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5036B - 用于便利控制区域大小的可靠传输和跨载波信号传送的可靠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便利控制区域大小的可靠传输和跨载波信号传送的可靠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5036B
CN102415036B CN201080019832.8A CN201080019832A CN102415036B CN 102415036 B CN102415036 B CN 102415036B CN 201080019832 A CN201080019832 A CN 201080019832A CN 102415036 B CN102415036 B CN 1024150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size
control area
component carrier
contro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98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5036A (zh
Inventor
P·加尔
W·陈
J·M·达姆尼亚诺维奇
A·D·汉德卡尔
J·蒙托霍
N·布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15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50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5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50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便利指示和检测控制区域大小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具有第一控制区域大小的第一载波和具有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的第二载波来便利进行在无线终端和基站之间的多载波通信。公开了其中从控制信号判定控制区域大小的实施例,其中,通过下述方式来生成控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来对所述控制信号的一特征进行加扰,或者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用于判定控制区域大小的其他公开的实施例包括具有逆交织器的实施例,其中,一组调制符号被映射,所述映射从最后一个数据符号开始并且以第一个可用数据符号结束。

Description

用于便利控制区域大小的可靠传输和跨载波信号传送的可靠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09年5月7日提交的、题目为“A Method and Apparatusfor Reliable PCFICH Transmission and Detection of Cross-Carrier PDCCHSignaling”的、序列号为No.61/176,465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益。上述申请通过引用被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下面的描述一般地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便利控制区域大小的可靠传输和跨载波(cross-carrier)信号传送的可靠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通信内容,例如语音、数据等。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和传输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这些多址系统的实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以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一般来说,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每个终端通过前向链路和后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而后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该通信链路可以通过单入单出系统、多入单出系统或者多入多出(MIMO)系统来建立。
MIMO系统采用多个(NT个)发射天线和多个(NR个)接收天线来进行数据传输。由NT个发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形成的MIMO信道可以被分解成NS个也被称为空间信道的独立信道,其中NS≤min{NT,NR}。NS个独立信道的每一个对应于一个维度。如果对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创建的附加维度加以利用,则MIMO系统可以提供性能的提高(例如,更高的吞吐量和/或更高的可靠性)。
MIMO系统支持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系统。在TDD系统中,前向链路传输和反向链路传输在相同的频率区域上进行,从而互易原理(reciprocity principle)允许从反向链路信道估计前向链路信道。这使得当在接入点处有多个天线可用时,该接入点能够提取前向链路上的传输波束成形(beamforming)增益。
对于LTE先进(LTE-A)系统,注意可以经由无线资源控制(RRC)来配置每个用户装置(UE)以监控多个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对于这样的配置,期望通过考虑开销、效率、可靠性、鲁棒性和复杂度等来设计对多载波操作的控制。在跨载波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信号传送的情况下,通常从所谓的锚定载波(anchor carrier)发送PDCCH。但是,当前关注于以下问题:在非锚定载波上的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检测的可靠性,和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解码基于错误的PCFICH时产生的性能损失。例如,这可能出现在异构网络中,在所述异构网络中,非锚定载波可能受到很大干扰。
上述当前无线通信系统的缺陷仅仅意欲提供传统系统的一些问题的概述,并且不意欲是穷尽性的。在查看了以下描述后,传统系统的其他问题和本文所描述的各个非限定性实施例的对应益处可以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发明内容
下面阐述了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实施例的基本理解。本概述并不是所有设想实施例的详尽综述,并且既不意图标识所有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要素,也不意图描绘任意或所有实施例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的形式阐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概念,作为后面阐述的更详细的说明书的序言。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及其对应的公开,结合布置无线终端来描述各种方案。在一个方案中,公开了用于便利指示控制区域大小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些实施例包括:建立由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来便利进行的多载波通信。然后判定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对于这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载波相关联,而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二载波相关联。然后,通过下述方式来生成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来对所述控制信号的一特征进行加扰,或者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然后,通过所述第一载波来传输所述控制信号,以支持至少一个用户装置在所述第二载波上的多载波通信。
在另一个方案中,公开了被配置来便利指示控制区域大小的装置。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其被配置来执行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组件。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组件包括通信组件、控制格式组件和生成组件。所述通信组件被配置来建立多载波通信,其中,经由所述多载波通信来传送控制信号。对于这个实施例,通过第一载波来传输所述控制信号,以支持至少一个用户装置在所述第二载波上的多载波通信。所述控制格式组件然后被配置来判定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载波相关联,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二载波相关联。所述生成组件然后被配置来通过执行下述操作的至少一个而生成所述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来对所述控制信号的一特征进行加扰,或者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
在再一个方案中,公开了另一种装置。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用于传输的模块、用于确定的模块和用于生成的模块。对于这个实施例,用于传输的所述模块经由多载波通信来传输控制信号,其中,通过第一载波来传输所述控制信号,以支持至少一个用户装置在所述第二载波上的多载波通信。用于确定的所述模块确定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载波相关联,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二载波相关联。用于生成的所述模块然后通过执行下述操作的至少一个而生成所述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来对所述控制信号的一特征进行加扰,或者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
在另一个方案中,公开了用于指示控制区域大小的其他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对于这些实施例,与至少一个用户装置建立由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来便利进行的多载波通信。然后实现逆交织器,用于对一组调制符号进行逆交织。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逆交织器映射一组调制符号,所述映射一组调制符号从最后一个数据符号开始并且以第一个可用数据符号结束。所述一组调制符号然后被传输到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装置。
还公开了用于指示控制区域大小的另一种装置。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其被配置来执行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组件。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组件包括逆交织器组件和通信组件。所述逆交织器组件被配置来映射一组调制符号,所述映射一组调制符号从最后一个数据符号开始并且以第一个可用数据符号结束,而所述通信组件被配置来经由多载波通信向至少一个用户装置传输所述一组调制符号。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多载波通信是通过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来便利进行的。
在再一个方案中,公开了另一种装置。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用于逆交织的模块和用于提供的模块。对于这个实施例,用于逆交织的所述模块对一组调制符号进行交织,其中,所述一组调制符号被映射,所述映射从最后一个数据符号开始并且以第一个可用数据符号结束。同时,用于提供的所述模块经由多载波通信向至少一个用户装置提供所述一组调制符号。对于这个实施例,所述多载波通信也是通过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来便利进行的。
在其他方案中,公开了用于便利确定控制区域大小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一系列操作和/或指令。例如,操作/指令被包括来配置用户装置以监控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然后经由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来接收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载波具有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载波具有第二控制区域大小。这些实施例还包括通过执行下述操作的至少一个而判定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对所述控制信号的一特征进行解扰,或者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
还公开了一种被配置来便利确定控制区域大小的装置。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其被配置来执行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组件。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组件包括配置组件、通信组件和解码组件。所述配置组件被配置来引导用户装置监控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所述通信组件被配置来经由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来接收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载波具有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载波具有第二控制区域大小。所述解码组件然后被配置来通过执行下述操作的至少一个而确定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对所述控制信号的一特征进行解扰,或者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
在再一个方案中,公开了另一种装置。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初始化的模块、用于接收的模块和用于判定的模块。用于初始化的所述模块初始化用户装置以监控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用于接收的所述模块经由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来接收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载波具有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载波具有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用于判定的所述模块然后通过执行下述操作的至少一个而判定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对所述控制信号的一特征进行解扰,或者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从所述第一载波解码出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的模块。
在又一个方案中,公开了用于便利确定控制区域大小的其他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用户装置被配置来监控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其中,所述第一载波具有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载波具有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然后,接收一组逆交织的调制符号。对于这些实施例,所述一组逆交织的调制符号被映射,所述映射从最后一个数据符号开始并且以第一个可用数据符号结束。而且,这些实施例包括:通过对所述一组逆交织的调制符号进行解交织来判定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
还公开了用于便利确定控制区域大小的另一种装置。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其被配置来执行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组件。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组件包括配置组件、通信组件和解码组件。所述配置组件被配置来初始化用户装置以监控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其中,所述第一载波具有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载波具有第二控制区域大小。所述通信组件被配置来接收一组逆交织的调制符号。对于这个实施例,所述一组逆交织的调制符号被映射,所述映射从最后一个数据符号开始并且以第一个可用数据符号结束。所述解码组件然后被配置来通过对所述一组逆交织的调制符号进行解交织来解码出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
在再一个方案中,公开了另一种装置。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用于配置的模块、用于接收的模块和用于解交织的模块。对于这个实施例,用于配置的所述模块配置用户装置以监控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其中,所述第一载波具有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载波具有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用于接收的所述模块然后接收一组逆交织的调制符号。在此,所述一组逆交织的调制符号被再次映射,所述映射从最后一个数据符号开始并且以第一个可用数据符号结束。用于解交织的所述模块然后被配置来对所述一组逆交织的调制符号进行解交织以判定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
为了实现前述以及相关目标,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在后文中完整描述并在权利要求中具体指出的特征。以下说明书和附图详细阐述了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某些说明性的方案。然而,这些方案仅仅指示了可以采用各种实施例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少数几个,并且所描述的实施例意图包括所有这些方案及其等同方案。
附图说明
图1说明了根据本文给出的各种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说明了可以结合本文所述的各种系统和方法而使用的示例性无线网络环境。
图3说明了根据一实施例的、用于便利控制区域大小的可靠传输和跨载波信号传送的可靠检测的示例性系统。
图4说明了根据本主题说明书的一方案的、便利指示控制区域大小的示例性基站的框图。
图5说明了进行控制区域大小的指示的电子组件的第一示例性耦合。
图6说明了进行控制区域大小的指示的电子组件的第二示例性耦合。
图7说明了进行控制区域大小的指示的电子组件的第三示例性耦合。
图8是说明根据本主题说明书的一方案的、用于便利指示控制区域大小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9说明了根据本主题说明书的一方案的、便利确定控制区域大小的示例性无线终端的框图。
图10说明了进行控制区域大小的确定的电子组件的第一示例性耦合。
图11说明了进行控制区域大小的确定的电子组件的第二示例性耦合。
图12说明了进行控制区域大小的确定的电子组件的第三示例性耦合。
图13是说明根据本主题说明书的一方案的、用于便利确定控制区域大小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4说明了根据包括多个小区的各种方案而实现的示例性通信系统。
图15说明了根据本文所述的各种方案的示例性基站。
图16说明了根据本文所述的各种方案而实现的示例性无线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各种实施例,其中,全文内相同的标号被用来指代相同的部件。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明了许多特定细节以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显而易见地,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这些实施例。在其他实例中,熟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框图的形式被示出,以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本主题说明书涉及便利控制区域大小的可靠传输和跨载波信号传送的可靠检测。如上所述,期望设计用于LTE-A多载波操作的有效和可靠的控制方案。为此,注意至少有两个特定选择被设想用于针对UE来编码层2控制信息。在第一选择中,设想用于每个分量载波的独立的PDCCH,其中,一个PDCCH指示在同一分量载波上的分配,或者一个PDCCH指示在相同或者不同的分量载波上的分配(即跨载波PDCCH信号传送)。在第二选择中,设想公共的PDCCH,其中,分派给一个UE的分量载波的信息被联合编码,并且其中,或者根据所分派的分量载波的数量来动态地改变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大小,或者根据UE正在监控的分量载波的数量来半静态地固定DCI格式大小。
如上所述,在跨载波PDCCH信号传送的情况下,通常从所谓的锚定载波发送PDCCH,这使得特别关注于以下问题:在非锚定载波上的PCFICH检测的可靠性,和当PDSCH解码基于错误的PCFICH时产生的性能损失。这例如可能出现在异构网络中,在所述异构网络中,非锚定载波可能受到很大干扰。本主题公开提供了用于提高PCFICH传输和检测的可靠性的新颖技术。而且,公开了数种设计选择,在LTE-A多载波操作的跨层信号传送的情况下,这些设计选择提高了在非锚定载波上进行PDSCH解码的PCFICH检测可靠性。还提供了使用锚定载波来传输非锚定载波的PCFICH的数种技术。
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被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高速分组接入(HSPA)和其它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通常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现例如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CDMA2000等等的无线电技术。UTRA可以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它变体。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这样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演进型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的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部分。3GPP长期演进技术(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的版本,其在下行链路上采用OFDMA而在上行链路上采用SC-FDMA。
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利用单载波调制和频域均衡。SC-FDMA具有与OFDMA系统类似的性能和基本相同的整体复杂度。因为SC-FDMA信号固有的单载波结构,所以其具有较低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SC-FDMA例如可以用在上行链路通信中,其中,较低的PAPR使接入终端在发射功率效率方面非常受益。因此,SC-FDMA可以实现为3GPP长期演进技术(LTE)或演进型UTRA中的上行链路多址策略。
高速分组接入(HSPA)可以包括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技术和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或者增强的上行链路(EUL)技术,并且还可以包括HSPA+技术。HSDPA、HSUPA和HSPA+分别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规范版本5、版本6和版本7的一部分。
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优化从网络到用户装置(UE)的数据传输。如本文所使用的,从网络到用户装置UE的传输可以被称为“下行链路”(DL)。传输方法可以允许几兆比特/秒的数据速率。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可以提高移动无线网络的容量。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可以优化从终端到网络的数据传输。如本文所使用的,从终端到网络的传输可以被称为“上行链路”(UL)。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允许几兆比特/秒的数据速率。如在3GPP规范的版本7中所规定的,HSPA+提供了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上的进一步的改进。高速分组接入(HSPA)方法通常允许在传输大量数据的数据服务(例如,IP话音(VoIP)、视频会议和移动办公应用)中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之间更快的交互。
可以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上使用诸如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的快速数据传输协议。诸如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这样的协议允许接收方自动地请求可能已经错误接收的分组的重传。
本文结合接入终端来描述各种实施例。接入终端也可以被称为系统、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装置、远程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设备、或用户装置(UE)。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此外,本文结合基站来描述各种实施例。基站可以用来与接入终端进行通信,并且也可以被称为接入点、节点B、演进型节点B(eNodeB)、接入点基站,或者一些其他术语。
现在参见图1,其说明了根据本文提供的各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系统100包括基站102,其可以包括多个天线组。例如,一个天线组可以包括天线104和106,另一组可以包括天线108和110,并且再一组可以包括天线112和114。对于每个天线组示出了两个天线;但是,更多或者更少的天线可以用于每个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基站102可以另外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其中每个又可以包括与信号发射和接收相关联的多个组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天线等)。
基站102可以与诸如接入终端116和接入终端122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终端通信;但是,应当明白,基站102可以与基本上任何数量的类似于接入终端116和122的接入终端通信。接入终端116和122可以例如是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手持通信装置、手持计算装置、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系统100进行通信的任何其他适当的装置。如上所述,接入终端116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118向接入终端116发射信息,并且通过反向链路120从接入终端116接收信息。而且,接入终端122与天线104和106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通过前向链路124向接入终端122发射信息,并且通过反向链路126从接入终端122接收信息。在频分双工(FDD)系统中,例如,前向链路118可以使用与由反向链路120使用的频带不同的频带,并且前向链路124可以使用与由反向链路126使用的频带不同的频带。而且,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前向链路118和反向链路120可以使用共同的频带,并且前向链路124和反向链路126可以使用共同的频带。
每组天线和/或它们被指定在其中进行通信的区域可以被称为基站102的扇区。例如,天线组可以被设计来与在由基站102覆盖的区域的扇区中的接入终端进行通信。在前向链路118和124上的通信中,基站102的发射天线可以使用波束成形来提高接入终端116和122的前向链路118和124的信噪比。此外,与基站通过单个天线向其所有接入终端进行发射的情况相比较,当基站102利用波束成形来向在其覆盖范围内随机散布的接入终端116和122进行发射时,可以对相邻小区中的接入终端造成更小的干扰。
图2示出了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200。为了简洁,无线通信系统200描述了一个基站210和一个接入终端250。但是,应当明白,系统200可以包括不止一个基站和/或不止一个接入终端,其中,另外的基站和/或接入终端可以与下述的示例性基站210和接入终端250基本上类似或者不同。另外,应当明白,基站210和/或接入终端250可以使用本文所述的系统和/或方法来便利其间的无线通信。
在基站210,从数据源212向发射(TX)数据处理器214提供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根据一个示例,可以通过相应的天线来发射每个数据流。TX数据处理器214根据针对所述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来对业务数据流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编码数据。
可以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来将每个数据流的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附加或者替代地,导频符号可以被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或者码分复用(CDM)。导频数据通常是以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模式,并且可以在接入终端250处用于估计信道响应。可以根据针对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相相移键控(M-PSK)、M正交幅度调制(M-QAM)等)来对所述数据流的复用导频和编码数据进行调制(例如,符号映射),以提供调制符号。可以通过由处理器230执行或者提供的指令来确定每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
可以向TX MIMO处理器220提供数据流的调制符号,TX MIMO处理器220可以进一步处理调制符号(例如,进行OFDM)。TX MIMO处理器220然后向NT个发射机(TMTR)222a到222t提供NT个调制符号流。在各个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220向数据流的符号和从其发射符号的天线应用波束成形权重。
每个发射机222接收和处理相应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且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模拟信号以提供适合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调制信号。而且,分别从NT个天线224a到224t发射来自发射机222a到222t的NT个调制信号。
在接入终端250,所发射的调制信号被NR个天线252a到252r接收,并且从每个天线252所接收的信号被提供到相应的接收机(RCVR)254a到254r。每个接收机254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相应的信号,对所调节的信号进行数字化以提供采样,并且进一步处理所述采样以提供对应的“接收到的”符号流。
RX数据处理器260可以根据特定的接收机处理技术来接收和处理来自NR个接收机254的NR个接收到的符号流,以提供NT个“检测到的”符号流。RX数据处理器260可以对每个检测到的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织和解码,以恢复数据流的业务数据。由RX数据处理器260进行的处理是由TXMIMO处理器220和TX数据处理器214在基站210执行的处理的反处理。
处理器270可以定期地确定要使用如上所讨论的哪种可用技术。而且,处理器270可以编制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
反向链路消息可以包括与通信链路和/或接收到的数据流相关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反向链路消息由TX数据处理器238进行处理,由调制器280进行调制,由发射机254a到254r进行调节并且被发射回基站210,其中TX数据处理器238还从数据源236接收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基站210,来自接入终端250的调制信号由天线224进行接收,由接收机222进行调节,由解调器240进行解调,并且由RX数据处理器242进行处理,以提取由接入终端250发射的反向链路消息。而且,处理器230可以处理所提取的消息,以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
处理器230和270可以分别引导(例如,控制、协调、管理等)在基站210和接入终端250的操作。相应的处理器230和270可以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232和272相关联。处理器230和270还可以分别执行计算,以得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频率和脉冲响应估计。
接着参见图3,其提供了根据一实施例的、用于便利控制区域大小的可靠传输和跨载波信号传送的可靠检测的示例性系统。如图所示,系统300包括基站310,其可通信地耦合到无线终端320。如所示出的,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至少通过具有各自的控制区域大小的第一和第二载波来便利多载波通信。在此,第一载波可以是锚定载波,而第二载波可以是非锚定载波。为了解决上面提及的所关注的在非锚定载波上的PCFICH检测的可靠性以及当PDSCH解码基于错误的PCFICH时产生的性能损失的问题,设想了几个初步解决方案。
在第一初步解决方案中,PCFICH信息作为PDCCH有效负荷被嵌入在PDCCH中。在此,虽然这样的解决方案相对简单和鲁棒,但是如果对于LTE-A多载波操作期望尽可能重用LTE版本8 DCI格式,则其仍然可能是不合乎要求的,因为PDCCH的有效负荷大小被总体增加。
第二初步解决方案是从PDSCH角度看将PCFICH信息硬编码到非锚定载波上。即,对于跨载波信号传送,可以将在非锚定载波上经由PDCCH进行的所指示的PDSCH传输假定为在对应载波上的固定PCFICH值(例如,三个符号)。在此,虽然这样的解决方案相对简单,但是也包括开销成本。例如,在异构网络中,如果非锚定载波被严重干扰,则可使用的PDSCH符号受到来自所有最强干扰小区的PCFICH符号的最大数量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三个硬编码的符号可能并非很不利。但是,注意,可以实现两种操作模式,其中,一种模式实现从用于PDSCH的非锚定载波进行“规则”的PCFICH传输和检测(例如,符合版本8),并且其中,另一种模式实现从如上所述的PDSCH解码角度看的硬编码的PCFICH值。对于这样的实施例,要使用哪种模式的配置然后可以基于每个UE或者基于每个小区。在另外的方案中,用于PDSCH解码的固定PCFICH值可以被广播和/或被信号传送,而不总是以一个值被硬编码。
第三初步解决方案是从锚定载波传输非锚定载波的PCFICH信息。而且,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用于非锚定PDSCH解码的PCFICH从锚定载波被传输,并且可以根据版本8 PCFICH结构。虽然这样的手段由于其广播特性而相对低效,但是注意,eNodeB可以在策略上根据实际调度的传输来针对一些载波接通/关闭PCFICH。
在一个方案中,设想数种另外的解决方案,其试图解决上述初步解决方案的局限。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根据PDCCH信号传送所意欲针对的载波的PCFICH来对PDCCH循环冗余校验(CRC)进行加扰。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二载波上实现“一般化”的PCFICH值,其中,跨载波信号传送的PCFICH值可以不一定与同载波信号传送的PCFICH值相同。换句话说,在第二载波上,可以像通常那样广播同载波信号传送的PCFICH值。但是,对于进行跨载波信号传送(其中,在第一载波上发送PDCCH,而在第二载波上发送PDSCH)的UE,跨载波信号传送的PCFICH值(例如,经由加扰发送的PCFICH值等)可以不一定与在第二载波上广播的PCFICH值相同。
一般来说,可以期望跨载波信号传送的PCFICH值的数量不少于广播的同载波PCFICH值的数量。但是,对于一些实施例,出于开销和性能折衷的目的,跨载波信号传送的PCFICH值的数量可以少于同载波PCFICH值的数量。例如,跨载波PCFICH值的数量可以少于同载波信号传送的三个固定PCFICH值。在此,因此要注意,PCFICH可能占用三个不同的值,并且这三个PCFICH值对于加扰PDCCH CRC而言类似于具有三个不同的RNTI(无线网络临时身份),这可能提高误警报的概率。
为了解决关注的这些误警报的概率的问题,可以将PDCCH CRC加扰技术与上述的第三初步解决方案(其中从锚定载波传输非锚定载波的PCFICH信息)进行组合。即,通过组合基于PCFICH的PDCCH CRC加扰和使得从锚定载波传输非锚定载波的PCFICH,可以大大地改善PCFICH传输和检测的可靠性,而不提高误警报的概率。而且,注意,具有从锚定载波传输的非锚定载波的PCFICH信息的广播特性可以帮助其他UE经由交叉检查在锚定载波上传输的同一PCFICH来检测在非锚定载波上传输的PCFICH。
在另一个方案中,将基于PCFICH的PDCCH CRC加扰技术与持续在非锚定载波上传输PCFICH进行组合。作为结果,UE可以依赖于在非锚定载波(在其上传输PDSCH的非锚定载波)上传输的PCFICH,和出于PCFICH检测的目的从锚定载波传输的用于对应PDCCH的CRC加扰的PCFICH。通过实现这样的组合技术,可以显著提高PCFICH可靠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每个UE在载波上使用同一PCFICH值。例如,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经由跨层信号传送而被分派一个或多个PDSCH的每个UE可以仅仅假定一个或多个非锚定载波具有与在锚定载波上的PCFICH值相同的PCFICH值。
还设想基于交织器的实施例,其实现用于向资源元素上映射调制符号的新的信道交织器设计。对于这个实施例,可以从按照与版本8中的相同的“频率第一、时间第二”的交织结构的子帧中的最后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映射调制符号。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使用不可靠的PCFICH进行解码而言,接收机可以“消除”“落在”前三个OFDM符号中的调制符号(因为这些符号可以是控制符号)。即,在接收机的处理可以包括:消除一组逆交织的调制符号的初始序列,其中,所述初始序列以最后一个数据符号开始。
如上所述,一种用于可靠的PCFICH传输的可能解决方案是经由锚定载波来传送非锚定载波的PCFICH。对于这种特定手段,期望在锚定载波上保持PCFICH/PHICH(物理混合ARQ(HARQ)指示符信道)/PDCCH设计方面的向后兼容性。在此设想关于如何传输PCFICH的一些示例性选择。在第一示例性选择中,用于非锚定PCFICH的实际资源可以来自位于锚定PCFICH/PHICH/PDCCH之后的未使用的资源元素组(REG)和/或用于PDCCH的最后的控制信道元素(CCE),这是因为用于PDCCH的最后的CCE通常最少用于实际的PDCCH传输。
在第二示例性选择中,在特定的具有PHICH配置的资源上传送跨载波PCFICH。例如,可以为PCFICH指定一些PHICH资源,其中,可以在系统信息中精确地指定是哪些PHICH资源。虽然这样的技术可能施加轻微的调度限制,但是与将资源固定到在PDCCH中的最后的CCE相比较,这还提供了更好的粒度(即,比CCE更小)和可配置性。
在第三示例性选择中,以专用方式来发送作为PDSCH资源的一部分的PCFICH。对于这个特定实施例,许可可以被提供在一个(锚定)载波上,并且将在可能的另一个载波上分派特定的带宽资源,其中,PCFICH将按照特定的模式(例如,保证其被布置在第三OFDM符号之后)被嵌入在分派的PDSCH中。而且,这个处理包括:传送在锚定载波的数据区域中的非锚定载波的控制区域大小,其中,所述传送根据预定模式并且在跨载波通信期间发生。所述处理也可以对PDSCH数据传输进行删减(puncture)和/或速率匹配。在此,假定在数据信道上存在某种形式的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从而可靠性应当不是问题。
接着参见图4,提供了根据一实施例的、便利指示控制区域大小的示例性基站的框图。如图所示,基站400可以包括处理器组件410、存储器组件420、通信组件430、控制格式组件440、生成组件450、分配组件460和逆交织器组件470。
在一个方案中,处理器组件410被配置来执行与执行多个功能的任何一个相关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处理器组件410可以是单个处理器或者多个处理器,其专用于分析要从基站400传送的信息,和/或生成可以被存储器组件420、通信组件430、控制格式组件440、生成组件450、分配组件460和/或逆交织器组件470使用的信息。附加或者可替代地,处理器组件410可以被配置来控制基站40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
在另一个方案中,存储器组件420耦合到处理器组件410,并且被配置来存储由处理器组件410执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存储器组件420也可以被配置来存储多种其他类型的数据中的任何一种,包括由通信组件430、控制格式组件440、生成组件450、分配组件460和/或逆交织器组件470的任何一个生成的数据。可以以多种不同的配置来配置存储器组件420,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电池备份存储器、硬盘、磁带等。也可以在存储器组件420上实现各种特征,诸如压缩和自动备份(例如,独立驱动配置的冗余阵列的使用)。
在又一个方案中,基站400包括通信组件430,其耦合到处理器组件410并且被配置来将基站400与外部实体通过接口连接。例如,通信组件430可以被配置来经由多载波通信来传送控制信号。对于这个特定实施例,通过第一载波来传输控制信号,以支持至少一个用户装置在第二载波上的多载波通信。
如上所述,基站400还可以包括控制格式组件440。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控制格式组件440被配置来判定控制区域大小。例如,在特定实施例中,控制格式组件440被配置来判定与第一载波相关联的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与第二载波相关联的第二控制区域大小。
在另一个方案中,基站400还可以包括生成组件450,其被配置来生成上述的控制信号。在此,应当注意,生成组件450可以被配置来以多种方式的任何一种来生成控制信号。例如,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生成组件450通过将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来生成控制信号。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生成组件450被配置来通过下述方式执行所述相关:配置至少一个用户装置以假定在跨载波通信期间第一控制区域大小等于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对于这个特定实施例,通信组件430可以被配置来通过第一载波传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并且通过第二载波来传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
但是,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生成组件450被配置来通过根据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对控制信号的一特征(例如循环冗余校验)进行加扰来生成控制信号。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生成组件450可以被配置来将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编码到第一载波上。例如,生成组件可以被配置来根据预定模式并且在跨载波通信期间传送在第一载波的数据区域中的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对于这个特定实施例,通信组件430也可以被配置来通过第一载波传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并且通过第二载波传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在一个方案中,生成组件450被配置来删减使用第一载波的数据区域进行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而在另一个方案中,生成组件450被配置来对使用第一载波的数据区域进行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进行速率匹配。
在另外的方案中,生成组件450还可以被配置来在第二载波上提供一般化的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值。对于这样的实施例,注意跨载波信号传送的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值(例如经由加扰发送的值等)可以不一定与在第二载波上广播的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值相同。而且,对于这样的实施例,跨载波的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值的数量可以与同载波的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值的数量不同。
还应当注意,生成组件450可以使用分配组件460来便利将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编码到第一载波上。例如,分配组件460可以被配置来分配用于将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编码到第一载波上的多个资源中的任何一个。在一个方案中,所分配的资源是在控制信道元素的序列中的最后一组控制信道元素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最后一组控制信道元素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在另一个方案中,所分配的资源与物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指示符信道相关联。在又一个方案中,所分配的资源是资源元素组的序列中未使用的资源元素组,其中,所述未使用的元素组位于使用的资源元素组之后。对于这个特定实施例,分配组件460被配置来向第一载波分配使用的资源元素组,其中,所使用的资源元素组与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物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指示符信道或者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至少一个相关联。
对于一些实施例,不是经由控制信号来指示控制区域大小,而是基站400使用逆交织器组件470。对于这样的实施例,逆交织器组件470可以被配置来映射一组调制符号,所述映射从最后一个数据符号开始并且以第一个可用数据符号结束,而通信组件430可以被配置来经由第一和第二载波来便利进行的多载波通信来向用户装置传输所述一组调制符号。在一个方案中,逆交织器组件470被配置来根据频率第一、时间第二的交织方案来映射所述一组调制符号。在另一个方案中,所述一组调制符号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
转向图5,说明了根据一实施例的便利指示控制区域大小的系统500。系统500和/或用于实现系统500的指令可以位于例如网络实体(例如基站400)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上所述,系统500包括可以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块。系统500包括可以协同操作的电子组件的逻辑组502。如图所示,逻辑组502可以包括:用于建立由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来便利进行的多载波通信的电子组件510;以及,用于判定与第一载波相关联的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与第二载波相关联的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的电子组件512。逻辑组502还可以包括用于通过根据第二控制区域大小而对控制信号的一特征进行加扰来生成控制信号的电子组件514。而且,逻辑组502可以包括用于通过第一载波来传输控制信号以支持至少一个用户装置在第二载波上的多载波通信的电子组件516。另外,系统500可以包括存储器520,其保存用于执行与电子组件510、512、514和516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其中,电子组件510、512、514和516的任意一个可以存在于存储器520之内或者之外。
接着参见图6,其说明了根据一实施例的便利指示控制区域大小的另一个系统600。系统600和/或用于实现系统600的指令也可以位于例如网络实体(例如基站400)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其中,系统600包括可以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者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块。而且,与在系统500中的逻辑组502类似,系统600包括可以协同操作的电子组件的逻辑组602。如图所示,逻辑组602可以包括:用于建立由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来便利进行的多载波通信的电子组件610;以及,用于判定与第一载波相关联的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与第二载波相关联的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的电子组件612。逻辑组602还可以包括用于通过将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来生成控制信号的电子组件614。而且,逻辑组602可以包括用于通过第一载波来传输控制信号以支持至少一个用户装置在第二载波上的多载波通信的电子组件616。另外,系统600可以包括存储器620,其保存用于执行与电子组件610、612、614和616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虽然被示出在存储器620外部,但是应当明白,电子组件610、612、614和616可以存在于存储器620之内。
接着参见图7,其说明了便利指示控制区域大小的另一个示例性系统700。系统700和/或用于实现系统700的指令可以物理地位于例如网络实体(例如基站400)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其中,系统700包括可以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者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块。而且,分别与在系统500和600中的逻辑组502和602类似地,系统700包括可以协同操作的电子组件的逻辑组702。如图所示,逻辑组702可以包括:用于经由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来与用户装置建立多载波通信的电子组件710。而且,逻辑组702可以包括用于实现逆交织器的电子组件712,所述逆交织器被配置来从最后数据符号到第一个可用数据符号地映射一组调制符号。逻辑组702还可以包括用于向至少一个用户装置传输所述一组调制符号的电子组件714。另外,系统700可以包括存储器720,其保存用于执行与电子组件710、712和714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虽然被示出在存储器720外部,但是应当明白,电子组件710、712和714可以存在于存储器720之内。
接着参见图8,其提供了用于说明便利指示控制区域大小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处理800包括根据本主题说明书的一方案的、可以由网络实体(例如基站400)的各个组件执行的一系列操作。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实现处理800: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所述一系列操作。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设想包括用于使得至少一个计算机实现处理800的操作的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一个方案中,处理800在操作810从判定控制区域大小开始。因为设想的是多载波操作,因此操作810可以包括:判定与第一载波相关联的第一控制区域大小,以及判定与第二载波相关联的第二控制区域大小。
接着,在操作820,启动用于向无线终端传送控制区域大小的特定指示算法。在此,应当注意,可以实现多种算法中的任何一种,包括例如基于交织器的算法以及其中控制区域大小被编码到控制信号中的算法。在操作830,例如,处理800可以包括确定是否实现了基于交织器的算法。
如果实现了基于交织器的算法,则处理800进行到操作840,其中,编码一组调制符号。一旦编码了调制符号,则在操作850对调制符号进行逆交织。接着,在操作860,与无线终端建立多载波通信,其中,根据基于交织器的算法来随后在操作870传送控制区域大小。
但是,如果未实现基于交织器的算法,则处理800进行到操作835,其中,分配资源以便利将控制区域大小编码到控制信号中。一旦分配了资源,则在操作845生成控制信号。在此,应当注意,可以以多种方式的任何一种来将控制区域大小编码到控制信号上。例如,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生成控制信号:根据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对控制信号的一特征进行加扰,和/或将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一旦生成了控制信号,则处理800进行到操作860,其中,与无线终端建立多载波通信。然后在操作870通过向无线终端传输控制信号来传送控制区域大小。
接着参见图9,框图说明了根据各种方案的、便利确定控制区域大小的示例性无线终端。如图所示,无线终端900可以包括处理器组件910、存储器组件920、配置组件930、通信组件940和解码组件950。
类似于在基站400中的处理器组件410,处理器组件910被配置来执行与多个功能的任何一个相关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处理器组件910可以是单个处理器或者多个处理器,其专用于分析要从无线终端900传送的信息,和/或生成可以被存储器组件920、配置组件930、通信组件940和/或解码组件950使用的信息。附加或者可替代地,处理器组件910可以被配置来控制无线终端90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
在另一个方案中,存储器组件920耦合到处理器组件910,并且被配置来存储由处理器组件910执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存储器组件920还可以被配置来存储多种其他类型的数据的任何一种,包括由配置组件930、通信组件940和/或解码组件950的任何一个生成的数据。在此,应当注意,存储器组件920类似于在基站400中的存储器组件420。因此,应当明白,存储器组件420的任何上述特征/配置也适用于存储器组件920。
如图所示,无线终端900还可以包括配置组件930、通信组件940和/或解码组件950。在一个方案中,配置组件930配置无线终端900以监控第一和第二载波。通信组件940然后被配置来将无线终端900与外部实体通过接口连接,而解码组件950被配置来确定与第一载波相关联的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与第二载波相关联的第二控制区域大小。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无线终端900被配置来经由所接收的控制信号确定控制区域大小。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通信组件940被配置来经由第一和第二载波接收控制信号,而解码组件950被配置来通过下述方式确定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对控制信号的一特征进行解扰,或者将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例如,当对控制信号进行解扰时,解码组件950可以被配置来对控制信号的循环冗余校验进行解扰。也可以通过使得解码组件950被配置来从第一载波解码出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以便利所述解扰。
当将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时,解码组件950可以被配置来假定在跨载波通信期间第一控制区域大小等于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通信组件940可以被配置来经由第一载波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经由第二载波来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无线终端900被配置来通过对一组逆交织的调制符号进行解码而确定控制区域大小。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通信组件940被配置来接收一组逆交织的调制符号,所述调制符号被映射,所述映射从最后一个数据符号开始并且以第一个可用数据符号结束,而解码组件950被配置来通过对所述一组逆交织的调制符号进行解交织来解码出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在一个方案中,根据频率第一、时间第二的交织方案来映射所述一组逆交织的调制符号,而在另一个方案中,所述一组调制符号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在又一个方案中,解码组件950被配置来消除所述一组逆交织的调制符号的初始序列,其中,所述初始序列以所述最后一个数据符号开始。
转向图10,说明了根据一实施例的、便利确定控制区域大小的系统1000。系统1000和/或用于实现系统1000的指令可以位于例如用户装置(例如无线终端900)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所描绘的,系统1000包括可以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者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块。系统1000包括可以协同操作的电子组件的逻辑组1002。如图所示,逻辑组1002可以包括:用于配置用户装置以监控具有第一控制区域大小的第一载波和具有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的第二载波的电子组件1010。而且,逻辑组1002可以包括用于经由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来接收控制信号的电子组件1012。逻辑组1002还可以包括用于通过对控制信号的一特征进行解扰来判定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的电子组件1014。另外,系统1000可以包括存储器1020,其保存用于执行与电子组件1010、1012和1014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虽然被示出在存储器1020外部,但是应当明白,电子组件1010、1012和1014可以存在于存储器1020之内。
接着参见图11,说明了根据一实施例的、便利确定控制区域大小的另一个系统1100。系统1100和/或用于实现系统1100的指令也可以位于例如用户装置(例如无线终端900)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其中,系统1100包括可以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者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块。此外,与在系统1000中的逻辑组1002类似地,系统1100包括可以协同操作的电子组件的逻辑组1102。如图所示,逻辑组1102可以包括:用于配置用户装置以监控具有第一控制区域大小的第一载波和具有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的第二载波的电子组件1110。而且,逻辑组1102可以包括用于经由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来接收控制信号的电子组件1112。逻辑组1102还可以包括用于通过将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来判定第一和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的电子组件1114。另外,系统1100可以包括存储器1120,其保存用于执行与电子组件1110、1112和1114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虽然被示出在存储器1120外部,但是应当明白,电子组件1110、1112和1114可以存在于存储器1120之内。
接着参见图12,说明了便利确定控制区域大小的又一个示例性系统1200。系统1200和/或用于实现系统1200的指令可以物理地位于例如用户装置(例如无线终端900)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其中,系统1200包括可以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者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块。此外,分别与在系统1000和1100中的逻辑组1002和1102类似地,系统1200包括可以协同操作的电子组件的逻辑组1202。如图所示,逻辑组1202可以包括:用于配置用户装置以监控具有第一控制区域大小的第一载波和具有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的第二载波的电子组件1210。而且,逻辑组1202可以包括用于逆序接收一组调制符号的电子组件1212,其中,这些调制符号从最后一个数据符号到第一个可用数据符号地被映射。逻辑组1202还可以包括用于通过对一组调制符号进行解交织来判定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的电子组件1214。另外,系统1200可以包括存储器1220,其保存用于执行与电子组件1210、1212和1214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虽然被示出在存储器1220外部,但是应当明白,电子组件1210、1212和1214可以存在于存储器1220之内。
接着参见图13,其提供了用于说明便利确定控制区域大小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处理1300包括根据本主题说明书的一方案的、可以由用户装置(例如无线终端900)的各个组件执行的一系列操作。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实现处理1300: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所述一系列操作。在另一实施例中,设想包括用于使得至少一个计算机实现处理1300的操作的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一个方案中,处理1300在操作1310以配置无线终端开始。在此,应当注意,可以根据从网络实体接收的指令来预先配置和/或动态地配置无线终端。而且,因为设想为多载波操作,因此随后在操作1320从网络实体接收多载波通信。
如上所述,网络实体可以实现用于指示控制区域大小的多种算法的任何一种。在一个方案中,在操作1310进行的无线终端的配置是根据由网络实体实现的具体算法,所述算法可以包括基于交织器的算法,以及其中控制区域大小被编码到控制信号中的算法。由此,在操作1330,处理1300可以包括确定是否实现了基于交织器的算法。
如果事实上实现了基于交织器的算法,则处理1300进行到操作1340,其中,对从网络实体接收的一组逆交织的调制符号进行解交织。一旦对调制符号进行了解交织,则然后在操作1350对调制符号进行解码。接着,在操作1360,处理1300以得出根据基于交织器的算法所判定的控制区域大小结束。
在一个方案中,如果未实现基于交织器的算法,则可以从控制信号解码出控制区域大小。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处理1300可以进行到操作1335,其中,与第一载波相关的第一控制区域被解码。一旦第一控制区域被解码,则随后在操作1345处理第一控制区域的方面,其中,随后通过下述方式来在操作1360判定控制区域大小:对控制信号的一特征进行解扰,和/或将第一控制区域大小与关联于第二载波的第二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
接着参见图14,提供了根据各种方案实现的示例性通信系统1400,其包括多个小区:小区I 1402、小区M 1404。在此,应当注意,相邻小区1402、1404略微重叠,如小区边界区域1468所示,由此在相邻小区中的基站发射的信号之间产生信号干扰的可能。系统1400的每个小区1402、1404包括三个扇区。根据各种方案,还没有被细分为多个扇区的小区(N=1)、具有两个扇区的小区(N=2)、具有超过3个扇区的小区(N>3)也是可能的。小区1402包括第一扇区(扇区I 1410)、第二扇区(扇区II 1412)和第三扇区(扇区III 1414)。每个扇区1410、1412和1414具有两个扇区边界区域;在两个邻近的扇区之间共享每个边界区域。
扇区边界区域在相邻扇区中的基站发射的信号之间提供了信号干扰的可能。线1416表示在扇区I 1410和扇区II 1412之间的扇区边界区域;线1418表示在扇区II 1412和扇区III 1414之间的扇区边界区域;线1420表示在扇区III 1414和扇区I 1410之间的扇区边界区域。类似地,小区M 1404包括第一扇区(扇区I 1422)、第二扇区(扇区II 1424)和第三扇区(扇区III 1426)。线1428表示在扇区I 1422和扇区II 1424之间的扇区边界区域;线1430表示在扇区II 1424和扇区III 1426之间的扇区边界区域;线1432表示在扇区III 1426和扇区I 1422之间的扇区边界区域。小区I 1402包括基站(BS)、基站I 1406和在每个扇区1410、1412、1414中的多个端节点(EN)。扇区I 1410包括分别经由无线链路1440、1442耦合到BS 1406的EN(1)1436和EN(X)1438;扇区II 1412包括分别经由无线链路1448、1450耦合到BS 1406的EN(1’)1444和EN(X’)1446;扇区III 1414包括分别经由无线链路1456、1458耦合到BS 1406的EN(1”)1452和EN(X”)1454。类似地,小区M 1404包括基站M 1408和在每个扇区1422、1424和1426中的多个端节点(EN)。扇区I 1422包括分别经由无线链路1440’、1442’耦合到BS M 1408的EN(1)1436’和EN(X)1438’;扇区II 1424包括分别经由无线链路1448’、1450’耦合到BS M 1408的EN(1’)1444’和EN(X’)1446’;扇区3 1426包括分别经由无线链路1456’、1458’耦合到BS 1408的EN(1”)1452’和EN(X”)1454’。
系统1400还包括网络节点1460,其分别经由网络链路1462、1464耦合到BS I 1406和BS M 1408。网络节点1460还经由网络链路1466耦合到其他网络节点(例如其他基站、AAA服务器节点、中间节点、路由器等)和因特网。网络链路1462、1464、1466例如可以是光缆。诸如EN 1 1436的每个端节点可以是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无线终端。诸如EN(1) 1436的无线终端可以移动通过系统1400,并且可以经由无线链路与所述EN当前位于其中的小区内的基站通信。诸如EN(1) 1436的无线终端(WT)可以经由诸如BS 1406的基站和/或网络节点1460与系统1400之内或者系统1400之外的对等节点(例如其他WT)通信。诸如EN(1) 1436的WT可以是移动通信设备,诸如蜂窝电话、具有无线调制解调器的个人数据助理等。分别的基站使用用于带状符号周期的方法来执行音调子集分配,该方法与用于分配音调和确定在剩余的符号周期(例如非带状符号周期)中的音调跳跃的方法不同。无线终端使用音调子集分配方法以及从基站接收的信息(诸如基站斜率ID、扇区ID信息)来确定它们可以用来在特定带状符号周期接收数据和信息的音调。音调子集分配序列根据各种方案被构造,以在相应的音调上扩展扇区间和小区间的干扰。虽然主要在蜂窝模式的环境中描述了本主题的系统,但是应当明白,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方案,有多种模式是可获得和可采用的。
图15说明了根据各种方案的示例性基站1500。基站1500实现音调子集分配序列,其中针对小区的各个不同扇区类型生成不同的音调子集分配序列。基站1500可以被用作图14的系统1400的基站1406、1408的任何一个。基站1500包括通过总线1509耦合在一起的接收机1502、发射机1504、诸如CPU的处理器1506、输入/输出接口1508和存储器1510,通过总线1509,各种部件1502、1504、1506、1508和1510可以交换数据和信息。
耦合到接收机1502的扇区化的天线1503用于从来自基站的小区中的每个扇区的无线终端传输接收数据和其他信号,诸如信道报告。耦合到发射机1504的扇区化的天线1505用于向基站的小区的每个扇区中的无线终端1600(参见图16)发射数据和其他信号,诸如控制信号、导频信号、信标信号等。在各种方案中,基站1500可以使用多个接收机1502和多个发射机1504,例如用于每个扇区的独立接收机1502和用于每个扇区的独立发射机1504。处理器1506可以例如是通用中央处理单元(CPU)。处理器1506在存储器1510中存储的一个或多个例程1508的引导下控制基站1500的操作,并且实现方法。I/O接口1508提供到其他网络节点的连接(用于将BS1500耦合到其他基站、接入路由器、AAA服务器节点等),到其他网络和因特网的连接。存储器1510包括例程1518和数据/信息1520。
数据/信息1520包括数据1536、包含下行链路带状符号时间信息1540和下行链路音调信息1542的音调子集分配序列信息1538,以及包含多组WT信息的无线终端(WT)数据/信息1544,所述多组WT信息有:WT 1信息1546和WT N信息1560。诸如WT 1信息1546的每组WT信息包括数据1548、终端ID 1550、扇区ID 1552、上行链路信道信息1554、下行链路信道信息1556和模式信息1558。
例程1518包括通信例程1522和基站控制例程1524。基站控制例程1524包括调度器模块1526和信号传送例程1528,所述信号传送例程1528包括:用于带状符号周期的音调子集分配例程1530、用于剩余的符号周期(例如非带状符号周期)的其他下行链路音调分配跳跃例程1532,和信标例程1534。
数据1536包括:要发射的数据和从WT接收的数据,所述要发射的数据将在传输到WT之前被发送到发射机1504的编码器1514以进行编码,所述从WT接收的数据在被接收后已经通过接收机1502的解码器1512进行了处理。下行链路带状符号时间信息1540包括帧同步结构信息(诸如超级时隙(superslot)、信标时隙和超时隙(ultraslot)结构信息)和指定给定的符号周期是否是带状符号周期的信息,并且如果是,则包括该带状符号周期的索引和该带状符号是否是截取基站使用的音调子集分配序列的重置点的信息。下行链路音调信息1542包括下述信息:向基站1500分配的载波频率、音调的数量和频率、要向带状符号周期分配的一组音调子集的数量和频率,以及其他小区和扇区特定值,诸如斜率、斜率指数和扇区类型。
数据1548可以包括:WT1 1600已经从对等节点接收的数据、WT1 1600期望向对等节点传输的数据,和下行链路信道质量报告反馈信息。终端ID1550是基站1500分配的ID,其标识WT 1 1600。扇区ID 1552包括用于识别WT 1 1600正在其中工作的扇区的信息。扇区ID 1552可以例如用于确定扇区类型。上行链路信道信息1554包括用于识别已经被调度器1526分配给WT1 1600使用的信道分段的信息,所述信道分段例如有用于数据的上行链路业务信道分段,用于请求、功率控制、定时控制的专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等。向WT1 1600分派的每个上行链路信道包括一个或多个逻辑音调,每个逻辑音调遵循上行链路跳跃序列。下行链路信道信息1556包括用于识别已经由调度器1526分配来向WT1 1600运载数据和/或信息的信道分段(例如用于用户数据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分段)的信息。向WT1 1600分派的每个下行链路信道包括一个或多个逻辑音调,其中每个逻辑音调遵循下行链路跳跃序列。模式信息1558包括用于识别WT1 1600的操作状态(例如休眠、保持、开启)的信息。
通信例程1522控制基站1500来执行各种通信操作,并且实现各种通信协议。基站控制例程1524用于控制基站1500来执行诸如信号生成和接收、调度的基本基站功能任务,和实现一些方案的方法步骤,包括:在带状符号周期期间使用音调子集分配序列来向无线终端传输信号。
信号传送例程1528控制具有其解码器1512的接收机1502和具有其编码器1514的发射机1504的操作。信号传送例程1528负责控制所传输的数据1536和控制信息的生成。音调子集分配例程1530使用该方案的方法以及使用数据/信息1520(包括下行链路带状符号时间信息1540和扇区ID1552)来构建要在带状符号周期中使用的音调子集。下行链路音调子集分配序列对于小区中的每种扇区类型将是不同的,并且对于邻近小区将是不同的。WT 1600根据下行链路音调子集分配序列来接收带状符号周期中的信号;基站1500使用同一下行链路音调子集分配序列,以便生成被传输的信号。其他下行链路音调分配跳跃例程1532针对与带状符号周期不同的符号周期,使用包括下行链路音调信息1542和下行链路信道信息1556的信息来构建下行链路音调跳跃序列。下行链路数据音调跳跃序列在小区的扇区上被同步。信标例程1534控制信标信号的传输,所述信标信号例如为集中在一个或几个音调上的相对高功率信号的信号,其可以用于同步目的,例如用于针对超时隙边界来同步下行链路信号的帧定时结构,并由此同步音调子集分配序列。
示例性无线终端
图16说明了可以被用作在图14中所示的系统1400中任何一个诸如EN(1)1436的无线终端(端节点)的示例性无线终端(端节点)1600。无线终端1600实现音调子集分配序列。无线终端1600包括通过总线1610耦合在一起的包含解码器1612的接收机1602、包含编码器1614的发射机1604、处理器1606,以及存储器1608,通过总线1610,各个部件1602、1604、1606、1608可以交换数据和信息。用于从基站(和/或不同的无线终端)接收信号的天线1603耦合到接收机1602。用于例如向基站(和/或不同的无线终端)发射信号的天线1605耦合到发射机1604。
诸如CPU的处理器1606控制无线终端1600的操作,并且通过执行例程1620和使用在存储器1608中的数据/信息1622来实现方法。
数据/信息1622包括用户数据1634、用户信息1636和音调子集分配序列信息1650。用户数据1634可以包括:意欲用于对等节点的数据,其将在被发射机1604发射给基站之前被路由到编码器1614以进行编码;以及,从基站接收的数据,其已经被接收机1602中的解码器1612处理。用户信息1636包括上行链路信道信息1638、下行链路信道信息1640、终端ID信息1642、基站ID信息1644、扇区ID信息1646和模式信息1648。上行链路信道信息1638包括用于识别上行链路信道分段的信息,所述上行链路信道分段已经被基站分配到无线终端1600来当向基站进行发射时使用。上行链路信道可以包括上行链路业务信道,诸如请求信道、功率控制信道和定时控制信道的专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每个上行链路信道包括一个或多个逻辑音调,每个逻辑音调遵循上行链路音调跳跃序列。上行链路跳跃序列在小区的每种扇区类型之间和在邻近小区之间是不同的。下行链路信道信息1640包括用于识别下行链路信道分段的信息,所述下行链路信道分段已经被基站分配到WT 1600来当基站向WT 1600发射数据/信息时使用。下行链路信道可以包括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和分派信道,每个下行链路信道包括一个或多个逻辑音调,每个逻辑音调遵循在小区的每个扇区之间同步的下行链路跳跃序列。
用户信息1636还包括:终端ID信息1642,其是基站分配的标识;基站ID信息1644,用于识别WT已经与其建立了通信的特定基站;以及,扇区ID信息1646,其识别小区中WT 1600当前所位于的特定扇区。基站ID1644提供了小区斜率值,扇区ID信息1646提供了扇区索引类型;小区斜率值和扇区索引类型可以用于导出音调跳跃序列。用户信息1636中还包括的模式信息1648识别WT 1600是否处于休眠模式、保持模式或者开启模式。
音调子集分配序列信息1650包括下行链路带状符号时间信息1652和下行链路音调信息1654。下行链路带状符号时间信息1652包括帧同步结构信息(诸如超级时隙、信标时隙和超时隙结构信息),和指定给定的符号周期是否是带状符号周期的信息,并且如果是,则包括该带状符号周期的索引和该带状符号是否是截取基站使用的音调子集分配序列的重置点的信息。下行链路音调信息1654包括下述信息:向基站分派的载波频率、音调的数量和频率、分配给带状符号周期的一组音调子集的数量和频率,以及其他小区和扇区特定值,诸如斜率、斜率指数和扇区类型。
例程1620包括通信例程1624和无线终端控制例程1626。通信例程1624控制由WT 1600使用的各种通信协议。无线终端控制例程1626控制基本的无线终端1600功能,包括接收机1602和发射机1604的控制。无线终端控制例程1626包括信号传送例程1628。信号传送例程1628包括用于带状符号周期的音调子集分配例程1630,和用于剩余的符号周期(例如非带状符号周期)的其他下行链路音调分配跳跃例程1632。音调子集分配例程1630使用用户数据/信息1622,所述用户数据/信息1622包括下行链路信道信息1640、诸如斜率指数和扇区类型的基站ID信息1644和下行链路音调信息1654,以便根据一些方案生成下行链路音调子集分配序列,并且处理所接收的从基站发射的数据。其他下行链路音调分配跳跃例程1630针对与带状符号周期不同的符号周期,使用包括下行链路音调信息1654和下行链路信道信息1640的信息来构建下行链路音调跳跃序列。当被处理器1606执行时,音调子集分配例程1630用于确定无线终端1600何时和在哪些音调上从基站1500接收一个或多个带状符号信号。上行链路音调分配跳跃例程1630使用音调子集分配功能与从基站接收的信息来确定它应当在其上进行传输的音调。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用软件实现,则这些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被存储或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通信介质包括便于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传送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实例而非限制,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者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可以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意连接都可以被适当地称作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无线技术(例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软件,那么这些同轴电缆、光缆、双绞线、DSL或无线技术(例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这里所使用的,磁盘(disk)和光盘(disc)包括致密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通用盘(DVD)、软盘以及蓝光盘,其中,磁盘(disk)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光盘(disc)通常用激光来光学地复制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该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当用程序代码或代码段来实现实施例时,应该意识到,代码段可以表示过程、功能、子程序、程序、例程、子例程、模块、软件包、类或指令的任意组合、数据结构或程序语句。代码段可以通过传递和/或接收信息、数据、变量、参数或存储内容来耦合到另一代码段或硬件电路。可以使用包括存储器共享、消息传递、令牌传递、网络传输等的任何适当方法来传递、转发或传输信息、变量、参数、数据等。另外,在一些方案中,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和/或操作可以作为代码和/或指令中的一个或者任意组合或集合而位于机器可读介质和/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所述介质可以被包括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以用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功能等)来实现本文描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单元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内或者在处理器外部,在实现在处理器外部的情况中,存储单元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手段通信地耦合到处理器。
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在一个或多个下列部件内实现: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来执行本文所描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它们的组合。
上面所描述的内容包括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实例。当然,出于描述前述实施例的目的,不可能描述组件或方法的所有可预想的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各种实施例的许多进一步的组合和排列是可能的。因此,所描述的实施例旨在包含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的此类替换、修改和变化。此外,就用于详细描述或权利要求中的术语“包括(include)”的范围而言,该术语旨在是包含性的,其解释方式类似于当在权利要求中将术语“包括”用作过渡词时对词语“包括”的解释方式。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推断(infer)”或“推理(inference)”一般是指从通过事件和/或数据捕获的一组观察结果推究或推断出系统、环境、和/或用户的状态的过程。例如,推断可以被用来识别特定的上下文或操作,或者可以产生状态的概率分布。推断可以是概率统计的——即,基于对数据和事件的考虑来计算感兴趣的状态的概率分布。推断还可以指被用来从一组事件和/或数据来构成更高级别的事件的技术。这种推断导致从一组观察到的事件和/或存储的事件数据来构建新的事件或操作,而无论这些事件是否在时间上紧密相关,和这些事件和数据是来自于一个还是数个事件和数据源。
此外,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等意图指代计算机相关的实体,例如但不限于,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目标程序(object)、可执行程序(executable)、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举例说明,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驻留在程序和/或执行线程内,并且组件可以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被分布在两个或更多计算机之间。此外,可以从其上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这些组件。这些组件可以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的方式进行通信(例如,通过该信号,来自一个组件的数据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的另一组件进行交互,和/或跨越诸如因特网这样的网络与其它系统进行交互)。

Claims (45)

1.一种用于便利指示控制区域大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多载波通信,所述多载波通信由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来便利进行;
判定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第二控制区域大小,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相关联,而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二分量载波相关联;
生成控制信号,所述生成包括下述操作的至少一个: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对所述控制信号的一特征进行加扰,或者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以及
通过所述第一分量载波来传输所述控制信号,以支持至少一个用户装置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多载波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信号的所述特征是循环冗余校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编码到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传输包括:分配未使用的资源元素组以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编码到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上,其中,所述未使用的资源元素组被包括在资源元素组的序列中,并且位于使用的资源元素组之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使用的资源元素组被分配到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并且其中,所述使用的资源元素组与下述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物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指示符信道或者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传输包括:分配用于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编码到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上的资源,所述资源是控制信道元素的序列中最后一组控制信道元素内的至少一个,所述最后一组控制信道元素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传输包括:分配用于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编码到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上的资源,所述资源与物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指示符信道相关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传输包括:传送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数据区域中的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所述传送根据预定模式并且在跨载波通信期间发生,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分量载波来传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并且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来传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删减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所述数据区域进行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所述数据区域进行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进行速率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相关包括:配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装置以假定在跨载波通信期间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等于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分量载波来传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并且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来传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
12.一种被配置来便利指示控制区域大小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其耦合到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来控制多个组件,所述多个组件包括:
通信组件,其被配置来经由多载波通信传送控制信号,其中通过第一分量载波来传输所述控制信号,以支持至少一个用户装置在第二分量载波上的多载波通信;
控制格式组件,其被配置来判定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第二控制区域大小,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相关联,而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二分量载波相关联;以及
生成组件,其被配置来通过执行下述操作的至少一个而生成所述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来对所述控制信号的一特征进行加扰,或者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所述生成组件还被配置来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提供一般化的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跨载波的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值的数量与同载波的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值的数量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生成组件被配置来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编码到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分配组件,其被配置来分配用于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编码到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上的资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所述资源是在资源元素组的序列中未使用的资源元素组,所述未使用的资源元素组位于使用的资源元素组之后。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所述分配组件被配置来将所述使用的资源元素组分配到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其中,所述使用的资源元素组与下述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物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指示符信道或者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所述资源是在控制信道元素的序列中最后一组控制信道元素内的至少一个,所述最后一组控制信道元素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所述资源与物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指示符信道相关联。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所述生成组件被配置来根据预定模式并且在跨载波通信期间传送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数据区域中的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其中,所述通信组件被配置来通过所述第一分量载波来传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并且其中,所述通信组件被配置来通过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来传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所述生成组件被配置来删减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所述数据区域进行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或者对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所述数据区域进行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进行速率匹配。
2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所述生成组件被配置来通过下述方式执行所述相关:配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装置以假定在跨载波通信期间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等于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其中,所述通信组件被配置来通过所述第一分量载波来传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并且其中,所述通信组件被配置来通过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来传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
24.一种被配置来便利指示控制区域大小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建立多载波通信的模块,所述多载波通信由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来便利进行;
用于确定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的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相关联,而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二分量载波相关联;
用于通过执行下述操作中的至少一个来提供控制信号的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来对所述控制信号的一特征进行加扰,或者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以及
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分量载波来传送所述控制信号,以支持至少一个用户装置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多载波通信的模块。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编码到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上的模块。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分配用于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编码到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上的资源的模块。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所述资源是在资源元素组的序列中未使用的资源元素组,所述未使用的资源元素组位于使用的资源元素组之后。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所述用于分配资源的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使用的资源元素组分配到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其中,所述使用的资源元素组与下述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物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指示符信道或者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所述资源是在控制信道元素的序列中最后一组控制信道元素内的至少一个,所述最后一组控制信道元素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所述资源与物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指示符信道相关联。
31.一种被配置来便利指示控制区域大小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经由多载波通信传输控制信号的模块,其中通过第一分量载波来传输所述控制信号,以支持至少一个用户装置在第二分量载波上的多载波通信;
用于确定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的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相关联,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二分量载波相关联;以及
用于通过执行下述操作的至少一个而生成所述控制信号的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来对所述控制信号的一特征进行加扰,或者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信号的所述特征是循环冗余校验。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用于生成所述控制信号的所述模块被配置来通过下述方式执行所述相关:配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装置以假定在跨载波通信期间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等于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其中,用于传输的所述模块被配置来通过所述第一分量载波来传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并且其中,用于传输的所述模块被配置来通过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来传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
34.一种便利确定控制区域大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配置用户装置(UE)以监控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
经由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来接收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具有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并且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具有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以及
判定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所述判定包括下述操作的至少一个:对所述控制信号的一特征进行解扰,或者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信号的所述特征是循环冗余校验。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解码出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所述相关包括:假定在跨载波通信期间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等于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其中,经由所述第一分量载波来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其中,经由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来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38.一种被配置来便利确定控制区域大小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其耦合到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来控制多个组件,所述多个组件包括:
配置组件,其被配置来引导用户装置(UE)监控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
通信组件,其被配置来经由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来接收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具有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并且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具有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以及
解码组件,其被配置来通过执行下述操作的至少一个而确定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对所述控制信号的一特征进行解扰,或者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信号的所述特征是循环冗余校验。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所述解码组件被配置来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解码出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所述解码组件被配置来假定在跨载波通信期间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等于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其中,经由所述第一分量载波来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其中,经由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来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42.一种被配置来便利确定控制区域大小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配置用户装置(UE)以监控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的模块;
用于经由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来接收控制信号的模块,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具有第一控制区域大小,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具有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以及
用于通过执行下述操作的至少一个来确定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的模块:对所述控制信号的一特征进行解扰,或者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假定在跨载波通信期间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等于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的模块,其中,经由所述第一分量载波来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其中,经由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来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44.一种被配置来便利确定控制区域大小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初始化用户装置(UE)以监控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的模块;
用于经由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来接收控制信号的模块,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具有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并且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具有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以及
用于判定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和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的模块,所述判定包括下述操作的至少一个:对所述控制信号的一特征进行解扰,或者将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与所述第一控制区域大小进行相关。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解码出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大小的模块。
CN201080019832.8A 2009-05-07 2010-05-06 用于便利控制区域大小的可靠传输和跨载波信号传送的可靠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150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646509P 2009-05-07 2009-05-07
US61/176,465 2009-05-07
US12/773,807 US9154272B2 (en) 2009-05-07 2010-05-04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reliable transmission of a control region size and detection of cross-carrier signaling
US12/773,807 2010-05-04
PCT/US2010/033935 WO2010129812A2 (en) 2009-05-07 2010-05-0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reliable transmission of a control region size and detection of cross-carrier signal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5036A CN102415036A (zh) 2012-04-11
CN102415036B true CN102415036B (zh) 2015-03-11

Family

ID=42710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983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15036B (zh) 2009-05-07 2010-05-06 用于便利控制区域大小的可靠传输和跨载波信号传送的可靠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9154272B2 (zh)
EP (1) EP2427986A2 (zh)
JP (1) JP5536199B2 (zh)
KR (2) KR20140040274A (zh)
CN (1) CN102415036B (zh)
TW (1) TW201136268A (zh)
WO (1) WO201012981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71257B2 (en) * 2009-04-30 2015-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CFICH design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US8477699B2 (en) * 2009-07-23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carrier control for LTE-advanced multicarrier system
US9124409B2 (en) * 2009-07-30 2015-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control region parameters for multiple transmission points
CN102511191B (zh) * 2009-10-02 2015-07-29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US8625710B2 (en) 2010-02-18 2014-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block mapping for cross-carrier assignments
EP2583404A1 (en) * 2010-06-18 2013-04-24 Kyocera Corporation Control channel architecture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distributed over multiple subframes on different carriers
EP2564611B1 (en) 2011-07-01 2015-02-18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control messages in multicarrier OFDM
US8582527B2 (en) 2011-07-01 2013-11-1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US8369280B2 (en) 2011-07-01 2013-02-05 Ofinno Techologies, LLC Control channels in multicarrier OFDM transmission
US8437303B2 (en) 2011-07-04 2013-05-07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frame number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WO2013006593A1 (en) 2011-07-04 2013-01-10 Dinan Esmael Hejazi Broadcast channel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US9755804B2 (en) * 2011-07-12 2017-09-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monitor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multiple node system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method
US8446844B1 (en) 2011-12-04 2013-05-21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Handover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s
US9497756B2 (en) 2012-03-25 2016-11-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Base statio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US9949265B2 (en) 2012-05-04 2018-04-17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181430A1 (ja) * 2013-05-09 2014-11-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KR102312404B1 (ko) * 2015-09-07 2021-10-13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저장 장치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US10707915B2 (en) * 2017-12-04 2020-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band frequency hopping mechanisms to overcome bandwidth restrictions in the unlicensed frequency spectrum
EP3753309B1 (en) * 2018-02-16 2024-07-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mproved pcfich reliabilty using power boosting
CN114157397A (zh) * 2018-05-11 2022-03-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确定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WO2023184488A1 (en) * 2022-04-01 2023-10-05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 on multiple carrier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44896A1 (en) * 2007-01-09 2008-07-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nfiguration of control channel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9014401A2 (en) * 2007-07-26 2009-01-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with superframe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25863B2 (en) 2004-10-12 2012-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detection and decoding with consideration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errors due to guard subbands
CN101213801B (zh) 2005-05-27 2012-12-12 诺基亚公司 用于网元、用户设备和系统的扩展的信令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WO2007093907A2 (en) 2006-02-17 2007-08-23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aimo receiver
CN201018490Y (zh) 2007-01-04 2008-02-06 浙江华立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TD-SCDMA/3G硬核turbo译码器
EP2151083B1 (en) 2007-05-29 2018-10-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proved symbol mapping to resource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8306318A (ja) 2007-06-05 2008-12-18 Toshiba Corp 無線受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の制御方法、無線受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半導体集積回路
US9344259B2 (en) * 2007-06-20 2016-05-1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Control channel provisioning and signaling
WO2009132203A1 (en) 2008-04-25 2009-10-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Harq process utilization in multiple 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2308183A4 (en) 2008-07-30 2014-07-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238564B1 (ko) * 2008-10-15 2013-03-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379581B2 (en) 2008-12-08 2013-02-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JP5180112B2 (ja) 2009-02-03 2013-04-1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1697778B1 (ko) * 2009-03-03 2017-0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13101B1 (ko) 2009-03-12 2017-03-07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업링크 일차 반송파를 선택 및 재선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2406984A1 (en) 2009-03-12 2012-01-1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omponent carrier-specific reconfiguration
US20100254329A1 (en) 2009-03-13 2010-10-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Uplink grant, downlink assignment and search space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US8934417B2 (en) 2009-03-16 2015-01-13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A2986410C (en) 2009-03-16 2019-07-02 Sun Patent Tru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resource region setting method
US8477699B2 (en) 2009-07-23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carrier control for LTE-advanced multicarrier system
US9124409B2 (en) 2009-07-30 2015-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control region parameters for multiple transmission point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44896A1 (en) * 2007-01-09 2008-07-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nfiguration of control channel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9014401A2 (en) * 2007-07-26 2009-01-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with superframe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34630B1 (ko) 2015-07-07
EP2427986A2 (en) 2012-03-14
WO2010129812A2 (en) 2010-11-11
JP5536199B2 (ja) 2014-07-02
WO2010129812A3 (en) 2011-03-24
TW201136268A (en) 2011-10-16
JP2012526482A (ja) 2012-10-25
US9154272B2 (en) 2015-10-06
KR20120023067A (ko) 2012-03-12
US20110116456A1 (en) 2011-05-19
CN102415036A (zh) 2012-04-11
KR20140040274A (ko) 2014-04-02
US20160028529A1 (en) 2016-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5036B (zh) 用于便利控制区域大小的可靠传输和跨载波信号传送的可靠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61287B (zh) 便于多载波系统中的定时对准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35059B (zh) 针对多个载波的控制信息的反馈
RU2444138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каскадных кодов для каналов радиомаяка
KR101509618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강화된 커버리지를 통해 제어 정보를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1978641B (zh) 对多载波系统中的小区进行报告和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28671B (zh) 针对多载波通信环境中的一个或多个载波的故障指示
CN102648422B (zh) 用于对定位参考信号进行定序和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81957B (zh) 用于促进自动邻区关系功能的执行的系统和方法
KR101416770B1 (ko) 이종 네트워크에서 시스템 정보 블록들의 디코딩 용이화
US8767846B2 (en) Joint layer 3 signalling coding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US866580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nding power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2461303B (zh) 用于促进无线电链路监视及恢复的方法与设备
US9319183B2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and decoding status signaling for uplink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N102450083B (zh) 便于经由基于多媒体广播单频网络的回程链路来操作中继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54487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配置和方法
CN104393900B (zh) 用于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的方法和系统
CN102907034A (zh) 用于促成共享上行链路信道上的三态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