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8173B - 用于调节电弧炉一氧化碳排放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调节电弧炉一氧化碳排放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08173B CN102308173B CN200980156078.XA CN200980156078A CN102308173B CN 102308173 B CN102308173 B CN 102308173B CN 200980156078 A CN200980156078 A CN 200980156078A CN 102308173 B CN102308173 B CN 10230817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bon monoxide
- height
- regions
- foamed slag
- electric ar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3/00—Hearth-type furnaces, e.g. of reverberatory type; Tank furnaces
- F27B3/10—Details, accessories, or equipment peculiar to hearth-type furnaces
- F27B3/28—Arrangement of controlling, monitoring, alarm or the like devic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5/00—Manufacture of carbon-steel, e.g. plain mild steel, medium carbon steel or cast steel or stainless steel
- C21C5/52—Manufacture of steel in electric furnac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5/00—Manufacture of carbon-steel, e.g. plain mild steel, medium carbon steel or cast steel or stainless steel
- C21C5/52—Manufacture of steel in electric furnaces
- C21C5/5211—Manufacture of steel in electric furnaces in an alternating current [AC] electric arc furnac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9/00—Arrangements of controlling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21/00—Arrangements of monitor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of safety devic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5/00—Manufacture of carbon-steel, e.g. plain mild steel, medium carbon steel or cast steel or stainless steel
- C21C5/52—Manufacture of steel in electric furnaces
- C21C2005/5288—Measuring or sampling devic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5/00—Manufacture of carbon-steel, e.g. plain mild steel, medium carbon steel or cast steel or stainless steel
- C21C5/28—Manufacture of steel in the converter
- C21C5/30—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blowing
- C21C5/305—Afterburn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 Refinement Of Pig-Iron, Manufacture Of Cast Iron, And Steel Manufacture Other Than In Revolving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电弧炉的一氧化碳排放的方法和装置,该电弧炉具有炉缸、用于以固体声测量为基础确定在炉缸的至少三个区域内的泡沫渣的高度的机构、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氧输入的第一装置和至少一个用于调节碳添加到炉缸中的第二装置。确定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内的泡沫渣的高度并且配属于电弧炉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其中这样调节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的至少一个区域内的碳添加和/或氧输入,使泡沫渣的高度保持在最大值以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电弧炉在其运行期间的一氧化碳排放的方法和装置,该电弧炉具有炉缸、用于以固体声测量为基础确定在炉缸的至少三个区域内的泡沫渣的高度的机构、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氧输入的第一装置和至少一个用于调节碳添加到炉缸中的第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弧炉中加工钢时,其中炉料被熔化,通常在形成的金属熔液上面存在泡沫渣。这由添加碳到炉缸中用于熔液还原以及添加氧到炉缸中用于脱碳而引起。在此可以通过添加煤块、即几毫米至几厘米直径范围的块状煤实现碳添加,与炉料一起实现碳添加或者通过附加地吹入碳到炉缸中的金属熔液和/或炉渣表面上实现。所需的碳的一部分经常也通过炉料本身加入。所使用的炉料最终在炉缸中熔化并且使可能存在的煤块在熔化工艺过程中熔解在熔液中。熔解在熔液中的碳作为反应组分供喷入到炉缸中的氧气使用,其中形成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2),它们导致在金属熔液表面上形成泡沫渣。
因为在炉料熔化后大量碳熔解在熔液中,在喷入氧气时形成大量泡沫渣,它经常超过了有意义的水平。因此通常监控在炉缸中产生的泡沫渣的高度。
EP 0 637 634 A1描述了一种用于在电弧炉中加工金属熔液的方法,其中通过液位测量确定泡沫渣的高度。
在DE 10 2005 034 409 B3中描述了另一用于确定泡沫渣在电弧炉炉缸中的高度的装置。在这里以固体声测量为基础确定在炉缸的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泡沫渣的高度。
为了以已知的测量系统为基础调节泡沫渣的高度,已经规定了用于调节附加吹入碳和喷入氧气的量的装置,它们在太多发泡时使附加吹入的碳量减小到最少并且匹配氧添加量。
已经证实,在电弧炉废气中在开始和形成泡沫渣阶段期间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上含有过量的一氧化碳,它显示出一氧化碳峰值或一氧化碳突起并且它可能不满意地再燃烧。离开废气再燃烧设备的一氧化碳再通过烟囱进入到环境。
一氧化碳含量和在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在过去部分地以在电弧炉后面和/或废气再燃烧设备后面的废气通道中利用气体传感器的测量为基础求得。但是由于在测量地点存在的高废气温度和其显著的粉尘含量,使这种测量带有误差并且限制了为此使用的测量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在废气通道中测量,一氧化碳在炉缸中的生成只能以一定的时间延迟测量到,其结果是延迟的调节干预。这导致短时间地在废气中含有过量一氧化碳,它不能满意地再燃烧。离开废气再燃烧设备的一氧化碳再通过烟囱进入到环境。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和装置,通过它们能够实现一氧化碳含量在电弧炉废气中的均匀化。
这个目的通过一种用于调节电弧炉的一氧化碳排放的方法得以实现,该电弧炉具有炉缸、用于以固体声测量为基础确定在炉缸的至少三个区域内的泡沫渣的高度的机构、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氧输入的第一装置和至少一个用于调节碳添加到炉缸中的第二装置,其方法是确定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内的泡沫渣的高度并且配属于电弧炉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并且这样调节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的至少一个区域内的碳添加和/或氧输入,使泡沫渣的高度保持在最大值以下。
这个目的还通过用于调节电弧炉的一氧化碳排放的装置得以实现,该电弧炉包括炉缸和用于以固体声测量为基础确定在炉缸的至少三个区域内的泡沫渣的高度的机构,其中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氧输入到炉缸中的第一装置、至少一个用于调节碳添加到炉缸中的第二装置和至少一个用于获得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内的泡沫渣的高度的测量值的计算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计算单元还设置成用于使测量值配属于电弧炉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将测量值与泡沫渣的高度的最大值进行比较,并且在超过最大值时输出至少一个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装置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装置的调节信号。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和按照本发明的装置能够实现电弧炉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的均匀化。由于事实,即在电弧炉中的泡沫渣的高度是所形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量的尺度,于是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泡沫渣的高度的测量直接用于调节电弧炉的一氧化碳排放。在以固体声测量为基础特别快速且准确地确定炉缸的至少三个区域内的泡沫渣的高度以后,特别快速且没有明显的时间延迟地调节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装置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装置。
由于在废气中达到的一氧化碳含量均匀化可以完全或几乎完全地使在废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在废气再燃烧设备中再燃烧,该再燃烧设备一般后置于电弧炉。通过烟囱排放到环境的一氧化碳含量降低到到零或几乎为零或至少强烈地减小。显著地降低有害物质对环境的负荷。
此外可以减少要加入的碳量和/或要输入的氧量并且节省成本。
关于以固体声测量为基础确定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内的泡沫渣的高度方面请参阅DE 10 2005 034 409 B3,在其中详细描述了在这里所使用的测量方法。
在此最大值可以在时间上固定调整到数值、经过多个给定的级或者动态地适配于实际的状况。
下面给出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和按照本发明的装置的有利改进方案。
优选还使泡沫渣的高度保持在最小值以上。泡沫渣的最小量保证最佳地加入能量到熔液中并减少熔液表面的热辐射。因此目前已经在达到泡沫渣的高度的最小值时,这样调节所述至少一个用于调节碳添加到炉缸中的第二装置,使得碳添加最小化。保持泡沫渣的高度的最小值以及最大值导致一氧化碳含量在废气中的进一步均匀化,并且导致必要时存在的废气再燃烧设备的有效利用。
所述装置的至少一个计算单元尤其设置成用于,将涉及泡沫渣的高度的测量值与泡沫渣的高度的最小值进行比较,并且在低于最小值时输出至少一个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装置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装置的调节信号。
优选对电弧炉的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配有至少一个第一装置,并且对于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独立地调节氧输入。由此有针对性地通过在这个区域中的氧输入最小化相反地控制泡沫渣的局部过度发泡。而在泡沫渣的高度太低时提高氧输入并由此激励形成泡沫。
作为适合于加入氧到炉缸中的材料已经经过考验的是纯氧气、空气、水蒸气或其组合。作为供氧也可以规定添加氧化铁、优选以铁矿石的形式。
此外对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配有至少一个第二装置,并且对于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独立地调节碳添加。由此有针对性地通过在这个区域中的碳添加最小化相反地控制泡沫渣的局部过度泡沫。而在泡沫渣的高度太低时提高碳添加并由此激励形成泡沫。在此优选脉冲地实现碳添加。
在此作为适合于利用吹入到炉缸中添加碳的材料已经经过考验的是不同的碳、焦炭、木材、碳化铁、直接还原铁、热成型铁、矿石、过滤粉尘、氧化皮、干燥的和破碎的浆料、造渣剂如石灰、石灰石、白云石、氟石和类似物质,其中以破碎的形式或以粉末实现添加。
在此特别优选对于炉缸的每个确定的区域分别使用至少一个第一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装置,用于可以尽可能快速且动态地影响形成泡沫渣。
优选利用外推法预测泡沫渣的高度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内的变化和/或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上平均。由区域的泡沫渣的高度的随时间的变化可以提前反作用于过多或太少的泡沫,同时以最佳的能量添加可靠地保证在电弧炉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的均匀化。显著减小在检测到炉缸中太低或太高的泡沫渣状态与调节干预之间的延迟时间,并且实现面向过程的影响。
优选所述装置的至少一个计算单元设置用于,借助于泡沫渣的高度的测量值执行外推法,用于预测泡沫渣的高度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内的变化,和/或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上平均。
备选或组合地预测泡沫渣的高度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内的变化和/或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上平均,并且借助于在废气中测到的一氧化碳含量使泡沫渣的高度的测量值与一氧化碳含量相关联。
备选或与此组合地可以预测泡沫渣的高度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内的变化和/或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上平均,并且借助于反应模型使泡沫渣的高度的测量值与一氧化碳含量相关联,该反应模型寄存在所述至少一个计算单元上。在此该反应模型优选以用于形成废气的理论计算为基础,其优选与针对电弧炉和/或要熔化的材料和/或所使用的熔化程序的形成废气的经验值相结合寄存、在建立反应模型时优选考虑熔液成分、熔液温度、产生的废气量、形成泡沫渣的地点和量等。尤其有利的是,反应模型总是可以在电弧炉运行中借助于测量值和设备参数优化,其由至少一个计算单元优选自动地获得,必要时还可以由操作人员手动地通过输入单元补充。
优选使用至少一个模糊控制器,尤其是神经模糊控制器,用于调节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装置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装置。模糊控制器是系统,它们属于特征曲线族控制器类别,它们对应于模糊逻辑理论。在每个调节步骤中执行三个分步骤:模糊化、推理、最后解模糊。单个输入和输出称为语言变量,其分别配有模糊量。
在此这种模糊控制器例如可以调用寄存在计算单元上的上述的反应模型。
以泡沫渣的高度的不同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为基础,可以在不同的熔化过程阶段中、尤其在形成泡沫渣的阶段中实现动态的调节。泡沫渣阶段表征在所有金属组成部分在炉室中熔化以后的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执行熔液还原和/或脱碳。
在本方法的优选改进方案中测量废气中的实际的一氧化碳含量并且与废气中的理论一氧化碳含量进行比较。在此这种理论一氧化碳含量尤其表征在废气中由后置于电弧炉的废气再燃烧设备最佳可再燃烧的一氧化碳量。为了尽可能连续地达到这个理论一氧化碳含量,已经证实有利的是,动态地相应地改变或匹配最大值。这能够最佳地利用废气再燃烧设备的能力。
所述装置的至少一个计算单元尤其设置成用于,将在废气中实际测到的一氧化碳含量与寄存在所述至少一个计算单元上的理论一氧化碳含量进行比较,并且为了达到理论一氧化碳含量动态地改变所述最大值。由此可以修正预先调整的最大值并且动态地适配于实际的或变化的设备状况。
所述最大值可以与基于法律规定的一氧化碳允许的极限值相关联。在此尤其这样选择最大值,使利用后置于电弧炉的废气再燃烧设备再燃烧的废气单位时间排放到环境的最大一氧化碳剩余量位于允许的极限值以下。
在本方法的另一优选改进方案中,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内的泡沫渣的高度配属于电弧炉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以后,借助于配属的一氧化碳含量调节后置于电弧炉的废气再燃烧设备的运行。在此例如通过调节新鲜空气风机和/或气体阀的输送量可以这样影响喷入到废气燃烧设备中的氧气量,使得在电弧炉后面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较高时,提供相应较高的氧量给其再燃烧。
所述装置的至少一个计算单元优选设置成用于,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内的泡沫渣的高度配属于电弧炉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以后,借助于配属的一氧化碳含量调节后置于电弧炉的废气燃烧设备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至5要示例地解释本发明。附图中:
图1示出在电弧炉中熔化过程的最终阶段中的方法过程一览图,
图2示出按照图1的在电弧炉中熔化过程的最终阶段中的方法过程与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过程在最终阶段中的比较,
图3简示出具有按照本发明装置的电弧炉,
图4简示出按照图3的电弧炉炉缸的截面图,
图5示出具有与没有按照本发明调节时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COabg和泡沫渣的高度HS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在电弧炉中熔化过程的最终阶段中的方法过程一览图。X轴给出自开始熔化过程的时间t,单位秒,而在Y轴上以Hrel表示电弧炉炉缸的倾翻角α、炉缸的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的泡沫渣的高度HS1、HS2、HS3以及炉缸的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内的碳添加量EC1、EC2、EC3。在此以A表示炉料熔化阶段的结束和泡沫渣阶段的开始,以B表示泡沫渣阶段的平均范围并且以C表示泡沫渣阶段在快要浇铸熔液前的最终阶段。
[0039] 利用固体声测量确定在电弧炉1的炉缸1a的三个区域内的泡沫渣的高度HS1、HS2、HS3。炉缸1a的每个区域存在用于调节氧输入到炉缸中的第一装置50a、50b、50c和用于调节碳添加EC1、EC2、EC3到炉缸中的第二装置60a、60b、60c(参见图3)。
在阶段A至C分别标出在炉缸中泡沫渣的高度的最大值WmaxA, WmaxB、WmaxC以及最小值WminA、WminB、WminC。在阶段A至C迄今不足够地调节电弧炉1的一氧化碳排放COabg。泡沫渣的高度HS1、HS2、HS3尤其在阶段A中超过最小值WminA,并且在继续时也超过最大值WmaxA,并且导致超过在废气中所期望的一氧化碳含量或理论一氧化碳含量的值COmax(见COabg曲线中的阴影面积)。但是在阶段B和C中也会超过在废气中所期望的一氧化碳含量或理论一氧化碳含量的值COmax。后置于电弧炉1的废气再燃烧设备70不能充分再燃烧产生的大量一氧化碳,由此在废气中保留不期望的一氧化碳量并且进入到环境。
在此最大值WmaxA、WmaxB、WmaxC可以与再燃烧的通过烟囱排到环境的中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的允许的极限值相关联。
图2示出在熔化工艺的最终阶段中按照图1的方法过程与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过程之间的比较。在三个阶段A、B、C中重新示出按照图1的泡沫渣的平均高度HS1、HS2、HS3的曲线并且示出从属的在废气COabg中一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见COabg曲线中的点划线)。
此外现在示出一条曲线,它示出按照本发明在调节氧输入和碳添加EC1、EC2、EC3时平均的泡沫渣的高度Hopt。在此对于炉缸1a的所有三个区域不再超过在阶段A、B、C中泡沫渣的高度的最大值WmaxA、WmaxB、WmaxC。由此在泡沫渣的高度按照曲线Hopt变化时形成一氧化碳含量在废气COabg中变化(见COabg曲线中的粗线),它总是位于数值COmax以下。在阶段A中和阶段B与C之间的过渡部位中,电弧炉的一氧化碳排放下降,不再超过数值COmax。电弧炉的CO排量现在处在平均水平并且可以由一般后置于电弧炉的废气再燃烧设备均匀地燃烧。
图3示出电弧炉1,具有炉缸1a,在其中导引多个电极3a、3b、3c,它们通过电流输入装置与电源装置12耦联。该电源装置12优选具有炉变压器。借助于三个电极3a、3b、3c的其中至少一个电极在电弧炉1中熔化填料、如炉料和其它添加剂。在电弧炉1中产生钢时形成炉渣或泡沫渣15(见图4),由此利用在所述至少一个电极3a、3b、3c上形成的电弧18(见图4)改善能量加入到熔液中。
在按照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电极3a、3b、3c的电流输入装置上设有传感器和调节装置13a、13b、13c,借助于它们可以测量并调节电流和/或电压或输送到电极3a、3b、3c的能量。传感器和/或调节装置13a、13b、13c优选时间分辨地获得电流信号和/或电压信号。传感器和调节装置13a、13b、13c与计算单元8、例如通过由电缆构成的信号导线14a、14b、14c耦联。其它信号导线14d、14e、14f用于使传感器和调节装置13a、13b、13c与调节装置9连接,调节装置由计算单元8得到调节命令。
在炉缸1a的壁体2上、即在炉缸1a的外界面上,为了测量振动设置固体声传感器4a、4b、4c。固体声传感器4a、4b、4c可以间接和/或直接与炉缸1a或与炉缸1a的壁体2连接。固体声传感器4a、4b、4c优选设置在电弧炉1的壁体2的与电极3a、3b、3c对置的侧面上。固体声传感器4a、4b、4c在这里优选由加速度传感器构成并且定位在泡沫渣15以上(见图4)。固体声传感器4a、4b、4c同样与计算单元8连接。
由固体声传感器4a、4b、4c传递到计算单元8上的测量值或信号通过受保护的导线5a、5b、5c导引到光学装置6并且从这个装置至少部分地在计算单元8方向上通过光波导体7传导。信号导线5a、5b、5c优选防热、防电磁场、防机械负荷和/或其它负荷地导引。
光学装置6用于放大和/或转换固体声传感器4a、4b、4c的信号并且优选比较靠近电弧炉1设置。在光学装置6中将固体声传感器4a、4b、4c的测量值或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且通过光波导体7无干扰地通过相对较长的距离、例如50至200m传递到计算单元8。
炉缸1a的每个区域在这里设有用于调节氧输入到炉缸1a中的第一装置50a、50b、50c和用于碳添加EC1、EC2、EC3(参见图1和2)到炉缸1a中的第二装置60a、60b、60c,它们利用计算单元8和调节装置9按照本发明这样控制,使得在炉缸1a的所有三个区域或三个区域的平均值中不超过在阶段A、B、C中(参见图2)泡沫渣15高度的最大值WmaxA、 WmaxB、WmaxC。此外这样实现控制,使得在炉缸1a的所有三个区域或三个区域的平均值中不低于在阶段A、B、C中(参见图2)泡沫渣15高度的最小值WminA、WminB、WminC,由此保证最佳的能量添加到电弧炉1中。
在计算单元8中检测并分析固体声传感器4a、4b、4c和传感器和调节装置13a、13b、13c的测量值或信号,用于求得炉缸1a中的泡沫渣15高度(见图4)。由固体声传感器4a、4b、4c获得的测量值或信号与泡沫渣15的高度相关联,其中时间分辨率可在约1至2秒的范围内。在计算单元8中,表明在炉缸1a每个区域内泡沫渣15的高度的测量值或信号配属于电弧炉1的废气中的从属的一氧化碳含量。从属的一氧化碳含量在计算单元8中与废气中的一氧化碳数值COmax进行比较,它相当于所期望的一氧化碳量或理论一氧化碳量,并且在需要情况下相应地修正碳添加和/或氧输入。必要时也可以通过改变熔液温度和/或成分实现补充地干预。
利用第一装置50a、50b、50c和/或第二装置60a、60b、60c也根据配属的一氧化碳含量尤其这样调节在炉缸1a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内的碳添加和/或氧输入,使泡沫渣的高度保持在平均值或者在各区域中保持在最大值WmaxA、WmaxB、WmaxC以下并超过最小值WminA、WminB、WminC。计算单元8以实际计算的和/或提前计算的在炉缸1a每个区域上或在区域上平均的泡沫渣的高度为基础给出至少一个调节信号或调节命令到调节装置9。
该调节装置9按照计算单元8的命令、必要时还以自身的计算为基础除了调节碳添加和/或氧输入以外还可能调节其它物质到炉缸1a的输入以及通过电极3a、3b、3c输入能量。调节装置9优选包括模糊控制器。
可选地,电弧炉1后置废气再燃烧设备70,它再燃烧从弧炉1通过废气管道71到达的废气并接着通过烟囱72排到环境。这种废气再燃烧设备70可以通过控制导线73由调节装置9调节,它优选由计算单元8得到相应的调节信号。
图4以简化图示出在电弧炉1的炉缸1a中的其中一个电极3b连同电弧18。在炉缸1a的壁体2上设置固体声传感器4b,它与信号导线5b连接,借助于它使信号传递到计算单元8(见图3)。
在图4中以炉缸1a的横截面图简示出熔液池16和泡沫渣15。泡沫渣15的高度HS可以在计算单元8中借助于固体声在电弧炉1中的传递函数确定。传递函数表征在图4中简示出固体声从激励直到检测位置的传递路径17。通过在电弧18中功率输入到电极3b上激励固体声。固体声、即通过激励引起的振动通过熔液池16和/或通过至少部分地覆盖熔液池16的泡沫渣15传递到炉缸1a的壁体2上。固体声传递也可以附加地、至少部分地通过在电弧炉1还未熔化的填料中实现。
在计算单元8中测量值或信号的分析可以借助于来自电弧炉1运行的经验值连续地优化。在运行中在线地检测、分析信号并且确定泡沫渣的高度,由此使确定的泡沫渣的高度在电弧炉1中用于自动地调节电弧炉1的一氧化碳排放。
通过快速且直接检测炉缸1a中的泡沫渣的高度实现更好地工艺监控和调节,它目前保证在电弧炉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的均匀化并且必要时保证最佳地再燃烧一氧化碳。
图5示出在电弧炉的熔化工艺的泡沫渣阶段中,具有与没有按照本发明的调节,在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COabg和泡沫渣的高度HS在时间t上的对比图。没有从属的泡沫渣的高度HS调节到最大值,使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COabg超过数值COmax。在调节泡沫渣的高度HSr时这样进行,使得不超过最大值,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COabg不再超过所期望的数值COmax,并且使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均匀化或者保持在尽可能不变的水平上。
在此图1至5仅仅示出示例,它们在变化的熔液程序、电弧炉等时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专业人员以本发明的知识能容易地在必要时在执行很少的尝试以后,也对于不同构成的或配备的电弧炉以固体声测量为基础,借助于确定在炉缸的至少三个区域内的泡沫渣的高度调节一氧化碳排放。
Claims (22)
1.一种用于调节电弧炉(1)的一氧化碳排放的方法,该电弧炉具有炉缸(1a)、用于以固体声测量为基础确定在炉缸(1a)的至少三个区域内的泡沫渣(15)的高度的机构、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氧输入的第一装置(50a,50b,50c)和至少一个用于调节碳添加到炉缸(1a)中的第二装置(60a,60b,60c),其中确定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内的泡沫渣(15)的高度并且将由此获得的测量值配属于电弧炉(1)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其中这样调节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的至少一个区域内的碳添加和/或氧输入,使泡沫渣(15)的高度并由此使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保持在最大值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使泡沫渣(15)的高度保持在最小值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配有至少一个第一装置(50a,50b,50c),并且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独立地调节氧输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配有至少一个第二装置(60a,60b,60c),并且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独立地调节碳添加。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外推法预测泡沫渣(15)的高度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内的变化,和/或利用外推法预测泡沫渣(15)的高度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上的平均变化。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预测泡沫渣(15)的高度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内的变化,和/或预测泡沫渣(15)的高度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上的平均变化,并且使泡沫渣(15)的高度的测量值与实际测得的一氧化碳含量相关联。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预测泡沫渣(15)的高度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内的变化和/或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上的平均变化,并且借助于反应模型使泡沫渣(15)的高度的测量值与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相关联,该反应模型寄存在至少一个计算单元(8)中。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至少一个模糊控制器,用于调节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装置(50a,50b,50c)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装置(60a,60b,60c)。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测量废气中的实际的一氧化碳含量并且与理论一氧化碳含量进行比较,并且通过动态地改变所述最大值,致力于达到理论一氧化碳含量。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最大值与一氧化碳含量的允许的极限值相关联。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内的泡沫渣(15)的高度配属于电弧炉(1)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以后,借助于配属的一氧化碳含量调节后置于电弧炉(1)的废气再燃烧设备(70)。
12.用于调节电弧炉(1)的一氧化碳排放的装置,该电弧炉包括炉缸(1a)和用于以固体声测量为基础确定在炉缸(1a)的至少三个区域内的泡沫渣(15)的高度的机构,其中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氧输入到炉缸(1a)中的第一装置(50a,50b,50c)、至少一个用于调节碳添加到炉缸(1a)中的第二装置(60a,60b,60c)和至少一个用于获得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内的泡沫渣(15)的高度的测量值的计算单元(8),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计算单元(8)还设置成用于使测量值配属于电弧炉(1)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将测量值与泡沫渣(15)的高度的最大值进行比较,并且在超过最大值时输出至少一个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装置(50a,50b,50c)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装置(60a,60b,60c)的调节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计算单元(8)还设置成用于使测量值与泡沫渣(15)的高度的最小值进行比较,并且在低于最小值时输出至少一个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装置(50a,50b,50c)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装置(60a,60b,60c)的调节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配有至少一个第一装置(50a,50b,50c),并且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能独立调节氧输入。
15.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配有至少一个第二装置(60a,60b,60c),并且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能独立调节碳添加。
16.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计算单元(8)设置成用于,借助于测量值执行外推法,用于预测泡沫渣(15)的高度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内的变化,和/或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上的平均变化。
17.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中为了预测泡沫渣(15)的高度变化并且为了使泡沫渣(15)的高度的测量值与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相关联,在所述至少一个计算单元(8)上寄存在废气中测到的一氧化碳含量。
18.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计算单元(8)上寄存反应模型,用于预测泡沫渣(15)的高度变化并且用于使泡沫渣(15)的高度的测量值与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相关联。
19.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模糊控制器。
20.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计算单元(8)设置成用于,将在废气中实际测到的一氧化碳含量与在所述至少一个计算单元(8)上寄存的理论一氧化碳含量进行比较,并且利用动态地改变所述最大值来达到理论一氧化碳含量。
21.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中使所述最大值与一氧化碳含量的允许的极限值相关联。
22.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计算单元(8)设置成用于,在所述至少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内的泡沫渣的高度配属于电弧炉(1)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以后,借助于配属的一氧化碳含量调节后置于电弧炉(1)的废气燃烧设备(70)的运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09007575.5 | 2009-02-03 | ||
DE102009007575 | 2009-02-03 | ||
PCT/EP2009/059873 WO2010088972A1 (de) | 2009-02-03 | 2009-07-30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regelung eines kohlenmonoxid-ausstosses eines elektrolichtbogenofen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08173A CN102308173A (zh) | 2012-01-04 |
CN102308173B true CN102308173B (zh) | 2015-09-30 |
Family
ID=41271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5607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8173B (zh) | 2009-02-03 | 2009-07-30 | 用于调节电弧炉一氧化碳排放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10292961A1 (zh) |
EP (1) | EP2394124B1 (zh) |
JP (1) | JP2012516938A (zh) |
KR (1) | KR20110126603A (zh) |
CN (1) | CN102308173B (zh) |
BR (1) | BRPI0924368B1 (zh) |
CA (1) | CA2751198A1 (zh) |
MX (1) | MX2011005635A (zh) |
RU (1) | RU2510480C2 (zh) |
UA (1) | UA103510C2 (zh) |
WO (1) | WO201008897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0039296B4 (de) * | 2010-08-13 | 2020-06-10 | Robert Bosch Gmbh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eines Steuersignals |
EP2511638A1 (de) | 2011-04-13 | 2012-10-17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Elektrolichtbogenofens,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sowie ein Elektrolichtbogenofen mit einer solchen Vorrichtung |
EP2824408A1 (de) * | 2013-07-12 | 2015-01-14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oder Regelung eines Elektrolichtbogenofens |
DE102014204239A1 (de) * | 2014-03-07 | 2015-09-10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r Variation einer Schlackenhöhe |
DE102014206008A1 (de) * | 2014-03-31 | 2015-10-01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dynamischen Einstellung eines Elektrolichtbogenofens |
US20150330708A1 (en) * | 2014-05-16 | 2015-11-19 | Nucor Corporation | Furnace control for manufacturing steel using slag height measurement and off-gas analysis systems |
KR101648302B1 (ko) * | 2015-04-24 | 2016-08-12 | 현대제철 주식회사 | 전기로의 슬래그 폼 측정 장치 및 그 방법 |
JP6427829B2 (ja) * | 2016-03-31 | 2018-11-28 | 大陽日酸株式会社 | 冷鉄源の溶解・精錬炉、及び溶解・精錬炉の操業方法 |
FR3065809A1 (fr) * | 2017-04-26 | 2018-11-02 | Anken | Dispositif de mesure et procede de caracterisation pour l'acierie electrique |
RU2766937C2 (ru) * | 2020-07-07 | 2022-03-16 | Адель Талгатович Мулюков | Способ плавки конверторного шлама в дуговой печи постоянного тока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694A (zh) * | 1993-09-30 | 1995-10-04 | 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 | 电弧熔化炉 |
CN1179172A (zh) * | 1995-02-02 | 1998-04-15 | 巴特勒-迈默瑞尔研究所 | 废物处理和资源再生用的可调节、自供能量的一体型电弧等离子体-熔融室熔浆化系统 |
EP1027462A1 (de) * | 1997-10-31 | 2000-08-16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r schaumschlackebildung in einem lichtbogenofen |
US6969416B2 (en) * | 2003-04-01 | 2005-11-29 | American Air Liquide, Inc.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lag characteristics in an electric arc furna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512271A (en) * | 1920-09-11 | 1924-10-21 | Himself And Maurice Barnett | Reduction of oxides |
US1934634A (en) * | 1930-11-03 | 1933-11-07 | Buffalo Electric Furnace Corp | Apparatus for electrothermic reduction of ores |
DE1804098A1 (de) * | 1967-10-23 | 1969-07-03 | Krupp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orwaermung von Schrott fuer Lichtbogenoefen |
US3534143A (en) * | 1968-10-25 | 1970-10-13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Computer control of metal treatment furnace operation |
US3715200A (en) * | 1969-02-17 | 1973-02-06 | Falconbridge Nickel Mines Ltd | Electric arc furnace operation |
US3736358A (en) * | 1971-07-30 | 1973-05-29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Process for iron ore reduction and electric furnace for iron ore reduction having at least one nonconsumable electrode |
US4483709A (en) * | 1972-03-27 | 1984-11-20 | Pennsylvania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 Steel production method |
US4395771A (en) * | 1979-01-31 | 1983-07-26 | Medovar Boris I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rocess of casting thin walled ingots using electroslag melting process |
JPS56119717A (en) * | 1980-02-27 | 1981-09-19 | Kawasaki Steel Corp | Method for detecting condition of converter |
US4450569A (en) * | 1982-09-01 | 1984-05-22 | Hagendoorn Willem J |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maintaining effluent pressure range within an electric arc melting furnace |
SE440608C (sv) * | 1983-08-31 | 1989-04-17 | Erik Lindahl | Foe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er roekgasrening |
JPS61186413A (ja) * | 1985-02-12 | 1986-08-20 | Daido Steel Co Ltd | 取鍋精錬装置 |
US4843979A (en) * | 1987-07-14 | 1989-07-04 | Vesta Technology, Ltd. | Incineration system for the destruction of hazardous wastes |
US4870655A (en) * | 1987-11-16 | 1989-09-26 | Ward Vincent C | Apparatus for recovery of metallics and non-metallics from spent catalysts |
SU1497432A1 (ru) * | 1987-12-30 | 1989-07-30 | Всесоюз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 Проектный Институт Систем Автоматизации И Управления | Способ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 процесса дожигани окиси углерод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 |
ATE160627T1 (de) * | 1991-05-22 | 1997-12-15 | Unimetall Sa |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für das absaugen von gasen und rauch von einem metallurgischen gefäss und einrichtung dafür |
US5331661A (en) * | 1992-02-27 | 1994-07-19 | Sand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lectroslag remelting |
US5241559A (en) * | 1992-03-30 | 1993-08-31 | Emc International, Inc. | Electric arc furnace roof |
US5252120A (en) * | 1992-10-26 | 1993-10-12 | A. Finkl & Sons Co.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uble vacuum production of steel |
US5572544A (en) * | 1994-07-21 | 1996-11-05 | Praxair Technology, Inc. | Electric arc furnace post combustion method |
US5822357A (en) * | 1995-06-19 | 1998-10-13 | L'air Liquide, Societe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 Process for melting a charge in a furnace |
US5943360A (en) * | 1998-04-17 | 1999-08-24 | Fuchs Systems, Inc. | Electric arc furnace that uses post combustion |
AUPP554098A0 (en) * | 1998-08-28 | 1998-09-17 |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Pty Limited | A process and a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etals and metal alloys |
DE19846100C2 (de) * | 1998-10-07 | 2000-08-03 | Sms Demag Ag | Gleichstromlichtbogenofen zur Herstellung von Stahl sowie Verfahren hierzu |
US6614831B2 (en) * | 2000-02-10 | 2003-09-02 | Process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Inc. |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auxiliary burner or lance |
ES2281384T3 (es) * | 2000-02-17 | 2007-10-01 | John A. Vallomy | Metodo para procesar de manera reductora la escoria liquida y el polvo de la camara de filtros del horno de arco electrico. |
CN1178554C (zh) * | 2000-03-17 | 2004-12-01 | 密执安特种矿石公司 | 自动控制熔渣起泡的装置和方法 |
AT408663B (de) * | 2000-05-31 | 2002-02-25 | Voest Alpine Ind Anlagen | Verfahren zum einschmelzen von eisenschwamm sowie elektrolichtbogenofen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
US6699030B2 (en) * | 2001-01-11 | 2004-03-02 | Praxair Technology, Inc. | Combustion in a multiburner furnace with selective flow of oxygen |
US6748004B2 (en) * | 2002-07-25 | 2004-06-08 | Air Liquide America, L.P.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energy efficient control of an electric arc furnace fume extraction system |
US6693947B1 (en) * | 2002-09-25 | 2004-02-17 | D. L. Schroeder & Associates | Method to protect the anode bottoms in batch DC electric arc furnace steel production |
JP2004278941A (ja) * | 2003-03-17 | 2004-10-07 | Babcock Hitachi Kk | ごみガス化溶融装置 |
AU2005229668B2 (en) * | 2004-11-04 | 2008-03-06 | Babcock-Hitachi K.K. | Overfiring air port,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ir port, boiler, boiler facility, method for operating boiler facility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boiler facility |
DE102005026893A1 (de) * | 2005-06-10 | 2006-12-28 | Siemens Ag | Verfahren zur Regelung des Schmelzprozesses in einem Elektrolichtbogenofen |
DE102005034378A1 (de) * | 2005-07-22 | 2007-01-25 | Siemens Ag |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r Beschaffenheit des Inhalts eines Lichtbogenofens |
MX2008000982A (es) * | 2005-07-22 | 2008-03-27 | Siemens Ag | Procedimiento para determinar al menos una variable de estado de un horno de arco electrico y horno de arco electrico. |
GB2430276B (en) * | 2005-09-20 | 2009-09-16 | Advanced Mineral Recovery Tech | Control system for an arc furnace |
US7824604B2 (en) * | 2006-05-17 | 2010-11-02 | Air Liquide Advanced Technologies U.S. Llc | Methods of implementing a water-cooling system into a burner panel and related apparatuses |
US7951325B2 (en) * | 2006-05-17 | 2011-05-31 | Air Liquide Advanced Technologies U.S. Llc | Methods of implementing a water-cooling system into a burner panel and related apparatuses |
DE102007041632A1 (de) * | 2006-09-18 | 2008-04-03 | Sms Demag Ag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schmelzmetallurgischen Ofens und Ofen |
DE102006050888A1 (de) * | 2006-10-27 | 2008-04-30 | Siemens Ag | Verfahren zur Regelung des Kohlenmonoxid-Austrags bei einem metallurgischen Schmelzverfahren |
-
2009
- 2009-07-30 UA UAA201109658A patent/UA103510C2/uk unknown
- 2009-07-30 JP JP2011546633A patent/JP2012516938A/ja active Pending
- 2009-07-30 MX MX2011005635A patent/MX2011005635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9-07-30 BR BRPI0924368-2A patent/BRPI0924368B1/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9-07-30 WO PCT/EP2009/059873 patent/WO2010088972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7-30 CN CN200980156078.XA patent/CN10230817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7-30 EP EP09781291.1A patent/EP2394124B1/de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9-07-30 KR KR1020117018066A patent/KR20110126603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9-07-30 CA CA2751198A patent/CA275119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9-07-30 US US13/147,654 patent/US2011029296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9-07-30 RU RU2011133683/02A patent/RU2510480C2/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694A (zh) * | 1993-09-30 | 1995-10-04 | 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 | 电弧熔化炉 |
CN1179172A (zh) * | 1995-02-02 | 1998-04-15 | 巴特勒-迈默瑞尔研究所 | 废物处理和资源再生用的可调节、自供能量的一体型电弧等离子体-熔融室熔浆化系统 |
EP1027462A1 (de) * | 1997-10-31 | 2000-08-16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r schaumschlackebildung in einem lichtbogenofen |
US6969416B2 (en) * | 2003-04-01 | 2005-11-29 | American Air Liquide, Inc.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lag characteristics in an electric arc furna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394124A1 (de) | 2011-12-14 |
US20110292961A1 (en) | 2011-12-01 |
RU2011133683A (ru) | 2013-03-10 |
JP2012516938A (ja) | 2012-07-26 |
UA103510C2 (uk) | 2013-10-25 |
CA2751198A1 (en) | 2010-08-12 |
CN102308173A (zh) | 2012-01-04 |
KR20110126603A (ko) | 2011-11-23 |
BRPI0924368B1 (pt) | 2018-03-27 |
MX2011005635A (es) | 2011-06-24 |
EP2394124B1 (de) | 2017-10-25 |
RU2510480C2 (ru) | 2014-03-27 |
WO2010088972A1 (de) | 2010-08-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08173B (zh) | 用于调节电弧炉一氧化碳排放的方法和装置 | |
KR101176735B1 (ko) | 전기 아크로, 전기 아크로 제어 방법, 및 전기 아크로의 포말형 슬래그의 높이 결정 방법 | |
CN102612856B (zh) | 控制电弧炉内的熔化过程的方法以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信号处理装置和程序代码和存储介质 | |
TWI739364B (zh) | 轉爐之噴濺預測方法、轉爐之作業方法及轉爐之噴濺預測系統 | |
CN113025774B (zh) | 一种转炉吹炼全过程动态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121872A (zh) | 一种能够实时监控、调节炉内燃烧状况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3695594A (zh) | 一种转炉炉况监测系统 | |
WO2015175785A1 (en) | Furnace control for manufacturing steel using slag height measurement and off-gas analysis systems | |
US20130000445A1 (en) | Method of setting a slag consistency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 |
JP2004271446A (ja) | コークス炉における石炭装入レベルの測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US8192521B2 (en) | Method of suppressing slag foaming in continuous melting furnace | |
KR102144168B1 (ko) | 고로 미분탄 취입 효과 예측 방법 | |
CN112899432A (zh) | 基于烟气分析的转炉冶炼方法 | |
KR100804230B1 (ko) | 고로 열풍로 연소제어방법 | |
WO2024142462A1 (ja) | アーク電気炉の通電状態判定装置、アーク電気炉の操業方法およびアーク電気炉 | |
CN118408381A (zh) | 基于烟气温度调节燃气喷吹量控制烧结终点的方法及系统 | |
KR20030053645A (ko) | 노벽 보수 작업시 장입물 저하에 따른 노내의 가스 폭발방지 방법 | |
CN118408382A (zh) | 分区调节燃气喷吹量辅助烧结的烧结终点调控方法及系统 | |
CN110317614A (zh) | 一种焦炉生产源头控硝装置 | |
SU1191721A1 (ru) |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 режимом работы закрытой руднотермической электропечи | |
KR20190134077A (ko) | 전로 정련 방법 및 전로 정련 장치 | |
JP2019123896A (ja) | 高炉吹込み還元材の燃焼位置推定方法、高炉の操業方法及び送風羽口 | |
JP2003183663A (ja) | コークス乾式消火設備のコークス上限レベル検出器の操作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JPH08188808A (ja) | 高炉の操業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0 Address after: Erlang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The German Co., Ltd of primary me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Siemens AG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Termination date: 201807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