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1211A - 车窗饰条以及用于模制该车窗饰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窗饰条以及用于模制该车窗饰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1211A
CN102261211A CN201110081065XA CN201110081065A CN102261211A CN 102261211 A CN102261211 A CN 102261211A CN 201110081065X A CN201110081065X A CN 201110081065XA CN 201110081065 A CN201110081065 A CN 201110081065A CN 102261211 A CN102261211 A CN 102261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decorations bar
main body
double
window decora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10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61211B (zh
Inventor
和藤恭弘
小出麻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Ko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61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1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61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12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02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front, e.g. structure of the glazing, mounting of the glaz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3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stening means
    • B60J10/34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stening means using adhesives
    • B60J10/35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stening means using adhesives using adhesive tapes, e.g. double-sided ta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7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长的车窗饰条,该车窗饰条沿着与车身的窗框相接合的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设置并且通过双面带固定于该窗玻璃的后表面,所述车窗饰条包括:窗饰条主体,该窗饰条主体沿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设置;唇部,该唇部从所述窗饰条主体的端部朝着所述窗框的面向窗玻璃外周端表面的周壁部伸出;以及所述双面带,其中,将所述双面带贴合于窗饰条主体的带贴合表面,该带贴合表面面向所述窗玻璃的后表面,并且其中,所述双面带的侧缘的位置以及所述带贴合表面的在所述窗饰条主体的伸出有所述唇部的端部的相反一侧处的边缘的位置沿着所述窗饰条主体的纵向彼此一致。

Description

车窗饰条以及用于模制该车窗饰条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0年5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124846的优先权,其整个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各方面涉及一种长的车窗饰条,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该车窗饰条的方法,该车窗饰条沿与车身的窗框相连的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设置并且通过双面带固定于该窗玻璃的后表面。
背景技术
例如,现有技术描述了通过用双面带等沿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贴合窗饰条、将窗玻璃嵌合到具有粘接剂的窗框、以及将窗饰条的内周侧、窗框和窗玻璃之间的粘接剂硬化从而封堵窗玻璃与窗框之间的间隙来将机动车的窗玻璃(车窗玻璃)等粘合并固定于窗框(参见JP-A-2007-290525)。
在现有的窗玻璃中,有时,不透明着色层(例如,黑陶等)沿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形成,使得从窗玻璃的前侧不能透过该不透明着色层看见窗玻璃后侧的粘接剂、车身的内部材料等。
同时,通过减小窗饰条的宽度,该窗饰条的横截面积相应地减小,并且该窗饰条能够在重量上变轻。此外,通过减小窗饰条的宽度,在将窗饰条贴合到窗玻璃时,能够相应地将窗饰条在其宽度方向上的边缘的位置设定在窗玻璃的外周侧处。结果,可以使得设置在窗饰条内周侧中的粘接剂更靠近窗玻璃的外周侧,从而能够减小待经由粘接剂而与窗玻璃粘合的窗框的底壁部分(面向窗玻璃的后表面的部分)的宽度(即,能够使得窗框的底壁部分的内周缘靠近外周侧)。结果,能够使得车身的位于窗框内周附近的内部材料等更靠近窗玻璃的外周侧,从而能够使得用于隐藏内部材料等的不透明着色层更靠近窗玻璃的外周侧。结果,能够使得阻碍经由窗玻璃的可视性的不透明着色层的形成范围变窄(即,使得未形成不透明着色层的范围扩大),从而当经由窗玻璃从车辆内部观看时,能够扩大车辆外部的视野。
根据该构造,通过减小窗饰条的宽度,该窗饰条能够在重量上变轻,并且能够扩大经由窗玻璃的视野。因而,需要减小窗饰条的宽度。
然而,在通过双面带固定于窗玻璃后表面上的窗饰条中,由于双面带需要贴合在窗饰条的面向窗玻璃的后表面的贴合面上,所以为了减小窗饰条的宽度,需要减小窗饰条的带贴合表面的宽度。
窗饰条的带贴合表面的宽度需要大于等于双面带的宽度,但是由于在生产双面带方面的限制,难以将双面带的宽度设定为小于等于特定宽度。此外,当在使用将双面带引导至带贴合表面的预定位置处的带引导件的情况下,将双面带贴合在窗饰条的带贴合表面上的时候,由于需要例如通过在带贴合表面的两端留取大约1mm作为导引余量21b(见图8)而将双面带分别贴合在窗饰条的带贴合表面上,所以带贴合表面的宽度变得比双面带的宽度大了两端的导引余量(例如,大约2mm)。
在通过留取双面带的导引余量而将双面带贴合于带贴合表面的窗饰条中,带贴合表面的宽度尺寸比双面带的宽度大了两端的导引余量,并且难以减小带贴合表面的宽度以及减小窗饰条的宽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得能够减小窗饰条的带贴合表面的宽度以及减小窗饰条的宽度,并且满足使窗饰条轻量化或者扩大经由窗玻璃的视野的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长的车窗饰条,该车窗饰条沿着与车身的窗框相接合的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设置,并且通过双面带固定于该窗玻璃的后表面,该车窗饰条包括:窗饰条主体,沿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设置;唇部,从窗饰条主体的端部朝着窗框的面向窗玻璃外周端面的周壁部伸出;以及所述双面带,其中,所述双面带贴合于窗饰条主体的带贴合表面,该带贴合表面面向窗玻璃的后表面,并且其中,双面带的侧缘的位置以及所述带贴合表面的在所述窗饰条主体的伸出有所述唇部的端部的相反一侧处的边缘的位置沿着窗饰条主体的纵向彼此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制造长的车窗饰条的方法,该车窗饰条沿着与车身的窗框相接合的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设置,并且通过双面带固定于该窗玻璃的后表面,该车窗饰条包括:窗饰条主体,沿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设置;唇部,从窗饰条主体的端部朝着窗框的面向窗玻璃外周端面的周壁部伸出;以及所述双面带,并且使用窗饰条中间体来形成所述车窗饰条,该窗饰条中间体包括一对窗饰条主体以及一对唇部,并且该窗饰条中间体形成为其中各窗饰条主体的与伸出有唇部的端部相对的端部被连接在一起的形状,使得至少面向窗玻璃后表面的带贴合表面的边缘在接合部处相互接合,制造所述车窗饰条的方法包括:制备窗饰条中间体;将一条双面带贴合在窗饰条中间体的窗饰条主体的相应带贴合表面之上,以及沿着窗饰条主体的接合部分割所述窗饰条中间体和该条双面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长的车窗饰条,该车窗饰条沿着与车身的窗框相接合的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设置,并且通过双面带固定于该窗玻璃的后表面,该车窗饰条包括:窗饰条主体,沿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设置;唇部,从窗饰条主体的端部朝着窗框的面向窗玻璃外周端面的周壁部伸出;以及所述双面带,其中,所述双面带贴合于窗饰条主体的带贴合表面,该带贴合表面面向窗玻璃的后表面,并且其中,在形成所述双面带的侧缘以及所述带贴合表面的在所述窗饰条主体的伸出有所述唇部的端部的相反一侧处的边缘时,在窗饰条中间体和一条双面带彼此重叠的位置处切断用于形成车窗饰条的窗饰条中间体和该条双面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窗组合体的前视图;
图2是从图1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图3是窗饰条的制造设备的示意结构图;
图4是从下游侧示出了压出成型机的视图;
图5是从下游侧示出了带贴合机的带引导辊及其外周部的视图;
图6是从下游侧示出了分割机的视图;
图7是示出了其中将示例性实施例的窗饰条贴合到车身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了其中将现有技术的窗饰条贴合到车身的状态的剖视图;以及
图9是从下游侧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分割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描述使实施本发明的模式具体化的示例性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窗组合体13接合于在机动车的车身板11(见图2)中形成的前窗的窗框12。窗组合体13包括窗玻璃14(车窗玻璃),以及沿着窗玻璃14的后表面的外周缘(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上边缘和左右两侧边缘)设置的长的窗饰条15,并且该窗饰条15通过双面带16(也称为双面胶带或双面贴合带)而固定于窗玻璃14的后表面。此外,窗饰条15通过将沿着窗玻璃14的左侧边缘安装的窗饰条15b和沿着窗玻璃14的右侧缘安装的窗饰条15c连接于沿着窗玻璃14的上缘安装的窗饰条15a构造而成。此外,在窗玻璃14的后表面上,沿着窗玻璃14的外周缘以预定的宽度形成有不透明着色层17(例如,黑陶等)。由于该不透明着色层17,当从窗玻璃14的表面侧观看时,在窗玻璃14的外周缘的后侧处的(聚氨酯,urethane)密封剂25、车身的内部材料等被隐藏。
如图2所示,通过诸如橡胶或热塑合成树脂(包括热塑弹性体)这样的弹性聚合材料的压出成型,沿着窗玻璃14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设置的窗饰条主体18与唇部19一体地形成,该唇部19从窗饰条主体18朝着窗框12的面向窗玻璃14的外周端面的周壁部12a伸出,并且在窗饰条主体18的内部中,嵌入有收缩防止线20。
此外,双面带16贴合于窗饰条主体18的面相窗玻璃14后表面的带贴合表面21,并且沿着窗饰条主体18的纵向,双面带16的侧缘的位置与带贴合表面21的与唇部19相反一侧的边缘21a的位置基本相一致(即,双面带16贴合到带贴合表面21的与唇部19相反一侧的边缘21a上)。
在窗饰条主体18中,一体地设置有:形成有带贴合表面21的头部22,以及从该头部22朝着窗框12的面向窗玻璃14后表面的底壁部分12b伸出的腿部23。
窗饰条主体18(头部22和腿部23)例如是通过TPO(烯烃基热塑性弹性体)形成的,而唇部19是由比形成窗饰条主体18的TPO更软的TPO形成的,使得窗饰条主体18和唇部19分别具有合适的弹性。此外,在腿部23的前端部中,可以设置有比形成窗饰条主体18的TPO更软的TPO所形成的软部24。
窗饰条主体18可以由氯乙烯(vinyl chloride)形成,而唇部19可以由比窗饰条主体更软的氯乙烯基弹性体形成。此外,窗饰条主体18和唇部19可以由相同硬度的EPDM(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thylene-Propylene-Diene copolymer)形成。以这种方式,能够使得窗饰条主体18和唇部19分别具有合适的弹性。
通过沿着窗玻璃14的后表面的外周缘将双面带16贴合在窗饰条15(窗饰条主体18)的整个长度上,提供了一种窗组合体13,窗饰条15沿着窗玻璃14的后表面的外周缘粘合到该窗组合体13。在将窗组合体13贴合到窗框12的情况下,首先,将浆糊状的(聚氨酯)密封剂25(用于密封和粘合)排放到窗玻璃14的后表面的窗饰条15的内周侧。然后,通过将窗组合体13嵌合到窗框12并且使(聚氨酯)密封剂25硬化而使窗组合体13粘合并固定到窗框12。
接下来,将利用图3至图6来描述用于制造窗饰条15的装置和方法。
如图3所示,在制造窗饰条15的情况下,首先,通过压出成型机26,进行压出成型用于形成窗饰条15的窗饰条中间体27的压出成型过程(制备过程)。
如图4所示,窗饰条中间体27包括一对窗饰条主体18以及一对唇部19,并且该对窗饰条主体18的与唇部19相反一侧的端部形成为被接合部18a接合的形状。该对窗饰条主体18的带贴合表面21的边缘21a彼此接合。此外,窗饰条中间体27可以具有其中所述一对窗饰条主体18的头部22的与唇部19相反一侧的端部彼此接合的形状。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窗饰条中间体27形成为其中所述一对窗饰条主体18的各带贴合表面21接合成为连续平坦表面的形状。在压出成型机26中,设置有进行窗饰条中间体27的压出成型的压出成型模28,并且在连续地为压出成型模28供应收缩防止线20的同时,连续地为压出成型模28供应用于使窗饰条在该压出成型模28中成型的弹性聚合物材料,从而进行窗饰条中间体27的压出成型。
于是,在形成窗饰条中间体27(窗饰条主体18和唇部19)的聚合材料是热塑性树脂(例如,TPO)的情况下,如图3中所示,执行处理过程。在处理过程中,通过由例如水冷却槽这样的冷却机29冷却从压出成型机26压出成型的非固态形态的窗饰条中间体27,来固化该窗饰条中间体27。
此外,在形成窗饰条中间体27(窗饰条主体18和唇部19)的聚合材料是橡胶(例如,EPDM)的情况下,从压出成型机26压出成型的非硫化形态的窗饰条中间体27被提供到硬化处理设备(未示出)。硬化处理设备通过由加热器(例如,高频加热器和热风加热器)加热窗饰条中间体27来进行使该窗饰条中间体27硫化并硬化的处理过程。在使窗饰条中间体27硫化并硬化之后,如果需要,通过例如冷却水浴这样的冷却器29来冷却窗饰条中间体27。
之后,将窗饰条中间体27供应到底漆涂布机30,并且进行底漆涂布处理,其中通过底漆涂布机30将底漆施加到窗饰条中间体27的带贴合表面21。在底漆涂布机30中,设置有涂布工具31(例如,刷子、毛毡等)和支撑台32,该涂布工具31具有与窗饰条中间体27的带贴合表面21的宽度(一个窗饰条主体18的带贴合表面21的宽度的二倍)基本相同或更短的宽度,该支撑台32支撑窗饰条中间体27。涂布工具31对窗饰条中间体27的所述一对窗饰条主体18的各带贴合表面21施加底漆。结果,能够提升带贴合表面21与双面带16之间的粘接。
之后,将窗饰条中间体17提供到带贴合机34,并且进行带贴合处理,其中通过带贴合机34将一条双面带16贴合到窗饰条中间体27的带贴合表面21。在带贴合机34中,设置有:被双面带16所缠绕的带供应辊35;限制双面带16的位置的带引导辊36(带引导工具);压紧双面带16的夹压辊37;以及支撑窗饰条中间体27的支撑台38。
如图5所示,带引导辊36形成为与窗饰条中间体27的带贴合表面21的宽度基本相同的宽度(一个窗饰条主体18的带贴合表面21的宽度的二倍)。在带引导辊36的外周部上,形成有引导部39。凸部40a分别设置在引导部39的两端上。凸部40a设置成靠近导引余量21b,并且双面带16位于形成在两个凸部40a之间的凹部40b中,从而限制了双面带16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带引导辊36的各凸部40a的宽度(例如,大约1mm)成为双面带16的导引余量21b的宽度。双面带16分别被贴合到余留两端作为双面带16的导引余量21b的窗饰条中间体27的带贴合表面21。因此,窗饰条中间体27的带贴合表面21的宽度(一个窗饰条主体18的带贴合表面21的宽度的二倍)变得比双面带16的宽度大了两端的导引余量21b的宽度(例如,大约2mm)。此外,支撑台38形成为与窗饰条中间体27的下侧部分相对应的形状,以便从下部支撑该窗饰条中间体27。
在带贴合过程中,在通过带引导辊36将供应自带供应辊35的一条双面带16引导至窗饰条中间体27的带贴合表面21的预定位置(在带贴合表面21的两端中余留有该条双面带16的导引余量21b的位置)的同时,将该条双面带16贴合到窗饰条中间体27的所述一对窗饰条主体18的各带贴合表面21上,并且通过压夹辊37压紧带贴合表面21上的双面带16。
之后,如图3中所示,与该条双面带16贴合的窗饰条中间体27在被运送辊41运送的同时被供应到分割机42,并且进行分割过程,其中通过分割机42来分割与该条双面带16贴合的窗饰条中间体27。如图6所示,在分割机42中,设置有切断窗饰条中间体27和双面带16的分割刃43以及支撑窗饰条中间体27的支撑台44。分割刃43被设置成从窗饰条中间体27的中间部分(所述一对窗饰条主体18的接合部18a)的上部下降到越过窗饰条中间体27的接合部18a的位置,以在纵向上切断窗饰条中间体27和双面带16。此外,支撑台44形成为与窗饰条中间体27的下侧部分相对应的形状,以便从下部支撑该窗饰条中间体27。
在分割过程中,通过分割刃43沿着窗饰条中间体27的所述一对窗饰条主体18的接合部18a来切断窗饰条中间体27和双面带16,并且被分割成两个窗饰条15。结果,所述两个窗饰条15处于其中双面带16的侧缘的位置以及带贴合表面21在与窗饰条主体的伸出有唇部19的端部相反侧处的边缘21a的位置基本相互一致的状态(其中双面带16被贴合到带贴合表面21在与唇部19相反一侧处的边缘21a的上状态)。
之后,如图3中所示,将窗饰条15供应到切断机45,并且每当由位置传感器47(例如,包括发光元件47a和光感受器47b的光传感器)检测到窗饰条15的前端部分时,就通过切断机45的切断刃46来切断窗饰条15,所述位置传感器47被设置成从切断机的切断刃46远离下游侧达预定间隔,从而切断预定长度的窗饰条15。结果,完成了窗饰条15的制造(即,其中双面带16的侧缘的位置和带贴合表面21在与唇部19相反一侧处的边缘21a的位置基本彼此一致)。
在上述的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关于窗饰条主体15,由于双面带16的侧缘的位置和带贴合表面21在与窗饰条主体伸出有唇部19的端部的相反一侧处的边缘21a的位置基本彼此一致(即,双面带16被贴合直到带贴合表面21在唇部19的相反一侧处的边缘21a),所以与其中在双面带的侧缘的位置与带贴合表面的边缘的位置之间具有一空间的窗饰条(其中双面带贴合于留有两端作为双面带的导引余量21b的带贴合表面的窗饰条)相比,能够减小带贴合表面21的宽度,这能够减小窗饰条15的宽度。结果,能够减小窗饰条15的横截面积,这能够减小窗饰条15的重量。
图7是示出了其中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窗饰条15(其中双面带16的侧缘的位置与带贴合表面21的边缘21a的位置相互一致的窗饰条)被贴合到机动车的车身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了其中现有技术的窗饰条10(其中双面带贴合于余留两端作为双面带16的导引余量21b的带贴合表面21的窗饰条)被贴合于机动车的车身的状态的剖视图。此外,在图8中,为了便于说明,将除了窗饰条10以外的其它部件用与图7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
如图7和图8所示,在基于带贴合表面21的边缘来判定(聚氨酯)密封剂25或不透明着色层17所设置的位置的情况下,带贴合表面21的边缘与(聚氨酯)密封剂25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之间的距离A为恒定,(聚氨酯)密封剂25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与窗框12的底壁部分12b的边缘之间的距离B为恒定,并且窗框12的底壁部分12b的边缘与不透明着色层17的边缘之间的距离F为恒定。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与现有技术的窗饰条10相比,能够减小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窗饰条15的带贴合表面21的宽度,所以能够将带贴合表面21的边缘21a的位置设定在窗玻璃14的外周侧(C<C’)(即,能够减小从窗玻璃的外周侧到带贴合表面的边缘21a的距离C)。结果,由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窗饰条15能够使得(聚氨酯)密封剂25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更靠近外周侧,所以与现有技术的窗饰条10相比,能够减小经由(聚氨酯)密封剂25而粘合于窗玻璃14的窗框12的底壁部分12b的宽度D(D<D’)。结果,由于本发明的窗饰条15能够使得车身的靠近窗框12的底壁部分12b的内周缘放置的内部材料等更靠近窗玻璃14的外周侧,所以与现有技术的窗饰条10相比,能够将隐藏内部材料等的不透明着色层17置于更靠近窗玻璃14的外周侧。结果,能够使得当经由窗玻璃14从车辆内部观看时,阻碍车辆外部的视野的不透明着色层17的形成范围E变窄(E<E’)。从而当经由窗玻璃14从车辆内部观看时,能够扩大车辆外部的视野。此外,由于能够减小窗框12的底壁部分12b的宽度D,所以具有能够使车身变得更加轻量化的优点。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带贴合过程中,由于在通过带引导辊36将双面带16引导至窗饰条中间体27的带贴合表面21的预定位置的同时来贴合该条双面带16,所以能够精确地将该双面带16贴合到带贴合表面21的预定位置。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窗饰条中间体27形成为其中两个窗饰条主体被接合为该对窗饰条主体18的各带贴合表面21变成连续的平面的形状,所以在带贴合过程中,在将该条双面带16贴合到该对窗饰条主体18的各带贴合表面21上时,能够容易地贴合该双面带16。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分割过程中,由于利用分割刃43来切断和分割窗饰条中间体27和双面带16,所以能够利用分割刃43来容易地切断和分割窗饰条中间体27和双面带16。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制造窗饰条15的情况下,由于进行利用压出成型机26使窗饰条中间体27压出成型的压出成型过程(制备过程),所以能够在窗饰条15的生产线中压出成型窗饰条中间体27的同时制造窗饰条15。
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在窗饰条15的生产线中压出成型窗饰条中间体27的方法。所述窗饰条中间体27也可以从外部获得。
此外,在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分割过程中使用的分割机42具有其中分割刃43从窗饰条中间体27的上部下降的构造,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9所示,分割机48可以具有其中分割刃49从窗饰条中间体27的下部上升的构造。具体地,在分割机48中,存在:切断窗饰条中间体27和双面带16的分割刃49、支撑窗饰条中间体27的支撑台50、以及从上部按压窗饰条中间体27以便该窗饰条中间体27不会浮动到上部的重量辊51。分割刃49被设置成从窗饰条中间体27的中间部分(所述一对窗饰条主体18的接合部18a)的下部上升直至越过窗饰条中间体27与双面胶16的接合部18a的位置,以在纵向上切断窗饰条中间体27和双面胶16。此外,支撑台50形成为与窗饰条中间体27的下部对应的形状,以便从下部支撑该窗饰条中间体27,并且分割刃49沿其运动的路径52形成在该窗饰条中间体27的中间部分中。此外,重量辊51形成为宽度与窗饰条中间体27的所述带贴合表面21的宽度基本相同,并且防止与分割刃49接触用的凹槽53形成在重量辊的中间部分中。
此外,分割刃并不局限于在窗饰条中间体的垂直方向上运动,而是例如,可以形成为圆形(盘形),并且当分割窗饰条中间体和双面带时可以沿着窗饰条主体的接合部旋转。
此外,在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被应用于汽车的前窗用的窗饰条,但是本发明也可以不局限于此地应用于其它窗(例如,后窗、侧窗、三角窗等)用的窗饰条。
此外,本发明可以通过适当地修改窗饰条(窗饰条主体、唇部等)的形状或材料以及用于制造该窗饰条的设备(带贴合机或分割机)来实现。
尽管已经参考其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发明内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示例性的、非限定性的各方面:
(1)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长的车窗饰条,该车窗饰条沿着与车身的窗框相接合的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设置并且通过双面带固定于该窗玻璃的后表面,所述车窗饰条包括:窗饰条主体,沿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设置;唇部,从所述窗饰条主体的端部朝着所述窗框的面向窗玻璃外周端表面的周壁部伸出;以及所述双面带,其中,所述双面带贴合于窗饰条主体的带贴合表面,该带贴合表面面向所述窗玻璃的后表面,并且其中,所述双面带的侧缘的位置以及所述带贴合表面的在所述窗饰条主体的伸出有所述唇部的端部的相反一侧处的边缘的位置沿着窗饰条主体的纵向彼此一致。
根据该构造,由于所述双面带的侧缘的位置以及所述带贴合表面的在所述窗饰条主体的伸出有所述唇部的端部的相反一侧处的边缘的位置彼此一致(即,双面带被贴合直至带贴合表面在与唇部的相反一侧处的边缘),因此,与其中双面带的侧缘与带贴合表面的边缘之间存在间隙的窗饰条相比,能够减小带贴合表面的宽度,并且能够减小窗饰条的宽度。结果,能够减小窗饰条的横截面积,这能够减小窗饰条的重量,并且能够缩小阻碍从窗玻璃的内部的视野的不透明着色层的形成范围,从而能够扩大窗玻璃的可视性。
(2)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长的车窗饰条,其中所述窗饰条主体包括形成有带贴合表面的头部以及从该头部朝着窗框的面向窗玻璃后表面的底壁部分伸出的腿部,并且其中所述头部和腿部一体地形成。
(3)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长的车窗饰条,其中所述窗饰条主体由热塑性弹性体形成,并且其中所述唇部由比形成所述窗饰条主体的热塑性弹性体更软的另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形成。根据这种构造,能够使得所述窗饰条主体和所述唇部分别具有合适的弹性。
(4)根据第四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长的车窗饰条,其中所述窗饰条主体和所述唇部由三元乙丙橡胶形成。根据这种构造,能够使得所述窗饰条主体和所述唇部分别具有合适的弹性。
(5)根据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根据第一至第四方面的任意一方面所述的长的车窗饰条,其中用于形成所述车窗饰条的窗饰条中间体包括:一对窗饰条主体和一对唇部,其中所述窗饰条中间体形成为其中各窗饰条主体的与伸出有唇部的端部相对的端部接合在一起的形状,使得带贴合表面的至少面向窗玻璃后表面的边缘在接合部处彼此接合,并且其中所述车窗饰条通过将一条双面带贴合在窗饰条中间体的两个窗饰条主体的带贴合表面上,并且在将该条双面带贴合在窗饰条中间体之后,沿着窗饰条主体的接合部分割窗饰条中间体和该条双面带而形成。根据这种构造,能够轻松地实现本发明的窗饰条(其中双面带的侧缘的位置以及所述带贴合表面的在所述窗饰条主体的伸出有所述唇部的端部的相反一侧处的边缘的位置沿着窗饰条主体的纵向彼此一致的窗饰条)。
(6)根据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制造长的车窗饰条的方法,该车窗饰条沿着与车身的窗框相接合的窗玻璃的后面的外周缘设置,并且通过双面带固定于该窗玻璃的后表面,该车窗饰条包括:窗饰条主体,沿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设置;唇部,从窗饰条主体的端部朝着窗框的面向窗玻璃外周端面的周壁部伸出;以及所述双面带,并且使用窗饰条中间体来形成所述车窗饰条,该窗饰条中间体包括一对窗饰条主体以及一对唇部,并且该窗饰条中间体形成为其中各窗饰条主体的与伸出有唇部的端部相对的端部被粘接在一起的形状,使得带贴合表面的至少面向窗玻璃后表面的边缘在接合部处相互接合,制造车窗饰条的方法包括:制备窗饰条中间体;将一条双面带贴合在窗饰条中间体的窗饰条主体的相应带贴合表面之上;以及沿着窗饰条主体的接合部分割所述窗饰条中间体和所述一条双面带。根据该构造,能够有效地制造本发明的窗饰条(其中双面带的侧缘的位置以及所述带贴合表面的在所述窗饰条主体的伸出有所述唇部的端部的相反一侧处的边缘的位置沿着窗饰条主体的纵向彼此一致的窗饰条)。
(7)根据第七方面,提供根据第六方面所述的制造长的车窗饰条的方法,其中通过压出成型来制备窗饰条中间体。根据这种构造,能够在窗饰条的生产线中进行窗饰条中间体的压出成型的同时来制造窗饰条。
(8)根据第八方面,提供根据第六方面或第七方面所述的制造长的车窗饰条的方法,其中使用具有限制双面带的位置的引导部的带引导工具来贴合该条双面带,其中在引导部中形成有两个凸部和一个凹部,并且其中通过将双面带放置在两个凸部之间的凹部中,在将该双面带引导至带贴合表面的预定位置的同时贴合该双面带。通过这种构造,能够将双面带精确地贴合到窗饰条主体的带贴合表面的预定位置。
(9)根据第第九方面,提供根据第六至第八方面的任意一方面所述的制造长的车窗饰条的方法,其中,利用分割刃的切断来分割所述窗饰条中间体和所述一条双面带。这里,所述分割刃在分割所述窗饰条中间体和所述一条双面带时可以在该窗饰条中间体的上下方向上运动,或者沿着该窗饰条中间体的接合部旋转。根据这种构造,能够利用分割刃容易地切断和分割所述窗饰条中间体和所述一条双面带。
(10)根据第十方面,提供根据第六至第九方面的任意一方面所述的制造长的车窗饰条的方法,其中所述窗饰条中间体形成为其中一对车窗饰条接合成窗饰条主体的带贴合表面成为连续平面的形状。根据这种构造,当将所述一条双面带贴合在所述一对窗饰条主体的各带贴合表面上的时候,能够容易地贴合该条双面带。
(11)根据第十一方面,提供根据第六至第十方面的任意一方面所述的制造长的车窗饰条的方法,其中在贴合所述一条双面带之前,将底漆施加到所述窗饰条中间体的各窗饰条主体的带贴合表面。根据这种构造,能够加强带贴合表面与双面带之间的粘接。
(12)根据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长的车窗饰条,该车窗饰条沿着与车身的窗框相接合的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设置,并且通过双面带固定于该窗玻璃的后表面,该车窗饰条包括:窗饰条主体,沿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设置;唇部,从窗饰条主体的端部朝着窗框的面向窗玻璃外周端面的周壁部伸出;以及所述双面带,其中,所述双面带贴合于窗饰条主体的带贴合表面,该带贴合表面面向窗玻璃的后表面,并且其中,在形成所述双面带的侧缘以及所述带贴合表面的在所述窗饰条主体的伸出有所述唇部的端部的相反一侧处的边缘时,在窗饰条中间体和一条双面带彼此重叠的位置处切断用于形成所述车窗饰条的该窗饰条中间体和该条双面带。

Claims (12)

1.一种长的车窗饰条,该车窗饰条沿着与车身的窗框相接合的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设置并且通过双面带固定于该窗玻璃的后表面,所述车窗饰条包括:
窗饰条主体,该窗饰条主体沿所述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设置;
唇部,该唇部从所述窗饰条主体的端部朝着所述窗框的面向所述窗玻璃外周端表面的周壁部伸出;以及
所述双面带,
其中,将所述双面带贴合于所述窗饰条主体的带贴合表面,该带贴合表面面向所述窗玻璃的后表面,并且
其中,所述双面带的侧缘的位置以及所述带贴合表面的在所述窗饰条主体的伸出有所述唇部的端部的相反一侧处的边缘的位置沿着所述窗饰条主体的纵向彼此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的车窗饰条,
其中,所述窗饰条主体包括形成有带贴合表面的头部以及从该头部朝着所述窗框的面向所述窗玻璃后表面的底壁部分伸出的腿部,并且
其中,所述头部和腿部一体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的车窗饰条,
其中,所述窗饰条主体由热塑性弹性体形成,并且
其中,所述唇部由比形成所述窗饰条主体的热塑性弹性体更软的另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的车窗饰条,
其中,所述窗饰条主体和所述唇部由三元乙丙橡胶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的车窗饰条,
其中,用于形成所述车窗饰条的窗饰条中间体包括一对窗饰条主体和一对唇部,
其中,所述窗饰条中间体形成为其中所述对窗饰条主体的与伸出有所述唇部的端部相对的端部接合在一起的形状,使得所述带贴合表面的至少面向所述窗玻璃的后表面的边缘在接合部处彼此接合,并且
其中,所述车窗饰条通过下述步骤形成:
将一条双面带贴合在所述窗饰条中间体的两个所述窗饰条主体的带贴合表面上,以及
在将所述一条双面带贴合在所述窗饰条中间体之后,沿着所述对窗饰条主体的接合部分割所述窗饰条中间体和该条双面带。
6.一种用于制造长的车窗饰条的方法,该车窗饰条沿着与车身的窗框相接合的窗玻璃的后面的外周缘设置并且通过双面带固定于该窗玻璃的后表面,该车窗饰条包括:窗饰条主体,该窗饰条主体沿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设置;唇部,该唇部从所述窗饰条主体的端部朝着所述窗框的面向所述窗玻璃的外周端面的周壁部伸出;以及所述双面带,并且使用窗饰条中间体来形成所述车窗饰条,该窗饰条中间体包括一对窗饰条主体以及一对唇部,并且该窗饰条中间体形成为其中所述对窗饰条主体的与伸出有所述唇部的端部相对的端部被粘接在一起的形状,使得所述带贴合表面的至少面向所述窗玻璃的后表面的边缘在接合部处相互接合,
制造所述车窗饰条的方法包括:
制备所述窗饰条中间体;
将一条双面带贴合在所述窗饰条中间体的所述对窗饰条主体的各自的带贴合表面之上;以及
沿着所述对窗饰条主体的所述接合部分割所述窗饰条中间体和所述一条双面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长的车窗饰条的方法,
其中,通过压出成型来制备所述窗饰条中间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造长的车窗饰条的方法,
其中,使用具有限制所述双面带的位置的引导部的带引导工具来贴合所述一条双面带,
其中,在所述引导部中形成有两个凸部和一个凹部,并且
其中,通过将所述双面带放置在所述两个凸部之间的凹部中,在将该双面带引导至所述带贴合表面的预定位置的同时贴合该双面带。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造长的车窗饰条的方法,
其中,利用分割刃的切断来分割所述窗饰条中间体和所述一条双面带。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造长的车窗饰条的方法,
其中,所述窗饰条中间体形成为以下形状,即,所述一对车窗饰条接合成所述对窗饰条主体的所述带贴合表面成为连续平面的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造长的车窗饰条的方法,
其中,在贴合所述一条双面带之前,将底漆施加到所述窗饰条中间体的所述对窗饰条主体的所述带贴合表面。
12.一种长的车窗饰条,该车窗饰条沿着与车身的窗框相接合的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设置并且通过双面带固定于该窗玻璃的后表面,所述车窗饰条包括:
窗饰条主体,该窗饰条主体沿所述窗玻璃的后表面的外周缘设置;
唇部,该唇部从所述窗饰条主体的端部朝着所述窗框的面向所述窗玻璃的外周端表面的周壁部伸出;以及
所述双面带,
其中,将所述双面带贴合于所述窗饰条主体的带贴合表面,该带贴合表面面向所述窗玻璃的后表面,并且
其中,在形成所述双面带的侧缘以及所述带贴合表面的在所述窗饰条主体的伸出有所述唇部的端部的相反一侧处的边缘时,在所述窗饰条主体与一条双面带彼此重叠的位置处,切断用于形成所述车窗饰条的窗饰条中间体和所述一条双面带。
CN201110081065.XA 2010-05-31 2011-03-25 车窗饰条以及用于模制该车窗饰条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12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24846 2010-05-31
JP2010124846A JP5484201B2 (ja) 2010-05-31 2010-05-31 車両用のウインドウモ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1211A true CN102261211A (zh) 2011-11-30
CN102261211B CN102261211B (zh) 2015-08-19

Family

ID=45008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106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1211B (zh) 2010-05-31 2011-03-25 车窗饰条以及用于模制该车窗饰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44204B2 (zh)
JP (1) JP5484201B2 (zh)
KR (1) KR101603358B1 (zh)
CN (1) CN10226121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1132A (zh) * 2015-12-03 2017-08-11 东海兴业株式会社 细长体的制造方法
CN107187502A (zh) * 2017-06-29 2017-09-22 仙居县锦达密封件有限公司 固定式汽车天窗总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125814A1 (de) 2016-12-28 2018-06-28 Richard Fritz Holding Gmbh Zierteil
DE102019210790B4 (de) * 2019-07-22 2023-11-02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Batteriegehäuse für eine Fahrzeugbatteri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1571A (zh) * 2002-07-31 2005-09-21 东海兴业株式会社 车辆窗口压条
CN101044006A (zh) * 2004-10-18 2007-09-26 麦格纳国际公司 热成型tpv复合挤压的顶部门框架饰件
CN200992910Y (zh) * 2007-01-07 2007-12-19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裸露玻璃板边沿单面包边结构
JP2009190644A (ja) * 2008-02-15 2009-08-27 Tokai Kogyo Co Ltd 窓組立体の製造方法と製造装置
US20090212588A1 (en) * 2008-02-27 2009-08-27 Creative Extruded Products, Inc. Trim molding for a motor vehicle window pa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9940B1 (en) * 1999-02-04 2001-01-30 Vidrio Plano De Mexico, S.A. De C.V. Bonding system for glazing assemblies and a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e
US6862851B2 (en) * 2001-07-13 2005-03-08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Mounting assembly for vehicle panels
US6810635B2 (en) * 2001-11-09 2004-11-02 Steven R. Meizlish Automotive window trim molding
JP2006193054A (ja) * 2005-01-14 2006-07-27 Tokai Kogyo Co Ltd トリム材組立体及びトリム材組立体の製造方法
JP4702786B2 (ja) * 2005-08-29 2011-06-15 株式会社イノアック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自動車用ウィンドモール
JP2007290525A (ja) 2006-04-25 2007-11-08 Inoac Corp 自動車用ウィンドモー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1571A (zh) * 2002-07-31 2005-09-21 东海兴业株式会社 车辆窗口压条
CN101044006A (zh) * 2004-10-18 2007-09-26 麦格纳国际公司 热成型tpv复合挤压的顶部门框架饰件
CN200992910Y (zh) * 2007-01-07 2007-12-19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裸露玻璃板边沿单面包边结构
JP2009190644A (ja) * 2008-02-15 2009-08-27 Tokai Kogyo Co Ltd 窓組立体の製造方法と製造装置
US20090212588A1 (en) * 2008-02-27 2009-08-27 Creative Extruded Products, Inc. Trim molding for a motor vehicle window panel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1132A (zh) * 2015-12-03 2017-08-11 东海兴业株式会社 细长体的制造方法
CN107041132B (zh) * 2015-12-03 2019-06-28 东海兴业株式会社 细长体的制造方法
CN107187502A (zh) * 2017-06-29 2017-09-22 仙居县锦达密封件有限公司 固定式汽车天窗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251561A (ja) 2011-12-15
US8444204B2 (en) 2013-05-21
KR101603358B1 (ko) 2016-03-25
US20110291437A1 (en) 2011-12-01
KR20110132212A (ko) 2011-12-07
JP5484201B2 (ja) 2014-05-07
CN102261211B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0199C (zh) 挤出制品
CN103842145B (zh) 通过多次注塑且形成机动车本体的密封件或嵌条的轮廓件及其制造方法
KR940000620B1 (ko) 모울딩부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US771825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reinforced weatherstrip
CN102261211B (zh) 车窗饰条以及用于模制该车窗饰条的方法
JP2000344025A (ja) 自動車用シー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H07503425A (ja) 熱可塑性プラスチック材料とエラストマー材料の共同加硫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572536B2 (ja) ガラスラン
CN103097158A (zh) 用于汽车中的异形密封件或异形模制件的热塑性加强件,包括该加强件的异形元件以及用于加强件的产品的方法
US6513854B2 (en) Method of applying extruded profile to corners of a window glazing
CN100592989C (zh) 玻璃滑槽
JP2007161200A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
US20100032080A1 (en) Mold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trim panel
CN107041132B (zh) 细长体的制造方法
JPH0557820A (ja) ウエザーストリツプの製造方法
JP2005329728A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
EP3953138A1 (en) Vehicle decoration part, vehicle window glass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KR20200124788A (ko) 자동차용 도어 아웃사이드 벨트 제조 방법
JP2004155237A (ja) 車両用装飾縁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60838B2 (ja) トリム等の押出し成形品の成形方法
JP3096110B2 (ja) 自動車用ウインドモールディン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96151A (ja) 自動車のガラスラ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62755B2 (ja) 自動車用モールディン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42691A (ja) 自動車用ウィンドモ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08105666A (ja) 加飾材及び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