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22094B - 空气清洁装置及使用了空气清洁装置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气清洁装置及使用了空气清洁装置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22094B
CN102422094B CN201080020577.9A CN201080020577A CN102422094B CN 102422094 B CN102422094 B CN 102422094B CN 201080020577 A CN201080020577 A CN 201080020577A CN 102422094 B CN102422094 B CN 1024220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air
air cleaner
interior space
factor sub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05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22094A (zh
Inventor
野崎淳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824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919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22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2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220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20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92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by electrical means, e.g. by applying electrostatic fields or high volt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2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terili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6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adding oxyg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9Monitoring filter performa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在室内空间中,捕捉对人体影响的因子物质、从人体产生的因子物质,有效地监视室内空间环境。作为空气清洁装置,具备:形成空气流通路(3)的清洁装置本体(2);将空气(A)吸入到该清洁装置本体(2)的空气流通路(3)的吸引单元(4);对吸入到空气流通路(3)中的空气(A)实施清洁处理的清洁部件(5);以及设置于空气流通路(3)中吸入的空气(A)中的由清洁部件(5)清洁处理之前的空气(A)通过的区域,至少从达到容许范围外的前阶段起,可监视地捕捉包含于该清洁处理前的空气(A)中而影响人体的气体状或者浮游粒子状的因子物质的捕捉部件(6),或者,可监视地捕捉包含于清洁处理前的空气(A)且从人体产生的气体状或者浮游粒子状的因子物质的捕捉部件(6)。另外,使用了空气清洁装置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也是对象。

Description

空气清洁装置及使用了空气清洁装置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空间内设置的空气清洁装置,特别涉及在监视室内空间环境上有效的空气清洁装置以及使用了空气清洁装置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4记载的技术。
专利文献1是在监视中心监视来自对室内的粉尘进行清洁的空气清洁机的信息的技术。
专利文献2是根据通过热敏电阻得到的温度探测信息监视燃气灶的不完全燃烧的技术。
专利文献3是监视火灾信息的系统。
专利文献4是在洁净室监视化学污染物质的去除程度的系统。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82661号公报(实施方式、图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49077号公报(实施方式、图2)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317103号公报(实施方式、图6)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263985号公报(实施例、图1)
该种空气清洁监视系统(例如专利文献1~4)将室内的粉尘信息、用于判别燃气灶的不完全燃烧的热敏电阻的温度信息、火灾信息、或者洁净室中的污染信息等作为监视对象,都监视是否达到容许范围外。另外,还已知监视安全信息的安全系统、针对温度、湿度等不适信息通过空调装置自动控制的系统。
但是,作为室内空间环境而要求的信息不仅限于监视对象是否达到容许范围外。
例如,由于城市燃气、丙烷气体等向室内泄漏,从而产生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因此,需要实施燃气泄漏防止的对策。一般,在厨房中设置气体泄漏探测器的情况较多。该气体泄漏探测器在使用城市燃气的情况下设置于天花板附件,在使用丙烷气体、LP气体的情况下设置于地面附件。不论在哪一个情况下,在探测到时,气体泄漏探测器都鸣叫。
作为引起该种燃气泄漏的主要原因,可以举出1)燃气炉、热水器的自灭、2)器具的劣化等。
此处,在1)的情况下,一下子引起燃气泄漏,室内燃气浓度急剧上升,但在2)的情况下,室内燃气浓度倾向于逐渐上升。
上述气体泄漏探测器是主要假设了1)的情况的器件,根据室内燃气浓度的急剧上升而最初发挥功能,但在2)的情况下直至成为危险的状况(达到容许范围外的状况),无法探测。
因此,例如对于燃气泄漏,强烈要求用于迅速确定如2)的情况那样燃气泄漏逐渐上升那样的状况,以未然地防止燃气泄漏事故等的对策。
这样的要求不限于上述燃气泄漏,对于例如与燃烧器具的不完全燃烧相伴的排气的漏气现象也是同样的。
即,近年来,在室内使用的燃气/石油燃烧器具的燃烧排气向室内漏气而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等问题的事例频繁发生。该种燃烧器具大至分成密闭型、开放型等,密闭型经由烟囱向室外排出排气,相对于此开放型向室内直接排出排气。在前者中,使烟囱内的空气不向室内漏气是重要的,在后者中,必需留意与燃烧器具的劣化、室内氧浓度的降低、或者两者的叠加作用相伴而产生一氧化碳、各种VOC等。不论在哪一个情况下,一次性的现象导致重大的事故的情况较少,而由于与燃烧器具使用时间的增大相伴的器具劣化,例如如中毒事故那样,引起重大的室内空气污染。
即,还强烈要求用于未然地防止由于不完全燃烧引起的事故的对策。
进而,近年来,由于室内化学物质污染引起的健康损害接连不断,病屋(sickhouse)问题作为社会问题而表面化。
对于该种病屋问题,从将室内空间隔开的建材类、家具类产生的甲醛等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那样的有害的气体状化学物质成为主要原因,但居住者忽视且不知原因而导致健康损害的情形较多。
因此,作为这样的病屋问题的对策,还强烈要求在室内空间内监视VOC等污染物质存在何种程度,而早期地掌握室内空间中的污染物质浓度的上升。
进而另外,在室内空间饲养宠物、放置观赏用植物的情况较多,伴随与此,在室内空间内飞扬不必要的微生物粒子(扁虱、霉、花粉、细菌、病毒等)的情况较多,其成为变应原、病原体而有时还引起健康损害。
在这样的状况下,根据未然地防止由于微生物粒子引起的健康损害这样的观点,也要求希望监视室内空间环境的状态,从而早期地掌握微生物粒子的存在状况。
另外,呼气、体臭等从人体产生的气体状物质包含与人的健康状态对应的产生气体和其组成等化学的信息。根据这样的背景,还强烈要求希望掌握室内空间环境中的居住者的健康状态,而在达到重大的健康损害之前早期地对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技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清洁装置以及使用了空气清洁装置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在室内空间中,可以捕捉对人体影响的因子物质、从人体产生的因子物质,有效地监视室内空间环境。
第1发明提供一种空气清洁装置,设置于室内空间而使室内的空气清洁,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装置本体,形成空气流通路;吸引单元,将空气吸入到该清洁装置本体的空气流通路;清洁部件,对所述空气流通路中吸入的空气实施清洁处理;以及捕捉部件,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通路中吸入的空气中的由清洁部件清洁处理之前的空气通过的区域,至少从达到容许范围外的前阶段起,能够监视地捕捉包含于该清洁处理前的空气中而影响人体的气体状或者浮游粒子状的因子物质。
第2发明提供一种空气清洁装置,设置于室内空间而使室内的空气清洁,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装置本体,形成空气流通路;吸引单元,将空气吸入到该清洁装置本体的空气流通路;清洁部件,对所述空气流通路中吸入的空气实施清洁处理;以及捕捉部件,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通路中吸入的空气中的由清洁部件清洁处理之前的空气通过的区域,能够监视地捕捉包含于该清洁处理前的空气且从人体产生的气体状或者浮游粒子状的因子物质。
第3发明在第1或者2发明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捕捉部件是检测气体状或者浮游粒子状的因子物质的传感器。
第4发明在第1发明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捕捉部件是拆卸自如地设置于清洁装置本体来累积地捕获气体状或者浮游粒子状的因子物质的捕获部件。
第5发明一种空气清洁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4发明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以及信息监视装置,管理由该空气清洁装置的捕捉部件捕捉到的因子物质信息,监视所管理的因子物质信息是什么样的状态。
第6发明在第5发明所述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捕捉部件是检测气体状或者浮游粒子状的因子物质的传感器的样式中,信息监视装置能够通信地取入并管理来自捕捉部件即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基于所管理的检测信息对因子物质进行定性、定量。
第7发明在第5发明所述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捕捉部件是拆卸自如地设置于清洁装置本体而累积地捕获气体状或者浮游粒子状的因子物质的捕获部件的样式中,信息监视装置从空气清洁装置将捕捉部件即捕获部件拆卸,对脱离的捕获部件上捕获的因子物质进行定性、定量。
第8发明提供一种空气清洁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4发明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信息监视装置,管理由该空气清洁装置的捕捉部件捕捉到的因子物质信息,并监视所管理的因子物质信息是什么样的状态;以及是否需要改善判别装置,基于由该信息监视装置得到的监视信息,判别是否需要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清洁状态。
第9发明在第8发明所述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空气清洁改善装置,设置于室内空间,在所述是否需要改善判别装置判别为需要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清洁状态时强制进行应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清洁状态的动作。
第10发明在第8或者9发明所述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监视装置监视因子物质浓度信息,而作为由捕捉部件捕捉到的因子物质信息,是否需要改善判别装置通过将来自信息监视装置的因子物质浓度信息代入到预定的运算式而计算出每单位时间的因子物质产生量的变化,以该因子物质产生量的变化,判定室内空间的空气清洁状态的程度,并且决定是否需要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清洁状态。
第11发明在第8或者9发明所述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是否需要改善判别装置除了根据来自信息监视装置的监视信息判别室内空间的空气清洁状态是否需要改善以外,还事先判别改善对象物的特性。
根据第1发明,除了空气清洁性能以外,还可以正确地掌握在成为监视对象的室内空间内对人体影响的因子物质信息。
根据第2发明,除了空气清洁性能以外,还可以正确地掌握在成为监视对象的室内空间内从人体产生的因子物质信息。
根据第3发明,可以实时地掌握室内空间的因子物质信息的变化。
根据第4发明,可以有效地掌握室内空间的因子物质信息的累积的变化。
根据第5发明,除了空气清洁性能以外,还可以正确地掌握在成为监视对象的室内空间内对人体影响的因子物质信息、或者从人体产生的因子物质信息,可以简单地构筑通过管理这些因子物质信息,监视室内空间的空气的清洁状态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
根据第6发明,可以集中管理成为监视对象的室内空间的因子物质信息。
根据第7发明,可以长期累积地提取成为监视对象的室内空间的因子物质。
根据第8发明,可以迅速地判别室内空间的空气清洁状态是否需要改善。
根据第9发明,可以迅速地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清洁状态,实现人的健康预防,未然地防止由于有害气体引起的中毒事故等。
根据第10发明,可以简单地掌握室内空间内的因子物质各种产生源(燃烧器具等器具、人体、建筑物、家具、日用品等)中的因子物质产生量的变化,可以根据各种产生源的固有的因子物质产生量的变化来判定室内空间的空气清洁状态的程度。因此,可以迅速地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清洁状态,实现人的健康预防,未然地防止由于有害气体引起的中毒事故等。
根据第11发明,可以事先确定改善对象物,迅速地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清洁状态。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的实施方式的概要的说明图、(b)是示出在(a)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中使用的空气清洁装置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c)是示出在(a)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中使用的空气清洁装置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空气清洁装置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4(a)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作为燃气泄漏信息或者燃烧信息的气体产生量的计算法原理的说明图、(b)是示出其运算式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5(a)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空气清洁装置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b)是示出(a)中使用的捕获部件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7(a)(b)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空气清洁装置的各个其它例子的说明图。
图8(a)(b)是示出管理中心中使用的捕获物质分析装置的各个其它例子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5中使用的过滤再生法事先判别的手法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7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15(a)(b)是示出实施方式8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中使用的空气清洁装置的各个例子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空气清洁装置;2:清洁装置本体;3:空气流通路;3a:入口;3b:出口;4:吸引单元;5:清洁部件;6:捕捉部件;6a:传感器;6b:捕获部件;10:信息监视装置;11:是否需要改善判别装置;12:空气清洁改善装置;15:燃烧器具;16:建材类;17:家具类;A:空气;R:室内空间;M: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概要
在图1(a)中,空气清洁监视系统具备:设置于室内空间R中而使室内的空气清洁的空气清洁装置1;以及管理由该空气清洁装置1的捕捉部件6(参照图1(b)(c))捕捉到的因子物质信息,并监视所管理的因子物质信息是什么样的状态的信息监视装置10。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清洁装置1如图1(b)(c)所示,具备:形成空气流通路3的清洁装置本体2;向该清洁装置本体2的空气流通路3吸入空气A的吸引单元4;对吸入到上述空气流通路3中的空气A实施清洁处理的清洁部件5;以及设置于使吸入到上述空气流通路3中的空气A中的由清洁部件5清洁处理之前的空气A通过的区域,从至少达到容许范围外的前阶段,可监视地捕捉包含于该清洁处理前的空气A中而对人体造成影响的气体状或者浮游粒子状的因子物质的捕捉部件6。
另外,作为对监视人体的健康有效的空气清洁装置1,可以举出如图1(b)(c)所示,具备:形成空气流通路3的清洁装置本体2;向该清洁装置本体2的空气流通路3吸入空气A的吸引单元4;对吸引到上述空气流通路3中的空气A实施清洁处理的清洁部件5;以及设置于使吸入到上述空气流通路3中的空气A中的由清洁部件5清洁处理之前的空气A通过的区域,可监视地捕捉包含于该清洁处理前的空气A中且从人体产生的气体状或者浮游粒子状的因子物质的捕捉部件6的装置。
另外,在图1(a)中,室内空间R例如被建材类16隔开,在室内空间R存在成为居住者的人M,除了空气清洁装置1以外设置有例如燃烧器具15、家具类17等。另外,在图1(b)(c)中,符号3a表示空气流通路3的入口、3b表示空气流通路3的出口。
在这样的技术的单元中,作为吸引单元4,除了设置于清洁装置本体2的空气流通路3内的样式以外,只要是起到向清洁装置本体2的空气流通路3吹入空气的作用的结构,则还包括设置于清洁装置本体2外的样式。
另外,作为清洁部件5,还包括采用了吸附法、触媒法、吸收法中的某一个方式的部件,广泛地包括去除空气中包含的应清洁的物质(有害化学物质、粉尘等)的部件。
进而,作为对人体影响的因子物质,广泛包括在室内空间R对人体影响的气体状或者浮游粒子状的物质,例如有燃气泄漏因子物质、不完全燃烧因子物质、与病屋相关的因子物质(VOC等)、扁虱、霉、花粉、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粒子。
另一方面,在从人体产生的气体状因子中,有呼气、体臭等臭气。另外,在从人体产生的浮游粒子状因子中,例如有与喷嚏、咳等相伴的微小滴中包含的流行性感冒等病毒、花粉症等变应原。
进而另外,作为捕捉对人体影响的因子物质的捕捉部件6,“从至少达到容许范围外的前阶段可监视地捕捉因子物质”是指:例如,除了监视是否达到成为容许范围外的有害等级以外,还可以监视达到有害等级的前阶段的状态。因此,在本样式中,可以掌握因子物质达到成为容许范围外的有害等级之前的变化,可以在达到有害等级之前解决。
另一方面,作为捕捉从人体产生的因子物质的捕捉部件6,因子物质的种类和量及其产生特性是重要的,能够监视与人的健康状态相关的因子物质是什么样的状态即可。
另外,对于利用信息监视装置10的监视方法,也可以适宜地选定是否超过预定的基准值、是否在因子信息的变化模式中存在异常等。
进而,作为捕捉部件6的代表性的样式,可以举出检测气体状或者浮游粒子状的因子物质的传感器6a、拆卸自如地设置于清洁装置本体2而累积地捕获气体状或者浮游粒子状的因子物质的捕获部件6b。此处,作为捕获部件6b,可以举出由活性炭等构成的气体去除过滤器、捕获管等。
另外,作为信息监视装置10的代表性的样式,在例如捕捉部件6是检测气体状或者浮游粒子状的因子物质的传感器6a的样式中,可以举出可通信地取入并管理来自捕捉部件6即传感器6a的检测信息,根据所管理的检测信息对因子物质进行定性、定量的例子。另一方面,在捕捉部件6是拆卸自如地设置于清洁装置本体2而累积地捕获气体状或者浮游粒子状的因子物质的捕获部件6b的样式中,可以举出信息监视装置10从空气清洁装置1将捕捉部件6即捕获部件6b拆卸,对脱离的捕获部件6b中捕获的因子物质进行定性、定量的例子。
另外,作为空气清洁监视系统的优选的样式,可以举出除了上述空气清洁装置1、和信息监视装置10以外,如图1(a)所示,还具备根据由信息监视装置10得到的监视信息判别是否需要改善室内空间R的空气清洁状态的是否需要改善判别装置11的例子。
此处,作为是否需要改善判别装置11,也可以适宜选定例如实时或者经由媒介接收由信息监视装置10得到的监视信息,在超过了预定的基准等级的情况下判别为需要改善等。在该情况下,基准等级至少有1个即可,但也可以根据改善的程度设置多个阶段等级。
进而,作为空气清洁监视系统的优选的样式,可以举出具备设置于室内空间R,在上述是否需要改善判别装置11判别为需要改善室内空间R的空气清洁状态时为了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清洁状态而强制地动作的空气清洁改善装置12的样式。
此处,作为空气清洁改善装置12,例如可以举出在改善室内空间R的氧不足的情况下强制地动作的换气装置、在室内空间R所需的微量物质不足的情况下动作的微量物质补充装置、在作为清扫部件5的过滤器达到寿命的情况下为了更换过滤器而动作的空气清洁装置1的自动过滤器更换装置等。
另外,在这样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中,根据简单掌握室内空间R内的因子物质产生量这样的观点,作为由捕捉部件6捕捉到的因子物质信息,信息监视装置10监视因子物质浓度信息,是否需要改善判别装置11将来自信息监视装置10的因子物质浓度信息代入到预定的运算式,从而计算每单位时间的因子物质产生量的变化,以该因子物质产生量的变化,判定室内空间R的空气清洁状态的程度,并且决定是否改善室内空间R的空气清洁状态即可。
此处,室内空间R的空气清洁状态的程度的判定基准由因子物质产生源决定。即,作为室内的因子物质产生源,例如有来自室内存在的人、宠物等生物的产生物质、来自燃烧器具等电子机械机器的产生气体、或者来自日式门类、家具类、日用品等的产生气体等各种,针对成为对象的每个因子物质产生源预先设定预定的等级,根据是否超过该等级来判定室内空间R的空气清洁状态的程度即可。另外,该种判定信息被用于室内空间R的空气清洁状态是否需要改善,但也可以通知到因子物质产生源侧、信息监视装置10。
进而,在这样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中,根据事先确定应如何处理改善对象物(例如空气清洁装置1的清洁部件5等)这样的观点,是否需要改善判别装置11根据来自信息监视装置10的监视信息,除了室内空间R的空气清洁状态是否需要改善以外,还事先判别改善对象物的特性即可。
◎实施方式1
图2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的实施方式1的整体结构。
在该图中,空气清洁监视系统具备:在人M居住的室内空间R中设置的空气清洁装置20、和管理来自该空气清洁装置20的燃气泄漏信息以及燃烧信息的管理中心100。另外,符号50是室内空间R内设置的燃烧器具。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清洁装置20如图3所示,具有将空气流通路22划分而形成的作为清洁装置本体的导气管21,在该导气管21的入口开口23中设置了入口天窗24,并且在导气管21的出口开口25中设置了出口天窗26,在上述空气流通路22中从入口侧依次配设了粗的预过滤器27、细的粉尘去除用的粒子去除过滤器28,进而,在预过滤器27与粒子去除过滤器28之间配设了向空气流通路22吸入空气A的吸引风扇30。
另外,在空气流通路22中的粒子去除过滤器28的空气流通方向上游侧配设有传感器40,作为该传感器40,使用用于探测上述燃气泄漏信息(例如城市燃气、丙烷气体)以及燃烧信息(例如与不完全燃烧相伴的一氧化碳)的气体传感器41。
此处,气体传感器41既可以是探测燃气泄漏信息、燃烧信息这两者的结构的探测器,也可以是分别独立地探测的结构的探测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燃烧信息由气体传感器41(40)探测一氧化碳的气体浓度,但例如在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等重大事故以前,有时引起VOC等某种有害气体等气体产生,所以也可以通过使用用于探测上述特定的气体的特定气体传感器,未然地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等重大事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管理中心100如图3所示,具有可通信地取入来自上述空气清洁装置20的气体传感器41的燃气泄漏信息、燃烧信息的管理装置110,根据由该管理装置110管理的检测信息对因子物质进行定性、定量。
更具体而言,管理装置110例如如图3所示,时序列地记录管理由气体传感器41探测出的燃气泄漏信息或者燃烧信息(燃气浓度),例如在容许范围内预先设定2个等级值L1、L2(L1<L2),在燃气浓度达到了等级值L1之后至达到等级值L2的时间(t2-t1)比预定的时间短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虽然是容许范围内,但有可能产生燃气泄漏、或者产生不完全燃烧。
然后,管理中心100如图2所示,将这样的燃气泄漏信息或者燃烧信息提供给燃气公司121或者燃烧器具制造商122,接收到信息提供的燃气公司121或者燃烧器具制造商122将信息提供的燃气泄漏信息或者燃烧信息(燃气浓度)取入到改善判别装置130,在该改善判别装置130根据上述燃气泄漏信息或者燃烧信息判别是否需要改善室内空间R的空气清洁状态,在判断为需要改善的情况下针对成为监视对象的室内空间R中设置的燃烧器具50进行保养作业。
这样,在管理中心100中进行总体的信息收集,在判断为有问题的信息或者危险的信息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适合的解决办法、改善对策。
此处,改善判别装置130原样地使用燃气泄漏信息或者燃烧信息(燃气浓度)来判别室内空间R的空气清洁状态是否需要改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针对燃烧器具50等每个机器计算不同的机器固有的气体产生量,根据所计算出的气体产生量,诊断机器的状态、判别室内空间R的空气清洁状态是否需要改善。
例如在室内空间R使用燃烧器具50是开放型的样式的情况下,伴随燃烧器具50的劣化以及室内氧浓度的降低,CO(一氧化碳)、HC(烃)、甲醛等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气体产生量与平常时相比增大。因此,室内空间R的燃气浓度上升。由于该异常的浓度上升,有时引起CO中毒等重大事故。
因此,作为着眼于这样的气体产生量,通过解析来自气体传感器41(40)的检测信号而求出监视对象即污染物质的气体产生量的手法,有以下的手法。
即,如图4(a)所示,根据某限定的短时间(dt)内的室内空间R的燃气浓度的上升值(dC),通过图4(b)所示的运算式求出该期间的某污染物质的气体产生量。
这样,如果使用图4(b)所示的运算式,则通过测定某限定的时间(dt)内的微少的室内的浓度变化(dC),可以高精度地求出该期间的来自燃烧器具50等机器的气体产生量。由此,可以探测来自燃烧器具50等机器的异常的污染物质产生。
另外,对于图4(b)所示的运算式,可以如后述实施方式那样,高精度地求出来自人体、宠物的产生物质、来自日式门类、家具类等的污染物质等因子物质的产生量,由此,可以探测异常的因子物质产生。
◎变形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管理装置110仅使用来自空气清洁装置20中设置的气体传感器41(40)的信息来管理燃气泄漏信息或者燃烧信息,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如图2的想象线所示,一并利用来自燃烧器具50中设置的传感器51(例如直接监视燃烧状态的FID(Flame IonizationDetector的简称,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信息。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由气体传感器41(40)探测燃气泄漏信息或者燃烧信息的样式,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5(b)所示,代替空气清洁装置20的气体传感器41(40),而在导气管21内拆卸自如地安装对通过空气流通路22的成为燃气泄漏信息或者燃烧信息的气体进行捕获的捕获部件60。
另外,在管理中心100中,如图2以及图5(b)所示,从空气清洁装置20拆卸捕获部件60,通过捕获物质分析装置111对所拆卸的捕获部件60上捕获的捕获物质(在本例子中气体状物质)进行分析。
此处,作为捕获部件60,使用可以去除应捕获的气体的气体去除过滤器61(参照图5(a))、图5(b)所示的捕获管62。另外,气体去除过滤器61被拆卸,并且,针对由捕获管62捕获的气体通过取样器63进行取样回收,取入到管理中心100。
另外,作为管理中心100的捕获物质分析装置111,采用气体色谱仪、气体色谱仪质量分析器、高速液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等,对由捕获部件60(气体去除过滤器61或者捕获管62)捕获到的气体进行分析。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燃气公司121或者燃烧器具制造商122判别是否需要通过改善判别装置130来改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管理中心100侧还实施改善判别装置130进行的判别处理,将该判别结果传送到燃气公司121或者燃烧器具制造商122,根据来自管理中心100的提供信息进行保养作业。另外,其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
◎实施方式2
图6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的实施方式2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在该图中,空气清洁监视系统具备:在人M居住的室内空间R中设置的空气清洁装置20、和管理来自该空气清洁装置20的病屋信息以及微生物粒子信息的管理中心100。另外,符号52是隔开室内空间R的建材类、53是室内空间R内设置的家具类。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清洁装置20如图6以及图7(a)所示,具有与实施方式1大至同样的结构要素,但与实施方式1不同,在空气流通路22中的粒子去除过滤器28的空气流通方向上游侧,在作为用于探测成为病屋的主要原因的因子物质(从建材类52、家具类53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传感器40的有害传感器42以及粒子去除过滤器28的一部分中,拆卸自如地设置了用于捕获微生物粒子的微生物粒子过滤器64。
此处,作为VOC,典型为HCHO(甲醛),可以举出甲苯、二甲苯等例子。另外,作为微生物粒子,例如可以举出扁虱、霉、花粉等。
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要素,附加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符号,此处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有害传感器42探测出的病屋信息如图6以及图7(a)的X所示,可通信地取入到管理中心100的管理装置110中,管理装置110时序列地记录管理由有害传感器42取入的病屋信息,监视在室内空间R内的空气中包含何种程度的成为病屋的主要原因的因子物质。
另一方面,微生物粒子过滤器64如图6以及图7(a)的Y所示,从空气清洁装置20拆卸,取入到管理中心100中而通过捕获物质分析装置111进行分析。
另外,作为关于微生物粒子等的捕获物质分析装置111,还包括利用显微镜等的分析。
然后,管理中心100在判定为由管理装置110管理的病屋信息处于接近预定的容许范围内的上限的等级时,将上述病屋信息提供给例如居住环境顾问123,接收到信息提供的居住环境顾问123将信息提供的上述病屋信息取入到改善判别装置130中,由该改善判别装置130根据上述病屋信息判别是否需要改善室内空间R的空气清洁状态,在判断为需要改善的情况下,针对成为监视对象的室内空间R的建材类52、家具类53实施抑制VOC的产生的处理(例如利用VOC抑制处理剂的喷雾处理)。
进而,管理中心100在判断为由捕获物质分析装置111分析的微生物粒子信息处于接近预定的容许范围内的上限的等级时,将上述微生物粒子信息提供给例如居住环境顾问123,接收到信息提供的居住环境顾问123将信息提供的上述微生物粒子信息取入到改善判别装置130,由该改善判别装置130根据上述微生物粒子信息判别是否需要改善室内空间R的空气清洁状态,在判断为需要改善的情况下,根据微生物粒子的种类、量、温湿度信息,实现室内空间R内的适合的环境条件的构筑,针对微生物粒子的产生源实施去除处理。
这样,进行住宅改善、生活的改善、环境条件的控制等。
◎变形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通过有害传感器42探测成为病屋的主要原因的因子物质的样式,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7(b)所示,代替空气清洁装置20的有害传感器42,在导气管21内拆卸自如地安装捕获通过空气流通路22的VOC的捕获部件60,通过捕获物质分析装置111分析由该捕获部件60捕获到的VOC。
此处,作为捕获部件60,例如如图8(a)所示,使用捕获VOC中的HCHO的HCHO捕获管65、捕获其以外的VOC的捕获管66。在本例子中,作为HCHO捕获管65,使用以DNPH(2,4-二硝基苯肼)为捕获剂的部件,并且,作为其他捕获管66,使用炭类捕获剂、Tenax TA。
另外,捕获物质分析装置111将由上述捕获管65、66捕获到的VOC经由泵71、72发送到流量计73、74以及气体计量表75、76,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另外,作为捕获物质分析装置111,当然也可以适宜地使用公知的其他样式的装置。
另外,作为捕获部件60的其他样式,例如也可以如图8(b)所示,利用例如由撞击滤尘器构成的捕获管67,经由泵77发送到气体计量表78,进行定性分析。
◎实施方式3
图9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的实施方式3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在该图中,空气清洁监视系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具备:在人M居住的室内空间R中设置的空气清洁装置20、和管理来自该空气清洁装置20的燃气泄漏信息以及燃烧信息的管理中心100。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要素,附加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符号,此处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特别,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室内空间R中设置了换气装置80,管理中心100将所管理的燃气泄漏信息或者燃烧信息提供给燃气公司121或者燃烧器具制造商122,接收到信息提供的燃气公司121或者燃烧器具制造商122将信息提供的燃气泄漏信息或者燃烧信息(燃气浓度)取入到改善判别装置130,由该改善判别装置130根据上述燃气泄漏信息或者燃烧信息判别是否需要改善室内空间R的空气清洁状态,在判断为需要改善的情况下通过使上述换气装置80强制地动作,实施强制换气处理。
这样,如果室内空间R的物质例如氧成分不足,则对人M的健康造成恶劣影响。例如,室内空间R的氧浓度通常是20.9%,但如果在假设为气体传感器41(40)检测到氧浓度的降低时,改善判别装置130判别为需要改善室内空间R的空气清洁状态,并根据该判别结果使换气装置80动作那样地连动,则可以补给消耗掉的量的氧分子。由此,由于燃烧器具50的使用而引起的室内空间R的氧浓度的降低现象被有效防止。
◎实施方式4
图10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的实施方式4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在该图中,空气清洁监视系统与实施方式2大至同样地具备:在人M居住的室内空间R中设置的空气清洁装置20、和管理来自该空气清洁装置20的病屋信息以及微生物粒子信息的管理中心100。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结构要素,附加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符号,此处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一般,对于对人体有害的病屋成分、微生物粒子,为了对其进行抑制,优选在室内空间R中适量存在有效的微量物质。特别,对于对病屋成分、微生物粒子过敏的体质的人M,作为生活空间,确保舒适的环境是极其重要的。
在这样的要求下,作为空气清洁监视系统,在室内空间R中预先配设微量物质扩散装置90,将来自管理中心100的病屋信息或者微生物粒子信息提供给例如居住环境顾问123,接收到信息提供的居住环境顾问123将提供信息取入到改善判别装置130,由该改善判别装置130根据上述病屋信息或者微生物粒子信息判别是否需要改善室内空间R的空气清洁状态,在判断为需要改善的情况下使上述微量物质扩散装置90强制地动作,例如以使室内空间R的微量物质浓度成为一定的方式进行浓度控制,从而通过扩散的微量物质抑制由于病屋成分、微生物粒子引起的恶劣的影响即可。
◎实施方式5
图1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的实施方式5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在该图中,空气清洁监视系统与实施方式2大至同样地具备:在人M居住的室内空间R中设置的空气清洁装置20、和管理来自该空气清洁装置20的病屋信息以及微生物粒子信息的管理中心100。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结构要素,附加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符号,此处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清洁装置20如图12所示,与实施方式2不同,针对作为清洁装置本体的导气管(未图示),作为清洁过滤器150,使粒子去除过滤器151以及气体去除过滤器152成为拆卸自如,通过洗净再利用污染了的清洁过滤器150(粒子去除过滤器151、气体去除过滤器152)。另外,作为传感器40的有害传感器42例如可以检测各种病屋成分以及微生物粒子。
在本例子中,作为空气清洁监视系统,将来自管理中心100的病屋信息或者微生物粒子信息提供给例如居住环境顾问123,接收到信息提供的居住环境顾问123将提供信息取入到改善判别装置130,由该改善判别装置130根据上述病屋信息或者微生物粒子信息判别是否需要改善室内空间R的空气清洁状态,对过滤器回收者140进行信息提供。
该过滤器回收者140通过来自居住环境顾问123的信息提供,可以掌握应洗净的清洁过滤器150捕获了什么样的物质(病屋成分、微生物粒子),事先判别利用过滤器洗净装置141的清洁过滤器150的再生法。
例如如图12所示,可以根据物质A、B、C中的某一个选择优选的洗净剂α~γ,可以根据物质D~I选择优选的清扫法(加热脱离法的温度条件、化学吸附剂的种类I、II、添加量)。
因此,过滤器回收者140可以在回收了监视对象即空气清洁装置20的清洁过滤器150之后,立即通过期望的再生法洗净清洁过滤器15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器回收者140从居住环境顾问123接收了信息提供,但当然也可以从管理中心100直接接收信息提供,也可以管理中心100兼任过滤器回收者14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来自作为传感器40的有害传感器42的检测信息,确定了病屋成分、微生物粒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如实施方式2那样,针对病屋成分使用有害传感器42,针对微生物粒子,使用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微生物粒子过滤器64来确定。
◎实施方式6
图13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的实施方式6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在该图中,空气清洁监视系统具备:在人M居住的室内空间R中设置的空气清洁装置20、和管理来自该空气清洁装置20的健康信息的管理中心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清洁装置20具有与实施方式1、2大至同样的结构,但与实施方式1、2不同,在空气流通路22中的粒子去除过滤器28的空气流通方向上游侧,具有作为探测空气A中包含的人M的呼气、体臭等臭气气体的传感器40的臭气传感器43。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2同样的结构要素,附加与实施方式1、2同样的符号,此处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另外,管理中心100具有取入来自臭气传感器43的信息的管理装置110,该管理装置110时序列地记录管理来自臭气传感器43的探测信息,与预定的健康数据进行对比,同时监视该人M的健康状态。
另外,管理中心100将健康信息提供给例如健康顾问124,接收到信息提供的健康顾问124将信息提供的健康信息取入到改善判别装置130,由该改善判别装置130根据上述健康信息判别是否需要改善室内空间R的空气清洁状态,如果针对成为监视对象的室内空间R中居住的人M判断为健康状态不良,则咨询其改善对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了臭气传感器43的样式,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如图13所示,利用由活性炭、Tenax TA等构成的捕获管、兼备了捕获功能的气体去除过滤器等捕获部件60,捕获从人体产生的臭气气体,通过管理中心100的捕获物质分析装置111对捕获气体进行分析。
◎实施方式7
图14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的实施方式7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在该图中,空气清洁监视系统具备:在人M居住的室内空间R中设置的空气清洁装置20、和管理来自该空气清洁装置20的健康信息的管理中心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清洁装置20具有实施方式1~3的基本的要素,作为传感器40或者捕获部件60,可以探测或者捕获燃气泄漏信息、燃烧信息、病屋信息、微生物粒子信息、健康信息。
另外,管理中心100具有管理装置110或者捕获物质分析装置111,通过对各种信息进行记录管理或者分析,监视各种信息。
另外,管理中心100将各种信息提供给燃气公司121、燃烧器具制造商122、居住环境顾问123、健康顾问124。
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6同样的结构要素,附加与实施方式1~6同样的符号,此处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在室内空间R中设置安全照相机54、火灾警报器55,将它们的信息也例如通过通信取入到管理中心100的管理装置110,还一并监视安全信息、火灾信息,将这些安全信息、火灾信息提供给保安公司/消防署125。
◎实施方式8
图15(a)(b)示出实施方式8中使用的空气清洁装置的基本的结构。
在该图中,空气清洁装置20与实施方式1~7大至同样地构成,但与实施方式1~7不同,在作为清洁装置本体的导气管21内部不具有吸引风扇30,在导气管21的出口侧配设了独立的换气组件31,通过该换气组件31向导气管21的空气流通路22内吸入空气A。
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7同样的结构要素,附加与实施方式1~7同样的符号,此处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空气流通路22内设置的传感器40(参照图15(a))或者捕获部件60(参照图15(b))捕捉对人体影响的气体状或者浮游粒子状的因子物质、或者从人体产生的气体状或者浮游粒子状的因子物质,可以与实施方式1~7同样地,在图示外的管理中心监视上述因子物质。

Claims (5)

1.一种空气清洁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气清洁装置,设置于室内空间而使室内的空气清洁,包括:清洁装置本体,形成空气流通路;吸引单元,将空气吸入到该清洁装置本体的空气流通路;清洁部件,对所述空气流通路中吸入的空气实施清洁处理;以及捕捉部件,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通路中吸入的空气中的由清洁部件清洁处理之前的空气通过的区域,在达到容许范围外的前阶段,能够监视地捕捉包含于该清洁处理前的空气中而影响人体的气体状或者浮游粒子状的因子物质;以及
信息监视装置,管理由该空气清洁装置的捕捉部件捕捉到的因子物质信息,在达到容许范围外的前阶段,监视所管理的因子物质信息是什么样的状态,
所述捕捉部件是检测气体状或者浮游粒子状的因子物质的传感器,
所述信息监视装置能够通信地取入并管理来自上述空气清洁装置内的上述捕捉部件即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基于所管理的检测信息,当包含于室内空间的上述因子物质在上述容许范围内时计算该因子物质的预先确定的变化所需的时间,从而对上述容许范围内的上述因子物质进行定性、定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是否需要改善判别装置,基于由所述信息监视装置得到的监视信息,判别是否需要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清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清洁改善装置,设置于室内空间,在所述是否需要改善判别装置判别为需要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清洁状态时强制进行应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清洁状态的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信息监视装置监视因子物质浓度信息,而作为由捕捉部件捕捉到的因子物质信息,
是否需要改善判别装置通过将来自信息监视装置的因子物质浓度信息代入到预定的运算式而计算出每单位时间的因子物质产生量的变化,以该因子物质产生量的变化,判定室内空间的空气清洁状态的程度,并且决定是否需要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清洁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是否需要改善判别装置除了根据来自信息监视装置的监视信息判别室内空间的空气清洁状态是否需要改善以外,还事先判别改善对象物的特性。
CN201080020577.9A 2009-05-12 2010-04-28 空气清洁装置及使用了空气清洁装置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 Active CN1024220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2468.1A CN104791929B (zh) 2009-05-12 2010-04-28 空气清洁装置及使用了空气清洁装置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15201 2009-05-12
JP2009115201A JP2010266077A (ja) 2009-05-12 2009-05-12 空気清浄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清浄監視システム
PCT/JP2010/057607 WO2010131583A1 (ja) 2009-05-12 2010-04-28 空気清浄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清浄監視システ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2468.1A Division CN104791929B (zh) 2009-05-12 2010-04-28 空气清洁装置及使用了空气清洁装置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2094A CN102422094A (zh) 2012-04-18
CN102422094B true CN102422094B (zh) 2015-05-20

Family

ID=4308495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0577.9A Active CN102422094B (zh) 2009-05-12 2010-04-28 空气清洁装置及使用了空气清洁装置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
CN201510182468.1A Active CN104791929B (zh) 2009-05-12 2010-04-28 空气清洁装置及使用了空气清洁装置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2468.1A Active CN104791929B (zh) 2009-05-12 2010-04-28 空气清洁装置及使用了空气清洁装置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266077A (zh)
CN (2) CN102422094B (zh)
WO (1) WO20101315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51709A (ja) * 2011-06-02 2012-12-2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空調運転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6375509B2 (ja) * 2013-12-17 2018-08-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報知装置、空気清浄機、および、報知方法
JP6528118B2 (ja) * 2014-03-25 2019-06-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汚染物質捕集分析部材を備えた空気清浄装置
CN104090551A (zh) * 2014-06-27 2014-10-08 苏阳 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JP6589133B2 (ja) * 2015-09-28 2019-10-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装置
CN105854477A (zh) * 2016-03-30 2016-08-17 青岛力维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烟尘自循环净化方法
JP2017219485A (ja) * 2016-06-09 2017-12-14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環境分析システム及び環境分析方法
JP2019076524A (ja) * 2017-10-25 2019-05-23 野崎 淳夫 室内環境保全システム
JP6939448B2 (ja) * 2017-11-13 2021-09-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環境改善システムおよび環境改善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サーバ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076214B2 (ja) * 2018-01-24 2022-05-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6547139B2 (ja) * 2018-06-29 2019-07-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報知システムおよび報知方法
JP6771690B1 (ja) * 2019-07-29 2020-10-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ダスト採取スティック
JP6739679B1 (ja) * 2019-07-30 2020-08-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診断システムおよび診断方法
JP7209121B1 (ja) 2022-03-23 2023-01-19 旭化成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認証システム、及び認証サーバ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4406A (ja) * 1998-09-17 2000-03-28 Takeda Chem Ind Ltd 低級アルデヒド類の吸着剤
JP2003062420A (ja) * 2001-08-28 2003-03-04 Office Moy:Kk 気体中の活性酸素の捕獲方法
JP2008304124A (ja) * 2007-06-07 2008-12-18 Toshiba Corp 二酸化炭素濃度測定用センサー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08509A (ja) * 1990-08-29 1992-04-09 Hitachi Ltd 空気清浄機
JPH06106017A (ja) * 1992-09-25 1994-04-1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空気清浄器
JPH0875201A (ja) * 1994-08-31 1996-03-19 Tokyo Gas Co Ltd 自動換気システム
JPH09309329A (ja) * 1996-05-23 1997-12-02 Aqueous Res:Kk 自動車用空気浄化装置及び吸着剤の再生方法
JPH11201511A (ja) * 1998-01-14 1999-07-3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空気浄化システム
JP4921367B2 (ja) * 2004-06-07 2012-04-25 インテグリス・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汚染物質を除去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5202039B2 (ja) * 2007-03-05 2013-06-05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レンジフード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4406A (ja) * 1998-09-17 2000-03-28 Takeda Chem Ind Ltd 低級アルデヒド類の吸着剤
JP2003062420A (ja) * 2001-08-28 2003-03-04 Office Moy:Kk 気体中の活性酸素の捕獲方法
JP2008304124A (ja) * 2007-06-07 2008-12-18 Toshiba Corp 二酸化炭素濃度測定用センサー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66077A (ja) 2010-11-25
CN104791929A (zh) 2015-07-22
CN104791929B (zh) 2018-05-11
CN102422094A (zh) 2012-04-18
WO2010131583A1 (ja) 2010-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2094B (zh) 空气清洁装置及使用了空气清洁装置的空气清洁监视系统
Batterman et al. HVAC systems as emission sources affecting indoor air quality: a critical review
US9999908B2 (en) Ductless fume hood gas monitoring and detection system
JP5905850B2 (ja) 空気清浄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清浄監視システム
JP6878466B2 (ja) エアフィルターの利用能力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
Batterman et al. Long duration tests of room air filters in cigarette smokers' homes
Emmerich et al. Measurement and simulation of the IAQ impact of particle air cleaners in a single-zone building
Burge et al. Focus on… indoor air quality
CN103813834B (zh) 集尘装置及集尘装置的火灾检测方法
Decker et al. Air filtration of microbial particles
CN109269013A (zh) 滤芯的寿命监测方法和装置
Li et al. In situ efficiency of filters in residential central HVAC systems
Kemp et al. Filter collection efficiency and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on filters loaded with outdoor air
Saccani et al. Experimental testing of air filter efficiency against the SARS-CoV-2 virus: The role of droplet and airborne transmission
Anthony et al. Assessment of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air quality in a livestock building
Decker et al. AIR FILTRATION OF MICROBIAL PARTICLES.
KR20220061310A (ko) 바이오에어로졸 제거 성능 평가 시스템 및 방법
Pierce et al. Effectiveness of auxiliary air cleaners in reducing ETS components in offices.
Chan Measurement-based evaluation of installed filtr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in single-family homes
Feng et al.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n transient variation of particle concentration in a simulated consulting room in hospital
Seo et al. Assessment of penetration through vacuum cleaners and recommendation of wet cyclone technology
Chan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domestic ionizer type air cleaners
Wallace Effectiveness of home air cleaners in reducing indoor levels of particles
Law Development of the indoor air quality index for commercial buildings in Hong Kong
Aubin et al. Effectiveness of ventilation interventions at improving indoor air quality in Canadian homes with asthmatic childr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