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3188A - 发光元件构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发光元件构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3188A
CN102263188A CN2010101935037A CN201010193503A CN102263188A CN 102263188 A CN102263188 A CN 102263188A CN 2010101935037 A CN2010101935037 A CN 2010101935037A CN 201010193503 A CN201010193503 A CN 201010193503A CN 102263188 A CN102263188 A CN 102263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component
optical element
assembling structure
frame memb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935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睿达
杨秀玉
郭晃祯
吴玫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PEC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PEC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PEC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UPEC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1935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631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63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31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包括基板、至少一边框件、至少一发光元件及光学件。边框件固设于基板上的预定范围的外缘,发光元件固设于基板的预定范围中,光学件固设于边框件,发光元件发光至光学件后射出。

Description

发光元件构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尤其涉及发光二极管的构装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是冷光源,具有节省能源、损耗低、快速启动、无汞及寿命长的特性。自二十世纪末突破了蓝光发光二极管技术障碍之后,就逐渐发展出可发出高亮度光源的各色发光二极管,并且广大应用在显示器、投影机、照明设备等各种产品上,因此发光二极管是目前备受瞩目的光源。
然而由于需要同时建构光、电两种通道才可使发光二极管正常作动,使得发光二极管的构装形式与一般半导体产品有所不同。请参考图1,其显示传统发光二极管构装结构。发光二极管2固定设置在基板1上后,将已经加工成形的透光元件3覆盖在基板1和发光二极管2之上,并与基板1紧密粘合后完成此构装结构。为了光通透性及稳定性等考虑,通常会使用玻璃材料作出透光元件3,其制作过程大约是先制作出透光元件3的平板主体31后再以成形技艺加工制出侧缘32等细部结构,但是玻璃的加工难度相当高,加工过程中也容易产生缺陷,故有技艺门槛高、生产成本高及良率低等问题。
因此,目前仍需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其中所使用的光学件可省略困难的加工程序,并提供优异的光学效果。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包括基板、至少一边框件、至少一发光元件及光学件。边框件固设于基板上的预定范围的外缘,发光元件固设于基板的预定范围中,光学件固设于边框件,发光元件发光至光学件后射出。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包括基板、发光元件、光学件及至少一边框件。发光元件固设于基板上,光学件在发光元件上方,以供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线由光学件射出,边框件固设于基板上的预定范围的外缘以支持光学件。
上述边框件的数量并无限制,可为多件成组、一体成形或其他形式,外形上优选包括凹槽,以供光学件容置于凹槽中形成固设的关系。由于光学件优选是不借重技术困难度高的成形加工过程,仅简单制作为透光平板、光学导光管或光学导光柱,其底部的侧边棱线的外形为直角,因此凹槽的外形优选为直角凹槽,以容置光学件的侧边棱线。另为了达到优选的密封效果,边框件的设置方式优选是包围环绕预定区域,且边框件与基板之间或光学件与边框件之间优选经由粘合胶形成固设关系,粘合胶的材料并无限制,端视此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应用环境或制作规格,举例来说,粘合胶可为硅胶、环氧树脂或其他粘合材料。
是故,本发明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经由边框件固设于基板上形成发光元件构装结构的侧向结构,因此所使用的光学件无需经由困难的成形工序形成额外的细部结构,并可提供优异、稳定的发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传统发光二极管构装结构。
图2显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显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显示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显示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6显示依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乃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乃为本创作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元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元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元件。
首先请一并参考图2及图3,其中图2显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显示第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俯视示意图。如图中所示,发光元件构装结构100包括基板110、边框件120、发光元件130及光学件140。在此需注意的是,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学件140示例为平板形透光元件,且其边缘与边框件120重合,故在图3中并未示出。在此示例的基板110为陶瓷基板,然而,基板110无需限制于此,其亦可为金属或其他材质制作的基板110。又,边框件120的外形无需限制为方框或圆框,数量及材料等特性亦无需限制,此处虽以一体成形的陶瓷方框为例,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由多个金属构件组成。边框件120固设于基板110上的预定范围112的外缘,并且包围环绕在预定范围112之外,因此定义出预定范围112的边界,以作为支持光学件140之用。在此预定范围112中,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发光元件130,在本实施例中是以一个发光元件130为例,发光元件130优选是发光二极管或其他光电元件,因此发光元件130与基板110之间形成电通路,使得发光元件130获得电能而可正常操作发出光。边框件120的上方固设有光学件140,此处所使用的光学件140为玻璃材料制作的透光平板,因此其侧边棱线142皆为直角,光学件140的尺寸优选是至少与边框件120相当,甚至稍大亦可。为了维持优选的密封效果,边框件120与基板110之间或光学件140与边框件120之间是经由粘合胶(图中未示)形成固设的连接关系,此粘合胶举例来说可为硅胶或环氧树脂(epoxy)。发光元件130发光至光学件140后,光学件140形成品质优良且稳定性佳的光通路使光射出。
另请参考图4,其显示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俯视示意图。为了简明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仅说明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差异,本实施例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200中构装了多个发光元件130,且发光元件130是排列成阵列形式。
另请一并参考图5及图6,其中图5显示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剖面示意图,图6显示依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剖面示意图。如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较,其特点主要在于本实施例的边框件320包括凹槽322以容置光学件140。在此需注意的是,由于对应位置的契合性会影响密封效果,边框件320的凹槽322与光学件140的外形优选是互相对应,举例来说,此处所使用的光学件140为玻璃材料制作的透光平板,其与光学件140固设端的侧边棱线142皆为直角,因此凹槽322为直角凹槽,以紧密贴合光学件140的侧边棱线142,达到较完善的密封效果。
此外,在图6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光学件440可为光学导光管、光学导光柱或具有其他如散射、均匀度或其他光学性质的光学元件。此处虽仅以光学导光管为例,但可知与第三实施例类似地,光学件440的底部442是容置于边框件320的凹槽322中,达成固设的关系,而无需经繁琐困难的加工工序作出额外的细部结构。
因此,本发明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经由边框件固设于基板上形成发光元件构装结构的侧向结构,因此所使用的光学件无需经由困难的成形工序形成额外的细部结构,并可提供优异、稳定的发光效果。
以上叙述依据本发明多个不同实施例,其中各项特征可以单一或不同结合方式实施。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揭露为阐明本发明原则的具体实施例,应不拘限本发明于所揭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言之,先前叙述及其附图仅为本发明示范之用,并不受其限囿。其它元件的变化或组合皆可能,且不悖于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至少一边框件,固设于所述基板上的预定范围的外缘;
至少一发光元件,固设于所述基板的所述预定范围中;以及
光学件,固设于所述边框件,所述发光元件发光至所述光学件后射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件包括凹槽,所述光学件容置于所述凹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直角凹槽,所述光学件的一侧边棱线亦为直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件包围环绕所述预定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件与所述基板之间或所述光学件与所述边框件之间是经由粘合胶形成固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件为透光平板、光学导光管或光学导光柱。
7.一种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发光元件,固设于所述基板上;
光学件,在所述发光元件上方,以供所述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线由所述光学件射出;以及
至少一边框件,固设于所述基板上的预定范围的外缘以支持所述光学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件包括凹槽,所述光学件容置于所述凹槽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直角凹槽,所述光学件的一侧边棱线亦为直角。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件与所述基板之间或所述光学件与所述边框件之间是经由粘合胶形成固设。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元件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件为透光平板、光学导光管或光学导光柱。
CN2010101935037A 2010-05-28 2010-05-28 发光元件构装结构 Pending CN1022631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935037A CN102263188A (zh) 2010-05-28 2010-05-28 发光元件构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935037A CN102263188A (zh) 2010-05-28 2010-05-28 发光元件构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3188A true CN102263188A (zh) 2011-11-30

Family

ID=45009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935037A Pending CN102263188A (zh) 2010-05-28 2010-05-28 发光元件构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6318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6266A (zh) * 2016-02-12 2017-08-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半导体发光器件封装件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9517A (zh) * 2003-09-19 2005-03-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及其方法
CN2882122Y (zh) * 2006-01-18 2007-03-21 北京市科通电子继电器总厂 陶瓷封装光-mos固体继电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9517A (zh) * 2003-09-19 2005-03-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及其方法
CN2882122Y (zh) * 2006-01-18 2007-03-21 北京市科通电子继电器总厂 陶瓷封装光-mos固体继电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6266A (zh) * 2016-02-12 2017-08-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半导体发光器件封装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56734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luorescent powde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module using fluorescent powder substrate
CN106094299A (zh) 显示装置
CN104965344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导光板的制造方法
CN103178190A (zh) 发光二极管光源及其封装方法
US9166125B2 (en) Comprehensive light-emitting diode device and lighting-module
CN203325387U (zh) 一种广告橱窗
CN102263188A (zh) 发光元件构装结构
CN105465663A (zh) 一种led球泡灯
CN101452920B (zh) 发光单元
CN203941668U (zh) 一种led模组显示板
CN203586083U (zh) 一种电视机和内光学膜片及其模具
CN201628173U (zh) 一种led灯具
CN109638137A (zh) 倒装led芯片及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02927655U (zh) Led背光源、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WO2023159690A1 (zh) 显示背板及移动终端
CN107331737B (zh) 一种led封装方法
CN103956357A (zh) 一种led灯丝的制造方法
CN203585952U (zh) 一种电视机和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2496613A (zh) Led封装和包括该led封装的背光模组
CN203585953U (zh) 一种电视机和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04666843U (zh) 一种双面结构的pc扩散灯板
CN204333016U (zh) Led灯丝
CN204011478U (zh) 一种无透镜的led直下式液晶模组
CN103760710B (zh) 一种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以及显示模组
CN220773385U (zh) 一种新型min LED背光支撑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