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6639A -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程序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6639A
CN102346639A CN2011102168342A CN201110216834A CN102346639A CN 102346639 A CN102346639 A CN 102346639A CN 2011102168342 A CN2011102168342 A CN 2011102168342A CN 201110216834 A CN201110216834 A CN 201110216834A CN 102346639 A CN102346639 A CN 102346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sor
stretch
cpu
dragging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68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6639B (zh
Inventor
宫崎丽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46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6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6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66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2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cursor appearance or behaviour, e.g. being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displaye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5Scrolling or pan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6Zoom, i.e. interaction techniques or interactors for controlling the zooming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程序。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操作部分;和适合于响应通过所述操作部分的拖动,执行处理的控制部分;当在利用所述操作部分的特定操作之后,继续进行拖动时,所述控制部分根据所述特定操作,改变将响应于拖动而执行的处理。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程序,尤其涉及允许例如通过作为直观操作的拖动,实现操作输入的信息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最近,具有各种操作装置的信息处理设备已普及。例如,具有触摸屏的信息处理设备允许利用触摸操作、轻敲操作(触摸并放开)、拖动、轻弹等对屏幕进行直观操作。 
作为这种信息处理设备之一,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No.2002-328040中,提出例如,一种导航设备。在所述导航设备中,如果在设置于屏幕上的预定区域内进行拖动,那么响应于所述拖动而改变显示在屏幕上的地图的比例尺。 
发明内容
顺便提及,在上面说明的导航设备中,在屏幕上设定多个区域,并对每个区域设置将会响应于拖动而执行的处理。具体地,对位于屏幕端部的区域,设定改变地图的比例尺的处理,对位于屏幕中央部分的区域,设定滚动地图的处理。 
从而,在所述的导航设备中,如果在位于屏幕端部的区域中进行拖动,那么地图的比例尺被改变,而如果在位于屏幕中央部分的区域中进行拖动,那么地图被滚动。从而,在所述导航设备中,能够执行利用拖动的各种操作输入。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导航设备执行期望的处理,用户必须在与期望的处理对应的区域中进行拖动。 
结果,尤其是在屏幕较小的设备等中,所述区域的尺寸也较小,从而, 在每个区域内的拖动较困难,可操作性低下。 
这样,尽管现有的信息处理设备允许利用拖动的各种操作输入,但并不认为这些信息处理设备的可操作性高。 
于是,理想的是提供一种允许进行利用拖动的各种操作输入,并且改善可操作性的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程序。 
按照这里公开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操作部分,被配置成响应通过操作部分的拖动来执行处理的控制部分。当在利用操作部分的特定操作之后继续进行拖动时,控制部分基于所述特定操作,响应于拖动来改变要执行的处理。 
在该信息处理设备中,根据在拖动之前是否进行了所述特定操作,响应于所述拖动改变要执行的处理。从而,消除了必须在预定区域内进行拖动的限制,并且能够响应于拖动实现各种操作输入。 
按照本发明,由于消除了必须在预定区域内进行拖动的限制,并且响应拖动,能够实现各种操作输入,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允许利用拖动的各种操作输入并且可操作性改善的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程序。 
根据结合附图获得的下述说明和附加的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附图中,相同的部分或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所公开技术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便携式终端的外观结构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便携式终端的硬件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图解说明可拉伸光标的显示的示意图; 
图5A和5B是图解说明可拉伸光标的形状的变化的示意图; 
图6、图7A-7C和图8是分别图解说明再现速度的不同控制方式的示意图和图解视图; 
图9是图解说明编辑模式下的再现速度的控制的图解视图; 
图10A、10B和10C分别是图解说明滚动速度的控制的示意图和图解视图; 
图11A和11B分别是图解说明参数的调整速度的控制的示意图和图解视图; 
图12是表示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3A-13D是图解说明在动态图像再现应用中,通过可拉伸光标的操作输入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14A和14B是图解说明在动态图像再现应用中,通过可拉伸光标的操作输入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曲目选择屏幕图像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6A-16D是表示在乐曲再现应用中,通过可拉伸光标的操作输入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8A-18C是图解说明在静止图像再现应用中,通过可拉伸光标的操作输入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19A-19E是图解说明在静止图像再现应用中,通过可拉伸光标的操作输入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0-24是图解说明不同的操作输入处理程序的流程图; 
图25是表示地图屏幕图像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6A-26C是图解说明在地图显示应用中,通过可拉伸光标的操作输入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27A-27C是图解说明在变形例中的静止图像再现应用中,通过可拉伸光标的操作输入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28是图解说明在变形例中的地图显示应用中,通过可拉伸光标的操作输入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29A-29C是图解说明在另一个变形例中的地图显示应用中,通过可拉伸光标的操作输入的例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说明是按照下述顺序进行的。 
1.实施例的概况 
2.第一实施例 
3.第二实施例 
4.其它实施例 
<1.实施例的概况> 
首先,说明实施例的概况。在说明概况之后,说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 
参见图1,图中表示了信息处理设备1的一般结构。信息处理设备1包括操作部分2。信息处理设备1还包括响应于通过操作部分2的拖动而执行控制的控制部分3。 
如果接续特定操作进行拖动,那么控制部分3根据所述特定操作,改变要响应于所述拖动而执行的处理。 
通过按照这种方式,根据在拖动之前是否进行了特定操作,改变将响应于所述拖动而执行的处理,各种操作输入响应于拖动而变得可用,同时消除过去必须在预定区域内进行拖动的限制。 
这里假定操作部分2是例如,允许用触摸操作实现操作输入的触摸面板。此外,假定所述特定操作是例如,持续超过预定时间的一段时间,继续触摸显示部分4的屏幕的任意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所述任意位置继续被触摸超过预定时间的一段时间,那么控制部分3控制显示部分4在继续被触摸的位置显示光标。此外,如果接续触摸进行拖动,那么控制部分3根据所述触摸,改变将响应于所述拖动而执行的处理,并响应于所述拖动而拉伸光标。 
更具体地,如果在图像被显示在显示部分4的显示屏幕上的状态下进行拖动,那么控制部分3执行响应于所述拖动而滚动图像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在持续超过预定时间的一段时间,继续触摸图像上的任意位置之后,继续进行拖动,那么控制部分3执行响应于所述拖动而缩放图像的处理。 
注意控制部分3可以将首先触摸的位置作为缩放的中心,执行缩放图像的处理。 
或者,假定所述特定操作是例如,轻敲显示部分4的屏幕的任意位置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轻敲任意位置,那么控制部分3使光标被显示在轻敲的位置。此外,如果在轻敲之后继续进行拖动,那么控制部分3根据所述轻敲,改变将响应于所述拖动而执行的处理,并响应于所述拖动而拉伸光标。 
或者,假定所述特定操作是触摸在显示部分4的屏幕上设定的区域内的任意位置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触摸所述任意位置之后继续进行拖动,那么控制部分3根据所述触摸,改变将响应于所述拖动而执行的处理,并控制显示部分4显示互连所述拖动的起点和终点的光标。 
更具体地说,如果在图像被显示在显示屏幕上的状态下进行拖动,那么控制部分3执行响应于所述拖动而滚动图像的处理。相反,如果在触摸所述区域中的任意位置之后继续进行拖动,那么控制部分3执行响应于所述拖动而改变关于图像的画质的参数的处理,并控制显示部分4显示互连所述拖动的起点和终点的光标。 
此外,假定关于图像的画质,存在多个参数,并在屏幕上设定用于所述各个参数的多个不同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触摸任意区域内的任意位置之后继续进行拖动,那么控制部分3执行响应于所述拖动而改变与被触摸区域对应的参数的处理。 
下面详细说明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信息处理设备1的具体例子。 
<第一实施例的具体例子> 
2-1.便携式终端的外观结构 
现在说明第一实施例。首先,参考图2,说明作为上述信息处理设备的一个具体例子的便携式终端100的外观结构。 
便携式终端100包括壳体101,壳体101大体呈扁平矩形形状,大小使其能够用一只手握住。 
在壳体101的正面101A的中部,设置矩形的触摸屏102。触摸屏102由液晶面板和覆盖液晶面板的显示面的薄透明触摸面板构成。顺便提及,例如,触摸面板是电容式触摸面板。 
便携式终端100接受手指或触摸笔等对于触摸屏102的触摸操作,作为用户的操作输入。 
另外,在便携式终端100的壳体101的正面101A上,在触摸屏102附近设置操作按钮103。 
注意可沿矩形触摸屏102处于纵向伸长状态的方向,即垂直方向,或矩形触摸屏102处于横向伸长状态的另一个方向,即水平方向,使用便携式终端100。 
2-2.便携式终端的硬件结构 
现在参考图3,说明便携式终端100的硬件结构。便携式终端100包括读取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11中的程序,并把所述程序展开到RAM112中,从而按照所述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和控制便携式终端100的相关组件的CPU 110。注意术语CPU是中央处理器的缩写形式,术语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的缩写形式。 
触摸屏102由液晶面板102A和触摸面板102B构成,液晶面板102A是上面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装置,触摸面板102B是接受操作输入的操作输入装置。 
如果用手指触摸了触摸面板102B上的任意位置,那么触摸面板102B检测触摸位置的坐标。随后,触摸面板102B把表示触摸位置的坐标的输入信号发给CPU 110。 
注意在触摸面板102B继续被触摸的时候,比如在进行拖动的时候,触摸面板102B把表示在每个固定时间间隔之后的触摸位置的坐标的输入信号发给CPU 110。 
当CPU 110从触摸面板102B发给它的输入信号中,获得触摸位置的坐标时,CPU 110把所述坐标转换成液晶面板102A的屏幕坐标,以识别液晶面板102A的屏幕被触摸的位置。换句话说,CPU 110识别屏幕上的触摸位置。 
此外,CPU 110相继把从在每个固定时间间隔之后发给它的输入信号中获得的触摸位置的坐标转换成液晶面板102A的屏幕坐标,并识别触摸位置以何种方式移动,或者换句话说,识别触摸位置的轨迹。 
CPU 110根据按照这种方式识别的触摸位置和触摸位置的轨迹,确定对屏幕进行了什么触摸操作。随后,CPU 110接受所述触摸操作作为操作输入,并按照所述操作输入执行处理。 
注意CPU 110接受诸如触摸、轻敲、拖动和轻弹之类的触摸操作, 作为操作输入。 
此外,如果CPU 110识别出对操作按钮103的按压操作,则它接受所述按压操作作为用户的操作输入,并按照所述操作输入执行处理。 
这里,假定在作为图像文件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11中的图像的缩略图以一览表的形式被显示在触摸屏102的状态下,用户触摸缩略图中的所需缩略图。 
在这种情况下,CPU 110接受该触摸操作作为再现图像的操作输入,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11中读取与触摸的缩略图对应的图像文件。 
如果对应图像文件是静止图像文件,那么CPU 110从静止图像文件中提取静止图像数据。随后,CPU 110对静止图像数据执行预定再现处理,比如解码处理,数模转换处理等等,以获得静止图像信号。随后,CPU 110控制触摸屏102的液晶面板102A显示静止图像信号。 
另一方面,如果对应图像文件是动态图像文件,那么CPU 110从动态图像文件中分离动态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随后,CPU 110对动态图像数据执行预定再现处理,比如解码处理,数模转换处理等以获得视频信号。随后,CPU 110控制触摸屏102的液晶面板102A显示视频信号。同时,CPU 110对音频数据执行预定再现处理,比如解码处理,数模转换处理,放大处理等以获得音频信号。之后,CPU 110通过未示出的头戴受话器终端,输出音频信号。 
便携式终端100以这种方式再现用户指定的图像。 
同时,假定在作为音乐文件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11中的乐曲或曲目的名称以列表形式被显示在触摸屏102上的状态下,用户轻敲名称中的所需名称。 
这种情况下,CPU 110接受触摸操作作为再现乐曲的操作输入,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11读取与轻敲的名称对应的音乐文件。 
CPU 110从音乐文件中提取音频数据。随后,CPU 110对音频数据执行预定再现处理,比如解码处理,数模转换处理,放大处理等以获得音频信号。之后,CPU 110通过未示出的头戴受话器终端,输出音频信号。 
便携式终端100以这种方式再现用户指定的乐曲。 
此外,在此时,CPU 110从读取的音乐文件中提取相关信息,比如封套图像,曲目的名称,专辑的名称,艺术家姓名等,并控制触摸屏102 的液晶面板102A显示相关信息。 
便携式终端100按照这种方式再现用户指定的乐曲,并显示与该乐曲相关的信息。 
注意,便携式终端100被配置成使得CPU 100能够采用分层结构,根据各个音乐文件的相关信息来管理音乐文件,其中较高的层次包括专辑的名称,较低的层次包括曲目的名称。 
此外,假定例如,在Web浏览器的启动图标被显示在触摸屏102上的状态下,用户轻敲该图标。 
在这种情况下,CPU 110接受该触摸操作作为启动Web浏览器的操作输入,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11读出并执行Web浏览器的程序,以启动Web浏览器。 
在此,CPU 110控制触摸屏102的液晶面板102A显示Web浏览器的屏幕图像,并通过网络接口113,从网络上的服务器接收网页的页面数据。之后,CPU 110使基于所述页面数据的页面图像被显示在Web浏览器的屏幕上。 
按照这种方式,便携式终端100启动Web浏览器显示网页。 
另外,便携式终端100中包括了能够仅通过作为触摸操作之一的拖动来执行各种操作输入的用户界面。 
具体地说,在便携式终端100中,预先使也称为拖动信息的信息(比如拖动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从起点到终点的方向,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等)和各种操作输入彼此相关。 
注意,拖动的起点是当开始拖动时的触摸位置,即第一触摸位置,拖动的终点位置是在开始拖动之后的当前触摸位置。换句话说,在拖动当中,起点是固定的,而终点和手指的移动一起移动。注意,在下面的说明中,拖动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也被称为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此外,从拖动的起点到终点的方向也被称为起点-终点方向,从拖动的起点到终点的距离也被称为起点-终点距离。 
如果实际进行拖动,那么CPU 110从拖动获得诸如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起点-终点方向和起点-终点距离之类的拖动信息。随后,CPU 110接受与拖动信息相关的操作输入。 
这样,如果如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起点-终点方向和起点-终点距离 被改变,仅仅利用拖动,便携式终端100就能够执行各种操作输入。 
顺便提及,为了使得能够利用如上所述的用户界面,获得良好的可操作性,可取的是使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拖动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起点-终点方向和起点-终点距离。 
于是,便携式终端100被配置成当进行拖动时,在触摸屏102上显示直观地表示拖动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起点-终点方向和起点-终点距离的光标Cs,如图4中所示。 
光标Cs从拖动的起点拉伸到终点,并按照拖动的终点的移动,改变方向(即拉伸方向),或者长度,使得它跟从拖动。注意,由于光标Cs响应于拖动而伸长和缩短,因此下面把光标Cs称为可拉伸光标Cs。 
通过显示可拉伸光标Cs,便携式终端100使用户可以容易地识别拖动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起点-终点方向和起点-终点距离。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可拉伸光标Cs和利用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 
顺便提及,在实施例的概述中的前述说明中描述的信息处理设备1的操作部分2的具体硬件例子是上面说明的便携式终端100的触摸面板102B。同时,信息处理设备1的控制部分3的具体硬件例子是便携式终端100的CPU 110。此外,信息处理设备1的显示部分4的具体硬件例子是便携式终端100的液晶面板102A。 
2-3.利用可拉伸光标的操作输入 
2-3-1.基本操作 
如果触摸屏102被用户的手指触摸,那么CPU 110使触摸屏102显示以触摸位置Tp为中心的圆形可拉伸光标Cs,如图5A中所示。 
之后,如果在用户的手指与触摸屏102保持接触的时候,进行拖动,那么CPU 110把可拉伸光标Cs从拖动的起点D1(即第一触摸位置Tp)拉伸到拖动的终点D2(即当前触摸位置),如图5B中所示。 
从而,便携式终端100使用户可以认识到触摸操作被当作拖动,并以用户直接触摸和拉伸可拉伸光标Cs的感觉,进行拖动。 
此外,由于可拉伸光标Cs从拖动的起点D1拉伸到终点D2,因此用户能够识别从拖动的起点D1到终点D2的距离,即起点-终点距离。 
注意在下面的说明中,可拉伸光标Cs中的与拖动的起点D1对应的 位置被称为可拉伸光标Cs的起点C1,与拖动的终点D2对应的位置被称为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C2。换句话说,可拉伸光标Cs从与拖动的起点D1对应的起点C1拉伸到与拖动的终点D2对应的终点C2。 
此外,使可拉伸光标Cs具有这样的形状,使得其厚度从起点C1侧朝着终点C2侧增大。具体地说,使可拉伸光标Cs具有这样的形状,使得它在起点C1附近的部分最细,在终点C2附近的另一部分最粗。 
通过显示如上所述形状的可拉伸光标Cs,用户能够把可拉伸光标Cs的拖动的起点D1侧和终点侧D2相互区分开。结果,也能够使用户识别从拖动的起点D1到终点D2的方向,即起点-终点方向。此外,还能够使用户识别拖动的起点D1和终点D2的位置,即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 
此外,在拖动期间,在可拉伸光标Cs的与拖动的起点D1对应的起点C1被固定的时候,可拉伸光标Cs的与拖动的终点D2对应的终点C2响应于手指的移动而移动。从而,便携式终端100使用户可以进行拖动,同时识别拖动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起点-终点方向和起点-终点距离。 
此外,在起点C1侧的端部,可拉伸光标Cs具有以起点C1为中心的半径r1的半圆。这使用户可以认识到所述半圆的中心是拖动的起点D1的位置。从而,用户能够更精确地识别拖动的起点D1的位置。 
类似地,在终点C2侧的端部,可拉伸光标Cs具有以终点C2为中心的半径r2的半圆。这使用户可以认识到所述半圆的中心是拖动的终点D2的位置。从而,用户能够更精确地识别拖动的终点D2的位置。 
注意,在可拉伸光标Cs中,终点C2侧的半径r2被设定成比在起点C1侧的半径的数值大的数值。 
此外,CPU 110透明地显示可拉伸光标Cs。 
此外,当使手指离开触摸屏102,以结束拖动时,CPU 110使可拉伸光标Cs变形,使得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C2侧朝着起点C1侧移动,使得使可拉伸光标Cs缩短,直到它呈圆形为止,之后可拉伸光标Cs从屏幕上消失。 
此外,与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起点C1和终点C2的位置,可拉伸光标Cs的从起点C1到终点C2的方向,和从起点C1到终点C2的距离等相应,CPU 110接受各种操作输入。 
注意在下面的说明中,可拉伸光标Cs的从起点C1到终点C2的方向 被适宜地称为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从可拉伸光标Cs的起点C1到终点C2的距离被适宜地称为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 
CPU 110响应于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而控制例如动态图像的再现速度。 
假定CPU 110实际上沿着正向,以标准速度再现动态图像,并使动态图像作为横向拉长的图像被显示在横放的触摸屏102上,如图6中所示。 
这里假定例如,进行沿着屏幕的横向方向的拖动。在这种情况下,响应所述拖动,CPU 110使沿着横向方向,从拖动的起点拉伸到终点的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在屏幕上。 
随后,如果如图7A中所示,使可拉伸光标Cs指向右边,那么CPU110把再现速度的符号设定为+,即,把再现方向设定为正向,并沿着正向以高于标准速度的速度再现动态图像,即进行动态图像的快进。另一方面,如果使可拉伸光标Cs指向左边,那么CPU 110 CPU 110把再现速度的符号设定为-,即,把再现方向设定为反向,并沿着反向以高于标准速度的速度再现动态图像,即进行动态图像的倒回。 
此外,在此时,当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变长时,CPU 110把再现速度的值设定成更大的值,如图8的曲线图(A)中所示。注意,在图8和以后各个附图中的曲线图中,在使可拉伸光标Cs指向右方或上方时的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的符号被设定成+,而在使可拉伸光标Cs指向左方或下方时的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的符号被设定成-。 
这样,便携式终端100能够响应利用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以预定的再现速度进行动态图像的快进或倒回,同时用可拉伸光标Cs,向用户指出拖动的起点-终点方向和起点-终点距离。 
之后,如果使手指离开触摸屏102,从而结束拖动,那么CPU 110使可拉伸光标Cs缩短,并从屏幕上除去。同时,CPU 110重新沿着正向,以标准速度再现动态图像。 
此外,可独立提供其中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进行动态图像的慢速再现,即沿着正向的速度低于标准速度的再现(如图7B和图8的曲线图(B)中所示)的不同再现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和上面参考图7A及图8的曲线图(A)说明的情况类似,如果使可拉伸光标Cs指向右方,那么CPU 110沿着正向,以大于标准速度的速度再现动态图像,即进行快进。此外,在此时,当可拉伸光标 Cs变长时,CPU 110把再现速度设定成更大的值。 
另一方面,如果使可拉伸光标Cs指向左方,并且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小于预定值,那么CPU 110沿着正向,以低于标准速度的速度再现动态图像,即进行慢速再现。此外,在此时,当可拉伸光标Cs变长时,CPU 110把再现速度设定成更低的值,即,当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增大时,降低慢速再现的再现速度。 
另一方面,如果使可拉伸光标Cs指向左方,并且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大于预定值,那么CPU 110沿着反向,以高于标准速度的速度再现动态图像,即进行倒回。此外,在此时,当可拉伸光标Cs变长时,CPU110把再现速度设定成更大的值,即,当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增大时,增大倒回的再现速度。 
此外,可以独立提供其中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进行慢速反向再现,即沿着反向的速度低于标准速度的再现(如图7C和图8的曲线图(C)中所示)的另一种不同再现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和上面参考图7A及图8的曲线图(A)说明的情况类似,如果使可拉伸光标Cs指向右方,那么CPU 110沿着正向,以大于标准速度的速度再现动态图像,即进行快进。此外,在此时,当可拉伸光标Cs变长时,CPU 110把再现速度设定成更大的值。 
另一方面,和上面参考图7B及图8的曲线图(B)说明的情况类似,当使得可拉伸光标Cs指向左方,并且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小于第一预定值时,CPU 110沿着正向,以低于标准速度的速度再现动态图像,即进行慢速再现。此外,在此时,当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变大时,CPU 110把再现速度设定成更低的值,即降低慢速再现的再现速度。 
然而,如果使可拉伸光标Cs指向左方,并且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大于第一预定值,但是小于第二预定值,那么CPU 110沿着反向,以低于标准速度的速度再现动态图像,即进行慢速反向再现。此外,在此时,随着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增大,CPU 110把再现速度设定成更大的值,即增大慢速反向再现的再现速度。 
此外,如果使可拉伸光标Cs指向左方,并且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大于第二预定阈值,那么CPU 110沿着反向,以大于标准速度的速度再现动态图像。此外,在此时,随着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增大,CPU 110把再现速度设定成更大的值,即增大倒回的再现速度。 
此外,除了说明的再现模式之外,可以独立提供进行动态图像的编辑的编辑模式。
在编辑模式下,在未进行拖动的状态下,CPU 110把再现速度设定为“0”。换句话说,以暂停状态显示动态图像。 
如果此时进行拖动,那么当使可拉伸光标Cs指向右方时,CPU 110把再现速度的符号设定成+,即,把再现方向设定成正向,如图9中所示。此外,当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增大时,CPU 110从“0”值开始,增大再现速度的值。 
另一方面,如果使可拉伸光标Cs指向左方,那么CPU 110把再现速度的符号设定成-,即,把再现方向设定成反向。此外,随着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增大,CPU 110从“0”值开始,增大再现速度的值。 
此外,在此时,如果再现速度低于正向或反向的标准速度,那么与当再现速度高于正向或反向的标准速度时相比,CPU 110使对应于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的再现速度的增大程度或降低程度变得平缓。 
从而,在这种编辑模式下,在利用慢速再现或慢速反向再现,来再现动态图像的时候,能够更加细微地调整再现速度。 
如果之后使手指离开触摸屏102以结束拖动,那么CPU 110缩短可拉伸光标Cs,直到它从屏幕消失为止。类似地,CPU 110把动态图像的再现速度设定为“0”,即以动态图像暂时停止的状态显示动态图像。 
这样,CPU 110响应于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而控制动态图像的再现速度。 
此外,CPU 110响应于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而控制例如,各种列表,动态图像等的滚动速度。 
更具体地说,CPU 110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控制滚动速度的符号,即滚动方向,并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控制滚动速度的值。 
例如,假定其中乐曲或曲目的名称被排列成纵列的列表被显示在纵向定向的触摸屏102上,如图10A中所示。所述列表下面也被称为曲目列表。 
此时,如果进行沿着屏幕的纵向方向的拖动,那么响应所述拖动,CPU 110使沿着纵向方向,从拖动的起点拉伸到终点的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在屏幕上。 
随后,如果使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上方,那么CPU 110把滚动速度的符号设定成+,并把滚动方向设定成从上向下滚动曲目列表的方向。另一方面,如果使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下方,那么CPU 110把滚动速度的符号设定为-,并把滚动方向设定成从下向上滚动曲目列表的方向。 
此外,当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变大时,CPU 110把滚动速度设定成更大的值,如图10C中所示。 
另一方面,假定其中多个静止图像被排列成横行的列表被显示在横向放置的触摸屏102上,如图10B中所示。 
此时,如果进行沿着屏幕的横向方向的拖动,那么响应所述拖动,CPU 110使沿着横向方向,从拖动的起点拉伸到终点的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在屏幕上。 
随后,如果使可拉伸光标Cs指向右方,那么CPU 110把滚动速度的符号设定成+,并把滚动方向设定成从右向左滚动静止图像的方向。同时,如果使可拉伸光标Cs指向左方,那么CPU 110把滚动速度的符号设定成-,并把滚动方向设定成从左向右滚动静止图像的方向。 
此外,当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变大时,CPU 110把滚动速度设定成更大的值,如图10C中所示。 
这样,在便携式终端100向用户指示拖动的起点-终点方向和起点-终点距离的时候,它能够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沿着期望的方向,以期望的速度滚动各个列表或图像。 
注意,在拖动结束之后,CPU 110朝着可拉伸光标Cs的起点侧移动终点侧,以缩短拉伸的可拉伸光标Cs,直到可拉伸光标Cs表现为圆形为止,随后从屏幕上除去可拉伸光标Cs,从而结束滚动。 
此外,CPU 110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控制各种参数,比如音量、缩放比例,图像的亮度或饱和度等的调整速度。 
具体地说,CPU 110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控制参数的调整速度的方向,即调整方向,并按照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控制调整速度的值。 
例如,假定横向伸长的动态图像被显示在横向伸长的触摸屏102上,如图11A中所示。 
这时,如果进行沿着屏幕的纵向方向的拖动,那么响应所述拖动, CPU 110使从拖动的起点拉伸到终点的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在屏幕上。 
随后,如果使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上方,那么CPU 110把音量的调整速度的符号设定为+,并把调整方向设定为音量的增大方向。另一方面,如果使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下方,那么CPU 110把音量的调整速度的符号设定为-,并把调整方向设定为音量的减小方向。 
此外,当此时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变大时,CPU 110把音量的调整速度的值设定成更大的值,如图11B中所示。 
注意,在拖动结束之后,CPU 110缩短可拉伸光标Cs,直到从屏幕消除可拉伸光标Cs为止,从而结束音量的调整。之后,保持刚刚在拖动结束之前的音量。 
这样,在便携式终端100利用可拉伸光标Cs,指示拖动的起点-终点方向和起点-终点距离的时候,便携式终端100能够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以期望的调整速度增大或减小音量(音量是附属于动态图像的声音的参数),从而调整音量。 
如上所述,如果进行拖动,那么便携式终端100使指示拖动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起点-终点方向和起点-终点距离的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随后,便携式终端100接受与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相应的各种操作输入。 
2-3-2.各种应用软件中的操作输入的例子 
现在,以安装在便携式终端100中的应用软件中的操作输入为例,更详细地说明上面说明的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 
注意,在各种应用软件能够被安装在便携式终端100中的时候,这里作为例子,假定安装再现音乐的应用软件,再现静止图像的另一个应用软件,和再现动态图像的再一个应用软件。 
首先,详细说明再现动态图像中的应用软件中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 
在与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的启动对应的图标被显示在触摸屏102上的状态下,如果轻敲该图标,那么CPU 110接受该触摸操作,作为启动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的操作输入。 
随后,CPU 110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11读取并执行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的程序,从而启动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 
在启动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之后,CPU 110使作为动态图像文件,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11中的动态图像的缩略图以一览表的形式被显示在触摸屏102上。 
此外,如果轻敲列表显示的缩略图之一,那么CPU 110接受该触摸操作,作为再现动态图像的操作输入。 
随后,CPU 110从与轻敲的缩略图对应的动态图像文件获得动态图像。 
此外,在此时,CPU 110使图12中所示的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被显示在触摸屏102上。注意,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是横向伸长的屏幕图像,并被显示在横向伸长的触摸屏102的整个区域上,假定使用处于横向定向状态的触摸屏102。 
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上,动态图像被大体显示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的整个区域上。此外,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上,在上端附近,与动态图像重叠地显示从屏幕图像的左端延伸到右端的条201。条201在其位于屏幕图像左侧的一端,指示动态图像的顶部,在其位于屏幕图像右侧的另一端,指示动态图像的末端。条201利用在条201上移动的指针202,指示动态图像的当前再现位置。下面把条201称为再现条201。 
此外,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在横向方向被分成三个部分,包括左端区域200A,中央区域200B和右端区域200C。左端区域200A和右端区域200C都具有大体等于整个屏幕图像尺寸的1/6的尺寸,中央区域200B具有整个屏幕图像尺寸的剩余4/6的尺寸。下面说明左端区域200A,中央区域200B和右端区域200C的滚动。 
CPU 110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上,从先头的章节开始,以标准速度沿着正向显示再现的动态图像。注意,下面把沿着正向的标准速度的再现称为正常再现。 
此外,对于每个预定单元,比如对于每个场景,分割一个动态图像,这里,把每个单元的部分动态图像称为章节。换句话说,一个动态图像由多个章节构成。 
这里,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中,利用横向方向的拖动,能够控制动态图像的再现。 
假定实际进行沿着屏幕的横向方向的拖动,如图13A中所示。在这 种情况下,响应所述拖动,CPU 110使沿着横向方向,从拖动的起点拉伸到终点的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在屏幕上。注意,可拉伸光标Cs继续被显示,直到在使手指离开触摸屏102,以结束拖动之后为止。 
这里,CPU 110识别出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为横向方向,随后判定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即拖动的终点是否在屏幕的中央区域200B内。这里,如果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在屏幕的中央区域200B内,那么CPU 110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显示在屏幕上的动态图像,即章节的再现速度,即再现方向和再现速度的大小。 
具体地,如果使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指向右方,那么CPU 110把再现速度的符号设定成+,从而把再现速度设定成正向。另一方面,如果使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指向左方,那么CPU 110把再现速度的符号设定成-,从而把再现速度设定成反向。此外,当此时的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增大时,再现速度的值被设定成更大的值。 
结果,例如,如果利用沿着屏幕的向右方向的拖动,向右拉长可拉伸光标Cs,那么沿着正向快速再现显示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上的动态图像,即进行快进。 
另一方面,如果利用沿着屏幕的向左方向的拖动,向左拉短可拉伸光标Cs,那么沿着反向缓慢地再现显示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上的动态图像,即进行倒回。 
此外,如果在如上所述的沿着屏幕的向右方向的拖动之后,既未使手指离开触摸屏102,又未移动手指,那么继续显示可拉伸光标Cs,而不改变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从而,保持再现速度,即再现方向和再现速度的大小。 
这样,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利用可拉伸光标Cs,向用户指示起点-终点方向和起点-终点距离,并且能够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沿着期望的再现方向,以期望的再现速度再现动态图像。 
这里要注意的是,尽管上面省略了附属于动态图像的声音的说明,不过类似于动态图像,也可利用拖动,控制声音的再现。 
此外,假定继续进行拖动,直到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离开屏幕的中央区域200B,或者换句话说,进入左端区域200A或右端区域200C为止,如图13B中所示。 
从而,CPU 110把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的显示内容从章节转变 成章节的列表(下面也称为章节列表)。 
章节列表是其中从章节提取的代表性静止图像(下面也称为章节图像)按照再现时间的顺序,被排列成横行的列表。 
这里,由于章节列表是从章节提取的代表性章节图像的列表,因此它可被视为相对于章节的较高层次的信息。 
此时,CPU 110把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的显示内容从章节转变成作为较高层次的信息的章节列表。 
具体地说,如图13C中所示,CPU 110缩小显示的章节,并使章节列表的一部分被显示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上,所述章节列表的一部分包括刚刚在所述转变之前再现的章节的章节图像Cp(N)。 
实际上,图13C图解说明其中章节图像Cp(N)被显示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的中央,前一章节图像Cp(N-1)的一部分被显示在章节图像Cp(N)的左侧,而下一章节图像Cp(N+1)的一部分被显示在章节图像Cp(N)的右侧的例子。 
这样,当进行从章节到章节列表的转变时,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显示章节列表,使得刚刚在所述转变之前显示的章节图像Cp(N)被置于屏幕的中央。 
从而,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上,能够无缝进行从章节到章节列表的转变,而不会使用户感到不舒服。 
此外,在此时,不考虑显示内容的这种转变,可拉伸光标Cs继续被显示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上,直到使手指离开触摸屏102,从而结束拖动为止。 
具体地,在此时的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上,显示沿着横向方向,从中央区域200B内拉伸到中央区域200B外,即拉伸到左端区域200A或右端区域200C之内的可拉伸光标Cs。 
此时,CPU 110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显示在屏幕上的章节列表的滚动速度,即滚动方向和滚动速度的值,以滚动章节列表。 
具体地,如果使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指向右方,那么CPU 110把章节列表的滚动方向设定成向左方向,即设定成章节图像Cp向左移动的方向。另一方面,如果使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指向左方,那么CPU 110把章节列表的滚动方向设定成向右方向,即设定成章节图像Cp向右移动的 方向。此外,在此时,当此时的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变大时,滚动速度被设定成更大的值。 
结果,例如,如果利用沿着屏幕的向右方向的拖动,向右拉长可拉伸光标Cs,那么沿着向左的方向,高速滚动显示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上的章节列表。 
另一方面,如果利用沿着屏幕的向左方向的拖动,向右拉短可拉伸光标Cs,那么沿着向右的方向,缓慢滚动显示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上的章节列表。 
此外,在沿着屏幕的横向方向的这种拖动之后,如果未使手指离开触摸屏102,或者未使手指在触摸屏102上移动,那么继续显示可拉伸光标Cs,而不改变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从而,保持此时的滚动速度,即滚动方向和滚动速度的大小。 
这样,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上,如果可拉伸光标Cs进入左端区域200A或右端区域200C,那么显示内容从章节转变成章节列表。 
随后,在此时,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利用可拉伸光标Cs,向用户指示起点-终点方向和起点-终点距离,并且能够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以期望的滚动速度滚动章节列表。 
从而,用户能够通过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容易地从章节列表中搜索所需章节的章节图像Cp。 
这里,当任意章节图像Cp被显示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的中央时,判定拖动结束,即,使手指离开了触摸屏102。 
从而,CPU 110朝着可拉伸光标Cs的起点,移动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侧,使得沿着横向方向拉伸的可拉伸光标Cs被缩短,直到它变成圆形,如图13(D)中所示为止,然后从屏幕上消除可拉伸光标Cs。 
此外,在此时,CPU 110把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的显示内容从章节列表转变成作为较低层次的信息的章节。 
具体地,CPU 110放大显示的章节列表,使得与刚刚在所述转变之前,显示在屏幕中央的章节图像Cp对应的章节从其开头被正常再现,并被显示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上。 
这样,当进行从章节列表到章节的转变时,以与刚刚在所述转变之前,显示在屏幕中央的章节图像Cp对应的章节为起点,开始再现。 
从而,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上,能够进行从章节列表到章节的无缝转变,而根本不会使用户感到不舒服。此外,仅仅利用一次拖动,就能够进行从章节的搜索到章节的再现的一系列操作。 
要注意的是,假定在转变到章节列表之后,在使手指保持接触时,继续进行拖动,从而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从中央区域200B之外返回中央区域200B中。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当前的显示内容是章节列表,那么CPU 110继续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章节列表的滚动速度。 
如上所述,在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响应沿着横向方向的拖动,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上显示横向指向的可拉伸光标Cs。因而,在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如果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保留在中央区域200B中,那么响应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即向左或向右的方向)和长度,设定章节的再现方向和再现速度的大小。 
这样,在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仅仅利用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就能够自由地设定章节的再现方向和再现速度的大小,然后再现章节。 
此外,在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如果响应拖动,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进入左端区域200A或右端区域200C,那么使显示内容从章节转变成作为较高层次信息的章节列表。 
此时,在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设定章节列表的滚动方向和滚动速度的大小。 
之后,当拖动结束时,在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使显示内容从章节列表变回作为较低层次信息的章节。然后,以所述章节的开头为起点,开始章节的再现。 
这样,在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仅仅利用借助横向方向的拖动,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就能够实现章节和章节列表之间的转换,或者以期望的滚动速度滚动章节列表。 
此外,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利用纵向方向的拖动,能够调整音量,所述音量是从属于动态图像的声音的参数。 
这里,假定实际进行沿着屏幕的纵向方向的拖动,如图14A和14B中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响应所述拖动,CPU 110使从拖动的起点拉伸到 终点的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在屏幕上。 
此时,如果CPU 110认识到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是纵向指向的,那么它根据此时的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音量的调整速度,即调整方向和调整速度的大小,以增大或减小音量。 
具体地,如果使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上方,那么CPU 110把调整速度的符号设定为+,从而把音量的调整方向设定成音量增大的方向。另一方面,如果使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下方,那么CPU 110把调整速度的符号设定为-,从而把音量的调整方向设定成音量减小的方向。此外,当此时的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变大时,音量的调整速度被设定成更大的值。 
结果,例如,如果利用沿着屏幕的向上方向的拖动,可拉伸光标Cs向上拉长,那么音量立即增大。
另一方面,例如,如果利用沿着屏幕的向下方向的拖动,可拉伸光标Cs向下拉短,那么音量缓慢减小。
此外,例如,如果在沿着屏幕的纵向方向的这种拖动之后,既未使手指脱离触摸屏102,又未使手指在触摸屏102上移动,那么可拉伸光标Cs继续被显示,而不改变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从而调整速度,即调整方向和调整速度的大小被保持。 
这样,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使用户可以利用可拉伸光标Cs,识别拖动的方向和长度时,可按照拖动的方向和长度,以期望的调整速度调整音量。 
此外,在此时,CPU 110使代表当前音量的音量条Bm被显示在预定位置,比如屏幕中央下部。从而,用户能够直观地观察音量条Bm,以确认当前音量和调整音量。
之后,当拖动结束时,CPU 110朝着可拉伸光标Cs的起点侧,移动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侧,从而缩短沿着纵向方向拉伸的可拉伸光标Cs,直到可拉伸光标Cs变成圆形为止,然后从屏幕上消除可拉伸光标Cs,从而结束音量的调整。之后,保持刚好在结束拖动之前的音量。 
如上所述,在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响应沿着纵向方向的拖动,在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00上显示纵向指向的可拉伸光标Cs。随后,在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根据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即向上或向下的方向)和长度,设定音量的调整方向和调整速度的大小。 
这样,在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在仅仅利用依据纵向方向的拖动,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自由改变调整方向和调整速度的大小的时候,能够调整音量。 
此外,在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如果进行纵向方向的拖动,那么在屏幕上进行所述拖动的任何位置,都能够调整音量。于是,在用户观看动态图像的时候,用户能够在屏幕上动态图像不是很重要的部分进行拖动,从而调整音量。 
此外,例如,在只欣赏动态图像的声音的情况下,甚至在不凝视屏幕的情况下,通过盲打也能够容易地调整音量。 
现在,详细说明再现乐曲或曲目的应用软件中,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注意刚刚提及的应用软件下面被称为乐曲再现应用软件。 
在与乐曲再现应用软件的启动对应的图标被显示在触摸屏102上的状态下,如果轻敲该图标,那么CPU 110接受该触摸操作,作为启动乐曲再现应用软件的操作输入。 
然后,CPU 110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11读取乐曲再现应用软件的程序,并执行该程序,以启动乐曲再现应用软件。 
在启动乐曲再现应用软件之后,CPU 110使图15中所示的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被显示在触摸屏102上。 
注意,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是纵向伸长的屏幕图像,并被显示在纵向伸长的触摸屏102的整个区域上,假定使用处于纵向定向状态的触摸屏102。 
动态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10在纵向方向被分成三个部分,包括上端区域210A,中央区域210B和下端区域210C。这里,上端区域210A和下端区域210C都具有大体等于整个屏幕尺寸的1/6的尺寸,中央区域210B具有整个屏幕尺寸的剩余4/6的尺寸。下面说明上端区域210A,中央区域210B和下端区域210C的滚动。 
CPU 110使曲目列表被显示在如上所述的这种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上。曲目列表是例如,其中根据记录的专辑的名称和曲目编号,把作为音乐文件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11中的曲目或乐曲的名称排列成纵列的列表。 
具体地,曲目列表是其中关于按照名称顺序排列的各个专辑,收集曲 目,并按照曲目编号的顺序,排列曲目的列表。 
注意,在曲目列表中,除了曲目的名称之外,在每个专辑的第一曲目的名称之前(在图15中,在每个专辑的第一曲目的名称之上)插入每个专辑的标题。 
具体地,在该曲目列表中,以专辑1的名称,专辑1的曲目编号1的名称,…,曲目编号5的名称,专辑2的名称,专辑2的曲目编号1的名称,…的方式,排列各个名称。 
在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上,显示该曲目列表的至少一部分。图15表示包括在曲目列表中的名称之中的五个曲目的名称被实际显示在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上的例子。 
这里,在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上,利用纵向方向的拖动,能够控制曲目列表的滚动速度,即滚动方向和滚动速度的大小。 
假定实际进行沿着屏幕的纵向方向的拖动,如图16A中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响应所述拖动,CPU 110使沿着纵向方向,从起点拉伸到终点的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在屏幕上。注意可拉伸光标Cs继续被显示,直到使手指离开触摸屏102,从而结束拖动为止。 
这里,如果CPU 110认识到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是纵向指向的,那么它首先判定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即拖动的终点)是否在屏幕的中央区域210B中。这里,如果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在屏幕的中央区域210B内,那么CPU 110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曲目列表的滚动速度,以滚动曲目列表。 
具体地,如果使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上方,那么CPU 110把曲目列表的滚动方向设定成向上的方向,或者换句话说,设定成名称向下移动的方向。另一方面,如果使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下方,那么CPU110把曲目列表的滚动方向设定成向下的方向,即设定成名称向上移动的方向。此外,当此时的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变大时,滚动速度被设定成更大的值。 
结果,例如,如果利用沿着屏幕的向上方向的拖动,向上拉长可拉伸光标Cs,那么沿着向下的方向,高速滚动显示在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上的曲目列表。 
另一方面,例如,如果利用沿着屏幕的向上方向的拖动,向下拉短可拉伸光标Cs,那么沿着向上的方向,缓慢滚动显示在曲目选择屏幕图像 210上的曲目列表。 
此外,如果在沿着屏幕的纵向方向的这种拖动之后,既未使手指离开触摸屏102,又未在触摸屏102上移动手指,那么继续显示可拉伸光标Cs,而不改变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此外,保持此时的滚动速度,即滚动方向和滚动速度的大小。 
这样,在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利用可拉伸光标Cs,向用户指示拖动的起点-终点方向和起点-终点距离的时候,能够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以期望的滚动速度滚动曲目列表。 
从而,用户能够容易地从曲目列表内容易地搜出期望曲目的名称。 
此外,如图16B中所示,当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逼近上端区域210A或下端区域210C的内部时,CPU 110仅仅逐渐减小包括在曲目列表中的名称之中的曲目名称的显示大小。 
这样,当曲目的名称的显示大小逐渐减小时,包括在曲目列表中的专辑的名称之间的显示距离按照蛇腹收缩它们自己的方式逐渐减小。 
然后,假定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进入上端区域210A或下端区域210C之内。于是,CPU 110最终从屏幕上消除曲目的名称,并把显示内容转变成只包括曲目列表的专辑名称的列表,如图16C中所示。下面把该列表称为专辑列表。 
注意,由于专辑列表是相对于曲目的名称为更高层次的专辑的名称的列表,因此它是相对于曲目列表的更高层次的信息。 
具体地,此时,CPU 110把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的显示内容从曲目列表转变成专辑列表,专辑列表是相对于曲目列表的更高层次的信息。 
这样,通过仅仅逐渐减小包括在曲目列表中的名称之中的曲目名称的显示大小,直到从屏幕上除去该名称为止,使屏幕的显示内容从曲目列表转变成专辑列表。 
从而,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能够实现从曲目列表到专辑列表的无缝转变而不会使用户感到任何不舒服。 
此外,在此时,不管显示内容的这种转变,可拉伸光标Cs继续被显示在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上,直到拖动结束为止。 
具体地,在此时的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上,显示沿着纵向方向,从中央区域210B之内拉伸到中央区域210B之外,即拉伸到上端区域210A 或下端区域210C的可拉伸光标Cs。 
此时,当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超过预定阈值时,CPU 110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显示在屏幕上的专辑列表的滚动速度,使得使专辑列表滚动。
具体地,如果使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上方,那么CPU 110把专辑列表的滚动方向设定成向上的方向,即设定成名称向下移动的方向。另一方面,如果使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下方,那么CPU 110把专辑列表的滚动方向设定成向下的方向,即设定成名称向上移动的方向。此外,当此时的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变大时,滚动速度被设定成更大的值。 
结果,例如,如果利用沿着屏幕的向上方向的拖动,使可拉伸光标Cs向上拉长,那么沿着向下的方向,高速滚动显示在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上的专辑列表。 
或者,例如,如果利用沿着屏幕的向下方向的拖动,使可拉伸光标Cs向下拉短,那么沿着向上的方向,缓慢滚动显示在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上的专辑列表。 
此外,如果在沿着屏幕的纵向方向的这种拖动之后,既未使手指离开触摸屏102,又未使手指在触摸屏102上移动,那么可拉伸光标Cs继续被显示,而不改变其方向和长度。此外,保持此时的滚动速度,即滚动方向和滚动速度的大小。 
这样,在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利用可拉伸光标Cs指示拖动的起点-终点方向和起点-终点距离的时候,能够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以期望的滚动速度,滚动专辑列表。 
从而,用户能够容易地从专辑列表内搜出期望的专辑的名称。 
这里假定如图16D中所示,进一步继续进行拖动,直到拖动的终点接近拖动的起点,从而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变得小于预定阈值为止。
从而,CPU 110把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的显示内容从专辑列表转变成作为较低层次的信息的曲目列表。 
具体地,CPU 110在包括在专辑列表中的一个专辑和另一个专辑的名称之间插入和显示曲目的名称,从而把显示内容从专辑列表转变成曲目列表。注意这种情况下,曲目的名称的显示大小被假定成等于刚刚在从曲目列表转变成专辑列表之前的显示大小。 
随后,响应于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的减小,CPU 110逐渐增大曲目的名称的显示大小,直到所述显示大小恢复原始大小为止。 
这样,当曲目的名称的显示大小按照这种方式逐渐增大时,包括在曲目列表中的专辑的名称之间的显示距离和当蛇腹伸展时的情况类似地逐渐增大。 
通过在包括在专辑列表中的专辑的名称之间插入曲目的名称,并逐渐使显示大小恢复其原始大小,使显示内容从专辑列表转换成曲目列表。 
从而,在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上,能够实现从专辑列表到曲目列表的无缝转变,而不会使用户感到任何不舒服。
从而,仅仅利用纵向方向的拖动,用户就能够平滑地进行从专辑搜索到曲目搜索的搜索。 
假定在这之后,拖动结束,即使手指离开触摸屏102。 
这种情况下,CPU 110朝着可拉伸光标Cs的起点侧移动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侧,以缩短沿着纵向方向拉伸的可拉伸光标Cs,直到它成圆形为止,随后从屏幕上除去可拉伸光标Cs。 
此外,在此时,CPU 110使包括在曲目列表中的曲目的显示大小恢复原始大小。注意,如果当拖动结束时,保持显示曲目列表,那么CPU 110把曲目的名称插入专辑列表中,从而把显示内容转变成曲目列表。 
这里,假定轻敲显示在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上的曲目的名称之一,以选择该曲目。 
在这种情况下,CPU 110从与轻敲的曲目名称对应的音乐文件,获得该曲目的声音,随后相继从未示出的头戴式耳机输出所述声音。 
如上所述,在乐曲再现应用软件中,响应纵向方向的拖动,在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上显示纵向指向的可拉伸光标Cs。随后,在乐曲再现应用软件中,如果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位于中央区域210B,那么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即,向上或向下的方向)和长度来设定曲目列表的滚动方向和滚动速度的大小。 
此外,在乐曲再现应用软件中,如果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响应于拖动而离开中央区域210B,进入上端区域210A或下端区域210C,那么使显示内容从曲目列表转变成作为较高层次的信息的专辑列表。 
此时,在乐曲再现应用软件中,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 设定专辑列表的滚动方向和滚动速度的大小。 
如果在这之后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变得小于预定阈值,那么在乐曲再现应用软件中,使显示内容从专辑列表变回作为较低层次的信息的曲目列表。 
这种情况下,在乐曲再现应用软件中,仅仅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就能够实现曲目列表和专辑列表之间的转换,或者以期望的滚动速度滚动曲目列表或专辑列表。 
从而,用户能够容易地进行从专辑搜索到曲目搜索的搜索。 
现在,详细说明再现静止图像的应用软件(下面有时称为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 
在与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的启动对应的图标被显示在触摸屏102上的状态下,如果轻敲该图标,那么CPU 110接受该触摸操作,作为启动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的操作输入。 
随后,CPU 110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11读取并执行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的程序,从而启动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 
在启动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之后,CPU 110使作为静止图像文件,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11中的静止图像的缩略图以一览表的形式被显示在触摸屏102上。 
此外,如果轻敲按这种方式显示的缩略图之一,那么CPU 110接受该触摸操作,作为再现静止图像的操作输入。 
随后,CPU 110从与轻敲的缩略图对应的静止图像文件获得静止图像。 
此外,在此时,CPU 110使图17中所示的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被显示在触摸屏102上。注意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是横向伸长的屏幕图像,并被显示在横向伸长的触摸屏102的整个区域上,假定使用处于横向伸长状态的触摸屏102。 
在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上,静止图像被大体显示在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的整个区域上。此外,在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的下端,显示调色板221的上端点,使得如果触摸所述上端点,并且进行沿着屏幕的向上方向的拖动,那么调色板221能够被拉出,并显示在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上。调色板221是用于调整作为静止图像的参数的亮度 和饱和度的调色板。下面也把调色板称为亮度饱和度调色板,并在下面说明。 
在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上,利用相对于显示的静止图像的纵向方向的拖动,能够控制作为静止图像的参数的缩放比(即放大/缩小比)的调整速度,即调整方向和调整速度的大小。 
假定静止图像的任意位置实际被触摸预定一段时间,如图18A中所示。顺便提及,这种持续时间等于或大于预定时间的触摸被称为长按压,持续时间小于预定时间的触摸被称为短按压。 
从而,CPU 110使以静止图像的长按压位置为中心的圆形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在所述位置,并把所述位置设定成缩放中心。此外,所述位置还成为可拉伸光标Cs的起点。 
注意,此时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大小被设定成例如,使得可拉伸光标Cs从触摸手指略微突出的大小。 
此外,假定在未使长按压手指离开的时候,进行沿着屏幕的纵向方向的拖动,如图18C中所示。 
从而,响应于拖动,CPU 110沿着纵向方向把可拉伸光标Cs从拖动的起点,即从长按压的位置拉伸到终点。 
此时,如果CPU 110认识到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是纵向方向,那么在可拉伸光标Cs的起点被设定为缩放中心的情况下,CPU 110根据此时的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静止图像的缩放比(即“放大/缩小比”)的调整速度,以调整缩放比。 
具体地,如果使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上方,那么CPU 110把缩放比的调整方向设定成拉近或放大方向,即设定成从100%开始增大缩放比的方向。另一方面,如果使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下方,那么CPU110把缩放比的调整方向设定成拉远或缩小方向,即设定成从100%开始减小缩放比的方向。此外,当此时的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变大时,静止图像的缩放比(即放大/缩小比)的调整速度被设定成更大的值。 
结果,例如,如果利用沿着屏幕的向上方向的拖动,向上拉长可拉伸光标Cs,那么静止图像的缩放比立即增大。从而,围绕作为可拉伸光标Cs的起点的中心立即扩大显示在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上的静止图像。 
另一方面,例如,如果利用沿着屏幕的向下方向的拖动,向下拉短可拉伸光标Cs,那么静止图像的缩放比缓慢减小。从而,围绕作为可拉伸光标Cs的起点的中心,缩小显示在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上的静止图像。 
此外,如果在沿着屏幕的纵向方向的这种拖动之后,既未使手指离开触摸屏102,又未使手指在触摸屏102上移动,那么可拉伸光标Cs继续被显示,而不改变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从而,此时的调整速度,即调整方向和调整速度的大小被保持。 
这样,在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上,在利用可拉伸光标Cs,向用户指示拖动的起点-终点方向和起点-终点距离的时候,能够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以期望的调整速度调整静止图像的缩放比。 
此外,在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上,仅仅利用长按压之后的拖动,就能够无缝实现从缩放中心的设定到缩放比的调整的一系列操作。 
从而,通过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用户能够容易并且迅速地观看整个静止图像,或者把期望的部分设定成期望的大小,然后观看所述期望的部分。 
之后,当拖动结束时,CPU 110朝着可拉伸光标Cs的起点侧移动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侧,以缩短沿着纵向方向拉伸的可拉伸光标Cs,直到可拉伸光标Cs成圆形为止,随后从屏幕上除去可拉伸光标Cs,从而结束缩放比的调整。此时,缩放中心也被重置。之后,保持刚刚结束拖动之前的缩放比。 
此外,在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上,通过在短按压之后,沿着任意方向进行拖动或轻弹,而不进行长按压,能够滚动所显示的静止图像。 
假定进行短按压之后的沿着任意方向的拖动或轻弹。在这种情况下,CPU 110按照拖动的方向和长度,或者按照轻弹的方向和速度,控制静止图像的滚动,从而滚动静止图像。 
具体地,CPU 110使静止图像沿着与拖动或轻弹的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方向,滚动与拖动的长度对应,或者与轻弹的速度对应的数量。 
这样,在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上,通过长按压,利用拖动的操作输入能够被改变成缩放比的调整或者滚动。 
此外,在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上,如果静止图像的任意位置被 长按压,那么在该位置显示如此大小的可拉伸光标Cs,使得可拉伸光标Cs从长按压手指向外突出。从而,使用户能够容易地认识到长按压位置被设定成缩放的中心,并且利用拖动的操作输入被改变成缩放比的调整。 
另一方面,假定触摸显示在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的下端的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的上端点,然后进行沿着屏幕的向上方向的轻弹或拖动。 
这种情况下,CPU 110响应所述轻弹,从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的下端,沿着向上的方向拉出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如图19A中所示。 
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具有与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的横向宽度相等的横向宽度,并按照从下端到上端覆盖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即整个屏幕)的方式被拉出。 
此外,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被分成两个区域,包括在左侧的用于亮度调整的区域221L,和在右侧的用于饱和度调整的区域221R。注意,下面把左侧的区域221L称为亮度设定区域,把区域221R称为饱和度设定区域。 
在除其外框架之外的部分,亮度设定区域221L和饱和度设定区域221R都是透明的,使得能够透视显示在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上的静止图像。 
在亮度设定区域221L中显示字符“亮度”,在饱和度设定区域221R中显示字符“饱和度”。 
在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上,利用从亮度设定区域221L中的起点开始,沿着纵向方向的拖动,能够调整静止图像的亮度,利用从饱和度设定区域221R中的起点开始,沿着纵向方向的拖动,能够调整静止图像的饱和度。 
假定实际触摸亮度设定区域221L的内部,并进行沿着屏幕的纵向方向的拖动,如图19B和19C中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响应所述拖动,CPU110使沿着纵向方向,从拖动的起点拉伸到终点的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在屏幕上。 
如果CPU 110认识到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是纵向指向的,那么CPU110根据此时的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显示的静止图像的亮度的调整速度,即调整方向和调整速度的大小。 
具体地,如果使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上方,那么CPU 110把亮度的调整方向设定成增大亮度的方向。另一方面,如果使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下方,那么CPU 110把亮度的调整方向设定成降低亮度的方向。此外,此时随着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变大,亮度的调整速度被设定成更大的值。 
结果,例如,如果利用沿着屏幕的向上方向的拖动,向上拉长可拉伸光标Cs,那么显示的静止图像的亮度立即增大。 
另一方面,如果利用沿着屏幕的向下方向的拖动,向下拉短可拉伸光标Cs,那么显示的静止图像的亮度缓慢降低。 
此外,如果在沿着屏幕的纵向方向的这种拖动之后,既未使手指离开触摸屏102,又未使手指在触摸屏102上移动,那么可拉伸光标Cs继续被显示,而不改变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从而保持此时的调整速度,即调整方向和调整速度的值的大小。 
另一方面,假定实际触摸饱和度设定区域221R的内部,并进行沿着屏幕的纵向方向的拖动,如图19D和19E中所示。在这种情况下,CPU110使沿着纵向方向,从拖动的起点拉伸到终点的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在屏幕上。 
如果CPU 110认识到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是纵向指向的,那么CPU110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显示的静止图像的饱和度的调整速度。 
具体地,如果使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上方,那么CPU 110把饱和度的调整方向设定成增大饱和度的方向。另一方面,如果使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下方,那么CPU 110把饱和度的调整方向设定成降低饱和度的方向。此外,此时随着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变大,饱和度的调整速度被设定成更大的值。 
结果,例如,如果利用沿着屏幕的向上方向的拖动,向上拉长可拉伸光标Cs,那么显示的静止图像的饱和度立即增大。 
另一方面,如果利用沿着屏幕的向下方向的拖动,向下拉短可拉伸光标Cs,那么显示的静止图像的饱和度缓慢降低。 
此外,如果在沿着屏幕的纵向方向的这种拖动之后,既未使手指离开触摸屏102,又未使手指在触摸屏102上移动,那么可拉伸光标Cs继续被显示,而不改变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从而保持此时的调整速 度。 
这样,在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利用可拉伸光标Cs,向用户指示拖动的起点-终点方向和起点-终点距离的时候,能够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以期望的调整速度调整亮度或饱和度。 
此外,由于在除其边框外的任何其它部分,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都是透明的,因此用户能够一边直观地观察显示在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之下的静止图像,一边调整亮度或饱和度。 
之后,当拖动结束时,CPU 110朝着可拉伸光标Cs的起点侧移动终点侧,以缩短沿着纵向方向拉伸的可拉伸光标Cs,直到可拉伸光标Cs成圆形为止,随后从屏幕上除去可拉伸光标Cs。响应于其结束亮度和饱和度的调整。之后,保持刚好在拖动结束之前的亮度或饱和度。 
如上所述,在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如果显示在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上的静止图像的任意位置被长按压,那么在长按压的位置,显示圆形的可拉伸光标Cs。此外,此时在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长按压位置被设定成缩放中心,利用拖动的操作输入从静止图像的滚动转换成缩放比的调整。 
随后,在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响应沿着纵向方向的拖动,沿着纵向方向拉伸可拉伸光标Cs,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即向上或向下的方向)和长度,设定静止图像的缩放比的调整方向和调整速度的大小。 
此外,在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如果在没有长按压的情况下,进行拖动或轻弹,那么响应于所述拖动或轻弹,滚动显示在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上的静止图像。 
这样,在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能够利用长按压,在缩放比的调整和滚动之间转换利用拖动的操作输入,从而仅仅利用拖动,就能够实现缩放比的调整和静止图像的滚动。 
此外,在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如果从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中的起点开始进行沿着纵向方向的拖动,那么响应于所述拖动,显示纵向伸长的可拉伸光标Cs。 
此时,在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如果拖动的起点在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的亮度设定区域221L内,那么按照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设定静止图像的亮度的调整方向和调整速度的大小。 
另一方面,在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如果拖动的起点在饱和度设定区域221R内,那么按照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设定静止图像的饱和度的调整方向和调整速度的大小。 
在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取决于拖动的起点在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中的位置,利用拖动的操作输入能够被转换成静止图像的亮度的调整,或者饱和度的调整。 
此外,在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仅仅利用借助纵向方向的拖动,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就能够在自由改变调整方向和调整速度的大小的时候,调整静止图像的亮度或饱和度。 
如上所述,仅仅利用借助拖动,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便携式终端100就能够容易地实现动态图像的再现,显示内容的转换,各种列表的滚动,和各种参数的调整。 
2-4.操作输入处理程序 
现在,说明便携式终端100响应于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而执行的特殊处理的程序,即操作输入处理程序。 
2-4-1.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的操作输入处理程序 
首先参考图20,说明在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当进行章节的再现,章节和章节列表的转换,和章节列表的滚动时的操作输入处理程序。 
注意,图20中图解说明的操作输入处理程序RT1是由便携式终端100的CPU 110,按照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11中的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的程序执行的。 
如果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被启动,并且轻敲用一览表显示的动态图像的缩略图之一,那么CPU 110启动操作输入处理程序RT1,并使其处理进入步骤SP1。在步骤SP1,CPU 110根据来自触摸面板102B的输入信号,判定是否执行了对触摸面板102B的触摸操作 
如果在步骤SP1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2,在步骤SP2,CPU 110沿着正向,以标准速度再现与轻敲的缩略图对应的动态图像,即进行正常再现。之后处理返回步骤SP1。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1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3。在步骤SP3,响应触摸操作,CPU 110使可拉伸光标Cs被恰当地显示,随后判定触摸操作是否是沿着屏幕的横向方向的拖动。 
如果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1。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3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4。 
在步骤SP4,CPU 110判定当前的显示内容是否是章节。如果在步骤SP4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5。 
在步骤SP5,CPU 110判定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即拖动的终点)是否在左端区域200A或右端区域200C内。 
如果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当前的显示内容是章节,并且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在左端区域200A之外,或者在右端区域200C之外,或者换句话说,在中央区域200B内。 
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6,在步骤SP6,CPU 110按照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章节的再现速度。之后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1。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5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当前显示内容是章节,并且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在左端区域200A或右端区域200C之内,即在中央区域200B之外。 
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7,在步骤SP7,CPU 110使显示内容从章节转变成为更高层次的信息的章节列表。之后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1。 
另一方面,如果在上面说明的步骤SP4,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当前显示内容是章节列表。 
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8,在步骤SP8,CPU 110按照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章节列表的滚动速度。之后CPU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1。 
按照如上所述的操作输入处理程序RT1,CPU 110响应利用拖动,通过可拉伸光标Cs实现的操作输入,进行章节的再现,章节和章节列表之间的转换,和章节列表的滚动。 
现在参考图21,说明当在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进行音量的调整时的操作输入处理程序。 
另外注意,图21中图解说明的操作输入处理程序RT2是由便携式终端100的CPU 110,按照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11中的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的程序执行的。 
如果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被启动,并且轻敲用一览表显示的动态图像的缩略图之一,那么CPU 110启动操作输入处理程序RT2,并使其处理进入步骤SP10。在步骤SP10,CPU 110根据来自触摸面板102B的输入信号,判定是否发现对触摸面板102B的触摸操作。 
CPU 110等到在步骤SP 110获得肯定的结果为止,当获得肯定的结果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11。 
在步骤SP11,CPU 110响应触摸操作,使可拉伸光标Cs被适宜地显示,随后判定触摸操作是否是沿着屏幕的纵向方向的拖动。 
如果在步骤SP11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10。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11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12。 
在步骤SP12,CPU 110判定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是否指向上方,或者换句话说,拖动的终点是否位于高于起点的位置。 
如果在步骤SP12中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上方,即拖动的终点位于高于拖动的起点的位置。 
此时,CPU 110进入步骤SP13,在步骤SP13,CPU 110以与按照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方向为向上方向)和长度相应的调整速度,增大音量。之后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10。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12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使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下方,即拖动的终点位于低于起点的位置。 
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14,在步骤SP14,CPU 110以与按照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方向为向下方向)和长度相应的调整速度,减小音量。之后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10。 
CPU 110按照如上所述的操作输入处理程序RT2,响应利用拖动,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进行音量的调整。 
2-4-2.乐曲再现应用软件中的操作输入处理程序 
现在参考图22,说明当在乐曲再现应用软件中,进行曲目列表和专辑列表之间的转换,及曲目列表和专辑列表的滚动时的操作输入处理程序。 
注意,图22中图解说明的操作输入处理程序RT3是由便携式终端100的CPU 110,按照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11中的乐曲再现应用软件 的程序执行的。 
在启动乐曲再现应用软件之后,CPU 110启动操作输入处理程序RT3,并使其处理进入步骤SP20。在步骤SP20,CPU 110根据来自触摸面板102B的输入信号,判定是否检测到对触摸面板102B的触摸操作。 
如果在步骤SP20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21,在步骤SP21,CPU 110使曲目列表被显示在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上,然后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20。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20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22。在步骤SP22,CPU 110响应触摸操作,使可拉伸光标Cs被适宜地显示,随后判定触摸操作是否是沿着屏幕的纵向方向的拖动。 
如果在步骤SP22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20。另一方面,如果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23。 
在步骤SP23,CPU 110判定当前显示内容是否是曲目列表。如果在步骤SP23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24。 
在步骤SP24,CPU 110判定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即拖动的终点)是否在上端区域210A或下端区域210C内。 
如果在步骤SP24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当前显示内容是曲目列表,并且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既不在上端区域210A内,又不在下端区域210C内,而是在中央区域210B之内。 
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25,在步骤SP25,CPU 110根据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曲目列表的滚动速度。之后CPU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20。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24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当前显示内容是曲目列表,并且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在上端区域210A或下端区域210C内,从而在中央区域210B之外。 
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26,在步骤SP26,CPU 110使显示内容从曲目列表转变成作为更高层次的信息的专辑列表。之后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20。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23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当前显示内容是专辑列表。 
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27,在步骤SP27,CPU 110判定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是否超过预定阈值。 
如果在步骤SP27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当前显示内容是专辑列表,并且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超过预定阈值。 
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28,在步骤SP28,CPU 110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专辑列表的滚动速度。之后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20。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27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当前显示内容是专辑列表,并且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等于或小于预定阈值。 
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29,在步骤SP29,CPU 110使显示内容从专辑列表转变成作为更低层次的信息的曲目列表。之后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20。 
按照如上所述的操作输入处理程序RT3,CPU 110响应利用拖动,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实现显示内容的转换,及曲目列表和专辑列表的滚动。 
2-4-3.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的操作输入处理程序 
现在参考图23,说明当在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进行缩放比(静止图像的参数)的调整时的操作输入处理程序。
注意,图23中图解说明的操作输入处理程序RT4是由便携式终端100的CPU 110,按照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11中的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的程序执行的。 
如果启动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并轻敲用一览表显示的静止图像的缩略图之一,随后,CPU 110启动操作输入处理程序RT4,并使其处理进入步骤SP30。在步骤SP30,CPU 110根据来自触摸面板102B的输入信号,判定是否检测到对触摸面板102B的触摸操作。 
CPU 110等待,直到在步骤SP30获得肯定的结果为止,如果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31。 
在步骤SP31,CPU 110根据来自触摸面板102B的输入信号,判定触摸操作是否是对显示的静止图像的第一次长按压。注意,第一次长按压是位于在手指触及触摸屏102之后,到手指离开触摸屏102为止的一系列触摸操作中,手指首次触摸的位置的长按压。 
如果在步骤SP31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32。在步骤SP32,CPU 110使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在长按压位置,并把长按压位置设定为缩放中心。之后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30。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31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33。在步骤SP33,CPU 110根据来自触摸面板102B的输入信号,判定触摸操作是否是拖动。 
如果在步骤SP33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30。相反,如果在步骤SP33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34。 
在步骤SP34,CPU 110判定是否已设定缩放中心。 
如果在在步骤SP34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已设定缩放中心,即当前进行的拖动是长按压之后的拖动。 
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35,在步骤SP35,CPU 110判定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是否指向上方,即拖动的终点是否位于比拖动的起点高的位置。 
如果在步骤SP35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上方,即拖动的终点位于比拖动的起点高的位置。 
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36。在步骤SP36,CPU 110以与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当前为向上的方向)和长度相应的调整速度,围绕由设为缩放中心的位置形成的中心,增大静止图像的放大率(即放大)。之后,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30。 
相反,如果在步骤SP35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下方,即拖动的终点位于比拖动的起点低的位置。 
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37。在步骤SP37,CPU 110以与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当前为向下的方向)和长度相应的调整速度,围绕由设为缩放中心的位置形成的中心,减小静止图像的缩小率(即缩小)。之后,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30。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34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还未设定缩放中心,即当前进行的拖动是短按压之后的拖动或轻弹。 
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38,在步骤SP38,CPU 110按照拖动或轻弹的方向和长度,滚动静止图像。之后,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 骤SP30。 
按照如上所述的操作输入处理程序RT4,CPU 110响应利用拖动,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实现缩放比(静止图像的参数)的调整。 
现在参考图24,说明当在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进行亮度和饱和度的调整时的操作输入处理程序。 
注意,图24中图解说明的操作输入处理程序RT5也是由便携式终端100的CPU 110,按照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11中的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的程序执行的。 
如果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被拉出,并被显示在静止图像处理屏幕图像220上,那么CPU 110启动操作输入处理程序RT5,并使其处理进入步骤SP40。在步骤SP40,CPU 110根据来自触摸面板102B的输入信号,判定是否检测到对触摸面板102B的触摸操作。 
CPU 110等待,直到在步骤SP40获得肯定的结果为止,如果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41。 
在步骤SP41,CPU 110判定触摸操作是否是第一次触摸。注意第一次触摸意味位于在手指触及触摸屏102之后,到手指离开触摸屏102为止的一系列触摸操作中,首次被触摸的位置的触摸。 
如果在步骤SP41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40。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41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42。 
在步骤SP42,CPU 110判定第一次触摸位置是否在亮度设定区域221L之内。 
如果在步骤SP42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第一次触摸位置在亮度设定区域221L之内。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43。 
在步骤SP43,CPU 110使可拉伸光标Cs显示在所述触摸位置,并把调整对象设定为亮度,随后使处理返回步骤SP40。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42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第一次触摸位置不在亮度设定区域221L之内。 
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44,在步骤SP44,CPU 110判定第一次触摸位置是否在饱和度设定区域221R之内。 
如果在步骤SP44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第一次触摸位置既不在亮度设定区域221L之内,又不在饱和度设定区域221R之内。此时,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40。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44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第一次触摸位置在饱和度设定区域221R之内。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45。 
在步骤SP45,CPU 110使可拉伸光标Cs显示在该触摸位置,并把调整对象设定为饱和度,随后,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40。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41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该触摸操作不是第一次触摸。 
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46,在步骤SP46,CPU 110判定触摸操作是否是纵向方向的拖动。 
如果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触摸操作既不是第一次触摸,又不是拖动。此时,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40。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46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触摸操作是纵向方向的拖动。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47。 
在步骤SP47,CPU 110判定是否已设定了调整对象。 
如果在步骤SP47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还未设定调整对象,即当前进行的拖动是从在亮度设定区域221L和饱和度设定区域221R之外进行的触摸开始的拖动。此时,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40。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47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已设定了调整对象,即当前进行的拖动是从在亮度设定区域221L或饱和度设定区域221R之内进行的触摸开始的拖动。 
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48,在步骤SP48,CPU 110判定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是否指向上方,即拖动的终点是否位于比拖动的起点高的位置。 
如果在步骤SP48获得肯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上方,即拖动的终点位于比拖动的起点高的位置。 
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49,在步骤SP49,CPU 110以取决于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当前为向上的方向)和长度的调整速度,增大调整对象,即亮度或饱和度的值。之后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 SP40。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48获得否定的结果,那么这意味可拉伸光标Cs指向下方,即拖动的终点位于比拖动的起点低的位置。 
此时,CPU 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P50,在步骤SP50,CPU 110以取决于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当前为向下的方向)和长度的调整速度,减小调整对象,即亮度或饱和度的值。之后CPU 110使处理返回步骤SP40。 
按照如上所述的操作输入处理程序RT5,CPU 110响应利用拖动,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实现亮度和饱和度(它们是静止图像的参数)的调整。 
2-5.第一实施例的操作和效果 
在上面说明的结构中,如果在启动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之后,进行正常拖动,即短按压之后的拖动,那么便携式终端100的CPU 100响应所述拖动,滚动显示的静止图像。 
另一方面,如果在长按压静止图像的任意位置之后进行拖动,那么CPU 110响应所述拖动,使显示的静止图像缩放,即放大或缩小。 
当按照这种方式,在长按压之后进行拖动时,CPU 110把要响应于所述拖动而执行的处理从静止图像的滚动改变成静止图像的缩放。 
从而,在便携式终端100中,能够响应于拖动而进行各种操作输入,同时消除过去的各种限制,比如必须在与期望的处理对应的区域内进行拖动的限制。 
此外,如果长按压静止图像的任意位置,那么CPU 110把该位置设定成缩放的中心,并使可拉伸光标Cs显示在该位置。 
从而,便携式终端100能够使用户容易地认识到长按压的位置被设定成缩放的中心,并且利用拖动的操作输入被转换成静止图像的缩放。 
此外,在便携式终端100中,仅仅利用长按压之后的拖动,就能够无缝地实现从缩放中心的设定到缩放的一系列操作。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当缩放静止图像时的可操作性。 
借助上面说明的结构,便携式终端100允许响应拖动的各种操作输入,同时消除过去的各种限制,比如必须在预定区域内进行拖动的限制。从而,利用拖动可实现各种操作输入,能够改善可操作性。 
<3.第二实施例> 
现在说明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显示地图的应用软件(下面称为地图显示应用软件),作为为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准备的应用软件被安装到便携式终端中。 
注意,该便携式终端也用附图标记100表示,在硬件结构和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的基本操作方面,与第一实施例相似。于是,为了避免冗余,这里省略便携式终端100的这种硬件结构和基本操作,下面只说明地图显示应用软件中,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 
3-1.地图显示应用软件中的操作输入的例子 
在与地图显示应用软件的启动对应的图标被显示在触摸屏102上的状态下,如果轻敲该图标,那么便携式终端100的CPU 110接受该触摸操作,作为启动地图显示应用程序的操作输入。 
随后,CPU 110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11读取地图显示应用软件的程序,并执行该程序,以启动地图显示应用软件。 
在启动地图显示应用软件之后,CPU 110使图25中所示的地图屏幕图像230被显示在触摸屏102上。注意,地图屏幕图像230是横向伸长的屏幕图像,并被显示在触摸屏102的整个区域上,假定使用处于纵向延伸状态的便携式终端100。 
地图屏幕图像230被分成两个区域,包括以屏幕中心为中心的矩形中央区域230A,和围绕中央区域230A的外围的外侧区域230B。中央区域230A的纵向长度和横向长度大约等于屏幕的纵向长度和横向长度的80%。在地图屏幕图像230上显示代表中央区域230A的框架Fr1(示于图26A中)。 
CPU 110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11读取任意地区(例如,用户预先设定的地区)的地图信息数据,并使基于地图信息数据的地图图像显示在地图屏幕图像230上。注意,地图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被显示在地图屏幕图像230上。 
在地图屏幕图像230上,利用拖动,能够控制地图图像的滚动。 
假定实际进行沿着屏幕的右上方向的拖动,如图26A中所示。之后CPU 110判定拖动的终点是否包括在中央区域230A中。 
这里,如果拖动的终点包括在中央区域230A中,那么CPU 110把滚 动模式设定为正常滚动模式,并按照拖动的方向和长度,控制地图图像的滚动。换句话说,此时CPU 110执行利用拖动的普通滚动控制。 
更具体地,CPU 110使地图图像沿着与拖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滚动与拖动的长度对应的数量。在图26A中,由于拖动方向是屏幕的右上方向,因此CPU 10使地图图像沿着屏幕的右上方向,滚动与拖动的长度对应的数量。 
此外,假定继续拖动,直到拖动的终点离开中央区域230A,即进入外侧区域230B中为止,如图26B中所示。 
这种情况下,CPU 110使滚动模式转变成可拉伸滚动模式,在可拉伸滚动模式下,从屏幕上除去框架Fr1,从拖动的起点延伸到终点的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在屏幕上。注意,继续显示可拉伸光标Cs,直到使手指离开触摸屏102,以结束拖动为止。 
在显示可拉伸光标Cs之后,CPU 110按照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地图图像的滚动。 
更具体地,CPU 110把与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相同的方向设定为地图图像的滚动方向。此外,当此时的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变大时,滚动速度被设定成更大的值。 
结果,如果利用沿着屏幕的右上方向的拖动,向右上方拉长可拉伸光标Cs,如图26B中所示,那么沿着右上方向,高速滚动显示在地图屏幕图像230上的地图图像。 
如果在所述拖动之后,既未使手指离开触摸屏102,又未使手指在触摸屏102上移动,那么继续显示可拉伸光标Cs,而不改变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从而保持此时的滚动速度,即滚动方向和滚动速度的大小。 
另外假定在这种拖动之后,在手指保持触摸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拖动,直到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即,拖动的终点从中央区域230A之外返回中央区域230A中为止,如图26C中所示。 
这种情况下,CPU 110继续可拉伸滚动模式,并继续按照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地图图像的滚动速度。换句话说,一旦进入可拉伸滚动模式之后,CPU 110就继续可拉伸滚动模式,而不管拖动的终点的位置,直到在使手指离开触摸屏102,从而结束拖动后为止。 
之后,当拖动结束时,CPU 110结束地图图像的滚动,使处于拉伸状 态的可拉伸光标Cs缩短,直到可拉伸光标Cs成圆形为止,随后使可拉伸光标Cs从屏幕上消除,同时CPU 110使框架Fr1重新被显示。 
如上所述,在地图显示应用软件中,如果进行拖动,那么使用正常滚动模式进行利用拖动的一般滚动控制,直到拖动的终点离开中央区域230A为止。 
另一方面,在地图显示应用软件中,如果拖动的终点离开中央区域230A,那么建立可拉伸滚动模式,并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地图图像的滚动方向和滚动速度的大小。 
从而,在地图显示应用软件中,只要用户进行移动手动的终点,使得离开中央区域230A的简单操作,就能够实现从利用拖动的一般滚动控制到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滚动速度控制的转变。 
因此,仅仅利用拖动,就能够容易地选择利用拖动的一般滚动控制,或者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滚动速度的控制。 
<4.其它实施例> 
4-1.其它实施例1 
在上面说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响应于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实现章节的再现速度的控制,章节和章节列表之间的转换,即层次之间的转换和音量的调整速度的控制。 
然而,同样在其它应用软件中,响应通于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可实现各种内容的再现速度的控制,层次之间的转换,和各种参数的调整速度的控制。 
例如,在乐曲再现控制中,响应于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可实现乐曲或曲目的再现速度的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如果从曲目列表中选择曲目,那么CPU 110使曲目的相关信息,比如名称、封套图像等被显示在屏幕上,并使该曲目被正常再现。 
如果之后沿着屏幕的横向方向进行拖动,那么响应于所述拖动,CPU110使横向指向的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并按照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即向左或向右的方向)和长度,设定曲目的再现方向和再现速度的大小。 
此外,在此时,如果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进入设置在屏幕的左端部分或右端部分的预定区域中,那么可以转换层次,使得使屏幕图像的显示 内容从曲目的相关信息转变成更高层次的曲目列表。 
从而,同样在乐曲再现应用软件中,与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类似,能够实现乐曲或曲目的再现速度的控制,和从曲目的相关信息到更高层次的曲目列表的转换。 
此外,在上面说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乐曲再现应用软件中,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控制曲目列表的滚动速度。 
不过,同样在其它应用软件中,可响应于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控制各种显示内容,比如图像、文本或列表的滚动速度。 
例如,在Web浏览器中,可响应于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控制网页图像的滚动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网页图像显示在Web浏览器的屏幕图像上的状态下,如果进行沿着屏幕的纵向方向的拖动,那么响应所述拖动,CPU110使纵向指向的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随后,CPU 110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即向上或向下的方向)和长度,设定网页图像的滚动方向和滚动速度的大小。 
注意,滚动方向并不局限于一维方向,即纵向方向或横向方向,相反可以是关于通常相对于显示范围,向上、向下、向左和向右延伸的显示内容,比如地图、照片、扩展的文档等的二维方向。 
顺便提及,取决于显示内容,与通过控制滚动速度的连续滚动相比,对于每个单元的间歇滚动有时可使视觉确认更容易。 
例如,在滚动缩略图的列表的情况下,诸如在显示第一个缩略图后待机几秒之后再滚动缩略图,使得显示下一个缩略图之类的间歇滚动可改善每个缩略图的可视性。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设定滚动操作之间的待机时间,而不是滚动速度的大小。 
利用上面说明的结构,能够按照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间歇滚动中的滚动方向和待机时间。 
注意,是进行连续滚动还是进行间歇滚动可由用户设定。或者,这可以由CPU 110根据关于每种显示内容设定的信息自动设定。 
顺便提及,作为间歇滚动适用于的另一个例子,显示内容是文档,文档+表格等等。 
实际上,在显示内容是文档的情况下,可以一行为单位,以句子为单位,或者以包括搜索出的字符串的页面为单位,间歇滚动所述显示内容。 
另一方面,在显示内容是文档+表格的情况下,可以包括表格的页面为单位,间歇地滚动所述显示内容。 
此外,不仅在应用软件中,而且在诸如OS之类的各种软件中,都可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实现显示内容的滚动速度的控制,层次之间的转换,各种参数的调整速度的控制,和待机时间的控制。顺便提及,OS是操作系统的缩写。 
例如,在OS中,可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控制文件夹列表或者文件列表的滚动速度。或者可把层次从文件转换成文件夹。此外,例如,可控制屏幕图像的分辨率的调整速度。此外,可以控制例如图像的幻灯片放映的待机时间。 
4-2.其它实施例2 
此外,在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静止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如果静止图像的任意位置持续预定时间被按压(即被长按压),那么在该位置显示可拉伸光标Cs。 
不过,如果轻敲静止图像的任意位置(即触摸随后离开),如图27A中所不,那么可在该位置显示可拉伸光标Cs。 
更具体地,如果轻敲静止图像的任意位置,那么CPU 110使以该位置为中心的圆形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并把该位置设定为缩放的中心。此外,该位置变成可拉伸光标Cs的起点。 
假定之后触摸圆形的可拉伸光标Cs,并进行沿着屏幕的纵向方向的拖动。这种情况下,CPU 110从可拉伸光标Cs的起点开始,沿着拖动方向拉伸可拉伸光标Cs,使得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可等于从拖动的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然后,CPU 110按照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静止图像的缩放比(即“放大/缩小比”)的调整速度。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圆形的可拉伸光标Cs不一定被触摸,而且在触摸除可拉伸光标Cs外的部分,然后进行拖动的情况下,可按照与触摸可拉伸光标Cs,然后进行拖动的情况相式的方式,控制缩放比的调整速度。 
假定在显示圆形的可拉伸光标Cs的状态下,触摸除可拉伸光标Cs外的部分,然后进行沿着屏幕的纵向方向的拖动,如图27B和27C中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响应所述拖动,CPU 110沿着与从可拉伸光标Cs的起点开始的拖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拉伸可拉伸光标Cs,使得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等于从拖动的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结果,与触摸并拖动可拉伸光标Cs的情况类似地拉伸可拉伸光标Cs。 
然后,CPU 110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静止图像的缩放比(即“放大/缩小比”)的调整速度。 
结果,与当触摸可拉伸光标Cs时的调整速度类似地控制缩放比的调整速度。 
从而,不必严格触摸可拉伸光标Cs,然后进行拖动,从而能够改善可操作性。尤其是在触摸屏102较小,从而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较小的情况下,这更加有效。 
之后当拖动结束时,CPU 110使可拉伸光标Cs缩短,直到可拉伸光标Cs成圆形为止,然后暂时停止缩放比的调整。之后,如果再次进行轻敲,那么CPU 110使可拉伸光标Cs从屏幕上消除,并重置缩放的中心,从而结束缩放比的调整。 
注意,不仅可以响应轻敲,而且可以响应诸如双击(连续的两次轻敲操作)之类的一些其它各种操作,显示可拉伸光标Cs。此外,也可在CPU110判定触摸位置移动超过预定阈值,从而触摸操作是拖动的时候,显示可拉伸光标Cs。此外,在不同的应用软件中,显示这种可拉伸光标Cs的方式可以各式各样。 
此外,尽管长按压位置或轻敲位置被设定缩放的中心,不过,缩放的中心可不被设定成这样的位置,相反可以总是被设定成屏幕图像的中心。 
4-3.其它实施例3 
此外,例如,在上面说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乐曲再现应用软件中,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转换曲目列表和专辑列表两个层次的信息。 
不过另外,可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转换三个以上层次的信息。 
例如,这里假定用三个层次的分层结构管理音乐文件,所述三个层次包括最高层次的艺术家姓名,中间层次的专辑的名称,和最低层次的曲目的名称。 
在这种情况下,CPU 110首先使作为最低层次的信息的曲目列表显示在曲目选择屏幕图像210上。这时,假定利用沿着屏幕的纵向方向的拖动,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从中央区域210B之内移动到上端区域210A或下端区域210C中。在这种情况下,CPU 110使显示内容从曲目列表转变成作为层次比曲目列表高一层的信息的专辑列表。 
假定之后继续进行拖动,直到可拉伸光标Cs缩短到小于预定阈值的长度。在这种情况下,CPU 110使显示内容从专辑列表转变成层次比专辑列表低一层的曲目列表。 
相反,假定在转换到专辑列表之后继续拖动,使得在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一旦进入中央区域210B之后,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进入上端区域210A或下端区域210C。在这种情况下,CPU 110把显示内容从专辑列表转变成作为层次比专辑列表高一层的信息的艺术家列表。 
此外,假定之后继续拖动,直到可拉伸光标Cs缩短到小于预定阈值的长度为止。在这种情况下,CPU 110使显示内容从艺术家列表转变成作为层次比专辑列表低一层的信息的专辑列表。 
此外,当拖动结束时,CPU 110使显示内容转变成作为最低层次的信息的曲目列表,而不管当前的显示内容。 
或者,在各种应用软件中,可以响应于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进入在屏幕图像上设定的预定区域而相继转换多种层次的信息。 
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的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从章节到章节列表转换各个层次的信息,不过可以其它方式进行转换,使得使章节从一个章节转换成另一个章节。 
具体地,假定作为沿着屏幕的横向方向的拖动的结果,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从中央区域200B内移动到右端区域200C中。在这种情况下,CPU 110把显示内容改变成紧接于当前显示的章节之后的章节。 
另外,假定作为沿着屏幕的横向方向的拖动的结果,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从中央区域200B内移动到左端区域200A中。在这种情况下,CPU110把显示内容改变成紧接于当前显示的章节之前的章节。 
之后当拖动结束时,CPU 110使显示的章节的再现恢复成正常再现。 
或者,在各种应用软件中,可响应于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进入在屏幕上设定的预定区域而相继转变要显示的信息。 
注意,尽管所述区域的位置和大小不受限制,不过在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中,由于通过沿着横向方向拉伸可拉伸光标Cs,控制章节的再现速度,因此所述位置最好被设定成位于可拉伸光标Cs的延长线上的左端部分或右端部分。 
此外,在乐曲再现应用软件中,由于通过沿着纵向方向拉伸可拉伸光标Cs,控制列表的滚动,因此上述位置最好被设定成上端部分或下端部分。 
4-4.其它实施例4 
此外,在上面说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如果触摸显示在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的下端的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的上端部,然后进行沿着屏幕的向上方向的轻弹,那么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被拉出到屏幕上。 
然而,另外,当在静止图像再现屏幕图像220上显示独立的菜单,并从菜单内选择亮度和饱和度设定时,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可被显示在屏幕上。或者另外,可以一开始就把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显示在屏幕上。 
此外,在上面说明的实施例中,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被显示在这样的位置,并且具有这样的大小,使得它占据屏幕的整个区域。 
然而,另外,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可被显示在这样的位置,并且具有这样的大小,使得它占据屏幕的上半部区域或者下半部区域,或者可被显示在这样的位置,并且具有这样的大小,使得它占据屏幕的中央部分,所述中央部分包括把屏幕相等地分成上下两部分的中心线。 
此外,在此时,如果拖动的起点是不被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覆盖的位置,那么可响应于所述拖动而滚动显示在屏幕上的静止图像。 
这种情况下,CPU 110按照拖动或轻弹的方向和长度,控制静止图像的滚动。 
这样,如果在触摸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的内部之后,继续进行拖动,那么可以调整亮度或饱和度,不过如果在触摸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的外部之后,进行拖动,那么可以滚动静止图像。 
此外,在上面说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显示包括调整亮度的亮度设定区域221L和调整饱和度的饱和度设定区域221R的亮度和饱和度调色板221。 
不过,另外可以显示包括增大亮度的亮度增大区域,和降低亮度的亮度减小区域的亮度调色板(未示出)。 
这种情况下,如果从包括在亮度增大区域中的起点开始,进行沿着纵向方向的拖动,那么显示纵向指向的可拉伸光标Cs,用与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对应的调整速度的大小,增大亮度。 
同时,如果从包括在亮度减小区域中的起点开始,进行沿着纵向方向的拖动,那么显示纵向指向的可拉伸光标Cs,用与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对应的调整速度的大小,降低亮度。 
此外,可以设置对应于不仅与亮度或饱和度相关,而且与诸如明度、清晰度之类的其它画质相关的各种参数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第一次触摸位置属于哪个区域,利用拖动改变有关的可调整参数。 
4-5.其它实施例5 
此外,在上面说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适用于包括作为操作装置的触摸屏102的便携式终端100。 
然而,公开的技术可以是并且能够适用于包括各种其它操作装置的信息处理设备。
具体地,公开的技术可适用于包括能够实现拖动的操作装置,比如鼠标,带按钮的触控板,带按钮的操纵杆,能够被压入的模拟棒,照相机等的任何信息处理设备。
在利用鼠标实际进行拖动的情况下,CPU 110使响应于鼠标的移动而移动的指针显示在屏幕上。之后,如果用户把指针移动到期望的位置,并点击鼠标的按钮,那么指定拖动的起点。这里,CPU 110使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然后,在按下鼠标的按钮时,用户会把鼠标移动到拖动的终点,即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从而实现拖动。 
另一方面,在利用带按钮的触控板进行拖动的情况下,CPU 110使响应于对触控板的触摸操作而移动的指针显示在屏幕上。之后,用户会通过把所述指针移动到期望的位置,并按下触控板的按钮,指定拖动的起点。此时,CPU 110使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然后,用户会通过在使按钮保 持按下状态的同时,移动触摸位置,从而移动拖动的终点(即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实现拖动。 
此外,在使用操纵杆实现拖动的情况下,CPU 110使响应于操纵杆的倾斜而移动的指针显示在屏幕上。之后,用户会通过把指针移动到期望的位置,并按下操纵杆的按钮,指定拖动的起点。此时,CPU 110使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然后,用户会通过在使按钮保持压下状态的时候,倾斜操纵杆,从而移动拖动的终点(即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实现拖动。 
此外,在使用模拟棒实现拖动的情况下,CPU 110使响应于模拟棒的倾斜而移动的指针显示在屏幕上。之后,用户会通过把指针移动到期望的位置,并压入模拟棒,指定拖动的起点。此时,CPU 110使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然后,用户会通过在使模拟棒保持压入状态的时候,倾斜模拟棒,从而移动拖动的终点(即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实现拖动。 
此外,在利用照相机实现拖动的情况下,CPU 110根据照相机拾取的图像,识别手指的移动,并使响应于手指的移动而移动的指针显示在屏幕上。之后,用户会通过把指针移动到期望的位置,并完成预定手势,比如用手指画圈的手指,指定拖动的起点。此时,CPU 110使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然后,用户会通过移动手指,从而移动到拖动的终点(即可拉伸光标Cs的终点),实现拖动。 
注意,上面说明的操作是例子,总之,可以使用指定拖动的起点和终点的任意操作。 
此外,如果信息处理设备包括除触摸屏102外的如上所述的操作装置,那么可以独立于显示装置设置操作装置,或者可以使操作装置与外部显示装置连接。 
4-6.其它实施例6 
此外,在上面说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响应拖动,显示可拉伸光标Cs。 
这里,可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把关于目前正在进行什么处理的处理信息和可拉伸光标Cs一起显示在屏幕上。 
例如,当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以任意再现速度再现动态图像时,CPU 110使表示此时的再现方向的字符,比如“快进”或“倒回”显示在屏幕上。此外,可以显示直接表示再现方向和再现速度的大小,例如,“2.0×”或“-1.5×”的字符,或者间接表示再现方向和再现速度的大小的图案,比如“>>”或“<<<”。 
利用这样的显示,能够使用户可以容易地确认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目前正在进行什么处理。 
此外,如果再现速度的大小达到其最大值,那么可以抑制可拉伸光标Cs再被拉伸。此外,在此时,可以轻弹方式显示可拉伸光标Cs,或者可以轻弹方式显示如上所述的表示再现方向和再现速度的大小的信息,比如“2.0×”或“>>”。 
换句话说,可以改变可拉伸光标Cs的显示形式,或者代表再现速度的大小的信息,使得用户能够认识到再现速度的大小达到最大值。 
4-7.其它实施例7 
此外,在上面说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乐曲再现应用软件中,如果在转变成专辑列表之后,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变得小于预定阈值,那么CPU110从专辑列表变回到曲目列表。 
这里,这种操作可适用于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具体地,动态图像再现应用软件可被配置成使得当在转变成章节列表之后,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变得小于预定阈值,那么CPU 110从章节列表变回到章节。 
4-8.其它实施例8 
此外,在上面说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可按照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动态图像的再现方向和再现速度的大小。 
然而,再现方向可以是固定的,而不管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只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仅仅控制动态图像的再现速度的大小。 
或者,再现速度的大小可以是固定的,而只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仅仅控制动态图像的再现方向。 
此外,曲目列表的滚动方向可以是固定的,而不管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只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仅仅控制曲目列表的滚动速度的大小。 
此外,曲目列表的滚动速度的大小可以是固定的,而不管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只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仅仅控制曲目列表的滚动方向。 
此外,音量的调整速度的大小可以是固定的,而不管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只根据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仅仅控制音量的调整方向。 
此外,利用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不仅可以实现内容的再 现,显示内容的转换,列表的滚动,和参数的调整,而且可以实现各种处理。 
4-9.其它实施例9 
此外,在上面说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便携式终端100包括由液晶面板102A和电容式触摸面板102B构成的触摸屏102。 
然而,代替触摸屏102,可在便携式终端100中设置包含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显示设备。 
另外对液晶面板102A来说,可以改为使用各种其它显示设备,比如EL(电致发光显示器)。 
4-10.其它实施例10 
此外,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使可拉伸光标Cs具有这样的形状,使得其宽度从起点C1侧朝着终点C2侧增大。 
然而,可拉伸光标Cs可以具有任意各种其它形状,只要它至少使拖动的起点和终点相互连接。另外就可拉伸光标Cs的大小来说,可拉伸光标Cs可以具有各种其它大小。 
4-11.其它实施例11 
此外,在上面说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地图显示应用软件中,如果拖动的终点离开中央区域230A,那么建立可拉伸滚动模式,使得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实现地图图像的滚动速度的控制。 
然而,在地图显示应用软件中,如果进行拖动,那么可以总是建立可拉伸滚动模式,而不管拖动的终点的位置,使得响应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操作输入,实现地图图像的滚动速度的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拖动,那么响应所述拖动,CPU 110使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如图28中所示。然后,CPU 110把与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相同的方向设定成地图图像的滚动方向,并且当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变长时,把滚动速度的值设定成更大的值。 
或者,在地图显示应用软件中,可根据拖动的起点是否在屏幕的预定区域内,实现正常滚动模式和可拉伸滚动模式之间的转换。 
在这种情况下,矩形区域形式的中央区域230C被设定成地图屏幕图像230的中央部分,所述中央区域230C具有使地图屏幕图像230从手指 略微向外伸出的尺寸,如图29A中所示。如果启动地图显示应用软件,那么CPU 110使地图图像显示在地图屏幕图像230上,并使表示中央区域230C的框架Fr2被显示。 
随后,如果进行拖动,那么CPU 110判定拖动的起点是否包括在中央区域230C中。 
此时,如果拖动的起点在中央区域230C之外,如图29B中所示,那么CPU 110把滚动模式设定成正常滚动模式,并使框架Fr2从屏幕上消除。 
随后,CPU 110根据拖动的方向和长度,控制地图图像的滚动。具体地,CPU 110沿着与拖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使地图图像滚动与拖动的长度对应的数量。 
另一方面,如果拖动的起点包括在中央区域230C中,如图29C中所示,那么CPU 110把滚动模式设定成可拉伸滚动模式。此时,CPU 110使框架Fr2从屏幕上消除,并使从拖动的起点延伸到终点的可拉伸光标Cs显示在屏幕上。 
在显示可拉伸光标Cs之后,CPU 110按照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和长度,控制地图图像的滚动。 
具体地,CPU 110把与显示的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设定成地图图像的滚动方向。此外,当可拉伸光标Cs的长度随后变大时,CPU110把滚动速度的值设定成更大的值。 
在拖动结束之后,CPU 110结束地图图像的滚动,并且如果可拉伸光标Cs被显示,那么使可拉伸光标Cs从屏幕上消除,随后使框架Fr2再次被显示。 
这样,当拖动的起点在中央区域230C之外时,CPU 110利用拖动,实现普通滚动控制,不过当拖动的起点在中央区域230C之内时,CPU 110通过可拉伸光标Cs,实现滚动速度的控制。 
从而,如果用户进行改变拖动的起点的简单并且容易的操作,那么便携式终端100使用户可以容易地选择利用拖动的普通滚动控制,或者通过可拉伸光标Cs的滚动速度的控制。 
4-12.其它实施例12 
此外,在上面说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乐曲再现应用软件中,曲目列表的 滚动方向被设定成与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然而,在乐曲再现应用软件中,另一方面,曲目列表的滚动方向可被设定成与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相同的方向。 
此外,在其它应用软件中,滚动方向可被设定成和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或者滚动方向可被设定成与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总之,在每种应用软件中,可适宜地设定是把滚动方向设定成和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相同的方向,还是把滚动方向设定成与可拉伸光标Cs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4-13.其它实施例13 
此外,在上面说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作为信息处理设备的便携式终端100包括作为操作部分和显示部分的触摸屏102,和作为控制部分的CPU 110。 
然而,上面说明的便携式终端100的每个功能部分(操作部分、控制部分和显示部分)都可由各种硬件构成,只要它具有相似的功能。 
4-14.其它实施例14 
此外,在上面说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执行各种处理的程序被写入便携式终端10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11中。 
然而,例如,便携式终端100可具有用于诸如存储卡之类的存储介质的插槽,使得CPU 110从插入插槽中的存储介质读出程序,并执行该程序。或者,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可被安装到非易失性存储器111中。此外,CPU 110可通过网络接口113,从网络上的设备下载程序,并安装到非易失性存储器111中。 
4-15.其它实施例15 
此外,公开的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说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以及其它实施例。特别地,可按照任意组合上面说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以及其它实施例的一些或所有特征的形式,或者除去一些特征的形式,来实现公开的技术。 
公开的技术可广泛用于其中可以允许利用拖动的操作输入的信息处理设备等等。 
本申请包含与在2010年7月30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0-172891中公开的主题相关的主题,该专利申请的整个内容 在此引为参考。 
虽然利用具体术语,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过这样的说明只是出于举例说明的目的,显然可以做出各种改变和变化,而不脱离下述权利要求的精神或范围。 

Claims (11)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操作部分;和
控制部分,被配置成响应通过所述操作部分的拖动来执行处理;
当在利用所述操作部分的特定操作之后继续进行拖动时,所述控制部分基于所述特定操作,响应于拖动来改变要执行的处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操作部分允许利用触摸操作的操作输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特定操作是持续触摸显示部分的屏幕的任意位置超过预定时间的操作,以及
当任意位置被持续触摸超过预定时间时,所述控制部分使光标被显示在持续被触摸的位置,并当在触摸之后继续进行拖动时,基于所述触摸,响应于拖动来改变要执行的处理,此外,响应于拖动来拉伸光标。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在图像被显示在显示屏幕上的状态下进行拖动时,所述控制部分响应于拖动来执行滚动图像的处理,但是当在图像上的任意位置被持续触摸超过预定时间之后继续进行拖动时,所述控制部分响应于拖动来执行缩放图像的处理。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在图像上的任意位置被持续触摸超过预定时间之后继续进行拖动时,所述控制部分围绕由首先被触摸的位置形成的中心来执行缩放图像的处理。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特定操作是轻敲显示部分的屏幕的任意位置的操作,以及
当任意位置被轻敲时,所述控制部分使光标显示在被轻敲的位置,当在轻敲之后继续进行拖动时,所述控制部分基于所述轻敲,响应于拖动来改变要执行的处理,此外,响应于拖动来拉伸光标。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特定操作是触摸在显示部分的屏幕上设定的区域中的任意位置的操作,以及
当在触摸任意位置之后继续进行拖动时,所述控制部分响应于拖动来改变要执行的处理,并使互连拖动的起点和终点的光标被显示在显示部分上。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在图像被显示在显示屏幕上的状态下进行拖动时,所述控制部分响应于拖动来执行滚动图像的处理,但是当在触摸所述区域中的任意位置之后继续进行拖动时,所述控制部分响应于拖动来执行改变与图像的画质相关的参数的处理。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作为所述参数,准备有多个参数,并在屏幕上设置多个分别用于所述参数中的每一个的区域,以及
当在触摸所述区域中的任意一个上的任意位置之后继续进行拖动时,所述控制部分响应于拖动来执行改变与所触摸的区域对应的参数的处理。
10.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当控制部分响应于通过操作部分执行的拖动来执行处理时,在特定操作之后继续进行拖动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特定操作,响应于拖动来改变要执行的处理。
11.一种使信息处理设备执行下述操作的信息处理程序:
当控制部分响应于通过操作部分执行的拖动来执行处理时,在特定操作之后继续进行拖动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特定操作,响应于拖动来改变要执行的处理。
CN201110216834.2A 2010-07-30 2011-07-22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Active CN1023466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2891A JP2012033058A (ja) 2010-07-30 2010-07-30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0-172891 2010-07-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6639A true CN102346639A (zh) 2012-02-08
CN102346639B CN102346639B (zh) 2016-06-08

Family

ID=44503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6834.2A Active CN102346639B (zh) 2010-07-30 2011-07-22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30635A1 (zh)
EP (1) EP2413226A3 (zh)
JP (1) JP2012033058A (zh)
CN (1) CN102346639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5710A (zh) * 2013-03-06 2014-09-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在对象上的预执行的功能的移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39217A (zh) * 2016-03-29 2017-10-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07734365A (zh) * 2016-08-10 2018-02-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7870723A (zh) * 2017-10-16 2018-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悬浮按钮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905203A (zh) * 2018-07-11 2018-11-30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976376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控制飞行器的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67445A (ko) * 2010-12-16 2012-06-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제어방법
KR101794000B1 (ko) * 2011-06-13 2017-1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을 구비하는 기기에서 스크롤 장치 및 방법
US20130042208A1 (en) * 2011-08-10 2013-02-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poration Cursor for enhanced interaction with user interface controls
KR102030754B1 (ko) * 2012-03-08 2019-10-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관심 영역을 선택하기 위한 이미지 편집 장치 및 방법
US9292243B2 (en) 2012-06-21 2016-03-22 Sanford, L.P. User interface for a label printer
US9139023B2 (en) * 2012-06-21 2015-09-22 Sanford L.P. Label printing apparatus
US9361549B2 (en) 2012-06-21 2016-06-07 Sanford, L.P. User interface for a label printer
JP2014010777A (ja) * 2012-07-02 2014-01-20 Fujitsu Ltd 表示プログラム、表示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KR102061776B1 (ko) * 2012-09-05 2020-01-02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객체 위치를 변경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JP5480357B1 (ja) * 2012-11-28 2014-04-23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および方法
EP2972753A1 (en) * 2013-03-15 2016-01-20 Sanford, L.P. User interface for label printer
WO2015025345A1 (ja) * 2013-08-21 2015-02-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装置、情報表示方法および情報表示プログラム
JP6221523B2 (ja) * 2013-08-30 2017-11-0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2130797B1 (ko) 2013-09-17 2020-07-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US9542407B2 (en) * 2013-09-30 2017-01-10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dia searching using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JP5739592B1 (ja) * 2013-10-04 2015-06-24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電子機器
US9671946B2 (en) * 2014-02-06 2017-06-06 Rakuten Kobo, Inc. Changing settings for multiple display attributes using the same gesture
WO2015151640A1 (ja) * 2014-04-04 2015-10-08 株式会社コロプラ 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ゲームプログラム
JP6390213B2 (ja) * 2014-06-30 2018-09-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659090B2 (ja) * 2014-08-11 2020-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16063258A1 (en) 2014-10-24 2016-04-28 Realitygate (Pty) Ltd Target-directed movement in a user interface
JP6642054B2 (ja) * 2015-03-19 2020-02-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ロボット操作装置、及びロボット操作プログラム
CN105702833B (zh) * 2016-03-30 2019-03-05 开发晶照明(厦门)有限公司 Led封装结构和led发光装置
US20190155472A1 (en) * 2016-05-11 2019-05-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JP2019128927A (ja) 2018-01-21 2019-08-01 望月 貴里子 方向指示入力プログラム、方向指示入力装置、および方向指示入力を利用するプログラム
JP7289208B2 (ja) * 2019-03-15 2023-06-09 株式会社コロプラ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JP7087046B2 (ja) * 2020-11-25 2022-06-20 株式会社コロプラ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05132A (en) * 2006-05-24 2008-01-16 Lg Electronics Inc Touch screen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20090158149A1 (en) * 2007-12-18 2009-06-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nu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101546245A (zh) * 2008-03-26 2009-09-30 Lg电子株式会社 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WO2010050475A1 (ja) * 2008-10-27 2010-05-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携帯端末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60187B2 (en) * 2004-07-30 2010-07-20 Apple Inc. Visual expander
JP2002328040A (ja) 2001-05-01 2002-11-15 Sony Corp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情報表示装置、画像の縮尺変更方法、記憶媒体、プログラム
US7814439B2 (en) * 2002-10-18 2010-10-12 Autodesk, Inc. Pan-zoom tool
US20060129945A1 (en) * 2004-12-15 2006-06-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inter drag path operations
US7728818B2 (en) * 2005-09-30 2010-06-0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user input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090213086A1 (en) * 2006-04-19 2009-08-27 Ji Suk Chae Touch screen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TW200805131A (en) * 2006-05-24 2008-01-16 Lg Electronics Inc Touch screen device and method of selecting files thereon
US20080084400A1 (en) * 2006-10-10 2008-04-10 Outland Research, Llc Touch-gesture control of video media play on handheld media players
US20090138800A1 (en) * 2007-11-23 2009-05-28 Mckesson Financial Holdings Limited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directing operation of a software application via a touch-sensitive surface
CN201163358Y (zh) * 2008-02-19 2008-12-10 西南石油大学 滑动触摸式调光调速开关
US9274681B2 (en) * 2008-03-26 2016-03-01 Lg Electronics Inc.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1990656A (zh) * 2008-04-08 2011-03-23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在计算设备上启动用户应用的系统和方法
EP2237140B1 (en) * 2009-03-31 2018-12-26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KR101597553B1 (ko) * 2009-05-25 2016-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능 실행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1387270B1 (ko) * 2009-07-14 2014-04-18 주식회사 팬택 터치 궤적에 따라 메뉴 정보를 표시하는 이동 단말기
US8146021B1 (en) * 2009-08-18 2012-03-27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User interface for path distortion and stroke width editing
US20110055753A1 (en) * 2009-08-31 2011-03-03 Horodezky Samuel J User interface methods providing searching functionality
KR101691823B1 (ko) * 2009-09-09 2017-0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것의 디스플레이 제어 방법
TW201117064A (en) * 2009-11-05 2011-05-16 Wistron Corp Method of testing a cursor of a pointing device shown on a display device
JP5097227B2 (ja) 2010-02-22 2012-12-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静電霧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05132A (en) * 2006-05-24 2008-01-16 Lg Electronics Inc Touch screen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20090158149A1 (en) * 2007-12-18 2009-06-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nu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101546245A (zh) * 2008-03-26 2009-09-30 Lg电子株式会社 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WO2010050475A1 (ja) * 2008-10-27 2010-05-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携帯端末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5710B (zh) * 2013-03-06 2019-12-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在对象上的预执行的功能的移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35710A (zh) * 2013-03-06 2014-09-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在对象上的预执行的功能的移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10921923B2 (en) 2016-03-29 2021-02-1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7239217A (zh) * 2016-03-29 2017-10-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07239217B (zh) * 2016-03-29 2021-08-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07734365A (zh) * 2016-08-10 2018-02-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7870723A (zh) * 2017-10-16 2018-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悬浮按钮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870723B (zh) * 2017-10-16 2020-09-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悬浮按钮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286434A (zh) * 2017-10-16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悬浮按钮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1016644B2 (en) 2017-10-16 2021-05-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uspend button display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2286434B (zh) * 2017-10-16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悬浮按钮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1507261B2 (en) 2017-10-16 2022-11-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uspend button display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9976376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控制飞行器的系统
CN108905203A (zh) * 2018-07-11 2018-11-30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13226A2 (en) 2012-02-01
US20120030635A1 (en) 2012-02-02
EP2413226A3 (en) 2014-04-09
CN102346639B (zh) 2016-06-08
JP2012033058A (ja) 201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6639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程序
CN202433883U (zh) 信息处理设备
CN102346638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2426504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程序
KR101636561B1 (ko) 전자 문서를 네비게이션하기 위한 장치, 방법, 및 그래픽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CN102609171A (zh) 具有信息处理机制的电子设备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JP6147825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方法
CN102609172A (zh) 具有处理持续机制的电子设备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EP242666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data division method, and data division program
TW200805093A (en) File management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2129342A (zh)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控制程序
CN104756484A (zh) 信息处理设备、重放状态控制方法及程序
JP2009104153A (ja) 表示用データ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