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9497B - 高流量的墨水传送系统及具有其的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高流量的墨水传送系统及具有其的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9497B
CN102259497B CN201110107874.3A CN201110107874A CN102259497B CN 102259497 B CN102259497 B CN 102259497B CN 201110107874 A CN201110107874 A CN 201110107874A CN 102259497 B CN102259497 B CN 1022594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er
seal member
ink
outlet
ent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078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9497A (zh
Inventor
罗杰·莱顿
迈克尔·F·利奥
内森·E·史密斯
大卫·P·洛门佐
文森特·M·威廉斯
帕特里克·J·沃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ero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Xero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erox Corp filed Critical Xero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59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9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9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94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3Supplying ink in a solid s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41J2/185Ink-collectors; Ink-catcher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熔化墨水传送到印刷机构的墨水传送系统,所述墨水传送系统包括用于接收熔化墨水的接收储存器,以及在所述接收储存器和与印刷机构连通的熔化墨水出口之间流体连通的储存器系统。本发明的墨水传送系统可以高流量地将熔化墨水传送到印刷机构。

Description

高流量的墨水传送系统及具有其的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接收来自加热的固体墨单元的熔化墨水的打印头的高速印刷机。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加压墨水传输的改进。
背景技术
所谓的“固体墨”印刷机包括多种成像装置,包括打印机和多功能平台,与其它类型的文件复制技术相比,其提供了很多优点,例如激光和水性喷墨方法。这些优点通常包括更高的文件处理量(即单位时间复制的文件的数量)、实际图像转印处理过程中需要的机械组件更少、需要更换的消耗品更少、更清晰的图像、对生态更友好的处理。
通常的固体墨或者相变墨成像装置包括墨装入器,所述墨装入器接收并且展现(stages)在室温下保持固体形式的固体墨单元。墨存储盒可以由使用者通过仅仅按照需要将更多的墨添加到墨装入器而重新装满。针对不同的颜色采用单独的装入器通道。例如,单色印刷仅仅需要黑色固体墨,而彩色印刷一般需要黑色、青色、黄色和品红色的固体墨。提供的固体墨或者相变墨具有多种固体形式,并且尤其为丸状或墨锭。
墨熔化单元通过将墨的温度充分升高到高于熔点而熔化所述墨。在进行的熔化阶段中,固体墨单元接触熔化板或熔化单元的受热表面并且墨在该区域熔化。熔化的墨通常被保持在熔化储存器中,所述熔化储存器自身被加热以将墨保持在其固化温度之上,直到需要印刷操作。通过重力、泵送动作或者两者结合将液化的墨提供给到单个或者一组打印头。根据将要复制的图像,并且在打印机控制器的控制下,旋转打印鼓接收代表将被转印到纸张或者其它介质的图像像素的墨水液滴。为了有助于图像传输过程,压力辊挤压介质抵靠打印鼓,从而墨水被从打印鼓转印到介质。严格控制墨水的温度以便墨水正好在图像转印之后完全固化。
在高处理量系统中,熔化的墨被加压以便高速传送到打印头。这样的机器的处理量最终由保持准备好传送到打印头的液化墨水的恒定供给的能力控制。这种能力部分地由熔化速度确定,即每单位时间可以熔化的固体墨的量。在通常的墨锭系统中,熔化速度可以在6至16gm/min之间变化。通常可以通过采用储存在鼓中并且供给到高效、高瓦特熔化器中的固体墨丸来获得更高的熔化速度。这种类型的熔化器具有足够的超过墨的熔化热的能量以及将墨水升温到用于移动所述墨水到打印头的最终设定点温度所需要的潜能,可以实现高达250gm/min的熔化速度。
仍然需要一种能够以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高熔化速度的速度将墨水传送到打印头的系统。
发明内容
根据本文公开的内容,本文提供了用于将熔化墨水传送到印刷机构的墨水传送系统,所述墨水传送系统包括用于接收熔化墨水的接收储存器,以及在所述接收储存器和与印刷机构连通的熔化墨水出口之间流体连通的储存器系统。所述储存器系统包括:第一储存器,其具有与接收储存器连通的第一入口以及与熔化墨水出口连通的第一出口;单独的第二储存器,其具有与所诉接收储存器连通的第二入口和与熔化墨水出口连通的第二出口;第一阀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之间并且包括第一密封部件,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可以在靠近(closing)第一入口的排出位置和靠近第一出口的进入位置之间移动;单独的第二阀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之间并且包括第二密封部件,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可以在靠近所述第二入口的排出位置和靠近所述第二出口的进入位置之间移动;以及致动器组件,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阀组件并且配置用于协调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的运动,使得一个密封部件处于排出位置而另一个密封部件处于进入位置。在另一个方面中,储存器系统被组装入印刷机,所述印刷机包括:加热元件,其用于熔化固体墨;接收储存器,其用于接收由所述加热元件熔化的墨水;以及印刷机构,其连接到所述熔化墨水出口以在来自储存器系统的压力下接收熔化墨水。
在另一个方面中,公开了用于将熔化的墨水传送到印刷机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熔化墨水接收到接收储存器中;阻止第一储存器和接收储存器之间的流体连通,同时允许所述第一储存器和印刷机构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基本同时允许第二储存器和接收储存器之间的流体连通,同时阻止所述第二储存器和所述印刷机构之间的流体连通。
用于将熔化墨水传送到印刷机构中的另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熔化墨水接收到接收储存器中;并且改变多个储存器中的哪一个向接收储存器打开,以接收熔化墨水,同时所述多个储存器中的至少另一个储存器被打开,以便将熔化墨水分配到印刷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墨水传送系统的部分立体剖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墨水传送系统的侧截面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墨水传送系统的组件的放大图,所述组件处于第一状态。
图4是图1中所示的墨水传送系统的组件的放大图,组件处于第二状态。
图5是图1中所示的墨水传送系统的操作流程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墨水传送系统的两个储存器组件中的墨水液位的比较图。
图7是图1中所示的墨水传送系统的三个储存器组件中的墨水液位的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墨水传送装置10包括熔化装置11,所述熔化装置11被配置用于液化固体墨元件,以用于最终传送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打印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体墨元件为丸状。熔化装置11包括丸分配器12,所述丸分配器12通过进入管接收固体墨丸。所述墨丸可以利用重力给料或者压力给料从墨供给源(例如鼓)获得。固体墨丸流动到丸分配器12,是可以被以适当的方式调节以获得熔化装置的最佳性能。
所述熔化装置11还包括高效熔化器15。所述熔化器15可以如同样待审的'863申请中所公开的那样来构建,所述'863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熔化器的结构和运行的细节可以从'863申请中得知,熔化器通常包括多个加热的翅片,固体墨丸被分配到所述加热翅片上。如图1中所示,所述丸通过所述翅片被连续熔化并且滴落在所述翅片之间,并进入低压储存器18。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低压储存器可以由外壳16形成,并且可以包括直接设置在所述熔化器15之下的集液盘,例如如'863申请中所描述。所述低压储存器或集液盘18被配置用于将熔化的墨水朝向收集区域19引导,在所述收集区域,熔化的墨水可以被传送到下文描述的高压储存器。
所述储存器18被识别为“低压”,由于在印刷机内所述储存器通常被保持在环境压力,或者保持在比本文描述的加压的储存器的压力小的压力。或者,所述熔化装置11可以稍微被加压或者保持在大气压力。
根据一个特点,所述墨水传送装置设置有多个高压储存器,所述高压储存器用于提供将熔化墨水连续不间断的供给到一个或一个以上打印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两个这样的储存器,即储存器20和22,所述储存器由外壳17形成。外壳17可以与形成低压储存器的外壳16为一体或者分开。为了本发明的目的,储存器可以被称为第一和第二储存器或者被称为储存器1和储存器2。储存器的类似的部件也可以被用标记1或2表示,以指代相关的高压储存器。
储存器20、22在输入端24、25连接到压力源,所述压力源可以是由印刷机的控制器(未图示出)控制和调节的气压供给源。所述储存器20、22中的压力足够供给一个或者多个打印头的高压喷射流,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相同。如这里更详细说明的,储存器20、22在墨水供给被排出到打印头时被周期性的加压,并且在新的熔化墨水的供给被引入所述储存器时而降压。
每个高压储存器20、22可以设置有对应的墨水液位传感器27、28,所述墨水液位传感器确定保持在储存器中的墨水的体积或者液位。所述传感器27、28可以是适合于提供表示墨水液位的信号和/或表示下降到临界值的墨水液位的信号的任何结构。所述传感器可以是机械浮子式传感器或者是电子探针组件。
每个高压储存器20、22可以优选包括加热元件30,所述加热元件可操作以将熔化墨水保持在高于墨水固化温度的温度。如图1中所示,所述加热元件30可以包括多个以定距离间隔的加热翅片以确保整个储存器的热量均匀分布。
如图1-2中所示,液体墨水被通过入口32(或者图2中所描绘的入口321、322)从低压储存器18供给到每个高压储存器20、22。每个储存器还包括与公共出口通道37(或者图2中所示的开口371、372)连通的出口36(或者图2中所示的出口361、362)。该出口通道37与打印头连通并且可以包括过滤器元件39和供给连接到所述打印头的出口岐管(未图示出)的熔化墨水出口40。
在运行中,加压的液体墨水被强制从出口通道37通过所述过滤器元件39和出口40流到连接到所述打印头的管道组。所述出口通道37中的压力由高压储存器20、22中工作的一个中的压力产生。本文公开的所述墨水传送装置10提供了用于将一个高压储存器交替地流体连接到出口通道以将熔化墨水排出到打印头,同时另一个高压储存器流体连接到低压储存器18以被液体墨水重新充满的机构。所述装置10因此包括包含有阀组件52的墨水传送控制机构50,摇杆组件54和致动器组件56。
转到图2,可以看出,阀组件包括用于每个高压储存器的组件521、522。为了说明的目的,将以所述理解来描述阀组件522,即阀组件521可将具有基本相同的构造。所述阀组件522包括设置在所述入口322处或者所述入口322上部的阀座主体60。所述阀座主体60限定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在所述低压储存器18和入口322之间连通的流动开口62。所述阀座主体60可以设置有安装凸缘63,所述安装凸缘63将主体与限定所述储存器的外壳17匹配。所述阀座主体60还包括密封衬套65,所述密封衬套65从所述安装凸缘凸出并且被配置成正好配合在所述入口322中。所述密封衬套65可以包括位于所述衬套和限定所述储存器和所述入口的外壳17之间的密封元件,例如O形环66或平面橡胶面密封垫圈。如图2中所示,所述密封衬套65限定面对所述出口372的密封面68。
所述阀组件522还包括密封主体70,所述密封主体被设置用于在所述入口322和所述出口372之间对准的腔61中移动。所述腔61可以是高压储存器22中由所述外壳17限定的一部分,或者可以由多个辅助对准和引导所述密封主体70的壁限定。在后面一种情况中,所述壁优选被配置成确保熔化的墨水恒定供给到所述出口372并且制作成一定尺寸以实现最大流量。
所述密封主体70包括上密封件71和下密封件73。所述上密封件被配置成用于与上述阀座主体60的密封面68密封接合。图2中的密封主体702被示出为与所述密封面68,即,与所述密封主体在其最上部的位置,密封接触或者接合。所述上密封件71和密封面68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可以组成可操作的可压缩元件和/或凹进表面,以确保用所述密封主体紧紧地密封住流体和压力。另外,所述密封主体和/或所述上密封件可以被配置成当在所述密封件后面施加压力时(例如当所述高压储存器22被加压以将熔化墨水排放到打印头时),用于加强流体密封。
所述密封主体70可以移动到在所述出口362处与所述密封面38密封接触或接合的位置。因此,所述密封主体包括下密封件73,所述下密封件被配置成实现与密封面的流体紧密密封。图2的左侧上的所述密封主体701被示出为与所述出口处于这种密封接触。可以从图2得知,形成各个阀组件521、522的一部分的密封主体701、702结构可以基本相同,两个主体都被配置成在密封所述入口321、322的最上部位置和密封对应的出口361、362的最下部位置之间移动。
可以理解,所述密封主体70的长度小于每个高压储存器的相对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距离。校验密封主体的长度,以便当所述密封主体被密封一个开口时(例如,入口321),所述主体不会阻碍墨水流经过相对的开口(例如出口322)。同时,需要限制所述密封主体70在其两个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以使得“开启”一个开口和密封相对的开口之间的时间延迟最小,即,使得阀组件快速并且响应于命令并且改变高压储存器。在一个特定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主体70的长度大约为特定的高压储存器中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距离的80-90%。
为了实现这种运动,每个阀组件52被对应的摇杆组件54驱动。摇杆组件包括控制杆75,所述控制杆75向下延伸通过外壳16、17,并且尤其通过所述密封主体70。所述控制杆75可以被以多种方式紧固或者固定到所述密封主体,包括利用横向延伸穿过所述杆和密封主体的连接销,如图2中所示,以便于组装。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杆75的尺寸被确定为延伸穿过低压储存器和高压储存器的高度。所述控制杆因此穿过密封孔78进入低压储存器,通过位于阀座主体60中的杆孔78并且最终进入位于所述高压储存器或者储存器外壳17的底部处并由杆支撑杯81限定的孔82。当所述控制杆75在其两个密封位置之间上下移动时,所述控制杆75的对准由杆孔78和杆支撑杯81保持。
如图1中所示,所述控制杆75被通过枢转销86连接到夹头85。所述夹头85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撑在墨水传送装置10上的轴89上。所述夹头85包括连接臂91,所述连接臂91通过枢转销92连接到致动杆94。所述致动杆94可以连接到压力缸体97的活塞95。所述缸体97是液压缸,并且最优选气压缸,以便利用多个固体墨印刷机中的气压。所述压力缸97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缸体的相对各端(并且尤其位于活塞95的相对各侧边上)的入口/出口98、99。所述压力缸97因此被配置成根据受加压的气体(例如空气)是否被引导通过下开口99或上开口98而向上或向下驱动活塞95。
从图1可以知道,当所述活塞95通过气压被向上驱动通过入口99时,所述致动杆94向上移动以使得连接臂91绕轴89顺时针枢转。连接臂91和夹头85的这种顺时针旋转将控制杆75和密封主体70向下驱动到图3中所示的位置。在该位置,所述下密封件73被与在出口361周围的密封面38密封。相反地,当气压被通过空气入口99释放并且被引入穿过位于压力缸97的顶部的入口98时,活塞95被向下驱动,并同时拉动致动杆94。这种运动使得连接臂91和夹头85绕轴89逆时针枢转,这反过来又向上拉动控制杆75和密封主体70,直到上密封件71接合密封表面68,如图4中所示。
作为向两个入口98、99交替地提供加压空气的替代,活塞可以被弹性偏压到一个位置或者另一个(例如向上偏压)并且单个的入口(例如入口98)可以交替地被加压以与弹簧偏压反向动作或者交替地被释放以便允许活塞在弹簧偏压作用下返回。作为另一个选择,汽缸可以由其它致动器代替,例如配置成将摇杆臂驱动到如图3和4中所示的两个位置的凸轮总成和步进电机。
在图3中所示的位置,通过下密封件73密封来自高压储存器的出口36,同时打开入口32。在这个位置,高压储存器(例如储存器20)可以填满已经预先在低压储存器18中熔化的墨水。同时,在选择的高压储存器20中的压力被通过其各个压力输入端24排放。低压储存器中的熔化墨水可以通过重力流动通过入口32,直到高压储存器20被填满,或者直到低压储存器18中的熔化墨水耗尽。可以设计成在熔化墨水的当前供给被给送到高压储存器时,熔化器15可被停止工作并且进入管13到丸分配器11关闭。也可以设计成被填充的特定的高压储存器中的加热元件30被启动以将墨水保持在熔化状态。
当所述高压储存器20被填满后时,另一个高压储存器22可以通过在压力下排放其墨水内容物而被清空。可以利用低液位传感器(例如液位传感器28)监控储存器中的墨水的内部液位,以便防止使得内容物变空并且驱使空气进入系统(必须防止空气进入储存器,这可能引起在重新充满操作过程中墨水头排气并且喷射到基板上)。因此,高压储存器22将使得密封主体70处于图4中所示的位置,在该位置上密封件71被与密封面68密封,从而关闭入口32。当密封主体处于其最上部位置时,出口36不受阻碍。第二高压储存器22的压力输入端25被启动以对储存器加压并且在压力下将熔化墨水供给到打印头。同时,加热元件30可以被停止工作。低液位传感器连续监控工作的储存器中的墨水液位,在这种情况下为储存器22,并且当墨水液位下降到临界值时产生低液位信号。这个低液位信号表示从工作的储存器22切换到另一个储存器20,所述储存器20这时已经填满熔化墨水。
可以理解,本文公开的墨水传送控制机构50通过在供给熔化墨水的高压储存器20、22之间周期性切换,提供了待传送到打印头的加压墨水的稳定来源。当一个储存器“工作”或“在线”时,即供给墨水到打印头,另一个储存器可以被从低压储存器重新填充满墨水。一旦工作的高压储存器中的墨水被耗尽或者将要耗尽,控制机构50可以自动打开在其“不工作的”或者“离线”状态过程中被填满熔化墨水的另一个储存器。腔室中的容积被制作成一定尺寸,以使得在两侧缓冲的墨水量是足够的以提供墨水流从而满足基板上最大覆盖范围的总需求。
墨水传送控制机构50的致动器组件56、连接到高压储存器的压力输入端24、25、熔化器15以及加热元件30的协调动作可以由适当的主控制系统(未图示出)控制。例如,所述主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排放或者供给加压空气到压力输入端24、25的阀。同样的,所述主控制系统可以控制为与每个高压储存器20、22相连的致动器组件56中的压力缸97交替地排放和加压空气入口98、99的阀。所述主控制系统还可以是集成到印刷机中并且可以操作以控制所述印刷机的其它功能的电子控制器。所述主控制系统是可编程的,例如改变液位的最大和最小临界值、提供给致动缸体的气压、以及缸体加压或者减压过程中的停顿、或者墨水传送系统的其它操作参数。
在一个方法中,所述协调动作是在两个高压储存器中的墨水液位的关键,基于由墨水液位传感器27、28产生的、由主控制系统解码的信号。在开始时,固体墨开始被分配到入口分配器11并且高效熔化器15被启动工作。随后通过关闭出口36和打开入口32填充第一高压储存器20。这个步骤需要提供加压空气到缸体97的空气入口99以向上驱动活塞,并且向下驱动控制杆75和密封主体70到图3中所示的位置。同时,连接到另一个缸体的空气入口98被加压以驱动对应的活塞向下,从而将所述控制杆和密封主体向上拉动到图4中所示的位置。在这个位置,液体墨水将仅仅流动到第一储存器20。
一旦第一高压储存器20被填充,所述控制系统随后可以实施如图5的流程图中所描述的协调动作。在所经过的一系列步骤的第一道程序中,储存器“X”是第一储存器20,而储存器“Y”是第二储存器22。当请求将墨水供给到打印头时,第一步是将“不工作的”储存器减压,这在第一道程序是第二储存器22。“工作的”储存器“X”的入口,在这种情况下为第一储存器20的入口,随后被关闭并且该储存器的出口被打开。基本同时,储存器“Y”的入口,或者在这种情况下为第二储存器22的入口,被打开并且出口关闭。在下一步中,现在与打印头连通的储存器“X”被加压,并且加压的墨水被以适当的方式喷射通过出口40到达打印头。
由于墨水被打印头利用,“离线”储存器被重新填满。因此,在下一个步骤中,低压储存器中的熔化器15被启动工作并且进入管12被打开以开始熔化固体墨。由于储存器“Y”向低压储存器打开,熔化的墨水被连续给送到不工作的储存器“Y”。在图5的流程图的一个分支中,所述控制系统连续监控储存器“Y”中的墨水液位。一旦储存器满了,即当墨水液位达到预定的“满”的临界值-控制系统停止熔化器并且将连接到丸分配器的进入管关闭。
同时,控制系统还监控在“工作的”储存器“X”中的墨水液位。当墨水液位下降到表示耗尽或者接近耗尽的储存器的预定临界值之下时,控制系统切换这两个储存器并且重新启动步骤的顺序以启动先前不工作的储存器“Y”,并且重新装满或者重新填充先前启动的储存器“X”。可以理解,当每个重新填充的储存器被耗尽时,图5的流程图中的顺序可以被连续重复。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的时间计时以工作的储存器中的墨水液位为基础,因此仅仅当工作的储存器被充分耗尽但是在所述工作的储存器完全变空之前,发生储存器的切换。可以设计为,在全部熔化墨水被从工作的高压储存器排出之前,低的墨水液位临界值升高,以至于在熔化墨水被给送到打印头时仅仅存在有可忽略的中断,即使对于不同时需要墨水流的非同步打印头也是这样。
两个储存器系统中的墨水液位在图6和7的图表中示出。如图7中所示,第一储存器中的熔化墨水通常被统一耗尽,而在不工作的储存器中的墨水通常被统一地重新填充或者重新装满。可以看出,在工作的储存器达到其耗尽临界值时之前,不工作的储存器被完全填充。可以理解的是,用于储存器的“填充”线的斜率可以通过控制供给低压储存器18的熔化器15部分地进行校准。填充的速率也可以被调节为工作储存器的使用速率,即,更低的使用速率不需要快速重新填充不工作的储存器。
如图6中所示,墨水液位储存器1在大约13分钟的时间被降低到临界值。控制系统因此控制(图5中表示的)开关并且在极小的延迟之后,第二储存器被启动工作以开始将熔化墨水喷射到打印头。由于需要预热熔化器15,将墨水供给到新的不工作的储存器时有延迟。一旦变热,熔化器开始重新填充所述耗尽的储存器。如可以从图7的图表中看出,只要固体墨被连续供给到熔化装置11,耗尽和重新填充的这种循环是均匀循环的并且可以无限继续。也可以看出,由于固体墨仅在高压储存器需要重新填充时熔化并且由于在整个熔化过程中低压储存器和高压储存器之间的入口打开,低压储存器中的墨水液位保持在或者非常接近零。
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主体70通常是伸长的缸体。所述密封主体70的长度部分地由每个高压储存器20、22中入口32和出口36之间的距离决定。重要的是,当所述密封主体密封一个开口时,所述密封主体基本保持打开另一个开口,使得密封主体对通过各个开口的墨水的流动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出口36处,对于这种充足的间隙的需要是特别重要的,以便避免当墨水在压力下排放时的任何紊流。
密封主体70在本发明中被描绘为通常为固体。或者,所述密封主体可以在控制杆75上的上部和下部位置处构成单独的密封,条件是单独的密封可以针对各个密封面38、68施加充足的密封压力。
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主体通过摇杆组件54和致动器组件56上下移动。也可以设计其它机构以实现密封主体在高压储存器20、22中的协调运动。例如,每个控制杆75可以是线性致动器的部件,没有摇杆组件54。在另一个选择中,所述压力缸97可以由适合于交替地将所述密封主体70上下移动的机械致动器代替。例如,凸轮和步进电机可以被配置用于枢转夹头85和连接臂91,或者,可选的,直接使得控制杆75往复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系统将是可操作的以将电控信号发送到马达驱动器以控制步进电机的操作。
在特定的应用场合中,对于不同的高压储存器需要单独控制阀组件。或者,所述密封主体70在储存器中的运动可以通过公共致动器组件协调。例如,在这个选择中,两个高压储存器密封主体的控制杆可以在单个摇杆臂的相对端连接。交替地枢转摇杆臂并且同时升高一个控制杆和密封主体并且降低另一个控制杆。在另一个选择中,两个摇杆臂可以连接到一个液压缸,使得活塞的向上运动将一个摇杆臂枢转到排出位置,例如,同时活塞的向下运动将另一个摇杆臂枢转到排出位置。作为另一个选择,密封主体的相对运动可以通过凸轮装置执行以便,例如,在升高或者降低到各个密封主体之前引入停止时间。
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两个高压储存器20和22。所述墨水传送控制机构50可以变化以适应两个以上的储存器。在所述主控制系统中可以有适当的变化以说明密封主体的运动的时间计时和每个额外的高压储存器的加压和减压,全部是以确保加压熔化墨水稳定供给到打印头为目的。在三个或者多个高压储存器的情况下,可以设计成无效储存器可以同时被用来自低压储存器的熔化墨水重新填充,同时它们的各个出口由密封主体封闭。这种结构可能需要更大的低压储存器以熔化足够的墨水以便填充一个以上的高压储存器。

Claims (17)

1.用于将熔化墨水传送到印刷机构的墨水传送系统,所述墨水传送系统包括:
接收储存器,其用于接收熔化墨水;
储存器系统,其在所述接收储存器和与所述印刷机构连通的熔化墨水出口之间流体连通,所述储存器系统包括:
第一储存器,其具有与所述接收储存器连通的第一入口和与所述熔化墨水出口连通的第一出口;
单独的第二储存器,其具有与所述接收储存器连通的第二入口和与所述熔化墨水出口连通的第二出口;
第一阀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之间并且包括第一密封部件,所述第一密封部件能在靠近所述第一入口的排出位置和靠近所述第一出口的进入位置之间移动;
单独的第二阀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之间并且包括能在靠近所述第二入口的排出位置和靠近所述第二出口的进入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密封部件;以及
致动器组件,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第一阀组件和第二阀组件,所述致动器组件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的第一致动器和连接到所述第二密封部件的第二致动器,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被配置用于协调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的运动,使得所述密封部件中的一个处于所述排出位置并且所述密封部件中的另一个处于所述进入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传送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中的每一个通过伸长的杆连接到对应的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传送系统,其中,所述致动器组件包括液压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传送系统,其中,所述致动器组件包括气压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水传送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中的每一个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通过可被枢转地支撑的摇杆臂连接到所述伸长的杆,从而所述液压缸的线性运动使得所述摇杆臂旋转以产生所述伸长的杆的线性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传送系统,其中,所述储存器系统是高压储存器系统,其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储存器和第二储存器加压的气压供给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传送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储存器和第二储存器包括对应的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可操作以产生表示在各自储存器中熔化墨水的液位的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水传送系统,进一步包括连接到所述致动器组件和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以及第二液位传感器的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来自所述液位传感器中的一个的表示在对应的储存器中低墨水液位的信号而使所述致动器组件致动。
9.用于将熔化墨水传送到印刷机构的墨水传送系统,所述墨水传送系统包括:
接收储存器,其用于接收熔化墨水;
储存器系统,其在所述接收储存器和与所述印刷机构连通的熔化墨水出口之间流体连通,所述储存器系统包括:
第一储存器,其具有与所述接收储存器连通的第一入口和与所述熔化墨水出口连通的第一出口;
单独的第二储存器,其具有与所述接收储存器连通的第二入口和与所述熔化墨水出口连通的第二出口;
第一阀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之间并且包括第一密封部件,所述第一密封部件能在靠近所述第一入口的排出位置和靠近所述第一出口的进入位置之间移动;
单独的第二阀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之间并且包括能在靠近所述第二入口的排出位置和靠近所述第二出口的进入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密封部件,所述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包括对应的密封表面且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包括对应的入口密封表面,所述入口密封表面用于在所述排出位置密封接触所述对应的密封表面;以及
致动器组件,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第一阀组件和第二阀组件并且被配置用于协调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的运动,使得所述密封部件中的一个处于所述排出位置并且所述密封部件中的另一个处于所述进入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水传送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包括对应的密封表面且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包括对应的出口密封表面,所述出口密封表面用于在所述进入位置密封接触所述对应的密封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墨水传送系统,其中:
用于所述第一储存器和第二储存器中的每一个的所述入口和出口在该储存器内彼此相对;和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中的每一个包括伸长的主体,所述伸长的主体具有位于所述伸长的主体的相对的末端的所述对应的入口密封表面和所述对应的出口密封表面。
12.印刷机,其包括:
加热元件,其用于熔化固体墨;
接收储存器,其用于接收由所述加热元件熔化的墨水;
储存器系统,其在所述接收储存器和熔化墨水出口之间流体连通,所述储存器系统包括:
第一储存器,其具有与所述接收储存器连通的第一入口和与所述熔化墨水出口连通的第一出口;
单独的第二储存器,其具有与所述接收储存器连通的第二入口和与所述熔化墨水出口连通的第二出口;
气压供给源,其用于对所述第一储存器和第二储存器加压;
第一阀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之间并且包括第一密封部件,所述第一密封部件能交替地移动到靠近所述第一入口的排出位置以及靠近所述第一出口的进入位置;
单独的第二阀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之间并且包括能交替地移动到靠近所述第二入口的排出位置和靠近所述第二出口的进入位置的第二密封部件;以及
致动器组件,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第一阀组件和第二阀组件,所述致动器组件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并配置为移动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的第一致动器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并配置为移动所述第二密封部件的单独的第二致动器,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用于协调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的运动,使得所述密封部件中的一个处于所述排出位置并且所述密封部件中的另一个处于所述进入位置;以及
印刷机构,其连接到所述熔化墨水出口以在来自储存器系统的压力下接收熔化墨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印刷机,其中:
所述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包括对应的密封表面,且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包括对应的入口密封表面,所述入口密封表面用于在所述排出位置密封接触所述对应的密封表面;
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包括对应的密封表面,且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包括对应的出口密封表面,所述出口密封表面用于在所述进入位置密封接触所述对应的密封表面;
用于所述第一储存器和第二储存器中的每一个的所述入口和出口在该储存器内彼此相对;和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中的每一个包括伸长的主体,所述伸长的主体具有位于所述伸长的主体的相对的末端的所述对应的入口密封表面和所述对应的出口密封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印刷机,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中的每一个通过伸长的杆连接到对应的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的伸长的主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印刷机,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中的每一个包括气压缸,所述气压缸通过可被枢转地支撑的摇杆臂连接到所述伸长的杆,从而所述气压缸的线性运动使得所述摇杆臂旋转以产生所述伸长的杆的线性运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印刷机,其中,所述第一储存器和第二储存器包括对应的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可操作以产生表示在各自储存器中熔化墨水的液位的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印刷机,进一步包括连接到所述致动器组件和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以及第二液位传感器的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来自所述液位传感器中的一个的表示在对应的储存器中低墨水液位的信号而使所述致动器组件致动。
CN201110107874.3A 2010-05-07 2011-04-22 高流量的墨水传送系统及具有其的印刷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594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775,844 2010-05-07
US12/775,844 US8303098B2 (en) 2010-05-07 2010-05-07 High flow ink delivery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9497A CN102259497A (zh) 2011-11-30
CN102259497B true CN102259497B (zh) 2014-04-09

Family

ID=44203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0787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59497B (zh) 2010-05-07 2011-04-22 高流量的墨水传送系统及具有其的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8303098B2 (zh)
JP (1) JP5571612B2 (zh)
KR (1) KR101669688B1 (zh)
CN (1) CN102259497B (zh)
BR (1) BRPI1102503A2 (zh)
GB (1) GB2480144B (zh)
MX (1) MX201100447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88259B2 (en) * 2013-03-22 2014-11-18 Xerox Corporation Induction ink melter
WO2016122599A1 (en) 2015-01-30 2016-08-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election valves of fluid supply systems
US11117386B2 (en) 2019-12-06 2021-09-14 Xerox Corporation Ink reservoir with pneumatically driven integrated piston and shut-off valve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1471A (zh) * 2005-06-30 2007-01-10 施乐公司 用于熔融固态油墨的阀系统和调节熔融油墨流动的方法
CN101052529A (zh) * 2005-01-21 2007-10-10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包含被动阀的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4786A (en) * 1987-04-28 1989-03-21 Spectra, Inc. Hot melt ink supply system
US5757390A (en) * 1992-08-12 1998-05-2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volume sensing and replenishing system
US5489925A (en) 1993-05-04 1996-02-06 Markem Corporation Ink jet printing system
JP3450643B2 (ja) * 1996-04-25 2003-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への液体補充方法、該補充方法を用いる液体吐出記録装置、液体補充容器、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
JP3684022B2 (ja) * 1996-04-25 2005-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補充方法、液体吐出記録装置および該液体吐出記録装置のメインタンクとして用いられるインクタンク
US5992990A (en) * 1996-10-24 1999-11-3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delivery system having an off-carriage pressure regulator
US6250747B1 (en) * 1999-01-28 2001-06-2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Print cartridge with improved back-pressure regulation
ATE344732T1 (de) * 2000-01-21 2006-11-15 Seiko Epson Corp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ät
US6494553B1 (en) * 2001-06-11 2002-12-17 Xerox Corporation Ink level sensing for ink printer
US6866375B2 (en) * 2002-12-16 2005-03-15 Xerox Corporation Solid phase change ink melter assembly and phase change ink image producing machine having same
US6799844B2 (en) * 2002-12-16 2004-10-05 Xerox Corporation High shear ball check valve device and a liquid ink image producing machine using same
US6860591B2 (en) 2003-02-27 2005-03-01 Xerox Corporation Ink container
GB0306788D0 (en) * 2003-03-25 2003-04-30 Willett Int Ltd Method
US7556326B2 (en) * 2005-09-30 2009-07-07 Xerox Corporation Ink level sensor and method of use
JP5107554B2 (ja) * 2005-11-14 2012-12-26 オセ−テクノロジーズ ビーブイ パージデバイス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デバイス
US7475971B2 (en) 2005-12-02 2009-01-13 Xerox Corporation Ink delivery system
US7780278B2 (en) * 2007-03-21 2010-08-24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Ink coupling for inkjet printer with cartridge
US7878639B2 (en) * 2008-03-03 2011-02-01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er comprising multiple color channels with single air pump for printhead priming
US8065913B2 (en) 2008-09-30 2011-11-29 Xerox Corporation Ink level sensor
US8240829B2 (en) 2009-12-15 2012-08-14 Xerox Corporation Solid ink melte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2529A (zh) * 2005-01-21 2007-10-10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包含被动阀的成像设备
CN1891471A (zh) * 2005-06-30 2007-01-10 施乐公司 用于熔融固态油墨的阀系统和调节熔融油墨流动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123674A (ko) 2011-11-15
GB201107364D0 (en) 2011-06-15
US20120320134A1 (en) 2012-12-20
JP2011235636A (ja) 2011-11-24
KR101669688B1 (ko) 2016-11-09
CN102259497A (zh) 2011-11-30
BRPI1102503A2 (pt) 2012-12-18
JP5571612B2 (ja) 2014-08-13
MX2011004471A (es) 2011-11-17
US8591016B2 (en) 2013-11-26
US20110273521A1 (en) 2011-11-10
GB2480144A (en) 2011-11-09
US8303098B2 (en) 2012-11-06
GB2480144B (en)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07241B2 (en) Ink-jet head device, ink-jet device, and ink-supplying method of ink-jet head device
CN102259497B (zh) 高流量的墨水传送系统及具有其的印刷机
CN102555495B (zh) 向液体喷出头供给液体的方法、液体供给机构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US8287064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1638006B (zh) 液体供给装置、液体喷出装置和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310987A (zh) 喷墨成像设备及其供墨装置
JP574284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温度調節部遮断方法
US10059116B2 (en)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having a pressure regulator
US20160075144A1 (en) Ink circulation type inkjet printer
WO2019124295A1 (ja) 液滴吐出装置および液滴吐出方法
KR20220110792A (ko) 3d 프린터용 프린팅 장치
CN102126350A (zh) 墨供给系统和喷墨打印机
EP1580006B1 (en) Ink supply container for high speed solid ink printers
CN103448369A (zh) 配置有单向过滤器的废墨托盘
CN102180019B (zh) 控制墨滴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US852903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ssure control of an ink delivery system
CN101633265B (zh) 液体供给装置及液体喷射装置
US8141993B2 (e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fluid
JP547186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212171689U (zh) 一种打印头真空负压的自动调节供墨系统
CN102574144B (zh) 用于填充涂料盒的装置
JP2006224565A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2006224566A (ja) 充填方法
JP7043880B2 (ja) 管路開閉部材及び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2022116599A (ja) 液体循環機構、液体循環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