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1801A - 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1801A
CN102221801A CN2011100759174A CN201110075917A CN102221801A CN 102221801 A CN102221801 A CN 102221801A CN 2011100759174 A CN2011100759174 A CN 2011100759174A CN 201110075917 A CN201110075917 A CN 201110075917A CN 102221801 A CN102221801 A CN 102221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ment member
axial direction
central axial
internal projection
adjacency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759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1801B (zh
Inventor
徐帆
安田敬
堀之江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21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1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1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1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lateral sealing at both sides of the donor member with respect to the developer carrying dir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03G15/0898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for preventing toner scattering during operation, e.g. se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02Developer
    • G03G2215/0604Developer solid type
    • G03G2215/0614Developer solid type one-compon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显影装置包括:显影辊;包括显影剂存储单元、辊支撑单元和开口的壳体;和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被安装在壳体上,且被安装在开口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外侧,并且与辊本体部的端部面对,密封构件被构造成当密封构件被弹性变形时摩擦抵靠显影辊的端部,其中壳体包括外凸起和内凸起,该外凸起被沿显影辊的移动方向设置以便邻接在密封构件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外端部上,该外凸起在辊支撑单元内侧的位置突出,该内凸起被沿外凸起设置以便邻接在密封构件的内端部上,该内凸起在开口外侧的位置突出。成像设备包括该显影装置。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0年4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093602的优先权,其公开的内容通过参考在此整体并入。
技术领域
与本发明相符的设备和装置涉及一种非磁性单组分显影装置和包括该显影装置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类型的装置,已知JP-2009-63635-A公开的装置(所谓的显影盒)。该装置适合于可拆卸地安装到例如激光打印机的成像设备中的本体部。该装置适合于将充电的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供应到设置在成像设备中的感光体的表面,从而使形成在该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该装置中具有容纳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的箱形壳体和由该壳体可旋转地支撑的显影辊。在壳体中形成朝向显影辊的开口。显影辊包括柱状辊本体部,且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被携带在辊本体部的柱状表面状外周表面上。
此外,用于抑制(防止)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泄漏出显影辊中的辊本体部的两端外侧的密封构件(侧密封件)被固定到壳体的面对该两端部的位置。这里,在非磁性单组分显影装置中,在不通过例如磁体的磁性装置与显影辊接触的情况下,不能够抑制待使用的非磁性组分显影剂的上述泄漏。因而,在该非磁性单组分显影装置中,上述密封构件被设置成摩擦抵靠辊本体部的两端,同时密封构件与辊本体部的两端之间弹性地接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09-63635-A
发明内容
在这种类型的装置中,即使沿中心轴线方向在任何方向上发生了很大变形使得密封构件沿显影辊的中心轴线方向倒塌的所谓“密封倒塌”,该密封构件的密封性能变差。已经做出本发明以克服上述问题。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磁性显影装置,该装置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在显影辊的辊本体部的两端泄漏。
本发明的非磁性单组分显影装置(下文中简称为“显影装置”)包括显影辊、壳体、密封构件。显影辊包括辊本体部。辊本体部适合于能够在柱状表面状外周表面上携带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
壳体包括显影剂存储单元和辊支撑单元。显影剂存储单元被形成为箱形以便在其中存储显影剂。辊支撑单元是板状构件,并且被设置成从显影剂存储单元在与显影辊的中心轴线方向(与显影辊的中心轴线(旋转中心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下文中简称为“中心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突出,从而在辊本体部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外侧的两端可旋转地支撑显影辊。壳体被形成有具有沿显影辊的中心轴线的纵向方向的开口,以便使显影剂存储单元和辊支撑单元彼此连通。
密封构件被安装在壳体上、处于开口的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外侧,以便与辊本体部的外周表面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端部面对。密封构件被形成为在被辊本体部在辊本体部的径向方向上挤压而弹性变形的同时,摩擦抵靠外周表面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端部。
显影装置典型地包括供应辊和层厚调整构件。供应辊被设置为邻近显影辊以便摩擦抵靠显影辊的外周表面,从而使得显影剂被携带在(供应到)外周表面上。层厚调整构件被设置成摩擦抵靠显影辊的通过与供应辊摩擦而在其上携带显影剂的外周表面,从而调整外周表面上的显影剂的携带量(厚度)。层厚调整构件是典型地具有沿中心轴线方向的纵向方向的板状构件,并且被设置成在末端部摩擦抵靠显影辊的外周表面,该末端部是在与纵向方向和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一端。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外凸起和内凸起被设置在壳体上,位于密封构件的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两侧,并且密封构件在邻接在外凸起和内凸起上的同时被支撑在外凸起和内凸起之间。即,通过显影辊的旋转,外凸起被沿与密封构件面对的外周表面的移动方向(下文中简称为“移动方向”)设置,以便邻接在密封构件的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外边缘上。外凸起被突出地设置在辊支撑单元的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内侧。换言之,外凸起被设置于在中心轴线方向上与辊支撑单元间隔开的位置。内凸起被沿外凸起设置以便邻接在密封构件的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内边缘上。内凸起被突出地设置在开口的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外侧(朝向外周表面)。另外,内凸起的突出高度可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外凸起的突出高度。
沿移动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可被设置在密封构件的在移动方向上的下游端、位于与外凸起侧。在这种情况下,内凸起包括突出侧邻接部、内邻接部和终端邻接部。突出侧邻接部被设置成与突出部的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内边缘邻接。内邻接部被设置在突出侧邻接部的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内侧,在移动方向上的上游侧。终端邻接部被沿中心轴线设置,以便将突出侧邻接部和内邻接部连接在一起。终端邻接部适合于与密封件的不设置突出部的部分的在移动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邻接。
作为不接纳突出部的空间的泄漏显影剂存储单元被形成在突出部的在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处于外凸起和内凸起的突出侧邻接部之间。
壳体可进一步包括上游端邻接凸起。该上游端邻接凸起被突出地设置成邻接在密封构件的在移动方向上的上游边缘上。
内凸起可被设置成沿移动方向与外凸起相应。即,外凸起和内凸起可被设置成沿中心轴线方向彼此面对,并且可被形成为使得其在移动方向上的长度几乎彼此相等。
密封构件的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可大于内凸起和外凸起之间的空间的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宽度。
密封构件可被外凸起和内凸起锁定在外凸起和内凸起之间的空间内。
在具有这种构造的本发明的显影装置中,外凸起邻接在密封构件的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外边缘上。此外,内凸起邻接在密封构件的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内边缘上。由此,密封构件被支撑在设置于密封构件的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两侧的外凸起和内凸起之间。因此,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内侧和外侧上,能够有效抑制出现沿着中心轴线方向的“密封倒塌”。此外,通过将密封构件插入外凸起和内凸起之间,能够容易和有利地进行密封构件到密封构件的壳体的安装。
特别地,外凸起和内凸起被设置成沿中心轴线方向彼此面对,并且被形成为使得其在移动方向上的长度几乎彼此相等。由此,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内侧和外侧上,能够有效抑制出现沿着中心轴线方向的“密封倒塌”。
此外,密封构件设有突出部,且突出侧邻接部、内邻接部和终端邻接部被设置在与突出部对应的内凸起上。由此,内凸起的邻接在密封构件上的边缘被形成为曲柄形状。这能够有效抑制显影剂经由沿密封构件和内凸起之间的邻接部形成的微小间隙泄漏到外部。具体地,由于形成泄漏显影剂存储单元,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如上所述的显影剂的泄漏。
此外,当密封构件被安装到壳体时,通过使密封构件的在移动方向上的上游边缘邻接在凸起的上游上,能够容易和有效地进行密封构件到壳体的安装。
此外,在内凸起的突出高度低于外凸起的突出高度的情况下,在有利地抑制出现沿着中心轴线的“密封倒塌”的同时能够产生将密封构件压靠到内凸起的力。由此,密封构件良好地附着到内凸起。因此,进一步提高密封构件对显影剂的密封性能。
此外,在密封构件的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内凸起和外凸起之间的空间的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宽度的情况下,当密封构件被插入外凸起和内凸起之间时,密封构件被夹在外凸起和内凸起之间。由此,密封构件良好地附着到外凸起和内凸起。这里,进一步提高密封构件对显影剂的密封性能。而且,即使没有双面胶带,也能够将密封构件可靠地锁定到凸起和内凸起之间。
附图说明
将参考下面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方面,在附图中:
图1是侧剖面图,示出作为应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例子的激光打印机的总体构造;
图2是当从显影辊侧看图1所示的显影盒时的透视图,该显影盒是本发明的显影装置的一个例子;
图3是透视图,示出从图2所示的显影盒拆除了显影辊和层厚调整刮刀的状态;
图4是放大透视图,示出图3中所示的作为本发明的密封构件的侧密封件的周边;
图5是透视图,示出图4中所示的侧密封件被拆除状态;
图6A和图6B是放大剖面图,示出图4所示的侧密封件的周边;和
图7是剖面图,示出图6中所示的外肋和内凸起(外肋和内肋)的变型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激光打印机的总体构造>
图1是侧剖面图,示出作为应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例子的激光打印机1的总体构造。激光打印机1适合于在沿打印机内部的纸张输送路径PP(纸张路径)输送纸张P的同时、由作为精细粉末干显影剂的非磁性单组分调色剂在作为片状的记录介质的纸张P上形成图像(下文中称为调色剂图像)。
另外,在下面的描述中,纸张P被沿图1中的纸张输送路径PP输送的方向(即纸张输送路径PP的任意位置处的切线方向)被称为“纸张输送方向”。此外,图中的右侧被称为“前侧”,图中的左侧被称为“后侧”。因此,图1中的左右方向变成激光打印机1的前后方向。而且,作为与图1中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与激光打印机1的上述前后方向和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激光打印机1的宽度方向被称为“纸张宽度方向”。该纸张宽度方向是与纸张P的纸张输送方向和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此外,该纸张宽度方向也被称为“主扫描方向”。
激光打印机1包括本体部2、纸盒3和处理盒4。在本体部2内部有用于在沿纸张输送路径PP输送纸张P的同时利用调色剂在纸张P上进行成像的各种机构(将在下面描述其细节)。纸盒3被设置在本体部2的下方。纸盒3被制造成在前后方向上滑动,并且从而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本体部2上。许多张片状纸张P被以堆叠状态接纳在纸盒3内。
处理盒4被以可拆卸(可更换)的方式存储在本体部2内。调色剂被存储在处理盒4内。这里,本实施例中的激光打印机1适合于能够利用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形成多色(所谓的全彩色)图像。具体地,多个处理盒4(4Y、4M、4C和4K)以该顺序沿在纸张输送路径PP的被形成为在剖面图中在前后方向上几乎成直线的部位在纸张输送方向上排列在本体部2中。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分别被存储在处理盒4Y、4M、4C和4K中。
[本体部的内部构造]
下文中,将参考图1描述本体部2的内部构造的细节。
馈纸单元21适合于拾取堆叠在纸盒3上的许多张纸张P中的最上面的纸张且将拾取的纸张P朝向处理盒4Y输送,该处理盒4Y在多个处理盒4中位于纸张输送方向上的最上游侧。曝光单元22适合于产生根据图像信息调制(开/关控制)的预定波长的激光,并且将激光供应到每个处理盒4。
转印单元23被设置成与如上所述在本体部2内部排列的多个处理盒4(4Y、4M、4C和4K)的每一个面对。转印单元23适合于在沿如上所述纸张输送路径PP的被形成为在剖面图中在前后方向上几乎为直线的部位输送纸张P的同时将调色剂图像从每个处理盒4转印到纸张P上。具体地,转印单元23包括:转印辊23a;一对皮带驱动辊23b;和纸张输送皮带23c。
转印辊23a被与纸张宽度方向平行地布置,并且适合于可绕与纸张宽度方向平行的轴线旋转。转印辊23a被连接到预定电源(未示出),从而施加用于朝向纸张P静电吸引调色剂的预定偏压。转印辊23a被设置成与处理盒4面对。即,在本实施例中,与处理盒4数目相同的数目的多个转印辊23a被沿如上所述纸张输送路径PP的被形成为在侧视图中在前后方向上几乎为直线的部位排列。
与面对位于最上游侧的处理盒4Y的转印辊23a相比,该对皮带驱动辊23b中的一个皮带驱动辊被布置在片材输送方向上的更上游。与面对位于最下游侧的处理盒4K的转印辊23a相比,该对皮带驱动辊23b中的另一个皮带驱动辊被布置在片材输送方向上的更下游。该对皮带驱动辊23b被分别与纸张宽度方向平行地布置,并且适合于可绕与纸张宽度方向平行的轴线旋转。而且,该对皮带驱动辊23b中的一个或另一个皮带驱动辊被例如马达(未示出)的驱动源旋转地驱动。
纸张输送皮带23c跨越该对皮带驱动辊23b延展使得其内表面与转印辊23a的外周表面接触。纸张输送皮带23c的沿处于该对皮带驱动辊23b之间的多个转印辊23a布置的部分的外表面被设置成与处理盒4Y、4M、4C和4K面对。该部分被形成为大致平面形状以构成纸张输送路径PP的如上所述被形成为在侧剖面图中沿前后方向大致为直线的部位。而且,纸张输送皮带23c适合于通过该皮带驱动辊23b的旋转驱动,使得其外表面在剖面图中的椭圆形轨道上移动。
与转印单元23相比,定影单元24被设置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的更下游。定影单元24适合于对已被转印单元23转印了调色剂的纸张P加压和加热,从而将调色剂定影在纸张P上。与定影单元24相比,纸张排出单元25被设置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的更下游。纸张排出单元25适合于使得其上已被定影单元24定影了调色剂的纸张P被排出到本体部2的外部。
<处理盒>
形成处理盒4的壳体的处理框架40被安装成可附接到本体部2和可从本体部2拆卸(可更换)。处理框架40安装有感光鼓41和充电器42。感光鼓41是具有形成在其外周部的感光层的筒状部,且被处理框架40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即,感光鼓41被绕与纸张宽度方向平行的轴线旋转地驱动,从而作为鼓外周表面的静电潜像携带表面在与纸张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充电器42被设置成面对静电潜像携带表面,以便均匀地对静电潜像携带表面充电。
处理框架40被可拆卸(可更换)地安装在显影盒43上。作为本发明的显影装置的显影盒43适合于使得充电的调色剂被供应到静电潜像携带表面,该静电潜像携带表面上在被充电器42均匀充电之后由于被曝光单元22照射了激光而已经形成了静电潜像,从而用调色剂显影静电潜像。
显影盒43包括搅拌器43a、供应辊43b、显影辊43c(包括显影辊本体部43c1和显影辊轴43c2)和层厚调整刮刀43d。显影盒43适合于在作为其内部空间的调色剂存储腔室TC内存储调色剂,并且在使非磁性单组分调色剂被供应辊43b和显影辊本体部43c1之间的摩擦力和被显影辊本体部43c1和层厚调整刮刀43d之间的摩擦力充电的同时,使携带在显影辊43c上的非磁性单组分调色剂具有预定量(厚度)。
搅拌器43a被存储在调色剂存储腔室TC内。搅拌器43a被绕与纸张宽度方向平行的轴线旋转地驱动,从而搅拌调色剂存储腔室TC内存储的调色剂。
供应辊43b由供应辊轴43b1和供应辊本体部43b2构成,该供应辊轴43b1是与纸张宽度方向平行的金属圆杆状构件,供应辊本体部43b2是绕供应辊轴形成的海绵层。供应辊43b被设置成邻近显影辊43c,通过绕上述供应辊轴43b1旋转驱动,显影辊本体部43c1的柱状表面状外周表面和上述供应辊本体部43b2彼此摩擦抵靠,使调色剂携带在其外周表面上。
显影辊43c由柱状显影辊本体部43c1和作为与纸张宽度方向平行的金属圆杆状构件的显影辊轴43c2构成。显影辊43c被与供应辊43b平行地设置。显影辊43c被与供应辊43b在相同方向上旋转驱动,从而在显影辊本体部43c1的柱状表面状外周表面在与上述供应辊43b的供应辊本体部43b2相反的方向上移动的同时,显影辊43c在与供应辊协作形成的夹压部(压力接触部)处摩擦抵靠供应辊43b。
层厚调整刮刀43d被设置成朝向供应辊43b和显影辊43c之间的上述夹压部突出。层厚调整刮刀43d适合于在刮刀的上述突出方向的末端部与显影辊本体部43c1的柱状表面状外周表面邻接且摩擦抵靠时调整携带在外周表面上的调色剂的量(厚度)。具体地,层厚调整刮刀43d由金属板制成的具有沿纸张宽度方向的纵向方向的刮刀本体和设置在上述末端部上的橡胶末端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层厚调整刮刀43d被设置成在通过显影辊43c的旋转移动的显影辊本体部43c1的柱状表面状外周表面上进行所谓的“反邻接”。
<显影壳体的详细构造>
显影壳体430形成显影盒43的壳体,等同于本发明的壳体,该显影壳体430适合于存储调色剂且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搅拌辊43a、供应辊43和显影辊43c。图2是当从显影辊43c侧看图1所示的显影盒43时的透视图。图3是透视图,示出从图2所示的显影盒43拆除了显影辊43e和层厚调整刮刀43d的状态。下文中,如果需要,将参考图1到图3详细描述显影壳体430的构造。
形成显影壳体430的本体部的调色剂存储部430a是箱状构件,该箱形构件被形成为在将调色剂存储在内部调色剂存储腔室TC时,调色剂不从设置在面对显影辊43e的位置处的开口430a1之外的部位泄漏到外部。开口430a1是被设置成使调色剂存储部430a和显影辊容纳部430b彼此连通的通孔,以便经由供应辊43b将存储于调色剂存储腔室TC内的调色剂供应到显影辊43c,并且开口430a1被形成为具有沿显影辊43c的中心轴线的纵向方向的大致矩形形状。
显影辊容纳部430b被设置成在显影辊43c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突出,以便从调色剂存储部430a的设置有开口430a1的部分朝向显影壳体430的外部敞开。即,显影辊容纳部430b被设置成使得显影辊本体部43c1的外周表面在与供应辊43b协作形成的夹压部相对的位置朝向显影壳体430外部的感光鼓41暴露,其中通过与层厚调整刮刀43d的摩擦,显影辊本体部43c1的外周表面上调色剂达到薄层携带状态。
搅拌器43a被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调色剂存储部430a的比开口430a1深的位置(开口430a1和与开口430a1最隔开的壁表面之间的位置)。供应辊43b被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调色剂存储部430a中的开口430a1附近。显影辊43c被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显影辊支撑单元430b1(将在下面描述)上,该显影辊支撑单元430b1是调色剂存储部430a外部的显影辊容纳部430b的纸张宽度方向的两端。
如图2和图3所示,显影辊容纳部430b包括一对显影辊支撑单元430b1。作为本发明的辊支撑单元的显影辊支撑单元430b1是形成显影辊容纳部430的侧板的平板状构件,并且被形成为经由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显影辊轴43c2的端部(与显影辊本体部43c1相比在中心轴线方向上进一步向外露出的部分)。
刮刀支撑板431(参考图2)被固定到调色剂存储部430a的设置开口430a1的部分的上端,该刮刀支撑板431是用于支撑层厚调整刮刀43d的近端(在上述突出方向上与末端部相反的端部)的金属板状构件。即,层厚调整刮刀43d适合于使得其近端经由刮刀支撑板431被固定到调色剂存储部430a的设置开口430a1的部分的顶端(以开口430a1位于其间的状态面对显影辊容纳部430b的底面的部分),从而上述末端部邻接(摩擦)到显影辊本体部43c1的柱状表面状外周表面上。此外,刮刀支撑板431适合于与显影辊本体部43c1和层厚调整刮刀43d协作,在与纸张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通过显影辊43c的旋转,显影辊本体部43c1的外周表面的移动方向)大致堵塞开口430a1。
<侧密封件周围的部分的构造>
参考图3,作为本发明的密封构件的一对侧密封件432被安装在面对显影辊本体部43c1的在纸张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位置、在显影盒430的在纸张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在开口430a1附近。即,侧密封件432被沿上述显影辊本体部43c1的外周表面的移动方向(参考在图中由两点链线表示的箭头MD;下文中简称为“移动方向MD”)设置,从调色剂存储部430a的设置开口430a1且与显影辊43c面对的部分的在纸张宽度方向上比开口430a1更向外的表面到显影辊容纳部430b的底面的纸张宽度方向的外端。侧密封件432适合于在被显影辊本体部43c1的纸张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在显影辊本体部43c1的径向方向上挤压而弹性变形的同时摩擦抵靠端部处的外周表面。
图4是放大透视图,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密封构件的图3中所示的侧密封件的周边。图5是透视图,示出图4中的侧密封件被拆除的状态。图6是放大剖面图,示出图4所示的侧密封件的周边。
如图4所示,每个侧密封件432包括密封体432a,该密封体432a是由泡沫海绵制成的板状弹性体。突出部432a1被设置在密封体432a的沿移动方向MD的下游端以便沿移动方向MD突出。在本实施例中,突出部432a1被设置在密封本体432a的在纸张宽度方向上向外偏离的位置。即,切去部被形成在密封体432a的在移动方向MD上的下游端处的纸张宽度方向上的内部。此外,片状滑动毛毡432b被贴合到密封体432a的与显影辊本体部43c1面对的表面上。
密封体432a的在移动方向MD上的下游部(图4中的上部)被锁定在外肋433和内凸起434之间。外肋433和内凸起434被设置成从调色剂存储部430a的在纸张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在开口430a1的附近朝向显影辊本体部43c1突出。外肋433和内凸起434被布置成沿纸张宽度方向彼此面对。在本实施例中,外肋433和内凸起434被形成为使得其在移动方向MD上长度几乎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外凸起的外肋433是具有沿移动方向MD的纵向方向的带肋凸起,并且被设置成邻接在密封体432a的在纸张宽度方向上的外边缘上。外肋433被布置成在显影辊支撑单元430b1内部在纸张宽度方向上与显影辊支撑单元430b1的内壁面分隔开。
内凸起434被沿移动方向MD设置以便邻接在密封体432a的在纸张宽度方向上的内边缘上。本实施例中的内凸起434包括伸出侧邻接部434a、内邻接部434b和终端邻接部434c。
突出侧邻接部434a被布置在内邻接部434b的在移动方向MD上的下游侧且在内邻接部的在纸张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突出侧邻接部434a被设置成邻接在突出部432a1的在纸张宽度方向上的内边缘上。内邻接部434b被设置成在突出部432a1的移动方向MD的上游侧邻接在密封体432a的在纸张宽度方向上的内边缘上。终端邻接部434c被形成为沿纸张宽度方向将突出邻接部434a和内邻接部434c连接到一起。终端邻接部434c被设置成邻接在密封体432a的不设置突出部432a1的部分(突出部432a1的在纸张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部分)的在移动方向MD上的下游边缘上。即,内凸起434的与密封体432a的移动方向MD的下游端邻接的边缘被形成为曲柄形状。
伸出侧邻接部434a被形成为使得其在移动方向MD上的长度比突出部432a1的长度大。即,作为不接纳凸起432a1的空间(空腔)的泄漏调色剂存储部435被形成在凸起432a1的在移动方向MD上的下游侧,处于外肋433和伸出侧邻接部434a之间。泄漏调色剂存储部435适合于存储经由沿邻接部形成的微小间隙泄漏到外部的调色剂(如果有的话调色剂是极小量的调色剂),其中该邻接部处于密封体432a的不设置凸起432a1的部分的在移动方向MD上的下游端和内凸起434(内邻接部434b和终端邻接部434c)之间,从而抑制调色剂的泄漏。
密封体的在移动方向MD上的上游部(图4中的下部)被锁定在外肋436和内肋437之间。外肋436和内肋437被设置成在调色剂存储部430a和显影辊容纳部430b的底面的在纸张宽度方向上的外端朝向显影辊本体部43c1伸出。外肋436和内肋437被布置成在纸张宽度方向上彼此面对。在本实施例中,外肋436和内肋437被形成为使得其在移动方向MD上的长度几乎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外凸起的外肋436是具有沿移动方向MD的纵向方向的带肋凸起,并且被设置成邻接在密封体432a的在纸张宽度方向上的外边缘上。外肋436被布置成在显影辊支撑单元430b1内部在纸张宽度方向上与显影辊支撑单元430b1的内壁面间隔开。作为本发明的外凸起的内肋437是具有沿移动方向MD的纵向方向的带肋凸起,且被与外肋435平行设置,以便邻接在密封体432a的在纸张宽度方向上的内边缘上。
如图6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体432a被形成为使得其在纸张宽度方向(附图中的左右方向)上的自由长度Ws大于外肋433和内凸起434之间(在外肋436和内肋437之间)的空间的宽度Wr。即,如图6B所示,密封体432a被插入外肋433和内凸起434之间(外肋436和内肋437之间),并且从而在被沿纸张宽度方向压缩的同时被锁定(在不利用双面胶带的情况下配合)。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内凸起434被形成为使得其突出高度变得与外肋433的突出高度相等。同样,内肋437被形成为使得其突出高度与外肋436的突出高度相等。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外肋433、内凸起434、外肋436和内肋437被形成为使得其突出高度彼此相等。
上游端邻接肋438被设置在与密封体432a的在移动方向MD上的上游边缘(图4中的下和近边缘)面对(邻接)的位置。上游端邻接肋438被形成为从显影辊支撑单元430b1的底面朝向显影辊本体部43c1突出。
作为切去部的供应辊轴插入部439被形成在侧壁(分隔壁)处,该侧壁被设置在调色剂存储部430a的接纳供应辊本体部43b2(参考图1)的部分的在纸张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供应辊轴密封件439a被设置在与每个供应辊插入部439对应的位置,以便邻近(附着到)上述侧壁的在纸张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供应辊轴密封件439a由作为弹性体的海绵组成,并且被设置成抑制在供应辊43b的两端从供应辊本体部43b2露出的供应辊轴43b1(参考图1)被插入时调色剂从供应辊轴插入部439(供应辊轴插入部439和供应辊轴43b1之间的间隙)泄漏到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供应辊轴密封件439a被设置成弹性地附着到密封体432a的表面,该表面与其贴合滑动毛毡432b的表面相反。即,供应辊轴密封件439a和密封体432a适合于通过它们自身的弹性彼此附着。
<根据实施例的工作和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外肋433和内凸起434(外肋436和内肋437)被在每个侧密封件432(密封体432a)的两侧设有在移动方向MD上几乎相同的长度。由此,侧密封件432(密封体432a)的在纸张宽度方向上的两边缘被外肋433和内凸起434良好地支撑。这里,在纸张宽度方向上的内、外侧有利地抑制侧密封件432中“密封倒塌”的出现。
即,切去部被形成在侧密封件432(密封体432a)的移动方向MD的下游端处的纸张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而且,内凸起434的与该切去部对应的侧密封件(密封体432a)的移动方向MD的下游端邻接的边缘被形成为曲柄形状。而且,泄漏调色剂存储部435被形成在突出部432a1的在移动方向MD上的下游侧,处于外肋433和内凸起434中的突出侧邻接部434a之间。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构造,有效地抑制调色剂从侧密封件432泄漏到纸张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即,根据该构造,更有效地抑制显影辊本体部43c1的两端处非磁性单组分调色剂的泄漏。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构造,通过使侧密封件432的移动方向MD上的上游端邻接在上端邻接肋438上,简单地且有利地进行侧密封件432的安装。而且,侧密封件432能够在不使用双面胶带的情况下可靠地锁定在外肋433和内凸起43之间(外肋436和内肋437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供应辊轴密封件439a和密封体432a在二者之间的邻接(附着)部弹性地彼此接触,即使供应辊轴密封件和密封体不用双面胶带彼此固定,也能够有利地抑制调色剂经由二者之间泄漏。
<变型的说明>
另外,上述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人认为在本申请的提出方面是最好的本发明代表实施例的说明。因此,本申请从一开始就不限于上述内容。因此,显而易见的是在不改变本发明实质部分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型。以下说明几个代表性变型。然而,不用说本发明不限于下面说明的变型。另外,实施例和变型的所有或一些在技术相符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且能够互相组合应用。本发明(特别是,构成用于解决本发明的问题的手段的个别构成要素中动作或功能方面的表述)不被基于上述实施例和以下变型进行限制解释。不允许进行限制解释,因为它不公平地剥夺了申请人的权益,却不公平地有利于模仿者。
本发明的应用目标不限于能够形成多色图像的激光打印机。例如,本发明能够被适当地应用于所谓的电照相成像设备,例如单色激光打印机和单色及彩色复印机。例如,本发明还能够被适当地应用于不使用感光体类型的成像设备(多针电子型、离子流型、调色剂喷射型等)中的显影剂供应装置。
代替上述实施例中的纸张输送皮带23c,可以使用其表面上能够携带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或感光带。在这种情况下,处理盒4或馈纸单元21的构造、定影单元24或纸张排出单元25的布置和基于这些的输送路径PP的方面被从上述实施例的构造进行适当地改变。
本发明完全不限于如上述实施例的处理盒4的具体构造。即,例如,处理框架40可被固定到本体部2。另外,处理框架40和显影壳体430可一体地(不可拆卸地)构造。另外,在如上所述感光带被用于代替纸张输送皮带23c的情况下,省略处理框架40,多个显影盒43如上所述沿纸张输送路径PP的被形成为在侧剖面图中的前后方向上几乎为直线的部位排列。
密封件的主体的自由长度Ws可以与宽度Wr相同。此外,可省略密封毛毡432b。
图7是剖面图,示出图6所示的外肋433和内凸起433(外肋436和内肋437)的变型例构造。如图7所示,在本变型中,内凸起434被形成为使得其突出高度比外肋433的突出高度低。同样,内肋437被形成为使得其突出高度比外肋436的突出高度低。
在该构造中,作为密封件的上端的、密封体432a的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的内部从内凸起434和内肋437伸出,并且从而产生将密封体432a压靠到内凸起434和内肋437的力。由此,在保持纸张宽度方向上的“密封倒塌”被抑制的状态的同时,密封件432a良好地附着到内凸起434和内肋437。因此,进一步提高侧密封件432的密封性能。
另外,仅实现内凸起434的突出高度低于外肋433或者外肋437的伸出高度低于外肋436。
可根据侧密封件432的形状适当地设定外肋433和外肋436的突出高度。即,外肋433的突出高度和外肋436的突出高度可根据侧密封件432的形状彼此不同。
突出侧邻接部434a和终端邻接部434c与图4所示不同地不形成单一凸起,且可被形成为分离的带肋凸起。
另外,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部分的情况下,未特别提到的变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除了上述实施例和随后的变型中公开的特定结构之外,构成用于解决本发明的问题的手段的个别构成要素中动作或功能方面的表述还包括能够实现上述动作和功能的任何结构。而且,本说明书中引用的其它申请或公开文件的内容(包括说明书和附图)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如果需要在技术相符范围内能够通过参考并入。

Claims (9)

1.一种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包括辊本体部,所述辊本体部在所述辊本体部的外周表面上携带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
显影剂存储单元,所述显影剂存储单元具有箱形,并且在所述显影剂存储单元中存储所述显影剂;
辊支撑单元,所述辊支撑单元从所述显影剂存储单元在与所述显影辊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突出,并且所述辊支撑单元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显影辊的两个端部,所述两个端部位于所述辊本体部的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外侧;和
开口,所述开口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线方向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以便使所述显影剂存储单元和所述辊支撑单元彼此连通;和
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被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被安装在所述开口的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外侧,并且所述密封构件面对所述辊本体部的所述外周表面的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端部,当所述密封构件被所述辊本体部在所述辊本体部的径向方向上挤压而弹性变形时,所述密封构件被构造成摩擦抵靠所述外周表面的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端部,
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
外凸起,所述外凸起被沿着所述显影辊的移动方向设置,以便邻接在所述密封构件的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外端部上,所述外凸起在所述辊支撑单元的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内侧的位置突出;和
内凸起,所述内凸起被沿着所述外凸起设置,以便邻接在所述密封构件的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内端部上,所述内凸起在所述开口的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外侧的位置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
其中
所述密封构件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所述密封构件的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下游端部处沿着所述移动方向突出,所述突出部被设置成离所述外凸起比所述内凸起离所述外凸起近,并且
其中
所述内凸起包括:
突出侧邻接部,所述突出侧邻接部邻接在所述突出部的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内端部上;
内邻接部,所述内邻接部被设置在所述突出侧邻接部的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内侧,所述内邻接部与所述突出侧邻接部相比被设置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上游侧;和
终端邻接部,所述终端邻接部被沿着所述中心轴线设置,以便将所述突出侧邻接部和所述内邻接部连接,所述终端邻接部与所述密封构件的不设置所述突出部的部分的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下游端部邻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装置,
其中
在所述突出部的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在所述外凸起和所述内凸起的所述突出侧邻接部之间形成泄漏显影剂存储单元,所述泄漏显影剂存储单元是不接纳所述突出部的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
其中
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上游端邻接凸起,所述上游端邻接凸起突出,以便邻接在所述密封构件的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上游端部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
其中
所述内凸起被设置成沿着所述移动方向与所述外凸起对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
其中
所述内凸起的突出高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外凸起的突出高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
其中
使所述密封构件的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内凸起和所述外凸起之间的空间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
其中
所述密封构件被所述外凸起和所述内凸起锁定在所述外凸起和所述内凸起之间的空间内。
9.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容纳片材的片材容纳单元;和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
CN201110075917.4A 2010-04-15 2011-03-24 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Active CN1022218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93602A JP5071513B2 (ja) 2010-04-15 2010-04-15 非磁性一成分現像装置
JP2010-093602 2010-04-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1801A true CN102221801A (zh) 2011-10-19
CN102221801B CN102221801B (zh) 2014-09-17

Family

ID=44778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5917.4A Active CN102221801B (zh) 2010-04-15 2011-03-24 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620176B2 (zh)
JP (1) JP5071513B2 (zh)
CN (1) CN1022218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66639B2 (ja) * 2012-09-13 2017-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D832915S1 (en) * 2012-10-30 2018-11-06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unit
JP6149545B2 (ja) 2013-06-28 2017-06-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6213237B2 (ja) * 2013-12-27 2017-10-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6213236B2 (ja) * 2013-12-27 2017-10-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6808331B2 (ja) * 2016-02-29 2021-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44451A (ja) * 2008-03-31 2009-10-22 Kyocera Mita Corp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274481A1 (en) * 2008-04-30 2009-11-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Un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1258Y2 (ja) 1989-12-01 1994-10-26 株式会社東芝 現像装置
JP3305007B2 (ja) 1992-06-16 2002-07-22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グラフト化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の製造方法
JPH0922185A (ja) 1995-07-07 1997-01-21 Canon Inc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450241B2 (ja) * 1999-11-26 2003-09-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3936582B2 (ja) * 2001-12-25 2007-06-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54897B2 (ja) 2002-05-21 2006-1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25930A (ja) * 2002-09-30 2004-04-22 Canon Inc 現像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20249B2 (ja) 2007-06-25 2010-02-24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98158B2 (ja) 2007-09-04 2012-08-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44451A (ja) * 2008-03-31 2009-10-22 Kyocera Mita Corp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274481A1 (en) * 2008-04-30 2009-11-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Un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05635A1 (en) 2014-04-17
JP5071513B2 (ja) 2012-11-14
JP2011227107A (ja) 2011-11-10
US8620176B2 (en) 2013-12-31
US8849154B2 (en) 2014-09-30
US20110255901A1 (en) 2011-10-20
CN102221801B (zh) 2014-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1801B (zh) 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JP4952490B2 (ja) 回転体支持部材、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041250B2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seal members
JP462106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00721B (zh) 显影设备、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7407904A (zh) 盒、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JP5496269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835888B2 (en) Developing device,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164935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9217945B2 (en) Bel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346137B2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therewith
US8135317B2 (en) Developmen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same
JP2010134047A (ja) ベルト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568858B2 (en) Developing unit, image form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14805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892010B2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488785B2 (en) Developing unit,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process cartridge
KR102312589B1 (ko) 현상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JP2010190975A (ja)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WO2023277961A1 (e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assembly with foreign substance container
JP6222007B2 (ja) トナー撹拌機構、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41332B2 (ja) 現像装置
JP5338246B2 (ja) 平面円環形弾性体を用いたローラ周面封止方法
JP2007327982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58814A (ja) 現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