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8088A - 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38088A CN102338088A CN2011101330310A CN201110133031A CN102338088A CN 102338088 A CN102338088 A CN 102338088A CN 2011101330310 A CN2011101330310 A CN 2011101330310A CN 201110133031 A CN201110133031 A CN 201110133031A CN 102338088 A CN102338088 A CN 1023380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rigeration agent
- intermediate pressure
- compressed
- casing
- pressure refrigera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1—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similar working princip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8—Hermetic p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8/00—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8/02—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veral pumps connected in series or in paralle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12—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5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50—Bear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80—Other components
- F04C2240/806—Pipes for fluids; Fittings theref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70/00—Control; Monitoring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04C2270/13—Noi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限定封闭空间的机壳;设于机壳的内部空间中的多个压缩机构,多个压缩机构均包括提供用于压缩制冷剂的空间的汽缸以及在汽缸内旋转用以压缩制冷剂的转动活塞;阀,阀控制吸入到压缩机构或者从压缩机构排出的制冷剂的流动,由此通过压缩机构同时或接连地压缩制冷剂;第一管道,吸入到其中一个压缩机构的制冷剂在第一管道中流动;以及第二管道,当制冷剂被压缩机构接连地压缩时,在其中一个压缩机构中压缩并传送到另一压缩机构中的制冷剂在第二管道中流动。而且,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直接连接到其中一个压缩机构的汽缸。因此,可预见到设于机壳内的部件的总高度降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机。
背景技术
通常,压缩机是从动力产生装置(例如,电动马达或涡轮机)获得动力以压缩诸如空气或制冷剂的机械设备。这种压缩机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如电冰箱和空调。
压缩机大体分为往复式压缩机、回转式压缩机以及涡旋式压缩机。在往复式压缩机中,供制冷剂流入和排出的压缩空间限定于活塞与汽缸之间,活塞在汽缸中线性往复运动以压缩制冷剂。在回转式压缩机中,供制冷剂流入和排出的压缩空间限定于偏心旋转的转子与汽缸之间,转子沿气缸的内壁偏心旋转以压缩制冷剂。在涡旋式压缩机中,供制冷剂流入和排出的压缩空间限定于可旋转涡卷与固定涡卷之间,可旋转涡卷沿着该固定涡卷旋转以压缩制冷剂。
根据制冷剂压缩类型,回转式压缩机发展成回转式双压缩机和回转式两级压缩机。在回转式双压缩机中,两个压缩机构相互并联连接,总压缩容积中的一部分和其余的压缩容积分别在两个压缩机构中被压缩。在回转式两级压缩机中,两个压缩机机构相互串联连接,并且由两个压缩机构中的一个压缩机构压缩的制冷剂通过使用另一压缩机构被再次压缩。
在这些回转式压缩机之中,最近几年提出了一种选择性地执行双压缩和两级压缩的压缩机。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压缩机的剖视图。
参照图1,根据现有技术的压缩机1包括限定压缩机外观的机壳10。机壳10包括顶盖11、底盖13以及壳体15。顶盖11和底盖13限定了压缩机1的上部外观和下部外观的一部分,壳体15限定了压缩机1的其余的外观。马达20、上压缩机构30、下压缩机构40、上支承部60以及下支承部70设置在机壳10中。
马达20设置在机壳10的内部空间的上部。马达20包括旋转轴21。
上压缩机构30和下压缩机构40在机壳10中、对应于马达20的下方沿竖向堆叠。上压缩机构30和下压缩机构40包括分别吸入制冷剂的上制冷剂吸入孔31和下制冷剂吸入孔41。中间支承部50设置在上压缩机构30与下压缩机构40之间,从而使上压缩机构30和下压缩机构40相互分隔。
上支承部60和下支承部70分别设置在上压缩机构30的上方和下压缩机构40的下方。上支承部60包括第一制冷剂排出口61和第二制冷剂排出口63。第一制冷剂排出口61是这样一种端口,通过该端口,在上压缩机构30中压缩的制冷剂,或者在两级压缩中在下压缩机构40和上压缩机构30中压缩的制冷剂,被排出到内部空间中。第二制冷剂排出口63是在下压缩机构40中压缩的制冷剂通过其排出到内部空间中的端口。下支承部70包括制冷剂吸入口71、连接口73以及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口75。制冷剂吸入口71是在下压缩机构40中压缩的制冷剂通过其被吸入到下支承部70的内部空间中的端口。连接口73是被排出到机壳10的内部空间的下支承部70中的制冷剂通过其传送到第二制冷剂排出口63的端口。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口75是下支承部70中的制冷剂通过其传送到上压缩机构30中的端口。
此外,设有制冷剂排出通道P,由下压缩机构40压缩并排出到机壳10的内部空间中的制冷剂流经该制冷剂排出通道P。实际上,制冷剂排出通道P穿过上压缩机构30、下压缩机构40以及中间支承部50。而且,制冷剂排出通道P具有上端和下端,它们分别与第二制冷剂排出口63和连接口73连通。
压缩机1包括允许制冷剂在上压缩机构30、下压缩机构40以及收集器(accumulator)80之间流动的四个管道。这些管道包括:将制冷剂供给到上压缩机构30中的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81和第二上制冷剂供给管道83;将制冷剂供给到下压缩机构40中的下制冷剂供给管道85;将在下压缩机构40中压缩的制冷剂传送到收集器80中的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87。
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81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上制冷剂吸入孔31和四通阀89(稍后将对其进行描述)。第二上制冷剂供给管道83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收集器80和四通阀89。而且,下制冷剂供给管道85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下制冷剂吸入孔41和收集器80。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87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口75和四通阀89。
四通阀89依据双压缩方式和两级方式,将制冷剂供给到上压缩机构30和下压缩机构40。为此,四通阀89将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81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二上制冷剂供给管道83或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87。
连接到这些管道的上制冷剂吸入孔31、下制冷剂吸入孔41以及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口75分别形成于上压缩机构30、下压缩机构40以及下支承部70。实际上,上压缩机构30、下压缩机构40以及下支承部70沿竖直方向相互堆叠。因此,这些管道可以按照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81、下制冷剂供给管道85以及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87的顺序沿竖直方向设置。
然而,根据现有技术的压缩机具有以下缺陷。
首先,如上所述,这些管道沿竖直方向设置并固定地焊接到机壳10。然而,管道被大体固定到机壳15的下部,但未固定到底盖13。而且,考虑到在固定管道过程中的热变形,这些管道沿竖直方向相互分隔。因此,为确保对管道进行固定所需的预定高度,设置在机壳10中的部件的总高度显著增大。
如上所述,当上压缩机构30和下压缩机构40相对于机壳10上移时,马达20相对于机壳10的底面上移。即,马达20与机壳10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增大。而且,当马达20设置在比机壳10的底面的位置更高的位置时,设置在对应于下支承部70下方的机壳10下方的油从马达20上侧排出的效率可能降低。
其次,压缩机的整体重心上移。因此,因上压缩机构30和下压缩机构40的运转所产生的振动可能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确保充分的油供给量的压缩机。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减小压缩机在运转过程中的振动的压缩机。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有效运转的压缩机。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其包括:机壳,在机壳中限定一封闭的内部空间;下压缩机构,其被设于机壳的内部空间中用以压缩制冷剂,下压缩机构包括:限定用于压缩制冷剂的空间的下汽缸,在下汽缸内旋转用以压缩制冷剂的下转动活塞,用于吸入待压缩的制冷剂的制冷剂吸入孔,以及用于排出压缩的制冷剂的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上压缩机构,其被设于机壳的内部空间中用以与下压缩机构一起同时压缩制冷剂,或者接连地再次压缩由下压缩机构压缩的制冷剂,上压缩机构包括:限定用于压缩制冷剂的空间的上汽缸,以及在上汽缸中旋转用以压缩制冷剂的上转动活塞;支承部,其被设于机壳的内部空间中,用以接收由下压缩机构压缩的制冷剂;下制冷剂供给管道,当制冷剂由下压缩机构和上压缩机构同时或接连地压缩时,下制冷剂供给管道将制冷剂供给到下压缩机构中,下制冷剂供给管道直接连接到制冷剂吸入孔;上制冷剂供给管道,当制冷剂由下压缩机构和上压缩机构同时压缩时,上制冷剂供给管道将制冷剂供给到上压缩机构中;以及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当制冷剂由下压缩机构和上压缩机构接连地压缩时,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将由下压缩机构压缩的制冷剂传送到上压缩机构中,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直接连接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压缩机,其中,机壳包括:限定机壳的上部的外观的顶盖;限定机壳的下部的外观的底盖;以及限定除机壳的上部和下部以外的、机壳的其余部分的外观的壳体。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压缩机,其中,下压缩机构和上压缩机构设置在机壳的内部空间的、对应于壳体的部分中,并且支承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机壳的内部空间的、对应于底盖的部分中。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压缩机,其中,下制冷剂供给管道、上制冷剂供给管道以及中间压力制冷剂供给管道中的每一者均被固定到壳体的外圆周。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压缩机,其中,制冷剂吸入孔的两端被限定在下汽缸的内圆周和外圆周中,其中,制冷剂吸入孔的被限定在下汽缸内圆周中的一端与下汽缸的在其中压缩制冷剂的内部空间连通,并且制冷剂吸入孔的被限定在下汽缸外圆周中的另一端连接到下制冷剂供给管道。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压缩机,其中,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的两端被限定在下汽缸的外圆周和底面中,其中,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的被限定在下汽缸外圆周中的一端连接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并且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的被限定在下汽缸底面中的另一端与支承部连通。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压缩机,其中,从支承部被引入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的制冷剂以预置的角度改变方向,并排出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压缩机,其中,制冷剂吸入孔与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相对于下汽缸的中央以预置的角度相互分隔。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压缩机,其中,在下汽缸的外圆周上设置用于将下汽缸固定到机壳的突出部,并且在突出部中限定制冷剂吸入孔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压缩机,其中,在下汽缸的外圆周上设置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以预置的圆心角相互分隔,用以将下汽缸固定到机壳,并且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两者中,或者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中的一者中,分别限定制冷剂吸入孔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压缩机,其中,制冷剂吸入孔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被限定于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中的一者中,并相对于下汽缸的中央以预置的角度相互分隔。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压缩机,其中,当制冷剂被同时进行压缩时,由下压缩机构压缩的制冷剂流经支承部并排出到机壳的内部空间,当制冷剂被接连地进行压缩时,由下压缩机构压缩的制冷剂通过支承部流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中,从而被传送到上压缩机构中。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压缩机,还包括阀,阀用于控制制冷剂的流动,以便通过下制冷剂供给管道和上制冷剂供给管道将制冷剂供给到下压缩机构和上压缩机构中的每一者中,从而在下压缩机构和上压缩机构中同时压缩制冷剂;或者通过下制冷剂供给管道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将制冷剂供给到下压缩机构中并将由下压缩机构压缩的制冷剂供给到上压缩机构中,从而在下压缩机构和上压缩机构中接连地压缩制冷剂。
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示出了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通过说明书、附图以及权利要求,其它的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下汽缸的平面图。
图4和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运转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的油供给量之间的差异的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的振动频率之间的差异的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的容量之间的差异的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压缩机的下汽缸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压缩机。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下汽缸的平面图。
参照图2,根据本实施例的压缩机100包括限定压缩机外观的机壳110。机壳110包括顶盖111、底盖113以及壳体115。实际上,顶盖111和底盖113限定压缩机100的上、下部外观的一部分,壳体115限定压缩机100的其余的外观。在机壳110中设置各种部件,例如,马达120、上压缩机构130、下压缩机构140、上支承部160以及下支承部170。
具体地,马达120向上压缩机构130和下压缩机构140提供驱动力,以压缩制冷剂。为此,马达120设置在机壳110的上部,马达轴121设置在马达120上。尽管图中未示出,但马达轴121的下端设有用于抽吸油的推进器(propeller)。例如,速度可调的变频马达可用作马达120。
马达120驱动上压缩机构130和下压缩机构140以压缩制冷剂。在此,制冷剂流入串联或并联的上压缩机构130和下压缩机构140中,从而执行制冷剂的双压缩或两级压缩。在下文中,制冷剂流入并联的上压缩机构130和下压缩机构140从而在上压缩机构130和下压缩机构140的每一者中压缩制冷剂的情况称作双压缩方式,制冷剂流入串联的上压缩机构130和下压缩机构140从而允许在下压缩机构140中压缩的制冷剂再次在上压缩机构130中被压缩的情况称作两级压缩方式。
上压缩机构130和下压缩机构140在机壳110中、对应于马达120的下方沿竖向堆叠。中间支承部150设置在上压缩机构130与下压缩机构140之间。实际上,中间支承部150将上压缩机构130和下压缩机构140沿竖向分隔为上部和下部。上压缩机构130包括上汽缸131和上转动活塞139,下压缩机构140包括下汽缸141和下转动活塞149。
上汽缸131提供使用上转动活塞139压缩制冷剂的预定空间。此外,上汽缸131中还形成有用于吸入制冷剂的上制冷剂吸入孔132。上制冷剂吸入孔13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上汽缸131的内圆周和外圆周。下文将分别描述与上汽缸131的内部空间和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连通的上制冷剂吸入孔132的内端和外端。
下汽缸141提供使用下转动活塞149压缩制冷剂的预定空间。下汽缸141中形成有吸入和排出制冷剂的下制冷剂吸入孔142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143。下制冷剂吸入孔14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下汽缸141的内圆周和外圆周。下制冷剂吸入孔142的内端和外端分别与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稍后将对其进行描述)和下汽缸141的内部空间连通。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14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下汽缸141的外圆周和底面上。因此,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143具有近似的形状。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143的外端和下端与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口175连通,这将在下文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上汽缸131和下汽缸141基本设置于壳体115中而未设置于底盖113中。即,上汽缸131和下汽缸141可与壳体115水平地叠置。
参照图3,下汽缸141的外圆周上设有第一突出部144和第二突出部145。第一突出部144和第二突出部145从下汽缸141的外圆周径向延伸。第一突出部144和第二突出部145将下汽缸141固定到机壳110,即壳体115。例如,第一突出部144和第二突出部145可均为扇形,这种扇形具有与下汽缸141的其余部分相比相对较大的直径。在此,第一突出部144可具有比第二突出部145的圆心角更大的圆心角。第一和第二突出部144和145可设置在一条直线A1等分每个圆心角的那些位置,其中直线A1为一条穿过下汽缸141中心点的点划线(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其称作‘第一直线’)。因此,第一和第二突出部144、145可相对于等分第一和第二突出部144、145的每个圆心角的第一直线A1大体对称。
下制冷剂吸入孔142的外端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143的外端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突出部144、145的外圆周上。在本实施例中,下制冷剂吸入孔142的外端设置在第一突出部144的外圆周上,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143的外端设置在第二突出部145的外圆周上。而且,下制冷剂吸入孔142的外端和中间压力制冷剂吸入孔143的外端相对于一条直线A2相互对称,该直线A2为与第一直线A1相交的点划线(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其称作‘第二直线’)。
再次参照图2,上转动活塞139和下转动活塞149分别偏心地且可旋转地设置在上汽缸131和下汽缸141中。为此,上转动活塞139和下转动活塞149连接到马达轴121。实际上,通过在上汽缸131和下汽缸141内偏心旋转的上转动活塞139和下转动活塞149,压缩上汽缸131和下汽缸141中的制冷剂。
上支承部160和下支承部170设置在上汽缸131的上方或下汽缸141的下方。上支承部160用于排出在上压缩机构130和下压缩机构140中压缩的制冷剂。同样地,下支承部170用于排出在下压缩机构140中压缩的制冷剂。
具体地,上支承部160设置在机壳110的内侧、对应于上压缩机构130的上方。上支承部160中形成有第一制冷剂排出口161和第二制冷剂排出口163。第一制冷剂排出口161为这样的端口:在双压缩方式的情况下在上压缩机构130中压缩的制冷剂,或者在两级压缩方式的情况下在下压缩机构140和上压缩机构130中压缩的制冷剂,通过该端口排出到机壳110的内部空间中。同样地,第二制冷剂排出口163为在双压缩方式的情况下在下压缩机构140中压缩的制冷剂通过其排出到机壳110的内部空间中的端口。第二制冷剂排出口163与稍后将要描述的制冷剂排出通道(图未示)连通。
而且,尽管图中未示出,但在第一和第二制冷剂排出口161和163上设置第一和第二制冷剂排出阀。第一和第二制冷剂排出阀可被控制成,仅当在上压缩机构130和/或下压缩机构140中压缩的制冷剂处于预置的压力以上时,通过第一和第二制冷剂排出口161、163排出制冷剂。而且,第一和第二制冷剂排出阀可防止制冷剂倒流。
下支承部170设置在机壳110的内侧、对应于下压缩机构140的下方。因此,下支承部170基本设置在底盖113中而未设置在壳体115中。即,下支承部170的至少一部分可与底盖113水平地叠置。
即,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上汽缸131和下汽缸141设置在壳体115内,下支承部170设置在底盖113内。这样设置出于下述原因:连接到管道的上汽缸131和下汽缸141设置在壳体115中并且未连接到管道的下支承部170设置在底盖113内以使压缩机100的整体重心下移,因为用于供给制冷剂的管道穿过壳体115而未穿过底盖113。
下支承部170中形成有第三制冷剂排出口171、连接口173以及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口175。第三制冷剂排出口171是在双压缩方式或两级压缩方式的情况下在下压缩机构140中压缩的制冷剂通过其排出到下支承部170中的端口。为此,第三制冷剂排出口171的两端与下汽缸141的内部空间和下支承部170的内部空间连通。在双压缩方式的情况下,连接口173是下支承部170中的制冷剂通过其传送到第二制冷剂排出口163中的端口。为此,连接口173与制冷剂排出通道的下端和下支承部170的内部空间连通。而且,在两级压缩方式的情况下,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口175为下支承部170中的制冷剂通过其传送到上压缩机构130中的端口。因此,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口175的两端与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143的下端和下支承部170的内部空间连通。
第三制冷剂排出口171上设有第三制冷剂排出阀(图未示)。第三制冷剂排出阀可被控制成,仅当在下压缩机构140中压缩的制冷剂处于预置的压力以上时,通过第三制冷剂排出口171排出制冷剂。而且,第三制冷剂排出阀可防止制冷剂倒流。
尽管图中未示出,但压缩机100中形成有制冷剂排出通道。在双压缩方式的情况下,该制冷剂排出通道将在下压缩机构140中压缩并供给到下支承部170中的制冷剂排出。为此,制冷剂排出通道穿过上汽缸131、下汽缸141以及中间支承部150。而且,制冷剂排出通道的上端与第一制冷剂排出口161连通,制冷剂排出通道的下端与连接口173连通。因此,下制冷剂排出通道可为与图1的现有技术制冷剂排出通道P类似的部件。
在收集器180中被移除的液体制冷剂中的气态制冷剂被供给到压缩机100中。而且,收集器180与压缩机100之间设有用于传送制冷剂的四个管道。这些管道包括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第二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3、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以及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
具体地,在双压缩方式的情况下,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将低压制冷剂供给到上压缩机构130中。而且,在两级压缩方式的情况下,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将由下压缩机构140压缩的中间压力制冷剂供给到上压缩机构130中。
在双压缩方式的情况下,第二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3由四通阀189(稍后将对其进行描述)打开,使得其与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连通。然而,在两级压缩方式的情况下,第二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3由四通阀189关闭。
无论为何种压缩方式,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将低压制冷剂供给到下压缩机构140中。即,在双压缩方式和两级压缩方式的情况下,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将低压制冷剂供给到下压缩机构140中。
而且,在双压缩方式的情况下,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由四通阀189关闭。而且,在两级压缩方式的情况下,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通过四通阀189与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连通。因此,在两级压缩方式的情况下,在下压缩机构140中压缩的制冷剂通过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和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而被供给到上压缩机构130中。
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的一端、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的一端以及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的一端分别与上制冷剂吸入孔132、下制冷剂吸入孔142以及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143连通。而且,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的一端、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的一端以及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的一端分别被焊接及固定到壳体115的外圆周。上汽缸131中形成有上制冷剂吸入孔132。如上所述,下汽缸141的外圆周(即,第一突出部144的外圆周)中形成有下制冷剂吸入孔142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143。因此,在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的一端、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的一端以及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的一端被固定到壳体115的外圆周的情况下,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以及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之间的高度差可大体对应于上汽缸131与下汽缸141之间的高度差。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减小固定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以及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所需的高度。
四通阀189设置在收集器180中。四通阀189控制制冷剂的流动,从而允许压缩机100(即,上压缩机构130和下压缩机构140)以双压缩方式或两级压缩方式压缩制冷剂。具体地,在双压缩方式的情况下,四通阀189允许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与第二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3相互连通,并允许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与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相互中断。而且,在两级压缩方式的情况下,四通阀189允许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与第二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3相互中断,并允许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与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相互连通。因此,在双压缩方式的情况下,在四通阀189的作用下,低压制冷剂通过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和第二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3被供给到上压缩机构130中。而且,在两级压缩方式的情况下,在四通阀189的作用下,低压制冷剂通过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被供给到下压缩机构140中,并且由下压缩机构140压缩的中间压力制冷剂通过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和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被供给到上压缩机构130中。
在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运转。
图4和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运转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的油供给量之间的差异的视图。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的振动频率之间的差异的视图。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的容量之间的差异的视图。
参照图4,在双压缩方式的情况下,四通阀189允许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与第二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3相互连通,并允许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与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相互中断。因此,低压制冷剂经由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和第二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3被供给到上压缩机构130中,并经由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被供给到下压缩机构140中。
在上压缩机构130中压缩的高压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排出口161排出到机壳110的内部空间中。而且,下压缩机构140所压缩的制冷剂经由第三排出口171传送到下支承部170中。传送到下支承部170中的制冷剂经由连接口173排出到制冷剂排出通道中。随后,制冷剂流入制冷剂排出通道中并经由第二制冷剂排出口163排出到机壳110的内部空间中。在此,由于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被四通阀189关闭,所以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可阻止下支承部170中的制冷剂经由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口175流入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中。
参照图5,在两级压缩方式的情况下,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与第二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3相互中断,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与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连通。因此,低压制冷剂经由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被供给到下压缩机构140中,下压缩机构140所压缩的中间压力制冷剂经由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和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被供给到上压缩机构130中。供给到上压缩机构130中的制冷剂被上压缩机构130压缩并通过第一制冷剂排出口161排出到机壳110的内部空间中。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可充分地减小对焊接到机壳110的那些管道(即,第一上制冷剂供给管道181、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以及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进行相互焊接所需的高度。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减小设置在机壳110内侧的部件的总高度。另外,由于设置在机壳110内侧的部件的总高度减小,所以可充分减小油的流动距离,并可降低压缩机100的重心。
如图6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可观察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油的供给量增大。另外,如图8所示,预计到因油的供给量的增大促使压缩机100运转的性能系数(COP)显著增大。而且,如图7所示,根据本实施例,可观察到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压缩机100的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减小。
在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压缩机。
图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压缩机的下汽缸的平面图。在下面对第二实施例的描述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将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9,在本实施例中,下制冷剂吸入孔242的外端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243的外端设置在下汽缸241的外圆周上,即,第一突出部244和第二突出部245的外圆周的其中一者上。在本实施例中,下制冷剂吸入孔242的外端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243的外端设置在第一突出部244的外圆周上。而且,下制冷剂吸入孔242的外端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243的外端中的每一者均可具有关于下汽缸241中心的预设角度。在此,下制冷剂吸入孔242的外端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243的外端可相对于第一直线A1相互对称,并可与第二突出部245的外端相对于一条点划线A3对称,该点划线A3垂直于第一直线A1(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其称作‘第三直线’)。
下制冷剂吸入孔242的外端的位置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243的外端的位置,用于防止连接到下制冷剂吸入孔242的外端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243的外端的那些管道(即,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在它们被焊接到彼此时发生热变形。另外,考虑到稍后将要描述的收集器180,这些位置用于很容易地固定管道。即,当下制冷剂吸入孔242的端部与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243的外端之间的圆心角增大时,用于在预定位置处将下制冷剂吸入孔242的外端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243的外端连接到收集器180的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的长度增长。而且,为了防止这些管道的长度增长,应该加工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另一方面,当下制冷剂吸入孔242的外端与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243的外端之间的圆心角减小时,可很容易地固定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然而,当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被焊接时,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可发生热变形。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下制冷剂吸入孔242的端部与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243的外端之间的圆心角被决定为介于一范围内,在该范围内,当固定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时发生的热变形被防止,并且下制冷剂供给管道185和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187被容易地固定。此外,可预计到即使下制冷剂吸入孔242与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243之间的角度小于约180°时,这些管道的长度与第一实施例相比也显著减小。
应该理解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构想到许多其它的将会落入本发明原理的实质和范围内的变型及实施例。更具体地,在说明书、附图以及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对主题组合配置的组成部件和/或配置方案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
在根据实施例的压缩机中,在两级压缩机方式的情况下,被引入下压缩机构中的制冷剂流入其中的下供给管道,以及从下供给管道排出的制冷剂流入其中的中间压力排出管道,均连接到下汽缸。即,连接到压缩机的三个管道中的至少两个管道可被固定在相同的高度,以减小设置在机壳内的这些部件的总高度。
因此,由于设置在机壳中的多个部件的高度减小,所以可提高位于机壳下部的油的排出效率。
而且,由于压缩机的整体重心形成于下侧,所以可预计到在压缩机运转时产生的振动减小。
而且,由于管道的长度明显减小,所以可将性能衰退(如压力下降)降至最小。
尽管已参照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这些实施例,但应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构想到许多其它的将会落入到本发明原理的实质和范围内的变型及实施例。更具体地,可在说明书、附图以及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对主题组合配置的组成部件和/或配置方案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配置方案进行修改和变型以外,可替代的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也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3)
1.一种压缩机,包括:
机壳,在所述机壳中限定一封闭的内部空间;
下压缩机构,其被设于所述机壳的所述内部空间中用以压缩制冷剂,所述下压缩机构包括:限定用于压缩制冷剂的空间的下汽缸,在所述下汽缸内旋转用以压缩制冷剂的下转动活塞,用于吸入待压缩的制冷剂的制冷剂吸入孔,以及用于排出压缩的制冷剂的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
上压缩机构,其被设于所述机壳的所述内部空间中用以与所述下压缩机构一起同时压缩制冷剂,或者接连地再次压缩由所述下压缩机构压缩的制冷剂,所述上压缩机构包括:限定用于压缩制冷剂的空间的上汽缸,以及在所述上汽缸中旋转用以压缩制冷剂的上转动活塞;
支承部,其被设于所述机壳的内部空间中,用以接收由所述下压缩机构压缩的制冷剂;
下制冷剂供给管道,当制冷剂由下压缩机构和上压缩机构同时或接连地压缩时,所述下制冷剂供给管道将制冷剂供给到所述下压缩机构中,所述下制冷剂供给管道直接连接到所述制冷剂吸入孔;
上制冷剂供给管道,当制冷剂由所述下压缩机构和所述上压缩机构同时压缩时,所述上制冷剂供给管道将制冷剂供给到所述上压缩机构中;以及
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当制冷剂由所述下压缩机构和所述上压缩机构接连地压缩时,所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将由所述下压缩机构压缩的制冷剂传送到所述上压缩机构中,所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直接连接到所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机壳包括:
限定所述机壳的上部的外观的顶盖;
限定所述机壳的下部的外观的底盖;以及
限定除所述机壳的上部和下部以外的、所述机壳的其余部分的外观的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下压缩机构和所述上压缩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内部空间的、对应于所述壳体的部分中,并且
所述支承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内部空间的、对应于所述底盖的部分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下制冷剂供给管道、所述上制冷剂供给管道以及所述中间压力制冷剂供给管道中的每一者均被固定到所述壳体的外圆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制冷剂吸入孔的两端被限定在所述下汽缸的内圆周和外圆周中,
其中,所述制冷剂吸入孔的被限定在所述下汽缸内圆周中的一端与所述下汽缸的在其中压缩制冷剂的内部空间连通,并且
所述制冷剂吸入孔的被限定在所述下汽缸外圆周中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下制冷剂供给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的两端被限定在所述下汽缸的外圆周和底面中,
其中,所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的被限定在所述下汽缸外圆周中的一端连接到所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并且
所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的被限定在所述下汽缸底面中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承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从所述支承部被引入到所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的制冷剂以预置的角度改变方向,并排出到所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制冷剂吸入孔与所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相对于所述下汽缸的中央以预置的角度相互分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在所述下汽缸的外圆周上设置用于将所述下汽缸固定到所述机壳的突出部,并且
在所述突出部中限定所述制冷剂吸入孔和所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在所述下汽缸的外圆周上设置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以预置的圆心角相互分隔,用以将所述下汽缸固定到所述机壳,并且
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两者中,或者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中的一者中,分别限定所述制冷剂吸入孔和所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制冷剂吸入孔和所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孔被限定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中的一者中,并相对于所述下汽缸的中央以预置的角度相互分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当制冷剂被同时进行压缩时,由所述下压缩机构压缩的制冷剂流经所述支承部并排出到所述机壳的内部空间,当制冷剂被接连地进行压缩时,由下压缩机构压缩的制冷剂通过所述支承部流到所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中,从而被传送到所述上压缩机构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还包括阀,所述阀用于控制制冷剂的流动,以便通过所述下制冷剂供给管道和所述上制冷剂供给管道将制冷剂供给到所述下压缩机构和所述上压缩机构中的每一者中,从而在所述下压缩机构和所述上压缩机构中同时压缩制冷剂;或者通过所述上制冷剂供给管道和所述中间压力制冷剂排出管道,将制冷剂供给到所述下压缩机构中并将由所述下压缩机构压缩的制冷剂供给到所述上压缩机构中,从而在所述下压缩机构和所述上压缩机构中接连地压缩制冷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00068052A KR101679860B1 (ko) | 2010-07-14 | 2010-07-14 | 압축기 |
KR10-2010-0068052 | 2010-07-1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38088A true CN102338088A (zh) | 2012-02-01 |
CN102338088B CN102338088B (zh) | 2015-03-11 |
Family
ID=44904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3303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38088B (zh) | 2010-07-14 | 2011-05-18 | 压缩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05722B2 (zh) |
EP (1) | EP2407669B1 (zh) |
KR (1) | KR101679860B1 (zh) |
CN (1) | CN10233808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97370A (zh) * | 2014-05-29 | 2016-02-03 | 青岛胶南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一种带双排气压缩机系统的热泵干衣机及控制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02620B (en) * | 2012-06-01 | 2020-04-22 | Advanced Risc Mach Ltd | A parallel parsing video decoder and method |
KR102091848B1 (ko) | 2013-01-04 | 2020-03-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에서 사용자의 감정 정보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US10254013B2 (en) * | 2014-03-03 | 2019-04-09 |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 Two-stage rotary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having same |
CN103953544B (zh) * | 2014-04-10 | 2016-01-27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压缩机和空调器 |
CN105443382B (zh) * | 2014-06-09 | 2018-02-09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压缩机及空调器 |
WO2020059096A1 (ja) * | 2018-09-20 | 2020-03-26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CN113250963B (zh) * | 2020-02-13 | 2022-07-12 |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06128A (en) * | 1992-03-02 | 1994-04-2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charge valve device of a rotary compressor |
US20060201171A1 (en) * | 2005-03-10 | 2006-09-14 | Sunpower, Inc. | Dual mode compressor with automatic compression ratio adjustment for adapting to multiple operating conditions |
CN1847662A (zh) * | 2001-09-27 | 2006-10-18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 |
CN101684815A (zh) * | 2008-09-27 | 2010-03-31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二级旋转压缩机 |
CN101743404A (zh) * | 2007-08-28 | 2010-06-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旋转压缩机 |
CN101765715A (zh) * | 2007-07-31 | 2010-06-3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二级旋转式压缩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20751A (ja) * | 1990-05-15 | 1992-01-24 | Toshiba Corp | 冷凍サイクル |
JP3389539B2 (ja) * | 1999-08-31 | 2003-03-24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内部中間圧型2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
JP2001271776A (ja) | 2000-03-24 | 2001-10-05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
US7128540B2 (en) * | 2001-09-27 | 2006-10-3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Refrigeration system having a rotary compressor |
TW200406547A (en) * | 2002-06-05 | 2004-05-01 | Sanyo Electric Co | Internal intermediate pressure multistage compression type rotary compressor,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cement ratio setting method |
KR101268612B1 (ko) * | 2008-11-17 | 2013-05-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주파수 가변 압축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2010
- 2010-07-14 KR KR1020100068052A patent/KR10167986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
- 2011-04-26 US US13/094,627 patent/US8905722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5-11 EP EP11165682.3A patent/EP2407669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1-05-18 CN CN201110133031.0A patent/CN10233808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06128A (en) * | 1992-03-02 | 1994-04-2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charge valve device of a rotary compressor |
CN1847662A (zh) * | 2001-09-27 | 2006-10-18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 |
US20060201171A1 (en) * | 2005-03-10 | 2006-09-14 | Sunpower, Inc. | Dual mode compressor with automatic compression ratio adjustment for adapting to multiple operating conditions |
CN101765715A (zh) * | 2007-07-31 | 2010-06-3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二级旋转式压缩机 |
CN101743404A (zh) * | 2007-08-28 | 2010-06-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旋转压缩机 |
CN101684815A (zh) * | 2008-09-27 | 2010-03-31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二级旋转压缩机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97370A (zh) * | 2014-05-29 | 2016-02-03 | 青岛胶南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一种带双排气压缩机系统的热泵干衣机及控制方法 |
CN105297370B (zh) * | 2014-05-29 | 2019-08-27 | 青岛胶南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一种带双排气压缩机系统的热泵干衣机及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407669A3 (en) | 2014-12-10 |
US8905722B2 (en) | 2014-12-09 |
CN102338088B (zh) | 2015-03-11 |
KR20120007337A (ko) | 2012-01-20 |
EP2407669A2 (en) | 2012-01-18 |
US20120014816A1 (en) | 2012-01-19 |
KR101679860B1 (ko) | 2016-11-25 |
EP2407669B1 (en) | 2018-05-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38088A (zh) | 压缩机 | |
CN103775338B (zh) |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循环系统 | |
JP5758221B2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CN102094821A (zh) | 回转压缩机 | |
CN105526166A (zh) |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 |
CN104929933B (zh) | 旋转式压缩机 | |
CN203717345U (zh) | 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
CN104763634A (zh) | 双级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
CN105339666B (zh) | 多级压缩机及冷冻循环装置 | |
CN203201804U (zh) | 挡油板及使用该挡油板的压缩机 | |
CN104948466B (zh) |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冷冻循环装置 | |
CN1904370B (zh) | 多段旋转式压缩机 | |
CN103291617B (zh) | 涡旋压缩机及空气调和装置 | |
CN112145428A (zh) | 一种压缩机的上壳盖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CN103062054A (zh) | 转子涡旋组合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 |
CN105090031B (zh) |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
CN108035880A (zh) | 一种变转速变排量多转子压缩机及其变排量控制方法 | |
CN204627986U (zh) | 双级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
CN204783675U (zh) |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冷冻循环装置 | |
CN106762642A (zh) | 旋转压缩机 | |
CN101128673B (zh) | 多级旋转压缩机 | |
CN206785648U (zh) | 旋转式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 | |
CN206972541U (zh) |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 |
CN205784057U (zh) | 一种分液器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 |
CN105258413B (zh) |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用储液器及具有其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