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1412B -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1412B
CN102301412B CN201080005725.XA CN201080005725A CN102301412B CN 102301412 B CN102301412 B CN 102301412B CN 201080005725 A CN201080005725 A CN 201080005725A CN 102301412 B CN102301412 B CN 1023014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guide device
illumination
cor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57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1412A (zh
Inventor
今村健太郎
吉田茂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01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14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14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14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6Combining plural substrates to produce large-area displays, e.g. til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32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 H04N13/341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using temporal multiplex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4Light-guides, e.g. fibre-optic bundles, louvered or jalousie light-gui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46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isplay composed of modules, e.g. video wal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2Composi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26Video wall, i.e. juxtaposition of a plurality of screens to create a display screen of bigger dimens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32Special driving of display border area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42Compensation of deficiencies in the appearance of colou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85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using tables for spatial correction of display data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73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gamma adjustment, e.g. selecting another gamma curv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G09G2360/14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being ambient ligh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提供一种在无缝显示器中,能够以不使观看者产生不协调感觉或者降低不协调感觉的方式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其矩阵状排列有多个显示元件,在该显示面板的端部设置有没有排列上述显示元件的边框区域;设置在上述显示面板(2)上,通过光路转换将从上述显示元件发出的光的一部分导向上述边框区域上的导光元件(4);设置在上述显示面板(2)上,对环境照度进行检测的该光传感器(100);图像信号校正部,其以使上述图像的显示光因上述导光元件(4)而亮度降低或者着色的情况减少的方式,根据检测到的环境照度校正向设置有上述导光元件(4)的区域的显示元件赋予的图像信号,并且将校正图像信号输出;和根据上述校正图像信号驱动上述显示元件的驱动部。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通过使用多个显示面板而获得没有接缝的一块画面的显示装置(以下也称为无缝显示器)和该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轻量且薄型的显示器的需求高涨,特别是使用大型的液晶面板的有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装置较为多见。但是,由于液晶面板的大型化伴随着较多的技术制约,所以现有技术中尝试将多个显示装置组合而虚拟地实现大型化。
然而,基于该尝试,由于各显示装置具有边框区域,所以存在能看到多个显示装置间的接缝的问题。该问题不限于液晶显示装置,是PDP、有机EL显示装置等直视型的显示装置共有的问题。
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结构:具有覆盖显示面板整个面的光纤面板(optical fibre faceplate),利用光纤面板将从显示区域射出的光导光至非显示区域,由此进行无接缝的显示。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结构:在瓦片状铺满显示单元的显示面板的整个面上设置光纤面板复合体,在各个显示单元中,将从显示区域射出的光向形成在显示区域的周围的非显示区域,利用各个光纤面板导光至非显示区域而扩大进行无接缝的显示。
进一步,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以下结构:具有在显示面板的大致整个面上以规定的角度倾斜地形成的大量的倾斜薄膜和填充在该倾斜薄膜之间的透明体构成的光补偿单元,将从显示区域射出的光由光补偿单元导光至非显示区域,由此进行无接缝的显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7-128652号公报(1995年5月19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0-56713号公报(2000年2月25日公开)”
专利文献3: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1-5414号公报(2001年1月12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3公开的技术中,需要覆盖显示面板的大致整个面的光纤面板或者由大量的倾斜薄膜及填充在该倾斜薄膜之间的透明体构成的光补偿单元,特别是在大型的显示装置中,从制造方法和成本的观点来考虑,并不现实。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仅在暗室环境等一定条件下有效,不能应对外部的环境。即,完全没有考虑在使用纤维面板等作为光路转换部件时,即使如何在暗室施加作为无缝显示的校正,在特别是显示显示器亮度低的图像时也都会对应于外部光的照度产生色度偏移这一点。
从而,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6a所示,纤维面板等的光路转换部件原本并非无色透明,由于吸收特定的波长的光,所以入射的外部光中非吸收部分掺杂于来自显示装置的显示光而使色度偏移。
而且,图16b表示xy色度图的一部分,表示无缝显示器的黑显示的色度对应于外部光照度发生偏移。
更具体地进行说明,(x,y)=(0.31,0.32)的坐标附近与黑色(R,G,B全部为0灰度等级)对应,随着外部光照度变高,色度向(x,y)=(0.37,0.38)的坐标附近偏移。该偏移表示黑色带有黄色感。
该带有黄色感的色度的偏移特别是在黑色的显示中非常显眼。这是因为相对于在黑显示时从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的量,外部光通过导光元件在显示面板表面反射的光的量相对较大,所以外部光的影响变大。而且,黑色还有可能着色为偏黄色的黄绿色或者偏黄色的橙色,根据纤维板的种类,也可能发生偏移为上述的颜色以外的颜色。而且,该外部光照度引起的色偏相对于照度并非一定,存在饱和的倾向。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点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无缝显示器中,能够以使观看者不产生不协调感觉或者降低不协调感觉的方式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是一种根据图像信号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中矩阵状排列有用于显示上述图像的多个显示元件,在该显示面板的端部设置有没有排列上述显示元件的边框区域;导光元件,该导光元件设置在上述显示面板上,通过光路转换将从上述显示元件发出的光的一部分导向上述边框区域上;光传感器,该光传感器设置在上述显示面板上,对环境照度进行检测;图像信号校正部,该图像信号校正部根据由上述光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照度对上述图像信号中向设置有上述导光元件的区域所包含的显示元件赋予的图像信号进行校正,并将通过校正获得的结果作为校正图像信号输出;和驱动部,该驱动部根据上述校正图像信号,驱动上述显示元件。
本发明涉及的驱动方法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是以下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中矩阵状排列有用于根据图像信号显示图像的多个显示元件,在该显示面板的端部设置有没有排列上述显示元件的边框区域;和导光元件,该导光元件设置在上述显示面板上,通过光路转换将从上述显示元件发出的光导向上述边框区域上,上述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检测上述显示装置的环境照度的步骤;根据检测到的上述环境照度对上述图像信号中向设置有上述导光元件的区域所包含的显示元件赋予的图像信号进行校正的步骤;和根据通过校正获得的校正图像信号驱动上述显示元件的步骤。
在上述的结构中,能够提供以下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上设置的导光元件利用光路转换将从矩阵状排列的显示元件发出的光的一部分导向边框区域上,所以即使在没有排列显示元件的边框区域,也能够显示图像。
但是,在设置有导光元件的区域中,引起导光元件依赖于环境照度使观察者辨认的显示光的色度偏移的问题。例如在暗室环境中,显示元件发出的光在透过导光元件时,由于被导光元件吸收,所以产生亮度的降低,或者因导光元件相对更好地吸收特定波段的光成分等原因而发生色度的偏移(以下称为色偏)。另外,在明室环境中,除显示元件发出的光的亮度降低和色偏,还加上外部光引起的色偏。外部光引起的色偏是指在外部光照射显示面板时透过导光元件,由显示面板反射而反向返回导光元件的往返光路中,因导光元件吸收外部光的特定波段的光成分等原因发生的色偏。
而且,显示元件发出的光在透过导光元件时产生的亮度降低不依赖于外部光的光量,相对地,在外部光的光量与显示元件发出的光的光量相比比例越高,并且若上述比例相同而外部光的光量自身越多,则显示装置的观察者越容易辨认出外部光引起的色偏。
对此,在本发明中,对应于检测到的环境照度,对向设置有导光元件的区域的显示元件赋予的图像信号进行校正。即,以降低观察者能辨认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光发生的因导光元件引起的亮度降低和色偏的至少一方的方式,根据其环境照度对该图像信号进行校正,所以能够抑制在导光元件部分的显示与没有设置导光元件的通常的显示区域的显示之间,产生亮度差或者色偏。其结果,起到能够提供以下显示装置的效果:在排列有显示元件的显示区域与没有排列显示元件的边框区域,不仅抑制亮度差,还在抑制色度差的状态下,在边框区域也进行显示,还能够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发明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如以上所述,其特征在于:根据检测到环境照度对向设置有上述导光元件的区域所包含的显示元件赋予的图像信号进行校正。
因而,能够抑制导光元件部分的显示产生亮度降低和色偏的至少一方,其结果是起到以下效果:在排列有显示元件的显示区域与没有排列显示元件的边框区域中能够以抑制亮度差或者色度差的至少一方的状态,在边框区域也进行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a)表示液晶显示面板为1块的情况,(b)表示液晶显示面板为2块的情况。
图3是表示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和导光元件的构造的局部截面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显示控制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数据校正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绿色用RAM和红色用RAM的内部结构的概略图,(a)表示一个结构例,(b)表示另一结构例,(c)表示再另一个结构例。
图7是表示图5所示的蓝色用RAM的内部结构的概略图。
图8是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区域端部A2赋予的蓝色的校正图像信号的伽马特性的图表。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环境照度选择图像信号的校正类型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0是概略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11a是概略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另一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11b是图11a所示的上述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11c是图11a所示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设置的纤维板的截面图。
图12a是构成上述纤维板的光纤的截面图。
图12b是概略性地表示对上述显示装置设置光传感器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图13a是概略性地表示对上述显示装置设置光传感器的方法的另一例子的平面图。
图13b是沿图13a的X-X线的向视截面图。
图14是表示在暗室环境下用于将通常显示区域和显示区域端部的亮度相结合的伽马校正曲线的图表。
图15是表示在暗室环境下用于将通常显示区域和显示区域端部的亮度和色感相结合的伽马校正曲线的图表。
图16a是表示光路转换部件导致的着色的理由的说明图。
图16b是表示色度偏移的色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基于图1至图9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说明如下。但是,在该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结构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只要没有特别特定的记载,则其宗旨不是要将该发明的范围仅限定于此,而只是简单的说明例子而已。
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以下,在实施方式1中,将该显示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但是当然并不限定于此。图2(a)和(b)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2和导光元件4。在图2(a)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矩形形状的液晶显示面板2的周边区域中,在沿左右相对的2边的周边区域,2个导光元件4分别安装在液晶显示面板2上。另外,在图2(b)的液晶显示装置中,2个液晶显示面板2以其端部相互接近的方式设置,在各液晶显示面板2上安装的导光元件4彼此相互无间隙地相接。
进一步以能够使液晶显示面板2的显示面的相对角度变化的方式,液晶显示面板2彼此通过未图示的可动机构(例如铰链等)连接。而且,这样的可动机构只是一个例子,也可以省略,例如2个液晶显示面板可以以它们的端部相互相接的方式固定。另外,液晶显示面板不限于2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的液晶显示面板相互连接。
上述液晶显示面板2中设置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未图示的多个显示元件以矩阵状排列的显示区域;和由于没有排列上述显示元件而不能够进行显示的显示区域周边的区域(以下称为“边框区域”)。
上述导光元件4是例如纤维(面)板,具有通过光路转换将从上述显示元件发出的光的一部分导向上述边框区域上的功能,换言之,具有变更液晶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域(显示面)的功能。
此处,纤维板是将数μm直径的单纤维扎成束的形状,各个单纤维包括:传递光的玻璃芯;以覆盖该玻璃芯的方式配置,具有与之不同的折射率的玻璃包层;和吸收从玻璃芯漏出的光的吸收体。因为该单纤维能够不与各个其他单纤维干涉地传递光,所以提供给(作为全部的单纤维的入射面的)纤维板的入射面的图像能够维持原状地从出射面获得。
从而,通过由作为这种纤维板的导光元件4对由液晶显示面板2显示的图像的一部分进行光路转换,在图2(a)的方式中,在上述边框区域也能够显示图像。另外,通过导光元件4的同样的光路转换,在图2(b)的方式中,能够显示无切缝或者无接缝的(无缝的)一张图像。以下对该情况详细进行说明。
一般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周围设置有不能够进行显示的边框区域。该边框区域在制造时需要作为空隙而设置。即构成液晶面板的基板是在一块基础基板上形成有多个之后再一个一个地切离制造而成。从而,边框区域需要作为切离部分的空隙。
另外,该边框区域也作为用于涂布密封液晶的密封剂的区域或者用于设置与信号配线、备用配线、检查用配线、连接配线、或者外部电路的连接端子的区域使用。
从而,这种具有边框区域的液晶显示面板2在该边框区域中不能够显示图像,即使将多个液晶显示面板以其一边相互相接的方式配置而构成大型的显示画面也不能够获得整体无缝的一张显示图像。
因此,如图3所示,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域中,通过在端部附近部分(以下也称为显示区域端部)A2上、和成为显示区域外的边框区域A3上设置上述导光元件4,使显示区域端部A2的图像进行光路转换显示在边框区域A3上。由此能够获得无缝的一张显示图像。以下,参照图3,对这种液晶显示面板2和导光元件4的构造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液晶显示面板2和导光元件4的构造的局部截面图。而且在图3中,从液晶显示面板2(实际上是后述的背光源装置的导光板116)射出的光的路径(光路)6a、6b如粗线和箭头所例示。另外,图3所示的透明盖5虽然在图2中未图示,但是为了保护液晶显示面板2和导光元件4而被设置。
在该图3中,主要表示将在将图2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沿长边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切断的情况下的导光元件4附近部分放大后的液晶显示面板2和导光元件4的截面。
作为纤维板的该导光元件4,来自液晶显示面板2的光入射的底面(即构成纤维板的全部的单纤维的光入射面)粘接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域端部A2上。而该导光元件4成为以下形状:来自液晶显示面板2的光射出的上侧的斜面(即全部的单纤维的光出射面)覆盖从显示区域端部A2正上方到液晶面板2的边框区域A3正上方的范围(笼罩)。
因此,从液晶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域端部A2射出的向导光元件4入射的光通过该导光元件4进行光路转换而变得也向边框区域A3正上方方向射出,所以显示出仿佛不存在不能进行显示的边框区域A3的这种图像。
由于该液晶显示面板2通过针对每个像素控制从背光源装置包含的未图示的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光源获得的光的透过量而进行各种显示,所以包括:其上表面粘贴有偏光板110a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基板111;其下表面粘贴有偏光板110b的CF(Color Filter:彩色滤光片)基板113;和夹持在这些基板之间的液晶层112。
另外,背光源装置包括:以其上表面与液晶显示面板2的下表面相接的方式设置,在其端部设置有未图示的上述光源,使来自该光源的光从照明面呈面状射出的导光板116;在该导光板116的上面侧(照明面侧)配置的由透镜片、光扩散片等构成的透镜片类115;和粘贴在上述导光板116的下面侧(照明面的相反侧)的反射片117。
来自该背光源装置的光源的光从导光板116的规定的光入射面入射以后,向导光板116整体扩散,从透镜片类115的照明面(发光面)呈面状放射。在这样放射的光中,从液晶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域端部A2射出的光通过导光元件4,从液晶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域端部A2以外的显示区域(以下称为“通常显示区域”)A1射出的光不通过导光元件4地向装置外部射出而形成显示图像。
接着,对这种用于形成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及其动作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由显示控制电路7(图像信号校正部)、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源极驱动器)8、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栅极驱动器)9和共用电极驱动电路11构成的驱动控制部;液晶显示面板2;由背光源装置3和未图示的背光源驱动电路构成的背光源部;和光传感器100。
而且,显示控制电路7和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8大多由独个的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 Scale Integration Circuit:以下简称为“LSI”)芯片构成,但此处由1个LSI芯片(RAM内置型源极驱动器)构成。而且,其外加上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9的驱动控制电路也可以由1个LSI芯片构成,也可以不是由芯片而是在液晶面板的玻璃基板上一体化地形成。
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2的显示部包括:多条(M条)视频信号线SL(1)~SL(M);多条(N条)扫描信号线GL(1)~GL(N);和对应于这多条视频信号线与多条的扫描信号线的交叉点分别设置的多个(M×N个)像素形成部(虽未图示但相当于上述显示元件)。
各像素形成部由以下部件构成:栅极端子与通过对应的交叉点的扫描信号线GL(n)连接并且源极端子与通过该交叉点的视频信号线SL(m)连接的开关元件即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未图示);与该TFT的漏极端子连接的像素电极(未图示);对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共用设置的共用电极(也称为“相对电极”,未图示);和作为夹持在上述各像素电极与共用电极之间的电光学元件的液晶层。
而且,各像素形成部实际上由RGB(R:红、G:绿、B:蓝)的各像素形成部形成的RGB的各色的像素成为一组而形成一个彩色像素。此处,颜色的种类不限于RGB的3种,可以是从RGBYCM(R:红、G:绿、B:蓝、Y:黄、C:青、M:品红)的6色中任意选择的多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例如按显示部的每行使对各像素形成部的液晶层施加的施加电压的正负极性反转并且也按每一帧使其反转的驱动方式的线反转驱动方式。
显示控制电路7接收从外部发送来的图像信号DAT和定时控制信号TS,输出数字图像信号DV和用于控制在显示部显示图像的定时的源极开始脉冲信号SSP、源极时钟信号SCK、锁存选通信号LS、栅极开始脉冲信号GSP、栅极时钟信号GCK和极性反转信号φ。另外,该显示控制电路7对所接收的图像信号DAT进行适当的校正(伽马校正等)以补偿通常显示区域A1与显示区域端部A2的显示特性(伽马特性等)的差异(根据环境照度的色偏等),作为数字图像信号DV(校正图像信号)输出。该动作和详细结构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8作为根据上述数字图像信号DV驱动上述显示元件的驱动部发挥功能,接收从显示控制电路7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DV、源极开始脉冲信号SSP、源极时钟信号SCK和锁存选通信号LS,为了对显示部内的各像素形成部的像素电容进行充电而将驱动用视频信号施加于各视频信号线SL(1)~SL(M)。此时,在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8中,在产生源极时钟信号SCK的脉冲的定时,依次保持表示应对各视频信号线SL(1)~SL(M)施加的电压的数字图像信号DV。
然后,在产生锁存选通信号LS的脉冲的定时,上述所保持的数字图像信号DV被转换成模拟电压。所转换的模拟电压作为驱动用视频信号一齐施加于全部的视频信号线SL(1)~SL(M)。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视频信号线SL(1)~SL(M)的驱动方式采用线依次驱动方式。而且,对各视频信号线SL(1)~SL(M)施加的视频信号,为了显示部的交流化驱动,其极性根据极性反转信号φ反转。
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9根据从显示控制电路7输出的栅极开始脉冲信号GSP和栅极时钟信号GCK,对各扫描信号线GL(1)~GL(N)依次施加有源扫描信号。
共用电极驱动电路11生成应赋予液晶的共用电极的电压即共用电压Vcom。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视频信号线的电压的振幅,也根据交流化驱动使共用电极的电位变化。该共用电极驱动电路可以设置在上述显示控制电路7或者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9内。
光传感器100检测从显示面板的周围入射的外部光(太阳光等)、即环境照度,输出对应于检测到的环境照度的大小的模拟信号,利用安装在光传感器100的外部的A/D转换器(未图示)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上述A/D转换器也可以安装在光传感器100的内部,在该情况下从光传感器100输出数字信号。作为该数字信号的照度信号LK被输入至显示控制电路7。
如以上这样,通过对各视频信号线SL(1)~SL(M)施加驱动用视频信号,对各扫描信号线GL(1)~GL(N)施加扫描信号,由此控制液晶层的光透过率,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显示部显示图像。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电路7的整体结构的框图。该显示控制电路7包括:关于构成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各部间的信号收发进行定时控制的定时控制部13;作为确定矩阵状排列的显示元件中配置在显示区域端部A2的显示元件的位置的信息,存储后述的校正区域地址AD的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14(校正位置存储部);接收从装置外部被提供的显示数据信号DAT所包含的像素值(显示灰度等级数据),通过将赋予该像素值的显示元件的显示区域上的位置信息与存储在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14中的校正区域地址AD进行对照,确定属于显示区域端部A2的显示元件,并对赋予所确定的显示元件的上述像素值进行校正的数据校正部12;和接收输入的照度信号LK,进行环境照度的判定,并将表示判定的环境照度的照度判定信号LS输出至数据校正部12的照度判定部17。
图4所示的定时控制部13接收从外部发送来的定时控制信号TS,输出用于控制数据校正部12的动作的控制信号CT和用于控制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显示部显示图像的定时的源极开始脉冲信号SSP、源极时钟信号SCK、锁存选通信号LS、栅极开始脉冲信号GSP、栅极时钟信号GCK和极性反转信号φ。
作为确定在矩阵状排列的显示元件中对图像信号进行校正的显示元件的位置的信息的一个例子,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14存储数据校正部12所包含的后述的各色用的RAM上的地址中保存有应对配置在显示区域端部A2的显示元件赋予的像素值的多个存储器单元的各地址(校正区域地址AD)。
而且,作为确定要校正的显示元件的位置的信息,并不限定于RAM上的地址。只要能够确定矩阵状排列的显示元件的位置即可,所以也能够通过对矩阵状的排列适用二维坐标系而以(x,y)坐标确定显示元件的位置。
照度判定部17接收从光传感器100直接输入的或者通过A/D转换器等输入的照度信号LK,进行环境照度的判定,并且根据其结果输出照度判定信号LS。
数据校正部12接收显示数据信号DAT所包含的像素值(显示灰度等级数据),(暂时)保存在后述的RAM中,并且存储保存像素值的RAM内的存储器单元的地址。其后,数据校正部12根据来自定时控制部13的控制信号CT,依次读出上述RAM中存储的像素值,在所读出的像素值的地址与存储在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14中的校正区域地址AD的任一个一致的情况下,根据来自照度判定部的照度判定信号LS对上述像素值进行校正。这种数据校正部12的详细结构和动作,参照图5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电路7所包含的数据校正部12的结构的框图。该数据校正部12包括:存储对位于显示区域端部A2的蓝色像素用的显示数据DATb进行校正的查找表(以下称为LUT)的蓝色用RAM101;存储对位于显示区域端部A2的绿色像素用的显示数据DATg进行校正的LUT的绿色用RAM102;存储对位于显示区域端部A2的红色像素用的显示数据DATr进行校正的LUT的红色用RAM103;对这些蓝色用RAM101、绿色用RAM102和红色用RAM103(以下统称为“各色用RAM”)进行控制的RAM控制部15;和发送对位于显示区域端部A2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校正的指示的校正区域控制部16。
另外,此处使用的是LUT,但也可以不使用LUT,而进行对图像信号DAT所包含的像素值乘以校正系数的运算。而且,各色用RAM由3个半导体芯片构成,但是也可以是1个半导体芯片的3个不同存储区域,也可以是构成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14的半导体存储器等的一部分。
RAM控制部15输入来自定时控制部13的控制信号CT和来自照度判定部17的照度判定信号LS,根据这些信号,输出RAM控制信号CS。RAM控制信号CS包括:用于将例如蓝色像素的显示数据DATb所包含的像素值依次保存在蓝色用RAM101内的存储器单元的、这些存储器单元的地址;和用于在各色用RAM中分别存储有多个的LUT中、根据上述照度判定信号LS指定适当的LUT的读出地址。
校正区域控制部16,接收来自RAM控制部15的RAM控制信号CS,并从RAM控制信号CS获取与当前写入各色用RAM的像素值对应的存储器单元的地址。进而,校正区域控制部16,将获取的存储器单元的地址与从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14读出的校正区域地址AD进行比较,在一致的情况下,从一致的地址的存储器单元读出像素值,并向各色用RAM提供校正指示信号SS,指示将读出的像素值输入到由RAM控制部15指定的LUT。
各色用RAM中能够准备有多种与环境照度相应的LUT。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改善图像的显示光对应于入射到导光元件4的外部光的强度而向黄色方向偏移的问题的方法,以能够对与黄色的补色对应的蓝色的亮度进行校正的方式,仅对B用RAM101保存多种与环境照度相应的LUT。
当然,根据纤维板的材质,通过的光的色偏的倾向也存在不同,所以既可以对红色的图像信号DATr的色偏进行校正,也可以对绿色的图像信号DATg的色偏进行校正,还可以对上述3色中2个以上的颜色的图像信号的色偏进行校正。另外,各色用RAM还可以包括以补偿从显示元件发出的光透过导光元件4中而引起的光的衰减和着色的方式进一步对图像信号DAT进行校正用的LUT,也可以综合为与环境照度相应的多种LUT中的1个。
图6和图7表示各色用RAM的内部结构。图6表示不进行与照度判定信号LS相应的校正的颜色的RAM、例如图5的G用RAM和R用RAM,图6(a)是仅包括与通常显示区域A1对应的LUT的情况,图6(b)是仅包括与显示区域端部A2对应的LUT的情况,图6(c)是包括与通常显示区域A1和显示区域端部A2分别对应的LUT两者的情况。
而且,即使在暗室环境的情况下,在显示元件发出的光透过导光元件时,也由于被导光元件吸收,而产生亮度的降低,或者因导光元件相对多地吸收特定波段的光成分(例如蓝色光)等原因而发生色偏。
因此,为了补偿在能够无视外部光的影响的状态下的导光元件引起的亮度降低或者色偏的至少一方,优选对各色的图像信号DAT进行校正的LUT保存在各色用RAM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保存在G用RAM、R用RAM中的上述LUT,以在通常显示区域A1和显示区域端部A2中对于表示相同灰度等级的图像信号,进行相同亮度的显示的方式,保存用于使通常显示区域A1的伽马特性与显示区域端部A2的伽马特性一致的校正值。
在图6(a)的情况下,在校正指示信号SS没有被输入例如G用RAM102时,以能够使用由RAM控制信号CS指定的LUT的方式进入图中下侧的路线,从G用RAM102内的存储区域读出由RAM控制信号CS指示的与通常显示区域A1对应的像素值,利用LUT校正后作为校正图像信号DV输出。
接着,校正指示信号SS在被输入G用RAM102时,进入图中上侧的路线,从G用RAM102内的存储区域读出由RAM控制信号CS指示的与显示区域端部A2对应的像素值,不校正而维持原状作为校正图像信号DV输出。
在图6(b)的情况下,校正指示信号SS在被输入例如G用RAM102时,以能够使用由RAM控制信号CS指定的LUT的方式,进入图中上侧的路线,从G用RAM102内的存储区域读出由RAM控制信号CS指示的与显示区域端部A2对应的像素值,以抑制亮度降低和色偏的至少一方的方式利用LUT进行校正,并作为校正图像信号DV输出。
接着,在校正指示信号SS没有被输入G用RAM102时,进入图中下侧的路线,从G用RAM102内的存储区域读出由RAM控制信号CS指示的与通常显示区域A1对应的像素值,不校正而维持原状作为校正图像信号DV输出。
在上述2种情况下,以显示区域端部A2的显示特性作为基准,进行使通常显示区域A1的显示特性与显示区域端部A2的显示特性相配合的校正、或者以通常显示区域A1的显示特性作为基准,使显示区域端部A2的显示特性与通常显示区域A1的显示特性相配合的校正。另外,在该情况下,与图6(c)的情况相比,有起到能够减少LUT的个数、减小RAM电容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图6(c)中,在校正指示信号SS被输入G用RAM102时,以能够使用由RAM控制信号CS指定的LUT1的方式进入图中上侧的路线,从G用RAM102内的存储区域读出与显示区域端部A2对应的像素值,利用LUT1校正后作为校正图像信号DV输出。
接着,在校正指示信号SS没有输入G用RAM102时,以能够使用由RAM控制信号CS指定的LUT2的方式进入图中下侧的路线,从G用RAM102内的存储区域读出与通常显示区域A1对应的像素值,利用LUT2校正后作为校正图像信号DV输出。
在该情况下,预先确定作为基准的伽马特性,进行使通常显示区域A1和显示区域端部A2各自的伽马特性与上述作为基准的伽马特性相配合的校正。另外,在该情况下,能够对与通常显示区域A1和显示区域端部A2两者对应的各个图像信号DAT进行校正,能够起到进一步减小两区域间的伽马特性的差异,并且获得最佳伽马特性的效果。
图7表示进行与照度判定信号LS相应的校正的颜色的RAM、例如图5的B用RAM101,是相对于显示区域端部A2具备与照度判定信号LS相应的3种LUT,与通常显示区域A1对应具备1种LUT的情况。
首先,在校正指示信号SS没有被输入B用RAM101时,进入图中下侧的路线,从B用RAM101内的存储区域读出由RAM控制信号CS指示的与通常显示区域A1对应的像素值,利用LUT校正后作为校正图像信号DV输出。
接着,在校正指示信号SS被输入B用RAM101时,进入图中上侧的路线,从B用RAM101内的存储区域读出由RAM控制信号CS指示的与显示区域端部A2对应的像素值,在3种LUT中,利用根据照度判定信号LS由RAM控制信号CS选择的LUT进行校正,作为校正图像信号DV输出。
而且,关于通常显示区域A1,也能够与图6(b)相同地省略基于LUT的校正。另外,根据照度判定信号LS选择的LUT不限于3种,只要是2种以上即可。
图8表示相对于降低从液晶显示装置发出的光因入射至导光元件4的外部光而着色的情况的、校正后的蓝色图像信号的、液晶显示面板2的伽马特性,图中的曲线b表示环境照度0勒克司(以下以lx表示)时,图中曲线a表示环境照度1000lx时。
在环境照度为0lx时,不产生因外部光引起的色偏,所以色偏校正前后的伽马特性相同。但是,即使环境照度为0lx,因为在显示区域端部A2中,显示元件发出的光发生因导光元件4引起的亮度降低或者色偏,所以也进行补偿该亮度降低或者色偏的伽马校正。图8的曲线b表示在环境照度为0lx的情况下,以对亮度降低和色偏的至少一方进行补偿的方式,校正图像信号DAT后的伽马特性。
图14是表示在暗室环境下即环境照度为0lx,用于使通常显示区域A1和显示区域端部A2的亮度相配合的伽马校正曲线的图表。另外,图15是表示在暗室环境下,用于使通常显示区域A1和显示区域端部A2的亮度和色感相配合的伽马校正曲线的图表。
在对因导光元件4引起的在显示区域端部A2产生的亮度降低进行补偿的情况下,如图14中表示相对于输入灰度等级的输出灰度等级,通过使通常显示区域A1的亮度降低,使通常显示区域A1的亮度与显示区域端部A2的亮度相配合。例如,对于输入灰度等级255,在显示区域端部A2中将输出灰度等级设为255,相对地,在通常显示区域A1中,通过使输出灰度等级为大约138,使通常显示区域A1的亮度降低。
但是,在输入灰度等级为包括0的低灰度等级的范围中,作为1个处理方法,提升通常显示区域A1的亮度。这是因为采用的是以下处理方法:在显示区域端部A2为了补偿因导光元件4而产生的亮度降低,通过使背光源装置3的发光量比通常显示区域A1增大,提升显示区域端部A2的亮度,而使通常显示区域A1和显示区域端部A2的亮度相配合。
而且,对于图14所示的伽马校正,显示元件的RGB的亮度降低量可以看做相同,所以对RGB准备共用的LUT。
接着,在对因导光元件4而在显示区域端部A2产生的亮度降低和色偏进行补偿的情况下,如图15中表示相对于输入灰度等级的输出灰度等级,与图14的情况相同地,首先通过使通常显示区域A1的亮度降低,使通常显示区域A1的亮度与显示区域端部A2的亮度相配合。但是,通常显示区域A1和显示区域端部A2的校正后最大亮度比图14的情况稍微降低。这是因为,为了校正色偏,使显示区域端部A2的B的输出灰度等级为最大,降低了显示区域端部A2的R和G的输出灰度等级的缘故。
如图15所示,为了校正色偏,使针对显示区域端部A2的B的伽马校正曲线与针对显示区域端部A2的R和G的伽马校正曲线不同。从而,与针对显示区域端部A2的B的LUT相区别,另外准备对显示区域端部A2的R和G所共用的LUT。
另一方面,在环境照度为1000lx时,通过曲线a与曲线b的比较,可知特别是在低灰度等级时进行使蓝色光的亮度增大的色偏校正。这是因为:如上所述在与从显示装置发出的光相比,外部光的照度相对较大时,由环境照度引起的色偏变大。
图9表示根据由光传感器100检测到的环境照度,选择图像信号的校正类型的流程图,表示在环境照度为0lx以上不足300lx时采用校正类型A,在环境照度为300lx以上不足600lx时采用校正类型B,在环境照度为600lx以上不足1000lx时采用校正类型C,在环境照度为1000lx以上不足1500lx时采用校正类型D,在环境照度为1500lx以上时采用校正类型E。
此时,使各校正类型的同灰度等级的蓝色图像信号的亮度如下:校正类型A≤校正类型B≤校正类型C≤校正类型D≤校正类型E,则能够更好地校正由外部光反射引起的导光元件的着色。
而且,校正区域控制部16判定显示数据信号DAT是否为应赋予显示端部区域A2的显示数据信号DAT的处理,也可以在照度判定部17根据照度信号LK进行环境照度的判定的处理后进行,但在进行环境照度的判定的处理前进行,在判定显示数据信号DAT为应赋予显示端部区域A2的显示数据信号DAT的情况下,继续进行环境照度的判定的方式,可以不用进行无用的环境照度的判定处理。
〔实施方式2〕
根据图10至13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下。而且,为了说明的方便,对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附图所示的部件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
图10表示显示装置1的平面图。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面板2、导光元件4和光传感器100。光传感器100只要是在能够测定环境照度的位置,可以设置在显示装置1的任意位置。图10表示的是将1个光传感器100设置在显示面板2的外框的例子。另外,光传感器100可以与显示面板2的通常显示区域A1内的像素形成部(显示元件)相邻或者内置于某像素形成部而设置。在该情况下,因为能够与像素形成部同时在相同工序形成光传感器,所以不需要在显示装置的外面另外设置光传感器,具有削减工序和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
图11a~图11c是概略性地表示与图10不同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图,图11a表示上述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11b表示上述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1c表示设置于上述显示装置的纤维板的截面图。与图10相同地,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面板2、导光元件4和光传感器100,但通过使光传感器100设置在导光元件4的附近,能够进行更正确地反映照射到导光元件4的外部光的照度的图像信号的校正。
另外,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在显示装置1中设置有多个导光元件4的情况下,优选在各个导光元件4的附近,设置与导光元件4相同数量的光传感器100。
另外,通过以下的结构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效果。在作为光路转换部件使用的纤维板中存在沿特定的方向的光路。即,如图11c所示,在外部光入射至纤维板以后,由于相对于纤维的内侧面以临界角以上的入射角入射的光在纤维内反复进行全反射而到达显示器侧,所以形成沿纤维的延伸方向的光路。而且,在纤维内全反射并沿上述光路行进的光主要引起外部光导致的色偏。从而,检测环境照度的光传感器必须更有效地检测沿纤维板的上述光路行进的光,优选相对于各个纤维板以最佳的角度设置。相反地,也优选采用截断难以影响纤维板的着色的角度的入射光的构造。
另外,根据上述理由,还优选如图11a和图11b所示,沿光路的方向与相互不同的多个纤维板相邻设置有各个光传感器100,根据由各个光传感器100检测到的照度判定信号,对与各个纤维板对应的区域的图像信号进行校正。而且,在使用纤维板以外的光路转换方法的情况下,也同样地优选对应于该光路转换方法的光路设置光传感器。
接着,根据图12a和图12b,对光传感器的检测角度的最佳值的求取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如图12a所示,考虑1条纤维,在光从空气中进入玻璃芯的情况下,究竟什么角度的入射光可被纤维获取,通过以下数学式定义。
Sinθ1max=n1Sin(90°-θcx)0°≤θ1max≤90°
Sinθ2max=n1Sin(90°-θcx)0°≤θ2max≤90°
此处,如图12a所示,使纤维的端面相对于水平方向具有沿逆时针θ的倾斜,考虑基于与纤维的端面平行的x轴和垂直的y轴的x-y正交坐标,设逆时针为相对于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角度的正方向。另外,在将纤维沿x-y平面切断的切断面中,在x轴的正方向,依次排列:包层玻璃(以下称为包层)、玻璃芯(以下称为芯)、包层的各截面。进而,设相对于纤维的端面中芯的端面以90°至180°的角度行进的光L1的入射点为P1,设相对于纤维的端面以0°至90°的角度行进的光L2的入射点为P2。
此时,以y轴的正方向作为基准,将上述光L1从入射点P1进入芯内,能够在芯内全反射行进的最大入射角的绝对值定义为θ1max,以y轴的正方向作为基准,将上述光L2从入射点P2进入芯内,能够在芯内全反射行进的最大入射角的绝对值定义为θ2max。另外,θc表示由芯的折射率n1与包层的折射率n2所决定的临界角,通过以下数学式定义。
Sinθc=n2/n1
上述光L1中比θ1max相对于y轴的角度(绝对值)大的光虽然被芯获取,但在芯·包层边界面不发生全反射而泄露,所以纤维板部分对显示光的着色的影响小。因此,相比于被认为纤维板部分对显示光的着色的影响大的θ1max,相对于y轴的角度(绝对值)小的光需要由光传感器检测。
另一方面,对上述光L2同样地进行考虑,比θ2max相对于y轴的角度(绝对值)小的光需要由光传感器检测。从而,检测环境照度的光传感器,更加优选如图12b所示,从在芯的端面上竖立的垂线向逆时针θ1max和顺时针θ2max的角度范围(上限为θ1max2max)内,以仅检测入射芯的端面的光的方式设置。
图12b中表示的是设置基材21,其具备相对于芯的端面垂直的方向(上述y轴的正方向)逆时针具有θ1max的倾斜角度的斜面;和顺时针具有θ2max的倾斜角度的斜面,在由这两斜面形成的凹部的内部深处部设置有光传感器100。而且,设置基材21由遮光性的材料形成。通过使用这种结构的设置基材21,能够截断对显示光的着色的影响小的光。
另外,可以通过将光传感器100设置在导光元件4与显示面板2之间,由此对通过导光元件4的光进行检测。在该情况下,能够检测入射导光元件4的外部光的光量,所以能够更正确地进行图像信号的色偏校正。
另外,光传感器100只要能够检测包括导光元件4的吸收波长区域的波长区域,则不论外部光为怎样的光源,都能够检测导光元件的吸收量,能够精度良好地对外部光反射的色偏进行校正。
另外,也可以如图13a的正面图和图13b的截面图所示,在能够检测通过导光元件4的光和不通过导光元件4的光两者的位置分别设置光传感器100,根据由两者的光传感器100测定的环境照度的差异,进行图像信号的校正。在该情况下,能够更正确地检测通过导光元件的光量,所以能够更正确地进行图像信号的色偏校正。
进一步,光传感器也可以是按照RGB各色具有灵敏度,能够分别同时检测RGB各色的照度(光量)的1个RGB彩色传感器。在该情况下,因为能够检测外部光的RGB各色成分的光量,所以也能够根据各色的色偏量对各色的图像信号DAT进行校正,能够进一步提高色偏校正的精度。进而,通过采用将不通过导光元件的光与通过导光元件的光进行比较的结构,能够更正确地测定由导光元件产生的亮度降低和色偏,能够更正确地进行图像信号的校正。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将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单元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中,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出不同颜色的多种显示元件,上述图像信号校正部对应赋予至少1个以上的种类的显示元件的图像信号进行校正。
在上述的结构中,导光元件的透过率特性呈现波长依赖性,由于某波段的光的吸收程度相对较大,所以导光元件着色,由此发生上述的色偏。例如,在因导光元件,在设置有导光元件的区域带黄色感的情况下,该导光元件的蓝色波段的吸收程度相对较大。从而,为了降低黄色感,以提升发出作为补色的蓝色光的显示元件的亮度的方式对图像信号进行校正即可。即,以提升发出因导光元件而着色的色感的补色、或者接近于补色的颜色的显示元件的亮度的方式对图像信号进行校正即可。
或者,在发出不同颜色的多种显示元件中以提升发出因导光元件而着色的色感的补色或者最接近补色的颜色的1种显示元件、或者作出上述补色或者最接近补色的颜色的2种以上的显示元件的亮度的方式对图像信号进行校正即可。
这样,在发出不同颜色的多种显示元件中通过对向至少1种显示元件应赋予的图像信号进行校正,能够根据导光元件的透过率特性,将色度校正为最佳,或者能够将色度和亮度校正为最佳。
另外,通过对图像信号按照显示元件所具有的每个颜色适当地进行校正,能够使设置有导光元件的区域的显示元件的亮度特性与没有设置导光元件的区域的显示元件的亮度特性更加近似,起到不使观看者产生不协调感觉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中,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上述图像信号校正部的上述校正包括:降低上述图像的显示光因入射至上述导光元件的外部光而被着色的情况的校正。
在上述的结构中,以降低因入射至导光元件的外部光引起的色度的偏移(着色)的方式,根据其环境照度对该图像信号进行校正,能够抑制导光元件部分的显示产生色偏。其结果,起到在排列有显示元件的显示区域与没有排列显示元件的边框区域中在抑制色度差的状态下,在边框区域也能够进行显示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中,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上述图像信号校正部的上述校正包括:对上述图像信号中向设置有上述导光元件的区域和没有设置上述导光元件的区域的至少一方的显示元件赋予的图像信号进行校正,以补偿从上述显示元件发出的光因透过上述导光元件中而引起的光的衰减和着色的至少一方。
由此,如已说明的那样,即使在暗室环境下或者在环境照度较低的能够无视外部光的影响的环境下,也起到在排列有显示元件的显示区域与没有排列显示元件的边框区域中在抑制亮度差或者色度差的状态下,在边框区域也能够进行显示,不会使观看者产生不协调感觉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中,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上述图像信号校正部包括:照度判定部,其通过接收从上述光传感器输出的照度信号而判定环境照度,并且根据该环境照度的判定结果输出照度判定信号;和数据校正部,其根据上述照度判定信号对上述图像信号进行校正。
在上述的结构中,起到能够抑制导光元件部分的显示产生色偏的效果。
而且,上述数据校正部也可以按照与上述照度判定信号所示的上述环境照度的大小相应的不同校正类型对上述图像信号进行校正。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中,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上述图像信号校正部还包括校正位置存储部,该校正位置存储部存储对矩阵状排列的显示元件中校正图像信号的显示元件的位置进行确定的位置信息。
在上述的结构中,起到以下效果:上述图像信号校正部参照存储在校正位置存储部中的位置信息,通过与要赋予图像信号的显示元件的位置信息进行比较,能够容易地确定要赋予图像信号的显示元件是否是作为校正的对象的显示元件。
而且,上述校正位置存储部也可以存储确定上述显示面板上的属于设置有上述导光元件的区域的显示元件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由此,能够将属于设置有导光元件的区域的显示元件作为对图像信号进行校正的对象的显示元件。
进而,上述照度判定部可以在要赋予图像信号的显示元件的位置信息与对属于设置有上述导光元件的区域的显示元件的位置进行确定的位置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上述环境照度,并且输出对应于该环境照度的判定结果的上述照度判定信号。由此,对于属于没有设置导光元件的区域的显示元件,可以不进行不必要的环境照度的判定处理。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其特征在于:上述光传感器接近上述导光元件而设置。
在上述的结构中,因为能够更正确地测定通过导光元件的外部光照度,所以起到能够更加精度良好地抑制导光元件部分的显示产生色偏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其特征在于:上述光传感器至少能够检测上述导光元件的吸收波长区域。
在上述的结构中,只要光传感器能够测定包括导光元件的吸收波长区域的光,则不论外部光为怎样的光源,均能够检测导光元件的吸收量,起到能够精度良好地校正外部光反射的色偏的效果。
而且,若光传感器为只测定导光元件的吸收波长区域的光的装置,则无论怎样的光源,均能够推定导光元件的吸收量,能够精度良好地校正色偏。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其特征在于:上述光传感器是对多个颜色具有灵敏度,能够同时检测该多个颜色的各光量的彩色传感器,并且以至少1个光传感器接受通过导光元件的光,其他的至少1个光传感器接受不通过导光元件的光的方式设置。
在上述的结构中,以至少1个接受通过导光元件的光,其他的至少1个接受不通过导光元件的光的方式,将光传感器设置于显示面板,由此能够检测通过导光元件的光与不通过导光元件的光的色偏量的差。从而,上述图像信号校正部能够根据该差对图像信号进行校正,起到能够更加精度良好地抑制导光元件部分的显示因环境照度的影响而发生色偏的情况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面板以与至少1个其他显示面板接近或者相接的方式具备多个,上述导光元件与在上述其他显示面板上设置的其他导光元件以相互无间隙地相接的方式配置。
在上述的结构中,起到能够将有边框的显示面板多个连接而成的显示器形成为像是没有边框的连成一个的显示器,看起来没有不协调感觉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元件作为上述显示元件。
由此,起到在使用薄型及轻量且省电力性能优异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中,能够将有边框的液晶显示面板多个连接而成的显示器形成为像是没有边框的连成一个的显示器,看起来没有不协调感觉的效果。
而且,某关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结构与在其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结构的组合不局限于与在该关注权利要求中引用的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结构的组合,只要能够达成本发明的目的,则也能够与没有在该关注权利要求中引用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结构相组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各种直视型的显示装置。
符号的说明:
1    显示装置
2    液晶显示面板
3    背光源装置
4    导光元件
5    透明盖
6a、6b    光路
7    显示控制电路(图像信号校正部)
8    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驱动部)
9    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
10   背光源驱动电路
11   共用电极驱动电路
12   数据校正部
13   定时控制部
14   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校正位置存储部)
15   RAM控制电路
16   校正区域控制电路
17   照度判定部
100  光传感器(彩色传感器)
101  B用RAM
102  G用RAM
103  R用RAM
110a、110b  偏光板
111   TFT基板
112   液晶层
113   CF基板
115   透镜片类
116   导光板
117   反射片
203   LED
A1   通常显示区域
A2   显示区域端部
A3   边框区域
GL(k)   扫描信号线(k=1,2,3,…)
SL(j)   视频信号线(j=1,2,3,…)
DAT(r、g、b)   图像信号(红、绿、蓝)
DV(r、g、b)   校正图像信号(红、绿、蓝)
AD    校正区域地址
CT、CS、SS、BS    控制信号
LK    照度信号
LS    照度判定信号

Claims (13)

1.一种显示装置,其根据图像信号显示图像,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中矩阵状排列有用于显示所述图像的多个显示元件,在该显示面板的端部设置有没有排列所述显示元件的边框区域;
导光元件,该导光元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通过光路转换将从所述显示元件发出的光的一部分导向所述边框区域上;
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对由从该显示面板的周围入射的外部光产生的环境照度进行检测的光传感器;
图像信号校正部,该图像信号校正部根据由所述光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照度对所述图像信号中向设置有所述导光元件的区域所包含的显示元件提供的图像信号进行校正,以使由该导光元件引起的亮度降低和色偏的至少一方降低,并将通过校正获得的结果作为校正图像信号输出;和
驱动部,该驱动部根据所述校正图像信号,驱动所述显示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出不同颜色的多种显示元件,所述图像信号校正部对要向至少1种以上的显示元件提供的图像信号进行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信号校正部的所述校正包括:使所述图像的显示光因入射至所述导光元件的外部光而被着色的情况减少的校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信号校正部的所述校正包括以下校正:对所述图像信号中向设置有所述导光元件的区域和没有设置所述导光元件的区域的至少一方的显示元件提供的图像信号进行校正,以补偿从所述显示元件发出的光因透过所述导光元件中而引起的光的衰减和着色的至少一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信号校正部包括:照度判定部,该照度判定部通过接收从所述光传感器输出的照度信号而判定环境照度,并且根据该环境照度的判定结果输出照度判定信号;和
根据所述照度判定信号对所述图像信号进行校正的数据校正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信号校正部还包括校正位置存储部,该校正位置存储部存储对矩阵状排列的显示元件中校正图像信号的显示元件的位置进行确定的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度判定部,在要提供图像信号的显示元件的位置信息与对属于设置有所述导光元件的区域的显示元件的位置进行确定的位置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环境照度,并且输出对应于该环境照度的判定结果的所述照度判定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传感器接近所述导光元件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传感器至少能够检测所述导光元件的吸收波长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传感器是对多个颜色具有灵敏度,能够同时检测该多个颜色的各光量的彩色传感器,并且以至少1个光传感器接受通过导光元件的光,其他的至少1个光传感器接受不通过导光元件的光的方式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以与至少1个其他显示面板接近或者相接触的方式具备有多个,
所述导光元件与在所述其他显示面板上设置的其他导光元件以相互无间隙地接触的方式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元件作为所述显示元件。
13.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中矩阵状排列有用于根据图像信号显示图像的多个显示元件,在该显示面板的端部设置有没有排列所述显示元件的边框区域;和导光元件,该导光元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通过光路转换将从所述显示元件发出的光导向所述边框区域上,所述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由从所述显示面板的周围入射的外部光产生的所述显示装置的环境照度的步骤;
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环境照度,对所述图像信号中向设置有所述导光元件的区域所包含的显示元件提供的图像信号进行校正,以使由该导光元件引起的亮度降低和色偏的至少一方降低的步骤;和
根据通过校正获得的校正图像信号驱动所述显示元件的步骤。
CN201080005725.XA 2009-05-29 2010-05-14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14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31554 2009-05-29
JP2009131554 2009-05-29
PCT/JP2010/058223 WO2010137474A1 (ja) 2009-05-29 2010-05-14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1412A CN102301412A (zh) 2011-12-28
CN102301412B true CN102301412B (zh) 2014-04-16

Family

ID=43222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572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1412B (zh) 2009-05-29 2010-05-14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797305B2 (zh)
EP (1) EP2437250B1 (zh)
JP (1) JP5285770B2 (zh)
CN (1) CN102301412B (zh)
BR (1) BRPI1013349A2 (zh)
RU (1) RU2496152C2 (zh)
WO (1) WO20101374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43779B2 (en) 2011-01-27 2016-01-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ulti-display system and translucent cover used thereby
KR101843913B1 (ko) * 2011-02-28 2018-05-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065955B (zh) * 2011-03-17 2016-09-07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控制装置
JP2013003466A (ja) * 2011-06-20 2013-01-07 Japan Display West Co Ltd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2047433B1 (ko) 2011-09-23 2019-12-04 매뉴팩처링 리소시스 인터내셔널 인코포레이티드 디스플레이 특성들의 환경 적응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30083080A1 (en) 2011-09-30 2013-04-04 Apple Inc. Optical system and method to mimic zero-border display
CN103165094B (zh) * 2013-03-07 2015-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AU2014200754A1 (en) * 2013-03-08 2014-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3969736B (zh) * 2014-04-24 2016-05-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结构和显示装置
JP2016038581A (ja) * 2014-08-08 2016-03-22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CN104299592B (zh) * 2014-11-07 2016-11-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WO2016083928A1 (en) * 2014-11-28 2016-06-0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display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6437318B2 (ja) * 2015-01-15 2018-12-12 東芝映像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輝度補正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輝度補正方法
CN104658503B (zh) * 2015-03-09 2017-05-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
US10593255B2 (en) 2015-05-14 2020-03-17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onic display with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of display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location
US9924583B2 (en) 2015-05-14 2018-03-20 Mna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brightness control based on location data
US10607520B2 (en) 2015-05-14 2020-03-31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of display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location
CN107615370B (zh) * 2015-05-22 2020-06-23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US10586508B2 (en) 2016-07-08 2020-03-10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Controlling display brightness based on image capture device data
US10733946B2 (en) * 2016-08-26 2020-08-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555953B1 (ko) * 2016-11-04 2023-07-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지 장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US10354569B2 (en) * 2017-02-08 2019-07-1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display system
US10225458B2 (en) * 2017-07-07 2019-03-05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6995646B2 (ja) * 2018-01-26 2022-01-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US10761256B2 (en) 2018-04-16 2020-09-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acklight unit providing uniform light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RU2673013C1 (ru) * 2018-04-16 2018-11-21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Устройство когерентной подсветки с рекупераций света
US10578658B2 (en) 2018-05-07 2020-03-03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an electronic display assembly
CN208256187U (zh) * 2018-06-06 2018-12-18 诚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屏幕显示装置
WO2019241546A1 (en) 2018-06-14 2019-12-19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gas recirculation or airway occlusion
CN111383517A (zh) * 2018-12-29 2020-07-07 胜利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拼接式显示器
EP3909252A1 (en) 2019-01-09 2021-11-17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Display management with ambient light compensation
KR102648198B1 (ko) * 2019-01-14 2024-03-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잔상 보상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11526044B2 (en) 2020-03-27 2022-12-13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unit with orientation based oper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15092A (en) * 1999-09-15 2000-09-05 Rainbow Displays, Inc. Compensation for edge effects and cell gap variation in tiled flat-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CN1275760A (zh) * 1999-05-31 2000-12-06 三星Sdi株式会社 多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8652A (ja) 1993-10-28 1995-05-19 Hewlett Packard Co <H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056713A (ja) 1998-08-04 2000-02-25 Sharp Corp ディスプレイユニットおよび複合型ディスプレイ、並びに、ディスプレイモジュール
JP3762123B2 (ja) * 1998-12-21 2006-04-05 日本放送協会 マルチ投射型スクリーン
JP4083941B2 (ja) * 1999-09-03 2008-04-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座標入力装置
US6995753B2 (en) * 2000-06-06 2006-02-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053874B2 (en) * 2000-09-08 2006-05-3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2003169271A (ja) * 2001-11-30 2003-06-13 Toshiba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GB0202782D0 (en) * 2002-02-06 2002-03-27 Screen Technology Ltd Display
JP2004029629A (ja) * 2002-06-28 2004-01-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表示装置、電子黒板および電子掲示板
GB0223883D0 (en) 2002-10-15 2002-11-20 Seamless Display Ltd Visual display screen arrangement
JP2004184852A (ja) * 2002-12-05 2004-07-02 Olympus Corp 表示装置、光源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US7567255B2 (en) * 2003-12-30 2009-07-2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lor adjustment for clipped pixels
US7259758B2 (en) * 2004-06-21 2007-08-21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latency in display of computer-generated graphics
JP2006010811A (ja) * 2004-06-23 2006-01-12 Sony Corp 表示装置
JP2006030783A (ja) * 2004-07-20 2006-02-02 Alps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7813026B2 (en) * 2004-09-27 2010-10-12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reducing color shift in a display
JP2006323311A (ja) * 2005-05-20 2006-11-30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GB2432961A (en) * 2005-12-01 2007-06-06 Screen Technology Ltd A display device with luminance correction means
JP2007241059A (ja) * 2006-03-10 2007-09-20 Denso Corp 移動体用表示装置
JP4702263B2 (ja) * 2006-03-24 2011-06-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418827B2 (ja) * 2007-05-16 2010-0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画像発生装置及び方法
WO2008149449A1 (ja) * 2007-06-07 2008-12-11 Telesystems Co., Ltd.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8243090B2 (en) * 2007-08-08 2012-08-14 Landmark Screens, Llc Method for mapping a color specified using a smaller color gamut to a larger color gamut
JP5536999B2 (ja) * 2008-08-11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10047344A1 (ja) * 2008-10-24 2010-04-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5760A (zh) * 1999-05-31 2000-12-06 三星Sdi株式会社 多屏显示装置
US6115092A (en) * 1999-09-15 2000-09-05 Rainbow Displays, Inc. Compensation for edge effects and cell gap variation in tiled flat-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7-128652A 1995.05.1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79426A1 (en) 2011-11-17
EP2437250B1 (en) 2015-07-22
JP5285770B2 (ja) 2013-09-11
RU2011132277A (ru) 2013-07-10
JPWO2010137474A1 (ja) 2012-11-12
EP2437250A4 (en) 2012-11-21
RU2496152C2 (ru) 2013-10-20
CN102301412A (zh) 2011-12-28
EP2437250A1 (en) 2012-04-04
WO2010137474A1 (ja) 2010-12-02
US8797305B2 (en) 2014-08-05
BRPI1013349A2 (pt) 2016-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1412B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2301273B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CN102132338B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US9041620B2 (en) Display device, display system, display control method for same, electronic device, program,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light guide element
JP5333964B2 (ja) 光検出装置、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180031898A1 (en) Display device
KR102451309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200040338A (ko) 백라이트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334243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11662624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220091454A1 (en) Display device
GB2533513A (en) Pixel structure
US11360352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0238387A1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US20130271513A1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backlight unit
US11585973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KR20230103306A (ko) 광차단 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20210032077A (ko) 백라이트 유닛을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JP2010085854A (ja) 電気光学装置、光検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7279094A (ja)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