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28668A - 用于促成多载波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促成多载波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28668A
CN102428668A CN2010800201655A CN201080020165A CN102428668A CN 102428668 A CN102428668 A CN 102428668A CN 2010800201655 A CN2010800201655 A CN 2010800201655A CN 201080020165 A CN201080020165 A CN 201080020165A CN 102428668 A CN102428668 A CN 1024286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cqi value
report
cqi
sub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01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M·达蒙佳诺维克
J·蒙托约
A·阿格拉沃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28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86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29Reduction of the amount of signalling, e.g. retention of useful signalling or differential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4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er for adjusting OFDM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e.g. transmission tim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促成多载波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无线终端经由多个载波与基站通信并接收由基站生成的标识这多个载波中所包括的载波子集的配置数据。无线终端标识参考载波并向基站报告对应于该参考载波的参考CQI值。无线终端还向基站报告从该参考CQI值推导出的差分CQI值。

Description

用于促成多载波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提交于2009年5月4日、题为“MULTICARRIERDIFFERENTIAL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FEEDBACK FORADVANCED LONG TERM REVOLUTION(LTE)SYSTEM(用于高级长期演进(LTE)系统的多载波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S/N.61/175,392的权益。上述申请的全体内容通过引用被包括于此。
背景
I.领域
以下描述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用于促成多载波CQI的方法和装置。
II.背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数据等等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和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用户通信的多址系统。这些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以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一般而言,无线多址通信系统能同时支持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每个终端经由前向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更多个基站通信。前向链路(或即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至终端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即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至基站的通信链路。此通信链路可经由单输入单输出、多输入单输出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来建立。
MIMO系统采用多个(NT个)发射天线和多个(NR个)接收天线进行数据传输。由这NT个发射天线及NR个接收天线构成的MIMO信道可被分解成NS个也被称为空间信道的独立信道,其中NS≤min{NT,NR}。这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维。如果由这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创生的附加维度得到利用,则MIMO系统就能提供改善的性能(例如,更高的吞吐量和/或更大的可靠性)。
MIMO系统支持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系统。在TDD系统中,前向和反向链路传输均在相同的频率区域上,从而互易原理允许从反向链路信道来估计前向链路信道。这使得在接入点处有多个天线可用时该接入点能够在前向链路上提取发射波束成形增益。
在设计可靠无线通信系统时,对于特定数据传输参数必须特别注意。例如,对于多载波通信,获悉促成此类通信的特定载波的信号质量将是可取的。但是,随着期望CQI的数目增长,快速地为每个载波提供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的带宽成本变得不可接受。相应地,开发用于高效地提供多载波CQI反馈的方法和装置将是可取的。
以上所描述的当前无线通信系统的缺陷仅旨在提供对传统系统的一些问题的概览,而并非旨在穷举。传统系统的其他问题以及本文所描述的各种非限定实施例的相应益处在阅览以下描述后会变得显而易见。
概述
以下给出对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的简化概述以提供对此类实施例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实施例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标识所有实施例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意或所有实施例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概念以作为稍后给出的更加具体的说明之序。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及其相应公开,结合促成多载波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描述了各个方面。在一个方面,公开了用于从无线终端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此类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经由多个载波与基站通信。从基站接收配置数据集,并且该配置数据集标识这多个载波中所包括的载波子集。该无线终端根据该配置数据集中提供的指令来标识该载波子集内的参考载波。该无线终端还向该基站报告参考CQI和至少一个差分CQI值。该参考CQI值对应于该参考载波,而该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是从该参考CQI值推导出的。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从无线终端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另一设备。在此类实施例内,提供了用于经由多个载波与基站通信的装置。该设备还包括用于从该基站接收配置数据集以使得该配置数据集标识这多个载波中所包括的载波子集的装置。还提供了用于根据该配置数据集中提供的指令来标识该载波子集内的参考载波的装置。该设备还包括用于向基站报告参考CQI和至少一个差分CQI值的装置。该参考CQI值对应于该参考载波,而该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是从该参考CQI值推导出的。
在另一方面,公开了用于从基站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此类实施例中,基站经由多个载波与无线终端通信。配置数据集由基站生成并且标识这多个载波中所包括的载波子集。该基站向无线终端传送该配置数据集,并处理从该无线终端接收到的CQI数据。该CQI数据包括参考CQI值和至少一个差分CQI值。该参考CQI值对应于该载波子集的参考载波,而该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是从该参考CQI值推导出的。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从基站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另一设备。在此类实施例内,该设备包括用于经由多个载波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装置和用于生成用于标识这多个载波中所包括的载波子集的配置数据集的装置。还提供了用于将该配置数据集传送至无线终端的装置;以及用于处理从无线终端接收到的CQI数据的装置。所接收到的CQI数据包括参考CQI值和至少一个差分CQI值。该参考CQI值对应于该载波子集的参考载波,而该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是从该参考CQI值推导出的。
为能达成前述及相关目的,这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包括在下文中充分描述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说明和所附插图详细阐述了这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的某些解说性方面。但是,这些方面仅仅是指示了可采用各个实施例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若干种,并且所描述的实施例旨在涵盖所有此类方面及其等效方案。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本文中所阐述的各个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解说。
图2是可与本文中描述的各种系统和方法联用的示例无线网络环境的解说。
图3解说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用于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示例性系统。
图4解说了根据本主题说明书的一个方面的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示例性无线终端的框图。
图5是从无线终端实行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电组件的示例性耦合的解说。
图6是根据本主题说明书的一方面的从载波差分CQI偏移水平到载波差分CQI值的示例性映射。
图7是解说用于经由根据CQI值选择的参考载波来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解说根据一些方面的用于报告差分子带CQI值的示例性方案的示图。
图9是解说根据一些方面的用于报告相对于宽带CQI值的差分值的示例性方案的示图。
图10是解说用于经由预定参考载波来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1解说了根据本主题说明书的一个方面的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示例性基站的框图。
图12是从基站实行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电组件的示例性耦合的解说。
图13是解说根据本主题说明书的一个方面的从基站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根据各个方面实现的包括多个蜂窝小区的示例性通信系统的解说。
图15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的示例性基站的解说。
图16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实现的示例性无线终端的解说。
详细描述
现在参考附图来描述各种实施例,在附图中贯穿始终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引述相似的要素。在以下说明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众多的具体细节以图提供对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透彻的理解。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如此的实施例。在其它实例中,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框图形式示出以便于描述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
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高速分组接入(HSPA)及其他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实现诸如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CDMA2000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以及CDMA的其他变体。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实现诸如演进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的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是UMTS的使用E-UTRA的即将发布版,其在下行链路上采用OFDMA而在上行链路上采用SC-FDMA。
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利用单载波调制和频域均衡。SC-FDMA具有与OFDMA系统相近的性能以及本质上相同的总体复杂度。SC-FDMA信号因其固有的单载波结构而具有更低的峰均功率比(PAPR)。SC-FDMA可用于例如上行链路通信中,其中低PAPR在发射功率效率方面使接入终端受益极大。相应地,在3GPP长期演进(LTE)或演进UTRA中,SC-FDMA可实现为上行链路多址方案。
高速分组接入(HSPA)可包括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技术以及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或增强型上行链路(EUL)技术,并且还可包括HSPA+技术。HSDPA、HSUPA和HSPA+分别是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规范版本5、版本6和版本7的部分。
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优化了从网络到用户装备(UE)的数据传输。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从网络到用户装备UE的传输可被称作“下行链路”(DL)。传输方法可允许若干Mbits/s的数据速率。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可增大移动无线电网络的容量。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可优化从终端到网络的数据传输。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从终端到网络的传输可被称作“上行链路”(UL)。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方法可允许若干Mbits/s的数据速率。如3GPP规范的版本7中所指定的,HSPA+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上提供甚至进一步的改进。高速分组接入(HSPA)方法在传送大量数据的数据业务(例如,IP语音(VoIP)、视频会议以及移动办公应用)中一般允许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之间的更快交互。
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上可使用快速数据传输协议,诸如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诸如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的这些协议允许接收者自动地请求重传可能已接收出错的分组。
本文结合接入终端来描述各个实施例。接入终端也可被称作系统、订户单元、订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程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设备、或用户装备(UE)。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式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此外,在本文中结合基站描述了各个实施例。基站可被用于与(诸)接入终端通信,并且也可称作为接入点、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odeB)、或其他某个术语。
现在参照图1,解说了根据本文所给出的各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系统100包括可具有多个天线群的基站102。例如,一个天线群可包括天线104和106,另一个群可以包天线108和110,而又一个群可包括天线112和114。为每一天线群示出两个天线;然而,每一群可以利用更多或更少天线。基站102还可以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其各自又可以包括与信号发射和接收相关联的多个组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分用器、天线等),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
基站102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接入终端(诸如接入终端116和接入终端122)通信;然而应当领会,基站102可以与基本上任何数目的类似于接入终端116和122的接入终端通信。接入终端116和1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设备、手持式通信设备、手持式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任何其他适合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上进行通信的设备。如所描绘的,接入终端116与天线112和114正处于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在前向链路118上向接入终端116传送信息,并在反向链路120上从接入终端116接收信息。此外,接入终端122与天线104和106正处于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在前向链路124上向接入终端122传送信息,并在反向链路126上从接入终端122接收信息。在频分双工(FDD)系统中,例如,前向链路118可以利用与反向链路120所使用的频带不同的频带,而前向链路124可以采用与反向链路126所采用的频带不同的频带。此外,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前向链路118和反向链路120可以利用共用频带,并且前向链路124和反向链路126可以利用共用频带。
每一群天线和/或它们被指定在其中通信的区域可以被称作基站102的扇区。例如,天线群可被设计成与在基站102所覆盖的区域的一扇区中的各接入终端通信。在前向链路118和124上的通信中,基站102的发射天线可利用波束成形来改进接入终端116和122的前向链路118和124的信噪比。另外,与基站通过单个天线向其所有接入终端进行传送相比,在基站102利用波束成形来向随机分散在相关联的覆盖中各处的接入终端116和122进行传送时,处于相邻蜂窝小区中的接入终端会经受较小干扰。
图2示出了示例无线通信系统200。为简明起见,无线通信系统200描绘了一个基站210和一个接入终端250。然而应当领会,系统200可包括一个以上的基站和/或一个以上的接入终端,其中附加的基站和/或接入终端可与以下描述的示例基站210和接入终端250基本上相似或相异。另外,应该认识到,基站210和/或接入终端250可采用本文所述的系统和/或方法来促成在其间进行无线通信。
在基站210处,数个数据流的话务数据从数据源212被提供给发射(TX)数据处理器214。根据一示例,每个数据流可在相应的天线上发射。TX数据处理器214基于为话务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来格式化、编码、和交织该数据流以提供经编码数据。
可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将每一数据流的经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复用。另外或替换地,导频码元可以是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或码分复用(CDM)的。导频数据通常是以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码型,并且可在接入终端250处被用来估计信道响应。经复用的导频及每个数据流的经编码数据可基于为该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相移键控(M-PSK)、M正交调幅(M-QAM)等)来调制(例如,码元映射)以提供调制码元。每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可由处理器230所执行或提供的指令来确定。
数据流的调制码元可被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220,后者可进一步处理这些调制码元(例如,针对OFDM)。TX MIMO处理器220然后将NT个调制码元流提供给个NT个发射机(TMTR)222a到222t。在各种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220向各数据流的码元以及发射该码元的天线施加波束成形权重。
每个发射机222接收并处理相应的码元流以提供一个或更多个模拟信号,并进一步调理(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该模拟信号以提供适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经调制信号。此外,来自发射机222a到222t的NT个经调制信号随后分别从NT个天线224a到224t被发射。
在接入终端250处,所发射的经调制信号被NR个天线252a到252r所接收,并且从每个天线252接收到的信号被提供给相应的接收机(RCVR)254a到254r。每个接收机254调理(例如,滤波、放大、及下变频)相应的信号,数字化该经调理的信号以提供采样,并且进一步处理这些采样以提供相对应的“收到”码元流。
RX数据处理器260可从NR个接收机254接收这NR个收到码元流并基于特定接收机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以提供NT个“检出”码元流。RX数据处理器260可解调、解交织、和解码每个检出码元流以恢复该数据流的话务数据。RX数据处理器260的处理与基站210处TX MIMO处理器220和TX数据处理器214执行的处理互补。
处理器270可如上所讨论地定期确定使用哪种可用技术。此外,处理器270可编制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
反向链路消息可包括关于该通信链路和/或该收到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反向链路消息可由TX数据处理器238——其还从数据源236接收数个数据流的话务数据——处理,由调制器280调制,由发射机254a到254r调理,并被传回给基站210。
在基站210处,来自接入终端250的经调制信号被天线224所接收,由接收机222调理,由解调器240解调,并由RX数据处理器242处理以提取由接入终端250发射的反向链路消息。此外,处理器230可处理所提取的消息以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
处理器230和270可分别指导(例如,控制、协调、管理等)基站210和接入终端250处的操作。可使相应的处理器230和270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232和272相关联。处理器230和270还可执行用于推导分别针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频率和冲激响应估计的计算。
接着参考图3,提供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用于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示例性系统。如所解说的,系统300包括与无线终端320进行N个载波的多载波通信的基站310。在一个方面,无线终端320基于共用参考CQI值以差分CQI值的形式向基站310提供CQI反馈。此外,不同于为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发送实际CQI值,系统300通过基于单个参考CQI值传送差分CQI值而显著地节省了带宽。通过利用差分CQI反馈方案,多个下行链路载波的CQI数据由此可在单个报告实例中被提供给基站310。例如,反馈可在多个报告实例上报告,其中对应于至少两个不同载波和/或至少两个不同子带的反馈信息可在单个报告实例中同时报告。此外,除了CQI数据(实际CQI数据或差分CQI数据),应当注意到无线终端320提供的反馈还可包括秩指示符(RI)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
如图3中所解说的,基站310通过向无线终端320提供配置数据来促成该差分CQI反馈,该配置数据提供用于实现用于向基站310报告CQI反馈的期望方案的指令。例如,该配置数据可包括指导该无线终端监视M个载波的特定子集(其中,N≥M)并将特定载波标识为参考载波(例如,具有最高CQI值的载波)的指令。
接下来参考图4,提供了无线通信环境中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示例性无线终端的框图。如图所示,无线终端400可包括处理器组件410、存储器组件420、接收组件430、监视组件440、参考标识组件450、CQI处理组件460和发射组件470。
在一个方面,处理器组件410被配置成执行与执行多个功能中的任何功能有关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处理器组件410可以是专用于分析将从无线终端400传达的信息和/或生成可由存储器组件420、接收组件430、监视组件440、参考标识组件450、CQI处理组件460和/或发射组件470利用的信息的单个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补充地或替换地,处理器组件410可被配置成控制无线终端400的一个或更多个组件。
在另一方面,存储器组件420耦合至处理器组件410并被配置成存储由处理器组件410执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存储器组件420还可被配置成存储多种其他类型的数据中的任一种类型的数据,包括经由接收组件430接收到的配置数据,以及由接收组件430、监视组件440、参考标识组件450、CQI处理组件460和/或发射组件470中的任何组件生成的数据。存储器组件420可配置为数种不同配置,包括配置为随机存取存储器、电池供电存储器、硬盘、磁带,等等。在存储器组件420上还可实现各种特征,诸如压缩和自动备份(例如,冗余独立驱动器阵列配置的使用)。
在又一方面,接收组件430和发射组件470还耦合至处理器组件410并被配置成使无线终端400与外部实体接口。例如,接收组件430可配置为经由多个载波中的任何载波从基站接收信号(例如,信号可包括从基站接收到的配置数据),而发射组件470可配置为向基站报告参考CQI值和差分CQI值中的每一个(例如,发射组件可促成传送该参考CQI值并根据该配置数据中包括的期望报告序列来循环各差分CQI值)。
在一些方面,无线终端400还可包括可配置为监视从基站接收到的信号的监视组件440。在一个实施例中,监视组件440配置为监视该信号利用的特定载波子集,其中该载波子集是根据从基站接收到的配置数据而被标识的。在该实施例内,应当领会到,该载波子集可包括参考载波和至少一个非参考载波。
如所解说的,无线终端400可进一步包括参考标识组件450,后者可配置为标识前面提到的载波子集内的参考载波。这里,应当领会到,可根据包括预编程进无线终端400的算法和/或从基站接收到的配置数据中包括的算法在内的多种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来标识该参考载波。例如,参考标识组件450可配置为查明该载波子集中的每个载波的CQI值,其中根据对该载波子集中的每个载波的CQI值进行的比较来标识参考载波(例如,通过将参考载波标识为该载波子集中具有最高CQI值的载波)。在其他方面,参考标识组件450可配置为根据由配置数据标识的特定载波和/或载波轮换来标识参考载波。
在另一方面,无线终端400还可包括CQI处理组件460,CQI处理组件460可配置为查明参考CQI值和至少一个差分CQI值。在该实施例内,参考CQI值对应于参考载波,而每个差分CQI值是从该参考CQI值推导出的。CQI处理组件460还可配置为执行用于查明宽带/子带CQI值的多个功能中的任何功能。例如,CQI处理组件460可配置为通过对每个已配置载波定义带宽部分来查明子带CQI值。
还应当注意到,对于一些实施例,配置数据包括标识期望CQI粒度的数据,其中CQI处理组件460配置为根据期望CQI粒度来查明参考CQI值和差分CQI值。配置数据还可包括标识参考CQI值和/差分CQI值的期望位长的数据,其中CQI处理组件460配置为根据该期望位长来查明参考CQI值和/或差分CQI值。
转到图5,解说了无线通信环境中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系统500。例如,系统500可驻留在无线终端内。如图所示,系统500包括可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块。系统500包括可协同起作用的电组件的逻辑分组502。如图所示,逻辑分组502可包括用于经由多个载波与基站通信的电组件510。逻辑分组502还可包括用于从基站接收标识这多个载波中所包括的载波子集的配置数据的电组件512,以及用于标识该载波子集内的参考载波的电组件514。此外,逻辑分组502可包括用于报告对应于该参考载波的参考CQI值和从该参考CQI值推导出的至少一个差分CQI值的电组件516。另外,系统500可包括保存用于执行与电组件510、512、514、516和518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的存储器520。虽然被示为在存储器520外部,但是应理解,电组件510、512、514、516和518可以存在于存储器520内。
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终端提供相对于具有最高CQI值的参考载波的CQI差分反馈,该最高CQI值为最高频谱效率提供了最佳准确度。在该实施例内,无线终端报告“最佳”载波的CQI值和该最佳载波的索引。在一个方面,非参考载波的CQI值是继最佳载波索引之后以预定“环绕”次序报告的,其中该环绕次序可以已包括在提供给该无线终端的配置数据中。例如,如果最佳载波索引是3,并且有5个已配置载波,则报告次序为载波3、载波4、载波5、载波1和载波2
取决于该模式,应注意到,最佳载波报告可通过按码字进行空间复用来提供。例如,第一码字可以是4位且对应于最佳载波的实际CQI值,而随后的每个码字可以是3位且对应于相对于最佳载波的CQI值的差分CQI值。这里,如果无线终端确实按码字来报告CQI值,则还应注意到,在所有载波上具有单个预编码矩阵的方案将需要报告单个预编码矩阵指示符,而对每个载波具有单个预编码矩阵的方案将需要报告每个载波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对于一些实施例,多载波反馈是通过将载波差分CQI偏移水平映射到载波差分CQI值来促成的。例如,这些偏移水平可对应于最佳载波的索引与其余载波各自的索引之差。在图6中,提供了载波差分CQI偏移水平至载波差分CQI值的示例性映射。对该特定实施例,应领会到,取决于期望粒度,载波差分CQI值可通过或者2位、或者3位来报告。
接下来参考图7,提供了解说经由根据CQI值选择的参考载波来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如所解说的,过程700包括可由无线终端执行的一系列步骤。例如,过程700可通过利用处理器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这一系列步骤来实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构想了包括用于实现过程700的这些步骤的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一个方面,过程700开始于在步骤710建立与基站的多载波通信。接着,在步骤720,用从该基站接收到的配置数据来配置该无线终端。这里,应领会到,该配置数据可包括指导该无线终端以多种方式中的任何方式来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指令。例如,在步骤730,过程700可继续进行,该无线终端监视由接收到的配置数据指定的特定载波子集。在步骤740,无线终端可随后为步骤730中监视的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查明CQI值。
一旦为该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查明了CQI值,应领会到,可使用多种方法中的任何方法基于所查明的CQI值来选择合适的参考载波。对于该特定实施例,过程700继续进行,在步骤750,对具有最高CQI值的载波进行标识。接着,在步骤760,参考载波被指派为被标识为具有最高CQI值的载波。在步骤770,随后为所监视载波子集中的每个其余载波计算相对于参考载波的差分CQI值。
一旦差分CQI值已被计算出,则接着在步骤780,CQI数据被报告给基站,此后过程700循环回步骤730,继续监视配置数据中标识的载波子集。对于一些实施例,应注意到,CQI数据是根据由配置数据提供的指令来报告的。例如,配置数据可包括标识期望报告序列的数据,其中无线终端根据该期望报告序列来报告参考CQI值和差分CQI值。在另一实施例中,配置数据包括标识期望CQI粒度的数据(例如,标识参考CQI值和/或差分CQI值的期望位长的数据),其中无线终端根据该期望CQI粒度来报告参考CQI值和差分CQI值。
在一个方面,最佳载波的CQI值和其余的已配置载波的差分CQI值要么对应于每载波的特定宽带CQI、要么对应于每载波的子带CQI。对于子带CQI值,取决于载波带宽,对每个载波定义多个带宽部分,这多个带宽部分分别对应于多个子带CQI值。例如,在一个方面,多个非参考载波中的每一个具有对应的相对于参考CQI值(例如,载波子集中的最高宽带CQI值)的差分CQI值,其中每个下行链路载波的多个带宽部分中的最大者可被采用为配置参数。在该实施例内,无线终端在不同的报告实例中循环每个带宽部分,其中每报告实例报告每个已配置载波的一个带宽部分。在图8中,提供了解说用于报告每个子带CQI值的示例性方案的示图。
对于一些实施例,不是报告相对于最佳载波CQI值的差分CQI值,而是报告相对于宽带CQI值的差分CQI值。这里,应注意到,如果MCS选择是每载波执行而不是跨各载波联合执行的,则跨所有已配置载波的宽带CQI是冗余的。宽带CQI报告还可每载波定义,且差分CQI报告可相对于对应的载波宽带CQI报告来提供。当报告相对于宽带CQI值的差分值时,在每个报告区间中报告对应于特定载波的一个差分CQI值。在该实施例中,完整的CQI报告被定期发送,而在完整的CQI报告之间,每载波(宽带或子带)差分CQI值被报告。例如,可在第一报告实例中报告对应于第一参考载波的第一宽带CQI值,接着在第二报告实例中报告对应于第二参考载波的第二宽带CQI值,其中在其间可报告一系列差分CQI值。在图9中,提供了解说用于报告相对于宽带CQI值的差分值的示例性方案的示图。
接下来参照图10,提供了解说用于通过预定参考载波来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如所解说的,过程1000包括可由无线终端执行的一系列步骤。例如,过程1000可通过利用处理器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这一系列步骤来实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构想了包括用于实现过程1000的这些步骤的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一个方面,过程1000开始于在步骤1010建立与基站的多载波通信。接着,在步骤1020,用从该基站接收到的配置数据来配置该无线终端。对于该特定实施例,配置数据包括用于在步骤1030选择预定参考载波的指令。例如,该配置数据可命令无线终端计算相对于特定参考载波的差分CQI值,其中相同参考载波用于每个报告区间。在另一实施例中,该配置数据标识参考载波的轮换,其中每个报告区间的参考载波根据该轮换而改变。参考载波还可被标识为具有最高CQI值的载波,其中对该参考载波的标识在每个报告区间被报告给基站。
在步骤1040,过程1000继续进行,该无线终端监视由接收到的配置数据指定的特定载波子集。在步骤1050,无线终端可随后为步骤1040中监视的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查明CQI值。随后在步骤1060,为所监视载波的子集中的每个其余载波计算相对于参考载波的差分CQI值。
一旦差分CQI值已被计算出,则随后在步骤1070,CQI反馈可被提供给基站。如前面关于过程700所陈述的,可根据由配置数据提供的指令来报告CQI数据。例如,配置数据可包括标识期望报告序列的数据,其中无线终端根据该期望报告序列来报告参考CQI值和差分CQI值。在另一实施例中,配置数据包括标识期望CQI粒度的数据(例如,标识参考CQI值和/或差分CQI值的期望位长的数据),其中无线终端根据该期望CQI粒度来报告参考CQI值和差分CQI值。在又一实施例中,配置数据包括用于轮换参考载波的指令,其中无线终端可初始被命令查明第一参考CQI值以用于报告第一报告实例集。
在每个报告区间之后,过程1000继续至步骤1080,在此做出是否轮换参考载波的确定。如果做出要轮换参考载波的确定,则过程1000循环回步骤1030,在此指派新的参考载波。否则,如果不希望轮换,则当前参考载波被留存,并且过程1000循环回步骤1040以监视载波。应注意到,取决于从基站接收到的特定配置数据,步骤1080中执行的确定可改变。例如,如果无线终端配置为对每个报告区间利用相同参考载波,则轮换可不发生。在其他实施例中,即使实现轮换方案,但未发生特定触发就可阻止轮换(例如,在方案规定该轮换在有限数量的报告区间后发生和/或该轮换部分基于所查明的CQI值的场合)。
接下来参考图11,提供了无线通信环境中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示例性基站的框图。如图所示,基站1100可包括处理器组件1110、存储器组件1120、通信组件1130、生成组件1140和CQI处理组件1150。
在一个方面,处理器组件1110被配置成执行与执行多个功能中的任何功能有关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处理器组件1110可以是专用于分析将从基站1100传达的信息和/或生成可由存储器组件1120、通信组件1130、生成组件1140和/或CQI处理组件1150利用的信息的单个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补充地或替换地,处理器组件1110可被配置成控制基站1100的一个或更多个组件。
在另一方面,存储器组件1120耦合至处理器组件1110并被配置成存储由处理器组件1110执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存储器组件1120还可被配置成存储多种其他类型的数据中的任何一种类型的数据,包括由通信组件1130、生成组件1140和/或CQI处理组件1150中的任何组件生成的数据。存储器组件1120可配置为数种不同配置,包括配置为随机存取存储器、电池供电存储器、硬盘、磁带,等等。在存储器组件1120上还可实现各种特征,诸如压缩和自动备份(例如,冗余独立驱动器阵列配置的使用)。
在又一方面,通信组件1130还被耦合至处理器组件1110并被配置成使基站1110与外部实体接口。例如,通信组件1130可配置为经由多个载波促成与无线终端的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通信包括向无线终端传送配置数据,并从无线终端接收CQI数据。
如所解说的,基站1100可进一步包括生成组件1140,该生成组件1140可配置为生成配置数据。这里,应领会到,生成组件1140可生成配置数据以包括用于无线终端的多条指令中的任何指令。例如,可提供用于标识载波子集以供无线终端监视的指令,以及用于在该载波子集中标识参考载波的指令。在一个方面,配置数据包括用于指导无线终端查明载波子集中的每个载波的CQI值并根据对该载波子集中的每个载波的CQI值进行的比较来标识参考载波(例如,指导无线终端将具有最高CQI值的载波标识为参考载波)的指令。然而,在其它方面,配置数据可简单地指导无线终端将特定载波标识为参考载波和/或根据由配置数据标识的参考载波轮换来标识参考载波。
对于一些实施例,生成组件1140还可在配置数据中嵌入用于从无线终端报告CQI数据的指令。例如,可在配置数据中嵌入指导无线终端根据由该配置数据标识的期望报告序列来报告CQI值(例如,参考CQI值和差分CQI值)的指令。在其他实施例中,配置数据被生成为包括指导无线终端根据由该配置数据标识的期望CQI粒度来报告CQI值(例如,参考CQI值和差分CQI值)的指令。为了促成该期望CQI粒度,配置数据可被生成为包括指导无线终端根据由配置数据标识的期望位长(例如,参考CQI值和/或任何差分CQI值的期望位长)来报告CQI值(例如,参考CQI值和差分CQI值)的指令。
在另一方面,基站1100可进一步包括CQI处理组件1150。这里,应领会到,CQI处理组件1150可配置为以多种方式中的任何方式来处理从无线终端接收到的CQI数据。例如,由于基站1100可从数个无线终端中的任何无线终端接收CQI数据,因此CQI处理组件1150可配置为根据区分各个无线终端的标识方案来处理CQI数据。实际上,由于基站1100可以区别地配置各个无线终端(例如,通过提供命令无线终端监视不同的副载波集合的配置数据),因此CQI处理组件1150可配置为根据对应于特定无线终端的唯一的配置数据来处理从该无线终端接收到的CQI数据。
接下来参考图12,解说了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系统1200。例如,系统1200可驻留在基站内,其中系统1200包括可代表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块。此外,系统1200包括与系统500中的逻辑分组502类似的、可协同工作的电组件的逻辑分组1202。如所解说的,逻辑分组1202可包括用于经由多个载波与无线终端通信的电组件1210。逻辑分组1202还可包括用于生成标识这多个载波中所包括的载波子集的配置数据的电组件1212,以及用于向无线终端传送该配置数据的电组件1214。此外,逻辑分组1202可包括用于处理从无线终端接收到的、包括对应于参考载波的参考CQI值和从参考CQI值推导出的差分CQI值的CQI数据的电组件1216。另外,系统1200可包括保存用于执行与电组件1210、1212、1214和1216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的存储器1220。尽管被示为在存储器1220外部,应该理解,电组件1210、1212、1214和1216可存在于存储器1220内部。
接下来参考图13,提供了解说用于从基站促成多载波CQI反馈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如所解说的,过程1300包括可由基站执行的一系列步骤。例如,过程1300可通过利用处理器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这一系列步骤来实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构想了包括用于实现过程1300的这些步骤的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一个方面,过程1300开始于在步骤1310建立与无线终端的多载波通信。接着,在步骤1320,基站查明要指导无线终端监视的特定载波子集。过程1300随后继续至步骤1330,在此基站查明用于监视该载波子集的期望方案。基站随后在步骤1340生成配置数据,该配置数据编码期望监视方案并标识该载波子集。一旦配置数据被生成,则随后在步骤1350向无线终端传送该配置数据。
在各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340生成的配置数据可包括用于以多种方式中的任何方式监视所标识的载波子集的指令。例如,该配置数据可包括用于根据每个载波CQI值来选择参考载波(例如,通过比较特定CQI值、标识具有最高CQI值的载波、等等)和/或选择预定参考载波(例如,对每个报告区间使用相同参考载波、根据报告循环来轮换参考载波、等等)的指令。该配置数据还可包括用于根据期望报告序列来报告CQI值(例如,根据期望报告序列来报告参考CQI值和差分CQI值)和/或根据期望CQI粒度来报告CQI值(例如,根据参考CQI值和/差分CQI值的期望位长来报告CQI值)的指令。
在步骤1350传送配置数据之后,过程1300继续,在步骤1360基站从无线终端接收CQI数据,并随后在步骤1370处理该CQI数据。这里,应领会到,由于基站可区别地配置各无线终端,因此在步骤1370处对CQI数据的处理可进一步需要标识提供该CQI反馈的无线终端的特定配置。
接着参考图14,提供了根据各个方面实现的示例性通信系统1400,其包括多个蜂窝小区:蜂窝小区I 1402、蜂窝小区M 1404。这里应注意到毗邻的蜂窝小区1402、1404略微重叠——如蜂窝小区边界区域1468所指示,由此造成了毗邻蜂窝小区中基站所发射的信号之间产生信号干扰的潜在可能。系统1400的每个蜂窝小区1402、1404包括三个扇区。根据各方面,未被细分为多个扇区的蜂窝小区(N=1)、具有两个扇区的蜂窝小区(N=2)以及具有三个以上的扇区的蜂窝小区(N>3)也都是可能的。蜂窝小区1402包括第一扇区——扇区I 1410、第二扇区——扇区II 1412、以及第三扇区——扇区III 1414。每个扇区1410、1412、1414具有两个扇区边界区域;每个边界区域由两个相邻扇区所共享。
扇区边界区域提供了毗邻扇区中的基站所发射的信号之间产生信号干扰的潜在可能。线1416表示扇区I 1410与扇区II 1412之间的扇区边界区域;线1418表示扇区II 1412与扇区III 1414之间的扇区边界区域;线1420表示扇区III 1414与扇区I 1410之间的扇区边界区域。类似地,蜂窝小区M 1404包括第一扇区——扇区I 1422、第二扇区——扇区II 1424、以及第三扇区——扇区III1426。线1428表示扇区I 1422与扇区II 1424之间的扇区边界区域;线1430表示扇区II 1424与扇区III 1426之间的扇区边界区域;线1432表示扇区III 1426与扇区I 1422之间的扇区边界区域。蜂窝小区I 1402包括基站(BS)——基站I 1406,以及每个扇区1410、1412、1414中的多个端节点(EN)。扇区I 1410包括分别经由无线链路1440、1442耦合到BS 1406的EN(1)1436以及EN(X)1438;扇区II 1412包括分别经由无线链路1448、1450耦合到BS 1406的EN(1’)1444以及EN(X’)1446;扇区III 1414包括分别经由无线链路1456、1458耦合到BS 1406的EN(1”)1452以及EN(X”)1454。类似地,蜂窝小区M 1404包括基站M 1408以及每个扇区1422、1424、1426中的多个端节点(EN)。扇区I 1422包括分别经由无线链路1440’、1442’耦合到BS M 1408的EN(1)1436’以及EN(X)1438’;扇区II 1424包括分别经由无线链路1448’、1450’耦合到BS M 1408的EN(1’)1444’以及EN(X’)1446’;扇区31426包括分别经由无线链路1456’、1458’耦合到BS 1408的EN(1”)1452’以及EN(X”)1454’。
系统1400还包括分别经由网络链路1462、1464耦合到BS I 1406以及BSM 1408的网络节点1460。网络节点1460也经由网络链路1466耦合到其它网络节点,例如其它基站、AAA服务器节点、中间节点、路由器等以及因特网。网络链路1462、1464、1466可以是例如光纤电缆。例如EN 1 1436之类的每个端节点可以是包括发射机以及接收机的无线终端。例如EN(1)1436之类的无线终端可移动通过系统1400并可经由无线链路与该EN当前所在的蜂窝小区中的基站进行通信。例如EN(1)1436之类的无线终端(WT)可经由例如BS 1406之类的基站和/或网络节点1460与例如系统1400中或系统1400外的其它WT之类的对等方节点通信。例如EN(1)1436之类的WT可以是诸如蜂窝电话、具有无线调制解调器的个人数据助理等的移动通信设备。相应基站对条状码元周期使用与在例如非条状码元周期之类的其余码元周期中用于分配频调和确定频调跳跃的方法不同的方法来执行频调子集分配。无线终端使用频调子集分配方法连同接收自基站的例如基站斜坡ID、扇区ID信息等信息来确定它们可在特定条状码元周期用于接收数据和信息的频调。根据各个方面来构造频调子集分配序列以使扇区间或蜂窝小区间干扰分摊到各自相应的频调上。尽管主要在蜂窝模式的上下文中描述本主题系统,但是应当理解,多个模式是可用的,并且可根据本文所述的各个方面来使用。
图15解说根据各方面的示例基站1500。基站1500实现频调子集分配序列,其中为蜂窝小区的各个不同扇区类型生成不同频调子集分配序列。基站1500可被用作图14的系统1400的基站1406、1408中的任一个。基站1500包括通过总线1509耦合在一起的接收机1502、发射机1504、例如CPU之类的处理器1506、输入/输出接口1508和存储器1510,各个元件1502、1504、1506、1508和1510可在总线1509上交换数据和信息。
耦合至接收机1502的扇区化天线1503用于从来自该基站的蜂窝小区内的每个扇区的无线终端传输接收数据和其它信号(例如信道报告)。耦合至发射机1504的扇区化天线1505用于向该基站的蜂窝小区的每个扇区内的无线终端1600(参见图16)传送数据和其它信号,例如控制信号、导频信号、信标信号等。在各个方面,基站1500可采用多个接收机1502和多个发射机1504,例如,每个扇区有一个单独的接收机1502且每个扇区有一个单独的发射机1504。处理器1506可以是,例如,通用中央处理单元(CPU)。处理器1506在存储于存储器151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例程1518的指导下控制基站1500的操作,并实现这些方法。I/O接口1508提供到其它网络节点的连接,从而将BS 1500耦合到其它基站、接入路由器、AAA服务器节点等、其它网络以及因特网。存储器1510包括例程1518和数据/信息1520。
数据/信息1520包括数据1536、包括下行链路条状码元时间信息1540和下行链路频调信息1542的频调子集分配序列信息1538、以及包括多个WT信息集——WT 1信息1546和WT N信息1560——的无线终端(WT)数据/信息1544。例如WT 1信息1546之类的每个WT信息集包括数据1548、终端ID 1550、扇区ID 1552、上行链路信道信息1554、下行链路信道信息1556和模式信息1558。
例程1518包括通信例程1522和基站控制例程1524。基站控制例程1524包括调度器模块1526和信令例程1528,该信令例程1528包括用于条状码元周期的频调子集分配例程1530、用于例如非条状码元周期之类的其余码元周期的其它下行链路频调分配跳跃例程1532、和信标例程1534。
数据1536包括将被发送给发射机1504的编码器1514以在传输到WT之前进行编码的待传送数据,以及从WT接收到的、在接收之后已通过接收机1502的解码器1512处理的数据。下行链路条状码元时间信息1540包括帧同步结构信息,诸如超隙(superslot)、信标隙、和极隙(ultraslot)结构信息、和指定给定码元周期是否为条状码元周期——且在若是如此的情况下指定该条状码元周期的索引及该条状码元是否是用以截断基站所使用的频调子集分配序列的重置点——的信息。下行链路频调信息1542包括包含指派给基站1500的载波频率、频调的数目和频率、和要分配给条状码元周期的频调子集的集合的信息、以及诸如斜坡、斜坡索引和扇区类型之类的其它蜂窝小区和扇区专用值。
数据1548可包括WT1 1600已经从对等方节点接收到的数据、WT1 1600期望发送到对等方节点的数据、以及下行链路信道质量报告反馈信息。终端ID1550是基站1500指派的标识WT 1600的ID。扇区ID 1552包括标识WT1 1600正在其中工作的扇区的信息。扇区ID 1552可例如用于确定扇区类型。上行链路信道信息1554包括标识已被调度器1526分配供WT1 1600使用的例如用于数据的上行链路话务信道段、用于请求、功率控制、定时控制等的专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之类的信道段的信息。指派给WT1 1600的每个上行链路信道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逻辑频调,每个逻辑频调遵循上行链路跳频序列。下行链路信道信息1556包括标识已被调度器1526分配用于向WT1 1600携带数据和/或信息的信道段(例如用于用户数据的下行链路话务信道段)的信息。指派给WT11600的每个下行链路信道包括各自遵循下行链路跳跃序列的一个或更多个逻辑频调。模式信息1558包括标识WT1 1600的工作状态——例如睡眠、保持、开启——的信息。
通信例程1522控制基站1500执行各种通信操作以及实现各种通信协议。基站控制例程1524用于控制基站1500来执行例如信号生成和接收、调度等基本基站功能任务以及实现某些方面的方法的步骤,包括在条状码元周期期间使用频调子集分配序列来向无线终端发射信号。
信令例程1528控制接收机1502及其解码器1512以及发射机1504及其编码器1514的操作。信令例程1528负责控制所传送的数据1536和控制信息的生成。频调子集分配例程1530使用此方面的方法并使用包括下行链路条状码元时间信息1540和扇区ID 1552的数据/信息1520来构造将在条状码元周期使用的频调子集。下行链路频调子集分配序列对于蜂窝小区中的每个扇区类型是不同的,并且对于相邻蜂窝小区也是不同的。WT 1600根据下行链路频调子集分配序列在条状码元周期内接收信号;基站1500使用相同的下行链路频调子集分配序列以便生成所传送的信号。其它下行链路频调分配跳跃例程1532使用包括下行链路频调信息1542和下行链路信道信息1556的信息来为除条状码元周期之外的码元周期构造下行链路频调跳跃序列。下行链路数据频调跳跃序列在蜂窝小区的各扇区上被同步。信标例程1534控制信标信号——例如相对高功率信号集中在一个或少数频调上的信号——的传输,该信标信号可用于同步目的,例如用于相对于极隙边界同步下行链路信号的帧定时结构并由此同步频调子集分配序列。
图16解说了可用作图14中所示的系统1400的无线终端(端节点)中的任一个(例如EN(1)1436)的示例无线终端(端节点)1600。无线终端1600实现频调子集分配序列。无线终端1600包括通过总线1610耦合在一起的包含解码器1612的接收机1602、包含编码器1614的发射机1604、处理器1606和存储器1608,各个元件1602、1604、1606、1608可在总线1610上交换数据和信息。用于接收来自基站(和/或相异的无线终端)的信号的天线1603被耦合至接收机1602。用于例如向基站(和/或相异的无线终端)发射信号的天线1605被耦合至发射机1604。
例如CPU之类的处理器1606通过执行存储器1608中的例程1620以及使用存储器1608中的数据/信息1622控制无线终端1600的操作并实现各种方法。
数据/信息1622包括用户数据1634、用户信息1636、和频调子集分配序列信息1650。用户数据1634可包括旨在送往对等方节点的、将被路由至编码器1614以在由发射机1604传送给基站之前进行编码的数据,以及接收自基站的已在接收机1602中由解码器1612处理的数据。用户信息1636包括上行链路信道信息1638、下行链路信道信息1640、终端ID信息1642、基站ID信息1644、扇区ID信息1646、和模式信息1648。上行链路信道信息1638包括标识已由基站指派给无线终端1600以在向基站传送时使用的上行链路信道段的信息。上行链路信道可包括上行链路话务信道、例如请求信道、功率控制信道和定时控制信道之类的专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每个上行链路信道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逻辑频调,每个逻辑频调遵循上行链路频调跳跃序列。上行链路跳跃序列在蜂窝小区的每个扇区类型之间以及相邻的蜂窝小区之间是不同的。下行链路信道信息1640包括标识已由基站指派给WT 1600以在基站向WT 1600传送数据/信息时使用的下行链路信道段的信息。下行链路信道可包括下行链路话务信道和指派信道,每个下行链路信道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逻辑频调,每个逻辑频调遵循在蜂窝小区的每个扇区之间被同步的下行链路跳跃序列。
用户信息1636还包括作为基站所指派的标识的终端ID信息1642、标识WT已与之建立通信的特定基站的基站ID信息1644、以及标识WT 1600在蜂窝小区内目前所处的特定扇区的扇区ID信息1646。基站ID 1644提供蜂窝小区斜坡值而扇区ID信息1646提供扇区索引类型;蜂窝小区斜坡值和扇区索引类型可用于导出频调跳跃序列。也被包括在用户信息1636中的模式信息1648标识WT 1600是处于睡眠模式、保持模式还是开启模式。
频调子集分配序列信息1650包括下行链路条状码元时间信息1652和下行链路频调信息1654。下行链路条状码元时间信息1652包括诸如超隙(superslot)、信标隙、和极隙(ultraslot)结构信息之类的帧同步结构信息,和指定给定码元周期是否为条状码元周期——且在若是如此的情况下指定该条状码元周期的索引及该条状码元是否是用以截断基站所使用的频调子集分配序列的重置点——的信息。下行链路频调信息1654包括包含指派给基站的载波频率、频调的数目和频率、和要分配给条状码元周期的频调子集的集合的信息、以及诸如斜坡、斜坡索引和扇区类型之类的其它蜂窝小区和扇区专用值。
例程1620包括通信例程1624和无线终端控制例程1626。通信例程1624控制WT 1600所用的各种通信协议。无线终端控制例程1626控制基本的无线终端1600功能,包括对接收机1602和发射机1604的控制。无线终端控制例程1626包括信令例程1628。信令例程1628包括用于条状码元周期的频调子集分配例程1630和用于例如非条状码元周期之类的其余码元周期的其它下行链路频调分配跳跃例程1632。频调子集分配例程1630使用包括下行链路信道信息1640、例如斜坡索引和扇区类型之类的基站ID信息1644和下行链路频调信息1654的用户数据/信息1622以便根据某些方面生成下行链路频调子集分配序列并处理接收到的从基站发射的数据。其它下行链路频调分配跳跃例程1630使用包括下行链路频调信息1654和下行链路信道信息1640的信息来为除条状码元周期之外的码元周期构造下行链路频调跳跃序列。频调子集分配例程1630在由处理器1606执行时用于确定无线终端1600在何时以及在哪些频调上接收来自基站1400的一个或更多个条状码元信号。上行链路频调分配跳跃例程1630使用频调子集分配功能连同接收自基站的信息来确定应在其上传送的频调。
在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更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其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承载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另外,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当实施例在程序代码或代码段中实现时,应当理解到代码段可以代表规程、函数、子程序、程序、例程、子例程、模块、软件包、类、或是指令、数据结构、或程序语句的任何组合。通过传递和/或接收信息、数据、自变量、参数、或存储器内容,一代码段可被耦合到另一代码段或硬件电路。可使用包括存储器共享、消息传递、令牌传递、网络传输之类的任何合适的方式来传递、转发、或传输信息、自变量、参数、数据等。另外,在一些方面,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和/或动作可作为代码和/或指令之一或其任何组合或集合驻留在可被纳入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机器可读介质和/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上。
对于软件实现,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用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规程、函数等等)来实现。软件代码可被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来执行。存储器单元可实现在处理器内部或处理器外部,在后一种情形中其可经由本领域中所知的各种手段被通信地耦合到处理器。
对于硬件实现,各个处理单元可在一个或更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其他电子单元、或其组合内实现。
上面所描述的包括了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的示例。当然,要为描述上述这些实施例而描述组件或方法体系的每一种可构想到的组合是不可能的,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可认识到,有各种实施例的许多进一步的组合和置换是可能的。相应地,所描述的这些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实质和范围内的所有如此的替换、修改和变形。另外,就术语“包括”在本详细描述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范畴而言,此术语旨在以与术语“包含”于权利要求中被用作过渡词时所解释的相类似的方式作可兼之解。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推断(动词)”或“推断(名词)”泛指从如经由事件和/或数据获取的一组观察来推理或推论系统、环境、和/或用户的状态的过程。举例而言,可采用推断来标识出具体的环境或动作,或可生成关于诸状态的概率分布。推断可以是概率性的——亦即,基于数据和事件的考虑,计算关于感兴趣的状态的概率分布。推断还可以指用于从一组事件和/或数据组合更高层次的事件的技术。此类推断导致从一组观察到的事件和/或存储的事件数据构造出新的事件或动作,无论这些事件在时间接近性意义上是否密切相关,也无论这些事件和数据是来自一个还是数个事件和数据源。
此外,如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之类意指计算机相关实体,任其是硬件、固件、硬件与软件的组合、软件、还是执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件、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解说,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该计算设备两者皆可以是组件。一个或更多个组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的线程内,并且组件可局部化在一台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台或更多台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组件能从其上存储着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来执行。诸组件可借助于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诸如根据具有一个或更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例如,来自一个组件的数据,其中该组件正借助于该信号与局部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跨诸如因特网等的网络与其他系统中的另一个组件交互)来作此通信。

Claims (64)

1.一种从无线终端促成多载波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的方法,包括:
采用处理器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来实现一系列步骤,所述步骤包括:
经由多个载波与基站通信;
从所述基站接收配置数据集,所述配置数据集标识所述多个载波中所包括的载波子集;
标识所述载波子集内的参考载波;以及
向所述基站报告参考CQI值和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所述参考CQI值对应于所述参考载波,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是从所述参考CQI值推导出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进一步包括查明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的CQI值,所述参考载波是根据对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的所述CQI值的比较来标识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进一步包括查明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最高CQI值,所述参考载波是基于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所述最高CQI值来标识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子集包括不同于所述参考载波的多个非参考载波,所述多个非参考载波中的每一个非参考载波具有相对于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所述最高CQI值的对应差分CQI值,所述报告还包括通过在不同报告实例中循环所述多个非参考载波中的每一个非参考载波来报告所述多个非参考载波中的每一个非参考载波的对应差分CQI值。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告还包括在多个报告实例中的每一个报告实例中向所述基站标识所述参考载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对所述载波子集中的至少一个载波定义多个带宽部分来为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载波查明多个子带CQI值,其中所述参考CQI值是所述多个子带CQI值中与所述多个带宽部分中的第一带宽部分对应的第一子带CQI值,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是通过将所述多个子带CQI值中的第二子带CQI值与所述多个子带CQI值中的所述第一子带CQI值相比较而推导出的,所述多个子带CQI值中的所述第二子带CQI值对应于所述多个带宽部分中的第二带宽部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为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查明多个带宽部分,其中所述多个带宽部分中的最大带宽部分被采用为配置参数。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告还包括通过在不同报告实例中循环所述多个带宽部分中的每一个带宽部分来报告所述参考CQI值和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的所述CQI值分别对应于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个载波的宽带CQI值,所述标识还包括查明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最高宽带CQI值,其中所述参考载波是基于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所述最高宽带CQI值来标识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子集包括不同于所述参考载波的多个非参考载波,所述多个非参考载波中的每一个非参考载波具有相对于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所述最高宽带CQI值的对应差分CQI值,所述报告还包括通过在不同报告实例中循环所述多个非参考载波中的每一个非参考载波来报告所述多个非参考载波中的每一个非参考载波的对应差分CQI值。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CQI值是第一报告实例处所述参考载波的第一宽带CQI值,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是第二报告实例处所述参考载波的第二宽带CQI值。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对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定义多个带宽部分来为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查明多个子带CQI值,其中所述参考CQI值是所述参考载波的宽带CQI值,并且其中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的所述多个子带CQI值中的每一个子带CQI值具有从所述参考载波的所述宽带CQI值推导出的对应差分CQI值。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告进一步包括通过在不同报告实例中循环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的所述多个带宽部分中的每一个带宽部分来报告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的所述多个子带CQI值中的每一个子带CQI值的差分CQI值。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数据集进一步包括标识特定载波的数据,所述标识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参考载波标识为所述配置数据集中所标识的所述特定载波。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数据集进一步包括标识参考载波轮换的数据,所述标识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轮换来轮换所述参考载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换标识第一参考载波以用于报告第一报告实例集,所述载波子集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参考载波的多个非参考载波,其中所述多个非参考载波中的每一个非参考载波具有分别从对应于所述第一参考载波的第一参考CQI值推导出的对应差分CQI值,并且其中所述报告进一步包括在所述载波子集上循环,所述报告进一步包括通过在所述第一报告实例集的不同报告实例中循环所述多个非参考载波中的每一个非参考载波来报告所述多个非参考载波中的每一个非参考载波的对应差分CQI值。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告进一步包括在多个报告实例上报告,其中对应于所述载波子集内的至少两个不同载波的反馈信息是在所述多个报告实例中的至少一个报告实例期间报告的。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告进一步包括在多个报告实例上报告,其中对应于至少两个不同子带的反馈信息是在所述多个报告实例中的至少一个报告实例期间报告的。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数据集进一步包括标识期望报告序列的数据,所述报告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期望报告序列来报告所述参考CQI值和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数据集进一步包括标识期望CQI粒度的数据,所述报告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期望CQI粒度来报告所述参考CQI值和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数据集包括所述参考CQI值或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中的至少一者的期望位长,所述报告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期望位长来报告所述参考CQI值或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中的至少一者。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告进一步包括报告秩指示符(RI)或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中的至少一者。
23.一种用于从无线终端促成多载波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配置成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组件的处理器,所述组件包括:
配置为经由多个载波从基站接收信号的接收组件;
配置为监视所述多个载波中所包括的载波子集的监视组件,所述载波子集是根据从所述基站接收到的配置数据集来标识的;
配置为在所述载波子集内标识参考载波的参考标识组件;
配置为查明参考CQI值和至少一个差分CQI值的CQI处理组件,所述参考CQI值对应于所述参考载波,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是从所述参考CQI值推导出的;以及
配置为向所述基站报告所述参考CQI值和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的发射组件。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标识组件进一步配置为查明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的CQI值并通过对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的所述CQI值进行比较来标识所述参考载波。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标识组件进一步配置为标识所述载波子集中具有最高CQI值的载波并将所述参考载波标识为所述载波子集中具有所述最高CQI值的所述载波。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子集包括不同于所述参考载波的多个非参考载波,所述多个非参考载波中的每一个非参考载波具有相对于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所述最高CQI值的对应差分CQI值,所述发射组件配置为通过在不同报告实例中循环所述多个非参考载波中的每一个非参考载波来报告所述多个非参考载波中的每一个非参考载波的对应差分CQI值。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组件配置为在多个报告实例中的每一个报告实例中向所述基站标识所述参考载波。
28.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QI处理组件配置为通过对所述载波子集中的至少一个载波定义多个带宽部分来为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载波查明多个子带CQI值,其中所述参考CQI值是所述多个子带CQI值中与所述多个带宽部分中的第一带宽部分对应的第一子带CQI值,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是通过将所述多个子带CQI值中的第二子带CQI值与所述多个子带CQI值中的所述第一子带CQI值相比较而推导出的,所述多个子带CQI值中的所述第二子带CQI值对应于所述多个带宽部分中的第二带宽部分。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QI处理组件配置成为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查明多个带宽部分,其中所述多个带宽部分中的最大带宽部分被采用为配置参数。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组件配置为通过在不同报告实例中循环所述多个带宽部分中的每一个带宽部分来报告所述参考CQI值和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
31.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的所述CQI值分别对应于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个载波的宽带CQI值,所述CQI处理组件配置为查明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最高宽带CQI值,其中所述参考标识组件配置为基于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所述最高宽带CQI值来标识所述参考载波。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子集包括不同于所述参考载波的多个非参考载波,所述多个非参考载波中的每一个非参考载波具有相对于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所述最高宽带CQI值的对应差分CQI值,所述发射组件配置为通过在不同报告实例中循环所述多个非参考载波中的每一个非参考载波来报告所述多个非参考载波中的每一个非参考载波的对应差分CQI值。
33.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CQI值是第一报告实例处所述参考载波的第一宽带CQI值,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是第二报告实例处所述参考载波的第二宽带CQI值。
3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QI处理组件配置为通过对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定义多个带宽部分来为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查明多个子带CQI值,其中所述参考CQI值是所述参考载波的宽带CQI值,并且其中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的所述多个子带CQI值中的每一个子带CQI值具有从所述参考载波的所述宽带CQI值推导出的对应差分CQI值。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组件配置为通过在不同报告实例中循环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的所述多个带宽部分中的每一个带宽部分来报告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的所述多个子带CQI值中的每一个子带CQI值的差分CQI值。
3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数据集进一步包括标识特定载波的数据,所述参考标识组件还配置为将所述参考载波标识为所述配置数据集中所标识的所述特定载波。
3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数据集进一步包括标识参考载波轮换的数据,所述参考标识组件还配置为基于所述轮换来标识所述参考载波。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换标识第一参考载波以用于报告第一报告实例集,所述载波子集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参考载波的多个非参考载波,其中所述多个非参考载波中的每一个非参考载波具有分别从对应于所述第一参考载波的第一参考CQI值推导出的对应差分CQI值,并且其中所述报告进一步包括在所述载波子集上循环,所述发射组件配置为通过在所述第一报告实例集的不同报告实例中循环所述多个非参考载波中的每一个非参考载波来报告所述多个非参考载波中的每一个非参考载波的对应差分CQI值。
39.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组件配置为在多个报告实例上报告,其中对应于所述载波子集内的至少两个不同载波的反馈信息是在所述多个报告实例中的至少一个报告实例期间报告的。
40.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组件配置为在多个报告实例上报告,其中对应于至少两个不同子带的反馈信息是在所述多个报告实例中的至少一个报告实例期间报告的。
41.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数据集进一步包括标识期望报告序列的数据,所述发射组件还配置为基于所述期望报告序列来报告所述参考CQI值和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
42.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数据集进一步包括标识期望CQI粒度的数据,所述CQI处理组件配置为基于所述期望CQI粒度来查明所述参考CQI值和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数据集包括所述参考CQI值或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中的至少一者的期望位长的标识,所述CQI处理组件配置为基于所述期望位长来查明所述参考CQI值或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中的至少一者。
4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组件配置为报告秩指示符(RI)或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中的至少一者。
45.一种用于从无线终端促成多载波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用于执行以下动作的代码:
经由多个载波与基站通信;
从所述基站接收配置数据集,所述配置数据集标识所述多个载波中所包括的载波子集;
标识所述载波子集内的参考载波;以及
向所述基站报告参考CQI值和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所述参考CQI值对应于所述参考载波,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是从所述参考CQI值推导出的。
46.一种用于从无线终端促成多载波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的设备,包括:
用于经由多个载波与基站通信的装置;
用于从所述基站接收配置数据集的装置,所述配置数据集标识所述多个载波中所包括的载波子集;
用于标识所述载波子集内的参考载波的装置;以及
用于向所述基站报告参考CQI值和至少一个差分CQI值的装置,所述参考CQI值对应于所述参考载波,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是从所述参考CQI值推导出的。
47.一种从基站促成多载波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处理器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来实现一系列步骤,所述步骤包括:
经由多个载波与无线终端通信;
生成配置数据集,所述配置数据集标识所述多个载波中所包括的载波子集;
向所述无线终端传送所述配置数据集;以及
处理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到的CQI数据,所述CQI数据包括参考CQI值和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所述参考CQI值对应于所述载波子集的参考载波,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是从所述参考CQI值推导出的。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所述生成进一步包括生成所述配置数据集以指导所述无线终端查明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的CQI值并根据对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的所述CQI值的比较来标识所述参考载波。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进一步包括生成所述配置数据集以指导所述无线终端标识所述载波子集中具有最高CQI值的载波并将所述参考载波标识为所述载波子集中具有所述最高CQI值的所述载波。
50.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进一步包括生成所述配置数据集以指导所述无线终端将所述参考载波标识为由所述配置数据集标识的特定载波。
51.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进一步包括生成所述配置数据集以指导所述无线终端根据由所述配置数据集标识的参考载波轮换来标识所述参考载波。
52.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进一步包括生成所述配置数据集以指导所述无线终端根据由所述配置数据集标识的期望报告序列来报告所述参考CQI值和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
53.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进一步包括生成所述配置数据集以指导所述无线终端根据由所述配置数据集标识的期望CQI粒度来报告所述参考CQI值和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进一步包括生成所述配置数据集以指导所述无线终端基于所述参考CQI值或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中的至少一者的期望位长来报告所述参考CQI值或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期望位长是由所述配置数据集标识的。
55.一种用于从基站促成多载波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配置成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组件的处理器,所述组件包括:
配置为经由多个载波促成与无线终端通信的通信组件,所述通信包括向所述无线终端传送配置数据集;
配置为生成所述配置数据集的生成组件,所述配置数据集标识所述多个载波中所包括的载波子集;以及
配置为处理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到的CQI数据的CQI处理组件,所述CQI数据包括参考CQI值和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所述参考CQI值对应于所述载波子集的参考载波,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是从所述参考CQI值推导出的。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装置,所述生成组件进一步配置为生成所述配置数据集以指导所述无线终端查明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的CQI值并根据对所述载波子集中的每一个载波的所述CQI值的比较来标识所述参考载波。
5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组件进一步配置为生成所述配置数据集以指导所述无线终端标识所述载波子集中具有最高CQI值的载波并将所述参考载波标识为所述载波子集中具有所述最高CQI值的所述载波。
58.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组件进一步配置为生成所述配置数据集以指导所述无线终端将所述参考载波标识为由所述配置数据集标识的特定载波。
59.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组件进一步配置为生成所述配置数据集以指导所述无线终端根据由所述配置数据集标识的参考载波轮换来标识所述参考载波。
60.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组件进一步配置为生成所述配置数据集以指导所述无线终端根据由所述配置数据集标识的期望报告序列来报告所述参考CQI值和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
61.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组件进一步配置为生成所述配置数据集以指导所述无线终端根据由所述配置数据集标识的期望CQI粒度来报告所述参考CQI值和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
62.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组件进一步配置为生成所述配置数据集以指导所述无线终端基于所述参考CQI值或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中的至少一者的期望位长来报告所述参考CQI值或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期望位长是由所述配置数据集标识的。
63.一种用于从基站促成多载波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代码:
经由多个载波与无线终端通信;
生成配置数据集,所述配置数据集标识所述多个载波中所包括的载波子集;
向所述无线终端传送所述配置数据集;以及
处理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到的CQI数据,所述CQI数据包括参考CQI值和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所述参考CQI值对应于所述载波子集的参考载波,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是从所述参考CQI值推导出的。
64.一种用于从基站促成多载波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的设备,包括:
用于经由多个载波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装置;
用于生成配置数据集的装置,所述配置数据集标识所述多个载波中所包括的载波子集;
用于向所述无线终端传送所述配置数据集的装置;以及
用于处理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到的CQI数据的装置,所述CQI数据包括参考CQI值和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所述参考CQI值对应于所述载波子集的参考载波,所述至少一个差分CQI值是从所述参考CQI值推导出的。
CN2010800201655A 2009-05-04 2010-05-04 用于促成多载波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24286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539209P 2009-05-04 2009-05-04
US61/175,392 2009-05-04
US12/640,382 US20100278058A1 (en) 2009-05-04 2009-12-17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multicarrier differential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feedback
US12/640,382 2009-12-17
PCT/US2010/033604 WO2010129593A1 (en) 2009-05-04 2010-05-04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multicarrier differential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feedback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8668A true CN102428668A (zh) 2012-04-25

Family

ID=43030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01655A Pending CN102428668A (zh) 2009-05-04 2010-05-04 用于促成多载波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78058A1 (zh)
EP (1) EP2427979A1 (zh)
JP (1) JP2012526462A (zh)
KR (1) KR20120005048A (zh)
CN (1) CN102428668A (zh)
TW (1) TW201130262A (zh)
WO (1) WO2010129593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12509A1 (zh) * 2012-07-20 2014-0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上报及确定方法和设备
WO2016106710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的反馈方法和装置
CN110535510A (zh) * 2018-08-10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49575A (zh) * 2020-10-20 2022-05-06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中最佳宽频带cqi报告的方法
US12009893B2 (en) 2018-08-10 2024-06-11 Zt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porting and process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20075B2 (en) 2007-03-16 2011-09-13 Apple Inc. Channel quality index feedback reduction for broadband systems
US9853847B2 (en) * 2009-12-30 2017-12-26 Mediatek Inc. Measurement and carrier group based optimization in wireless OFDM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2744136A4 (en) * 2011-08-12 2015-03-25 Fujitsu Ltd METHOD FOR DEFINING ASSIGNMENT RELATIONS,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FEEDBACK
US8761039B2 (en) 2012-03-28 2014-06-24 Apple Inc. Adaptive generat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s (CQIs) based on a current communication scenario
US9161153B2 (en) * 2012-06-15 2015-10-13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handling CSI report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4005325A1 (zh) * 2012-07-06 2014-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载波聚合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10122429B2 (en) * 2015-01-16 2018-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or enhanced carrier aggregation
KR102612167B1 (ko) * 2015-12-16 2023-12-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요소 반송파의 전송 우선순위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169829A1 (ja) * 2016-03-31 2017-10-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報告方法
GB2562098B (en) * 2017-05-05 2022-02-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channel state feedback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133970A1 (en) * 2020-05-13 2023-05-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fferential mode for interference-specif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0767A (zh) * 2005-10-31 2008-11-05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通信系统中提供信道质量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WO2008150114A1 (en) * 2007-06-05 2008-12-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WO2009027953A2 (en) * 2007-08-31 2009-03-0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ifferential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US20090109909A1 (en) * 2007-10-22 2009-04-3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ifferential cqi for ofdma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57588B2 (en) * 2005-08-01 2008-11-25 Motorola, Inc.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for time, frequency and spatial channel in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CA2633053C (en) * 2005-12-23 2013-06-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report
US8014455B2 (en) * 2006-03-27 2011-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of differentially encod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and subband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40851B2 (en) * 2006-04-21 2011-05-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JP4904994B2 (ja) * 2006-08-25 2012-03-28 富士通東芝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移動無線端末装置
US8073069B2 (en) * 2007-01-05 2011-12-06 Apple Inc. Multi-user MIMO-SDMA for finite rate feedback systems
KR20080073196A (ko) * 2007-02-05 2008-08-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imo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채널 품질 정보 전송 방법
JP5206921B2 (ja) * 2007-03-16 2013-06-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リソース割当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1293373B1 (ko) * 2007-06-25 2013-08-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EP2026488A1 (en) * 2007-08-14 2009-02-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ntiguous CQI report
KR101448622B1 (ko) * 2007-09-21 2014-10-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에 의한 채널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이동 통신 단말
WO2009059039A2 (en) * 2007-11-02 2009-05-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US20090225738A1 (en) * 2008-03-05 2009-09-10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s for mutliple sub-band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0767A (zh) * 2005-10-31 2008-11-05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通信系统中提供信道质量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WO2008150114A1 (en) * 2007-06-05 2008-12-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WO2009027953A2 (en) * 2007-08-31 2009-03-0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ifferential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US20090109909A1 (en) * 2007-10-22 2009-04-3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ifferential cqi for ofdma system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12509A1 (zh) * 2012-07-20 2014-0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上报及确定方法和设备
WO2016106710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的反馈方法和装置
CN110535510A (zh) * 2018-08-10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2009893B2 (en) 2018-08-10 2024-06-11 Zt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porting and process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449575A (zh) * 2020-10-20 2022-05-06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中最佳宽频带cqi报告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05048A (ko) 2012-01-13
JP2012526462A (ja) 2012-10-25
US20100278058A1 (en) 2010-11-04
EP2427979A1 (en) 2012-03-14
WO2010129593A1 (en) 2010-11-11
TW201130262A (en) 201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8668A (zh) 用于促成多载波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61287B (zh) 便于多载波系统中的定时对准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81957B (zh) 用于促进自动邻区关系功能的执行的系统和方法
CA2678929C (en) Signaling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415036B (zh) 用于便利控制区域大小的可靠传输和跨载波信号传送的可靠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01637B (zh) 用于将旧式长期演进用户装备与高级长期演进用户装备相复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44706B (zh) 便于经由基于多媒体广播单频网络的回程链路来操作中继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40634B (zh) 针对机器类型通信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覆盖增强
CN102388665B (zh) 用于支持不同系统带宽上的用户装备的方法和装置
EP2697927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nge extens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sub-gigahertz bands
CN102577520B (zh) 单频网络上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子帧的产生及针对单播的处理
CN102484842A (zh) 便利在异构网络中解码系统信息块
CN112514315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波束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61303B (zh) 用于促进无线电链路监视及恢复的方法与设备
US866580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nding power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2907034A (zh) 用于促成共享上行链路信道上的三态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07035A (zh) 用于下行链路信道资源指派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32604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控制信息和数据的复用
CN102804659A (zh) 用于在多载波系统中分派信道质量指示符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59597A (zh) 高效率wlan前置码结构
CN102550108A (zh) 用于高级lte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
CN103141049A (zh) 用于多比特ack/nak的控制信道资源
CN104782074A (zh) 向多个节点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
CN103931255A (zh) 针对低成本设备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WO2014015829A1 (zh) 一种传输mcs指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