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0303B - 修整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修整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0303B
CN102330303B CN201110195137.3A CN201110195137A CN102330303B CN 102330303 B CN102330303 B CN 102330303B CN 201110195137 A CN201110195137 A CN 201110195137A CN 102330303 B CN102330303 B CN 1023303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unit
compressing unit
decatize
trimm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951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30303A (zh
Inventor
彼得罗·阿尔贝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etro Alberto Connecting Rod Shrinkage Process & Co K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Pietro Alberto Connecting Rod Shrinkage Process & Co K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etro Alberto Connecting Rod Shrinkage Process & Co KG GmbH filed Critical Pietro Alberto Connecting Rod Shrinkage Process & Co K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330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0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0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03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7/00Heating or cooling textile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2700/00Finishing or decoration of textile materials, except for bleaching, dyeing, printing, mercerising, washing or fulling
    • D06C2700/13Steaming or decatising of fabrics or yar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hemical And Physical Treatments For Wood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整装置(1),包括压紧单元(2)和汽蒸单元(3),所述压紧单元(2)适于减小要处理的织物(5)的厚度,所述汽蒸单元(3)布置在压紧单元(2)的下游并包括封闭类型的高压釜(4)。修整装置(1)还包括缠绕单元(8),该缠绕单元(8)紧邻压紧单元(2)的下游布置,并适于使得织物(5)从压紧单元(2)直接缠绕在汽蒸圆柱体(9)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修整方法,包括压紧织物(5)的步骤和汽蒸步骤,其中,紧接着压紧织物(5)的步骤之后,该织物(5)缠绕在汽蒸圆柱体(9)上。

Description

修整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修整织物的装置和方法,特别是涉及这样一种修整装置和方法,其中,织物进行压紧,并随后在封闭类型的高压釜中进行汽蒸。
背景技术
已知汽蒸处理能够在光泽和手感方面提高织物的质量,并使它们具有很高的尺寸稳定性,该尺寸稳定性对于随后的包装操作特别重要。
当汽蒸处理在封闭高压釜中进行时,织物与被适当拉伸的专用技术带一起缠绕在汽蒸圆柱体上,该汽蒸圆柱体具有空心的芯和形成于它的机壳中的多个通孔。然后,这样制备的织物卷插入紧密密封的高压釜中,从而能够在压力下通过蒸汽来处理织物。在处理过程中,蒸汽通过织物的多个层,从而由于由带施加在织物上的压力而减小它们的厚度,稳定它们的尺寸,增加它们的光泽和提高它们的手感。
因为几百米的织物缠绕在汽蒸圆柱体上,因此,由于汽蒸处理而产生的厚度减小和(因此)体积减小可能导致所谓的卷“塌缩”,即紧凑性损失,这将引起在各圈中的织物厚度变化,还可能引起永久性的折皱和缺陷以及不均匀的光泽和手感。
由汽蒸处理引起的缺陷可能导致在随后的制造步骤过程中丢弃织物,因此导致经济损失,并增加制造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汽蒸处理之前,特别是在使得织物缠绕在汽蒸圆柱体上的步骤之前,织物进行压紧处理,优选地通过使用加热的圆柱体进行压紧处理,这能够使随后在高压釜中处理的织物卷的“塌缩”问题最小化。实际上,已经压紧的织物在汽蒸处理过程中通常较不易于减小厚度,因此能够限制塌缩问题,并在修整的织物中获得更均匀的厚度、光泽和手感。
不过,因为在封闭高压釜中的汽蒸是不连续的过程,压紧的织物必须在随后的汽蒸循环之间进行储存和折叠,例如储存和折叠在布置于高压釜汽蒸装置进口处的滑车上(trolley)。然后,这样制备的织物被拾取,以便制备将引入高压釜中的新织物卷。
这种方法的缺陷是,要进行汽蒸的已压紧织物通常在位于高压釜汽蒸装置附近的滑车上保留数小时,因此将局部膨胀,从而恢复它们的初始厚度。储存时间可能根据制造循环、季节工作量等而变化。厚度增加使得压紧步骤的效果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变得无效,因此在汽蒸循环过程中引起上述塌缩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这些缺陷的修整装置和方法。该目的通过主要特征分别在权利要求1和8中公开的修整装置和方法来实现,而其它特征在其余的权利要求中公开。
本发明的修整装置包括压紧单元和具有封闭类型高压釜的汽蒸单元,缠绕单元布置在该压紧单元和汽蒸单元之间,该缠绕单元使得从压紧单元出来的织物能够缠绕在汽蒸圆柱体上。缠绕步骤紧邻压紧单元的下游进行,这样,不管在进入高压釜之前的等待时间如何,都可以在减小厚度方面保持压紧步骤的有利效果,而不会引起织物卷塌缩的危险。实际上,织物直接从压紧步骤通向缠绕步骤,因此保持适合随后的高压釜处理的压缩状态。
由本发明提供的主要优点是使得彼此有非常大差异的两个机器(即压紧单元和不连续的汽蒸单元)完全集成在单个修整装置中,这明显节省了制造成本,并降低了循环时间和在整个制造过程的管理中涉及的工作人员数目。
而且,通过紧邻压紧单元的下游执行缠绕步骤,可以使得织物的温度保持基本恒定。实际上已经知道在压紧步骤的过程中织物通过一个或多个压紧圆柱体来加热。
由于该特征,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压紧单元有利地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辅助加热元件,该辅助加热元件沿织物通路布置,并适合在缠绕步骤之前提高它的温度。因此,进入高压釜的织物将受到更低的热冲击,这能够防止类似于变黄或变色的退化现象。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和非限定的说明将清楚本发明的修整装置和方法的其它优点和特征,附图中:
图1示意表示了本发明的修整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以及
图2示意表示了图1的修整装置的变化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发明的修整装置1包括压紧单元2和布置在该压紧单元2下游的汽蒸单元3,该汽蒸单元3具有封闭类型的高压釜4(在图中以虚线表示)。
要处理的织物5从布置在压紧单元2上游的容器6而供给压紧单元2。
压紧单元2包括压紧装置7,该压紧装置7例如设有至少一对反向旋转的圆柱体7a、7b,该对圆柱体7a、7b适合以预定方式来减小织物5的厚度。如所知的,压紧单元2的一个或多个圆柱体被加热,以便能够稳定织物5的减小厚度。
如图2中所示的修整装置1的变化形式中所示,作为反向旋转圆柱体7a、7b的可选形式,压紧装置7可以包括由多个辊7d支承的皮带7c,一些辊被加热。
压紧单元2还有其它可能的组合和变化形式。其中,特别有利的是存在一个或多个辅助加热元件7e,这些辅助加热元件7e例如为辐射类型,沿穿过压紧单元2的织物5的通路布置,例如紧邻压紧装置7的上游。然后,织物5可以进行与压紧步骤结合的一个或多个辅助加热步骤,因此在温度比环境温度更高以及含水量比它在压紧单元2上游的含水量更低的情况下前进至缠绕步骤。在汽蒸步骤的过程中,织物5的升高温度和降低的含水量将有助于蒸汽通过它的纤维,同时减小润湿的风险,如所知道的,润湿可能在修整的织物上引起严重的缺陷。
如可能测试过的,织物5的升高温度还导致在缠绕的织物5的温度和高压釜4内部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较低,这使得在高压釜4中节省热能,还增加了在织物的缠绕步骤中使用的技术带的使用寿命。技术带实际上由棉和合成的混合纤维制造,该棉和合成的混合纤维主要由于水气和润湿而物理和化学退化。
而且,进入高压釜的织物5将受到更低的热冲击,这能够防止类似于变黄或变色的退化现象。
紧邻压紧单元2的下游具有缠绕单元8,该缠绕单元8适合使得织物5从缠绕单元8直接缠绕在汽蒸圆柱体9上。该特征在本发明中是必需的,因为试验证明该修整装置1的这种结构能够将作为连续过程的压紧过程与作为不连续过程的汽蒸过程组合起来,同时当织物5从压紧单元通向汽蒸单元时保持织物5的厚度基本不变并保持织物5的温度基本恒定。
如图1和2中所示,修整装置1包括可旋转结构10,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该可旋转结构10设有多个站,各站适合容纳汽蒸圆柱体9。缠绕单元8布置在第一站10a,该第一站10a紧邻进入高压釜4的进口的上游。第二站10b与高压釜4同轴地布置,以便能够将环绕汽蒸圆柱体9缠绕的织物5插入高压釜4中,并在汽蒸步骤结束时能够将它抽出。可旋转结构10最后包括第三站10c,在第三站10c,该织物5从汽蒸圆柱体9上展开,并例如通过一系列传送带11而输送至折叠单元12,然后收集在容器13中。
在修整装置1的操作过程中,一旦在第一站10a处执行将织物5缠绕在汽蒸圆柱体9上的操作,可旋转结构10就旋转成使得织物卷在第二站10b处与高压釜4对齐。然后,这样环绕汽蒸圆柱体9缠绕的织物5插入高压釜4中,用于汽蒸步骤。在该步骤过程中,可旋转结构10保持静止,以便能够在第一站10a处缠绕新的压紧的织物,并能够在第三站10c处展开先前汽蒸的织物。
上面所述和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只是能够进行多种变化的示例。例如,可以使得可旋转结构10具有一个以上的缠绕单元,从而能够制备在高压釜4中处理的更多织物卷。而且,可以将安装在可枢转的悬臂上的一组辊14布置在压紧单元2和缠绕单元8之间,这些辊14和悬臂适合补偿织物5沿它从压紧单元2至缠绕单元8的通道的可能拉伸变化。

Claims (9)

1.一种修整装置(1),所述修整装置包括压紧单元(2)和汽蒸单元(3),所述压紧单元(2)适于减小要处理的织物(5)的厚度,所述汽蒸单元(3)布置在压紧单元(2)的下游并包括封闭类型的高压釜(4),所述修整装置(1)还包括缠绕单元(8),所述缠绕单元(8)紧邻压紧单元(2)的下游布置,并适于使织物(5)从压紧单元(2)直接缠绕在汽蒸圆柱体(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整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旋转结构(10),所述可旋转结构(10)设有多个站(10a、10b、10c),各站(10a、10b、10c)适于容纳汽蒸圆柱体(9),所述缠绕单元(8)布置在所述可旋转结构(10)的第一站(10a)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修整装置(1),其特征在于:压紧单元(2)包括压紧装置(7),所述压紧装置(7)设有至少一对反向旋转的圆柱体(7a、7b)。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修整装置(1),其特征在于:压紧单元(2)包括压紧装置(7),所述压紧装置(7)设有由多个辊(7d)支承的传送带(7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整装置(1),其特征在于:压紧单元(2)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加热的圆柱体,所述一个或多个加热的圆柱体适于在压紧步骤的过程中加热织物(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修整装置(1),其特征在于:压紧单元(2)还包括沿穿过所述压紧单元的织物(5)的通路布置的一个或多个辅助加热元件(7e)。
7.一种用于织物的修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通过压紧单元(2)压紧织物(5);以及
ii)使得被压紧的织物(5)在封闭类型的高压釜(4)中进行汽蒸处理;
其特征在于:紧接着所述压紧步骤之后,织物(5)被直接缠绕在汽蒸圆柱体(9)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修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织物(5)的一个或多个辅助加热步骤,所述一个或多个辅助加热步骤与压紧步骤组合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修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单个辅助加热步骤,所述单个辅助加热步骤紧邻着织物(5)的压紧步骤之前进行。
CN201110195137.3A 2010-07-13 2011-07-13 修整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23303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MI2010A001282A IT1400988B1 (it) 2010-07-13 2010-07-13 Impianto e metodo di finissaggio.
ITMI2010A001282 2010-07-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0303A CN102330303A (zh) 2012-01-25
CN102330303B true CN102330303B (zh) 2014-10-22

Family

ID=43414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95137.3A Active CN102330303B (zh) 2010-07-13 2011-07-13 修整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30303B (zh)
IT (1) IT1400988B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6762A (zh) * 2002-01-31 2004-07-28 汽蒸设备
EP1055764B1 (en) * 1999-05-25 2004-08-04 LAFER SpA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nishing knitted or woven fabrics
CN101040079A (zh) * 2004-10-16 2007-09-19 苏拉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对行进的纤维条进行蒸化处理的装置
CN101522977A (zh) * 2006-10-06 2009-09-02 彼得罗阿尔贝托连杆收缩加工有限合伙两合公司 用于在高压釜中连续汽蒸的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6399A1 (de) * 1969-11-10 1971-09-23 Drabert Soehne Einrichtung zum Dekatieren von Geweben u.dgl.
DE2802322A1 (de) * 1978-01-20 1979-07-26 Hemmer Kg Maschf L P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wickeln von dekatierzylindern
DE29604160U1 (de) * 1995-04-10 1996-08-29 Beyss Gmbh & Co Kg Maschinen U Vorrichtung zum diskontinuierlichen Dekatieren eines Textilgeweb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55764B1 (en) * 1999-05-25 2004-08-04 LAFER SpA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nishing knitted or woven fabrics
CN1516762A (zh) * 2002-01-31 2004-07-28 汽蒸设备
CN101040079A (zh) * 2004-10-16 2007-09-19 苏拉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对行进的纤维条进行蒸化处理的装置
CN101522977A (zh) * 2006-10-06 2009-09-02 彼得罗阿尔贝托连杆收缩加工有限合伙两合公司 用于在高压釜中连续汽蒸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TMI20101282A1 (it) 2012-01-14
IT1400988B1 (it) 2013-07-05
CN102330303A (zh) 2012-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87304A (zh) 一种无纺布生产用的清洗烘干一体化设备
CN102330303B (zh) 修整装置和方法
KR101548510B1 (ko) 셀룰로오스시트를 이용한 마스크팩 및 제조방법
CN102704095A (zh) 一种用亚麻长纤维纺制高档针织纱的方法
CN104998469A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覆膜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
TWI500836B (zh) 染料轉移和焙蒸固色一體化轉移印花
CN110409095A (zh) 一种衣服生产工艺
WO2009016512A3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aper tubes for cigarette filters
CN101940882A (zh) 一种除菌过滤芯及其生产方法
RU2019125710A (ru) Изделие с вязаной структурой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205907521U (zh) 一种自旋转蚕丝棉兜晾晒架
CN107653679A (zh) 产品性能优异的竹纤维漂白机织物粘合衬生产方法
CN211241730U (zh) 一种聚乳酸丝束成型滤嘴棒香片及成型设备
CN110485164A (zh) 一种凉爽羊绒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
CN105105578A (zh) 抗变形蚕丝被的加工方法
KR101737913B1 (ko) 열고정 변부 형성 공정을 사용하는 환편 접착심지 제조방법 및 그 제조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접착심지
KR101140571B1 (ko) 원단 리본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와 이를 통해 제조된 원단 리본
CN110450397A (zh) 一种锥形舱段布带缠绕成型装置和成型方法
CN108790385A (zh) 一种染色机器及其工艺流程
CN113355805A (zh) 一种高保温舒适型兔绒纤维絮片材料
CN207721091U (zh) 一种改进的喷淋烘干装置
CN207922781U (zh) 一种高效的纺织烘干装置
KR102659901B1 (ko) 슬라이버를 이용한 담배 필터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에 따라 제조된 친환경 담배 필터
CN110898673A (zh) 一种卷绕式超滤膜组件的生产工艺
CN105926209A (zh) 一种染色弹力丝的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