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3685B - 线束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束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3685B
CN102403685B CN201010280229.7A CN201010280229A CN102403685B CN 102403685 B CN102403685 B CN 102403685B CN 201010280229 A CN201010280229 A CN 201010280229A CN 102403685 B CN102403685 B CN 1024036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rack
wire harness
unit
unit support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802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3685A (zh
Inventor
沙文瀚
石红伟
范道祥
赵松岭
惠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802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036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03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3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36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36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保护汽车电动滑门的电缆的线束保护装置,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单元支架,单元支架为凹槽形,单元支架的槽口部位设置用于限制槽内部件掉落的约束机构,单元支架与其前、后两侧的单元支架铰接连接构成支架整体,各单元支架的槽形内腔顺延相通构成容纳线束的通道,所述的单元支架相互铰接的铰接轴垂直于单元支架内腔的长度方向;支架整体放置在车身滑门的上或者下门框内,当车门开启或关闭时,单元支架受线束牵动,依次绕铰接轴转动,整个装置就可以随线束一起移动,避免了钣金件或其它棱角部位磨损或挤压、划伤线束,单元支架之间的缝隙起到散热的作用,避免线束发热;本发明的装置使电动滑门使用更安全,更方便。

Description

线束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电动滑门,具体就是一种用于保护滑门上的电气设备与整车电源和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导线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需求的提高,车辆的设计越来越豪华,车辆操作的智能化、电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商务车(MPV)、客车的滑门都是电动开启和关闭的,同时滑门上还安装电动玻璃升降器和开关等电器件。那么滑门上的电气部件与整车电源和控制器必然有连接导线,多只导线集成线束,这样的线束在滑门开启和关闭时由于位置不能可靠固定,以及缺乏保护设施,很容易被车内各种锋利的钣金等零部件损坏,容易造成电器功能失效甚至引起漏电、火花而引发安全事故。
为了避免线束被破坏,现有滑门上的线束的连接通常是:滑门和其侧围的车体上设置位置对应的接触式金属接线柱,两者上的导线类似于电源插头和插座的配合,当滑门闭合时,接线柱相连,电气回路导通;当滑门开启时,接线柱连接断开,电气回路断路。这样就避免了线束的位置移动或被磨损、破坏。
但是此方案有如下的缺陷:
1、可靠性低:电气回路的接线柱的金属部分暴露在空气中,长时间不维护易氧化,电阻增大,也容易造成漏电或乘客触电而引发安全事故;
2、滑门上的电器功能在滑门闭合状态、也就是电路导通时可以使用,在滑门开启状态时,电路断开,滑门上的电气设备无法使用,也就是只能电动开启而无法电动关闭,这仍然造成滑门的使用不方便;
3、每个接线柱连接一根导线,接线柱之间还必须相离布置,这样滑门上难以布置足够多的接线柱,也就限制了滑门的电动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保护电动滑门的线束的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使电动滑门的使用更安全、更方便。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束保护装置,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单元支架,单元支架为凹槽形,单元支架的槽口部位设置用于限制槽内部件掉落的约束机构,单元支架与其前、后两侧的单元支架铰接连接构成支架整体,各单元支架的槽形内腔顺延相通构成容纳线束的通道,所述的单元支架相互铰接的铰接轴垂直于单元支架内腔的长度方向。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线束保护装置的单元支架和约束机构构成容纳线束的空间,然后同样结构的单元支架首尾铰接构成支架整体,这样线束可以置入支架整体的空腔内,支架整体放置在车身滑门的上或者下门框内,当车门开启或关闭时,单元支架受线束牵动,依次绕铰接轴转动,支架整个也就是整个装置就可以随线束一起移动,由于单元支架具有可靠的结构强度,这样不仅避免了钣金件或其它棱角部位磨损或划伤线束,而且保证线束不会受到挤压;同时单元支架之间的缝隙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避免线束工作发热而引发火灾;利用本发明的保护装置可以可靠地保护滑门或其它位置沿一定轨迹运动的线束免受损害。相应的电动滑门或者其它机构的工作也就更加安全,能够真正实现电动开关,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单元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单元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两单元支架首尾铰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两单元支架装配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5所示,一种线束保护装置,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单元支架5,单元支架5为凹槽形,最好就是图1所示的四方槽形,单元支架5的槽口部位设置用于限制槽内部件掉落的约束机构,约束机构可以是凹槽的侧壁相向延伸构成的弹性收口结构,也可以是如图所示的围合该凹槽的单元盖板6,单元盖板6连接在槽壁的边缘;该单元盖板6还可以是与单元支架5整体加工成型的,换句话说就是单元支架5是一个大致为四方壳体的形状。单元支架5与其前、后两侧的单元支架5铰接连接构成支架整体,各单元支架5的槽形内腔顺延相通构成容纳线束的通道,所述的单元支架5相互铰接的铰接轴9垂直于单元支架5内腔的长度方向。该铰接轴9可以位于单元支架5的底板上,也可以位于侧壁等位置,只要前后单元支架5能绕铰接轴9转动,同时单元支架5的内腔顺延相通,待保护的线束即可放置在该槽腔之中,也就是由单元单元支架5构成的支架整体实际上就类似柔性的套管,待保护线束位于管内腔中。
约束机构的优选结构是:单元盖板6最好是图2、3所示的与单元支架5可拆卸连接,具体就是单元支架5的外侧壁中部上边缘、也就是远离底板的边缘附近设置凸缘7,单元盖板6宽度方向的两端设有伸向单元支架5底板的卡扣,单元盖板6通过两端的卡扣卡接在单元支架5的凸缘7上。装配时,先将单元支架5首尾铰接,然后布置好线束再将单元盖板6卡接到单元支架5上,单元盖板6起到防止线束掉落的作用。
装配完成的装置如图4、5所示,因为滑门的尺寸决定了线束的长度,那么所述的单元支架5就根据实际线束的长度选用足够的个数;然后将装配完成的支架整体也就是保护装置放置在车身滑门的门框槽内,单元支架5的横截面为四方形形状容易与各种车型的车门门框适配,或者也可以根据门框槽的形状合理设置单元支架5的外形。当车门开启时,单元支架5受线束的微小牵动作用,依次绕铰接轴9转动,车门关闭时,单元支架5又在线束的微小作用立下绕铰接轴9转动而回位到车门框槽内,因为各单元支架5只能沿铰接轴9转动,所以支架整体的移动和复位是非常可靠的。由于单元支架5具有可靠的结构强度,这样不仅避免了钣金件或其它棱角部位磨损或划伤、挤压线束;同时单元支架5之间的缝隙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避免线束工作发热而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电动滑门的使用更加安全;而且电缆、线束始终保持连接,电动滑门等其它机构的也就能随时被电动控制,能够真正实现电动开、关滑门,滑门的使用更加方便。
铰接轴9最好对称地位于单元支架5的两个侧壁的前、后两端,也就单元支架5的侧壁前后两端都与相邻的单元支架5通过铰接轴9铰接。显然,单元支架5两端是无需同时设置铰接轴9的,而是单元支架5的一端的侧壁上设置铰接轴9、另一端侧壁上设置与铰接轴9配合的通孔10,装配时,前一单元支架5的铰接轴9穿连在后一单元支架5前端侧壁上的通孔10中,由于铰接轴9对称设置在单元支架5侧壁上,也就是两个侧壁上各有一个铰接轴9,因单元支架5通常都是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等合成材料制成,所以装配时稍用力按压单元支架5的两侧壁板体即可将铰接轴9插入通孔10,而铰接轴9无法自行从通孔10内脱离,当然还可以在铰接轴9外端设置尺寸略大于通孔10的止回台,止回台沿铰接轴9的轴身外端周向布置,这样进一步确保各单元支架5连接更可靠。铰接轴9还可以是中空结构,利于减轻装置重量。最好铰接轴9设置在侧壁板体的外表面,这样相邻的单元支架5装配更方便。这样的结构中只要单元支架5的底板和单元盖板6在槽长方向的尺寸小于侧壁的长度,单元支架5转动到与相邻单元支架5上的底板或单元盖板6相抵靠时自然就会停止,这也就构成了限制单元支架5绕铰接轴9转动的角度大小的限位机构。根据使用需要将单元支架5的底板和单元盖板6的长度设置成不同规格则单元支架5的转动角度可以任意选择,通常底板越长、单元盖板6越短则单元支架5可转动的角度越大。
更优选的限位机构就是:各单元支架5的槽口朝向一致,单元支架5侧壁外表面上设置凸起13,凸起13位于侧壁上的两铰接轴9之间的位置,单元支架5的前端侧壁上具有尺寸大于该凸起13的开口部11,凸起13和开口部11的位置对应,也就是说当前后两单元支架5连接之后,前方单元支架5侧壁上的凸起13正好位于后方单元支架5的侧壁前端的开口部11内,如图4中所示,那么两单元支架5既能相互转动,且转动的的范围被限制在了凸起13抵靠开口部11的上下沿对应的角度范围内。这样有利于进一步精确控制单元支架5转动较小的角度,使车门启闭时线束的弯折弧度更小,进一步减小线束的弯折角度,提高对线束的保护效果。显然,所述的凸起13与开口部11构成的限位机构也是左右对称地设置在单元支架5的左右两个侧壁上的。而且,还可以在单元支架5前部内侧壁设置与凸起13结构类似的凸起13`,在单元支架5后端设置与该凸起13`配合的开口部11`,两者的配合关系与凸起13和开口部11`的配合关系类似,如图3所示,这样又多了一重限位作用。
所述的单元支架5最好设置为一端较宽、一端较窄的形状,相邻单元支架5首尾插入而铰接为支架整体,也就是尽量使装配完成后的各单元支架5外表面平齐,支架整体的各横截面为尺寸相等的正四边形。这样既可以保证装置的内腔有足够的空间容纳线束,同时又减小其外部尺寸,减小对车身空间的使用,提高适用范围。具体可以是:所述的单元盖板6为中间宽两端窄的形状,其板面与单元支架5的上端面平齐、两端的外表面与单元支架5的侧面平齐,所述的凸起13的表面与单元支架5前部的外侧面平齐,所述的单元支架5的前部内侧面与其后部的外侧面平齐;也可以认为是单元支架5前端内腔大,且该内腔的尺寸正好与其后端的外表面宽度吻合,前、后两单元支架5首尾插入并通过铰接轴9构成铰接连接。此时凸起13、13`附近形成了一个台阶部位,所以单元支架5侧壁的前、后端的轮廓小于转动时与其相对的位置的轮廓,也就是单元支架5的侧壁前端轮廓小于凸起13周边的轮廓,单元支架5的侧壁后端轮廓小于凸起13`周边的轮廓;这样就避免单元支架5侧壁端部与台阶部抵靠,而造成单元支架5转动的角度范围过小。
至于凸起13、13`的具体形状则可以随意选择,最好所述的凸起13、13`的表面光滑并位于侧壁的中部位置,所述的单元支架5的侧壁的前、后两端部光滑过渡,开口部11、11`位于侧壁端部的板面中间位置,使得各单元支架5以便转动更顺畅。

Claims (5)

1.一种线束保护装置,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单元支架(5),单元支架(5)为凹槽形,单元支架(5)的槽口部位设置用于限制槽内部件掉落的约束机构,单元支架(5)与其前、后两侧的单元支架(5)铰接连接构成支架整体,各单元支架(5)的槽形内腔顺延相通构成容纳线束的通道,所述的单元支架(5)相互铰接的铰接轴(9)垂直于单元支架(5)内腔的长度方向;
所述的单元支架(5)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单元支架(5)绕铰接轴(9)转动的角度的限位机构;
所述的铰接轴(9)对称地连接在单元支架(5)的两个侧壁的前、后两端,单元支架(5)的侧壁中部长度大于底板的长度;
所述的各单元支架(5)的槽口朝向一致,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位于单元支架(5)侧壁外表面上的两铰接轴(9)之间的凸起(13),单元支架(5)的侧壁前端具有尺寸大于该凸起(13)的开口部(11),凸起(13)和开口部(11)的位置对应;
所述的单元支架(5)侧壁的内表面设置另一组凸起(13`),单元支架(5)后端具有与该凸起(13`)配合且尺寸略大于该凸起(13`)的开口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约束机构包括单元盖板(6),单元盖板(6)两端设置卡扣,所述的单元支架(5)的侧壁外表面的远离底板的边缘附近设置凸缘(7),单元盖板(6)的两端卡接在该凸缘(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支架(5)的一端槽腔较宽、另一端较窄,相邻单元支架(5)首尾插入而铰接为支架整体,支架整体的横截面为正四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13、13`)的表面光滑并位于侧壁的中部位置,所述的单元支架(5)的侧壁的前、后两端部光滑过渡,开口部(11、11`)位于侧壁端部的板面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轴(9)位于单元支架(5)的侧壁外表面一端,单元支架(5)的侧壁另一端设置与铰接轴配合的通孔(10),所述的铰接轴(9)为空心轴并与单元支架(5)的侧壁板体整体加工成型,铰接轴(9)外端设有尺寸略大于通孔(10)的止回台。
CN201010280229.7A 2010-09-08 2010-09-08 线束保护装置 Active CN1024036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0229.7A CN102403685B (zh) 2010-09-08 2010-09-08 线束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0229.7A CN102403685B (zh) 2010-09-08 2010-09-08 线束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3685A CN102403685A (zh) 2012-04-04
CN102403685B true CN102403685B (zh) 2015-04-29

Family

ID=45885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80229.7A Active CN102403685B (zh) 2010-09-08 2010-09-08 线束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036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8823B (zh) * 2022-02-28 2024-01-09 深圳诺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推车外设装置支撑组件以及推车
CN115162807A (zh) * 2022-09-01 2022-10-11 郑州卫莱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汽车轴距的分体抱夹式搬运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8490A (zh) * 2005-06-14 2008-06-1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用于滑动门的线束导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94093A (ja) * 1986-02-19 1987-08-26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ケ−ブル等の可撓支持体
JP3792063B2 (ja) * 1999-02-03 2006-06-28 日東工業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保護材
JP3867497B2 (ja) * 2000-11-10 2007-01-1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ドアのドア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JP3850758B2 (ja) * 2002-06-25 2006-11-2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ドアのケーブル配索支持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8490A (zh) * 2005-06-14 2008-06-1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用于滑动门的线束导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3685A (zh) 2012-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229644A1 (en) Automotive exterior lamp assembly with charge port
CN206506059U (zh) 一种插排安全保护盒
CN102593647A (zh) 带防护门的安全插座
TW200618404A (en) Flat circuit connector
CN102403685B (zh) 线束保护装置
JP5879556B2 (ja) 電動車両用充電装置
CN108173319A (zh) 锂电池组充电装置
CN207926003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电力柜
CN207742837U (zh) 一种沙盘用车辆运行装置
CN201097286Y (zh) 硬盘抽取盒
CN110774997B (zh) 一种方便输出的车内用电电源的布置结构
CN207967346U (zh) 一种电连接器快速接线装置
CN207916692U (zh) 一种汽车安全驾驶提醒装置
CN111817054B (zh) 一种插座
CN114528191B (zh) 一种单片机编译器系统
CN110445219A (zh) 一种智能充电器
CN219322115U (zh) 一种无线充出风口翻转隐藏式结构
CN213649354U (zh) 一种减振防过热多位一体式充电装置
CN213782145U (zh) 一种agv车用锂电池
CN203039607U (zh) 车载逆变器
CN215896882U (zh) 一种车载通信用可以防误插的电源
CN210174600U (zh) 一种agv电池箱供电锁止机构
WO2015027471A1 (zh) 一种狂奔轮
CN21353446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站
CN212677484U (zh) 电子元件安装装置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