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49C - 变焦型相机的曝光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焦型相机的曝光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49C
CN1023349C CN86100987A CN86100987A CN1023349C CN 1023349 C CN1023349 C CN 1023349C CN 86100987 A CN86100987 A CN 86100987A CN 86100987 A CN86100987 A CN 86100987A CN 1023349 C CN1023349 C CN 102334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sh
value
iso
camera
focal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86100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86100987A (zh
Inventor
铃木喜治郎
星野康
牧野正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643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S6116203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10544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S6126913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86100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6100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4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2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in accordance with change of l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08Control effected solel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ponse,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received by the camera, of a built-in light-sensitive device
    • G03B7/091Digital circuits
    • G03B7/097Digital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both exposure time and aper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 Stroboscope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变焦型相机(其孔径值根据焦距的改变而改变)提供一个曝光控制装置和一个电子闪光控制装置,而不需要任何复杂的机构和任何大容量存贮器。这种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测光值根据该曝光控制装置内的测光值与快门速度对应关系表中的焦距的变化而移位。所说的电子闪光控制装置包括一个表格,给出了每一个对应于胶片速度值的电子闪光时间值和摄影距离,其中所说的闪光时间值,当焦距变化时,根据变焦镜头开孔值之间的差而随胶片速度移位。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能改变摄影镜头焦距的相机,特别涉及一种使用程序快门的变焦型相机,当相机的焦距改变时摄影镜头的开孔值也随之变化。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改进了的变焦型相机的曝光控制装置和电子闪光控制装置,这种改进以相当少的存贮器容量获得恰当的曝光和闪光时间。
通常,变焦型相机的结构是这样的:随着其主透镜系统的移动而移动透镜系统,或插入、移去辅助透镜系统,从而改变摄影镜头的焦距f。另一方面,众所周知,在其主焦点与其出射光瞳位置重合的透镜中,很好地满足下列关系:
D/f=1/F
其中D为出射光瞳直径,f为摄影镜头焦距,F为F数。
通常在具有内装孔径单元的变焦型相机中,上述关系表明,即使短焦透镜f(W)和长焦透镜f(T)的孔径相同,它们之间的F数也不相同。换言之,使用f(W)时提供给胶片表面的曝光量与使用f(T)时不同,即使快门速度条件相同时也是如此。图4说明了上述情况,其中指出在相同的快门速度(即相同的曝光时间条件)下用电磁程序控制快门进行曝光,由于曝光时F数互不相同,因此提供给胶片表面的曝光量也互不相同。
在具有普通变焦镜头的相机中,它的AE光接收器前面有一个孔径调节机构或类似的东西,以便根据孔径值的变化(其根据摄影镜头焦距的变化而变化)来改变孔径大小或滤光片密度,同时补偿了曝光 量。这使得这种相机结构复杂。另一方面,在使用程序快门的变焦型相机中(它是依据存贮的相应于物体亮度的快门速度进行自动曝光的),需要以这种方式进行自动曝光,即事先把相应于焦距f(W),f(T)等的各个表格存贮起来,并且在工作时调用相应于某个焦距的表。
在具有孔径-快门组合件的相机中,可以按照图6中A所示的开启快门过程中的孔径尺寸变化曲线来改变孔径尺寸,从而控制电子闪光摄影的曝光量。这也是众所周知的。
如上所述,在电子闪光摄影的曝光量由闪光发射的开始时刻控制的情况下,当使用变焦型相机时,可以考虑使用与上述相同的装置。
但是,在变焦型相机中,对每个焦距都需要准备一个开启电子闪光发射的时间表,这就需要大的存贮容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变焦型相机提供一个曝光控制装置,它不需要任何复杂的机构和任何大容量存贮器就可以完成自动曝光。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控制电子闪光时间的控制装置,它也不需要任何复杂的机构和任何大容量存贮器。
本发明是要达到上述目的的,并且通过用于变焦型相机(其孔径值根据焦距的改变而改变)的曝光控制装置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这种曝光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测光值根据该曝光控制装置内的测光值和快门速度的对应关系表中的焦距的变化而移位。
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对变焦型相机(其孔径值可以按照焦距的改变而改变)提供一个电子闪光控制装置,所说的电子闪光控制装置包括一个表格,给出了每一个对应于胶片速度值的电子闪光时间值和摄影距离,其中所说的闪光时间值,当焦距变化时,根据变焦镜头开孔值之间的差而随胶片速度移位。
图1分别表示短焦点和长焦点用于双焦相机的状态;
图2是本发明中使用的测光装置实例的电路图;
图3表示图2中每个终端的输入和输出两种状态;
图4表示本发明的基本框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使用双焦型相机时曝光量之间的差别的曲线图;
图7表示本发明类似于图4的基本框图实例。
图1表示一种双焦型相机,它是变焦型相机的一个例子;图1(a)表示一种状态,即把镜头筒11推向相机机身一侧,使镜头焦距变为短焦距f(W);图1(b)表示一种状态,即把镜头筒11从相机内拉出,使镜头焦距变成长焦f(T),其中10表示胶片表面。
摄影镜头由一个主透镜系统12和可插入主透镜系统12的辅助透镜系统13组成,二者都安装在镜头筒11上。当镜头筒11推入时,辅助透镜系统13将从摄影镜头光路上移开,形成一个短焦镜头f(W),而当透镜筒11拉出时,辅助透镜系统13放在光路上,与主透镜系统12共同形成一个长焦镜头f(T)。而且,快门装置14(其也可以作为一个孔径光
Figure 861009878_IMG2
)放在主透镜系统12的内部。
镜头筒11在摄影镜头光路上沿着导轨15前后移动时,将一个焦距变成另一个焦距。在导轨15上有微型开关S(W)和S(T)当镜头处于短焦镜头f(W)位置时,使微型开关S(W)接通,而当镜头处于长焦镜头f(T)位置时,使微型开关S(T)接通。在短焦镜头状态,镜头开孔F数为F:3.3,而在长焦镜头状态则为F:5.8。这在对应于ISO100胶片的曝光量(EV)项中,其差别为1 2/3 。
图2表示可以用于本发明的测光电路的实例简图,该电路设计成以这样一种方式检测物体的亮度,即光接收器硫化镉面对着物体,清除电容C1的电荷,然后经过一个充电时间TLS,使电容C1充电到规定的电压VC,从而检测物体亮度。
图3表示图2所示各部分的输出电压。按如下方法测量使信号AEI翻转所需要的时间TLS,即通过快门释放按钮的第一开关S1与AEO部分接通,产生一个脉冲信号去清除电容C1的电荷,然后开始充电,而当电容C1上的电压上升到规定的电压VC时,比较器CP使AEI信号翻转,这样对从电容C1开始充电到信号AEI翻转所需的时间(测光时间)进行计数。
表1给出测光时间TLS、对应于ISO100的胶片速度的光量值(LV)、按一定宽度分割LV的测光区AET三者之间关系的实例,其中,括号内的差值表示的△TLS代表相应的范围。
表2给出使用短焦距f(W)时,对应于测光区AET的快门速度TAE(控制器打开时,操作快门叶片所需的时间)的实例。在此表中,其中所示的快门速度TAE代表使用ISO100速度的胶片时所用的速度。图4中所示的存贮装置5存有一个表明测光区AET和快门速度TAE关系的表格,其内容示于表2。
表1
(单位:ms)
测光区AET    光量值LV(ISO  100)    测光时间TLS(差)
0 ~16 5/6 ~0.92(0.92)
1 16 5/6 ~16 3/6 0.92~1.05(0.13)
2 16 3/6 ~16 1/6 1.05~1.19(0.14)
3 16 1/6 ~15 5/6 1.19~1.35(0.16)
4 15 5/6 ~15 3/6 1.35~1.53(0.18)
5 15 3/6 ~15 1/6 1.53~1.74(0.21)
6 15 1/6 ~14 5/6 1.74~1.97(0.23)
7 14 5/6 ~14 3/6 1.97~2.24(0.27)
8 14 3/6 ~14 1/6 2.24~2.54(0.30)
9 14 1/6 ~13 5/6 2.54~2.89(0.35)
10 13 5/6 ~13 3/6 2.89~3.28(0.39)
11 13 3/6 ~13 1/6 3.28~3.72(0.44)
12 13 1/6 ~12 5/6 3.72~4.23(0.51)
13 12 5/6 ~12 3/6 4.23~4.80(0.57)
14 12 3/6 ~12 1/6 4.80~5.45(0.65)
15 12 1/6 ~11 5/6 5.45~6.19(0.74)
16 11 5/6 ~11 3/6 6.19~7.03(0.84)
17 11 3/6 ~11 1/6 7.03~7.98(0.95)
18 11 1/6 ~10 5/6 7.98~9.06(1.08)
19 10 5/6 ~10 3/6 9.06~10.29(1.23)
20 10 3/6 ~10 1/6 10.29~11.69(1.40)
未完紧接下页
21 10 1/6 ~9 5/6 11.69~13.27(1.58)
22 9 5/6 ~9 3/6 13.27~15.07(1.80)
23 9 3/6 ~9 1/6 15.07~17.11(2.04)
24 9 1/6 ~8 5/6 17.11~19.43(2.32)
25 8 5/8 ~8 3/6 19.43~22.06(2.63)
26 8 3/6 ~8 1/6 22.06~25.05(2.99)
27 8 1/6 ~7 5/6 25.05~28.45(3.40)
28 7 5/6 ~7 3/6 28.45~32.30(3.85)
29 7 3/6 ~7 1/6 32.30~36.68(4.38)
30 7 1/6 ~6 5/6 36.68~41.65(4.97)
31 6 5/6 ~6 3/6 41.65~47.29(5.64)
32 6 3/6 ~6 1/6 47.29~53.70(6.41)
33 6 1/6 ~5 5/6 53.70~60.98(7.28)
34 5 5/6 ~5 3/6 60.98~69.24(8.26)
表2
(单位:ms)
测光范围(AET)    光量值LV(ISO100)    快门速度(TAE)
0    17    4.70
1 16 2/3 5.10
2 16 1/3 5.42
3    16    5.84
4 15 2/3 6.30
5 15 1/3 6.90
6    15    7.40
7 14 2/3 8.00
8 14 1/3 8.50
9    14    9.20
10 13 2/3 9.80
11 13 1/3 10.50
12    13    11.30
13 12 2/3 12.20
14 12 1/3 13.00
15    12    14.00
16 11 2/3 15.20
17 11 1/3 16.30
未完紧接下页
18    11    17.60
19 10 2/3 19.40
20 10 1/3 22.00
21    10    25.00
22 9 2/3 29.00
23 9 1/3 33.60
24    9    36.30
25 8 2/3 41.60
26 8 1/3 47.80
27    8    54.40
由上述表格显然可以看出,对应于摄影曝光辅加系统(顶点系统)的测光区AET是按 1/3 EV分段的。一般地,曝光量EV与物体亮度LV及用顶点指数表示的ISO胶片速度有关,关系如下:
Ev=Lv+Sv
发明者们还增加了表示每种焦距镜头有效孔径的FV指数的信息Fv(W)和Fv(T),给出按 1/3 EV分段的下述顶点方程:
Ev=Lv+Sv+Fv
在这个例子中,对于f(W),镜头开孔F数是F:3.3,而对于f(T)则为F:5.8。上述两种镜头之间相差-Ev。因此只要Fv(W)为0,则Fv(T)为5。所以下列方程有效:
Ev(W)=Lv+Sv+0(使用f(W)的情况)
Ev(T)=Lv+Sv+5(使用f(T)的情况)
因此在这个例子中,对于具有程序控制快门的变焦型相机,不需要任何大容量的存贮,即可进行自动曝光AE,在这里是以这样的方式,即根据焦距的改变将曝光控制装置中的存有测光值与快门速度之间关系的表格移位5档来进行的。
图4是本发明的基本框图。由象IC或类似的装在相机内的控制装置1来控制曝光控制装置。前述测光装置2给出的物体亮度信息被送到控制装置1。信息装置3提供所用胶片的ISO速度信息。在与使用DX制胶片兼容的相机中,从其所用胶片自动读取其ISO速度信息,然后送往控制装置1。
在快门机构4中,根据控制装置1给出的指令,组合孔径由关闭位置逐步打开到最大孔径,然后根据控制装置1给出的快门关闭信号关闭其叶片。
根据测光装置2给出的分段的物体亮度信息,信息装置3给出的ISO胶片速度信息,以及开关S(W)或S(T)(其指出摄影超出前述f(W)和f(T)的焦距)给出的信息,控制装置1向快门4提供其从开到闭的一个快门时间指令。为此,控制装置1有一个存贮装置5用来存贮表2中所示的内容。
在双焦型相机例中,本来既需要提供一个用于f(W)的表格,还需要提供一个用于f(T)的表格。但是在本发明中,只需存贮分别用于f(W)和f(T)的表格中的任何一个表格就足够了。表3以表格形式给出快门速度,该表格是根据ISO速度和相对于镜头f(W)的亮度信息而建立的。这个表格从Ev8到Ev17,而表3表示它的一部分(Ev13~16)。在表3中,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在顶点系统中按 1/3 EV分段的上述分段区域。
当摄影镜头处于f(W)条件时,根据表2的内容决定快门速度并且进行曝光。在此例中当摄影镜头转换到f(T)时,镜头速度按1 2/3 EV减档。如表3所示,ISO速度被送到控制装置的内存程序中,以使它们按每 1/3 EV分段移位。因此,能够以这样一种方式,即把实际使用的胶片的ISO速度降低5档,并读取相应于降低后的ISO速度的快门速度来进行曝光。在使用f(W)镜头,用ISO200胶片拍摄一张照片,然后把镜头f(W)转换为f(T)时,通过将ISO胶片速度移位到64,确定恰当的快门速度,拍摄下一张照片。如果不根据ISO速度的移位,而是根据表2所示,也允许移位把测光区提高5档。
表3
(单位:ms)
ISO速度    EV值
16(3)    15(6)    14(9)    13(12)
25(0)    9.20    11.30    14.00    17.60
32(1)    8.50    10.50    13.00    16.30
40(2)    8.00    9.80    12.20    15.20
50(3)    7.40    9.20    11.30    14.00
64(4)    6.90    8.50    10.50    13.00
80(5)    6.30    8.00    9.80    12.20
100(6)    5.84    7.40    9.20    11.30
125(7)    5.42    6.90    8.50    10.50
160(8)    5.10    6.30    8.00    9.80
200(9)    4.70    5.84    7.40    9.20
250(10)    4.38    5.42    6.90    8.50
320(11)    4.00    5.10    6.30    8.00
400(12)    3.68    4.70    5.84    7.40
500(13)    3.32    4.38    5.42    6.90
640(14)    3.00    4.00    5.10    6.30
800(15)    3.00    3.68    4.70    5.84
1000(16)    3.00    3.32    4.38    5.42
1250(17)    3.00    3.00    4.00    5.10
1600(18)    3.00    3.00    3.68    4.70
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于这种情况,即根据距离测量信息,使用具有规定导向数的电子闪光灯进行电子闪光摄影。由距离测量装置6测得的相机-物体距离可以被分为例如15个AF区。表4给出一部分表格(相应于AF区4、5、6、7),该表格与ISO速度指数镜头的有效孔径指数以及距离测量信息指数相对应,类似于前述测光区与快门速度之间的关系。ISO区和AF区对快门速度的关系可根据控制装置的内存程序而改变。这将在稍后叙述。
根据表4,对于AF区和ISO速度选择电子闪光时间,快门4在接到开启快门的指令以后,一直打开直到执行完表中所示的速度,而在这一瞬时,电子闪光灯7点燃,快门单元将关闭。
例如,当使用透镜头f(W)及ISO400的胶片,拍摄位于AF区5距离处的物体时,按照电子闪光时间5.62ms进行闪光发射和拍照。当镜头焦距变为f(T)拍摄同一物体时,电子闪光时间变为10.6ms,即在ISO区内移位5档变到ISO速度为125。
表4
(单位:ms)
ISO速度    AF区
4    5    6    7
25(0)    18.00    18.00    18.00    15.90
32(1)    18.00    18.00    15.90    14.26
40(2)    18.00    18.00    14.26    12.64
50(3)    18.00    15.90    12.64    11.30
64(4)    18.00    14.26    11.30    10.06
80(5)    15.90    12.64    10.06    9.00
100(6)    14.26    11.30    9.00    8.04
125(7)    12.64    10.06    8.04    7.18
160(8)    11.30    9.00    7.18    6.34
200(9)    10.06    8.04    6.34    5.62
250(10)    9.00    7.18    5.62    5.04
320(11)    8.04    6.34    5.04    4.50
400(12)    7.18    5.62    4.50    4.00
500(13)    6.34    5.04    4.00    3.56
640(14)    5.62    4.50    3.56    3.20
800(15)    5.04    4.00    3.20    3.20
1000(16)    4.50    3.56    3.20    3.20
1250(17)    4.00    3.20    3.20    3.20
1600(18)    3.56    3.20    3.20    3.20
除了上述此外,本发明还可以用于使用日光-闪光同步程序的电子闪光摄影中。在这种情况,根据表3和表4进行计算,但是,其中使用快门关闭优先系统。更具体地说,是以这样一种方式使用该系统,即由曝光装置2确定的表3中的快门速度与由距离测量装置6确定的表4中的电子闪光时间进行比较,找出较快的快门速度,以便优先以较快的快门速度进行曝光,并且电子闪光和快门关闭两者同时在这一快门速度下进行。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表3和表4,通过对胶片的ISO速度区移位(其相当于开孔值之间的差),摄影镜头可以由F(W)变为F(T)。
上面叙述了本发明的双焦型相机实例。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多焦型相机中,可以不必考虑其摄影镜头焦距的变化,而根据镜头开孔值的变化,对测光量与快门速度之间关系的ISO速度表移位,进行恰当的曝光。
图5表示本发明的双焦型相机曝光流程图的实例。其中通过接通快门释放按钮ON的第一级开关S1对RAM清零,以便首先读取所装胶片的ISO速度值。当胶片的ISO速度等于或小于ISO100时,测光值AET位于最大34。下一步,控制电路使图2所示的AEO断开,开始对电容C1充电,从而开始一个积分过程。
现在,时间被测光区值AET1设置为0.92ms。如果时间设置为0.92ms以后,AEI没有翻转,则测光区值AET加+1,再进一步加上作为TLS的0.13ms,在这之后再检验AEI是否翻转。如果AEI仍然不翻转,则测光值AET再加+1,并且如果需要,可以重复进行这一步。
例如,当测光区值为AET5时,AEI翻转,则AET5为最终设定值。如果AEI仍保持不翻转,则测光区值AET被反复加到 最大值,在本例中,使用不高于ISO100的胶片时,AET最大为27,使用高于ISO100的胶片时,AET最大值为34。
下一步,送入一个SL信息,即一个关于焦距的信息,当短焦距检测开关S(W)置于ON位置时,给出一个表示SL=0的标志φSL=0,当长焦距检测开关S(T)置于ON位时,则给出一个表示SL=1的标志φSL=1,而在本例中,测光区RAM的‘AET’值移位了+5。通过表格值的移位使双焦镜头从一个焦距变到另一个焦距,并且使用相同的RAM表格来进行处理。
下一步,与作为标准的ISO速度100有关的胶片速度区以这样一种方式移位,即所用胶片的ISO速度区(见图3)的RAM‘ISO’减去6以后,再从测光区的RAM“AET”中减去。如果移位了的测光区的RAM“AET”不大于“0”,当作“0”来处理,因为它超出了表的范围。在上述处理过程中,可以建立一个在自然光摄影中包含ISO速度信息和镜头信息的测光区AET。
继而处理一个POP信息,即电子闪光摄影信息。当电子闪光开关位于ON,即SPOP=1,以便用电子闪光灯进行摄影时,摄影方式是电子闪光摄影方式(φSPOP=1),这样低照度指示灯不亮(φLED←0)。
在AE摄影方式(SPOP=0),并且当测光区RAM“AET”不小于27或其等效值(即快门速度位于EV8)时,则不再测光,而低照度指示灯亮(φLED←1)。
甚至当测光区RAM“AET”为24(即快门速度为EV9)或更高,或与其等效时,只要摄影镜头处于f(T)状态和(φLED←1),则低照度指示灯同样也会亮。
当快门释放按钮的第二级开关S2在上面所述的状态下处于ON 位时,可以以快门速度TAE进行恰当的曝光。TAE既根据按上述步骤提供的测光区,又根据存贮装置5的内存表格(如表2所示)来选择。如果开关S2不能置于ON,则重复上述步骤。
在这个具体例子中,f(W)镜头和f(T)镜头之间的开孔值差调整为1 2/3 EV,并且表列数值按1 1/3 EV分档。但是比较合适的是表中的ISO速度区和测光区逐段分档以便移位。
下面参考本发明的其它实例更详细地叙述变焦型相机的电子闪光控制装置。
图7是表示本发明应用于变焦型相机的电子闪光控制装置的方框图,其中70表示胶片速度读取电路,用于从DX制胶片读取ISO速度信息;71表示距离测量装置,用于送入对应于物体到相机距离的信息;72表示开关,每一个分别用于与图1(b)中微型开关S(W)或S(T)相对应的焦距;73表示由硫化镉或者类似的东西组成的测光单元,用于提取物体亮度信息;74表示由微型计算机组成的控制器,该计算机既能够计算由快门开启指令到快门关闭指令之间的快门速度,又能够计算由快门开启指令到电子闪光触发指令之间的闪光时间值,还能够根据前述的ISO速度信息、物体距离信息、焦距信息以及物体亮度信息,既提供一个快门关闭信号,又提供一个电子闪光发射信号;75表示以表格形式存贮了ISO速度和闪光时间之间关系的表存贮器;76表示电子闪光电路;77表示快门驱动器,用于驱动电磁驱动快门78。由距离测量装置71测量的镜头到物体的距离分成许多AF区,例如15个AF区。结果,对每一个ISO速度指数,表存贮器75预先存贮一个表明AF区和闪光时间值(用ms表示)之间关系的表格,如表5所示,这是将要存贮的表格的另一个例子,这个表格对于f(W)镜头给出闪光时间值,其左边一行的EFISO区按每 1/3 EV分档(EV意指一个曝光值)。
这个表中所列的每一个闪光时间值是控制器74产生的。作为许多例子中的一个,控制器74将从给出快门开启信号的时刻开始对时间计数,以便电子闪光指令以表中所列的时间给出。也可以以这样一种方式用于别的实例。即预先使用象开关或类似东西的传感器检测快门叶片的开启时刻,并且通过传感器给出的信号开始时间记数,以便以该表所列的时间给出电子闪光指令。
如果所用胶片的ISO速度指数由胶片速度读取电路70自动读取,到物体的距离由距离测量单元71测量,并且焦距信息由焦距信息产生开关72给出(短焦镜头f(W)或长焦镜头f(T)),则控制器74开始由表存贮器75内存的闪光时间表读取相应的闪光时间值。例如,对于使用短焦镜头f(W)和ISO速度400的胶片,拍摄与AF区5相应的距离的物体这种情况,则选择15.6ms的闪光时间值,在那个时刻送给电子闪光灯电路76一个电子闪光信号,以便点燃电子闪光灯。
当变换到长焦镜头f(T)去拍摄同一物体时,则由焦距信息产生开关72给出工作信号。在使用短焦镜头f(W)的情况,摄影镜头开孔是F:3.3,而在长焦镜头f(T)的情况,则为F:5.8,因此在EV值上镜头变暗了1 2/3 EV。结果,控制器74将把表5所示的闪光时间表内的ISO速度指数在EFISO区中向低方向移位5档。在上述例子中,读取对应于ISO速度指数125的闪光时间值22.6ms,并且在这一时刻发送一个电子闪光信号。
如上所述,摄影镜头在短焦f(W)和长焦f(T)之间变换时,仅仅由相当于开孔值差的等效物改变ISO速度而移动闪光时间值,就能够获得恰当的曝光。
上面的叙述涉及一种能在其两种焦距之间变换的相机。但是同样 地,在能够互相变换其两种或两种以上焦距的相机中,只要在ISO速度指数和电子闪光时间值之间,通过移动与摄影镜头开孔值的变化有对应关系的胶片速度表,就能够进行恰当的曝光,而不必考虑镜头焦距的变化。
根据本发明,甚至在使用程序快门的变焦型相机中,其存贮装置也不需要不加选择地存贮许多表格,另外,在选择长焦或短焦镜头和恰当的闪光时间(在电子闪光摄影中)的任何条件下,都能够进行恰当的曝光。

Claims (1)

1、一种可以改变摄影镜头焦距的照相机,包括:
用于测量至物体的距离并产生距离信息信号的装置;
用于读出胶片ISO速度指数并产生ISO速度信号的装置;
用于存储ISO速度与闪光定时值之间关系以及由所述测量装置测得的距离与闪光定时值之间关系的存储器,闪光定时值代表从快门打开指令到电子闪光灯起动指令的时间;
用于根据其所述焦距的变化检测摄影镜头开孔值变化的装置;
一个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距离信息信号和ISO速度信号选择闪光定时值,并根据所选择的所述闪光定时值产生电子闪光发射信号,其中所述控制器按ISO速度变化的方向移动所述闪光定时值,其移动量等于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变化时开孔值的变化;
一个电子闪光灯,用于根据所述电子闪光发射信号向所述物体发射闪光。
CN86100987A 1985-01-11 1986-01-08 变焦型相机的曝光控制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0233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643/85 1985-01-11
JP364385A JPS61162032A (ja) 1985-01-11 1985-01-11 可変焦点カメラの露出制御装置
JP11054485A JPS61269130A (ja) 1985-05-24 1985-05-24 カメラのストロボ発光制御装置
JP110544/85 1985-05-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6100987A CN86100987A (zh) 1986-08-20
CN1023349C true CN1023349C (zh) 1993-12-29

Family

ID=26337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6100987A Expired - Lifetime CN1023349C (zh) 1985-01-11 1986-01-08 变焦型相机的曝光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4724455A (zh)
EP (1) EP0189981B1 (zh)
CN (1) CN1023349C (zh)
AU (1) AU588564B2 (zh)
CA (1) CA1267025A (zh)
DE (1) DE3683652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7831A (en) * 1986-03-05 1990-06-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a camera
JPS63213828A (ja) * 1987-03-02 1988-09-06 Konica Corp 自動焦点装置付カメラ
JPH065352B2 (ja) * 1987-03-26 1994-01-19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式カメラ
US4908642A (en) * 1987-04-20 1990-03-13 Hiroshi Komatsuzaki Camera
US4899191A (en) * 1988-03-10 1990-02-0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xposure control apparatus for lens-shutter type camera
JP2796823B2 (ja) * 1989-02-10 1998-09-10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カメラ
US5146259A (en) * 1988-06-30 1992-09-08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camera including automatic shutter speed changing apparatus
JPH02100027A (ja) * 1988-10-07 1990-04-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被写体輝度の測定方法
US5049916A (en) * 1990-08-23 1991-09-17 Eastman Kodak Company Automatic optimization of photographic exposure parameters through determin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extra system speed
US5130739A (en) * 1990-08-23 1992-07-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Automatic optimization of photographic exposure parameters through determin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extra system speed
US5099268A (en) * 1990-08-23 1992-03-24 Eastman Kodak Company Technique for selecting lens aperture size for a fill flash exposure
US5124740A (en) * 1990-08-23 1992-06-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Depth number based technique for selecting lens aperture size and flash parameters for a full flash exposure
US5121155A (en) * 1990-08-23 1992-06-09 Eastman Kodak Company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to use fill flash illumination to capture an image of a current scene
US5124741A (en) * 1990-08-23 1992-06-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Technique for prioritized selection of shelter speed and lens aperture settings
EP0551897A1 (en) * 1992-01-16 1993-07-21 Konica Corporation Film unit with a lens
JP3180201B2 (ja) * 1992-09-14 2001-06-25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シャッタ
KR970005591B1 (ko) * 1992-11-06 1997-04-18 삼성항공산업 주식회사 자동 줌 카메라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JP3263828B2 (ja) * 1992-11-09 2002-03-11 コニカ株式会社 ストロボ装置を備えたカメラ
US6029015A (en) * 1994-10-20 2000-02-22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Camera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flash
US7667821B2 (en) * 2004-06-04 2010-02-2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ulti-focus scanning with a tilted mask or wafer
KR100606067B1 (ko) * 2004-11-23 2006-07-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기능을 가진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방법
JP2006293200A (ja) * 2005-04-14 2006-10-26 Nikon Corp カメラのレンズ鏡筒
CN103118163A (zh) * 2011-11-16 2013-05-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拍照闪光灯的方法及终端
CN105721748B (zh) * 2016-02-01 2019-05-10 朱宏静 拍摄控制装置及辅助闪光控制装置
CN105530438B (zh) * 2016-02-01 2019-05-10 朱宏静 拍摄系统及氙气闪光装置
CN105791694B (zh) * 2016-03-31 2019-05-10 朱宏静 拍摄控制装置、辅助闪光装置及辅助闪光控制系统
CN105681642B (zh) * 2016-03-31 2019-05-10 朱宏静 拍摄控制装置、辅助闪光控制装置及辅助闪光控制系统
CN105635599B (zh) * 2016-03-31 2019-05-10 朱宏静 便携式拍摄装置、辅助闪光装置及拍摄系统
CN105657281B (zh) * 2016-03-31 2019-05-10 朱宏静 拍摄控制方法、辅助闪光控制装置及辅助闪光控制系统
CN106101493A (zh) * 2016-04-27 2016-11-09 朱宏静 多辅助闪光灯系统及辅助闪光控制装置
CN105974712B (zh) * 2016-04-27 2019-05-17 朱宏静 多辅助闪光灯系统及辅助闪光控制装置
CN105974713B (zh) * 2016-04-27 2019-05-17 朱宏静 多辅助闪光灯系统及辅助闪光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52597A (en) * 1975-10-09 1979-09-19 Haskell R Camera controller
US4401373A (en) * 1978-12-13 1983-08-30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Exposure control arrangement for photographic cameras
JPS5642216A (en) * 1979-09-14 1981-04-20 Copal Co Ltd Program exposure control unit by open photometry suited for lens interchangeable camera
US4355873A (en) * 1981-06-08 1982-10-26 Polaroid Corporation Photographic control system for varying both flash fire aperture and exposure termination in correspondence with film speed
US4427276A (en) * 1981-09-25 1984-01-24 Polaroid Corporation Microcomputer controlled photographic exposure system and method
JPS5857116A (ja) * 1981-09-30 1983-04-05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マイクロプロセツサを塔載したカメラ
JPS5946634A (ja) * 1982-09-09 1984-03-16 Minolta Camera Co Ltd 交換レンズのデ−タ出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6100987A (zh) 1986-08-20
EP0189981A1 (en) 1986-08-06
EP0189981B1 (en) 1992-01-29
DE3683652D1 (de) 1992-03-12
AU588564B2 (en) 1989-09-21
US4724455A (en) 1988-02-09
AU5217886A (en) 1986-07-17
CA1267025A (en) 1990-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349C (zh) 变焦型相机的曝光控制装置
CN1232880C (zh) 具有自动焦点调节装置的照相机
CN1073712C (zh) 具有根据焦距自动调节曝光量的装置的小型照相机
CN1933558A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及其程序
CN1282030C (zh) 被摄体像调整装置以及摄像装置
CN1249515C (zh) 摄像装置和焦点调节方法
CN1928692A (zh) 具有多个摄像元件的照相机装置
CN1324397C (zh) 摄影装置以及动作处理方法
CN1187647C (zh) 具有伪变焦功能的变焦相机
CN101075073A (zh) 数字照相机和照相机系统
CN1611975A (zh) 成像设备
CN1912728A (zh)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574899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摄取装置和程序
CN1847901A (zh) 自动聚焦装置和方法
CN1750601A (zh) 图像传感设备和及其控制方法
CN1834773A (zh) 具有防尘功能的光学装置
CN1921564A (zh) 图像传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550864A (zh) 摄像装置和透镜装置
CN101038363A (zh) 焦点调节装置及照相机
CN1847903A (zh) 自动聚焦设备和方法
CN1847904A (zh) 自动聚焦设备与方法
CN1928693A (zh) 摄像装置和自动聚焦控制方法
CN102036017B (zh) 闪光模块控制方法
CN1655044A (zh) 照相机
CN1573503A (zh) 图像摄取装置、图像摄取系统和图像摄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