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5400A - 手动上弦轮系、具备该轮系的钟表用机芯及钟表 - Google Patents

手动上弦轮系、具备该轮系的钟表用机芯及钟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5400A
CN102375400A CN2011102170906A CN201110217090A CN102375400A CN 102375400 A CN102375400 A CN 102375400A CN 2011102170906 A CN2011102170906 A CN 2011102170906A CN 201110217090 A CN201110217090 A CN 201110217090A CN 102375400 A CN102375400 A CN 102375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lar hole
train
wheel
hole wheel
sid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70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枝久
森裕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Seiko Instrumen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375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54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00Normal winding of clockworks by hand or mechanically; Winding up several mainsprings or driving weights simultaneously
    • G04B3/06Keys or the like with means preventing overwinding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00Normal winding of clockworks by hand or mechanically; Winding up several mainsprings or driving weights simultaneously
    • G04B3/08Normal winding of clockworks by hand or mechanically; Winding up several mainsprings or driving weights simultaneously by parts of the cases
    • G04B3/10Protecting means preventing overwind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 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AREA)
  • Springs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机芯自身将卷绕转矩设定为规定水平以下的手动上弦轮系、具备该轮系的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钟表(3)的机芯(2)的手动上弦轮系(1)具备为了将柄轴(20)的旋转传递给方孔轮(37)而相互啮合的多个齿轮(60、70、41、42),该手动上弦轮系(1)具有:具备输入侧摩擦卡合部(67(H1))的输入侧部件(60)、及具备输出侧摩擦卡合部(72(H2))的输出侧部件(70),所述输入侧部件(60)和所述输出侧部件(70)在各自的摩擦卡合部(67、72)处互相对置,并在该对置部处互相摩擦卡合;以及使一方的摩擦卡合部(72)向另一方的摩擦卡合部(67)推压的弹性机构(80)。

Description

手动上弦轮系、具备该轮系的钟表用机芯及钟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动上弦轮系和具备该轮系的钟表用机芯、以及具备该机芯的钟表。
背景技术
在机械式钟表中的手动上弦式的钟表中,若将发条卷绕至满弦,则卷绕转矩急剧增高而获得绕紧感。然而,若施加更强的卷绕力(转矩),则有可能导致相关零件损坏而不能够进行卷绕等。即,在手动上弦式钟表中,通常不具有规定卷绕转矩的上限值的转矩限制功能、即安全作用或损坏防止功能。
另一方面,在自动上弦式的钟表中,在发条盒中设有滑动附件,进行发条的自动卷绕,直到卷绕转矩达到由该附件预先规定的规定水平位置,相反,当该卷绕转矩超过由该附件规定的一定水平时,滑动附件在发条盒内滑动,由此能够防止发条的外周侧端部在发条盒内转动而过度卷绕(例如专利文献1)。
这里,很难避免的是,滑动附件在发条盒内占有一定程度的体积,若为了将该占有体积抑制在最低限度而使滑动附件变薄的话,则上述转矩变小,发条卷绕的水平变低。另一方面,若想提高卷绕转矩,则需要使滑动附件变厚,结果是,发条在发条盒内占有的体积(发条盒的有效容积)减小,发条的圈数或持续时间(动力储存量)减小。
此外,也有以下提案:在表冠上设置在作用有超过一定值的转矩的情况下输入侧相对于输出侧空转的转矩限制机构或功能(专利文献2)。
然而,在该专利文献2中所提案的方法中,特别是,不是在钟表的机芯的范围内规定转矩的上限,而是在安装表冠结束的状态下才开始能够最初发挥该功能,因此也很难进行期望的实验等。另外,很难避免表冠的结构复杂化而导致表冠肥大化直至不自然的程度。再有,如果将这样的表冠量产,则不容易将滑动转矩(滑动产生的阈转矩)准确地按规定保持。而且,根据人(使用者)的喜好来变更转矩实际上是近乎不可能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71836号公报
专利文件2:日本特开2009-1158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诸方面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机芯自身就能够将卷绕转矩设定为期望水平以下的手动上弦轮系和具备该轮系的钟表用机芯、以及具备该机芯的钟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手动上弦轮系是包括为了将柄轴的旋转传递给方孔轮而相互啮合的多个齿轮的手动上弦轮系,其中,手动上弦轮系具有:包括输入侧摩擦卡合部的输入侧部件、及包括输出侧摩擦卡合部的输出侧部件,所述输入侧部件和所述输出侧部件在各自的摩擦卡合部处互相对置,并在该对置的部位处互相摩擦卡合;以及使一方的摩擦卡合部向另一方的摩擦卡合部推压的弹性机构。
在本发明的手动上弦轮系中,由于设置了“包括输入侧摩擦卡合部的输入侧部件、及包括输出侧摩擦卡合部的输出侧部件,所述输入侧部件和所述输出侧部件在各自的摩擦卡合部处互相对置,并在该对置的部位处互相摩擦卡合;以及将一方的摩擦卡合部向另一方的摩擦卡合部推压的弹性机构”,因此在输入侧部件与输出侧部件之间组装有转矩限制机构,当作用于输入侧部件与输出侧部件之间的转矩为由输入侧及输出侧摩擦卡合部间的摩擦卡合力限定的阈转矩(最大摩擦转矩或滑动转矩)以下时,该转矩作为手动上弦转矩从输入侧部件经由输出侧部件向方孔轮传递而进行发条的卷绕(巻き上げ),当作用于输入侧部件与输出侧部件之间的转矩超过由输入侧及输出侧摩擦卡合部间的摩擦卡合力限定的阈转矩(最大摩擦转矩或滑动转矩)时,在输入侧部件与输出侧部件之间产生滑动,禁止利用进一步的转矩所进行的发条的卷绕,能够在不会给发条及其他相关部件带来损伤的范围内可靠地进行卷绕。即,在本发明的手动上弦轮系中,由于在该轮系中组装有卷绕时的转矩的界限值(最大摩擦转矩),因此,一方面,不需要在发条盒内设置滑动附件,所以能够使发条的长度成为最大限度,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发条盒内的容积,能够将发条的持续时间提高至最大限度,并且能够使用最大限度转矩大的发条将钟表的精度提高至最大限度,另一方面,能够在机芯中完成转矩限制功能,不需要在表冠那样的外装部件部分上组装转矩限制功能或滑动转矩产生机构,所以能够避免表冠那样的外装部件的复杂化、肥大化,能够将对外装带来制约的担心抑制在最低限度。手动上弦轮系,典型地,在一处具有转矩限制功能,但是,也可以在多处具有转矩限制功能。
在本发明的手动上弦轮系中,典型地,输入侧部件的输入侧摩擦卡合部与输出侧部件的输出侧摩擦卡合部在旋转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面对。
该情况下,适合在同轴(同心)地具有多个齿轮部的转矩传递轮系的轮中使用。这样的轮,典型地由圆孔轮构成。但是,这样的轮也可以是连结圆孔轮与方孔轮的多个圆孔中间轮中的至少一部分的轮。
另外,在本发明的手动上弦轮系中,取代输入侧部件的输入侧摩擦卡合部与输出侧部件的输出侧摩擦卡合部在旋转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面对的结构,也可以使输入侧部件的输入侧摩擦卡合部与输出侧部件的输出侧摩擦卡合部关于旋转中心轴线在径向上面对。
该情况下,典型地,输入侧部件及输出侧部件中的一方具备轴,输入侧部件及输出侧部件中的另一方具备与该轴弹性地摩擦卡合从而弹性地夹持该轴的弹性臂部。此时,典型地,前者与龆轮部(相对小径的小齿轮部)一体地结合,后者与齿轮部(相对大径的大齿轮部)一体地结合。但是,也可以相反。与手动上弦轮系中的圆孔轮相比,该构造更适合应用于(多个)圆孔中间轮(圆孔传递轮)中的至少一个轮。此外,两个齿轮部也可以是相同直径。
在本发明的手动上弦轮系中,虽然在输入侧部件及输出侧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一部分上形成了弹性单元,但也可以是,弹性单元与输入侧部件及输出侧部件分体形成,并且还具有借助该弹性机构的弹性力弹性地推压输入侧部件与输出侧部件的推压单元。
典型地,前者适合径向的摩擦卡合,后者适合轴向(轴线的延伸方向的平行的方向)的摩擦卡合。但是,也可以相反。
在本发明的手动上弦轮系中,在弹性单元分体构成的情况下,典型地,弹性机构由碟形弹簧、螺旋弹簧或波形弹簧构成,推压机构具备弹簧形态的推压力调整机构。
在推压单元具有弹簧形态的推压力调整机构的情况下,仅调整该螺纹的旋合状态就能够调整推压力,从而调整转矩限制功能的阈或界限转矩、换言之滑动转矩的大小。因此,能够将滑动转矩自身设定成期望水平,例如,使用者自己也能够调整滑动转矩。如果希望的话,调整机构也可以是螺纹以外的形态。
此外,作为弹性单元,只要能够施加能够产生期望的摩擦卡合力的推压力,可以适当地选择,为了能够以尽量狭小的占有体积产生尽量大的弹性力(相应地,尽量大的滑动转矩),例如优选碟形弹簧。但是,也可以是波形弹簧及其他的部件。
在本发明的手动上弦轮系中,典型地,输入侧部件由与立轮啮合的下层圆孔轮构成,输出侧部件由与圆孔中间轮啮合的上层圆孔轮构成。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上”层指后盖侧,“下”层指表盘侧。但是,在柄轴的配置状态中,也可以是相反的。
该情况下,能够将伴随着圆孔轮与立轮的相对位置关系及圆孔轮与圆孔中间轮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空间有效地利用在摩擦卡合部的组装中。
在本发明的手动上弦轮系中,典型地构成为,该手动上弦轮系具有中空旋转支承轴部,该中空旋转支承轴部以中央孔嵌合在圆孔轮导向销上,并在末端侧具有小径外螺纹部,下层圆孔轮旋转自由地嵌合在该中空旋转支承轴部的基端侧中径部上,并且,该上层圆孔轮以非圆筒状孔部嵌合在中空旋转支承轴部的中间的非圆筒状部上,以使上层圆孔轮与中空旋转支承轴部一体地旋转,内螺纹部件与中空旋转支承轴部的末端侧外螺纹部旋合,通过该内螺纹部件的旋入,下层圆孔轮与上层圆孔轮相对置的轴向对置面经由位于该内螺纹部件与上层圆孔轮之间的弹性单元进行摩擦卡合。
该情况下,仅调整内螺纹部件与外螺纹部件的旋合的程度,就能够可靠地调整上层圆孔轮与下层圆孔轮之间的摩擦卡合的程度。因此,上层圆孔轮的非圆筒状孔部及中空旋转支承轴部的非圆筒状部只要横截面从圆形偏离,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由圆的一侧被直线地切掉而成的“D”字状的截面、或者圆的两侧被切掉而成的跑道状形状的横截面构成。另外,只要能够以至少利用从圆形偏离的形状部分来相互抵接的方式嵌合,上层圆孔轮的非圆筒状孔部及中空旋转支承轴部的非圆筒状部的横截面形状可以相互不同。
在本发明的手动上弦轮系中,可以是内螺纹部件的直径比上层圆孔轮的直径小且内螺纹部件位于该上层圆孔轮的中央凹部内,但也可以是,内螺纹部件的直径大于等于上层圆孔轮的直径且内螺纹部件位于该上层圆孔轮的上方。
后者的情况下,能够直接在组装状态下容易地转动内螺纹部件,能够直接在组装状态下容易地调整转矩限制功能的阈转矩即滑动转矩。
另外,在本发明的手动上弦轮系中,下层圆孔轮及上层圆孔轮的旋转中心轴由实心的轴部构成,该轴部构成为在两端侧由榫支承部引导,该轴部中的上榫侧由以能够拆下的方式固定在轮系支撑件上的支承板进行引导。
该情况下,通过将支承板拆下,从而能够将包括滑动结构的圆孔轮的部分从机芯中取出,也能够调整转矩限制功能的阈转矩即滑动转矩的大小。此外,这里,例如上层圆孔轮以能够一体地旋转的方式嵌合在旋转中心轴上。该情况下,实心的轴部形态的旋转中心轴是将上述的圆孔轮导向销与中空旋转支承轴部一体化而成的轴部,两端的榫部通过榫支承件支承为旋转自由。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钟表用机芯具备上述那样的手动上弦轮系。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钟表具有该钟表用机芯,即具备上述那样的手动上弦轮系的钟表用机芯。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具备了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实施例的手动上弦轮系的机芯的钟表的一部分的剖视说明图。
图2是图1的钟表中的包含手动上弦轮系的机芯部分的俯视说明图。
图3是关于具有具备了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变形例)的手动上弦轮系的机芯的钟表的一部分的、与图1相同的剖视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3的手动上弦轮系的圆孔轮结构体的部分的另一变形例的图,图4(a)是一个变形例的俯视说明图,图4(b)是图4(a)的剖视说明图。
图5是表示图3的手动上弦轮系中的具备滑动机构的齿轮的另一变形例的图,图5(a)是另一变形例的俯视说明图,图5(b)是其他又一变形例的俯视说明图。
标号说明
A1、A2 柄轴的出入方向
B 柄轴的旋转中心轴线
B1、B2 柄轴的旋转方向
D 厚度方向
D1、D2 方向
E 旋转中心轴线
E1、E2 旋转方向
F、F1、F2 滑动转矩(最大摩擦转矩)
H1、H2 摩擦卡合面
P0 柄轴第0级位置
1、1K 手动上弦轮系
2、2K 机芯
3、3K 钟表
6 时刻/运针轮系
6a 擒纵轮
7 后盖
8、8K、8M 圆孔轮结构体
9、9K 圆孔中间轮结构体
11、11K、11M 基板
11c、11cM (基板的)圆孔轮结构体支承部
11fM 轴承
12、12K、12M 轮系支承件
12c 开口
12dM 支承板
12fM 轴承
12gM 固定单元(螺钉等)
13、13K 发条盒板
13d (发条盒板的)第一圆孔中间轮支承部
15 离合轮
15a 齿轮部
16 拨杆
17 轭板
18 立轮
18a 齿轮部
18b 齿轮部
19 表盘
20 柄轴
21 大直径凸缘状部
22 大径圆柱部
23 小径部
24 中径凸缘状部
25 中径圆柱部
26 棱柱部
27 末端侧小径部
30 发条盒轮
31 发条盒主体
31a 内周面
31c 齿轮部
32 发条盒盖
33 发条盒室
34 发条体
34a 外挂钩(
Figure BDA0000079909550000071
かけ)
34b 内周端
35 发条盒轴
35a 突出端部
36a、36b 轴承部
37 方孔轮
38 方孔螺钉
41、41K 第一圆孔中间轮
41a、41aK 轴
41b、41bK 第一圆孔中间齿轮
41c、41cK 第一圆孔中间龆轮
42 第二圆孔中间轮
50、50K 支承轴结构体
51、51K 圆孔轮导向销
51M 轴
51a、51aK 凸缘状部(锷部)
51b、51bK 嵌装轴部
51d、51dK 中径轴部
51e、51eK 小径轴部
51fM、51gM 榫部
53、53K 外螺纹部件
54、54K 圆筒状主体部
55、55K (基端侧的)凸缘状部
56、56K (末端侧的)外螺纹部
57、57K 非圆筒状筒部
57a、57aK 外周
57i、57iK 非圆形部
58、58K 第一凸缘状部分
58a 凹部
58b、58bK 后盖侧表面(摩擦卡合面)
59、59K 第二凸缘状部分
59a、59aK 外周面
60 下层圆孔轮
60Q、60R 一方的部件
61 表盘侧表面部
62 (环形或圆环状的)凹部
63 (凹部的)底面(摩擦卡合面)
64 圆筒状内周面
65 (下层圆孔)齿轮部
65Q、65R 齿轮部
66 (后盖侧)表面
66a 内周侧区域
66b 外周侧区域
67 圆环状表面部(摩擦卡合面)
68Q、68R 弹性臂部
70、70K 上层圆孔轮
70Q、70R 另一方的部件
71、71K 环状主体
72、72K 环状下端面(摩擦卡合面)
73、73K 圆筒状外周齿轮部
74 非圆筒状内周面
75、75K 圆筒状凹部
77 上端部
78Q、78R 轴
80 弹性部件
80A、80B 碟形弹簧
80Q、80R 弹簧
81A、81B 主体部
82A、82B 小径端部
83A、83B 大径端部
90、90K 内螺纹部件(调整部件)
91、91K 外螺纹部
92、92K 下端面
93 外周面
95、95a、95b 面
96、96a、96b 面
97、97a、97b 切口部分
98 突出部分
99 头部
99a 卡合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手动上弦式钟表3具有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机芯2,该机芯2具备图1的剖视说明图以及图2的俯视说明图所示那样的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手动上弦轮系1。
从图1的剖视图可知,钟表3的机芯2在厚度方向D的中央部具有基板11,柄轴(winding stem)20以能够在A1、A2方向上出入且能够绕中心轴线B在B1、B2方向上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基板11上。
柄轴20具有大径凸缘状部21、大径圆柱部22、小径部23、中径凸缘状部24、中径圆柱部25、棱柱部26、末端侧小径部27等。离合轮(clutch wheel)15以能够在A1、A2方向上相对移位的方式嵌合在棱柱部26上,立轮(winding pinion)18以能够在B1、B2方向上相对旋转的方式嵌合在中径圆柱部25上。标号16是拨杆(setting lever),标号17是轭板(yoke),标号14是小铁轮。
在基板11的后盖7侧(在图1中观察为D1方向)有轮系支承件12和发条盒板13。在基板11与位于该基板11的后盖7侧的轮系支承件12之间,以及在基板11的表盘19侧(在图1中观察为D2方向),设有与钟表3的时刻以及时刻显示有关的时刻/运针轮系6(图2)。轮系6包括擒纵轮(escape wheel)6a等。
在基板11与发条盒板13之间,配置有发条盒轮30。发条盒轮30在由发条盒主体31及发条盒盖32所形成的发条盒室33内具有发条体34,涡旋弹簧形态的该发条体34在外周端部的外挂钩34a处卡定在发条盒主体31的内周面31a上,并在内周端34b处安装在发条盒轴35上。发条盒主体31以齿轮部31c与时刻/运针轮系6的齿轮啮合。发条盒轴35经由轴承部36a、36b被旋转自由地支承在基板11及发条盒板13上,在发条盒轴35的突出端部35a上,通过方孔螺钉37a安装有方孔轮37。
手动上弦轮系1包括:与立轮18啮合的圆孔轮结构体8、与该圆孔轮结构体8相连的圆孔中间轮机构9、与该圆孔中间轮机构9相连的方孔轮37。
在该例子中,圆孔中间轮机构9由被发条盒板13和轮系支承件12支承为旋转自由的第一圆孔中间轮41及第二圆孔中间轮42构成。第一圆孔中间轮41包括:轴41a、与该轴41a一体的第一圆孔中间齿轮41b、与该轴41a一体且比第一圆孔中间齿轮41b直径小的第一圆孔中间龆轮41c,第一圆孔中间轮41以第一圆孔中间齿轮41b与圆孔轮结构体8的输出侧齿轮啮合,并以第一圆孔中间龆轮41c与第二圆孔中间轮42啮合。此外,第二圆孔中间轮42与方孔轮37啮合。
与圆孔中间轮机构9及方孔轮37一起构成手动上弦轮系1的圆孔轮结构体8在该例子中安装在轮系支承件12上。
更详细地说,圆孔轮结构体8具有:由嵌装在轮系支承件12上的圆孔轮导向销51及嵌合在该圆孔轮导向销51上的外螺纹部件53构成的支承轴结构体50、下层圆孔轮60、上层圆孔轮70、弹性部件80、内螺纹部件90。
支承轴结构体50的圆孔轮导向销51在基端具有大径的凸缘状部或锷部51a,并且在末端具有小径的嵌装轴部51b,在中间具有多个中径轴部51d及小径轴部51e。
外螺纹部件53具有:圆筒状主体部54、该主体部54的基端侧的凸缘状部55、该主体部54的末端侧的外螺纹部56。在主体部54的基端侧具有非圆筒状筒部57。非圆筒状筒部57在图1中如假想线57i所示那样,以横截面形状成为非圆形(即,从圆形偏离的形状)的方式,在外周面的一部分上具有不同直径的部分57i。这里,外螺纹部件53的非圆筒状筒部57只要其横截面从圆形偏离,可以是任意的形状,例如,由圆的一侧被直线地切掉而成的“D”字状的截面、或者圆的两侧被切掉而成的跑道状形状的横截面构成。凸缘状部55由直径不同的两个凸缘状部分即第一凸缘状部分58及第二凸缘状部分59构成,位于基端侧且直径最大的第一凸缘状部分58在端面具有凹部58a。
在第二凸缘状部分59的外周59a且在第一凸缘状部分58的后盖侧表面58b上,配置有环状的下层圆孔轮60。环状的下层圆孔轮60以能够自由滑动旋转的方式嵌合在第二凸缘状部分59上,环状的下层圆孔轮60的表盘侧表面部61相对于第一凸缘状部分58的表面58b也能够滑动。下层圆孔轮60的表盘侧表面部61中的包括相对于第一凸缘状部分58的表面58b滑动的部分在内的区域成为圆形或者圆环状的凹部62,利用该凹部62的底面63与第一凸缘状部分58的表面58b滑动接触。此外,下层圆孔轮60以圆筒状内周面64与第二凸缘状部分59的外周面59a滑动接触。下层圆孔轮60沿着外周具有齿轮部65,利用该齿轮部65与立轮18的齿轮部18a上。
因此,在柄轴20向A2方向被推入的通常位置(柄轴第0级位置)P0,当柄轴20绕其中心轴线B向B1方向转动时,相对于随着该柄轴20的B1方向旋转而与该柄轴20一体地向B1方向旋转的离合轮15的齿轮部15a,以齿轮部18b啮合的立轮18也向B1方向旋转,以齿轮部65a与该立轮18的齿轮部18a啮合的下层圆孔轮60绕中心轴线E向E1方向旋转。此外,在下层圆孔轮60的后盖7侧的表面66中的内周侧区域66a,形成有朝着后盖7侧突出的圆环状表面部67,该表面部67被实施了粗面化,作为摩擦卡合面H1发挥作用。换言之,下层圆孔轮60的后盖7侧的表面66中的外周侧区域66b与内周侧区域66a相比较凹进去,从而能够避免与相邻的部件的干涉。
此外,具有圆环状表面部67的区域处的下层圆孔轮60的厚度与第二凸缘状部分59的外周面59a的高度为相同程度,更详细地说,比外周面59a的高度稍大。因此,下层圆孔轮60的圆环状表面部67与第二凸缘状部分59的表面59b相比,向后盖7侧稍微突出。
在外螺纹部件53的中径筒部57的外周57a且在下层圆孔轮60的圆环状表面部67上,配置有环状的上层圆孔轮70。
环状的上层圆孔轮70具有环状主体71,该环状主体71具有环状下端面72及圆筒状外周齿轮部73并且具有非圆筒状内周面74。上层圆孔轮70的非圆筒状内周面74具有其横截面形状与外螺纹部件53的非圆筒状筒部57的横截面形状实质上一致的形状。环状的上层圆孔轮70以非圆筒状内周面74嵌合在外螺纹部件54的非圆筒状筒部57上以能够与外螺纹部件54一体旋转,以被实施了粗面化而成为摩擦卡合面H2的环状下端面72与下层圆孔轮60的圆环状表面67摩擦卡合,并以外周的齿轮部73与圆孔中间轮机构9的第一圆孔中间轮41(更详细地说,是第一圆孔中间轮41的第一圆孔中间齿轮41b)啮合。
在上层圆孔轮70的凹部75中配置有作为弹性部件的碟形弹簧80A、80B。各碟形弹簧80A、80B除上下反转这点以外,是相同形状。各碟形弹簧80A、80B由形成圆锥台的周面的形状的主体部81A、81B构成,并且被配置成以彼此的小径端部82A、82B互相抵接,且两者的大径端部83A、83B位于相互离开的位置。在该例子中,下侧的碟形弹簧80A以大径端部83A与上层圆孔轮70的凹部75的底面抵接,位于相反侧的上层的碟形弹簧80B以大径端部83B作为调整部件与内螺纹部件90的下端面92抵接。因此,下层圆孔轮60在碟形弹簧80A、80B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以相互摩擦卡合的状态被夹在上端圆孔轮70的环状下端面72与外螺纹部件53的第一凸缘状部分58的后盖侧面58a之间。
此外,碟形弹簧80A、80B的内径与外螺纹部件53的圆筒状主体部54相比足够大,且碟形弹簧80A、80B的外径与上层圆孔轮70的凹部75的内径相比足够小。因此,即使相对于碟形弹簧80A、80B施加轴向压缩力,使得碟形弹簧80A、80B以碟形弹簧80A、80B的倾斜变小的方式变形,也不用担心碟形弹簧80A、80B的内周面压接在外螺纹部件53的圆筒状主体部54的外周面上或者碟形弹簧80A、80B的外周面压接在上层圆孔轮70的凹部75的内周面上。
在上层圆孔轮70的凹部75内且在碟形弹簧80A、80B之上,配置有作为调整部件的内螺纹部件90。
内螺纹部件90在内周面具有用于与外螺纹部件53的外螺纹部56旋合的内螺纹部91,并在下端面92上具有推压碟形弹簧80B的推压面部。为了能够使内螺纹部件90与上层圆孔轮70的凹部75动配合,内螺纹部件90的外周面93的外径比凹部75的内径小。此外,为了能够以下端面92下压碟形弹簧80B的最大径部,典型地,内螺纹部件90具有大于等于该最大径部的外径。但是,随着最大径部扩大,也可以推压与该最大径部相比位于径向内侧的部分。
更详细地说,在图1的基础上从图2的俯视图可知,内螺纹部件90沿着平行面95a、95b(在不对两者进行区别时或统称时用标号95表示)且沿着面96a、96b(在不对两者进行区别时或统称时用标号96表示),在直径方向相反侧形成有切口部分97a、97b(在不对两者进行区别时或统称时用标号97表示)。面96a、96b处于同一平面。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在末端具有与由面96a、96b限定的突出部分98卡合的凹部的工具,容易地使内螺纹部件90绕中心轴线E向E1、E2方向转动。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内螺纹部件90向外螺纹部件53中拧入的程度(旋入的程度),由此,能够容易地利用碟形弹簧80A、80B来调整作用于上层圆孔轮70的摩擦卡合面H2即面72与下层圆孔轮60的摩擦卡合面H1即面67之间的推压力(垂直阻力),能够容易地调整作用于两摩擦卡合面72、67之间的摩擦卡合力的大小,从而能够容易地调整由该摩擦卡合力限定的转矩的界限值即阈转矩(最大摩擦转矩或滑动转矩)。此外,在具有该手动上弦轮系1的机芯2中,与滑动转矩(最大摩擦转矩)的大小调整有关的弹性部件80的弹性推压力由碟形弹簧80A、80B实现,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以最低限度的占有体积将限定最大摩擦转矩的最大摩擦力变更得相当大的这样的调整。但是,也可以不是碟形弹簧80A、80B,而是其他弹簧及其他部件。
即,能够容易地调整下层圆孔轮60与上层圆孔轮70之间的摩擦卡合的限度,换言之,能够容易地调整在下层圆孔轮60与上层圆孔轮70之间传递的转矩的上限。即,该圆孔轮结构体8具有转矩限制器,由此,能够限定发条的卷绕转矩的上限。
因此,在具有该手动上弦轮系1的机芯2中,在作为调整部件的内螺纹部件90较向E1方向转动而使内螺纹部件90相对于外螺纹部件53的D2方向的旋入小的情况下(即,在作为调整部件的内螺纹部件90较向E1方向转动而使内螺纹部件90相对于外螺纹部件53较位于D1方向的情况下),相对于作为弹性部件的碟形弹簧80A、80B的D2方向的压接小,因此基于碟形弹簧80A、80B的D2方向推压力小,作用于上层圆孔轮70的位于下侧的摩擦卡合面72与下层圆孔轮60的上侧的圆环状的摩擦卡合面67之间、以及外螺纹部件53的第一凸缘状部58的摩擦卡合面(后盖侧表面)58b与下层圆孔轮60的下侧的摩擦卡合面(底面)63之间的压接力比较小,可作用于上层圆孔轮70的位于下侧的摩擦卡合面72与下层圆孔轮60的上侧的圆环状的摩擦卡合面67之间、以及外螺纹部件53的第一凸缘状部58的摩擦卡合面(后盖侧表面)58b与下层圆孔轮60的下侧的摩擦卡合面(底面)63之间的摩擦转矩的上限值F成为比较小的值(例如F1)。
因此,在将位于第0级位置P0的柄轴20向B1方向转动而经由手动上弦轮系1卷绕发条34时,若随着发条34的卷绕的进行而作用于圆孔轮结构体8的下层圆孔轮60与上层圆孔轮70之间的转矩负荷所引起的阻力超过上限值F1,则在下层圆孔轮60的上侧的摩擦卡合面67与上层圆孔轮70的摩擦卡合面72之间、以及外螺纹部件53的第一凸缘状部58的摩擦卡合面(后盖侧表面)58b与下层圆孔轮60的下侧的摩擦卡合面(底面)63之间会产生滑动,从而禁止利用更大的负荷转矩进行发条34的卷绕。
另一方面,将内螺纹部件90相对于外螺纹部件53向D2方向深深地旋入,增大碟形弹簧80A、80B间的推压力,从而使可作用于上层圆孔轮70的位于下侧的摩擦卡合面72与下层圆孔轮60的上侧的圆环状的摩擦卡合面67之间、以及外螺纹部件53的第一凸缘状部58的摩擦卡合面(后盖侧表面)58b与下层圆孔轮60的下侧的摩擦卡合面(底面)63之间的摩擦转矩的上限值F成为比较大的值(例如F2(>F1)),在该情况下,在将位于第0级位置P0的柄轴20向B 1方向转动而经由手动上弦轮系1卷绕发条34时,即使随着发条34的卷绕的进行而作用于圆孔轮结构体8的下层圆孔轮60与上层圆孔轮70之间的转矩负荷所引起的阻力达到值F1,也能在下层圆孔轮60的摩擦卡合面67与上层圆孔轮70的摩擦卡合面72之间不产生滑动的情况下进行卷绕,随着发条34的卷绕的进行,作用于圆孔轮结构体8的下层圆孔轮60与上层圆孔轮70之间的转矩负荷所引起的阻力超过上限值F2,才最初在下层圆孔轮60的摩擦卡合面67与上层圆孔轮70的摩擦卡合面72之间产生滑动,从而禁止利用更大的负荷转矩进行发条34的卷绕。
即,在后者的情况下,能够将发条34卷绕至更高的转矩。另外,在具备该手动上弦轮系1的机芯2中,通过调整内螺纹部件90的旋入程度就能够调整卷绕的程度。
此外,作为弹性部件80,在通过D方向的小位移就能够将压接力变更得大的弹性系数大的这一点上,优选碟形弹簧,但如果期望的话,还可以使用螺旋弹簧及其他弹簧或者橡胶及其他弹性材料来取代碟形弹簧。
在具备以上那样的手动上弦轮系1的机芯2中,由于在机芯2的手动上弦轮系1自身中组装了转矩限制机构或功能、或者滑动转矩功能,因此,与自动上弦式的情况不同,不需要在发条盒轮30的室33内配设滑动附件,所以能够使发条体34占据该滑动附件所占有的体积部分,因此发条体34的长度变长而能够赋予长时间稳定的转矩输出,并且能够提高转矩水平来提高钟表3的动作精度。另外,在具备该手动上弦轮系1的机芯2中,由于在机芯2的手动上弦轮系1自身中组装了转矩限制机构或功能、或者滑动转矩功能,因此不需要使表冠及其他外装部件具有滑动转矩功能,所以能够避免表冠及其他外装部件不自然地肥大化。
在具备以上那样的手动上弦轮系1的机芯2的情况下,在将构成手动上弦轮系1的圆孔轮结构体8的圆孔轮导向销50的末端部压入、嵌装在轮系支承件12上的状态下,将轮系支承件12安装在基板11上,从而将手动上弦轮系1组装在机芯2中。因此,利用内螺纹部件90对滑动转矩F的调整也是在将圆孔轮结构体8嵌装在轮系支承件12上之前进行的,一旦组装完之后,由于需要分解,因此滑动转矩F的调整实际上难以进行。
对此,如图3的剖视图所示那样,机芯也可以具备即使在组装到该机芯的主体上之后也能够调整外螺纹部件的旋合状态的手动上弦轮系。
在具有具备了图3所示的手动上弦轮系1K的机芯2K的钟表3K中,对于与图1及图2的要素(部件、部位等)实质上相同的要素,标注与图1、图2的要素相同的标号,对于与图1及图2的要素大致对应但在局部有不同之处的要素,在图1、图2的要素的标号后面附加副标K。
与圆孔轮结构体8安装在轮系支承件12上的图1的手动上弦轮系1不同,在图3的手动上弦轮系1K中,圆孔轮结构体8K安装在基板11K上。
圆孔轮结构体8K也具有支承轴结构体50K、下层圆孔轮60、上层圆孔轮70K、弹性部件80、作为调整部件的内螺纹部件90K。这里,支承轴结构体50K由圆孔轮导向销51K和外螺纹部件53K构成。以下,虽然对手动上弦轮系1、1K中的下层圆孔轮60实质上相同的例子进行说明,但下层圆孔轮60也可以是稍微不同的形状。
在圆孔轮导向销51K于末端部51bK处压入、嵌装在基板11K的圆孔轮支承部11c的孔中的这一点上,与圆孔轮导向销51不同,但与圆孔轮导向销51大致同样地具有凸缘状部51aK和多个中径轴部51dK及小径轴51eK,整体形状也与圆孔轮导向销51大致相同。圆孔轮导向销51K的形状也可以与圆孔轮导向销51的形状不同。
外螺纹部件53K与外螺纹部件51大致同样地具有圆筒状主体部54K,并在基端侧具有凸缘状部55K,与圆孔轮结构体8的外螺纹部件53的不同点在于:被圆孔轮导向销51K的凸缘状部51aK限制,从而不是以凸缘状部55的第一凸缘状部分58支承在圆孔轮支承销51的凸缘状部51a上,而是以凸缘状部55K的第一凸缘状部分58K支承在基板11K的圆孔轮支承部11c上。
更详细地说,外螺纹部件53K与外螺纹部件51大致同样地具有第一凸缘状部分58K、第二凸缘状部分59K、非圆筒状中径筒部57K,第一凸缘状部分58K具有供下层圆孔轮60以凹部62的底面63能够滑动地载置的表面58bK,第二凸缘状部分59K具有供下层圆孔轮6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嵌合的外周面部59aK,非圆筒状中径筒部57K具有与上层圆孔轮70K的非圆筒状内周面74嵌合以与上层圆孔轮70K一起一体地旋转的非圆筒状外周面部57aK。
上层圆孔轮70K除了环状主体71K的高度(轴线方向延伸长度)及圆筒状凹部75K的深度(轴向深度)比上层圆孔轮70的环状主体71的高度及圆筒状凹部75的深度小很多这点以外,与上层圆孔轮70大致同样地构成。更详细地说,从图3可知,上层圆孔轮70K的圆筒状凹部75K的深度比作为弹性部件的两个碟形弹簧80A、80B的高度小,上侧的碟形弹簧80B的上部超过上层圆孔轮70K的上端部77而突出。
在该例子中,作为调整部件的内螺纹部件90K具有比上层圆孔轮70K的凹部75K的直径大的直径,并以下端面92K与弹性部件80中的从凹部75K突出的上侧的碟形弹簧80B的大径端部83B抵接。在该例子中,随着作为调整部件的内螺纹部件90K的E2方向旋转,在内螺纹部91K与外螺纹部56K旋合的旋合部处,内螺纹部件90K相对于外螺纹部件53K向D2方向旋入,内螺纹部件90K的下端面92K向D2方向推压弹性部件80的碟形弹簧80B、80A中的上侧的碟形弹簧80B的大径端部83B,从而经由碟形弹簧80B、80A来提高上层圆孔轮70K的摩擦卡合面72K与下层圆孔轮60的摩擦卡合面67之间、以及外螺纹部件53K的第一凸缘状部58K的摩擦卡合面(后盖侧表面)58bK与下层圆孔轮60的下侧的摩擦卡合面(底面)63之间的推压力,提高由摩擦卡合面72K、67之间以及摩擦卡合面58bK、63之间的滑动所产生的转矩的阈值、即滑动转矩(最大摩擦转矩)。
在该例子中,轮系支承件12K在具有圆孔轮结构体8K的部分处具有被大大地切开而成的开口12c,在后盖7被取下的状态下,作为调整部件的内螺纹部件90K的头部99经由该开口12c而露出。因此,仅将后盖7取下,并使转动工具的突起部卡合在内螺纹部件90K的头部99的多个卡合凹部99a(例如,绕中心轴线E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中并旋转,就能够调整内螺纹部件90K的旋入程度,从而能够调整滑动转矩。
此外,在该手动上弦轮系1K的情况下,上层圆孔轮70K的高度比手动上弦轮系1的上层圆孔轮70低,所以上层圆孔轮70K的齿轮部73K与上层圆孔轮70的齿轮部73相比较位于从后盖侧7更加离开的位置。因此,在该手动上弦轮系1K中,第一圆孔中间轮41K的第一圆孔中间龆轮41cK的轴向长度(厚度)变厚,第一圆孔中间轮41K的第一圆孔中间齿轮41bK构成为,在与第一圆孔中间轮41的第一圆孔中间齿轮41b相比从后盖7更加离开的位置处,与上层圆孔轮70K的齿轮部73K啮合。因此,在该例子中,发条盒板13K具有向下侧偏离的部分13d,从而能够轴支承第一圆孔中间轮41K的轴41aK的下端部,以在与第一圆孔中间轮41的第一圆孔中间齿轮41b相比从后盖7更加离开的位置处支承第一圆孔中间轮41K的第一圆孔中间齿轮41bK。
在具有具备了以上那样构成的手动上弦轮系1K的机芯2K的钟表3K中,若将位于第0级位置P0的柄轴20向B1方向转动,则经由离合轮15及立轮18,圆孔轮结构体8K向E1方向旋转,与该圆孔轮结构体8K的旋转相应地,圆孔中间轮机构9K的第一圆孔中间轮41K及第二圆孔中间轮42旋转而使方孔轮37转动,由此进行发条体34的卷绕。若进行发条体34的卷绕且在该发条体34卷绕时在圆孔轮结构体8K的下层圆孔轮60与上层圆孔轮70K之间应传递的转矩F超过由作为调整部件的内螺纹部件90K的D2方向旋入量所限定的值,则会在圆孔轮结构体8K的下层圆孔轮60的摩擦卡合面67与上层圆孔轮70K的摩擦卡合面72K之间产生滑动,由此,发条体34的进一步卷绕被停止。
这里,通过调整内螺纹部件90K的旋入量,能够调整转矩F的上限值。即,在该钟表3K中,仅调整构成机芯2K的一部分的手动上弦轮系1K的状态,就能够将发条体34的卷绕的上限设定成期望水平。尤其是,在该钟表3K的机芯2K中,内螺纹部件90K的卡合凹部99a在轮系支承件12K的大的开口12c内向后盖7侧露出,因此仅仅将后盖7取下,就能够将发条体34的卷绕转矩的上限值调整成期望水平。
此外,取代如图3所示那样将圆孔轮结构体8K的圆孔轮导向销50K的下端小径部51bK嵌装在基板11K的支承部11c的孔中从而支承圆孔轮结构体8K的机构,也可以例如图4(a)及图4(b)所示那样,作为圆孔轮结构体8M构成为:使轴51M的两端形成为榫部51fM、51gM,用基板11M的支承部11cM的轴承11fM支承下端侧的榫部51gM,利用以能够拆下的方式固定在轮系支承件12M上的支承板12dM的轴承12fM支承上端侧的榫部51fM。该情况下,轴51M相当于例如将图1的圆孔轮导向销51与中空支承轴部形态的外螺纹部件53一体化了的轴部。
该情况下,只要通过螺钉那样的能够拆下的固定单元12gM将固定在轮系支承件12M上的支承板12dM从轮系支承件12M上拆下,就能够容易地拆下圆孔轮结构体8M。因此,作为该圆孔轮结构体8M,使用具有赋予的大小F的滑动转矩的圆孔轮结构体8M,从而能够在将该圆孔轮结构体8M拆下的状态下将该圆孔轮结构体8M的滑动转矩F设定为规定的状态。即,例如在圆孔轮结构体8M具有通过内螺纹部件那样的调整部件能够调整滑动转矩的下层圆孔轮及上层圆孔轮的情况下,在将圆孔轮结构体8M拆下的状态下进行基于调整部件的滑动转矩的调整,然后,将圆孔轮结构体8M的轴51M的榫部51gM插入到基板11M的轴承11fM中,再以轴承12fM与轴51M的榫部51fM相嵌的方式载置支承板12dM从而固定在轮系支承件12M上,由此,能够容易地将规定的滑动转矩F的圆孔轮结构体8M配置在规定位置。
此外,在图4(a)及图4(b)所示的圆孔轮结构体8M中,对于与图3的要素大致相同的要素,在图1、图2的对应的要素的标号之后附加副标M(在图3的要素的最后有副标K的情况下,附加标号“M”来代替标号“K”)。
产生滑动转矩的两个要素(在以上的例子中,是下层圆孔轮及上层圆孔轮)之间的摩擦卡合,典型地,是在沿轴的延伸方向相对配置的面(在图1、图3的例子中,例如是面67与面72或72K、以及面63与面58b或58bK)之间进行的。但是,如果希望的话,也可以例如像图5(a)、图5(b)所示那样,在包括具有相互在径向上相对配置的面的弹性臂部68Q或68R的一个部件60Q或60R与包括轴78Q或78R的另一部件70Q或70R之间进行。该情况下,例如,包括弹性臂部68Q、68R的部件60Q、60R分别通过齿轮部65Q、65R与立轮18的齿轮18a这样的齿轮啮合,轴70Q、70R分别通过与轴70Q、70R一体的龆轮部(未图示)而与对应的第一圆孔中间轮(未图示)的第一圆孔中间齿轮(未图示)那样的齿轮(未图示)啮合。该情况下,利用由弹性臂部68Q、68R的弹簧80Q、80R预先限定的推压力,在径向上摩擦卡合的弹性臂部68Q、68Q与轴78Q、78R之间能够获得取决于该推压力的摩擦卡合转矩(滑动转矩)F。该情况下,典型地,在弹性臂部68Q、68R与轴78Q、78R之间作用的弹性推压力是一定的,不能调整的,但是,如果希望的话,也可以添加弹性力调整机构。
此外,在图5(a)及图5(b)所示的部件中,对于与图1、图2的要素大致相同的要素,在图1、图2的对应的要素的标号之后附加副标Q或R,对于与图3的要素大致相同的要素,在图1、图2的对应的要素的标号之后附加副标Q或R(在图3的要素的最后有副标K的情况下,附加标号“Q”或“R”来代替标号“K”)。

Claims (14)

1.一种手动上弦轮系,手动上弦轮系具备为了将柄轴的旋转传递给方孔轮而相互啮合的多个齿轮,所述手动上弦轮系的特征在于,
所述手动上弦轮系具有:
具备输入侧摩擦卡合部的输入侧部件及具备输出侧摩擦卡合部的输出侧部件,所述输入侧部件和所述输出侧部件在各自的摩擦卡合部处互相对置,并且在该对置的部位处互相摩擦卡合;以及
将一方的摩擦卡合部向另一方的摩擦卡合部推压的弹性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上弦轮系,其中,
输入侧部件的输入侧摩擦卡合部与输出侧部件的输出侧摩擦卡合部在旋转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面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上弦轮系,其中,
输入侧部件的输入侧摩擦卡合部与输出侧部件的输出侧摩擦卡合部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在径向上面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上弦轮系,其中,
输入侧部件及输出侧部件中的一方具备轴,输入侧部件及输出侧部件中的另一方具备与该轴弹性地摩擦卡合从而弹性地夹持该轴的弹性臂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上弦轮系,其中,
在输入侧部件及输出侧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弹性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上弦轮系,其中,
弹性单元与输入侧部件及输出侧部件分体构成,所述手动上弦轮系还具有推压单元,该推压单元借助该弹性单元的弹性力弹性地推压输入侧部件和输出侧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动上弦轮系,其中,
弹性单元由碟形弹簧、螺旋弹簧或波形弹簧构成,推压单元具备螺纹的形态的推压力调整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上弦轮系,其中,
输入侧部件由与立轮啮合的下层圆孔轮构成,输出侧部件由与圆孔中间轮啮合的上层圆孔轮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上弦轮系,其中,
所述手动上弦轮系具有中空旋转支承轴部,该中空旋转支承轴部以中央孔嵌合在圆孔轮导向销上,并且在该中空旋转支承轴部的末端侧具有小径外螺纹部,
下层圆孔轮旋转自由地嵌合在该中空旋转支承轴部的基端侧中径部上,并且,上层圆孔轮以非圆筒状孔部嵌合在中空旋转支承轴部的中间的非圆筒状部上,以使上层圆孔轮与中空旋转支承轴部一体地旋转,
内螺纹部件与中空旋转支承轴部的末端侧外螺纹部旋合,通过该内螺纹部件的旋入,下层圆孔轮和上层圆孔轮相对置的轴向对置面经由位于该内螺纹部件与上层圆孔轮之间的弹性单元进行摩擦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动上弦轮系,其中,
内螺纹部件的直径比上层圆孔轮的直径小,该内螺纹部件位于该上层圆孔轮的中央凹部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动上弦轮系,其中,
内螺纹部件的直径大于等于上层圆孔轮的直径,该内螺纹部件位于该上层圆孔轮的上方。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动上弦轮系,其中,
下层圆孔轮及上层圆孔轮的旋转中心轴由实心的轴部构成,该轴部构成为在两端侧由榫支承部进行引导,该轴部中的上榫侧由以能够拆下的方式固定在轮系支承件上的支承板进行引导。
13.一种钟表用机芯,其特征在于,
该钟表用机芯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上弦轮系。
14.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
该钟表具备权利要求13所述的钟表用机芯。
CN2011102170906A 2010-07-30 2011-07-29 手动上弦轮系、具备该轮系的钟表用机芯及钟表 Pending CN1023754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2702 2010-07-30
JP2010172702A JP5414634B2 (ja) 2010-07-30 2010-07-30 手巻き輪列及び該輪列を備えた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並びに該ムーブメントを備えた時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5400A true CN102375400A (zh) 2012-03-14

Family

ID=45510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70906A Pending CN102375400A (zh) 2010-07-30 2011-07-29 手动上弦轮系、具备该轮系的钟表用机芯及钟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414634B2 (zh)
CN (1) CN102375400A (zh)
CH (1) CH703519A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6698A (zh) * 2015-09-16 2017-06-27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擒纵叉、调速擒纵器、陀飞轮、机芯和钟表
CN107783404A (zh) * 2016-08-26 2018-03-09 Meco有限公司 用于钟表的设定表冠
CN110753884A (zh) * 2017-04-18 2020-02-04 天美时集团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表冠推动器组件和包括该组件的手腕佩戴式电子设备
CN113608423A (zh) * 2020-05-05 2021-11-05 Eta瑞士钟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钟表分度元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3000A (zh) * 1998-04-17 1999-10-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条装置、钟表以及它们的控制方法
JP2002071836A (ja) * 2000-08-31 2002-03-12 Seiko Instruments Inc 手巻き式時計
JP3804563B2 (ja) * 2002-03-26 2006-08-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ぜんまい装置およびこのぜんまい装置を備えた時計
CN101430539A (zh) * 2007-11-08 2009-05-13 梅科股份公司 含有脱开机构的计时器表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63112A (en) * 1947-09-11 1951-08-07 Hill Charles Spring winding device
FR1207713A (fr) * 1957-08-20 1960-02-18 Otero Mécanisme de remontage automatique, notamment pour montres-bracelet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3000A (zh) * 1998-04-17 1999-10-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条装置、钟表以及它们的控制方法
JP2002071836A (ja) * 2000-08-31 2002-03-12 Seiko Instruments Inc 手巻き式時計
JP3804563B2 (ja) * 2002-03-26 2006-08-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ぜんまい装置およびこのぜんまい装置を備えた時計
CN101430539A (zh) * 2007-11-08 2009-05-13 梅科股份公司 含有脱开机构的计时器表冠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6698A (zh) * 2015-09-16 2017-06-27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擒纵叉、调速擒纵器、陀飞轮、机芯和钟表
CN106896698B (zh) * 2015-09-16 2020-07-28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擒纵叉、调速擒纵器、陀飞轮、机芯和钟表
CN107783404A (zh) * 2016-08-26 2018-03-09 Meco有限公司 用于钟表的设定表冠
CN107783404B (zh) * 2016-08-26 2020-04-21 Meco有限公司 用于钟表的设定表冠
CN110753884A (zh) * 2017-04-18 2020-02-04 天美时集团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表冠推动器组件和包括该组件的手腕佩戴式电子设备
CN110753884B (zh) * 2017-04-18 2022-06-03 天美时集团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表冠推动器组件和包括该组件的手腕佩戴式电子设备
CN113608423A (zh) * 2020-05-05 2021-11-05 Eta瑞士钟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钟表分度元件
CN113608423B (zh) * 2020-05-05 2022-12-13 Eta瑞士钟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钟表分度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32299A (ja) 2012-02-16
CH703519A2 (de) 2012-01-31
JP5414634B2 (ja) 2014-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5400A (zh) 手动上弦轮系、具备该轮系的钟表用机芯及钟表
US20100246339A1 (en) Spring-loaded driving member for timepiece movement
US8702301B2 (en) Timepiece bearing, movement, and portable timepiece
EP1693718B1 (en) Power reserve display mechanism and mechanical timepiece having the same
CN104220939B (zh) 发条盒
US7252256B2 (en) Dual bearing reel
CN102346425A (zh) 手动上弦轮系、具备该轮系的钟表用机芯及钟表
US7815139B2 (en) Fly reel
JP2007033446A (ja) 時計のための制御用ステム装置
JP5960892B2 (ja) 計時器用のパワー貯蔵量インジケーター
US7780342B2 (en) Spring device and timepiece
US9971311B2 (en) Power reserve indicator for timepieces
CN101923313A (zh) 手表机芯用的差速齿轮
CN108693760B (zh) 扭矩产生机构、恒扭矩机构、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RU275448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вода часов
CN202141890U (zh) 机械手表薄型全自动上条机构
EP2133757A1 (de) Uhrenbeweger
JP6650010B2 (ja) 復帰ばね、輪列機構、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及び機械式時計
JPH0120709Y2 (zh)
JPS5924398B2 (ja) 時計のぜんまい巻き兼針合せ装置
US20170002900A1 (en)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212905915U (zh) 一种双陀飞轮手表机芯
CN210510195U (zh) 一种双速比络纱机的卷绕变速箱
CN201757833U (zh) 手表恒动力装置的调节机构
CN101846960B (zh) 一种带快速上链系统的长动力机械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