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6639B - 一种天然等同物大茴香醛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然等同物大茴香醛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6639B
CN102336639B CN201110195695XA CN201110195695A CN102336639B CN 102336639 B CN102336639 B CN 102336639B CN 201110195695X A CN201110195695X A CN 201110195695XA CN 201110195695 A CN201110195695 A CN 201110195695A CN 102336639 B CN102336639 B CN 1023366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production method
anisic aldehyde
aubepine
natu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956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36639A (zh
Inventor
杨少凡
刘新伟
赖积南
黄江涛
文天寿
胡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ul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WANSHAN PERFU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WANSHAN PERFU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WANSHAN PERFU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9569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366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36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6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6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66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等同物大茴香醛的生产方法。该方法是以天然大茴香脑为原料,采用二氧化锰为氧化剂,在浓度为40%~45%的稀硫酸介质中发生氧化反应,天然等同物大茴香脑、二氧化锰、水和稀硫酸按1~3∶2~4∶3~5∶5~7的投料比例投入反应釜中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过压滤分离,静置分层,中和反应,减压蒸馏得到天然大茴香醛。该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得到的大茴香醛香气纯正,浓度在98.0%以上,天然度可达95%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天然等同物大茴香醛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香料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由大茴香脑氧化合成大茴香醛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等同物是指用合成方法制得到的物质,或用化学方法从天然原料加工得到的物质,其化学结构和性质等同于存在于天然产品中的物质。
大茴香醛(anisaldehyde),化学名为4-甲氧基苯甲醛(4-methoxybenzaldehyde),它具有强烈的茴芹和山楂香气,芬芳诱人,香气持久,同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香料工业。大茴香醛是合成茴香醇及其酯类化合物、茴香酸及其酯类化合物、茴香腈的原料,也是合成羟胺苄青霉素的原料,是极为重要的合成香料、医药中间体。由茴脑制备大茴香醛的主要方法有重铬酸盐法、硫酸、硝酸银法、二氧化锰法、臭氧化法和电合成法等。重铬酸盐法和硫酸、硝酸银法是较为古老的合成方法,大茴香醛收率较低,约50%左右,存在制备条件苛刻、操作困难、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在生产上难以应用。
钟文海发表的《茴油氧化制备大茴香醛的工艺改进》中提出了以高品位天然软锰粉(MnO2)和稀硫酸为氧化剂,对茴油中的茴脑进行氧化制备大茴香醛。在氧化反应过程中加入阻聚剂,减少大茴香醛的聚合。将氧化反应后的混合物用气压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再经过油水分离器除去废硫酸,用饱和碳酸钠中和,然后减压蒸馏,得到大茴香醛,质量收率达到了74%。
该方法虽然提高了收率,避免使用有毒的甲苯进行萃取,但是增加了设备成本和原料成本(阻聚剂较贵),使用的硫酸量大,产生的废酸多,在工业生产中废酸不易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天然等同物大茴香醛的生产方法,在保证总收率较高的情况下,提高了产品的纯度和天然度。该方法生产出的大茴香醛的天然度可达95%以上,纯度大于98.0%,产品的总收率为65~68%。
本发明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步骤为:
(1)氧化反应,将含量≥98.0%的天然等同物大茴香脑、二氧化锰、水和浓度为40%~45%的稀硫酸按1~3∶2~4∶3~5∶5~7的投料比例投入反应釜中进行氧化反应,保持在120~140℃下反应105~120分钟;
(2)压滤分离,氧化反应结束后的物料趁热放入压滤罐进行压滤分离,压滤90~120分钟,然后收集滤液;
(3)静止分层,将滤液静置分层,上层为茴香醛粗品,同时要定时排掉下层的水;
(4)中和反应,往茴香醛粗品中加入纯碱进行中和反应,除去含有的少量酸性物质;
(5)减压精馏,将中和后的茴香醛粗品投入金属波纹填料塔进行精馏,最后得到茴香醛产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氧化反应中,优选投料比为天然大茴香脑∶二氧化锰∶水∶硫酸=1∶3∶4∶6。
所述氧化反应,优选反应温度为130℃。
所述减压精馏的的条件如为:压力100~150Pa,釜温100~120℃。
采用该生产工艺由大茴香脑制备大茴香醛的总收率为65~68%,得到的大茴香醛香气纯正,浓度98.0%以上,天然度可达95%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工艺过程,操作简单、可行,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成本低。
2、无需加入有机溶剂剂进行萃取,对环境污染小。
3、得到的大茴香醛香气纯正,产品纯度高,天然度高。
4、采用的硫酸浓度提高了,反应更彻底了,用量少了,产生的废酸少了,处理费用减低。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附图标记:反应釜1,压滤罐2,澄清罐3;中和罐4,填料精馏塔5。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将20kg大茴香脑、120kg稀硫酸、60kg二氧化锰和80kg水边搅拌边投入反应釜内,10分钟内慢慢升温至120℃,在恒温下反应120min。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料趁热放入压滤罐进行压滤,约用时90分钟,滤液从罐底排出,滤渣从罐顶取出。从压滤罐底部排出的滤液经管道进入分液罐中静置分层,并定时排掉下沉的水,中间产品大茴香醛粗品从分液罐底部经管道进入中和罐。由于所得大茴香醛粗品中因含有部份硫酸而呈现酸性,用纯碱调节溶液PH值呈中性,经静置分层后从底部排出非油溶液,得茴香醛粗油。所得茴香醛粗油以油泵、管道输送至精镏塔中进行精馏,精馏条件如下:釜温110℃,压力100Pa,从塔顶采油速率为30~40kg/h,得到的茴香醛产品12.9克,总收率64.5%,纯度98.262%。
实施例2
将20kg大茴香脑、115kg稀硫酸、59kg二氧化锰和80kg水边搅拌边投入反应釜内,10分钟内慢慢升温至120℃,在恒温下反应110min。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料趁热放入压滤罐进行压滤,约用时100分钟,滤液从罐底排出,滤渣从罐顶取出。从压滤罐底部排出的滤液经管道进入分液罐中静置分层,并定时排掉下沉的水,中间产品大茴香醛粗品从分液罐底部经管道进入中和罐。由于所得大茴香醛粗品中因含有部份硫酸而呈现酸性,用纯碱调节溶液PH值呈中性,经静置分层后从底部排出非油溶液,得茴香醛粗油。所得茴香醛粗油以油泵、管道输送至精镏塔中进行精馏,精馏条件如下:釜温115℃,压力96Pa,从塔顶采油速率为30~35kg/h,得到的茴香醛产品13.3克,总收率66.5%,纯度98.913%。
实施例3
将20kg大茴香脑、114kg稀硫酸、58kg二氧化锰和80kg水边搅拌边投入反应釜内,10分钟内慢慢升温至130℃,在恒温下反应120min。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料趁热放入压滤罐进行压滤,约用时90分钟,滤液从罐底排出,滤渣从罐顶取出。从压滤罐底部排出的滤液经管道进入分液罐中静置分层,并定时排掉下沉的水,中间产品大茴香醛粗品从分液罐底部经管道进入中和罐。由于所得大茴香醛粗品中因含有部份硫酸而呈现酸性,用纯碱调节溶液PH值呈中性,经静置分层后从底部排出非油溶液,得茴香醛粗油。所得茴香醛粗油以油泵、管道输送至精镏塔中进行精馏,精馏条件如下:釜温115℃,压力90Pa,从塔顶采油速率为35~40kg/h,得到的茴香醛产品13.5克,总收率67.5%,纯度98.735%。
实施例4
将20kg大茴香脑、113kg稀硫酸、57kg二氧化锰和80kg水边搅拌边投入反应釜内,10分钟内慢慢升温至140℃,在恒温下反应113min。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料趁热放入压滤罐进行压滤,约用时110分钟,滤液从罐底排出,滤渣从罐顶取出。从压滤罐底部排出的滤液经管道进入分液罐中静置分层,并定时排掉下沉的水,中间产品大茴香醛粗品从分液罐底部经管道进入中和罐。由于所得大茴香醛粗品中因含有部份硫酸而呈现酸性,用纯碱调节溶液PH值呈中性,经静置分层后从底部排出非油溶液,得茴香醛粗油。所得茴香醛粗油以油泵、管道输送至精镏塔中进行精馏,精馏条件如下:釜温118℃,压力90Pa,从塔顶采油速率为35~40kg/h,得到的茴香醛产品13.5克,总收率67.5%,纯度98.908%。
实施例5
将20kg大茴香脑、112kg稀硫酸、56kg二氧化锰和80kg水边搅拌边投入反应釜内,10分钟内慢慢升温至110℃,在恒温下反应105min。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料趁热放入压滤罐进行压滤,约用时110分钟,滤液从罐底排出,滤渣从罐顶取出。从压滤罐底部排出的滤液经管道进入分液罐中静置分层,并定时排掉下沉的水,中间产品大茴香醛粗品从分液罐底部经管道进入中和罐。由于所得大茴香醛粗品中因含有部份硫酸而呈现酸性,用纯碱调节溶液PH值呈中性,经静置分层后从底部排出非油溶液,得茴香醛粗油。所得茴香醛粗油以油泵、管道输送至精镏塔中进行精馏,精馏条件如下:釜温115℃,压力85Pa,从塔顶采油速率为35~45kg/h,得到的茴香醛产品13.3克,总收率66.5%,纯度98.339%。
实施例6
将20kg大茴香脑、115kg稀硫酸、57kg二氧化锰和80kg水边搅拌边投入反应釜内,10分钟内慢慢升温至120℃,在恒温下反应120min。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料趁热放入压滤罐进行压滤,约用时90分钟,滤液从罐底排出,滤渣从罐顶取出。从压滤罐底部排出的滤液经管道进入分液罐中静置分层,并定时排掉下沉的水,中间产品大茴香醛粗品从分液罐底部经管道进入中和罐。由于所得大茴香醛粗品中因含有部份硫酸而呈现酸性,用纯碱调节溶液PH值呈中性,经静置分层后从底部排出非油溶液,得茴香醛粗油。所得茴香醛粗油以油泵、管道输送至精镏塔中进行精馏,精馏条件如下:釜温115℃,压力85Pa,从塔顶采油速率为35~40kg/h,得到的茴香醛产品13.6克,总收率68.0%,纯度98.725%。
实施例7
将20kg大茴香脑、116kg稀硫酸、57kg二氧化锰和80kg水边搅拌边投入反应釜内,10分钟内慢慢升温至130℃,在恒温下反应110min。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料趁热放入压滤罐进行压滤,约用时100分钟,滤液从罐底排出,滤渣从罐顶取出。从压滤罐底部排出的滤液经管道进入分液罐中静置分层,并定时排掉下沉的水,中间产品大茴香醛粗品从分液罐底部经管道进入中和罐。由于所得大茴香醛粗品中因含有部份硫酸而呈现酸性,用纯碱调节溶液PH值呈中性,经静置分层后从底部排出非油溶液,得茴香醛粗油。所得茴香醛粗油以油泵、管道输送至精镏塔中进行精馏,精馏条件如下:釜温110℃,压力85Pa,从塔顶采油速率为35~40kg/h,得到的茴香醛产品13.4克,总收率67.0%,纯度98.881%。

Claims (7)

1.一种天然等同物大茴香醛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氧化反应:将天然等同物大茴香脑、氧化剂、水和浓度为40% ~ 45%的稀硫酸按1~3: 2~4 : 3~5 : 5~7的投料比例投入反应釜中进行氧化反应;所述氧化反应的反应温度:120~140℃;所述氧化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05~120分钟;
(2)压滤分离:氧化反应结束后的物料趁热放入压滤罐进行压滤分离,收集滤液;
(3)静止分层:将滤液静置分层,上层为茴香醛粗品;
(4)中和反应:往茴香醛粗品中加入纯碱进行中和反应;
(5)减压精馏:将中和后的茴香醛粗品投入精馏塔进行减压精馏,最后得到茴香醛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等同物大茴香醛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中的茴香脑含量≥9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等同物大茴香醛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的氧化剂为二氧化锰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等同物大茴香醛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优选反应温度:1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等同物大茴香醛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分离的压滤时间为90~12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等同物大茴香醛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精馏采用金属波纹填料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等同物大茴香醛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精馏的条件为:压力小于100Pa,釜温100~120℃。
CN201110195695XA 2011-07-13 2011-07-13 一种天然等同物大茴香醛的生产方法 Active CN1023366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95695XA CN102336639B (zh) 2011-07-13 2011-07-13 一种天然等同物大茴香醛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95695XA CN102336639B (zh) 2011-07-13 2011-07-13 一种天然等同物大茴香醛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6639A CN102336639A (zh) 2012-02-01
CN102336639B true CN102336639B (zh) 2013-12-11

Family

ID=45512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95695XA Active CN102336639B (zh) 2011-07-13 2011-07-13 一种天然等同物大茴香醛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366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2125A (zh) * 2012-11-08 2013-04-03 南宁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茴香酸的制备方法
CN103497094B (zh) * 2013-09-18 2016-08-17 四川惠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茴香醛的制备方法
CN105254480B (zh) * 2015-11-19 2017-03-29 广西万山香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茴香醛的制备方法
CN110885285B (zh) * 2019-11-29 2022-11-18 安徽圣诺贝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的大茴香醛的合成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37863U (zh) * 2010-07-07 2011-02-09 广西万山香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茴香醛生产线
CN102050712A (zh) * 2010-12-21 2011-05-11 中山大学 一种茴香醛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37863U (zh) * 2010-07-07 2011-02-09 广西万山香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茴香醛生产线
CN102050712A (zh) * 2010-12-21 2011-05-11 中山大学 一种茴香醛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二氧化锰氧化茴脑制备茴香醛的工艺研究;李正球 等;《林产化学与工业》;20090831;第29卷(第4期);第59-62页 *
李正球 等.二氧化锰氧化茴脑制备茴香醛的工艺研究.《林产化学与工业》.2009,第29卷(第4期),第59-62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6639A (zh) 201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8639B (zh) 一种用茶叶制备的天然茶叶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36639B (zh) 一种天然等同物大茴香醛的生产方法
CN104450202B (zh) 一种高纯度柑橘果皮精油的制备方法
CN102965198A (zh) 一种提取加工薰衣草精油的方法
CN101845362A (zh) 一种从茶油中富集油酸的方法
CN110283158A (zh) 一种从烟草浸提液中回收植物碱的方法
CN101774879B (zh) 从煤焦油中同时提取高纯度β-甲基萘和吲哚的方法
CN102553295A (zh) 一种新型连续精萃液态原料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
CN101317649B (zh) 灵芝孢子油的制备方法
CN105367370A (zh) 一种从提取天然维生素e后的脚料中提取角鲨烯的方法
CN1982279B (zh) 一种制备莽草酸的新技术
CN105294491B (zh) 一种氰乙酸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2746221B (zh) 一种从煤焦油洗油中提取喹啉的方法
CN1587321A (zh) 从辣椒中分离辣椒红素和辣椒碱的方法
CN101096614A (zh) 玫瑰精油真空水散冲蒸亚临界萃取技术
CN108383702B (zh) 一种从山苍子头油中提取香茅醛的方法
CN100376519C (zh) 一种制备角鲨烯的方法
CN102241565A (zh) 一种从烟草中同步提取茄尼醇和烟碱的方法
CN102206241B (zh) 一种从青霉素废渣中提取高纯麦角甾醇和饲料蛋白的工艺
CN109748900A (zh) 一种ε-癸内酯合成香料的生产方法
CN105176687A (zh) 一种提取丁香油的方法
CN108752177A (zh) 一种合成反式-2-己烯醛的方法
CN105254480B (zh) 一种大茴香醛的制备方法
CN115010572A (zh) 一种提取角鲨烯和维生素e的方法
CN201737863U (zh) 一种大茴香醛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35400 ten mile Industrial Park, Ling Town,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Qinzhou, Lingsha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Yulan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35400 ten mile Industrial Park, Lingshan County,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Qinzhou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WANSHAN SPIC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kind of production method of natural equivalent anisaldehyd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Lingshan Sub-branch

Pledgor: Guangxi Yulan Bio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450000131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