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5651A - 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5651A
CN102265651A CN2008801324797A CN200880132479A CN102265651A CN 102265651 A CN102265651 A CN 102265651A CN 2008801324797 A CN2008801324797 A CN 2008801324797A CN 200880132479 A CN200880132479 A CN 200880132479A CN 102265651 A CN102265651 A CN 102265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cribed relay
relay station
base station
sends
objec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324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65651B (zh
Inventor
大出高义
大渕一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8311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228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65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5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65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56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42Selecting at relay station its transmit and receive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35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 H04L2025/03375Passband transmission
    • H04L2025/03414Multi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Abstract

抑制干扰,实现无线传输特性的提高。具有:基站(10-1);中继站(20),其对从基站(10-1)接收到的中继对象数据进行中继发送;以及与基站(10-1)邻近的基站(10-2),基站(10-2)按照中继站(20)进行中继发送的定时,使用与中继站(20)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发送与中继站(20)中继发送的数据相同的数据。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包括移动台通信系统、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移动电话机等的移动台通信标准,称为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新高速通信服务被人们所期待,此外,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正在研究作为LTE改良版的LTE-Advanced系统。
另外,其目的还在于,将LTE-Advanced系统作为IMT-Advanced系统提出,该IMT-Advanced系统是ITU-R(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Radiocommunications sector: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决定要进行研究的IMT(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国际移动通信)-2000系统的改良版。
此外,在IMT-2000系统的有代表性的例子中,具有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CDMA one以及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
在LTE-Advanced系统中,以LTE系统为基础,正在研究从多个基站发送相同的MBMS(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数据的MBSFN(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单频网络)、以及进行无线中继的中继装置(中继站)的导入(另外,还在研究上行/下行带宽的加宽、上行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e Output,多入多出)的导入等)。以下,以LTE-Advanced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1)关于MBMS以及MBSFN。
在MBMS中,可对不特定或特定的用户发送(报告)数据。具体而言,考虑了广播(Broadcast)新闻等信息、或者向特定用户发送(Multicast,多播)信息。
另外,作为基于MBMS的报告数据(MBMS数据)的发送方法,正在研究从多个基站使用相同的无线资源同步地进行相同MBMS数据的发送的MBSFN。
MBSFN的SFN(Single Frequency Network:单频网络)意味着使用同一无线频率。即,在MBSFN中通常设定有发送区域(MBSFN区域),在进行MBMS数据的发送时,在该区域内使用相同的无线频率(参照TS36.300V8.6.015MBMS)。
因此,在MBSFN中,从多个基站以同一频率且同一定时发送相同的数据,所以移动台接收从多个基站发送的MBMS数据。并且,例如,在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接收的情况下,如果从多个基站发送的各个无线信号的接收定时的偏差是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长度以下,则去除CP,进行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由此能够合成同一频率的相同内容的信号,抑制符号间干扰。
这里,CP还被称为GI(Guard Interval:保护间隔)。另外,在MBSFN中使用的CP比在通常通信的单播数据中附加的CP稍长。
图17是示出无线数据的格式的图。无线数据包含CP和数据,单播发送时的CP被称为标准(Normal)CP,MBSFN的CP被称为扩展(Extended)CP。标准CP的长度是4.69μsec,与其相对,MBSFN的CP的长度(MBMS数据的CP长度)是16.67μsec。
图18是示出数据的接收关系的图。假定移动台120接收从基站B发送的MBMS数据(设为数据b),在数据b接收后,当延迟了时间t时,接收从基站A发送的MBMS数据(设为数据a)(数据a、b是相同业务内容的报告数据)。
如果延迟时间t在从数据b的接收开始时刻起的CP长度的时间范围内,则移动台120取出与CP期间对应的期间内的信号,由此在FFT处理期间内只是包含以相同频率发送的同一数据,所以能够在抑制符号间干扰的同时进行接收处理。这样,在MBSFN中,虽然CP变长,但相应地对于相距较远的基站(在此例中是基站A)也能够接收从该基站发送的MBMS数据,进行合成。
(2)关于中继装置(中继站)。
在LTE-Advanced系统中,例如为了服务区域范围的扩大(Cell extension,小区扩展)或不灵敏区域(Dead spot,哑点)的对策,将中继站(Relay)设置在基站与移动台之间。
图19是示出服务区域范围扩大的图。移动台120位于基站100的小区100a的外侧。另外,在小区100a内设置有中继站110,将中继站110可进行中继的区域设为中继区域110a,移动台120位于中继区域110a内。
如果不存在中继站110这种中转站,则由于移动台120位于小区100a外,所以不能与基站100通信。但是,如果设置中继站110、且移动台120存在于中继站110的中继区域110a内,则即使移动台120处于小区100a外,也能够经由中继站110进行无线中继,从而能够进行基站100与移动台120的通信。
图20是示出不灵敏区域对策的图。在基站100的小区100a内设置中继站110,在小区100a内存在不灵敏区域110b,移动台120位于不灵敏区域110b内。另外,假定中继站110的中继区域110a覆盖不灵敏区域110b。
如果不存在中继站110这种中转站,则当移动台120处于不灵敏区域110b内时,难以与基站100进行通信。但是,如果设置中继站110、且中继站110的中继区域110a覆盖不灵敏区域110b,则即使移动台120处于不灵敏区域110b内,也可经由中继站110进行无线中继,从而能够进行基站100与移动台120通信。
作为现有的与MBMS相关联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的技术:移动台根据公共导频信道与公共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差来估计小区质量、接收来自小区质量最高的邻近小区的数据。
另外,作为现有的无线中继技术,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如下的技术:在发送装置侧,对用于中继装置再次发送的中继装置用信号和用于直接发送到接收机的接收机用信号进行分层化后进行发送,在中继装置中,在对中继装置用信号进行解调之后再次进行调制来再次发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8-503130号公报(段落编号[0015]~[0020],图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032557号公报(段落编号[0019]~[0021],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在MBMS的无线网络中,可通过配置中继站来进行服务区域范围的扩大及不灵敏区域对策。另外,在MBSFN中,采用CP长度比在通常单播中使用的标准CP更长的扩展CP来传输无线信号。因此,针对来自远离移动台的基站的无线信号,也能够经由中继站进行接收,能够提高更多个数据的接收合成的可能性。
但是,在现有的MBMS的无线网络中具有如下问题:在由中继站中继发送的MBMS数据与从其它基站发送的数据(例如,单播数据)间会产生干扰。
图21是示出产生干扰的问题的图。配置有基站101~103、移动台121~123、中继站110。基站101向移动台121发送单播数据r1,基站103向移动台123发送单播数据r3。另外,基站102向中继站110发送MBMS数据r2,中继站110将MBMS数据r2中继发送到移动台122。
在图21的情况下,移动台121处于可接收单播数据r1和MBMS数据r2双方的位置,移动台123处于可接收单播数据r3和MBMS数据r2双方的位置。
在这种环境的情况下,对于接收单播数据的移动台121、123来说,从中继站110发送的MBMS数据r2是干扰波。
图22是示出由于定时偏差而产生干涉的图。黑时隙表示基于MBSFN发送的MBMS数据,白时隙表示单播数据。例如,当观察定时T1时,从不同的基站在同一定时发送2个MBMS数据,移动台可合成接收从不同基站发送的相同MBMS数据。
但是,假定由于中继站的中继处理延迟,发送序列A1发生延迟,作为发送序列A1a从中继站发送。在此情况下,中继站在定时T2发送从邻近的基站同步地发送的MBMS数据(发送序列A1、B1中的最初的黑时隙)。
但是,基站都在该定时T2发送其它数据。因此,中继站在定时T2发送的MBMS数据成为相对于从其它基站发送的数据的干扰,另外,从其它基站发送的数据成为相对于在定时T2从中继站发送的数据的干扰,从而引起传输质量的降低。
这种问题不限于MBMS数据,在进行利用中继站的中继发送时,由于会产生延迟,因此也有可能产生这种问题。即,在中继站进行中继发送的定时,邻近的无线基站使用与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共用的无线资源,发送不同的数据,因此也会产生该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该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抑制中继发送导致的干扰并实现无线传输特性提高的无线通信系统。
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第1方式中,无线通信系统具有:第1无线基站;中继站,其对从第1无线基站接收到的中继对象数据进行中继发送;以及第2无线基站,其与第1无线基站邻近,第2无线基站具有发送机,该发送机按照中继站进行中继发送的定时,使用与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发送与中继站中继发送的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优选的是,第1无线基站还按照中继站进行中继发送的定时,使用与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发送与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发明的效果
实现了无线传输特性的提高。
通过与表示作为本发明示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附图相关的下述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示出MBMS(MBSFN)网络的图。
图3是示出MBMS(MBSFN)网络的动作顺序的图。
图4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图5是示出基站的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中继站的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中继站的结构的图。
图8是示出移动台的结构的图。
图9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0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顺序的图。
图11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2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顺序的图。
图13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4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顺序的图。
图15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6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7是示出无线数据的格式的图。
图18是示出数据的接收关系的图。
图19是示出服务区域范围扩大的图。
图20是示出不灵敏区域对策的图。
图21是示出产生干扰的问题的图。
图22是示出由于定时偏差而产生干涉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无线通信系统1a具备:基站(第1无线基站)10-1、基站(第2无线基站)10-2、中转站(以下称为中继站)20、移动台30。
基站10-1发送无线信号d1。移动台30位于可接收中继站20所中继的无线信号的范围。中继站20接收无线信号d1进行中继处理(还可以发送进行解调、纠错解码、再编码/调制处理等处理后的无线信号,或者还可以在不对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解码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放大来发送。这里,以前者为例进行说明),将中继处理后的无线信号d1发送到移动台30。
这里,基站10-2在与从中继站20中继发送无线信号(数据A)d1的发送定时t1相同的定时,利用与中继站20为了发送无线信号(数据A)d1而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发送无线信号(数据A)d2(=d1)。
对于无线信号d1和无线信号d2,可应用相同的调制方式。此外,发送功率可以不一致。这里,也可以取代基站10-2,由基站10-1在与从中继站20中继发送无线信号(数据A)d1的发送定时t1相同的定时,再次发送相同的无线信号(数据A)d1。
另外,也可以由中继站20、基站10-1、10-2这三者在相同的定时t1利用相同的无线资源来发送相同的无线信号(数据A)。
通过这样的结构,在从中继站20向移动台30进行中继发送的时间段中,移动台30接收从中继站20发送的无线信号d1、和从基站10-2发送的无线信号d2(或从基站10-1再次发送的无线信号d1),但因为无线信号d1、d2是相同的数据(无线信号)、时间偏差为CP长度以内,所以通过去除CP,能够在抑制符号间干扰的同时进行数据接收。
此外,基站10-1、10-2、中继站20也可以预先进行如下设定来实现同时发送:例如,根据来自上位装置的信号,彼此实现帧定时(frame timing)的同步,分别在规定定时进行同步发送。
例如,从上位装置向基站10-1、10-2、中继站20通知进行同步发送的帧编号(与定时t1对应),按照该帧编号,使用共用的无线资源发送同一数据。
还可以通过中继站20的调度器将应该进行同步发送的帧编号(定时)通知给基站10-1、10-2来进行该设定。该通知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执行:向基站10-1直接发送来自中继站20的包含与帧编号相关的信息的无线信号,基站10-1经由上位装置向基站10-2转发帧编号信息。另外,还可以由中继站20向基站10-1、10-2双方直接发送包含帧编号信息的无线信号,由此执行该通知。
另外,从上位装置分别向基站10-1、10-2同时提供相同的数据,基站10-2使发送延迟从基站10-1向中继站20发送数据起、直至中继站20进行中继发送前的延迟时间量(例如,实测值、理论设定值等),由此能够在与中继站20相同的定时进行数据发送。此时,由于CP长度的存在而容许一些误差时间,所以与这样的误差时间量相当的定时差异可视为相同定时。
接着,以下,作为无线通信系统1a的1个应用例,对用于MBMS时的系统结构以及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应用无线通信系统1a的MBSFN网络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示出MBSFN网络的图。MBSFN网络40具有:MBMS发送控制装置或MBMS控制部(下面总称为MBMS控制装置)41(例如,与MCE(Multi-Cell/MulticastCoordination Entity:多小区/多播协调实体)相应)、MBMS数据存储装置(是存储并管理MBMS数据的装置,例如,与MBMS GW(Gate Way,网关)相应)42、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收发台)43a、43b、移动台30-1~30-4。
MBMS的无线信号包含MBMS数据和用于接收MBMS的控制信号(以下,还称为MBMS控制信号),MBMS控制装置41控制MBMS发送,将MBMS控制信号发送到MBMS数据存储装置42、基站43a、43b,MBMS数据存储装置42将MBMS数据发送到基站43a、43b。
MBMS数据构成作为逻辑信道的MTCH(MBMS Traffic Channel:MBMS业务信道),被映射到作为传输信道的MCH(Multicast Channel:多播信道),利用作为无线信道的PMCH(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物理多播信道)进行无线发送。
另外,MBMS控制信号构成作为逻辑信道的MCCH(Multicast Control Channel:多播控制信道),被映射到作为传输信道的MCH,利用作为无线信道的PMCH进行无线发送。
MBMS控制装置41进行资源分配、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方案)、MBMS数据发送定时等的调度,并将调度结果叠加在MBMS控制信号中进行发送。在基站43a、43b中根据该调度结果,实施无线发送。
此外,上述的MC S(有时还称为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是指调制/编码方式,是根据无线线路质量自适应地变更调制方式、编码率来使用的方法,由调制方式、编码率以及传输数据量(在结果上相当于传输速度)等属性构成。
例如,进行如下这样的设定:如果为MCS1,则调制方式是QPSK(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正交移相键控),编码率是1/8,传输速度是1.891Mb/s,如果为MCS5,则调制方式是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振幅调制),编码率是1/2,传输速度是15.221Mb/s。通常,根据移动台的接收状态来选择最佳的MCS。
MBMS控制装置41从这样的多个MCS中选择1个MCS。作为MCS的选择方法的一例,存在如下方法:以传输特性(传输环境)最差的小区为基准,选择MCS,在MBSFN区域内全部应用相同的所选择的MCS。
例如,如果对于传输特性最差的小区、决定按照MCS1进行通信,则对MBSFN区域内的其它全部小区也应用MCS1(对传输特性良好的小区也应用MCS1)。此外,还可以设定固定的MCS,而不依赖于传输环境。
图3是示出MBSFN网络的动作顺序的图。
[S101]MBMS控制装置41确定通过调度来发送的MBMS数据及其发送方法(调制方式、编码方法、发送定时、使用无线频率等)。
[S102]MBMS控制装置41向MBMS数据存储装置42通知所确定的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等信息和根据这些信息而生成的控制信号。还请求MBMS数据存储装置42向基站43a、43b传输MBMS数据。
[S103]接收到通知的MBMS数据存储装置42将控制信号(MCCH)和MBMS数据(MTCH)传输到基站43a、43b。并且,向基站43a、43b通知MBSFN发送用的发送定时、使用无线频率等控制信息。
[S104]接收到这些控制信息、MBMS数据以及控制信号的通知的基站43a、43b根据控制信息来实施MBSFN发送。
[S105]接收到MBSFN发送的DF(Decode and Forward:解码中继)中继站进行解调/解码,实施纠错,再次进行编码/调制,向移动台发送MBMS数据。
接着,对MBSFN网络40中的无线通信系统1a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图。无线通信系统1a-0具有:MBMS控制装置41、MBMS数据存储装置42、基站43a、43b、中继站20、移动台30-1、30-2。基站43a与移动台30-1进行通信,经由中继站20与移动台30-2进行通信。
对动作进行说明。中继站20从基站43a接收以MBSFN通信形式发送(基站43a与基站43b的同步定时中的相同MBMS数据的发送)的MBMS数据,实施解调/解码。
此外,由于是MBSFN的发送,所以在中继站20中,除了基站43a以外,还可以接收从多个其它基站发送的MBMS数据(例如,从基站43b发送的MBMS数据)。此外,将从基站43a到中继站20的MBMS数据发送设为第1MBSFN发送。
中继站20在接收到基于第1MBSFN发送的MBMS数据后,存储经过解调/解码、纠错处理后的MBMS数据。接着,在对临时存储的MBMS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后,在相对于MBMS的接收帧发生延迟的发送定时t1(以下,还称为MBSFN中继发送定时),将MBMS数据发送到移动台30-2。此外,这里将从中继站20到移动台30-2的MBMS数据发送称为第2MBSFN发送。
在MBSFN中继发送定时,中继站20以外的其它中继站(未图示)及基站43b可进行MBSFN的数据发送,但不实施MBSFN以外的数据发送(例如,基于单播通信形式的单播数据发送等)。
即,在图4的情况下,基站43b在MBSFN中继发送定时,进行基于MBSFN的同一MBMS数据的发送,但不进行基于单播通信形式的单播数据等的发送。
移动台30-2接收从基站43b以及中继站20在MBSFN中继发送定时所发送的MBMS数据。由此,在第2MBSFN发送的时间段中,移动台30-2所接收的MBMS数据是相同的数据,能够改善传输特性。
而且,在MBSFN中继发送定时,接收基于第2MBSFN发送的MBMS数据的移动台30-2还可接收从基站43a再次发送的MBMS数据(将基站43a在发送定时t1进行的MBMS数据的再次发送称为第3MBSFN发送)。因为第2MBSFN发送和第3MBSFN发送是发送同一基于MBSFN的MBMS数据,所以能够进行接收。
以上,使得无线通信系统1a-0在发送定时t1的时间段中不使用共用的无线资源来发送不同的数据,所以能够抑制干扰的产生。
另外,移动台30-2可接收来自多个基站43a、43b以及中继站20的基于MBSFN发送的MBMS数据,并且,能够接收基于多次MBSFN发送的MBMS数据,所以能够接收多个数据,从而能够改善MBSFN传输的特性。
接着,说明基站的结构例。假定基站43a、43b都具有同样的结构。图5是示出基站结构的图。基站43具备:发送数据缓存器43-1、调度器43-2、编码/调制部43-3、控制信号生成部43-4、无线部43-5、43-6、解调/解码部43-7、线路质量信息收集部43-8、连接请求信号提取部43-9、线路设定部43-10、终端组设定部43-11、RNTI(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无线网络临时ID)/终端组设定信号生成部43-12。
基站43当从MBMS控制装置等上位装置接收到发送数据(包含MBMS数据)时,将发送数据存储到发送数据缓存器43-1中。根据调度器43-2的调度控制,从发送数据缓存器43-1读出发送数据,将其输入至编码/调制部43-3。
基站43从MBMS控制装置等上位装置(其它基站)接收MBMS控制信息,向调度器43-2提供应该发送MBMS数据的定时(帧定时等)。
在基站43与图4的基站43b对应的情况下,例如,可将MBMS控制信息视为指示在发送定时t1进行发送的信息。此外,在基站43b与基站43a的第1MBSFN发送一起进行发送时,在MBMS控制信息内可包含该第1MBSFN的发送定时与发送定时t1双方。在进行MBSFN发送时所利用的无线资源(频率、调制方式等)可预先作为规定的无线资源来设定并存储,或者也可以包含在MBMS控制信息内。
在调度器43-2判断为需要发送控制信号时,通过调度器43-2的控制,控制信号生成部43-4生成控制信号,提供给编码/调制部43-3。
控制信号例如可包含对中继站的控制指示、对移动台的控制指示。无线部43-5将由编码/调制部43-3进行纠错编码/调制处理后的信号分配给各副载波,通过IFFT(Inverse FFT,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处理等,生成OFDM信号,进行必要的放大、频率变换处理等,以无线发送的方式从天线a1进行发送。此外,对发送信号附加CP。
另一方面,从天线a1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来自中继站的无线信号或来自移动台的无线信号)由无线部43-6进行必要接收频带的滤波处理等接收处理、CP去除、FFT处理,由解调/解码部43-7进行解调、解码。
在包含与下行信号(从基站43发送的无线信号)相关的接收质量测定结果的情况下,由线路质量信息收集部43-8进行收集,提供给调度器43-2。因此,调度器43-2可根据所收集的线路质量信息,针对每个移动台、中继站,识别其接收质量状态,所以能够根据接收质量,选择编码/调制部43-3应该应用的编码率、调制方式。
另外,在移动台、中继站等发送了连接请求信号的情况下,连接请求信号提取部43-9从接收信号中提取该连接请求信号,提供给线路设定部43-10。终端组设定部43-11针对属下的移动台、中继站,进行分组(grouping)。线路设定部43-10根据连接请求信号与分组的内容来进行线路设定,将线路设定信息发送到RNTI/终端组设定信号生成部43-12。RNTI/终端组设定信号生成部43-12针对每组赋予不同的RNTI,进行终端组的设定控制,将其组信息与发送数据叠加。此外,在后面对分组的详细内容进行叙述。
接着,对中继站20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6、图7是示出中继站20的结构的图。中继站20具备:天线a2、a3、接收无线部22a-1、22b-1、解调/解码部22a-2、22b-2、线路质量信息收集部23a、MBMS控制信号提取部23b-2、下行控制信号生成部23b-3、调度器24a、发送数据缓存器24b、线路设定部25a、上行连接请求信号提取部26a-1、上行连接请求信号生成部26a-2、上行发送控制信号生成部26a-3、线路质量测定部27a-1、线路质量信息生成部27a-2、编码/调制部25b-1、28a-1、发送无线部25b-2、28a-2、终端组设定部201、RNTI/终端组设定信号生成部202。
在中继站20中,经由天线a2从基站43接收到的信号由接收无线部22b-1提取接收对象的频带的信号,并实施CP去除、FFT处理,由解调/解码部22b-2执行解调/解码处理。
解码后的信号(包含MBMS数据)被输入至发送数据缓存器24b,根据调度器24a的调度,从发送数据缓存器24b读出,被输入至编码/调制部25b-1。
在接收信号中含有MBMS控制信号的情况下,MBMS控制信号提取部23b-2提取MBMS控制信号,提供给调度器24a。因此,调度器24a在MBMS控制信号所指定的定时(t1),发送MBMS数据。
在进行MBSFN发送时所利用的无线资源(频率、调制方式等)可预先作为规定的无线资源设定并存储,或者也可包含在MBMS控制信息中。在MBMS控制信号中包含无线资源信息的情况下,调度器24a利用所指定的无线资源进行MBSFN发送(MBMS数据的发送)。
另外,在存在应该发送到移动台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调度器24a控制下行控制信号生成部23b-3,使其生成控制信号。因此,编码/调制部25b-1对控制信号、MBMS数据等进行编码/调制,传递到发送无线部25b-2,发送无线部25b-2实施作为无线信号发送所需的放大等无线处理,从天线a3发送无线信号。
另外,中继站20将经由天线a3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输入至接收无线部22a-1。接收无线部22a-1提取接收对象的频带的信号,将接收信号输入到解调/解码部22a-2。由解调/解码部22a-2解调、解码后的信号在调度器24a的控制下被输入到编码/调制部28a-1,在被实施编码/调制处理等之后,由发送无线部28a-2进行IFFT处理、CP插入等处理,作为OFDM信号从天线a2中继发送到基站。
另外,在由解调/解码部22a-2解码后的数据中包含线路质量信息的情况下,线路质量信息被输入到线路质量信息收集部23a,被用于调度器24a的自适应调制控制。另外,在包含上行连接请求信号的情况下,上行连接请求信号由上行连接请求信号提取部26a-1进行提取,被提供给线路设定部25a。为了向基站通知上行连接请求的存在,将上行连接请求信号生成部26a-2所生成的上行连接请求信号提供给编码/调制部28a-1。
并且,在需要发送控制信号的情况下,从调度器24a对上行发送控制信号生成部26a-3进行指示,上行发送控制信号生成部26a-3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提供给编码/调制部28a-1进行发送。
并且,由针对从基站接收到的信号测定线路质量的线路质量测定部27a-1所输出的测定结果被输入至线路质量信息生成部27a-2,作为线路质量信息被输入并发送到编码/调制部28a-1。此外,在中继站20中,当进行终端组的设定时,针对上行方向,将由终端组设定部201设定的组信息经由线路设定部25a与上行连接请求信号叠加。另外,RNTI/终端组设定信号生成部202针对每组赋予不同的RNTI,进行终端组的设定控制,将其组信息与发送数据叠加。
接着,对移动台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8是示出移动台的结构的图。移动台30具备:天线a4、无线部31-1、31-2、解调/解码部32-1、编码/调制部32-2、线路质量测定/计算部33-1、控制信号提取部33-2、接收功率测定部33-3、线路质量发送部34、终端设定控制部35、线路连接控制部36、连接请求信号生成部37、终端组设定信息提取部38。
在移动台30中,将经由天线a4从中继站或基站接收到的信号输入至无线部31-1,提取接收对象的频带,实施CP去除、FFT处理,输入至解调/解码部32-1。在发送定时t1,基站43b(还有基站43a)与中继站同时发送相同的MBMS数据,所以无线部31-1接收这些MBMS数据信号,只要在定时偏差为CP长度以下的情况下接收这些MBMS数据,就能够通过CP去除,来抑制符号间干扰。
解调、解码后的信号被输入至线路质量测定/计算部33-1、控制信号提取部33-2、接收功率测定部33-3、终端组设定信息提取部38。接收数据被输入至未图示的数据处理部。线路质量测定/计算部33-1测定关于接收信号的CINR(Carrier to Interferenceand Noise Ratio:载波与干扰噪声比)等无线质量,将测定结果提供给线路质量发送部34,使其将该测定结果作为线路质量信息发送至中继站或基站。此外,线路质量信息可以在应该对下行方向信号应用的自适应调制控制中使用。
在接收数据中包含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控制信号提取部33-2提取该控制信号,提供给终端设定控制部35。终端设定控制部35根据所接收的控制信号,进行接收系统、发送系统的无线部31-1、31-2的控制、解调以及解码部的控制。作为从基站、中继站发送的控制信号的例子,例如可举出用于数据发送的无线资源信息、自适应于发送的编码率、调制方式等。
接收功率测定部33-3例如测定从基站、中继站发送的已知信号(导频信号、前导(preamble)信号等)的接收功率,识别基站及中继站的存在,向线路连接控制部36通知测定结果。线路连接控制部36向连接请求信号生成部37进行指示,以请求与检测到的基站或中继站连接。
连接请求信号生成部37生成连接请求信号,使针对基站或中继站的连接请求信号进行发送。例如,移动台30在接收到基站43a的MBSFN发送(MBMS数据)的状态下,当检测到中继站时,发送针对中继站的连接请求信号来进行请求,以便能够从中继站接收MBMS数据。终端组设定信息提取部38提取包含在接收信号中的组信息,识别移动台30的组识别符。
另一方面,作为发送系统的处理,将来自未图示的数据处理部的数据、来自线路质量发送部34的线路质量信息、来自连接请求信号生成部37的连接请求信号输入至编码/调制部32-2,进行编码/调制处理,经由无线部31-2从天线a4发送。此外,上行方向的发送还可以按照SC-FDMA (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方式来进行发送,而不是按照OFDM方式进行发送。
接着,说明进行分组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系统。图9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a-1具有基站43a、43b、中继站20、移动台30-1~30-6(此外,在以后所示的系统结构图中,省略了MBMS控制装置41、MBMS数据存储装置42的图示)。
基站43b、中继站20以及移动台30-1~30-6位于基站43a的小区4a内,移动台30-4~30-6位于中继站20的中继区域2a内。在基站43b的服务范围内包含移动台30-4~30-6(在图中示出了基站43b包含在小区4a内的结构,但基站43b可不包含于小区4a内,只要移动台30-4~30-6包含于基站43b的服务范围内即可)。
另外,基站43a将中继站20和移动台30-1~30-3设为组g1,将移动台30-4~30-6划分为组g2。从基站43a到组g1的发送相当于第1MBSFN发送,从中继站20到组g2的发送相当于第2MBSFN发送。
这里,基站43a对组g1实施MBSFN发送(基于MBSFN通信形式的MBMS数据发送)。接收到该发送的中继站20例如实施解调/解码以及编码/调制这一系列的中继处理,对组g2实施MBSFN的中继发送。
在基站43b中,根据从中继站20中继发送MBMS数据的发送定时t1,向组g2发送MBSFN的MBMS数据。而且,基站43a根据从中继站20中继发送MBMS数据的发送定时t1,以MBSFN的形式向组g2再次发送与先前发送的MBMS数据相同内容的MBMS数据(第3MBSFN发送)。即,在发送定时t1,从中继站20以及基站43a、43b发送MBMS数据。组g2内的移动台30-4~30-6接收从中继站20和基站43a、43b发送的MBMS数据。
图10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1a-1的动作顺序的图。
[S1]基站43a以及基站43b向组g1发送基于MBSFN通信形式的MBMS数据。
[S2]中继站20在接收到MBMS数据时,例如进行解调/解码以及编码/调制这一系列的中继处理。
[S3a]中继站20在发送定时t1,向组g2发送基于MBSFN通信形式的MBMS数据。
[S3b]基站43b在从中继站20发送MBMS数据的相同发送定时t1,发送基于MBSFN通信形式的MBMS数据。
[S3c]基站43a在从中继站20发送MBMS数据的相同发送定时t1,再次发送基于MBSFN通信形式的MBMS数据。
如上所述,根据无线通信系统1a-1,在同一定时(发送定时t1)进行从中继站20到组g2的MBSFN发送和来自基站43a、43b的MBSFN发送。由此,在发送定时t1的时间段中发送相同的MBMS数据,所以能够抑制由于使用共用的无线资源发送不同的数据而使传输质量劣化的情况。
另外,由于在来自中继站20的MBSFN中继发送和来自基站43a、43b的MBSFN发送中,在相同的定时发送相同的MBMS数据,所以组g2内的移动台30-4~30-6可对两者进行接收并合成,从而能够改善传输特性。
接着,对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说明。图11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a-2具有:基站43a、43b、中继站20-1、移动台30-1~30-6,基本的系统结构与图9相同,但中继站20-1包含通信形式变换部20a。
基站43a在第1次数据发送中,利用第1通信形式(例如,单播通信形式)来发送MBMS数据,在第2次数据发送(第3MBSFN发送)中,利用第2通信形式(例如,MBSFN)来发送MBMS数据。
这里,基站43a对组g1实施基于单播通信形式的MBMS数据发送。接收到该发送的中继站20-1进行解调/解码,进行通信形式的变换,将基于单播通信形式的MBMS数据变换为MBSFN通信形式,生成MBSFN的MBMS数据。
然后,向组g2发送经过编码/调制、通信形式变换后的MBMS数据,来实施MBSFN发送。此外,在从单播到MBSFN的变换中,将标准CP置换为扩展CP,将PDSCH的无线信道变换为PMCH的无线信道(这种通信形式的变换(CP的置换)例如可利用图7所示的发送无线部25b-2来执行)。
另一方面,基站43b根据从中继站20-1中继发送MBMS数据的发送定时t1,向组g2发送基于MBSFN通信形式的MBMS数据。
然后,基站43a根据从中继站20-1中继发送MBMS数据的发送定时t1,这次向组g2发送基于MBSFN通信形式的MBMS数据(即,在发送定时t1,从中继站20-1以及基站43a、43b发送基于MBSFN的MBMS数据)。组g2内的移动台30-4~30-6接收从中继站20-1和基站43a、43b发送的MBMS数据。
图12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1a-2的动作顺序的图。
[S11]基站43a向组g1发送基于单播通信形式的MBMS数据。
[S12]中继站20-1在接收到MBMS数据时,将单播通信形式变换为MBSFN的通信形式(此外,还进行解调/解码以及编码/调制这一系列的中继处理)。
[S13a]中继站20-1在发送定时t1向组g2发送基于MBSFN通信形式的MBMS数据。
[S13b]基站43b在从中继站20-1发送MBMS数据的相同发送定时t1,发送基于MBSFN通信形式的MBMS数据。
[S13c]基站43a在从中继站20-1发送MBMS数据的相同发送定时t1,再次发送基于MBSFN通信形式的MBMS数据。
如上所述,根据无线通信系统1a-2,基站43a以单播通信形式发送MBMS数据,中继站20-1将单播通信形式变换为MBSFN,以MBSFN形式中继发送MBMS数据。另外,在同一定时进行从中继站20-1到组g2的MBSFN发送和来自基站43a、43b的MBSFN发送。
由此,能够提高传输质量而不会在组g2中产生干扰。另外,由于在来自中继站20-1的MBSFN中继发送和来自基站43a、43b的MBSFN发送中发送相同的MBMS数据,所以组g2内的移动台30-4~30-6能够对两者进行接收并合成,从而能够改善传输特性。
接着,对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说明。图13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a-3具有基站43a、43b、中继站20、移动台30-1~30-6,基本的系统结构与图9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分组。
基站43b、中继站20以及移动台30-1~30-6位于基站43a的小区4a内,移动台30-4~30-6位于中继站20的中继区域2a内。另外,基站43a分成进行MBSFN接收的组和经由中继站20进行MBSFN接收的组。
在图13的情况下,进行MBSFN接收的组是中继站20和移动台30-1~30-6,所以将它们设为组g1。另外,经由中继站20进行MBSFN接收的组是移动台30-4~30-6,所以将它们设为组g2。
这里,基站43a对组g1实施MBSFN发送。接收到该发送的中继站20例如实施解调/解码以及编码/调制这一系列的中继处理,对组g2实施MBSFN发送。
另外,基站43b根据从中继站20中继发送MBMS数据的发送定时t1,对组g2实施MBSFN发送。并且,基站43a根据从中继站20中继发送MBMS数据的发送定时t1,对组g1再次实施MBSFN发送。由此,由于属于组g2的移动台30-4~30-6还属于组g1,所以能够从基站43a进行两次MBSFN接收。
图14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1a-3的动作顺序的图。
[S21a]基站43a以及基站43b向组g1发送基于MBSFN通信形式的MBMS数据,MBMS数据到达组g1内的中继站20。
[S21b]在步骤S21a中发送的基于MBSFN通信形式的MBMS数据到达组g1内的移动台30-1~30-6。
[S22]中继站20在接收到MBMS数据时,例如进行解调/解码以及编码/调制这一系列的中继处理。
[S23a]中继站20在发送定时t1,向组g2(移动台30-4~30-6)发送基于MBSFN通信形式的MBMS数据。
[S23b]基站43b在从中继站20发送MBMS数据的相同发送定时t1,向组g2发送基于MBSFN通信形式的MBMS数据。
[S23c]基站43a在从中继站20发送MBMS数据的相同发送定时t1,向组g1再次发送基于MBSFN通信形式的MBMS数据。由于移动台30-4~30-6位于组g1、g2双方内,所以能够从基站43a接收两次MBMS数据,能够提高时间分集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无线通信系统1a-3,划分成进行MBSFN接收的组g1、和经由中继站20进行MBSFN接收的组g2,在同一定时进行从中继站20到组g2的MBSFN发送和来自基站43a、43b的MBSFN发送。
由此,能够在组g2中提高传输质量。另外,在来自中继站20的MBSFN中继发送定时,基站43a对组g1再次进行MBSFN发送,所以共同包含于组g1、g2中的移动台30-4~30-6可对两者进行合成,从而能够实现传输特性的提高。
接着,对组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作为分组方法,例如在适用于LTE系统或LTE-Advanced系统的情况下,根据是否经由中继站接收MBSFN而赋予不同的RNTI,由此实施分组。此外,RNTI以及组信息作为控制信号被通知给移动台,接收到通知的移动台根据所属的组来进行MBSFN接收。
在中继站、基站或MBMS控制装置41中实施分组,将所属的组的识别ID及组信息通知给各移动台。另外,这些信息的管理也是在中继站、基站或MBMS控制装置中实施的。
以下,以图9的结构为例,对由基站43a进行组设定的情况进行说明。基站43a在中继站20设置时的无线线路设定中,如果接收到来自中继站20的连接请求,则识别并确认基站43a的小区4a内的中继站20。同样,识别并确认基站43a的小区4a内的移动台30-1~30-3。对所识别的这些中继站20以及移动台30-1~30-3赋予识别ID(例如RNTI),利用RNTI来设定组g1。
另外,基站43a在接收到经由中继站20的连接请求时,识别/确认中继站20的中继区域2a内的移动台30-4~30-6,赋予中继区域2a中的RNTI。并且,针对经由中继站20与基站43a进行通信的移动台30-4~30-6设定组g2。
在基站43a中对哪个RNTI属于哪个组进行管理。在此情况下,由于对经由中继站20与基站43a进行通信的移动台30-4~30-6赋予的RNTI也被通知给中继站20,因此也可以由中继站20设定组g2,中继站20向基站43a通知设定结果。另外,在移动台属于多个组的情况下,向相应移动台通知相应移动台所属的组的个数、以及能够接收相同数据的情况。
在上述的说明中,基站43a的小区4a与位于该小区4a内的中继站20的小区(中继区域)2a为相同的小区ID,但也可考虑基站43a的小区4a与中继站20的小区2a的小区ID不同且分别实施线路控制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继站20对接收到连接请求的移动台赋予RNTI。中继站20向基站43a通知所赋予的RNTI。接收到通知的基站43a针对经由中继站20与基站43a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设定组,实施管理。
此外,以上还考虑到在通过中继站20进行MBSFN接收的移动台30-4~30-6中即使接收到从基站43a以MBSFN形式发送的MBMS数据也无法获得充分的接收特性的可能性。
但是,由于还考虑了能够接收从基站43a以MBSFN形式发送的MBMS数据的情况,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第3实施方式那样,相应移动台(例如,移动台30-4~30-6)可属于组g2且还属于组g1。
在此情况下,向移动台30-4~30-6通知属于多个组的情况。基站43a除了利用第1MBSFN发送之外,还利用第3MBSFN发送来发送同一MBSFN数据,由此移动台30-4~30-6能够对1个MBSFN数据进行多次接收。能够进行多次接收的情况意味着实施时间分集接收,所以能够改善接收特性。
以上对由基站实施组设定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MBMS控制装置41中进行实施,向基站、中继站以及移动台通知组信息等。
接着,作为第1变形例,说明根据中继站20属下的移动台的数量进行通信形式变换的无线通信系统。图15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无线通信系统1b具备:基站43a、中继站20-2、移动台3。
基站43a发送具有第1通信形式的无线信号d1。中继站20-2包含通信形式变换部20a和监视部20b,监视部20b监视中继站20-2属下的移动台3的台数。另外,通信形式变换部20a根据监视结果,变换第1通信形式,进行中继。
这里,监视部20b在确认到属下的移动台3的数量低于阈值时,向通信形式变换部20a通知该情况。于是,通信形式变换部20a将第1通信形式变换为其它的第2通信形式,以第2通信形式来中继无线信号(无线信号d1a)。
作为一例,将第1通信形式设为MBSFN,将第2通信形式设为单播。当接收基于MBSFN的MBMS数据的移动台3的数量低于阈值时,中继站20-2将所接收到的MBMS数据(具有MBSFN通信形式)变换为单播通信形式,以单播形式来中继MBMS数据。
在属下的移动台3的数量低于阈值时,意味着进行MBSFN接收的移动台3的数量较少,因此如果以单播通信形式来发送MBMS数据(发送附加有标准CP的MBMS数据),则不需要进行多次的MBSFN发送,能够有效地利用无线资源。
接着。作为第2变形例,说明在第1MBSFN发送和第3MBSFN发送中发送不同内容的MBMS数据的无线通信系统。图16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无线通信系统1c具备:基站43a、43b、中继站20、移动台30-1~30-6。
基站43b、中继站20以及移动台30-1~30-6位于基站43a的小区4a内,移动台30-4~30-6位于中继站20的中继区域2a内。另外,基站43a将中继站20和移动台30-1~30-3设为组g1,将移动台30-4~30-6设为组g2。
在上述图9中,设定为在第3MBSFN发送中也发送与第1MBSFN发送相同内容的MBMS数据,但在无线通信系统1c中,发送不同内容的MBMS数据。
MBMS数据按照每个MBSFN施加了不同的扰码(scrambling code),所以在不同的MBSFN发送的情况下,能够进行识别。而且,因为按照每个发送时隙施加了不同的扰码,所以能够识别发送定时不同的MBSFN数据。因此,即使第1MBSFN发送与第3MBSFN发送的MBMS数据的内容不同,也能够识别。
这里,基站43a对组g1实施MBSFN发送(基于MBSFN通信形式的MBMS数据D1的发送)。接收到该发送的中继站20例如实施解调/解码以及编码/调制这一系列的中继处理,对组g2实施MBSFN发送。
另外,基站43b根据从中继站20中继发送MBMS数据D1的发送定时t1,以MBSFN形式向组g2发送MBMS数据D1。
而且,基站43a根据从中继站20中继发送MBMS数据D1的发送定时t1,以MBSFN形式向组g2发送与上次发送的MBMS数据D1的内容不同的内容的MBMS数据D2。
组g2内的移动台30-4~30-6接收从基站43b以及中继站20发送的MBMS数据D1和从基站43a发送的MBMS数据D2。通过这样的结构也能够进行识别。
接着,对第3变形例进行说明。例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是利用第1MBSFN发送和第2MBSFN发送进行了实施,但在本变形例中分别作为不同的MBSFN区域来处理。即,将第1MBSFN发送作为第1MBSFN区域,将第2MBSFN发送作为第2MBSFN区域。由此,在各自发送时实施的扰码不同。由此,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此外,关于MBSFN区域,预先从基站以及中继站通知给移动台,生成与所通知的MBSFN区域编号对应的扰码,在接收时解除加扰,由此能够进行接收。
以上只是示出本发明的原理。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进行多种变形、变更,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出且说明的确切结构以及应用例,对应的全部变形例以及等同物被视为属于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标号说明
1a无线通信系统
10-1、10-2基站
20中继站
30移动台
d1、d2无线信号

Claims (22)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通信系统具有:
第1无线基站;
中继站,其对从所述第1无线基站接收到的中继对象数据进行中继发送;以及
第2无线基站,其与所述第1无线基站邻近,
所述第2无线基站具有发送机,该发送机按照所述中继站进行中继发送的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发送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无线基站还按照所述中继站进行中继发送的所述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发送与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3.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中继站从第1无线基站接收中继对象数据,进行所接收到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的中继发送,
与所述第1无线基站邻近的第2无线基站按照所述中继站进行中继发送的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发送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无线基站还按照所述中继站进行中继发送的所述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发送与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5.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通信系统具有:
第1无线基站;
中继站,其对从所述第1无线基站接收到的中继对象数据进行中继发送;以及
第2无线基站,其与所述第1无线基站邻近,
所述第1无线基站进行属下的台站的分组,
在具有接收从所述中继站中继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的组的情况下,
所述第2无线基站具有发送机,该发送机按照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的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向所述组发送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无线基站按照所述中继站进行中继发送的所述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向所述组发送与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无线基站将所述中继站以及不经由所述中继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台作为一个组,将经由所述中继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台作为另一个组来进行分组,
所述中继站向所述另一个组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
所述第2无线基站按照所述中继站进行中继发送的所述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向所述另一个组发送与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所述第1无线基站按照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的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向所述另一个组发送与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8.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1无线基站进行属下的台站的分组,
中继站从所述第1无线基站接收中继对象数据,进行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的中继发送,
在具有接收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的组的情况下,第2无线基站按照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的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向所述组发送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无线基站按照所述中继站进行中继发送的所述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向所述组发送与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无线基站将所述中继站以及不经由所述中继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台作为一个组,将经由所述中继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台作为另一个组来进行分组,
所述中继站向所述另一个组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
所述第2无线基站按照所述中继站进行中继发送的所述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向所述另一个组发送与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所述第1无线基站按照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的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向所述另一个组发送与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1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通信系统具有:
第1无线基站;
中继站,其对从所述第1无线基站接收到的中继对象数据进行中继发送;以及
第2无线基站,其与所述第1无线基站邻近,
所述第1无线基站以第1通信形式向所述中继站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
所述中继站在接收到所述第1通信形式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时,将所述第1通信形式变换为第2通信形式,以所述第2通信形式中继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
所述第2无线基站具备发送机,该发送机按照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的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以所述第2通信形式发送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无线基站按照所述中继站进行中继发送的所述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发送具有所述第2通信形式的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无线基站将所述中继站以及不经由所述中继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台作为第1组,将经由所述中继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台作为第2组来进行分组,以所述第1通信形式向所述第1组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
所述中继站在接收到所述中继对象数据时,将所述第1通信形式变换为所述第2通信形式,以所述第2通信形式向所述第2组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
所述第2无线基站按照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的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向所述第2组发送具有所述第2通信形式的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所述第1无线基站按照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的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向所述第2组发送具有所述第2通信形式的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14.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1无线基站以第1通信形式向中继站发送中继对象数据,
所述中继站在接收到所述第1通信形式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时,将所述第1通信形式变换为第2通信形式,以所述第2通信形式中继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
第2无线基站按照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的定时,以所述第2通信形式发送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无线基站按照所述中继站进行中继发送的所述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发送具有所述第2通信形式的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无线基站将所述中继站以及不经由所述中继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台作为第1组,将经由所述中继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台作为第2组来进行分组,以所述第1通信形式向所述第1组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
所述中继站在接收到所述中继对象数据时,将所述第1通信形式变换为所述第2通信形式,以所述第2通信形式向所述第2组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
所述第2无线基站按照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的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向所述第2组发送具有所述第2通信形式的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所述第1无线基站按照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的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向所述第2组发送具有所述第2通信形式的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17.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通信系统具有:
第1无线基站;
中继站,其对从所述第1无线基站接收到的中继对象数据进行中继发送;以及
第2无线基站,其与所述第1无线基站邻近,
所述第1无线基站将所述中继站以及接收经由所述中继站中继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的移动台作为第1组,将接收经由所述中继站中继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的移动台作为第2组来进行分组,向所述第1组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
所述中继站接收所述中继对象数据,向所述第2组发送中继处理后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
所述第2无线基站具备发送机,该发送机按照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的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发送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无线基站按照所述中继站进行中继发送的所述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向所述第1组发送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19.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1无线基站将中继站以及接收从所述第1无线基站发送的中继对象数据的移动台作为第1组,将接收经由所述中继站中继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的移动台作为第2组来进行分组,向所述第1组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
所述中继站接收所述中继对象数据,向所述第2组发送中继处理后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
第2无线基站按照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的定时,使用与所述中继站在中继发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相同的无线资源,发送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20.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无线基站按照所述中继站进行中继发送的所述定时,向所述第1组发送与所述中继站中继发送的所述中继对象数据相同的数据。
2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通信系统具有:
无线基站,其发送具有第1通信形式的无线信号;以及
中继站,其包含监视属下的移动台的数量的监视部、和根据监视结果变换所述第1通信形式进行中继的通信形式变换部,
在所述监视部确认到所述移动台的数量低于阈值时,所述通信形式变换部将所述第1通信形式变换为其它的第2通信形式,以所述第2通信形式中继所述无线信号。
22.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无线基站,其发送具有第1通信形式的无线信号;以及
中继站,其包含监视属下的移动台的数量的监视部、和根据监视结果变换所述第1通信形式进行中继的通信形式变换部,
在所述监视部确认到所述移动台的数量低于阈值时,所述通信形式变换部将所述第1通信形式变换为其它的第2通信形式,以所述第2通信形式中继所述无线信号。
CN200880132479.7A 2008-12-26 2008-12-26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56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3112.2A CN104022806B (zh) 2008-12-26 2008-12-26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8/073839 WO2010073403A1 (ja) 2008-12-26 2008-12-26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83112.2A Division CN104022806B (zh) 2008-12-26 2008-12-26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5651A true CN102265651A (zh) 2011-11-30
CN102265651B CN102265651B (zh) 2014-10-29

Family

ID=42287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3247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5651B (zh) 2008-12-26 2008-12-26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12928B2 (zh)
EP (1) EP2381705B1 (zh)
JP (1) JP5170258B2 (zh)
KR (3) KR101424378B1 (zh)
CN (1) CN102265651B (zh)
WO (1) WO201007340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8332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86113B2 (en) * 2008-12-30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ntralized control of relay operation
JP5246272B2 (ja) 2009-01-20 2013-07-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中継局、移動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0087174A1 (ja) * 2009-01-29 2010-08-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WO2010134162A1 (ja) * 2009-05-19 2010-11-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中継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4749480B2 (ja) * 2009-06-22 2011-08-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リレーノード
FR2947414A1 (fr) * 2009-06-24 2010-12-31 Thomson Licensing Procedes d'emission pour un reseau sans fil et procede de reception correspondant.
KR101055574B1 (ko) * 2009-08-05 2011-08-08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무선 통신시스템 및 이를 위한 통신 수행 방법
US9078280B2 (en) 2009-12-25 2015-07-07 Ne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JP2012080329A (ja) * 2010-10-01 2012-04-19 Sharp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リレー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2026101B (zh) 2011-01-14 2013-02-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络部署中继节点的场景下的mbms业务实现方法和设备
CN103339995A (zh) 2011-01-27 2013-10-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US9621365B2 (en) 2011-07-08 2017-04-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laying multicast data in a wireless network
GB2493918B (en) * 2011-08-19 2016-08-31 Sca Ipla Holding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GB2493916C (en) * 2011-08-19 2022-03-30 Sca Ipla Holding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relay node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FR2987713B1 (fr) * 2012-03-01 2014-11-28 Cassidian Sas Procede d’adaptation d’un reseau de telecommunication a un changement de configuration
JP2015511797A (ja) * 2012-03-26 2015-04-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測定報告の送信方法及びユーザ機器
CN103428712B (zh) * 2012-05-16 2016-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侦听方法和节点
US9686654B2 (en) * 2012-06-29 2017-06-20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broadcast or multicast service to obstructed user equipment
US10154483B2 (en) 2012-09-12 2018-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verage enhancement technique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40126454A1 (en) * 2012-11-05 2014-05-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mbms support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CN104219021A (zh) * 2013-05-31 2014-1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虚拟多天线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929830B2 (en) * 2013-09-25 2018-03-27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Content delivery over wireless links
GB201319196D0 (en) 2013-10-30 2013-12-11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60337910A1 (en) * 2013-12-19 2016-1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sending information regarding a secondary cell via a group message in a primary cell
WO2015102445A1 (ko) * 2014-01-05 2015-07-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근접 서비스 기반의 그룹 통신을 중계하는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치
EP3281336B1 (en) * 2015-04-08 2018-12-26 INTEL Corporation Non-orthogonal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s for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CN107925845B (zh) * 2015-08-27 2021-05-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高效内容递送的方法和装置
KR101676485B1 (ko) * 2016-04-08 2016-11-15 주식회사유넷컨버전스 이동통신기지국을 이용한 소형비행체 감시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19209780A1 (en) 2018-04-23 2019-10-31 Kyocera Corporation Control information from macrocell to node, mapping data blocks to ue id
CN111511025B (zh) * 2019-01-31 2023-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1848898B2 (en) 2019-03-12 2023-1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 with an integrated repeater function
JP7249251B2 (ja) * 2019-09-06 2023-03-30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無線通信装置、基地局無線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69491A (ja) * 2001-08-24 2003-03-07 Ntt Docomo Inc 無線基地局および送信方法
CN101072065A (zh) * 2006-01-03 2007-11-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多跳中继蜂窝网络中透明中继的装置和方法
EP1890403A2 (en) * 2006-08-17 2008-02-20 Fujitsu Ltd. Radio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relay station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36681A (zh) * 2006-08-31 2008-03-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01300748A (zh) * 2005-09-28 2008-11-05 Lg电子株式会社 利用协同中继在蜂窝网络中发送数据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8354B2 (ja) 1996-07-15 1998-06-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中継方式及びこれに用いる送信装置及び中継装置
JP3461493B2 (ja) * 2000-11-01 2003-10-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中継局装置
JP3904462B2 (ja) * 2002-02-12 2007-04-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TWM240065U (en) 2002-08-07 2004-08-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for multimedia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s
JP2004229117A (ja) * 2003-01-24 2004-08-12 Ntt Docomo Inc 通信システム、マルチキャスト交換装置、通信方法
US7218891B2 (en) * 2003-03-31 2007-05-1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ulti-hop intelligent relay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a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base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CN1826780B (zh) * 2003-05-28 2010-04-28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协同中继的无线通信网络的方法和结构
ATE434364T1 (de) 2003-08-11 2009-07-15 Alcatel Lucent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s multimediadienstes in einem drahtlosen kommunikationsnetz
DE60327565D1 (de) * 2003-12-19 2009-06-1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Relaisstation und verfahren zur ermöglichung einer zuverlässigen digitalen kommunikation zwischen zwei knoten in einem drahtlosen netzwerk auf relais-basis
KR100762669B1 (ko) 2004-03-15 2007-10-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미디어 방송/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 시스템에서 수신신호의 신호이득을 최대화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GB0413534D0 (en) 2004-06-17 2004-07-21 Siemens Ag Cell selection
EP1757152B1 (en) 2004-06-17 2010-05-2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A method of determining neighbour cell selection
US8031583B2 (en) * 2005-03-30 2011-10-04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round trip latency and overhead with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6319676A (ja) * 2005-05-12 2006-11-24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フレーム送信方法、トポロジー取得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4463780B2 (ja) 2005-06-14 2010-05-1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JP4680047B2 (ja) 2005-12-05 2011-05-11 Kddi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7889732B2 (en) * 2005-12-22 2011-02-15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for converting between unicast sessions and a multicast session
EP1804442A1 (en) * 2006-01-03 2007-07-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parent relaying in a multi-hop relay cellular network
AU2007200185A1 (en) * 2006-02-08 2007-08-23 Nec Australia Pty Ltd Delivery of multicast and uni-cast services in an OFDMA system
ATE456245T1 (de) 2006-04-28 2010-02-15 Research In Motion Ltd Verfahren,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mobiles kommunikationsgerät und ein system zur reduzierung des energieverbrauchs in mobilen geräten mittels rundsende- zu einfachsendesignalumsetzung
US8068452B2 (en) * 2006-05-24 2011-11-29 Zte Corporation Synergetic transmitting system for digital broadcast SFN and method thereof
CN101627571A (zh) * 2006-11-01 2010-01-13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具有中继的ofdma系统的分层帧结构
EP1924009B1 (en) * 2006-11-20 2009-05-20 NTT DoCoMo Inc. Relay apparatus for relaying a data packet to be transmitted from a first partner transceiver to a second partner transceiver
WO2008084634A1 (en) 2007-01-10 2008-07-17 Nec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f mbms in an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46822B2 (en) * 2007-03-29 2010-06-29 Intel Corporation Dynamic multi-access relaying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8670363B2 (en) 2007-05-30 2014-03-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for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GB0711833D0 (en) * 2007-06-18 2007-07-2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 method for providing a plurality of services
EP2007151B1 (en) 2007-06-19 2009-05-20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selecting between multiple operation modes of providing a broadcast or multicast services
US8594562B2 (en) * 2007-06-21 2013-11-2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s,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improved use of relay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345629B2 (en) * 2007-09-25 2013-01-01 Ntt Docomo, Inc. Method for ARQ-enabled pre-transmissions in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of relay networks utilizing the idle periods
US8023524B2 (en) * 2007-10-09 2011-09-20 Nokia Corporation Cooperative relay system enabling simultaneous broadcast-unicast operation with efficient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unctionality
CN101516063B (zh) * 2008-02-21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传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69491A (ja) * 2001-08-24 2003-03-07 Ntt Docomo Inc 無線基地局および送信方法
CN101300748A (zh) * 2005-09-28 2008-11-05 Lg电子株式会社 利用协同中继在蜂窝网络中发送数据的方法
CN101072065A (zh) * 2006-01-03 2007-11-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多跳中继蜂窝网络中透明中继的装置和方法
EP1890403A2 (en) * 2006-08-17 2008-02-20 Fujitsu Ltd. Radio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relay station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36681A (zh) * 2006-08-31 2008-03-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8332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245505B1 (ko) 2013-03-25
KR101457322B1 (ko) 2014-11-04
EP2381705A4 (en) 2014-04-02
US9312928B2 (en) 2016-04-12
JP5170258B2 (ja) 2013-03-27
KR20110086637A (ko) 2011-07-28
US20110244788A1 (en) 2011-10-06
KR101424378B1 (ko) 2014-07-31
CN102265651B (zh) 2014-10-29
WO2010073403A1 (ja) 2010-07-01
EP2381705A1 (en) 2011-10-26
KR20130138351A (ko) 2013-12-18
JPWO2010073403A1 (ja) 2012-05-31
EP2381705B1 (en) 2017-07-19
KR20130016394A (ko) 2013-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5651B (zh)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2511192B (zh)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设备
EP294651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220723B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2282877B (zh) 无线通信系统
US8942153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ing a plurality of carriers
US9723604B2 (e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a plurality of subframes
JP551672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971285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s for relay node
CN101981993A (zh) 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
WO2012126827A1 (en) Mbms transmission cooperative with relay
US9083396B2 (en) OFDMA-based operation of a wireless subscriber terminal in a plurality of cells
CN102792609A (zh) 多跳中继网络中的频分双工
CN104022806A (zh)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KR101391727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프레임 구성 장치 및 방법
CN101895854B (zh) 一种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KR102616723B1 (ko) 차량 사물 간 통신 지원 방법
JP577014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38219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装置
CN103596271A (zh) 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中继站、移动台以及无线装置
Omri et al.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scheme with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nder ICI for OFDM LTE-A systems
JP2013059117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