料交叠结构中的一个记录材料交叠结构设置为第一结构、并将所述多个记录材料交叠结构中的不同于所述第一结构的一个记录材料交叠结构设置为第二结构时,所述记录单元执行以下操作:
在构成输入图像的颜色信号是所述颜色信号的颜色信号空间中的第一部分空间内的颜色信号的情况下,进行记录,使得按照所述第一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是按照不同于所述第一结构的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的四倍或更多,
在构成所述输入图像的颜色信号是不同于所述第一部分空间的第二部分空间内的颜色信号的情况下,进行记录,使得按照所述第二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是按照不同于所述第二结构的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的四倍或更多,而
在构成所述输入图像的颜色信号是不同于所述第一部分空间和所述第二部分空间中的任何一个的第三部分空间内的颜色信号的情况下,进行记录,使得按照所述第一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大致等于按照所述第二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并且使得该像素数量是按照不同于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二结构中的任何一个的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的四倍或更多。
10.一种图像记录方法,所述图像记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构成输入图像的输入颜色信号转换为构成记录材料交叠结构组的信号,所述记录材料交叠结构组包括至少两种或两种以上记录材料被交叠来形成像素的记录材料交叠结构;以及
根据所转换后的信号将所述记录材料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11.一种图像记录方法,所述图像记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记录步骤,能够在记录介质上的各像素上,记录记录材料的类型的组合相等的多个记录材料交叠结构,
其中,当将所述多个记录材料交叠结构中的一个记录材料交叠结构设置为第一结构、并将所述多个记录材料交叠结构中的不同于所述第一结构的一个记录材料交叠结构设置为第二结构时,所述记录步骤执行以下操作:
在构成输入图像的颜色信号是所述颜色信号的颜色信号空间中的第一部分空间内的颜色信号的情况下,进行记录,使得按照所述第一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是按照不同于所述第一结构的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的四倍或更多,
在构成所述输入图像的颜色信号是不同于所述第一部分空间的第二部分空间内的颜色信号的情况下,进行记录,使得按照所述第二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是按照不同于所述第二结构的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的四倍或更多,而
在构成所述输入图像的颜色信号是不同于所述第一部分空间和所述第二部分空间中的任何一个的第三部分空间内的颜色信号的情况下,进行记录,使得按照所述第一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大致等于按照所述第二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并且使得该像素数量是按照不同于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二结构中的任何一个的结构来记录的像素数量的四倍或更多。
CN201110241707.8A 2010-08-20 2011-08-17 图像记录系统及图像记录方法 Active CN1024313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85199 2010-08-20
JP2010-185199 2010-08-20
JP2011149350A JP5843503B2 (ja) 2010-08-20 2011-07-05 画像記録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JP2011-149350 2011-07-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1307A true CN102431307A (zh) 2012-05-02
CN102431307B CN102431307B (zh) 2015-11-25

Family

ID=45593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1707.8A Active CN102431307B (zh) 2010-08-20 2011-08-17 图像记录系统及图像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60893B2 (zh)
JP (1) JP5843503B2 (zh)
CN (1) CN10243130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9511A (zh) * 2012-05-16 2013-12-0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颜色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5313460A (zh) * 2014-06-24 2016-02-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11611823A (zh) * 2020-05-26 2020-09-01 山东汇贸电子口岸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识别优化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64510B2 (ja) * 2011-09-21 2015-02-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018418B2 (ja) 2012-05-31 2016-11-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3046A (en) * 1993-03-31 1997-03-18 Mil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for plate misregistration in color printing
US6547355B1 (en) * 1999-03-10 2003-04-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OT formation position misalignment adjustment performed using pixel-level information indicating dot non-formation
US20040051756A1 (en) * 2002-09-13 2004-03-18 Hirokazu Takenaka Color inkjet print apparatus capable of changing orders of inks squirts
CN1836905A (zh) * 2005-03-24 2006-09-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CN101188662A (zh) * 2006-11-24 2008-05-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基于点的形成顺序的喷出量的控制
CN101549590A (zh) * 2008-03-31 2009-10-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33126A (ja) 1993-02-01 1994-08-19 Canon Inc カラー画像処理装置
JPH11170574A (ja) * 1997-12-16 1999-06-29 Canon Aptex Inc カラー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081187B2 (ja) * 1998-08-17 2000-08-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供給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0280457A (ja) * 1999-03-30 2000-10-10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画像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0301743A (ja) * 1999-04-19 2000-10-31 Toshiba Tec Corp 画像処理方法
US7003151B2 (en) 2000-07-19 2006-02-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7791626B2 (en) * 2001-05-30 2010-09-07 Zink Imaging, Inc. Print head pulsing techniques for multicolor printers
DE60229338D1 (de) 2001-09-07 2008-11-27 Canon Kk Bildverarbeitungsverfahren und -gerät
US7450281B2 (en) 2002-04-30 2008-11-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JP4307095B2 (ja) 2003-02-05 2009-08-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色変換方法及びプロファイル作成方法
JP2005246651A (ja) * 2004-03-01 2005-09-15 Canon Finetech Inc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システム
JP4401955B2 (ja) 2004-03-03 2010-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色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7453602B2 (en) 2004-06-01 2008-11-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lor conversion method
JP4678299B2 (ja) 2005-03-24 2011-04-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プログラム、印刷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方法、ならびに前記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5228410B2 (ja) * 2007-09-04 2013-07-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2009230738A (ja) * 2008-02-25 2009-10-08 Seiko Epson Corp 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印刷要求端末、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印刷制御方法
JP5395361B2 (ja) * 2008-03-17 2014-0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5682100B2 (ja) * 2009-02-05 2015-03-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US8376502B2 (en) 2009-03-25 2013-02-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color separation tabl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3046A (en) * 1993-03-31 1997-03-18 Mil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for plate misregistration in color printing
US6547355B1 (en) * 1999-03-10 2003-04-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OT formation position misalignment adjustment performed using pixel-level information indicating dot non-formation
US20040051756A1 (en) * 2002-09-13 2004-03-18 Hirokazu Takenaka Color inkjet print apparatus capable of changing orders of inks squirts
CN1836905A (zh) * 2005-03-24 2006-09-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CN101188662A (zh) * 2006-11-24 2008-05-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基于点的形成顺序的喷出量的控制
CN101549590A (zh) * 2008-03-31 2009-10-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9511A (zh) * 2012-05-16 2013-12-0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颜色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3419511B (zh) * 2012-05-16 2016-12-2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颜色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5313460A (zh) * 2014-06-24 2016-02-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5313460B (zh) * 2014-06-24 2018-03-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11611823A (zh) * 2020-05-26 2020-09-01 山东汇贸电子口岸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识别优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61844A (ja) 2012-03-29
JP5843503B2 (ja) 2016-01-13
US9160893B2 (en) 2015-10-13
US20120044510A1 (en) 2012-02-23
CN102431307B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8859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US8011756B2 (en) Imaging method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7600842B2 (en) Image reproducing and forming apparatus, printer driver and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0052228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WO2010146877A1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H10278306A (ja) 液体インクプリントシステム及び液体インクプリント方法
CN102431307A (zh) 图像记录系统及图像记录方法
US9083925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US8508797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4125271B2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00128288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516513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US7623263B2 (en) Settings for monotone printing and color printing
JP2015168088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2006258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JP4161837B2 (ja) 主走査の一方において優先的にドットを記録する印刷
JP2019107810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230256739A1 (en) Record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thod
JP2010058281A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媒体
JP2024006526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2004009333A (ja) 主走査の一方において優先的にドットを記録する印刷
JP2004299304A (ja) 記録ヘッド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JP2020146953A (ja) 印刷装置
JP2012006257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5138451A (ja) 主走査時間の変動による画質劣化が抑制された印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