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1724A - 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1724A
CN102231724A CN2011101846447A CN201110184644A CN102231724A CN 102231724 A CN102231724 A CN 102231724A CN 2011101846447 A CN2011101846447 A CN 2011101846447A CN 201110184644 A CN201110184644 A CN 201110184644A CN 102231724 A CN102231724 A CN 1022317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unit
data division
division
cyclic pref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46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1724B (zh
Inventor
三好宪一
西尾昭彦
岩井敬
二木贞树
平松胜彦
今村大地
荒牧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31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17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17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17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1Equali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6Acquisition of further OFDM parameters, e.g. bandwidth, subcarrier spac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05Control of transmission; Equali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59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4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er for adjusting OFDM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e.g. transmission tim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2Symbol synchron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提供了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该无线发送装置将配置于数据部分的首端和末端之间的多个数据码元以单载波的方式发送,包括:配置单元,其配置所述数据部分所包含的所述多个数据码元,以使包含ACK/NACK信息的至少一个数据码元从所述数据部分的后端映射;发送单元,从所述多个数据码元中所述数据部分的所述后端将相当于循环前缀期间的部分所包含的数据相同的数据的数据码元在所述循环前缀期间发送,在所述循环前缀期间的之后发送所述数据部分中包括的所述多个数据码元。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利用循环前缀来提高接收质量。

Description

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
本申请是以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申请号:200680007646.6
申请日:2006年3月10日
发明名称:无线接收装置和无线发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接收装置和无线发送装置,特别涉及在单载波传输系统中所使用的无线接收装置和无线发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在研究频域均衡单载波传输系统。在频域均衡单载波传输系统中,用单载波来传输配置在时域方向的数据码元。接收装置在频域上对在传输路径上产生的信号失真进行均衡,从而校正该失真。更具体地说,接收装置在频域上对每个频率计算信道估计值,对每个频率进行加权以均衡传播路径失真。然后,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解调。
作为这样的频域均衡单载波传输系统,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下面,简单地说明该技术。如图1所示,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传输系统中,生成如下信号,即,将发送数据(图中的“数据部分”)的后部的规定的一部分作为保护区间(以下简称为“GI”),附加在数据部分的首端的信号。这样生成的信号从发送装置被发送,在传播路径上直达波与延迟波被合成,然后到达接收装置。如图2所示,在接收装置中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时间同步处理,从直达波的数据部分的首端提取数据部分长度的信号。由此,所提取的信号包含直达波分量、延迟波分量以及在接收装置中的噪声分量,成为被合成了这些分量的信号。然后,在频域上对所提取的信号进行波形失真的均衡处理(频域均衡),而后进行解调。
另外,有时将GI称为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
(专利文献1)特开2004-3498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由于插入GI,而重复发送相同的数据,因此不用于解调的GI部分的能量被浪费。一般而言,以数据部分长度的10~25%作为GI的情况居多,从另外的观点来看,发送能量的大约10~25%会被浪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无线接收装置和无线发送装置,能够有效地利用GI来提高接收质量。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无线接收装置所采用的结构包括:接收单元,接收将循环前缀附加在其数据部分的信号;提取单元,提取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信号的循环前缀;以及合成单元,将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信号的数据部分与所述提取单元所提取的循环前缀进行合成。
本发明的无线发送装置所采用的结构包括:映射单元,将第一数据映射到相当于从数据部分的一端到循环前缀长度以内的部分,并将与第一数据不同的第二数据,映射到数据部分中映射第一数据的部分以外的部分;附加单元,由映射后的数据部分生成具有循环前缀长度的循环前缀,并将所生成的循环前缀附加到数据部分的一端;以及发送单元,发送已附加了循环前缀的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无线发送装置,其将配置于数据部分的首端和末端之间的多个数据码元以单载波的方式发送,包括:配置单元,其配置所述数据部分所包含的所述多个数据码元,以使包含ACK/NACK信息的至少一个数据码元从所述数据部分的后端映射;发送单元,从所述多个数据码元中所述数据部分的所述后端将相当于循环前缀期间的部分所包含的数据相同的数据的数据码元在所述循环前缀期间发送,在所述循环前缀期间的之后发送所述数据部分中包括的所述多个数据码元。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无线发送方法,其将配置于数据部分的首端和末端的多个数据码元以单载波的方式发送,包括以下步骤:配置步骤,其配置所述数据部分所包含的所述多个数据码元,以使包含ACK/NACK信息的至少一个数据码元从所述数据部分的后端映射;发送步骤,从所述多个数据码元中所述数据部分的所述后端将相当于循环前缀期间的部分所包含的数据相同的数据的数据码元在所述循环前缀期间发送,在所述循环前缀期间的之后发送所述数据部分中包括的所述多个数据码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利用循环前缀来提高接收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GI的生成方法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接收装置中的接收处理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接收装置所接收的数据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接收装置中的接收处理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发送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用于说明GI的生成方法的图。
图8是表示数据映射方法的发送格式图。
图9是表示数据映射方法的发送格式图。
图10是表示数据映射方法的发送格式图。
图11是表示数据映射方法的发送格式图。
图12是表示数据映射方法的发送格式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图13所示的接收装置中的接收处理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发送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6是表示数据映射方法的发送格式图。
图17是表示数据映射方法的发送格式图。
图1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接收处理的图。
图19是表示数据映射方法的发送格式图。
图20是表示数据映射方法的发送格式图。
图21是表示数据映射方法的发送格式图。
图22是表示数据映射方法的发送格式图。
图23是表示数据映射方法的发送格式图。
图24是表示数据映射方法的发送格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接收装置100的结构的方框图。在该图中,接收RF单元102对通过天线101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下变频、A/D转换等规定的无线接收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直达波定时检测单元103、数据提取单元104、最大延迟时间检测单元105和GI提取单元107。
直达波定时检测单元103从接收RF单元102输出的信号中,检测如图4所示的直达波的数据部分首端的定时(timing,)(直达波定时),并将检测出的定时输出到数据提取单元104和GI提取单元107。
数据提取单元104基于从直达波定时检测单元103输出的定时,从接收RF单元102输出的信号的直达波的数据部分首端提取具有数据部分长度TD A T A的信号,并将所提取的信号输出到合成单元109。
最大延迟时间检测单元105从接收RF单元102输出的信号,检测延迟波的最大时间(最大延迟时间τmax),并将检测出的最大延迟时间τmax输出到提取GI长度决定单元106。
提取GI长度决定单元106获得用于表示接收数据的GI长度的TG I,并将通过从获得的TG I减去最大延迟时间τmax而求得的长度,输出到GI提取单元107和数据分离单元111。
GI提取单元107从接收RF单元102输出的信号中,提取由提取GI长度决定单元106求得的长度的GI,并将所提取的GI(以下称为“提取GI”)输出到数据位置调整单元108。数据位置调整单元108将从GI提取单元107输出的提取GI的末端,调整到数据部分的末端的位置,并将调整了数据位置的提取GI输出到合成单元109。
合成单元109将从数据提取单元104输出的数据部分与从数据位置调整单元108输出的提取GI进行合成,并将合成后的信号输出到频域均衡处理单元110。频域均衡处理单元110在频域上对从合成单元109输出的信号的失真进行均衡,从而校正失真,并将校正过的信号输出到数据分离单元111。
数据分离单元111将从频域均衡处理单元110输出的信号,在从数据部分末端回溯到相当于提取GI长度的位置进行分离。该提取GI长度由提取GI长度决定单元106所决定。也就是说,将合成了提取GI的部分从数据部分分离出来。将未合成提取GI的包含数据部分首端的部分输出到解调单元112,而将合成了提取GI的包含数据部分末端的部分输出到解调单元113。
解调单元112和解调单元113分别对从数据分离单元111输出的数据进行解调,解调单元112输出已解调的数据A,而解调单元113输出已解调的数据B。
下面,使用图5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接收装置100的动作。在数据提取单元104中,对于被合成了直达波分量、延迟波分量和在接收装置中的噪声分量(以下简称“噪声分量”)的接收信号,从直达波的数据部分首端,提取相当于数据部分长度TD A T A的部分。
另外,在GI提取单元107中,提取从GI长度TG I减去最大延迟时间τmax所得的GI部分。具体地说,提取从数据部分首端(GI末端)回溯到相当于最大延迟时间τmax的部分的GI,即,提取不受时间上相邻的数据的干扰的部分的GI。
在数据位置调整单元108中,对提取GI的数据位置进行调整,以使提取GI的末端和提取出的数据部分的末端一致。在合成单元109中,将调整了数据位置的提取GI与数据部分进行合成。这时,提取GI是与由数据提取单元104所提取的数据部分的末端部分相同的信号,特别是进行合成的各个部分所包含的噪声分量是相互不同的分量,因此通过合成这些部分,能够提高合成部分的SNR(Signal to Noise Ratio)。合成单元109合成后的信号,因为其信号的失真在频域均衡处理单元110中被均衡,合成了提取GI的部分的SNR提高,所以还能够改善差错率特性。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1,通过从接收信号所包含的GI中,提取不受时间上相邻的数据的干扰的部分,并将提取出的GI部分与数据部分末端合成,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GI的能量来进行解调。由此,能够提高合成部分的SNR,从而能够降低合成部分的差错。
(实施方式2)
在OFDM方式那样的多载波传输中,通过进行GI部分的合成,在时域上能够提高OFDM码元中一部分码元的SNR。但是,在将OFDM码元从时域变换到频域时,这种提高的SNR被均等地分配到构成OFDM码元的所有的副载波上。其结果,被映射到各个副载波的各个码元的SNR均等地提高,但其提高幅度较小。
相对于此,在本发明这样的单载波传输中,用单载波传输配置在时域上的码元,因此通过合成GI部分,能够仅在用作GI的码元上提高SNR。另外,可以期待SNR的极大幅度的提高,即约3dB。
这样,在多载波传输中,只能将各个码元的SNR小幅度且均等地提高,相对于此,在本发明这样的单载波传输中,能够仅在用作GI源的一部分码元中大幅度地提高SNR。
本实施方式着眼于这样的单载波传输中的GI部分的特性。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发送装置200的结构的方框图。该图中,接收RF单元202对通过天线201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下变频、A/D转换等规定的无线接收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τmax信息获得单元203。
τmax信息获得单元203获得τmax信息,该τmax信息是从接收RF单元202输出的信号所包含的、表示通信对方的延迟波的最大时间(最大延迟时间)的信息,然后将获得的τmax信息输出到数据映射决定单元204。
数据映射决定单元204基于从τmax信息获得单元203输出的τmax信息,决定数据映射方法,将决定的数据映射方法通知给数据映射单元207。数据映射方法将后述。
另一方面,发送数据被分离为数据A和数据B,数据A被输入到调制单元205,数据B被输入到调制单元206。
调制单元205和调制单元206分别对所输入的数据,使用PSK调制或QAM调制等调制方式进行调制,并将调制过的信号输出到数据映射单元207。
数据映射单元207将从调制单元205和调制单元206输出的信号,使用由数据映射决定单元204决定的数据映射方法进行数据映射,并将映射后的信号输出到GI附加单元208。
GI附加单元208通过从数据映射单元207输出的信号的数据部分末端开始,复制规定的一部分,从而生成GI,并将在数据部分首端附加了所生成的GI的信号输出到发送RF单元209。图7表示GI的生成方法的具体例。在该图中,假设数据部分长度为16码元、GI长度为4码元,以码元号码1~16来区别从数据部分首端依序配置的码元。通过复制从数据部分末端开始的相当于GI长度的4码元,即复制码元号码13~16,从而生成GI。
发送RF单元209对从GI附加单元208输出的信号进行D/A转换、上变频等规定的无线发送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通过天线201发送出去。
这里,说明在数据映射决定单元204中的数据映射方法。数据映射决定单元204获得从通信对方发送(反馈)的τmax信息,并如图8所示,将控制信道、系统位、重发比特、ACK/NACK信息(ACK或NACK)、CQI(Channel QualityIndicator)、TFCI(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Indicator)、进行解调时所需的信息、导频、功率控制比特等重要信息,映射到从数据部分末端开始到相当于(TG I-τmax)的部分,即,在实施方式1说明的在接收装置100中能够改善差错率特性的部分。通过该方法,能够将重要信息正确地发送到接收装置。
因此,如果发送装置200以输入到调制单元205的数据A为重要信息,以输入到调制单元206的数据B为除此以外的一般信息,则数据映射单元207将数据A映射到从数据部分末端开始到相当于(TG I-τmax)的部分,将数据B映射到其余的数据部分。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2,通过基于τmax信息来求改善差错率特性的部分,并将重要信息映射到求得的部分,从而能够将重要信息正确地发送到接收装置。因此,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适用FDD方式并从通信对方反馈τmax信息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适用TDD方式。此时,能够基于接收信号来测定τmax。但在FDD和TDD中,这些τmax的获得方法不受限定。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2,作为数据映射方法,说明了基于τmax信息进行数据映射的方法。这里,说明另外的数据映射方法。以下,使在实施方式2说明的数据映射方法为方法A,说明与方法A不同的方法B~E。
首先,如图9所示,方法B是将重要信息映射到从数据部分末端开始的相当于GI长度(TG I)的部分的方法。根据该方法B,虽然由于τmax变动而不能改善所映射的所有重要信息的差错率特性,但在难于获得τmax信息的情况下,或者在希望避免配备用于获得τmax信息的追加电路等情况下,能够提高改善重要信息的差错率特性的可能性。
下面,如图10所示,方法C是将重要信息按重要度高的顺序映射到从数据部分末端开始的相当于GI长度(TG I)的部分的方法。这是因为,越靠近数据部分末端,差错率特性改善的可能性越高。
下面说明其理由。τmax有可能在0~TG I之间变化,在τmax为0时,能够改善从数据部分末端开始的相当于TG I的所有部分的差错率,相对于此,在τmax为TG I时,从数据部分末端开始的相当于TG I的所有部分的差错率与其它部分相同,不能期望改善差错率特性。
在实际的系统中,τmax在0~TG I之间,因此如图8所示,随着τmax变小,能够改善差错率特性的码元从数据部分末端开始逐渐增多。也就是说,越靠近数据部分末端,改善差错率特性的可能性越高,而离数据部分末端越远,改善差错率特性的可能性越低。
根据这样的理由,通过该方法C,对重要度越高的信息,越能够提高改善差错率特性的可能性。
接着,如图11所示,方法D是判别数据的重要度,并按重要度高的顺序从数据部分末端开始在整个数据部分上映射数据的方法。根据该方法D,能够简化在整个数据部分上的映射处理,可以容易地进行映射处理。
接着,如图12所示,方法E是将重要信息映射到从数据部分末端开始的相当于GI长度(TG I)的部分(即,用作GI的部分)中的两端的码元位置以外的部分的方法。也就是说,在方法E中,将重要信息优先地映射到在用作GI的部分中的中心部分,而不将重要信息映射到两端部分。这是根据以下理由。
即,在实际的系统中,在接收装置端被检测的直达波定时比正确的直达波定时稍微偏前或偏后。此时,在GI的两端,与相邻码元发生干扰。也就是说,在实际的系统中,对用作GI的部分中的两端部分来说,SNR的提高幅度往往较小。
根据这样的理由,通过该方法E,重要度越高的信息,越能够提高改善差错率特性的可能性。另外,在方法E中,不需要τmax信息,因此不需在发送装置中具备τmax信息获得单元。方法B~D也是同样。
(实施方式4)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接收装置300的结构的方框图。但是,在图13中,对与图3共同的部分赋予与图3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图13中,有以下几个与图3不同之处,即,添加了解调单元303,将GI提取单元107变更为GI提取单元301,将数据分离单元111变更为数据分离单元302,以及删除了最大延迟时间检测单元105和提取GI长度决定单元106。
GI提取单元301获得表示接收数据的GI长度的TG I,并基于获得的TG I和从直达波定时检测单元103输出的定时,从接收RF单元102所输出的信号的直达波中,提取全部的GI(从GI的首端到末端的全部)。提取GI被输出到数据位置调整单元108。
数据分离单元302将从频域均衡处理单元110输出的信号,分别在从数据部分末端回溯到TG I的位置和回溯到2TG I的位置进行分离。包含了未合成提取GI的数据部分首端的部分被输出到解调单元112,包含了合成了提取GI的数据部分末端的部分被输出到解调单元113,相当于从数据部分末端回溯到TG I的位置和回溯到2TG I的位置之间的部分被输出到解调单元303。
解调单元303对从数据分离单元302输出的数据进行解调而输出数据C。
下面,使用图14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接收装置300的动作。在数据提取单元104中,对于合成了直达波分量、延迟波分量和在接收装置中的噪声分量的接收信号,从直达波的数据部分首端,被提取相当于数据部分长度TD A T A的数据。另外,在GI提取单元301提取直达波的GI。该提取GI包含直达波的GI、延迟波的GI的一部分(TG I-τmax)、前面码元的干扰(τmax)和噪声分量。
在数据位置调整单元108中,对提取GI的数据位置进行调整,以使提取GI的末端和提取出的数据部分的末端一致。在合成单元109中,将调整了数据位置的提取GI与数据部分进行合成。
这样合成的合成信号因为合成了直达波的所有GI能量,所以能够提高合成了提取GI的部分的SNR。相对于此,在合成了提取GI的部分的跟前部分中,包含前面码元的干扰,因而使SINR恶化。这里,观察从数据部分首端到末端的整个的平均SINR时,它确实有提高,能够改善差错率特性。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发送装置400的结构的方框图。但是,在图15中,对与图6共同的部分赋予与图6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图15中,有以下几个与图6不同之处,即,添加了调制单元401,将数据映射决定单元204变更为数据映射决定单元402,删除了接收RF单元202和τmax信息获得单元203。
调制单元401对所输入的数据C,使用PSK调制或QAM调制等调制方式进行调制,并将已调制的信号输出到数据映射单元207。
数据映射决定单元402决定数据映射方法,并将所决定的数据映射方法通知给数据映射单元207。这里,使用图16说明通知给数据映射单元207的数据映射方法。根据该数据映射方法,如图16所示,将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所需的信息、系统位、导频、功率控制比特、ACK/NACK信息(ACK或NACK)等重要信息,映射到从数据部分末端开始的相当于TG I的部分,即,能够改善差错率特性的部分。并且,将奇偶校验位、被重复的比特等不重要的(非重要)信息,映射到相当于从数据部分末端回溯到TG I的位置和回溯到2TG I的位置之间的部分,即,差错率特性会恶化的部分。根据该方法,能够将重要信息正确地发送到接收装置,并通过将非重要信息映射到质量会恶化的部分,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发送格式。
因此,发送装置400以输入到调制单元205的数据A为重要信息,以输入到调制单401的数据C为非重要信息,以输入到调制单元206的数据B为除此之外的一般信息。数据映射单元207将数据A映射到从数据部分末端开始的相当于TG I的部分,将数据C映射到相当于从数据部分末端回溯到TG I的位置和回溯到2TG I的位置之间的部分,将数据B映射到其余的数据部分(从数据部分末端回溯到2TG I的位置之前)。
另外,数据映射决定单元402除了上述的数据映射方法以外,还可使用如图17所示的方法。该方法是,判别数据的重要度,按重要度高的顺序从差错率特性良好的部分映射数据的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将重要度高的信息正确地发送到接收装置。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4,通过提取接收信号所包含的直达波的GI,并将提取的GI部分先与数据部分的末端部分合成,再进行频域均衡处理,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GI的能量来进行解调,因此能够提高合成部分的SNR。
(实施方式5)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到实施方式4中,说明了将数据部分后部的规定的一部分作为GI附加在数据部分首端的情况。在本发明实施方式5中,说明将数据部分前部的规定的一部分作为GI附加在数据部分的末端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接收装置的结构与在实施方式1所示的图3相同,因此引用图3进行说明。
图18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接收处理的图。在数据提取单元104中,对于直达波分量、延迟波分量和在接收装置中的噪声分量被合成的接收信号,从直达波的数据部分首端,提取相当于数据部分长度TD A T A的部分。
另外,在GI提取单元107中,提取从直达波的GI末端回溯到(TG I-τmax)的GI部分。换言之,提取不受时间上相邻的数据的干扰的部分的GI。
在数据位置调整单元108中,对提取GI的数据位置进行调整,以使提取GI的首端和提取出的数据部分的首端一致。在合成单元109中,将调整了数据位置的提取GI与数据部分进行合成。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据映射方法E~H。但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发送装置的结构与在实施方式2所示的图6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首先,如图19所示,方法E是相当于图8所示的方法A的方法,将重要信息映射到从数据部分首端开始相当于(TG I-τmax)的部分,即,能够改善差错率特性的部分。
如图20所示,方法F是相当于图9所示的方法B的方法,将重要信息映射到从数据部分首端开始的相当于GI长度(TG I)的部分的方法。
如图21所示,方法G是相当于图10所示的方法C的方法,是在从数据部分首端开始相当于GI长度(TG I)的部分中,按重要度高的顺序从数据部分首端映射重要信息的方法。
如图22所示,方法H相当于图11所示的方法D的方法,是判别数据的重要度,并按重要度高的顺序从数据部分首端开始在整个数据部分上映射数据的方法。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5,在将数据部分前部的规定的一部分作为GI附加在数据部分的末端时,也能够有效地利用GI的能量来进行解调,从而能够提高合成部分的SNR。因此能够降低合成部分的差错。并且,能够将重要信息正确地发送到接收装置,所以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量。
(实施方式6)
在实施方式5,说明了在将数据部分前部的规定的一部分作为GI附加在数据部分的末端时,将GI的一部分与数据部分进行合成的情况。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说明在将数据部分前部的规定的一部分作为GI附加在数据部分的末端时,在将全部的GI(从GI首端到末端的全部)与数据部分进行合成的情况下的数据映射方法I和J。但是,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发送装置的结构与在实施方式4所示的图15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23所示,方法I相当于图16所示的方法,将重要信息映射到从数据部分首端开始的相当于TG I的部分,将非重要信息映射到相当于从数据部分首端往后到TG I的位置和往后到2TG I的位置之间的部分,将一般数据映射到其余的部分(从数据部分首端往后到2TG I的位置以后)。
如图24所示,方法J相当于图17所示的方法,是判别数据的重要度,并按重要度高的顺序从差错率特性良好的部分开始映射数据的方法。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6,在将数据部分前部的规定的一部分作为GI附加在数据部分的末端的情况下,在将GI与数据部分合成时,也能够将重要信息正确地发送到接收装置。因此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量。
另外,作为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的一般信息,例如有3GPP标准中的HS-DSCH、DSCH、DPDCH、DCH、S-CCPCH、FACH等数据信道。
另外,作为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的重要信息,例如有3GPP标准中的以下控制信道,即,与HS-DSCH相应(associated)的信道的HS-SCCH或HS-DPCCH、用于通知RRM(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用的控制信息的DCCH、S-CCPCH、P-CCPCH、PCH以及用于控制BCH物理信道的DPCCH等。
另外,作为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的重要信息,还有TFCI。TFCI是用于通知数据格式的信息,所以如果错误地接收TFCI,则帧或子帧中的所有数据都被错误地接收。因此,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将TFCI作为重要信息处理,提高TFCI的差错率特性是有效的。
另外,在将控制信道大致分为公共控制信道和专用控制信道时,可以将公共控制信道作为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的重要信息处理,将专用控制信道作为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的一般信息处理。因为公共控制信道是向多个移动台公共地发送,因此与向各个移动台个别发送的专用控制信道相比,被要求更良好的差错率特性。
另外,作为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的重要信息,还有用于信息压缩和数据加密的初始信息(Initialization Vector)。该初始信息是以后的通信的基础,因此如果被错误地接收,则有无法进行以后的一连串的通信的危险。因此,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将初始信息作为重要信息处理,提高初始信息的差错率特性是有效的。
另外,还可以将多声道信号的中心信道的数据作为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的重要信息处理。因为在多声道信号中,在中心声道的数据出错时,与在其它声道(左右的声道或后部的声道)的数据出错时相比,对听觉的恶化的影响较大。
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以硬件构成本发明的情况,但本发明能够以软件实现。
另外,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的各功能块通常被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这些块既可以被单独地集成为一个芯片,也可以一部分或全部被集成为一个芯片。虽然此处称为LSI,但根据集成程度,可以被称为IC、系统LSI、超大LSI(Super LSI)、特大LSI(Ultra LSI)。
另外,实现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仅限于LSI,也可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在LSI制造后可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或者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再者,随着半导体的技术进步或随之派生的其它技术的出现,如果能够出现替代LSI集成电路化的新技术,当然可利用新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着适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本说明书基于2005年3月1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5-066813号、2005年7月2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5-212671号以及2006年3月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6-063972号。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无线接收装置和无线发送装置,能够有效地利用GI来进行解调,从而提高接收质量,可适用于频域均衡单载波传输系统中所使用的基站装置或移动台装置等。

Claims (2)

1.无线发送装置,其将配置于数据部分的首端和末端之间的多个数据码元以单载波的方式发送,包括:
配置单元,其配置所述数据部分所包含的所述多个数据码元,以使包含ACK/NACK信息的至少一个数据码元从所述数据部分的后端映射;
发送单元,从所述多个数据码元中所述数据部分的所述后端将相当于循环前缀期间的部分所包含的数据相同的数据的数据码元在所述循环前缀期间发送,在所述循环前缀期间的之后发送所述数据部分中包括的所述多个数据码元。
2.无线发送方法,其将配置于数据部分的首端和末端的多个数据码元以单载波的方式发送,包括以下步骤:
配置步骤,其配置所述数据部分所包含的所述多个数据码元,以使包含ACK/NACK信息的至少一个数据码元从所述数据部分的后端映射;
发送步骤,从所述多个数据码元中所述数据部分的所述后端将相当于循环前缀期间的部分所包含的数据相同的数据的数据码元在所述循环前缀期间发送,在所述循环前缀期间的之后发送所述数据部分中包括的所述多个数据码元。
CN2011101846447A 2005-03-10 2006-03-10 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 Active CN1022317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6813/05 2005-03-10
JP2005066813 2005-03-10
JP2005212671 2005-07-22
JP212671/05 2005-07-22
JP2006063972 2006-03-09
JP063972/06 2006-03-09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76466A Division CN101138179B (zh) 2005-03-10 2006-03-10 无线接收装置和无线发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1724A true CN102231724A (zh) 2011-11-02
CN102231724B CN102231724B (zh) 2013-07-31

Family

ID=3695346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50654A Active CN102209062B (zh) 2005-03-10 2006-03-10 无线接收装置和无线接收方法
CN2006800076466A Active CN101138179B (zh) 2005-03-10 2006-03-10 无线接收装置和无线发送装置
CN2011101846447A Active CN102231724B (zh) 2005-03-10 2006-03-10 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50654A Active CN102209062B (zh) 2005-03-10 2006-03-10 无线接收装置和无线接收方法
CN2006800076466A Active CN101138179B (zh) 2005-03-10 2006-03-10 无线接收装置和无线发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4) US8369806B2 (zh)
EP (3) EP3322114B1 (zh)
JP (2) JP4684286B2 (zh)
KR (2) KR100915270B1 (zh)
CN (3) CN102209062B (zh)
BR (1) BRPI0609025B1 (zh)
CA (1) CA2601018C (zh)
DK (1) DK1858186T3 (zh)
ES (3) ES2661959T3 (zh)
HU (1) HUE037009T2 (zh)
LT (1) LT1858186T (zh)
PL (1) PL1858186T3 (zh)
RU (2) RU2480917C2 (zh)
SI (1) SI1858186T1 (zh)
TR (1) TR201802989T4 (zh)
WO (1) WO20060958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25361B2 (ja) * 2005-04-25 2011-02-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受信処理方法及び受信装置
EP3322114B1 (en) * 2005-03-10 2019-05-1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Radio receiver apparatus and radio transmitter apparatus
JP5061892B2 (ja) 2007-12-28 2012-10-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信号多重方法、送信局及び受信局
JP2010074398A (ja) * 2008-09-17 2010-04-02 Ntt Docomo Inc Ofdm変復調方法、ofdm変調装置、ofdm復調装置およびofdm変復調システム
US9042463B2 (en) * 2011-01-18 2015-05-26 Maxlinear,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ve guard interval (GI) combining
JP5779052B2 (ja) * 2011-09-09 2015-09-1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KR101239655B1 (ko) * 2012-01-13 2013-03-05 (주)에프씨아이 오에프디엠 시스템에서의 에프에프티 윈도우 조절방법
US9485678B2 (en) * 2013-03-11 2016-1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cyclic prefix in OFDM systems under benign channel conditions
JP2015115679A (ja) * 2013-12-10 2015-06-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3534A (en) * 1988-08-26 1991-03-26 Scientific Atlanta Link utilization control mechanism for demand assignment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H03181246A (ja) 1989-12-08 1991-08-07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多重伝送方式
JP2931028B2 (ja) 1990-03-20 1999-08-0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多重伝送方式
JP2000115115A (ja) * 1998-09-30 2000-04-2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直交マルチキャリア信号の生成方法及び復号方法
JP2000216752A (ja) * 1998-11-20 2000-08-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装置
EP1065855A1 (en) * 1999-06-29 2001-01-03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Adaptation of cyclic extensions in an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633614B1 (en) * 1999-09-15 2003-10-14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Multicarrier person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952454B1 (en) 2000-03-22 2005-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of real time services and non-real time services for OFDM systems
US6834043B1 (en) * 2000-07-24 2004-12-2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exploiting transmit diversity in time vary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A2380039C (en) 2001-04-03 2008-12-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data in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R2825862A1 (fr) 2001-06-06 2002-12-13 St Microelectronics Sa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en mc/cdma
JP2005516485A (ja) * 2002-01-16 2005-06-02 アビオ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複数レベルの保護を使用するオーディオ又はビデオデータを送信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RU2221284C2 (ru) * 2002-02-26 2004-01-10 Дочерне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АРГУС"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закодированной речи
JP4298320B2 (ja) * 2002-11-08 2009-07-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Ofdm伝送方式における受信装置
US7543009B2 (en) * 2002-12-24 2009-06-02 Stmicroelectronics Belgium Nv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convolver arrangement
US6904550B2 (en) * 2002-12-30 2005-06-07 Motorola, Inc. Velocity enhancement for OFDM systems
JP3871270B2 (ja) 2003-05-20 2007-01-24 株式会社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コスモス研究機構 送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4500994B2 (ja) 2003-08-04 2010-07-14 国立大学法人東京農工大学 切削工具及び切削装置
RU2235429C1 (ru) * 2003-08-15 2004-08-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Воронеж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связи" Способ частотно-временной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системы связ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US8908496B2 (en) * 2003-09-09 2014-1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cremental redundancy transmission in a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5212671A (ja) 2004-01-30 2005-08-11 Mitsuba Corp パワーアシスト付き搬送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パワーアシスト付き搬送装置
KR101042813B1 (ko) * 2004-02-17 2011-06-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분할 듀플렉싱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 방향 전송증대를 위한 데이터 수신 여부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US8014264B2 (en) 2004-05-01 2011-09-06 Neocific,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with time-division duplexing
US7852746B2 (en) * 2004-08-25 2010-1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signaling in an OFDM-based system
TWI273175B (en) 2004-08-27 2007-02-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Fan
US7839940B2 (en) * 2004-11-22 2010-11-23 Nokia Corporation Ordered retransmissions for ARQ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US8831115B2 (en) 2004-12-22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C-CDMA multiplexing in an orthogonal uplink
CN101103572B (zh) * 2005-01-20 2011-03-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EP3322114B1 (en) * 2005-03-10 2019-05-1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Radio receiver apparatus and radio transmitter apparatus
US20090052582A1 (en) * 2005-04-06 2009-02-26 Roy Oren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ofdm receiver and a receiver using the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33548A (ko) 2008-04-16
KR20070102740A (ko) 2007-10-19
CA2601018C (en) 2015-11-03
CN102209062A (zh) 2011-10-05
TR201802989T4 (tr) 2018-03-21
BRPI0609025A2 (pt) 2010-01-12
US9071495B2 (en) 2015-06-30
CA2601018A1 (en) 2006-09-14
RU2608776C2 (ru) 2017-01-24
DK1858186T3 (en) 2018-04-16
WO2006095872A1 (ja) 2006-09-14
BRPI0609025B1 (pt) 2019-06-18
EP3499753A1 (en) 2019-06-19
JP2010063165A (ja) 2010-03-18
EP3322114B1 (en) 2019-05-15
KR100915270B1 (ko) 2009-09-03
JPWO2006095872A1 (ja) 2008-08-21
ES2736449T3 (es) 2019-12-30
ES2785025T3 (es) 2020-10-05
CN101138179B (zh) 2011-08-24
RU2013104534A (ru) 2014-08-10
RU2011110049A (ru) 2012-09-27
ES2661959T3 (es) 2018-04-04
EP1858186A1 (en) 2007-11-21
US20130301594A1 (en) 2013-11-14
EP3499753B1 (en) 2020-02-19
JP4794666B2 (ja) 2011-10-19
SI1858186T1 (en) 2018-03-30
CN102231724B (zh) 2013-07-31
US20140177650A1 (en) 2014-06-26
EP3322114A1 (en) 2018-05-16
LT1858186T (lt) 2018-04-10
US20090239484A1 (en) 2009-09-24
HUE037009T2 (hu) 2018-08-28
US9680683B2 (en) 2017-06-13
PL1858186T3 (pl) 2018-06-29
US20130121445A1 (en) 2013-05-16
KR101035751B1 (ko) 2011-05-20
US8369806B2 (en) 2013-02-05
EP1858186B1 (en) 2018-01-10
CN101138179A (zh) 2008-03-05
US8521108B2 (en) 2013-08-27
EP1858186A4 (en) 2014-07-16
CN102209062B (zh) 2013-06-12
JP4684286B2 (ja) 2011-05-18
RU2480917C2 (ru) 2013-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1724B (zh) 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
CN101401323A (zh) 无线发送装置及无线发送方法
CN102273295B (zh) 用于v-mimo解调的降低复杂性信道估计和干扰消除的方法和系统
US9614598B2 (en) Uplink MIMO transmission from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s
CN104272691B (zh) 支持高级无线接收器的信令以及相关设备和方法
CN102067695A (zh)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以及无线接收方法
RU2419217C2 (ru) Радиоприе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радиоперед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7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17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