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95854B - 一种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95854B
CN101895854B CN200910085360.5A CN200910085360A CN101895854B CN 101895854 B CN101895854 B CN 101895854B CN 200910085360 A CN200910085360 A CN 200910085360A CN 101895854 B CN101895854 B CN 1018958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base station
pcfich
relay node
m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53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95854A (zh
Inventor
毕峰
袁明
梁枫
杨瑾
吴栓栓
袁弋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0853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958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95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5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95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58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方法,包括:根据控制信息承载方式确定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R-PCFICH)及映射方式,将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以确定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承载传输。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装置,采用本发明能实现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控制信息的传输,从而使中继节点准确接收基站控制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继链路的信息传输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中继链路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R-PCFICH,Relay link-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Channel)及映射方式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中,由于是时频两维的数据形式,所以控制信道与业务信道之间的复用形式可以是时间方向上和频率方向上,即采用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Multiplex)方式和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方式。
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高级的长期演进(LTE-A,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系统、高级的国际移动通信(IMT-Advanced,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Advanced)系统都是以OFDM技术为基础,在OFDM系统中采用时频两维的数据形式。为使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端省电,控制信道通常采用TDM方式,也就是说,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在时间上是分开的,例如:在一个子帧内有14个OFDM符号,前1、或2、或3、或4个OFDM符号作为控制信道,后13、或12、或11、或10个OFDM符号作为业务信道。
以目前LTE系统的控制信道为例进行说明,在LTE系统中,下行控制信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Indicator Channel)、下行调度授权(DL grant,DownLink grant)、上行调度授权(UL grant,UpLink grant)、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Physical 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可以看出,控制信道的设计是由不同的组成部分构成的,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一般,每个UE能够监测一系列侯选控制信道;侯选控制信道的数目是盲检测的最大次数,并且,侯选控制信道的数目大于CCE的数目;收发两端可以规定好几种组合,例如:有1个、2个、4个、8个CCE组合在一起作为侯选控制信道,每种组合分别对应不同编码速率。其中,在频域连续L个子载波叫做CCE,CCE可以包括DL grant和UL grant;所有的CCE都是QPSK调制;每个控制信道是由一个CCE或多个CCE组合构成;指示几个OFDM符号用于控制信道的即为PCFICH,与CCE独立;PHICH也与CCE独立。
具体监测过程是这样:在演进基站eNode-B端,先将每个UE的控制信息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再进行四相移相键控(QPSK)调制,然后进行控制信道单元(CCE,Control channels elements)到RE的映射,最后进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后发射出去。假设此时控制信道由32个CCE构成,那么,接收端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后,UE从组合为1个CCE开始进行盲检测,即:分别对CCE0、CCE1、...、CCE31进行盲检测,如果用户设备标识(UE_ID)没有监听成功,则对组合为2个CCE进行盲检测,即:分别对[CCE0 CCE1]、[CCE2 CCE3]、...、[CCE30 CCE31]依次类推,进行盲检测,如果在整个盲检测过程中都没有监听到与自己相匹配的UE_ID,说明此时没有属于自己的控制信令下达,则UE切换到睡眠模式;如果监听到与自己相匹配的UE_ID,则按照控制信令解调出对应的业务信息。
B3G/4G的研究目标是汇集蜂窝、固定无线接入、游牧、无线区域网络等接入系统,结合全IP网络,在高速和低速移动环境下,分别为用户提供峰值速率达100Mbps以及1Gbps的无线传输能力,并且,实现蜂窝系统、区域性无线网络、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的无缝衔接,进而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其他任何人实现任何方式的通信”。中继(Relay)技术既可以增加小区的覆盖,也可以增加小区容量,因此可作为一项有效的措施应用起来。
在采用带内中继(inband-Relay),即eNode-B到Relay链路和Relay到UE链路均运作在相同的频率资源上时,因为带内Relay发射机会对自己的接收机产生自干扰,所以eNode-B到Relay链路和Relay到UE链路同时在相同的频率资源上是不可能的,除非有足够的信号分离和天线隔离度。相应的,Relay也不可能在接收UE所发射的数据的同时再给eNode-B发射信息。
依照目前LTE系统中的规定:一个10ms无线帧(frame)由10个1ms的子帧(subframe)构成,可包括单播(Unicast)和多播广播(Multicast Broadcast)。其中,在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方式时,#0、#5子帧用作发射同步信号,而#4、#9子帧用作寻呼(paging);在时分双工(TDD,TimeDivision Duplex)方式时,#0、#5子帧用作发射同步信号,而#1、#6子帧用作寻呼paging。也就是说,对于FDD{#0、#4、#5、#9}子帧,TDD{#0、#1、#5、#6}子帧有上述特殊用途,所以,不能用于多播广播单频网络(MBSFN subframe,Multicast Broadcast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的分配,即:在一个无线帧中可分配的MBSFN subframe最多为六个子帧。
一种可能的收发干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使Relay在接收来自eNode-B的数据时,不向UE进行发射操作。具体来说,需要在Relay到UE链路增加间隔(gap),通过配置MBSFN subframe用于Relay subframe,使得UE在gap时间范围内不进行任何接收/发射操作,而Relay在gap时间范围内完成发射到接收的切换,切换完成后,再在后面的OFDM符号接收来自eNode-B的数据。
目前,在LTE中采用MBSFN subframe用于Relay subframe,其具体的方式是:多媒体控制实体(MCE,MBMS Control Entity)先给eNode-B配置可用的MBSFN subframe,eNode-B再在这些可用的MBSFN subframe中配置可用的Relay subframe。因此,在下行时,Relay先在前1、或2个OFDM符号给其下属UE发射控制信息,包括上行发射数据反馈信息ACK/NACK(Acknowlegment/Negative Acknowlegment)和上行授权信息UL grant。
由于在下行时中继节点(RN,Relay Node)先在前1、或2个OFDM符号给其下属UE发射控制信息,而eNode-B是在前1、或2、或3、或4个OFDM符号给其直传UE发射控制信息,因此,RN无法在前1、或2个OFDM符号内准确接收eNode-B到RN链路的控制信息。
现有技术中,对于MBSFN subframe作为Relay subframe的研究是一个热点,但迄今为止,只有基站到用户终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而eNode-B到中继节点链路具体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仍然是空白,尚未有人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致使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无法以合适的方式传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能实现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的传输,进而使中继节点能准确接收基站控制信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方法,包括:
根据控制信息承载方式确定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R-PCFICH及映射方式,将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以确定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承载传输。
上述方案中,以资源块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时,所确定的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为:所述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无R-PCFICH,且不在频率方向上映射。
其中,所述资源块进一步承载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块的数量和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时,所确定的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为:所述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由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来决定。
上述方案中,以频率资源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时,所确定的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为:所述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相同或不同。
其中,所述频率资源为:可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控制信息的部分频率资源中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映射子载波组对应的部分频率资源。所述频率资源进一步承载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控制信息的其它频率资源的数量和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相同为: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相同。
上述方案中,所述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不同为:由码率不同引起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不同;所述码率为1/12、或1/16、或1/24。或者,所述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不同为:由调制方式不同引起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不同;所述调制方式为:四相移相键控QPSK、或16正交振幅调制QAM、或64QAM。或者,所述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不同为:由PCFICH原始信息比特数不同引起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不同;所述原始信息比特数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上述方案中,基站和中继节点根据系统中小区标识和总的资源块数量、或根据系统中小区标识和子帧号,确定可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控制信息的频率资源的数量和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频率资源为:频率资源连续的集中式频率资源、或频率资源离散的分布式频率资源。
上述方案中,所述映射具体为:将R-PCFICH原始信息编码,经比特级加扰以及调制后得到8、或12、或16个星座符号;将每四个星座符号一组,对应一个资源单元组,并将各组星座符号映射到对应的资源单元组上,各组星座符号在资源单元组上均匀分布。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装置,包括:R-PCFICH及映射方式确定模块、控制信息传输模块;其中,
所述R-PCFICH及映射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息承载方式确定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并通知控制信息传输模块;
所述控制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以确定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承载传输。
本发明所提供的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明确给出了在不同控制信息承载方式下,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如何传输,即中继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如何实现,不仅弥补了基站到中继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的空白,实现了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控制信息的传输;而且,信道结构及映射方式简单、易于实现。
本发明中继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在控制信息传输时,能准确指示承载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的数量及位置等信息,使得中继节点能够根据指示信息正确接收来自基站控制信息。并且,本发明中继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可采用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PCFICH及映射相同或不同的方式,也就是说,中继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与基站到用户终端的路PCFICH及映射是相关的,因此,能保证后向兼容性,即兼容LTE系统。
本发明中继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分别对应不同的承载方式,如:以资源块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或以OFDM符号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或以频率资源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中继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在具体实现时,可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如QPSK、16正交振幅调制(QAM)、64QAM;还可以采用不同的码率、不同数量的原始信息比特等等;总之,实现方式更灵活、多样,适用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资源块、频率资源、子载波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资源块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控制信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OFDM符号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控制信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集中式频率资源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控制信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分布式频率资源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控制信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控制信息承载方式确定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将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以确定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承载传输;相应的,中继节点接收传输的控制信息。
这里,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承载方式主要有三种:以资源块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以OFDM符号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以频率资源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
对应不同的控制信息承载方式,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不同。具体的,以资源块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是:在资源块上承载控制信息,同时资源块还可以承载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块的数量和位置信息,所述数量和位置信息采用现有LTE系统中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这种承载方式下,由于除了前三个OFDM符号用于承载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物理控制信道(PDCCH)以外,其余所有OFDM符号均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PDCCH(R-PDCCH),因此不需要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也就是说,没有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且不用在频率方向上映射。
以OFDM符号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是: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由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来决定,也就是说,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采用何种PCFICH及映射方式,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就采用何种R-PCFICH及映射方式。因为基站知道自身到用户终端链路所采用的PCFICH及映射方式,所以,到中继节点链路就采用相同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即可。
以频率资源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又包含两种方式:
第一种,采用可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控制信息的部分频率资源中,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映射子载波组对应的部分频率资源承载控制信息,同时,所述部分频率资源还可以承载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控制信息的频率资源的数量和位置信息,所述数量和位置信息采用现有LTE系统中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这种承载方式下,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可以采用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相同的方式、或不同的方式。
其中,所述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相同的方式是指: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相同。
所述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不同的方式是指: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不同,具体可包括由码率、和/或调制方式、和/或原始信息比特数量不同,而引起的频率方向上映射方式的不同。这里,码率可以是1/12、1/16、1/24;调制方式可以是QPSK、16QAM、64QAM;原始信息比特数可以是2bits、3bits、4bits,2bits表示可以有4种配置,3bits表示可以有8种配置,4bits表示可以有16种配置,所有配置可使用其中若干种或全部。
第二种,采用基站和中继节点根据系统中小区标识(ID)和总的资源块数量、或根据系统中小区ID和子帧号,确定的可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控制信息的频率资源的数量和位置。这种承载方式下,对于集中式频率资源的情况,将原有公式中的NRB DL变小为NRB DL;对于分布式频率资源的情况,先将所有分布式频率资源看作集中式频率资源的情况,再将原有公式中的NRB DL变小为NRB DL;其中,NRB DL表示目前分配的用于承载中继链路控制信息的频率资源个数。
图1给出了资源块、子载波以及频率资源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横向是频率域(frequency domain),也称频率方向;纵向为时间域(time domain),也称时间方向。图1中每个方格为一个子载波,如点填充的方格代表任意一个子载波;资源块是指在频率方向上占用的若干个子载波,例如12个子载波,在时间方向上占用一个时隙或一个子帧的全部OFDM符号,图1中黑色框内所示的区域表示一个资源块;频率资源是指OFDM符号内的集中式或分布式的若干个子载波,例如12个子载波,图1中斜线填充部分所示区域为频率资源。
其中,频率资源分为集中式频率资源、分布式频率资源,所谓集中式频率资源是指连续的频率资源;所谓分布式频率资源是指离散的频率资源。
在LTE系统中,以原始信息比特数为2bits、调制方式为QPSK为例,R-PCFICH的产生过程具体为:将2bits的R-PCFICH原始信息编码成32bits,经比特级加扰后进行QPSK调制,得到16个星座符号。通常,多天线处理时,将每个天线上的16个星座符号映射到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内,16个星座符号每四个分为一组,分别对应一个资源单元组(REG,Resource ElementGroup),并采用如下方式进行映射:
R-PCFICH(0-3)星座符号映射到以k=k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4-7)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091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8-11)星座符号映射到以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12-15)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093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其中, k = k mod N RB DL N sc RB , k ‾ = ( N sc RB / 2 ) · ( N ID cell mod 2 N RB DL ) , k为星座符号映射的起始位置,NRB DL为系统中下行资源块的数量,Nsc RB为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NID cell为小区物理层小区标识(PCID,physical-layer cell identity)。
以R-PCFICH(12-15)为例,其星座映射的计算过程如下,其他公式的计算过程同理:首先,NID cell对2NRB DL求模,再乘以(Nsc RB/2)得到k;其次,对3NRB DL/2的结果进行向下取整,之后乘以(Nsc RB/2),再加上k,得到k;最后,k对NRB DLNsc RB求模,得到最终的k。其中,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01
表示向下取整。
以上仅为一种映射方式的举例,相当于将带宽资源平均分为四份,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映射方式,只要各组星座符号能在REG上均匀分布即可。
本发明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根据控制信息承载方式确定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
步骤202:将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以确定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承载传输。
进一步的,中继节点接收基站传输的控制信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分别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中各种中继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的技术实现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以资源块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具体承载方式如图3所示。图3中,最上方三个横向矩形区域分别表示子帧的前三个OFDM符号,即:符号1、符号2、符号3,其中,点填充的区域用于承载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DCCH;横线填充的区域用于承载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图3中,斜线填充的区域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具有指示功能的R-PDCCH;网格填充的区域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DCCH;空白填充的区域用于承载业务信息的资源块。
如图3所示,每个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部分频率资源用于承载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即横线填充的区域;前三个OFDM符号用于承载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DCCH,即点填充的区域。资源块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DCCH,如斜线填充和网格填充的区域,其中,某个资源块也承载其它承载控制信息的资源块的数量和位置信息。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也不存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以OFDM符号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并且,R-PCFICH原始信息占用2bits、码率为1/16、采用QPSK调制方式,具体承载方式如图4所示。图4中,最上方三个横向矩形区域分别表示子帧的前三个OFDM符号,即:符号1、符号2、符号3,其中,点填充的区域用于承载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DCCH;横线填充的区域用于承载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图4中,网格填充的区域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DCCH;斜线填充的区域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空白填充的区域用于承载业务信息的资源块。
如图4所示,每个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部分频率资源用于承载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即横线填充的区域;前三个OFDM符号用于承载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DCCH,即点填充的区域。OFDM符号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DCCH,如网格填充的区域,R-PDCCH所占用的OFDM符号位于PDCCH所占用的OFDM符号后面,即第4个和第5个OFDM符号。
本实施例中,R-PCFICH的产生过程为:先将2bits的R-PCFICH信息编码成32bits,此时码率为1/16;再进行QPSK调制得到16个星座符号,每四个星座符号分别对应一个REG,那么,R-PCFICH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如下:
R-PCFICH(0-3)星座符号映射到以k=k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4-7)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11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8-11)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12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12-15)星座符号映射到以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其中, k = k mod N RB DL N sc RB , k ‾ = ( N sc RB / 2 ) · ( N ID cell mod 2 N RB DL ) , k为星座符号映射的起始位置,NRB DL为系统中下行资源块的数量,Nsc RB为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NID cell为小区PCID。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以频率资源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且采用集中式频率资源;R-PCFICH原始信息占用2bits、码率为1/16、采用QPSK调制方式,具体承载方式如图5所示。图5中,最上方三个横向矩形区域分别表示子帧的前三个OFDM符号,即:符号1、符号2、符号3,其中,点填充的区域用于承载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DCCH;横线填充的区域用于承载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图5中,斜线填充的区域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具有指示功能的R-PDCCH;网格填充的区域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DCCH;空白填充的区域用于承载业务信息的资源块。
如图5所示,每个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部分频率资源用于承载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即横线填充的区域;前三个OFDM符号用于承载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DCCH,即点填充的区域。集中式频率资源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DCCH,如网格填充的区域,R-PDCCH所占用的频率资源位于PDCCH所占用OFDM符号后面的OFDM符号中,即第4个和第5个OFDM符号中的频率资源。
本实施例中,R-PCFICH的产生过程为:先将2bits的R-PCFICH信息编码成32bits,此时码率1/16;再进行QPSK调制得到16个星座符号,每四个星座符号分别对应一个REG,那么,R-PCFICH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如下:
R-PCFICH(0-3)星座符号映射到以k=k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4-7)星座符号映射到以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8-11)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22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12-15)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31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其中, k = k mod N RB DL ‾ N sc RB , k ‾ = ( N sc RB / 2 ) · ( N ID cell mod 2 N RB DL ‾ ) , k为星座符号映射的起始位置,NRB DL为集中式频率资源的数量,Nsc RB为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NID cell为小区PCID。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以频率资源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且采用分布式频率资源;R-PCFICH原始信息占用2bits、码率为1/16、采用QPSK调制方式,具体承载方式如图6所示。图6中,最上方三个横向矩形区域分别表示子帧的前三个OFDM符号,即:符号1、符号2、符号3,其中,点填充的区域用于承载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DCCH;横线填充的区域用于承载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图6中,斜线填充的区域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具有指示功能的R-PDCCH;网格填充的区域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DCCH;空白填充的区域用于承载业务信息的资源块。
如图6所示,每个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部分频率资源用于承载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即横线填充的区域;前三个OFDM符号用于承载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DCCH,即点填充的区域。分布式频率资源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DCCH,如网格填充的区域,R-PDCCH所占用的频率资源位于PDCCH所占用OFDM符号后面的OFDM符号中,即第4个和第5个OFDM符号中的频率资源。
本实施例中,R-PCFICH的产生过程为:先将2bits的R-PCFICH信息编码成32bits,此时码率1/16;再进行QPSK调制得到16个星座符号,每四个星座符号分别对应一个REG,那么,R-PCFICH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如下:
R-PCFICH(0-3)星座符号映射到以k=k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4-7)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34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8-11)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41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12-15)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42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其中, k = k mod N RB DL ‾ N sc RB , k ‾ = ( N sc RB / 2 ) · ( N ID cell mod 2 N RB DL ‾ ) , k′为星座符号映射的起始位置,NRB DL为分布式频率资源的数量,Nsc RB为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NID cell为小区PCID。
实施例五:
基于实施例二、三、四,如果R-PCFICH原始信息仍占用2bits、仍采用QPSK调制方式,但码率变为1/12,则R-PCFICH的产生过程变为:先将2bits的R-PCFICH信息编码成24bits,此时码率1/12;再进行QPSK调制得到12个星座符号,每四个星座符号分别对应一个REG。那么,R-PCFICH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变为:
R-PCFICH(0-3)星座符号映射到以k=k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4-7)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45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8-11)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46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其中, k = k mod N RB DL N sc RB , k ‾ = ( N sc RB / 2 ) · ( N ID cell mod 2 N RB DL ) , k为星座符号映射的起始位置,NRB DL为系统中下行资源块的数量,Nsc RB为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NID cell为小区PCID。
或者,当采用频率资源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时,R-PCFICH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变为:
R-PCFICH(0-3)星座符号映射到以k=k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4-7)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49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8-11)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51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其中, k = k mod N RB DL ‾ N sc RB , k ‾ = ( N sc RB / 2 ) · ( N ID cell mod 2 N RB DL ‾ ) , k为星座符号映射的起始位置,NRB DL为集中式或分布式频率资源的数量,Nsc RB为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NID cell为小区PCID。
实施例六:
基于实施例二、三、四,如果R-PCFICH原始信息仍占用2bits、码率仍为1/16,调制方式变为16QAM,则R-PCFICH的产生过程变为:先将2bits的R-PCFICH信息编码成32bits,此时码率1/16;再进行16QAM调制得到8个星座符号,每四个星座符号分别对应一个REG。那么,R-PCFICH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变为:
R-PCFICH(0-3)星座符号映射到以k=k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4-7)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54
k = k ‾ + N RB DL · N sc RB / 2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其中, k = k mod N RB DL N sc RB , k ‾ = ( N sc RB / 2 ) · ( N ID cell mod 2 N RB DL ) , k为星座符号映射的起始位置,NRB DL为系统中下行资源块的数量,Nsc RB为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NID cell为小区PCID。
或者,当采用频率资源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时,R-PCFICH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变为:
R-PCFICH(0-3)星座符号映射到以k=k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4-7)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58
k = k ‾ + N RB DL ‾ · N sc RB / 2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其中, k = k mod N RB DL ‾ N sc RB , k ‾ = ( N sc RB / 2 ) · ( N ID cell mod 2 N RB DL ‾ ) , k为星座符号映射的起始位置,NRB DL为集中式或分布式频率资源的数量,Nsc RB为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NID cell为小区PCID。
实施例七:
基于实施例二、三、四,如果R-PCFICH原始信息仍占用2bits,码率变为1/24,调制方式变为64QAM,则R-PCFICH的产生过程变为:先将2bits的R-PCFICH信息编码成48bits,此时码率1/24;再进行64QAM调制得到8个星座符号,每四个星座符号分别对应一个REG。那么,R-PCFICH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变为:
R-PCFICH(0-3)星座符号映射到以k=k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4-7)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61
k = k ‾ + N RB DL · N sc RB / 2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其中, k = k mod N RB DL N sc RB , k ‾ = ( N sc RB / 2 ) · ( N ID cell mod 2 N RB DL ) , k为星座符号映射的起始位置,NRB DL为系统中下行资源块的数量,Nsc RB为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NID cell为小区PCID。
或者,当采用频率资源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时,R-PCFICH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变为:
R-PCFICH(0-3)星座符号映射到以k=k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4-7)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65
k = k ‾ + N RB DL ‾ · N sc RB / 2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其中, k = k mod N RB DL ‾ N sc RB , k ‾ = ( N sc RB / 2 ) · ( N ID cell mod 2 N RB DL ‾ ) , k为星座符号映射的起始位置,NRB DL为集中式或分布式频率资源的数量,Nsc RB为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NID cell为小区PCID。
实施例八:
基于实施例二、三、四,如果R-PCFICH原始信息仍占用2bits,码率变为1/12,调制方式变为64QAM,则R-PCFICH的产生过程变为:先将2bits的R-PCFICH信息编码成24bits,此时码率1/12;再进行64QAM调制得到4个星座符号,每四个星座符号分别对应一个REG。那么,R-PCFICH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变为:
R-PCFICH(0-3)星座符号映射到以k=k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其中, k = k mod N RB DL N sc RB , k ‾ = ( N sc RB / 2 ) · ( N ID cell mod 2 N RB DL ) , k为星座符号映射的起始位置,NRB DL为系统中下行资源块的数量,Nsc RB为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NID cell为小区PCID。
或者,当采用频率资源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时,R-PCFICH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变为:
R-PCFICH(0-3)星座符号映射到以k=k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其中, k = k mod N RB DL ‾ N sc RB , k ‾ = ( N sc RB / 2 ) · ( N ID cell mod 2 N RB DL ‾ ) , k为星座符号映射的起始位置,NRB DL为集中式或分布式频率资源的数量,Nsc RB为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NID cell为小区PCID。
实施例九:
基于实施例二、三、四,如果R-PCFICH原始信息占用3bits,码率仍为1/16,调制方式变为16QAM,则R-PCFICH的产生过程变为:先将3bits的R-PCFICH信息编码成48bits,此时码率1/16;再进行16QAM调制得到12个星座符号,每四个星座符号分别对应一个REG。那么,R-PCFICH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变为:
R-PCFICH(0-3)星座符号映射到以k=k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4-7)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75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8-11)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76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其中, k = k mod N RB DL N sc RB , k ‾ = ( N sc RB / 2 ) · ( N ID cell mod 2 N RB DL ) , k为星座符号映射的起始位置,NRB DL为系统中下行资源块的数量,Nsc RB为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NID cell为小区PCID。
或者,当采用频率资源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时,R-PCFICH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变为:
R-PCFICH(0-3)星座符号映射到以k=k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4-7)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81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8-11)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82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其中, k = k mod N RB DL ‾ N sc RB , k ‾ = ( N sc RB / 2 ) · ( N ID cell mod 2 N RB DL ‾ ) , k为星座符号映射的起始位置,NRB DL为集中式或分布式频率资源的数量,Nsc RB为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NID cell为小区PCID。
实施例十:
基于实施例二、三、四,如果R-PCFICH原始信息占用4bits,码率变为1/24,调制方式变为64QAM,则R-PCFICH的产生过程变为:先将4bits的R-PCFICH信息编码成96bits,此时码率1/24;再进行64QAM调制得到16个星座符号,每四个星座符号分别对应一个REG。那么,R-PCFICH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变为:
R-PCFICH(0-3)星座符号映射到以k=k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4-7)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85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8-11)星座符号映射到以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12-15)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87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其中, k = k mod N RB DL N sc RB , k ‾ = ( N sc RB / 2 ) · ( N ID cell mod 2 N RB DL ) , k为星座符号映射的起始位置,NRB DL为系统中下行资源块的数量,Nsc RB为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NID cell为小区PCID。
或者,当采用频率资源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时,R-PCFICH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变为:
R-PCFICH(0-3)星座符号映射到以k=k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4-7)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91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8-11)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92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R-PCFICH(12-15)星座符号映射到以
Figure G2009100853605D00193
为起始位置的REG上。
其中, k = k mod N RB DL ‾ N sc RB , k ‾ = ( N sc RB / 2 ) · ( N ID cell mod 2 N RB DL ‾ ) , k为星座符号映射的起始位置,NRB DL为集中式或分布式频率资源的数量,Nsc RB为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NID cell为小区PCID。
实施例十一:
基于实施例二、三、四,R-PCFICH原始信息比特的数量可以分别为2bits、3bits、4bits。
当原始信息比特数量为2bits时,对应的二进制为“00”、“01”、“10”、“11”,可分别表示有1个、2个、3个、4个OFDM符号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
当原始信息比特数量为3bits时,对应的二进制为“000”、“001”、“010”、“011”、“100”、“101”、“110”、“111”,可分别表示有1个、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OFDM符号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
当原始信息比特数量为4bits时,对应的二进制为“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1010”、“1011”、“1100”、“1101”、“1110”、“1111”,可分别表示有1个、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11个、12个、13个、14个、15个、16个OFDM符号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
为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装置,包括:R-PCFICH及映射方式确定模块、控制信息传输模块;其中,
所述R-PCFICH及映射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息承载方式确定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并通知控制信息传输模块;
所述控制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以确定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承载传输。
这里,所述的控制信息承载方式为:以资源块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或以OFDM符号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以频率资源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相应的,所确定的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为:所述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无R-PCFICH,且不在频率方向上映射;或者,所述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由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来决定;或者,所述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相同或不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根据控制信息承载方式确定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R-PCFICH及映射方式,将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以确定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承载传输,其中:
以资源块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时,所确定的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为:所述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无R-PCFICH,且不在频率方向上映射;
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时,所确定的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为:所述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由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来决定;
以频率资源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时,所确定的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为:所述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相同或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块进一步承载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块的数量和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资源为:可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控制信息的部分频率资源中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映射子载波组对应的部分频率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资源进一步承载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控制信息的其它频率资源的数量和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相同为: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不同为:由码率不同引起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不同;
所述码率为1/12、或1/16、或1/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不同为:由调制方式不同引起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不同;
所述调制方式为:四相移相键控QPSK、或16正交振幅调制QAM、或64QA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不同为:由PCFICH原始信息比特数不同引起在频率方向上的映射方式不同;
所述原始信息比特数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频率资源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时,基站和中继节点根据系统中小区标识和总的资源块数量、或根据系统中小区标识和子帧号,确定可用于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控制信息的频率资源的数量和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资源为:频率资源连续的集中式频率资源、或频率资源离散的分布式频率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频率资源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时,所述映射具体为:将R-PCFICH原始信息编码,经比特级加扰以及调制后得到8、或12、或16个星座符号;将每四个星座符号一组,对应一个资源单元组,并将各组星座符号映射到对应的资源单元组上,各组星座符号在资源单元组上均匀分布。
12.一种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R-PCFICH及映射方式确定模块、控制信息传输模块;其中,
所述R-PCFICH及映射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息承载方式确定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并通知控制信息传输模块;
所述控制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以确定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承载传输,其中:
以资源块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时,所确定的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为:所述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无R-PCFICH,且不在频率方向上映射;
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时,所确定的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为:所述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由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来决定;
以频率资源承载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控制信息时,所确定的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为:所述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R-PCFICH及映射方式,与基站到用户终端链路的PCFICH及映射方式相同或不同。
CN200910085360.5A 2009-05-21 2009-05-21 一种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958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5360.5A CN101895854B (zh) 2009-05-21 2009-05-21 一种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5360.5A CN101895854B (zh) 2009-05-21 2009-05-21 一种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95854A CN101895854A (zh) 2010-11-24
CN101895854B true CN101895854B (zh) 2014-07-02

Family

ID=43104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536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95854B (zh) 2009-05-21 2009-05-21 一种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958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1727A (zh) * 2011-07-20 2013-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2904851A (zh) * 2011-07-26 2013-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pcfich映射的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7309A (zh) * 2008-01-08 2008-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hich到物理子载波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KR20080099771A (ko) * 2007-05-10 2008-1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본 코드 반복 방식에 의한 긴 코드 생성 방법 및 이를이용한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CN101309523A (zh) * 2008-06-23 2008-1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的方法
JP2009049579A (ja) * 2007-08-15 2009-03-05 Kddi Corp 無線端末装置及び無線基地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99771A (ko) * 2007-05-10 2008-1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본 코드 반복 방식에 의한 긴 코드 생성 방법 및 이를이용한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JP2009049579A (ja) * 2007-08-15 2009-03-05 Kddi Corp 無線端末装置及び無線基地局装置
CN101217309A (zh) * 2008-01-08 2008-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hich到物理子载波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1309523A (zh) * 2008-06-23 2008-1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and Mapping Pattern of Backhaul Link.《TSG-RAN WG1 #56bis,R1-091424》.2009, *
3GPP.Design of Backhaul Control Channel for Type I Relay in LTE-A.《3GPP TSG RAN WG1 #57,R1-091990》.200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95854A (zh) 2010-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11821B2 (en) Search space for ePDCCH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n OFDM-base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471303C1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передачи канала управления релейно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US10530462B2 (en) Relay node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a signal from a base st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4844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37724B2 (en) Relay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824865B1 (en) Search space for non-interleaved R-PDCCH
KR101587458B1 (ko) 중계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참조 심볼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JP579279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リレーノードに制御チャネル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EP2372927A2 (en) Method of allocating resource for relay
CN101964676B (zh) 中继链路下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基站及中继站
CN102281520B (zh) 一种回程链路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配置指示方法及系统
CN101908955A (zh) 一种回程链路下行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KR20140032705A (ko) 이종 복식 기지국간 주파수 집적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8353058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终端进行数据解码的方法和设备
CN107820318A (zh) 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EP2802099B1 (en) Control method and node for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95993B (zh) 一种信道复用及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95496A (zh) 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1895854B (zh) 一种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KR20180049771A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다양한 서비스 지원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180049777A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다양한 서비스 지원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