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5696B - 耕耘机 - Google Patents

耕耘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5696B
CN102405696B CN201110216424.8A CN201110216424A CN102405696B CN 102405696 B CN102405696 B CN 102405696B CN 201110216424 A CN201110216424 A CN 201110216424A CN 102405696 B CN102405696 B CN 1024056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mast
cultivator
support
mas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64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5696A (zh
Inventor
小林秀明
山田笃
秋山正广
饭野启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05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5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56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56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33/00Tilling implements with rotary driven tool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fertiliser distributors or seeders, with grubbing chains, with sloping axles, with driven discs
    • A01B33/02Tilling implements with rotary driven tool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fertiliser distributors or seeders, with grubbing chains, with sloping axles, with driven discs with tools on horizontal shaft transverse to direction of travel
    • A01B33/028Tilling implements with rotary driven tool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fertiliser distributors or seeders, with grubbing chains, with sloping axles, with driven discs with tools on horizontal shaft transverse to direction of travel of the walk-behind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33/00Tilling implements with rotary driven tool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fertiliser distributors or seeders, with grubbing chains, with sloping axles, with driven discs
    • A01B33/16Tilling implements with rotary driven tool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fertiliser distributors or seeders, with grubbing chains, with sloping axles, with driven discs with special additional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耕耘机。耕耘机的驱动轴(44)沿机体宽度方向从机体(42)向左侧和右侧伸出,转子(25,26)的旋转轴(31,36)能以可分离的方式与驱动轴附接。该耕耘机还包括:支撑件(51),该支撑件在手柄柱(17)的下方设置在机体的后部,并沿宽度方向延伸;一对左、右柱杆部(52,53),所述一对左、右柱杆部从所述支撑件的左端部和右端部沿所述手柄柱向所述机体的后方延伸,所述转子的旋转轴可装配在左、右柱杆部上。

Description

耕耘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耕耘机,其包括从机体下部向左、右伸出的驱动轴,并且在该耕耘机中,转子和车轮能以可分离的方式附连至伸出的驱动轴。
背景技术
在传统公知的耕耘机中存在这样的耕耘机,其通过将转子附接至驱动轴而耕作土壤,并通过取代转子将车轮附接至驱动轴在路面上行进而可转移到期望的位置。在这样的耕耘机中,牵引联结器(以下称为“联结器构件(hitch member)”)从机体的后端部向后延伸,犁支架设置于联结器构件的后端部以便犁附接至犁支架的下端部。
此外,横杆从联结器构件的中间部分(即:向后与机体间隔开的部分)沿机体的宽度方向(即:机体宽度方向)延伸,转子支架臂设置于横杆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并从横杆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向上延伸。
左转子和右转子可通过装配于支架臂上的转子的旋转轴支撑于左转子支架臂和右转子支架臂上。在日本实开昭58-68803(以下称为“相关专利文献”)中公开了这种耕耘机的一个实施例。
当要进行耕耘工作时,相关专利文献中公开的耕耘机可将转子附接至驱动轴而耕作土壤。另一方面,当耕耘机要转移到期望的位置时,可通过将车轮附接至驱动轴并将转子支撑在左右转子支架臂上而移动耕耘机。
此外,在相关专利文献中的公开的耕耘机中,通过横杆将转子支架臂布置于联结器构件的中间部分(即,与机体向后间隔开的部分)时,转子支架臂位于距耕耘机的操纵手柄的把手相当近的位置。这样,当转子支撑在转子支架臂上时,转子的重量作为向下的负荷大大地作用于手柄把手。因此,当操作人员通过握住把手将手柄抬起而将耕耘机支撑为转移位置时,操作人员会受到很大的手柄提升负荷,这往往成为操作人员的额外负担,在耕耘机长距离移动时尤为如此。
此外,在相关专利文献中公开的耕耘机中,转子支架臂从横杆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向上伸出,并且转子在支撑在转子支架臂上的情况下垂直取向,这样转子的上端部会向上伸出超过操纵手柄,这使得难以实现尺寸紧凑的耕耘机。
此外,在相关专利文献中公开的耕耘机中,联结器构件的前端部与联结器构件的后部通过连接构件连接,并且如上所述,转子支架臂通过横杆从联结器构件的中间部分(即:向后与机体间隔开的部分)向上伸出。这样,转子支架臂从联结器构件的连接构件向后间隔开相当大的距离。因此,在转子支撑于转子支架臂上的情况下,在联结器构件中会容易发生扭转变形,这样转子不能以稳定的方式被支撑。
发明内容
鉴于前面提到的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耕耘机,所述耕耘机可减少手柄提升负荷,能获得尺寸紧凑的机器并且能以稳定的方式支撑转子。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耕耘机,该耕耘机包括沿机体宽度方向从机体的下部向左和向右伸出的驱动轴以及从所述机体的后部向后延伸的手柄柱,在该耕耘机中转子的旋转轴能以可分离的方式附接到所述驱动轴上,所述耕耘机包括:支撑件,该支撑件在所述手柄柱的下方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后部,并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联结器安装部,其在所述手柄柱下方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后部;联结器构件,其设置于所述联结器安装部上并能够连接有期望的被牵引构件;一对柱杆部,所述一对柱杆部分别从所述支撑件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延伸,所述转子的所述旋转轴能装配在对应的一个柱杆部上,其中,所述一对柱杆部沿所述手柄柱,在该手柄柱的下方且与该手柄柱平行地向所述机体的后方延伸,所述支撑件一体地包括沿所述机体宽度方向设置于其中部的所述联结器安装部。
借助前述布置,转子可设置在接近机体的后端,这样转子的重心位置可更接近于耕耘机的重心位置。因此,可减少当将操纵手柄提升至机器转移位置时施加给操作人员的手柄提升负荷;因此,在耕耘机长距离移动期间不会对操作人员施加大的负担。
此外,柱杆部沿手柄柱向机体的后方延伸,每个转子的旋转轴装配在相应的柱杆部上。这样,转子可沿手柄柱设置。因此,可获得耕耘机的紧凑尺寸。此外,由于柱杆部通过支撑件设置于机体的后部,每个转子可通过装配在相应的柱杆部上的转子的旋转轴而稳定地支撑在机体的后部。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件包括:一对支撑部,所述一对支撑部沿所述机体宽度方向从所述联结器安装部向左和向右延伸;以及所述柱杆部中的一个柱杆部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撑部上,另一柱杆部设置在另一支撑部上。联结器安装部是固定至机体后部的构件,并且支撑部可仅通过设置在这样的联结器安装部上而以简单构造被固定地支撑。以此方法能进一步减少手柄提升负荷,获得尺寸更加紧凑的耕耘机,并使转子以更稳定的方式被支撑。
更优选的是,每个所述支撑部均包括:前壁部,其位于所述机体的后端附近;以及后壁部,其垂直于所述手柄柱,并以预定间隔向后与所述前壁部间隔开,并且每个所述柱杆部均由所述前壁部和所述后壁部固定地支撑。每个柱杆部均被两个(前和后)壁部支撑,这样可被稳固支撑。通过此方法,可通过柱杆部更稳定地支撑转子。此外,由于后壁部垂直于手柄柱设置,各转子的旋转轴的整个端面可保持与相应的支撑部的后壁部抵靠,从而装配在柱杆部上的每个右转子可沿平行于手柄柱的方向更稳固地被支撑。
更优选的是,在各所述转子的所述旋转轴上以预定的均匀角间隔设有多个耕作爪,这些耕作爪从所述旋转轴径向向外伸出;并且各所述柱杆部均呈多棱柱形式,每个装配在所述柱杆部上的所述旋转轴均具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具有与所述多棱柱对应的多边形截面形状。此外,所述柱杆部设置成相对于彼此具有相移,使得装配在其中一个柱杆部上的所述转子的所述耕作爪布置在避免与装配在另一柱杆部上的转子的耕作爪发生干涉的位置。这样,可减少装配于柱杆部之一上的转子和装配于另一柱杆部上的转子之间的间隔或距离,从而可沿机体宽度方向紧凑地布置转子。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基本原理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确定。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仅以实施例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耕耘机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其中耕耘机的车轮能以可分离的方式附接至耕耘机的驱动轴;
图2是图1示出的耕耘机的俯视图;
图3是在转子以可分离的方式附接至耕耘机的驱动轴的情况下耕耘机的立体图;
图4是耕耘机的俯视图,特别示出了由转子/车轮支撑单元支撑的左转子和右转子;
图5是沿图1的线5-5得到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1的线6-6得到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1的箭头7的方向得到的视图;
图8是图4的转子/车轮支撑单元的平面图;
图9是图8的转子/车轮支撑单元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图9的转子/车轮支撑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沿图4的线11-11得到的剖视图;
图12是沿图4的箭头12的方向得到的视图;
图13是说明耕耘机的发动机的起动方式的平面图;
图14是耕耘机的侧视图,特别示出了与联结器构件连接的起垄犁。
具体实施方式
最初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耕耘机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左、右车轮15以可分离的方式附接至其驱动轴,这样耕耘机10可通过车轮15的旋转移动到期望位置。如图3所示,当进行耕作时,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图2中示出了左转子25)也以可分离的方式附接至驱动轴。
如图1和图2所示,耕耘机10包括:大体水平延伸的机体框架11;安装在机体框架11的前部11a上的发动机12;设置于机体框架11的后部11b上的减速齿轮或减速部14;可旋转地设置于减速部14的下端部上的左车轮和右车轮15;设置于减速部14的上端部上的柱支撑部16;从柱支撑部16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手柄柱17;以及设置于手柄柱17的上端部的操纵手柄18。
耕耘机10还包括:转子/车轮支撑单元20;设置于转子/车轮支撑单元20上的联结器构件22;与联结器构件22连接的滑撬23(理想的被牵引件);以及安装于转子/车轮支撑单元20上的左转子和右转子25。
反冲启动器47设置于右侧部分12a上,反冲钮49通过缆线48(参见图13)与反冲启动器47连接。可通过操作人员握住反冲钮49向后拉缆线48而起动发动机12。
减速部14包括设置在机体框架11的后部11b上的减速箱(机体)42和容纳于减速箱42中以减小发动机12的旋转速度的传动机构(未示出)。
减速箱42具有设置于机体框架11的后部11b上的垂直居中部分42a、从机体框架11向上延伸的大致上半部分以及从机体框架11向下延伸的大致下半部分。
柱支撑部16设置于减速箱42的后端部42b上。传动机构容纳于减速箱42内。
传动机构包括:从减速箱42的上端部向上伸出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通过带轮或带与发动机12的曲轴连接;以及从减速箱42的下端部42c沿机体宽度方向向左、右伸出的驱动轴(输出轴)44。
从减速箱42的下端部42c向左侧和右侧伸出的左驱动轴和右驱动轴44均为六角柱的形式,左车轮和右车轮15与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可分离地与左驱动轴和右驱动轴44附接。图1示出了附接有左车轮和右车轮15的左驱动轴和右驱动轴44。
在传动机构中,发动机12(即,曲轴)的旋转被传递到输入轴,输入轴的旋转在减速后可通过带轮或带传递到左驱动轴和右驱动轴44。由于左驱动轴和右驱动轴44旋转,左车轮和右车轮15或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旋转。
当要进行耕作操作时,将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图2中示出了左转子25)以可旋转的方式与减速部14的下端部附接,并且左车轮和右车轮15与转子/车轮支撑单元20附接,如图3所示。
发动机12的驱动力通过减速部14传递到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上以使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旋转,这样耕耘机10在通过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耕作土壤的同时行进。也就是说,耕耘机10是步行式耕耘机,操作人员在借助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耕作土壤时跟在耕耘机后面。
如图4所示,左转子25包括:左旋转轴31,其可分离地与转子/车轮支撑单元20的左柱杆部52(图5)连接;设置于左旋转轴31的前端部31a上的多个(所示实施例中是4个)左前耕作爪32;设置于左旋转轴31的中间部31b上的多个(所示实施例中是4个)左中耕作爪33;以及设置于左旋转轴31的后端部31c上的多个(所示实施例中是4个)左后耕作爪34。
更确切地说,如图5所示,四个左前耕作爪32以90度的均匀角间隔设置于左旋转轴31的前端部31a上,并从前端部分31a径向向外伸出。
在左旋转轴31中,前端部31a具有与左柱杆部52的六角柱形状相应的六边形截面形状的孔,其余部分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孔(图6和图7)。
如图6所示,四个左中耕作爪33以90度的均匀角间隔设置于左旋转轴31的中间部31b上,并从中间部31b径向向外伸出。此外,如图7所示,四个左后耕作爪34以90度的均匀角间隔设置于左旋转轴31的后端部31c上,并从后端部分31c径向向外伸出。
如图4所示,右转子26与上述左转子25左右对称地构造。即,右转子26包括:右旋转轴36,其可拆卸地与转子/车轮支撑单元20的右柱杆部53附接;设置于右旋转轴36的前端部36a上的多个(所示实施例中是4个)右前耕作爪37;设置于右旋转轴36的中间部36b上的多个(所示实施例中是4个)右中耕作爪38;以及置于右旋转轴36的后端部36c上的多个(所示实施例中是4个)右后耕作爪39。
更确切地说,如图5所示,四个右前耕作爪37以90度的均匀角间隔设置于右旋转轴36的前端部36a上,并从前端部36a径向向外伸出。
在右旋转轴36中,前端部36a具有与右柱杆部53的六角柱形状相应的六边形截面形状的孔,其余部分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孔(图6和图7)。
如图6所示,四个右中耕作爪38以90度的均匀角间隔设置于右旋转轴36的中间部36b上,并从中间部36b径向向外伸出。此外,如图7所示,四个右后耕作爪39以90度的均匀角间隔设置于右旋转轴36的后端部36c上,并从后端部36c径向向外伸出。
如图8和图9所示,转子/车轮支撑单元20包括:设置于减速箱42的后上端部42b上并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撑件51;以及设置于支撑件51的左端部和右端部的左柱杆部52和右柱杆部53。
支撑件51布置于手柄柱17的下方。支撑件51一体地包括:沿机体宽度方向设置于其中部的联结器安装部55;设置于联结器安装部55左侧的左支撑部56;和设置于联结器安装部55右侧的右支撑部57。也就是说,支撑件51有一对分别从联结器安装部55的左端和右端延伸的左支撑部56和右支撑部57。
联结器安装部55包括:设置于减速箱42的后上端部(机体后部)42b上的左上支架和右上支架61;设置于减速箱42的后中间部分(机体后部)42a上的左下支架和右下支架62;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其通过左上支架和右上支架61与左下支架和右下支架62设置于减速箱42的后上端部42b上;以及可移除地穿过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的联结器销64。
如图10和图11所示,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包括:大体水平延伸的上部(联结器上部)66;从上部66的前端大体垂直向下弯曲的前壁部(联结器前壁部)67;和从联结器前壁部67的下端大体水平向后弯曲的下部(联结器下部)68。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具有由联结器上部66、联结器前壁部67和联结器下部68限定的横U形(或槽形)截面形状。
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在左上部通过左上支架61固定连接至减速箱42的后上端部42b,在右上部通过右上支架61固定连接至减速箱42的后上端部42b。
左支架和右支架61通过螺栓45固定到减速箱42的左凸部和右凸部43上。左凸部和右凸部43设置于减速箱42的后上端部42b上。
此外,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在其中下部通过左下支架和右下支架62(见图8)牢固地连接至减速箱42的中间部42a。
左下支架和右下支架62通过螺栓46拧到减速箱42的中间部42a上。
减速箱42是高刚性的(即,高机械强度)箱体。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可通过左上支架和右上支架61以及左下支架和右下支架62牢固地固定到高刚性的减速箱42上。
在联结器上部66的大致纵向中间区域形成有上通孔66a,在联结器下部68的大致纵向中间区域形成有下通孔68a。上通孔66a和下通孔68a沿垂直方向同轴地相互对准,联结器销64能以可移除的方式插入穿过垂直对准的上通孔66a和下通孔68a。
如图10和12所示,右支撑部57从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的右端部63b沿机体宽度方向向右延伸。
右支撑部57包括:前壁部71,其大体垂直延伸至减速箱42的后端部附近;下部72,其从前壁部71的下端大体水平地向后弯曲;上部73,其从前壁部71的上端大体水平地向后弯曲;以及后壁部74,其从上部73的后端倾斜向下并向后弯曲。
前壁部71与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的联结器前壁部67牢固地连接,并通过与联结器前壁部67相似地大致垂直布置而与联结器前壁部67平齐。
上部73与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的联结器上部66牢固地连接,并通过与联结器上部66相似地大致水平布置而与联结器上部66平齐。
这样,上部73通过右上支架61牢固地与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的联结器上部66连接。
下部72与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的联结器下部68牢固地连接,并通过与联结器下部68相似地水平布置而与联结器下部68平齐。
以上述方式,右支撑部57牢固地固定至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的右端部63b。
后壁部74沿垂直于手柄柱17的方向倾斜延伸,并位于前壁部71的后方,在后壁部74和前壁部71之间具有预定间隔S1。
右柱杆部53的基部53a在后壁部74的右端区域74a和前壁部71的右端区域71a之间延伸,并且在其相对两端区域由这些区域支撑(即受支撑件51的相对两端区域之一支撑)。
右柱杆部53是六角柱的形式,其以这样的方式垂直穿过后壁部74延伸,即其远端(后端)部53b从后壁部74斜向上向机体后方(即,朝操作耕耘机10的操作人员)延伸。这样,右柱杆部53的远端部53b沿着并平行于手柄柱17延伸。
右转子26通过装配在右柱杆部53的远端部53b上的右旋转轴36的装配孔36d支撑于右柱杆部53的远端部53b上。
如在图12中所见,大直径筒状件58是绕右旋转轴36的前端部36a的外周并与其同心的构件。大直径筒状件58的功能是防止草等缠绕右旋转轴36。
在右转子26支撑在右柱杆部53的远端部53b上的情况下,右锁销59延伸穿过大直径筒状件58、右旋转轴36和远端部53b。以此方法,右锁销59可防止右旋转轴36从远端部53b抽出。
右旋转轴36的装配孔36d和右车轮15的装配孔15a均形成为与右柱杆部53的六角柱形状相应的六边形截面形状。
如图10所示,左支撑部56沿机体宽度方向从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的左端部63a向左侧延伸。左支撑部56构造成与右支撑部57左右对称,左支撑部56的与右支撑部57相似的那些元件用相同的标号标示,并为免去非必要的重复而不做描述。
与右支撑部57相似的是,左支撑部56牢固地固定于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的左端部63a。
左柱杆部52的基部52a设置于左支撑部56的后壁部74的左端区域74a和前壁部71的左端区域71a(即,支撑件51的相对两端部中的另一端部)。
与右柱杆部53相似,左柱杆部52是六角柱的形式,其以这样的方式垂直穿过后壁部74延伸,即其远端部52b从后壁部74斜向上向机体的后方延伸。这样,左柱杆部52的远端部52b沿着并平行于手柄柱17延伸。
左转子25通过装配在左柱杆部52的远端部52b上的旋转轴31的装配孔31d(图5)支撑于左柱杆部52的远端部52b上。
如在图4中所见,与右旋转轴36的前端部分36a中一样,大直径筒状件58绕左旋转轴31的前端部31a的外周设置并与其同心。
在左转子25支撑于左柱杆部52的远端部52b上的情况下,左锁销(未示出)延伸穿过大直径筒状件58、左旋转轴31和远端部52b。这样,左锁销可防止左旋转轴31从远端部52b抽出。
此外,左车轮15通过装配于左柱杆部52的远端部52b上的左车轮15的装配孔15a支撑于左柱杆部52的远端部52b上。在此状态中,左锁销延伸穿过左车轮15和远端部52b,这样左锁销可防止左车轮15从远端部52b抽出。
左旋转轴31的装配孔31d和右车轮15的装配孔15a均形成为与左柱杆部52的六角柱形状对应的六边形截面形状。
如图10和图12所示,右支撑部57的后壁部74和前壁部71以预定间隔S1相互隔开,右柱杆部53的基部53a在其相对两端区域由两个部分(即,后壁部74和前壁部71)支撑。类似地,左支撑部56的后壁部74和前壁部71通过预定间隔S1相互隔开,左柱杆部52的基部52a在其相对两端区域由两个部分(即后壁部74和前壁部71)支撑。
这样,左柱杆部52的基部52a可由左支撑部56牢固地支撑,而右柱杆部53的基部53a可由右支撑部57牢固地支撑。以此方式,左转子25可由左支撑部56稳固地支撑,而右转子26可由右支撑部57稳固地支撑。
此外,左支撑部56和右支撑部57的后壁部74与手柄柱17垂直设置。
这样,借助于装配在右柱杆部53的远端部53b上的右旋转轴36的装配孔36d,右旋转轴36的端部36e的整个端面可保持抵靠右支撑部56的后壁部74,这样右转子26可沿平行于手柄柱17的方向被稳固地支撑。
同样地,借助于装配在左柱杆部52的远端部52b上的左旋转轴31的装配孔31d,左旋转轴31的端部31e的整个端面可保持抵靠左支撑部52的后壁部74,这样左转子25可沿平行于手柄柱17的方向被稳固地支撑。
如图5所示,左柱杆部52和右柱杆部53均为六角柱的形式。此外,左柱杆部52的基准位置P2从右柱杆部53的基准位置P1相移45度。
此外,左转子25(左旋转轴31)的装配孔31d保持装配于左柱杆部52的远端部52b上,右转子26(右旋转轴36)的装配孔36d保持装配于右柱杆部53的远端部53b上,在这样的状态下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彼此相移45度。
如上所述,左转子25具有以90度的均匀角间隔设置于左旋转轴31的前端部31a上并从前端部31a径向向外伸出的四个左前耕作爪32;也就是说,四个左前耕作爪32相互以90度的均匀角间隔从左旋转轴31的前端部31a径向向外伸出。此外,右转子26具有以90度的均匀角间隔设置于右旋转轴37的前端部36a上并从前端部36a径向向外伸出的四个右前耕作爪37;也就是说,四个右前耕作爪37相互以90度的均匀角间隔从右旋转轴37的前端部36a径向向外伸出。因为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相互相移45度,右前耕作爪37可位于左前耕作爪32两两之间的前空间76中,这样可避免左前耕作爪32和右前耕作爪37之间发生干涉。
此外,如图6所示,因为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相互相移45度,左中耕作爪33可位于右中耕作爪32两两之间的中间空间77中,这样可避免左中耕作爪33和右中耕作爪38之间发生干涉。此外,如图7所示,右后耕作爪39可位于左后耕作爪34两两之间的后空间78中,这样可避免左后耕作爪34和右后耕作爪39之间发生干涉。
通过避免左转子25的各个耕耘爪32、33和34与右转子26的各个耕耘爪37、38和39之间发生干涉,本实施方式允许减少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之间的间隔S2;即,本实施方式允许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沿机体方向紧凑布置。
由于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可沿机体方向紧凑布置,左转子25可比左挡板83的外侧部83a更接近机体的中央,右转子26可比右挡板84的外侧部84a更接近机体的中央。
这样,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可被转子/车轮支撑单元20适当支撑,而不用增加耕耘机10的整体宽度。
如图5和图13所示,四个右前耕作爪37中的两个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四个右前耕作爪37中的其余两个分别向左(机体的内侧)和向右(机体的外侧)延伸。
这样,在向上延伸的右前耕作爪37和向右延伸的右前耕作爪37之间形成前外空间79。反冲启动器47的反冲钮49布置在前外空间79的前部。发动机12可通过操作人员握住反冲钮49向后拉动缆线48而起动。
如图9和图10所示,联结器构件22设置于转子/车轮支撑单元20上。从侧面观看联结器构件22具有横U形(或槽形)截面,并且联结器构件22在其前端部22a上具有支撑筒体81,在其后端部分22b上具有安装支架82。支撑筒体81在上通孔66a和下通孔66b之间与这些通孔同轴延伸。
联结器销64延伸穿过上通孔66a、支撑筒体81的通孔81a和下通孔68a,使得联结器构件22通过联结器销64以可水平枢转的方式与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相连。
滑撬23的上端分23a通过插入安装支架81的安装孔82a中而安装到安装支架82。
如图3所示,当耕耘机10通过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左转子25见图2)耕作土壤时,滑撬23的下端部23b进入土壤。通过滑撬23的上端部23b进入土壤,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的耕作深度可保持不变。
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耕耘机10包括连接到减速部14的下端部的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以及连接到转子/车轮支撑单元20的左、右车轮15。此外,起垄犁(期望的被牵引构件)88代替滑撬23连接到联结器构件22上。由于起垄犁88连接到联结器构件22上,耕耘机10可在借助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耕作土壤92时进行犁沟作业。
如图3或图14所示,必要时,将滑撬23或起垄犁88安装到联结器构件22上。由滑撬23或起垄犁88施加至联结器构件22的负荷通过联结器销64作用在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上。这样,如图8所示,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通过左、右上支架61和左、右下支架62与减速箱42连接。
由于减速箱42是高刚性(即高机械强度)的箱体,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可通过牢固地固定到高刚性的减速箱42上而被稳固地支撑。
左支撑部56和右支撑部57设置于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上,左柱杆部52和右柱杆部53分别设置于左支撑部56和右支撑部57上。
如图4和图8所示,左支撑部56和左柱杆部52以及右支撑部57和右柱杆部53以简单的构造借助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稳固地支撑于减速箱42上。通过此方式,右转子26可稳固地支撑于右柱杆部53的远端部53b上,而左转子25可稳固地支撑于左柱杆部52的远端部52b上。
在本发明的耕耘机10的当前实施方式中,支撑件51通过左、右上支架61和左、右下支架62支撑于减速箱41的中间部42a和后上端部42b上。
此外,右柱杆部53的远端部53b从支撑件51的右端部沿手柄柱17向机体的后方延伸。类似地,左柱杆部52的远端部52b从支撑件51的左端部沿手柄柱17向机体的后方延伸。此外,右转子26的右旋转轴36装配于右柱杆部53的远端部53b上,左转子25的左旋转轴31装配于左柱杆部52的远端部52b上。
以上述方式,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可设置成接近减速箱42的后端,这样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的重心位置G2可更接近于耕耘机10的重心位置G1(图2)。
因此,可减少操作人员在将操纵手柄18(左、右把手18a)提升到机器转移位置时受到的手柄提升负荷;因此,在耕耘机10长距离移动过程中不会有给操作人员施加很大的负担。
此外,如图9所示,左柱杆部52和右柱杆部53沿手柄柱17向机体后方延伸,右转子26的右旋转轴36装配在右柱杆部53上,左转子25的左旋转轴31装配在左柱杆部52上。这样,如图1所示,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可沿着手柄柱17布置并位于手柄柱17下方。从而可实现耕耘机10的紧凑尺寸。
此外,如图4和图8所示,左支撑部56和左柱杆部52以及右支撑部57和右柱杆部53借助联结器构件22的联结器安装部主体63以简单的构造稳固地支撑于减速箱42上。通过此方式,右转子26可稳定地支撑于右柱杆部53的远端部53b上,左转子25可稳定地支撑在左柱杆部52的远端部52b上。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耕耘机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而是可做多种修改。
例如,尽管该实施方式关于将支撑件51用作联结器安装部55的示例进行了以上描述,但是支撑件51也可构造成不具有该支撑件51的用作联结器安装部55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也可通过将支撑件51设置在高刚性(高机械强度)的减速箱42上而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所获得的相同有利优势。
此外,尽管该实施方式关于左柱杆部52和右柱杆部53均呈六角柱形的示例进行了以上描述,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左柱杆部52和右柱杆部53可呈圆柱状或其它具有多边形截面形状的多棱柱,例如矩形或八角形截面形状(即矩形柱或八棱柱)。可选的是,左柱杆部52和右柱杆部53可呈圆筒体或其它多边形筒体。
此外,以下这些部件的形状和构造不限于所示和以上所述,必要时可进行修改,这些部件即联结器构件22、左转子25和右转子26、左旋转轴31和右旋转轴36,左耕作爪32至34和右耕作爪37至39、减速箱42、支撑件51、左柱杆部52和右柱杆部53、联结器安装部55、左支撑部56和右支撑部57、前壁部71和后壁部74、起垄犁88等。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非常适于应用于这样的耕耘机,所述耕耘机包括从机体的下部向左、右伸出的驱动轴,并且在该耕耘机中转子和车轮能以可分离的方式附接至伸出的驱动轴。

Claims (4)

1.一种耕耘机(10),该耕耘机包括沿机体宽度方向从机体(42)的下部向左和向右伸出的驱动轴(44)以及从所述机体的后部向后延伸的手柄柱(17),在该耕耘机中转子(25,26)的旋转轴(31,36)能以可分离的方式附接到所述驱动轴,所述耕耘机包括:
支撑件(51),该支撑件在所述手柄柱的下方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后部,并沿所述机体宽度方向延伸;
联结器安装部(55),其在所述手柄柱下方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后部;
联结器构件(22),其设置于所述联结器安装部上并能够连接有期望的被牵引构件(23,88);以及
一对柱杆部(52,53),所述一对柱杆部分别从所述支撑件(51)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延伸,所述转子的所述旋转轴(31,36)能装配在对应的一个柱杆部(52,53)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柱杆部(52,53)沿所述手柄柱(17),在该手柄柱的下方且与该手柄柱平行地向所述机体(42)的后方延伸,
所述支撑件(51)一体地包括沿所述机体宽度方向设置于其中部的所述联结器安装部(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耕耘机,其中所述支撑件(51)包括:
一对支撑部(56,57),所述一对支撑部从所述联结器安装部(55)沿所述机体宽度方向向左和向右延伸;以及
所述柱杆部中的一个柱杆部(52)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撑部(56)上,另一柱杆部(53)设置在另一支撑部(5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耕耘机,其中每个所述支撑部(56,57)均包括:前壁部(71),其位于所述机体的后端附近;以及后壁部(74),其垂直于所述手柄柱(17),并以预定间隔向后与所述前壁部(71)间隔开,并且
其中,每个所述柱杆部(52,53)均由所述前壁部(71)和所述后壁部(74)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耕耘机,其中,在各所述转子的所述旋转轴(31,36)上以预定的均匀角间隔设有多个耕作爪(32至34,37至39),这些耕作爪从所述旋转轴径向向外伸出;
各所述柱杆部(52,53)均呈多棱柱形式,能装配在所述柱杆部上的各所述旋转轴(31,36)均具有装配孔(31d,36d),所述装配孔具有与所述多棱柱对应的多边形截面形状;并且
所述柱杆部(52,53)设置成相对于彼此具有相移,使得装配在其中一个柱杆部上的所述转子的所述耕作爪(32至34)布置在避免与装配在另一柱杆部上的所述转子的所述耕作爪(37至39)发生干涉的位置。
CN201110216424.8A 2010-07-30 2011-07-29 耕耘机 Active CN1024056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2334A JP5337767B2 (ja) 2010-07-30 2010-07-30 耕耘作業機
JP2010-172334 2010-07-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5696A CN102405696A (zh) 2012-04-11
CN102405696B true CN102405696B (zh) 2014-04-23

Family

ID=44588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6424.8A Active CN102405696B (zh) 2010-07-30 2011-07-29 耕耘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412217B1 (zh)
JP (1) JP5337767B2 (zh)
CN (1) CN102405696B (zh)
ES (1) ES2396592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PE20120022A1 (it) * 2012-11-06 2014-05-07 Girolamo Gianluca Di Dispositivo meccanico per la lavorazione del terreno a risparmio energetico, alta polverizzazione e antiaccumulo di residui di lavorazione
CN104285515B (zh) * 2014-09-13 2016-06-22 东北农业大学 水田单侧田埂筑埂机
RU2602606C1 (ru) * 2015-09-07 2016-11-20 Витал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Степанов Мотокультиватор со стреловидным расположением осей фрез - мксф
WO2019082196A1 (en) * 2017-10-24 2019-05-02 Rooprai Ankur ROTOCULER WITH DOUBLE ROW
CN110543073B (zh) * 2018-05-29 2022-03-15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光源和激光投影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7506A (en) * 1972-11-22 1974-04-30 W Penley Cultivating assembly
EP1075785A1 (en) * 1999-08-09 2001-02-14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mall-sized tiller
CN1432264A (zh) * 2002-01-18 2003-07-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作业机
CN1511438A (zh) * 2002-12-27 2004-07-14 ���\�й�ҵ��ʽ���� 手扶式农用耕作机
CN1529999A (zh) * 2003-03-17 2004-09-22 ���\�й�ҵ��ʽ���� 步行式电动耕作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68803A (ja) 1981-10-21 1983-04-23 ティーディーケイ株式会社 導電性ペ−スト組成物
JPS5868803U (ja) * 1981-11-04 1983-05-10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ロ−タ−収納装置
JPS5929103U (ja) * 1982-08-17 1984-02-23 三菱農機株式会社 耕耘機における耕耘ロ−タの補助取付装置
JPH0595201U (ja) * 1992-05-29 1993-12-27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管理機
JP2575137Y2 (ja) * 1993-09-24 1998-06-25 旭陽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移動農機の作業器取付装置
JP3990572B2 (ja) * 2002-01-16 2007-10-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ロータリ式作業機
JP2008237095A (ja) * 2007-03-27 2008-10-09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歩行型管理機
DE102008054620A1 (de) * 2008-12-15 2010-06-17 Robert Bosch Gmbh Handgeführtes Bodenbearbeitungsgerä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7506A (en) * 1972-11-22 1974-04-30 W Penley Cultivating assembly
EP1075785A1 (en) * 1999-08-09 2001-02-14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mall-sized tiller
CN1432264A (zh) * 2002-01-18 2003-07-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作业机
CN1511438A (zh) * 2002-12-27 2004-07-14 ���\�й�ҵ��ʽ���� 手扶式农用耕作机
CN1529999A (zh) * 2003-03-17 2004-09-22 ���\�й�ҵ��ʽ���� 步行式电动耕作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5696A (zh) 2012-04-11
ES2396592T3 (es) 2013-02-22
JP5337767B2 (ja) 2013-11-06
EP2412217B1 (en) 2012-12-05
JP2012029647A (ja) 2012-02-16
EP2412217A1 (en) 201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5696B (zh) 耕耘机
JP5242466B2 (ja) 歩行型管理機
EP2033505A1 (en) Tilling machine transport and storage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JP2010104302A (ja) 歩行型耕耘管理機
JP4861159B2 (ja) 耕耘装置
JP4972179B2 (ja) 耕耘装置
JP2009268402A (ja) 耕耘機の抵抗棒取付構造
JP2010154867A5 (zh)
JP2017063707A (ja) 移植作業機の移植ユニット
JP2011019425A (ja) ロータリ耕耘装置用の整地部材
JP4961365B2 (ja) 培土板
JP5149830B2 (ja) ロータリ耕耘装置用の整地部材
JP2010172220A (ja) 管理機
JP5369033B2 (ja) ロータリ耕耘装置用の整地部材
JP2012130258A (ja) ロータリー作業機
JP6782960B2 (ja) スタンド装置
WO2018168914A1 (ja) 電動モビリティおよびその分解方法
JP2009082049A (ja) 耕耘機
JP2020167978A (ja) 耕耘装置
JP2006158318A (ja) 耕耘装置
JP2005229826A (ja) 管理機収納ケース
JP2005176662A (ja) 耕耘装置
JP5281662B2 (ja) 歩行型管理機
JP2009039023A (ja) 作業機
JP2007151417A (ja) 装着変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