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9561B - 一种外用热洗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用热洗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9561B
CN102389561B CN 201110381108 CN201110381108A CN102389561B CN 102389561 B CN102389561 B CN 102389561B CN 201110381108 CN201110381108 CN 201110381108 CN 201110381108 A CN201110381108 A CN 201110381108A CN 102389561 B CN102389561 B CN 1023895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chinese medicinal
blood circulation
medicinal composition
rad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38110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9561A (zh
Inventor
张俊忠
周鹏
李景银
卞泗善
刘效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 20111038110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895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89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95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95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95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一种外用热洗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原料药如下:苏木、姜黄、海桐、五加皮、当归尾、白芷、羌活、牛膝、桑枝、川芎、泽兰、赤芍、独活各15g,土茯苓、益母草各30g,黄柏、没药、香附、防风各9g。外用热洗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冷洗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在冷洗治疗早期急性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基础上,研究出适用于冷洗疗法的外用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使冷洗疗法疗效更好,相对于普通的活血止痛散等更适合于冷洗的治疗方法;中药组合物配方合理、制备简单,使患者在家就可以进行治疗,增加了治疗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Description

一种外用热洗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用热洗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还涉及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急性软组织损伤属于中医学“伤筋”范畴 ,是局部气血经络损伤后的病理反应。现代医学认为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原因一方面是外力直接造成局部组织细胞微观结构损伤和微小血管破裂、出血 ,以及组织细胞充血水肿和变性坏死致受损局部血流灌注量增加而致肿胀、疼痛;另一方面是损伤后局部组织释放出炎性介质、代谢产物聚集造成内环境改变,引起损伤细胞代谢障碍,从而加重局部症状和体征以及病理变化。中药外用是药物通过透皮吸收作用于创伤局部 ,从而维持局部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 ,起到散瘀、消肿和止痛的功效。
急性踝关节损伤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青少年患者较多,他们迫切希望能在较短的时间恢复踝关节正常功能。长期以来,中医普遍应用中药熏洗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但是,现代医学根据急性踝关节损伤早期的病理特点,提倡应用冰袋冷敷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损伤的疗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研究发现,踝关节损伤的程度、开始用药时间、每日用药次数、每次熏洗的时间长短以及熏洗药液的温度等因素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然而,目前中药外洗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依然应用传统的熏洗方法,由于熏洗时药液温度较高,不符合急性损伤早期的病理特点和治疗原则,严重影响了中药外洗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的疗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无在适宜温度下适用于热洗的中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热洗的、外用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外用热洗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所用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如下:
苏木15g,姜黄15g,海桐皮15g,五加皮15g,当归尾15g,白芷15g,
羌活15g,牛膝15g,桑枝15g,川芎15g,泽兰15g,赤芍15g,独活15g,土茯苓30g,益母草30g,黄柏9g,没药9g,香附9g,防风9g。
将原料药混合后加入十倍重量的水煎煮,煮沸2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既为外用热洗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
所述的外用热洗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冷洗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急性踝关节软组织损伤为损伤3日后使用35℃药物外洗,每日2次,每次60分钟。
苏木:行血祛瘀,消肿止痛。
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海桐皮:祛风湿,通经络,杀虫。
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
当归尾:活血祛瘀。
白芷: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
羌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
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
桑枝: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泽兰:活血化瘀,行水消肿。
赤芍:祛瘀、止痛、凉血、消肿。
独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土茯苓:解毒,除湿,利关节。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
没药:活血祛瘀,消肿定痛。
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应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外洗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损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经临床优化方案研究,找到了药液外洗的适宜温度和时间,同时认识到了损伤早期不宜应用热洗。经研究后将冰袋冷敷改为中药冷洗,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急性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病人,经过3日的中药冷洗后,自第4日开始应用活血止痛散热洗,取得了优良的临床疗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熏洗治疗早期急性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基础上,研究出适用于热洗疗法的外用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使热洗疗法疗效更好,且通过对照试验,验证了此中药组合物相对于普通的海桐皮汤等更适合于热洗的治疗方法;中药组合物配方合理、制备简单,使患者在家就可以进行治疗,增加了治疗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外用热洗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所用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如下:
苏木15g,姜黄15g,海桐皮15g,五加皮15g,当归尾15g,白芷15g,
羌活15g,牛膝15g,桑枝15g,川芎15g,泽兰15g,赤芍15g,独活15g,土茯苓30g,益母草30g,黄柏9g,没药9g,香附9g,防风9g。
制备方法:将原料药加入十倍重量的开水中煎煮2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既为外用热洗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
临床效果验证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统计病例160例,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急诊和骨科门诊。
(二)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
(1)病例诊断标准
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订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急性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标准: 
Figure 831346DEST_PATH_IMAGE001
有明显的外伤史或关节扭伤史;
Figure 21019DEST_PATH_IMAGE002
局部疼痛、肿胀、瘀斑或皮下血肿,压痛,肢体或关节功能障碍;
Figure 796208DEST_PATH_IMAGE003
X线检查无骨折、脱位及骨病;
Figure 362319DEST_PATH_IMAGE004
病程一般在3天之内;
踝关节损伤Ⅰ度:符合以上标准,踝关节抽屉试验阴性,距骨倾斜试验阴性,MRI示无韧带断裂;
Figure 899927DEST_PATH_IMAGE006
踝关节损伤Ⅱ度:符合以上标准,踝关节抽屉试验阳性,距骨倾斜试验阴性,MRI示韧带部分断裂;
Figure 287046DEST_PATH_IMAGE007
踝关节损伤Ⅲ度:符合以上标准,踝关节抽屉试验阳性,距骨倾斜试验阳性,MRI示韧带完全断裂;
(2)病例纳入标准
Figure 656848DEST_PATH_IMAGE001
踝关节损伤时间在3天以内;
Figure 422810DEST_PATH_IMAGE002
x线片检查正位片示踝关节部位无骨折、脱位;
Figure 219864DEST_PATH_IMAGE003
排除肿瘤、关节炎等骨病;
年龄男 、女 18 ~ 50 岁;
Figure 877559DEST_PATH_IMAGE005
踝关节Ⅰ、Ⅱ度损伤。
(3)病例排除标准
Figure 888240DEST_PATH_IMAGE001
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50岁;
Figure 731562DEST_PATH_IMAGE002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Figure 827694DEST_PATH_IMAGE003
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
Figure 539298DEST_PATH_IMAGE004
骨折或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有完全断裂者;
其他疾病影响到损伤局部用药,如皮肤病等;
Figure 418710DEST_PATH_IMAGE006
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Figure 2138DEST_PATH_IMAGE007
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Figure 127220DEST_PATH_IMAGE008
不同意签署自愿协议书的患者。
(4)病例脱落标准
已入组,但未完成临床治疗方案的病例,在以下情况下视为脱落:
Figure 112493DEST_PATH_IMAGE001
依从性差,不能严格执行治疗方案者;
Figure 422252DEST_PATH_IMAGE002
自然失访。
(三)一般资料
急性踝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160例按照热洗温度与时间的不同随机纳入8个实验组,每组纳入患者20例。
1.年龄对比(见表1): 
表1  年龄分布对比(例)
    组别 18~30岁 30~40岁 40~50岁
1组 12 5 3
2组 14 4 2
3组 13 4 3
4组 11 5 4
5组 12 3 5
6组 11 5 4
7组 12 4 4
8组 12 4 4
经统计学处理,各组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性别对比 (见表2):
表2  性别分布对比
组别
1组 13 7
2组 12 8
3组 10 10
4组 12 8
5组 11 9
6组 13 7
7组 9 11
8组 8 12
经统计学处理,各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治疗方法
(一)、药物组成
1.实验组药物: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加水3000毫升,煎煮20分钟使用。
2.对照组药物:海桐皮汤(《医宗金鉴》):海桐皮6g、透骨草6g、乳香6g、没药6g、当归5g、川椒10g、川芎3g、红花3g、威灵仙3g、甘草3g、防风3g、白芷3g。研为细末,装入布袋备用。将海桐皮汤1包加水3000毫升,煎煮20分钟使用。
(二)实验分组
该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内2个可变因素为3日后药液热洗的温度和时间。
每组患者在损伤3日内均采用相同的药液冷洗,药液冷洗的温度是不可变因素A;3日后分别采用海桐皮汤和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药液热洗,热洗的温度为B因素;2个不同的热洗温度为B1:35度B2:40度;热洗的时间为C因素,2个不同的熏洗时间分别为:C1:30分钟C2:60分钟。每组内析因设计为2×2=4(组),两组共设8个实验组。
1组:3日内药液20度冷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3日后海桐皮汤药液温度35度热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2组:3日内药液20度冷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3日后海桐皮汤药液温度35度热洗,每日2次,每次60分钟。
3组:3日内药液20度冷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3日后海桐皮汤药液温度40度热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组:3日内药液20度冷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3日后海桐皮汤药液温度40度热洗,每日2次,每次60分钟。
5组:3日内药液20度冷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3日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药液温度35度热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6组:3日内药液20度冷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3日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药液温度35度热洗,每日2次,每次60分钟。
7组:3日内药液20度冷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3日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药液温度40度热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8组:3日内药液20度冷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3日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药液温度40度热洗,每日2次,每次60分钟。
冷洗所使用的药液所用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如下:刘寄奴15g,苏木15g,丹参15g,赤芍15g,红花15g,秦艽15g,白芷15g,威灵仙15g,牛膝15g,海桐皮15g,当归尾15g,乳香6g,
大黄6g,连翘6g,丹皮6g,川楝子各6g,土茯苓30g,益母草30g。将原料药混合煎制成含生药0.15g/ml的药液。
(三)、随机编码
受试者实验编号是随机的,应用SAS统计软件包产生的《网络随机编码随机数字表》得到随机号码。对所有病例进行连续实验编号,产生160个随机编号。按受试者就诊顺序依次发给相应的实验编号,不得随意更改编号排序。
三、观察方法
(一)、观察时点
对纳入实验的急性踝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就诊当天采取受损当天的观察数据,测定患者热洗治疗第0,1,2,3,4,7天的数据,患者按时免费复查或由课题人员及时通过走访方式采集观察数据并录入病例观察表。
(二)、观察指标
1、测定患者热洗治疗第0,1,2,3,4,7天的VAS评分
患者VAS评分方法:采用特制的VAS卡。在卡中心刻有数字的10cm长线上有可滑动的游标,两端分别表示“无痛”(0)和“最剧烈的疼痛”(100)。患者面对无刻度的一面,将游标放在当时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部位;研究人员面对有刻度的一面,根据刻度读数记录患者热洗治疗第0、1、2、3、4、7天疼痛程度。静止时VAS评分为患者不活动时的疼痛评分;站立时VAS评分为双足站立完全负重但未开始行走时的疼痛评分;行走时VAS评分为双足负重行走时的疼痛评分;平均分为上述三个疼痛评分相加后的平均值。
2、测定患者热洗治疗第0,1,2,3,4,7天的症状体征计分
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急性软组织损伤”的证候及分级量化原则, 采用国际公认的Takakura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将疼痛三度改为患者VAS评分,更加准确的反应患者的疼痛程度。
表 3  Takakura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Figure 368342DEST_PATH_IMAGE010
3.肿胀消退比率  
在热洗开始第0、1、2、3、4、7天应用专用皮尺测量内踝与外踝肿胀最高点之间的周径。肿胀消退比率的计算公式:[( 用药前内外踝肿胀最高点之间的周径-用药后内外踝肿胀最高点之间的周径)/ ( 用药前内外踝肿胀最高点之间的周径-健侧内外踝肿胀最高点之间的周径)] ×100%。
4 患者病情自我评价
表 4  90日后Good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评价标准
一级 能参加各种活动,包括剧烈运动无疼痛,肿胀和踝关节不稳
二级 剧烈活动后偶尔出现隐痛,无关节不稳定或恐惧感
三级 无踝关节不稳,但有一些恐惧感,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走时比较小心
四级 在正常活动中反复出现不稳定,经常扭伤踝关节,并伴有疼痛和肿胀
四、统计方法
(一)所有数据均输入计算机,用EXCEL2003管理,数据用SPSS16.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
Figure 421749DEST_PATH_IMAGE011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者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疗效等组间差异数据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组疗效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法。
(二)显著性水平的测定
所有假设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a)定为0.05。
五、治疗结果
(一)各组治疗前后VAS平均分比较
第4和第7天VAS平均分各组之间比较第六组数字最小,疼痛减轻程度最大(P<0.05),止痛效果最好。第4和第7天药物40度外洗各组VAS平均分比药物35度外洗各组数值要大,止痛效果差。
表 5  VAS平均分比较(
Figure 261529DEST_PATH_IMAGE012
±s )
 
Figure 617555DEST_PATH_IMAGE014
(二)各组治疗前后肿胀消退比率比较
表6治疗前后肿胀消退比率比较表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治疗1 天 0.26±0.01 0.27±0.02 0.25±0.02 0.22±0.01 0.30±0.01 0.35±0.01 0.29±0.01 0.28±0.01
治疗4天 0.63±0.11 0.65±0.01 0.62±0.03 0.60±0.03 0.85±0.01 0.90±0.01 0.73±0.03 0.71±0.03
治疗7天 0.82±0.01 0.83±0.01 0.81±0.01 0.80±0.01 0.90±0.01 0.95±0.00 0.85±0.01 0.84±0.01
   治疗第4天和治疗第7天第六组肿胀消退率最高(P<0.01),说明活血止痛散35度外洗1小时消肿程度最好。
(三)各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计分比较
表7  症状体征计分比较(
Figure 909996DEST_PATH_IMAGE012
±s)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治疗前 39.3±2.91 40.30±2.00 38.70±2.98 39.20±3.69 39.55±2.91 39.90±2.57 38.65±2.85 39.45±3.86
治疗1天 47.10±3.24 48.1±4.27 46.7±5.25 45.8±5.62 62.05.±6.05 65.80±4.70 51.15±5.23 49.20±6.44
治疗4天 51.55±9.03 53.25±1.29 51.05±3.46 50.40±3.10 74.85±2.30 77.20±1.06 55.35±3.42 54.90±2.40
治疗7天 86.95±5.42 87.25±1.07 86.00±1.62 83.00±0.00 95.00±0.92 98.00±0.00 90.20±1.51 89.80±1.67
治疗第1,4,7天活血止痛散药液35度1小时外洗组症状体征比分最高,效果最好(P<0.01)。
六、结论
1.实验六组,第4和第7天患者的VAS平均分降低幅度最大,疼痛程度减轻的幅度最大。证明实验六组方法止痛效果最好。
2.实验六组,第4天患者的肿胀消退率最大,证明实验六组消肿效果最好。
3. 实验六组,第4天患者症状体征评分最高,证明实验六组功能恢复效果最好。
4. 活血止痛散临床疗效优于海桐皮汤。通过以上临床治疗效果验证,本发明的外用热洗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在热洗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中有很好的疗效,可以用于制备热洗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的药物。
七、典型病例介绍
例一:李某某,男,22岁,大学学生。2011年3月10日急诊。右踝关节打篮球扭伤疼痛、功能障碍1小时。检查见右外踝周围肿胀、压痛,踝关节内外翻功能障碍;屈伸功能受限;患足不能完全负重站立。测量健侧踝关节周径为25.5cm,患侧踝关节周径为27.5cm。测定VAS评分为8.2分。X线拍片检查骨质未见异常。诊断:右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治疗方法:损伤3日内冷洗方20度药液冷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自损伤第4日开始,改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药液热洗,药液温度35度,每日外洗2次,每次外洗60分钟,连续外洗1周时间。治疗结果:药液冷洗3日后VAS评分是5.6分,热洗1周后VAS评分是1.2分,肿胀消退率是98.5%,3个月复查,患者右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Good评定Ⅰ级。
例二:于某某,女,35岁,教师。2011年5月8日急诊。右踝关节下楼梯时不慎扭伤疼痛、功能障碍5小时。检查见右外踝周围肿胀、压痛,踝关节内外翻功能障碍;屈伸功能受限;患足不能完全负重站立。测量健侧踝关节周径为22.5cm,患侧踝关节周径为24.3cm。测定VAS评分为7.6分。X线拍片检查骨质未见异常。诊断:右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治疗方法:损伤3日内冷洗20度药液冷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自损伤第4日开始,改用中药组合物药液热洗,药液温度35度,每日外洗2次,每次外洗60分钟,连续外洗1周时间。治疗结果:药液冷洗3日后VAS评分是5.6分,热洗1周后VAS评分是1.1分,肿胀消退率是98.4%。3个月复查,患者右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Good评定Ⅰ级。
例三:样某某,男,20岁。职业学院学生。2011年5月10日急诊。右踝关节运动中不慎扭伤,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10小时。检查见左外踝周围肿胀明显、压痛、内踝压痛,轻度肿胀。踝关节内外翻功能障碍;屈伸功能受限;患足不能完全负重站立。测量健侧踝关节周径为26.5cm,患侧踝关节周径为28.6cm。测定VAS评分为8.5分。X线拍片检查骨质未见异常。诊断:右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治疗方法:损伤3日内冷洗方20度药液冷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自损伤第4日开始,改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药液热洗,药液温度35度,每日外洗2次,每次外洗60分钟,连续外洗1周时间。治疗结果:药液冷洗3日后VAS评分是5.8分,热洗1周后VAS评分是1.3分,肿胀消退率是97.5%。3个月复查,患者右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Good评定Ⅰ级。

Claims (4)

1.一种外用热洗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用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如下:
苏木15g,姜黄15g,海桐皮15g,五加皮15g,当归尾15g,白芷15g,
羌活15g,牛膝15g,桑枝15g,川芎15g,泽兰15g,赤芍15g,独活15g,土茯苓30g,益母草30g,黄柏9g,没药9g,香附9g,防风9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热洗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将原料药混合后加入十倍重量的开水中煎煮2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即为外用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用热洗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冷洗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冷洗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为损伤3日内20℃使用药物冷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3日后35℃使用药物外洗,每日2次,每次60分钟。
CN 201110381108 2011-11-26 2011-11-26 一种外用热洗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95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81108 CN102389561B (zh) 2011-11-26 2011-11-26 一种外用热洗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81108 CN102389561B (zh) 2011-11-26 2011-11-26 一种外用热洗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9561A CN102389561A (zh) 2012-03-28
CN102389561B true CN102389561B (zh) 2013-04-10

Family

ID=45857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38110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9561B (zh) 2011-11-26 2011-11-26 一种外用热洗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895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56506A (zh) * 2013-12-11 2014-03-26 青岛中科菲力工程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排毒通络的外敷散剂
CN104800699A (zh) * 2015-05-22 2015-07-29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治疗踝部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外用药
CN105412727A (zh) * 2015-11-26 2016-03-23 于明儒 一种用于治疗骨痹的熏洗中药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5304A (zh) * 2007-06-18 2007-12-12 付先进 一种主要治疗颈腰椎疾病的膏药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5304A (zh) * 2007-06-18 2007-12-12 付先进 一种主要治疗颈腰椎疾病的膏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医药治疗痛风近况;陈元戈;《广西中医药》;19980220;第21卷(第01期);47-50 *
陈元戈.中医药治疗痛风近况.《广西中医药》.1998,第21卷(第01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9561A (zh) 2012-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4769A (zh) 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制剂
CN103961424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及其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4815295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
CN102727697B (zh) 一种治疗骨伤病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CN102389561B (zh) 一种外用热洗活血止痛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549137A (zh) 一种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中药制剂
CN106039245A (zh)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外用中药矿泉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50982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用于治疗弊症的艾灸药物
CN103463221B (zh) 一种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外用止痛液及制备方法
CN100438896C (zh) 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的外用舒筋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26926B (zh) 一种治疗经筋疾病的外用药物制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62114B (zh) 一种治疗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0418554C (zh) 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7117B (zh) 一种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中药制剂
CN103585483B (zh) 一种治疗膝骨性关节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1905A (zh) 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89020A (zh) 中医穴位磁热定向透药
CN107714795A (zh)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8671195A (zh) 一种用于治疗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剂
CN110302271B (zh) 黄栀祛伤水及制备方法
CN107998235A (zh) 治疗踝关节扭伤的复方壮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25603A (zh)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制剂
CN106177785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
CN106138505B (zh) 一种治疗创伤后遗症引发的骨关节病的外敷药
CN101129505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Termination date: 201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