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1504B - 一种海运货柜装卸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运货柜装卸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1504B
CN102381504B CN201010273725.XA CN201010273725A CN102381504B CN 102381504 B CN102381504 B CN 102381504B CN 201010273725 A CN201010273725 A CN 201010273725A CN 102381504 B CN102381504 B CN 1023815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tructure
structure body
handling
goods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737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1504A (zh
Inventor
陈和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27372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815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81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1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1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15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运货柜装卸方法,其通过建立一单位结构体、规划装卸货平台、该单位结构体的装卸以及运输等规划而达到符合现今市场交易习性的运输服务;本发明通过前述步骤达到少量多次的运输模式及陆、海、空联合运输服务,将可顺应未来两岸大三通的运输趋势,不仅提升货到即出的运输效率与装卸机动性,更同时降低实际操作者的工作环境风险,大大提升物流的快速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海运货柜装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卸方法,特别是一种海运货柜装卸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海运货柜常以40英尺及20英尺为主流作为货物的出港标准单位,诸如可分为一般箱型柜、冷冻货箱型柜、折叠平盘柜等,其通常为宽2230mm,深1422mm,高则界于1890至2290mm不等尺寸,而前述货柜常运用于较庞大的货物量,为因应该等货柜的庞大体积,则需通过天车等装卸大型货柜的专用运输工具,将其运送至适当存放区以装卸,如放置在货轮的货物囤放区或如港岸的货物存放区;但是,当货柜数量越多或体积越大时,承揽业者就必须拥有越高的运输技术,因所使用的大型装卸机械需为高空作业,且为高风险的工作环境。
承上,正因大型货柜的庞大体积及高承载重量,往往驱使降低天车的机动性,使其无法提升其操作速度,导致耗时、效率差等缺失,另外,过重的货柜亦可能使天车的吊挂手臂因无法承受重量或难以取得抓攫平衡,以致发生货柜落海或砸伤人等情事。
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金融海啸的冲击,市场交易习惯改以减少库存量或少量多次模式作为标的,相对货物交易量亦为减少,故有承揽业者提供装载散杂货的服务来满足货物交易量较小的客户端;然而,装载散杂货的容器多以传统大型货柜为主,故仍容易导致前述缺点;此外,当业者欲将该货柜由海港转以空、陆运作进一步配送时,由于该货柜仍具一定体积与重量,故通过天车在海港端自货轮卸下后,无法直接转由其他陆上交通工具,如保税卡车作配送,需再由其他装卸工具一一取出其内的散杂货并放置货物存放区再作后续配送,其运送时效实大打折扣,亦限制运送的承运项目,即因受限运送效率,承揽业者与客户端均只能选择不受保存期限影响的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陆、海、空联运而达到符合未来两岸大三通的海运货柜装卸方法,其有效针对货物交易量较低的业者提供符合经济成本的联合运输服务,同时利用因应小量货物而配合使用的运输设备的灵活机动性,将可提升货到即出的运输效率,大大提升物流的快速便捷并且达到降低操作承载机械的操作者的工作环境风险等功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海运货柜装卸方法,其中,包含下列步骤:
单位结构体的建立:即建立一以衔接陆、海、空港交通工具并承载容积为规划参考的单位结构体,该每一单位结构体包括有一可供货物囤放的基座及复数开设在该基座上并可配合一装卸货机械使用的插掣部;
装卸货平台的规划:即建立一设置在海港端与一装卸坡道间的平台;该平台包括有一货物置放区、一紧接该货物置放区的货物引道、以及一分别与该货物引道和装卸坡道连接的分配输送区,前述该货物引道具有一与该货物置放区衔接的坡度引道以及一承接该坡度引道的作业平台,该分配输送区上设有一轨道结构,以于该每一单位结构体的输送分配;
单位结构体的装卸:即该单位结构体可往复经由该装卸坡道、该装卸货平台做运送,以利该装卸货机械进行可由该平台进行搬运并装卸至一货轮上;该货输上更包括一具有输送系统的船舱存放区,且该输送系统可配合该单位结构体的尺寸作为规划;及
单位结构体的运输:即该单位结构体经由该货轮自一甲地海港送抵一乙地海港时,送抵乙地海港的该单位结构体可与该装卸货机械配合后,输送至该装卸货平台,以直接转由该交通工具承载并联合空、陆运作后续配送。
进一步,该衔接陆、海、空港的交通工具的承载容积为3~5吨,且该单位结构体的基座可承载5英尺货物。
进一步,该基座上形成复数折片而封围成一置物空间。
进一步,该基座设置一网状覆盖物以封围成一置物空间。
进一步,该单位结构体上装置有一RFID卷标,并在该船舱存放区装设一感测系统,该感测系统与该单位结构体的RFID卷标相连,该感测系统上还连接有一远程操作平台。
进一步,该货轮的输送系统具有一船舱地板结构以及一架设在该船舱地板结构上的系统柜架。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中的装卸货机械可由该平台直接进行搬运、装卸至一具可配合该单位结构体尺寸做规划的输送系统的货轮上;而该单位结构体经由该货轮自一甲地海港送抵一乙地海港,以供送抵乙地海港的该单位结构体可与该装卸货机械配合后送达该装卸货平台,以直接转由该交通工具承载并联合空、陆运作后续配送,故客户端仅须提供满足该单位结构体尺寸的货物量,即可将货物托付承揽业者,促进该单位结构体的周转使用效率及高流通特性,从而提升出货效率,大大提升物流的快速便捷,同时更因应较轻便的货物量,其提高装卸货机械的机动性,进而减少该机械的承重力及潜在工作环境的高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海运货柜装卸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单位结构体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单位结构体的一态样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单位结构体的另一态样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装卸货平台的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船舱存放区的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海运货柜运输示意图;以及
图8为本发明海运货柜运输流程图。
图中:
1      海运货柜装卸方法    20    货物
2      单位结构体          21    基座
211    折片                212   网状覆盖物
22     插掣部              23    RFID标签
24     感测系统            25    远程操作平台
3      装卸货平台          31    货物置放区
32     货物引道            321   坡度引道
322    作业平台            33    分配输送区
331    轨道结构            4     装卸坡道
5    货轮                51       船舱存放区
52   输送系统            521      船舱地板结构
522  系统柜架
6    交通工具            7        装卸货机械
A    甲地海港            B        乙地海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海运货柜装卸方法1包含有下列步骤:
一、建立单位结构体2,即建立一以衔接陆、海、空港的交通工具6(参阅图7)的承载容积为规划参考的单位结构体2,而该单位结构体2存放在一仓储空间(图中未示)中,特别是,该单位结构体2有别于传统大型货柜,采以小单位容量做为装卸单位,即依该交通工具6的承载容积作规划,在本实施例中,以该基座21上可承载货物20尺寸为5英尺,同时承载容载为3至5吨为例加以说明;其中,该每一单位结构体2包括有一可供货物20囤放的基座21,以及复数开设在该基座21上的插掣部22;前述该每一单位结构体2的基座21上可形成供折叠的复数折片211(参阅图3),亦或可设置一网状覆盖物212(参阅图4),依此封围成一置物空间,从而容置且保护货物20,当然,该置物空间并不限采用复数折片211或网状覆盖物212而达成;另外,该基座21亦可采用圆筒状(图中未示)等态样以承载货物20,而前述态样均可视实际使用情形而可作适当变化,而本实施例仅以复数折片211封围出该置物空间加以说明;另外,该单位结构体2上亦可适时装置一RFID卷标23,其与一相对应的感测系统24(参阅图6、图7)相互连接,以供该单位结构体2在运送行程时,可通过该感测系统24而进行写入及读取的无线通信,且该感测系统24可装设在一装卸货机械7(参图7所示)上,并与一远程操作平台25连结;而该等插掣部22供该装卸货机械7配合使用,如供堆高机的叉杆插掣使用;
二、规划装卸货平台3(参阅图5),即在该海港端与一装卸坡道4间设置有一装卸货平台3;该平台包括有一货物置放区31、一紧接该货物置放区31的货物引道32、以及一分别与该货物引道32和该装卸坡道4连接的分配输送区33,前述该货物引道32具有一与该货物置放区31衔接的坡度引道321,以及一与承接该坡度引道321的作业平台322,另,该分配输送区33上更设置一轨道结构331,以利于该每一单位结构体2的输送分配;
三、进行单位结构体2的装卸作业,即该单位结构体2可在该装卸坡道4及该装卸货平台3上作运送分配,以利该装卸货机械7进行搬运并装卸至一货轮5(参阅图6)上;该货轮5上包括一具有输送系统52的船舱存放区51,而该输送系统52更包括有一船舱地板结构521,以及一架设该地板结构521上的系统柜架522,以供配合该单位结构体2的尺寸作为规划;值得一提的是,前述该感测系统24亦可同时装设在该船舱存放区51的相对位置上,以利用户掌握装设有该RFID卷标23的单位结构体2的行程,而本发明以该感测系统24安装于该船舱存放区51与该装卸货机械7加以说明;以及
四、进行单位结构体2的运输,配合参阅图1和图7,当该单位结构体2经由该货轮5自一甲地海港A送抵一乙地海港B时,该送抵乙地海港B的单位结构体2可通过该装卸货平台3,并配合该装卸货机械7,以直接转由该交通工具6承载并联合空、陆运而提升货到即出的运输效率。
参阅图7和图8,应用时,为因应目前市场交易趋势,客户端将少量的货物20量托付予承揽业者,业者即提供运输少量多次且体积尺寸小的出货服务,并将该等货物20封装为每一单位结构体2,尤其利用该单位结构体2上形成复数折片211(参图3)以供货物20容置,不仅受承载的货物20可获得妥善保护,减少因外在环境因素而造成的破损等情事,当卸下该货物20,该等折片211亦可折叠摆放,以减省空间;再者,配合参阅图5,鉴于该装卸货平台3的设置,加上原存在甲地仓储空间(图中未示)的每一单位结构体2体积小且重量轻,故可直接将该等货物20自该仓储空间经由该装卸坡道4的轨道结构331,运送至该分配输送区33,并经由该作业平台322、坡度引道321输送至该货物置放区31,以由一装卸货机械7,如堆高机,直接将货物20送达该货轮的船舱存放区上。
接续前述,由于该船舱存放区51内的输送系统52以该单位结构体2的尺寸作规划安排,即其所架设的系统柜架522以该单位结构体2的尺寸与重量作个别空间利用与分划,同时考虑相对应的承重力、防晃度、与耐震度等条件而作结构设计,不仅该单位结构体2内的货物20可获得质量保障,更可拥有便利的舱内操作流程;而当货物20运抵乙地海港B时,则可直接利用另一装卸货机械7,如堆高机,进行搬运,鉴于该等单位结构体2体积小且重量较轻,故可迅速将其自该货轮5上卸下后,即将货物20连同该单位结构体2送置该平台的货物置放区31,并依序经由该坡度引道321、作业平台322,并通过该分配输送区33的轨道结构331送达该装卸坡道4,而所卸下的单位结构体2可直接由地面上的交通工具6,即保税卡车直接进行封箱作业,以作陆、空运的后续配送,有效增加机械机动性,更增进货到即出的运送时效性,大大提升物流的快速便捷。
另外,当该等单位结构体2通过该装卸货机械7自甲地进行运输起,该单位结构体2上的RFID标签23即可通过该等感测系统24的读取,而供该远程操作平台25取得其内容货物20的信息内容并显示而出,以供用户掌握该等单位结构体2的行进行程、摆放位置及内含物状态;当用户依该等信息内容而操作该远程操作平台25时,该平台25亦将相对应的操作信息通过该感测系统24写入该RFID标签23,从而更新该等单位结构体2的信息内容,故该RFID标签23的设置可有效控管盘柜、货物20流程,使该货物20从出厂到进厂均达有效监控,提高该货物20运输安全性。
因此,承揽业者提供运输少量多次的出货服务以因应市场趋势,尤其可为中小企业型态的客户端创造与运输大量货物相同的经济效益与运送效率,即由于该单位结构体可配合该衔接陆、海、空港的交通工具的承载容积,故可发展成尺寸较小的运输特性,增加装卸货机械的机动性,加上该单位结构体自该货轮上卸下后,可直接通过该交通工具运输,转由空、陆运作后续配送,除节省货物税外,更利用提升货到即出的运输效率而扩展承运项目,如生鲜品与农产品等,不仅为承揽业者创造另一波佳绩,更为客户端把握出货时效而确保其市场竞争力,创造了双赢的局面。
归纳前述,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海运货柜装卸方法,其利用联合运输而促进运送效率,并通过该单位结构体承载适量货物且搭配相应的运输方式,即使多次运送仍可创造经济效益,不仅符合交易量较少的客户端对于时效性的运输要求,承揽业者亦可不需承担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大大提升物流的快速便捷,故确实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5)

1.一种海运货柜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单位结构体的建立:即建立一单位结构体,且该单位结构体的装卸单元是以配合衔接陆、海、空港的交通工具的承载容积为规划,而该衔接陆、海、空港的交通工具的承载容积为3~5吨,且该单位结构体的基座可承载5英尺货物,以达小单位容量做为装卸单元,该每一单位结构体包括有一可供货物囤放的基座及复数开设在该基座上并可配合一装卸货机械使用的插掣部;
装卸货平台的规划:即建立一设置在海港端与一装卸坡道间的平台;该平台包括有一邻接该海港端的货物置放区、一紧接该货物置放区的货物引道、以及一分别与该货物引道和装卸坡道连接的分配输送区,前述该货物引道具有一与该货物置放区衔接的坡度引道以及一承接该坡度引道的作业平台,该分配输送区上设有一轨道结构,以于该每一单位结构体的输送分配;
单位结构体的装卸:即该单位结构体可往复经由该装卸坡道、该装卸货平台做运送至该平台的货物置放区,以利该装卸货机械进行可由该平台的货物置放区进行搬运并直接装卸至一货轮上;该货轮上更包括一具有输送系统的船舱存放区,且该输送系统可配合该单位结构体的尺寸作为规划;及
单位结构体的运输:即该单位结构体经由该货轮自一甲地海港送抵一乙地海港时,送抵乙地海港的该单位结构体可与该装卸货机械配合后,输送至该装卸货平台,并送达该装卸坡道,以便该单位结构体只需经由该装卸货机械运输作业后,即直接转由该交通工具进行封装,以联合空、陆运作后续配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运货柜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上形成复数折片而封围成一置物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运货柜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设置一网状覆盖物以封围成一置物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运货柜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单位结构体上装置有一RFID卷标,并在该船舱存放区装设一感测系统,该感测系统与该单位结构体的RFID卷标相连,该感测系统上还连接有一远程操作平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运货柜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货轮的输送系统具有一船舱地板结构以及一架设在该船舱地板结构上的系统柜架。
CN201010273725.XA 2010-09-02 2010-09-02 一种海运货柜装卸方法 Active CN1023815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73725.XA CN102381504B (zh) 2010-09-02 2010-09-02 一种海运货柜装卸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73725.XA CN102381504B (zh) 2010-09-02 2010-09-02 一种海运货柜装卸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1504A CN102381504A (zh) 2012-03-21
CN102381504B true CN102381504B (zh) 2014-12-10

Family

ID=45821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3725.XA Active CN102381504B (zh) 2010-09-02 2010-09-02 一种海运货柜装卸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815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0230B (zh) * 2017-02-23 2021-11-16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货柜派遣作业分配系统与方法
GB201705095D0 (en) * 2017-03-30 2017-05-17 Innospec Ltd Composition and methods and uses relating thereto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068573A1 (zh) * 1969-11-21 1971-08-27 Schmidt Karl
ES2027591A6 (es) * 1991-01-16 1992-06-01 Balaguer Matalonga Jaime Plataforma de carga.
JPH068278U (ja) * 1992-07-10 1994-02-01 ナショナル住宅産業株式会社 外壁パネルの梱包用治具
CN1199011A (zh) * 1997-05-12 1998-11-18 江泽民 货柜码头自动仓储装卸转运系统
CN1341544A (zh) * 2001-09-30 2002-03-27 武汉市国裕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多功能转运港及其转运方法
CN1417096A (zh) * 2001-10-31 2003-05-14 富春投资公司 自动化组立式货柜装卸系统
JP2012030875A (ja) * 2010-07-30 2012-02-16 Japan Post Service Co Ltd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アタッチメン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068573A1 (zh) * 1969-11-21 1971-08-27 Schmidt Karl
ES2027591A6 (es) * 1991-01-16 1992-06-01 Balaguer Matalonga Jaime Plataforma de carga.
JPH068278U (ja) * 1992-07-10 1994-02-01 ナショナル住宅産業株式会社 外壁パネルの梱包用治具
CN1199011A (zh) * 1997-05-12 1998-11-18 江泽民 货柜码头自动仓储装卸转运系统
CN1341544A (zh) * 2001-09-30 2002-03-27 武汉市国裕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多功能转运港及其转运方法
CN1417096A (zh) * 2001-10-31 2003-05-14 富春投资公司 自动化组立式货柜装卸系统
JP2012030875A (ja) * 2010-07-30 2012-02-16 Japan Post Service Co Ltd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アタッチメント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宗蓓华 真虹.高等学校教材.《港口装卸工艺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第72-86页,第106-11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1504A (zh) 2012-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98765B2 (en) Warehousing and order fulfill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3914762A (zh) 基于rfid技术的成品粮智能出入库系统和方法
US10210477B2 (en) Multi-tenant multi-user multi-airline cargo consolidation and processing center
CN106005866A (zh) 一种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智能仓储系统
CN111768151A (zh) 一种货物装车用车辆装载方法及系统
CN1752989A (zh) 利用rf-id标签的宽带电子物流系统及其方法
CN106815698B (zh) 一种仓储作业跨地域协同方法及系统
US1163926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arehouse order sortation
WO2021218931A1 (zh) 仓储作业系统及方法
US1138393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arehouse order sortation
CN111738476A (zh) 一种物流配送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381504B (zh) 一种海运货柜装卸方法
CN105057220A (zh) 粮油食品配送分拣系统及分拣方法
US20040064385A1 (en) Method of centralized parts segregation
WO2024032602A1 (zh) 仓储系统、仓储系统调度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JP2020104963A (ja) 自動倉庫制御装置及び自動倉庫の荷混載マスタ構築方法
CN105488653A (zh) 一种货到人退货作业方法
Sadjady Physical flows
KR20110014866A (ko) 화물 정보 관리 장치
CN109214737A (zh) 一种跨境电商智能物流运筹系统
CN102826394A (zh) 内贸集装箱船舶的装卸方法
US20100282156A1 (en) Floating Cement Terminal
TWI391310B (zh) 海運貨櫃裝卸方法
CN204866558U (zh) 粮油食品配送分拣设备
Huang The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Warehouse Layout and Its Layout Mode and Design--Taking Ordinary Warehouse Layout Plan as an Examp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