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9641B - 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 - Google Patents

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9641B
CN102369641B CN200980158590.8A CN200980158590A CN102369641B CN 102369641 B CN102369641 B CN 102369641B CN 200980158590 A CN200980158590 A CN 200980158590A CN 102369641 B CN102369641 B CN 1023696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tubular conductor
polygon tubular
polygon
electr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85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69641A (zh
Inventor
金太炫
矢野知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69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9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69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96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5/00Installations of bus-bars
    • H02G5/06Totally-enclosed installations, e.g. in metal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5/00Installations of bus-bars
    • H02G5/02Open instal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4Rails or bus-bars constructed so that the counterparts can be connected thereto at any point along their length
    • H01R25/145Details, e.g. end pieces or joi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3/00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 H02B13/02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with metal casing
    • H02B13/035Gas-insulated switchgea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5/00Installations of bus-bars
    • H02G5/10Coo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3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crew or nut clamping me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Bus-Bars (AREA)
  • Gas-Insulated Switchgears (AREA)
  • Patch Boards (AREA)
  • Insul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该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与电气设备一同收纳在填充有绝缘气体的容器内,利用多边形筒状导体构成上述导体,在上述多边形筒状导体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开口部,用于使从上述多边形筒状导体的端部流入的上述绝缘气体流出,从而能够获得低成本且可靠性高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

Description

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电气设备一同收纳在填充有例如SF6气体等绝缘气体的容器中的气体绝缘开关等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特别涉及上述导体的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与电气设备一同收纳在填充有例如SF6气体等绝缘气体的容器中的气体绝缘开关等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一般由截面为矩形即长方体的导体构成。在高压电气设备中,由于通过大电流,因此,导体的温度大幅上升。为了抑制上述现象,通过增大长方体导体的板厚、板宽来增大截面面积,从而减小导体电阻进行应对。在通交流电的情况下,由于集肤效应,电流不易流入导体中心部,大部分的分量流经导体表面,导体的交流电阻与导体的截面面积不成正比,而与导体的表面积大致成反比。因而,增大长方体导体的板厚、板宽就增大了其表面积。另外,在使两个导体相互连接的情况下,通过使一侧导体的端部与另一侧导体的端部重合,并利用螺栓和螺帽来使两者的重合部分连结,从而使电连接更牢固。由此,在利用螺栓和螺帽对长方体导体彼此进行连结的情况下,要对螺栓和螺帽实施用于确保耐电压性能的电场驰豫方法。此外,利用填充在容器内的绝缘气体的对流来冷却长方体导体。
另外,导体不是长方体而是圆柱体的情况也同样,若通过大电流,则导体的温度会大幅上升。为了抑制上述现象,通过增大圆柱体导体的外径来增大截面面积,从而减小导体电阻进行应对。在通交流电的情况下,由于集肤效应,大部分的电流分量流经导体表面,导体的交流电阻与导体的截面面积不成正比,而与导体的表面积大致成反比。因而,增大圆柱体导体的外径就增大了其表面积。
如上所述,在导体为长方体或圆柱体的情况下,各导体需要形成得较大,且相应地为了确保绝缘距离,收纳导体的箱体也要变大,装置的重量也随之增加等。
作为改善上述问题的现有导体,不是圆柱体,而是由空心圆筒构成,在该空心圆筒导体中,设置有与轴方向平行的狭缝,该狭缝从一侧端面一直延伸到另一侧端面之前,由此来增加导体的表面积,从而无需增大导体的外径就能减小交流电阻。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4-1013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现有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中,通过设置空心圆筒的导体,将因集肤效应而无电流流过的中心部设为空心,来减小导体量,并利用细长的狭缝来增大表面积,以促进散热效果。
然而,由于导体为空心圆筒状,因此不易与高压电气设备内的电子元件或其他导体进行连接。需要加工成平面等而在空心圆筒导体的端部设置连接平面部,另外,需要加工制作在空心圆筒导体的内部形成圆弧形状的连接元件。这些都将导致加工成本升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实现低成本且高可靠性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
本发明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与电气设备一同收纳在填充有绝缘气体的容器内,利用多边形筒状导体构成上述导体,在上述多边形筒状导体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开口部,用于使从上述多边形筒状导体的端部流入的上述绝缘气体流出,上述多边形筒状导体包括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和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设置有连接上述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和上述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的连接导体,并利用连结件进行连接,在上述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与上述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的连结部形成有凹部,在上述凹部内收纳上述连结件的头部。
对于本发明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利用多边形筒状导体构成导体,在该多边形筒状导体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开口部,使从多边形筒状导体的端部流入的绝缘气体从开口部流出,从而能够实现低成本且高可靠性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其他例子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其他例子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其他例子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其他例子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其他例子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其他例子的侧视图。
图12是以局部截面来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侧视图。
图13是以局部截面来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其他例子的侧视图。
图14是以局部截面来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其他例子的侧视图。
图15是以局部截面来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侧视图。
图16是以局部截面来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其他例子的侧视图。
图17是以局部截面来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侧视图。
图18是以局部截面来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其他例子的侧视图。
图19是以局部截面来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其他例子的侧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剖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沿图21的X-X线的剖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侧向剖视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侧视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侧视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侧视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侧视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侧视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立体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5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立体图。
图3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6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基于图1~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在上述各图中,1是例如由四边形筒体构成的多边形筒状导体,使用铜或铝等形成。2是在该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至少一个面上、例如上表面上的开口部,该开口部使例如SF6气体等绝缘气体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两端部沿箭头A、B方向流入,并使在该多边形筒状导体1内沿箭头C方向流动的绝缘气体沿箭头D方向流出,开口部2a、2b设置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两端部,并开口至上述两端部的端面,开口部2c设置于开口部2a和开口部2b之间,图中举例示出了设有一处开口部2c。也可以根据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冷却特性而设置多个开口部2c。另外,也可以根据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冷却特性来任意设定开口部2c的开口尺寸。3是分别形成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两端部的贯通孔,位于开口部2a、2b的下方。
4是由例如铜或铝等形成的连接导体,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是由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和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构成的情况下,连接导体4用于连接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和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在连接导体4中形成有贯通孔5,该贯通孔5位于形成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端部的贯通孔3的位置上。6是穿过形成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端部的贯通孔3及连接导体4的贯通孔5的螺栓,6a是螺栓6的螺钉部。7是螺帽,该螺帽7拧入螺栓6的螺钉部6a,牢固地连结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和连接导体4来进行电连接。8及9是垫圈。此外,尽管图中进行了省略,但是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和连接导体4也是通过螺栓6和螺帽7牢固地连结来进行电连接的。
接下来,对动作进行说明。多边形筒状导体1具有以下结构:即,能够抑制因通交流电时产生的集肤效应所引起的交流电阻的增加,并能够增大导体表面积,还能够除去因集肤效应而对导电没有贡献的导体中心部以获得较大的空间,由于不会增大通交流电时的损耗,能够削减导体中心部,因此,能够有效地增加载流量并能够削减材料成本。
另外,如图2所示,例如通过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上表面设置开口部2a、2b、2c,从而能够使例如SF6气体等绝缘气体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两端部沿箭头A、B方向流入,并使在该多边形筒状导体1内沿箭头C方向流动的绝缘气体沿箭头D方向从开口部2a、2b、2c流出,因而,能够利用绝缘气体的流通来有效地冷却多边形筒状导体1。通过设定上述开口部2a、2b、2c的大小,以获得最适当的气体流量,从而能够控制规定的气体流量并促进整个导体的冷却效果。
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是由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和第二多边形筒状导 体1b构成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能够利用连接导体4来连接第一多边形筒 状导体1a和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即,配置分别形成于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的端部及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的贯通孔3、和形成于连接导体4的贯通孔5的位置,使其一致,将螺栓6通过垫圈8而穿过贯通孔3、贯通孔5,并使螺帽7隔着垫圈9拧入螺栓6的螺钉部6a而连结,从而通过连接导体4来牢固地电连接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和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
在该实施方式1的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及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的内部大致有一定的电场分布。其结果是,对于位于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及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的的内部的螺栓6的螺钉部6a及螺帽7,无需如上述以往那样,实施用于确保耐电压性能的电场驰豫方法。此外,对于位于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及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的外部的螺帽6的头部6b,将其形成为圆形而没有棱角,从而能够使电场弛豫,能够提高耐电压性能。
另外,对于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连接导体4的连接结构分别是平面部之间的连接,因此,与上述现有的空心圆筒导体的连接结构相比,能够简化结构。
此外,在螺栓6及螺帽7的连接位置的上方,具有形成于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的端部的开口部2a、2b,且上述开口部2a、2b具有开口至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的端面的尺寸,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连结螺栓6及螺帽7的操作。另外,由于能够容易地连结螺栓6及螺帽7,因此,能够容易地以常规的转矩来进行连结,能够提高密封性并维持低连接电阻,能够抑制发热。
另外,在将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及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与连接导体4相连接的情况下,绝缘气体从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的开口部2a及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的开口部2b流入,从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的开口部2c、2b及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的开口部2c、2a流出,能够冷却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及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
另外,对图1所示的多边形筒状导体1为笔直形状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在有隅角部或不能配置成笔直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4所示那样,采用大致呈90°弯曲的结构。简而言之,能够采用弯曲成任意曲率的结构。
实施方式2.
基于图5及图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在上述各图中,1是多边形筒状导体,1a是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b是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3是贯通孔,4是连接导体,5是贯通孔,6是螺栓,6a是螺钉部,6b是头部,7是螺帽,8是垫圈,9是垫圈,10是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至少一个面上、例如在上表面上形成的开口部,该开口部使例如SF6气体等绝缘气体从该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两端部流入,并使流过该多边形筒状导体1内的绝缘气体流出,该开口部将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两端部间连通。即,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沿导体长边方向将两端面间连通的开口部10。简而言之,构成开口部10,以形成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一侧端面到另一侧端面间不存在任何构件的空间。
在该实施方式2中,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多边形筒状导体1具有以下结构:即,能够抑制因通交流电时产生的集肤效应而引起的交流电阻的增加,并能够增大导体表面积,还能够除去因集肤效应而对导电没有贡献的导体中心部以获得较大的空间,由于不会增加通交流电时的损耗,能够削减导体中心部,因此,能够有效地增加载流量并能够削减材料成本。
另外,使例如SF6气体等绝缘气体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两端部流入,并使流过该多边形筒状导体1内的绝缘气体从开口部10流出,从而能够利用绝缘气体的流通而有效地冷却多边形筒状导体1。通过设定上述开口部10的尺寸,以获得最适当的气体流量,从而能够控制规定的气体流量并促进整个导体的冷却效果。
另外,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是由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和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构成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能够利用连接导体4来连接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和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即,配置分别形成于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的端部及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的贯通孔3、和形成于连接导体4的贯通孔5的位置,使其一致,将螺栓6通过垫圈8而穿过贯通孔3、贯通孔5,并使螺帽7隔着垫圈9拧入螺栓6的螺钉部6a而连结,从而通过连接导体4来牢固地电连接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和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
在该实施方式2的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及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的内部大致有一定的电场分布。其结果是,对于位于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及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的内部的螺栓6的螺钉部6a及螺帽7,无需如上述以往那样,实施用于确保耐电压性能的电场驰豫方法。此外,对于位于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及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的外部的螺帽6的头部6b,将其形成为圆形而没有棱角,从而能够使电场弛豫,能够提高耐电压性能。
另外,本实施方式2中,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连接导体4的连接结构也分别是平面部之间的连接,因此,与上述现有的空心圆筒导体的连接结构相比,能够简化结构。
而且,在螺栓6及螺帽7的连接位置的上方,具有沿长边方向将第一多边形筒状1a、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的端面间连通的开口部10,因此,能够容易地连结螺栓6及螺帽7。另外,由于能够容易地进行连结螺栓6及螺帽7的操作,因此,能够容易地以常规的转矩来进行连结,能够提高密封性并维持低连接电阻,能够抑制发热。
另外,对图5所示的多边形筒状导体1为笔直形状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在有隅角部或不能配置成笔直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7所示那样,采用大致呈90°弯曲的结构。简而言之,能够采用弯曲成任意曲率的结构。
在图5中,对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上表面设置开口部10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并不限于此,如图8所示,也能将开口部10设置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右侧面,或如图9所示,将开口部10设置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左侧面,或如图10所示,将开口部10设置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下表面,都能获得相同的效果。由此,对于开口部10的位置,能够根据高压电气设备内部的导体设置部的绝缘气体的气流状态,将开口部10设置在适当的位置上。另外,由于能增加表面面积,还能促进散热效果,因此,无论开口部10的位置位于何处,都能抑制温度上升。
另外,在图8中,示出了设置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右侧面的开口部10位于中央部的情况,但是如图11所示,还能将开口部10设置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右侧面上部,在这种情况下,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内受热后的绝缘气体因对流作用而容易从设置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右侧面上部的开口部10向导体外部流出,因此,更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此外,尽管未图示,也可以将开口部10设置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左侧面上部,也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基于图1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对将连接导体4配置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下表面侧的内表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图12中,将连接导体4配置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右侧面侧的内表面,也能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2相同的效果。此外,尽管未图示,但也可以将开口部10设置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左侧面侧的内表面,也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另外,图13所示的情况是将连接导体4分散配置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左侧面侧的内表面及右侧面侧的内表面的情况,图14所示的情况是将连接导体4分散配置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下表面侧的内表面、左侧面侧的内表面、及右侧面侧的内表面的情况。由此,通过分散配置连接导体4,从而能够减小一个连接导体4的载流量,因此,能够减小连接电阻,能够进一步抑制发热。
实施方式4.
基于图1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在图15中,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连结部形成凹部11,在该凹部11内收纳连结件即螺栓6的头部6b。即,形成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连结部的凹部11的深度大于螺栓6的头部6b的高度,从而在凹部11内收纳了螺栓6的头部6b时,螺栓6的头部6b的前端面不会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下表面侧的外表面突出。由此,能够使螺栓6的头部6b的电场弛豫,如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述,能够不使用螺栓6的头部6b为圆形的特殊的螺栓6,即使使用一般廉价的螺栓6也能确保耐电压性能并能确保导体连接,还能降低成本。
另外,图16示出了对图14所示的结构应用本实施方式4的情况,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另外,尽管未图示,但是对于图12、图13所示的结构也能应用本实施方式4,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以上对仅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连结部形成凹部11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也可以沿着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长边方向在整个长度上形成凹部11,以取得加工层面的效果。由此,在整个长度上设置有凹部11的情况下,在进行导体制作时,能够利用拉制加工或弯曲加工等预先制作,因此,能够将由此制作的导体切成所需的长度来构成多边形筒状导体1。
实施方式5.
基于图17~1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将连接导体4分别配置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内表面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是在实施方式5中,将连接导体4分别配置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外表面,从而能够增大导体的表面积,并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图17表示将连接导体4设置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下表面外表面的情况,图18表示将连接导体4设置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两侧面侧外表面的情况,图19示出了将连接导体4设置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下表面侧外表面及两侧面侧外表面的情况。此外,尽管未图示,但是也可将连接导体4设置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两侧面侧外表面中的任一个外表面。
实施方式6.
基于图2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在图20中,在配置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下表面侧外表面的连接导体4的连结部,通过例如锪孔加工来设置凹部12,在该凹部12内收纳连结件即螺栓6的头部6b。即,形成于连接导体4的连结部的凹部12的深度大于螺栓6的头部6b的高度,从而在凹部12内收纳了螺栓6的头部6b时,螺栓6的头部6b的前端面不会从连接导体4的下表面侧外表面突出。由此,能够使螺栓6的头部6b的电场弛豫,能够不使用螺栓6的头部6b为圆形的特殊的螺栓6,即使使用一般廉价的螺栓6也能确保耐电压性能并能确保导体连接,还能降低成本。
另外,对于图18、图19所示的结构也能应用本实施方式6,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7.
基于图21及图2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剖视图。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的沿图21的X-X线的剖视图。从图22中可知,作为一例,示出了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左侧面设有开口部10的情况,且不像上述各实施方式那样用螺栓6及螺帽7来连接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和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即,作为连接第一多边形筒状1a和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的连接导体,是由一对相对的连接片13、13和按压体14、14构成的,上述一对连接片13、13包括与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内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抵接的接触部13a、13a和与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内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抵接的接触部13b、13b,上述按压体14、14配置于上述一对连接片13、13之间,由例如压缩弹簧构成,将按压体14、14分别配置于各接触部13a、13a间的位置、接触部13b、13b间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7中,利用作为按压体14、14的压缩弹簧的弹簧力,能够确保一对连接片13、13的接触部13a、13a及接触部13b、13b与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的上表面、下表面及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的上表面、下表面的接触面压来进行按压,从而能够连接连接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和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其结果是,能够以插入操作这样极为简单的操作来构成包括一对连接片13、13和按压体14、14的结构体,能够减少操作工序数。另外,上述结构体不会露出到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1a及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1b的外表面,因此,能够显著地进行电场弛豫,能够显著地提高耐电压性能。
实施方式8.
基于图2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图23示出了将多边形筒状导体1安装于配置在高压电气设备内部的导体设置部附近的绝缘体15上得以支撑的情况。螺栓16的螺钉部16a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内部穿过形成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下表面的贯通孔3,并经由垫圈17拧入绝缘体15的螺钉孔15a,将多边形筒状导体1牢固地固定在绝缘体15上来支撑多边形筒状导体1。由于多边形筒状导体1内的电场是大致均匀的,因此也可以不使用螺栓16的头部16b为圆形的特殊的螺栓16,即使使用一般廉价的螺栓16也能确保耐电压性能并能将多边形筒状导体1固定在绝缘体15上,还能降低成本。
实施方式9.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外周部形成为直角,因而会阻碍电场的弛豫。本实施方式9对此进行了进一步改善,如图24所示,通过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外周部设置圆弧部18,从而能够使外周部的角部附近所产生的电场弛豫,能够提高耐电压性能。
实施方式10.
另外,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中形成开口部10的情况下,会在开口部10的开口端部形成边缘部,该边缘部会阻碍电场弛豫。在本实施方式10中,如图25所示,通过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中使开口部10的开口端部19向多边形筒状导体1内弯曲地进行配置,从而能够使电场弛豫,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电压性能。
实施方式11.
本实施方式11如图26所示那样,将上述实施方式10的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开口部10的开口端部19进一步向侧面侧弯曲,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12.
在本实施方式12中,如图27所示,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厚度t是由下式表示的厚度。
[数学式1]
t < 2 &omega;&mu;&alpha;
式中,α是导体的导电率,μ是导体的磁导率,ω是交流的角频率。本式表示电流的深入厚度,通过将厚度设为上述值以下,整个导体对通电都有贡献,因此通电率升高。
实施方式13.
上述各实施方式对多边形筒状导体1为四边形筒状导体的结构进行了叙述,但是如图28所示,也能采用六边形筒状导体20的结构,并设置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开口部10的开口部21,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14.
本实施方式14中,如图29所示,示出了上述实施方式1中图1的多边形状导体1的结构例。通过在形成有贯通孔3的凹状导体基部22上粘接形成了开口部24a、24b、24c的导体板23,从而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图1的多边形筒状导体1相同的结构。
实施方式15.
本实施方式15中,如图30所示,示出了上述实施方式1中图1的多边形状导体1的结构例。即,在图5所示的设置了开口部10的多边形筒状导体1上,隔开任意间隔将堵塞导体25粘接在该开口部10上,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两端部及中央部留有开口部10,从而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图1的多边形筒状导体1相同的结构。
实施方式16.
本实施方式16中,如图31所示,示出了上述实施方式1中图4的多边形状导体1的结构例。即,在图7所示的设置了开口部10的多边形筒状导体上,隔开任意间隔将堵塞导体26粘接在该开口部10上,在多边形筒状导体1的两端部及中央部留有开口部10,从而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图1的多边形筒状导体1相同的结构。
工业中的应用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与电气设备一同收纳在填充有例如SF6气体等绝缘气体的容器内的气体绝缘开关等高压电器的导体,来实现低成本且可靠性高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

Claims (11)

1.一种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与电气设备一同收纳在填充有绝缘气体的容器内,其特征在于,
利用多边形筒状导体构成所述导体,在所述多边形筒状导体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有成为所述绝缘气体的通路的开口部,所述多边形筒状导体包括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和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和所述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的连接导体,并利用连结件进行连接,在所述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与所述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的连结部的所述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及所述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的外部形成有凹部,在所述凹部内收纳所述连结件的头部,使得所述连结件的头部的前端面不会从所述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及所述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的外表面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多边形筒状导体的开口部设置在所述多边形筒状导体的两端部及所述两端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多边形筒状导体的开口部是将所述多边形筒状导体的两端部间连通的开口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导体配置在所述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及所述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的外表面侧。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边形筒状导体的外侧角部形成有促进电场弛豫的圆弧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多边形筒状导体并将所述多边形筒状导体的两端部间连通的开口部的开口端部,被设置成向所述多边形筒状导体的内侧弯曲。
7.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边形筒状导体是四边形筒状导体。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边形筒状导体是四边形筒状导体。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边形筒状导体是四边形筒状导体。
10.一种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与电气设备一同收纳在填充有绝缘气体的容器内,其特征在于,
利用多边形筒状导体构成所述导体,在所述多边形筒状导体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有成为所述绝缘气体的通路的开口部,所述多边形筒状导体包括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和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和所述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的连接导体,并利用连结件进行连接,在所述连接导体的连结部的所述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及所述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的外部形成有凹部,在所述凹部内收纳所述连结件的头部,使得所述连结件的头部的前端面不会从所述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及所述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的外表面突出。
11.一种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与电气设备一同收纳在填充有绝缘气体的容器内,其特征在于,
利用多边形筒状导体构成所述导体,在所述多边形筒状导体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有成为所述绝缘气体的通路的开口部,所述多边形筒状导体包括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和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连接所述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和所述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的连接导体由一对相对的连接片构成,在所述一对连接片间配置有由压缩弹簧构成的连结件,所述一对连接片及所述压缩弹簧配置于所述多边形筒状导体的内部,且所述一对连接片经由所述压缩弹簧而相连,利用所述压缩弹簧的弹簧力来使所述一对连接片与所述第一多边形筒状导体及所述第二多边形筒状导体相接触以进行连接。
CN200980158590.8A 2009-04-24 2009-04-24 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96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58167 WO2010122663A1 (ja) 2009-04-24 2009-04-24 高電圧電気機器の導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9641A CN102369641A (zh) 2012-03-07
CN102369641B true CN102369641B (zh) 2015-09-30

Family

ID=43010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859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9641B (zh) 2009-04-24 2009-04-24 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84264A1 (zh)
JP (1) JP5075277B2 (zh)
KR (1) KR101271779B1 (zh)
CN (1) CN102369641B (zh)
DE (1) DE112009004685B4 (zh)
HK (1) HK1166188A1 (zh)
WO (1) WO20101226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49617B2 (ja) * 2011-11-01 2016-01-27 株式会社明電舎 モールド変流器
KR101276252B1 (ko) * 2013-04-02 2013-06-20 주식회사 케이디파워 수평 조절이 가능한 방진용 수배전반
DE102014203901A1 (de) * 2014-03-04 2015-09-1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bindungsvorrichtung für Hohlleiter
CN105762732B (zh) * 2014-12-15 2019-10-08 西门子公司 导体的绝缘支撑组件及其母线
DE102015214126A1 (de) * 2015-07-27 2017-02-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Phasenleiteranordnung
KR102145837B1 (ko) * 2015-11-12 2020-08-20 현대일렉트릭앤에너지시스템(주) 배전반
JP6499124B2 (ja) * 2016-06-30 2019-04-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導電部材および電気接続箱
BR102017019390B1 (pt) * 2017-09-11 2024-03-05 Melquisedec Francisquini Processo de obtenção de condutor de energia em perfil fechado tubular e barramento em perfil fechado tubula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45910A1 (de) * 1988-06-09 1989-12-13 Moeller GmbH Stromschiene für Schienenverteiler, Schaltanlagen und dergleichen
CN1509509A (zh) * 2002-03-21 2004-06-30 ͨ�õ������ô�˾ 隔离相汇流排导管接头组件
US7449635B2 (en) * 2006-03-06 2008-11-11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Bus joint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10743A (en) * 1935-05-29 1938-03-08 Chase Companies Inc Bus-bar
US2167378A (en) * 1937-05-10 1939-07-25 Chase Brass & Copper Co Ventilated bus bar
NL82706C (zh) * 1951-04-03
US2904621A (en) * 1955-11-30 1959-09-15 Aluminum Co Of America Ventilated electrical bus bar structures
US3096131A (en) * 1961-01-03 1963-07-02 Gen Electric Electrical bus conductor
US3210716A (en) * 1962-08-16 1965-10-05 Ite Circuit Breaker Ltd Bus structure
US3609215A (en) * 1969-05-07 1971-09-28 Gen Electric Electric power busway with thermal expansion absorbing joints
US3646245A (en) * 1970-12-16 1972-02-29 Gen Electric Liquid-cooled bus containing a disconnecting link
JPS519287A (ja) * 1974-07-11 1976-01-24 Hitachi Cable Purehabubosensochi
JPS5919630Y2 (ja) * 1981-01-30 1984-06-07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トロリ−線の接続構造
US4419715A (en) * 1981-04-06 1983-12-06 Square D Company Bus bar assembly for panelboards and switchboards
DE8534806U1 (de) * 1985-12-11 1986-05-28 Ritter Starkstromtechnik GmbH & Co, 4600 Dortmund Rohrförmige Stromschiene
JPS62107509U (zh) * 1985-12-23 1987-07-09
JPH04101306A (ja) 1990-08-18 1992-04-02 Fuji Electric Co Ltd ガス絶縁電気機器の大電流導体
DE4034733A1 (de) * 1990-10-30 1992-05-07 Siemens Ag Einpoliger gasioslierter leitungskanal
JPH0550913U (ja) * 1991-12-04 1993-07-02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DE9314779U1 (de) * 1993-09-24 1993-11-25 Siemens Ag Hochspannungs-Leistungsschalter mit einer Kühleinrichtung zur Kühlung des Löschgases
DE19508522C2 (de) * 1995-03-10 1997-01-09 Loh Kg Rittal Werk Vorrichtung zum Anschluß von Leitungen oder Geräten an einer Stromsammelschiene eines Stromsammelschienensystems
DE19633857A1 (de) * 1996-08-16 1998-02-19 Siemens Ag Gekapselte, gasisolierte Hochspannungsanlage mit geschottetem Verbindungsbaustein
US6888066B1 (en) * 2003-10-14 2005-05-03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Channel bus splice assembly
DE102006003432A1 (de) * 2006-01-25 2007-07-26 Abb Technology Ag Stromleiter für eine elektrische 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Sammelschienenleite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ittelspannungsanlage
JP2007239960A (ja) * 2006-03-10 2007-09-20 Nippon Steel Corp 鋼材の接合構造および接合方法ならびに鉄骨造の建築物
US7759577B1 (en) * 2007-07-31 2010-07-2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Bus bar system
JP4719203B2 (ja) * 2007-09-28 2011-07-0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耐雷ファスナ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45910A1 (de) * 1988-06-09 1989-12-13 Moeller GmbH Stromschiene für Schienenverteiler, Schaltanlagen und dergleichen
CN1509509A (zh) * 2002-03-21 2004-06-30 ͨ�õ������ô�˾ 隔离相汇流排导管接头组件
US7449635B2 (en) * 2006-03-06 2008-11-11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Bus joint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0122663A1 (ja) 2012-10-22
JP5075277B2 (ja) 2012-11-21
US20110284264A1 (en) 2011-11-24
DE112009004685T5 (de) 2012-10-25
DE112009004685B4 (de) 2020-04-02
KR101271779B1 (ko) 2013-06-07
HK1166188A1 (zh) 2012-10-19
CN102369641A (zh) 2012-03-07
KR20110125229A (ko) 2011-11-18
WO2010122663A1 (ja) 2010-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9641B (zh) 高压电气设备的导体
US9006571B2 (en) Bus system connecting bus bars and a method of connecting bus bars
JP5301514B2 (ja) バスバー、バスバーの製造方法、及び、バスバーおよびコネクタ
JP2006031959A (ja) バスバー
US9396888B1 (en) Copper-aluminum electrical joint
CN107851987B (zh) 用于建立多相电气连接的装置以及具有相应装置的装备
US2658980A (en) Electric resistance
RU136930U1 (ru) Внутрифазная изолирующая распорка
WO2017130118A1 (en) Encased busbar system with an improved heat dissipation
EP3391488B1 (en) Busbar
CN107851988B (zh) 相导体装置
JP2000318493A (ja) 剛体電車線用接合構造
KR101169034B1 (ko) 고주파 전선 커넥터
RU2593762C2 (ru) Многополюсная газоизолированная секция сборной шины
CN115136258A (zh) 正弦管状导电母线
CN219778561U (zh) 铜排散热结构和铜排组件
CN105023795A (zh) 动导电块及固封极柱
KR101966786B1 (ko) 일체형 구조의 초고압 전력케이블 중간 접속함용 도체 연결 슬리브
CN106251942A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输电母线
CN212934402U (zh) 电容器装置
US3371151A (en) Electrical bus structure
KR102668406B1 (ko) 부스덕트 접속부
KR101433004B1 (ko) 히트 싱크 부스바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수배전반
KR101428689B1 (ko) 케이블의 연결 장치 및 방법
KR20170003716U (ko) 상분리모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661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661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