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9148A - 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9148A
CN102339148A CN2011101942942A CN201110194294A CN102339148A CN 102339148 A CN102339148 A CN 102339148A CN 2011101942942 A CN2011101942942 A CN 2011101942942A CN 201110194294 A CN201110194294 A CN 201110194294A CN 102339148 A CN102339148 A CN 102339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media
main body
response
curable grip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942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川俊之
上野正俊
桦泽宪一
川部英雄
栗屋志伸
后藤哲郎
塚原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39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91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46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the device orientation or free movement in a 3D space, e.g. 3D mice, 6-DOF [six degrees of freedom] pointers using gyroscopes, accelerometers or tilt-sens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06F3/0383Signal control means within the pointing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包括:输入装置主体,其用于产生输入,所述输入用于对操作目标进行操作;握持检测部,其用于检测用户以预定力以上的力握持所述输入装置主体;运动检测部,其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装置主体的移动,并输出与所述输入装置主体的所述移动相对应的移动检测值;控制器,其用于在所述握持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所述握持的同时/之后,基于所述移动检测值执行用于控制所述操作目标的操作;和第一响应部,其用于在述握持检测部至少检测到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所述握持时,不受所述控制器控制地将第一响应返回到所述用户。根据本发明,所述输入装置能够对用户开始或停止操作操作目标的意图迅速做出响应。

Description

输入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包含与2010年7月15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 2010-160310的公开内容相关的主题,在这里将该在先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输入有用于对操作目标例如进行二维或三维操作的输入。
背景技术
例如,鼠标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输入装置,其用以对显示器上二维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GUI)进行操作。近几年来,除以鼠标为代表的平面操作型输入装置之外,还提出了各种三维操作型输入装置(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No.Sho 64-28720(第2页,及图1~3),下文中称为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球形的三维数据输入设备。该三维数据输入设备包括内部填充有液态或固态物质的球形外壳11以及多个设置在球形外壳11的内表面上的压力传感器13~15。用户握住并三维地移动该三维输入设备时,在球形外壳的内表面上产生与加速度成比例的压力波动,并通过压力传感器13~15测量该压力波动。操作部17基于压力传感器13~15的传感器输出执行操作,从而计算出该三维数据输入设备在空间上的三维移动量和旋转。
例如,与如鼠标等平面操作型输入设备不同的是,当用户使用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三维操作型输入装置对操作目标进行操作时,操作目标可能做出用户不期望的移动。
例如,当用户握住放在桌子上的输入装置并拿起该输入装置以开始对操作目标进行操作时,操作目标以与违背用户意图的操作联动(interlocking)的方式移动。
对此,需要一种使用户能够任意切换是否将输入装置的操作反映到操作目标的操作的技术。此外,还需要一种当用户意图开始操作操作目标并向输入装置输入表示该意图的输入时能够对用户做出快速响应的技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下输入装置,即,该所述装置使用户能够任意切换是否将输入装置的操作反映到操作目标的操作,并且当用户向输入装置输入表示开始操作操作目标的意图的输入时能够对用户做出快速响应。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包括:输入装置主体、握持检测部、运动检测部、控制器和第一响应部。
所述输入装置主体输入有用于对操作目标进行操作的输入。
所述握持检测部用于检测用户以预定力以上的力握持所述输入装置主体。
所述运动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装置主体的移动,并输出与所述输入装置主体的所述移动相对应的移动检测值。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握持力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所述握持的同时/之后基于所述移动检测值执行用于控制所述操作目标的操作。
所述第一响应部用于在所述握持力检测部至少检测到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所述握持时不受所述控制器控制地将第一响应返回到所述用户。
在所述输入装置中,在所述握持检测部检测到以所述预定力以上的力握持所述输入装置主体的同时/之后,基于所述移动检测值控制所述操作目标。因此,通过以所述预定力以上的力握住所述输入装置或减小所述握持力,用户可以任意切换是否将所述输入装置的操作(三维操作)反映到所述操作目标的操作上。
此外,在所述输入装置中,当用户意图开始对所述操作目标进行操作,并以预定力以上的力握住所述输入装置主体时,所述第一响应部将所述第一响应返回到所述用户。此外,由于所述第一响应部产生的响应不受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所以能够对用户开始操作操作目标的意图迅速返回第一响应。
在所述输入装置中,所述输入装置主体可包括基部和壳状部。
所述基部包括前表面。
所述壳状部包括前表面和内表面,所述壳状部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基部的所述前表面相对,并存有间隙,所述壳状部覆盖所述基部的所述前表面。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输入装置还可包括开关部,所述开关部设置在所述基部的所述前表面与所述壳状部的所述内表面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握持检测部可以是构成所述开关部一部分的开关机构。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响应部也可以是构成所述开关部一部分的点击触发生成机构,并产生作为所述第一响应的点击触发。
在所述输入装置中,当所述用户以预定力以上的力握住所述输入装置主体时,设置在所述基部和所述壳状部之间的所述开关部的所述开关机构检测到所述输入装置上的所述握持。此时,所述开关部的所述点击触发生成机构产生所述点击触发。在所述输入装置中,用户可以通过所述点击触发生成机构产生的所述点击触发容易识别出操作目标的操作的开始。
所述输入装置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基部的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开关部之间的握持力检测部,所述握持力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装置上的握持力的大小,并输出与所述握持力的所述大小相对应的握持力检测值。
在所述输入装置中,所述输入装置主体可进一步包括覆盖所述壳状部的所述前表面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是由比所述基部和所述壳状部柔软的材料形成。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比所述基部和所述壳状部更柔软的材料形成所述握持部,用户能够对所述输入装置上的所述握持力的所述大小进行微调。
在所述输入装置中,当所述握持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所述握持时或不再检测到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所述握持时,所述第一响应部将所述第一响应返回到所述用户。
基于这种结构,不仅当用户意图开始操作所述操作目标时,而且当用户意图(暂时)停止操作所述操作目标并减小所述输入装置上的所述握持力时,所述第一响应部均可返回所述第一响应。如上所述,在所述输入装置中,能够适当地响应用户停止对操作目标进行操作的意图,此外,通过所述第一响应,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出所述操作目标的操作将要停止。
所述输入装置还可包括第二响应部,所述第二响应部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将不同于所述第一响应的第二响应返回到所述用户。
通过所述第二响应,能够将各种响应返回到所述用户。
所述输入装置还可包括握持力检测部,所述握持力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握持力的大小,并输出与所述握持力的所述大小相对应的握持力检测值。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可以基于所述移动检测值和所述握持力检测值中的一个值控制所述第二响应部所返回的所述第二响应。
在所述输入装置中,可相对于用户对所述输入装置的操作(三维操作、基于握持力的大小的操作)适当地返回所述第二响应。
当所述输入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握持力的大小并输出与所述握持力的所述大小相对应的握持力检测值的握持力检测部时,在检测到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所述握持的同时/之后,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移动检测值和所述握持力检测值执行用于控制所述操作目标的操作。
基于这种结构,能够对所述操作目标进行各种控制。
在所述输入装置中,当所述移动检测值接近零时,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握持力检测值使所述操作目标继续移动。
基于这种结构,即使例如当手臂完全伸展或弯曲时,用户也能够通过所述输入装置上的所述握持力的大小任意控制是否使操作目标继续移动。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其包括:输入装置主体、握持检测部、握持力检测部、控制器和第一响应部。
所述输入装置主体输入有用于对操作目标进行操作的输入。
所述握持检测部用于检测用户使用预定力以上的力握持所述输入装置主体。
所述握持力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握持力的大小,并输出与所述握持力的所述大小相对应的握持力检测值。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握持力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所述握持的同时/之后基于所述握持力检测值执行用于控制操作目标的操作。
当所述握持力检测部至少检测到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所述握持时,所述第一响应部不受所述控制器控制地将第一响应返回到所述用户。
在所述输入装置中,在所述握持检测部检测到以预定力以上的力握持所述输入装置主体的同时/之后,基于所述握持力检测值控制所述操作目标。由此,通过以预定力以上的力握持输入装置主体或减小握持力,用户能够任意切换是否将输入装置的操作(基于握持力大小的操作)反映到操作目标的操作上。
此外,在所述输入装置中,当用户意图开始操作操作目标并使用预定力以上的力握住所述输入装置主体时,所述第一响应部向所述用户返回所述第一响应。另外,由于第一响应部的响应不受控制器控制,所以能够对用户开始操作操作目标的意图迅速返回第一响应。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供如下一种输入装置,即,该输入装置能够使用户任意切换是否将对输入装置的操作反映到对操作目标的操作上,并且当用户做出表现开始操作操作目标的意图的输入时,能够对用户快速做出响应。
如附图所示,通过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下述详细说明,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目的、特性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包括输入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示图;
图2是表示用户握住输入装置时的状态的示图;
图3是输入装置的部分截面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截面图的部分放大图;
图5是输入装置的壳状部的外部视图;
图6是表示输入装置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2是将输入装置的用户所想象的移动与输入装置在用户三维移动输入装置时的实际移动进行比较的示图;
图13是将加速度传感器在机械装置匀速移动输入装置的情况下的输出波形(图13A)与加速度传感器在用户试图匀速移动输入装置的同时移动输入装置的情况下的输出波形(图13B)进行比较的示图;和
图14是表示角速度传感器在用户试图均匀角速度旋转输入装置的同时旋转输入装置的情况下的输出波形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1.第一实施例
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件的结构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包括输入装置10的控制系统100。
如图1所示,控制系统100包括输入装置10、控制装置50和显示装置60。
输入装置10的结构
图2表示用户握住输入装置10时的状态。
如图2所示,输入装置10具有球形形状。输入装置10略大于或略小于棒球中所使用的硬式棒球,其直径例如约为50mm~100mm。从而,输入装置10具有用户可以容易握住的尺寸。注意,输入装置10的直径不限于上述范围,当然也可以使用其它值。
图3是输入装置10的部分截面图,图4是图3所示的截面图的部分放大图。此外,图5是输入装置10的壳状部22的外视图。图5A表示从斜上方观察壳状部22时的状态,图5B表示从图5A所示的方向A观察壳状部22时的状态。
如图3~5所示,输入装置10包括输入装置主体20,输入装置主体20包括设置在输入装置10的中心处的球形基部21、设置成覆盖基部21的整个前表面的球形壳状部22、和设置成覆盖壳状部22的整个前表面的握持部23。
此外,输入装置10包括轻触开关12(开关部),在以预定力以上的力握住检测到输入装置10时,轻触开关12产生点击触发(第一响应)。输入装置10还包括压力传感器13(握持力检测部),压力传感器13检测用户握住输入装置10时所使用的握持力的大小。
基部21内部是中空的。在位于基部21内部的中空部分中,设置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安装有如CPU 11(见图6)等电子元件。
参考图5,壳状部22是由8个形状相同的板块25构成。各板块25的形状近乎为等边三角形。8个板块25中的4个相邻板块25的角顶点汇集在一点,从而总共形成有6个这样的汇集点。轻触开关12和压力传感器13设置在与这6个点相对应的位置处。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输入装置10包括6个轻触开关12和6个压力传感器13。
参考图3和图4,轻触开关12和压力传感器13设置在基部21的前表面与壳状部22(板块25)的内表面之间。
压力传感器13设置在基部21的前表面上,轻触开关12设置在压力传感器13上。第一压力扩散板7介于轻触开关12与压力传感器13之间,第二压力扩散板8介于轻触开关12与壳状部22(板块25)的内表面之间。通过第一压力扩散板7和第二压力扩散板8,用户握住握持部23时所使用的力可一致地传送到压力传感器13。
轻触开关12包括开关主体5和可相对开关主体5移动的可移动部6。轻触开关12还包括电开关机构(握持检测部)(未示图),该电开关机构根据可移动部6的移动进行开/关(ON/OFF)切换。轻触开关12还包括点击触发生成机构(第一响应部)(未示图),该点击触发生成机构使用如板簧(plate spring)等弹性体,以便根据可移动部6的移动来产生点击触发。
这里,将说明压力传感器13与板块25上所施加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等。
当基于压力传感器13所检测的压力值计算一个板块25上所施加力的大小以及计算该力所施加位置时,一个板块25需要至少三个压力传感器13。
在本实施例中,在一个板块25上设置有3个用于检测该板块25上所施加力的压力传感器13(与其它板块25共用)。因此,通过基于压力传感器13所检测的压力值执行矢量计算等操作,从而能够精确计算板块25上所施加力的大小和该力所施加的位置。
此外,当8个板块25中的每一个板块均使用3个压力传感器13时,则需要8×3=24个压力传感器13。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压力传感器13布置在4个相邻的板块25的角顶点所汇集的点处,从而4个相邻的板块25共用一个压力传感器13。由此,压力传感器13的总数可限制为6,从而降低了输入装置10的成本。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能够使用最小必要数目的压力传感器13来精确计算板块25上所施加力的大小和该力所施加位置。
然而,并不总是需要以上述方式布置压力传感器13。
例如,单个板块25所使用的压力传感器的数量可以是1或者2,或者是4以上。此外,除与其它板块25共用的情况之外,每个板块25上还可单独设置压力传感器13。
典型地,只要用户能够检测到握住输入装置10时所施加到板块25(壳状部22)上的力,压力传感器13可以采用任何形式。板块25的数量(壳状部22的分割数)也并不限于8个。例如,板块25的数量可以是2或4等。
例如,基部21和壳状部22是由金属或树脂形成。另一方面,握持部23是由比基部21和壳状部22更柔软的材料形成。例如,用于形成握持部23的材料是通过发泡(foam)如聚亚安酯(polyurethane)等合成树脂而形成的海绵。
通过使用海绵作为握持部23的材料,能够改善触感(tactileimpression),从而使用户能够微调输入装置10上的握持力的大小。
图6是表示输入装置10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如图6所示,除轻触开关12和压力传感器13之外,输入装置10还包括CPU 11、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4、三轴角速度传感器15、存储器16、收发器17和电池18。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4、三轴角速度传感器15、CPU 11、收发器17和存储器16安装在电路板(未示图)上。电池18和其上安装有如CPU 11等电子元件的电路板设置在基部21的内部所形成的中空部中。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4和三轴角速度传感器15(运动检测部)是检测输入装置10的三维运动的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4检测彼此垂直相交的三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并将与被检测的加速度相对应的加速度值(移动检测值)输出到CPU 11。三轴角速度传感器15检测彼此垂直相交的三轴方向上的角速度,并将与被检测的角速度相对应的角速度值(移动检测值)输出到CPU 11。
存储器16包括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等用于存储CPU 11的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和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用作CPU 11的工作区的易失性存储器。
当开关机构处于ON状态时,轻触开关12向CPU 11输出信号。
压力传感器13将与用户握住输入装置10时所使用的握持力的大小相对应的压力值输出到CPU 11。
CPU 11(控制器)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4、三轴角速度传感器15和压力传感器13输出的角速度值、加速度值和压力值执行各种操作,从而控制操作目标。例如,CPU 11基于加速度值和角速度值等计算输入装置10的三维移动量。CPU 11还基于压力传感器13输出的压力值计算输入装置10上的握持力大小、该力的施加位置等。
注意,CPU 11在通过轻触开关12输入有开关机构所产生的信号的同时/之后执行上述各种操作。稍后将说明CPU 11的操作。
收发器17包括天线,其在CPU 11的控制下向控制装置50传输各类信息。例如,收发器17将输入装置10的三维移动量和旋转量的有关信息和握持力大小以及该力所施加的位置的有关信息传输到控制装置50。注意,收发器17还能够接收传输自控制装置50的信息。
例如,可将充电电池用作电池18。
控制装置50和显示装置60
再次参考图1,控制装置50包括CPU 51、存储器53、收发器52和指令部54。
控制装置50可以是输入装置10的专用装置,或者可以是PC等。
收发器52包括天线,其接收传输自输入装置10的各类信息。收发器52还能够将信号传输到输入装置10。
存储器53包括如ROM等用于存储CPU 51的控制所需的各种程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和如RAM等用作CPU 51的工作区的易失性存储器。
例如,指令部54是键盘,用户通过指令部54进行初始设定、特定设定等。指令部54接收来自用户的指令,并将输入信号输出到CPU 51。
CPU 51基于收发器17所接收的各类信息来控制显示装置60上所显示的操作目标。
例如,显示装置60是由液晶显示器或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显示器构成。显示装置60可显示二维图像或三维图像。显示装置60二维或三维地显示输入装置10所操作的操作目标。
二维显示的操作目标可以是如指针、图标和窗口等GUI。三维显示的操作目标包括三维显示的人和动物形式的角色映像。注意,上述例子仅是示例,只要是二维或三维显示的图像,操作目标可以是任何图像。
显示装置60可以是能够接收电视广播等的电视装置。或者,当显示装置60三维地显示操作目标时,显示装置60可以是如下三维图像显示装置,即,用户能够用裸眼直观地识别该三维图像显示装置所显示的三维图像。尽管图1分开示出了控制装置50和显示装置60,但控制装置50和显示装置60也可集成在一起。
操作说明
接下来,将说明本实施例的控制系统100的操作。
图7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控制系统100的操作的流程图。
首先,用户拿起输入装置10,并将其移动到用户可以轻易操作该输入装置10的位置。注意,此时,显示部上所显示的操作目标不移动(见步骤101中的“否”)。用户意图开始操作输入装置10,并以预定力以上的力握住输入装置主体20的握持部23。因此,输入装置主体20的壳状部22(板块25)和轻触开关12的可移动部6在趋近输入装置10中心的方向上移动。当轻触开关12的可移动部6在趋近输入装置10中心的方向上移动时,点击触发生成机构产生点击触发。
通过利用点击触发所实现的响应(第一响应),输入装置10能够适当地对用户的开始操作操作目标的意图做出响应。由此,通过该点击触发,用户能够容易意识到操作目标的操作将要开始。此外,由于利用点击触发生成机构产生的点击触发所实现的响应不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做出的响应,所以点击触发的响应能够迅速地返回到用户。
当轻触开关12的可移动部6在趋近输入装置10中心的方向上移动时,产生点击触发,轻触开关12的开关机构导通。由此,信号从开关机构输入到CPU 11(步骤101中的“是”)。
当输入有来自轻触开关12的信号时,CPU 11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4和三轴角速度传感器15获得加速度值和角速度值,并从压力传感器13获得压力值(步骤102)。
接下来,基于加速度值和角速度值,CPU 11执行操作以计算输入装置10的(每预定时间的)移动量和转动量(步骤103)。CPU 11还基于压力值使用矢量计算等进行操作,从而计算握住输入装置10时所使用的握持力的大小(施加到板块25的力的大小)和该力所施加的位置。
接下来,CPU 11通过收发器17将计算信息(输入装置10的移动量和旋转量、握住输入装置10时所使用的握持力的大小和该力所施加的位置)传输到控制装置50(步骤104)。
控制装置50的CPU 51判断是否从输入装置10接收了上述各条信息(步骤201)。当判断从输入装置10接收了上述各条信息时,控制装置50的CPU 51基于所接收的上述各条信息来控制操作目标(步骤202)。
注意,在步骤202中,控制装置50的CPU 51可额外地对所接收的各条信息进行操作,并执行用于提高操作目标的控制精度的操作。
例如,在步骤202中,当操作目标是三维显示的角色映像时,CPU 11基于输入装置10的移动量和旋转量的有关信息对角色映像进行三维移动或旋转。CPU 11还根据握持力大小的有关信息和该力所施加位置的有关信息执行操作以便使角色映像做出特定运动(例如跳、蹲、笑或发怒)。注意,基于移动量、旋转量、握持力大小和该力所施加位置对操作目标所进行的控制并没有具体限定。
根据图7所示的操作,用户能够在以预定力以上的力握住输入装置10的同时/之后移动或旋转输入装置10,或者能够通过更有力地握住输入装置10或用力按压输入装置10的特定位置来使操作目标做出任意移动。
另一方面,当(临时性地)停止操作目标的操作时,用户减小输入装置10上的握持力。当用户减小输入装置10上的握持力,且握持力低于预定力时,轻触开关12的可移动部6和输入装置主体20的壳状部22(板块25)在远离输入装置10中心的方向上移动。
在轻触开关12的可移动部6在远离输入装置10中心的方向上移动时,点击触发生成机构产生点击触发。
通过利用该点击触发所实现的响应,输入装置10能够适当地对用户的停止操作操作目标的意图做出响应。由此,通过该点击触发,用户能够容易意识到操作目标的操作将要停止。
当轻触开关12的可移动部6在远离输入装置10中心的方向上移动时,产生点击触发,轻触开关12的开关机构停止输出信号。因此,轻触开关12停止向CPU 11输入信号(步骤101中的“否”),操作目标也停止移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以预定力以上的力握住输入装置10或减小握住输入装置10时所使用的握持力,用户可任意切换是否将输入装置10的操作(三维移动和基于握持力大小的操作)反映到操作目标的操作。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能够通过轻触开关12的点击触发生成机构,输入装置10适当地对用户的开始操作操作目标的意图做出响应。由此,用户能够通过点击触发容易意识到操作目标的操作将要开始。此外,由于利用点击触发生成机构产生的点击触发所实现的响应不在CPU 11的控制下进行,所以利用点击触发的所实现响应能够迅速地返回到用户。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点击触发所实现的响应,能够迅速地对用户的停止操作操作目标的意图做出响应。由此,用户能够通过点击触发容易意识到操作目标的操作将要停止。
2.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注意,在第二实施例及后续实施例说明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组件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组件,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输入装置10的结构
图8是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输入装置10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如图8所示,第二实施例和上述第一实施例(见图6)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代替轻触开关12的开关31,并设置电连接到开关31的发光部32。
开关31与轻触开关12的不同之处在于开关31内部未设有点击触发发生机构,但开关31的其它结构与轻触开关12相同。具体地,开关31包括开关主体5、可相对开关主体5移动的可移动部6和电开关机构(握持检测部)(未示图),该电开关机构根据可移动部6的移动进行开/关(ON/OFF)切换。
例如,发光部32是由灯泡或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构成。根据开关31的开关机构的ON/OFF切换,发光部32发光或不发光。发光部32设置在基部21内部所形成的中空部中。
注意,在第二实施例中,基部21、壳状部22和握持部23是由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形成。
操作说明
当用户意图开始操作输入装置10,并以预定力以上的力握住输入装置主体20的握持部23时,开关31的可移动部6在趋近输入装置10中心的方向上移动。当开关31的可移动部6在趋近输入装置10中心的方向上移动时,开关31的开关机构变为ON状态,发光部32发光。
在第二实施例中,通过利用发光部32的发光所实现的响应(第一响应),能够适当地对用户的开始操作操作目标的意图做出响应。此外,如同第一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由于利用发光部32发光所实现的响应不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所以能够使响应迅速返回到用户。
当开关31的开关机构变为ON状态时,信号输入到CPU 11。当输入有信号时,CPU 11基于各种传感器的检测值执行各种操作,并将操作结果传输到控制装置50。因此,用户在以预定力以上的力握住输入装置10的同时/之后操作输入装置10(三维操作和基于输入装置10上的握持力大小的操作),由此控制了操作目标的移动。
注意,在以预定力以上的力握住输入装置10的同时/之后,发光部32继续发光。
另一方面,当用户减小输入装置10上的握持力,且握持力低于预定力时,开关31的可移动部6在远离输入装置10中心的方向上移动。由此,开关31的开关机构变为OFF状态,发光部32不发光。能够通过使发光部32不发光,用户容易意识到操作目标的操作停止。
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
上面说明了使用根据开关机构的切换进行发光的发光部32的情况。然而,也可以使用根据开关机构的切换产生声音(声响)的声音(声响)生成部或产生振动的振动部,以代替发光部32。或者,也可使用上述部件的组合或上述部件与轻触开关12(点击触发生成机构)的组合。
3.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说明了如下情况:当用户意图开始或停止操作操作目标,并以预定力以上的力握住输入装置10或减小握持力时,输入装置10将利用点击触发等所实现的响应返回。
第三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当用户对输入装置10进行三维操作时,除利用点击触发等所实现的响应之外,输入装置10还返回与利用点击触发等所实现的响应不同的响应。因此,下文将主要说明这一点。
注意,在本说明书中,例如,利用输入装置10在用户以预定力以上的力握住输入装置10(或减小握持力)时产生的点击触发所实现的响应称为第一响应,所述第一响应是对用户的开始(和停止)操作操作目标的意图做出的响应。另一方面,输入装置10在用户对输入装置10进行三维操作等时产生的响应称为第二响应。
此外,产生第一响应(不受CPU 11的控制)的部件称为第一响应部,产生第二响应(在CPU 11控制下)的部件称为第二响应部。
输入装置10的结构
图9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如图9所示,虽然第三实施例中设有电连接到CPU 11的发光部33,但其它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见图6)中相同。
例如,发光部33(第二响应部)是由灯泡或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LED)构成。发光部33是如下部件,即,其在CPU 11的控制下将光学响应作为不同于点击触发的响应返回到用户。例如,发光部33在CPU 11的控制下发光(单色或彩色)或闪烁(单色或彩色)。发光部33设置在基部21内部所形成的中空部中。
注意,在第三实施例中,基部21、壳状部22和握持部23是由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形成。
操作说明
当用户以预定力以上的力握住输入装置10时,轻触开关12的点击触发生成机构产生点击触发,轻触开关12的开关机构变为ON状态。当轻触开关12的开关机构变为ON状态时,将信号输入到CPU 11。
当输入有来自开关机构的信号时,CPU 11从传感器获得加速度值、角速度值和压力值,以便计算输入装置10的移动量和旋转量、输入装置10上的握持力大小、该力所施加的位置等。接着,将操作结果传输到控制装置50。
此外,CPU 11基于操作结果使发光部33发光(单色或彩色)或闪烁(单色或彩色)。例如,当输入装置10的移动量或旋转量大于预定值时,CPU 11使发光部33发光(单色或多色)或闪烁(单色或多色)。例如,当握住输入装置10时所使用的握持力的大小大于预定值或该力所施加的位置是特定位置时,CPU 11也使发光部33发光(单色或彩色)或闪烁(单色或彩色)。
注意,对于发光部33的基于输入装置10的移动量和旋转量、输入装置10上的握持力大小和该力所施加的位置的发光或闪烁,可以对发光颜色、闪烁模式等进行区分,以至于用户不会产生混淆。
或者,CPU 11可基于输入装置10的移动量和旋转量以及握持力的大小执行操作,以使发光部33以不同的发光颜色和闪烁图案分阶段地发光。或者,CPU 11可基于握持力所施加的位置执行操作,以使发光部33以不同的发光颜色或闪烁图案发光。
通过上述操作,输入装置10能够适当地将响应于用户对输入装置10的操作(三维操作、基于握持力大小的操作)的光学响应(第二响应)返回。
此外,在第三实施例的输入装置10中,由于第二响应(光)不同于第一响应(点击触发),所以能够防止用户产生混淆。
第三实施例的变形例
在上述说明中,对于在CPU 11的控制下产生第二响应的第二响应部,示例说明了用于发光的发光部33。然而,第二响应部并不限于发光部33。发光部33的另一示例包括在CPU 11的控制下产生声音(声响)的声音(声响)生成部、产生振动的振动部和放射热量的发热部。或者,例如,可将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产生伪加速度的伪加速度生成部用作第二响应部。或者,第二响应部可以是上述部件的组合。
在第三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响应部,示例说明了轻触开关12(点击触发生成机构)。然而,第一响应部也可以是声音(声响)生成部、振动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光部32等。或者,第一响应部也可以是上述部件的组合。
只要第一响应不同于第二响应,第一响应部和第二响应部的组合可以是任何组合。注意,第一响应部和第二响应部也可能都是振动部。在这种情况下,仅需要区分第一响应部和第二响应部的振动模式。
注意,第二响应可与操作目标的移动的响应相同。例如,当操作目标振动时,可使振动部振动。
4.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这里,将说明下述情况:在用户以预定力以上的力握住输入装置10的同时/之后向前或向后移动输入装置10时,将显示装置60所三维显示的操作目标放大或缩小。
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的手臂完全伸展或完全弯曲时,用户无法放大或缩小操作目标。
对此,在第四实施例的输入装置10中,即使在输入装置10几乎不动的情况下,当以某一大小的力握住输入装置10时,仍能执行操作以继续使进行操作目标移动(放大或缩小)。
图10是说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输入装置10的CPU 11判断输入装置10是否向前或向后(纵深方向和用户的前向方向)移动了一定量以上的移动量(步骤301)。
当输入装置10向前或向后移动了一定量以上的移动量时(步骤301中的“是”),CPU 11接着判断输入装置10的移动量是否接近零(步骤302)。
当输入装置10的移动量接近零(步骤302中的“是”)时,CPU 11判断握住输入装置10所使用的力的大小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步骤303)。当握持力的大小等于或大于阈值(步骤303中的“是”)时,输入装置10的CPU 11通过收发器17将预定大小的移动量的有关信息输出到控制装置50(步骤304)。
具体地,即使输入装置10几乎不移动,当用力握住输入装置10时,输入装置10的CPU 11在假定输入装置10移动的情况下也将预定大小的移动量的有关信息传输到控制装置50。注意,当然地,当输入装置10向前或向后移动时,输入装置10仍将移动量的有关信息传输到控制装置50。
例如,一旦接收了移动量的有关信息,控制装置50的CPU 51基于移动量的有关信息执行操作,以放大或缩小三维显示的操作目标。
根据图10所示的操作,即使当用户的手臂完全伸展或弯曲时,用户也能够通过用力地握住输入装置10而继续放大或缩小操作目标。注意,当停止放大或缩小操作目标时,用户仅需减小输入装置10上的握持力。
在上述示例中,说明了基于输入装置10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来放大和缩小操作目标的情况。然而,输入装置10的移动方向也可以是垂直方向或横向,并没有具体限定。另外,虽然在上述示例中说明了基于输入装置10的移动来放大和缩小操作目标的情况,但也可基于输入装置10的旋转来放大和缩小操作目标。输入装置10的旋转方向也没有具体限定。这也同样适用于下述第五实施例。
上面说明了操作目标的放大和缩小,但该说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在第四实施例所说明的操作也适用于操作目标的二维和三维移动,而且当操作目标是屏幕上显示的窗口时,也适用于滚屏(scroll)。这也同样适用于下述第五实施例。
5.第五实施例
上述第四实施例说明了通过加强输入装置10上的握持力使操作目标继续移动的情况。然而,在第五实施例中,通过减小输入装置10上的握持力使操作目标继续移动。
注意,与第四实施例中相同,在第五实施例中,将说明了下述情况:在用户以预定力以上的力握住输入装置10的同时向前或向后移动输入装置10的同时/之后,将三维显示的操作目标放大或缩小。
图11是说明根据的第五实施例的输入装置10的操作的流程图。
输入装置10的CPU 11判断输入装置10是否向前或向后(纵深方向和用户的前向方向)移动了一定量以上的移动量(步骤401)。
当输入装置10向前或向后移动了一定量以上的移动量(步骤401中的“是”)时,CPU 11接着判断输入装置10的移动量是否接近零(步骤402)。
当输入装置10的移动量接近零(步骤402中的“是”)时,CPU 11判断握住输入装置10时所使用的力的大小是否等于或小于阈值(步骤403)。当握持力的大小等于或小于阈值(步骤403中的“是”)时,输入装置10的CPU 11通过收发器17将预定大小的移动量的有关信息输出到控制装置50(步骤404)。
具体地,与第四实施例不同的是,当输入装置10上的握持力为小(但大于用于产生点击触发的力)时,第五实施例中的输入装置10的CPU 11在假定输入装置10移动的情况下也将预定大小的移动量的有关信息传输到控制装置50。注意,当然地,当输入装置10向前或向后移动时,输入装置10仍将移动量的有关信息传输到控制装置50。
根据图11所示的操作,即使当用户的手臂完全伸展或弯曲时,用户也能够通过减小输入装置10上的握持力来继续放大或缩小操作目标。注意,当停止放大或缩小操作目标时,用户仅需增强输入装置10上的握持力。
6.第六实施例
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
注意,在第六实施例中,将说明用户对输入装置10的三维操作的修正。
用于将输入装置10的曲线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修正
图12是在用户三维移动输入装置10时将输入装置10的用户所想象的移动与输入装置10的实际移动进行比较的示图。
如图12所示,在用户握住并移动输入装置10的情况下,虽然当用户打算沿着直线移动输入装置10时,但在多数情况下输入装置10实际上并不沿直线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输入装置10实际上在曲线移动的同时发生了旋转,因此,该旋转引起错误。
对此,输入装置10的CPU 11可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14的输出(加速度值)计算输入装置10的移动量时使用输出自角速度传感器15的输出(角速度值)来执行用于修正移动量的操作。具体地,在计算移动量时,输入装置10的CPU 11使用角速度传感器15的输出将输入装置10的曲线移动量修正为直线移动量。
注意,由于输入装置10的旋转在多数情况下是微小旋转,所以修正需要考虑到这类微小旋转。
通过上述修正,能够修正输入装置10的移动,以便能够使输入装置10的移动接近于输入装置10的用户所想象的移动。因此,能够使操作目标的移动更接近用户所想象的移动。由此,用户能够使用输入装置10顺利地对操作目标进行操作。
用于固定速度的修正
在用户握住并移动输入装置10的情况下,虽然用户希望匀速移动输入装置10,但在多数情况下输入装置10实际上并不匀速移动。
图13是加速度传感器14在机械装置匀速移动输入装置10的情况下的输出波形(图13A)与加速度传感器14在用户试图匀速移动输入装置10时移动输入装置10的情况下的输出波形(图13B)进行比较的示图。
如图13A所示,当通过机械装置移动输入装置10时,输入装置10迅速加速以开始移动,并在短时间内到达匀速状态。此后,输入装置10迅速减速并停止。另一方面,如图13B所示,当用户移动输入装置10,输入装置10逐渐加速以开始移动,并逐渐减速至停止。此外,如图13B所示,虽然当用户希望匀速移动输入装置10,但输入装置10并不匀速移动。
对此,输入装置10的CPU 11可以修正加速度传感器14的输出,从而将输入装置10的速度(移动量)修正成常数。
因此,由于能够将输入装置10的速度(移动量)修正成接近输入装置10的用户所想象的速度,所以用户能够使用输入装置10顺利地对操作目标进行操作。
用于固定角速度的修正
图14表示当用户在试图以均匀角速度旋转输入装置10的情况下旋转输入装置10时角速度传感器15的输出波形。
在用户握住并旋转输入装置10的情况下,虽然用户希望以均匀角速度旋转输入装置10,在多数情况下输入装置10实际上并不以均匀角速度旋转。
对此,输入装置10的CPU 11可以修正角速度传感器15的输出,从而将输入装置10的角速度(旋转量)修正成常数。
所以,由于可将输入装置10的角速度(旋转量)修正成接近输入装置10的用户所想象的角速度,所以用户能够使用输入装置10顺利地对操作目标进行操作。
7.变形例
例如,还能够使输入装置10与电视装置的遥控器上所设置的箭头键(arrow key)产生相同的输入。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在垂直和横向方向上移动输入装置10时,执行与按下箭头键中的向上键(up-key)、向下键(down-key)、向左键(left-key)和向右键(right-key)相对应的操作。
此外,在用户在用力握住输入装置10的同时在垂直和横向方向上移动输入装置10的同时/之后,执行与连续按下箭头键中的向上键、向下键、向左键和向右键相对应的操作。或者,当用户在垂直和横向方向上移动输入装置10、随后减小握持力并再次握住输入装置10时,执行与连续按下箭头键的向上键、向下键、向左键和向右键相对应的操作。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在减小输入装置10上的握持力时产生点击触发,在再次握住输入装置10时也产生点击触发。
尽管上面说明了输入装置10是无线的情况,但也可以使用有线输入装置10来代替无线输入装置10。
尽管上面说明了基部21、壳状部22和握持部23是球形的情况,但这些部件也可以采用多角形。
尽管上面示例说明了采用压力传感器13的情况,但也可以采用静电传感器(static sensor)来代替压力传感器13。
例如,静电传感器能够根据距离来读取电容的变化。静电传感器能够通过检测在用户握住输入装置10时所获得的手接近量(hand proximityamount)来检测输入装置10上的握持力的大小。例如,静电传感器是球形或者多角形。静电传感器不与握持部23接触。基于这种结构,例如能够防止由于手动操作引起的磨损而导致的劣化。
注意,也可以同时压力传感器13和静电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通过使用静电传感器检测压力传感器13所无法检测到的额外微小力,实现了具有更高灵敏度(宽检测范围)的传感器结构。
输入装置10可以装配有发电设备(未示图),在用户移动并旋转输入装置10时,该发电设备能够基于上述移动和旋转进行发电。或者,输入装置10可装配有环形线圈等,所述环形线圈等通过外部电磁波产生电力。发电设备和环形线圈所产生的电力存储在电池18中。因此,用户不再需要更换电池18。
在上述示例中,说明了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4和三轴角速度传感器15用作运动检测部以及压力传感器13和/或静电传感器用作握持力检测部的情况。这里,运动检测部并不限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4和三轴角速度传感器15。运动检测部的其它示例包括速度传感器(例如,皮托管(pitottube))、角度传感器(例如,地磁传感器(geomagnetic sensor))和角加速度传感器。此外,虽然上述示例说明了使用运动检测部和握持力检测部的情况,但也可以仅使用它们中的一个部件(除了第四和第五实施例)。
在上述说明中,操作目标是显示部上所二维或三维显示的图像。然而,该操作目标并不限于此。例如,该操作目标可以是如搬运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等现实物体。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可以在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组合、次组合及改变。

Claims (10)

1.一种输入装置,其包括:
输入装置主体,其用于产生输入,所述输入用于对操作目标进行操作;
握持检测部,其用于检测用户以预定力以上的力握持所述输入装置主体;
运动检测部,其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装置主体的移动,并输出与所述输入装置主体的所述移动相对应的移动检测值;
控制器,其用于在所述握持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所述握持的同时/之后,基于所述移动检测值执行用于控制所述操作目标的操作;和
第一响应部,其用于在述握持检测部至少检测到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所述握持时,不受所述控制器控制地将第一响应返回到所述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所述输入装置主体包括:
基部,其包括前表面;和
壳状部,其包括前表面和内表面,所述壳状部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基部的所述前表面面对并存有间隙,所述壳状部覆盖所述基部的所述前表面,
所述输入装置还包括:
开关部,其设置在所述基部的所述前表面与所述壳状部的所述内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握持检测部是构成所述开关部的一部分的开关机构,且
其中,所述第一响应部是构成所述开关部的一部分的点击触发生成机构,并产生作为所述第一响应的点击触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还包括:
握持力检测部,其设置在所述基部的所述前表面与所述开关部之间,所述握持力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装置上的握持力的大小,并输出与所述握持力的所述大小相对应的握持力检测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所述输入装置主体还包括:握持部,其设置成覆盖所述壳状部的所述前表面,所述握持部是由比所述基部和所述壳状部更柔软的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当所述握持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所述握持时或不再检测到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所述握持时,所述第一响应部将所述第一响应返回到所述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还包括:
第二响应部,其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将不同于所述第一响应的第二响应返回到所述用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还包括:
握持力检测部,其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握持力的大小,并输出与所述握持力的所述大小相对应的握持力检测值,
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移动检测值和所述握持力检测值中的一个值控制所述第二响应部所返回的所述第二响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还包括:
握持力检测部,其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握持力的大小,并输出与所述握持力的所述大小相对应的握持力检测值,
其中,在检测到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所述握持的同时/之后,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移动检测值和所述握持力检测值执行用于控制所述操作目标的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当所述移动检测值接近零时,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握持力检测值执行用于使所述操作目标继续移动的操作。
10.一种输入装置,其包括:
输入装置主体,其用于产生输入,所述输入用于对操作目标进行操作;
握持检测部,其用于检测用户以预定力以上的力握持所述输入装置主体;
握持力检测部,其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握持力的大小,并输出与所述握持力的所述大小相对应的握持力检测值;
控制器,其用于在所述握持力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所述握持的同时/之后,基于所述握持力检测值执行用于控制所述操作目标的操作;和
第一响应部,其用于在所述握持力检测部至少检测到所述输入装置主体上的所述握持时,不受所述控制器控制地向所述用户返回第一响应。
CN2011101942942A 2010-07-15 2011-07-08 输入装置 Pending CN1023391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0310A JP5652026B2 (ja) 2010-07-15 2010-07-15 入力装置
JP2010-160310 2010-07-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9148A true CN102339148A (zh) 2012-02-01

Family

ID=44543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942942A Pending CN102339148A (zh) 2010-07-15 2011-07-08 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77820B2 (zh)
EP (1) EP2407862A1 (zh)
JP (1) JP5652026B2 (zh)
KR (1) KR20120007970A (zh)
CN (1) CN102339148A (zh)
TW (1) TW20120965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8070A (zh) * 2012-01-18 2013-07-24 朱春生 掌控输入装置和掌控输入方法
CN107708595A (zh) * 2015-04-23 2018-02-16 Sri国际公司 超灵巧型手术系统用户接口装置
CN112033653A (zh) * 2020-08-17 2020-12-04 南方科技大学 测量仪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27541A (ja) * 2010-07-20 2012-02-09 Sony Corp 接触圧検知装置および入力装置
JP2012141930A (ja) * 2011-01-06 2012-07-26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US9347968B2 (en) * 2011-07-04 2016-05-24 Nik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input method
JP2013025664A (ja) * 2011-07-25 2013-02-04 Sony Corp 入力装置、入力方法及び制御システム
CA2941582C (en) * 2012-01-06 2020-04-07 Sears Brands, Llc Programmable portable power tool with brushless dc motor
JP2013210906A (ja) 2012-03-30 2013-10-10 Sony Corp 制御方法、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222399A (ja) 2012-04-18 2013-10-28 Sony Corp 操作方法、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547808B (zh) * 2012-04-20 2016-09-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交換方法及資訊交換系統
US9081542B2 (en) * 2012-08-28 2015-07-14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wearable touch-sensitive device
JP5856947B2 (ja) * 2012-12-28 2016-02-10 京楽産業.株式会社 遊技機
JP6182273B2 (ja) * 2013-10-24 2017-08-16 春生 朱 ハンド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KR101596417B1 (ko) 2014-09-05 2016-02-22 울산과학기술원 모바일 내시경 장치
CN108472083B (zh) 2016-12-09 2021-08-17 威博外科公司 用于机器人外科手术的用户界面设备
US10775941B2 (en) * 2016-12-30 2020-09-15 Jason Francesco Heath Sensorized spherical input and output device,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90302903A1 (en) * 2018-03-30 2019-10-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ix dof input device
IT201800005468A1 (it) * 2018-05-17 2019-11-17 Sistema robotico per chirurgia, particolarmente microchirurgia
JP7137285B2 (ja) * 2018-11-07 2022-09-14 任天堂株式会社 ゲームコントロー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04A (en) * 1852-06-08 Improvement in seed-planters
JPS6428720A (en) * 1987-07-24 1989-01-31 Hitachi Ltd Three-dimension data input device
US5467656A (en) * 1993-10-20 1995-11-21 Liberty Mutual Insurance Co. Measurement system for hand tools
US5681993A (en) * 1994-04-18 1997-10-28 Heitman; Lynn Byr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grip force
JPH1049290A (ja) * 1996-08-05 1998-02-20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5339088A (ja) * 2004-05-26 2005-12-08 Hori Co Ltd 球体型入力装置
WO2006066409A1 (en) * 2004-12-22 2006-06-29 University Of Waterloo Input interface device with transformable form factor
WO2007074502A1 (ja) * 2005-12-26 2007-07-05 C & N Inc 携帯端末装置
JP5441299B2 (ja) * 2006-11-01 2014-03-12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コントローラ装置
US7699757B2 (en) * 2006-12-05 2010-04-20 Cardiogrip Iph, In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protocol-based isometric exercise regimen
US7631557B2 (en) * 2007-01-24 2009-12-15 Debeliso Mark Grip force transducer and grip force assessment system and method
JP4907483B2 (ja) * 2007-09-28 2012-03-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
EP2328659A1 (en) * 2008-08-12 2011-06-0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otion detection system
JP5378807B2 (ja) 2009-01-08 2013-12-25 セミコンダクター・コンポーネンツ・インダストリーズ・リミテッド・ライアビリティ・カンパニー 防振制御回路
JP2013025664A (ja) * 2011-07-25 2013-02-04 Sony Corp 入力装置、入力方法及び制御システム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8070A (zh) * 2012-01-18 2013-07-24 朱春生 掌控输入装置和掌控输入方法
CN103218070B (zh) * 2012-01-18 2016-03-30 朱春生 掌控输入装置和掌控输入方法
CN107708595A (zh) * 2015-04-23 2018-02-16 Sri国际公司 超灵巧型手术系统用户接口装置
US10617484B2 (en) 2015-04-23 2020-04-14 Sri International Hyperdexterous surgical system user interface devices
CN107708595B (zh) * 2015-04-23 2020-08-04 Sri国际公司 超灵巧型手术系统用户接口装置
CN112033653A (zh) * 2020-08-17 2020-12-04 南方科技大学 测量仪
CN112033653B (zh) * 2020-08-17 2022-05-10 南方科技大学 测量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52026B2 (ja) 2015-01-14
EP2407862A1 (en) 2012-01-18
TW201209653A (en) 2012-03-01
KR20120007970A (ko) 2012-01-25
US8677820B2 (en) 2014-03-25
US20120011932A1 (en) 2012-01-19
JP2012022548A (ja) 2012-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39148A (zh) 输入装置
US10564730B2 (en) Non-collocated haptic cues in immersive environments
US8847883B2 (en) Input apparatus, input method, and control system
US8677838B2 (en) Contact-pressure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input apparatus
US1026827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ape deformation and force display of devices
CN101611369B (zh) 输入设备、控制设备、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手持设备
US20100295667A1 (en) Motion based pointing apparatus providing haptic feedback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12088764A (ja) 入力装置、入力制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206544A (zh) 人机互动的触觉感测装置及其方法
JP6783388B2 (ja) 機械的スイッチのないトリガの動きの検出
KR100934391B1 (ko) 6자유도 햅틱 장치를 이용한 핸드 기반 잡기 인터랙션시스템
KR101234094B1 (ko) 촉각 피드백을 제공하는 모션 기반 포인팅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70016695A (ko) 상호작용 컨트롤러, 상호작용 컨트롤러를 이용한 햅틱 피드백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267833A (zh) 一种人机接口系统
US20180314330A1 (en) Haptic device linked with augmented reality or virtual reality implementation device
CN102508561A (zh) 一种操作棒
CN103019415A (zh) 一种检测物体相对于表面移动的方法及设备
RU2301439C1 (ru) Трехмерный микроджойстик
KR101082289B1 (ko) 터치신호발생기
KR101773011B1 (ko) 스마트 기기와의 햅틱 인터랙션
KR102476128B1 (ko) 길이변형 및 무게중심 이동이 가능한 컨트롤러와 vr 애플리케이션 간의 인터랙션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2217200B1 (ko) 3차원 마우스
CN219132335U (zh) 具有实时位姿检测能力的机器人示教器
CN211742053U (zh) 一种基于磁流变液及双目摄像机的新型力反馈装置
JP2006516053A (ja) 表示装置上に表現可能な対象を制御するための入力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