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20092A - 具有非接合半导体特性靶的溅射阴极 - Google Patents

具有非接合半导体特性靶的溅射阴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20092A
CN102420092A CN2011103066098A CN201110306609A CN102420092A CN 102420092 A CN102420092 A CN 102420092A CN 2011103066098 A CN2011103066098 A CN 2011103066098A CN 201110306609 A CN201110306609 A CN 201110306609A CN 102420092 A CN102420092 A CN 102420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sputter
support
backboard
sputter cath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066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20092B (zh
Inventor
S·D·费尔德曼-皮博迪
R·D·戈斯曼
R·W·布莱克
P·L·奥基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estar Solar Inc
Original Assignee
Primestar Sola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estar Solar Inc filed Critical Primestar Sola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20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0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20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00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4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operating with cathodic sputte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4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operating with cathodic sputtering
    • H01J37/3411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414Targ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4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operating with cathodic sputtering
    • H01J37/3411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414Targets
    • H01J37/3426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4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operating with cathodic sputtering
    • H01J37/3411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435Target holders (includes backing plates and endblo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4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operating with cathodic sputtering
    • H01J37/348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particle beam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rangement, mounting, housing, environment; special provisions for cleaning or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 H01J37/3497Temperature of targe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名称为“具有非接合半导体特性靶的溅射阴极”。一般地提供了溅射阴极(10)。溅射阴极(10)可包括定义溅射表面(14)和对着溅射表面(14)的背表面(16)的半导体特性靶(12)(例如,硫化镉靶、氧化镉锡靶等)。背板(18)可放置成面向靶(12)的背表面(16)并且不接合到靶(12)的背表面(16)。非接合附连机制可将靶(12)可拆卸地保持在溅射阴极(10)之内,以使得背表面(16)在溅射期间面向背板(18)。

Description

具有非接合半导体特性靶的溅射阴极
技术领域
一般来说,本文公开的主题涉及非接合的半导体特性靶及它们在基片上溅射半导体特性层期间的使用。更具体来说,本文公开的主题涉及使用非接合硫化镉靶用于在基于碲化镉的薄膜光伏器件的制造期间溅射硫化镉层。
背景技术
基于搭配硫化镉(CdS)作为光反应组件的碲化镉(CdTe)的薄膜光伏(PV)模块(也称作“太阳电池板”)正在产业中获得广泛接受和兴趣。CdTe是一种具有特别适合将太阳能转换成电力的特性的半导体材料。例如,CdTe具有约1.45eV的能量带隙,这使得相比历来用于太阳能电池应用的较低带隙半导体材料(例如,硅为约1.1eV),它能够从太阳光谱转换更多的能量。另外,与较低带隙的材料相比,CdTe可在较低或漫射光条件下转换辐射能量,因此与其它传统材料相比,它在一天的过程中或多云条件下具有更长的有效转换时间。
一般来说,n型层和p型层的结负责CdTe PV模块暴露到光能(例如,阳光)时电位和电流的生成。具体来说,碲化镉(CdTe)层和硫化镉(CdS)形成p-n异质结,其中CdTe层充当p型层(即正的、电子接受层),而CdS层充当n型层(即负的、电子施予层)。自由载流子对由光能量产生,然后由p-n异质结分离以产生电流。
CdS层连同其它层(例如,氧化镉锡的透明传导氧化物层)可经由溅射过程(也称作物理汽相沉积)形成,其中,源材料从半导体特性靶(例如,硫化镉、氧化镉锡等)供给。通常,硫化镉半导体特性靶接合到水冷却的背板,然后置于执行溅射动作的磁控管(阴极)中。半导体特性靶通常使用铟焊料或传导环氧树脂接合到背板。接合在半导体特性靶和水冷却背板之间提供了良好的热接触和电接触。因此,半导体特性靶的对侧上的等离子体产生的热量能够由水冷却背板从靶耗散或带走。
在半导体特性靶被溅射时,从靶侵蚀出半导体特性材料。随着半导体特性靶受到侵蚀,一段时间后在靶表面上形成小结(nodule),这可能改变溅射期间的沉积速率并可能影响所得薄膜的特性。此外,这些小结可引起在溅射室中形成电弧。这些在溅射很长时间后产生的变量可在大规模的制造环境(例如,在基于碲化镉的薄膜光伏器件的商业制造期间)中导致沉积半导体特性层的薄膜不一致。
因此,需要更均匀的溅射过程以便于基本均匀层的沉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阐述,或者通过描述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通过实施本发明来学习到。
一般地提供了溅射阴极。该溅射阴极可包括:定义溅射表面的半导体特性靶(例如,硫化镉靶、氧化镉锡靶等)和对着溅射表面的背表面。背板可放置成面向靶的背表面并且不接合到靶的背表面。非接合附连机制能够可拆卸地将靶保持在溅射阴极之内,以使得背表面在溅射期间面向背板。
参照以下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将会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特征、方面和优点。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并组成其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说明
在参照附图的说明书中阐述了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包括其最佳模式的本发明的全面的和使能性公开,在附图中:
图1示出包括多个非接合半导体特性靶的示范溅射阴极的透视图;
图2示出图1的示范溅射阴极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示出图1的示范溅射阴极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4示出图1的示范溅射阴极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5示出图1的示范溅射阴极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6示出在多轨配置中包括多个非接合半导体特性靶的另一个示范溅射阴极的透视图;以及
图7示出图6的示范溅射阴极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溅射阴极10
非接合靶12
溅射表面14
背表面16
背板18
加热元件17
温度传感器54
护罩42、44
第一支架20
第二支架22
第一边缘21
第二边缘23
前边缘25、27
滑轨28
侧边缘30、32
第一悬垂凸缘24
第二悬垂凸缘26
第一隔离物34
第二隔离物36
螺栓38、40
偏置构件19
第一暗区护罩42
第二暗区护罩44
侧护罩46、48
冷却板50
液膜52
第一端支架55
第二端支架56
第一轨60
第二轨62
中间隔栏64
第三悬垂凸缘66
第四悬垂凸缘68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详细参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它们的一个或多个示例。各示例作为本发明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来提供。实际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地知道,能够在本发明中进行多种修改和变更,而没有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例如,作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能够与另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本发明意在包含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围之内的这类修改和变更。
一般提供了非接合半导体特性靶,连同结合此类非接合靶的溅射阴极。非接合靶相对它们的接合对应物可存在几个独特优势。例如,溅射非接合靶可减少或基本消除在靶的溅射表面中形成的小结。因此,在沉积过程期间非接合靶可更均匀地溅射并可导致在单个基片上和整个制造过程中(即,从基片到基片)都形成更均匀的薄膜层(例如,硫化镉薄膜层、氧化镉锡层等)。
图1示出包括多个非接合靶12的示范溅射阴极10。每个靶12定义一溅射表面14以及对着溅射表面14的背表面16。每个靶的背表面16与放置在溅射阴极10之内并面向每个靶12的背表面16的背板18保持非接合。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非接合”是指靶12没有靶12的背表面16与背板18之间的任何附连力(即,在靶12的背表面16之间没有焊剂(welding)、焊料、粘合剂或其它附连材料)。因此,靶12可相对于背板18自由移动。
由于靶12未接合到背板18,它们之间的热传导可被禁止,特别是在溅射期间存在的较低真空压力的溅射气氛中(例如,约1mTorr到约50mTorr)。因此,靶12会因溅射室中的等离子体和/或溅射室内的辐射热源而变热。对于任何基本恒定的溅射过程(即,具有基本恒定的磁控管功率、溅射压力和/或溅射温度),在沿溅射表面14吸收的热能基本等于从靶12的背表面16辐射到背板18的热能时,靶12能够达到较稳定的溅射温度。例如,取决于使用的具体溅射参数,靶12的溅射温度可为约100℃到约1,000℃。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溅射之前(例如,在形成等离子体场之前),可经由背板18之中或之上的加热元件17预加热靶12。例如,图2、4和5示出背板内的加热元件17,而图3示出在面向靶12的背板表面上的加热元件17。因此,靶12可加热到溅射温度,其可在整个溅射过程中被基本保持,以提供均匀的溅射参数。在靶12的溅射期间,由于加热靶12的等离子体和/或加热元件17(当存在时),能够保持靶12的溅射温度。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溅射阴极10之上或之内包含温度传感器54,以监测靶12的溅射表面14的温度。例如,温度传感器54可以是诸如高温计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如图所示,温度传感器54可包含在溅射阴极10之内、在护罩42、44的背面上,以保护它免于溅射期间的等离子体影响。但是,温度传感器54可位于溅射室内的任何适当位置。可使用多个温度传感器54来监测溅射表面14的不同区域的溅射温度,以确保跨过表面14保持基本恒定的温度。
由于溅射期间等离子体加热靶12,因此可以减少和/或甚至全部消除加热元件17提供的热量的量。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靶12可因等离子体提供的热量而在溅射期间保持其溅射温度,而无需加热元件17向靶12提供额外的热能。但是,如果溅射温度下降到所需温度以下,则加热元件17可向靶12提供额外的热能,以按需要升高其溅射温度。
靶12的这些较高的溅射温度将靶12的材料限制于能够耐受这些溅射温度和穿过靶12的厚度形成的任何潜在的温度梯度而基本不会破裂或熔化的那些材料。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非接合靶可包含:用于经由溅射在基片上形成硫化镉层的方法中使用的的硫化镉,例如用于在基于碲化镉的薄膜光伏器件中使用。在使用硫化镉构成时,非接合硫化镉靶还能以相比其它方面相同但接合的靶通常所需更低的功率设定来进行溅射,同时仍达到基本相同的沉积速率。此外,非接合硫化镉靶可在耗尽时容易地互换,导致极大的时间节省和成本节省。备选地,靶12的材料可包含氧化镉锡,例如用于在基片上形成透明传导氧化层,例如用于在基于碲化镉的薄膜光伏器件中使用。
靶12可经由支架或其它非接合附连机制(一种或多种)保持在背板18之上或附近。图2-4示出分别沿靶12的相对边缘21、23(即,第一边缘21和第二边缘23)放置的第一支架20和第二支架22。第一支架20和第二支架22均定义从它们各自前边缘25、27延伸的悬垂凸缘24、26。这样,第一支架20和第二支架22形成了一滑轨28,用于在溅射阴极10内的支架之间可拆卸地接收靶12。滑轨28分别由从相应支架20、22延伸的每个悬垂凸缘24、26的内表面;第一支架20和第二支架22的侧边缘30、32;以及背板18作为边界。
分别从第一支架20和第二支架22延伸的第一悬垂凸缘24和第二悬垂凸缘26各放置成沿靶12的相应边缘(即,第一边缘21和第二边缘23)与溅射表面14的一部分重叠。各悬垂凸缘24、26覆盖的溅射表面14的重叠部分足以将靶12保持在溅射阴极内和背板18附近。但是,由悬垂凸缘24、26覆盖的溅射表面14的重叠部分优选地为最低限度的,从而避免浪费靶材料,因为沿靶12的第一边缘21和第二边缘23的重叠部分在沉积过程中将被禁止溅射。例如,各悬垂凸缘24、26可覆盖从靶12的第一边缘21和第二边缘23延伸的溅射表面14的约0.5%到约5%,例如溅射表面14的约1%到约4%。
第一支架20和第二支架22能够将靶12(一个或多个)保持和固定在溅射阴极10之内,以使得背表面16在溅射期间面向背板18。因此,靶12的背表面16可靠近或直接接触背板18。然而,由于背表面16未接合到背板18,因此靶可在滑轨28的限制内相对于背板18自由移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调整靶12的大小以固定安置在滑轨28内,基本仅允许靶沿滑轨28的长度移动。例如,第一支架20和第二支架22的相对侧边缘30、32之间的间距可分别为第一边缘21和第二边缘23之间定义的靶12的宽度的约100.1%到约105%,例如,约100.5%到约104%,以及具体为约101%到约103%。同样,悬垂凸缘24、26与背板18之间的间距可为溅射表面14与背表面16之间定义的靶12的厚度的约100.1%到约110%,例如,约100.5%到约105%,以及具体为约101%到约103%。因此,靶12的溅射表面14的90%到约99.8%能够保持暴露和可用于溅射,例如约92%到约99%,以及具体为约96%到约98%。
滑轨28内的额外空间能够允许靶12在室温时(例如,约20℃到约25℃)较容易地移动但仍将固定靶12以防在阴极垂直安装或颠倒时脱落。例如,额外空间允许在升高的溅射温度(例如,约100℃或更高)处靶的热膨胀,同时防止靶12破裂,因为它在其热膨胀范围内没有机械限制。
图2示出图1的溅射阴极10的一个实施例,其中靶12的背表面16与背板18直接接触。在这个实施例中,背表面16与背板18之间不存在其它材料。例如,悬垂凸缘24、26与背板18之间的间距可为溅射表面14与背表面16之间定义的靶12的厚度的约100.1%到约102%,例如,约100.2%到约101.5%,以及具体为约100.5%到约101%。因此,只有很少的空间供靶12在悬垂凸缘24、26与背板18之间移动,特别是在靶12经加热导致膨胀时。
在一个实施例中,面向靶12的背板18的表面上可包含介电材料(例如,硫化镉)的层。这个介电材料的层可防止背板18在靶12耗尽时受到溅射。在一个实施例中,介电材料的层可包含与靶12基本相同的材料(例如,具有基本相同的构造)。例如,介电材料的层和靶12均可包含硫化镉。
图3示出图1的溅射阴极10的一备选实施例,其中,靶12的背表面16与背板18之间存在间隙。在这个实施例中,允许靶12在背板18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20、22的悬垂凸缘24、26之间做少量的浮动。例如,悬垂凸缘24、26与背板18之间的间距可为溅射表面14与背表面16之间定义的靶12的厚度的约102%到约105%。这个配置可允许靶12在滑轨28之内容易地滑动,以实现较容易的可互换性。
在溅射阴极10的又一个备选实施例中,可在靶12的背表面16与背板18之间放置隔离物,以使得背表面16与背板18之间存在间隙。例如,图4示出靶12的背表面16与背板18之间的、分别连接到第一支架20和第二支架22的第一隔离物34和第二隔离物36。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隔离物和第二隔离物34、36定义分别从第一支架20和第二支架22的侧边缘30、32延伸的第二凸缘,以防止靶12的背表面16与背板18之间的接触。第一隔离物和第二隔离物34、36的大小可按需要控制,以便控制背表面16与背板18之间的距离。
当靶12的背表面16与背板18之间存在间隙时,可调整该间隙以控制溅射过程期间靶12的平衡溅射温度,这可导致对沉积速率和/或沉积均匀度的控制。在某些实施例中,该间隙可为约100μm到约1cm,例如约200μm到约0.5cm。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20、22与背板18之间的间距可根据靶12的厚度和滑轨28中存在的所需浮动量按需要调整。例如,在图2-4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包括了一对螺栓38、40来调整分别从第一支架20和第二支架22延伸的、悬垂凸缘24、26到背板18的距离。
图5示出包括位于背板18与靶12之间的偏置构件19、以提供将靶12推向靠着支架20、22的力的实施例。虽然在图5中显示为弹簧片(fingerstock),但偏置构件19可以是使靶12朝向支架20、22偏置的任何配置,例如,弹簧等。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偏置构件19是由铍铜制成的弹簧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20、22可由非磁性材料制成,以避免对溅射期间形成的磁场造成任何影响。例如,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20、22可由非磁性金属材料(例如,诸如304型不锈钢或316型不锈钢的不锈钢)制成。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支架20、22于沉积过程期间被溅射的情况下,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20、22的暴露表面可涂敷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20、22的表面上的镉层可防止支架20、22自身的溅射,从而防止污染溅射室(以及结果的沉积膜)。
图1-5的实施例中示出溅射阴极10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20、22由第一暗区护罩和第二暗区护罩42、44提供针对溅射等离子体的保护,并且由侧护罩46、48提供针对溅射室剩余部分的保护。因此,支架20、22的材料免于受到溅射,从而防止支架20、22的材料对沉积薄膜层的污染。
背板18可连接到冷却系统。图2-5的实施例示出背板连接到包含冷却板50和液膜52的液体冷却系统。液膜52配置成提供和携带冷却液体(例如,水)的连续流至冷却系统,以在加热和溅射期间从背板18移除热量。提供冷却板50以帮助从背板18收集热能并将该热能传输到液膜52。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靶12为矩形以便具有基本平行的侧边。例如,图1中示出的靶12为正方形。这种矩形配置可允许靶12跨过溅射阴极10内的多个靶容易地形成基本均匀的溅射表面。这样,相邻靶12之间的间隙可以避免,防止在溅射过程期间溅射到下面的背板18。另外,矩形配置可允许使用滑轨28容易地更改和替换靶12。
可通过移除第一端支架55和/或第二端支架56,从而允许通过沿滑轨28的长度朝向开放端(一个或多个)滑动靶而将靶12从滑轨28移除出去,容易地更换溅射后耗尽的靶12。然后,替换靶12可通过开放端(一个或多个)插入滑轨28,以为溅射过程提供新鲜的源材料。第一端支架55和第二端支架56能够通过任何机制(例如,螺栓连接)可拆卸地附连到溅射阴极10。
图1-5的实施例在示范溅射阴极10中示出接收溅射靶12的单个轨。但是,在备选实施例中,溅射阴极10中可包含多个轨道。例如,图6的实施例与图1的设计相似,除了溅射阴极10中包含两个轨60、62。轨60、62沿各轨60、62的长度基本互相平行,并且由放置在第一轨60与第二轨62之间的中间隔栏64分离。中间隔栏64用于通过定义第三悬垂凸缘66和第四悬垂凸缘68将靶12保持在各轨60、62之内。具体来说,在第一支架20的第一悬垂凸缘26与中间隔栏64的第三悬垂凸缘66之间定义第一轨60。同样,在第二支架22的第二悬垂凸缘28与中间隔栏64的第四悬垂凸缘68之间定义第二轨62。
可以控制中间支架64的大小以在将溅射的区域中暴露靶12的溅射表面14,具体地,沿传统磁控管溅射期间所见的传统、椭圆跑道形耗尽区。这样,中间隔栏64基本不会阻碍溅射过程并仍提供用于溅射的源材料。
图7示出图6的溅射阴极10的一个实施例,其中靶12的背表面16与背板18直接接触。但是,可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20、22及中间隔栏64的悬垂凸缘66、68并调整其大小,以在靶12的背表面16与背板18之间提供间隙,例如图3-5中相对于图1的单轨实施例中示出的那样。例如,图7的双轨实施例可包含在靶12的背表面16与背板18之间从中间隔栏64延伸的第三隔离物和第四隔离物(未示出),以与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20、22延伸的第一隔离物和第二隔离物(未示出)协作,从而在靶12的背表面16与背板18之间产生间隙(类似于图4中相对于图1的单轨实施例示出的那些)。另外,图7的双轨实施例可包含使靶12朝向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20、22与中间隔栏64的悬垂凸缘66、68偏置的弹簧片(一个或多个),如图5中示出的那样。
溅射阴极10可与任何溅射过程一起使用。溅射沉积一般涉及通过使用等离子体接触靶,从作为材料源的靶喷射材料。然后,喷射的材料可沉积在基片上以形成膜。DC溅射一般涉及将电压施加到放置在溅射室之内的基片(即,阳极)附近的金属靶(即,阴极),以便形成直流放电。溅射室能够具有在金属靶与基片之间形成等离子体场的活性气氛(例如,氧气氛、氮气氛、氟气氛)。活性气氛的压力可介于用于磁控管溅射的约1mTorr与约20mTorr之间。当施加电压而从靶释放金属原子时,金属原子能够与等离子体起反应,并且沉积到基片表面上。例如,当气氛包含氧时,从金属靶释放的金属原子能够在基片上形成金属氧化层。相反,RF溅射一般涉及通过在靶(例如,陶瓷源材料)与基片之间施加交流(AC)或射频(RF)信号来激发电容放电。溅射室可具有惰性气氛(例如,氩气氛),并且可具有较低的溅射压力(例如,约1mTorr和约20mTorr)。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靶12包含硫化镉,以使得溅射阴极10可用于在基片上沉积硫化镉层。如上所述,非接合半导体特性靶可插入溅射阴极中(可选地经由加热元件预加热到溅射温度),并且之后,与等离子体接触以从靶的溅射表面喷射原子。在某些实施例中,可通过放置在溅射阴极之内的温度传感器遍及靶的加热和溅射地监测溅射温度(例如,约100℃到约1000℃),并通过增大或减小加热元件的输出按需要进行调整。
本书面描述使用示例来公开本发明,包括最佳模式,并且还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发明,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以及执行任何结合的方法。本发明可取得专利的范围由权利要求来定义,并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其它示例。如果此类其它示例具有与权利要求的字面语言无差别的结构要素,或如果它们包括具有与权利要求的字面语言无实质不同的等同结构要素,则它们规定为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溅射阴极(10),包括:
定义溅射表面(14)和背表面(16)的可拆卸靶(12),其中,所述背表面(16)对着所述溅射表面(12),并且其中,所述靶(12)包含半导体特性材料;
背板(18),放置成面向所述靶(12)的所述背表面(16)并且不接合到所述靶(12)的所述背表面(16);以及
非接合附连机制,可拆卸地将所述可拆卸靶(12)保持在所述溅射阴极(10)之内,以使得所述背表面(16)在溅射期间面向所述背板(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溅射阴极(10),其中,所述靶的所述溅射表面(14)在溅射期间具有溅射温度,所述溅射阴极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54),放置成测量所述靶(12)的所述溅射表面(14)的所述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溅射阴极(10),还包括:
加热元件(17),放置在所述背板(18)之上或之内以向所述靶(12)提供热能。
4.如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溅射阴极(10),其中,所述靶(12)的所述背表面(16)与所述背板(18)接触。
5.如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溅射阴极(10),其中,所述靶(12)的所述背表面(16)与所述背板(18)之间存在间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溅射阴极(10),还包括:
隔离物(34),放置在所述靶(12)的所述背表面(16)与所述背板(18)之间,以使所述靶(12)与所述背板(18)分离从而定义所述间隙。
7.如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溅射阴极(10),其中,所述非接合附连机制包括:
第一支架(20),沿所述溅射表面(14)的第一边缘(21)放置以与所述溅射表面(14)的一部分重叠;以及
第二支架(22),沿所述溅射表面(14)的第二边缘(23)放置以与所述溅射表面(14)的一部分重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溅射阴极(10),还包括:
第一暗区护罩(42),放置成防止所述第一支架(20)被溅射;以及
第二暗区护罩(44),放置成防止所述第二支架(22)被溅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溅射阴极(10),其中,所述靶(12)的所述溅射表面(14)在溅射期间具有溅射温度,所述溅射阴极(10)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54),放置在所述第一暗区护罩(42)的背表面并放置成监测所述靶(12)的所述溅射表面(14)的所述溅射温度。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溅射阴极(10),还包括:
第一隔离物,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架并放置在所述靶的所述背表面与所述背板之间;以及
第二隔离物,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架并放置在所述靶的所述背表面与所述背板之间。
11.如权利要求7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溅射阴极(10),还包括:
所述背板(18)与所述靶(12)之间的偏置构件(19),以将所述靶(12)推向靠着所述第一支架(20)和所述第二支架(22)。
12.如权利要求7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溅射阴极(10),其中,第一悬垂凸缘(24)从所述第一支架(20)延伸并与所述靶(12)的所述溅射表面(14)的第一部分重叠,并且其中,第二悬垂凸缘(26)从所述第二支架(22)延伸并与所述靶(12)的所述溅射表面(14)的第二部分重叠,其中所述第一悬垂凸缘和所述第二悬垂凸缘(24)、(26)中的每一个分别从所述靶(12)的第一边缘(21)和第二边缘(23)延伸,在所述溅射表面(14)的约0.5%到约5%上方延伸。
13.如权利要求7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溅射阴极(10),其中,所述第一支架(20)、所述第二支架(22)、及所述背板(18)定义滑轨(28),用于在它们之间可拆卸地接收多个靶(12)。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溅射阴极(10),还包括:
可拆卸端支架,其中,所述可拆卸端支架在溅射期间将所述靶固定在所述滑轨内并允许在耗尽时更换所述靶。
15.如权利要求7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溅射阴极(10),其中,所述溅射阴极(10)定义基本互相平行放置的第一滑轨(60)和第二滑轨(62),所述溅射阴极(10)还包括:
中间隔栏(64),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60)与所述第二滑轨(62)之间。
CN201110306609.8A 2010-09-28 2011-09-27 具有非接合半导体特性靶的溅射阴极 Active CN1024200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892,414 US8460521B2 (en) 2010-09-28 2010-09-28 Sputtering cathode having a non-bonded semiconducting target
US12/892414 2010-09-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0092A true CN102420092A (zh) 2012-04-18
CN102420092B CN102420092B (zh) 2016-08-17

Family

ID=44799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06609.8A Active CN102420092B (zh) 2010-09-28 2011-09-27 具有非接合半导体特性靶的溅射阴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60521B2 (zh)
EP (1) EP2434523A3 (zh)
CN (1) CN102420092B (zh)
AU (1) AU201122404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8294A (zh) * 2018-03-30 2020-10-30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靶更换装置及表面处理设备
CN112239852A (zh) * 2019-07-18 2021-01-19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靶结构和成膜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88600A1 (ja) * 2011-12-12 2013-06-20 キヤノンアネルバ株式会社 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ターゲットおよびシールド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99678A (en) * 1979-07-23 1981-11-10 Spin Physics, Inc. Magnetic target plate for use in magnetron sputtering of magnetic films
US4472259A (en) * 1981-10-29 1984-09-18 Materials Research Corporation Focusing magnetron sputtering apparatus
US4485000A (en) * 1983-04-28 1984-11-2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puttering target supporting device
US5512150A (en) * 1995-03-09 1996-04-30 Hmt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arget assembly having inner and outer targets
CN1726301A (zh) * 2002-10-21 2006-01-25 卡伯特公司 形成溅射靶组件的方法及由此制成的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139137A1 (de) * 1978-10-04 1979-12-12 Wolfgang Michalke Verfahren zur reaktiven elementzerstaeubung mit hohen raten
US4200510A (en) * 1979-03-19 1980-04-29 Delbar Products, Inc. Assembly and method to extend useful life of sputtering targets
JPS6147645A (ja) * 1984-08-15 1986-03-08 Toshiba Corp 薄膜形成方法
US5147498A (en) 1990-04-09 1992-09-15 Anelva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in the processing of a substrate
US5393675A (en) * 1993-05-10 1995-02-28 The University Of Toledo Process for RF sputtering of cadmium telluride photovoltaic cell
US6137048A (en) 1996-11-07 2000-10-24 Midwest Research Institute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polycrystalline semiconductor thin-film solar cells, and cells produced thereby
US6146509A (en) * 1999-06-11 2000-11-14 Scivac Inverted field circular magnetron sputtering device
JP3967067B2 (ja) 1999-06-15 2007-08-29 東ソー株式会社 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
AU2003275239A1 (en) 2002-09-30 2004-04-23 Miasol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thin-film solar cells
JP5012571B2 (ja) * 2008-02-29 2012-08-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マグネトロンスパッタ装置用磁石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99678A (en) * 1979-07-23 1981-11-10 Spin Physics, Inc. Magnetic target plate for use in magnetron sputtering of magnetic films
US4472259A (en) * 1981-10-29 1984-09-18 Materials Research Corporation Focusing magnetron sputtering apparatus
US4485000A (en) * 1983-04-28 1984-11-2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puttering target supporting device
US5512150A (en) * 1995-03-09 1996-04-30 Hmt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arget assembly having inner and outer targets
CN1726301A (zh) * 2002-10-21 2006-01-25 卡伯特公司 形成溅射靶组件的方法及由此制成的组件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8294A (zh) * 2018-03-30 2020-10-30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靶更换装置及表面处理设备
CN111868294B (zh) * 2018-03-30 2023-09-08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靶更换装置及表面处理设备
CN112239852A (zh) * 2019-07-18 2021-01-19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靶结构和成膜装置
CN112239852B (zh) * 2019-07-18 2023-11-14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靶结构和成膜装置
US11823880B2 (en) 2019-07-18 2023-11-21 Tokyo Electron Limited Target structure and film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61238A1 (en) 2012-03-15
EP2434523A3 (en) 2014-04-30
US8460521B2 (en) 2013-06-11
AU2011224041A1 (en) 2012-04-12
EP2434523A2 (en) 2012-03-28
CN102420092B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1361B (zh) 垂直薄膜电池的无掩模制造
Minami et al. Effect of ZnO film deposition methods on the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of ZnO–Cu2O heterojunction devices
US8088224B2 (en) Roll-to-roll eva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o manufacture group IBIIAVIA photovoltaics
US20070295596A1 (en) Pvd target
KR20100126717A (ko) 태양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US2011024011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cribing a thin film photovoltaic cell
CN102420092A (zh) 具有非接合半导体特性靶的溅射阴极
TW20103422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contact layers for continuous workpieces
CN102418074B (zh) 使用非结合式半导体靶来溅射的方法
US20110139246A1 (en) Methods for forming a 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layer on a substrate
FR2568725A1 (fr) Generateur thermo-electriqu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CA1196604A (en) Substrate shield for preventing the deposition of nonhomogeneous films
US8357259B2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at least two plates and use of the method for preparing an ion beam sputtering assembly
Minska Study of Methods for Producing Flexible Solar Cells for Energy Supply of Emergency Source Control
WO2014063000A1 (en) Non-bonded rotatable targets and their methods of sputtering
CN102842478A (zh) 未结合的旋转半导体靶材和它们的溅射方法
KR20120029282A (ko) 태양전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20140110255A1 (en) Cylindrical target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sputtering surface for depositing a homogeneous film
KR101149169B1 (ko) 태양전지 제조용 스퍼터 증착 장치
US20180195163A1 (en) Cooling and utilization optimization of heat sensitive bonded metal targets
KR101222054B1 (ko) 박막형 태양 전지와 그 제조 방법
US20130061803A1 (en) Roll-To-Roll PVD System and Method to Manufacture Group IBIIIAVIA Photovoltaics
KR101261509B1 (ko) 스퍼터링을 이용한 씨아이지에스 박막 태양전지의 제조 방법
KR101152755B1 (ko) 태양전지 모듈의 cigs 광흡수층 제조 장치 및 그 방법
EA020377B1 (ru)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тонких пленок cigs для солнечных батарей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