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2548A - 用于换热器的翅片以及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换热器的翅片以及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2548A
CN102252548A CN 201110162659 CN201110162659A CN102252548A CN 102252548 A CN102252548 A CN 102252548A CN 201110162659 CN201110162659 CN 201110162659 CN 201110162659 A CN201110162659 A CN 201110162659A CN 102252548 A CN102252548 A CN 102252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ing
sheet
space
fin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16265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2548B (zh
Inventor
高强
黄宁杰
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nfoss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foss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nfoss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62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525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52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2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25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25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换热器的翅片以及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该翅片包括:开窗部分,在相邻的开窗部分之间形成大致锥形的空间,该大致锥形的空间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的宽度小于第二端部的宽度;形成在开窗部分的邻接第一端部的第一开窗片和形成在开窗部分的邻接第二端部的第二开窗片,其中邻接第一端部的第一开窗片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的第一端部的开窗宽度小于邻接第二端部的第二开窗片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的第二端部的开窗宽度。由此,开窗片的宽度能尽可能多地覆盖三角形区域的空隙区域,使得流过翅片的风场更加均匀,窗口片的传热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

Description

用于换热器的翅片以及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换热器的翅片以及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参照图1,诸如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器100包括:诸如扁管的管20,与管20交替设置的翅片10,设置在管20的两端的集流管30。
如图2所示,现有的翅片10′为三角形的波纹状的翅片。翅片10′包括开窗部分15′,在相邻的开窗部分15′之间形成大致锥形的空间15S′,该大致锥形的空间15S′具有第一端部15S1′和第二端部15S2′,第一端部15S1′的宽度小于第二端部15S2′的宽度;以及形成在开窗部分15′的开窗片15L′。开窗部分15′大致具有板状的形状,开窗部分15′的纵向方向大致与管20的纵向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垂直,开窗部分15′的横向方向大致与开窗部分15′的纵向方向垂直。开窗片15L′大致沿开窗部分15′的横向方向延伸并且在开窗部分15′的横向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宽度。
如图2、3所示,在传统的开窗式翅片10′中,开窗片15L′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15S′的开窗宽度与伸入与该大致锥形的空间15S′相邻的另一大致锥形的空间15SA的开窗宽度大致相等。由于开窗片15L′受到相邻的开窗部分15′之间的角度α的限制,开窗片15L′的开窗宽度有限,由此覆盖相邻的开窗部分15′之间的大致锥形的空间,即三角区内有限的范围,而在三角形区域中间剩余的大部分区域,和顶部区域16S′,存在有明显的空隙10G,如图3中的网格线标出的区域所示。该空隙10G对于换热没有帮助,反而容易让空气直接流过而损失一定的风量,使得有效风量降低。特别是在翅片间距FP较大并且翅片夹角α较大的情况下,翅片三角区域下端的面积更大,导致气流损失更多,换热效率无法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换热器的翅片以及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由此能减小上述空隙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换热器的翅片,该翅片包括:开窗部分,在相邻的开窗部分之间形成大致锥形的空间,该大致锥形的空间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的宽度小于第二端部的宽度;形成在开窗部分的邻接第一端部的第一开窗片和形成在开窗部分的邻接第二端部的第二开窗片,其中邻接第一端部的第一开窗片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的第一端部的开窗宽度小于邻接第二端部的第二开窗片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的第二端部的开窗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开窗片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的第一端部的开窗宽度为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翅片还包括:位于所述开窗部分的在所述第一开窗片与所述第二开窗片之间的第三开窗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三开窗片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的开窗宽度在所述第一开窗片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的开窗宽度与所述第二开窗片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的开窗宽度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三开窗片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的开窗宽度与伸入与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相邻的另一大致锥形的空间的开窗宽度大致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翅片还包括:连接在相邻的开窗部分之间的弯曲段;以及从弯曲段的朝向所述空间的内表面突起的突起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一开窗片和第二开窗片中的至少一个或全部大致沿开窗部分的横向方向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在该预定长度上具有大致相同的开窗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一开窗片、第二开窗片和第三开窗片中的至少一个或全部大致沿开窗部分的横向方向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在该预定长度上具有大致相同的开窗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一开窗片和第二开窗片在开窗部分的横向方向上彼此分开预定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一开窗片、第二开窗片和第三开窗片在开窗部分的横向方向上彼此分开预定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换热器的翅片,该翅片包括:开窗部分,在相邻的开窗部分之间形成大致锥形的空间,该大致锥形的空间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的宽度小于第二端部的宽度;形成在开窗部分的邻接第二端部的开窗片,其中邻接第二端部的所述开窗片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的第二端部的开窗宽度大于伸入与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相邻的另一大致锥形的空间的第一端部的开窗宽度,所述开窗片大致沿开窗部分的横向方向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在该预定长度上具有大致相同的开窗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邻接第二端部的所述开窗片全部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的第二端部,并且邻接第二端部的所述开窗片伸入与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相邻的所述另一大致锥形的空间的第一端部的开窗宽度为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用于热交换的多个大体平行的管,以及翅片,所述翅片与所述管交替设置并且是上述翅片。所述换热器可以是微通道换热器。
通过本发明的翅片,开窗片能尽可能多地覆盖三角形区域,减少空隙区域,使得流过翅片的风场更加均匀,窗口片的传热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
附图说明
图1是换热器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描述现有技术的翅片的示意主视图。
图3是描述现有技术的翅片的空隙的示意主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翅片的一种结构的示意主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翅片的一种结构的示意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翅片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主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翅片的一种结构的示意主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翅片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主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翅片的一种结构的示意主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翅片的一种结构的示意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翅片的一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翅片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主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翅片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立体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翅片的另一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诸如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器100包括:诸如扁管的管20,与管20交替设置的翅片10,设置在管20的两端的集流管30。
如图4-6所示,翅片10可以为大致三角形的波纹状的翅片。该翅片10包括开窗部分15,开窗部分可以是大致平板状的部分。在相邻的开窗部分15之间形成大致锥形的空间15S,该大致锥形的空间15S具有第一端部15S1和第二端部15S2,第一端部15S1的宽度小于第二端部15S2的宽度。参照图2以及图4,该宽度的测量方向与翅片间距FP的测量方向相同。该翅片10还包括连接在相邻的开窗部分15之间的弯曲段16,例如曲面状的板部分。安装后,弯曲段16的至少一部分与管20接触。开窗部分15的纵向方向大致与管20的纵向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垂直,开窗部分15的横向方向LD大致与开窗部分15的纵向方向垂直。
如图4-6所示,该翅片10还包括形成在开窗部分15的邻接第一端部15S1的第一开窗片15L1和形成在开窗部分15的邻接第二端部15S2的第二开窗片15L2。邻接第一端部15S1的第一开窗片15L1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15S的第一端部15S1的开窗宽度LW1小于邻接第二端部15S2的第二开窗片15L2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15S的第二端部15S2的开窗宽度LW2。开窗宽度LW1和LW2是开窗片从开窗部分突起的高度,是开窗片从大致平板状的开窗部分突起的高度,或者说是开窗片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15S的第一端部15S1和第二端部15S2的高度。即,邻接第一端部15S1的第一开窗片15L1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15S的第一端部15S1的长度小于邻接第二端部15S2的第二开窗片15L2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15S的第二端部15S2的长度。邻接第二端部15S2的所述第二开窗片15L2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15S的第二端部15S2的开窗宽度LW2或长度大于伸入与该大致锥形的空间15S相邻的另一大致锥形的空间15SA的第一端部15SA1的开窗宽度LW1或长度。第一开窗片15L1和第二开窗片15L2中的至少一个或全部可以大致沿开窗部分15的横向方向LD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可以大致在该预定长度上具有大致相同的开窗宽度LW1和LW2。由此加工容易,并且能够在开窗部分15上形成宽度大致一致的开口。由此利于气流通过开口。此外,第一开窗片15L1和第二开窗片15L2可以在开窗部分的横向方向LD上彼此分开预定的距离。由此,锥形空间的第二端部15S2的空隙能被有效减小,而且可以增加对空气的扰动,从而有利于空气从翅片带走热量。
如图4所示,邻接第二端部15S2的第二开窗片15L2全部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15S的第二端部15S2,并且邻接第二端部15S2的第二开窗片15L2伸入与该大致锥形的空间15S相邻的另一大致锥形的空间15SA的第一端部15SA1的开窗宽度LW1或长度为零。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通过将开窗片分成两段,并且该两段开窗片伸入平板状的开窗部分两侧的开窗宽度不同,开窗片能尽可能多地覆盖三角形区域,减小空隙区域,使得空气更多地流通经过窗口片,使得流过翅片的风场更加均匀,窗口片的传热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以增强翅片的换热性能。此外,由于开窗片大致沿开窗部分的横向方向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大致在该预定长度上具有大致相同的开窗宽度,由此加工容易,并且能够在开窗部分上形成宽度大致一致的开口。由此利于气流通过开口。将开窗片分成两段,可以增加对空气的扰动,从而有利于空气从翅片带走热量。
此外,本发明的翅片可以应用于任何合适的换热器。
实施例2
图7和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翅片的结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开窗片。下面仅仅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结构。
如图7和8所示,所述翅片10还包括位于所述开窗部分15的在所述第一开窗片15L1与所述第二开窗片15L2之间的第三开窗片15L3。即,在开窗部分的横向方向LD上第三开窗片15L3位于所述第一开窗片15L1与所述第二开窗片15L2之间。第三开窗片15L3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15S的开窗宽度在所述第一开窗片15L1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15S的开窗宽度LW1与所述第二开窗片15L2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15S的开窗宽度LW2之间。作为选择,所述第三开窗片15L3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15S的开窗宽度与伸入与该大致锥形的空间15S相邻的另一大致锥形的空间15SA的开窗宽度大致相等。第一开窗片15L1、第二开窗片15L2和第三开窗片15L3中的至少一个或全部可以大致沿开窗部分15的横向方向LD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可以大致在该预定长度上具有大致相同的开窗宽度LW1和LW2。由此加工容易,并且能够在开窗部分15上形成宽度大致一致的开口。由此利于气流通过开口。第一开窗片15L1、第二开窗片15L2和第三开窗片15L3可以在开窗部分的横向方向LD上彼此分开预定的距离。由此,锥形空间的第二端部15S2的空隙能被有效减小,而且可以增加对空气的扰动,从而有利于空气从翅片带走热量。
上述开窗片的设置可以使得翅片开窗部分的三角区域下端的空隙利用面积更多,换热得到增强。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仅仅示出了一个第三开窗片15L3,但是所述翅片10可以包括多个第三开窗片15L3,并且多个第三开窗片15L3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15S的开窗宽度可以从第一端部15S1到第二端部15S2依次减小。
实施例3
图9至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翅片。
如图9-14所示,该翅片10包括开窗部分15以及连接在相邻的开窗部分15之间的弯曲段16。该翅片10还包括从弯曲段16大致伸向大致锥形的空间15S的突起部分16P。即从弯曲段16的、朝向空间15S的内表面突起的突起部分16P。该突起部分16P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突起部分16P的截面大致为圆形,如图9和11所示,或大致为三角形,如图12和14所示。该截面平行于翅片间距FP方向(参见图2)以及翅片高度H方向。
可以以一定间隔在弯曲段16的整个长度L上设置多个突起部分16P,突起部分16P可对翅顶的三角区域空气产生扰动,可以减少空气流过曲面段附近的空隙,使得空气流经翅片时更多地从开窗部分流通。此外,突起部分16P可用作涡流发生器,破坏空气流经翅片产生的边界层,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突起部分16P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对边界层的破坏作用更加明显。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例如,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分别与第三实施例中的特征相互结合。

Claims (14)

1.一种用于换热器的翅片,包括:
开窗部分,在相邻的开窗部分之间形成大致锥形的空间,该大致锥形的空间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的宽度小于第二端部的宽度;
形成在开窗部分的邻接第一端部的第一开窗片和形成在开窗部分的邻接第二端部的第二开窗片,其中邻接第一端部的第一开窗片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的第一端部的开窗宽度小于邻接第二端部的第二开窗片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的第二端部的开窗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翅片,其中
所述第一开窗片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的第一端部的开窗宽度为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翅片,还包括:
位于所述开窗部分的在所述第一开窗片与所述第二开窗片之间的第三开窗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翅片,其中:
第三开窗片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的开窗宽度在所述第一开窗片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的开窗宽度与所述第二开窗片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的开窗宽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翅片,其中:
所述第三开窗片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的开窗宽度与伸入与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相邻的另一大致锥形的空间的开窗宽度大致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翅片,还包括:
连接在相邻的开窗部分之间的弯曲段;以及
从弯曲段的、朝向所述空间的内表面突起的突起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翅片,其中:
第一开窗片和第二开窗片中的至少一个或全部大致沿开窗部分的横向方向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在该预定长度上具有大致相同的开窗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翅片,其中:
第一开窗片和第二开窗片在开窗部分的横向方向上彼此分开预定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翅片,其中:
第一开窗片、第二开窗片和第三开窗片中的至少一个或全部大致沿开窗部分的横向方向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在该预定长度上具有大致相同的开窗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翅片,其中:
第一开窗片、第二开窗片和第三开窗片在开窗部分的横向方向上彼此分开预定的距离。
11.一种用于换热器的翅片,包括:
开窗部分,在相邻的开窗部分之间形成大致锥形的空间,该大致锥形的空间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的宽度小于第二端部的宽度;
形成在开窗部分的邻接第二端部的开窗片,其中邻接第二端部的所述开窗片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的第二端部的开窗宽度大于伸入与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相邻的另一大致锥形的空间的第一端部的开窗宽度,所述开窗片大致沿开窗部分的横向方向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在该预定长度上具有大致相同的开窗宽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翅片,其中:
邻接第二端部的所述开窗片全部伸入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的第二端部,并且邻接第二端部的所述开窗片伸入与该大致锥形的空间相邻的所述另一大致锥形的空间的第一端部的开窗宽度为零。
13.一种换热器,包括:
用于热交换的多个大体平行的管,以及
翅片,所述翅片与所述管交替设置并且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热器,其中
所述换热器是微通道换热器。
CN201110162659A 2011-06-16 2011-06-16 用于换热器的翅片以及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 Active CN1022525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62659A CN102252548B (zh) 2011-06-16 2011-06-16 用于换热器的翅片以及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62659A CN102252548B (zh) 2011-06-16 2011-06-16 用于换热器的翅片以及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2548A true CN102252548A (zh) 2011-11-23
CN102252548B CN102252548B (zh) 2012-10-24

Family

ID=44979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2659A Active CN102252548B (zh) 2011-06-16 2011-06-16 用于换热器的翅片以及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5254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0932A (zh) * 2019-05-27 2019-09-13 广东法拉达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 一种曲管汽车散热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1458A (en) * 1991-10-18 1993-12-21 Nippondenso Co., Ltd. Corrugated louver fin type heat exchanging device
US5289874A (en) * 1993-06-28 1994-03-0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with laterally displaced louvered fin sections
US5390731A (en) * 1994-06-29 1995-02-21 Ford Motor Company Heat exchanger fin
JPH0868598A (ja) * 1994-08-31 1996-03-12 Hino Motors Ltd ラジエータコアのフィン構造
US6170566B1 (en) * 1999-12-22 2001-01-09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High performance louvered fin for a heat exchanger
JP2002090082A (ja) * 2000-09-19 2002-03-27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熱交換器
CN1504714A (zh) * 2002-11-28 2004-06-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换热器
CN101614501A (zh) * 2009-06-04 2009-12-30 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 微通道用平行流换热器翅片
CN101995185A (zh) * 2010-11-02 2011-03-30 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用于换热器的翅片以及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1458A (en) * 1991-10-18 1993-12-21 Nippondenso Co., Ltd. Corrugated louver fin type heat exchanging device
US5289874A (en) * 1993-06-28 1994-03-0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with laterally displaced louvered fin sections
US5390731A (en) * 1994-06-29 1995-02-21 Ford Motor Company Heat exchanger fin
JPH0868598A (ja) * 1994-08-31 1996-03-12 Hino Motors Ltd ラジエータコアのフィン構造
US6170566B1 (en) * 1999-12-22 2001-01-09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High performance louvered fin for a heat exchanger
JP2002090082A (ja) * 2000-09-19 2002-03-27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熱交換器
CN1504714A (zh) * 2002-11-28 2004-06-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换热器
CN101614501A (zh) * 2009-06-04 2009-12-30 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 微通道用平行流换热器翅片
CN101995185A (zh) * 2010-11-02 2011-03-30 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用于换热器的翅片以及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0932A (zh) * 2019-05-27 2019-09-13 广东法拉达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 一种曲管汽车散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2548B (zh) 2012-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7177B (zh) 热交换器
US9534827B2 (en) Air heat exchanger
US10816278B2 (en) Fin assembly for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r having the fin assembly
JP6647319B2 (ja) 熱交換器
US9423184B2 (en) Drainage structure for corrugated-fin heat exchanger
EP3101376A1 (en) Heat exchanging board and board-type heat exchanger provided with heat exchanging board
CN104596153A (zh) 微通道换热器
KR20180077188A (ko) 열 교환기
JP2016102592A (ja) 熱交換器
KR102228486B1 (ko) 미세 채널 기반 열 교환기
JP2010038477A (ja) 熱交換用多穴チューブ
JP6375897B2 (ja) 熱交換器
CN105403090B (zh) 一种换热器翅片及换热器
CN102252548B (zh) 用于换热器的翅片以及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
CN106197093A (zh) 一种换热器
JP6592930B2 (ja) 熱交換器
CN105650946A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US9353997B2 (en) Heat exchanger
WO2017020666A1 (zh) 换热器
CN102748976A (zh) 反对称阶梯扁管
JP2014029221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8344210B (zh) 提高换热效率的平行流换热系统
JP2010107055A (ja) 熱交換器
CN104776652A (zh) 冷凝器
JP2010127511A (ja) 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DANFOSS INC.

Effective date: 20120724

Owner name: SANHUA HOLDING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ANGZHOU SANHUA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7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18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No. 12 Avenue, No. 289

Applicant after: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No. 12 Avenue, No. 289

Applicant before: DANFOSS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DANFOSS SANHUA (HANGZHOU)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TO: HANGZHOU SANHUA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10018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TO: 312500 SHAOXING, ZHEJIANG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724

Address after: 312500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Xinchang Qixing street under the Liquan

Applicant after: SANHUA HOLDING GROUP Co.,Ltd.

Co-applicant after: DANFOSS A/S

Address before: 310018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No. 12 Avenue, No. 289

Applicant before: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ANGZHOU SANHUA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HUA HOLDING GROUP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2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12500 SHAOXING, ZHEJIANG PROVINCE TO: 310018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217

Address after: 310018, No. 289-1, No. 12, Poplar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Ltd.

Patentee after: DANFOSS A/S

Address before: 312500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Xinchang Qixing street under the Liquan

Patentee before: SANHUA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DANFOSS A/S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

Assignee: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Ltd.

Assignor: SANHUA HOLDING GROUP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01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Fin for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r with sam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24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106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7

Address after: No. 12, No. 289,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China

Patentee after: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289-1, 12 Baiyang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Ltd.

Patentee before: DANFOSS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