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4387A - 制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4387A
CN102224387A CN2009801467846A CN200980146784A CN102224387A CN 102224387 A CN102224387 A CN 102224387A CN 2009801467846 A CN2009801467846 A CN 2009801467846A CN 200980146784 A CN200980146784 A CN 200980146784A CN 102224387 A CN102224387 A CN 102224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door
handle
compartment
handle grip
refrigerating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67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4387B (zh
Inventor
R·施陶德
T·蒂舍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SH Hausgeraet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aet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aete GmbH filed Critical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aet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224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4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4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43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25Secondary clos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0025Devices for forcing the wing firmly against its seat or to initiate the opening of the wing
    • E05B17/0033Devices for forcing the wing firmly against its seat or to initiate the opening of the wing for opening on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5/00Handles completely let into the surface of the w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00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9/00Other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ecuring wings, e.g. with suction cups
    • E05C19/02Automatic catches, i.e. released by pull or pressure on the w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装置,尤其是家用制冷装置,具有带有内部容器空间(3)的构架(2)、制冷装置门(4)、以及单独的隔室(12),其中所述隔室(12)位于所述内部容器空间(3)中且与冷藏室热绝缘,所述单独隔室的入口能够通过具有把手(14)的热绝缘的隔室门(13)关闭。为了提供一种制冷装置(1),尤其是家用制冷装置,的具有改善绝缘性能的隔室门(13),根据本发明,把手(14)设置于隔室门(13)的热绝缘区域的外侧。另外,所述隔室门(13)具有简单的前表面(16),但尽管如此,所述隔室门(13)能够通过把手(14,14a)致动。尽管隔室门(13)的简单的前表面(16),所述隔室门(13)的锁定位置能够通过所述把手(14,14a)释放。为了实现它,向外定向(16)的把手(14,14a)的表面(15)以齐平的方式贴近隔室门(13)的面向向外的前表面,且用于打开或解锁所述关闭的隔室门(13)的释放单元(22)尤其与所述把手(14)或把手带(14a)相关联。

Description

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装置,尤其是家用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具有带有内部容器空间的构架、制冷装置门,以及位于内部容器空间中且与冷藏室热绝缘的单独隔室,所述单独隔室的入口由具有把手的热绝缘隔室门关闭。
背景技术
从DE102 36 209A1已知一般的制冷装置。这里的两温度制冷器包括热绝缘的构架,外部的门绕竖向轴线可枢转地附接到构架上。构架的内部被热绝缘水平隔板分成标准隔冷藏室和冷冻室。冷冻室的门围绕水平轴线在隔离物的高度处可枢转地联结到构架的内部容器空间。把手件布置在冷冻室门的外部壳体的上部区域中,所述把手件包括把手槽。把手槽被把手件部分地隐藏。
从DE18 69 024U1已知一种深度冷冻室的折翼,所述折片包括有双层壁,后壁和前表面在这里设计成使得它们在装配时在前面板形成起把手的作用的凹槽。
DE-OS 14 01 596涉及一种用于制冷容器中的篮筐的盖板。这种盖板可设有一个把手以便能够使篮筐被舒适地去除。所述把手实施成能够从下面抓住的把手带。为了能够容易地附接作为附加元件的把手带,盖板利用挤压方法制造的板而形成为板,且把手带被插入到盖板中的凹口中。除本实施例的把手带和用于篮筐的盖板外,提到盖板还可用作冷冻室的覆盖片。为此,已经公开了代替把手带或另外,填料被插入到凹口的端部。填料用作轴承以便允许覆盖片枢转。这意味着一方面如果实施成冷冻室的覆盖片,则把手带将被移除了,这样盖板折翼因此不再包括把手带部件。这可能意味着另一方面,把手带部件虽然可保留在覆盖片上,但由于附加的填料,把手带部件不再起把手的作用。既然把手带部件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倚靠在填料所限定的旋转轴上,不可通过致动把手带引入覆盖片的旋转运动。虽然把手带部件随后仍可获得,然而,它可能不再起把手的作用了。根据这里的技术教导,以把手的功能作为代价可实现简单且可变的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装置的隔室门,该制冷装置尤其是家用制冷装置,该隔室门具有改善的隔绝效果。而且,隔室门应当具有复杂性较低的前表面,并且仍然也能够借助于把手进行致动。而且,尽管隔室门的前表面复杂性稍低,隔室门的锁定能够借助于把手释放。
这个目的可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制冷装置实现。
通过布置在隔室门的热绝缘区域外侧的把手,冷藏室的入口能够通过具有一致的绝缘效果和/或一致的绝缘层厚度的隔室门的热绝缘区域实施。作为把手位于隔室门的热绝缘区域的外侧的结果,防止在隔室门的热绝缘区域中形成热桥。热桥影响绝缘效果,在本发明中消除了热桥,但例如通过集成到热绝缘区域中的常规把手槽,热桥却在以前是不可避免的。
所述把手能够设置在隔室门的水平布置的边缘中的一个上,尤其是下部-平放边缘上。所述把手因此能够由使用者手动地、舒适地且符合人机工程学地达到。特别地,冷藏室布置在家用制冷装置的较高区域中时,隔室门的下部-平放边缘上的该位置是有利的。
向外定向的把手的侧部能够以齐平的方式贴近所述隔室门的面向向外的前表面。隔室门的前表面中的把手区域形成底切,这能够省掉用于集成把手槽等的复杂技术措施。结果,隔室门能够以需要少的制造和组装费用的成本-效益方式制造。另外,进一步的优点是由所述隔室门的前表面的闭合平面设计引起的。这能够因此避免因把手槽引起的壁厚减小所带来的热绝缘效果的弱化。因此改善了隔室门的绝缘性能。通过免除把手槽,能够更自由地选择所述隔室门的视觉设计,从而能够实现隔室门的改进设计。特别地,比较容易,即简单的成型的隔室门的前表面可特别地提供一种视觉上令人愉快的外观。不需要把手槽的位置所需要的技术上要求的详细说明,意味着本发明的把手和/或把手带的位置和定位能够更自由地进行选择。一种改善的商标不同的装置,即能够以商业方式得到的不同商标的装置,因而也是可能的。作为隔室门的前表面的简单平面设计的结果,它能够以成本-效益的方式覆盖只能够困难地进行模制的且只能够用于占优势的平面方式的材料。所述隔室门的前表面能够使用例如平展的玻璃或陶瓷板来覆盖,尤其是不需要制造用于必需引入把手槽的特定的复杂部分。
所述把手能够实施为沿着所述隔室门的水平边缘中的一个(尤其是下部水平边缘)布置的把手带。本发明的把手带能够定位在尤其是位于隔室门热绝缘表面的外侧的水平边缘上。优选地,所述把手带能够在所述隔室门的下部边缘和/或下部-平放边缘。在把手带的一个实施例中,这能够延伸穿过隔室门的整个宽度和/或高度。类似地,把手带也能够只延伸穿过隔室门的整个宽度和/或高度的一部分,并且就此减小成一个短的把手。如果把手延伸穿过隔室门的宽度和/或高度,并且就此形成一个把手带,这带来通过在相关侧边缘上的任意点处致动把手带能够使隔室门解锁的优点,尤其具有视觉上隐藏地布置。
所述把手带能够布置在所述隔室门的下部-平放边缘上布置的面板后面,所述面板由此至少前向地被隐藏。在这里,所述面板可由所述隔室门的前面板形成,并且与所述隔室门的前面板连接成一体。所述把手带因此能够由所述隔室门的前表面的一部分形成,并且在这方面与所述隔室门实施成为一体。解锁杆因此被隐蔽,即隐藏,并且在视觉上不可见的所述隔室门的前表面后面。
所述把手带能够布置成至少大约穿过隔室门的下部-平放边缘的宽度。因此能够在隔室门的宽度上的任意点处抓住所述隔室门,并且能够致动所述把手。
所述把手带能够替代地布置在部分地距离位于隔室门打开侧的相反侧的隔室门竖向边缘一定距离处的下部-平放边缘上,即,所述把手带能够布置在距离位于所述隔室门打开侧的相反侧的隔室门竖向边缘一定距离处。
所述把手带能够通过交替止挡连接到所述隔室门的下部-平放侧边缘。如果隔室门可枢转地安装在隔室上,例如通过将把手带附接到所述隔室门的下部-平放侧边缘能够获得向上枢转的隔室门。另一方面,通过将所述把手带附接到隔室门的上部边缘,能够获得可向下枢转的隔室门。将所述把手带自左面附接到隔室门能够获得向右打开的隔室门。相反地,将所述把手带自右面附接到隔室门能够获得向左打开的隔室门。枢转隔室门所需要的枢轴承在此布置成与所述隔室门上的把手带相反。
在所有变型中,隔室门能够锁定在其关闭位置,并且用于打开所锁定的隔室门的释放设备能够与把手和/或把手带相关联。锁定装置能够与隔室和隔室门的布置相关联,所述锁定装置防止隔室门的意外打开。所述锁定装置能够例如通过可以机械地形状配合的方式释放的连接而获得。可替代地,所述锁定装置能够例如也通过夹持力或磁保持力,尤其是使用磁条,来进行操作。
为此,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释放单元能够通过可移动地安装在隔室门上的解锁杆进行致动,所述解锁杆布置成视觉上隐藏在所述把手带的后面。所述把手带能够因此通过所述隔室门的前表面的一部分形成,并且就此能够实施成与隔室门成为一体。所述解锁杆因此被隐蔽,即隐藏,并且在隔室门的前表面后面是视觉上不可见的。解锁杆接合在位于隔室门的关闭位置中的相应掣子中。所述掣子在此固定地连接到所述隔室,并且能够附接到尤其覆盖隔室门的隔室框架的前表面或者与其实施成为一体。所述掣子能够实施成短的,不需要延伸穿过把手带和/或解锁杆的整个长度。所述解锁杆必须包括只在掣子区域中的相反捕捉布置。然而,解锁杆应当延伸至少把手带的重要部分和/或能够延伸穿过把手带的整个纵向延伸部分。这因此保证所述锁定装置能够在把手带上的任意点被致动。能够以机械地形状配合方式释放的连接是通过解锁杆和掣子实现的。解锁过程能够通过使用一只手上的两个手指按压把手带和解锁杆使其相互抵靠来进行。所述解锁杆可优选地以弹簧预紧的方式安装在其锁定位置上,从而在所述把手带和解锁杆释放后,所述解锁杆返回其锁定位置。
代替创建能够以机械地形状配合方式释放的连接的解锁杆和掣子,隔室门能够例如通过夹持力或通过磁保持力进行锁定。销因此能够设置在例如隔室门的侧旁前面上,所述销夹持在锁定位置中的隔室销槽中。在另一方案中,磁条和/或金属带能够以环绕隔室门和隔室的框架的方式进行延伸。在利用夹持力的锁定过程的情况中和利用磁力保持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中,解锁杆能够实施成没有相反捕捉布置而是具有按钮挺杆。当致动解锁杆,即当使用一只手的两个手指按压把手带和解锁杆使其相互抵靠时,按钮挺杆被推向隔室的端框架,从而所述隔室门离开隔室并且释放。通过关闭隔室门,按钮挺杆和因而解锁杆再次移动回到其初始位置。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解锁杆的相反的捕捉布置和解锁杆的按钮挺杆应广义地理解为释放单元。
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带能够可移动地安装在隔室门上,并且固定地连接到用于其致动的释放单元。把手带能够在此通过枢轴承装置连接到隔室门。枢轴承装置能够尤其沿着把手带的纵向延伸部分和/或隔室门的侧边缘进行延伸。枢轴承装置能够通过把手带和隔室门之间的整体式铰链类型的连接而形成。整体式铰链类型的连接能够将把手带连接到作为单独隔室的隔室门。然而,整体式铰链类型的连接还能够通过包括把手带和隔室门的一体式部件的壁厚收缩而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可移动地安装的把手带能够形成由面板所形成的所述隔室门的前面板的至少一部分。结果,把手带以功能的和视觉上悦目的方式集成到隔室门的前面板中。
在第三实施例中,释放单元可移动地安装在隔室门上,能够联接到可移动地安装到隔室门上的把手带。这样,所述释放单元以及隔室门以可枢转的方式独立地安装到隔室门上。把手带的枢转运动通过联接元件传递给所述释放单元。所述释放单元在此必须不延伸穿过把手带的整个长度,但相反地实施成尤其与所述固定地连接到隔室并且与隔室相关联的掣子一样短。
在所述实施例中,所述释放单元能够通过锁定元件形成。如所述的,作为锁定元件的替代,所述释放单元能够通过解锁元件形成。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向外定向的隔室门的前表面可包括面板,尤其是玻璃板。由于所述隔室门的前表面的简单平面设计,这能够以成本-效益的方式混合难以模制的且主要只用于平面设计的材料。隔室门的前表面能够例如用平板玻璃、镜面玻璃或陶瓷板覆盖,尤其是没有因把手槽而不得不引入的形成特定的复杂挖剪细工。
在所有实施例中,向外定向的隔室门的前表面能够包括标记以指示把手和/或把手带的局部位置和/或空间延伸。尽管存在把手和/或把手带的视觉上隐藏的位置,能够因此感知到精确位置和延伸。
本发明尤其涉及家用制冷装置,其包括具有隔室门的一个或多个隔室。特别地,隔室可以是布置在制冷装置的内部容器空间中的冷冻室。
附图说明
借助于实例,使用桌上型迷你冰箱的实例来描述本发明。通过家用目的的制冷装置的进一步附图中的实例,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借助多个隔室门来进行描述。根据这些具体示范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还获得本发明的进一步一般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示出了家用目的的具有冷冻室和隔室门的制冷装置的透视图,制冷装置尤其是桌上迷你冰箱;
图2示出了具有整体把手带的隔室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整体把手带与具有锁定元件的解锁杆相关联,具有锁定元件的解锁杆布置成视觉上隐藏在把手带后面;
图3是示出了具有结合成为一体的把手带的隔室门的第一实施例,把手带与具有解锁元件的解锁杆相关联,具有解锁元件的解锁杆布置成在视觉上隐藏在把手带后面;
图4示出了具有分离的把手带的隔室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分离的把手带可移动地安装在隔室门上,所述把手带固定地连接在锁定元件上;
图5示出了具有分离的把手带的隔室门的第二实施例,分离的把手带可移动地安装在隔室门上,所述把手带固定地连接在解锁元件上;
图6示出了具有锁定元件的隔室门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锁定元件可移动地安装在隔室门上,所述锁定元件联接在把手带上,而把手带通过整体式铰链可移动地连接在隔室门上;
图7示出了具有解锁元件的隔室门的第三实施例,解锁元件可移动地安装在隔室门上,所述解锁元件联接在把手带上,把手带通过整体式铰链可移动地连接在隔室门上。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的家用目的的制冷装置1包括方形构架2。方形构架2包括四个侧壁和一个后壁,它们以热绝缘的方式围绕内容容器空间3。内部容器空间3具有前面入口,前面入口可以被制冷装置门4关闭。制冷装置门4自左向右可枢转地附接到构架2上。例如用于黄油碟的存储隔室5、用于蛋架的接受器6和用于饮料瓶的门托盘7都紧固在制冷装置门4的内部。以框架形式环绕制冷装置门4的密封件8能够使内部容器空间以气密的方式关闭,用于关闭情况(即,锁定制冷装置门4)下的热绝缘。用于冷藏的存储隔室9和抽屉隔室10布置在内部容器空间3中。单独的隔室,即与冷藏室以热绝缘方式隔开的隔室12,实施在内部容器空间3中的头端。隔室12可以是例如冷冻室。隔室12包括位于前面的隔室门13。隔室门13可枢转地安装在内部容器空间3上。隔室门13包括把手14。把手14能够形成为隔室门13的把手部14a。向外定向的把手14的前表面15以齐平的方式贴近隔室门13的面向向外的前表面15。标示17用于指示把手14的局部位置和空间范围,布置在向外定向的把手14的前表面15的区域中。
图2中单独地显示隔室门13。隔室门13构造成具有矩形轮廓的板。向外定向的隔室门13的前表面16是平展的。在第一实施例中,隔室门13与把手14成为一体,利用穿过隔室门13的整个厚度的延伸形成把手带14a。与隔室门13的深度相比,把手带14a的深度明显减小。由于深度减小,解锁杆18容纳在后凹处中。解锁杆18通过枢轴承19可枢转地安装在隔室门13上。锁定元件20布置在解锁杆18的朝向隔室12定向的一侧上。锁定元件20可与解锁杆18实施成为一体。解锁杆18可延伸穿过隔室门13后的整个宽度。如果锁定元件20只延伸隔室门的整个宽度的一部分,对锁定元件20而言就足够了。特别地,锁定元件20可以实施成短的,即特别地,厚度为几毫米或几厘米。相应的反向锁定元件21与锁定元件20相关联。锁定元件20与反向锁定元件21一起形成释放单元22。反向锁定元件21固定地连接在隔室12的框架23的前表面上。通过按压可枢转的解锁杆19使其抵靠固定的静止把手带14a,锁定元件20向下枢转,并且到达反向锁定元件21前的一定距离处,释放单元22因而触发,从而隔室门14能够打开。隔室门13能够例如通过绕止挡的旋转轴枢转而被打开,该止挡尤其是交替止挡。
隔室门13的第一实施例示于图3,隔室门13具有类似于图2的整体式把手带14a,其中解锁元件25与解锁杆18相关联,而不是与根据图2的锁定元件20相关联,所述解锁元件25视觉上隐藏地布置在把手带14a的后面。隔室门13可利用隔室门13与隔室12的力配合或力/形配合连接来锁定,即尤其通过锁定销26,锁定销26接合在位于隔室门13的关闭位置中的隔室12上的锁定键(未示出)中。隔室门13通过克服锁定销26上的保持力进行解锁,从而隔室门13可通过相应的作用力被提升。为了便于打开过程,解锁杆18装配有解锁元件25。通过按压可枢转的解锁杆18使其抵靠静止的把手带14a,解锁元件25被按压抵靠隔室12的框架23的前面板。这产生延展力,推动隔室门13抵消锁定销26上的远离隔室12前面板的保持力,从而打开隔室门13。磁关闭设备也可以使用这种打开类型进行打开。
图4示出了隔室门13的第二实施例。与根据图2和图3的第一实施例相比,把手带14a不实施成与隔室门13成为一体和/或固定地连接于隔室门13,而是利用枢轴承19可枢转地安装在隔室门13上。把手带14a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单独的把手14,把手14可移动地安装在隔室门上,所述把手从它那方面来说固定地连接到锁定元件20上。通过向外拉动可枢转的把手带14a,锁定元件20向下枢转,并且到达反向锁定元件21前方一定距离处,因而释放单元22被释放,从而隔室门13被打开。隔室门12能够例如通过绕止挡的旋转轴枢转而被打开,该止挡尤其是交替止挡24。枢轴承19和/或把手带14a的上部前面板和/或隔室门13的下部前面板可具有这样的造型,即在外部,在视觉上至少大部分地隐藏枢轴承。因而保持例如只有最小间隙27,这样基本上在视觉上隐藏枢轴承19。
图5示出了根据图4的隔室13的第二实施例的变型。把手带14a通过枢轴承19可枢转地安装在隔室门13上。解锁元件25与把手带14a相关联,而不是与根据图4的锁定元件20相关联,所述解锁元件25视觉上隐藏地布置在把手带14a后面。隔室门13能够通过隔室门13与隔室12的力配合或者力配合/形状配合连接进行锁定,如图3所示的那样,即尤其通过锁定销26接合在位于隔室门13关闭位置中的隔室12上的锁定键(未图示)中。隔室门13通过克服锁定销26上的保持力而被锁定,因此能够通过相应的作用力提升隔室门13。为了便于打开,把手带14a装配有解锁元件25。为了在成本上有利地制造,把手带14a构造成与解锁元件25成为一体。
在隔室门13的打开方向上拉把手带14a,也就是说,远离隔室12向外拉,推动解锁元件25使其抵靠隔室12的框架23的前面板。这产生了延展力,该延展力推动隔室门13远离隔室12的前面板,抵消锁定销26上的保持力,从而打开隔室门13。在本实施例中,枢轴承19和/或把手带14a的上部前面板和/或隔室门13的下部前面板,可也包括这样的造型,即在外部,在视觉上至少大部分地隐藏枢轴承。特别地,这儿还能保持最小间隙27,枢轴承19在视觉上大部分地隐藏在间隙。
图6中示出了隔室门13的第三实施例。隔室门13的第三实施例实施成具有可移动地安装在隔室门13上的锁定元件20,所述锁定元件20联接把手带14a,把手带14a通过整体式铰链可移动地连接到隔室门13。隔室门13的面向向外的前表面16是平展的。在本第三实施例中,隔室门13实施成与把手14成为一体,所述把手因其延展隔室门13的整个宽度而形成把手带14a。与隔室门13的深度相比,把手带14a的深度明显减小。解锁杆18容纳在因深度减小而创建的后面凹入中。解锁杆18通过枢轴承19可枢转地安装在隔室门13。锁定元件20布置在解锁杆18的面向隔室12的一侧上。锁定元件20可实施成与解锁杆18成为一体。解锁杆18可延伸穿过隔室门13后面的整个宽度。如果解锁杆18只延伸穿过隔室门13的整个宽度的一部分,对锁定元件20以及解锁杆18就足够了。特别地,锁定元件20以及解锁杆18可实施成短的,即特别地,只有几毫米或几厘米宽。一个相应反向锁定元件21与锁定元件20相关联。锁定元件20与反向锁定元件21一起形成释放单元22。反向锁定元件21固定地连接到隔室12的框架23上的前面板。
把手带14a能够通过整体铰链28可枢转地附接到隔室门13,通过向外拉把手带14a致动联接元件29,即向外拉把手带14a,移动同样连接到联接元件29的解锁杆18,结果解锁元件20向下且向前枢转离开反向解锁元件21,释放单元22因而触发,从而能够打开隔室门13。
图7示出了根据图6的隔室门13的第三实施例的变型。隔室门13实施成具有可移动地安装在隔室门13上的解锁元件25,所述解锁元件25联接到把手带14a,把手带14a通过整体式铰链28可移动地连接到隔室门13。解锁元件25与解锁杆18相关联,而不是与根据图6锁定元件20相关联。所述解锁元件25布置成在视觉上隐藏在把手带14a后面。隔室门13的锁定能够通过隔室门13与隔室12力配合或者力/形状配合连接来进行,担尤其通过接合在位于隔室门13关闭位置中的隔室12上锁定键(未图示)中的锁定销26。通过克服锁定销26上的保持力使隔室门13解锁,从而能够通过相应作用力提升隔室门13。为了便于打开,解锁杆18装配有解锁元件25。解锁杆18通过联接元件29连接到把手带14a。
把手带14a能够通过整体式铰链可枢转地附接到隔室门13,通过向外拉把手带14a,致动联接元件29,即向外拉把手带14a,连接到联接元件29的解锁杆18也被移动,结果推动解锁元件25使其抵靠隔室12的框架23的前面板。这产生延展力,延展力推动隔室门13远离隔室12的前面板,抵消锁定销26上的保持力,并因而打开隔室门13。
整体式铰链28可通过包括隔室门13和把手带14a的单个部件的锥形材料形成。替代地,可使用单独的整体式铰链部件来连接包括隔室门13和把手带14a的两个部件。整体式铰链部件可例如通过粘合剂而连接到隔室门13和把手带14a。联接元件29也可实施为整体式铰链的方式,联接元件29利用解锁杆18连接把手带14a。替代地,联接元件29可形成为通过铰链式弹簧锁弹簧连接。
在所有实施例和变型中,前表面16可以用面板30覆盖。面板30可特别地通过玻璃板形成。在示范性实例中,面板30显示为图2中的玻璃板形式。前表面16和/或面板30或玻璃板可具有标记17,或者在透明面板30的情况中,标记能够附接到面板30后面,通过面板30进行透视显示。标记17用来特别地显示把手14的局部位置和/或延展,即把手带14a。在所有所描述的实施例和变型中,把手带14a通过位于下部边缘上,尤其是隔室门13的其中一个水平边缘上的实例进行显示和描述。类似改型的把手带可同样也布置在隔室门13的上部边缘上或隔室门12的面向旋转轴(交替止挡24)的一侧上。

Claims (15)

1.一种制冷装置,尤其是家用制冷装置,包括具有内部容器空间(3)的构架(2),制冷装置门(4),以及单独的隔室(12),其中所述隔室(12)位于所述内部容器空间(3)中并且与冷藏室热绝缘,所述单独的隔室的入口通过具有把手(14)的热绝缘的隔室门(13)关闭,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14)布置在所述隔室门(13)的热绝缘区域的外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14)设置在所述隔室门(13)的水平布置的边缘中的一个上,尤其是所述隔室门(13)的下部-平放边缘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14)实施成沿着隔室门(13)的水平边缘中的一个,尤其是下部-平放边缘,布置的把手带(14a)。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带(14a)布置在所述隔室门(13)的下部-平放边缘上布置的面板后面,并且由此被至少前向地隐藏。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由所述隔室门(13)的前面板形成,并且与所述隔室门(13)连接成为一体。
6.按照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带(14a)布置成至少大约在所述隔室门(13)的下部-平放边缘的宽度上。
7.按照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带(14a)布置在与所述隔室门(13)竖向边缘中的位于所述门打开侧的相反侧的边缘部分地成一定距离的下部-平放边缘上。
8.按照权利要求3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节制冷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带(14a)通过交替限制止挡连接到所述隔室门(13)下部-平放侧边缘。
9.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室门(13)能够被锁定在其关闭位置,用于打开所述关闭的隔室门(13)的释放单元(22)与把手(14)和/或把手带(14a)相关联。
10.按照权利要求3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带(14a)可移动地安装在隔室门(13)上,并且固定地连接到用于致动所述把手带(14a)的所述释放单元(22)。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移动地安装的把手带(14a)形成由所述面板所形成的隔室门(13)前面板的至少一部分。
12.按照权利要求9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释放单元(22)由锁定元件(22)形成。
13.按照权利要求9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释放单元(22)由解锁元件(25)形成。
14.按照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向外定向的所述隔室门(13)的前表面(16)包括面板(30),尤其是玻璃板。
15.按照权利要求1至10或者12至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向外定向的所述隔室门(13)的前表面(16)包括标记(17),所述标记(17)用于标识所述把手(14)和/或把手带(14a)的局部位置和/或空间延展。
CN200980146784.6A 2008-11-27 2009-11-09 制冷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243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44133.3 2008-11-27
DE102008044133A DE102008044133A1 (de) 2008-11-27 2008-11-27 Kältegerät
PCT/EP2009/064844 WO2010060783A2 (de) 2008-11-27 2009-11-09 Kältegerä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4387A true CN102224387A (zh) 2011-10-19
CN102224387B CN102224387B (zh) 2015-06-10

Family

ID=42133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678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24387B (zh) 2008-11-27 2009-11-09 制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370764B1 (zh)
CN (1) CN102224387B (zh)
DE (1) DE102008044133A1 (zh)
PL (1) PL2370764T3 (zh)
RU (1) RU2514997C2 (zh)
WO (1) WO2010060783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7247A (zh) * 2019-12-24 2021-06-25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及家用器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1110987U1 (de) * 2011-03-28 2018-01-09 BSH Hausgeräte GmbH Kältegerät mit interner Klappe
CN103528315B (zh) * 2013-10-25 2016-04-13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的门体和具有其的冰箱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401596A1 (de) * 1962-01-31 1968-10-17 Licentia Gmbh Abdeckung fuer Kuehlbehaelter,Gefrierfaecher u.dgl.
FR2336859A7 (fr) * 1975-12-24 1977-07-22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Organe de fermeture d'une porte prevue sur un recipient en forme de caisson, notamment d'une porte de compartiment de congelation d'un refrigerateur ou installation similaire
CN1311849A (zh) * 1998-08-04 2001-09-05 松下冷机株式会社 冰箱门开启器
CN2504572Y (zh) * 2001-11-01 2002-08-07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单门双温冰箱冷冻室门
CN2639815Y (zh) * 2003-08-07 2004-09-08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竖式型材暗把手冰箱
CN2699206Y (zh) * 2002-07-15 2005-05-11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601094A1 (de) * 1967-09-06 1970-05-06 Bosch Hausgeraete Gmbh In einen Kuehlschrank einsetzbares waermeisoliertes Tiefkuehlfach
DE2229366A1 (de) * 1972-06-16 1974-01-03 Licentia Gmbh Kuehlschrank mit durch federnde klappe verschliessbaren faechern
JP2000274929A (ja) * 1999-03-25 2000-10-06 Nobuhiro Matsuyama 冷気流出防止扉付冷蔵庫
DE10236209A1 (de) * 2002-08-07 2004-02-26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Kältegerät mit unterteiltem Innenraum
EP1651913B1 (en) * 2003-08-05 2007-01-24 Arcelik Anonim Sirketi A refrigerator
DE202006007722U1 (de) * 2006-05-15 2006-07-13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Kältegerät
CN200982142Y (zh) * 2006-10-26 2007-11-28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带有暗拉手的门及带有这种门的冰箱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401596A1 (de) * 1962-01-31 1968-10-17 Licentia Gmbh Abdeckung fuer Kuehlbehaelter,Gefrierfaecher u.dgl.
FR2336859A7 (fr) * 1975-12-24 1977-07-22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Organe de fermeture d'une porte prevue sur un recipient en forme de caisson, notamment d'une porte de compartiment de congelation d'un refrigerateur ou installation similaire
CN1311849A (zh) * 1998-08-04 2001-09-05 松下冷机株式会社 冰箱门开启器
CN2504572Y (zh) * 2001-11-01 2002-08-07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单门双温冰箱冷冻室门
CN2699206Y (zh) * 2002-07-15 2005-05-11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门
CN2639815Y (zh) * 2003-08-07 2004-09-08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竖式型材暗把手冰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7247A (zh) * 2019-12-24 2021-06-25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及家用器具
CN113027247B (zh) * 2019-12-24 2023-12-22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及家用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L2370764T3 (pl) 2020-04-30
RU2011122555A (ru) 2013-01-10
WO2010060783A2 (de) 2010-06-03
EP2370764B1 (de) 2019-10-16
CN102224387B (zh) 2015-06-10
WO2010060783A3 (de) 2010-10-07
RU2514997C2 (ru) 2014-05-10
DE102008044133A1 (de) 2010-06-02
EP2370764A2 (de) 2011-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85501B1 (ko) 냉장고
US10830525B2 (en) Hinge assembly
EP3521736B1 (en) Refrigerator with inner door
US8840204B2 (en) Refrigerating appliance and door for one such appliance
EP2182311B1 (en) Refrigerator with a door opening device
EP2431688B1 (en) Refrigerator
WO2011080109A2 (en) A refrigerator comprising flap doors
US10427149B2 (en) Laboratory cabinet
CN108253709A (zh) 冰箱
US20030079313A1 (en) Refrigerator handle mounting arrangement
CN102224387A (zh) 制冷装置
US20130284778A1 (en) Securing mechanism
US20180142945A1 (en) Refrigerator with hinged mullion assembly
KR102227959B1 (ko) 냉장고
JP2011064428A (ja) 冷蔵庫
EP3019802B1 (en) Refrigerator
EP2717003B1 (en) Door-closure structure for rotary type refrigerator door and side-by-side refrigerator having it
CN101144672A (zh) 食品冷藏箱
WO2007056487A8 (en) Postal mailbox
KR20070020964A (ko) 냉장고용 와인 저장고의 도어 로크장치
JP6360688B2 (ja) 冷蔵庫
US6174035B1 (en) Refrigerator cabinet with enhanced access zone
US11898377B2 (en) Door and drawer gang lock
US20210348769A1 (en) Appliance latch assembly
US20120124909A1 (en) Flush panel adjustment assembly for a lift and slide do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BSH HOME APPLIANCE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ATE GMBH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after: BSH HAUSGERATE GmbH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ATE GmbH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