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8518B - 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8518B
CN102328518B CN201110161979.7A CN201110161979A CN102328518B CN 102328518 B CN102328518 B CN 102328518B CN 201110161979 A CN201110161979 A CN 201110161979A CN 102328518 B CN102328518 B CN 1023285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ok
stow
clip
treatment device
stowage lo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19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28518A (zh
Inventor
外川贵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328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8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8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8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B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QUIRES OR SIGNATURES OR PERMANENTLY ATTACHING OBJECTS THERETO
    • B42B5/00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quires or signatures otherwise than by stitching
    • B42B5/08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quires or signatures otherwise than by stitching by finger, claw or ring-like elements passing through the sheets, quires or signatures
    • B42B5/10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quires or signatures otherwise than by stitching by finger, claw or ring-like elements passing through the sheets, quires or signatures the elements being of castellated or comb-like for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38Devices for collating sheet copy material, e.g. sorters, control, copies in staples form
    • G03G15/6541Binding sets of sheets, e.g. by stapling, glueing
    • G03G15/6544Details about the binding means or proced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919Special copy medium handling apparatus
    • G03G2215/00936Bookbind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其中,充分确保夹子夹起的册子在积载盘中的积载量。在积载盘(311A)中积载夹子夹起的册子时,为了使册子上带有的夹子(BD)不接触已积载的其他册子上带有的夹子(BD),由挡件(311B)等调整册子的积载位置,充分确保册子在积载盘(311A)中的积载量。

Description

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与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联机的后处理装置,内藏电动订书机、分组装订逐次被从图像形成装置送出的纸张、制作册子的装置已有所普及。
作为制作册子的后处理装置,还有在纸上打孔、用环状夹子制作带夹子册子(例如图4所示的册子BK)的装置。关于这种后处理装置以往就有各种技术提案。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是装入充填了多个不同尺寸夹子的夹子盒,用符合纸叠厚度的夹子进行夹子装订,通过单元装订制作带夹子的册子。
带夹子的册子具有外观美、容易翻页之优点,作为由后处理装置自动制作的册子的一种形式,受用户欢迎。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8-940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但是,用夹子夹起的册子是侧端带有夹子地被排到积载盘中,所以,盘中积载多份册子的话,册子之间有可能夹子与夹子接触。
册子之间夹子与夹子接触的话,积载在盘中的册子整体高度由于接触部位而升高,盘中仅积载少量份数就达到盘中的最大积载高度,不能堆放多份册子。盘中不能积载多份册子的话,例如,
想通过一个工件工作输出多份带夹子册子时,由于盘中积载量的关系,必须分多次实行工件工作,这样生产效率降低。
另外,盘中册子间夹子与夹子接触的话,盘上册子有可能杂乱积载,积载的册子看上去不整齐,用户从盘中取出多份册子时不方便,存在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其中,能够确保积载在盘中的带夹子的册子的积载量。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后处理装置,是在纸叠的打孔穴中穿装夹子进行装订、从而制作夹子夹起的册子之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
积载部,积载制成的册子;
位置调整部,将册子积载到所述积载部中时,调整册子的积载位置,使得册子上带有的夹子,不接触已积载的其他册子上带有的夹子。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备有:
图像形成装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所述后处理装置,用由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了图像的纸张,制作用夹子夹起的册子。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能够在积载制成的册子的积载部中,充分确保夹子夹起的册子的积载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图像形成系统的概略结构示意图。
图2: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系统方框图。
图3:成册装置的概要中央截面示意图。
图4:用夹子装订制成的带夹子册子的一例立体示意图。
图5(a)、(b):2种夹子形态的册子侧面示意图。
图6:调整册子积载位置的工作流程示意。
图7(a)、(b):带夹子册子有关部分的上面图。
图8:调整册子积载位置状态后积载部的简易侧面示意图。
图9:调整册子积载位置状态后积载部的简易侧面示意图。
图10:调整册子积载位置状态后积载部的简易侧面示意图。
图11:调整册子积载位置状态后积载部的简易侧面示意图。
图12:调整册子积载位置状态后积载部的简易侧面示意图。
图13:调整册子积载位置状态后积载部的简易侧面示意图。
图14:调整册子积载位置状态后积载部的简易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像形成系统概要]
图1是本发明图像形成系统1的概略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系统1由图像形成装置10、插入装置20、成册装置(后处理装置)30、订书装置40构成。
图像形成装置10是数码复合机,通过设置在上部的操作及显示部10C可以设定在图像形成系统1实行的工件。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与网络连接,能够实行经由网络接到的工件。
图像形成装置10备有多个供纸盘,对收容在各供纸盘中的纸张形成图像,然后将纸张搬送到设置在纸张搬送方向下游的插入装置20、成册装置30等。
与图像形成装置10连接的插入装置20备有多个供纸盘,能够将已形成图像的纸张和不能穿过图像形成装置10的纸张,插入被从图像形成装置10搬送过来的纸张的前后或任意的纸张之间。
成册装置30接受被从图像形成装置10或插入装置20搬送来的纸张,实行下述任何一个动作:实行成册处理,制作夹子夹起的册子;不实行成册处理,将纸张就此搬送到订书装置40。成册装置30的详细将在后面做说明,但是在成册装置30中进行成册处理时,在纸张上形成打孔穴,将多张纸张堆积在一处,然后在堆积形成的纸叠的打孔穴中穿装夹子进行装订。夹子装订成的册子被积载到积载部311,打开成册装置30前门便能取出积载部311中积载的册子。
图像形成系统1中,在纸张搬送方向的最下游设置订书装置40。订书装置40是一时性堆积多张被从图像形成装置10等搬送来的纸张,然后由订书针装订堆积形成的纸叠,制作册子。订书处理后的册子被排到排纸盘中。不经订书装置40订书处理的纸张也被排到排纸盘T。
图2是图像形成系统1的控制系统方框图,其中出示了本发明有关的代表性结构。
图像形成装置10、插入装置20、成册装置30、订书装置40通过通信部10A、20A、30A、40A电连接,相互进行控制信号的接发。控制部10B、20B、30B、40B协动,控制图像形成系统1的动作。个别则是控制部10B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各部的动作,控制部20B、30B、40B分别控制插入装置20、成册装置30、订书装置40的各个动作。
控制部10B、20B、30B、40B主要由CPU(CentralProcessingUnit)、ROM(ReadOnlyMemory)、RAM(RandomAccessMemory)等构成,读出ROM中格纳的各种控制程序展开于RAM,控制各部动作。
操作及显示部10C能够显示所定信息及进行各种设定。操作及显示部10C例如是触板形式的,用户通过操作及显示部10C进行输入,由此设定在图像形成系统1实行的工件内容。
图像形成部10D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具体是由感光体、带电部、曝光部、显影部、转印部、定影部实行电子照相工序,在纸张上形成墨像。
[成册装置概要]
接下去对成册装置30的详细结构作说明。图3是成册装置30概要的中央截面示意图。
如上所述,被设置在插入装置20与订书装置40之间的成册装置30,其中,能够在堆积形成的纸叠的打孔穴中,穿装夹子进行装订,制作夹子夹起的册子。
被从纸张搬入口301搬入的纸张由搬送辊303A、303B、303C搬送于搬送路302A。
在搬送辊303B的纸张搬送方向下游,设置着对纸张形成打孔穴的穿孔处理部304。成册装置30制作带夹子册子时,搬送辊303B使纸张停止在所定位置,由穿孔处理部304在纸张的先端部分(纸张搬送方向的先端部分)上形成多个打孔穴。搬送辊303B由没有图示的步进马达驱动,成册装置30的控制部30B(参照图2)管理步进马达的步数,由此纸张在所定位置停止。
在搬送辊303C的纸张搬送方向下游,设置着搬送路切换板305,成册装置30制作带夹子册子时,纸张由搬送路切换板305搬送到搬送路302B,成册装置30不制作带夹子册子时,通过搬送路切换板305,纸张被搬送到搬送路302C。
搬送在搬送路302B的纸张,被搬送到堆垛部306,为了制作夹子装订的册子,被一时性堆积在堆垛部306上。堆垛部306基本上由传动带306A、整合板306B、支承辊306C、306D构成。被搬送到堆垛部306的纸张,被堆积在堆垛部306中,穿孔处理部304形成的打孔穴在下方。
在堆垛部306下方设置夹子装订部307,并且在夹子装订部307下方设置夹子盒308。在堆垛部306中,构成1份册子的所定张数纸张被堆积,由整合板306B进行纸张幅度方向的整合动作,之后由夹子装订部307在多张纸张构成的纸叠的打孔穴中穿装夹子BD进行装订,制作夹子夹起的册子(请参照图4)。
在夹子装订部307中使用的夹子,被装填在夹子盒308中,每次实行成册处理时,夹子装订部307从夹子盒308接取夹子。夹子盒308中装填着多种夹子,每次进行成册处理时分开使用。
图4是由夹子装订部307制作的夹子装订册子BK的一例立体示意图。
如图4所示,由夹子装订部307制成的册子BK,是在多张纸张S上形成的多个打孔穴PH中穿装夹子BD夹起的形式。具有:夹子夹起的册子BK外观良好,并且容易翻页之优点。
图5(a)、(b)是2种夹子BD形式的册子BK的侧面示意图,是从图4所示的a方向看到的册子BK的侧面图。
图5(a)所示的夹子BD呈环状,形状与图4所示的册子BK上使用的夹子BD相同。图5(b)所示的夹子BD是板状夹子,形状与图4所示的册子BK上使用的夹子BD不同。
图5(b)所示的夹子BD,被装填在夹子盒308内时,是一个平的部件,一旦由成册装订部307进行成册处理,则被插入打孔穴PH,之后被弯折,变成图5(b)所示的形式。
用图5(b)所示的夹子BD实行成册处理时,夹子BD的上端部BD1长度X1,随构成册子BK的纸张张数和厚度不同,利用图5(b)所示的夹子BD,能够用1种夹子BD,制作张数少的册子BK到张数多的册子BK的多种夹子装订的册子BK。具体是,图5(a)所示的环状夹子BD,大小有适用于装订50张以下纸叠的、及适用于装订51~100张纸叠的,图5(b)所示的板状夹子BD能够装订5~100张纸叠。
回到图3,说明在成册装置30中、带夹子册子被积载在积载部311中的动作。
夹子装订部307进行成册处理后不翻转册子正反时,支承辊306D与搬送传动带306A、整合板306B一起,以堆垛部306的支承辊306C为支点,按箭头b方向转动,在所定位置停止。然后堆垛部306的搬送传动带306A朝图3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将册子交给中继搬送传动带309。
反之,夹子装订部307进行成册处理后翻转册子正反时,支承辊306D与搬送传动带306A、整合板306B一起,以堆垛部306的支承辊306C为支点,按箭头b方向转动,在比将册子交给中继搬送传动带309的位置高的位置停止。然后,堆垛部306的搬送传动带306A朝图3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将册子交给翻转部310。将册子交给翻转部310之后,支承辊306D仍然停止在交给位置上。
翻转部310接受册子后,翻转部30的搬送传动带310A朝图3中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册子端部碰到挡件310B。然后支承辊310D与搬送传动带310A、挡件310B一起以支承辊310C为支点,按箭头c方向转动,在所定位置停止,搬送传动带310A朝图3中逆时针方向转动,将册子再次交给堆垛部306。在该交接时册子的正反被翻转。
堆垛部306从翻转部310接受册子后,支承辊306D以支承辊306C为支点,朝箭头b相反方向转动,停止之后,搬送传动带306A朝图3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将册子交给中继搬送传动带309。
接取册子BK的中继搬送传动带309以所定时机转动,册子被积载到积载盘311A中,碰到积载部311挡件311B。不翻转册子正反将册子积载到积载盘311A中时,是图4所示的册子BK的夹子BD碰到挡件311B。反之,翻转册子正反将册子积载到积载盘311A中时,是图4所示的册子BK夹子BD的相反侧侧面P碰到挡件311B。
无论册子是否正反翻转,册子的幅度方向(图3中的纸面垂直方向)位置都由没有图示的规制部件规制,从中继搬送传动带309搬送到积载部311。
积载盘311A能够升降,一旦一份册子被积载到积载盘311A,就向下移动册子1份的厚度距离,在已积载的册子上积载下一份册子。
设置在积载盘311A上部的挡件311B能够如图3中箭头d所示在水平方向移动。因为被积载到积载盘311A的册子,是碰到挡件311B地被积载到积载盘311A中的,所以,通过挡件311B在水平方向移动,积载到积载盘311A中的册子位置被调整。
[册子的积载位置调整]
接下去,说明积载部311中册子的积载位置的调整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中,对每一份册子,使册子在幅度方向(图4中的x方向)或幅度垂直方向(图4中的y方向)移动,调整在积载部311中的册子积载位置。至于使册子向什么方向移动,则按每个工件设定。
图6是调整册子积载位置的动作流程示意图。图6中的判断步骤(步骤S1、S3、S6、S8、S11),是根据所定程序,由控制部30B参照各种信息实行。
首先,在图像形成系统1中,一旦制作带夹子册子的工件开始,便根据工件信息,判断是否使册子在幅度方向(图4中的x方向)移动、调整册子在积载部311中的积载位置(步骤S1)。
当在步骤S1中判断到使册子在幅度方向移动、调整册子在积载部311中的积载位置时(步骤S1;Yes),则算出在图3所示堆垛部306中的整合板306B的移动量(步骤S2)。整合板306B能够在册子幅度方向(图3中的纸面垂直方向)进行多张纸张的整合动作,同时能够使成册处理后的册子在幅度方向移动。
图7(a)、(b)是夹子夹起的册子之有关部分的上面图。
步骤S2中算出的移动量,是为了在夹子夹起的册子被积载到积载盘311A时使册子上带有的夹子不接触已积载的其他册子上的夹子之值,根据图7(a)所示的夹子BD幅度T1和间隔T2算出。夹子BD幅度T1和间隔T2值与所使用的夹子BD种类相应,被记忆在成册装置30中,在步骤S2动作时被参照。
一旦在步骤S2算出整合板306B的移动量,夹子装订部307中便判断册子1份的成册处理是否完成(步骤S3),若判断到夹子装订部307中册子1份的成册处理已完成(步骤S3;Yes),则根据在步骤S2算出的移动量使整合板306B移动,使带夹子的册子1份在幅度方向移动(步骤S4;沿着带有夹子BD一侧的册子侧面移动)。步骤S3、S4也可以倒过来实行。
使册子在幅度方向移动之后,堆垛部306和中继搬送传动带309动作,使册子碰到挡件311B地将册子排到积载盘311A中(步骤S5),直至工件结束,根据步骤S2算出的移动量,使册子每一份交替在幅度方向移动,将册子排出至积载盘311A中。步骤S2~S6动作中,整合板306B相当于本发明的位置调整部。
图7(b)表示通过图6步骤S2~S6动作而被积载到积载盘311A中的册子的状态。图7(b)是从积载部311上方看到的2份册子BK1、BK2被积载在图3所示的积载部311时的简易图,册子BK1和册子BK2碰到挡件311B,虚线所示的册子BK1上重叠着实线所示的册子BK2。
根据在步骤S2算出的移动量使册子BK2在册子幅度方向移动,结果上面的夹子BD2与下面的夹子BD1偏离,册子间夹子与夹子不接触。这样能够抑制夹子接触处引起的积载在积载盘311A中的册子的整体高度增高,能够充分确保积载盘311A中的带夹子册子的积载量。另外,册子在积载盘311A上积载整齐,外观美好,并且用户容易从积载盘311A取出多册册子。
以上,对使册子在幅度方向移动、调整册子在积载部311中的积载位置之动作做了说明,接下去说明使册子在垂直于册子幅度方向的方向移动(册子向垂直于带有夹子BD一边的方向的移动)、调整册子积载位置的动作。
当在步骤S1中判断到使册子不在幅度方向而在垂直于幅度方向的方向移动、调整册子在积载部311中的积载位置时(步骤S1;No),便算出积载部311中挡件311B(参照图3)的移动量(步骤S7)。
步骤S7中算出的移动量,是为了在带夹子的册子被积载到积载盘311A时使册子上带有的夹子不接触已积载的其他册子上的夹子之值,根据是否翻转册子正反之信息、成册处理时所使用的夹子种类信息、制作册子的纸张1张的厚度信息、1份册子中含有的纸张张数信息等进行算出。
一旦在步骤S7算出挡件311B的移动量,夹子装订部307中便判断册子1份的成册处理是否完成(步骤S8),若判断到夹子装订部307中册子1份的成册处理已完成(步骤S8;Yes),则根据步骤S7算出的移动量,使挡件311B移动(步骤S9)。步骤S8、S9也可以倒过来实行。
然后堆垛部306和中继搬送传动带309动作(使册子正反翻转时加上翻转部310动作),使册子碰到挡件311B地将册子排出到积载盘311A中(步骤S10),直至工件结束,根据步骤S7算出的移动量,每1份册子时使挡件311B在水平方向交替移动,将册子排出到积载盘311A中。步骤S7~S11动作中,挡件311B相当于本发明的位置调整部。
参照图8~图14,说明根据图6步骤S7~S11动作而被积载到积载盘311A中的册子的状态。图8~图14是调整了册子积载位置之状态的积载部311的简易侧面图。
首先,参照图8~图10,说明没有翻转部310(参照图3)正反翻转册子、将册子排出到积载盘311A的方式。
图8所示的方式中,作为夹子使用图5(a)所示的环状夹子,将完成成册处理的册子积载到积载盘311A中。将带有环状夹子BD的册子积载到积载盘311A中时,环状夹子BD的大小R1,被算作挡件311B在水平方向的移动量(图6步骤S7)。
将册子积载到积载盘311A中时,每当向积载盘311A中排出1份册子,积载盘311A便向下方移动册子1份的厚度距离。另外,册子被排到积载盘311A中时,是册子上的夹子BD碰到挡件311B地被积载的,但每排出1份册子便使挡件311B在图8中箭头d所示的水平方向交替移动R1距离。这样,如图8所示,被积载到积载盘311A中的册子间,夹子BD不接触,能够抑制册子整体高度(图8中的上下方向)增高。
图9所示的方式中,作为夹子使用图5(b)所示的板状夹子,将完成成册处理的册子积载到积载盘311A中。图9所示的方式中,从夹子BD先端到夹子BD上端部BD1边缘的距离R2,被算作挡件311B在水平方向的移动量(图6的步骤S7),距离R2根据制作册子的纸张1张的厚度信息、册子1份中含有的纸张张数信息等算出。
图9所示的方式也相同,积载盘311A向下方移动,同时每排出1份册子便使挡件311B在箭头d所示的水平方向交替移动R2距离。这样,在被积载到积载盘311A中的册子间夹子BD不接触,能够抑制册子整体高度(图8中的上下方向)增高。
图10所示的方式中,作为夹子使用图5(b)所示的板状夹子,将完成成册处理的册子积载到积载盘311A中。与图9所示的方式相同,从夹子BD先端到夹子BD上端部BD1边缘的距离R3,被算作挡件311B在水平方向的移动量,但与图9相比,构成1份册子的纸张张数是图10所示的方式多,所以R3小于R2。
接下去参照图11~图14,说明由翻转部310翻转册子正反、将册子排到积载盘311A中的方式。
图11所示的方式中,作为夹子使用图5(a)所示的环状夹子,将完成成册处理的册子积载到积载盘311A中,使挡件311B在水平方向移动环状夹子BD的大小P1距离,调整册子的积载位置。
图12所示的方式中,作为夹子使用图5(b)所示的板状夹子,将完成成册处理的册子积载到积载盘311A中,使挡件311B在水平方向移动从夹子BD先端到夹子BD上端部BD1边缘的距离P2,调整册子的积载位置。
图13所示的方式中,作为夹子使用图5(b)所示的板状夹子,将完成成册处理的册子积载到积载盘311A中,使挡件311B在水平方向移动从夹子BD先端到夹子BD下端部BD2边缘的距离P3,调整册子的积载位置。图13所示的方式相比图12所示的方式来说,在水平方向移动册子的距离小,能够抑制册子的积载幅度Z1。
图14所示的方式中,作为夹子使用图5(b)所示的板状夹子,将完成成册处理的册子积载到积载盘311A中,使挡件311B在水平方向移动从夹子BD先端到夹子BD下端部BD2边缘的距离P4,调整册子的积载位置。图13所示的方式中,夹子BD上端部BD1和下端部BD2双方都被夹在积载的册子间,但图14所示的方式中因为只有夹子BD上端部BD1被夹在积载的册子间,所以能够抑制册子的积载高度Z2。
如上参照图8~图14所述,使册子在垂直于册子幅度方向的方向移动、调整册子在积载盘311A中的积载位置,册子间夹子与夹子也不接触。这样能够抑制夹子接触处引起的积载在积载盘311A中的册子的整体高度增高,能够充分确保积载盘311A中的带夹子册子的积载量。另外,册子在积载盘311A上整齐积载,外观美好,并且,用户容易从积载盘311A取出多册册子。
以上参照图1~图14,对本发明作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逸出本发明要旨范围的变更和补充,也属于本发明。
图6所示的动作中,在将夹子装订成的册子积载到积载盘311A中时,为了使册子上的夹子不接触已积载的其他册子上的夹子而调整册子的积载位置,但是,只要能够抑制夹子接触处引起的积载在积载盘311A中的册子的整体高度增高,册子积载时即使夹子与夹子稍微有一些接触,也属于本发明范畴。

Claims (12)

1.一种后处理装置,是在纸叠的打孔穴中穿装夹子进行装订、从而制作夹子夹起的册子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
积载部,积载制成的册子;
位置调整部,在册子进入到所述积载部时,调整册子的积载位置,使得册子上带有的夹子,不接触已积载的其他册子上带有的夹子;
翻转部,在册子进入所述积载部之前翻转册子正反,
所述后处理装置通过所述翻转部对每隔1份册子进行翻转,由此使得下一份要积载的册子的夹子的位置与在所述积载部中已积载的最上面的册子的夹子的位置相反。
2.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部使册子沿着册子带有夹子的一侧侧面移动,由此调整册子的积载位置。
3.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部使册子在垂直于册子带有夹子的一侧侧面的方向移动,由此调整册子的积载位置。
4.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备有:
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纸叠的打孔穴中穿装夹子进行装订、从而制作夹子夹起的册子的后处理装置,
所述后处理装置具有:
积载部,积载制成的册子;
位置调整部,在册子进入到所述积载部时,调整册子的积载位置,使得册子上带有的夹子,不接触已积载的其他册子上带有的夹子;
翻转部,在册子进入所述积载部之前翻转册子正反,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系统通过所述翻转部对每隔1份册子进行翻转,由此使得下一份要积载的册子的夹子的位置与在所述积载部中已积载的最上面的册子的夹子的位置相反。
5.如权利要求4中记载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部使夹子夹起的册子沿着安装有夹子的一侧侧面移动,调整该册子的积载位置。
6.如权利要求4中记载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部在与带有夹子一侧的册子的侧面垂直的方向使册子移动,由此调整该册子的积载位置。
7.一种后处理装置,是在纸叠的打孔穴中穿装夹子进行装订、从而制作夹子夹起的册子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
积载部,积载制成的册子;
位置调整部,将册子积载到所述积载部中时,调整册子的积载位置,使得册子上带有的夹子,不接触已积载的其他册子上带有的夹子,
所述后处理装置,根据用于制作册子所使用的夹子的种类计算用于调整积载位置的移动距离,并根据计算出的移动距离使册子进行移动。
8.如权利要求7中记载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部使册子沿着册子带有夹子的一侧侧面移动,由此调整册子的积载位置。
9.如权利要求7中记载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部使册子在垂直于册子带有夹子的一侧侧面的方向移动,由此调整册子的积载位置。
10.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具有
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纸叠的打孔穴中穿装夹子进行装订、从而制作夹子夹起的册子的后处理装置,
所述后处理装置具有:
积载部,积载制成的册子;
位置调整部,将册子积载到所述积载部中时,调整册子的积载位置,使得册子上带有的夹子,不接触已积载的其他册子上带有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系统,根据用于制作册子所使用夹子的种类计算用于调整积载位置的移动距离,并根据计算出的移动距离使册子进行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0中记载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部使册子沿着册子带有夹子的一侧侧面移动,由此调整册子的积载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0中记载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部使册子在垂直于册子带有夹子的一侧侧面的方向移动,由此调整册子的积载位置。
CN201110161979.7A 2010-06-22 2011-06-16 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Active CN1023285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41301A JP5533326B2 (ja) 2010-06-22 2010-06-22 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0-141301 2010-06-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8518A CN102328518A (zh) 2012-01-25
CN102328518B true CN102328518B (zh) 2014-09-24

Family

ID=45327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1979.7A Active CN102328518B (zh) 2010-06-22 2011-06-16 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309563A1 (zh)
JP (1) JP5533326B2 (zh)
CN (1) CN1023285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61936B2 (ja) * 2016-12-22 2021-11-05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製本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0838B1 (en) * 1999-03-29 2001-07-17 Gradco (Japan) Ltd. Stapling stacker
CN1914050A (zh) * 2004-01-29 2007-02-14 美克司株式会社 装订处理装置
US7448615B2 (en) * 2002-10-23 2008-11-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featuring relatively-displaced stapled sheet bundles and relate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92162A (ja) * 2000-01-11 2001-07-17 Canon Inc 中綴じ折畳み製本排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740480B2 (ja) * 2002-10-23 2006-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
JP2007168966A (ja) * 2005-12-21 2007-07-05 Toshiba Tec Corp 用紙後処理装置
JP2008297098A (ja) * 2007-06-01 2008-12-11 Canon Inc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13958A (ja) * 2007-11-08 2009-05-28 Sharp Corp 排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0838B1 (en) * 1999-03-29 2001-07-17 Gradco (Japan) Ltd. Stapling stacker
US7448615B2 (en) * 2002-10-23 2008-11-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featuring relatively-displaced stapled sheet bundles and related method
CN1914050A (zh) * 2004-01-29 2007-02-14 美克司株式会社 装订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8518A (zh) 2012-01-25
JP2012006667A (ja) 2012-01-12
JP5533326B2 (ja) 2014-06-25
US20110309563A1 (en) 2011-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5135B (zh) 片材后处理装置
CN1852807B (zh) 装订处理装置
US6450934B1 (en) High speed post processing machine
DE60024558T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andhabung von Ausgabebogen, geeignet zum optimalen Anwählen des Auffangbehälters
JP4880575B2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
US10239723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0456148C (zh) 用纸后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689208B (zh) 纸张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4326299A (zh) 片材处理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US8897692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which controls image formation on a bundle of sheets to be bound by a ring bookbinding section
US10331072B2 (en) Printing system with creasing control,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ontrol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2101606A (zh) 用纸处理装置
US20070031213A1 (en) Bookmak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same
CN102642741A (zh) 后处理装置以及包括该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8382090B2 (en) Post-processing system
US20060290046A1 (en) Sheet stacking apparatus and bookmak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2328518B (zh) 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JP2017071491A (ja) シート束綴じ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023087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216885892U (zh) 一种装订分拣系统
JP5169524B2 (ja) 切欠き形成装置、製本装置及び製本システム
JPS619668A (ja) 製本装置
US20090311077A1 (en) Notch forming device, bookbinding apparatus and bookbinding system
JP3247869B2 (ja) 用紙処理装置
JP6986417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シート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