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46430A - 微波通信系统和装置以及所述系统中的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微波通信系统和装置以及所述系统中的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46430A
CN102246430A CN2009801504154A CN200980150415A CN102246430A CN 102246430 A CN102246430 A CN 102246430A CN 2009801504154 A CN2009801504154 A CN 2009801504154A CN 200980150415 A CN200980150415 A CN 200980150415A CN 102246430 A CN102246430 A CN 102246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transmitting element
idu
outdoor unit
micro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04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村知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46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64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4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之间执行信息通信的微波通信系统。室内单元中的多个发送单元依靠交叉连接功能可切换地连接至室外单元,其中,每个发送单元具有双路分支功能。典型地,每个发送单元管理另一个发送单元的IP地址,并基于所述IP地址来检测相邻的发送单元。

Description

微波通信系统和装置以及所述系统中的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之间执行信息通信的微波通信系统以及相应的装置,还涉及所述系统中的连接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12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328277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被并入于此作为参考。
背景技术
微波通信系统已被视为一种在光学通信线路或无线骨干之间进行插入的手段,并可以应用于多种目标。例如,该系统可以充当蜂窝电话网络、建筑物间通信或光通信网络的替代或备份设备。近年来,蜂窝电话网络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由于微波通信系统的优势(如,经济实惠、易于构造、系统改变的灵活性以及容量大),使用该系统作为连接基站的通信系统的需求显著增加。
伴随而来的是对于高速广域通信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从而期望提供具有更高质量的更低价格的线路服务。为了实现经济型通信装置,用于连接线路的数字交叉连接(DXC)技术的改进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针对多种线路服务,每个设备应当实现灵活的交叉连接(线路设置和切换)。在交叉连接中,即使当存在具有与不同用途和传输速度相对应的不同形式的数据传输线路时,也能够切换数据信号被输出至的路由。
伴随着与移动网络的复杂,在被称为节点站的多路分支站中,请求运营商降低CAPEX(资本支出)以及OPEX(运营开支),因此有必要实现诸如交叉连接或多路分支等功能。
对于上述情形,已经对多路分支NE(网络单元)进行了研究(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在多路分支NE中,一个IDU(室内单元)具有多个ODU(室外单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首次公开No.2002-94435。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上述多路分支NE要求专门开发,从而导致开发成本和时间增加。此外,在仅采用标准双路NE连接的情况下,在相关NMS(网络管理系统)的监视和控制中,应当独立管理多个NE。
考虑到上述技术导致的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之间执行信息通信的微波通信系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通信系统、相应的装置以及该系统中的连接方法,从而能够执行相对简单的管理同时降低相关成本。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之间执行信息通信的微波通信系统,其中,室内单元中的多个发送单元依靠交叉连接功能可切换地连接至室外单元,其中,每个发送单元具有双路分支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与室外单元一起执行信息通信的微波通信装置,包括:多个发送单元,依靠交叉连接功能可切换地连接至室外单元,其中,每个发送单元具有双路分支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在微波通信系统中的连接方法,所述微波通信系统在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之间执行信息通信,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室内单元中,依靠交叉连接功能,将多个发送单元可切换地连接至室外单元,其中,每个发送单元具有双路分支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与室外单元一起执行信息通信的微波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靠交叉连接功能,将多个发送单元可切换地连接至室外单元,其中,每个发送单元具有双路分支功能。
在以上微波通信系统和装置中以及在以上方法中,典型地,每个发送单元管理另一个发送单元的IP地址,并基于该IP地址来检测相邻的发送单元。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室内单元中的多个发送单元依靠交叉连接功能可切换地连接至室外单元,其中,每个发送单元具有双路分支功能。因此,多个NE可以作为一个NE而被管理,同时降低了相关成本。此外,当检测到主信号的异常状态时,可以通过远程操作来改变NE组中管理的NE的数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微波通信系统的实施例的图。
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IDU 110的逻辑连接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IDU的物理连接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4是示出了NMS与图1至3所示的微波通信系统中的IDU之间的登录序列的图。
图5是示出了NMS与图1至3所示的微波通信系统中的IDU组之间的登录序列的图。
图6是示出了图1中的NMS处所示的IDU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7是示出了当在图1至3所示的微波通信系统中检测到异常状态时执行的序列的图。
图8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IDU的物理连接结构的另一个示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NE
101  MODEM
102  MUX/DEMUX
103  DXC
110、110a至110d、111-1至111-4  IDU
115  系统线缆
116  SV信号线缆
120-1至120-4、120a至120d  ODU
200  NMS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微波通信系统的实施例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微波通信系统,其中,一个NE(网络单元)100由IDU(室内单元)110(即,本发明的室内单元)、ODU(室外单元)120-1至120-4(即,本发明的室外单元)、分离和混合单元(HYB,未示出)以及天线(未示出)构成。系统由作为监视设备的NMS(网络管理系统)200来监视和控制。
ODU 120-1至120-4执行无线通信,并且IDU 110依靠信号处理在本NE和另一个NE之间执行信号传输。
通过在系统中安装和设置光学接口,本系统可以连接至光网络。
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IDU的逻辑连接结构的示例的图。
如图2所示,在本示例的IDU 110中,通过对依靠交叉连接(XC)功能从无线或光学端口输入的E/T信号等执行切换,可切换地连接作为发送单元的IDU 111-1至111-4。
IDU 111-1至111-4是已知的实际设备并具有双路分支功能。IDU 111-1至111-4分别连接至ODU 120-1至120-4,其中,每个IDU连接至两个对应的ODU。
此外,在IDU 110中,向IDU 111-1至111-4中的每个IDU提供两个调制解调器,还提供MUX/DEMUX(复用器/解复用器)102以及DXC 103。这些设备用于信号转换,并且由ODU 120-1至120-4执行无线发送和接收。
本结构还利用“Opt IF”(光学接口)和“E1支流”(具有2.048Mbps数据传输速度的E1线路的终端站)。
图3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IDU 110的物理连接结构的示例的图。
如图3所示,在本示例的IDU 110中,IDU 111-1至111-4经由系统线缆115而连接,以实现交叉连接形式,从而执行IDU间的主信号数据监视(LOS(信号丢失)、LOF(帧丢失)和OOF(帧顺序错乱))、针对所连接的IDU的故障通知以及IDU间的线缆丢失监视。
IDU 111-1至111-4还经由SV(监督)信号线缆而连接,以实现NMS200的监视和控制。在无线通信领域中,所要发送的SV信号被复用在主信号的无线帧中。
在本示例中,示出了4个IDU 111-1至111-4,它们是已知的实际设备,具有双路分支功能。IDU 111-1至111-4分别连接至ODU 120-1至120-4,其中,每个IDU连接至两个对应的ODU。
如上所述,可以通过经由专用的系统线缆将IDU 111-1至111-4进行连接来进行简化的扩展,从而使用交叉连接和多路信号分支功能来实现灵活的网络设计。
此外,NMS 200执行对包括在IDU 100中的IDU 111-1至111-4的监视和控制,从而提高系统的便利性。
以下,将解释具有上述结构的微波通信系统的操作。
图4是示出了NMS 200与图1至3所示的微波通信系统中的IDU 111-1之间的登录序列的图。
IDU 111-1至111-4均检测和管理经由无线或有线端口而连接的相邻NE的主IP地址(参见步骤A1)。
此处,事先向IDU 111-1至111-4的端口分配相应的IP地址,其中每个IDU(111-1至111-4)的主IP地址是从端口的IP地址当中选择的。
NMS 200向IDU 111-1发出IP地址获取请求,从而获取本NE(IDU111-1)和经由无线线路面对IDU 111-1的NE的主IP地址和设备类型(参见步骤A2和A3)。
接着,NMS200向IDU 111-1发送NMS信息设置请求,从而在IDU111-1中设置NMS 200的连接状态以及NMS 200的自动断开的超时时间(参见步骤A4和A5)。
此后,NMS200向IDU 111-1发送IDU信息获取请求,从而获取在IDU111-1中管理的设备结构的信息等,并且完成登录操作(参见步骤A6至A8)。
当四个NE不是作为一个NE而被管理时(即,当传统NE作为一个NE而被管理时),上述序列也是有效的。
图5是示出了NMS 200与图1至3所示的微波通信系统中的作为IDU组的IDU 111-1至111-4之间的登录序列的图。
此处,假定NMS 200正被IDU 111-1登录(参见步骤B1)。
此处,如果NMS 200正被IDU 111-1至111-4中的任一个登录,则已完成相邻NE检测。因此,无论IDU的ID如何,以下序列均有效。
NMS 200向IDU 111-2发出IDU ID获取请求,从而获取相关IDU组中IDU的数目以及IDU 111-2的IDU ID(参见步骤B2和B3),其中,IDU的数目和IDU ID是预定的。
接着,NMS 200向IDU 111-2发出相邻信息获取请求,从而获取图4中的步骤A1管理的相邻NE的主IP地址(参见步骤B4和B5)。
此后,基于IDU的数目、IDU ID和相邻NE的主IP地址,类似于步骤A4和A5中的处理,向IDU ID不同于本IDU(即,IDU 111-2)的IDUID的每个IDU发出NMS信息设置请求。相应地,完成了作为IDU组的IDU 111-1至111-4的登录(参见步骤B6)。
通过(由NMS 200)从IDU 111-1至111-4的主IP地址当中选择IDU组的主IP地址,将四个NE作为一个NE来管理。因此,在对操作进行管理期间,应当使用IDU组的主IP地址来管理和控制IDU组。
图6是示出了图1中的NMS 200处所示的IDU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在示出了NMS 200处的IDU设置画面的图6的示例中,IDU 111-4(#4)的主IP地址被确定为IDU组的主IP地址,并且还示出了IDU 111-1至111-4的主IP地址。可以通过参照在画面的左侧示出的树来获得IDU 111-1至111-4的设备结构信息。
如上所述,使用作为具有双路分支功能的标准设备的多个IDU 111-1至111-4来形成一个NE,并且由NMS 200高效地管理作为IDU组的IDU111-1至111-4。
其他实施例
图7是示出了当在图1至3所示的微波通信系统中检测到异常状态时执行的序列的图。
例如,如果IDU 111-4依靠IDU间的主信号数据监视、针对所连接的IDU的故障通知以及IDU间的线缆丢失监视,检测到与主信号有关的异常状态,那么IDU 111-4经由SV信号线缆116向NMS 200发出警报通知(参见步骤C1和C2)。
接着,针对确定了由于致命问题等而不可能恢复的情况,假定IDU的数目改变。因此,NMS 200发出IP地址改变请求以改变IDU的数目、IDU111-1至111-4的ID号以及被分配给相关IDU的端口的IP地址(参见步骤C3)。
IDU 111-1至111-4均基于新选择的主IP地址来执行相邻NE检测(参见步骤C4)。
在NMS 200中,可以改变由IDU 111-1至111-4构成的IDU组的主IP地址(参见步骤C5)。
图8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IDU 110的物理连接结构的另一个示例的图。
在图8中,当每一个均具有改进多路分支功能(在图8中为6路)的IDU 111-1至111-4以类似于图3的方式经由系统线缆而连接时,实现了进一步改进的多路功能。
如上所述,当本发明应用于微波通信系统时,使用传统NE的多路信号分支是可能的。由于多个NE由NMS作为一个NE来管理,因此用户的可操作性和成本的降低是可期的。
工业实用性
在本发明中,室内单元中的多个发送单元依靠交叉连接功能可切换地连接至室外单元,其中,每个发送单元具有双路分支功能。因此,多个NE可以作为一个NE而被管理,同时降低了相关成本。此外,当检测到主信号的异常状态时,可以通过远程操作来改变NE组中管理的NE的数目。

Claims (14)

1.一种在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之间执行信息通信的微波通信系统,其中:
室内单元中的多个发送单元依靠交叉连接功能可切换地连接至室外单元,其中,每个发送单元具有双路分支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通信系统,其中:
每个发送单元管理另一个发送单元的IP地址,并基于所述IP地址来检测相邻的发送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通信系统,还包括:
监视设备,连接至室内单元,并监视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并且
所述监视设备显示形成室内单元的发送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通信系统,其中:
选择发送单元所管理的IP地址中的一个IP地址,并将所选择的一个IP地址作为由发送单元构成的发送单元组的IP地址进行管理。
5.一种与室外单元一起执行信息通信的微波通信装置,包括:
多个发送单元,依靠交叉连接功能可切换地连接至室外单元,其中,每个发送单元具有双路分支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通信装置,其中:
每个发送单元管理另一个发送单元的IP地址,并基于所述IP地址来检测相邻的发送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波通信装置,其中:
选择发送单元所管理的IP地址中的一个IP地址,并将所选择的一个IP地址作为由发送单元构成的发送单元组的IP地址进行管理。
8.一种用在微波通信系统中的连接方法,所述微波通信系统在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之间执行信息通信,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室内单元中,依靠交叉连接功能,将多个发送单元可切换地连接至室外单元,其中,每个发送单元具有双路分支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方法,还包括:
由每个发送单元执行的步骤,其中,所述步骤管理另一个发送单元的IP地址,并基于所述IP地址来检测相邻的发送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显示发送单元并监视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发送单元所管理的IP地址中的一个IP地址,并将所选择的一个IP地址作为由发送单元构成的发送单元组的IP地址进行管理。
12.一种与室外单元一起执行信息通信的微波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依靠交叉连接功能,将多个发送单元可切换地连接至室外单元,其中,每个发送单元具有双路分支功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波通信方法,还包括:
由每个发送单元执行的步骤,其中,所述步骤管理另一个发送单元的IP地址,并基于所述IP地址来检测相邻的发送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波通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发送单元所管理的IP地址中的一个IP地址,并将所选择的一个IP地址作为由发送单元构成的发送单元组的IP地址进行管理。
CN2009801504154A 2008-12-24 2009-12-16 微波通信系统和装置以及所述系统中的连接方法 Pending CN1022464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28277A JP5347489B2 (ja) 2008-12-24 2008-12-24 マイクロ波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JP2008-328277 2008-12-24
PCT/JP2009/006926 WO2010073545A1 (ja) 2008-12-24 2009-12-16 マイクロ波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装置、及び同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接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6430A true CN102246430A (zh) 2011-11-16

Family

ID=42287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04154A Pending CN102246430A (zh) 2008-12-24 2009-12-16 微波通信系统和装置以及所述系统中的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42985A1 (zh)
EP (1) EP2369759A1 (zh)
JP (1) JP5347489B2 (zh)
CN (1) CN102246430A (zh)
BR (1) BRPI0917735A2 (zh)
RU (1) RU2480927C2 (zh)
WO (1) WO20100735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08162B2 (en) * 2011-10-17 2015-04-14 Aviat U.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gnal frequency divi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337879B2 (en) 2011-04-25 2016-05-10 Aviat U.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channel transceiver communications
CN103841592B (zh) * 2012-11-27 2017-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设备托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2082A (ja) * 2000-04-07 2001-10-19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6197343A (ja) * 2005-01-14 2006-07-27 Nec Corp マイクロ波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976253A (zh) * 2006-12-12 2007-06-06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0994138Y (zh) * 2006-12-12 2007-12-19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Y112412A (en) * 1993-10-14 2001-06-30 Nuchem Australia Pty Ltd Multimedia enabled network.
JPH07135476A (ja) * 1993-11-09 1995-05-23 Fujitsu Ltd 無線通信装置
US6597668B1 (en) * 1996-11-07 2003-07-22 Harris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ximizing efficiency in a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employing dynamic asymmetry
JP2003224510A (ja) * 2002-01-30 2003-08-08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
WO2005078947A1 (ja) * 2004-02-13 2005-08-25 Nec Corporation デジタル無線装置
NO323415B1 (no) * 2004-07-21 2007-04-30 Nera Asa Terminalarrangement for en flergigahertz, hoykapasitets digital-radiolinje, og fremgangsmate for samme
JP2007201971A (ja) * 2006-01-30 2007-08-09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P2009975B1 (en) * 2006-04-20 2011-09-28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ir-cooling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118529B2 (en) * 2006-06-20 2015-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covery of neighbor cells
JP4459216B2 (ja) * 2006-11-20 2010-04-28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JP2009213058A (ja) * 2008-03-06 2009-09-17 Nec Corp クロスコネクト装置およびクロスコネク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2082A (ja) * 2000-04-07 2001-10-19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6197343A (ja) * 2005-01-14 2006-07-27 Nec Corp マイクロ波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976253A (zh) * 2006-12-12 2007-06-06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0994138Y (zh) * 2006-12-12 2007-12-19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73545A1 (ja) 2010-07-01
BRPI0917735A2 (pt) 2016-02-16
US20110242985A1 (en) 2011-10-06
RU2011124033A (ru) 2013-02-10
RU2480927C2 (ru) 2013-04-27
EP2369759A1 (en) 2011-09-28
JP2010154082A (ja) 2010-07-08
JP5347489B2 (ja) 2013-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0662B (zh) 基于波分复用(xWDM)射频拉远单元的级联组网方法
CN101120525B (zh) 无线信号分配系统和方法
AU624661B2 (en) A radiotelephone pbx
EP0533167B1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transmission line switching system
CN102984604A (zh) 数据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1166064A (zh) 通讯系统中的射频远端分布系统所使用的转换装置
CN102752885A (zh) 远程电子元件,远程电子元件阵列和外部分配单元
KR20200131905A (ko) 구성 가능한 광역 분산형 안테나 시스템
CN103957536A (zh) 基于c-ran的无线接入网络系统
CN102246430A (zh) 微波通信系统和装置以及所述系统中的连接方法
CN102238557A (zh) 一种构建高速公路无线走廊的组网方法
CN109983799B (zh) 一种综合接入系统
CN101166041B (zh) 无线通讯系统中的射频远端分布系统
CN107547135B (zh) 一种实现bbu与rru组网的方法、装置及组网系统
CN104618205A (zh) 一种室内固网接入和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综合系统
CN1885756A (zh) 一种光载无线rof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1690569U (zh) 虚拟ddf配线系统
KR20120066987A (ko) 무선 기지국 백홀용 광코어 다중화/역다중화 장치
CN113950062A (zh) 支持5g信号覆盖的家庭宽带装置
JP3818672B2 (ja) クロス接続要素及びデータ伝送ネットワーク
US7711393B1 (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optical cross-connect switching architecture
CN101083499A (zh) 一种数字微波网格通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1022645A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远端射频单元主从关系确定的方法
JP2001177866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0581746B (zh) 一种拉远波分接入单元、组网结构及组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