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2158A -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2158A
CN102402158A CN2011102793057A CN201110279305A CN102402158A CN 102402158 A CN102402158 A CN 102402158A CN 2011102793057 A CN2011102793057 A CN 2011102793057A CN 201110279305 A CN201110279305 A CN 201110279305A CN 102402158 A CN102402158 A CN 102402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shaft member
toner
rotating shaft
develop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93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2158B (zh
Inventor
见原幸一
永井隆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02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2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2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21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er supplying means, e.g. structure of developer supply roll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16Agitator type
    • G03G2215/0819Agitator type two or more agitators
    • G03G2215/0822Agitator type two or more agitators with wall or blade between agita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16Agitator type
    • G03G2215/0827Aug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36Way of functioning of agitator means
    • G03G2215/0838Circulation of developer in a closed loop within the sump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在抑制显影剂传送部的挠曲的同时确保显影槽内可贮存的显影剂量的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在显影装置(200)的显影槽(201)中设有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其具有:第1旋转轴部件(202b),是在圆柱上形成了向轴线(N1)方向延伸的槽(T1)的形状;和第1螺旋叶片(202a),围绕该第1旋转轴部件(202b),并通过以该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轴线(N1)为中心的旋转运动,传送显影剂。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具有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带电装置及曝光装置在图像承载体(感光体)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影,通过显影装置提供显影剂,从而使该静电潜影显影,将感光体上的显影剂图像通过转印部转印到记录纸张等记录介质上,通过定影装置使该显影剂图像定影到记录纸张,从而形成图像。
通过显影装置提供到感光体的显影剂贮存到显影装置具有的显影槽。贮存到显影槽的显影剂被传送到显影装置具有的显影辊。显影辊在其表面承载显影剂并旋转,从而将显影剂提供到感光体。显影剂在传送到显影辊的过程中摩擦带电,带电的显影剂因与感光体表面的静电潜影之间的静电力,从显影辊上移动到该感光体上。这样一来,显影装置显影感光体表面的静电潜影,形成显影剂图像。
近年来,随着图像形成装置的高速化及小型化,要求显影装置的小型化及显影处理高速化。例如,JP特开2009-109741号公报记载了如下循环方式的显影装置:具有显影剂传送部,其通过显影槽内设置的分隔壁形成第1传送路径、第2传送路径、第1连通路径及第2连通路径,在第1传送路径内及第2传送路径内相互向相反方向传送显影剂。JP特开2009-109741号公报记载的显影剂传送部是具有圆柱状的旋转轴部件、及围绕该旋转轴部件的螺旋叶片的螺旋钻状部件,通过该显影剂传送部循环传送显影剂,实现显影处理的高速化。
对JP特开2009-109741号公报记载的显影剂传送部,以原来的形状减小大小时,在与旋转轴部件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该显影剂传送部容易挠曲,结果可能产生该显影剂传送部和显影槽底部的接触。为避免接触,需要增大显影槽,因此难以使显影装置整体小型化。
对此,在保持螺旋叶片外径的状态下,增大螺旋叶片的内径及与该内径相等的旋转轴部件的外径,如变更为这一形状的显影剂传送部件,则旋转轴部件的强度提高,可抑制挠曲。但是,当旋转轴部件的外径变大时,显影槽中的旋转轴部件的占有体积增加,显影槽内可贮存的显影剂量变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可在抑制显影剂传送部的挠曲的同时,确保显影槽内可贮存的显影剂量。
本发明是一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影槽,贮存显影剂;显影剂传送部,设置在上述显影槽上,该显影剂传送部具有旋转轴部件和螺旋叶片,上述旋转轴部件是在圆柱上形成了向轴线方向延伸的槽的形状,上述螺旋叶片围绕该旋转轴部件,并通过以该旋转轴部件的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运动来传送显影剂;和显影辊,承载并供给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显影剂传送部具有:旋转轴部件,其是在圆柱上形成了向轴线方向延伸的槽的形状;和螺旋叶片,围绕该旋转轴部件。形成了槽的圆柱状的旋转轴部件与其轴线方向上的截面积相等的圆柱状旋转轴部件相比,与该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刚性较高。因此本发明的涉及的显影剂传送部难以挠曲。并且,本发明涉及的旋转轴部件是在圆柱上形成了向轴线方向延伸的槽的形状,因此和外径相等的圆柱的旋转轴部件相比,显影槽内的旋转轴部件的占有体积较小。因此,在显影槽内可贮存更多的显影剂。因此,本发明涉及的显影装置可在抑制显影剂传送部的挠曲的同时,确保显影槽内可贮存的显影剂量,结果可实现小型化。
并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螺旋叶片在仅与上述旋转轴部件的外边缘部接触的状态下,固定于该旋转轴部件上。
根据本发明,螺旋叶片仅与旋转轴部件的外边缘部接触。因此,在螺旋叶片和旋转轴部件的槽部之间产生间隙。这样一来,不仅在不与螺旋叶片相对的槽部中,而且在和螺旋叶片相对的槽部中,均可承载显影剂并在旋转轴部件的圆周方向搅拌显影剂。因此,本发明涉及的显影装置与螺旋叶片和旋转轴部件的槽部的间隙被掩埋的状态相比,可使显影剂迅速带电,结果可实现显影处理的高速化。
并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槽的形状在和上述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中是V字形或U字形。
根据本发明,槽的形状在和旋转轴部件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中是V字形或U字形。这样一来,可抑制显影剂停留在槽内。
并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槽的个数是3个以上5个以下。
根据本发明,槽的个数是3个以上5个以下。当槽的个数是2个以下时,在特定方向易于挠曲。并且,在与旋转轴部件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当槽的个数是6个以上时,与槽的个数是5个以下时相比,各个槽的与上述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积变小,结果使槽中可承载的显影剂量减少,显影剂的搅拌效果减少。与之相对,当槽的个数是3个以上5个以下时,在特定方向难以挠曲,且可充分确保槽中可承载的显影剂量并进行搅拌。
并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槽在与上述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在上述旋转轴部件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
根据本发明,槽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在旋转轴部件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因此,在与旋转轴部件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所有方向上,可均等地抑制显影剂传送部的挠曲。
并且,本发明是一种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显影装置。
根据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述显影装置,使用该显影装置形成图像。因上述显影装置可小型化,所以图像形成装置也可小型化。
本发明的目的、特色及优点可通过下述详细说明及附图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调色剂盒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3是以图2所示的线A-A为切断面线的调色剂盒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显影装置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5是以图4所示的线B-B为切断面线的显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6是以图4所示的线C-C为切断面线的显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第1显影剂传送部的透视图。
图8是分解表示第1显影剂传送部的图。
图9是与第1显影剂传送部的轴线垂直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具有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200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图像形成装置100是同时具有复印功能、打印功能及传真功能的复合机,根据传送的图像信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全彩或黑白的图像。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复印模式(复制模式)、打印模式及传真模式三种印刷模式,根据来自未图示的操作部的操作输入、来自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装置、信息记录介质、使用了存储装置的外部设备等的印刷任务的接收,通过未图示的控制单元部选择印刷模式。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构成的示意图。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0、转印部30、定影部40、记录介质供给部50、排出部60、未图示的控制单元部。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0包括:感光鼓21b、21c、21m、21y;带电部22b、22c、22m、22y;曝光单元23;显影装置200b、200c、200m、200y;清洁单元25b、25c、25m、25y;调色剂盒300b、300c、300m、300y;调色剂供给管250b、250c、250m、250y。转印部30包括:中间转印带31;驱动辊32;从动辊33;中间转印辊34b、34c、34m、34y;转印带清洁单元35;转印辊36。
感光鼓21、带电部22、显影装置200、清洁单元25、调色剂盒300、调色剂供给管250、及中间转印辊34,为对应彩色图像信息中含有的黑(b)、青(c)、品红(m)、及黄(y)等各颜色的图像信息,分别各设置4个。在本说明书中,要区分对应各颜色分别设置4个的各部件时,在表示各部件的数字的末尾添加表示各颜色的字母b、c、m、y来作为参照标记,在统称各部件时,仅将表示各部件的数字作为参照标记。
感光鼓21由未图示的驱动部可绕轴线旋转地支撑,包括未图示的导电性基体、形成在该导电性基体表面的光电导层。导电性基体可采用各种形状,例如包括圆筒状、圆柱状、薄膜片状等。光电导层由通过被照射光而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作为感光鼓21例如可使用包括以下部件的装置:由铝形成的圆筒状部件(导电性基体);和薄膜(光电导层),形成在该圆筒状部件的外周面上,由非晶硅(a-Si)、硒(Se)或有机光半导体(OPC)构成的薄膜(光电导层)。
带电部22、显影装置200及清洁单元25围绕感光鼓21的旋转方向而以上述顺序配置,带电部22与显影装置200及清洁单元25相比配置在竖直方向下方。
带电部22是使感光鼓21表面带电为预定极性及电位的装置。带电部22在面向感光鼓21的位置上沿感光鼓21的长度方向设置。接触带电方式中,带电部22与感光鼓21表面接触地设置。非接触带电方式中,带电部22离开感光鼓21表面地设置。
带电部22与显影装置200、清洁单元25等一起设置在感光鼓21的周围。带电部22优选和显影装置200、清洁单元25等相比,设置在靠近感光鼓21的位置。这样一来,可切实防止感光鼓21的带电不良的发生。
作为带电部22可使用刷型带电装置、辊型带电装置、电晕放电装置、离子发生装置等。刷型带电装置及辊型带电装置是接触带电方式的带电装置。刷型带电装置包括使用带电刷的装置、使用磁刷的装置等。电晕放电装置及离子发生装置是非接触带电方式的带电装置。电晕放电装置包括使用丝状的放电电极的装置、使用锯齿状的放电电极的装置、使用针状的放电电极的装置等。
曝光单元23被配置为,使得从曝光单元23射出的光通过带电部22和显影装置200之间,并照射到感光鼓21的表面。曝光单元23通过向处于带电状态的感光鼓21b、21c、21m、21y表面分别照射和各颜色图像信息对应的激光,在感光鼓21b、21c、21m、21y各自的表面形成和各颜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影。曝光单元23例如可使用具有激光照射部及多个反射镜的激光扫描单元(LSU)。作为曝光单元23,也可使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阵列、适当组合了液晶快门和光源的单元等。
显影装置200是如下装置:通过调色剂使感光鼓21上形成的静电潜影显影,从而在感光鼓2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在显影装置200的竖直方向上部连接作为筒状部件的调色剂供给管250。稍后详述显影装置200。
调色剂盒300和显影装置200相比配置在竖直方向上方,用于贮存未使用的调色剂。调色剂盒300的竖直方向下部连接调色剂供给管250。调色剂盒300经由调色剂供给管250将调色剂提供到显影装置200。稍后详述调色剂盒300。
清洁单元25是如下部件: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21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后,去除残留在感光鼓21表面的调色剂,使感光鼓21表面清洁化。作为清洁单元25,例如使用抓取调色剂的板状部件、及收容抓取的调色剂的容器状部件。
根据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0,在通过带电部22而处于均匀的带电状态的感光鼓21的表面,从曝光单元23照射和图像信息对应的激光,而形成静电潜影。调色剂从显影装置200提供到感光鼓21上的静电潜影,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该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下述中间转印带31。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后,残留在感光鼓21表面的调色剂由清洁单元25去除。
中间转印带31是配置在感光鼓21的竖直方向上方的环形带状部件。中间转印带31由驱动辊32和从动辊33架起,形成环形的路径,并向箭头A4方向移动。
驱动辊32被设置成可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绕其轴线旋转。驱动辊32通过该旋转使中间转印带31向箭头A4方向移动。从动辊33被设置成可以从动于驱动辊32的旋转而旋转,并使中间转印带31产生一定的张力以便中间转印带31不松弛。
中间转印辊34经由中间转印带31与感光鼓21压接,且可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绕其轴线旋转地设置。作为中间转印辊34,例如可使用以下装置:在直径8mm~10mm的金属(例如不锈钢)辊的表面形成导电性的弹性部件。中间转印辊34具有以下功能:连接施加转印偏压的未图示的电源,将感光鼓21表面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
转印辊36经由中间转印带31与驱动辊32压接,可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绕轴线旋转地设置。在转印辊36和驱动辊32的压接部(转印夹持部)中,将由中间转印带31承载并传送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从下述记录介质供给部50传送的记录介质上。
转印带清洁单元35经由中间转印带31与从动辊33相对,与中间转印带31的调色剂图像承载面接触地设置。转印带清洁单元35在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后,去除并回收中间转印带31表面的调色剂。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后,调色剂附着到中间转印带31并残留时,通过中间转印带31的移动,残留调色剂可能附着到转印辊36。调色剂附着到转印辊36时,该调色剂会染污之后转印的记录介质的背面。
根据转印部30,中间转印带31与感光鼓21接触的同时移动时,向中间转印辊34施加和感光鼓21表面的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转印偏压,而将感光鼓21表面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上。通过感光鼓21y、感光鼓21m、感光鼓21c、感光鼓21b分别形成的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按照此顺序依次重叠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上,从而形成全彩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的调色剂图像通过中间转印带31的移动而传送到转印夹持部,在转印夹持部中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被传送到下述定影部40。
记录介质供给部50例如包括:送纸盒51、拾取辊52a、52b、传送辊53a、53b、定位辊54、送纸盘55。送纸盒51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竖直方向下部,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部贮存记录介质的容器状部件。送纸盘55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外壁面上,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外部贮存记录介质的盘状部件。作为记录介质包括普通纸、彩色复印纸、高射投影仪用片材、明信片等。
拾取辊52a是如下部件:一张张取出贮存在送纸盒51中的记录介质,并传送到纸张传送路径A1。传送辊53a是彼此压接设置的一对辊状部件,在纸张传送路径A1中向定位辊54传送记录介质。拾取辊52b是如下部件:一张张取出贮存在送纸盘55中的记录介质,并传送到纸张传送路径A2。传送辊53b是彼此压接地设置的一对辊状部件,在纸张传送路径A2中将记录介质向定位辊54传送。
定位辊54是彼此压接设置的一对辊状部件,使从传送辊53a、53b传送的记录介质,与中间转印带31承载的调色剂图像被传送到转印夹持部同步地被传送到转印夹持部。
通过记录介质供给部50,与中间转印带31承载的调色剂图像传送到转印夹持部同步,将记录介质从送纸盒51或送纸盘55传送到转印夹持部,而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该记录介质上。
定影部40具有加热辊41及加压辊42。控制加热辊41,使其为预定的定影温度。加压辊42是与加热辊41压接的辊。加热辊41与加压辊42一起加热记录介质的同时进行夹持,从而使构成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熔融,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定影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被传送到下述排出部60。
排出部60包括传送辊61、排出辊62、排出盘63。传送辊61是在定影部40的竖直方向上方彼此压接地设置的一对辊状部件。传送辊61将定影了图像的记录介质朝向排出辊62传送。
排出辊62是彼此压接设置的一对辊状部件。排出辊62在单面印刷时,将完成单面印刷的记录介质排出到排出盘63。排出辊62在双面印刷时,将完成了单面印刷的记录介质经由纸张传送路径A3传送到定位辊54,将完成了双面印刷的记录介质排出到排出盘63。排出盘63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竖直方向上表面,贮存定影了图像的记录介质。
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未图示的控制单元部。控制单元部例如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空间中的竖直方向上部,包括存储部、计算部、控制部。在存储部中输入:经由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竖直方向上方的未图示的操作面板输入的各种设定值、来自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部各处的未图示的传感器等的检测结果、来自外部设备的图像信息等。并且,在存储部中写入进行各种处理的程序。各种处理例如是记录介质判断处理、附着量控制处理、定影条件控制处理等。
存储部可使用本领域常用的,例如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HDD)等。外部设备可使用可形成或取得图像信息且可电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气、电子设备,例如计算机、数码相机、电视机、录像机、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记录器、HDVD(High-Definition Digital Versatile Disc)记录器、蓝光盘记录器、传真装置、移动终端装置等。
计算部将写入到存储部中的各种数据(图像形成命令、检测结果、图像信息等)及各种处理的程序取出,进行各种判断。控制部根据计算部的判断结果向图像形成装置100上设置的各装置发送控制信号,进行动作控制。
控制部及计算部包括由具有中央处理装置(CPU,中央处理单元)的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等实现的处理电路。控制单元部含有该处理电路的同时含有主电源,电源不仅向控制单元部提供电力,而且向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装置提供电力。
图2是表示调色剂盒300的构成的示意图。图3是以图2所示的线A-A为切断面线的调色剂盒300的截面图。调色剂盒300是经由调色剂供给管250向显影装置200提供调色剂的装置。调色剂盒300包括:调色剂收容容器301、调色剂吸取部件302、调色剂排出部件303、调色剂排出容器304。
调色剂收容容器301是具有大致半圆柱状的内部空间的容器状部件,在其内部空间中,旋转自如地支撑调色剂吸取部件302,并收容未使用的调色剂。调色剂排出容器304是具有沿着调色剂收容容器30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大致半圆柱状的内部空间的容器状部件,在其内部空间旋转自如地支撑调色剂排出部件303。调色剂收容容器301的内部空间和调色剂排出容器304的内部空间,经由沿调色剂收容容器301的长度方向形成的连通口305连通。调色剂排出容器304在其竖直方向下部形成排出口306。调色剂排出容器304中,在排出口306连接调色剂供给管250。
调色剂吸取部件302包括:旋转轴302a、基体302b、滑动部302c。旋转轴302a是沿调色剂收容容器3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圆柱状部件。基体302b是沿调色剂收容容器3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在其宽度方向及厚度方向的中央部,安装到旋转轴302a上。滑动部302c是安装在基体302b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具有可挠性的部件,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形成。调色剂吸取部件302随着旋转轴302a绕其轴线旋转而使基体302b旋转运动,使基体302b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上设置的滑动部302c在调色剂收容容器301的内壁面滑动摩擦,从而将该调色剂收容容器301内的调色剂吸取到调色剂排出容器304。
调色剂排出部件303是将调色剂排出容器304内的调色剂向排出口306传送的部件。调色剂排出部件303是含有以下部件的螺旋钻状部件:调色剂排出旋转轴303a;围绕该调色剂排出旋转轴303a设置的调色剂排出叶片303b。
通过调色剂盒300,调色剂收容容器301内的未使用调色剂由调色剂吸取部件302吸取到调色剂排出容器304。并且,吸取到调色剂排出容器304的调色剂通过调色剂排出部件303传送到排出口306。传送到排出口306的调色剂从该排出口306排出到调色剂排出容器304外,并经由调色剂供给管250提供到显影装置200。
图4是表示显影装置200的构成的示意图。图5是以图4所示的线B-B为切断面线的显影装置200的截面图。图6是以图4所示的线C-C为切断面线的显影装置200的截面图。显影装置200是如下装置:通过向感光鼓21表面提供调色剂,使该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影显影。显影装置200包括:显影槽201、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第2显影剂传送部203、显影辊204、显影槽盖205、刮刀206、分隔壁207、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208。
显影槽201是具有内部空间的部件,在其内部空间中贮存显影剂。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显影剂,可以是仅由调色剂构成的单成分显影剂,也可是含有调色剂和载体的双成分显影剂。在显影槽201中,在其竖直方向上方设有显影槽盖205,在内部空间设有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第2显影剂传送部203、显影辊204、刮刀206、及分隔壁207。并且,在显影槽201的竖直方向下部(底部)设有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208。
显影辊204包括磁辊,在表面承载显影槽201内的显影剂,并将承载的显影剂中含有的调色剂提供到感光鼓21。显影辊204连接到未图示的电源,而被施加显影偏压。显影辊204上承载的调色剂,在感光鼓21附近在显影偏压所形成的静电力的作用下向感光鼓21移动。
刮刀206是在显影辊204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其宽度方向的一端固定在显影槽201上,且另一端相对于显影辊204表面具有间隙地设置。刮刀206相对显影辊204表面具有间隙地设置,从而将显影辊204上承载的显影剂的量限制为预定量。作为刮刀206的材料可使用不锈钢、铝、合成树脂等。
分隔壁207是在显影槽201的大致中央部沿该显影槽2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纵向形状的部件。分隔壁207设置在显影槽201的底部和显影槽盖205之间,长度方向两端部离开显影槽201的内壁面地设置。通过分隔壁207,显影槽201的内部空间被划分为:第1传送路径P、第2传送路径Q、第1连通路径R、第2连通路径S。
第2传送路径Q是沿着分隔壁207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空间,是面向显影辊204的空间。第1传送路径P是沿着分隔壁207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空间,是夹着分隔壁207与第2传送路径Q相对的空间。第1连通路径R是在分隔壁207的长度方向一端部207a侧连通第1传送路径P和第2传送路径Q的空间。第2连通路径S是在分隔壁207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207b侧连通第1传送路径P和第2传送路径Q的空间。
显影槽盖205在显影槽201的竖直方向上方拆装自如地设置。在显影槽盖205上形成供给口205a。供给口205a在第1传送路径P的竖直方向上方形成在第2连通路径S附近。显影槽盖205中,在供给口205a连接调色剂供给管250。调色剂盒300中收容的调色剂经由调色剂供给管250及供给口205a提供到显影槽201内。
第1显影剂传送部件202设置在第1传送路径P内。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从分隔壁207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207b侧向长度方向一端部207a侧传送显影槽201内的显影剂。以下将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传送显影剂的传送方向称为传送方向X。
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包括:第1螺旋叶片202a、第1旋转轴部件202b、第1支撑部件202c、第1齿轮202d。第1螺旋叶片202a围绕第1旋转轴部件202b设置。第1旋转轴部件202b设置为,其轴线N1沿分隔壁207的长度方向延伸。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形状是,在以轴线N1方向为轴线方向的圆柱上形成了在该轴线N1方向延伸的槽T1的形状。
在轴线N1方向的两端部中,第1旋转轴部件202b由2个圆柱状的第1支撑部件202c支撑。2个第1支撑部件202c中,第2连通路径S侧的第1支撑部件202c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显影槽201的内壁上。2个第1支撑部件202c中,第1连通路径R侧的第1支撑部件202c在显影槽201的外侧与第1齿轮202d连接。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不经由第1支撑部件202c地连接第1旋转轴部件202b和第1齿轮202d。
第1旋转轴部件202b经由第1支撑部件202c及第1齿轮202d,通过马达等驱动部,以轴线N1为中心,以60rpm~180rpm在旋转方向G1旋转运动。随着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旋转运动,第1螺旋叶片202a以轴线N1为中心旋转运动,将贮存在第1传送路径P的显影剂传送到传送方向X下游侧。如上所述,显影槽盖205的供给口205a在第1传送路径P的竖直方向上方形成在第2连通路径S附近,因此调色剂盒300内的未使用调色剂首先提供到第1传送路径P中的传送方向X上游侧,之后通过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传送到传送方向X下游侧。
第2显影剂传送部203设置在第2传送路径Q内。第2显影剂传送部203从分隔壁207的长度方向一端部207a侧向长度方向另一端部207b侧传送显影槽201内的显影剂。以下将第2显影剂传送部203传送显影剂的传送方向称为传送方向Y。
第2显影剂传送部203包括:第2螺旋叶片203a、第2旋转轴部件203b、第2支撑部件203c、第2齿轮203d。第2螺旋叶片203a围绕第2旋转轴部件203b设置。第2旋转轴部件203b设置为,其轴线N2沿分隔壁207的长度方向延伸。第2旋转轴部件203b的形状是,在以轴线N2方向为轴线方向的圆柱上形成了在该轴线N2方向延伸的槽T2的形状。
在轴线N2方向的两端部中,第2旋转轴部件203b由2个圆柱状的第2支撑部件203c支撑。2个第2支撑部件203c中,第2连通路径S侧的第2支撑部件203c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显影槽201的内壁上。2个第2支撑部件203c中,第1连通路径R侧的第2支撑部件203c在显影槽201的外侧与第2齿轮203d连接。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不经由第2支撑部件203c地连接第2旋转轴部件203b和第2齿轮203d。
第2旋转轴部件203b经由第2支撑部件203c及第2齿轮203d,通过马达等驱动部,以轴线N2为中心,以60rpm~180rpm在旋转方向G2旋转运动。随着第2旋转轴部件203b的旋转运动,第2螺旋叶片203a以轴线N2为中心旋转运动,将贮存在第2传送路径Q的显影剂传送到传送方向Y下游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和第2显影剂传送部203构成为同一形状。但是,作为本发明,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和第2显影剂传送部203不一定是同一形状,例如也可以是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和第2显影剂传送部203的任意一个为螺旋钻形状。稍后详述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
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208在显影槽201的底部安装在第2显影剂传送部件203的竖直方向下方,传感器面露出到第2传送路径Q地设置。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208电连接到未图示的调色剂浓度控制部。
调色剂浓度控制部根据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208检测的调色剂浓度检测结果,使调色剂排出部件303旋转,进行将调色剂提供到显影槽201内的控制。具体而言,调色剂浓度控制部判断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208的调色剂浓度检测结果是否低于预定的设定值,当判断为低于预定的设定值时,向使调色剂排出部件303旋转的驱动部发送控制信号,使调色剂排出部件303旋转预定期间。
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208连接到未图示的电源。电源将用于使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208驱动的驱动电压、及用于将调色剂浓度检测结果输出到调色剂浓度控制部的控制电压,施加到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208。电源对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208的电压施加由未图示的控制部控制。
作为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208,可使用普通的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例如可使用透过光检测传感器、反射光检测传感器、导磁率检测传感器等。在这些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中,优选使用导磁率检测传感器。作为导磁率检测传感器,例如包括TS-L(商品名,TDK株式会社制造)、TS-A(商品名,TDK株式会社制造)、TS-K(商品名,TDK株式会社制造)等。
通过这样构成的显影装置200,在显影槽201内,显影剂以第1传送路径P、第1连通路径R、第2传送路径Q、第2连通路径S这样的顺序循环传送。这样循环传送的显影剂中的一部分在第2传送路径Q中,由显影辊204的表面承载,承载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向感光鼓21移动并依次被消耗。当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208检测到消耗了预定量的调色剂时,将未使用的调色剂从调色剂盒300提供到第1传送路径P。提供的调色剂在第1传送路径P内传送的同时,扩散到显影剂中。
以下详细说明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此外,第2显影剂传送部203与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的构成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7是表示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的透视图。图8是分解表示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的图。图9是与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的轴线N1垂直的截面图。如上所述,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包括:第1螺旋叶片202a、第1旋转轴部件202b、第1支撑部件202c和第1齿轮202d。
第1螺旋叶片202a、第1旋转轴部件202b、第1支撑部件202c、第1齿轮202d例如由聚乙烯、聚丙烯、耐冲击性聚苯乙烯、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成树脂)等材料形成。第1螺旋叶片202a、第1旋转轴部件202b、第1支撑部件202c、第1齿轮202d的材质相同时,优选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被一体成型。
第1螺旋叶片202a是围绕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形状的部件,在轴线N1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大致圆环形。具体而言,第1螺旋叶片202a是:具有沿螺线移动线段时该线段的轨迹构成的面的预定厚度的部件。其中,“螺线”是虚拟的圆柱的侧面上的连续的空间曲线,是向该虚拟圆柱的圆周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前进的同时向该虚拟圆柱的轴线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前进的空间曲线。
将从轴线N1到最远的第1螺旋叶片202a上的点为止的距离的2倍的值,称为该第1螺旋叶片202a的外径L1。并且,将从轴线N1到最近的第1螺旋叶片202a上的点为止的距离的2倍的值,称为该第1螺旋叶片202a的内径L2。第1螺旋叶片202a的外径L1在15mm以上40mm以下的范围内适当设定,第1螺旋叶片202a的内径L2在8mm以上20mm以下的范围内适当设定。并且,第1螺旋叶片202a的厚度L3在1mm以上3mm以下的范围内适当设定。
第1旋转轴部件202b是在轴线N1方向延伸的柱状部件,形成4个槽T1。4个槽T1在和轴线N1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形状均为V字形的同一形状,大小也相等地形成,在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因此,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与轴线N1方向垂直的截面基本是十字形。
在第1旋转轴部件202b中,将距轴线N1的距离最远的部分称为该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外边缘部W1。将从轴线N1到外边缘部W1为止的距离的2倍的值称为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外径L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螺旋叶片202a在仅与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外边缘部W1接触的状态下,固定到该第1旋转轴部件202b上。
并且,在第1旋转轴部件202b中,将包围槽T1的部分称为槽部W2。在槽部W2中,将距轴线N1的距离最近的部分称为槽部W2的底W3。在和轴线N1垂直的截面中,将由一个槽T1隔开的2点、且最接近的外边缘部W1内的2点间的距离,称为槽T1的开口宽度L5。在和轴线N1垂直的截面中,将连接由一个槽T1隔开的2点且最接近的外边缘部W1内的2点中的一个点和包围该一个槽T1的槽部W2的底W3而成的直线、与连接另一个点和该槽部W2的底W3而成的直线所成的角度,称为槽T1的中心角度θ。在本实施方式中,槽T1的中心角度θ是90°。
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外径L4在8mm以上15mm以下的范围内适当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螺旋叶片202a与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外边缘部W1接触,因此第1螺旋叶片202a的内径L2和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外径L4相等。槽T1的开口宽度L5在4mm以上8mm以下的范围内适当设定。轴线N1到槽部W2的底W3为止的距离L6在3mm以上6mm以下的范围内适当设定。槽T1的中心角度θ在90°以上、120°以下的范围内适当设定。
这样构成的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的第1旋转轴部件202b,与相对在其轴线N1方向上的截面积相等的无槽的圆柱状的旋转轴部件相比,在与该轴线N1垂直的方向上的刚性较高。因此,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难以挠曲。并且,第1旋转轴部件202b是形成了在轴线N1方向延伸的槽T1的形状,因此和外径相等的无槽的圆柱状的旋转轴部件相比,显影槽201内的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占有体积小。因此,可在显影槽201内贮存更多的显影剂。因此,本发明涉及的显影装置200可在抑制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的挠曲的同时,确保显影槽201内可贮存的显影剂量,结果可实现小型化,以至实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小型化。
并且,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可在槽部W2中承载显影剂并在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圆周方向搅拌显影剂。因此,本发明涉及的显影装置200可使显影剂迅速带电,结果可实现显影处理的高速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槽T1的形状是V字形,但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槽T1的形状也可是U字形。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图10和图9对应。在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和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轴线N1方向垂直的截面中,槽T1的形状是U字形。因此,通过使槽T1的形状为V字形或U字形,可抑制显影剂停留在槽T1内。此外,作为本发明,槽T1的形状也可替代V字形、U字形,而使用矩形。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槽T1的个数是4个。如本实施方式所示,槽T1的个数优选是3个以上5个以下。槽T1的个数是2个以下时,在特定方向上易挠曲。并且,与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轴线N1方向垂直的截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当槽T1的个数是6个以上时,与槽T1的个数是5个以下时相比,各个槽T1中的与轴线N1方向垂直的截面积变小,结果使包围槽T1的槽部W2中可承载的显影剂量减少,显影剂的搅拌效果减少。与之相对,当槽T1的个数是3个以上5个以下时,在特定方向难以挠曲,且可充分搅拌显影剂并使之带电。
并且如本实施方式所示,优选槽T1在与轴线N1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在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形成。通过如上构成第1旋转轴部件202b,在与轴线N1方向垂直的所有方向上,可均等地抑制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的挠曲。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螺旋叶片202a仅与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外边缘部W1接触。因此,在第1螺旋叶片202a和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槽部W2之间产生间隙。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第1螺旋叶片202a和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槽部W2之间的间隙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可掩埋。
在第1螺旋叶片202a仅与外边缘部W1接触的本实施方式中,不仅在不与第1螺旋叶片202a相对的槽部W2中,而且在和第1螺旋叶片202a相对的槽部W2中,均可承载显影剂并在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圆周方向搅拌显影剂。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螺旋叶片202a和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槽部W2的间隙被掩埋的状态相比,可使显影剂更迅速带电。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图11和图9对应。在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1螺旋叶片202a成为和槽部W2接触的形状而与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槽部W2之间不产生间隙。当第1螺旋叶片202a是这一形状时,传送方向X上的显影剂的传送速度与在第1螺旋叶片202a和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槽部W2之间产生间隙的状态相比有所提高,与具有轴线N1方向上的截面积相等的无槽的圆柱状的旋转轴部件的显影剂传送部是同一程度。因此,当显影剂的搅拌带电充分时,通过使用具有与槽部W2之间不产生间隙的第1旋转轴部件202b的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可更高速地进行显影处理。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或主要特征时可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因此,上述实施方式从各方面而言只是单纯的示例,本发明的范围如权利要求范围所示,不受说明书正文的任何约束。进一步,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变形、变更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影槽,贮存显影剂;
显影剂传送部,设置在上述显影槽中,该显影剂传送部具有旋转轴部件和螺旋叶片,上述旋转轴部件是在圆柱上形成了向轴线方向延伸的槽的形状,上述螺旋叶片围绕该旋转轴部件,并通过以该旋转轴部件的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运动来传送显影剂;和
显影辊,承载并供给显影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螺旋叶片在仅与上述旋转轴部件的外边缘部接触的状态下,固定于该旋转轴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槽的形状在和上述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中是V字形或U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槽的个数是3个以上5个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槽在与上述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在上述旋转轴部件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
6.一种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
CN201110279305.7A 2010-09-15 2011-09-15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24021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07211A JP5175909B2 (ja) 2010-09-15 2010-09-15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07211 2010-09-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2158A true CN102402158A (zh) 2012-04-04
CN102402158B CN102402158B (zh) 2014-11-12

Family

ID=45806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9305.7A Active CN102402158B (zh) 2010-09-15 2011-09-15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88999B2 (zh)
JP (1) JP5175909B2 (zh)
CN (1) CN1024021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08429A (ko) * 2014-07-14 2016-0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6565204B2 (ja) * 2015-02-16 2019-08-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搬送部材、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10996B2 (ja) * 2015-08-24 2019-11-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駆動力伝達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620978B2 (ja) * 2015-10-22 2019-12-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4855A (zh) * 1999-01-25 2000-08-30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成形设备的色剂容器
CN1451588A (zh) * 2002-04-19 2003-10-29 柯尼卡株式会社 粉体收容容器及其制造方法、该容器制品及其再生方法
CN201156165Y (zh) * 2008-02-18 2008-11-26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送粉辊及碳粉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00753U (zh) * 1986-12-22 1988-06-30
JPS63189875A (ja) * 1987-02-03 1988-08-05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JP2541754Y2 (ja) * 1989-04-18 1997-07-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
US5249019A (en) * 1989-11-29 1993-09-28 Mita Industrial Co., Ltd. Feed roller for mixing and feeding a powder
IT1248465B (it) * 1991-03-08 1995-01-19 Carpigiani Srl Dispositivo agitatore per macchine per la fabbricazione di gelato
JPH0830084A (ja) * 1994-07-18 1996-02-02 Fuji Xerox Co Ltd 一成分現像装置
JPH09114210A (ja) * 1995-10-19 1997-05-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現像器
JP3129209B2 (ja) * 1996-10-25 2001-01-2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記録装置
JPH10221936A (ja) 1997-02-12 1998-08-21 Konica Corp 現像方法、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66861A (ja) * 1999-08-30 2001-03-16 Seiko Epson Corp 現像装置
JP2002040768A (ja) * 2000-07-31 2002-02-06 Kyocera Mita Corp 攪拌パドルおよびそれを含む現像装置
JP4410983B2 (ja) 2002-10-30 2010-02-10 パナソニック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013998A1 (en) 2005-09-28 2008-01-17 Naohiro Kumagai Powder transport unit having enhanced transportability and operability,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07093895A (ja) * 2005-09-28 2007-04-12 Ricoh Co Ltd 粉体搬送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71684A (ja) * 2006-03-30 2007-10-18 Toshiba Corp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33109A (ja) 2006-07-31 2008-02-14 Kyocera Mita Corp 粉体攪拌搬送部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現像装置
JP2008090188A (ja) * 2006-10-04 2008-04-17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205031B2 (ja) * 2007-10-30 2013-06-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32718A (ja) * 2010-08-02 2012-02-16 Sharp Corp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4855A (zh) * 1999-01-25 2000-08-30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成形设备的色剂容器
CN1451588A (zh) * 2002-04-19 2003-10-29 柯尼卡株式会社 粉体收容容器及其制造方法、该容器制品及其再生方法
CN201156165Y (zh) * 2008-02-18 2008-11-26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送粉辊及碳粉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88999B2 (en) 2013-07-16
JP2012063550A (ja) 2012-03-29
US20120063813A1 (en) 2012-03-15
CN102402158B (zh) 2014-11-12
JP5175909B2 (ja) 201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3415B (zh) 调色剂排出装置、调色剂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53627B (zh)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375375B (zh)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9075345B2 (en) Toner cartridge capable of preventing occurrence of toner discharge failur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the same
JP5184660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540817A (zh) 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显影剂搅拌传送方法
JP2012032718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402158B (zh)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785827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82108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11149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77079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47321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781735B (zh)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585289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00560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83504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2541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補給装置
JP2012141455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