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2658B - 光漫射膜及具备该光漫射膜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漫射膜及具备该光漫射膜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2658B
CN102292658B CN200980155030.7A CN200980155030A CN102292658B CN 102292658 B CN102292658 B CN 102292658B CN 200980155030 A CN200980155030 A CN 200980155030A CN 102292658 B CN102292658 B CN 1022926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ffusing film
resin
disperse phase
diffus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50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2658A (zh
Inventor
药师神义纪
北口透
须田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c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92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2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2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26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制造一种光漫射膜,其包括光漫射层,所述光漫射层由连续相和分散相形成,所述连续相包含聚碳酸酯类树脂,所述分散相分散在所述连续相中、且包含与上述聚碳酸酯类树脂的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在0.045~0.085范围的树脂。可以在上述连续相中包含粘均分子量为15000~25000的聚碳酸酯类树脂、且在上述分散相中包含环状烯烃类树脂。上述光漫射层还可以含有润滑剂和/或抗氧化剂。该光漫射膜还可以包含层压在上述光漫射层的至少一侧表面上的透明层。该光漫射膜即使在高透过率下也可以抑制漏光,因此可以实现背部照明型液晶显示装置等面光源装置的薄型化和高亮度化。

Description

光漫射膜及具备该光漫射膜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透射光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地漫射的光漫射膜、以及具备该光漫射膜的面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等)。
背景技术
在从背面对显示面板(液晶显示组件等)进行照明的背部照明型显示装置(或液晶显示装置等)中,在显示面板的背面设置面光源单元(或背景光单元)。另外,为了使照射显示面板的照射光以面光源的形式实现均匀化、且提高液晶显示装置正面的亮度,使用漫射片、棱镜片、亮度增强片(除反射型偏振片以外)等。此外,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还可使用偏振片、相位差板及滤色器等作为液晶单元的构成部件。
更具体地,例如作为图像显示区域为平面(flat)的面型显示装置(平面型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已知有具备面型显示单元(透射型液晶显示单元等)5和用于从背面侧对该单元进行照明的面光源单元的装置。该面光源单元具有1个或多个荧光放电管(冷阴极管)1,在上述荧光放电管1的背面侧设有用于反射光的反射板2,在荧光放电管1和显示单元5之间设有用于漫射光、以对显示单元5进行均匀照明的漫射板3,在该漫射板3的显示单元侧层压有棱镜片4。上述面型显示单元5为液晶显示单元时,其通过依次层压第1偏光膜6a、第1玻璃基板7a、形成在该玻璃基板上的第1电极8a、层压在该电极上的第1取向膜9a、液晶层10、第2取向膜9b、第2电极8b、滤色器11、第2玻璃基板7b及第2偏光膜6b而形成。在这样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内装的荧光放电管(冷阴极管)1可以从背面直接对显示单元进行照明。
随着近年来液晶电视的大型化,这种使用棒状(管状)光源(灯)的背部照明方式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此外,近年来,上述面光源装置中的光源存在高亮度化以及装置薄型化的倾向,而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的面光源装置而言,更容易残留灯影像(由作为光源的灯的形状引起的图像,模糊可见灯的存在的影像)。
在上述背部照明方式中,棒状光源的轴方向和与该轴方向垂直方向的亮度分布不同,很难实现显示单元的均匀照明,因此很难扩大视场角。于是,已使用光学上具有各向异性散射特性的各向异性光漫射片作为漫射片,利用各向异性散射特性以使亮度均匀化。例如,已知有下述方法等:通过将各向异性光漫射片的分散相的长轴方向配置为与管状光源的轴方向相对,即使使用长轴方向与短轴方向的亮度分布不同的光源,也能够利用各向异性散射特性使透射光的亮度实现均匀化。然而,即使使用所述具有各向异性散射特性的光漫射片,也无法充分消去灯影像。
此外,在背部照明方式中,由于棒状光源与显示单元邻近,而显示单元被加热,故要求漫射片也具有耐热性。此外,作为耐热性及透明性高的树脂,已知有聚碳酸酯类树脂。但由于聚碳酸酯类树脂熔融流动性差,因此很难通过熔融挤出成形等熔融成形法在工业上高效地制造光漫射膜。另外,由于聚碳酸酯类树脂与分散相成分的亲和性并不那么高,故容易在与分散相的界面处产生空隙,很难均匀地形成分散相。
作为背部照明方式中可利用的光漫射片,专利第4115113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面光源单元,所述面光源单元具备管状光源、导光部件以及多个各向异性光散射膜,所述导光部件用于使从管状光源发出的光从侧面入射后,从平坦的出射面出射,来照明显示单元,所述多个各向异性光散射膜配置在上述导光部件与上述显示单元之间,且用于利用从上述管状光源发出的光对上述显示单元进行均匀照明,在上述导光部件和上述显示单元之间,多个各向异性光散射膜按照光散射方向性互不相同的方式配置,其中,上述各向异性光散射膜包含在各向异性光散射层的两面层压有透明树脂层的层压膜,上述各向异性光散射层包含连续相和分散相,所述连续相包含树脂,所述分散相以平均长宽比5~1000的形状分散在所述连续相中、且包含与上述连续相的树脂的折射率不同的树脂,同时,上述各向异性光散射层包含丙烯类树脂与苯乙烯类树脂的组合或丙烯类树脂与聚碳酸酯树脂的组合;上述透明树脂层包含与上述连续相相同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或熔点为130~280℃的透明树脂。
然而,在近年来的高亮度化以及薄型化的背部照明型显示装置中,即使是上述面光源单元,也不能充分实现显示面的亮度的均匀化,因此在高透射率下会产生漏光,残留有灯影像。特别是,使用聚碳酸酯类树脂等透明性高的树脂时,该倾向变得显著。此外,耐热性也不充分,若在高温下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光漫射性发生变化。另外,使用聚碳酸酯类树脂时,由于聚碳酸酯类树脂的熔融流动性低,因此很难通过熔融挤出成形等熔融成形法在工业上高效地制造光漫射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15113号公报(权利要求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漫射膜以及具备该光漫射膜的装置(面光源装置、或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所述光漫射膜即使在高透射率下也可抑制漏光,不会出现灯影像(灯像),可以实现背部照明型液晶显示装置等面光源装置的薄型化与高亮度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漫射膜以及具备该光漫射膜的装置(面光源装置、或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所述光漫射膜即使在高温下使用也可抑制光漫射特性的变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漫射膜以及具备该光漫射膜的装置(面光源装置、或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所述光漫射膜即使在使用流动性和对透明树脂的亲和性低的聚碳酸酯类树脂时,也可以容易地成形为具有均匀分散相的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漫射膜以及具备该光漫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所述光漫射膜,即使用于大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可应对装置的薄型化,可简便地制造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等经过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包含聚碳酸酯类树脂的基质相(连续相)、使用包含与上述聚碳酸酯类树脂存在一定折射率差的透明树脂的分散相,即使在高透射率下也可抑制漏光,不会产生灯影像(灯像),可以实现背部照明型液晶显示装置等面光源装置的薄型化和高亮度化,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光漫射膜含有光漫射层,所述光漫射层由连续相和分散相形成,所述连续相包含聚碳酸酯类树脂,所述分散相分散在所述连续相中、且包含与上述聚碳酸酯类树脂的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为0.045~0.085的树脂。上述连续相可以包含粘均分子量为15000~25000的聚碳酸酯类树脂,根据ISO1133,在300℃、1.2kg荷重条件下,聚碳酸酯类树脂的熔融流动速率(MFR)可以为5~30cm3/10分钟左右。此外,上述分散相可以包含环状烯烃类树脂,根据ISO1133,在260℃、2.16kg荷重条件下,环状烯烃类树脂的熔融流动速率(MFR)可以为10~100cm3/10分钟左右。进一步地,聚碳酸酯类树脂的上述MFR与环状烯烃类树脂的上述MFR的比例为:前者/后者=2/1~1/10左右。上述光漫射层还可含有选自润滑剂以及抗氧化剂中的至少之一。上述连续相与分散相的比例可以为:连续相/分散相=99/1~50/50(重量比)左右。
就本发明的光漫射膜而言,其上述分散相可以包含平均长宽比大于1且长轴方向沿着膜的一定方向取向的粒子状分散相。上述粒子状分散相短轴的平均长度为0.01~10μm左右,粒子状分散相的平均长宽比为3~100左右。
就本发明的光漫射膜而言,可包含层压在上述光漫射层的至少一侧表面上的透明层。上述透明层可以是包含选自紫外线吸收剂以及光稳定剂中的至少之一的树脂层。上述光漫射层的厚度为3~500μm左右、膜的总光线透射率为60%以上。
本发明还包括具备上述光漫射膜的面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膜”不受其厚度大小的限制,其含义中还包括片。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由于基质相(连续相)包含聚碳酸酯类树脂、分散相包含具有特定折射率之差的树脂,因此,即使在高透射率下也可以抑制漏光,不会产生灯影像(灯像),可以实现背部照明型液晶显示装置等面光源装置的薄型化和高亮度化。此外,其耐热性高,即使在高温下使用,也可长时间地抑制光漫射特性的变化。此外,即使在使用流动性及对透明树脂的亲和性低的聚碳酸酯类树脂时,也可容易地成形为具有均匀分散相的膜。进一步地,即使用于大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可应对装置的薄型化,可简便地制造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面光源装置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2为示出光漫射膜的一个例子的概略截面图。
图3为示出光漫射膜的另一个例子的概略截面图。
图4为用于说明光漫射膜的各向异性散射的示意图。
图5为用于说明光散射特性的测定方法的概略图。
图6为存在漏光的光漫射膜中,散射光强度对散射角的作图。
图7为不存在漏光的光漫射膜中,散射光强度对散射角的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光漫射膜]
本发明的光漫射膜,含有包括连续相和分散相的光漫射层。从兼顾优异的光学特性和高耐热性的观点来看,上述连续相包含聚碳酸酯类树脂。
(聚碳酸酯类树脂)
聚碳酸酯类树脂中含有以双酚类为基质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等。作为双酚类,可以列举如下:二羟基联苯等双酚类;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二(4-羟基苯基)甲烷(双酚F)、1,1-二(4-羟基苯基)乙烷(双酚AD)等二(羟基苯基)烷烃类;二(4-羟基甲苯基)烷烃、二(4-羟基二甲苯基)烷烃等二(羟基芳基)烷烃类[例如,二(羟基芳基)C1-10烷烃类,优选二(羟基芳基)C1-6烷烃类];二(羟基苯基)环己烷等二(羟基芳基)环烷烃类[例如,二(羟基芳基)C3-12环烷烃类,优选二(羟基芳基)C4-10环烷烃类];4,4’-二(羟基苯基)醚等二(羟基苯基)醚类;4,4’-二(羟基苯基)酮等二(羟基苯基)酮类;二(4-羟基苯基)砜(双酚S)等二(羟基苯基)砜类;双酚芴类[例如,9,9-二(4-羟基苯基)芴、9,9-二(4-羟基-3-甲基苯基)芴等]等。这些双酚类还可以是C2-4环氧化物的加成物。这些双酚类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聚碳酸酯类树脂还可以是二羧酸成分(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二羧酸或其酰基卤化物等)共聚而成的聚酯碳酸酯类树脂。这些聚碳酸酯类树脂可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优选的聚碳酸酯类树脂为以二(羟基苯基)C1-6烷烃类作为基质的树脂,例如双酚A型聚碳酸酯类树脂。
聚碳酸酯类树脂的分子量可以在粘均分子量(以使用二氯甲烷在20℃测定的粘度为基准,通过特性粘度与平均分子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用一点测定法求出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0~200000(例如15000~100000)左右的范围内选择,也可以为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类树脂,从分散相均匀性的观点来看,例如为15000~25000,优选17000~25000,更优选18000~22000左右。聚碳酸酯类树脂的分子量过小,则膜的强度降低,若分子量过大,则熔融流动性以及分散相的均匀分散性容易降低。
根据ISO1133(300℃、1.2kg荷重(11.8N))测定的聚碳酸酯类树脂的熔融流动速率(MFR),可以在例如3~30cm3/10分钟左右的范围内选择,例如,5~30cm3/10分钟,优选6~25cm3/10分钟(例如7~20cm3/10分钟),更优选8~15cm3/10分钟左右。
聚碳酸酯类树脂的熔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例如130~280℃左右,优选140~270℃左右,更优选150~260℃左右。
这样的聚碳酸酯类树脂在产品目录中多分类为“中粘度品”、“低粘度品”、“高流速(ハィフロ一,highflow)”的等级。
(分散相)
相对于用以构成上述连续相的聚碳酸酯类树脂,只要上述分散相为非相溶、并且是具有一定的折射率差的树脂即可,并无特别限定。需要说明的是,聚碳酸酯类树脂的折射率(nD)可以为1.50~1.65左右,常规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折射率(nD)为1.59。
折射率差的绝对值需要在0.045~0.085的范围内,优选0.045~0.08(例如,0.045~0.075),更优选0.05~0.07(特别是0.055~0.065)左右。进一步地,两树脂的折射率,可以是任意树脂的折射率大,但优选构成连续相的树脂具有较大的折射率。将具有上述折射率差的树脂与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时,可以提高光散射特性,在较宽的角度范围以连续的强度分布对光进行散射。使用具有上述光散射特性的光漫射膜时,可以实现显示面的亮度的均匀化,抑制漏光,因此可以抑制灯影像的残留。
通常,分散相中包含透明树脂。构成分散相的透明树脂包括:烯烃类树脂(聚乙烯等)、环状烯烃类树脂、乙烯基类树脂(聚氯乙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丙烯酸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二烷基氨基乙酯、聚氯丙烯酸环己酯、聚溴丙烯酸环己酯、聚氯丙烯酸氯乙酯、聚硫代甲基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糠酯、聚N-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丙烯腈类树脂(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腈、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等)、苯乙烯类树脂(聚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聚酰胺类树脂(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610等)、纤维素衍生物(硝基纤维素等)、合成橡胶(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等)、天然橡胶等。构成分散相的透明树脂只要具有上述折射率差,则并不限定于上述例示的树脂,也可以是例如,通过导入共聚成分而控制了折射率的树脂。因此,构成分散相的透明树脂,也可以是与上述连续相的折射率不同的聚碳酸酯类树脂。上述透明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从光漫射特性的观点来看,上述透明树脂中,优选环状烯烃类树脂、乙烯基类树脂(例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苯乙烯类树脂(例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等)、聚酰胺类树脂(例如,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610等),从具有光漫射特性以及耐热性的观点来看,特别优选环状烯烃类树脂。
(环状烯烃类树脂)
环状烯烃类树脂,只要是至少以环内具有烯键式双键的聚合性环状烯烃作为聚合成分的树脂即可。环状烯烃可以是单环烯烃,优选多环烯烃。
作为代表的多环烯烃,可以示例如下:例如,降冰片烯、具有取代基的降冰片烯(2-降冰片烯)、环戊二烯的聚合体、具有取代基的环戊二烯的聚合体等。作为上述取代基,可以示例如下:烷基、烯基、芳基、羟基、烷氧基、羧基、烷氧基羰基、酰基、氰基、酰胺基、卤原子等。
具体而言,作为环状烯烃,可以示例如下:具有烷基的降冰片烯类,如2-降冰片烯、5-甲基-2-降冰片烯、5,5-二甲基-2-降冰片烯、5-乙基-2-降冰片烯、5-丁基-2-降冰片烯等;具有烯基的降冰片烯类,如5-乙叉-2-降冰片烯等;具有烷氧基羰基的降冰片烯类,如5-甲氧基羰基-2-降冰片烯、5-甲基-5-甲氧基羰基-2-降冰片烯等;具有氰基的降冰片烯类,如5-氰基-2-降冰片烯等;具有芳基的降冰片烯类,如5-苯基-2-降冰片烯、5-苯基-5-甲基-2-降冰片烯等;二环戊二烯;2,3-二氢二环戊二烯、甲桥八氢芴、二甲桥八氢萘、二甲桥环戊二烯并萘、甲桥八氢环戊二烯并萘等衍生物;6-乙基-八氢萘等具有取代基的衍生物;环戊二烯与四氢茚等的加成物、环戊二烯的3~4聚体等。上述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环状烯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上述环状烯烃中,优选降冰片烯类等多环烯烃。
环状烯烃类树脂可以是通过加成聚合得到的树脂,也可以是开环聚合(开环易位聚合等)得到的树脂。此外,环状烯烃类树脂(例如,通过开环易位聚合得到的树脂等),可以是添加了氢的加氢树脂。此外,环状烯烃类树脂可以是结晶性或非晶性树脂,通常为非晶性树脂。需要说明的是,环状烯烃类树脂可以通过常用的聚合方法(例如,使用齐格勒型催化剂的加成聚合、使用芳环烯金属衍生物类催化剂的加成聚合、使用易位聚合催化剂的开环易位聚合等)制备。
进一步地,环状烯烃类树脂可以是环状烯烃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也可以是环状烯烃与共聚性单体的共聚物。从能够提高环状烯烃类树脂的成形性、适当调节折射率的观点来看,优选环状烯烃与共聚性单体的共聚物。
作为共聚性单体,可以示例如下:链状C2-10烯烃类,如乙烯、丙烯、1-丁烯、异丁烯、1-戊烯、3-甲基-1-戊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辛烯等;环状C4-12环烯烃类,如环丁烯、环戊烯、环己烯、环辛烯、二环戊二烯等;乙烯基酯类单体(例如,乙酸乙烯基酯、丙酸乙烯基酯等);二烯类单体(例如,丁二烯、异戊二烯等);(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或它们的衍生物((甲基)丙烯酸酯等)等)等。上述共聚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共聚性单体优选α-链状C2-8烯烃类,特别优选乙烯等α-链状C2-4烯烃类。
在环状聚烯烃类树脂(共聚物)中,环状烯烃与共聚性单体(例如,乙烯等α-烯烃类)的比例(摩尔比),可以在例如:前者/后者=100/0~1/99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例如,前者/后者=99/1~5/95,优选90/10~10/90,更优选80/20~10/90(特别优选70/30~15/85)左右。特别是共聚性单体为乙烯时,从光学特性的观点来看,环状烯烃与乙烯的比例(摩尔比)为前者/后者=65/35~20/80,优选60/40~30/70左右。
根据ISO1133(260℃、2.16kg荷重(21.2N))测定的环状烯烃类树脂的熔融流动速率(MFR)可以在例如10~100cm3/10分钟左右的范围内选择,例如,20~80cm3/10分钟,优选30~70cm3/10分钟,更优选40~60cm3/10分钟左右。
与构成连续相的聚碳酸酯类树脂的MFR的比例为,例如:聚碳酸酯类树脂的MFR(300℃、1.2kg荷重)/环状烯烃类树脂的MFR(260℃、2.16kg荷重)=2/1~1/10,优选1/1~1/8,更优选1/2~1/7(尤其是1/3~1/6)左右。两者的MFR的比例在上述范围内时,两树脂可以被充分混合,能够在连续相中均匀形成具有适宜大小的分散层。
环状烯烃类树脂的软化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例如80~250℃,优选100~230℃,更优选110~200℃(尤其是120~180℃)左右。需要说明的是,软化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通过调节共聚成分的比例、分子量等来控制。
环状烯烃类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例如15000~200000,优选20000~100000,更优选30000~80000(尤其是40000~70000)左右。
可以容易地获得商品名为“TOPAS”(Polyplastics(株)制造)、商品名为“ZEONOR”、“ZEONEX”(日本Zeon(株)制造)、商品名为“ARTON”(JSR(株)制造)、商品名为“Appel”(三井化学(株)制造)等的环状烯烃类树脂。
光漫射层中的连续相与分散相的比例,可以根据树脂的种类和流动性、光漫射性等,在例如前者/后者(重量比)=99/1~30/70左右的范围进行选择,例如为99/1~50/50,优选97/3~60/40,更优选95/5~70/30(尤其是90/10~80/20)左右。
(任意成分)
根据需要,光漫射层中可以含有润滑剂。特别是使用环状烯烃类树脂作为构成分散相的树脂的情况下,若混合有润滑剂,则在单向拉伸温度等取向处理温度下分散相容易变形,可以容易地得到透射光呈现各向异性漫射的膜。而且,通过挤出成形工序中的拉伸比、单向拉伸等取向处理,可以控制分散相粒子的长宽比,从而也能够容易地形成长宽比较大的分散相。
润滑剂中包含具有低分子量的烃骨架的化合物,例如蜡类、脂质类等。
作为蜡类,可以列举例如:脂肪族烃类蜡(聚乙烯蜡、乙烯共聚物蜡、聚丙烯蜡等聚C2-4烯烃类蜡、石蜡类蜡、微晶蜡等)、植物性或动物性蜡(巴西棕榈蜡、蜜蜡、紫胶蜡、褐煤蜡等)等。上述蜡类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脂质类,可以列举例如:高级脂肪酸(例如,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山俞酸等C8-35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油酸、芥酸等C10-35不饱和脂肪酸等)、高级脂肪酸盐(例如,月桂酸钡、月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镁等C8-35脂肪酸金属盐等)、高级脂肪酸酯(例如,甘油脂肪酸酯、季戊四醇脂肪酸酯、二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等C8-35脂肪酸酯等)、高级脂肪酰胺(例如,硬脂酰胺、芥酰胺等C8-35脂肪酰胺,亚甲基二硬脂酰胺、亚乙基二硬脂酰胺、亚乙基二羟基硬脂酰胺等亚烷基二脂肪酰胺等)等。
所述润滑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上述润滑剂中,优选脂质类,特别优选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山俞酸等C8-35饱和脂肪酸,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镁等C8-35饱和脂肪酸金属盐,季戊四醇硬脂酸酯等C8-35饱和脂肪酸多元醇酯、亚乙基二硬脂酰胺或亚乙基二羟基硬脂酰胺等亚烷基二脂肪酰胺等。
相对于构成光漫射层的树脂成分100重量份,润滑剂的比例为例如:0.01~5重量份,优选0.02~3重量份,更优选0.03~2重量份(尤其是0.05~1重量份)左右。
在不损害光散射性的范围内,光漫射层还可以含有常用的添加剂,例如稳定剂、增塑剂、防静电剂、阻燃剂等。上述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从防止产生损害膜外观的凝胶的观点来看,优选配合稳定剂。稳定剂中含有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等。
稳定剂中,作为抗氧化剂,可以示例如下:酚类抗氧化剂、氢醌类抗氧化剂、喹啉类抗氧化剂、硫类抗氧化剂等。酚类抗氧化剂中,优选:受阻酚类,如2,6-二叔丁基对甲酚、2,2’-亚甲基二(4-甲基-6-叔丁基酚)、2,2’-硫联二(4-甲基-6-叔丁基酚)等烷基酚类抗氧化剂;正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等C10-35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等C2-10链烷二醇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三乙二醇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等聚氧C2-4烷烃二醇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甘油三[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等C3-8亚烷基三醇三[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等C4-8烷烃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N,N’-六亚甲基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胺(亡ドロシンナマミド,hydrocinnamide))等N,N’-C2-10亚烷基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胺)等。
胺类抗氧化剂中包括受阻胺类,例如,1,2-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氧基)乙烷、苯基萘胺、N,N’-二苯基-1,4-苯二胺、N-苯基-N’-环己基-1,4-苯二胺等。
氢醌类抗氧化剂包括例如2,5-二叔丁基氢醌等,喹啉类抗氧化剂包括例如6-乙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氢喹啉等。此外,硫类抗氧化剂包括例如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烷基酯、硫代二丙酸双十八烷基酯等。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列举例如:水杨酸苯酯、2,4-二叔丁基苯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等水杨酸酯类紫外线吸收剂;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3,4,5,6-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苯并三唑、辛基-3-[3-叔丁基-4-羟基-(5-氯-2H-苯并三唑-2-基)苯基]丙酸酯、2-(2H-苯并三唑-2-基)-4,6-二(1-甲基-1-苯基乙基)酚、2-(2H-苯并三唑-2-基)-6-(1-甲基-1-苯基乙基)-4-(1,1,3,3-四甲基丁基)酚等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等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2-(4,6-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羟基苯基与环氧乙烷的反应产物、2-(2,4-二羟基苯基)-4,6-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与2-乙基己基缩水甘油酸酯的反应产物、2,4-二[2-羟基-4-丁氧基苯基]-6-(2,4-二丁氧基苯基)-1,3,5-三嗪等羟基苯基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等。
作为光稳定剂(HALS),可以列举,具有2,2,6,6-四甲基哌啶骨架、1,2,2,6,6-五甲基-4-哌啶骨架的化合物,例如N,N’,N”,N”’-四(4,6-二(丁基-(N-甲基-2,2,6,6-四甲基哌啶-4-基)氨基)三嗪-2-基)-4,7-二氮杂癸烷-1,10-二胺、癸二酸二(2,2,6,6-四甲基-1-辛氧基-4-哌啶氧基(ピペリジニルォキシ,piperidinyloxy))酯、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3,5-二(1,1-二甲基乙基)-4-羟基苯基]甲基]丁基丙二酸酯、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与这些二羧酸酯对应的C4-20烷烃-二羧酸酯(丙二酸酯、己二酸酯等)、芳烃二羧酸酯(对苯二甲酸酯等)等。
作为热稳定剂,可以列举例如:亚磷酸酯类稳定剂(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等三(支链烷基苯基)亚磷酸酯、二(烷基芳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等)等磷类稳定剂(或磷酸酯)、硫类热稳定剂、羟胺类热稳定剂等。
上述稳定剂(例如,光稳定剂等)可以是低分子量类型,也可以是高分子量类型。此外,稳定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的成分组合使用(例如,抗氧化剂与紫外线吸收剂的组合、紫外线吸收剂与光稳定剂的组合、抗氧化剂与紫外线吸收剂以及光稳定剂的组合等)。
相对于构成光漫射层的树脂成分100重量份,各稳定剂的用量为0.01~2.5重量份,优选0.03~2重量份(例如,0.05~1.5重量份),更优选0.07~1重量份(例如,0.1~0.7重量份)左右。
更具体而言,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抗氧化剂为0.05~1重量份(例如,0.08~0.3重量份)左右;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紫外线吸收剂为0.1~2重量份(例如,0.2~0.7重量份)左右;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光稳定剂为0.03~0.5重量份(例如,0.05~0.25重量份)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上述稳定剂的总量为0.05~3重量份(例如,0.1~2重量份),优选0.1~1重量份左右。进一步,组合使用多种稳定剂的情况下,第1稳定剂(例如,抗氧化剂)与第2稳定剂(例如,紫外线吸收剂)的比例,可以在前者/后者(重量比)=95/5~10/90(例如,90/10~30/70)左右的范围内选择。
此外,对组合了聚碳酸酯类树脂和环状烯烃类树脂等透明树脂的合金类进行熔融挤出成形或复合化时,部分挤出物会逐渐以眼屎状(目ゃに状,eyemucus-like state)沉积于模唇(尤其是与模唇开口部相邻的壁部),该沉积物不断成长并与从模唇挤出的熔融膜相接触,形成不均匀的膜。这样一来,无法连续制造均匀的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含有上述稳定剂(例如抗氧化剂和/或紫外线吸收剂),可明显防止上述沉积物的产生及其成长,可连续制造均匀的膜。需要说明的是,光漫射层通常大多含有抗氧化剂。
光漫射层中分散相的形态可以是长轴的平均长度L与短轴的平均长度W之比(平均长宽比、L/W)为1~1.25左右的球体状、足球型形状(旋转椭圆体等椭圆体)、扁平体、长方体状、纤维状或丝状体等。
为了提高各向异性光散射性,优选分散相粒子的长宽比大者。特别是在本发明中,优选在高透射率下也可以高度抑制漏光、而且不会在与连续相之间产生空隙等、能够在连续相中均匀分散的分散相粒子。分散相的平均长宽比通常大于1(例如1.01~20000),可以在例如1.5~10000(例如2~5000)左右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例如,3~3000,优选4~2000,更优选5~1000左右。需要说明的是,从生产性等的观点来看,可以是3~100左右,优选3.5~50,更优选4~30(特别是5~20)左右。
在使透射光各向异性地进行光漫射的光漫射层中,分散相的长轴方向沿着膜的指定方向、即X轴方向(接取(引き取り)方向或机械方向)发生取向,形成粒子状分散相。这样的各向异性光漫射层,即使是用于具备管状(棒状)光源的背部照明型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显示装置的亮度。
特别是,对于棒状光源的情况,通过使分散相的轴方向相对于光源的轴方向平行地取向,可以抑制光源的灯影像的残留,而在本发明中,通过将构成分散相的树脂相对于连续相的聚碳酸酯类树脂的折射率之差调节至上述范围,即使是在高透射率下,也不会降低光的散射效果,可以抑制漏光,并高度抑制灯影像的残留。
需要说明的是,分散相长轴的平均长度L例如为0.1~1000μm(例如,0.5~500μm),优选1~100μm(例如,2~50μm),更优选3~30μm(尤其是5~10μm)左右。进一步,提高各向异性的情况下,可以为例如5~800μm(尤其是5~500μm)左右。此外,分散相短轴的平均长度W例如为0.01~10μm(例如,0.02~5μm),优选0.03~5μm(例如,0.05~3μm),更优选0.07~1μm(例如,0.1~1μm)左右。
作为取向度的分散相粒子的取向系数为例如0.34以上(0.34~1左右),优选0.4~1(例如0.5~1),更优选0.7~1左右。分散相粒子的取向系数越高,越可赋予散射光以高的各向异性。其中,取向系数可根据下式算出。
取向系数=(3<cos2θ>-1)/2
(式中,θ表示粒子状分散相长轴与膜X轴之间的角度(在长轴和X轴平行的情况下,θ=0°)、<cos2θ>表示针对各分散相粒子算出的cos2θ的平均值,以下式表示)。
<cos2θ>=∫n(θ)·cos2θ·dθ
(式中,n(θ)表示在全部分散相粒子中具有角度θ的分散相粒子的比例(重量比))。
光漫射膜可以具有漫射光的指向性。也就是说,具有指向性是指:各向异性的漫射光在散射强的方向中,具有显示散射强度极大的角度。漫射光具有指向性的情况下,在后述图5的测定装置中,以漫射光强度F对漫射角度θ作图时,图曲线在特定漫射角度θ范围(除去θ=0°的角度范围)内具有极大值或肩峰(ショルダ一,shoulder)(尤其是极大值等拐点)。
光漫射层的厚度为例如3~500μm(例如,10~500μm)、优选30~450μm(例如,50~400μm)、更优选80~350μm(特别是100~350μm)左右。
(透明层)
光漫射膜可以是单独的上述光漫射层(例如可使透射光各向异性地发生光漫射的各向异性光漫射层)的单层膜,也可以是包括光漫射层和层压于该光漫射层(例如可使透射光各向异性地发生光漫射的各向异性光漫射层)的至少一侧表面上的透明层的层压体,作为透明层,可使用各种透明基体材料(例如玻璃等),并不限于树脂层。透明层通常多由透明树脂层形成。此外,在具有层压结构的光漫射膜中,并不限于光漫射层的一面,可在两面层压透明树脂层。
作为构成透明树脂层优选的树脂成分,可以使用在上述分散相部分例示的透明树脂。上述树脂中,为了提高耐热性和耐粘连性,作为透明树脂,可以使用耐热性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或熔点高的树脂等),例如,环状烯烃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等,从光学特性和耐热性的观点来看,特别优选环状烯烃类树脂或聚碳酸酯类树脂。只要不影响密合性、机械特性等,构成透明树脂层的优选的树脂可使用与构成上述光漫射层的连续相和/或分散相的树脂相同或不同的树脂,但通常优选与连续相的树脂相同或通用(或同系列)的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
另外,透明树脂层还可含有常用的添加剂,例如稳定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等)、增塑剂、防静电剂、阻燃剂等。特别优选透明层包含含有稳定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的树脂层,优选包含含有选自紫外线吸收剂及光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成分(紫外线吸收剂单独、光稳定剂单独、紫外线吸收剂及光稳定剂)的树脂层,特别优选包含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及光稳定剂的树脂层。作为稳定剂,可使用与上述光漫射层相同的成分,相对于100重量份构成透明树脂层的树脂成分,各稳定剂的用量及稳定剂的总量可在与构成上述光漫射层的树脂成分的比例相同的范围内选择。此外,组合使用紫外线吸收剂和光稳定剂的情况下,两者的比例可在前者/后者(重量比)=95/5~50/50(例如90/10~70/30)左右的范围内选择。
各透明树脂层的厚度可与上述光漫射层处于同等程度,例如光漫射层的厚度为3~500μm左右的情况下,各透明层的厚度可在3~150μm左右的范围选择,例如,5~100μm,优选10~50μm,更优选15~40μm左右。光漫射层和各透明层的厚度之比例如为:光漫射层/透明层=5/95~99/1,优选30/70~99/1,更优选40/60~95/5左右。层压膜的厚度例如为10~600μm左右,优选50~500μm左右,更优选100~400左右。
光漫射膜(或光漫射层)的总光线透射率为例如50%以上(例如50~100%),优选60%以上(例如60~100%),特别优选70~95%(例如75~90%)左右。另外,光漫射膜(或光漫射层)的雾度值为80%以上(例如80~99.9%),优选90%以上(例如90~99.8%),更优选93~99.5%,特别优选95~99%左右。若总光线透射率小,则亮度易降低,若雾度值小,则光无法均匀地漫射,显示品质降低。
此外,在不妨碍光学特性的范围内,可在光漫射膜的表面涂布硅油等脱模剂,也可进行电晕放电处理。另外,还可在光漫射膜上形成沿膜的X轴方向(分散相的长轴方向)延伸的凹凸部。形成这样的凹凸部时,则可通过膜赋予高的各向异性的光散射性。
图2为示出光漫射膜的一个例子的概略截面图。单层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漫射膜17包含折射率互不相同的多种树脂,具有粒子状分散相17b分散在包含聚碳酸酯类树脂的连续层17a中形成的相分离结构(或海岛结构)。
图3为示出光漫射膜的另一个例子的概略截面图。在该例子中,光漫射膜28具有层压结构,所述层压结构包括光漫射层27和层压在该光漫射层的至少一侧表面上的透明树脂层29。另外,光漫射层27包含折射率互不相同的多种树脂,具有粒子状分散相27b分散在包含聚碳酸酯类树脂的连续层27a中形成的相分离结构(或海岛结构)。在这样的层压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漫射膜中,用透明树脂层29将光漫射层27保护起来,可防止分散相粒子的脱落、附着,提高膜的耐损伤性、制造稳定性,而且可提高膜的强度、操作性。
图4是用于说明光漫射的各向异性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各向异性光漫射膜37包括包含聚碳酸酯类树脂的连续相37a、和分散在该连续相中的各向异性形状的分散相37b。因此,关于光漫射的各向异性,在表示散射角θ和散射光强度F的关系的散射特性F(θ)中,将膜的X轴方向的散射特性设为Fx(θ)、将与X轴方向垂直的Y轴方向的散射特性设为Fy(θ)时,随着散射角θ角度的增大,散射特性Fx(θ)及Fy(θ)呈现出光强度平滑递减的曲线。此外,在散射角θ=4~30°的范围内,Fy(θ)/Fx(θ)的值为1.01以上,例如1.01~200左右,优选1.1~150左右。此外,在散射角θ=18°时,Fy(θ)/Fx(θ)的值可以在1.1~400左右的范围内选择,为例如1.2~200,优选1.3~150,更优选1.5~100左右。此外,从生产性等的观点来看,Fy(θ)/Fx(θ)的值可以是例如1.2~50,优选1.3~30,更优选1.5~20(尤其是1.8~10)左右。
使用这样的具有光学特性的本发明的光漫射膜(尤其是各向异性光漫射膜)时,通过设置使光在与棒状光源的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发生散射,则在将亮度降低量抑制到最小限度的情况下可达到如下效果,即消除因棒状光源本身被识别的灯影像。需要说明的是,若Fy(θ)/Fx(θ)的值及散射角θ=18°时的Fy(θ)/Fx(θ)的值过大,则虽然可抑制漏光(灯影像的呈现),但亮度会大幅降低,反之在这些值过小的情况下,虽然可抑制亮度的降低,但会产生漏光。
为了制备具有这样的散射特性的膜,构成连续相及分散相的成分(尤其是树脂)的选定、成形条件、尤其是挤出温度、成形后的拉伸比及冷却温度是很重要的,通过在后述的种类及条件下制作膜,则可得到具有本发明的光漫射特性的膜。
此外,各向异性光漫射膜37的X轴方向通常为分散相37b的长轴方向。因此,将各向异性光漫射膜的X轴方向设置成与面光源单元的管状光源的轴方向(Y轴方向)基本平行的方向。此外,各向异性光漫射膜的X轴方向没有必要完全与面光源单元的管状光源的轴方向(Y轴方向)平行,例如可在角度为±15°(例如±10°、尤其是±5°)左右的范围内于倾斜方向设置。
散射特性F(θ)可用例如图5所示的测定装置进行测定。该装置具备:用于对各向异性光漫射膜37进行激光照射的激光照射装置(例如NIHONKAGAKU ENG NEO-20MS)38、用于测定透过各向异性光漫射膜37的激光的强度的检测器39。而且,通过以90°的角度(垂直地)对光漫射膜37的面进行激光照射,对散射角θ测定(或作图)由膜漫射的光的强度(散射光强度)F,可以求得光散射特性。
就各向异性光漫射膜而言,若光散射的各向异性高,则可进一步降低指定方向的散射角度依赖性,因此,也可进一步降低亮度的角度依赖性。就上述各向异性光漫射膜而言,将与显示面垂直的角度(90°)设为0°时,与显示面所成角度大于20°、在角度为40°以上的角度也可抑制亮度的降低。
[光漫射膜的制造方法]
光漫射膜可通过使构成分散相的树脂成分分散在构成连续相的树脂中来制备,各向异性光漫射膜可通过使构成分散相的树脂成分变形而发生取向来获得。例如,将聚碳酸酯类树脂、环状烯烃类树脂以及视需要的润滑剂等成分通过根据需要选择的常用方法(例如熔融混合法、转鼓法等)进行混合,熔融混合,由T型模头、环型模头等挤出,进行膜成形,从而可使分散相分散。此外,还可通过利用下述方法进行成形来制造光漫射膜:在基体材料(基体材料膜等)上涂布包含作为光散射成分的粒子状环状烯烃类树脂和聚碳酸酯类树脂的组合物的涂布法、将上述组合物进行层压的层压法、流延法、挤出成形法等常用的膜成形法。通常多采用挤出成形法进行膜成形,制造光漫射膜。
此外,具有包含光漫射层和层压在该漫射层的至少一侧表面上的透明层(透明树脂层)的层压结构的漫射膜可通过下述方法形成:将包含与光漫射层对应的成分的树脂组合物和包含与透明层对应的成分的树脂组合物共挤出成形、进行成膜的共挤出成形法;在预先制作的一侧层上挤出层压另一侧的层并进行层压的方法;将分别制作的光漫射层和透明树脂层进行层压的干式叠层法等。
各向同性光漫射膜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通过上述挤出成形条件(例如以小的拉伸比进行接取、在不拉伸处理等温和的条件下进行挤出成形等)、挤出成形后膜的加热处理(用于缓解伴随挤出而在分散相中产生的应变的加热处理等),将分散相的形态缓和为球形。
就各向异性光漫射层而言,分散相的取向处理可通过例如下述方法进行:(1)边拉伸挤出成形片边进行制膜的方法、(2)对挤出成形片进行单向拉伸的方法、(3)将上述(1)的方法和(2)的方法进行组合的方法、(4)将上述各成分进行溶液混合,通过流延法来成膜的方法等。
熔融温度可以根据构成分散相的树脂的种类进行选择,例如,是环状烯烃类树脂的情况下,例如为150~300℃,优选200~290℃,更优选230~280℃(尤其是240~270℃)左右。
为了表现出适当的各向异性,本发明的光漫射膜在熔融制膜的过程中优选边拉伸挤出成形片边进行制膜。为了使其表现出指定的各向异性光漫射特性,调整挤出后的拉伸比是很重要的。拉伸比(拉伸倍数)可根据挤出机模头的开度、树脂的种类、层结构等在1.5~50倍左右的范围内进行选择,虽然不可一概而论,但可在例2~30倍左右,优选2.5~20倍,更优选3~15倍(尤其是3.5~10倍)左右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使上述各向异性参数在上述范围内。
分散相为环状烯烃类树脂的情况下,利用流延辊等达到的冷却温度为例如30~180℃,优选50~160℃,更优选80~150℃(尤其是100~140℃)左右。另外,还可对本发明的光漫射膜进行拉伸(单向或双向拉伸、尤其是单向拉伸)。光漫射膜的拉伸倍数可根据分散相的长宽比来进行选择,例如,在一个方向的拉伸倍数为1.1~10倍左右,优选1.2~5倍,更优选1.5~3倍左右。
在本发明的光漫射膜中,由于连续相和分散相存在适度的折射率差,透射光发生散射,漫射。尤其是在分散相的长宽比大的情况下,可各向异性地进行光漫射。因此,本发明的光漫射膜可用于各种光学用途。例如,各向同性光漫射膜即使在使用局部光源的情况下,也可使来自光源的透射光以均匀的亮度进行光漫射。尤其是各向异性光漫射膜,即使是利用在亮度方面具有各向异性的管状光源等的情况下,也可使来自光源的透射光以均匀的亮度进行光漫射,可以防止漏光,因此即使面光源装置实现了薄型化和高亮度化,也可以抑制灯影像的出现。因此,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时,可均匀地照亮整个显示面。因此,本发明的光漫射膜作为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区域为平面(flat)的面型显示装置(平面型显示装置))的构成部件是有用的。基于上述图1,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进行如下说明。
[液晶显示装置]
在示出液晶显示装置概况的图1中,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作为被照射体的面型显示单元(透射型液晶显示单元或液晶显示面板等)5和面光源单元,所述面型显示单元具有封入了液晶的液晶单元,所述面光源单元设置在该显示单元(或面板)的背面侧,用于照亮上述显示单元5。
上述面光源单元具备:由设置在上述显示单元5正下方的1个或并列设置的多个荧光放电管(冷阴极管)等构成的管状光源1、和用于将来自管状光源1的光反射向前方方向(显示单元侧)并导入显示单元5的反射板2。在上述管状光源1的前方依次层压设有:设置在管状光源1前方的支持板(图中未示出);位于该支持板出射面侧(面光源单元的出光面侧),用于使透射光各向异性地进行光散射的漫射板(例如,各向异性光漫射膜)3;位于该各向异性光漫射膜3的显示面侧,顶部与显示面一侧的方向相对的截面为三角形状的微小棱镜沿指定方向并列形成的棱镜片4(微小棱镜未在图中示出)。来自上述管状光源1的光通过各向异性光漫射膜3发生漫射,实现均匀化,同时通过棱镜片4聚光在前方,提高了亮度,照亮显示单元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支持板是用于保护作为薄膜的各向异性光漫射膜3而形成的透明板。
此外,上述面型显示单元(液晶显示单元)5是通过依次层压下述部件形成的:第1偏光膜6a、第1玻璃基板7a、形成在该玻璃基板上的第1电极8a、层压在该电极上的第1取向膜9a、液晶层10、第2取向膜9b、第2电极8b、滤色器11、第2玻璃基板7b、及第2偏光膜6b。
在这样的显示装置中,可通过内置的荧光放电管(冷阴极管)等管状光源1从背面直接对显示单元进行照明。因此,随着近年来液晶电视等液晶显示画面的大型化,使用管状光源(灯)的背部照明式面光源装置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
但通常来自管状光源1的出射光的亮度分布不均匀,垂直于管状光源1的轴方向的方向上的亮度分布不均匀。尤其是设置在显示单元(液晶显示单元)5正下方的管状光源本身可从显示面侧观察到,在显示面上残留有灯影像。因此,即使使用管状光源,也必须实现显示面亮度的均匀化。特别是,由于各向异性光漫射膜3与管状光源1邻近,因此要求各向异性光漫射膜3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光漫射性。
于是,将上述各向异性光漫射膜3用于背部照明型面光源单元或液晶显示装置时,不仅可实现显示面亮度的均匀化,而且可抑制灯影像的产生。也就是说,使分散相的长轴方向与管状光源1的长轴方向一致地设置各向异性光漫射膜3时,由于各向异性的光散射性,可使来自管状光源(荧光管)1的光沿与棒状光源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进行散射,将亮度的降低控制在最小限度,而且可使出射面的亮度均匀化,均匀地照亮显示面。尤其是,通过各向异性光漫射,可防止漫射光产生漏光,即使是要求薄型化和高亮度化的背部照明型单元,也可以消除灯影像。此外,即使是大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可应对装置的薄型化,简便地制造装置。也就是说,即使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漫射膜厚度较薄,也可以以高亮度均匀地照亮大面积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特别是,由于连续相及分散相是包括指定的树脂,故耐热性高,即使是邻近管状光源1、高温作用的直下型面光源单元也可在长时间内保持规定的光漫射。
此外,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光漫射膜并不限于各向异性,也可以是各向同性光漫射膜。另外,上述光漫射膜(各向异性光漫射膜等)位于从面光源单元的出光面(出射面)出射的光路内,即介于面光源单元和显示单元之间即可,视需要也可用粘接剂设置成层压在出光面(出射面)上的层压形态。更具体地,光漫射膜(各向异性光漫射膜等)可设置在面光源单元的出光面(出射面)侧或显示单元的入射面侧,还可设置在面光源单元的出射面和显示单元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没有必要层压在上述面光源单元的出射面上。此外,没有必要将上述棱镜片和亮度提高片组合使用,但上述棱镜片使漫射光发生聚光,对照亮显示单元是有用的。组合使用棱镜片和光漫射膜的情况下,通常也可将棱镜片设置成与光漫射膜相比在光路中更下游侧。此外,光漫射膜还可与相位差膜、偏光膜、滤色器等组合(例如层压)使用。
另外,在面光源单元中,管状光源不是必须位于显示单元的正下方,也可位于侧部。在该情况下,来自侧部管状光源的光从导光板的侧部入射,在该导光板中从与显示单元对置形成的出射面出射,照亮显示单元。此外,管状光源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显示面的大小等适当选择。
此外,各向异性光漫射膜的X轴方向通常为分散相的长轴方向。因此,就各向异性光漫射膜而言,可将其X轴方向沿着与面光源单元的管状光源的轴方向(Y轴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设置。此外,各向异性光漫射膜的X轴方向没有必要与面光源单元的管状光源的轴方向(Y轴方向)完全平行,例如,可以在角度±15°(例如±10°、尤其是±5°)左右的范围内于倾斜方向设置。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光漫射膜即使在薄型化且高亮度化时也可以抑制漏光,且耐热性高,即使在高温下长时间使用也可抑制光散射特性的变化,可通过背部照明单元(面光源单元)均匀地照亮显示单元。因此,作为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等)、背部照明型光源装置(面光源装置)的部件是有用的。尤其是在光源设置在显示单元正下方的直下型背部照明单元(面光源单元)中,可应对各种画面大小、尤其是具有大画面显示单元的显示装置,因此适宜作为这样的大画面显示单元或背部照明单元的构成部件。显示单元的画面大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为20英寸以上(例如23~300英寸、优选30~200英寸)左右。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光漫射膜(各向异性光漫射膜)的特性是按下述方法进行评价的。
[总光线透射率TT(%)及雾度(%)]
按JIS K 7301标准,使用雾度计(日本电色工业(株)制造,NDH-500)测定了光漫射膜的总光线透射率及雾度。
[折射率]
按JIS K 7142标准,使用折射率计((株)ATAGO制造,NAR-IT)测定了光漫射膜的折射率。
[熔融流动速率(MFR)]
按ISO1133标准,对于聚碳酸酯类树脂,在300℃、1.2kg荷重的条件下测定,对于环状烯烃类树脂,在260℃、2.16kg荷重的条件下测定。
[各向异性度]
将各向异性光漫射膜的拉伸方向作为X轴方向,将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Y轴方向,从与各向异性光漫射膜面垂直的方向照射激光,测定对散射角θ的散射光强度F、即在X轴方向对散射角θ的散射光强度Fx(θ)、在Y轴方向对散射角θ的散射光强度Fy(θ)。然后,求出θ=18°的散射光强度比Fy(18°)/Fx(18°),作为表示光散射的各向异性的数值。
[粒子状分散相的长宽比]
使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各向异性光漫射膜的截面,测定5个分散相粒子的长轴长度和短轴长度,将其加和平均,计算出平均长宽比。
[漏光]
使用激光式光散射装置(Neoark(株)制造,LSD-101、波长633nm)测定各向异性光漫射膜的光散射强度分布。基于以散射角作为横轴、以光散射强度的对数作为纵轴制得的曲线图,对漏光进行评价。图6为产生漏光的样品的图,图7为未产生漏光的样品的图。如图6所示,产生漏光的样品中,在0°附近分布强度呈现不连续地变化,因此亮度变得不均匀,发生漏光并有灯影像残留。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未产生漏光的样品中,即使在0°附近分布强度也呈现连续地变化,因此亮度均匀,可以防止漏光,也没有灯影像残留。基于下述标准对该图中0°附近的连续性的评价结果进行了评价。
◎:分布强度连续,完全无漏光,也没有灯影像残留
○:分布强度在0°附近存在少许不连续,但几乎没有灯影像残留
△:分布强度在0°附近稍稍不连续,有少量灯影像残留
×:分布强度在0°附近不连续,有灯影像残留。
实施例1
将作为构成连续相的树脂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类树脂(三菱工程塑料(株)制造,“中粘度品IUPILON S-2000”、粘均分子量18000~20000、熔融流动速率9~12cm3/10分钟)85重量份、作为构成分散相的树脂的环状烯烃树脂(降冰片烯类单体和烯烃类单体的共聚物、Topas Advanced Polymers GmbH社制造、商品名“TOPAS5013”、熔融流动速率48cm3/10分)15重量份、润滑剂(亚乙基二硬脂酰胺、Clariant Japan(株)制造、商品名“E-MicroPowder”)0.1重量份、抗氧化剂(受阻酚类抗氧化剂、Ciba Japan(株)、“IRGANOX 1010”)0.1重量份混合,使用挤出成形机,在树脂温度260℃、模头开口度1.3mm的条件下从模头进行熔融挤出,使得拉伸比(拉伸倍数)为5倍,使用油控温3根流延辊在125℃进行冷却,制作了厚度263μm的各向异性光漫射膜。通过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对截面进行观察时发现,该漫射膜中,环状聚烯烃树脂形成散射体(粒子状分散相),粒子状分散相的形状为椭圆体状(或细长的线状),短轴的平均长度(厚度)0.8μm,长轴的平均长度6.6μm(长宽比8.3)。
实施例2
为了制作两种材料三层的光漫射膜(以各向异性光漫射层为中间层、在该中间层的两面层压作为表层的透明树脂层而得到的光漫射膜),作为表层用树脂组合物,使用双酚A型聚碳酸酯类树脂(三菱工程塑料(株)制造、“IUPILON S-2000”)100重量份、紫外线吸收剂(Ciba Japan(株)制“TINUVIN234”)0.5重量份及光稳定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Ciba Japan(株)制造、商品名“CHIMASSORB944FD”)0.1重量份;作为中间层用树脂组合物,使用作为基质树脂的聚碳酸酯类树脂(三菱工程塑料(株)制造、商品名“IUPILON S-2000”)85重量份、作为构成分散相的树脂的环状烯烃树脂(Topas Advanced Polymers GmbH公司制造、商品名“TOPAS5013”)15重量份、润滑剂(Clariant Japan(株)制造、商品名“E-Micro powder”)0.1重量份、抗氧化剂(Ciba Japan(株)制造、商品名“IRGANOX 1010”)0.1重量份。将构成各层的树脂组合物混合,使用多层挤出成形机在树脂温度260℃、模头开口度1.3mm的条件下,从模头进行熔融共挤出,使拉伸比为3.6倍,使用油控温3根流延辊于125℃进行冷却,制作了具有两种材料三层结构、厚度364μm(厚度比例:表层/中间层/表层=1/10/1)的各向异性光漫射膜。在该各向异性光漫射膜中,中间层中的环状聚烯烃树脂形成了散射体(粒子状分散相),粒子状分散相的形状为椭圆体状(或细长的线状),短轴的平均长度(厚度)0.8μm,长轴的平均长度5.3μm(长宽比6.5)。
实施例3
除了将拉伸比设定为4.0倍以外,其他与实施例2相同,制作了厚度323μm(厚度比例:表层/中间层/表层=1/9/1)的各向异性光漫射膜。在该各向异性光漫射膜中,中间层中的环状聚烯烃树脂形成了散射体(粒子状分散相),粒子状分散相的形状为椭圆体状(或细长的线状),短轴的平均长度(厚度)0.8μm,长轴的平均长度6.7μm(长宽比8.4)。
实施例4
除了将拉伸比设定为4.8倍以外,其他与实施例2相同,制作了厚度273μm(厚度比例:表层/中间层/表层=1/7/1)的各向异性光漫射膜。在该各向异性光漫射膜中,中间层中的环状聚烯烃树脂形成了散射体(粒子状分散相),粒子状分散相的形状为椭圆体状(或细长的线状),短轴的平均长度(厚度)0.6μm,长轴的平均长度6.2μm(长宽比10.9)。
实施例5
除了将拉伸比设定为6.1倍以外,其他与实施例2相同,制作了厚度212μm(厚度比例:表层/中间层/表层=1/5/1)的各向异性光漫射膜。在该各向异性光漫射膜中,中间层中的环状聚烯烃树脂形成了散射体(粒子状分散相),粒子状分散相的形状为椭圆体状(或细长的线状),短轴的平均长度(厚度)0.5μm,长轴的平均长度7.9μm(长宽比16.1)。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1~5中,不混合各向异性光漫射层的润滑剂和抗氧化剂而制作膜时,生成了众多凝胶,得到了不均匀的膜。
比较例1
为了制作两种材料三层的光漫射膜(以各向异性光漫射相为中间层、在该中间层的两面层压作为表层的透明树脂层而得到的光漫射膜),作为表层用树脂组合物,使用聚碳酸酯类树脂(三菱工程塑料(株)制造、“IUPILONS-2000”)100重量份及紫外线吸收剂(Ciba Japan(株)制造“TINUVIN234”)0.5重量份和光稳定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CHIMASSORB944FD”)0.1重量份;作为中间层用树脂组合物,使用作为基质树脂的聚碳酸酯树脂(三菱工程塑料(株)制造、商品名“IUPILON S-2000”)84重量份、作为构成分散相的树脂的聚丙烯类树脂(日本Polypropylene(株)制造、“WinTEC WFW-4”)16重量份、和抗氧化剂(Ciba Japan(株)制造、商品名“IRGANOX 1010”)0.1重量份。将构成各层的树脂组合物混合,使用多层挤出成形机在树脂温度250℃、模头开口度1.3mm的条件下,从模头进行熔融共挤出,使拉伸比为7.8倍,使用油控温3根流延辊于80℃进行冷却,制作了具有两种材料三层结构、厚度167μm(厚度比例:表层/中间层/表层=1/3/1)的各向异性光漫射膜。在这些各向异性光漫射膜中,中间层中的聚丙烯类树脂形成了散射体(粒子状分散相),粒子状分散相的形状为椭圆体状(或细长的线状),短轴的平均长度0.15μm,长轴的平均长度700μm(长宽比4700)。
比较例2
作为中间层用树脂组合物,使用作为基质树脂的聚碳酸酯树脂(三菱工程塑料(株)制造、商品名“IUPILON S-2000”)80重量份、作为构成分散相的树脂的聚丙烯类树脂(日本Polypropylene(株)制造、“WinTEC WFW-4”)20重量份、和抗氧化剂(Ciba Japan(株)制造、商品名“IRGANOX 1010”)0.1重量份,拉伸比设定为8.3倍,除此以外,其他与比较例1相同,制作具有两种材料三层结构的厚度157μm(厚度比例:表层/中间层/表层=1/3/1)的各向异性光漫射膜。在该各向异性光漫射膜中,中间层中的聚丙烯类树脂形成了散射体(粒子状分散相),粒子状分散相的形状为椭圆体状(或细长的线状),短轴的平均长度0.24μm,长轴的平均长度94μm(长宽比388)。
比较例3
作为中间层用树脂组合物,使用作为基质树脂的聚碳酸酯树脂(三菱工程塑料(株)制造、商品名“IUPILON S-2000”)92重量份、作为构成分散相的树脂的聚丙烯类树脂(日本Polypropylene(株)制造、“WinTEC WFW-4”)8重量份、和抗氧化剂(Ciba Japan(株)制造、商品名“IRGANOX 1010”)0.1重量份,除此以外,其他与比较例1相同,制作具有两种材料三层结构的厚度167μm(厚度比例:表层/中间层/表层=1/3/1)的各向异性光漫射膜。在该各向异性光漫射膜中,中间层中的聚丙烯类树脂形成了散射体(粒子状分散相),粒子状分散相的形状为椭圆体状(或细长的线状)。
实施例6
使用双轴挤出机(池贝(株)制造、商品名“PCM30”、内径30mmφ、L/D=28.5)将作为构成连续相的树脂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三菱工程塑料(株)制造、“IUPILON S-2000”)92重量份和作为构成分散相的树脂的环状烯烃类树脂(Topas Advanced Polymers GmbH公司制造、商品名“TOPAS5013”)8重量份在树脂温度250℃下混合并得到颗粒。使用挤出成形机(东洋精机(株)制造、商品名“MINI TEST PRESS 10”),将该颗粒在余热时间2分钟、加压时间2分钟、加压压力10MPa的条件下,制作厚度280μm的单层膜。
实施例7
除了使用环状烯烃类树脂(降冰片烯类单体与烯烃类单体的共聚物、三井化学(株)制造、商品名“Appel APL6011T”)作为构成分散相的树脂以外,其他与实施例6相同,制作厚度300μm的单层膜。
实施例8
除了使用环状烯烃类树脂(降冰片烯类单体的开环聚合物、日本Zeon(株)制造、商品名“ZEONOR330R”)作为构成分散相的树脂以外,其他与实施例6相同,制作了厚度130μm的单层膜。
比较例4
除了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帝人化成(株)制造)作为构成分散相的树脂以外,其他与实施例6相同,制作了厚度200μm的单层膜。
比较例5
除了使用聚丙烯类树脂(日本Polypropylene(株)制造“WinTEC WFW-4”)作为构成分散相的树脂以外,其他与实施例6相同,制作厚度70μm的单层膜。
结果如表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的符号TT表示总光线透射率(%)。
Figure BDA0000077346520000261
由表可知:使用实施例的光漫射膜时,没有灯影像残留,且可获得高亮度。与其相比,使用比较例的膜时,确认到了灯影像残留、或亮度的显著降低。
符号说明
1...荧光放电管(冷阴极管)
2...反射板
3...漫射板
4...棱镜片
5...面型显示单元
6a,6b...偏光膜
7a,7b...玻璃基板
8a,8b...电极
9a,9b...取向膜
10...液晶层
11...滤色器
17,28...光漫射膜
27,37...各向异性光漫射层
17a,27a,37a...连续相
17b,27b,37b...分散相
29...透明树脂层

Claims (17)

1.一种光漫射膜,其包括光漫射层,所述光漫射层由连续相和分散相形成,所述连续相包含粘均分子量为15000~25000的聚碳酸酯类树脂,所述分散相分散在所述连续相中、且包含与所述聚碳酸酯类树脂的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为0.045~0.085的环状烯烃类树脂,
其中,根据ISO1133在300℃、1.2kg荷重条件下测定的所述聚碳酸酯类树脂的熔融流动速率(MFR)为5~30cm3/10分钟,根据ISO1133在260℃、2.16kg荷重条件下测定的所述环状烯烃类树脂的熔融流动速率(MFR)为10~100cm3/10分钟,且两者的比例为:聚碳酸酯类树脂的MFR/环状烯烃类树脂的MFR=2/1~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漫射膜,其中,光漫射层还含有选自润滑剂以及抗氧化剂中的至少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漫射膜,其中,连续相与分散相的比例以重量比计为:连续相/分散相=99/1~50/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漫射膜,其中,连续相与分散相的比例以重量比计为:连续相/分散相=99/1~50/5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漫射膜,其中,分散相包含平均长宽比大于1且长轴方向沿着膜的一定方向取向的粒子状分散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漫射膜,其中,粒子状分散相短轴的平均长度为0.01~10μm,粒子状分散相的平均长宽比为3~100。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漫射膜,其包含层压在光漫射层的至少一侧表面上的透明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漫射膜,其包含层压在光漫射层的至少一侧表面上的透明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漫射膜,其包含层压在光漫射层的至少一侧表面上的透明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漫射膜,其中,透明层为包含选自紫外线吸收剂及光稳定剂中的至少之一的树脂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漫射膜,其中,光漫射层的厚度为3~500μm,膜的总光线透射率为60%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漫射膜,其中,光漫射层的厚度为3~500μm,膜的总光线透射率为60%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漫射膜,其中,光漫射层的厚度为3~500μm,膜的总光线透射率为60%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漫射膜,其中,光漫射层的厚度为3~500μm,膜的总光线透射率为60%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漫射膜,其中,光漫射层的厚度为3~500μm,膜的总光线透射率为60%以上。
16.一种面光源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漫射膜。
17.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漫射膜。
CN200980155030.7A 2009-01-22 2009-10-06 光漫射膜及具备该光漫射膜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926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12158 2009-01-22
JP2009012158 2009-01-22
PCT/JP2009/067390 WO2010084647A1 (ja) 2009-01-22 2009-10-06 光拡散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2658A CN102292658A (zh) 2011-12-21
CN102292658B true CN102292658B (zh) 2013-08-07

Family

ID=42355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503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92658B (zh) 2009-01-22 2009-10-06 光漫射膜及具备该光漫射膜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411169B2 (zh)
KR (1) KR101580346B1 (zh)
CN (1) CN102292658B (zh)
TW (1) TWI463187B (zh)
WO (1) WO20100846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9951B (zh) * 2012-03-08 2017-06-13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轮胎内衬的膜、制造用于轮胎内衬的膜的方法、充气轮胎和制造充气轮胎的方法
JP5758056B2 (ja) * 2012-12-27 2015-08-05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拡散フィルム
JP6208953B2 (ja) * 2013-02-25 2017-10-04 恵和株式会社 ライトガイドフィルム、超薄型液晶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携帯型コンピュータ
JP2017110106A (ja) * 2015-12-16 2017-06-22 日本ポリエステル株式会社 光拡散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拡散部材
US10759916B2 (en) 2017-02-23 2020-09-01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Lamp cove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7914B1 (en) * 1999-09-21 2003-02-11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Anisotropic light-scattering film
CN1831569A (zh) * 2005-03-10 2006-09-13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各向异性散射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87954A (ja) * 1985-06-14 1986-12-18 Teijin Chem Ltd ポリカ−ボネ−ト樹脂組成物
JP3514660B2 (ja) * 1999-05-12 2004-03-3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導光板及び偏光面光源
JP4115113B2 (ja) 2000-10-19 2008-07-09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面光源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4205359B2 (ja) * 2002-04-08 2009-01-07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087234A (ja) * 2002-08-26 2004-03-18 Daicel Chem Ind Ltd 面光源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透過型表示装置
JP2004103335A (ja) * 2002-09-06 2004-04-02 Daicel Chem Ind Ltd 面状光源装置
EP1869507A2 (en) * 2005-04-06 2007-12-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iffuse reflective polariziing films with orientable polymer blend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7914B1 (en) * 1999-09-21 2003-02-11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Anisotropic light-scattering film
CN1831569A (zh) * 2005-03-10 2006-09-13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各向异性散射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84647A1 (ja) 2010-07-29
KR20110106408A (ko) 2011-09-28
JPWO2010084647A1 (ja) 2012-07-12
JP5411169B2 (ja) 2014-02-12
TW201035600A (en) 2010-10-01
TWI463187B (zh) 2014-12-01
CN102292658A (zh) 2011-12-21
KR101580346B1 (ko)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2717B (zh) 光漫射膜及装有该光漫射膜的装置
CN101600977B (zh) 表面光扩散性聚酯膜
US8979330B2 (en) Anisotropic light-diffusing film, anisotropic light-diffusing laminate, anisotropic light-reflecting laminate, and use thereof
CN102292658B (zh) 光漫射膜及具备该光漫射膜的装置
CN101592749A (zh) 具有可变漫射线性域的光学漫射膜
CN102540291B (zh) 一种光学扩散膜的制备方法
TW200848797A (en) Optical diffuser film and light assembly
TW200844489A (en) Diffuse reflector, diffuse reflective article, optica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diffuse reflector
CN101990649A (zh) 偏光性扩散薄膜、偏光性扩散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含有偏光性扩散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1329417A (zh) 薄膜本体和表面漫射体
JP2010072630A (ja) 光制御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面光源装置
CN102686653A (zh) 白色膜和使用该白色膜的面光源
TW200848819A (en) Optical device with self-supporting film assembly
WO2013116193A1 (en) Display with nonwoven diffuser
KR10236925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편광판 및 편광자 보호 필름
TW200804072A (en) Diffuser film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KR20110086797A (ko) 광학 필름, 광학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5141528B2 (ja)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TW202019672A (zh) 光學體及包括光學體的顯示裝置
WO2007029606A1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
TW201015118A (en) Light diffusing plate,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110084503A (ko) 광학 필름, 그의 제조 방법, 그것을 사용한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14038171A (ja) 異方性光拡散積層体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スクリーン
KR20150007153A (ko) 광확산 필름,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그를 채용한 액정디스플레이용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2106810B1 (ko) 광확산 필름의 제조방법 및 그를 채용한 액정디스플레이용 백라이트 유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09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DAICEL Corp.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Termination date: 202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