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0006B - 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0006B
CN102400006B CN 201010285399 CN201010285399A CN102400006B CN 102400006 B CN102400006 B CN 102400006B CN 201010285399 CN201010285399 CN 201010285399 CN 201010285399 A CN201010285399 A CN 201010285399A CN 102400006 B CN102400006 B CN 1024000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amy carbon
alloy
copper
foamy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8539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0006A (zh
Inventor
张习敏
郭宏
尹法章
褚克
范叶明
韩媛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IM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Non Ferrous Met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Non Ferrous Metal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Non Ferrous Metals
Priority to CN 20101028539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000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00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0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00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00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Alloys Or Alloy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热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子封装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由30~50(v)%的泡沫碳,50~70(v)%的铜合金或铝合金组成;所述的泡沫碳的孔隙度为50~70%,泡沫碳的孔隙度与铜合金或铝合金的体积百分含量的数值相同。将装有泡沫碳的石墨模具放入真空压力熔渗炉中,当真空度达到0.01~1Pa,温度升至高于基体铜合金或铝合金熔点100~300℃时,将熔化的铜合金或铝合金液从中频感应炉浇注到石墨模具中压渗;炉冷,退模,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中复合材料密度低,具有各向同性的热导性能、优异的可加工性,能够满足电子封装材料轻质、高导热、良好的尺寸稳定性等要求。

Description

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热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子封装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泡沫碳是一种多孔轻质固态材料,在声学、热学、光学、电学和动力学等方面具有独特性质。泡沫碳有两种结构类型:五边形十二面体结构和球形气孔状结构的,前者为非石墨化,具有很大的开孔和柱状韧带,此结构决定它有良好的保温性,而球形气孔状结构泡沫碳为典型韧带式网状球形开口结构,石墨层面沿孔壁方向规则排列,孔泡均匀分布,因此具有各向同性的导热性能,其热导率可达50-200W/mK,热膨胀系数仅有1.15-4×10-6/℃,有很好的尺寸稳定性,此类高导热泡沫碳应用于热交换器、催化剂载体、电极材料、航天航空等诸多领域。
由于沥青基高导热泡沫炭的独特结构和优异性能,将其孔泡填充其他材料制备出复合材料。比如USP7157109和USP6037032中均提及将相变材料,如醋酸、Ge-Si等填充到沥青基的高导热泡沫碳中,制备的复合材料用做热沉,这种热沉材料在工作过程中,利用了填充材料在相变点温度下只吸放热量而保持温度不变的特点,将工作器件的热量快速储存,同时通过泡沫碳的韧带将热量传导周边环境中。USP5770127提到在封闭的弹性袋子中置入一定形状的炭泡沫(炭泡沫包括了各种碳或石墨的泡沫体),带子内抽真空,打开一端的阀门注入树脂,待其凝固后取出,得到泡沫碳复合材料,所用的树脂包括热固树脂和热塑树脂,与其他碳纤维复合材料相比具有各向同性的优点。
泡沫碳材料本身由于孔泡的存在整体的热导率为50-200W/mK,而韧带为层状石墨,平行于片层方向的热导率为2000W/mK,所以如果将泡沫碳的孔泡内填充导热良好的金属,在热传导过程中,形成两种连通的导热通道,大大增加了导热效率。并且复合材料的密度比基体金属低,热膨胀系数降低,易加工,与其他碳纤维复合材料相比,具有各向同性的导热性能。如果同时可以解决复合材料中存在界面润湿的问题,将大大降低由于界面带来的热阻。因此高导热泡沫碳金属基复合材料有望应用于电子封装材料领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热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导热效率大大增加,并且复合材料的密度比基体金属低,热膨胀系数降低,易加工,与其他碳纤维复合材料相比,具有各向同性的导热性能。同时解决了复合材料中存在的界面润湿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由于界面带来的热阻。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其组成和体积百分含量为:30~50%的泡沫碳,50~70%的铜合金或铝合金;所述的泡沫碳的孔隙度为50~70%,泡沫碳的孔隙度(%)与铜合金或铝合金的体积百分含量的数值相同。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碳为石墨化的结构,具有高的热导率。泡沫碳的热导率为130-150W/mK。
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合金或铝合金为添加Cr、Ti、W、B或Mo碳化物形成元素的铜合金或铝合金。
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合金或铝合金中,Cr、Ti、W、B或Mo碳化物形成元素的添加量为0.05wt%-1wt%。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导热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泡沫碳放入石墨模具中,铜合金或铝合金放入真空压力熔渗炉的中频感应炉中,泡沫碳的体积百分含量为30~50%,铜合金或铝合金为50~70%,泡沫碳的孔隙度为50~70%,泡沫碳的孔隙度(%)与铜合金或铝合金的体积百分含量数值相同;
(2)将装有泡沫碳的石墨模具放入真空压力熔渗炉中,抽真空,同时升温;
(3)当真空压力熔渗炉真空度达到0.01~1Pa,温度升至高于基体合金熔点100~300℃时,开始将熔化的金属液从中频感应炉浇注到石墨模具中压渗;
(4)炉冷,退模,得到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泡沫碳为石墨化的结构,具有高的热导率。泡沫碳的热导率为130-150W/mK。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铜合金或铝合金为添加Cr、Ti、W、B或Mo碳化物形成元素的铜合金或铝合金。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合金或铝合金中,Cr、Ti、W、B或Mo碳化物形成元素的添加量为0.05wt%-1wt%。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本发明中的泡沫碳为石墨化泡沫碳,具有高的比热导率,石墨层面沿孔壁方向规则排列,孔泡均匀分布,内联立体石墨化网状结构使其具有各向同性的导热性能,远远超过一维或二维方向传热的各向异性的碳纤维和炭/炭复合材料,此外泡沫碳的热膨胀系数低,只有(1.15-4)×10-6/℃,具有很好的尺寸稳定性。拥有70~90%的孔隙度,是一种轻质的高导热材料,同时独特的孔泡结构使其具有微波吸收性能。
(2)本发明将高导热的金属渗入石墨化的泡沫碳孔隙中,制备出组织致密的复合材料,在热传导过程中,使得泡沫碳和高导热金属的导热性能均得到发挥,并且整体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得到提高。
(3)本发明通过在金属基体中添加Cr、Ti、W、B或Mo等合金元素有效的改善了金属基体与泡沫碳的界面结合,降低界面热阻。
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密度低,具有各向同性的热导性能、优异的可加工性,能够满足电子封装材料轻质、高导热、良好的尺寸稳定性等要求。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原料:孔隙度为50%的泡沫碳,泡沫碳为石墨化的结构,热导率为150W/mK左右(铜和铝的比导热率分别为45W/mK和54W/mK);Cu-0.5Cr合金。
将孔隙度为50%的泡沫碳放入石墨模具中,Cu-0.5Cr合金放入真空压力熔渗炉的中频感应炉中,泡沫碳的体积百分含量为50%,铜铬合金为50%;将装有泡沫碳的石墨模具放入真空压力熔渗炉中,抽真空,同时升温,当真空压力熔渗炉真空度达到0.05Pa,温度升高至1200℃(铜铬合金的熔点为1080℃)时开始将熔化的铜铬合金液从中频感应炉浇注到石墨模具中压渗,炉冷,退模,制备的泡沫碳/铜基复合材料的密度为5.45g/cm3,热导率为220W/mK,热膨胀系数为10.3×10-6/K。
实施例2
原料:孔隙度为60%的泡沫碳,泡沫碳为石墨化的结构,热导率为140W/mK左右;Cu-0.1Ti合金。
将孔隙度为60%的泡沫碳放入石墨模具中,Cu-0.1Ti合金放入真空压力熔渗炉的中频感应炉中,泡沫碳的体积百分含量为40%,铜钛合金为60%;将装有泡沫碳的石墨模具放入真空压力熔渗炉中,抽真空,同时升温,当真空压力熔渗炉真空度达到0.01Pa,温度升高至1200℃(铜钛合金的熔点为1080℃)时开始将熔化的铜钛合金液从中频感应炉浇注到石墨模具中压渗,炉冷,退模,制备的泡沫碳/铜基复合材料的密度为5.42g/cm3,热导率为210W/mK,热膨胀系数为9.9×10-6/K。
实施例3
原料:孔隙度为70%的泡沫碳,泡沫碳为石墨化的结构,热导率为130W/mK左右;Al-0.2B合金。
将孔隙度为70%的泡沫碳放入石墨模具中,Al-0.2B合金放入真空压力熔渗炉的中频感应炉中,泡沫碳的体积百分含量为30%,铝硼合金为70%;将装有泡沫碳的石墨模具放入真空压力熔渗炉中,抽真空,同时升温,当真空压力熔渗炉真空度达到1Pa,温度升高至850℃(铝硼合金的熔点为660℃)时开始将熔化的铝硼合金液从中频感应炉浇注到石墨模具中压渗,炉冷,退模,制备的泡沫碳/铝基复合材料的密度为2.54g/cm3,热导率为150W/mK,热膨胀系数为12.5×10-6/K。
实施例4
孔隙度为70%的泡沫碳,泡沫碳为石墨化的结构,热导率为130W/mK;Al-0.2Ti合金。
将孔隙度为70%的泡沫碳放入石墨模具中,Al-0.2Ti合金放入真空压力熔渗炉的中频感应炉中,泡沫碳的体积百分含量为30%,铝合金为70%;将装有泡沫碳的石墨模具放入真空压力熔渗炉中,抽真空,同时升温,真空压力熔渗炉真空度达到0.01Pa,温度升高至700℃时(铝合金的熔点为650℃)开始将熔化的铝合金液从中频感应炉浇注到石墨模具中压渗,炉冷,退模,制备的泡沫碳/铝基复合材料的密度为2.52g/cm3,热导率为146W/mK,热膨胀系数为13×10-6/K。
实施例5
原料:孔隙度为50%的泡沫碳,泡沫碳为石墨化的结构,热导率为150W/mK左右;Al-0.6Cr合金。
将孔隙度为50%的泡沫碳放入石墨模具中,Al-0.6Cr合金放入真空压力熔渗炉的中频感应炉中,泡沫碳的体积百分含量为50%,铝合金为50%;将装有泡沫碳的石墨模具放入真空压力熔渗炉中,抽真空,同时升温,当真空压力熔渗炉真空度达到0.05Pa,温度升高至750℃(铝合金的熔点为650℃)时开始将熔化的铝合金从中频感应炉浇注到石墨模具中压渗,炉冷,退模,制备的泡沫碳/铝基复合材料的密度为2.40g/cm3,热导率为120W/mK,热膨胀系数为11.18×10-6/K。
实施例6
原料:孔隙度为60%的泡沫碳,泡沫碳为石墨化的结构,热导率为140W/mK左右;Cu-0.02Mo合金。
将孔隙度为60%的泡沫碳放入石墨模具中,Cu-0.02Mo合金放入真空压力熔渗炉的中频感应炉中,泡沫碳的体积百分含量为40%,铜合金为60%;将装有泡沫碳的石墨模具放入真空压力熔渗炉中,抽真空,同时升温,当真空压力熔渗炉真空度达到1Pa,温度升高至1200℃(铜合金的熔点为1080℃)时开始将熔化的铜合金液从中频感应炉浇注到石墨模具中压渗,炉冷,退模,制备的泡沫碳/铜基复合材料的密度为6.17g/cm3,热导率为215W/mK,热膨胀系数为9.7×10-6/K。
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由泡沫碳和铜合金或铝合金组成,将金属基体熔化后浇注在泡沫碳上,经压力浸渗工艺制成高导热泡沫碳金属基复合材料。本发明中复合材料密度低,热导率高,尺寸稳定性好。采用添加Cr、Ti、W、B或Mo等碳化物形成元素的铜合金或铝合金,还可以有效的改善金属基体与泡沫碳的界面结合,降低界面热阻。
在熔渗金属的过程中基体合金中添加的Cr、Ti、W、Mo等合金元素与泡沫碳反应生成其碳化物,生成的碳化物层有效地连接基体与泡沫碳,改善基体合金与泡沫碳的界面结合,避免界面之间的间隙缺陷带来的界面热阻。

Claims (8)

1.一种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其组成和体积百分含量为:30~50%的泡沫碳,5O~70%的铜合金或铝合金;所述的泡沫碳的孔隙度为50~70%,泡沫碳的孔隙度与铜合金或铝合金的体积百分含量的数值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碳为石墨化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合金或铝合金为添加Cr、Ti、W、B或Mo碳化物形成元素的铜合金或铝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合金或铝合金中,Cr、Ti、W、B或Mo碳化物形成元素的添加量为0.05wt%-1wt%。
5.一种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泡沫碳放入石墨模具中,铜合金或铝合金放入真空压力熔渗炉的中频感应炉中,泡沫碳的体积百分含量为30~50%,铜合金或铝合金为50~70%,泡沫碳的孔隙度为50~70%,泡沫碳的孔隙度与铜合金或铝合金的体积百分含量数值相同;
(2)将装有泡沫碳的石墨模具放入真空压力熔渗炉中,抽真空,同时升温;
(3)当真空压力熔渗炉真空度达到0.01~1Pa,温度升至高于基体合金熔点100~300℃时,开始将熔化的金属液从中频感应炉浇注到石墨模具中压渗;
(4)炉冷,退模,得到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泡沫碳为石墨化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铜合金或铝合金为添加Cr、Ti、W、B或Mo碳化物形成元素的铜合金或铝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铜合金或铝合金中,Cr、Ti、W、B或Mo碳化物形成元素的添加量为0.05wt%-1wt%。
CN 201010285399 2010-09-16 2010-09-16 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4000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85399 CN102400006B (zh) 2010-09-16 2010-09-16 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85399 CN102400006B (zh) 2010-09-16 2010-09-16 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0006A CN102400006A (zh) 2012-04-04
CN102400006B true CN102400006B (zh) 2013-05-22

Family

ID=45882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85399 Active CN102400006B (zh) 2010-09-16 2010-09-16 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000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1246A (zh) * 2013-02-26 2013-05-15 赵骁 泡沫碳/金属基光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3075B (zh) * 2013-11-29 2016-01-20 浙江工业大学 纳米颗粒增强的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7975A (zh) * 2013-12-12 2015-06-17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高导热片层石墨/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1420A (zh) * 2014-03-26 2014-06-04 铜仁学院 一种用于制备局部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石墨模具
CN104538214B (zh) * 2014-12-11 2016-08-17 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石墨烯增强泡沫铜的铜基触点材料
CN107955890A (zh) * 2017-12-13 2018-04-24 湖南科技大学 电子封装用石墨-钼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8685B (zh) * 2017-12-18 2019-12-10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TiC/SiC/Al复合材料
CN108796258A (zh) * 2018-06-27 2018-11-1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高导热各向同性石墨球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112352B (zh) * 2018-09-11 2020-1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消音降噪的泡沫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76325A (zh) * 2019-04-19 2019-08-02 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泡沫-碳化硅-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122785A (zh) * 2019-12-31 2021-07-16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导热长石墨纤维/Cu导热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22587A (zh) * 2020-08-06 2020-12-2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金属泡沫材料-金属复合结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51607B (zh) * 2022-06-09 2023-10-31 北京科技大学广州新材料研究院 一种真空熔渗法制备石墨泡沫/Cu复合材料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2796A (zh) * 2000-04-23 2001-02-07 王晏晨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制造方法
CN1330164A (zh) * 2000-06-27 2002-01-0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原位合金化与反应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1381604A (zh) * 2001-04-13 2002-11-27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液态法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时浆体中颗粒的加入法
CN101831584A (zh) * 2009-03-10 2010-09-15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高导热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2796A (zh) * 2000-04-23 2001-02-07 王晏晨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制造方法
CN1330164A (zh) * 2000-06-27 2002-01-0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原位合金化与反应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1381604A (zh) * 2001-04-13 2002-11-27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液态法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时浆体中颗粒的加入法
CN101831584A (zh) * 2009-03-10 2010-09-15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高导热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泡沫炭的研究进展;肖正浩 等;《化工进展》;20081231;第27卷(第4期);第473-477及507页 *
肖正浩 等.泡沫炭的研究进展.《化工进展》.2008,第27卷(第4期),第473-477及507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0006A (zh) 2012-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0006B (zh) 泡沫碳/铜基或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11565B (zh) 一种高导热石墨晶须定向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343274B (zh) 高导热金刚石颗粒混杂增强石墨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3343266B (zh) 高导热石墨高硅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3900412B (zh) 具有渐变形貌特征的通孔金属泡沫热管换热装置
CN104962771A (zh) 定向多孔SiC与金刚石增强的Al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2962434B (zh) 一种碳化硅/铜硅合金双连续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8259A (zh) 一种铜基-石墨正梯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5241B (zh) 一种多孔Si3N4/SiC复相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184363A (zh) 适用于宽温度范围的高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及方法
CN104046877B (zh) 电子封装用定向多孔SiC-Cu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9776103B (zh) 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540830B (zh) 一种制备碳化硅和金刚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1040736B (zh) 一种低熔点金属定型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60485A (zh) 纳米与亚微米氧化铝混杂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7385269A (zh) 一种利用微波制备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5483423A (zh) 一种具有高热导率的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568037A (zh) 一种镀铬金刚石颗粒分散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950898A (zh) 一种金刚石颗粒分散铜锆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554449B (zh) 连接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与金属的方法
CN107460385B (zh) 一种轻质泡沫Mn-Cu合金高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43935B (zh) 一种3d打印结合真空消失模制备金属基shs耐磨涂层的方法
CN105774130A (zh) 一种高导热高气密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17675A (zh) 一种多孔铝或铝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894180B (zh) 一种快速蓄热高强度相变储能复合结构件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6

Address after: 101407 No. 11 Xingke East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No. 2 Xinjiekouwai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Nonferrous Metal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