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8606A - 发动机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8606A
CN102418606A CN2011102850543A CN201110285054A CN102418606A CN 102418606 A CN102418606 A CN 102418606A CN 2011102850543 A CN2011102850543 A CN 2011102850543A CN 201110285054 A CN201110285054 A CN 201110285054A CN 102418606 A CN102418606 A CN 102418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u
housing
circuit substrate
cover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850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8606B (zh
Inventor
竹中正彦
武田裕一
猪濑幸司
永露敏弥
山本胜美
梅谷良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18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8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8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86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hrottle Valves Provided In The Intake System Or In The Exhaust System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Air Or Fuel Supplied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并提高防水性、耐振性、生产率的节气门区安装型ECU。ECU(16)经由ECU壳体(20)安装于节气门区(12)。在壳体(20)中收容有实施了树脂涂覆的电路基板(16a)和配置在电路基板(16a)与节气门区(12)之间的传感器(40)及致动器(41)。利用保持与多根导线(29)连接的外部连接端子(30)的ECU罩(22)覆盖壳体(20)。在罩(22)与电路基板(16a)之间配置橡胶制的片状密封件(42)。电路基板(16a)在一个面(24)上具有配置在与传感器(40)的连接端子44等对置的位置上的电极(45)等,在另一个面(26)上具有与外部连接端子(30)对置配置的多个外部连接用电极(32)。

Description

发动机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控制装置,尤其是涉及安装于节气门区的发动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或机动二轮车等中搭载有发动机控制装置(以下,称为“ECU”)作为用于控制内燃机(发动机)的电子装置。ECU具有安装了包含电子产品的电路的电路基板。
以往,在节气门区的周围安装ECU的结构中,已知有在ECU的壳体内收纳电路基板、节气门开度传感器及节气门阀的致动器等,并对壳体内进行树脂灌封(potting)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85898号公报
在节气门区的周围配置有ECU、节气门开度传感器、致动器等要素部件时,将节气门区和要素部件一体化而成的组件变大,因此认为在车载时布局的自由度减小。从而虽然希望实现ECU的小型化,但在将传感器与电路基板一起放入树脂壳体而进行灌封的方法中,ECU的小型化不容易实现。
另外,仅单纯在节气门区一体安装要素部件的情况下,要素部件间的配线也变得繁杂,并且还存在接线用的耦合器的数目(即部件个数)增加这样的课题。因此,可以考虑到在节气门区的周围配置要素部件的结构尤其不适合于空间极其受限制且使用环境也恶劣的机动二轮车等的情况。因此,希望有一种改善这样困难的状况,且适合于机动二轮车等的更紧凑、富有防水性、在ECU壳体中不具备耦合器的节气门区一体型ECU。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在于在收容有基板、传感器等的ECU壳体中不使用灌封,就提供一种更紧凑且富有防水性的节气门区一体型的ECU。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控制装置,其安装在节气门区侧部,其第一特征在于,具备:ECU壳体,其与所述节气门区结合;电路基板,其收容于所述ECU壳体,且在表面实施了树脂涂覆;多个电装部件,它们液密地收容于所述ECU壳体,且在所述电路基板与所述节气门区之间安装于节气门区;ECU罩,其从所述ECU壳体向所述节气门区安装的安装面的相反侧覆盖所述ECU壳体,且保持与多根导线连接的外部连接端子;密封机构,其夹在所述ECU罩与所述电路基板之间,其中,所述电路基板在一个面具有配置在与所述电装部件的连接端子对置的位置上的电装部件用电极,在另一个面具有配置在与所述外部连接端子对置的位置上且与所述外部连接端子电抵接的多个外部连接用电极。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的主面大致为矩形,所述ECU壳体具备爪部,该爪部从ECU壳体向所述节气门区安装的安装面的相反侧与所述主面的上缘和下缘卡合。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与所述电路基板的上缘卡合的爪部形成于在ECU壳体的内侧设置的支承件的前端。
另外,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具有从所述ECU罩突出且嵌合在所述ECU壳体的上边部分与所述支承件之间的肋。
另外,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具有凸起,该凸起是从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一个面突出的凸起,其与电装部件的配置连接端子的端子槽的壁卡合,其中该电装部件是所述多个电装部件中的在上下方向上接近设有所述支承件的一侧的电装部件。
另外,本发明的第六特征在于,所述ECU壳体具有沿着所述电路基板的主面的形状的四方的壳体壁部,所述ECU罩具有沿着所述ECU壳体的所述壁部中的对置的两个壁部的外表面的罩壁部,所述壳体壁部与所述罩壁部的对置面具有在该对置面的一方形成的凸部分和在另一方形成且供所述凸部分卡合的凹部分。
另外,本发明的第七特征在于,具备由一对杆构成的ECU夹紧件,所述一对杆架设在所述节气门区与所述ECU罩之间,一端由节气门区枢轴支承为转动自如,且另一端向覆盖所述ECU壳体的ECU罩的表面侧弯曲而具有与该ECU罩的表面卡合的形状。
另外,本发明的第八特征在于,所述电装部件的连接端子以及所述外部连接端子具有弯曲部而形成,使得在被所述部件用电极以及所述外部连接用电极按压时能够具有弹性地进行接触。
另外,本发明的第九特征在于,所述ECU罩具有分别保持所述多个导线及所述多个外部连接端子的多个引导孔,所述引导孔沿着相对于电路基板的另一个面倾斜的方向延伸,第十特征在于,具有夹在所述引导孔与所述导线之间的橡胶衬套。
另外,本发明的第十一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为橡胶制的片状密封件,具有所述外部连接端子的贯通孔。
【发明效果】
根据具有第一特征的本发明,不用向ECU壳体灌封基板,而通过形成树脂涂覆的基板,就能够实现轻量、廉价且小型的装置。而且,通过向ECU壳体液密地组装电装部件,而能够使在电路基板的一个面上形成的电极直接与进行了树脂涂覆的电路基板的一侧抵接。而且,隔着面对电路基板的密封机构而将ECU罩覆盖在组装了该电路基板的ECU壳体上。ECU罩由于收容外部连接端子,因此通过将ECU罩覆盖于ECU壳体,不仅能够使外部连接端子直接与在电路基板的另一个面上设置的电极抵接,而且通过设置密封机构,能得到防水效果。
由于在电路基板的一个面上设置与外部连接端子接触的外部连接用电极,且在另一个面上设置与电装部件的连接端子接触的电装部件用电极,因此不需要外部连接端子与电路基板之间以及电装部件与电路基板之间的配线,从而能够实现ECU的小型化。而且,在电路基板的一侧及另一侧的各自的面侧能够进行尺寸管理,从而提高生产率。
另外,根据具有第二、第三特征的本发明,由于利用爪部能够简单地将组装有电装部件的电路基板临时固定于ECU壳体,因此即使在车载状态下也容易组装,且还能削减工时。
另外,根据具有第四特征的本发明,由于在将电路基板嵌入ECU壳体时,能够压开支承件而增大正面宽度,因此容易将电路基板嵌入到ECU壳体内。另一方面,在将ECU罩安装于ECU壳体之后,通过肋使支承件没有向上方弯曲的余地,因此能够防止外部连接端子与外部连接用电极的相对位置因振动而发生错动的情况。
另外,根据具有第五特征的本发明,由于形成电装部件的端子槽的壁夹在凸起与ECU壳体之间,因此电装部件与电路基板的上下方向相对位置被固定,从而能抑制因振动而电装部件的端子与设置于电路基板的电极相互摩擦运动。
如此,根据具有第四、五特征的本发明,能够防止所述各端子和各电极因伴随发动机的运转的振动而相对位置发生变动引起的频繁地相互摩擦以至于产生磨损的情况。
另外,根据具有第六特征的本发明,通过将ECU罩覆盖于ECU壳体并使凹凸部分卡合,从而能够将ECU罩固定于ECU壳体。
另外,根据具有第七特征的本发明,在将组装有电路基板、电装部件等的ECU壳体固定于节气门区的状态下,使用ECU夹紧件能够将片状密封件及ECU罩固定于ECU壳体,因此容易组装。
另外,根据具有第八特征的本发明,由于端子成为弯曲的结构,因此能够对端子自身赋予弹性,从而良好地进行电极与端子的接触。而且,还能够吸收各部件的累积的尺寸公差。
另外,根据具有第九特征的本发明,由于ECU罩所保持的导线倾斜延伸,因此能够降低从ECU突出的突出部的高度而实现紧凑化,从而增加布局的自由度。而且,根据第十特征,还能够提高防水性。
此外,根据具有第十一特征的本发明,由于密封机构为具有弹性的橡胶制的片状密封件,因此利用橡胶的回弹力能够使各部件的尺寸公差增大,从而能够得到更可靠的端子与电极的电接触,并且还能提高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ECU的节气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ECU的分解图。
图3是安装有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ECU的节气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4是安装有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ECU的节气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5是将安装有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ECU的节气门装置进行了适用的机动二轮车1的侧视图。
图6是图5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7是表示安装有ECU的节气门装置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 节气门装置
12 节气门区
14 节气门阀
16 ECU(电子装置)
16a 电路基板
20 ECU壳体
22 ECU置
24 第一面
26 第二面
29 信号线(导线)
30 端子
32 外部连接用电极
36 引导孔
40 节气门传感器
41 致动器
34 凹部
42 片状密封件
44、46、47 电装部件用端子
45、48、49 部件用电极
50 凸部分
52 凹部分
55 上部杆
56 下部杆
57、58 枢轴
202、203 爪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5是将安装有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ECU的节气门装置进行了适用的机动二轮车1的侧视图。而且,图6是图5的节气门装置部分的放大图。在主车架3的前方侧端部安装有将前叉4支承为能够转向的头管2。在向后下方延伸的主车架3的后端部安装有枢轴板62、前端焊接于主车架3而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座椅轨道17、将座椅轨道17的中间部及枢轴板20之间连结的左右一对加强框架21。
在前叉4的下端轴支承有前轮WF,在前叉4的上部连结有棒状的转向把手63。在前叉4支承有覆盖前轮WF上方的前挡泥板6。在主车架3的下方配置有气缸轴线稍朝向前上方的水冷单气缸的发动机E。发动机E利用枢轴板62和设置在主车架3的中间部的吊架板64支承。
摆臂66的前端部由沿车宽方向贯通枢轴板62的枢轴65支承为能够上下摆动。经由驱动链23传递发动机E的输出的后轮WR由摆臂66的后端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在座椅轨道17与摆臂66之间设有后缓冲件19。在左右一对座椅轨道17之间配设有燃料箱67,在燃料箱67的车身前方配设有通过打开开闭式的座椅15而能够存取物品的收纳箱68。后轮WR的后部上方由后挡泥板69覆盖。
在发动机E的气缸盖11的上部侧壁经由吸气管连接有ECU一体式的节气门装置10。在吸气管的中途安装有朝向气缸盖11的吸气口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27(参照图6)。节气门装置10的上游端与空气滤清器箱7连接。从发动机E的下部引出排气管71。
调节向发动机E供给的空气量的蝶型的节气门阀(与图1相关,在后面叙述)由节气门装置10支承为能够转动,在与该节气门阀相连配置的滑轮142上卷挂有节气门金属线(throttle wire)141。
在主车架3安装有对发动机E的局部、节气门装置10及空气滤清器箱7进行覆盖的合成树脂制的车身罩13。在车身罩13的车身前方配设有从前方覆盖乘坐者的腿部的护腿件8。在车身罩13上,能够进行节气门装置10的调节及来自发动机E的散热的开口部70在车身侧视下设置在节气门装置10的稍后方。
图1是表示装入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ECU的节气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的说明中,“上”、“下”等方向是图1中的方向。节气门装置10包括:节气门区12;装入节气门区12而在吸气通路59中被轴支承为转动自如的作为蝶阀的节气门阀14;基于节气门阀14的开度等控制燃料喷射量的ECU16。节气门阀14的轴(节气门轴:由轴线140表示)向图1的右方延伸,在节气门轴的端部安装有将节气门金属线141卡止的金属线滑轮142。
ECU16具备:电路基板16a;收容电路基板16a并与节气门区12结合的ECU壳体(以下,简称为“壳体”)20;与壳体20的端部卡合而覆盖电路基板16a的ECU罩22。电路基板16a的主面(后述的第一面24及第二面26)以沿着配置节气门阀14的吸气通路59的延伸方向的方式配置。
在电路基板16a与节气门区12之间设有对节气门传感器40、怠速调整阀(未图示)进行驱动的致动器(例如电动机)41。在节气门传感器40的凸部40a与该凸部40a所嵌合的壳体20之间夹设有密封件(O型密封圈)54a。而且,为了收容与凸部40a连结的节气门阀14的轴(由轴线140表示)的延长部(后述),而通过形成于节气门区12的凸起43保持于壳体20,且在壳体20与凸起43之间夹设有O型密封圈54b。
另一方面,致动器41具有凸缘F,该凸缘F的一侧面经由O型密封圈54c与壳体20抵接,凸缘F的另一侧面经由O型密封圈54d与节气门区12侧的构件抵接。
电路基板16a是在接近节气门区12一侧的面(第一面)24及与第一面24相反侧的面(第二面)26这双方分别安装电容器等电子产品或元件的所谓双面安装基板。
在电路基板16a的第一面24设有传感器电极45,该传感器电极45用于将电路基板16a和设置于节气门传感器40的端子44电连接。而且,在第一面24设有致动器电极48、49,上述致动器电极48、49用于将电路基板16a和设置于致动器41的端子46及47电连接。传感器电极45及致动器电极48以及端子44及46分别各设置有两个(即各一对)。
ECU罩22是覆盖壳体20端部的罩,并且对多根信号线(或导线)29的集合体(即线束)进行收容,具有作为将线束与电路基板16a电连接的耦合器或连接器的功能。ECU罩22优选树脂或橡胶等挠性材料。在ECU罩22设有对端子30及信号线29的前端部进行收容的引导孔36。引导孔36形成有与预定确定的信号线29的数目相当的数目,向斜下方向相对于电路基板16a的第二面26具有角度θ而延伸。在信号线29的周围覆盖有橡胶衬套61,通过使该橡胶衬套61的周围与引导孔36的内周面抵接而具有防水性。
在电路基板16a的第二面(表面)26设有多个外部连接用电极32,这多个外部连接用电极32用于将在集束于耦合器22的各信号线29上分别设置的端子30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导线29、端子30及外部连接用电极32在图中仅对一组标注了参照符号。
利用树脂材料对包括第一面24及第二面26在内的电路基板16a的外表面16S上的除了设有传感器电极45、致动器电极48、49及外部连接用电极32的部位之外的部位实施模制。即,传感器电极45、致动器电极48、49及外部连接用电极32未由树脂材料覆盖,而在基板16a的第一面24及第二面26侧露出。作为树脂涂覆方法,优选使用将加热加压后的树脂注入到加热模具中的加压成型方法(压注模成型)。
在ECU罩22与电路基板16a之间设有作为密封机构的片状密封件42。密封件42由橡胶等的高弹性的材料形成,设有端子30的数目的孔,以使端子30能够贯通而与外部连接用电极32接触。
沿着电路基板16a的端面延伸的壳体20的支承件201在ECU罩22侧具有向电路基板16a的第二面26侧弯曲的爪部202,该爪部202与电路基板16a的第二面26侧角部卡合而将电路基板16a卡止在规定位置。而且,在正面形状为矩形的壳体20的设有上述支承件201的缘部的相反侧的缘部设有爪部203。通过该爪部202和203将电路基板16a保持在壳体20内的规定位置。
在壳体20的上壁及下壁分别形成有卡合用突起50,在ECU罩22侧分别形成有壳体20的卡合用突起50所嵌合的卡合用孔52。可以从外侧向卡合用孔52安装罩构件221。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取代贯通ECU罩22的壁的卡合用孔52,而在ECU罩22的壁的内周面设置卡合用突起50所嵌合的形状的卡合用凹部。
图2是装入有ECU的节气门装置的分解图。参照该分解图,说明节气门装置的组装顺序的一例。首先,在节气门传感器40的凸部40a的外周嵌合O型密封圈54a而将节气门传感器40的凸部40a嵌入到在壳体20上设置的传感器保持孔204中。由此将节气门传感器40临时固定于壳体20。
接着,将电路基板16a嵌入壳体20。此时,压开壳体20的支承件201,而确保用于将电路基板16a嵌入到壳体20内的正面宽度。当将电路基板16a嵌入到壳体20内时,支承件201在树脂材料具有的弹性的作用下复原,爪部202与电路基板16a的第二面26侧上部卡合,爪部203与电路基板16a的第二面26侧的下部卡合,从而将电路基板16a确保在规定位置。
接着,将致动器41从壳体20的背侧(嵌入电路基板16a的一侧的相反侧)嵌入到在壳体20上设置的致动器保持孔205中。此时,将O型密封圈54c夹设在凸缘F与壳体20之间,并在凸缘F的O型密封圈54c所在侧的相反侧安装另一个O型密封圈54d。然后,将O型密封圈54b嵌合于从节气门区12突出的凸起43。
接下来,在节气门区12安装将电路基板16a、节气门传感器40及致动器41配置于壳体20而得到的作为组装体的ECU16。在节气门区12突出形成有凸起80、81,在该凸起80、81分别形成有螺纹孔80a、81a。另一方面,在壳体20突出有肋83、84,在该肋83、84设有能够供紧固螺钉51、53通过的孔83a、84a。螺纹孔80a与孔83a对齐排列,螺纹孔81a与孔84a对齐排列。因此,使紧固螺钉51通过孔83a而拧入到螺纹孔80a中,并使紧固螺钉53穿过孔84a而拧入到螺纹孔81a中。如此,通过将壳体20固定于节气门区12,而致动器41的端子46、47在通过它们本身所具有的弹力而得到的接触力的作用下与致动器电极48、49分别接触。同样节气门传感器40和端子44与传感器电极45接触。
另外,由在节气门区12形成的凸起43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节气门阀14的轴的延长部143通过其前端而与构成节气门传感器40的电位计的未图示的转动轴卡合。同样,致动器41与节气门区12内的未图示的怠速调整阀卡合。
如此,在组装于节气门区12的ECU16处设置片状密封件42并利用ECU罩22覆盖。首先,将片状密封件42贴在电路基板16a的第一面26上,从其上方将ECU罩22覆盖于壳体20的外周面,将在壳体20的外壁侧面形成的卡合用突起50向ECU罩22侧的卡合用孔52压入直到与其嵌合。由此,在信号线29上设置的端子30的前端与外部连接用电极32抵接,端子30在通过它们本身具有的弹性而得到的接触力的作用下与电极32分别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组装顺序中,在将ECU罩22向壳体20安装之前,将壳体20安装在节气门区12上,但该顺序只是一例,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安装顺序。例如,也可以将ECU罩22向壳体20安装而形成辅助组件,然后将该辅助组件向节气门区12安装。
另外,也可以在将壳体20安装在节气门区12上之后,将电路基板16a临时固定于壳体20,然后将ECU罩22向壳体20安装。
根据该实施方式,不用对电路基板16a进行螺纹紧固,就能够将其临时固定在壳体20内,因此例如即使在安装于节气门区12的车载状态的壳体20上安装电路基板16a时,也能无论节气门区12的车载姿态如何而容易地将电路基板16a组装于壳体20。
另外,壳体20内的电路基板16a的位置由在壳体20的支承件201形成的爪部202和在壳体20形成的爪部203来规定,而不用在爪部202及203与电路基板16a的第二面26之间设置密封件。即,片状密封件42丝毫不会影响爪部202、203保持电路基板16a的力,因此能够与片状密封件42的弹性无关地决定爪部202、203的强度、形状等。
另外,根据该实施方式,可以将各要素部件(致动器41、节气门传感器40、电路基板16a、片状密封件42及ECU罩22等)以堆积式组装于壳体20,因此能够得到良好的组装作业性。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将第二实施方式的ECU装入后的节气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图,与图1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或同等部分。在与图3相关的说明中,“上”、“下”等方向是图3中的方向。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壳体20与电路基板16a的卡合部的形状及片状密封件42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图1)不同。壳体20与图1所示的结构不同,不具备支承件201。因此,将与电路基板16a的第二面26侧的上部卡合的爪部202设置在壳体20的上端部。而且,与图1的结构同样,将与壳体20的第二面侧的下部卡合的爪部203设置在壳体20的下端部。
壳体20的端部(形成有爪部202的部分的端部)与ECU罩22的内表面中的平行于电路基板16a的第二面26的面抵接。而且,在壳体20的上壁及下壁分别形成有卡合用突起50,在ECU罩22侧分别形成有供壳体20的卡合用突起50嵌合的卡合用孔52。也可以从外侧向卡合用孔52安装罩构件221。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取代贯通ECU罩22的壁的卡合用孔52,而在ECU罩22的壁的内周面设置供卡合用突起50嵌合的形状的卡合用凹部。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将第三实施方式的ECU装入后的节气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图,与图1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或同等部分。在与图4相关的说明中,“上”、“下”等方向是图4中的方向。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壳体20的端部即靠近ECU罩22的端部上未设置与电路基板16a的第二面26侧卡合的爪部(图1、图3的爪部202、203)。并且,电路基板16a的第二面26及壳体20的端面经由片状密封件42而与ECU罩22的内表面中的平行于电路基板16a的第二面26的面抵接。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代替不具有爪部202和203,而在ECU罩22覆盖壳体20的状态下,使用夹紧机构将电路基板16a的电极32、45、48及49和端子30、44、46及47的电接触状态维持成所希望的状态。在图4中,夹紧机构作为从节气门区12的上部横跨到ECU罩22表面的上部杆55和从节气门区12的下部横跨到ECU罩22表面的下部杆56来实现。
上部杆55由基部55a、水平部55b及从水平部55b朝向下方弯曲的垂直部55c构成。垂直部55c具有与ECU罩22的表面抵接的圆弧部。同样,下部杆56由基部56a、水平部56b及从水平部56b朝向上方弯曲的垂直部56c构成。垂直部56c具有与ECU罩22的表面抵接的圆弧部。
上部杆55由在节气门区12的上部设置的枢轴57支承为转动自如,下部杆56由在节气门区12的下部设置的枢轴58支承为转动自如。
根据该结构,在将上部杆55从图4所示的位置沿顺时针方向打开,且将下部杆56从图4所示的位置沿逆时针方向打开的状态下,将由壳体20、电路基板16a、片状密封件42及ECU罩22构成的ECU16相对于节气门区12组装。然后,将上部杆55及下部杆56的各自的垂直部55c、56c的圆弧部转动到与ECU罩22的表面抵接的位置、即图4所示的位置。
上部杆55及下部杆56的尺寸设定成在将上部杆55及下部杆56转动到图4所示的位置的状态下,片状密封件42被壳体20的端部和电路基板16a的第二面26按压而压缩。通过从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金属制线或片(薄板)、树脂、硬质橡胶等来选择上部杆55及下部杆56,从而能够将上部杆55及下部杆56的尺寸公差设定得较大。
根据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紧凑且车载时的组装性良好的节气门区一体型ECU。然而,在该节气门区一体型ECU中还存在待解决的课题。发动机的振动直接传递给节气门区一体型ECU。并且,节气门区12、节气门传感器40、致动器41及基板16a各自的重量不同,各自的安装或支承结构也不同,因此在传递来的振动的作用下分别进行独自的动作。
其结果是,例如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若基板16a进行上下振动,则形成有爪部202的支承件201打开(向上方弯曲),因此基板16a与ECU罩22相对地产生位移,在基板16a的第二面26形成的外部连接用电极32与端子30可能相互摩擦而产生磨损。
同样,从作为电装用部件的节气门传感器40或致动器41伸出的端子44、46及47与在基板16a的第一面24形成的传感器电极45或致动器电极48、49可能相互摩擦而发生磨损。
因此,为了防止这样的上下移动引起的端子或电极的磨损而可以实施如下的对策。
图7是安装有图1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涉及的ECU的节气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在该图中,与图1中的符号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或同等部分。在ECU罩22设有向ECU壳体20侧延伸的第一肋222。肋222是与基板16a的上端面平行地延伸且向吸气通路59的延长方向扩展的板状构件,其贯通片状密封件42而嵌合在ECU壳体20的上边部分206与支承件201之间。
由此,在将基板16a嵌入ECU壳体20时,将支承件201向图中上方压开而能够增大正面宽度,因此容易将基板16a嵌入到ECU壳体20内,在将ECU罩22安装于ECU壳体20之后,通过肋222使支承件201没有向上方弯曲的余地,因此能够防止端子30与电极32的相对位置因振动而错动的情况。
另一方面,可以为了抑制节气门传感器40或致动器41与基板16a的相对位置变化而设置突起部即凸起16b。凸起16b从基板16a的第一面24向致动器41侧突出设置。致动器41为了收容致动器41的端子46、47而具有形成在基板16a的第一面24与致动器41之间的端子槽41a。凸起16b嵌入到该端子槽41a内,以与端子槽41a的上壁41b抵接的方式被定位。
由此,形成端子槽41a的上壁41b夹在凸起16b与ECU壳体20之间,因此致动器41与基板16a的上下方向相对位置被固定,从而抑制因振动而端子46、47与电极48、49相互摩擦的动作。
而且,由于以下的理由而优选在节气门传感器40和致动器41中的致动器41侧设置凸起16b。即,在将基板16a装入ECU壳体20时,将基板16a以其下端侧进入ECU壳体20内的方式相对于ECU壳体20以倾斜的姿态开始装入,接着使支承件201向上弯曲并将基板16a的上端侧向ECU壳体20内压入而向爪部202卡止。因此,若将凸起16b设置成与节气门传感器40的端子槽侧卡合,则在开始装入的情况下,当向ECU壳体20内装入基板16a的下端部时,凸起会与节气门传感器40发生干涉而难以装入。与此相对,以与致动器41侧即上方侧的部件卡合的方式配置凸起16b的情况下,在凸起16b接近致动器41的端子槽41a时,凸起16b的突出方向与端子槽41a的壁部难以干涉,从而容易装入。
参照具体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未限定为该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专利申请范围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变形或应用。

Claims (12)

1.一种发动机控制装置,其安装在节气门区(12)侧部,其特征在于,具备:
ECU壳体(20),其与所述节气门区(12)结合;
电路基板(16a),其收容于所述ECU壳体(20),且在表面实施了树脂涂覆;
多个电装部件(40、41),它们液密地收容于所述ECU壳体(20),且在所述电路基板(16a)与所述节气门区(12)之间安装于节气门区(12);
ECU罩(22),其从所述ECU壳体(20)向所述节气门区(12)安装的安装面的相反侧覆盖所述ECU壳体(20),且保持与多根导线(29)连接的外部连接端子(30);
密封机构(42),其夹在所述ECU罩(22)与所述电路基板(16a)之间,
所述电路基板(16a)在一个面(24)具有配置在与所述电装部件(40、41)的连接端子(44、46、47)对置的位置上的电装部件用电极(45、48、49),在另一个面(26)具有配置在与所述外部连接端子(30)对置的位置上且与所述外部连接端子(30)电抵接的多个外部连接用电极(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基板(16a)的主面(24、26)大致为矩形,所述ECU壳体(20)具备爪部(202、203),该爪部(202、203)从ECU壳体(20)向所述节气门区(12)安装的安装面的相反侧与所述主面(24、26)的上缘和下缘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上缘及下缘卡合的爪部(202、203)中,与上缘卡合的爪部(202)形成于在ECU壳体(20)的内侧设置的支承件(201)的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从所述ECU罩(22)突出且嵌合在所述ECU壳体(20)的上边部分(206)与所述支承件(201)之间的肋(2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凸起(16b),该凸起(16b)是从所述电路基板(16a)的所述一个面(24)突出的凸起,其与电装部件(41)的配置连接端子(46、47)的端子槽(41a)的壁卡合,其中该电装部件(41)是所述电装部件(40、41)中的在上下方向上接近设有所述支承件(201)的一侧的电装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ECU壳体(20)具有沿着所述电路基板(16a)的主面的形状的四方的壳体壁部,
所述ECU罩(22)具有沿着所述ECU壳体(20)的所述壁部中的对置的两个壁部的外表面的罩壁部,
所述壳体壁部与所述罩壁部的对置面具有在该对置面的一方形成的凸部分(50)和在另一方形成且供所述凸部分(50)卡合的凹部分(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由一对杆(55、56)构成的ECU夹紧件,所述一对杆(55、56)架设在所述节气门区(12)与所述ECU罩(22)之间,一端由节气门区(12)枢轴支承为转动自如,且另一端向覆盖所述ECU壳体(20)的ECU罩(22)的表面侧弯曲而具有与该ECU罩(22)的表面卡合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装部件(40、41)的连接端子(44、46、47)以及所述外部连接端子(30)具有弯曲部而形成,使得在被所述部件用电极(45、48、49)以及所述外部连接用电极(32)按压时能够具有弹性地进行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ECU罩(22)具有分别保持所述多个导线(29)及所述多个外部连接端子(30)的多个引导孔(36),所述引导孔(36)沿着相对于电路基板(16a)的另一个面(26)倾斜的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夹在所述引导孔(36)与所述导线(29)之间的橡胶衬套(61)。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装部件为怠速调整阀的致动器(41)及节气门传感器(40)。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机构(42)是橡胶制的片状密封件,具有所述外部连接端子(3)的贯通孔。
CN201110285054.3A 2010-09-28 2011-09-23 发动机控制装置 Active CN1024186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7573 2010-09-28
JP2010217573A JP5335749B2 (ja) 2010-09-28 2010-09-28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8606A true CN102418606A (zh) 2012-04-18
CN102418606B CN102418606B (zh) 2014-05-14

Family

ID=45943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85054.3A Active CN102418606B (zh) 2010-09-28 2011-09-23 发动机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335749B2 (zh)
CN (1) CN102418606B (zh)
BR (1) BRPI1107142A2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76547A (ja) * 2002-11-25 2004-06-24 Hitachi Ltd 内燃機関用スロットルボディ及び吸気装置
CN1580521A (zh) * 2003-08-01 2005-02-16 株式会社电装 带有板状内部连接件的节气门控制装置
US20060112930A1 (en) * 2004-09-28 2006-06-01 Honda Motor Co., Ltd. Throttle device for multipurpose eng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20034B2 (ja) * 1997-03-18 2005-02-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用吸気装置
JP3975065B2 (ja) * 2001-08-31 2007-09-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車両におけるエンジンの吸気量制御装置
JP2006032490A (ja) * 2004-07-13 2006-02-02 Hitachi Ltd エンジン制御回路装置
JP4385010B2 (ja) * 2005-06-23 2009-12-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気化器用電子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76547A (ja) * 2002-11-25 2004-06-24 Hitachi Ltd 内燃機関用スロットルボディ及び吸気装置
CN1580521A (zh) * 2003-08-01 2005-02-16 株式会社电装 带有板状内部连接件的节气门控制装置
JP2005054633A (ja) * 2003-08-01 2005-03-03 Denso Corp 電子制御式スロットル制御装置
US20060112930A1 (en) * 2004-09-28 2006-06-01 Honda Motor Co., Ltd. Throttle device for multipurpose engine
CN100410512C (zh) * 2004-09-28 2008-08-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通用发动机的节气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335749B2 (ja) 2013-11-06
BRPI1107142A2 (pt) 2013-03-26
CN102418606B (zh) 2014-05-14
JP2012072692A (ja) 201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0847B (zh) 电子控制单元和车辆行为控制装置
CN102639858B (zh) 驱动器集成式bldc燃油泵模块
JP4561708B2 (ja) 燃料供給装置
JP6257881B2 (ja) エンジンコントロールユニット
CN102444526B (zh) 发动机控制装置
JP2003272754A (ja) 自動車用制御回路モジュール,自動車搭載電気負荷の制御装置、それを適用した自動変速機用制御装置の制御回路モジュール
CN101363368B (zh) 一种节气门和控制器集成化单元及其制作方法
EP1413725A1 (en) ENGINE CONTROLLER, ECU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CU CASE, AND TPS (THROTTLE POSITION SENSOR)
CN102418606B (zh) 发动机控制装置
CN100365261C (zh) 小型发动机节气门模块
CN206149617U (zh) 电子控制单元
KR101164778B1 (ko) 연료탱크 내부 장착형 드라이버 구비 연료펌프 모듈
CN210000248U (zh) 整车控制器
JP3975065B2 (ja) 小型車両におけるエンジンの吸気量制御装置
JP2006336616A (ja) エンジンの流量制御装置及び吸気装置
JP4349976B2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制御装置
CN212936322U (zh) 控制器及摩托车
CN111541337A (zh) 气压补偿电子执行器
JPH10325356A (ja) 伝送線内蔵型内燃機関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8887638U (zh) 一种电子模块密封连接组件及电子模块总成
KR101612627B1 (ko) 엑추에이터 하우징 구조체
JP3088335B2 (ja) 伝送線内蔵型内燃機関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0246364A1 (ja) モータ端子用のカバー装置
CN207651754U (zh) 电子控制装置
KR200349050Y1 (ko) 자동차용 스테핑모터용 커넥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