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3659A - 一种直接左转的互通式立交桥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接左转的互通式立交桥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73659A CN102373659A CN2011103499499A CN201110349949A CN102373659A CN 102373659 A CN102373659 A CN 102373659A CN 2011103499499 A CN2011103499499 A CN 2011103499499A CN 201110349949 A CN201110349949 A CN 201110349949A CN 102373659 A CN102373659 A CN 1023736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idge
- main line
- bridge end
- last
- follow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直接左转的互通式立交桥,包括相互正交或斜交的主线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桥的双向车道呈高、低分离布置,主线桥的上桥端为高跨桥,下桥端为低跨桥,主线桥下桥端的一部分桥面位于主线桥上桥端的桥面下方,主线桥的上桥端上具有异形段,主线桥的上桥端通过该异形段与匝道桥连接,匝道桥的另一端和与该上桥端所在主线桥相交的主线桥的下桥端的接应异形段顺向交织,所述的匝道桥沿两相交主线桥的勾股内侧布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使得车辆的通过行程短,而且占地面积小,对环境污染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一种直接左转的互通式立交桥。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立交桥多为苜蓿叶型,其存以下几点弊病。
一、在旧概念立交桥上,每辆试图经立交桥左转的车辆,并不能在进入桥区后,直接左转,而是要违心地继续前行,驶入直行主桥,直至穿过立交中心点后,还要进行右旋环行,再返徊穿过同一投影位置的另一高层的立交中心点,才能经由相互正交直行主桥车道,驶出立交桥桥区。是经历了如此繁复的程序,方才能够实现车辆左转的意愿。而在立交桥范围内的相互正交直行主桥桥面,则被额外地混合并入了四个方向的左转车辆的车流量和八处进、出直行桥面车道的顺向交织点,从而降低了立交桥区域直行车道本应能够畅行无阻的功能。
二、每辆左转车辆,必须在立交桥平面设计的一个象限中,沿一个锁口环圈形匝道桥作一周右旋环行,才能进入经由相互正交的直行主桥,驶出桥区完成左转。由于此项苜蓿绕行,全世界每辆途径苜蓿叶型立交桥左转的车辆,均需增加绕行路径长度200~300米。
三、令所有左转车辆都一律首先驶入直行主线桥车道,并在各象限中盘旋环绕,而且在同一投影位置的主交桥中心点两度跨、穿越,实际上就是在向一座好端端的单纯的正交立交桥桥区内,施加了所有左转车辆绕行中所产生的震动、燥音、废气、尘土等对环境的污染元素。如以竖向座标表示污染程度,则已在立交桥桥区空间形成了向立交中心聚集,叠加的锥形效应。
四、苜蓿叶型旧概念立交桥,因在平面设计上的每个象限内,都有一座锁口形大环圈左转匝道桥,迫使右转匝道桥只能绕该环圈外侧勾股弦径布设,使成型的立交桥桥区占地呈四方形,每座完全的苜蓿叶立交桥一般占地约百亩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左转的互通式立交桥,它不仅使得车辆的通过行程短,而且占地面积小,对环境污染小。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接左转的互通式立交桥,包括相互正交或斜交的主线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桥的双向车道呈高、低分离布置,主线桥的上桥端为高跨桥,下桥端为低跨桥,主线桥下桥端的一部分桥面位于主线桥上桥端的桥面下方,主线桥的上桥端上具有异形段,主线桥的上桥端通过该异形段与匝道桥连接,匝道桥的另一端和与该上桥端所在主线桥相交的主线桥的下桥端的接应异形段顺向交织,所述的匝道桥沿两相交主线桥的勾股内侧布置。
而且所述的异形段的平面呈左行、直行、右行的三岔形,主线桥的上桥端通过该异形段分别与左转、右转的匝道桥以及该主线桥的下桥端连接,且所有主线桥的下桥端都设有接应异形段。
而且在两主线桥相交段,同一主线桥的双向车道恢复为同一高程。
而且所述的左转匝道桥的下桥端从与之相交的另一主线桥的上桥端下方穿过,并顺向交织于与该上桥端相平行的下桥端。
而且所述的下桥端通过接应异形段与另一主线桥的左转匝道桥的下桥端连接。
而且同一主线桥的上桥端与下桥端引道的落地点呈前后布置。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匝道桥沿两相交主线桥的勾股内侧布置,占地面积小。2.车辆进入立交桥后可以沿着匝道桥直接左转或右转,通过立交桥的行程短。3.车辆进入立交桥后可以沿着匝道桥直接左转或右转,无需从立交桥的中心点多次穿过,而使左转车流混合并入直行主线桥,避免了尾气以及噪声污染相互叠加的锥形效应。
附图说明
图1是直接左右转立交桥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X-X处桥面纵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Y-Y处桥面纵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交通设施,特别是一种直接左转的互通式立交桥,包括相互正交或斜交的主线桥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桥1、6的双向车道呈高、低分离布置,主线桥1、6的上桥端4为高跨桥,下桥端5为低跨桥,主线桥1、6下桥端5的一部分桥面位于主线桥1、6上桥端4的桥面下方,主线桥1、6的上桥端4上具有异形段3,主线桥1、6的上桥端4通过该异形段3与匝道桥2连接,匝道桥2的另一端和与该上桥端4所在主线桥1相交的主线桥6的下桥端5的接应异形段7顺向交织,所述的匝道桥2沿两相交主线桥1、6的勾股内侧布置。
车辆如需转弯,可直接从上桥端4处通过异形段3沿匝道桥2可直接抵达目标方向的主线桥6的下桥端5的接应异形段7顺向交织驶出主线桥6;左转的车辆不需要再通过传统立交桥的转盘,或是环形匝道来实现左转,而是直接从上桥端4,通过左侧匝道桥2抵达目标方向的主线桥6的下桥端5的接应异形段7顺向交织驶出主线桥6,大大缩短了车辆通过的行程,减少了立交桥直行主桥的车流量,并避免了尾气以及噪声污染相互叠加的锥形效应。
由于主线桥1、6的双向车道都呈分离布置,且除中心部位外其它部分均不处于同一高程,双向车辆行驶时互不影响,安全性高。
而且所述的异形段3的平面呈左行、直行、右行的三岔形,主线桥1、6的上桥端通过该异形段3分别与左转、右转的匝道桥2以及该主线桥1、6的下桥端5连接,且所有主线桥1、6的下桥端5都设有接应异形段7。
进口右幅的异形段3将承担对进入立交桥区驶向不同方向的车辆给予各行其道的有序导流;而在另一高程的出口左幅之相同异形段3,则接应经匝道桥2驶来,已完成左、右转,需驶出立交桥区的三个方向来车,使之有序通过顺向交织,汇入直行主线车流,实现无管制信号指示灯光的互通运行。
而且在两主线桥1、6相交段,同一主线桥1、6的双向车道恢复为同一高程。
在两主线桥1、6相交段,将同一主线桥1、6的双向车道恢复为同一高程,使得立交桥在两主线桥1、6的相交段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多层构造,同时也节约了建设成本。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的左转匝道桥2的下桥端从与之相交的另一主线桥6的上桥端4下方穿过,并顺向交织于与该上桥端4相平行的下桥端5。
而且所述的下桥端5通过接应异形段7与另一主线桥的左转匝道桥2的下桥端连接。
如此便充分利用了上桥端4的高程,大大减少了施工难度以及建设成本。
而且同一主线桥的上桥端4与下桥端5引道的落地点呈前后布置。
上桥端4与下桥端5引道的落地前后布置,使之尽量接近单向幅宽,落位在原有街道的规划中心附近,减少对原有街道造成二次挤占。
本发明已于同日,就相同主题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
Claims (6)
1.一种直接左转的互通式立交桥,包括相互正交或斜交的主线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桥的双向车道呈高、低分离布置,主线桥的上桥端为高跨桥,下桥端为低跨桥,主线桥下桥端的一部分桥面位于主线桥上桥端的桥面下方,主线桥的上桥端上具有异形段,主线桥的上桥端通过该异形段与匝道桥连接,匝道桥的另一端和与该上桥端所在主线桥相交的主线桥的下桥端的接应异形段顺向交织,所述的匝道桥沿两相交主线桥的勾股内侧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左转的互通式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形段的平面呈左行、直行、右行的三岔形,主线桥的上桥端通过该异形段分别与左转、右转的匝道桥以及该主线桥的下桥端连接,且所有主线桥的下桥端都设有接应异形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左转的互通式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在两主线桥相交段,同一主线桥的双向车道恢复为同一高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左转的互通式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转匝道桥的下桥端从与之相交的另一主线桥的上桥端下方穿过,并顺向交织于与该上桥端相平行的下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直接左转的互通式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桥端通过接应异形段与另一主线桥的左转匝道桥的下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左转的互通式立交桥,其特征在于: 同一主线桥的上桥端与下桥端引道的落地点呈前后布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499499A CN102373659A (zh) | 2011-11-08 | 2011-11-08 | 一种直接左转的互通式立交桥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499499A CN102373659A (zh) | 2011-11-08 | 2011-11-08 | 一种直接左转的互通式立交桥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73659A true CN102373659A (zh) | 2012-03-14 |
Family
ID=45792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499499A Pending CN102373659A (zh) | 2011-11-08 | 2011-11-08 | 一种直接左转的互通式立交桥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73659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58619A (zh) * | 2016-12-09 | 2017-05-31 |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分体式互通高速立交结构 |
CN113338094A (zh) * | 2021-06-04 | 2021-09-03 | 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下行线采用双层结构便于设置左转匝道的城市互通立交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010844Y (zh) * | 2007-03-23 | 2008-01-23 | 李国维 | 十字路口立交桥 |
CN101538821A (zh) * | 2008-03-21 | 2009-09-23 | 王征 | Tt立交桥 |
CN101736665A (zh) * | 2008-11-07 | 2010-06-16 | 胡昌碰 | 变形型定向式立交桥停车道布置方法 |
CN101781873A (zh) * | 2009-01-15 | 2010-07-21 | 王伟榕 | 便捷顺畅型无红绿灯立交十字路口交通建筑 |
CN101831850A (zh) * | 2010-04-09 | 2010-09-15 | 赵殿龙 | 分层直接式全互通立交桥 |
CN101871194A (zh) * | 2010-06-30 | 2010-10-27 | 赵殿龙 | 不对称跨越式全互通立交桥 |
CN102041758A (zh) * | 2010-12-10 | 2011-05-04 | 黄玉雪 | 左转立交桥 |
CN102094372A (zh) * | 2009-12-11 | 2011-06-15 | 北京环能海臣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公路立交桥涵 |
-
2011
- 2011-11-08 CN CN2011103499499A patent/CN10237365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010844Y (zh) * | 2007-03-23 | 2008-01-23 | 李国维 | 十字路口立交桥 |
CN101538821A (zh) * | 2008-03-21 | 2009-09-23 | 王征 | Tt立交桥 |
CN101736665A (zh) * | 2008-11-07 | 2010-06-16 | 胡昌碰 | 变形型定向式立交桥停车道布置方法 |
CN101781873A (zh) * | 2009-01-15 | 2010-07-21 | 王伟榕 | 便捷顺畅型无红绿灯立交十字路口交通建筑 |
CN102094372A (zh) * | 2009-12-11 | 2011-06-15 | 北京环能海臣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公路立交桥涵 |
CN101831850A (zh) * | 2010-04-09 | 2010-09-15 | 赵殿龙 | 分层直接式全互通立交桥 |
CN101871194A (zh) * | 2010-06-30 | 2010-10-27 | 赵殿龙 | 不对称跨越式全互通立交桥 |
CN102041758A (zh) * | 2010-12-10 | 2011-05-04 | 黄玉雪 | 左转立交桥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58619A (zh) * | 2016-12-09 | 2017-05-31 |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分体式互通高速立交结构 |
CN113338094A (zh) * | 2021-06-04 | 2021-09-03 | 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下行线采用双层结构便于设置左转匝道的城市互通立交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49302C (zh) | 一种全立体化城市道路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交通方法 | |
CN201634978U (zh) | T字路口的道路立交系统 | |
CN102296503B (zh) | 改进型全苜蓿叶立交桥 | |
CN101748669A (zh) | 地下全互通立交桥 | |
CN1973090A (zh) | 道路接点 | |
CN207073044U (zh) | 桥隧组合式十字路口道路 | |
CN202688809U (zh) | 人车分道丁字路口立交桥 | |
CN100443664C (zh) | 塔式旋转完全互通式立交桥 | |
CN102373659A (zh) | 一种直接左转的互通式立交桥 | |
CN202577081U (zh) | 一种直接左转的互通式立交桥 | |
CN201634980U (zh) | 十字路口的完全互通式三层立交系统 | |
CN1590647A (zh) | 全立体化城市道路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交通方法 | |
CN101725100A (zh) | 一种单层完全互通式立交桥 | |
CN201581320U (zh) | 地下全互通立交桥 | |
CN201334628Y (zh) | 直接左、右转互通立交桥 | |
CN202055131U (zh) | 一种市中心立交桥 | |
CN101487214A (zh) | 城市十字路口人性化多功能立交桥 | |
CN1089390C (zh) | 两层式立体交叉桥 | |
CN101298749B (zh) | 绕跨法互通立交桥的绕跨方法 | |
CN1378017A (zh) | 一种新型城市公路立交桥 | |
CN102041758A (zh) | 左转立交桥 | |
CN101949119A (zh) | 带有四个接环内缘坡形隧道的环形交通隧道 | |
CN201648900U (zh) | 多功能遂道立交枢纽桥 | |
CN108914731A (zh) | 造价更低、效能更高的汽车立交桥方案 | |
CN101851887A (zh) | 四维路口车流非机动车流人流可连续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