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8308B - 可拆卸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拆卸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98308B CN102298308B CN201110040555.5A CN201110040555A CN102298308B CN 102298308 B CN102298308 B CN 102298308B CN 201110040555 A CN201110040555 A CN 201110040555A CN 102298308 B CN102298308 B CN 1022983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ashboard
- closing member
- main body
- opening
- planar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3—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an electronic memory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92—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using a slidable sealing member, e.g. shut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体和图像形成装置。该可拆卸体包括:可拆卸体主体,其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装卸对象装置上并且具有内部空间以及将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连接的连接孔;以及开闭部件,其安装在该可拆卸体主体上并且能够在连接孔敞开的打开位置和连接孔闭合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该开闭部件包括:开闭部件主体,其与该开闭部件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移动方向平行地弯曲;以及平面部分,其形成在该开闭部件主体的外表面上并且具有平坦表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拆卸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提出过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配备有用于供给显影剂以补充通过图像形成操作消耗的色调剂的显影剂容器或者可以被拆卸(和更换)以代替或修理消耗部件的可拆卸体。专利文献1(JP-A-2007-4164)披露了与如下构造有关的技术:该构造包括开闭部件(闸板),该开闭部件用于封闭设置在显影剂容器或其他可拆卸体内部的部件或者防止部件露出。
专利文献1(特别是第0032~0036段以及图3至图6)披露了色调剂盒30,色调剂盒30具有:色调剂圆筒31,其容纳色调剂;色调剂流出口37,其形成在色调剂圆筒31的侧表面上并且允许内部的色调剂流出;第二闸板35,其可以沿着第二引导部分36在用于封闭色调剂流出口37的位置和用于打开色调剂流出口37的位置之间移动因而能够封闭色调剂流出口37,第二引导部分36沿着色调剂圆筒31的周向延伸;以及辅助第一闸板32,其可以沿着第一引导部分33在用于遮盖关闭色调剂流出口37的第二闸板35的位置和用于露出第二闸板35的位置之间移动,第一引导部分33沿着色调剂圆筒31的轴向延伸。
在专利文献1中所披露的色调剂盒30中,第一闸板32的外表面和第二闸板35的外表面与色调剂圆筒31的侧表面平行地弯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更容易地使开闭部件的姿势保持稳定。
[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可拆卸体包括:可拆卸体主体,其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装卸对象装置上并且具有内部空间以及将所述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连接的连接孔;以及开闭部件,其安装在所述可拆卸体主体上并且能够在所述连接孔敞开的打开位置和所述连接孔闭合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开闭部件包括:开闭部件主体,其与所述开闭部件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的移动方向平行地弯曲;以及平面部分,其形成在所述开闭部件主体的外表面上并且具有平坦表面。
[2]根据第[1]项所述的可拆卸体,所述平面部分可以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从所述平面部分向内凹陷。
[3]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可拆卸体,所述可拆卸体还可以包括:密封部件,其能够密封所述连接孔;以及支撑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开闭部件主体的内表面上并且支撑所述密封部件。所述平面部分设置在所述开闭部件主体的外表面上的与所述支撑部分对应的位置。
[4]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可拆卸体,所述可拆卸体还可以包括:凸出部,其从所述开闭部件主体的内表面向内凸出并且所述凸出部的凸出高度比所述开闭部件主体的外表面和所述平面部分之间沿着所述凸出部的凸出方向的最大距离大。
[5]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可拆卸体,所述平面部分可以形成在沿着所述开闭部件的移动方向朝向所述开闭部件主体的外表面的一端偏离所述开闭部件主体的外表面的中心的位置。
[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根据第[1]项至第[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拆卸体,其中容纳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所述可拆卸体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以便将图像形成在介质上。
[7]根据第[6]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可以具有装卸对象部件和限制部分,所述可拆卸体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所述装卸对象部件上,所述限制部分形成在所述装卸对象部件中的与多种可拆卸体中的一种对应的预定位置,并且所述可拆卸体可以具有识别部分,所述识别部分形成在所述平面部分的与所述可拆卸体的类型对应的预定位置。如果所述可拆卸体的类型和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类型彼此对应,则所述识别部分通过与所述限制部分接合而允许所述可拆卸体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并且如果所述可拆卸体的类型和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类型彼此不对应,则所述识别部分通过与所述限制部分干涉而防止所述可拆卸体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
凭借第[1]项或第[6]项所述的构造,与没有设置平面部分的情况相比,该构造更容易地使开闭部件的姿势保持稳定。
凭借第[2]项所述的构造,与没有形成凹陷部的情况相比,该构造可以使可拆卸体更轻。
凭借第[3]项所述的构造,与平面部分不是形成在与支撑部分对应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该构造允许开闭部件更可靠地支撑密封部件。
凭借第[4]项所述的构造,与凸出部的高度比开闭部件主体的外表面和平面部分之间的最大距离小的情况相比,该构造可以降低相邻的开闭部件摞在一起的可能性。
凭借第[5]项所述的构造,与平面部分沿着开闭部件的移动方向形成在开闭部件主体的外表面的中心的情况相比,该构造允许开闭部件保持非对称姿势。
凭借第[7]项所述的构造,该构造允许平面部分还用作识别部分的外表面。
附图说明
基于下列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
图2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整个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
图3示出前盖被打开的状态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4示出色调剂盒已经从图3所示非可拆卸位置旋转到可拆卸位置的状态;
图5示出色调剂盒从盒保持器中被拆卸的状态下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
图6示出色调剂盒被安装在盒保持器中的状态下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
图7示出色调剂盒被安装在盒保持器中并且旋转到非可拆卸位置的状态下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
图8是沿着图7中的线VIII-V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9是从斜前方看到的色调剂盒的透视图;
图10是从斜后方看到的色调剂盒的透视图;
图11是色调剂盒的分解视图;
图12是沿着图9中的线XII-X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3是图8所示色调剂盒(TC部分)的剖视图;
图14示出色调剂盒已经移动到可拆卸位置的状态下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
图15示出色调剂盒已经移动到非可拆卸位置的状态下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
图16是从闸板侧看到的色调剂盒的透视图;
图17是示出色调剂盒主体、盒密封件和闸板之间的关系的透视图;
图18A至18C示出闸板,其中,图18A是从外侧看到的闸板的透视图,图18B是从内侧看到的闸板的透视图,而图18C是闸板的说明性侧视图;
图19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组装机;
图20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部件输送器;
图21A至21C示出部件输送器传送闸板TC2的方式,其中,图21A示出分拣块和闸板TC2之间的关系,图21B示出正在被线性传送单元传送的闸板,而图21C示出正在被传送的闸板、传送表面和引导壁之间的关系;
图22A和22B分别示出部件(闸板)被抓住的状态以及该部件被松开的状态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传送臂;
图23A至23C分别示出在部件(盒密封件)被吸附之前的状态、该部件被吸附时的状态以及在该部件被附着之前的状态下密封件附着装置的吸附头;
图24A至24C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立起用斜面单元和拾取吸附头,其中,图24A是图19所示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图24B是从图24A中的方向XXIVB看到的侧视图,而图24C是从图24B中的方向XXIVC看到的视图;
图25与图3(第一实施例)对应,并且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前盖被打开的状态;
图26A和26B示出色调剂盒从盒保持器中被拆卸的状态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其中,图26A与图5(第一实施例)对应,而图26B示出闸板收容部分的收容凹陷部;以及
图27示出第二实施例的闸板。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在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如下描述,分别将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并且分别将用箭头X、-X、Y、-Y、Z和-Z表示的方向或侧定义为前方(侧)、后方(侧)、右方(侧)、左方(侧)、上方(侧)和下方(侧)。
在附图中,在圆圈“○”内部具有圆点“·”的标记表示从纸面的背面指向正面的箭头,并且在圆圈“○”内部具有叉号“×”的标记表示从纸面的正面指向背面的箭头。
此外,在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可以适当地省略没有必要进行描述的部件。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
如图1所示,收容记录纸张S(介质实例)的纸张供给托盘TR1(纸张供给单元实例)占据可以是打印机U的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底部前方空间。排出纸张托盘TRh(排出纸张接收单元实例)构成打印机U的顶壁的一部分,记录有图像的纸张S排出到排出纸张托盘TRh上。在前部右侧位置形成有前盖U1a(开闭部件实例),在操作内部容纳显影剂的色调剂盒TC(可拆卸体实例,稍后进行描述)时,可以打开前盖U1a。
图2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整个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
如图2所示,打印机U具有打印机主体U1(图像形成装置实例)。打印机主体U1配备有控制器C(控制部分实例)、被控制器C控制操作的图像处理部分GS、激光驱动电路DL(潜像形成电路实例)、电源装置E等。电源装置E将电压施加在充电辊CR(充电器实例,稍后进行描述)、显影辊Ga(显影剂保持体实例)、转印辊Tr(转印部件实例)等上。
图像处理部分GS将从外部计算机(信息发送装置实例)等输入的打印信息转换成用于形成潜像的图像信息,并且按照预定定时将所生成的图像信息输出到激光驱动电路DL。激光驱动电路DL基于所接收到的图像信息将驱动信号输出到潜像形成装置LH。在第一实施例中,潜像形成装置LH是其中LED(潜像写入元件实例)沿着左右方向以预定间隔排列成行的装置(LED头)。
受驱动而旋转的感光体PR(图像保持体实例)受到支撑并设置在打印机主体U1中的后部位置。充电辊CR、潜像形成装置LH、显影装置G、转印辊Tr和感光体清洁器CL(图像保持体清洁器实例)沿着感光体PR的旋转方向设置在感光体PR周围。
如图2所示,用于清洁充电辊CR的表面的充电辊清洁器CRc(充电器清洁器实例)与充电辊CR相对并与充电辊CR接触。
显影装置G具有内部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V。在显影剂容器V内部设置有:显影辊Ga,其与感光体PR相对;一对循环传送部件Gb和Gc,其在搅拌显影剂的同时传送显影剂(使显影剂循环);供给部件Gd,其将经过循环传送部件Gb和Gc搅拌的显影剂传送到显影辊Ga;以及层厚限制部件Ge,其限制存在于显影辊Ga的表面上的显影剂的层厚。
在前部位置形成有透过显影剂容器V的顶壁的显影剂供给孔V1(供给部分实例)。向前延伸的显影剂供给通道V3(显影剂传送通道实例)与显影剂供给孔V1连接。供给螺旋推运器V4(显影剂传送部件实例)可旋转地受到支撑并设置在显影剂供给通道V3内部。盒保持器KH(装卸对象部件实例)与显影剂供给通道V3的前端部连接,色调剂盒TC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盒保持器KH中。色调剂从色调剂盒TC经由盒保持器KH流入到显影剂供给通道V3中。因此,通过根据显影装置G中的色调剂消耗量驱动供给螺旋推运器V4来将色调剂从色调剂盒TC供给到显影装置G。
在充电区域Q1中充电辊CR给正在旋转的感光体PR的表面充电,并且从潜像形成装置LH发出的潜像形成光使潜像形成在感光体PR的表面上的潜像形成位置Q2。在显影区域Q3中显影辊Ga将潜像显影成色调剂图像(可见图像实例),并且在感光体PR和转印辊Tr彼此相对的转印区域Q4中转印辊Tr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S(介质实例)上。在位于转印区域Q4下游的清洁区域Q5中,感光体PR的表面上的残留色调剂被清洁刮板CB(清洁部件实例)去除并被收集到感光体清洁器CL中。
设置在与清洁刮板CB相反的一侧的膜密封件FS(散落防止部件实例)防止已经被收集到感光体清洁器CL中的色调剂落下。
如图2所示,占据打印机主体U1的底部空间的供纸托盘TR1设置有拾取辊Rp(介质拾取部件实例)。可以是阻滞辊或供纸辊的分离辊(介质分离部件实例)将由拾取辊Rp拾取的多页纸张S分离成单页纸张S。经分离的纸张S沿着纸张传送路径SH被传送,然后按照预定定时被配准辊Rr(定时调整部件实例)传送到转印区域Q4,配准辊Rr沿着纸张传送方向设置在转印区域Q4上游。
受到由被控制器C控制操作的电源装置E施加的转印电压的转印辊Tr将色调剂图像从感光体PR转印到正在经过转印区域Q4的记录纸张S上。
已经在转印区域Q4中转印有色调剂图像但是色调剂图像尚未定影的记录纸张S被传送到定影装置F。定影装置F具有一对定影辊Fh和Fp(定影部件实例),并且形成有作为这一对定影辊Fh和Fp的压力接触区域的定影区域Q6。在定影装置F中,一对定影辊Fh和Fp在定影区域Q6中对形成在记录纸张S上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定影。承载已定影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S在由纸张引导件SG1和SG2(介质引导部件实例)引导的同时被传送,并且被排纸辊R1(排纸部件实例)排出到排纸托盘TRh上。
(盒保持器KH)
图3示出前盖U1a被打开的状态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图4示出色调剂盒TC已经从图3所示非可拆卸位置旋转到可拆卸位置的状态。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通过使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U的前盖U1a从图1所示通常位置移动到图3和图4所示的操作位置来使色调剂盒TC和安装有色调剂盒TC的盒保持器KH向外部露出。
图5示出色调剂盒TC从盒保持器KH中被拆卸的状态下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图6示出色调剂盒TC被安装在盒保持器KH中的状态下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图7示出色调剂盒TC被安装在盒保持器KH中并且旋转到非可拆卸位置的状态下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图8是沿着图7中的线VIII-VIII截取的剖视图。
如图3和图4所示,由打印机主体U1(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实例,装卸对象装置实例)支撑的盒保持器KH具有前面板1(前部件实例)。前面板1形成有圆形开口1a,色调剂盒TC通过圆形开口1a安装和拆卸。闸板通过部分1b(开闭部件通过部分实例)形成为开口1a的底部切口,并且凸出条通过部分1c形成为开口1a的左侧小切口。
如图5至图8所示,保持器主体2(装卸对象部件主体实例)受到支撑并设置在前面板1内侧。保持器主体2具有盒收容部分3(可拆卸体收容部分实例),盒收容部分3是轴向沿着作为盒装卸方向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圆筒孔。
如图5所示,盒收容部分3具有盘形后端壁3a以及从后端壁3a向前延伸的圆筒壁3b。驱动连接件4(驱动力传递部件实例)受到支撑并设置在后端壁3a的中心处。向前(即朝向盒插入方向的原点侧)凸出的一对(左、右)定位凸出部6和7(凸出部实例)形成在驱动连接件4的左方。
如图5至图8所示,读写器支撑部分8形成为圆筒壁3b的相对于内周面3c向右上方凹陷的右上方凹陷部。读写器支撑部分8支撑能够通过信息交换实现信息读取和写入的CRUM读写器9(读写装置实例)。如图8所示,CRUM读写器9具有接头9a(接触端子实例),接头9a是向圆筒壁3b内侧凸出的片簧。
如图5至图8所示,闸板收容部分11(开闭部件收容部分实例)形成为圆筒壁3b的相对于内周面3c向下(即沿着径向向外)凹陷的下凹陷部。解除部11c形成在闸板收容部分11中的右侧后端位置从而随着位置向后行进而向上倾斜。弧形的凸出条收容凹陷部12(凸出条收容部分实例)形成为圆筒壁3b的相对于内周面3c向左(即沿着径向向外)凹陷的左凹陷部。
如图5和图8所示,流入口部分13形成在圆筒壁3b的闸板收容部分11和凸出条收容凹陷部12之间从而沿着圆筒壁3b的周向延伸。如图5所示,流入口部分13形成有一对(前、后)闸板引导件13a和13b(引导部件实例)。流入口闸板14(流入口开闭部件实例)设置在闸板引导件13a和13b之间并且受到支撑从而可以沿着圆筒壁3b的周向移动。
如图5和图8所示,流入口部分13具有台阶状流入表面13c,流入表面13c形成在闸板引导件13a和13b之间从而比圆筒壁3b的内周面3c低一个台阶并且比闸板收容部分11的底面11a高一个台阶。
如图8所示,流入表面13c形成有位于流入口闸板14下方的流入口13d以及从流入口13d向下延伸的流入通道13e。流入口13d的下端与显影剂供给通道V3的上游端连接。
如图5至图8所示,向左延伸的电动机支撑板16(驱动源支撑部件实例)由盒收容部分3支撑。电动机支撑板16支撑盒电动机17(驱动源实例)。
在电动机支撑板16下面形成有齿轮支撑部分18(传动系支撑部分实例)。齿轮支撑部分18支撑由用于将驱动力从盒电动机17传递到驱动连接件4、供给螺旋推运器V4等的多个齿轮(未示出)组成的齿轮系。
(色调剂盒TC)
图9是从斜前方看到的色调剂盒TC的透视图。图10是从斜后方看到的色调剂盒TC的透视图。图11是色调剂盒TC的分解视图。图12是沿着图9中的线XII-XII截取的剖视图。图13是图8所示色调剂盒TC部分的剖视图。图14示出色调剂盒TC已经移动到可拆卸位置的状态下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图15示出色调剂盒TC已经移动到非可拆卸位置的状态下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图14和图15是盒盖被拆卸状态下的主视图。
如图5至图15所示,安装在盒保持器KH中或者从盒保持器KH中拆卸的色调剂盒TC具有旋转轴线沿着作为插入方向(装卸方向)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盒主体TC1(可拆卸体主体实例)。盒主体TC1具有圆筒部分22+23,圆筒部分22+23由位于插入方向的末端(即前后方向的后端)的盘形后端壁22(底壁实例)以及从后端壁22向前延伸的圆筒壁23组成。如图10和图12所示,后端壁22在其中心处形成有向前凹陷的圆筒形传动件收容部分22a。开口22b沿着前后方向穿透传动件收容部分22a。如图11所示,传动件收容部分22a经由连接密封件(泄漏防止部件实例)可旋转地支撑与驱动连接件4接合的随动连接件25(传动对象部件实例)。
如图8、图10以及图12至图15所示,后端壁22形成有定位凹槽26和27(旋转止动部分实例),定位凹槽26和27以这样的方式向前(即朝向插入方向的原点侧)凹陷:定位凹槽26和27分别与上述定位凸出部6和7对应。在第一实施例中,定位凹槽26和27形成为以开口22b(形成在后端壁22的中心处)作为中心的同心弧状,并且可以与相应的定位凸出部6和7配合。如图10所示,弧形的定位凹槽26和27分别具有沿径向延伸的下端面26a和27a以及同样沿径向延伸的上端面26b和27b。
在第一实施例中,弧形的定位凹槽26和27具有相同的中心角,该中心角与色调剂盒TC在解锁位置(图4和图14所示可拆卸位置的实例)和定位位置(图3和图15所示非可拆卸位置的实例)之间的旋转角对应。
如图14和图15所示,当色调剂盒TC安装在盒保持器KH中时,定位凸出部6和7配合在相应的定位凹槽26和27中并由定位凹槽26和27保持。在此时,如果色调剂盒TC的方位处于图14所示的解锁位置,则定位凸出部6和7保持在这样的状态下:定位凸出部6和7分别与定位凹槽26的上端面26b和定位凹槽27的上端面27b接触或者稍微隔开。如果色调剂盒TC的方位处于图15所示的定位位置,则定位凸出部6和7保持在这样的状态下:定位凸出部6和7分别与定位凹槽26的下端面26a和定位凹槽27的下端面27a接触。
也就是说,如果色调剂盒TC的方位处于图14所示的解锁位置,则上端面26b和27b大致沿着水平方向(9点钟方向)设置。如果色调剂盒TC的方位处于图15所示的定位位置,则下端面26a和27a大致沿着水平方向设置。因此,当色调剂盒TC的方位处于图15所示的定位位置时,上端面26b和27b沿着随着位置接近于旋转中心而向下(沿重力方向)行进的方向设置。
定位凹槽26和27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定位凹槽26和27的中心角可以从解锁位置到与定位位置相反的一侧增大预定角度。定位凹槽26和27可以具有不同的中心角而不是相同的中心角。非可拆卸位置的其他实例是色调剂盒TC从可拆卸位置转过预定角度并且上端面26b和27b与相应的定位凸出部6和7隔开的位置以及色调剂盒TC从可拆卸位置转过预定角度到达与第一实施例的定位位置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可以根据这些结构设定定位凸出部6和7的位置。
如图5、图8至图11以及图13至图15所示,圆筒壁23在其顶部形成有CRUM保持部分31(存储部件保持部分实例),CRUM保持部分31相对于圆筒壁23的外周面23a向内凹陷。在CRUM保持部分31上安装有作为板状电路板的CRUM(客户更换单元存储器,信息存储部件实例)32。例如,与色调剂盒TC有关的信息项包括与色调剂盒TC兼容的装置类型、所容纳显影剂的初始填充量、随着显影剂的消耗而减少的残留显影剂的量以及是否(几乎)没有剩余的显影剂。
如图9和图10所示,CRUM32具有待与CRUM读写器9的接头9a接触的接头部分32a(接触端子实例)。当色调剂盒TC的方位处于图15所示的定位位置时,接头部分32a与接头9a接触,从而可以将信息写入CRUM32以及从CRUM32读取信息。更具体来说,就CRUM32的接头部分32a和CRUM读写器9的接头9a之间的接触而言,CRUM32的接头部分32a在如下位置与CRUM读写器9的接头9a接触:该位置是色调剂盒TC从解锁位置朝向定位位置已经转过预定角度然而尚未到达定位位置的位置。然后,色调剂盒TC朝向定位位置进一步旋转,色调剂盒TC的定位凹槽26和27各自的下端面26a和27a与相应的定位凸出部6和7接触,并且色调剂盒TC沿着旋转方向被定位。
圆筒壁23的CRUM保持部分31在其右部位置形成有接头退避部33(干涉防止部分实例),接头退避部33相对于外周面23a向内凹陷。接头退避部33形成为这样:当色调剂盒TC插入盒收容部分3中时,CRUM读写器9的接头9a进入该接头退避部以进行退避,从而防止接触接头9a以避免接头9a受到破坏等。
图16是从闸板TC2侧看到的色调剂盒TC的透视图。
图17是示出色调剂盒主体TC1、盒密封件和闸板TC2之间的关系的透视图。
如图8至图11、图16和图17所示,圆筒壁23在靠近其底部并与闸板收容部分11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流出口部分36,该流出口部分36从圆筒壁23的外周面23a向下(即沿径向向外)凸出。如图8和图13所示,透过流出口部分36形成有连接圆筒壁23的内侧和外侧的流出口36a(连接孔实例)。流出口36a形成在从图13中看沿顺时针方向偏离流出口部分36的中心的位置,并且当色调剂盒TC的方位处于图8和图15所示的定位位置时,流出口36a与流入口13d连接。在第一实施例中,从图13中看,流出口36a沿着比径向更接近于竖直方向的方向延伸,这降低了显影剂在通过流出口36a流出时附着在流出口36a中的可能性。
(闸板TC2)
图18A是从外侧看到的闸板TC2的透视图,图18B是从内侧看到的闸板TC2的透视图,而图18C是闸板TC2的说明性侧视图。
如图9、图10和图17所示,流出口部分36在其底部以及前端和后端形成有闸板引导件36b和36c(引导部分实例),闸板引导件36b和36c分别向前和向后凸出并且沿着圆筒壁23的周向延伸成弧状。如图9、图10和图16所示,闸板TC2(开闭部件实例)由闸板引导件36b和36c支撑从而可以在使流出口36a敞开的打开位置和使流出口36a闭合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17所示,形成在流出口部分36中的切口36d设置在闸板引导件36c的后方右侧位置从而沿周向延伸(即沿着从右到左的方向延伸)。流出口部分36的被切口36d分开的后部用作弹性部分36e,弹性部分36e以与切口36d的左端(末端)相邻的部分作为基部而沿着靠近或者远离盒主体TC1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钩部36f沿着远离盒主体TC1的方向从弹性部分36e的末端(右端)凸出。钩部36f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当色调剂盒TC插入盒保持器KH中时,钩部36f能够与闸板收容部分11的解除部11c接触。
如图16至18C所示,闸板TC2具有弯板状闸板主体101(开闭部件主体实例),闸板主体101与圆筒壁23的外周面23a平行地弯曲。其上可以钩住流出口部分36的钩部36f的切口101a形成在闸板主体101中的后方右侧位置。如图18B所示,闸板主体101的内表面102形成为与切口101a和钩挂对象部分102a相邻,钩挂对象部分102a向内(朝向内表面102)凸出并且钩部36f可以钩在钩挂对象部分102a上。当钩部36f钩在切口101a和钩挂对象部分102a上时,使得闸板TC2不可移动(即被锁定)。此外,闸板主体101的内表面102形成有支撑密封部件的密封件支撑部分103(支撑部分实例)。如图18A和18B所示,密封件支撑部分103设置在从前侧看沿顺时针方向偏离内表面102的中心的位置,以便密封件支撑部分103以与流出口36a相对。
如图8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闸板主体101的厚度与闸板收容部分11的底面11a和流入表面13c之间的高度差对应。
如图16至18C所示,闸板主体101的外表面104形成有闸板平面部分106(平面部分实例),闸板平面部分106具有与密封件支撑部分103的背面对应的平坦表面。在第一实施例中,闸板平面部分106在通过切除外表面104的(周向的)中央部分而获得的部分处具有平坦表面。第一实施例的闸板平面部分106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与外表面104的长度对应的长度,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具有比整个闸板主体101的外表面104的长度短的长度。
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闸板平面部分106形成为沿着周向占据闸板主体101的外表面104的约2/5。闸板主体101的外表面104在周向上的中心角θ1设定为49°,并且闸板平面部分106在周向上的中心角θ2设定为19°。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闸板平面部分106的左右方向长度设定为13mm,该左右方向长度比闸板平面部分106的前后方向长度短。
如图18B所示,闸板主体101在其前端和后端分别形成有前、后引导对象部分107和108。
前引导对象部分107形成有前引导对象壁107a(凸出部实例),前引导对象壁107a与闸板主体101的前端平行地延伸并且从内表面102沿径向向内凸出。特别地,在第一实施例中,前引导对象壁107a与闸板平面部分106垂直地凸出。前引导对象壁107a的高度H1(即凸出方向上的长度或者图18B和图18C中竖直方向上的长度)是恒定的。如图18C所示,前引导对象壁107a的左、右端面107c与闸板平面部分106垂直。
由闸板引导件36b引导(与闸板引导件36b接合)的前引导对象钩爪107b(钩爪实例)从前引导对象壁107a的顶部向后凸出。
前引导对象壁107a和前引导对象钩爪107b组成第一实施例的前引导对象部分107。
除后引导对象部分108的右端被切除之外,后引导对象部分108与前引导对象部分107对称。也就是说,后引导对象部分108具有分别与前引导对象壁107a、前引导对象钩爪107b和左端面107c对应的后引导对象壁108a(凸出部实例)、后引导对象钩爪108b(钩爪实例)和端面108c,后引导对象钩爪108b由闸板引导件36c引导。
引导对象部分107和108分别可移动地由闸板引导件36b和36c支撑,以便闸板TC2可以沿着盒主体TC1的外周面23a的周向顺着闸板引导件36b和36c移动。
如图18C所示,在闸板TC2被放置在地面上并且闸板平面部分106与地面接触的状态下,引导对象壁107a和108a的高度H1比闸板平面部分106和外表面104之间沿竖直方向的最大距离H2大。
也就是说,如图18C所示,闸板平面部分106沿着周向朝向左侧(周向一端的实例)偏离外表面104的中心,因而外表面104的右端104a距离闸板平面部分106最远。因此,引导对象壁107a和108a的高度H1比外表面104的右端104a和闸板平面部分106之间的距离H2大。
如图16至18C所示,闸板主体101在其右端形成有闸板止动件109(开闭部件移动限制部分实例)。闸板止动件109沿着闸板主体101的右端延伸,与闸板平面部分106垂直地凸出,并且与前引导对象壁107a的右端面107c连接。
当闸板TC2安装在盒主体TC1上时,闸板止动件109与出口部分36的右端接触并且保持在关闭位置。从而,闸板止动件109防止闸板TC2相对于盒主体TC1向左移动。
如图17和18B所示,闸板TC2的密封件支撑部分103支撑盒密封件TC3(密封部件实例,泄漏防止部件实例)。
和闸板TC2一起移动的盒密封件TC3密封出口36a并且防止在闸板TC2位于关闭位置时显影剂通过出口36a泄漏。
(色调剂盒TC和盒保持器KH之间的关系)
如图8至图11以及图13至图15所示,圆筒壁23在其左方位置形成有肋条38(凸条实例,连接闭合部分实例),肋条38向左(沿径向向外)凸出并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肋条38形成为与凸条收容凹陷部12对应,因此当色调剂盒TC被插入盒收容部分3中时,肋条38收容在凸条收容凹陷部12中。
如图5至图7、图9、图11和图12所示,用于封闭圆筒部分22+23的前端的盒盖39(盖部件实例)安装在盒主体TC1的前端上(沿着色调剂盒TC插入方向(装卸方向),即沿着前后方向)。如图11和图12所示,盒盖39安装在盒主体TC1(圆筒壁23)的前端上,并且盖密封件39a(泄漏防止部件实例)介于盒盖39和该前端之间。盒盖39的前表面形成有把手39b(操纵部分实例),把手39b在色调剂盒TC的方位处于可拆卸位置的状态下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在把手39b的上下两侧形成有向后(沿着色调剂盒TC的插入方向)凹陷的半锥形把手凹陷部39c(操纵凹陷部实例)。
如图12所示,把手39b形成有作为轴承部分39d(轴支撑部分实例)的圆形凹陷部,轴承部分39d从后表面向前(沿着色调剂盒TC的插入方向)凹陷。如图9至图11所示,盒盖39的外周面形成有前肋条39e(定位部分实例),前肋条39e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与肋条38对应。因此,可以通过将盒盖39安装在圆筒部分22+23上以便使前肋条39e与肋条38对准来使把手39b位于预定位置。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室40(内部空间实例,见图8)形成为被圆筒部分22+23和盒盖39封闭的空间。
圆筒部分22+23和盒盖39组成盒主体TC1(第一实施例的可拆卸体主体实例)。
如图8以及图11至图15所示,在显影剂容纳室40中收容有搅拌器41(显影剂传送部件实例)。搅拌器41具有沿着前后方向(色调剂盒TC插入方向)延伸的旋转轴42。旋转轴42的后端部42a与随动连接件25连接,并且旋转轴42的前端部42b可旋转地由轴承部分39d支撑。因此,旋转轴42在接受到来自盒电动机17的驱动力时进行旋转。
旋转轴42的中央部分42c是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形柱。沿着前后方向彼此隔开的一对(前、后)蘑菇状膜固定凸出部42d(传送部件固定部分实例)从中央部分42c的一个表面沿径向凸出。杆状搅拌部分42e从中央部分42c的如下表面凸出:该表面与膜固定凸出部42d形成凸出的表面相反。杆状搅拌部分42e和旋转轴42一起旋转,从而搅拌容纳在显影剂容纳室40中的显影剂或者击碎显影剂团块。
如图11和图12所示,旋转轴42的膜固定凸出部42d支撑作为薄膜挠性部件的传送膜43(显影剂传送部件实例)。如图11所示,传送膜43以这样的方式受到支撑:膜固定凸出部42d穿透形成在传送膜43的中心线上的安装孔43a(固定对象部分实例)。从而,传送膜43和旋转轴42一起旋转。如图12所示,传送膜43在色调剂盒TC的插入方向的后端具有形成为与传动件收容部分22a对应的梯形后切口43b。传送膜43还在色调剂盒TC的插入方向的前端具有形成为与把手凹陷部39c的内表面对应的梯形前切口43c。因此,当旋转轴42旋转时,传送膜43在与圆筒壁23的内周面接触从而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向出口36a传送显影剂。在第一实施例中,传送膜43沿径向覆盖旋转轴42的两侧,因而旋转轴42每转一圈传送膜43向流出口36a传送显影剂两次。因此,单位时间内通过流出口36a流出的显影剂的量(即分配速率)易于稳定。
(组装机AT)
(部件输送器PF)
图19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组装机AT。图20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部件输送器。
如图19所示,由成型机(未示出)大量地制造第一实施例的闸板TC2,然后利用组装机AT将这些闸板TC2自动地安装到盒主体TC1等上。
如图19和20所示,组装机AT具有部件输送器PF(部件供给装置实例)。部件输送器PF配备有碗式输送器PF1(上游供给装置实例)和用于将从碗式输送器PF1供给的部件输送到下游的线性输送器PF2(下游供给装置实例)。
碗式输送器PF1配备有碗形部201(容器实例)和用于支撑碗形部201的底部的振动单元202。
碗形部201的底部201a构造为能够容纳大量闸板TC2(部件实例)。碗形部201的侧内表面201b形成有从底面201a螺旋状地向上延伸的螺旋表面201c。
另一方面,振动单元202(振动源实例)构造为使用电磁体和弹性板以便能够相对于地面倾斜地振动。振动单元202以使得容纳在碗形部201内的闸板TC2沿着螺旋表面201c向上移动的预定固有频率使碗形部201振动。
用于使用诸如上述的振动等传送部件的装置是公知的并且是公用的。例如,可以采用的部件输送器是在电子信息(“部件输送器(综合)”,NTNCorporation,网站地址URL:http://www.ntn.co.jp/japan/products/catalog/pdf/partsfeeder/pdf/PartsFeeder.pdf(2010年6月28日检索))中描述的装置。因此,下面将不对部件输送器PF进行详细描述。
图21A-21C示出了部件输送器PF如何传送闸板TC2。更具体而言,图21A示出了分拣块204与闸板TC2之间的关系,图21B示出了闸板TC2正被线性传送单元206传送,图21C示出了正被传送的闸板TC2、传送表面206a和引导壁206b之间的关系。
如图20所示,分拣区域203设置在螺旋表面201的下游。如图21A所示,分拣块204(分拣部件实例)在分拣区域203中布置在螺旋表面201的上方。分拣块204形成有底面204a,该底面204a随着位置从右端向左端行进而向下倾斜。
如果闸板TC2具有图21A所示的下述标准姿势:即,闸板平面部分106(底面)与螺旋表面201c接触并且闸板止动件109位于右侧(当沿着行进方向从后面观察时),则闸板TC2在没有与底面204a接触的情况下通过分拣区域203,然后被供给到线性输送器PF2。如果闸板TC2的姿势不同于上述姿势(即,取向不同或者翻转),则闸板TC2与分拣块204接触从而姿势被校正为标准姿势或从螺旋表面201c掉落到底部201a。
如图20和21B所示,线性输送器PF2配备有用于传送从碗式输送器PF1供给的闸板TC2的线性传送单元206和用于支撑线性传送单元206的底部的振动单元207。
线性传送单元206具有直线状延伸的传送表面206a和形成在底面206a的两端且垂直于传送表面206a的引导壁206b(引导部件实例)。
振动单元207以使得闸板TC2沿着传送表面206a移动的预定固有频率使线性传送单元206振动。
因此,在线性传送单元206中,从碗式输送器PF1供给的具有标准姿势的闸板TC2在被引导壁206b引导的同时保持标准姿势而被供给到下游的第一传送器AT2(第一部件传送装置实例)。
图22A和22B分别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传送臂AT3处于其抓握部件(闸板TC2)的状态以及该传送臂松开部件的状态。
如图19所示,通过第一传送器AT2将从部件输送器PF供给的闸板TC2传送到第一传送臂AT3(第一位置切换装置实例)。
如图19、22A和22B所示,第一传送臂AT3配备有可以通过抓握闸板TC2来保持该闸板TC2的手部211(抓握部件实例)和臂213,该臂213支撑手部211,以使得该手部211能够上升和下降并且能够绕着旋转轴212旋转。
手部211具有构造成彼此接近和彼此远离的主体211a和211b(一对抓握部件主体实例),并且主体211a和211b能够在抓握位置(图22A)与松开位置(图22B)之间移动,在该抓握位置,主体211a和211b通过沿着前后方向抓握闸板TC2来保持该闸板TC2,在该松开位置,主体211a和211b通过远离闸板TC2来松开闸板TC2。
另一方面,臂213被支撑成能够在拾取位置(由图19中的实线所示)与放置位置(由图19中的虚线所示)之间旋转,在该拾取位置,该臂213从第一传送器AT2拾取闸板TC2,在该放置位置,该臂213将所拾取的闸板TC2设置在放置台216(作业台实例)上。
在第一传送臂AT3中,臂213与闸板TC2的到达定时相吻合地移动到拾取位置,并且手部211下降到抓握位置以抓握并保持第一传送器AT2上的闸板TC2。然后,手部211上升并移动到放置位置,然后下降到松开位置。最后,将闸板TC2置于放置台216的水平顶面216a上。
图23A-23C分别示出了在部件(盒密封件TC3)被吸附之前的状态、该部件被吸附时的状态以及在该部件被附着之前的状态下密封件附着装置AT5的吸附头221。
如图19所示,第二传送器AT4(第二部件传送装置实例)安装在放置台216的右方。第二传送器AT4传送从部件供给装置(未示出)供给的盒密封件TC3(第二部件实例)。如图23A-23C所示,通过合适的装置(未示出)预先将双面胶带217(粘合部件实例)附着(粘贴)到各盒密封件TC3的底面TC3a。通过第二传送器AT4将各盒密封件TC3传送到密封件附着装置AT5(附着装置实例)。
第二传送器AT4的表面已被处理成具有高的剥离性,因而双面胶带217难以附着到该表面上。因此,当盒密封件TC3从第二传送器AT4向上移动时,双面胶带217保持为附着到盒密封件TC3上(即,与该盒密封件TC3一起向上移动)。
通过密封件附着装置AT5将盒密封件TC3附着到置于放置台216上的闸板TC2上。
如图19和23A-23C所示,密封件附着装置AT5配备有:吸附头221(部件吸附装置实例),其末端部形成有气体通过孔;臂223,其将吸附头221支撑成能够上升和下降并且能够绕着旋转轴222旋转;以及抽吸装置224,其能够通过吸附头221的孔吸入气体和排出气体。
如图23A-23C所示,吸附头221配备有形成有上述孔的吸盘部221a。当吸盘部221a与盒密封件TC3(第二部件实例)接触并且抽吸装置224抽吸气体以在吸盘部221a与盒密封件TC3之间的空间内产生负压时,吸盘部221a吸附盒密封件TC3(见图23B)。当抽吸装置224排出气体以恢复吸盘部221a与盒密封件TC3之间的空间内的正常压力时,吸盘部221a松开盒密封件TC3。
另一方面,臂223被支撑成能够在吸附位置(由图19中的实线所示)与附着位置(由图19中的虚线所示)之间旋转,在该吸附位置,该臂223从第二传送器AT4拾取盒密封件TC3,在该附着位置,该臂223将盒密封件TC3附着到闸板TC2上。
在密封件附着装置AT5中,臂223与盒密封件TC3的到达定时相吻合地移动到附着位置,吸附头221下降并与盒密封件TC3接触然后吸附该盒密封件TC3。然后,吸附头221上升并且臂223移动到附着位置。然后,吸附头221下降,由此将盒密封件TC3的双面胶带217压在闸板TC2的密封件支撑部分103上。结果,利用双面胶带217将盒密封件TC3附着到闸板TC2上。然后,吸附头221松开盒密封件TC3并且上升。
如图19所示,通过第二传送臂AT6(第二位置切换装置实例)将已附着有盒密封件TC3的闸板TC2传送到第三传送器AT7(第三部件传送装置实例)。除了第二传送臂AT6将闸板TC2从放置台216传送到第三传送器AT3之外,该第二传送臂AT6以与第一传送臂AT3相同的方式构造,因而将不进行详细地描述。
第三传送器AT7将附着有盒密封件TC3的闸板TC2传送到立起用斜面单元AT8(姿势转换部件实例)。
图24A-24C示出了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立起用斜面单元AT8和拾取吸附头242。更具体而言,图24A是图19所示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图24B是从图24A中的方向XXIVB看到的侧视图,而图24C是从图24B中的方向XXIVC看到的视图。
如图24A-24C所示,立起用斜面单元AT8具有倾斜部231(倾斜面实例),该倾斜部231从第三传送器AT7的下游端向后下方倾斜。倾斜部231的顶面是与闸板TC2的外表面104和闸板平面部分106相对应的凹状平面。止动壁232从倾斜部231向上倾斜地凸出。吸附头通过孔233(通过孔实例)与闸板平面部分106相应地形成在倾斜部231和止动壁232沿左右方向的中心。在第一实施例中,吸附头通过孔233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比闸板平面部分106宽。
如图24A-24C所示,在通过第三传送器AT7将闸板TC2传送到立起用斜面单元AT8之后,该闸板TC2沿着倾斜部231的顶面下落并且与止动壁232接触,由此闸板TC2停止在这样的状态:即,该闸板TC2倚靠倾斜部231的顶面而倾斜地立起。
在该状态下,如图24C所示,闸板TC2保持在这样的状态:即,闸板平面部分106从吸附头通过孔233向下侧露出。
如图19和24C所示,通过拾取吸附装置AT9(拾取装置实例)拾取正被立起用斜面单元AT8保持的闸板TC2。
拾取吸附装置AT9配备有:拾取臂241(拾取装置主体实例),其具有多个支撑臂部件和接头;以及拾取吸附头242(第二部件吸附装置实例),其由拾取臂241的末端支撑。拾取吸附头242接近并接触正由立起用斜面单元AT8保持的闸板TC2的从吸附头通过孔233露出的闸板平面部分106,从而吸附该闸板TC2。然后,拾取吸附头242向上方通过立起用斜面单元AT8的吸附头通过孔233,从而从倾斜部231拾取闸板TC2。
在第一实施例中,拾取吸附头242是通用的吸附头并且具有12mm的直径。拾取吸附头242的吸附和松开方式可以与上述吸附头221相同,因而将不进行详细地描述。
在拾取闸板TC2之后,拾取吸附装置AT9将该闸板TC2安装到已通过部件传送装置(未示出)传送来的盒主体TC1上。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组装装置AT由符号PF、AT2-AT9等表示的部件、装置等构成。
(第一实施例的工作方式)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具有上述构造的打印机U中,色调剂盒TC以下述方式安装在盒保持器KH上。在流出口部分36与闸板收容部分11对准的状态下,色调剂盒TC插入盒保持器KH中,即,色调剂盒TC从图5所示的拆卸位置移动到图6所示的安装位置。在该过程中,色调剂盒TC的钩部36f被盒保持器KH的闸板收容部分11的解除部11c推动,从而从切口101a和钩挂对象部分102a脱离。闸板TC2因此变得可移动。
此后,当被插入盒保持器KH中的色调剂盒TC从图6所示的解锁位置旋转到图7所示的定位位置时,由于闸板TC2与由闸板收容部分11的底面11a和流入表面13c形成的台阶触碰,因此盒主体TC1旋转而闸板TC2仍保持在闸板收容部分11中。即,闸板TC2相对于流出口部分36沿周向(移动方向实例)从使得流出口36a闭合的关闭位置(见图13)移动到使得流出口36a敞开的打开位置(见图8)。在该过程中,盒保持器KH的流入口闸板14被正朝向与定位位置对应的位置移动的流出口部分36推动,从而该流入口闸板14从使得流入口13d闭合的关闭位置(见图5)移动到使得流入口13d敞开的打开位置(见图8)。
结果,建立这样的状态:即,流出口36a和流入口13d敞开并且彼此连接,从而可以供给显影剂。
为了拆卸色调剂盒TC,例如更换色调剂盒TC或进行维修作业或检查等,色调剂盒TC从图7、8和15等所示的定位位置旋转到图6和14等所示的解锁位置。
在该过程中,闸板TC2以不可旋转的状态保持在闸板收容部分11中,并且相对于旋转的流出口部分36移动以到达关闭位置。流入口闸板14被旋转的色调剂盒TC的肋条38等推动,从而从使得流入口13d敞开的打开位置移动到使得流入口13d关闭的关闭位置。以此方式,当色调剂盒TC从定位位置旋转到解锁位置时,流入口闸板14和闸板TC2移动到关闭位置并且分别封闭流入口13d和流出口36a。
已旋转到解锁位置的色调剂盒TC可以从盒保持器KH上拆卸。在拆卸色调剂盒TC的过程中,钩部36f从盒保持器KH的解除部11c脱离并且钩在切口101a和钩挂对象部分102a上。闸板TC2因而被锁定。
如图19至图24A-24C所示,通过组装机AT对第一实施例的色调剂盒TC进行组装。
如图19至图21A-21C所示,多个闸板TC2容纳在部件输送器PF的碗式输送器PF1的碗形部201中。当振动单元202使碗形部201振动时,一部分闸板TC2沿着螺旋表面201c向上移动,而其他部分的闸板TC2在旋转的同时仍保持在底部201中。沿着螺旋表面201c向上移动的闸板TC2具有各种姿势。设置在分拣区域203中的分拣块204仅分拣出具有标准姿势的闸板TC2,并将所分拣出的闸板TC2供给到线性输送器PF2。
在不具有闸板平面部分106且整个外表面形成为弧形的常规闸板中,在该闸板以外表面作为底面的状态下移动时,该闸板的姿势难以保持稳定。特别是,在碗式输送器PF1中,由于螺旋表面201c振动,因此常规闸板难以保持稳定并且可能会在它们向上移动途中从螺旋表面201c掉落。即,即使将常规闸板预先设置为具有标准姿势,常规闸板也可能会在到达分拣区域203之前从螺旋表面201c掉落。这样可能会使得单位时间内供给的闸板数目减少。
与之相比,根据第一实施例,由于闸板TC2形成有闸板平面部分106并且在以该闸板平面部分106作为底面的状态下移动,因此该闸板TC2的姿势易于保持稳定并且难以使得单位时间内供给的闸板数目减少。
如图18C和图21A所示,第一实施例的闸板TC2具有引导对象壁107a和108a并且引导对象壁107a和108a的高度H1大于闸板平面部分106与外表面104之间沿竖直方向的最大距离H2。
因此,例如,当两个闸板TC2在闸板平面部分106位于下方的情况下以相邻的状态被传送时,由于下述缘故可以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闸板TC2爬越到另一个闸板TC2上(一个闸板摞在另一个闸板上),即,另一个闸板TC2进入所述一个闸板TC2与螺旋表面201c之间的间隙内,所述缘故是:大于所述间隙的所述另一个闸板TC2的引导对象壁107a或108a触碰所述一个闸板TC2的引导对象壁107a或108a。
即,在第一实施例中,与引导对象壁107a和108a的高度H1小于闸板平面部分106与外表面104之间沿竖直方向的最大距离H2的情况相比,即使多个闸板TC2以相邻的状态被传送,也难以使得相邻的闸板TC2彼此摞在一起。
如图18C和图21A所示,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闸板TC2中,闸板平面部分106沿着周向位于偏离外表面104的中心的位置处。因此,当闸板TC2具有标准姿势时,该闸板TC2在关于与周向垂直的中心平面呈非对称的状态下被传送。
如果闸板平面部分106沿着周向形成于闸板TC2的外表面104的中心处,则当闸板TC2具有标准姿势时,外表面104在周向上的两端将具有相同的高度并且闸板TC2将被保持为关于与周向垂直的中心平面呈对称的状态。因此,当向分拣区域203传送闸板TC2时,不但具有标准姿势的闸板TC2而且从标准姿势旋转180°的闸板TC2可能会在不与分拣块204的底面204a接触的情况下通过分拣区域203。
与之相比,在第一实施例的闸板TC2中,当闸板具有标准姿势时,该闸板保持关于与周向垂直的中心平面呈非对称的状态。就闸板TC2的沿垂直于行进方向截取的截面而言,当闸板TC2具有标准姿势时和不具有标准姿势时是不同的。因此,只要分拣块204形成并且布置为适合于标准姿势,则仅仅是具有标准姿势的闸板TC2才通过分拣区域203。不具有标准姿势的闸板TC2与分拣块204的底面204a接触从而被阻挡。因此,尽管构造简单,但是与闸板平面部分106沿着周向形成在闸板TC2的外表面104的中心处的情况相比,第一实施例可以更精确地将闸板TC2分拣成具有标准姿势的闸板和不具有标准姿势的闸板。
如图19、21B和21C所示,部件输送器PF的线性输送器PF2从碗式输送器PF1接收具有标准姿势的闸板TC2,并且随着振动单元207使线性传送单元206振动而以闸板TC2保持标准姿势的方式传送这些闸板。
在第一实施例中,由于闸板TC2的平行于行进方向延伸的左右端面与闸板平面部分106垂直,因此闸板TC2在左右端面保持平行于引导壁206b的状态下在传送表面206a上移动。闸板TC2由此易于保持标准姿势。
在第一实施例的闸板TC2中,被设置成垂直于行进方向的引导对象壁107和108a与闸板平面部分106垂直。因此,例如,当两个闸板TC2以相邻的状态被传送并且上游的闸板TC2的引导对象壁107a触碰下游的闸板TC2的引导对象壁108a时,与引导对象壁107a和108a相对于闸板平面部分106倾斜(即,没有垂直于闸板平面部分)的情况相比,难以发生一个闸板TC2爬越到另一个闸板上或摞在另一个闸板上的情况。
如图18A-18C、22A和22B和23A-23C所示,从部件输送器PF供给的闸板TC2由第一传送器AT2传送,并且通过第一传送臂AT3将该闸板TC2从第一传送器AT2移动到放置台216并且置于该放置台上。
如图18A-18C和23A-23C所示,当闸板TC2置于放置台216上时,密封件附着装置AT5将已通过第二传送器AT4传送来的盒密封件TC3附着到位于放置台216的闸板TC2上。
如图23A-23C所示,密封件附着装置AT5在盒密封件TC3的双面胶带217与闸板TC2的密封件支撑部分103相对的状态下通过将盒密封件TC3压在闸板TC2上来将盒密封件TC3附着到闸板TC2上。
此时,在第一实施例中,在以闸板平面部分106作为底部的状态下将闸板TC2置于放置台216的顶面216a上,并且闸板平面部分106保持为与该顶面216a接触。
在整个外表面形成为弧形的常规闸板中,在以该闸板的外表面作为底面的状态下将该闸板设置在放置台216上时该闸板可能会摆动,结果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盒密封件TC3附着到摆动的闸板上并且在盒密封件TC3与密封件支撑部分103之间发生偏移。此外,在以常规闸板的外表面作为底面的状态下将该闸板设置在放置台216上并且从密封件支撑部分103侧施加力以附着盒密封件TC3时,根据施加力的位置该闸板可能会倾斜,结果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盒密封件TC3受压不均匀并且没有完全附着到闸板上。
与之相比,在第一实施例的闸板TC2中,由于在闸板TC2的闸板平面部分106与放置台216的顶面216a接触的状态下将闸板TC2置于顶面216a上,因此闸板TC2难以在放置台216上摆动,即使从密封件支撑部分103侧施加力,该闸板TC2也难以发生倾斜。特别是,在第一实施例中,由于闸板平面部分106形成为与密封件支撑部分103的背面相对应,因此即使从密封件支撑部分103侧施加力,在闸板平面部分106保持为与顶面216a接触的状态下也易于将闸板TC2压在放置台216上。与闸板平面部分106不形成为与密封件支撑部分103的背面相对应的情况相比,闸板TC2更易于保持其姿势。
总之,在第一实施例的闸板TC2中,当通过从密封件支撑部分103侧将盒密封件TC3压在闸板TC2上来将盒密封件TC3附着到闸板TC2上时,与常规闸板相比,发生盒密封件TC3的位置偏离的可能性低,并且盒密封件TC3更易于被完全附着。
如图19和24A-24C所示,当盒密封件TC3已被附着到闸板TC2上时,第二传送臂AT6将闸板TC2移动到第三传送器AT7,该第三传送器AT7将该闸板TC2传送到立起用斜面单元AT8。
如图24-24C所示,当闸板TC2已被传送到立起用斜面单元AT8时,拾取吸附装置AT9吸附并拾取已被立起用斜面单元AT8立起的闸板TC2,并且将该闸板TC2安装到盒主体TC1上。
在第一实施例的拾取吸附装置AT9中,拾取吸附头242通过吸附闸板TC2的闸板平面部分106来从立起用斜面单元AT8拾取该闸板TC2。特别是,在第一实施例中,闸板平面部分106宽于12mm而拾取吸附头242具有12mm直径的普通吸附头。
如果试图借助于配备有具有12mm直径的普通吸附头的第一实施例的拾取吸附装置AT9来拾取其整个外表面形成为弧形的常规闸板或其闸板平面部分106窄于12mm的闸板,则由于吸附头吸附弧形的外面表或吸附不到闸板平面部分106而是吸附外表面104的一部分,因而将难以拾取上述闸板,即,吸附力将不足或闸板在被吸附后会掉落。因此,为了借助于第一实施例的拾取吸附装置AT9来拾取常规闸板或其闸板平面部分106窄于12mm的闸板,有必要制造适合于常规闸板的形状或闸板平面部分106的宽度的特殊吸附头。
与之相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闸板平面部分106宽于12mm,因此可以使用具有12mm直径的普通吸附头,与不使用宽于12mm的闸板平面部分106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拾取吸附装置AT9的成本。
在第一实施例中,由于闸板平面部分106形成为占据闸板主体101的整个外表面104的约2/5,因此闸板平面部分106与闸板主体101的面积比不会过大,从而可以确保合适的厚度平衡。因此,可以降低发生成型不良(凹陷)的可能性。
[第二实施例]
图25与图3(第一实施例)对应,并且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前盖U1a被打开的状态。图26A和图26B示出在色调剂盒TC’从盒保持器KH’上拆下的状态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更具体而言,图26A与图5(第一实施例)对应,而图26B示出闸板收容部分11’的收容凹陷部11a’。
在说明下面的第二实施例时,将如后所述为与第一实施例中对应的组成元件赋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不做详细说明。除了下述的特征外,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如图25以及图26A和图26B所示,第二实施例的盒保持器KH’(装卸对象部件的实例)具有闸板容纳部分11’(开闭部件容纳部分的实例)以代替第一实施例的闸板容纳部分11。在闸板容纳部分11’的底面中心处形成有容纳凹陷部11a’。主体硬键11b’(限制部件的实例)从容纳凹陷部11a’的底面上凸出,该凸出高度小于容纳凹陷部11a’的深度。
第二实施例的主体硬键11b’形成在闸板容纳部分11’的容纳凹陷部11a’的左后位置上,以识别与打印机主体U1’对应的色调剂盒TC’。更具体而言,第二实施例的主体硬键11b’大致呈倒L形,并且具有:第一限制部分11b1’,其沿着与容纳凹陷部11a’的左表面的后部平行的前后方向延伸;以及第二限制部分11b2’,其从第一限制部分11b1’的后端向右延伸。
(第二实施例的闸板TC2’)
图27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闸板TC2’。
如图27所示,第二实施例的闸板TC2’(开闭部件的实例)具有凸出部111以代替第一实施例中的闸板平面部分106,该凸出部111形成为与密封件支撑部分103对应并且从外表面104沿径向向外凸出。凸出部111的高度与盒保持器KH’的闸板收容部分11’的收容凹陷部11a’的深度对应。矩形的闸板平面部分112(平面部分的实例)沿着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形成为凸出部111的沿径向的外平面(凸出部111的底面)。
如图27所示,凸出部111形成有槽形的开闭部件硬键113(识别部分的实例),该开闭部件硬键113从闸板平面部分112凹陷(相对于底面112a)。
第二实施例的开闭部件硬键113形成在与主体硬键11b’对应的位置上,并且呈倒L形从而与主体硬键11b’配合。更具体而言,第二实施例的开闭部件硬键113具有:第一识别部分113a,其为与闸板平面部分112的左边线平行延伸的凹陷部,并且与第一限制部分11b1’配合;以及第二识别部分113b,其为从第一识别部分113a的后端延伸的凹陷部,并且与第二限制部分11b2’配合。
如图27所示,凸出部111还形成有闸板凹陷部114(凹陷部的实例),该闸板凹陷部114从闸板平面部分112的底面112a向内(对于色调剂盒TC’而言向上)凹陷。第二实施例的闸板凹陷部114为大致呈L形的凹陷,并且形成在凸出部111的未形成有开闭部件硬键113的部分上,即,形成在开闭部件硬键113的右方。结果,与未形成闸板凹陷部114的情况相比,第二实施例的闸板TC2’的重量较轻。
如图27所示,在第二实施例的凸出部111中,开闭部件硬键113的边界部分和闸板凹陷部114的边界部分作为壁部而保留。更具体而言,左壁111a、前壁111b、右壁111c和后壁111d(短于前壁111b)沿着凸出部111的外周形成,并且曲柄状的识别壁111e形成为开闭部件硬键113与闸板凹陷部114之间的边界。壁111a至111e的底面在同一假想平面上,并从而构成第二实施例的闸板平面部分112的(底)面112a。
当在以闸板平面部分112作为底面的状态下设置闸板TC2’时,闸板平面部分112的(底)面112a,即壁111a至111e的底面用作闸板TC2’的底面,从而使得闸板TC2’的姿势保持稳定。
(第二实施例的色调剂盒TC’和盒保持器KH’)
如图25至图27所示,当安装有闸板TC2’的第二实施例的色调剂盒TC’(可拆卸体的实例)被插入到盒保持器KH’中时,闸板TC2’被容纳在闸板容纳部分11’中,并且凸出部111被容纳在闸板容纳部分11’的容纳凹陷部11a’中。
此时,主体硬键11b’配合到开闭部件硬键113中,从而完成将色调剂盒TC’安装到盒保持器KH’上。
可以通过OEM(原始设备制造;制造为客户品牌的产品)而将第二实施例的色调剂盒TC’不仅航运至日本的客户,而且可以航运至欧洲、美国、亚洲等的海外客户。因此,色调剂盒TC’可被用于具有不同规格的打印机主体U1’。
也就是说,即使色调剂盒TC’具有相同的形状或者相似的形状,色调剂盒TC’也可以根据相应的打印机主体U1’而在色调剂盒TC’中所含有的显影剂的成分、制造方法、熔点、可流动性等方面彼此不同。与特定打印机主体U1’匹配的色调剂盒TC’可能不与另一种类型的打印机主体U1’匹配。
根据第二实施例,主体硬键11b’可以根据色调剂盒TC’的类型而形成在盒保持器KH’的闸板容纳部分11’的容纳凹陷部11a’的预定位置上,并且开闭部件硬键113可以被形成在闸板TC2’的凸出部111的预定位置上。
结果,如果打印机主体U1’的类型和色调剂盒TC’的类型彼此对应,则主体硬键11b’配合到开闭部件硬键113中,并且色调剂盒TC’被安装在打印机主体U1’上。如果打印机主体U1’的类型和色调剂盒TC’的类型彼此不对应,则开闭部件硬键113与主体硬键11b’发生干涉,即,主体硬键11b’触碰后壁111d或识别壁111e,并且因此无法安装色调剂盒TC’。
(实施例2的工作方式)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具有上述构造的打印机U’中,在安装有闸板TC2’的色调剂盒TC’被安装到盒保持器KH’上之后,如第一实施例中那样,通过旋转色调剂盒TC’而使闸板TC2’打开。
利用组装机AT’将第二实施例的闸板TC2’安装在盒主体TC1上。由于第二实施例的闸板TC2’上设有的闸板平面部分112在结构上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闸板平面部分106,因此,如第一实施例中那样,在以闸板平面部分112作为底面的状态下设置闸板的情况下,能够使闸板TC2’的姿势保持稳定。
由于第二实施例的闸板TC2’的凸出部111上形成有开闭部件硬键113,因此当将色调剂盒TC’插入到相应类型的打印机主体U1’中时,开闭部件硬键113与主体硬键11b’接合,从而将色调剂盒TC’安装在盒保持器KH’上。另一方面,当将色调剂盒TC’插入到另一种类型的打印机主体U1’中时,凸出部111的开闭部件硬键113与主体硬键11b’发生干涉以防止错误安装。也就是说,在第二实施例中,闸板平面部分112还用作开闭部件硬键113的外表面。
(变型例)
尽管已在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实施各种变型例。下面将说明实施例的变型实例(H01)至(H11):
(H01)尽管各个实施例针对于作为图像形成装置实例的打印机,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复印机、传真机或者具有打印机功能、复印机功能和传真机功能中的所有功能或多个功能的多功能机。
(H02)尽管各个实施例针对于打印机U或U’使用单色显影剂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多色(两种或更多种颜色)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各个色调剂盒TC’所含有的显影剂的颜色、成分、熔点、可流动性等和各个色调剂盒TC’的客户等来形成主体硬键11b’和开闭部件硬键113。
(H03)在实施例中,平面部分是作为平坦表面的闸板平面部分106或者由壁111a至111e的端面形成的闸板平面部分112,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平面部分可以呈任何形状,只要其外端布置在同一假想平面内并且能够保持闸板的姿势即可。例如,闸板的外表面可以以下述方式形成有三个腿部:这三个腿部的外端构成平面部分。
(H04)尽管期望在闸板平面部分112上形成有闸板凹陷部114(凹陷部的实例),但也可以省略该闸板凹陷部114。闸板凹陷部114可以呈任何形状,例如圆形或矩形。此外,闸板凹陷部114不必须为单个的封闭凹陷部,也可以形成彼此分隔的多个凹陷部。
(H05)在实施例中,期望将闸板平面部分106或闸板平面部分112形成为与密封件支撑部分103的背面对应。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可以与密封件支撑部分103的位置无关地形成闸板平面部分106或闸板平面部分112。
(H06)在实施例中,期望将闸板TC2的闸板平面部分106或闸板TC2’的闸板平面部分112形成在沿着周向朝向外表面104的一端偏离外表面104的中心的位置上。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闸板平面部分106或闸板平面部分112也可以沿着周向形成在外表面104的中心上。
(H07)在实施例中,期望使引导对象壁107a和108a垂直于闸板平面部分106或闸板平面部分112。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引导对象壁107a和108a也可以不垂直于闸板平面部分106或闸板平面部分112。
(H08)在第二实施例中,优选在闸板平面部分112上形成有开闭部件硬键113。然而,可以省略开闭部件硬键113。另一方面,尽管第一实施例的闸板TC2的闸板平面部分106上未形成有闸板凹陷部114(凹陷部的实例)或开闭部件硬键113(识别部分的实例),但是闸板平面部分106上也可以形成有闸板凹陷部114或开闭部件硬键113。
(H09)在第一实施例中,期望使闸板TC2的引导对象壁107a和108a(凸出部的实例)的高度H1大于闸板平面部分106与外表面104之间的最大距离H2。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高度H1也可以小于距离H2。期望凸出部沿着闸板主体101的前端和后端形成,如同图18A至图18C中所示的引导对象壁107a和108a那样。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凸出部不限于壁,只要它们从闸板主体101的内表面102上凸出即可,凸出部可以是多个柱等。此外,凸出部不必须沿着闸板主体101的前端和后端形成或从闸板主体101的前端和后端上凸出。凸出部也可以沿着内表面102的圆周中心线形成或者形成在内表面102的圆周中心线上。这样,凸出部可以位于任何位置并具有任何形状。
(H10)在第二实施例中,闸板TC2’的引导对象壁107a和108a的高度H1可以被设定为大于闸板平面部分112与外表面104之间的最大距离H2。
(H11)尽管在实施例中利用组装机AT来组装色调剂盒TC或者利用组装机AT’来组装色调剂盒TC’,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并且可以利用任何方法来对色调剂盒TC或色调剂盒TC’进行组装。例如,可以在由部件输送器PF供给闸板TC2或闸板TC2’之后,手动地组装色调剂盒TC或色调剂盒TC’。
为了解释和说明起见,已经提供了对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说明。本发明并非意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在所披露的具体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实施例的选取和说明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实施例,并且具有各种变型的本发明适合于所设想的特定用途。本发明意在用前面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可拆卸体的制造方法,
其中,所述可拆卸体包括:
可拆卸体主体,其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装卸对象装置上并且具有内部空间以及将所述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连接的连接孔;以及
开闭部件,其安装在所述可拆卸体主体上并且能够在所述连接孔敞开的打开位置和所述连接孔闭合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所述开闭部件包括:
开闭部件主体,其与所述开闭部件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的移动方向平行地弯曲;以及
平面部分,其形成在所述开闭部件主体的外表面上并且具有平坦表面,
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平面部分用作所述开闭部件的底面的状态下,在对齐所述开闭部件的同时传送所述开闭部件;以及
将已被对齐和传送的所述开闭部件安装到所述可拆卸体主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平面部分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从所述平面部分向内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拆卸体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平面部分用作所述开闭部件的底面的状态下,由所述开闭部件的支撑部分支撑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能够密封所述连接孔,
其中,已支撑有所述密封部件的所述开闭部件被安装到所述可拆卸体主体上,
所述支撑部分设置在所述开闭部件主体的内表面上并且支撑所述密封部件,并且
所述平面部分设置在所述开闭部件主体的外表面上的与所述支撑部分对应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拆卸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通过使包括凸出部的所述开闭部件振动来对齐所述开闭部件,并且
所述凸出部从所述开闭部件主体的内表面向内凸出,并且所述凸出部的凸出高度比所述开闭部件主体的外表面和所述平面部分之间沿着所述凸出部的凸出方向的最大距离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拆卸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平面部分形成在沿着所述开闭部件的移动方向朝向所述开闭部件主体的外表面的一端偏离所述开闭部件主体的外表面的中心的位置,
通过使所述开闭部件穿过设置有下述构件的区域来对齐所述开闭部件,
所述构件被支撑在下述位置:即,在所述平面部分用作所述开闭部件的底面的状态下,所述构件不能与所述开闭部件主体的外表面的所述一端接触但能够与所述开闭部件主体的外表面的另一端接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46648 | 2010-06-28 | ||
JP2010146648A JP2012008485A (ja) | 2010-06-28 | 2010-06-28 | 着脱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98308A CN102298308A (zh) | 2011-12-28 |
CN102298308B true CN102298308B (zh) | 2016-02-17 |
Family
ID=45352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4055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98308B (zh) | 2010-06-28 | 2011-02-18 | 可拆卸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77226B2 (zh) |
JP (1) | JP2012008485A (zh) |
CN (1) | CN10229830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32542B2 (en) * | 2009-07-23 | 2013-09-10 | Ricoh Company, Limited | Toner contain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oner container |
JP5500199B2 (ja) * | 2012-04-02 | 2014-05-21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トナーボトル、補給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855595B2 (ja) * | 2013-03-27 | 2016-02-0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20150063872A1 (en) * | 2013-09-02 | 2015-03-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21018377A (ja) * | 2019-07-23 | 2021-02-15 |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リサイクルトナーの投入口を有する交換可能な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
CN112620935B (zh) * | 2020-12-09 | 2023-01-06 | 东莞市劲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设置有清理装置的激光切割机 |
JP2023119737A (ja) * | 2022-02-17 | 2023-08-29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現像剤搬送機構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現像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12421B1 (ja) * | 2009-06-11 | 2010-02-1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現像剤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59025B2 (ja) * | 2004-11-12 | 2010-04-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供給容器 |
TWI534562B (zh) * | 2005-04-27 | 2016-05-21 | Ricoh Co Ltd |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
KR100694128B1 (ko) | 2005-06-20 | 2007-03-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토너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
US7460819B2 (en) * | 2005-12-21 | 2008-12-02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Ton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5365121B2 (ja) * | 2008-02-04 | 2013-12-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725662B2 (ja) * | 2009-03-19 | 2011-07-13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トナー容器 |
-
2010
- 2010-06-28 JP JP2010146648A patent/JP2012008485A/ja active Pending
-
2011
- 2011-01-10 US US12/987,447 patent/US8577226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2-18 CN CN201110040555.5A patent/CN10229830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12421B1 (ja) * | 2009-06-11 | 2010-02-1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現像剤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577226B2 (en) | 2013-11-05 |
CN102298308A (zh) | 2011-12-28 |
JP2012008485A (ja) | 2012-01-12 |
US20110318056A1 (en) | 2011-1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98308B (zh) | 可拆卸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4765259B (zh) | 调色剂容器和成像设备 | |
CN103853023B (zh) | 成像装置 | |
CN101639648B (zh) | 显影装置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
CN102455631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2455630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1923306B (zh) | 显影剂收容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 |
KR102359671B1 (ko) | 현상제 보급 용기 및 현상제 보급 시스템 | |
EP1460487A2 (en) |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and coupling-driving member therefor | |
CN104375399B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CN1900837A (zh) | 墨粉收纳容器、补给墨粉的方法及墨粉补给装置 | |
US9880511B2 (en) | Container for waste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3135402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1105672A (zh) | 色粉容器、色粉提供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A2272984C (en) | Reproduction machine including a developer material cartridge having a non-interfering dual-use sealing device | |
CN105404117B (zh) | 喷嘴接收装置、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 |
US7286790B2 (en) | Trickle coll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system using the same | |
US8588625B2 (en) | Consumables storage contain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service control system | |
CN105467798A (zh) | 双组件显影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磁辊封端和磁场截断 | |
CN202677067U (zh) | 用于容纳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 | |
CN1480791A (zh) | 成像装置 | |
CA2274162C (en) | Reproduction machine including a developer material cartridge having a label assembly reuseable as a sealing device | |
CN202677068U (zh) | 用于容纳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 | |
CN211956128U (zh) | 打印机硒鼓用鼓壳及硒鼓及打印机 | |
CN106602094A (zh) | 一种电池壳自动加装隔层纸圈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