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5843A - 冰箱相关技术 - Google Patents

冰箱相关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95843A
CN102395843A CN2010800163155A CN201080016315A CN102395843A CN 102395843 A CN102395843 A CN 102395843A CN 2010800163155 A CN2010800163155 A CN 2010800163155A CN 201080016315 A CN201080016315 A CN 201080016315A CN 102395843 A CN102395843 A CN 1023958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ing chamber
refrigerating
ice
chamb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63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95843B (zh
Inventor
尹宁焄
金捧辰
李相宪
金成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395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5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95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58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8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using du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25D17/065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with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0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10Refrigerat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C2700/02Level of 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42Air treating means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5Air flow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1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through special compart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2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along the inside of do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 F25D2317/066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from the freez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冰箱及其操作方法。冷空气管道将冷空气从冷冻室引导到位于冷藏室门处的冰室。所述冷空气管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将冷冻室和冷藏室分隔开的隔板处。

Description

冰箱相关技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冰箱技术。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冰箱是用于在特定容纳空间中以低温保存食物的设备,其包括维持在高于零度的温度下的冷藏室以及维持在低于零度的温度下的冷冻室。冰箱可具有自动制冰装置。
该自动制冰装置可安装在冷冻室或冷藏室中。当冷藏室中安装有包括该制冰装置的制冰室时,可设置有冷空气管道以将冷空气从冷冻室引导到制冰室。
例如,3门底部冷冻式冰箱具有布置在下部的冷冻室和布置在上部的冷藏室。在后壁面上安装有蒸发器,并在冷藏室门的上部安装有制冰室。还设置有用于将冷冻室的冷空气引导到制冰室中的冷空气管道。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冰箱具有如下问题:
首先,当冷空气管道安装在冷藏室的侧壁面上时,穿过该冷空气管道的冷空气与处在较高温度下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导致冷空气的损失。即,在构成冰箱壁面的外壳与内壳之间填充有起泡剂,以防止冰箱内部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传递。然而,在冷空气管道安装于该外壳与内壳之间的情况下,起泡剂的厚度由于该冷空气管道的安装而同等程度地减小,从而使冷空气管道与外部空气之间的间距变窄而产生冷空气的损失。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尝试中,如果冷空气管道安装成突出到冷藏室内壳的内侧,则能够维持冰箱壁面的厚度,但冷藏室的有效容积会由于该突出的冷空气管道而同等程度地减小,这不便于用户放入或取出食物,并且这种构造降低了美感。
其次,当冷空气管道安装在冷藏室的侧壁面上时,冷空气的损失会因为除霜用的加热器而增加。即,当冷空气管道埋设安装在冷藏室的侧壁面中时,冰箱的外壳与冷空气管道之间的间距变窄了,从而使冷空气管道的外周表面结霜。为了避免该问题,可在冷空气管道与冷藏室的外壳之间安装加热器以防止产生霜冻。然而,穿过冷空气管道的冷空气的温度会由于从该加热器产生的热量而升高,从而增加了冷空气的损失。此外,由于该加热器必须频繁运行,所以也同样增加了耗电量。
第三,当冷空气管道安装在冷藏室的侧壁面上时,该冷空气管道的长度、即从冷冻室流向制冰室的冷空气的移动距离延长了,从而不仅增加了冷空气的损失,而且冷空气供应会由于冷空气的流动压力降低而延迟,或者鼓风扇的负载会增加,由此导致功耗进一步升高的问题。即,当冷空气管道安装在冷藏室的侧壁面上时,由于冷空气管道在其中间部分处弯曲而呈一条大致倾斜的线,所以第一门管道延长了,因此,冷空气的损失可能增加或者冷空气的流动压力可能降低。
第四,当冷空气管道安装在冷藏室的侧壁面上时,冷空气停留在制冰室中的时间会缩短,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冷空气的损失。即,因为供应侧冷空气管道和回收侧冷空气管道都安装在冷藏室的一个壁面上,所以制冰室的入口和出口布置为靠近冷藏室门的构成制冰室的突出部的一侧,因此,引入到制冰室中的冷空气的一部分不能在整个制冰室中循环而是立即泄露除去,从而降低了冷空气的效率。
第五,从冷冻室供应到制冰室的冷空气在制冰室中循环并立即回到冷冻室,这降低了冷空气的利用率,因而,功耗会根据情形而增加。即,在供应到冷藏室中的冷空气仅经由设置在冰箱主体中的多管道从冷冻室供应的情形中,如果由于冷藏室的负载突然增加而需要较大量的冷空气,则冷空气必须同时供应到制冰室和冷藏室。由此,必须提高制冷循环中的冷却能力,从而增加了功耗,导致能量效率下降。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构思出了本文描述的各种特征。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及其操作方法,该冰箱能够维持外部空气与穿过冷空气管道的冷空气之间的绝热厚度,因而能够减少冷空气的损失。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及其操作方法,该冰箱能够防止冷空气管道的外周表面结霜,因而对于冷空气管道而言,能够减少或避免除霜加热器的使用,由此降低了功耗并防止穿过冷空气管道的冷空气的温度由于该加热器而升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及其操作方法,该冰箱能够减小用于将冷空气从冷冻室引导到制冰室中的冷空气管道的长度,因而能够减少冷空气的损失和鼓风扇的负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及其操作方法,该冰箱能够在冷空气被引入到制冰室中之后、通过延长冷空气在制冰室中的停留时间来防止冷空气的泄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能够将通常引入到制冰室中的冷空气供应到冷藏室,因而提高了能量效率。
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一个方面,一种冰箱包括:冰箱主体;冷藏室,该冷藏室限定在冰箱主体的第一部分处;以及冷冻室,该冷冻室限定在冰箱主体的第二部分处。该冰箱主体的第二部分不同于冰箱主体的第一部分,并且冷冻室与冷藏室由一个或多个壁分开。该冰箱还包括至少一个蒸发器,该至少一个蒸发器被构造为用于冷却在调节冷藏室中的运行温度和冷冻室中的运行温度时使用的空气,该冷藏室中的运行温度和冷冻室中的运行温度不同,冷冻室的运行温度低于冷藏室的运行温度。该冰箱还包括:冷藏室门,该冷藏室门被构造为用于打开和关闭冷藏室的至少一部分;冷冻室门,该冷冻室门被构造为用于打开和关闭冷冻室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冰室,该冰室位于冷藏室门处并构造为用于接收来自冷冻室的冷空气。此外,该冰箱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限定第一流路的管道以及一个或多个限定第二流路的管道,该第一流路被构造为用于使冷空气在冷冻室与冰室之间循环,而该第二流路被构造为用于使冷空气在冷冻室、冰室与冷藏室之间循环。另外,该冰箱包括冰高度传感器(ice level sensor)和位于第二流路处的单元,该冰高度传感器被构造为用于检测冰室内的冰的高度,该单元被构造为基于所述冰室内的冰的高度来控制沿所述第二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
实施方式可包括如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该冰箱可包括制冰器,该制冰器位于冰室内并构造为用于将液态水冻结成冰。在该实例中,所述冰高度传感器可包括满冰传感器(full ice sensor),该满冰传感器被构造为用于检测所述制冰器是否已完成制冰,并且所述单元被构造为基于冰室中的制冰是否已完成的检测来控制沿所述第二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
此外,所述冰箱可包括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被构造为用于检测冷藏室的温度,并且所述单元可构造为基于由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冷藏室的温度来控制沿所述第二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一个或多个限定第一流路的管道可包括:供应管道,该供应管道在冷藏室门的一侧位于冷藏室门的内表面上,该供应管道限定了供应流路;以及返回管道,该返回管道在冷藏室门的第二侧位于冷藏室门的内表面上,该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反,该返回管道限定了返回流路。在将冷冻室和冷藏室分隔开的隔板处可设有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可限定有贯穿所述隔板的供应通道,该供应通道被构造为:当冷藏室门处于关闭位置时,该供应通道与所述供应管道相接,而当冷藏室门处于打开位置时,该供应通道与所述供应管道分开。此外,所述第二单元可限定有贯穿所述隔板的返回通道,该返回通道被构造为:当冷藏室门处于关闭位置时,该返回通道与所述返回管道相接,而当冷藏室门处于打开位置时,该返回通道与所述返回通道分开。该第二单元还可包括至少一个阻挡单元,该阻挡单元被构造为:当冷藏室门处于关闭位置时,该阻挡单元打开所述供应通道和返回通道,而当冷藏室门处于打开位置时,该阻挡单元关闭所述供应通道和返回通道。
在另一方面,一种冰箱包括:冰箱主体;冷藏室,该冷藏室限定在冰箱主体的第一部分处;以及冷冻室,该冷冻室限定在冰箱主体的第二部分处。该冰箱主体的第二部分不同于冰箱主体的第一部分,并且冷冻室与冷藏室由隔板分开。该冰箱还包括至少一个蒸发器,该至少一个蒸发器被构造为用于冷却在调节冷藏室中的运行温度和冷冻室中的运行温度时使用的空气,该冷藏室中的运行温度和冷冻室中的运行温度不同,冷冻室的运行温度低于冷藏室的运行温度。该冰箱还包括:冷藏室门,该冷藏室门被构造为用于打开和关闭冷藏室的至少一部分;冷冻室门,该冷冻室门被构造为用于打开和关闭冷冻室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冰室,该冰室位于冷藏室门处并构造为用于接收来自冷冻室的冷空气。此外,该冰箱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门管道,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位于冷藏室门处并构造为用于将冷空气从冷冻室引导到所述冰室。另外,该冰箱还包括:冷藏室供应管道,该冷藏室供应管道被构造为用于将冷空气从冷冻室引导到冷藏室;和冷藏室返回管道,该冷藏室返回管道被构造为用于将冷藏室的冷空气引导到冷冻室。所述冰箱包括第一单元,该第一单元位于将冷冻室和冷藏室分隔开的隔板处。该第一单元被构造为:当冷藏室门处于关闭位置时,该第一单元通过隔板中的一个或多个通道将一个或多个门管道连接到冷冻室。该第一单元还构造为:当冷藏室门处于打开位置时,该第一单元关闭隔板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该冰箱还包括第二单元,该第二单元位于所述冰室处,并构造为用于打开和关闭在将冰室与冷藏室分开的壁中限定的通道。
实施方式可包括如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所述第一单元可包括壳体和板,该壳体具有一个或多个冷空气通孔,当冷藏室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一个或多个冷空气通孔允许一个或多个门管道和冷冻室连通,该板被构造为响应于冷藏室门的关闭和打开而打开和关闭所述壳体的一个或多个冷空气通孔。在本实例中,该冰箱可包括位于所述板的一侧的弹性构件。当冷藏室门处于打开位置时,该弹性构件可以在使所述板关闭一个或多个冷空气通孔的方向上将力施加到所述板。
在一些实例中,该冰箱可包括由所述壳体限定的引导孔以及联接到所述板的引导单元。该引导单元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该引导孔中,该引导单元可构造为:当冷藏室门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时,该引导单元受到冷藏室门挤压;并且该引导单元可构造为:响应于受到冷藏室门挤压,该引导单元使所述板从第一位置板移动到第二位置,在该第一位置,所述板关闭所述一个或多个冷空气通孔,在该第二位置,所述板打开所述一个或多个冷空气通孔。该冰箱可包括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设置于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冷空气通孔中的至少一个。当冰箱主体处于通常的运行定向时,所述壳体的如下部分可相对于地面倾斜:在该部分处,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的端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冷空气通孔相接。另外,当冰箱主体处于通常的运行定向时,所述壳体的如下部分可垂直于地面:在该部分处,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的端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冷空气通孔相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冰箱可包括制冰器,该制冰器位于所述冰室内并构造为用于将液态水冻结成冰,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可构造为:基于制冰器是否已完成制冰以及冷藏室的温度来打开和关闭在将冰室与冷藏室分开的壁中限定的通道。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冰箱可包括满冰传感器,该满冰传感器被构造为用于检测所述制冰器的制冰是否已完成,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可构造为:响应于该满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制冰器的制冰已完成来打开所述通道。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冰箱可包括位于冷藏室中的温度传感器,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可构造为:响应于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冷藏室中的高于预设温度水平的温度来打开所述通道。
所述第二单元的出口的截面面积可大于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的出口的截面面积。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可包括第一门管道和第二门管道,该第一门管道被构造为用于将冷冻室的冷空气引导到冰室,而该第二门管道与第一门管道的流路分开并构造为用于将制冰室的冷空气引导到冷冻室。所述冰箱可包括制冰器,该制冰器位于所述冰室内并构造为用于将液态水冻结成冰,并且,所述第一门管道的出口和第二门管道的进口位于该制冰器的两个相反侧,从而,从第一门管道的出口到第二门管道的进口的气流经过该制冰器。一个或多个门管道可定位成:当冷藏室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的至少一部分在冰箱主体的范围内。
另外,冷藏室门的内表面上可包括突出部,从而当冷藏室门处于关闭位置时,该突出部位于冰箱主体中,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位于该突出部的内表面上或该位于突出部的内侧。所述隔板可包括冷冻室管道,当冷藏室门处于关闭位置时,该冷冻室管道的第一端与冷冻室连通,而该冷冻室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在冷冻室、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以及所述第一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内可设有鼓风扇,并且该鼓风扇可构造为用于促使冷冻室的冷空气移动到制冰室。至少一个蒸发器可构造为用于产生冷空气并且可位于如下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上:在冷冻室的壁面上,在冷藏室的壁面上,以及在所述隔板内。
在又一方面,用于对具有冷藏室和冷冻室的冰箱中的气流进行控制的方法包括:使用冰高度传感器来检测冰室内的冰的高度,该冰室位于冷藏室门上并构造为用于接收来自冷冻室的冷空气,该冷藏室门被构造为用于打开和关闭冷藏室的至少一部分。该方法还包括:使用位于如下流路处的单元、基于所检测到的冰室内的冰的高度来控制沿该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该流路由所述一个或多个管道限定并构造为用于使冷空气在冷冻室、冰室与冷藏室之间循环。
实施方式可包括如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该方法可包括:检测冰室中的制冰是否已完成,并且基于冰室中的制冰是否已完成的检测来控制沿该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
此外,该方法可包括使用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冷藏室的温度并基于所检测到的冷藏室的温度来控制沿该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该方法可包括:当关于冰室中的制冰是否已完成的检测表明该冰室中的制冰已完成并且所检测到的冷藏室的温度低于阈值温度时,阻止沿着该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
另外,该方法可包括使用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冷藏室的温度并基于所检测到的冷藏室的温度来控制沿该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该方法可包括:当所检测到的冷藏室的温度大于阈值温度时,允许沿着该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因此,来自冷冻室的冷空气经由所述隔板直接供应到冷藏室门,因此能够预先防止冷空气的损失。
此外,除了对冷空气管道而言的绝热厚度增加之外,因为该冷空气管道位于冷藏室内,所以减小了与外部空气的温度差。这有效减少或防止了在冷空气管道处产生霜冻。因此,可不需要安装除霜加热器,或者,如果安装有该除霜加热器,则能够减少其运行时间,因而减少了穿过冷空气管道的冷空气的损失并且减少了使用该加热器时的功耗。
此外,因为冷空气管道位于冷藏室门处,所以能够延长冷空气在制冰室中停留的时间。这使得能够实现制冰容器中的水的快速而均一冷却。
此外,根据冰箱的运行模式,供应到制冰室的冷空气可不朝着冷冻室返回,而是经由制冰室的冷空气排放孔供应到冷藏室。这可有效利用冷空气。
附图说明
图1是3门底部冷冻式冰箱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冰箱的冷空气供应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3是图1中的冰箱的冷藏室门的平面图;
图4是沿图3中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了一个实例;
图5是沿图3中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了另一个实例;
图6和图7是示出了关于图1的冰箱中的冷空气通道的方向的实例的竖向剖视图;
图8是图1的冰箱中的第一风门(damper)的透视图;
图9是沿图8中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8中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的冰箱中的第二风门的透视图;
图12是沿图11中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图1的冰箱的制冰运行模式中的冷空气循环过程的透视图,而图14是用于说明该循环过程的示意性竖向剖视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图1的冰箱的制冷运行模式中的冷空气循环过程的透视图,而图16是用于说明该循环过程的示意性竖向剖视图;
图17至图19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示例性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7和图18是示出根据制冰室是否充满冰来控制第二风门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并且
图19是示出根据冷藏室的温度变化来控制第二风门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3门底部冷冻式冰箱。如图1所示,该冰箱包括冷藏室2,冷藏室2限定在冰箱主体1的上部。冷藏室2将食物保存在不发生冷冻的冷藏温度下。冷冻室3限定在冰箱主体1的下部。冷冻室3将食物保存在发生冷冻或更低的冷冻温度下。
冰箱主体1包括外壳11和内壳12,该外壳11形成外观,而该内壳12分离地布置在外壳11的内侧,以在其内形成食物容纳空间。在外壳11与内壳12之间设有起泡剂或其他绝热材料。内壳12被分隔成冷藏室2和冷冻室3,水平隔板13介于冷藏室2和冷冻室3之间。
多个冷藏室门4安装在冷藏室2的两侧并在两侧打开和关闭冷藏室2。在冷冻室3处安装有单个冷冻室门5以打开和关闭冷冻室3。
在冰箱主体1的后表面的下端处限定有机械室,该机械室中安装有压缩机和冷凝器,并且,蒸发器6(见图2)安装在将冷藏室2和冷冻室3分隔开的隔板13的内侧并连接到所述冷凝器和压缩机,以向冷藏室和/或冷冻室3供应冷空气。可以安装单个蒸发器6以向冷藏室2和冷冻室3供应冷空气,或者可设置有冷藏室蒸发器和冷冻室蒸发器以分别向冷藏室2和冷冻室3独立地供应冷空气。
制冰室41位于冷藏室门4之一的上部的内壁面处,而制冰装置7安装在制冰室41的内侧,用于制冰。在制冰装置7下方安装有储冰容器8,以接收由制冰装置7制成的冰。在制冰室41的下侧可安装有分配器(未示出),以允许把储冰容器8中储存的冰分配到冰箱之外,从而将冰分配到冷藏室门4的前侧。
当检测到冷藏室2中或冷冻室3中的负载时,压缩机开始运行以在蒸发器6中产生冷空气,并且该冷空气的一部分供应到冷藏室2和冷冻室3中,该冷空气的另一部分供应到制冰室41中。供应到制冰室41中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允许安装在制冰室41中的制冰装置7制冰。供应到制冰室41中的冷空气返回到冷冻室3或供应到冷藏室2中。由制冰装置7制成的冰储存在储冰容器8中并根据来自所述分配器的请求而进行分配。该过程反复执行。
当蒸发器6安装在冷冻室3中并且由该蒸发器产生的冷空气被引导到布置于冷藏室门4的上部处的制冰室41中时,希望使冷空气的损失保持最小,以便降低冰箱的功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冷空气从冷冻室传送到制冰室中时,冷空气的损失减小了,因而降低了冰箱的功耗。
图2示出了该冰箱的冷空气供应装置的实例。如图2所示,该冰箱被构造为使得冷冻室的冷空气经由冷藏室门4供应到制冰室。
在本实例中,冷冻室管道110安装在隔板13的下表面上,即安装在冷冻室3的顶板上,以将冷空气从冷冻室3引导到制冰室41。第一门管道120安装在冷藏室门4的一侧并选择性地与冷冻室管道110相连,以将冷空气从冷冻室3供应到制冰室41。第二门管道130安装在冷藏室门4的另一侧,以使制冰室41的冷空气返回到冷冻室3。在隔板13处安装有风门200,以选择性地连接冷冻室管道110和第一门管道120以及选择性地连接冷冻室3和第二门管道130。
在制冰室41的一侧(例如,在覆盖该制冰室41的制冰室盖42上)限定有冷空气排放孔42a,以将制冰室41的冷空气供应到冷藏室2。冷藏室返回管道46位于冷藏室2的后壁面上使得冷藏室2和冷冻室3相连,以允许供应到冷藏室2中的冷空气返回到冷冻室3。在制冰室41的冷空气排放孔42a处安装有第二风门300,以将制冰室41的冷空气选择性地供应到冷藏室2。在一些实例中,制冰室41的冷空气排放孔42a被限定为使得其截面面积至少与第二门管道130的截面面积一样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冷空气排放孔42a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门管道130的截面面积,从而当第二风门300打开时,由于流路阻力的差异,冷空气被引导到冷藏室2而不是冷冻室3中。
在冷冻室3中安装有送风机400,以将蒸发器6产生的冷空气吹到制冰室41中。冷冻室管道110的进口以及用于直接供应冷冻室3中的冷空气的多管道的进口彼此面对面地安装在送风机400的出口处。
制冰室管道110具有单一中空矩形形状并具有一个进口,该进口限定在制冰室管道110的一端并朝着冷冻室3、具体朝着送风机400打开。制冰室管道110具有一个出口,该出口限定在制冰室管道110的另一端并朝着第一门管道120打开,以与风门壳体210的第一冷空气通孔211(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相连。
冷冻室管道110可安装在隔板13的下表面上,即安装在所述内壳的位于冷冻室侧的上部内壁面上,并且,基于隔板13的厚度,冷冻室管道110也可埋设在隔板13内。冷冻室管道110可与风门200分开并通过附接机构(例如,螺钉)来安装,或者可与容纳该风门200的每个元件的风门壳体210一体地形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风门壳体210自身可用作冷冻室管道110。
第一门管道120和第二门管道130均可具有中空矩形形状。第一门管道120经由风门壳体210的第一冷空气通孔211连接到冷冻室管道110的出口。第二门管道130连接到制冰室41的另一水平面,即连接到与第一门管道120所连的一侧不同的一侧。第二门管道130经由风门壳体210的第二冷空气通孔212连接到冷冻室。
如图3所示,第一门管道120和第二门管道130彼此尽可能远离地布置在冷藏室门4的沿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以便增加冷藏室门4的有效容积并且增加第一门管道120的出口122与第二门管道130的进口131之间的距离(d),以允许冷空气在制冰室41中循环。在此情形中,第一门管道120的出口122可沿水平方向定向,而第二门管道130的进口131可沿竖直方向定向以产生冷空气的流动阻力,从而延长冷空气在制冰室41中停留的时间。第一门管道120的出口122可布置成高于第二门管道130的进口131,以将冷空气供应到所述制冰装置附近。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门管道120和第二门管道130可分别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可组装(例如,安装)到冷藏室门4的内表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门管道120和第二门管道130可在构成冷藏室门4的内壁面的所述内壳成型时一体地形成。而且,如图4所示,第一门管道120和第二门管道130可以从冷藏室门4的内表面突出,或者可以凹进。当第一门管道120和第二门管道130突出时,可以增加绝热厚度,从而减小到冰箱外部的热量损失。当第一门管道120和第二门管道130凹进时,可以增加冷藏室中的有效容积。
如图4所示,第一门管道120和第二门管道130可位于冷藏室门4的制冰室41的内侧,或者如图5所示,第一门管道120和第二门管道130可限定在突出部42内,该突出部42限定了冷藏室门4的制冰室41。例如,当第一门管道120和第二门管道130位于制冰室41内时,如图4所示,对于第一门管道120和第二门管道130而言,可增加宽度方向上的绝热厚度(t1)。同时,当第一门管道120和第二门管道130如图5所示地埋设在突出部43内时,对于各个管道120和130而言,宽度方向上的绝热厚度(t2)减小了。然而,当第一门管道120和第二门管道130如图5所示地埋设在突出部43内时,冰箱主体1的侧壁的厚度维持不变,从而足以防止穿过冷空气管道120和130的冷空气的损失。此外,在第一门管道120和第二门管道130埋设在突出部43内的情形中,可以增大该制冰室41的空间。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门管道的进口121和第二门管道的出口132可从冷藏室门4的下表面(例如,从冷藏室门4的下端的内壁面)突出,使得该进口121和出口132在插入到冷藏室2中的突出部43的下表面处敞口。在该实例中,如果冷藏室门4由于其重量而稍稍下垂,则可更牢固地密封所述冷空气通道。
如果冷藏室门4的突出部43的下表面以紧密面对的方式可拆卸地附接到隔板13的上表面,如图6所示,则冷藏室门4的突出部43的下表面与隔板13的相应的前侧上表面(或开口侧)彼此以特定角度(a)相对应。即,冷藏室门4的突出部43的下表面和所述相应的前侧上表面可以朝着冷藏室2的后壁面(或内侧)向上倾斜,以便减小安装在第二门管道130处的风门垫圈241和242与风门壳体210的冷空气通孔211和212的接触磨损。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第一门管道120的进口121和第二门管道130的出口132可朝向冷藏室门4的内壁面敞口(例如,朝向与突出部43的下表面相连的竖向密封面44敞口),并且冷冻室管道110的相应出口(例如,设置在第一风门壳体210处的冷空气通孔211和212)可位于第一风门壳体210的前侧,与隔板13的前侧在同一表面处。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可减小对风门垫圈241和242的损坏。
如图8所示,第一风门200包括第一风门壳体210,该第一风门壳体210包括多个冷空气通孔211和212,这些冷空气通孔211和212将第一风门200连接到冷冻室出口110的出口。第一风门壳体210可联接到隔板13。第一风门板(damper plate)220可滑动地联接在第一风门壳体210内,以打开和关闭第一风门壳体210的冷空气通孔211和212,并且风门弹簧230安装在第一风门板220的一侧并抵靠着第一风门壳体210弹性地支撑第一风门板220。例如,第一风门板220和风门弹簧230安装在第一风门壳体210内,从而形成单一模块。
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风门壳体210总体上具有矩形形状,并且,与冷藏室门4的突出部43的下表面接触的前侧上表面具有密封面215,该密封面215朝着后侧以特定的倾角(a)升高。允许冷空气从中穿过的第一冷空气通孔211和第二冷空气通孔212可位于第一风门壳体210的密封面215的中间部分。
第一冷空气通孔211和第二冷空气通孔212彼此沿宽度方向间隔开。当门4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一冷空气通孔211与第一门管道120的进口121连通。第二冷空气通孔212贯穿第一风门壳体210,以便在门4处于关闭位置时允许第二门管道130的出口132和冷冻室3通过该第二冷空气通孔212连通。在第一冷空气通孔211与第二冷空气通孔212之间沿前后方向(例如,冷藏室门4打开和关闭的方向)限定有长的引导孔213,以允许引导单元224可滑动地插入该引导孔213中。
风门垫圈241和242可安装在第一风门壳体210的上表面上(例如,与安装在冷藏室门4处的第一门管道120的进口121和第二门管道130的出口132分别对应地安装在密封面215上),以减小穿过风门壳体210的冷空气通孔211和212的空气的泄漏。在该实例中,风门垫圈241、242与冷空气通孔211、212具有相同的环形形状并且连接到冷空气通孔211和212。尽管未示出,但风门垫圈241和242可分别安装在冷藏室门4的下表面上(例如,安装在第一门管道120的进口121和第二门管道130的出口132处),或者可安装在风门壳体210的冷空气通孔211和212处以及安装在相应的、第一门管道120的进口121和第二门管道130的出口132处。
如图8所示,第一风门板220包括多个板体部。例如,第一风门板220包括第一板体部221和第二板体部222,第一板体部221和第二板体部222的宽度大到足以实现第一冷空气通孔211和第二冷空气通孔212的打开和关闭。第一板体部221和第二板体部222通过连接单元223相连,该连接单元223用于协调第一板体部221和第二板体部222的移动。在连接单元223的中间一体地形成有引导单元224,该引导单元224定位成根据冷藏室门4的打开和关闭操作而与冷藏室门4接触,从而打开和关闭第一板体部221和第二板体部222。例如,当冷藏室门4关闭时,冷藏室门4接触引导单元224并沿着引导孔213挤压该引导单元224。引导单元224的挤压使得板体部221和222分别推压风门弹簧231和232,并打开第一冷空气通孔211和第二冷空气通孔212。当冷藏室门4打开时,冷藏室门4脱离引导单元224,并且引导单元224基于分别挤压板体部221和222的风门弹簧231和232的力而沿着引导孔213向回移动。板体部221和222基于风门弹簧231和232的力而关闭第一冷空气通孔211和第二冷空气通孔212。
为了减小冷空气的泄漏,第一风门板220可具有成形为与第一风门壳体210的内表面以可滑动方式接触的表面。例如,如果第一风门壳体210具有均一的厚度,则第一风门板220的前侧上表面与第一风门壳体210的密封面215具有相同的倾角(a),而如果第一风门壳体210的内表面是平的,则第一风门板220也可以是平的。
在上文的描述中,第一风门板的多个板体部221和222通过连接框架相连,但也可并非如此。例如,可使用宽度足以打开和关闭冷空气通孔211和212的单个板,或者可使用单个板使得冷空气通孔211与212之间的相应中间部分稍窄。
如图8和图10所示,引导单元224可沿着与第一风门板220的打开和关闭方向基本垂直的方向突出,并且可具有如下长度:即,该长度使得引导单元224的一端经由第一风门壳体210的引导孔213从密封面215露出(例如,使得引导单元224能够与冷藏室门4的突出部43的边缘接触的长度)。在该实例中,引导单元224可沿着与第一风门板220的打开和关闭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另外,引导孔213可贯穿第一风门壳体210的前表面,使得引导单元224与延伸到冷藏室门4的突出部43的竖向密封面44接触。
风门弹簧230包括分别设置在板体部221和222的后部处的第一风门弹簧231和第二风门弹簧232。第一风门弹簧231和第二风门弹簧232可以是压缩卷簧,其具有这样的弹性系数:当冷藏室门4关闭时,该弹性系数允许第一风门弹簧231和第二风门弹簧232受到压缩,而当冷藏室门4打开时,该弹性系数允许第一风门弹簧231和第二风门弹簧232恢复。风门弹簧231和232的一端固定到第一风门壳体210的后壁面,而风门弹簧231和232的另一端固定到板体部221和222的后侧面。
图11和图12示出了第二风门300。第二风门300包括第二风门壳体310,该第二风门壳体310固定到制冰室。例如,第二风门壳体310固定到制冰室盖42的内表面。第二风门300还包括第二风门板320和风门电机330,该第二风门板320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二风门壳体310处,该风门电机330联接到第二风门板320并构造为用于选择性地使第二风门板320旋转。
第二风门壳体310朝着制冰室的内壁面敞口,具有带第三冷空气通孔311的箱形形状,并且位于面向制冰室盖42的一侧。在第二风门壳体310两侧的壁面上限定有铰接凹部312和铰接孔313,从而第二风门板320的铰接突出部321和风门电机330的旋转轴331以可旋转方式分别与铰接凹部312和铰接孔313定位。
第二风门板320是平的,并且在第二风门板320两侧的上端设置有紧固凹部(未示出)和铰接突出部321,该铰接突出部321插入到铰接凹部312中,风门电机330的旋转轴331附接到该紧固凹部(未示出)。
风门电机330可以是步进电机,其能够使第二风门板320以特定角度前后旋转。风门电机330的旋转轴331通过第二风门壳体320的铰接孔313附接到第二风门板320的紧固凹部。
在一些实例中,如果基于制冰室41中的制冰是否完成而使用第二风门300,则可在制冰室41处安装有满冰传感器,以判定在制冰室41中制成的冰是否充满。在这些实例中,第二风门300的风门电机330根据该满冰传感器的输出而运行。
送风机400单独安装成将冷冻室3的冷空气吹送到制冰室41并且还可以将冷冻室3的冷空气引导到冷藏室2。送风机400可安装在冷冻室3中,或安装在第一门管道120与第二门管道130之间的中间部分处。当送风机400安装在冷空气管道处时,它可以安装在第一门管道120处以供应冷空气。尽管未示出,但送风机400也可安装在第一风门壳体210内而与第一风门200一起形成模块。
冷藏室门4具有门密封面43a。门密封面43a抵靠着冷藏室2的框架对门4进行密封,以关闭冷藏室2的开口。
如上所述地构造的冰箱以如下方式运行。当需要在冷藏室门4关闭的状态下制冰时,制冰室41的制冰装置受到控制而开始制冰操作。随着该制冰操作的开始,供水单元将水供应到制冰装置7的制冰容器。
当供水结束时,使制冰容器中的水暴露于从冷冻室3经由冷冻室管道110和第一门管道120供应到制冰室41的冷空气下超过一段特定时间,以便水发生冻结。例如,当冷藏室门4关闭时,第一风门200的第一风门板220的引导单元224与冷藏室门4的突出部43的边缘形成接触,并且第一风门板220随冷藏室门4一起被朝着冰箱中的后壁面推动。然后,第一风门板220克服风门弹簧230的弹力被朝着冰箱中的后壁面推动,并且第一风门壳体210的第一冷空气通孔211和第二冷空气通孔212同时打开。然后,设置在冷冻室3中的送风机400运行,以允许冷冻室3中的冷空气引入到冷冻室管道110的进口121中。冷空气经由第一风门200的第一冷空气通孔211引入到第一门管道120中。该冷空气穿过第一门管道120,从出口122引向制冰室41的一个壁面,然后与制冰容器中的水进行热交换而制冰。
接下来,根据该冰箱的运行模式,与制冰室41中的水进行了热交换的冷空气经由第二门管道130返回到冷冻室3,或者经由第二风门300供应到冷藏室2以冷却冷藏室2,然后经由冷藏室返回管道46返回到冷冻室3。
将参照图13至图16、对根据该冰箱的运行模式的冷空气返回过程进行描述。图13和图14示出了冰箱的制冰运行模式中的冷空气循环过程,而图15和图16示出了冰箱的制冷运行模式中的冷空气循环过程。
如图13和图14所示,随着第二风门300的关闭,供应到制冰室41中的冷空气沿水平方向流过制冰室41,与制冰装置中的水进行热交换,然后被引入到在制冰室41的另一侧的下端处开口的第二门管道130的进口131。该冷空气沿第二门管道130向下流动,经由第一风门壳体210的第二冷空气通孔212返回到冷冻室3,然后在冷冻室3中再次受到冷却。
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第二风门300打开时供应到制冰室41中的冷空气如上所述地与制冰容器进行热交换,并经由设置在制冰室41一侧的第二风门300流动到冷藏室2的进口131。该冷空气将冷藏室2冷却,然后经由冷藏室返回管道46返回到冷冻室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根据多种控制方法来确定打开第二风门的时机(例如,改变到制冷运行模式)。例如,可根据制冰室是否充满冰或根据冷藏室的温度变化来控制第二风门300。
图17和图18示出了根据制冰室是否充满冰来控制第二风门的过程,图19示出了根据冷藏室的温度变化来控制第二风门的过程。
首先,如图17所示,通过设置在制冰室41处的满冰传感器来检测制冰室41中的制冰操作是否已完成(S11)。该检测可实时地连续进行或者能够以预定间隔周期性地进行。基于检测值来判定制冰是否已完成(S12)。响应于基于该检测值进行的“制冰已完成”的判定,对第二风门300的风门电机330进行控制以使第二风门300的风门板320沿打开方向旋转(S13)。然后,冷空气排放孔42a打开,并且制冰室41的冷空气经由该冷空气排放孔42a引入到冷藏室2中,以将冷藏室2冷却到适当温度(S14)。在此情形中,经由制冰室41供应的冷空气在制冰所需的温度下(例如,在-14℃下)被供应。因为冷空气在制冰所需的温度下被供应,所以存在使冷藏室2过冷的可能性。因而,冰箱微型计算机对制冷循环进行控制,以在制冰室41中的冰不会溶化的温度(例如,-3℃)附近供应冷空气。
当冷藏室门4关闭时,第一风门200维持打开状态,所以制冰室41的冷空气可经由第二门管道130引入到冷冻室3中。在本实例中,因为制冰室的冷空气排放孔42a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门管道130的进口131的截面面积,所以与第二门管道130相比,制冰室41的冷空气排放孔42a具有较小的流路阻力。因此,制冰室41的冷空气经由制冰室41的冷空气排放孔42a供应到冷藏室2。例如,由于这种流路阻力的差异,当第二风门打开时,与第二门管道130相比,会有更多的冷空气经过冷空气排放孔42a。
当冷藏室2维持在比预设温度水平低的温度下时,冷藏室2可能因为经由制冰室41引入的冷空气而过冷,或者可能因为从冷冻室3经由冷藏室供应管道45引入的冷空气而过冷。该过冷可能引起能量损失以及低效或非期望的操作。因而,如图18所示,尽管基于满冰传感器判定该制冰室41中的制冰操作已完成,但还通过使用冷藏室2的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冷藏室2的温度(S15)。判定其检测值是否大于预设值(S16)。如果检测值大于预设值(S16),则第二风门300打开以将制冰室41的冷空气供应到冷藏室2(S13和S14)。在此情形中,可停止从冷冻室向冷藏室供应的冷空气。如果检测值小于预设值(S16),则对冷藏室2的温度进行监控以判定该温度是否达到预设值。
如图19所示,该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冷藏室2处,以(例如,实时地)检测冷藏室2的温度(S21)。确认所检测到的冷藏室2的温度是否高于预设温度水平(S22)。根据该确认,当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水平时,第二风门300打开以将制冰室41的冷空气供应到冷藏室2(S23,S24)。在此情形中,因为在冷藏室2中已产生过载,所以制冰室41可停止其制冰操作,或者在一些实例中,缓慢执行该制冰操作以将冷空气暂时供应到冷藏室2。供应到制冰室41中的冷空气可维持在制冰所需的温度(例如,-14℃)。当然,在此情形中,当通过满冰传感器判定该制冰室41中的制冰操作已完成时,也可对制冷循环进行控制,以在大约-3℃的温度下向冷藏室供应冷空气。
对冷藏室2的温度进行连续检测,如果检测到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或与预设温度相同,则可关闭第二风门300并可重新开始制冰操作(S25,S26)。
当冷藏室门4在冷空气从冷冻室3供应到制冰室41的过程中打开时,推动该第一风门200的第一风门板220的外力被释放,借助于风门弹簧230的回复力使第一风门板220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也就是说,第一风门板220的板体部221和222移动到使得风门壳体210的冷空气通孔211和212受到阻挡的位置。因此,冷冻室管道110和第一门管道120或者第二门管道130和冷冻室管道110受到阻挡,从而减少了冷空气由于自然对流而到冰箱外部的泄漏。而且,第二风门300的第二风门板320通过风门电机330返回到关闭位置,从而减少了制冰室41的冷空气的泄漏。
因此,来自冷冻室的冷空气经由隔板直接供应到冷藏室,所以能够预先防止冷空气的损失。在现有技术中,因为将冷冻室的冷空气传送到制冰室的冷空气管道设置在冷藏室的侧壁面处,所以绝热厚度减小而产生冷空气损失,或者因为冷空气管道倾斜,所以冷空气的移动距离增加而产生冷空气损失。然而,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因为冷空气直接供应到冷藏室门,所以绝热厚度增加而减小了冷空气损失,并且因为该冷空气管道是一条直线,所以减小了冷空气的移动距离,因而减小了冷空气损失。
此外,除了对冷空气管道而言的绝热厚度增加之外,因为该冷空气管道位于冷藏室内,所以减小了与外部空气的温度差。这有效减少或防止了在冷空气管道处产生霜冻。因此,可不需要安装除霜加热器,或者,如果安装有该除霜加热器,则能够减少其运行时间,因而减少了穿过冷空气管道的冷空气的损失并且减少了使用该加热器时的功耗。
此外,因为该冷空气管道位于冷藏室门处,所以能够延长冷空气在制冰室中停留的时间。这使得能够实现制冰容器中的水的快速而均一的冷却。在现有技术中,因为冷空气管道连接到制冰室的一侧,所以制冰室的进口和出口靠近一个壁面,因而,经由冷空气管道引入到制冰室中的冷空气的一部分未在整个制冰室内循环,而是从制冰室中快速排出。然而,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因为第一门管道和第二门管道以特定的高度差布置在制冰室的两侧,且制冰装置介于第一门管道和第二门管道之间,所以制冰室的进口和出口彼此离得较远。因此,经由第一门管道引入到制冰室中的大部分冷空气在经过制冰装置之后流到第二门管道中,并且冷空气能够在制冰室中停留更长的时间,这都增加了与制冰装置接触的冷空气的量。这样,可缩短在制冰装置中制冰的时间,可以均匀地制出冰,可显著减少制冰室中的冷空气损失,因而,可提高该冰箱的能量效率。
此外,根据该冰箱的运行模式,供应到制冰室中的冷空气可不朝着冷冻室返回,而是经由制冰室的冷空气排放孔供应到冷藏室。这可有效利用冷空气。当制冰室需要制冰时,冷空气在制冰室和冷冻室之间循环以提供制冰所需的温度,因此,能够在制冰室中执行制冰操作。同时,当制冰室中的制冰操作已完成时,或者当冷藏室的负载迅速增加时,把供应到制冰室中的冷空气供应到冷藏室以冷却该冷藏室。因此,可提高冷空气的利用率并且可快速应对该冰箱中的负载变化,由此可降低功耗而提高能量效率。
通过本公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3门底部冷冻式冰箱:即,其中冷冻室安装在冰箱的下部,冷藏室安装在冰箱的上部,而制冰室安装在冷藏室门处。而是,所述技术也可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冰箱,例如如下冰箱:其中,制冰室设置在冷藏室门处且冷冻室的冷空气供应到制冰室。
应当理解,在不偏离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修改。例如,如果所公开的技术中的各个步骤以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如果所公开的系统中的各个部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和/或由其他部件替换或补充,则仍然能够实现有利的结果。因此,其他实施方式也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26)

1.一种冰箱,包括:
冰箱主体;
冷藏室,所述冷藏室限定在所述冰箱主体的第一部分处;
冷冻室,所述冷冻室限定在所述冰箱主体的第二部分处,所述冰箱主体的第二部分不同于所述冰箱主体的第一部分,并且所述冷冻室与所述冷藏室由一个或多个壁分开;
至少一个蒸发器,所述至少一个蒸发器被构造为用于冷却在调节所述冷藏室中的运行温度和所述冷冻室中的运行温度时使用的空气,所述冷藏室中的运行温度和所述冷冻室中的运行温度不同,所述冷冻室的运行温度低于所述冷藏室的运行温度;
冷藏室门,所述冷藏室门被构造为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冷藏室的至少一部分;
冷冻室门,所述冷冻室门被构造为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冷冻室的至少一部分;
冰室,所述冰室位于所述冷藏室门处并构造为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冷冻室的冷空气;
一个或多个限定第一流路的管道,所述第一流路被构造为用于使冷空气在所述冷冻室与所述冰室之间循环;
一个或多个限定第二流路的管道,所述第二流路被构造为用于使冷空气在所述冷冻室、所述冰室与所述冷藏室之间循环;
冰高度传感器,所述冰高度传感器被构造为用于检测所述冰室内的冰的高度;以及
位于所述第二流路处的单元,所述单元被构造为基于所述冰室内的冰的高度来控制沿所述第二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还包括:
制冰器,所述制冰器位于所述冰室内并构造为用于将液态水冻结成冰,
其中,所述冰高度传感器包括满冰传感器,所述满冰传感器被构造为用于检测所述制冰器是否已完成制冰,并且所述单元被构造为基于所述冰室中的制冰是否已完成的检测来控制沿所述第二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被构造为用于检测所述冷藏室的温度,其中,所述单元被构造为基于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冷藏室的温度来控制沿所述第二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限定第一流路的管道包括:
供应管道,所述供应管道在所述冷藏室门的第一侧位于所述冷藏室门的内表面上,所述供应管道限定了供应流路;
返回管道,所述返回管道在所述冷藏室门的第二侧位于所述冷藏室门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反,所述返回管道限定了返回流路;以及
第二单元,所述第二单元位于将所述冷冻室和所述冷藏室分隔开的隔板处,所述第二单元限定了贯穿所述隔板的供应通道,所述供应通道被构造为:当所述冷藏室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供应通道与所述供应管道相接,而当所述冷藏室门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供应通道与所述供应管道分开;所述第二单元限定了贯穿所述隔板的返回通道,所述返回通道被构造为:当所述冷藏室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返回通道与所述返回管道相接,而当所述冷藏室门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返回通道与所述返回通道分开,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阻挡单元,所述阻挡单元被构造为:当所述冷藏室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阻挡单元打开所述供应通道和所述返回通道,而当所述冷藏室门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阻挡单元关闭所述供应通道和所述返回通道。
5.一种冰箱,包括:
冰箱主体;
冷藏室,所述冷藏室限定在所述冰箱主体的第一部分处;
冷冻室,所述冷冻室限定在所述冰箱主体的第二部分处,所述冰箱主体的第二部分不同于所述冰箱主体的第一部分,并且所述冷冻室与所述冷藏室由隔板分隔开;
至少一个蒸发器,所述至少一个蒸发器被构造为用于冷却在调节所述冷藏室中的运行温度和所述冷冻室中的运行温度时使用的空气,所述冷藏室中的运行温度和所述冷冻室中的运行温度不同,所述冷冻室的运行温度低于所述冷藏室的运行温度;
冷藏室门,所述冷藏室门被构造为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冷藏室的至少一部分;
冷冻室门,所述冷冻室门被构造为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冷冻室的至少一部分;
冰室,所述冰室位于所述冷藏室门处并构造为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冷冻室的冷空气;
一个或多个门管道,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位于所述冷藏室门处并构造为用于将冷空气从所述冷冻室引导到所述冰室;
冷藏室供应管道,所述冷藏室供应管道被构造为用于将冷空气从所述冷冻室引导到所述冷藏室;
冷藏室返回管道,所述冷藏室返回管道被构造为用于将所述冷藏室的冷空气引导到所述冷冻室;
第一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位于将所述冷冻室和所述冷藏室分隔开的所述隔板处,所述第一单元被构造为:当所述冷藏室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单元通过所述隔板中的一个或多个通道将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连接到所述冷冻室,并且所述第一单元被构造为:当所述冷藏室门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单元关闭所述隔板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以及
第二单元,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冰室处,并构造为用于打开和关闭在将所述冰室与所述冷藏室分开的壁中限定的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第一单元包括壳体和板,所述壳体具有一个或多个冷空气通孔,当所述冷藏室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一个或多个冷空气通孔允许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和所述冷冻室连通,所述板被构造为响应于所述冷藏室门的关闭和打开而打开和关闭所述壳体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冷空气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还包括位于所述板的一侧的弹性构件,并且,当所述冷藏室门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弹性构件在使所述板关闭所述一个或多个冷空气通孔的方向上将力施加到所述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还包括由所述壳体限定的引导孔以及联接到所述板的引导单元,所述引导单元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引导孔中,所述引导单元被构造为:当所述冷藏室门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时,所述引导单元受到所述冷藏室门挤压;并且所述引导单元被构造为:响应于受到所述冷藏室门挤压,所述引导单元使所述板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板关闭所述一个或多个冷空气通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板打开所述一个或多个冷空气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还包括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设置于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冷空气通孔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中,当所述冰箱主体处于通常的运行定向时,所述壳体的如下部分相对于地面倾斜:在该部分处,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的端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冷空气通孔相接。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中,当所述冰箱主体处于通常的运行定向时,所述壳体的如下部分垂直于地面:在该部分处,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的端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冷空气通孔相接。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还包括制冰器,所述制冰器位于所述冰室内并构造为用于将液态水冻结成冰,
其中,所述第二单元被构造为:基于所述制冰器是否已完成制冰以及所述冷藏室的温度来打开和关闭在将所述冰室与所述冷藏室分开的所述壁中限定的所述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还包括满冰传感器,所述满冰传感器被构造为用于检测所述制冰器的制冰是否已完成,
其中,所述第二单元被构造为:响应于所述满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制冰器的制冰已完成来打开所述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还包括位于所述冷藏室中的温度传感器,
其中,所述第二单元被构造为:响应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冷藏室中的高于预设温度水平的温度来打开所述通道。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第二单元的出口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的出口的截面面积。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包括第一门管道和第二门管道,所述第一门管道被构造为用于将所述冷冻室的冷空气引导到所述冰室,而所述第二门管道与所述第一门管道的流路分开并构造为用于将制冰室的冷空气引导到所述冷冻室。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还包括制冰器,所述制冰器位于所述冰室内并构造为用于将液态水冻结成冰,
其中,所述第一门管道的出口和所述第二门管道的进口位于所述制冰器的两个相反侧,从而,从所述第一门管道的出口到所述第二门管道的进口的气流经过所述制冰器。
1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定位成:当所述冷藏室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冰箱主体的范围内。
1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冷藏室门的内表面上包括突出部,从而当所述冷藏室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突出部位于所述冰箱主体中,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位于所述突出部的内表面上或位于所述突出部的内侧。
2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隔板包括冷冻室管道,当所述冷藏室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冷冻室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冻室连通,而所述冷冻室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2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在所述冷冻室、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管道以及所述第一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内设有鼓风扇,并且所述鼓风扇被构造为用于促使所述冷冻室的冷空气移动到所述制冰室。
2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至少一个蒸发器被构造为用于产生冷空气并且位于如下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上:在所述冷冻室的壁面上,在所述冷藏室的壁面上,以及在所述隔板内。
23.一种用于对具有冷藏室和冷冻室的冰箱中的气流进行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冰高度传感器来检测冰室内的冰的高度,所述冰室位于所述冷藏室门上并构造为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冷冻室的冷空气,所述冷藏室门被构造为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冷藏室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使用位于如下流路处的单元、基于所检测到的所述冰室内的冰的高度来控制沿所述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所述流路由一个或多个管道限定并构造为用于使冷空气在所述冷冻室、所述冰室和所述冷藏室之间循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
检测所述冰室内的冰的高度的步骤包括检测所述冰室中的制冰是否已完成;并且
基于所检测到的所述冰室内的冰的高度来控制沿所述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冰室中的制冰是否已完成的检测来控制沿所述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所述冷藏室的温度,
其中,控制沿所述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的步骤包括基于所检测到的所述冷藏室的温度来控制沿所述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包括:当关于所述冰室中的制冰是否已完成的检测表明所述冰室中的制冰已完成并且所检测到的所述冷藏室的温度低于阈值温度时,阻止沿所述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所述冷藏室的温度,
其中,控制沿所述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的步骤包括基于所检测到的所述冷藏室的温度来控制沿所述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包括:当所检测到的所述冷藏室的温度大于阈值温度时,允许沿着所述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
CN201080016315.5A 2009-04-14 2010-02-18 冰箱相关技术 Active CN1023958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032502A KR20100113936A (ko) 2009-04-14 2009-04-14 냉장고 및 그의 운전 방법
KR10-2009-0032502 2009-04-14
PCT/KR2010/001012 WO2010120038A1 (en) 2009-04-14 2010-02-18 Refrigerator related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5843A true CN102395843A (zh) 2012-03-28
CN102395843B CN102395843B (zh) 2014-05-28

Family

ID=42933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6315.5A Active CN102395843B (zh) 2009-04-14 2010-02-18 冰箱相关技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38872B2 (zh)
EP (2) EP2419685B1 (zh)
KR (1) KR20100113936A (zh)
CN (1) CN102395843B (zh)
WO (1) WO2010120038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2912A (zh) * 2013-04-12 2015-11-25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两个储藏室的制冷器具
CN106969576A (zh) * 2017-04-13 2017-07-21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
CN109737678A (zh) * 2018-12-29 2019-05-10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门体组件和制冷装置
CN109764631A (zh) * 2019-01-09 2019-05-17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及其制冷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11442593A (zh) * 2019-01-16 2020-07-24 惠而浦公司 冰箱
CN114719531A (zh) * 2021-01-06 2022-07-08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US12007151B2 (en) 2019-01-09 2024-06-11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tion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110118A (ko) * 2009-04-02 2010-10-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빙실을 구비한 냉장고
US20130276472A1 (en) * 2012-04-18 2013-10-24 Alan Joseph Mitchell Auger-driven icemaker system for refrigerator
US9383132B2 (en) 2012-12-03 2016-07-05 Whirlpool Corporation Refrigerator providing air flow to door
US9115924B2 (en) * 2013-02-04 2015-08-25 Whirlpool Corporation In-the-door cooling system for domestic refrigerators
KR102176725B1 (ko) * 2013-12-20 2020-1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1687897B1 (ko) * 2015-02-13 2016-1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20160370087A1 (en) * 2015-06-16 2016-12-22 Dongbu Daewo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oled-air circulation structure of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160148944A (ko) 2015-06-17 2016-12-27 동부대우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제빙 장치 및 방법
KR101671478B1 (ko) 2015-06-17 2016-11-01 동부대우전자 주식회사 설빙 생성이 가능한 냉장고 및 설빙 제조 방법
KR20160149022A (ko) 2015-06-17 2016-12-27 동부대우전자 주식회사 냉매 유로 일체형 제빙 트레이 및 방법
KR101659932B1 (ko) 2015-06-17 2016-09-30 동부대우전자 주식회사 만빙량 조절이 가능한 제빙장치와 만빙량 조절장치 및 방법
DE102015220351A1 (de) * 2015-10-20 2017-04-20 BSH Hausgeräte GmbH Haushaltskältegerät mit einem Kühlraum und einem Gefrierraum und einem Druckausgleichsventil
US20170227276A1 (en) 2016-02-04 2017-08-10 Robertshaw Controls Company Rotary damper
US10712074B2 (en) 2017-06-30 2020-07-14 Midea Group Co., Ltd. Refrigerator with tandem evaporators
CN109341186B (zh) * 2018-11-28 2019-11-01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独立制冰系统的冰箱
KR20210006702A (ko) * 2019-07-09 2021-0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KR20210006740A (ko) * 2019-07-09 2021-0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냉장고
KR20210061102A (ko) * 2019-11-19 2021-05-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CN112460904A (zh) * 2020-12-17 2021-03-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制冷方法、冰箱及制冰盒
US11846462B2 (en) 2021-03-19 2023-12-19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Door mounted chilled component with direct coolin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8451A (zh) * 2003-09-19 2005-03-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带有制冰机的冰箱
CN1598452A (zh) * 2003-09-19 2005-03-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带有制冰机的冰箱
US20050160756A1 (en) * 2004-01-28 2005-07-28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KR20050094671A (ko) * 2004-03-24 2005-09-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바텀 프리저 타입 냉장고의 제빙용 냉기 유로 구조
KR20060041437A (ko) * 2004-11-09 2006-05-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의 냉기유로구조
CN1862186A (zh) * 2005-05-09 2006-11-15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电冰箱分配器的供水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0181404B1 (ko) * 1995-07-20 1999-05-01 배순훈 냉장고의 외기 침입 방지장치
KR100607287B1 (ko) * 2004-01-28 2006-07-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사이드 바이 사이드 타입 냉장고의 제빙용 냉기 토출 유로구조
EP1580504B1 (en) 2004-03-24 2017-03-29 LG Electronics, Inc. Cold air guide structure for ice-making chamber in cold chamber door
KR100621236B1 (ko) 2004-05-17 2006-09-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실 도어 제빙실의 그릴 개폐장치
US7188479B2 (en) * 2004-10-26 2007-03-13 Whirlpool Corporation Ice and water dispenser on refrigerator compartment door
KR100621239B1 (ko) 2004-11-09 2006-09-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의 냉기유로구조
US7921668B2 (en) 2005-03-02 2011-04-12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having controlled ice maker and dispens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8451A (zh) * 2003-09-19 2005-03-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带有制冰机的冰箱
CN1598452A (zh) * 2003-09-19 2005-03-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带有制冰机的冰箱
US20050160756A1 (en) * 2004-01-28 2005-07-28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KR20050094671A (ko) * 2004-03-24 2005-09-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바텀 프리저 타입 냉장고의 제빙용 냉기 유로 구조
KR20060041437A (ko) * 2004-11-09 2006-05-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의 냉기유로구조
CN1862186A (zh) * 2005-05-09 2006-11-15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电冰箱分配器的供水管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2912A (zh) * 2013-04-12 2015-11-25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两个储藏室的制冷器具
CN105102912B (zh) * 2013-04-12 2017-04-26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两个储藏室的制冷器具
CN106969576A (zh) * 2017-04-13 2017-07-21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
CN109737678A (zh) * 2018-12-29 2019-05-10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门体组件和制冷装置
CN109764631A (zh) * 2019-01-09 2019-05-17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及其制冷控制方法与装置
US12007151B2 (en) 2019-01-09 2024-06-11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tion thereof
CN111442593A (zh) * 2019-01-16 2020-07-24 惠而浦公司 冰箱
CN114719531A (zh) * 2021-01-06 2022-07-08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113936A (ko) 2010-10-22
US8438872B2 (en) 2013-05-14
CN102395843B (zh) 2014-05-28
EP2419685B1 (en) 2018-08-08
WO2010120038A1 (en) 2010-10-21
EP3385650B1 (en) 2021-04-07
EP3385650A1 (en) 2018-10-10
US20100257877A1 (en) 2010-10-14
EP2419685A1 (en) 2012-02-22
EP2419685A4 (en)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5843B (zh) 冰箱相关技术
EP3051240B1 (en) Shielding device and refrigerator comprising same
JP4018238B2 (ja) 冷蔵庫の冷気供給システム
JP5832937B2 (ja) 冷蔵庫
WO2019120104A1 (zh) 冰箱
CN107606844B (zh) 冰箱
US20130199226A1 (en) Refrigerator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KR101092176B1 (ko) 냉장고
US6176097B1 (en) Side by side type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in vegetable box therein
WO2019120106A1 (zh) 冰箱
US6715306B2 (en) Concentration cooling apparatus of refrigerator
WO2019120107A1 (zh) 冰箱
KR101658998B1 (ko) 냉장고
WO2019120105A1 (zh) 冰箱
CN101074818B (zh) 冰箱
US20220282901A1 (en) Refrigerator
JP2011058686A (ja) 冷蔵庫
JP6405526B2 (ja) 冷蔵庫
US20220235993A1 (en) 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JP5039761B2 (ja) 冷蔵庫
KR20230000231A (ko) 냉장고
JP2011058693A (ja) 冷蔵庫
JP2011058692A (ja) 冷蔵庫
KR100595434B1 (ko) 냉장고
KR20220152817A (ko) 독립 냉각시스템을 구비한 창문형 에어컨 냉장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