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31C - 一种筒管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筒管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31C
CN1022231C CN89102585A CN89102585A CN1022231C CN 1022231 C CN1022231 C CN 1022231C CN 89102585 A CN89102585 A CN 89102585A CN 89102585 A CN89102585 A CN 89102585A CN 1022231 C CN1022231 C CN 102223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bbin
oblique tube
rotatable support
columnar member
cl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89102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992A (zh
Inventor
杉冈隆美
上野俊美
弓达利博
小林浩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btesc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ij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j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ij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3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40Arrangements for rotating packages
    • B65H54/54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cores or formers at winding stations; Securing cores or formers to driving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40Arrangements for rotating packages
    • B65H54/54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cores or formers at winding stations; Securing cores or formers to driving members
    • B65H54/543Securing cores or holders to supporting or driving members, e.g. collapsible mandr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Win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筒管架包括:一个可旋转的支承件,若干套在可旋转支承件上的筒管卡紧装置,以及至少一个套到可旋转支承件上并与筒管卡紧装置连接的柱形件,以便筒管卡紧装置扩张,从而卡紧筒管。一个对筒管卡紧装置施压的主压力件设在筒管架的一端。至少一个给主压力件附加压力的辅助压力件,设在主压力件一端的一筒管卡紧装置与位于相对端的另一筒管卡紧装置之间的中间部位。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筒管架,特别是装在高速卷绕合成纤维纱的绕纱装置上的一种筒管架。
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可平稳可靠地装接筒管的筒管架。
进而言之,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在可以同时卷绕数根纱的绕纱装置上面的筒管架。
在通常的筒管架上,正如日本Sho    60-1766号特许公开的实用新型申请和美国US4,458,850号专利所述,是沿轴向压缩一个环状弹性件以便装接筒管,该弹性件插装在一个旋转式园柱形支承上面。
这种筒管架需要施加的力量很大,因为要沿轴向对环状弹性件加压并使之变形。
弹性件要靠安在旋转式园柱形支承前端的一根弹簧来压缩。由于弹性件与支承或筒管之间有摩擦力,所以,支承尾侧挤压弹性件的力小于支承前方挤压弹性件的力,位于尾侧的弹性件相应地就难以变形。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即:筒管内侧未能完全固定住,以致造成筒管在卷绕过程中的偏移和振动。
此外,上述美国US    4,458,850号专利所介绍的那种装接数个筒管的普通筒管架上,当筒管被固定时,气缸室内的压缩空气被放出,结果,轮番插在旋转支承件上的筒管卡紧装置和弹性件被锥形盘弹簧之类的加压装置压紧。这样,通过设在圆柱形件前端的筒管卡紧装置,就把设在旋转支承件后端的筒管卡紧装置压紧了。
由此,在旋转支承件与圆柱形件之间,在筒管卡紧装置和旋转支 承件之间,以及在筒管卡紧装置与筒管内表面之间,均有滑动阻力,装设在前端的卡紧装置受到这些滑动阻力的作用,而且,当筒管卡紧装置由一橡胶环组成时,还受到使设置在后端附近的橡胶环变形的力的作用。结果,作用到位于前端附近的筒管卡紧装置上的力就大于作用到后端附近的筒管卡紧装置上的力。
因此,前端附近的筒管卡紧装置就早于后端附近的筒管卡紧装置卡紧筒管,于是,传递到后端附近的卡紧装置的力变小,这样,后端附近的卡紧装置就与筒管的内表面或旋转支承件的外表面不是完全接触,因此卡紧筒管的力量就不够。
由于卡紧筒管的力不足,筒管就会振动,因此,卷绕装置将产生噪音,某些情况下还存在危险。此外,由于振动,旋转支承件的支承轴承也会被损坏。再者,由于筒管的振动,卷绕在筒管上的纱会在筒管表面与一接触辊之间被擦伤,因而,降低了纱的质量。
还有,在纱的卷绕过程中,筒管架的卡紧部会由于卷装重量而偏斜,因而上述振动会增大,因此卷装会变形。
同时,近来筒管的绕纱量在增加,而单个筒管架上装接的筒管数也在增加,相应地,也要增加筒管卡紧装置和柱形件的数量。因此,上述筒管卡紧力的不足和卷装的变形,就变得非常显著。
其他现有技术的情况,如日本实用新型申请特许公开Sho    57-96144号或日本实用新型申请特许公开Sho    50-142836号,公开了一种筒管架,它包括一对截头锥形体,每一个截头锥形件具有一个倾斜段和一个有一倾斜内表面的柱形件,该对截头锥形件轴向压着柱形件,使得柱形件的外表面与筒管的内表面保持紧密接触。
在这些筒管架中,纱被绕在筒管上时,柱形件的外表面总是与筒管的内表面保持紧密接触。然而,柱形件是个整体,因而具有刚性。因此,柱形件的直径不易改变,所以柱形件的内表面同旋转支承件间隔,在卷绕过程中,绕制纱的叠圈或纱的卷装失去平衡,都会引起小的振动。
而且,在小的振动下,卷装的重力和接触力作用于筒管架上,在旋转支承件与柱形件配合之外受到撞击。所以,在旋转支承件与柱形件间发生障碍,因此,柱形件运转不佳,导致筒管不能很好地被卡住或卡住的筒管松脱不下来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避免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筒管架,它能可靠地装接筒管,卷绕过程中没有振动且纱的卷装不变形,可减低噪音,延长支承旋转支承件的轴承的寿命,以及安全运行和卷绕高质量的纱。
根据本发明,用一种筒管架来实现上述目的,该筒管架包括:一可旋转的支承件,一个插到该旋转支承件上的装置,用来装接筒管和一插在该旋转支承件上并与筒管卡紧装置配合的柱形件,
该筒管卡紧装置包括:
一个第一倾斜件,它有一与旋转支承件配合的内表面和一倾斜的外表面;以及
一个第二倾斜件,它有一与第一倾斜件配合的斜面和一与筒管内表面配合的外表面,
第一倾斜件在周向实质上被分成若干小片段,
第二倾斜件由若干在周向分开的片段构成,
当倾斜面相互接合时,第二倾斜面的这些片段分别与第一倾斜面 的小片段啮合,
由此,借助柱形件,第一倾斜件在轴向上受压,使筒管卡紧装置扩张,从而卡紧筒管。
还有,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筒管架,它包括:一个旋转支承件,数个插装在旋转支承件上的筒管卡紧装置,至少一个柱形件插装在旋转支承件上并与筒管卡紧装置配合,使筒管卡紧装置扩张,从而卡紧筒管,其中:
一个用来压紧筒管卡紧装置的主压力件,装设在筒管架的一端,
至少一个用于为主压力件补充压力的附加压力件,装设在设置主压力一端的筒管卡紧装置和该端对面的另一筒管卡紧装置之间的中间部分,和
附加压力件的数量少于筒管卡紧装置。
此外,如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以上两个特征,都可以在本发明的一个筒管架上体现。
按照本发明,第一与第二倾斜面在周向上实质上被分为许多片段。
因此,当筒管架卡紧筒管的时候,第一与第二倾斜件在它们的斜面成对相互接合,而且第一倾斜件与旋转支承件紧密接触,而第二倾斜件与筒管的内表面紧密接触。结果,筒管被牢牢地卡紧,由于筒管与筒管架同轴,小的振动也不会发生。
当筒管松脱时,一对倾斜件的斜面,第一倾斜件与旋转支承件、第二倾斜件与筒管的内表面,以一定间隔关系相互配合。因此筒管变松,易于从筒管架上取下。
而且,根据本发明,一用来压紧筒管卡紧装置的主压力件设置在筒管架的一端,至少有一个用于为主压力件补充压力的附加压力件, 装设在设置主压力件一端的筒管卡紧装置和对面一端的另一筒管卡紧装置之间的中间部分。因此,作用于多个弹性件的力量均匀,而与筒管卡紧装置与柱形件的滑动阻力无关。这样,用本发明的筒子架就可以可靠地卡紧多个筒管,并且,由于筒管被与筒管架同轴地卡紧,这就降低了卷绕装置所产生的噪音,而且不会降低卷绕纱的质量,也不会在卷绕过程中因筒管偏斜造成纱的卷装变形。
现在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截面图,图中筒管被卡紧;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截面图,图中筒管被松脱;
图3(a)为图1和图3(b)中ⅢA部位的放大截面图,图中筒管已被省去;
图3(b)为图3(a)中沿箭头ⅢB方向的视图,图中,省去了柱形件;
图3(c)为图3(b)中沿ⅢC-ⅢC线的截面图;
图4(a)~4(c)显示第一倾斜件,其中,图4(a)为平面图,图4(b)为图4(a)中箭头ⅣB-ⅣB的视图,图4(c)为左视图;
图5(a)~5(c)显示第二倾斜件,其中,图5(a)为平面图,图5(b)为图5(a)中箭头ⅤB-ⅤB的视图,图5(c)为左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截面图,图中筒管被卡紧;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截面图,图中筒管已被松脱;
图8(a)为图8(b)中ⅧA部位的放大截面图,图中省去了筒管;
图8(b)为图8(a)中箭头ⅧB方向的视图,图中省去了柱形件;
图8(c)为图8(b)中沿Ⅷc-Ⅷc线的截面图;
图9(a)~9(c)显示第二倾斜件,其中,图9(a)为平面图,图9(b)为图9(a)中箭头ⅨB-ⅨB方向的视图,图9(c)为左视图;
图10为曲线图,显示卡紧4个筒管的筒管架上筒管位置与筒管卡紧力的关系;
图11为曲线图,显示卡紧8个筒管的筒管架上筒管位置与筒管卡紧力的关系;
图12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截面图,图中筒管被卡紧;
图12-a为一弹性件和一拉力件的放大截面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截面图,图中筒管被松脱;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个弹性件和一个拉力件的局部透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一个弹性件和一个拉力件的局部透视图。
实施例1
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用于装接4个筒管18,筒管卡紧装置和与该卡紧装置配合的柱形件被插到一可旋转的支承件上。该筒管卡紧装置包括一个第一倾斜件,该倾斜件具有一个与可旋转支承件接合的内表面和一个外表面,还包括一个第二倾斜件,第二倾斜件具有一个可与第一倾斜件接合的倾斜面和一个可与筒管内表面接合的外表面。第一倾斜件实质上在圆周方向上分成若干小片段,第二倾斜件包括若 干实际上在周向分隔开的片段。当倾斜面相互连接时,第二倾斜件的片段与第一倾斜件的小片段分别接合,由此,借助柱形件,第一倾斜件在一轴向上被压紧,使筒管卡紧装置扩张,以便卡紧筒管。
如图1所示,借助轴承10A和10B,可旋转支承件15可旋转地支承在卷绕设备的轴承座11上。
柱形件16借助螺栓17被固装在可旋转支承件15的靠近轴承座11的圆柱部分15a上,在旋转支承件15上,从柱形件16到前端,沿轴向上可滑动地相继套有一个筒管卡紧装置1H、一个柱形件3D、一个筒管卡紧装置1G、一个柱形件20C、一个筒管管卡紧装置1F、一个柱形件3C、一个筒管卡紧装置1E、一个柱形件20B、一个筒管卡紧装置1D、一个柱形件3D、一个筒管卡紧装置1C、一个柱形件20A、一个筒管卡紧装置1B、一个柱形件3A和一个筒管卡紧装置1A。
如图3(a)所示,1A至1H的每个筒管卡紧装置在周向上被分成6个片段。
被分成6个片段的筒管卡紧装置1包括:一个与可旋转支承件15接合的第一倾斜件21、一个能与筒管18的内表面接合的第二倾斜件22和一个轴向压紧第二倾斜件22的弹簧23。第一和第二倾斜件21和22的材料最好是尼龙、聚氨基甲酸酯橡胶、酚醛塑料等。
如图4(c)所示,第一倾斜件21在其底部有一些脚部21g,它们与可旋转支承件15的表面连接。
如图3(a)和4(b)所示,第一倾斜件21在其表面有凸缘部21a和21b,这些凸缘部在可旋转支承件15的轴向上间隔开, 并往周向上延伸。
如图1所示,凸缘部21a与凹槽3a、20a、16a连接,上述槽分别成形于柱形件3A至3D、20A至20C及16的内表面的左端。凸缘部21b则与在柱形件3A至3D与4的另一端部形成的槽连接。
如图4(a)所示,一适当形状如矩形的凸进部分21d,成形于第一倾斜件上,第一倾斜表面21C成形于凹进部分21d的底部。
第二倾斜件22的外部形状使它与第一倾斜件21的凹进部分21d松驰地连接。如图5(a)与5(b)所示,第二倾斜件22的外表面22b在周向上延伸并与筒管18的内表面接合。第二倾斜件22也有一凸缘部22C,它接受弹簧23的压力。在图4(a)至图4(c)中,第一倾斜件的凸缘部21b代替了图1至图3所示的独立配备的弹簧,并用23′标明,以示其起到弹簧的作用。
如图5(b)所示,第二倾斜件22在其底部有一倾斜表面22a,该表面与第一倾斜件21的斜面21C连接,第二倾斜件22的凸缘22c与在柱形件3A至3D,4和20A至20C的右端形成的凹槽(如图1和2所示)连接。
图5(a)中,一板状凸出部22d从第二倾斜件22的右面突出,并在其前端有一斜表面22e。而且,一个凹槽21e是这样形成的,它与凸出部22d连接,又与第一倾斜件的凹槽21e连通,而且在槽21e的前端有一倾斜表面21f。
第二倾斜件22的凸出部22d与第一倾斜件21的凹槽21e连接,因此,由于凸出部22d与柱形件3或20的内表面连接,当没有插上筒管18的第二倾斜件22扩张时,第二倾斜件22并不散 开。
图1中,沿轴向延伸的内腔15C成形于可旋转支承件15的前端,形成一个气缸内腔。一活塞5可滑动地通过一个O型环6塞进气缸内腔15C内,一个环8装设在可旋转支承件15的内腔15C内,一些锥形盘式弹簧7设置在环8和活塞5之间。
此外,一帽盖4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可旋转支承件15的前端,即它能够在可旋转支承件15的轴向移动。活塞5与帽盖4借助一杆件9相互连接,杆件9的一端有一拧紧的螺帽9a,活塞5由压缩空气驱动并在轴向上移动,压缩空气通过在可旋转支承件15中的一个纵向孔15b供给。帽盖4通过活塞5接受来自锥形盘式弹簧7的力并压着第一和第二倾斜件21和22。
在筒管18被松脱时,通过可旋转支承件15中的一个纵向孔15b,在后端向圆柱腔15c内充压缩空气,活塞5移向图1上的左方,因而压缩锥形盘式弹簧7,帽盖4向左侧移动,这样,其凸缘22C与帽盖4的凸缘部4a连接的倾斜件22就被拉向左方。由此,压缩弹簧被压缩,帽盖4与第二倾斜件22之间的距离被保持在一预定值上,该值由第一倾斜件的凸缘部21b和21a确定。同样,通过第一倾斜件21,柱形件之间的距离被保持在一预定值,第二倾斜件22可被放松(见图2)。
在筒管卡紧时,从可旋转支承件15的后端停止供给压缩空气,在气缸内腔15C内的压缩空气通过可旋转支承件15的纵向孔15b被放出,因此,借助锥形盘式弹簧的弹力作用,活塞5向右移动。在活塞5向右移动时,通过杆件9与活塞5连接的帽盖4也向右移动,由此,第一倾斜件21的凸缘部21b被松开,而压力弹簧23伸长。 由此,第二倾斜件22的斜面22a安放在第一倾斜件21的斜面21C上,第二倾斜件22朝径向伸开而卡紧筒管18。已经通过压力弹簧23伸展的第二倾斜件22又可借助于锥形盘式弹簧7的力量,第二倾斜件22卡紧筒管的力就增大了。
在图1和图2的实施例中,具有相同弹性刚度的压力弹簧23,用于所有的卡紧装置11。从可旋转支承件15的前端到后端,压力弹簧的弹性刚度可递增,或者,第一和第二倾斜件21和22的斜面21C和22C的斜面角,从可旋转支承件15的前端到后端,可递减,以便位于后端的第二倾斜件22能容易地伸开。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1,由于采用了周向被分开的倾斜件,因此,可用小的力量使倾斜件伸开并卡紧筒管。因此,能够增大卡紧筒管的力,并且从筒管架的前端到后端,卡紧筒管的力能够均匀。
此外,在筒管被卡紧时,由于第一和第二倾斜件的一对斜面相互紧密接触,而且第一和第二倾斜件在周向上被分开,所以筒管卡紧装置的内表面与可旋转支承件的接触就变得很紧密。因此,在筒管卡紧装置与可旋转支承件之间就不会出现间隙。由此,进行卷绕时,不会产生小振动,可旋转支承件和柱状件不会因振动而阻塞或损坏。这样,防止了卷绕工作时的振动就增加了卷绕工作时的安全性,此外,获得的纱也提高了质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压力弹簧设置在一对第一和第二倾斜件之间,然而,压力弹簧可由线圈弹簧、锥形盘式弹簧、波形垫圈、片簧、扭力弹簧、橡胶及其类似物代替,或者,第一倾斜件的一部分,可以用作如图4所示的弹簧件。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中,压力弹簧23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倾斜件之间的全段。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作为主压力件的补充,只需要在装设主压力件的前端和与之相对应的后端之间的某些分段上安置一个或多个附加压力件,如锥形盘式弹簧7。附加压力件的数目少于筒管卡紧装置的数目。
现参照图6至9来说明本发明这种类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所述相同或类似的部件,以相同的标号标示,并不再加说明,而是说明实施例1与实施例2的差别。
由于压力弹簧23不设置在第一倾斜件与第二倾斜件之间的全段,本实施例中第二倾斜件的凹槽的一端是敞开的。
在实施例2中,本发明的附加压力件设置在柱形件20C处,更确切地说,用一个定位螺栓24a将弹簧座24固装在可旋转支承件15上。该弹簧座有一凹槽同可旋转支承件15的轴向对准。压力弹簧23设置在该凹槽与柱形件20C之间。
此外,象实施例1那样,可旋转的支撑件15的前端安装有一个可在轴向上移动的帽盖4,该帽盖受到锥形盘簧7的作用力,并挤压第一和第二倾斜件21和22。活塞5和帽盖4借助杆件9而相互连接,杆件9的前端有一拧在其上的螺母9a。活塞5的动力来自压缩空气。由在可旋转的支承件15上形成的纵向孔15b供给,活塞5在轴向上移动。
筒管18被松脱时,压缩空气从后端通过一可旋转支承件15上的纵向孔15b供给,并进入气缸内腔15C,使活塞5在图6中向左端移动,由此,锥形盘簧7被压紧,帽盖4被向左推移,因此,因 倾斜件22的凸缘部22C和帽盖凸缘部4a连接,倾斜件22被拉动向左移,这样,压缩弹簧23被压缩,帽盖4与第二倾斜件22之间的距离被保持在一预定值上,该值取决于第一倾斜件21的凸缘部21b和21a之间的距离。同样,柱形件之间的距离借助于第一倾斜件被保持在一个预定值上,而第二倾斜件22被松脱(参见图7)。
筒管被卡紧时,来自可旋转支承件15后端的压缩空气就停止供给,而已经进入气缸内腔15C的压缩空气则通过可旋转支承件15上的纵向孔15b被放掉。这样,活塞5借助于锥形盘簧7的弹力向右端移动。在活塞5移向右端时,由于锥形盘簧7的运动,通过杆件9连到活塞5的帽盖4也移向右端。因此,第一倾斜件21的凸缘部21b被松脱,压力弹簧23则伸长。相应地,第二倾斜件22的倾斜表面22a靠在第一倾斜件21A的斜面21c上,第二倾斜件22朝径向伸开,并卡住筒管18。已经由锥形盘簧7伸开的第二倾斜件22,得到压力弹簧23的助推,在后端卡紧筒管的力的减弱也得到补偿。
图10和11显示出图6至图9表示的第二实施例的筒管位置与筒管卡紧力的关系。用转动一个筒管所需的扭矩测得筒管卡紧力,筒管测面与相邻的筒管不接触。图10与图11中,实线为一通常的筒管架的测量结果,虚线表示本发明的筒管卡紧力。
图10中装接的是4个筒管,图11中装接的是8个筒管,而且,标示了附加压力件的位置。
按照通常的筒管架,如图10与图11的实线所示,筒管卡紧力,即测及的扭矩,从筒管架的前端到后端,均匀减小。后端附近筒管的筒管卡紧力小于允许极限,特别是图10中的第4个筒管以及图11中 第4至8个筒管。
与此相反,按照本发明,从前端到后端的任意一个筒管的筒管卡紧力都超过了允许极限,这样,筒管被可靠地卡紧。因此,在卷绕运行中不出现振动,也避免了由于振动引起的卷装形变,而且,卷绕装置产生的噪音也能减小,并能延长支承可旋转支承件的轴承的寿命。此外,卷绕装置更加安全,并能卷绕高质量的纱。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除了第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优点,还具有下列优点: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压着筒管卡紧装置的一个主压力件设置在一端。至少有一个给主压力件附加压力的辅助压力件,设在可旋转支承件的中部,而且与可旋转支承件和柱形件连接。从而,本实施例的筒管架不受筒管卡紧装置和柱形件的滑动阻力的影响。因此,作用到这些筒管卡紧装置的力相当均匀,筒管被可靠地卡紧。由此,由筒管架卡紧的筒管则与可旋转支承件同轴,噪音也降低了。卷绕设备产生的噪音减小了、防止了由偏位引起的卷装变形、并防止了由于振动而降低纱线的质量。
按照本实施例,在可旋转支承件的前端,设置了一个较大的主压力件,而在可旋转支承件的中部,设置了较小的辅助压力件,因此,筒管架的直径可以减小。
在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第1和第二倾斜件在周向被充分地分开,然而,只要不阻碍运动,第一或第二倾斜件的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圆周上部分连接。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上述实施例2的一种替换,现参照图12和图13加 以说明。
参照图12,可旋转支承件15借助轴承10A和10B可旋转地支承在卷绕设备的轴承座11上。
柱形件16借助螺栓17被固定在可旋转支承件15靠近轴承座的圆柱部分15a上,从柱形件16到前端,在可旋转支承件15的轴向上可滑动地相继套上一弹性件1H、一柱形件3D、一弹性件1G、一柱形件20C、一弹性件1F、一柱形件3C、一弹性件1E、一柱形件20B、一弹性件1D、一弹性件3D、一弹性件1C、一柱形件20A、一弹性件1B、一柱形件3A和一弹性件1A。
本实施例的弹性件1A至1H为本发明的筒管卡紧装置。1A至1H中每个筒管卡紧装置在底部都有一U形部分,它与3A至3D、20A至20C和16中一个柱形件一端的L形槽连接。
在卡紧筒管时,正如图12a所示,弹性件1的一个肩部1b与柱形件3、20或帽盖4的锥部3a、20a或4a相互连接,且弹性件1借助于作用到弹性件1上的轴向压力,径向地向外扩张。圆周表面1C位于弹性件1的锥形部分的一端,与筒管18的内表面连接并卡紧筒管18。
拉动件2A至2E沿可旋转支承件15的圆柱部分15a可滑动地设置,并与弹性件1A至1H同轴,要让拉动件2A至2E与在弹性件1A至1H内侧形成的槽相连,更具体说,如图12a所示,2A至2E的每个拉动件都具有一U形截面,其凸缘部2b要插在1A至1H的每个弹性件U形部的轴向外表面与1A至1H各弹性件内侧槽之间。
2A至2E每个拉动件的另一凸缘部分2a,轴向可滑动地插入成形于3A至3D以及20A至20D的每个柱形件中内表面上的环形槽,拉动件2A至2H在周向上分为3段。
现参照图12a来介绍本发明中设在柱形件20C上的辅助压力件。
用一个紧固螺栓24a将一个弹簧承座24固定在可旋转支承件15上。该弹簧承座有一凹槽对准可旋转支承件15的轴向。一压力弹簧23设在凹槽与柱形件20C之间,以便压力弹簧23通过柱形件20C施力于弹性件1G和1H,以便压紧弹性件1G和1H。
一轴向延伸的内腔15C,成形于可旋转支承件15的前端,构成一个气缸内腔。一活塞5可滑动地通过O形环6以密封方式插入气缸内腔15C,一环8连接在可旋转支承件15的内腔15C内,锥形盘式弹簧7设在环8与活塞5之间。
此外,一帽盖4以如下方式设在可旋转支承件15的前端:它可在旋转支承件15的轴向移动,用杆件9使活塞5与帽盖4互相连接,杆件9的一端有一拧紧的螺母9a。活塞5由压缩空气驱动而轴向移动,通过在可旋转件15上形成的一纵向孔15b提供压缩空气。帽盖4借助活塞5获得锥形盘式弹簧7的作用力,并对第一、第二倾斜件21和22施压。以上系本发明主压力件的构造。
松开筒管18时,从后端通过可旋转支承件15的一个纵向孔15b将在压缩空气送入气缸内腔15C,活塞被移往图12的左方。于是,锥形盘簧7被压紧,帽盖4也向左移,因此,同拉动件2A的凸缘2a连接的柱形件3A被拉向左方,这样,根据拉动件2A的凸缘2a和2b间的距离,就使得帽盖4与柱形件3A之间的距离保持 在一个预定值上。同样,柱形间之间的距离也跟着拉动件2A被保持在一个预定值上,使弹性件1A至1F松驰开来。
在弹性件1F被松开时,柱形件20C被拉动件2F拉动,该拉动件相继从前端松开。于是,压力弹簧23被压紧,拉动件2G被拉动,弹性件1G松驰开。同样,弹性件1H也被松开(见图13)。
在筒管被卡紧时,从可旋转支承件15后端停止供应压缩空气,已进入气缸内腔15C的压缩空气,通过可旋转支承件15中的一个纵向孔15b被放走。因此,活塞5在锥形盘式弹簧7的帮助下向右移动。活塞5右移时,通过杆件9与活塞5相连的帽盖4,由于锥形盘式弹簧7扩张也向右移动。于是,拉动件2被松脱。与此同时,1A至1H的弹簧件相继被压紧,而压缩弹簧23却伸开,从而压紧弹性件1G至1H,弹性件1A至1H则径向扩张,筒管的内表面就被弹性件1A至1H卡紧。被锥形盘式弹簧7张开的弹性件又由压缩弹簧23压紧,在后端减弱的筒管卡紧力得到了补偿。
上述实施例3中,所有弹性件为同一尺寸,但弹性件的尺寸也可因弹性件的位置而异,以便能够改变弹性件的机械性能。
再者,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3中,只在一个段位上设置压力弹簧23。然而,可以增加压力弹簧的数目,但其数量应少于筒管卡紧装置数。这时,压力圈式弹簧23的弹性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沿可旋转支撑件15的前端向后端递增。
虽然本实施例的筒管架装接四个筒管,但筒管数并不受限制。
还要按筒管所需的卡紧力来对压力弹簧的安放位置作出适当选择。
弹性件的形状也不受上述内容和附图的限制,亦可采用柱形、L形截面、X形截面、倒V形截面等其他形状。
上述实施例中设置的虽是压力圈式弹簧23,但也可采用一种张力圈式弹簧、一种锥形盘式弹簧、一种波式弹簧垫圈、一种汽簧、一种扭力弹簧以及一种橡胶或其类似物,以代替压力圈式弹簧。
按照实施例3,如同上述实施例2一样,对筒管卡紧装置施压的主压力件设在一端,在可旋转支承件的中间部位,至少设一个增加主压力件压力的辅助压力件,辅助压力件应与可旋转支承件和柱形件连接。这样,本实施例的筒管架不受筒管卡紧装置和柱形件的滑动阻力的影响,作用到这些筒管卡紧装置上的力就相当均匀,而且筒管被牢靠地卡紧。被筒管架卡紧的筒管与可旋转支承件同轴,可降低噪音。卷绕设备产生的噪音变小,避免了因偏差而引起的卷装变形,并且也免除了因振动而降低纱的质量。
按本实施例3,在可旋转支承件前端设置较大的主压力件,而在其中间部位设较小的辅助压力件,从而可缩小筒管架的直径。
其他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可按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规定去构成筒管卡紧装置,压力件的作用力则可用实施例3所示的拉动件来传递。
具体说,筒管卡紧装置包括:具有一个与可旋转支承件连接的内表面和一个倾斜外表面的第一倾斜件以及具有与第一倾斜件连接的倾斜面和与筒管内表面连接的外表面的第二倾斜件。
这种情况下,拉动件可与筒管卡紧装置隔开,该卡紧装置包括图14所示的第一倾斜件和第二倾斜件,拉动件也可是一体构成。
再者,如图15所示,斜面可与两个筒管卡紧装置相对应,成形于第一倾斜件21的两侧,且每个斜面都与第二倾斜件22连接。如图15所示,拉动件2与第一倾斜件21为一体构成。
按照本发明的筒管架,可获得下列优点:
筒管架能可靠地卡紧一个筒管,在卷绕作业时免除振动与纱的卷装变形,降低噪音,可延长支承可旋转支承件的轴承的寿命,操作安全并卷绕出高质量的纱。

Claims (1)

1、一种筒管架包括:一个可旋转的支承件(15),用于卡紧管筒的装置(1H、1G、1F、1E、1D、1C、1B、1A),以及与所述筒管卡紧装置(1H、1G、1F、1E、1D、1C、1B、1A)连接的阻挡件(16、3D、20C、3C、20B、3B、20a,3A),所述筒管卡紧装置(1H、1G、1F、1E、1D、1C、1B、1A),和所述阻挡件(16、3D、20C、3C、20B、3B、20a,3A),交替地插到所述可旋转支承件(15),每个所述筒管卡紧装置包括:
一个第一倾斜件(21),它具有一个与可旋转支承件(15)连接的内表面和一个倾斜外表面(21c);
一个第二倾斜件(22),它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倾斜件(21)连接的内表面(22a)和与筒管(18)的内表面连接的外表面(22b);
所述第一和第二倾斜件包括若干在周向上实质上分开的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包括交替地插到所述可旋转支承件(15)上的柱形件(16,…);
每个所述柱形件(3D、20C、3C、20B、3B、20a,3A)具有在其内表面靠近纵长端成形的凹槽(3a、20a、16a);
所述第一倾斜件(21)还包括在其端部成形的凸缘部(21a,21b)用以连接在邻近所述柱形件(16、3D、20C、3C、20B、3B、20a,3A)的端部成形的凹槽(3a、20a、16a);
所述第二倾斜件(22)还包括在其与所述倾斜面(22a)相反端成形的凸缘部(22c)而且它与所述柱形件(16、3D、20C、3C、20B、3B、20a,3A)的凹槽(3a、20a、16a)之一相连接,
所述第二倾斜件(22)的所述片段在所述倾斜面互相连接时分别与所述第一倾斜件(21)上的所述小片段连接。
CN89102585A 1988-03-29 1989-03-29 一种筒管架 Expired - Lifetime CN102223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7551288 1988-03-29
JP075512/88 1988-03-29
JP88-075512 1988-03-29
JP10841788 1988-04-30
JP108417/88 1988-04-30
JP88-108417 1988-04-30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3101596A Division CN1028742C (zh) 1988-03-29 1993-02-18 筒管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92A CN1038992A (zh) 1990-01-24
CN1022231C true CN1022231C (zh) 1993-09-29

Family

ID=264166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9102585A Expired - Lifetime CN1022231C (zh) 1988-03-29 1989-03-29 一种筒管架
CN93101596A Expired - Lifetime CN1028742C (zh) 1988-03-29 1993-02-18 筒管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3101596A Expired - Lifetime CN1028742C (zh) 1988-03-29 1993-02-18 筒管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4978082A (zh)
EP (1) EP0335254B1 (zh)
KR (1) KR950012530B1 (zh)
CN (2) CN1022231C (zh)
DE (1) DE68915839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65071B2 (ja) * 1993-07-31 2002-03-11 帝人製機株式会社 ボビンホルダ
IT1270018B (it) * 1994-09-27 1997-04-16 Cognetex Spa Mandrino portabobine perfezionato di un gruppo di raccolta di filo a bava continua
JP3719334B2 (ja) * 1997-10-02 2005-1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巻取り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プリンタ
US6684765B1 (en) * 1999-11-22 2004-02-03 Seagate Technology Llc Universal shaft design for automatic wiping
JP5441635B2 (ja) 2009-11-19 2014-03-12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ボビンホルダ
DE102010004562A1 (de) * 2010-01-14 2011-07-21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42897 Spulspindel
JP6761731B2 (ja) * 2016-11-01 2020-09-30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バランス修正方法及び回転部材
KR101880205B1 (ko) * 2017-05-16 2018-07-20 일진에이테크 주식회사 지관 척킹 장치
DE102018132483A1 (de) * 2018-12-17 2020-06-18 Saur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Spinnspulenträger sowie Spreizeinheit für einen Spinnspulenträg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43994A (de) * 1966-12-13 1968-02-15 Rieter Ag Maschf Hülsenspannvorrichtung
US3977616A (en) * 1973-10-31 1976-08-31 Fiber Industries, Inc. Yarn winding apparatus
US4142690A (en) * 1975-04-18 1979-03-06 Industrie-Werke Karlsruhe Augsburg Aktiengesellschaft Spool carrier, particularly for winding up textile threads or the like
DE2528384A1 (de) * 1975-06-25 1977-01-20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Huelsenspannvorrichtung
DE2657203C2 (de) * 1976-12-17 1978-12-07 Erwin Kampf Maschinenfabrik, 5276 Wiehl Wickelwelle
US4232835A (en) * 1979-07-12 1980-11-1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Bobbin chuck
US4241883A (en) * 1979-08-24 1980-12-3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anually operated bobbin chuck
DD153487A3 (de) * 1980-02-21 1982-01-13 Lutz Brenner Huelsenspannvorrichtung fuer mehrfach-spulentraeger
US4323835A (en) * 1980-03-05 1982-04-06 The Scott & Fetzer Company Simplified power factor controller for induction motor
DE3039064A1 (de) * 1980-10-16 1982-09-09 Barmag Barmer Maschinenfabrik Ag, 5630 Remscheid Spannfutter in spulmaschinen
JPS5867845U (ja) * 1981-10-30 1983-05-09 帝人株式会社 ボビンの緊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957A (zh) 1993-12-01
KR890014356A (ko) 1989-10-23
DE68915839D1 (de) 1994-07-14
CN1038992A (zh) 1990-01-24
DE68915839T2 (de) 1995-02-09
EP0335254A1 (en) 1989-10-04
EP0335254B1 (en) 1994-06-08
CN1028742C (zh) 1995-06-07
US4978082A (en) 1990-12-18
KR950012530B1 (ko) 1995-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31C (zh) 一种筒管架
CN1248876C (zh) 用于轮辋的垫带
CN1093078C (zh) 导纱器及纱线制动装置
CN1066123C (zh) 制造连续绕线线盘的方法和装置
CN1314532C (zh) 生产用于气胎的胎体帘布材料的方法和设备
CN1136140C (zh) 金属线绕线筒
CN1109831C (zh) 绳轮
CN1681642A (zh) 轮胎成型鼓和轮胎成型方法
CN1068632A (zh) 复合弹性体弹簧和固定装置
CN101028850A (zh) 自行车五通组件和用于这种组件的接头装置
CN1118185A (zh) 主要用于汽车的减震飞轮
CN1113382A (zh) 筒管夹持器及带有该筒管夹持器的卷绕装置
CN85108497A (zh) 特别是用于纺织机的纱线存贮和输送装置
CN1688477A (zh) 用来系紧特别是集装箱的装置
CN1273365C (zh) 具有提高的固有频率的筒管锭子
CN1468739A (zh) 自行车车轮
CN1974311A (zh) 自行车的底托架组件
CN1876354A (zh) 橡胶板连接装置和方法
CN110303359A (zh) 薄壁筒形工件加工工装
CN1144711C (zh) 能量吸收型转向装置以及转向装置的装配用的方法和设备
CN1092309C (zh) 阀导向结构
CN1079745C (zh) 供轮胎拆卸机用的防爆装置
CN1336499A (zh) 驱动装置和张紧装置
CN2556924Y (zh) 猫用游戏装置
CN1675007A (zh) 辊环的环形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