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8037A - 用于无接触地驱动在圆型织机的筘中的梭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接触地驱动在圆型织机的筘中的梭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8037A
CN102308037A CN2010800055574A CN201080005557A CN102308037A CN 102308037 A CN102308037 A CN 102308037A CN 2010800055574 A CN2010800055574 A CN 2010800055574A CN 201080005557 A CN201080005557 A CN 201080005557A CN 102308037 A CN102308037 A CN 102308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uttle
magnet
driving element
magnetic
r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55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8037B (zh
Inventor
N·瓦格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rlinger and Co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tarlinger and Co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rlinger and Co GmbH filed Critical Starlinger and Co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308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8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8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8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37/00Circular loom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9/00Details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oms of a particular type
    • D03D49/24Mechanisms for inserting shuttle in shed
    • D03D49/44Mechanisms for inserting shuttle in shed whereby the shuttle is propelled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9/00Details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oms of a particular type
    • D03D49/60Construction or operation of slay
    • D03D49/66Shuttle r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无接触地驱动可沿着圆型织机的筘(17)中的圆形的运行轨道(16)运动的梭的装置,其带有至少一个在梭(1,1′)处的永久磁体(29,29′)并带有至少一个与梭(1,1′)的至少一个永久磁体(29,29′)处于有效连接的磁体(22,22′),磁体(22,22′)布置在可同心于梭的运行轨道(16)运动的驱动元件(10)上,其中,在梭(1,1′)与驱动元件(10)之间形成有空隙(11)。梭(1,1′)的至少一个永久磁体(29,29′)和驱动元件(10)的至少一个磁体(22,22′)这样极化,即它们通过磁力相互吸引并且因此形成磁性的吸引截段(14)。

Description

用于无接触地驱动在圆型织机的筘中的梭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接触地驱动可沿着圆型织机(Rundwebmaschine)的筘(Riet)中的运行轨道(Umlaufbahn)运动的梭(Schuetze)的装置,其带有至少一个在梭处的永久磁体并带有至少一个与梭的至少一个永久磁体处于有效连接的磁体,该磁体布置在可同心于梭的运行轨道运动的驱动元件上,其中,在梭与驱动元件之间形成有空隙。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例如下列的用于无接触地驱动圆型织机的梭的装置:
文件EP 0 167 831 A1介绍了一种织梭,其在它的运动方向上后侧装备有永久磁体,其与相同极性的永久磁体(其紧固在运行的驱动元件处)处于有效连接,并且这样通过磁性的排斥力驱动。在该发明处有利的是,即通过磁性的驱动可放弃梭与运行的驱动元件之间的、至今机械地作用的且尤其易于磨损的接触同步器件。
在该实施例中,但是因为仅需要小很多的力用于驱动梭,在机器起动之后可能发生,梭被驱动元件的运行的永久磁体太强烈地排斥并且由此过早提前到它的圆形轨道上。
此外,文件AT 390 811 B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这里,带有两个磁体的织梭(其相应地安装在关于其运动方向前面的以及后面的端部处)通过两个相应同极性的磁体(其彼此以合适的间隔紧固在旋转的驱动盘上)通过磁性的排斥力沿着圆形轨道运动。在运动方向上驱动盘上的布置在织梭后面的磁体驱动织梭,在驱动盘上超前的磁体阻止织梭由此加快和离开它的关于驱动盘的正确的位置。
在这两种实施例处不利的是,空隙的几何形状设计通过在织梭的后端和必要时也在织梭的前端处的磁体、以及由此在驱动元件处协作的磁体(其在织梭的后面或前面,但是必须至少倾斜于此地定位)的必需的布置不能实现排除了被引导通过该空隙的经纱被施加在磁体上的危险。尽管在织梭的壳体处的分隔物(Abweisbuegel)可略微缓和该问题,但是不能由此解决该问题。用于织梭的已知的驱动装置的另一缺点为,尽管有磁性的驱动,梭如之前一样在筘中的它的轨道上的导向滚子上移动,其滚动翻转(ueberollen)被拉动通过空隙的经纱。除了细带(Baendchen)的机械载荷和在构造成磨损件的导向滚子处的必需的维修工作——尤其在带有高的生产能力的现代机器中,其以非常快地运行的织梭和由此高的力和转速为条件——还存在该危险,即纱线施加在磁体的棱边处或导向滚子处并且被其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这种类型的织梭驱动的现有技术的已知的缺点。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在开头描述的织梭驱动装置中通过在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中所说明的特征来实现。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和改进方案为从属权利要求的对象。
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在梭处的永久磁体以及在运行的驱动元件处的磁体,其彼此间处于有效连接并且这样极化,即它们相互吸引。通过在梭与驱动元件之间的至少一个磁性的吸引截段(其优选地布置在梭的下侧处),在运行的驱动元件在它的运行轨道上运动时梭在筘中随动。在梭与驱动元件之间作用的磁性的吸引优选地垂直于梭的运动方向定向。如果驱动元件运动,则偏移(Versatz)和随偏移产生的磁力垂直于吸引截段的磁性轴线进行调整。吸引截段中的剪切力在梭与驱动元件之间微小滑动时已经出现,并且显示实际的驱动力。梭与驱动元件之间的空隙可在几何形状上有利地并足够大地来设计,以便通过该间隙实现细经带(Kettbaendchen)的可靠导向。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适宜的实施例中,磁性的吸引截段——从梭的运行轨道中观察——具有在梭处相继布置的、优选地条状的、带有交替的极性的永久磁体和在驱动元件处相继布置的、优选地条状的、带有交替的极性的磁体,其中,梭的永久磁体和驱动元件的磁体彼此成对地相对放置并且这样极化,即梭或驱动元件的两个相对放置的单个磁体(Einzelmagnet)相应地吸引。通过实施有带有交替的极性的多个单个磁体,加强了磁性的有效连接并且限制了梭与驱动元件之间出现的偏移,这是因为在最小滑动时已经在运动方向上传递了较大的剪切力。为了磁力线在磁性截段中优化地取向,推荐单个磁体紧固在挡板(Rueckschlussplatte)上。
当梭的永久磁体这样布置,即它的磁性轴线指向驱动元件,而驱动元件的磁体这样布置,即它的磁性轴线指向梭时,获得非常强的磁性的有效连接。
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另外在梭与驱动元件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磁性的排斥截段,其包括布置在梭处的至少一个永久磁体和布置在驱动元件处的至少一个磁体,它们这样极化,即它们彼此排斥。驱动元件与梭之间的至少一个排斥截段引起,垂直于梭的运行轨道补偿有磁性的吸引截段的磁性的吸引力和织梭的重力,使得在无导向滚子的情况下也可调节梭与驱动元件之间的自由的空隙。应提及的是,驱动元件与梭之间的该排斥截段不消除由磁性的吸引截段产生的梭与驱动元件之间的剪切力。另外应提及的是,在本发明的该实施形式中对织梭设置有用于补偿离心力的导向滚子。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梭与驱动元件之间的至少一个磁性的排斥截段——从梭的运行轨道中观察——包括在梭处并排布置的、优选地条状的、带有交替的极性的永久磁体和在驱动元件处并排布置的、优选地条状的、带有交替的极性磁体,其中,梭的永久磁体和驱动元件的磁体彼此成对地相对放置并且这样极化,即梭或驱动元件的两个相对放置的单独磁体相应地排斥。适宜地,在驱动元件与梭之间设置有两个磁性的排斥截段,其例如布置在梭的纵向侧的两个端部处并且在此之间、即大致在梭的长度的中间布置有磁性的吸引截段。通过两个磁性的排斥截段和在中间放置的磁性的吸引截段的顺序,确保了在梭与带有近似保持不变的间隙宽度的运动的驱动元件之间的稳定的平面(Planlage)。通过织梭的永久磁体和驱动元件的磁体的所建议的布置,吸引截段的吸引的磁力通过排斥截段的排斥的力来补偿,其中,由在驱动元件与梭之间的吸引截段产生的剪切力不受损害。单个磁体平整地并排地既在梭处、又在运行的驱动元件处这样布置,即相应两个通过梭与驱动元件之间的空隙分开的、彼此相对放置的单个磁体相互排斥。通过实施有带有交替的极性的多个单个磁体,这里还提高了磁性的有效连接的刚性,并且在偏移时可传递横向于运动方向的较大的剪切力。为了磁力线在磁性截段中的优化取向,还为带有相互排斥的有效连接的磁性截段推荐在挡板上紧固单个磁体。另外,当梭的永久磁体这样布置,即它的磁性轴线指向驱动元件,而驱动元件的磁体这样的来布置,即它的磁性轴线指向梭时,这是有利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无接触地驱动在圆型织机的筘中的梭的装置的一个变型中,在梭与筘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磁性的排斥截段,其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梭处的永久磁体和至少一个布置在筘处的磁体,它们这样极化,即其彼此排斥,其中,梭与筘之间的排斥截段的排斥方向反作用于(entgegenwirken)梭与驱动元件之间的排斥截段的排斥方向。在根据本发明的该变型中,可完全地取消梭的竖直地(即与它的运行轨道成直角地)支撑梭的、传统的、机械作用的导向装置,例如导向轮或导向滚子,以及梭的在筘处的对应于此的导向轨道。梭的重力还被磁性的排斥截段吸收。仅仅为了补偿梭的离心力,还设置有机械的支撑装置(在梭处的轮和在筘处的导向轨),然而在另一个改进方案中通过在梭处的磁体并沿着筘补偿离心力。
为了优化的磁性的有效连接而设置成,梭的永久磁体这样布置,即它的磁性轴线指向筘,而筘的磁体这样布置,即它的磁性轴线指向梭。
梭的竖直位置相当严格地取决于彼此反作用的在驱动元件与梭之间或在梭与筘之间的磁性的排斥截段且取决于在梭中携带的纱线卷筒(Fadenspule)的可变化的重量。由于卷筒更换所必需的生产中断越少,这种织机的经济性越高。尤其在现代的具有高的生产效率的圆型织机中,携带的纱线卷筒的尺寸对经济性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越来越大的线轴应在梭中找到位置。因为卷筒的重量在圆型织机操作时持续变化,变得轻的梭在原本保持恒定的操作条件下接受变得越来越大的至驱动元件的磁体的空隙,直至再次达到在重力与排斥力之间的平衡。梭与筘之间的排斥截段反作用该竖直运动。本发明的该实施变型设置成,以便排除所有的接触经纱的导向装置并且同时将竖直的梭位置由此产生的变化性和因此梭与驱动元件或筘之间的间隙宽度保持在狭小的范围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无接触地驱动在圆型织机的筘中的梭以及用于在竖直方向上无接触地定位梭的装置的一个简单、便宜并且可免维护地操作的实施形式中,在驱动元件和/或筘处的磁体构造成永久磁体。
尽管卷筒的重力可变化,梭与驱动元件之间的间隙宽度在操作期间仍可精确地调节并且保持恒定,当在驱动元件和/或筘处的磁体构造成优选地设有合适的控制部的电磁体时,确保梭在筘中的恒定的运行轨道上运动。通过相应地布置在运行的梭处的永磁体与例如设置在驱动元件处的电磁体的这种相互作用,驱动元件与梭之间的空隙的宽度独立于操作条件而保持恒定。
因此,不仅取消了梭的机械的驱动设备(其对细经带加载并且易于磨损),而且可显著减少梭的机械地作用的导向装置。这种类型的无接触驱动的或保持在运行轨道中的梭在操作中也显著地更安静。同样消除了经纱的机械负载和损伤,经纱在传统的织机中持续地由机械的驱动设备和梭的导向装置滚动翻转。织物的经纱与根据本发明的梭在该实施形式中不再接触。
附图说明
现在根据示例性的实施形式的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式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a至2d在多个示意性的细节图示中显示了在梭处或在驱动元件处彼此相对放置的单个磁体的布置,磁体形成磁性的截段。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式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圆型织机的带有壳体2的梭1,在壳体2处布置有多个支撑滚子3以及多个导向滚子4。梭2沿着圆型织机的筘中的运行轨道16运动,筘在图1中未显示。同样为了在附图中更好地概览,缺少了在圆型织机中制造的织物的全部的纱线和细带。在梭1的内侧处或在它的壳体2的内部存在有纱线卷筒或细带卷筒5,其装入到柱形的卷筒架7上,卷筒架7优选地借助于球轴承可旋转地紧固在梭1处的支架6处。在梭1的下侧处或在卷筒5的下面,在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装置中合适地紧固有挡板8,在挡板8下侧处相应地彼此相邻地布置有带有交替的极性的多个单个磁体9、9′或29、29′。
在图1至3中单个磁体的极性附加地利用通常的缩写″N″用于″北极″或″S″用于″南极″来标识。
另外,图1显示了圆型织机的驱动元件10的一部分,其同心于梭1的圆形的运行轨道16运动。驱动元件10和梭1彼此包围了带有间隙宽度b的空隙11。在驱动元件10的周边同样布置有带有交替的极性的单个磁体12、12′或22、22′,其紧固在挡板15的上侧上。驱动元件10通过未示出的驱动装置(例如圆型织机的中心的驱动盘或驱动轴)旋转。驱动元件10关联于梭1,其中,在圆型织机中通常在四个与十二个织梭1之间并且同样许多驱动元件10沿着筘中的运行轨道16分布。梭1处的永久磁体29、29′和驱动元件10处的磁体22、22′这样极化,即它们形成磁性的吸引截段14,其在驱动元件10旋转时基于剪切力的出现吸引所关联的梭1。更准确地说,在磁性的吸引截段14中——在梭1的运行轨道16中观察——永久磁体29、29′彼此相继地布置,并且优选地带状地构造有交替的极性。以相同的方式,驱动元件10的磁体22、22′彼此相继地布置,优选地带状地构造有交替的极性。梭1的永久磁体29、29′这样相对驱动元件10的磁体22、22′放置,即形成了磁体对,它们这样极化,即梭或驱动元件的两个相对放置的单个磁体29、29′或22、22′相应地吸引。梭1的永久磁体29、29′这样布置,即它的磁性的轴线指向驱动元件10,而驱动元件10的磁体22、22′这样布置,即它的磁性的轴线指向梭1、1′。
另外,在本发明的这种实施形式中,在梭1与驱动元件10之间形成有两个磁性的排斥截段13。该排斥截段13相应地包括——在梭1的运行轨道16中观察——在梭1处并排布置的、条状的、带有交替的极性的永久磁体9、9′,和在驱动元件10处并排布置的、条状的、带有交替的极性的磁体12、12′。梭1的永久磁体9、9′和驱动元件10的磁体12彼此成对地相对放置,并这样极化,即梭或驱动元件的两个相对放置的单个磁体9、9′或12、12′相应地排斥。通过该排斥截段13,反作用于吸引截段14的吸引力和梭1的重量。
在该实施例中,所有的磁体的磁性的轴线大致垂直于梭1的运行轨道16。
图2a至2d在多个细节视图中显示了单个磁体在梭1的挡板8上或在驱动元件10的挡板15上的布置。
在图2a中根据它的长度示出磁体布置的侧视图。在驱动元件10的以及位于其上的梭1的磁体之间的空隙11的宽度b能够良好地辨识。从左向右,布置有带有排斥的有效连接的磁性的截段13,接着布置有带有吸引的有效连接的磁性的截段14,跟随有带有排斥的有效连接的另一截段13。梭的永久磁体9(永久磁体9′为不可见的)和磁体12(磁体12′为不可见的)相应地沿着筘中的梭1的运行轨道16在磁性的排斥截段13中取向,在磁性的吸引截段14中,梭的永久磁体29、29′和磁体22、22′横向于运行轨道16放置。为了在磁性的吸引截段14中实现磁体的相互吸引的有效连接,相应地彼此相对放置的单个磁体29、29′或22、22′相互不同地极化。
图2b在俯视图中显示了在图2a中示出的作为驱动元件10的一部分的下面的磁体板15。在挡板15上如之前所描述的,设置有带有对此居中布置的磁性的吸引截段14(其包括与相对放置的梭的在图2b中未示出的补充的磁体处于有效连接的磁体)的两个磁性的排斥截段13。在图2b中显示了磁性的排斥截段13的设计的不同变型:右边所显示的截段13′包括带有极性″N″(即磁轴从图中突出)的单个磁体12。在图中左边,能观察到带有三个彼此平行的、纵向于梭1的运行轨道16布置的、具有交替的极性″N-S-N″的单个磁体12或12′的变型13″。另一变型同样在图2a中在左边示出:磁性的截段13具有两个彼此平行的、纵向于梭1的运动方向16布置的、带有交替的极性″N-S″的单个磁体12或12′。
两个图2c或2d相应地在正视图中显示了带有交替的极性″N-S-N″的磁性的截段13″或带有交替的极性″N-S″的截段13的这两个最后提到的实施例变型。
图3显示了梭1′,其示出了图1的梭1的一个改进方案。图3的梭1与图1的梭1的区别仅在于,它附加地在它的上侧处设有另外的挡板8′。在其上侧处,纵向于梭1′的运行轨道16设置有永久磁体39或39′。它们与在织机的筘17处同样纵向于运行轨道16布置的、通过空隙18与梭1′分开的单个磁体19或19′处于彼此排斥的有效连接。通过另外的磁性的排斥截段23产生附加的排斥的磁力,其从筘17向下挤压梭1′。通过该附加的磁力,卷筒5的在操作期间通过纱线的开卷(abspulen)或交织而变得越来越小的重力的影响被限制,并且因此确保在运行的驱动元件10与筘17中的梭1′之间的空隙11的大概保持不变的间距b。在图3中所显示的实施例中,可放弃如在图1中所设置的导向滚子4。
为了吸收径向作用的离心力,唯独支撑滚子3仍然存在。
在磁性的截段的优化的布置中或者在驱动元件处的或在筘处的电磁体的使用中,作用在梭上的离心力同样可由所施加的磁场补偿。那么在操作中离心力不再传递到梭的支撑滚子上,支撑滚子因此仅更多用作安全装置(例如在电磁体的控制失效时)。

Claims (11)

1.一种用于无接触地驱动能够沿着圆型织机的筘(17)中的圆形的运行轨道(16)运动的梭(1,1′)的装置,所述装置带有在所述梭(1,1′)处的至少一个永久磁体(29,29′)并带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梭(1,1′)的至少一个永久磁体(29,29′)处于有效连接的磁体(22,22′),所述磁体(22,22′)布置在能够同心于所述梭的运行轨道(16)运动的驱动元件(10)上,其中,在梭(1,1′)与驱动元件(10)之间形成有空隙(11),其特征在于,所述梭(1,1′)的至少一个永久磁体(29,29′)和所述驱动元件(10)的至少一个磁体(22,22′)这样极化,即它们通过磁力相互吸引并且由此形成磁性的吸引截段(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的吸引截段(14)——从所述梭(1,1′)的运行轨道(16)中观察——具有在所述梭(1,1′)处相继布置的、优选地条状的、带有交替的极性的永久磁体(29,29′)和在所述驱动元件(10)处相继布置的、优选地条状的、带有交替的极性的磁体(22,22′),其中,所述梭(1,1′)的永久磁体(29,29′)和所述驱动元件(10)的磁体(22,22′)彼此成对地相对放置并且这样极化,即所述梭或所述驱动元件的两个相对放置的单个磁体(29,29′或22,22′)相应地吸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梭(1,1′)的永久磁体(29,29′)这样布置,即它们的磁性轴线指向所述驱动元件(10),而所述驱动元件(10)的磁体(22,22′)这样布置,即它们的磁性轴线指向所述梭(11,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磁性的排斥截段(13)形成在所述梭(1,1′)与所述驱动元件(10)之间,所述排斥截段(13)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梭(1,1′)处的永久磁体(9,9′)和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驱动元件(10)处的磁体(12,12′),它们这样极化,即其彼此排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梭(1,1′)与所述驱动元件(10)之间的至少一个磁性的所述排斥截段(13)——从所述梭(1,1′)的运行轨道(16)中观察——具有在所述梭(1,1′)处并排布置的、优选地条状的、带有交替的极性的永久磁体(9,9′)和在所述驱动元件(10)处并排布置的、优选地条状的、带有交替的极性的磁体(12,12′),其中,所述梭(1,1′)的永久磁体(9,9′)和所述驱动元件(10)的磁体(12,12′)彼此成对地相对放置并且这样极化,即所述梭或所述驱动元件的两个相对放置的单个磁体(9,9′或12,12′)相应地排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梭(1,1′)的永久磁体(9,9′)这样布置,即它们的磁性轴线指向所述驱动元件(10),而所述驱动元件(10)的磁体(12,12′)这样布置,即它们的磁性轴线指向所述梭(1,1′)。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磁性的排斥截段(23)形成在所述梭(1,1′)与所述筘(17)之间,所述排斥截段(23)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梭(1,1′)处的永久磁体(39,39′)和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筘(17)处的磁体(19,19′),它们这样极化,即其彼此排斥,其中,所述梭(1,1′)与所述筘(17)之间的所述排斥截段(23)的排斥方向反作用于所述梭(1,1′)与所述驱动元件(10)之间的所述排斥截段(13)的排斥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梭(1,1′)与所述筘(17)之间的至少一个磁性的所述排斥截段(23)——从所述梭(1,1′)的运行轨道(16)中观察——具有在所述梭(1,1′)处并排布置的、优选地条状的、带有交替的极性的永久磁体(39,39′)和在所述筘(17)处并排布置的、优选地条状的、带有交替的极性的磁体(19,19′),其中,所述梭(1,1′)的永久磁体(39,39′)和所述筘(17)的磁体(19,19′)彼此成对地相对放置并且这样极化,即所述梭或所述筘的两个相对放置的单个磁体(39,39′或19,19′)相应地排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梭(1,1′)的永久磁体(39,39′)这样布置,即它们的磁性轴线指向所述筘(17),而所述筘(17)的磁体(19,19′)这样布置,即它们的磁性轴线指向所述梭(1,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元件(10)处和/或在所述筘(17)处的所述磁体(12,12′;19,19′)构造成永久磁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元件(10)处和/或在所述筘(17)处的所述磁体(12,12′;19,19′)构造成电磁体,其中,所述电磁体的磁力是可调节的,使得在所述梭(1)与所述驱动元件(10)之间的所述空隙(11)的宽度独立于携带的纱线卷筒(5)的重量保持恒定。
CN201080005557.4A 2009-01-22 2010-01-14 用于无接触地驱动在圆型织机的筘中的梭的装置 Active CN1023080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TA0108/2009 2009-01-22
AT1082009A AT507299B1 (de) 2009-01-22 2009-01-22 Vorrichtung zum berührungslosen antrieb eines schützen im riet einer rundwebmaschine
PCT/EP2010/050398 WO2010084075A1 (de) 2009-01-22 2010-01-14 Vorrichtung zum beruehrungslosen antrieb eines schuetzen im riet einer rundweb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8037A true CN102308037A (zh) 2012-01-04
CN102308037B CN102308037B (zh) 2015-07-29

Family

ID=42061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5557.4A Active CN102308037B (zh) 2009-01-22 2010-01-14 用于无接触地驱动在圆型织机的筘中的梭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382346B1 (zh)
CN (1) CN102308037B (zh)
AT (1) AT507299B1 (zh)
BR (1) BRPI1006933A2 (zh)
WO (1) WO201008407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7180A (zh) * 2015-12-28 2017-07-04 昊佑精机工业有限公司 圆织机的梭船驱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7623A (zh) * 2011-08-17 2012-03-07 胡圣桃 圆织机无接触式梭子装置
CN103031657A (zh) * 2011-09-29 2013-04-10 黄美昌 一种磁推梭塑料圆织机
EP3121319B1 (de) * 2015-07-20 2020-03-04 Starlinger & Co Gesellschaft m.b.H. Webschützen
DE102021118348B3 (de) * 2021-07-15 2022-10-13 Evico Gmbh Rundwebmaschine, Verwendung derselben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selben
CN114351332B (zh) * 2022-01-14 2022-10-28 吉林大学 一种可快速更换打纬板的连接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77742A (en) * 1938-11-10 1939-10-31 Earl M Petersen Braiding machine
CH562898A5 (en) * 1973-03-09 1975-06-13 Wlokiennictwa Inst Wave shed loom magnetic shuttle drive - with friction force between shuttle and shedding mechanism eliminated
CN1789519A (zh) * 2004-12-15 2006-06-21 唐欢利 圆织机磁性梭子助动装置
CN101331254A (zh) * 2005-10-01 2008-12-24 苏尔寿股份公司 用于纬纱导纱器元件支撑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63227A5 (de) 1984-06-08 1987-11-30 Huemer Franz Xaver Rundwebmaschine.
AT390811B (de) 1988-04-29 1990-07-10 Chemiefaser Lenzing Ag Vorrichtung zum antrieb des auf einer fuehrungsbahn umlaufenden schuetzens einer rundweb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77742A (en) * 1938-11-10 1939-10-31 Earl M Petersen Braiding machine
CH562898A5 (en) * 1973-03-09 1975-06-13 Wlokiennictwa Inst Wave shed loom magnetic shuttle drive - with friction force between shuttle and shedding mechanism eliminated
CN1789519A (zh) * 2004-12-15 2006-06-21 唐欢利 圆织机磁性梭子助动装置
CN101331254A (zh) * 2005-10-01 2008-12-24 苏尔寿股份公司 用于纬纱导纱器元件支撑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7180A (zh) * 2015-12-28 2017-07-04 昊佑精机工业有限公司 圆织机的梭船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84075A1 (de) 2010-07-29
CN102308037B (zh) 2015-07-29
EP2382346B1 (de) 2014-03-05
AT507299B1 (de) 2010-04-15
BRPI1006933A2 (pt) 2016-04-12
EP2382346A1 (de) 2011-11-02
AT507299A4 (de) 2010-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8037A (zh) 用于无接触地驱动在圆型织机的筘中的梭的装置
CN104649076A (zh) 导纱器及纱线卷绕机
CN102414098A (zh) 具有改进的驱动装置设计的回转式运输装置
RU2487831C2 (ru) Нитеводитель на колесах
EP1840254B1 (en) Control device for thread-guide bars of flat warp knitting machines
EP1728749A3 (en) Traverse device for yarn, and textile machinery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70121866A1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leno selvedge, in particular for a loom, and projectile weaving machine having said apparatus
CN201695153U (zh) 剑杆织机卷布装置
CN100537385C (zh) 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纱机的指形导纱器的蓄能器
CN103485043B (zh) 织机的边形成装置
US8590578B2 (en) Device to form a leno selvedge
CN104609253A (zh) 导纱器及纱线卷绕机
CN101353844A (zh) 导纬针织带机
CN203795097U (zh) 一种经编布的收卷装置
CN101522971A (zh) 用于织机、尤其是织带机的梭口形成装置
CN103328360B (zh) 用于连续卷绕长丝的设备
CN104032455B (zh) 一种电磁捕纬收紧结构
US3864942A (en) Pattern-selecting devices for knitting machines
CN101392427B (zh) 一种三维织机张力控制系统
US630874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leno thread for a weaving machine
CN100467692C (zh) 针织机
US20200048797A1 (en) Electromotively operating device for forming a leno selvedge for a loom and a projectile loom having such a device
KR101153110B1 (ko) 연사기용 스핀들 기구
KR100803546B1 (ko) 저장 능동형 급사장치
CN213896191U (zh) 一种圆纬机智能送纱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